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果树部分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果树部分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果树部分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果树部分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果树部分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名词解释

1果树:能生产人类实用的果实,种子及其衍生物的木本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或作砧木的多年生植物的总称。

2果树栽培学:果树学的一个分支,包括种类,品种和从育种,建园直至采收各个生产环节的基本理论

3童期:也叫幼年阶段,是指从种子萌芽起经历一定的生长阶段,到具备开花潜能的这个时期

4 果树:是指能生产可供食用的果实,种子或供作砧木用的多年生植物的总成。

5性成熟:实生果树经童期逐渐具备形成性器官的生理基础和能力并最终实现开花的过程

6生命周期:种植植物在其个体发育过程中,都需要经历萌芽,生长,结实,衰老,死亡这一过程,包含全部生命活动

7实生树:由种子萌发成的果树个体

8营养繁殖树:通过压条,扦插,嫁接,根插等营养器官繁殖法获得的果树植株

9年生长周期:果树在一年中与外界环境条件相适应的形态和生理机能的变化,并呈现一定的生长发育规律

10物候期:在年生长周期中,与季节性气候变化相适应的果树器官动态变化时期

11休眠期:果树的芽或其他器官生长暂时停顿,仅维持微弱的生命活动的时期

12自然休眠:即使给予适宜的生长环境条件仍不能萌芽生长,需要一定的低温条件解除休眠后才能正常生长萌芽的休眠

13被迫休眠:通过自然休眠后,已经开始或完成了生长所需要的准备,但由于不利的外界条件胁迫而暂时停止生长的现象逆境消除即恢复生长

14实生根系:从种子的胚根发育而来的

15茎源根系:用枝条进行繁殖时,根系起源于茎上的不定根

16根蘖根系:在根段上形成不定芽,并发育为根系,最后形成独立的植株

17广义共生:指两种生物“共同生活”的所有现象,可以是互惠的,也可能是相互抑制的,甚至是造成危害的

18狭义共生:两种生物相互依赖,各自获得一定的利益的现象

19菌根:根系与土壤中一些真菌存在着共生的现象

20芽的早熟性:一些果树新梢上的芽当年就能大量萌发并可持续分枝

21芽的晚熟性:一些果树的芽子,一般情况下并不萌发,新梢也不能分枝,

22萌芽力:枝条上的芽能抽生枝叶的能力。以萌发芽占总芽的百分率表示

23成枝力:萌发的芽抽生长枝的能力。以长枝占总萌芽数的百分数表示

24顶端优势:活跃的分生组织,生长点或枝条对果树下部的腋芽或侧芽生长的抑制现象

25叶幕:是指同一层骨干枝上全部叶片构成的具有一定形状和体积的集合体

26花芽分化:果树芽轴生长点经生理,形态变化形成花器官各部分原基的过程

27形态分化:花原基最初形成至花各器官

28生理分化:形态分化前,生长点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状况转变的一系列生理分化

29有效授粉期:用胚珠寿命与从授粉至受精所需时间差表示

30雌雄不等长:雌雄同花,但长度不相等的现象

31雌雄异熟:雌雄同株或异株果树,雌蕊和雄蕊不在同一时期成熟

32自交或异交的亲和性:在果树栽培学中主要指品种或品系内的自交或异交后能否结实,不亲和现象分为孢子踢不亲和和配子体不亲和

33孢子体不亲和:花粉在柱头上萌发后不能穿过角质层或穿入后呗胼胝体所阻止

34配子体不亲和:花粉管能进入花柱,但在进去胚珠之前被阻

35单性结实:不经授粉,或虽经授粉而未完成受精过程而形成果实的现象

36自发性结实:不经授粉,子房发育不受外来刺激,完全是自身生理活动造成的单性结实

37刺激性单性结实:经过授粉但未完成受精过程而形成果实,或受精后胚珠在发育过程中败育

38无融合生殖:有些果树或品种胚囊里的卵子不经受精作用,助细胞,反足细胞,乃至株心,和珠被都能直接发育成胚,产生正常的有繁殖能力的种子

39生物学零度:在综合外界条件下能使果树萌芽的日平均温度

40生长期:在一年中能保证果树生物学有效温度的持续时期

41活动积温:果树生长期或某个发育活动的温度之和

42有效积温:生长期中生物学有效温度的累计值

43三基点温度:果树维持生命与生长发育要求一定的温度范围,不同温度的生物学效应不同,有其最低点,最适点,最高点

44光合有效辐射:太阳辐射中具有生理活性的波段

顺序性:根系活动与萌芽的顺序性,展也与花芽的顺序,根系与新梢生长的顺序,花芽分化与新梢生长的顺序,果实发育于新梢生长的顺序

6果树休眠的生理基础及调控?

1)果树休眠的生理基础:果树休眠及解除休眠是在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下,树体内营养物质变化和内源激素平衡的结果

从激素来说,ABA可导致多种植物休眠,其来源于老叶,短日照可诱导其生成并积累与芽生长点其他抑制物质都可能和ABA一道抑制生长,诱导休眠。而BA和GA可诱导芽的萌发,GA比BA打破休眠更有影响,实验证明GA的减少往往和ABA的积累相平衡2)休眠期的调控:一,促进休眠:限制灌水,少施用N肥,应用生长抑制剂二,推迟进入休眠:夏季重修剪,后期加施N肥和加强灌水,适当推迟休眠利于延迟次年春萌芽开花,避免花期冻害。三:延长休眠:涂白,早春灌水,秋季使用清鲜素,早期使用赤霉素,奈乙酸推迟开花。四:打破休眠:二硝基磷甲酚,细胞分裂素,GA处理可缩短休眠,提前开花

7果树根系类型及特点?

依发生和来源可分为三类:实生根系,茎源根系,根蘖根系

实生根系:从种子的胚根发育而来的,一般主根发达,分布较深,对根际环境有较强的适应力,个体间差异较大茎源根系:用枝条进行繁殖时,根系起源于茎上的不定根,主根不发达,分布较浅,对根际环境适应能力不如实生根系根蘖根系:在跟段上形成不定芽,并发育为根系,最后形成独立植株,特点,与茎源根系相似

8果树根系结构组成,主要功能?

根系组成:由主根,侧根,须根组成功能:一:支持固定作用,将果树固定于土壤中二:吸收作用,吸收矿物质水少量有机物和CO2 三:输导作用,将水分,无机盐,贮藏养分,生理物质输到至地上,也将地上部光合产物,有机养分,生理活性物质送至根系四:贮藏作用,贮藏回流养分五:合成作用,进行某些生物合成六:繁殖作用:条件适宜,可产生不定芽七,分泌作用:根系向根际土壤中以液态,气态形式有机无机化合物八,与根菌共生:根菌菌丝体能在土壤含水量低于萎蔫系数时从土壤吸收水分并分解腐殖质,分泌生长素和酶

9影响根系分布的因子:一,遗传因子,树种砧木品种类型二,土地因子,地势海拔地下水位肥力等三,树体营养状况四,树龄,栽植密度,树冠高度

10影响果树根系生长的因子?

1)地上部:接穗品种,树体养分

2)土壤:a土壤温度:从低温生至最高温度是生长急速增加,而后下降,但高于原来水平由最适温降至底限温度时,根生长迅速下降,而后略有升高,但低于原来水平由最适温升至温度高限时,根生长迅速增加,而后下降低于原来水平由高限温度降至最适温度,根生长开始下降,随后上升,高于原来水平

b土壤三相组成c土壤养分—趋肥性d矿质营养,影响PH,缺K对根的抑制比枝条严重缺CaMg对根系生长不利铵态氮促根短粗而丛生

11果树年周期生长特点:

A在年周期生长中无明显休眠b地上部和根系开始生长后顺序有差异c不同深度土层中,根系生长有交替生长的现象d根系在夜间的生长量与发根量都多于白天e根系的总吸收面积的变化与年周期高峰基本吻合f果树根系加粗生长

12依果树根系年周期生长特点,如何进行栽培管理

生命周期—幼树扩根扩冠为主,要改良土壤,深翻扩穴,增施有机肥结果树充分利用为主合理负担,保护叶片,增加施肥量,科学施肥。衰弱树延缓衰弱为主,严格控制结果量,抓好地上地下综合管理,恢复和强化根系功能

年周期—春季低温,干旱时限制因子,根据实际情况松土,覆膜,灌水提温,或增湿,并结合灌水施肥,促进根系生长吸收。夏季高温,干旱是限制因子,因此及时松土,灌水,生物覆盖等是保证根系正常活动的重要措施。秋季内外条件相对有利,要及时深翻施肥,清除杂草,促进根系生长吸收,第三次生长高峰,有利增加树体贮藏营养水平

13影响枝梢的生长因子?

