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资格证笔试《综合素质》备考指导

教师资格证笔试《综合素质》备考指导

教师资格证笔试《综合素质》备考指导
教师资格证笔试《综合素质》备考指导

教师资格证笔试《综合素质》备考指导

敏试教师资格为大家整理2020年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备考资料。

综合素质考情分析

综合素质是全国教师资格证统考科目一的考试科目,主要考查申请教师资格人员的教育教学综合能力和素养。

考试内容涉及五大模块,主要包括职业理念、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化素养和基本能力五大模块。

(一)教师职业理念

教师职业理念主要是由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三部分构成,从2011年到2019年上半年,每一次考试在这一模块的题型、题量、分值相对固定,基本上每一次考试都是4个单选题,每题2分,还有一个材料分析题14分,一共22分,约占总分值的15%。

(二)教育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的重点是由教师和学生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常考的6部法律和一个纲要来构成。在每次的考试过程中题量、题型比较固定,这一部分只考单项选择题,且都是8个,每题2分,一共16分,约占总分值的10%。

其中涉及到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解读。

(三)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道德由97年版本的职业道德规范、08年版本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师职业行为三部分构成。在这两个版本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近年来,主要考查的是2008年版本的职业道德规范。这一模块从2011年至2019年上半年

考试的题型和分值都较为固定,每次都是4个单选题,每题2分,一个材料分析题14分,共22分,和第一模块教师职业理念一样,约占总分值的15%。

(四)文化素养

文化素养内容广泛,主要涉及科学素养、文学素养、历史素养和艺术素养。这一模块从2011年到2019年上半年的试卷中都是以单项选择题的形式来考察,共有9道题,每题2分,总共18分,约占总分值的12%。

(五)基本能力

基本能力主要包括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教育写作能力,主要考查的是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

阅读能力的考查是以1个材料分析题的形式来呈现的,共14分,难度和中考语文阅读理解难度相似。

逻辑推理能力以2个单项选择题的形式出现的,共4分,相对比较简单。

信息处理能力主要考查的是教师运用办公软件的能力,比较简单,主要以2个单选题的形式出现,共4分。

教育写作能力是以写作形式出现的,根据材料,自选角度,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共50分。综合起来,共72分,约占总分的48%。

总体来看,综合素质的题量不变、题型不变,难易适度,针对性较强,是非常有利于考生明确备考的思路和方向的。

考点分析及备考策略

(一)职业理念

教师职业理念包括教育观、学生观和教师观三方面。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以理解的形式来记忆重点知识。

这一部分在单选题中的考法侧重理解,往往题干中会给出一段与学校或教师相关的实际行为,从而评价一下学校或教师的行为正确与否以及原因。

材料分析题中材料给出的也是一段教育教学情境,从不同的角度(教师观、教育观、学生观或职业理念),评析材料中教师的行为。

要想更好地掌握这一部分,就要认真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涵义以及教师观的转变。

(二)法律法规

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师、学生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具体的法律条文。对于教师和学生的权利和义务,考生们要学会归类和整理,总结一些常考的法律事例的类型。

同时要尝试着记忆一些比较重要的法律条文。在考试过程中,考察法律条文的内容较多,大家在备考的过程中,要多看法律,多做相关的练习题。

同时,也可以结合关键词复习法以及编口诀的方式解决,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五章第二十二条: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对教师的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进项考核。在这里就可以简单地记忆:对教师考核的内容为德、能、勤、绩四个方面。

(三)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容主要包括职业道德和教师职业行为,考察类型相对固定,做题过程中以理解为主,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实际教学行为中老师的行为恰当与否,以及原因分析。

在备考的过程中,应重点关注2008年规定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正确处理好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与其他人之间的关系。

(四)文化素养

文化素养在考查的过程中主要包括文学、科学、艺术三大素养,因覆盖面过于广泛,所以每次考试的侧重点都不一致,有些时候,也会考查一些历史事件,但都以9道单选题的形式来考察。

