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产品流通公共投入与农民收入关系分析

农产品流通公共投入与农民收入关系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4915609241.html,

农产品流通公共投入与农民收入关系分析

作者:李思霖

来源:《商业时代》2014年第09期

内容摘要:本文基于2005-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验证农民收入与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投入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理论假说,得出结论: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投入对农民收入增加有促进作用,同时,受教育程度高的地区,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投入对农民收入的作用更为显著。

关键词:农产品流通农民收入面板数据

本文主要考查农产品流通投入与农民收入的关系研究。从2004年开始中央连发了9个涉及三农的“一号”文件。党的十八大报告再一次做出了重要部署,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农业现代化,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的增长。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

随着我国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业生产发展迅速,农民在生产过程中主体地位提高,并同时激发了其生产积极性,投放到市场上的农产品越来越多,尽管自然灾害时有发生,耕地和粮食播种面积略有减少,但是粮食总产量的确呈现稳定的增长趋势,与此相伴的不是农民收入的增加,反而是农民“买难卖难”、“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在农产品供给总量失衡的条件下,本文从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公共投入的角度来探讨,如何使有限的投入能够产生最大的社会福利。笔者强调流通基础设施可以通过减少交易成本,加快流通效率,从而直接增加农民纯收入。

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说

经济文献中对于农民增收的研究主要关注于发展现代农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及改革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等方面。陈锡文(2004)和杨渝红、欧名豪(2009)等都认为城乡二元结构制度性因素制约了农民增收,最后提出通过土地政策、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制度创新来实现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聂雷等(2012)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分析了农业产业结构变动对农民纯收入的影响,并提出了如何通过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的对策建议。

许多文献认为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早在20世纪40年代,张培刚就把农村基础设施包括在基本生产函数中。Web和Heabrent(1990)提出道路等基本设施的改善有利于生产要素的配置,并且能够促进农产品流通,利于竞争性市场的形成,从而提高整个贫困地区乃至更大范围内社会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最早有关交通运输对农业的影响是德国经济学家杜能将农产品的运费率纳入了农业区位分析。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