A种类和品种b砧木c树体有机营养:贮藏水平,挂过量d内源激素e环境条件:水分矿物质,温度光照f栽培管理措施

14花芽分化的内在条件,外部因素及调控措施?

内在条件:结构物质—光合产物,矿质盐等能量物质—淀粉,糖,ATP等调节物质—内源激素IAA,GA,ABA,等遗传物质—DNA,RNA

环境因素:1光照,光强,光质,光周期2温度,高温可使北方果树花芽分化提前,昼夜温差,白天温度适中,夜间较低利于花芽分化3水分,花芽分化期适度控水有利花芽分化4土壤养分,N,充足P.K促进花芽分化5重力作用,水平枝条削弱顶端优势,利于花芽分化

花芽分化调控:1调控时间,在主要结果枝类型花芽诱导期进行2调控措施,a在花芽诱导期环剥和喷生长抑制剂b平衡生长与营养生殖:疏花疏果,合理修剪c控制环境条件,改善树堂内光照条件,合理增施NPK肥d生长调节剂的应用e其他试剂:外用腐胺,

精胺促苹果成花,

15花芽分化的基本过程

具有遗传全能性的生长点细胞群,在外界条件(光照,水分,温度等)和内在因素(激素,结构物质,能量物质)共同作用下,产生一种或几种物质,启动细胞中的成花基因并表达出来,引起酶活性和激素物质变化,使生长点高强度吸收营养,最终导致花芽的形态分化

16花芽分化的主要学说?

(1)C/N关系说,认为果树体内氮和碳水化合物充足且比例适当是花芽分化的前提和基础,C和N是能量物质和结构物质,也决定着代谢生长方向。糖和氮供应充足时,花芽分化旺盛,开花结果也多。氮欠缺,碳水化合物相对过剩,能形成花芽但结果不良

(2)内激素平衡:包括GA,CTK,ABA,IAA和乙烯在内的激素对花芽的形成都有影响。GA抑制花芽形成,花原基发生与分化必须CTK,ABA与GA拮抗,引起枝条停长,有利于糖的积累,对成花有利,乙烯和生长素都能促进花芽形成激素对花芽分化的调节不取决于单一激素水平,依赖于各激素的动态平衡

(3)养分分配方向假说:认为成花基因的表达比叶芽法发育需要更多的同化物,在激素作用下,同化产物流向中心分生组织,流向最活跃部位,以促进花芽分化

(4)基因启动:成花激素到达茎尖启动成花基因开关,合成花原基特异蛋白的基因开始作用,位于核内的染色体上与DNA共存的碱性蛋白离开DNA,mRNA开始合成,

(5)临界节位假说:花芽的诱导必须是叶芽处于一定的发育阶段,Abbot认为无性繁殖的果树的芽只有达到一定节数时,才能诱导并进行分化,这个节数叫临界节位

17果树坐果落果的机制?

受精后的子房含有较高的GA,CTK,IAA,使受精子房可以持续不断地吸引外来同化产物进行蛋白质的合成,细胞分裂,子房发育形成果实

激素对坐果的影响:IAA:对草莓坐果有效,对核果类无效IAA,GA促进枣,巴梨苹果坐果落花落果:脱落机制—生长素梯度学说远轴端生长素浓度高,近轴端低,不形成离成;远轴端生长素浓度低,近轴端高,加速离层的形成;远轴端生长素浓度和近轴相近,开始形成离层各种激素对脱落的影响:NAA,GA,CTK促进坐果,延缓脱落;乙烯,ABA,促进脱落,乙烯诱导果树成熟衰老ABA促进与脱落有关的酶合成

18花粉,胚囊败育原因

A遗传,多倍体品种b营养条件,结构物质,能量物质,内源激素c环境,恶劣环境,如花期低温导致败育

19影响授粉受精的因子

A亲和性,雌雄配子相互亲和b花粉群集效应,花粉越密集萌发力越强;非亲和花粉对亲和花粉抑制c营养条件,贮藏营养,N 素营养,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d环境因子

温度:影响花粉发芽和花粉管生长;影响花粉管通过花柱到达子房的时间;影响昆虫活动;低温阴雨,不利于传粉光照:影响温度,影响枝叶生长风:影响昆虫活动,柱头干燥,不利于花粉发芽污染:F降低花粉管的生长能力

20仁果类果树落花落果的时间及原因,生产上如何提高坐果率?

时间:盛花后两周左右,盛花后三周,盛花后六周,采前落果

原因:1)先行优势:发生早发育的果树抑制出现晚发育慢的果实2)自身适应3)环境条件:低温,阴雨,光照不足,伤害胚的发育措施:a营养上调节,加强综合管理,合理负担,均衡营养,均衡树势,合理施肥,改善光照。2)保证授粉受精:授粉树,放蜂,人工授粉。3)应用生长调节剂4)其他管理:防风防霜,防病防虫,枣花期喷水

21 果实的色泽发育,如何增进果实着色

1)果实色泽发育与色素

果实色泽因种类,品种而异,是由遗传决定。色泽的浓淡和分布则受环境影响较大。

决定果实色泽的主要物质有叶绿素,胡萝卜素,花青素等。

一般果树果实都随果实生长发育,绿色减退,其他色素特别是花青素增多而着色。

不同种类水果含有的类型不同

2)影响果实着色的因素

除遗传因素外,树体营养和环境条件对果实红色有一定影响。在通常条件下,糖的积累,温度和光照条件是三个重要因子。

(1)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积累(2)光照:直射光与散射光,光亮,光质(3)矿质营养:N ,K,Fe(4)水分(5)温度:气温,夜温,日温

差(6)植物生长调节剂

22 果实生长动态有何特点,影响果实增长的因素。动态规律

1) 果实生长曲线图形

以果实体积,果茎或鲜重的增长曲线表示一般有两种类型:单s型和双s型

果实个体生长阶段时期无论单s或双s型都表示果实生长有阶段性,各阶段有其生长特点。

苹果果实个体发育全期分为3个时期,呈单s型:(1)缓慢增重期(2)快速指数增重期(3)生长率减慢。

猕猴桃果实的生长分3个时期,呈双s型:(1)初始快速生长期,该期整个果实细胞分裂很快,部分细胞膨大(2)生长缓慢期,该期果肉细胞停止分裂和膨大,只有中柱进行缓慢细胞分裂(3)第二次快速生长期,主要是果肉细胞膨大。

桃果实的生长分三个时期,呈双s型:(1)第一次快速增长期,子房膨大到硬核前,细胞分裂在花后30天左右结束,改期持续36~40天。(2) 果实硬核期,果实增长缓慢,但核硬化和胚发育形成,早熟品种持续1~2周,中熟品种4~5周,晚熟品种6~7周。种子质量与该期长短相关。

2)果树纵横径的相对生长动态:a由于分生组织不同,果实表现先纵后横的相对生长动态b花后果实纵径伸长较大,具有形成大果实的基础c果型指数:果实纵径/横径

3)果实生长的昼夜变化:果实生长基本是昼缩夜胀的起伏变化,净增长是两者的差值,主要受光合产物积累和果实及叶片水势高低变化影响

23影响果实增大的因素?

1)细胞数量,体积及细胞间隙2)内源激素:果实生长受很多内源激素调节,不同树种,发育阶段不同果实,受控内源激素也不同生长素对果实作用:调运养分,促进维管束发育,调节细胞生长,促IAA合成,促果肉细胞膨大3)有机营养:充足的贮藏养分与适当的叶果比有利果实增大果实萌芽,开花,结果及幼果生长前期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依赖树体内上年贮藏的养分叶果比影响果实中后期发育,发育中后期以细胞增大为主4)无机养分和水:水分是一切生理活动的基础5)种子:果实种子的数目和分布影响果实的大小和形状和大小6)温度和光照:温度,每种果实的生长发育都要一定的积温光照,通过叶片的光合作用为果实的生长发育提供营养物质

24解释果实根系与地上部相互促进调节胡及对应关系一根系和地上部的关系

1)相互促进.调节关系:地上,下部相互供应营养物质,生长高峰交替出现,损伤的根系会抑制地上部生长,地上部的有机物会更多的运往地上部帮助根系恢复,地上部生长衰弱或过量会影响根系生长2)对应关系根系与枝干在结构组成,营养交换存在相对稳定的对应关系

25如何理解多年生果实营养与生殖发育之间的关系?