所以需要考生不仅要掌握考试大纲要求的那些内容,还应积累一些历史常识,不要拘泥于大纲,平时多注重总结,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

(五)基本能力

基本能力这一部分在试卷中分值比重较大,所以需要考生们在态度上加强重视。

关于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要求各位考生平时多读书,学会抓住文章当中的核心。考试中的阅读理解的材料多是从教育杂志或名人名家的作品中抽选出来的一部分小材料。做题过程中要求对材料中的某些句子或作者的观点进行分析总结,要学会从材料中找相关答案。

对于信息处理能力,近两年主要考查的是基本的办公软件,比如说Word、

Excel、PowerPoint等的简单操作,在平时操作这些软件的过程中,注意一些常用的图标。逻辑推理能力则是两道逻辑思维的单项选择题,相对比较简单,掌握最基本的逻辑类的相关知识及不同类型题目的解题步骤即可。

写作能力往往是根据一则简短的材料从而提取出相应的观点,以话题的形式考查考生的写作功底。对于教育写作的素材,建议大家多读多背多积累,只有这样才能在考试中能够流畅得写出一篇优秀作文。

教师资格证参考资料

一、教育学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况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

《中庸》、《论语》、《盂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17、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18、美育的任务:(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19、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2)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20、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收,国家、社会、家庭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是一种强制性教育。

教师资格证复习资料

考点·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1.生产力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着教育目的的确定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 (3)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4)生产力的发展制约学校结构 (5)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2.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3)教育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 高频考点 防止遗忘的方法 1及时复习,经常复习。这是根据艾宾浩斯遗忘的规律来进行的复习。 2合理分配时间。 3做到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4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 5复习方法要多样化。 6. 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1学习动机的培养 (1)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使学习动机的产生。 (2)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 (4)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 2学习动机的激发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新课改下的教师观和教学观 1.教师观 (1)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具体来说,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 (2)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 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2教师教学观的转变 (1) 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2) 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3) 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4) 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 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互动统—的培养提高过程 2.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4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的表现: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教学过程 1. 教学过程的本质 教学过程是—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认识的间接性;认识的交往性;认识的教育性;有领导的认识。 2.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3) 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4) 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相统一的规律。 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记忆秘籍:看别人,看自己,多训练,多反思)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开展微格教学 (3)进行专门训练 (4)进行教学反思 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1. 相似性 (1)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要素或相似性。 (2)学习目标与学习过程的相似性。 (3)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2. 原有认知结构 (1)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背景知识(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 (2) 原有知识经验的概括程度(概括水平)。(3) 认知技能或认知策略。 3. 学习心向与定势 心向与定势常常指的是同一种现象,即先于一种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种动力准备状态。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两种:促进和阻碍。 除前面所涉及的影响迁移的—些基本因素外,诸如年龄、智力、学习者的态度、教学指导、外界的提示与帮助等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迁移的产生。 创造性的培养 1 创设有利千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 维持课堂纪律的策略 1建立有效的课堂规则。 2合理组织课堂教学。

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备考攻略

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备考攻略 本人非师范零基础报考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在这里分享一下自己的备考经验,供大家参考。 笔试科目有三科: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语文)。先大概说一下这三科的考试难度,《综合素质》难度最小,但内容多,属于记忆性考试科目,很多知识点都是高中文综的内容,花时间背就能考过,重点需要学习写作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难度一般,这科要看自己以前基础怎样,与大学专业也有点关系,其实多做做历年真题试卷最好,关键在于做题。《教育知识与能力》是最难的,很多内容需要自己去理解记忆,考试题型也多,包含以前教育,心理学的知识点,需要多花时间在这科上学习。 一、个人笔试经验分享 《综合素质》是最容易的一科,也是我用时最少,得分最高的一科。简单来说这一科分为职业理念、法律法规、职业道德(三爱两人一种身)、基本文化素养、阅读和写作。 职业理念中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是要准确记忆的,因为大题靠它拿分。而法律法规在选择题中出现频率较高,所以这部分的复习,可以把常考的几部法规做成备忘录,吃饭等闲暇时间拿出来巩固一下。文化素养我没有刻意复习,这部分一般依靠平时的积累,所以也提醒我们平时多看书、多读报。至于阅读和写作,我们从小到大语文的学习都在和他们打交道,所以也不必太过担心,但是最重要的是:如何写作文。一定要站在一个老师的角度去行文构思,要摒除我们还是个学生的束缚,这样才能轻松拿下这一科。 《教育知识与能力》是我最没有把握的一科,这一门理论性很强,对于记忆的要求也颇高,所以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前期我把教材梳理了两遍,第一遍是每章每节都仔细钻研了,然而效率却最低,我能记下的东西寥寥无几,只是大致留下了模糊的印象,了解每一章每一节的内容。第二遍,我结合了历年真题,错题是我关注的重中之重,我会把错题对应考试内容,在书上找到并吃透这一知识点。对于选择题而言,每一个选项对应的知识点都要吃透。辨析题呢,更是需要对理论的灵活掌握,并不是要死记硬背,而是要结合自身的成长或是实际经历去对应这些理论,这样记忆起来,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考前一个月,我

教师资格证复习计划

教师资格证复习计划 教师资格证复习方法 xx年,教师资格考试全国统考由 __统一制定考试标准和考试大纲,组织笔试和面试试题,并建立,考试将按照高考的要求来组织;按照 __的要求,师范毕业生不再直接认定教师资格,统一纳入考试范围;在校学生专科大三,本科大四才能报考;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有效期为三年,中小学教师资格每五年注册一次,注册条件以师德表现、年度考核和培训情况为主要依据。目前教师资格考试国家统考试点地区有河北、上海、浙江、湖北、海南、广西、山东、山西、安徽、贵州、江苏、吉林、陕西13个省份。 以下为文章详情 报考了教师资格证的考生们,在教师资格证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找对方法,抓住重点去进行复习,这样大家才会在教师资格证考试时取得好的成绩,下面就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教师资格证复习方法。 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 老师表示,考生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是保证顺利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关键。严格规定每天的作息时间、集中精力认真学习,确定每

一周主攻哪一科目,集中攻克所有难点,背熟重点笔记,牢记老师在课堂上教给大家的标准解题格式、内容及方法。 强化总复习不可忽视 老师建议考生在临考前几周,根据整体复习计划,对照考试大纲和笔记,将老师上课的内容和复习过的内容像放电影一样在头脑中再回忆一遍。对记忆模糊的知识点重新记忆,对以前没有发现的薄弱环节进一步巩固,对新发现的难点、疑点尽可能攻克。但由于离考试时间很近,考生不要钻进牛角尖儿,此时遇到难以克服的难点可以选择大胆放弃。 考前准备有必要 在国家教师资格证统考进行的前一天,考生最好去熟悉一下考场环境,将考试必需品(包括准考证、 __、钢笔、圆珠笔、橡皮、尺子等)集中到一起,以免赶考时忘掉,同时要记得考点地址、自己的考场号、座位号,做好各种应急准备,以免出现不应有的差错导致迟到而影响考试情绪。 上面是给大家分享的有关教师资格证复习的好方法,考生们要好好的了解一下,希望可以帮到大家,也祝大家都能顺利通过考试。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材料分析题答题模板

材料分析题答题模板 教育观 考点:五个关键词“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创新”、“实践”、“合作” (教师行为正确的) 该教师的教育行为是正确的,符合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 (1)素质教育观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不是面向少数学生,而是面向每一个学生,材料中某老师符合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 (2)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就是要使学士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都得到发展。材料中某老师符合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 (3)素质教育观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以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质疑的精神以及动手能力。材料中某老师符合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 (4)素质教育观是一种合作性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材料中某老师符合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 教育观 考点:五个关键词“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创新”、“实践”、“合作” (教师行为错误的) 该教师的教育行为是错误的,违背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 (1)素质教育观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不是面向少数学生,