1)果树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在发育进程上的特点:营养生长和生殖发育交错进行,不同年份的生殖器官间,在形成和生长发育时期上重叠2)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营养生长是生殖生长的基础,生殖器官的数量和生育强度又影响营养生长3)营养生长与生殖发育间相互依赖竞争和抑制

26果树营养物质转运分配规律?

A营养物质分配的不平衡性--各器官得到的养分往往是不均等,一般生长部位较高的枝叶,具有顶端优势,得到营养物质也较多,位于下部的枝叶得到的较少,直立枝得到的营养物质多于斜生枝,水平枝b营养物质分配局限性—营养物质的分配有一定的局限性。叶片所制造的光合产物,一般就近分配,叶片制造的有机营养首先供给本枝果实发育c营养物质分配的异质性—不同器官在不同发育期内所需要和运输的营养物质,在成分和性质上存在根本性差异。这种差异决定了器官的类型和建造速度,表现出结构的异质性d 分配的集中性—营养物质的分配,随着物候期的变化,集中向发育期生长量较大的器官输送

27如何提高果树对光能的利用

提高果树光能利用率,增加果树产量,要捉住提高净光合率,光合产物外用率和光合产物用于生殖生长的比率这三个环节,栽培上要从以下方面着手,增加也面积,提高叶片质量,延长光合时间,合理分配利用光合产物等

28影响果树产量形成的因子?

1)砧木和品种:砧木,矮化树果实干物质展全年生产干物质总量的比率比乔化树高品种不同产量有差异2)树冠体积和果园股改率:树冠内无无效区,地面覆盖率70--75%比较适宜3)干周,枝量和叶片:干周,主干横截面与结果期和产量密切相关4)生态环境和栽培技术

29生存因子,生长因子有哪些?

气候因子:温度,光照,水分,空气,雨雪风霜土壤因子:土壤三相,土层,养分,PH

地形因子:地形类型,坡度,坡向,海拔生物因子:动植物,微生物及人类活动

30温度条件影响果树分布和栽培范围的因子?

1)年品均温度2生长期积温3冬季最低温

31温度影响果树生育的表现?

1)影响果树营养生长,影响果树器官生长的起止时间,生长速率,生长量2)影响开花坐果:a早春的气温影响果树萌芽及开花早

晚b花期的温度影响花期持续时间c花期温度影响花粉花芽,生长,受精及坐果3)影响果实生长与品质形成:a影响果实生长:主要是直接或间接影响了果实细胞分裂和细胞膨大b对果实品质的影响:影响果实着色,影响果实硬度,影响果实风味4)影响果实生理代谢:温度对果实的生理代谢有多方面影响,温度影响果树光合作用,影响果树矿物质营养的吸收代谢,影响蒸腾作用,呼吸作用等生理过程5)温度影响果树生长发育的特点:a温度对果树生长发育的影响有其最适值b果树种类及品种生育所要求的温度条件受其他生态因子的影响

32低温伤害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类型有:冻害,冷害,冻旱。霜害,雪害原因:外因:低温程度,持续时间,发生时期,温度变幅内因:耐寒力措施:选择品种砧木,适地栽培选择园址,营造防护林加强综合管理,提高树体耐寒力调控休眠期针对性搞好防护

33改善果树光照的意义,如何提高果树光能利用率?

提高果树的光能利用提高果树群体的光能利用率提高果树个体光能利用率提高光合产物向经济器官分配比率其他措施

34水分胁迫对果树生育的影响?

1)水分胁迫对果树生长结果的影响

年周期中不同物候期,果树对水分的需求不同。

落叶果树在休眠期耗水较少,但当树冠叶幕形成和坐果之后,耗水明显增多。都生长末期,耗水又减少。

2)如果根系供水低于树体蒸腾所需造成水分亏缺,就会影响果树的生长发育,甚至造成伤害。

A春季萌芽水分不足,使萌芽延迟,或发芽不齐,且影响新梢生长。

B花期干旱或阴雨导致授粉受精不良,引起落花落果。

新梢旺盛生长期水分亏缺,导致新梢过早停长,叶面积小,光合产物锐减,引碳素营养不足

果实生长发育期缺水,将抑制果实生长。

冬春季节特别是早春,由于土壤水分冻结,或因温度过低,根系吸收受阻,地上部因大风,干旱,蒸腾强烈,造成植株严重失水发生生理干旱既或抽条。

需水临界期:新梢生长期由于枝叶迅速旺盛生长,需水量多,对缺水反应最敏感,称为需水临界期。

35 土壤条件中各因子对果树生长影响。

1)土壤温度:其热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此外还有地球内部传出的发射热和放热化学反应所产生的热量,经土壤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放出的热量。

土壤温度直接影响根系的生长,吸收及运输能力,影响矿质营养的溶解,流动与转化。土壤温度与有机物的分解,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有密切的关系,从而影响果树的生长发育。

2)土壤水分水分是土壤肥力的重要组成因素,不仅作为矿质营养溶剂。还可以作为营养物质液流在土壤中流动。

有效水:根系能有效吸收利用的田间持水量到永久凋萎点之间的土壤含水量。非有效水:低于永久凋萎点以下的土壤含水量。

土壤含水量与果树生长发育:果树根系大多适宜田间持水量60%--80%的土壤水分环境。

当土壤含水量低到高于萎蔫系数 2.2%时,根系停止吸水,光合作用受抑制。土壤有效水降低时,首先是根细胞伸长减弱,短期内根毛密度加大

3)土壤通气性:主要指土壤空气,及CO2和O2的含量;土壤空气中O2的含量对根系正常生长,呼吸和吸收具有重要作用土壤中O2量影响根系生长未腐熟有机质释放过量乙烯影响根系生长

4)土壤酸碱度:土壤PH影响土壤中各种矿物质营养成分的有效性,进而影响树体的吸收和利用5)土壤含盐量:指钠盐和氯化物,碳酸钠危害最重,硫酸钠和氯化钠较普遍

内科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内科学复习资料一、名解 呼吸系统 1.医院获得性肺炎(HAP ):是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于入院48小时后 在医院(包括老年护理院、康复院)内发生的肺炎。 2.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指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3.原发综合征:指原发灶、引流淋巴管炎、肿大的肺门淋巴结统称为原发综合征。 4.Koch 现象:机体对结核菌再感染与初感染所表现出不同反应的现象,称为Koch 现象。 5.肺性脑病:由于呼吸功能衰竭所致缺氧、二氧化碳储留而引起的精神障碍、神经系统的综合征。但必须除外脑动脉硬化、严重电解质紊乱、单纯性的碱中毒、感染中毒性脑病。 6.LTOT :即长期家庭氧疗。对COPD 慢性呼吸衰竭者可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率。目的是使 患者在海平面,静息状态下,达到P a O2大于或等于60mmHg和或S a O2升至90%以上。 7.肺心病:是指由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血管病变致肺血管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继而右心结构和功能改变的疾病。分为急性和慢性。 8.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是一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阻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但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 9.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 bronchitis ):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诊断依据: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每年发病持续 3 个月,并连续2 年或2 年以上, 并排除其他慢性气管疾病。 10.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慢性肺心病,是由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或)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室扩张或(和)肥厚,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和左心病变引起者。 11.呼吸道高反应性(AHR ):指气道对各种刺激因子出现的过强或过早的敏感性增高反应称为AHR ,其气道炎症是其产生吸道高反应性的基础。 12.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 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相关,为可逆性气流受限。 13肺血栓栓塞症(PTE):是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的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为其主要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特征。 14.肺栓塞(PE):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症的总称。

名词解释简答题

一、名词解释 1、法律规范是国家立法机关制定或认可的、具体规定权利义务及法律后果的行为规则。 2、推定行为是指当事人用语言文字以外的有目的、有法律意义的积极活动来表达他的意志。 3、要物(实践)法律行为是指除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之外,还需要以实物的交付为成立要件的法律行为。如保管合同、仓储合同、质押合同等。 4、委托代理是指按照被代理人委托授权而产生代理权的代理行为,也称授权代理或意定代理。 5、撤销权是指当债务人有放弃其到期债权、赠与或低价转让等行为,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依法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所实施的行为。 6、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民事活动,其权利义务后果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的一种法律关系。 7、表见代理是指无权代理人因与本人有一定关系,而使第三人信其有代理权,因而与他进行民事行为。 8、预期违约又称先期违约,是指在合同履行期限到来之前,一方虽无正当理由但明确表示其在履行期到来后将不履行合同,或者其行为表明在履行期到来后将不可能履行合同。 9、要约是指当事人一方以订立合同为目的,而向对方提出确定的意思表示,即订约提议。 10、承诺是指受要约人明确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即接受提议。 11、合同是指民事法律关系中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12、要约邀请是指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而作出的意思表示,也称要约引诱。 13、合同解除是指合同有效成立后,当具备合同解除条件时,因当事人一方或双方的意思表示而使合同权利义务终止的一种法律行为。 14、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15、格式合同又称标准合同,是指合同的条款由一方当事人预先拟定,另一方当事人只能全部接受或一概拒绝,不能就个别条款进行商洽的合同。 16、抵押(权)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不转移对财产的占有,而将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即当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债权人享有对该部分财产进行变现并就其价款优先受偿(的权利)。 17、质押(权)是指债权人为担保债权而根据合同占有债务人或第三人的财产,当债务人到期不履行债务时,能够以该财产折价或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的权利)。 18、留置权是指债权人因合同约定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如果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债权人可以留置已经合法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并就该动产优先受偿的权利。 19、公司章程是公司内部组织机构安排和各项活动的基本准则和纲领性文件。 20、公司资本是指公司成立时章程规定的,由股东出资构成的财产总额。 21、法定资本制:设立公司时,必须在公司章程中载明公司的资本总额,并在公司成立时由发起人认足或者缴足的一种资本制度。 22、公司债券是指公司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期限还本付息的有价

操作系统 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1)多道批处理系统:在该系统中,用户所提交的作业都先存放在外存上并排成一个队列,称为“后备队列”;然后,由作业调度程序按一定的算法从后备队列中选择若干个作业调入内存,使它们共享C P U和系统中的各种资源。 (2)分时系统:分时系统用于满足用户需求,使用户能与自己的作业进行交互,还有共享主机与便于用户上机。 (3)实时系统:指系统能及时(或即时)响应外部事件的请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该事件的处理,并控制所有实时任务协调一致地运行。 (4)实时调度:为了满足实时系统对实时进程或任务的调度。(5)设备独立性:应用程序独立于具体使用的物理设备。(6)系统调用:P261 (7)共享存储器系统:相互通信的进程共享某些数据结构和共享存储区,进程之间能够通过这些空间进行通信。 (8)进程:进程是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运行的过程,它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 (9)线程:将进程的两个属性分开,由操作系统分开处理。 (10)调度算法:根据系统的资源分配策略所规定的资源分配算法。 (11)局部性原理:程序在执行时将呈现出局部性规律,即在一较短时间内,程序的执行仅局限与某个部分;相应地,他所访问的存储空间也局限于某个区域。(12)SPOOLING技术:在主机的直接控制下,实现脱机输入、输出功能。此时的外围操作与CPU对数据的处理同时进行,我们把这种在联机情况下实现的同时外围操作称为SPOOLing。 (13)图形用户界面:P273 (14)程序并发执行:程序彼此互不依赖,则程序间可以并发执行。

(15)进程同步:是对多个相关进程在执行次序上进行协调,以使并发执行的诸进程之间能有效的共享资源和相互合作,从而使程序的执行具有可再现性。 (16)信号量机制:是一种卓有成效的进程同步机制。 (17)死锁:是指多个进程在运行过程中因为争夺资源而造成的一种僵局,当进程处于这种僵持状态时,若无外力作用,他们都将无法再向前推进。 (18)可重入代码:又称为纯代码,是一种允许多个进程同时访问的代码。(19)虚拟存储器:是指具有请求调入功能和置换功能,能从逻辑上对内存容量加以扩充的一种存储器系统。其逻辑容量由内存容量和外存容量之和所决定,其运行速度接近于内存速度,而每位的成本却又接近于外存。 (20)Shell重定向命令:Shell向用户提供了这种用于改变输入、输出设备的手段,此即标准输入与标准输出的重新定向。 (21)内中断:P179 (22)管道通信系统:P66 发送进程和接收进程是利用“管道”进行通信的系统,称为管道通信系统。 所谓“管道”是指用于连接一个读进程和一个写进程,以实现它们之间通信的一个共享文件。 (23)哈希算法:利用哈希快速查找的优点,以及空闲分区在可利用空间表中的分布规律,建立哈希函数,以实现最佳分配策略。

植物学名词解释

绿色植物:从营养方式来看,绝大多数植物种类,其细胞中都具有叶绿体,能够利用光能自制养料,它们被称为绿色植物或光能自养植物。 非绿色植物:另一类植物(如真菌、细菌)的体内不含叶绿体,称为非绿色植物。 寄生植物:寄生在其他生物体上,从寄主身体上吸取养料的植物,称为寄生植物。 腐生植物:从死亡的生物体上吸取养料的植物,称为腐生植物。 异养植物:寄生植物和腐生植物合称异养植物。 陆生植物:绝大多数植物种类都生长在陆地上,通称陆生植物。 水生植物:少数植物生于水里,通称水生植物。 化能合成菌:非绿色植物中有少数种类,如硫细菌、铁细菌等,可以借氧化无机物获得能量而自制养料,它们被称为化能合成菌。 矿化作用:通过非绿色植物(菌类)的作用,将复杂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矿物质)的过程,称为矿化作用。 拟核:由一条环状DNA链构成,DNA不与或很少与蛋白质结合,外无核膜。 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 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 根毛:幼根根毛区表皮细胞,常常向外产生一条长管状突起。 细胞壁:具有一定硬度和弹性的结构,它构成了细胞的外壳。 原生质体:由原生质分化而来,是细胞内有生命的部分,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结构。 后含物:一些细胞代谢产物如淀粉,蛋白质和脂类等,常呈一定结构分布于细胞质内。 原生质:不是单一的物质,而是由复杂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具有一定弹性和黏度的,半透明的,不均一的亲和胶体。 蛋白质:是构成原生质的一类极其重要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又是细胞参与调节各种代谢活动,完成各种功能,维持生命活动过程所不可决少的重要物质。核酸:普遍存在于生活细胞中,担负着贮存和复制遗传信息的功能,同时还和蛋白质的合成有密切关系。 脂类:是一类不溶于水非极性溶剂的有机化合物。 糖类: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一大类有机化合物。 胞间层:又称中层或果胶层,是相邻的两个细胞向外分泌的果胶物质构成的。 初生壁:是新细胞最初产生的壁层,也是细胞生长增大体积时所形成的壁层,是由邻接的细胞分别在胞间层两面沉积物质而成,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物质等。 次生壁:是细胞停止生长后,在初生壁内表面继续积累的壁层。 构架物质:形成细胞壁网络构架中的物质。 衬质:是指填充在构架中的物质。 半纤维素:是存在于纤维素分子间的一类基质多糖。 果胶多糖或果胶质:是胞间层和双子叶植物初生壁的主要成分,而单子叶植物中含量较少。 细胞壁蛋白:包括结构蛋白,酶以及尚未确定其功能的蛋白质。 内镶物质:是指构架物质和衬质的基础上,进一步附着与生理功能分化的物质。 覆饰物质:是指覆盖在细胞壁外表的一些物质。 木质化:木质素填充到细胞壁中去的变化称木质化 角质化:在细胞壁上增加角质的变化称角质化 栓质化:细胞壁上增加栓质的变化 矿质化:细胞壁中增加矿质的变化 细胞膜:与细胞壁相邻,包围于细胞质外的一层膜 细胞内膜;细胞膜内构成各种细胞器的膜 生物膜:外周膜与细胞内膜的统称 初生纹孔场:在细胞的初生壁上有一些明显的凹陷的较薄区域。 纹孔:在没有次生壁沉积的地方,只存在初生壁和胞间层,细胞壁的这种比较薄得区域就叫纹孔。 纹孔对:相邻细胞的纹孔相对而生的。 纹孔膜:纹孔对之间的隔层。 纹孔腔:纹孔膜两侧的空腔。 胞间连丝:是穿过细胞壁的细胞质细丝,它连接相邻细胞的原生质体。 细胞质:真核细胞核以内,细胞核以外的部分,由半透明的胞基质以及分布其中的多种细胞器和细胞骨架系统组成。 胞基质:细胞质中除细胞器和细胞骨架系统以外的、较为均匀的、半透明的液态胶状物质(又名细胞质基质、基质、透明质)。 胞质环流:在生活细胞中,胞基质是处于不断的运动状态,它能带动其中的细胞器,在细胞内作有规则的持续的流动,这种流动称为胞质环流。 旋转运动:当生活细胞中,只有一个大液泡时,胞基质沿细胞壁围绕着中央大液泡坐同向流动,称为旋转运动。 循环运动:当生活细胞中,存在多个小液泡时,胞基质以不同方向围绕着小液泡流动,称为循环运动。 细胞器:细胞质内由原生质分化形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亚细胞结构。 质体:绿色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体积较线粒体大,在高等植物中常呈圆盘形、卵圆形成不规则形,直径5~8微米,厚约1微米。 片层:质体内部基质中着发达程度不同的膜系统。 类囊体:叶绿体内部的基质中悬浮着由膜所围成的圆盘状或片层状的囊。 基粒:一些类囊体整齐地垛叠在一起,形成一个个柱状体单位。 白色体:一种不含色素的质体,多存在于幼嫩或不见光的组织中。 内质网:由单层膜围成的小管、小囊或扁囊构成的一个网状系统。 细胞液:液泡内的液汁。 溶酶体:存在于动、植物细胞内,具有单层膜的囊泡状结构。 微体:由单层膜包被的圆球形小体,直径约为0.2-1.5微米。 核糖体:一种无膜包被的细胞器,电镜下成小而圆的颗粒,其直径约为15~25纳米,主要成分rRNA和蛋白质。 原纤维:由α-微管蛋白质与β-微管蛋白质连接在一起形成二聚体,再由二聚体组成的线体聚合体。 中间纤维:由柔韧性很强的蛋白质丝构成,中空管状,直径约为10nm。 核孔:核被膜的内、外膜在一定部位相互融合,形成的一些环形开口。 核纤层:核被膜的内膜内侧一层蛋白质网络结构。 后含物:指植物细胞原生质体代谢过程中的产物,包括贮藏的营养物质、代谢废弃物和植物次生物质。 单宁:一种无毒、不含氮的水溶性酚类化合物,存在于一些植物细胞的细胞质基质、液泡或细胞壁中。 细胞周期:持续分裂的细胞,从结束一次分裂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所经历的整个过程。 纺锤丝:分裂前期之末当染色体形成后,从分裂极向细胞核中央放射状地形成许多由微管组成的丝状结构。 染色体牵丝:从分裂极发出并连接在染色体着丝点上的纺锤丝。 连续纺锤丝:从一极到另一极而不与染色体相连的纺锤丝。