而是面向每一个学生,材料中某老师违背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 (2)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都得到发展。材料中某老师违背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 (3)素质教育观要求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以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质疑的精神以及动手能力。材料中某老师违背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 (4)素质教育观是一种合作性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材料总某老师违背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 学生观 考点:学生的本质属性:发展中的人、独特的人、独立的人 学生的本质属性 (教师行为正确) 该教师的教育行为是正确的,遵从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1)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是连续不断发展的个体,其身心发展具有巨大的潜能。遵从了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的学生观; (2)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特的个体。对单个学生的发展而言,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遵从了学生是独特的学生观。 (3)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主体、是独立的人。每个学生都是教育活动的主体,都有自己的思维和判断。遵从了学生是独立的人的学生观。

初中数学教师资格证复习资料

模块二:课程知识 第一章初中数学课程的性质与基本理念 第一节:影响初中数学课程的主要因素 1、初中数学课程是一门国家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评价手段。它体现了国家从数学教育与教学的角度,对初中阶段学生实现最终培养目标的整体规划。 2、影响初中数学课程的主要因素包括: 一、数学学科内涵: (1)数学科学本身的内涵(数学的知识、方法和意义等) (2)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学科的内涵(理解数学的整体性特征,领悟相关的数学思想,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二、社会发展现状: (1)当代社会的科学技术、人文精神中蕴含的数学知识与素养等 (2)生活变化对数学的影响等 (3)社会发展对公民基本数学素养的需求。 三、学生心理特征。 初中数学课程是针对初中学生年龄特征和知识经验而设置的,因此学生的心理特征必然会影响着具体的课程内容、 (1)适合学生的数学思维特征 (2)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环境背景 第二节、初中数学课程性质 一、基础性 (1)初中阶段的数学课程中应当有大量的内容是未来公民在日常生活中必须要用到的。 (2)初中阶段的教育是每一个学生必须经历的基础教育阶段,它将为其后续生存、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3)由于数学学科是其他科学的基础,因此数学课程内容也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其他课程的必要基础 因此,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 二、普及性 (1)初中阶段的数学课程应当在适龄少年中得到普及,即每一个适龄的学生都有充分的机会学习它 (2)初中数学课程内容应当能够为所有适龄学生在具备相应学习条件的前提下,通过自己的努力而掌握 三、发展性

教师资格证备考

1、简述教育与政治制度之间的关系。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③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①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②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③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2、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水平决定了教育发展的水平; (2)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直接和最终决定因素; (3)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体制、结构的变化; (4)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4、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3)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4)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5、简述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加工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交往能力等;(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6、简述学生文化的成因。(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2)同伴群体的影响; (3)师生的交互作用;(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5)社区影响;(6)学校外部各文化形态的影响。 7、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2)课程性质和特点;(3)学生年龄特征; (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6)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因素。 8、简述运用说服法的要求。

考教师资格证需要看哪些书

考教师资格证需要看哪些书为了能够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顺利通过,考生们会选择一些考试用进行备考,有人问考小学教师资格证需要什么书?今天本人不光给大家讲一下考小学教师资格证需要什么书,还要告诉大家初中和幼儿园的考试用书。 一、幼儿园教师教育学:《学前教育概论》,蔡迎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XX年4月第1版。心理学:《学前心理学》,陈帼眉,人民教育出版社,XX年6月第2版。 二、小学教师教育学:《小学教育学》,黄济、劳凯声、檀传宝著,人民教育出版社XX年6月第1版。心理学:《小学生心理学》,李晓东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XX年8月第1版。 三、中学教师教育学:《教育学》(新编本),王道俊、王汉澜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第3版。心理学:《心理学基础》,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合编,教育科学出版社XX年7月第1版。 四、高等学校教师教育学:1.《高等教育学》潘懋元、王伟廉,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9月第1版; 2.《高等教育管理学》,薛天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XX年4月第1版。大纲前10部分内容主要参考潘懋元、王伟廉主编的《高等教育学》,第11、12部分的考试主要参考薛天祥主编的《高