外科学简答题及名词解释精

简答题 1 什么是无菌术?无菌术的内容包括那些? 答:无菌术是针对微生物及感染途径所采取的一系列预防措施。无菌术的内容包括灭菌、消毒法、操作规则及管理制度。 2 什么是等渗性缺水?常见病因有哪些? 答:等渗性缺水又称急性缺水或混合性缺水,此时水和钠成比例地丧失,因此血清钠仍在正常范围,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也保持正常。 常见病因:①消化液的急性丧失,如肠外瘘、大量呕吐等;②体液丧失在感染区或软组织内,如腹腔内感染、烧伤等。 3什么是低渗性缺水?常见病因有哪些? 低渗性缺水又称慢性缺水或继发性缺水,此时水和钠同时缺失,但失钠多于缺水,故血清钠低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 常见病因:①消化液的持续性丢失,如反复呕吐、长期胃肠减压等;②大创面慢性渗液;③应用排钠利尿剂时, 未注意补充钠盐;④等渗性缺水治疗时补水过多。 4什么是低钾血症?常见病因有哪些? 答:低钾血症是指血钾浓度低于 3.5mmol/L。 常见病因:①长期进食不足;②钾从肾排出过多,如应用排钾的利尿药、肾小管性酸中毒等;③补液病人没有补钾或补钾不足;④钾从肾外途径丧失,如呕吐、肠瘘等;⑤钾向细胞内转移,如碱中毒、大量输注葡萄糖和胰岛素时。 5 低钾血症时,静脉补钾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①浓度的限制,输液中含钾量低于 40mmol/L;②输液速度的限制,输入钾量小于 20 mmol/h ;③休克病人应尽快恢复血容量,待尿量大于 40 ml/h后,再静脉补钾。 6什么是高钾血症?常见病因有哪些? 答:高钾血症是指血钾浓度超过 5.5mmol/L。 常见病因:①进入体内的钾过多,如服用含钾药物、大量输入保存期较久的库血等;②肾排钾功能减退,如急性或慢性肾衰竭、应用保钾利尿药等;③钾从细胞内移出,如溶血、酸中毒等。 7 高钾血症时如何治疗? 答:?停用一切含钾的药物或溶液。 ?降低血钾浓度。主要措施有:①促使钾进入细胞内,如输注碳酸氢钠溶液、输注葡萄糖和胰岛素溶液等; ②应用阳离子交换树脂;③透析疗法 ?对抗心律失常。静脉注射 10%葡萄糖酸钙等。 8 代谢性酸中毒的主要病因有哪些? 答:①碱性物质丢失过多,见于腹泻、肠瘘、胆瘘等;②酸性物质产生过多,如休克、心搏骤停、糖尿病等; ③肾功能不全。 9代谢性碱中毒的主要病因有哪些? 答:①胃液丧失过多,如严重呕吐、长期胃肠减压等;②碱性物质摄入过多,如长期服用碱性药物、大量输注库存血等;③缺钾;④利尿剂的作用。 10 输血的适应症有哪些? 答:①大量失血;②贫血或低蛋白血症;③重症感染;④凝血异常。 11 输血的常见并发症有哪些?

内科学名词解释和大题 内科学重点简答题

内科学名词解释和大题内科学重点简答题社区获得性肺炎: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具 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医院获得性肺炎:是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 于入院小时后在医院(包括老年护理院、康复院等)内发生的肺炎。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包括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临床上以进行性气流受阻为主要表现,部分有可逆性,可伴有气道高反应性。 呼吸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障碍,使 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伴(或不伴)高碳酸血症,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响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肺性脑病:由于胸肺疾患而引起的低氧血症伴二氧化碳潴留(II 型 呼吸衰竭)而出现的一些精神症状,如躁狂、昏睡、昏睡、意识丧失等称为肺性脑病。 Horner综合征:肺尖部的肺癌可侵犯或压迫颈交感神经,引起患侧眼睑下垂、瞳孔缩小、眼球内陷、患侧额部和胸部皮肤潮红无汗或少汗,感觉异常。

心力衰竭: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不能泵出足够的血液以满足组织代谢的需要,或仅在提高充盈压后方能泵出组织代谢所需要的相应血量,同时由于心肌收缩力下降即心肌衰竭所致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高血压危象:短期内血压急剧升高,舒张压超过120或130mmHg 并伴有一系列严重症状,甚至危及生命的临床现象,成为高血压危象。 Barret 食管:食管粘膜因受反流物的反复刺激,食管与胃交界处的齿状线2cm 以内的食管粘膜鳞状上皮被化生的柱状上皮所替代,称为Barret 食管,是食管腺癌的主要癌前病变。 肝性脑病: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神经、精神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再生障碍性贫血:由于骨髓功能衰竭,造成全血细胞减少的一种疾病。临床上以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所致的贫血,感染和出血为特征。 急性胃炎:胃粘膜的急性炎症,有明确的发病原因,表现为多种形式。 贫血:是指人体外周红细胞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不能运输足够的氧至组织而产生的综合征。

合同管理名词解释和简答题答案

四、名词解释: 1、法人: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P2 2、合同: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P21 3、抵押:抵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向债权人以不转移占有的方式提供一定的财产作为抵押物,用以担保债务履行的担保方式。P10 4、定金:定金是指当事人双方为了担保债务的履行,约定由当事人一方先行支付给对方一定数额的货币作为担保。P12 5、仲裁:仲裁亦称“公断”。是当事人双方在争议发生前或争议发生后达成协议,自愿将争议交给第三者作出裁决,并负有自动履行义务的一种解决争议的方式。P47 6、索赔:索赔是当事人在合同实施过程中,根据法律、合同规定及惯例,对不应由自己承担责任的情况造成的损失,向合同的另一方当事人提出给予赔偿或补偿要求的行为。P177 7、建筑工程一切险:建筑工程一切险是承保各类民用、工业和公用事业建筑工程项目,包括道路、桥梁、水坝、港口等,在建造过程中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而引起的一切损失的险种。P14 8、固定价格合同:固定价格合同是指在约定的风险范围内价款不再调整的合同。这种合同的价款并不是绝对不可调整,而是约定范围内的风险由承包人承担。P109 五、简答题: 1、①什么是要约?②要约的有效要件有哪些?③要约与要约邀请的区别有哪些?P27 答:①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②要约应当具有以下条件:1.内容具体确定;2.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③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它是当事人订立合同的