等教育学》。心理学:1.《大学心理学》,赵鸣九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XX年7月第2版; 2.《高等教育心理学》,教育部人事司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9月第2版。 考小学教师资格证需要什么书,大家知道了吧,建议考生们一定要到正规的书店去购买教师资格证的考试用书啊。 教师资格证笔试报考所需材料: (一)社会考生笔试报名需递交的材料 本人的居民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户籍材料原件和复印件。 户籍不在当地,人事档案在当地的考生须补充递交保管考生人事档案的单位证明、工作单位在职证明、企业劳动合同三种材料中的任何一种材料。 (二)全日制普通高校学生笔试报名需递交的材料 当地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三年级以上(含三年级)学生,需递交本人的居民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就读学校出具的证明材料。 户籍在当地,在省外全日制普通高校就读的在校三年级以上(含三年级)学生,须递交本人的居民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户籍材料原件和复印件、考生就读学校出具的证明材料。 (三)考生报名材料原件现场审核后退还给考生,复印件存档备查。

教师资格证考试资料(整合打印版)

简答简述题(教学法) 教学方法制约着学生哪些方面的发展:1教学方法影响学生的精神面貌,制约学生个性心理的发展2教学方法影响学生的学习方法,制约学生智力的发展3教学方法影响学生的学习负担,制约学生身体的发展 中小学教学方法的特点是什么:1发展性2情感性3主体性4多样性5技术性 简要回答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1依据教学的具体目的与任务2依据教材内容和学习性质、特点3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4依据教学原则5依据教师的素质条件6依据教学目标7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8依据教学实践和效率的要求 简要回答教学方法发展的基本趋势:1由以教为中心逐渐转移到以学位中心2教学方法由单一化发展到多样化3各种教学方法从彼此孤立发展到相互结合 布鲁纳结构课程和发展教学理论的基本主张是什么?:1学习的过程包括“三种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2认为学生的认知经历着“动作表征、映像表征、符号表征”三个发展阶段。3要让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4教学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5注意对儿童的早期教育。6注意学生的内部动机。7强调发现学习的方法。 简述启发式教学的课堂结构模式。:一堂设计完成的启发式教学课应该包含连续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温故导新,提出问题第二阶段:讨论分析,阅读探究。第三阶段:交流比较,总结概括。第四阶段:练习巩固,反馈强化。 简述赞科夫的教学新体系原则:1高难度进行教学原则2高速度进行教学原则3理论知足起主导作用原则4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5使全班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 简述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1“以学生为中心” 的培养目标2“以学生为中 心”的教学目标3建立新型 师生关系4“以学生为中心” 的教学过程观 简答教学模式的功能1构造 功能2解释功能3启发功能4 推断功能 选择和运用教学模式应注意 的问题是什么?1综合性2 发展性3递补性 简要回答构建教学模式应遵 循的基本原则。1创新的原则 2满足学生心理需要原则3全 程参与全员参与的原则4突 出学生主体原则5开放的原 则6实践探究原则 简要回答“尝试回授—反馈 调节”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1 诱导——启发诱导,创设问 题情境2尝试——探究知识 的尝试3归纳——归纳结论, 纳入知识系统4变式——变 式练习的尝试5回授——回 授尝试效果,组织质疑和讲 解6调节——单元教学结果 的回授调节 简要回答暗示教学模式的教 学策略。1创设优雅的教学外 部环境2学前动员3采用各 种暗示手段 中小学教学的基本方法有哪 些?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 的教学方法2以直观感知为 主的教学方法3以实际训练 为主的教学方法 中小学学习的基本方法有哪 些?1读书学习法2讨论学习 法3调研学习法4实践学习 法5循环学习法 运用读书指导法的要求有哪 些?1读书要明确目的2读书 要学会使用工具书3读书要 动脑筋4读书要不耻下问5 读书要学用一致5读书要有 创造 学习方法指导内容包括哪些 方面1创设学习条件的方法 指导(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创设良好的学习条件、进行 体育锻炼)2心理调节的方法 指导3掌握知识的方法指导4 学习各环节的方法指导5学 习各具体学科的方法指导 概要说明合作学习的基本理 念1互动观2目标观3师生 观4形式观5情境观 指导学生提高上课效率包括 哪些方面1课前准备(用品、 知识、体力、心理)2专心听 3仔细看4善于想5敢于问6 勤于解7重点记 简要回答教学技能的特点1 教学技能具有目标指向性2 教学技能的形式是以知识经 验为基础3教学技能是学习 与训练的结果4教学技能具 有可操作性 备课包括哪些内容?备课的 内容包括做好三项工作,写 出三种计划:三项工作即钻 研教材、了解学生、考虑教 法。三种计划即学期或学年 教学进度计划、单元教学计 划、课时计划。 