预备行为,在法律上无须承担责任。这种意思表示的内容往往不确定,不含有合同得以成立的主要内容。

最新植物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器官:由多种不同组织构成的具有特定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结构单位。 2、营养器官:与植物的营养生长有关的器官。根、茎、叶。 生殖器官:与植物的生殖生长和繁殖后代有关的器官。花、果实和种子。 3、主根:胚根直接生长而成的根。垂直向地下生长。 侧根:主根等产生的各级分支。 4、定根:主根和侧根称之为定根。主根来自于胚根,侧根来自中柱鞘一定部位的细胞恢复分裂发育而来。 不定根:由茎、叶、老根或胚轴上发生的根。不定根可产生各级侧根。 5、根尖:从根的顶端到着生有根毛的一段根,是根中生命活动最旺盛、最重要的部分。 6、根的伸长生长:根尖分生区的细胞不断进行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量和根尖伸长区的细胞迅速伸长生长使根能够不断地伸长的过程。 7、初生生长:根尖的顶端分生组织经过分裂、生长、分化产生各类成熟组织的过程叫初生生长。 初生结构:初生生长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组织构成。 8、次生生长:初生生长完成后,由于形成层的发生和活动,不断产生次生维管组织和周皮,使根的直径增粗,称为次生生长。 次生结构:由次生生长产生的各种组织所构成的结构。 9、凯氏带:内皮层细胞的横向壁和径向壁上有一条带状木质化和栓质化增厚的结构,环绕成一圈,称凯氏带。 10、维管柱;由初生分生组织和原形成层发育而成,包括内皮层以内的所有组织:中柱鞘、初生韧皮部、初生木质部和薄壁细胞四部分组成。 11、外始式: 内始式: 12、内起源:根的中柱鞘一定部位。由于中柱鞘位于根内部,这种起源方式称为内起源。 外起源:起源于分生组织表面第一或第二、第三层细胞,这种起源方式称为外起源。(叶和芽的起源) 13、髓:有些植物根的中柱中央也有薄壁细胞,称为髓 14、苗:指除根系以外,植物地上器官—茎叶部分的总称。 枝条:着生有叶和芽的茎称为枝条。 实生苗:指由种子萌发长成的植物体。 年苗:一年中苗的生长量(芽发育和生长成一段新枝条)。 15、节:茎上着生叶的部位。 节间:相邻两节之间的茎段。 芽:位于叶腋或茎顶端。 叶痕:叶子脱落后留下的痕迹。 维管束痕:叶柄中的维管束断裂后留下的痕迹。 皮孔:周皮上植物体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一种通道。 芽鳞痕:顶芽鳞芽展开时,芽鳞片脱落留下的痕迹, 辨别枝条的年龄。 16、芽:芽是未发育的枝条、花或花序的原始体。 17、定芽:生长在茎固定位置上的芽,有顶、侧芽(腋芽)。 不定芽:常是从老根、茎、叶上产生的芽,其位置不固定。 18、活动芽:在其生长季节中能开放的芽。 休眠芽:在其生长季节中不开放的芽。

《口腔科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_202005031709274

1. 口腔颌面部:即口腔与颌面部的统称,位于颜面部下2/3,颜面部为上从发际、下至下颌骨下缘或须下点、 两侧至下颌支后缘或颗骨乳突之间的距离。 2. 固有口腔:由压裂、牙槽骨及牙龈与其内侧的口腔内部组织器官如舌、腭、口底等构成。 3. 口腔前庭:是指唇、颊与牙列、牙龈及牙槽粘膜之间的潜在腔隙,呈马蹄形。 4. 前庭淘」又称唇颊龈沟,呈马蹄形,为口腔前庭的上、下界,为唇、颊粘膜移行于牙槽粘膜的沟槽。是口腔 局部麻醉常用的穿刺及手术切口部位。 5. 上、下唇系带:为前庭沟正中线上的粘膜小皱嬖,制作义齿时,基托边缘应避开该结构。 6. 翼下颌皱曩:为伸延于上颌结节后内方与磨牙后垫后方之间的粘膜皱襲,是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进针点的重 要标志。 7. 颊脂垫:是指大张口时,平对上、下颌牙咬合面的颊粘膜上的一三角形隆起的脂肪组织。其尖称为颊脂垫尖, 9. 牙尖:牙冠上突出成尖的部分称为牙尖。 10. 切端结节:是指初萌切牙切缘上圆形的隆突,随着牙的切磨逐渐消失。 11. 舌面隆突:前牙舌面近颈缘部的半月形隆起,是前牙的解剖特征之一。 12. 龈淘:是牙龈的游离龈部分与牙根颈部间的沟状空隙,正常龈沟深度不超过2mm o 13. 龈乳头:是指位于两邻牙颈部之间的间隙内,呈乳头状突起的牙龈,是龈炎最容易出血的部位。 14. 丝状乳头:是遍布于整个舌体背面的刺状细小突起,上皮有角化故呈白色,数量较多。 15. 颊孔:位于下颌体外侧面,成人多位于第二前磨牙或第一、第二前磨牙之间的下方,下颌体上、下缘中点 稍上方,距正中线约2 ~3cm 。有须神经通过。 16. 眶下孔:位于眶下缘中点下约0.5cm,其体表投影为自鼻尖至眼外眦连线的中点。是眶下神经阻滞麻醉的 进针部位。 17. 優病: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的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在颜色、形态和质地等方面发生的慢性进行性破 坏的一种疾病。 18. 浅保:分为窝沟應和平滑面艦。窝沟錦的順损部位色泽变黑,探诊有粗糙感或能钩住探针尖端;平滑面鵰 一般无白垩色、黄褐色;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对温度刺激无明显反应。 19. 中保:麗坏已到达牙本质浅层,胡洞形成,洞内牙本质软化呈黄褐色或深褐色,患者对温度刺激敏感,尤 其是冷刺激。 20. 深鶴:鹊洞深大,已到达牙本质深层;无自发痛,食物嵌塞或遇冷热等刺激时出现疼痛,去除刺激后疼痛 立即消失。 21. 可复性牙髄炎:是牙髓组织以血管扩张、充血为病理变化的初期炎症表现。 22. 急性牙讀炎:是指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或牙髓受到急性物理损伤、化学刺激等情况下出现剧烈疼痛等一系 列症状。 23. 急性根尖周炎:是从牙尖部牙周膜出现浆液性炎症.到根尖周组织形成化脓性炎症的_系列反应过程,可 发展为牙槽骨的局限性骨髓炎,严重时将发生颌骨骨髓炎。 24. 慢性根尖周炎:是指根管内由于长期有感染及病原刺激存在,根尖周围组织呈现慢性炎症反应,表现为炎 性肉 《口腔科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 (-)名词解释 是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进针点的重要标 为颌骨上,

植物学名词解释大集合

1 "虫瘿” insect gall 虫瘿是植物组织遭受昆虫等生物取食或产卵刺激后,细胞加速分裂和异常分化而长成的畸形瘤状物或突起,它们是寄生生物生活的""房子""。 引起植物产生虫瘿的生物很多,可分为动物和微生物两大类,常见的致瘿动物主要有昆虫、螨、线虫等,常见的致瘿微生物有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其中 昆虫是植物虫瘿主要的致瘿生物。 2 "二叉分枝” diehotomous branching 植物分枝类型的一种。植物体的主轴重复地分成两个分枝。由于主轴顶端的原始细胞长成两个生长点,均等地长出两个分枝,分枝顶端重复这过程而不断 形成二歧的各级分枝。二叉分枝是原始的分枝类型,苔藓、蕨类(石松)等植物 均有之。高等植物的二叉分枝式曾称为“二歧式”。 3 "气室” air chamber 地钱目叶状体表皮气孔之下有菱形或多角形的小室,或蕨类孢蒴内的空腔部分,称为气室。 4 "气孔” air pore 指地钱目叶状体的气室向外开口处,叫气孔,是气体出入的通道。此种气孔与种子植物的气孔器不同,它由16个细胞组成烟囱状,不开闭。 5 "中肋” centre rib 指藓类叶片中央类似于种子植物叶脉的构造,通常由孢壁较厚的一群狭长形多层细胞构成,有长短及单、双肋之分,主要起机械支持作用。 6 "无性世代” asexual generations 植物生活史中,从雌、雄配子受精以后到减数分裂前,植物体细胞染色体数是双倍的,这个时期叫做无性世代,也叫孢子体世代。如蕨类植物的生活史中,从合子形成到孢子母细胞的产生为无性世代。 7 "中轴” axile 在藓类位于茎的中央,由厚壁和薄壁细胞组成,排列紧密。 8 "水孔” water pore 是指生在叶边排水的孔,比气孔较大,水孔两旁有分化不完全的保卫细胞,不能自动调节开闭。主要机能是排出植物体内过多的水分。 9 "叶状体” leaf shaped body 苔类植物中,植物体呈片状而没有茎与叶的分化,称为叶状体。 10 "叶鞘” leaf sheath 藓类植物中,叶片基部较宽而紧密抱茎的部分称为叶鞘。被子植物叶的基部扩大,包围着茎叫做叶鞘。禾本科和伞形科等植物,多具有明显的叶鞘。蓼科 植物茎节上的鞘状物是托叶的变态,叫做“托叶鞘”,也称“vagina”。 11 "叶耳” auricle 藓类植物中,叶片基部扩展而成耳状的部分,称为叶耳。禾本科植物叶鞘与叶片连接处的边缘部分延伸的突起,多呈耳状或镰刀状的叶耳。叶舌和叶耳的 形状、大小、色泽以及有无,常为鉴定禾本科植物种或品种的根据之一。 12 "生殖托” reproduction hold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版

第四章P16提要第一段;细胞生物学概念,研究的主要内容 研究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称为细胞生物学。它是以细胞为研究对象,从细胞的显微水平、亚显微水平、分子水平等三个层次,主要研究细胞和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分化、衰老与凋亡,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进化等。二、细胞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1 细胞核、染色体以及基因表达的研究2生物膜与细胞器的研究3生物膜与细胞器的研究4 细胞增殖及其调控5 细胞分化及其调控6 细胞的衰老与凋亡7细胞的起源与进化8 细胞工程P46提要真核结构:1生物膜体系以及生物膜为基础构建的各种独立的细胞器2.遗传信息表达的结构体系3细胞骨架体系 P80提要,普通光学显微镜结构和性能参数 1、光学显微镜的组成主要分为光学放大系统,为两组玻璃透镜:目镜和物镜;照明系统:光源、折光镜、聚光镜;机械和支架系统,主要保证光学系统的准确配置和灵活调控。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是最重要的性能参数,它由光源的波长、物镜的镜口角和介质折射率三个因素决定。 2、荧光显微镜是以紫外光为光源,电子显微镜则是以电子束为光源。 3、倒置显微镜与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不同在于物镜和照明系统的位置颠倒。

一、名词解释 外在膜蛋白:外在膜蛋白为水溶性蛋白质,靠离子键或其他较弱的键与膜表面的膜蛋白分子或膜脂分子结合,因此只要改变溶液的离子强度甚至提高温度就可以从膜上分离下来,但膜结构并不被破坏。 内在膜蛋白:内在膜蛋白是通过与之共价相连的脂分子插入膜的脂双分子中,从而锚定在细胞质膜上。与脂肪酸结合的内在膜蛋白多分布在质膜内侧,与糖脂相结合的内在膜蛋白多分布在质膜外侧。 生物膜:镶嵌有蛋白质和糖类(统称糖蛋白)的磷脂双分子层,起着划分和分隔细胞和细胞器作用生物膜,也是与许多能量转化和细胞内通讯有关的重要部位,同时,生物膜上还有大量的酶结合位点。细胞、细胞器和其环境接界的所有膜结构的总称。 二、简答题 1、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影响生物膜流动性的因素 生物膜的基本结构与作用 (1)具有极性头部和非极性尾部的磷脂分子在水相中具有自发形成封闭的膜系统的性质,以疏水性非极性尾部相对,极性头部朝向水相的磷脂双分子层是组成生物膜的基本结构成分,尚未发现在生物膜结构中起组织作用的蛋白。 (2)蛋白分子以不同的方式镶嵌在脂双分子中或结合在其表面,蛋白的类型,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及其与脂分子的协同作用赋予生物膜具有各自的特性与功能。

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简答题(4个或者5个) 1.简述DHCP的工作原理。(两个老师都画了)那就是必考的咯1 答: (1) 发现DHCP服务器 (2)提供IP租用地址 (3)接受租约并确认 (4)确认租约 1.数据链路层的功能有哪些?(2个老师都画了)那就是必考的咯2 答: (1)成帧(2)差错控制(3)流量控制。 (4)链路管理(5) MAC传输(6)区别数据和控制信息(7)透明传输 1.CDMA的主要优缺点?(两个老师都画了)那就是必考的咯3 答:优点 (1)具有具有抗干扰、抗多径衰落的能力。 (2)系统容量大。 (3)CDMA系统具有软容量特性。 (4)不需要复杂的频率分配。 (5)CDMA系统具有软切换功能。 (6)具有保密性强等优点。 (7)设备简单,电路设计简单,电池利用时间也更长。 缺点: (1)占用频谱较宽。 (2)具有码分多址系统特有的多址干扰和远近效应。 1.画出01101100的曼彻斯特编码和差分曼彻斯特编码。(两个老师都画了)那就是必考的咯(计算题或者应用题)

1.简述IP地址的分类及每类的特点。(了解,用于计算题) 答:根据网络号和主机号所占比特位数的不同,IP 地址可以分为A、B、C、D、E 五大类。 A 类IP 地址网络号占1 字节,主机号占3 字节,第1 个比特固定是0。 B 类IP 地址网络号占2 字节,主机号占2 字节,前两个比特固定是10。 C 类IP 地址网络号占3 字节,主机号占1字节,前三个比特固定是110。 A、B、C 类地址用来分配给主机和路由器。 2.试简述PPP协议的工作过程。(张福生,背一下吧) 答: (1)建立物理连接 (2)建立数据链路 (3)用户认证阶段 (4)进入网络层配置阶段,此时用IPCP协议 (5)数据传输阶段,此时用IP协议 (6)数据传输完毕后,用户断开网络连接 (7)断开数据链路 简述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区别。(张福生,背一下!) 答: 1、工作层次不同(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2、数据转发依赖的对象不同 3、路由器能够分割广播域,而交换机只能分割冲突域,不能分割广播域 4、路由器能够提供防火墙服务 简述PAP 协议与CHAP 协议的不同(王知非,不用怎么背,有个印象吧!) 答:PAP 和CHAP 都是用户认证协议。PAP 直接将用户名和密码发送到系统进行验证,安全性不好。CHAP 协议不直接发送用户名和密码,而是根据系统发来的Challenge 值,使用事先定义好的函数作用于Challenge 值和用户的口令,生成一个值,将这个值和用户名发送给系统。系统收到后,根据用户名查找到对应的口令,使用相同的函数对Challenge 值和查到的口令进行计算,如果结果和用户发来的值相同,那么就通过认证,否则认证失败。 简述异步传输和同步传输各自的特点。(张福生,简单了解下就可以) 答:在异步传输中,传输的单位是字节。对于每个要发送的字节,它的开始都要附加一个比特,这个比特称为起始位通常为0。同时这个字节的尾部还要加上一个比特,称为停止位通常为1。接收方检测到起始位后,就启动一个时钟,这个时钟会与发送方的时钟保持同步,并开始接收比特,当收完一个字节后,接收方就等待停止位到达。检测到停止位后,接收方就停止接收数据,直到检测到下一个起始位。 在同步传输中,传输的单位称为帧。一个帧可以包含多个字节,字节和字节之间没有间隙,收发双方传递的就是不间断的0、1 比特流。在每一帧的首尾会有特殊的比特组合作为标志,表示帧的开始和结束。开始标志不仅能够通知接收方帧已到达,它同时还能让接收方的采样速度和比特的到达速度保持一致,使收发双方进入同步。同步传输速度快,效率高,不仅要求建立帧同步,在一个帧内的每一个比特也都要求同步,要求比较高。