钻研课程标准应该包括哪些 内容?1通过整个课程标准, 保证课程标准的学科体系2 了解相关的课程标准,了解 各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3精 度课程标准的每一部分。 编写教案应注意的问题是什 么?1教学目的要写得具体 明确,切忌空洞抽象。2有创 造性,即依据教科书。3要反 复检查和修改教案。 运用提问技能应遵循哪些原 则?1目标性原则2启发性原 则3明确性原则4适宜性原 则5多样性原则6普遍性原 则 在理答教学过程中,教师运 用哪些方法进行提示?1在 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 过提供或缩小学生的思考范 围2引出部分答案3提供与 问题答案相关的旧知识4指 明思考问题的方向5把一个 较大的问题分解成几个较小 的问题6从难度较大的问题 退回难度相对较小的问题等 方法进行提示 简要回答课堂结课的意义与 作用1能使学生的知识系统 化、条理化2具有强化主题, 明确要旨的作用 3能使学 生增强记忆,巩固知识4提 高升华,开拓创新的作用5 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6训练 技能,学以致用的作用 中学基本的评价方法有哪 些?1纸笔测验2课堂观察3 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 简述纸笔测验命题的原则1 体现多维目标2适当确定各 学习领域的比例3试题选择 与试卷呈现方式丰富多彩 课堂观察学生学习状态包括 哪些方面?1学生的参与状 态2学生的交往状态3学生 的思维状态4学生的情绪状 态5学生问题的生成状态 如何实施课堂观察?1明确 观察对象和观察内容2确定 观察内容的基本维度 简要回答建立成长记录袋的 基本步骤1确定评价目的和 目标2选择记录的工具3收 集资料,组成成长记录袋和 形成性反馈 简述当前教学媒体发展的主 要趋势是传统教学媒体与现 代教学媒体的融合,逐渐形 成一个完整的教学媒体体 系。教学日益多煤化、综合 化,即日益注意综合运用多 种媒体进行教学,以不断提 高教学的效率和效益。 多媒体教学课件有哪些主要 特点?1丰富的表现力2交互 性强3共享性好 简述网络教学的功能和作用 1网络教学改变学习方式 2 网络教学有利于突出表现教 材中的难点和重点3网络教 学促进的教学内容和目标结 构的变革4网络教学可以节 约和优化社会资源。 综合应用题(教学法) 结合实际分析素质教育对中 小学教学改革的新要求。1 突出“启发式”教学思想{坚 持“启发式”教学指导思想,

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重点资料(中小学)

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重点资料 模块一教育基础 1、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培 养人的活动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是指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 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是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它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的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2、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3、教育的起源 (1)神话起源说:教育是由人格化的神创造的。 (2)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法)、沛西能(英),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 活动。 记忆技巧:利托尔诺的‘利’(动物本能是追逐利益)沛西能中的“能”对应本能 (3)心理起源说:孟禄(美),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记忆技巧:玛丽莲梦露(孟禄)演员要演好戏,就要模仿剧本中的人物 (4)劳动起源说:米丁斯基、凯洛夫(前苏联),教育起源于劳动 记忆技巧;米丁斯基中的‘米’大米是劳动获得的,凯洛夫‘夫’农夫生产大米。 4、中国最早的学校教育形态出现在(夏朝)。 六艺由礼、乐、射、御、书、数六门课程组成。 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包括《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骑士教育中的骑士七技包括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和吟诗。 5、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1)阶级性 (2)道统性 (3)专制性 (4)刻板性 (5)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6、现代教育的特征: (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7、教育功能:可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1)教育的个体功能: ①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 ②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 ③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标准化的教学束缚了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教育的社会功能:

教师资格证考试必背简答题62个+记忆口诀。自己整理

小学科目二简答题 1.近代教育的变化(公立十一) ①国家加强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②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③教育的世俗化 ④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2.20世纪后教育特征(全民多现身) ①教育的终身化 ②教育的民主化 ③教育的多元化 ④教育的全民化 ⑤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3.调查研究步骤 ①明确调查目的 ②制定调查计划 ③准备调查材料和工具 ④实施调查 ⑤整理调查材料和撰写调查报告。 4.行动研究步骤 ①发现问题 ②分析问题 ③设计研究方案 ④研究实施与资料收集 ⑤总结与反思,确定下一步研究问题 ⑥整理和分析资料,撰写研究报告。 5.生产力对教育影响(内人解手龟速) ①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②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结构变化③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6.政治制度对教育影响(领受的) 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③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7.人口对教育作用 ①人口数量与增长是制约教育事业的规模,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②人口的质量影响教育的质量 ③人口的结构影响教育的发展 ④人口流动对教育的影响 8.学校教学的独特功能 ①学校教育为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 ②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具有特殊功能 ③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价值 ④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9.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其教育意义 ①顺序性?循序渐进 ②阶段性?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征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 ③不平衡性?抓关键期 ④互补性?长善救失 ⑤差异性?因材施教 10.教育目的的功能(向鸡评选) ①导向功能 ②激励功能 ③选择功能 ④评价功能 11.社会本位论观点

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

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 一、综合素质 分为单项选择题,材料分析题,写作题三种类型。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单项选择题:29道每题分值:2分总分:58分 材料分析题:3道每题分值:14分总分:42分 写作题:1道每题分值:50分总分:50分 合计:150分。 (一)单项选择题 主要考察教育理念、法律知识、教师职业道德、文化素养和逻辑推理、信息处理等基本知识和能力。各个模块题量基本稳定,其中职业理念4道左右,教育法律法规8道左右,教师职业道德规范4道左右,文化素养9道,教师基本能力4道。单项选择题稳定在29道,总分值58分,约占总分值的39%。 1.职业理念模块(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 2.教育法律法规模块(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教师权利和义务、学 生权利保护) 3.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模块(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行为) 4.文化素养模块(历史文化素养、科学文化素养、传统文化素养、 文学素养、艺术素养) 5.基本能力模块(信息处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阅读理解能力, 写作能力。

(二)材料分析题 在历年综合素质真题中,材料分析题稳定在3道,其中职业理念(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1题,教师职业道德1题,阅读理解能力1题。总分值42分,约占总分值的28%。 1.职业理念模块:从职业理念(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的)的 角度,评析材料中教师的教学行为。 2.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模块:给出一段教学情景,让考生从教师职 业道德规范的角度,评析材料中教师的教学行为或给教师的行为提出合理建议。 3.基本能力模块:阅读材料一般是从一些教育杂志或者名人名家 的作品中选取一篇或节选600-700字的小散文或议论文片段形成题干的材料部分,问题一般设置两个小题,主要从对文中重要概念或句子含义的理解和对文中观点、态度的理解两个角度来设置题目。 (三)写作题 在综合素质考试中,写作题为必考科目。一般情况下阅读所 给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分值为50 分,约占总分值的33%。 综合素质(小学) 考试目标: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2.具有良好的法律知识和职业道德。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资格证考试资料全