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1.基本概念 1.1实验和试验 experiment and trial 实验,指的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根据科学研究的目的,尽可能地排除外界的影响,突 出主要因素并利用一些专门的仪器设备,而人为地变革、控制或模拟研究对象,使某一些事物(或过程)发生或再现,从而去认识自然现象、自然性质、自然规律。 试验,指已知某种事物的时候,为了了解它的性能或者结果而进行的试用操作,与实验不同, 若您想了解有关“用来检验某种假设或者验证某种已经存在的理论而进行的操作”。还指为了察 看某事的结果或某物的性能而从事某种活动;在旧时指考试;测验。 1.2试验设计 experimental design 和数据处理 data processing 实验设计:指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的知识,它包括从问题的提出、假说的形成、变量的选择等 等一直到结果的分析、论文的写作一系列内容。它给研究者展示如何进行科学研究的概貌,试 图解决研究的全过程。 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对数据的采集、存储、检索、加工、变换和传输。 1.3验证实验和探索实验 Verification and Exploration, 比较实验和优化实验 comparison and optimization 验证实验:有两种,一种是别人发表的已有结果的论文。另外的人在相同实验条件下重复实验,对真实性和正确性加以验证。另一种是根据已有的实验站论和手上的资科等,推论出一个可能 的结论,然后设计实验去验证他的正确性。 探索试验:在完全不知道結果的情况下,利用已知的条件和推测,对一个既定的范围进行研究 就好像发现一个未知的山洞,用手上的工具进去探查一样。对未知事物及其规律的探索。包括 探索所究对象的性质,了解它的组成,有哪些属性,以及与其他对象或现象的联系等。 比较试验:目的是检验一种或几种实验处理的效果。例如对工艺改进效果的检验,对新药物疗 效的检验比较实验的设计需要结合专业知识和数理统计两方面知识,对实验结果的数据分析属 于统计学中的假设检验问题,如F检验和检验。 优化实验:目的是高效率地找出实验问题的最优实验条件,即最佳因素水平的组合。这种优化 实验是一项尝试性的工作,有可能获得成功,也有可能不成功。目前流行的设计有:正交设计、正交回归设计和配方设计等 1.4实验的基本术语: 因素和水平 Factor and level、实验处理和实验单元 treatment and unit、指标和响应变量 experimental index and Response variable、结果和结论 result and conclusion

植物学名词解释

人为分类系统:根据植物的用途或一两个性状对植物进行分类。 自然分类系统: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从形态学、比较解剖学、古生物学等不同角度给植物进行分类,试图寻找植物间的亲缘关系与演化关系。 颈卵器植物:雌性生殖器官以颈卵器的形式出现的植物。 颈卵器:颈卵器植物(苔藓、蕨类、裸子)的雌性生殖器官,形如瓶状,腹部具有卵细胞。种子植物:由种子进行繁殖的植物。 孢子植物:通过产生孢子进行繁殖的植物。 显花植物:能开花结实的植物。 隐花植物:没有开花结实现象的植物。 高等植物:具有根茎叶的分化,有专门的繁殖器官,生活史中有胚出现的植物。 低等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没有专门的生殖器官,生活史中没有胚出现的植物。 双名法:用拉丁文或拉丁化的文字给植物取一个唯一的名称,该名称由两部分组成,第一个词为属名,第二个词为种加词,通常还在后面加上命名人姓氏的缩写。 原植体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分化的植物。 异形胞:在蓝藻中,某些营养细胞特化,转变为能固氮的细胞叫异形胞。 藻殖段:丝状体的藻类,由于某种原因将藻丝折断,每一段都可发育为一个新个体,这样的片段叫藻殖段。 茸鞭型鞭毛:电子显微镜下,鞭毛鞘上有1列螺旋排列的鞭茸的鞭毛。 中核: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时,核膜不消失,没有染色体纤丝出现,细胞核靠溢缩形成两个核。 营养繁殖:植物体的一部分脱离母体发育为新个体。 无性繁殖:以无性孢子进行繁殖。 有性生殖:两性配子相互结合完成繁殖。 配子:有性生殖的生殖细胞。 同配生殖:在形状、结构、大小和运动能力等方面完全相同的两个配子结合。 异配生殖:在形状和结构上相同,大小和运动能力上不同的两个配子结合。其中大而运动迟缓的为雌配子;小而运动能力强的为雄配子。 卵式生殖:在形状、大小和结构上都不相同的配子结合的生殖方式。其中大而无鞭毛,不能运动的为卵;小而有鞭毛能运动的为精子。 世代交替:在植物生活史中,无性世代与有性世代交替出现的现象。 单室孢子囊:为二倍体,分裂时只进行减数分裂的孢子囊。 多室孢子囊:为单倍体,不进行减数分裂,而进行有丝分裂的孢子囊。 寄生:直接从活的有机体中获取营养的方式。 腐生:从动植物的尸体或其它有机物质吸取养料。 只能寄生,为专性寄生;只能腐生,为专性腐生;以寄生为主兼腐生的,为兼性腐生;以腐生为主兼寄生的,为兼性寄生。 根状菌索:高等真菌的菌丝体密接成绳索状,外形似根的菌丝组织体,外层为皮层,由拟薄壁组织组成,内层为心层,由疏丝组织组成。 子座:是容纳子实体的褥座,是从营养阶段到繁殖阶段的一种过渡形式,由拟薄壁组织和疏丝组织构成。 菌核:是菌丝密接成的核状体,有的有组织分化,外层为拟薄壁组织,内层为疏丝组织,是渡过不良环境的休眠体,在条件适宜时,可以萌发为菌丝体或产生子实体。 双游现象:在鞭毛菌亚门中,产生连续两次的游动孢子的现象。 孢子囊的层出:孢子囊成熟后,顶端开一圆孔,游动孢子顺序的从孔口游出,此后在旧孢子

外科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外科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已学部分) 绪论 灭菌: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全部微生物,包括致病与非致病微生物以及芽孢 无菌术(asepticism):就是针对人体与周围环境中各种感染来源所采取的一种预防措施,由灭菌法、消毒法与一定的操作规则及管理制度所组成。目的就是防止病原微生物在手术、换药、穿刺等过程中通过接触、空气或飞沫进入伤口或组织。消毒(disinfection):系指杀灭病原微生物与其她有害微生物,并不要求清除或杀灭所有微生物(如芽胞) 外科病人的体液与酸碱平衡失调 功能性细胞外液:绝大部分的组织间液能迅速地与血管内液体或细胞内液进行交换并取得平衡。 无功能性细胞外液:另一部分组织间液仅有缓慢交换与取得平衡的能力,但在维持体液平衡方面的作用甚小,但胃肠消失液的大量丢失、可造成体液及成分的明显改变。 水中毒(Water intoxication):又称稀释性低血钠,指机体的摄水量超过了排水量导致水分在体内潴留,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与循环血量增多 高渗性缺水(hypertonic dehydration);又称原发性缺水。水与钠同时缺失,但缺水多于缺钠,血清钠高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 低渗性缺水(hypotonic dehydration);又称慢性缺水或继发性缺水。水与钠随同时缺失,但缺水少于缺钠,血清钠低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 等渗性缺水(isotonic dehydration):又称急性缺水或混合性缺水,水与钠呈比例的丧失,血清钠仍在正常范围,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也保持正常。 低钾血症(Hypokalemia):血清钾离子浓度低于3、5mmol/l 高钾血症(Hyperkalemia):血清钾离子浓度高于5、5mmol/l 呼吸性酸中毒(respiratory acidosis):指肺泡通气功能减弱,不能充分排出体内生成的二氧化碳,以致血液的PCO2增高,引起高碳酸血症。 呼吸性碱中毒(respiratory alkalosis):指肺泡通气过度,体内生成的二氧化碳排出过多,以致血的二氧化碳降低,引起低碳酸血症。 代谢性酸中毒(metabolic acidosis):由于酸性物质的积聚或产生过多,或HCO3-的丢失过多,导致机体血液中HCO3-原发性的减少,称代谢性酸中毒。 代谢性碱中毒(metabolic alkalosis):体内H+的丢失或碱性物质产生过多以及低钾等原因,造成体内HCO3-原发性的增多,称代谢性碱中毒。 外科感染 外科感染:外科感染就是指需要外科治疗的感染,包括创伤、手术、烧伤等并发的感染,在临床上相当多见,按病菌种类与病变性质可分为非特异性与特异性感染,按病程分为急性感染、慢性感染与亚急性感染。 SIRS:即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全身性感染如得不到控制,由病原菌及其产物内毒素、外毒素等与它们介导的多种炎症介质可互相介导,发生级链或网络反应,引起脏器受损与功能障碍,严重者可致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非特异性感染(nonspecific infection) 常见的病菌有金黄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大肠肝菌、拟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等。 特异性感染(specific infection) 指结核杆菌、破伤风杆菌、产气荚膜杆菌、真菌等引起的感染。 条件性感染(opportunistic infection):在人体局部或(与)全身的抗感染能力降低的条件下,本来栖居于人体但未致病的菌群可以变成致病微生物,所引起的感染称为条件性或机会性感染。常见的如正常时在肠道内的大肠杆菌、拟杆菌等,污染到伤口、腹腔内、泌尿道内等,就可造成感染。 二重感染(super infection) 指长时间使用化学药物或抗生素后,原有对药物敏感的细菌被消灭或减少,此时在原有感染灶或自身其它部位的耐药细菌异常增殖,发展成明显的感染。 气性坏疽:就是指以产气荚膜梭菌为主的多种梭菌引起的大面积肌肉坏死,故又称为梭菌性肌坏死,就是一种迅速发展的严重急性感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