思想政治课程 第一章:思想政治课程理论 第一节 思想政治课程的性质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以德育为目标的综合性的人文社会科学常识课。具体表现: 1、既有德育的性质,也有智育的性质 2、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3、是心理品质、思维能力、文化知识和政治觉悟各方面与素质总和提高的有机统一。 第二节 一、思想政治课的基本理念 1、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 2、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 3、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 4、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 5、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 二、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2、能力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第二章: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解读 第一节:课程内容与实施 第二节:思想政治课的课程形态 1、综合课程 内容的综合性、呈现方式的综合性和课堂教学形式的综合性 2、课堂呈现形式的多样性 教材形式的多样化和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第三节: 思想政治课程结构的内涵 1、课程结构要适应地区间经济文化的差异 2、课程结构要适应不同学校的特点 3、课程结构要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 思想政治课的文本结构 主要包括课程标准和教材 第四节:思想政治课的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注意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 2、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 3、强化实践环节,丰富教学内容 4、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 二、评价建议 1、评价要求 1)把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放在突出位置

2)强调学生既是评价对象,也是评价主体 3)对学生的能力发展给予肯定性评价 4)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 5)采用多种学习评价方式 6)采用开放的教学评价方式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一)丰富、拓展课程资源 1、文字与音像资源 2、人力资源 3、实践活动资源 4、信息化资源 (二)主动开发课程资源 1、自主开发 2、共同开发 3、特色开发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 第一章:思想政治课教学概述 第一节:教学基本理论 一、思想政治课教学特点 1、预设性与生成性的统一 2、思想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3、重过程与重结果的统一 二、教学规律 1、认识的渐进性规律 2、认识的曲折性规律 3、师生互动规律 第二节 一、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组织形式 课堂教学是基本组织形态,课外实践活动是辅助形态 二、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基本环节 1、组织教学及技能训练 2、导入新课及技能训练 1)情景式导入 2)材料式导入 3)问题式导入 4)衔接式导入 3、讲授新课 课堂活动设计 1)分解法 2)问题前置法 3)故事法 4)留白法 4、巩固新课及技能训练 5、布置作业及技能训练

教师资格证重点概括大全

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 一、教育学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木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况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盂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17、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18、美育的任务:(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19、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2)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20、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收,国家、社会、家庭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是一种强制性教育。 21、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22、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23、教师劳动的特点:(1)复杂性、创造性;(2)时间上的连续性、空间上的广延性;(3)

教师资格证简答题必过秘籍

1.古代社会教育的特征 (1)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执教人员; (2)学校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4)文字的发展和典籍的出现丰富了教育内容; (5)教育方法崇尚书本、呆读死记、强迫体罚、棍棒纪律; (6)形成官学和私学并行的教育体制; (7)形成个别施教或集体个别施教的教学组织形式。 【记忆技巧:两专机里,法(发)容(荣)并行(想象一下课上的图片)】 2.近代教育的特点 (1)义务教育普及; (2)公立教育崛起; (3)确立实用功利的教育目的,科学教育兴起,内容丰富; (4)学校教育系统逐步完善; (5)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 (6)教育的世俗化 (7)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 【记忆技巧:公义是法 + 科学班级系统】 3.现代教育的特点 (1)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正由理想走向实践;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深度和广度大大加深; (3)教育民主向纵深发展; (4)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携手并进; (5)教育的新手段; (6)日益显示出整体性和开放性; (7)教育的社会地位有了根本变化;

(3)遗传素质是造成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4)遗传素质本身可以随着环境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改变而改变。 【口诀:生理成熟改变差异】 7. 环境及其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2)环境制约人身心发展的水平、方向、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进程和速度。【口诀:平方进度变为现实】 8.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1)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 (2)学校教育具有比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 (3)学校教育具有高度的组织性(2018新说法:组织性=专门的教育机构、专门的教师) (4)学校教育能对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加以调节、控制和利用。 【口诀:木房计划控制组织】——木房成精了?(换掉了之前挺喜欢的小口诀,心有点疼) 9. 如何看待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①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 ②学校教育具有比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 ③学校教育具有高度的组织性 ④学校教育能对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加以调节、控制和利用。

教师资格证考试备考六大误区

教师资格备考“六大误区” 很多考试失利的同学抱怨,我复习的也挺认真的,我觉得自己的能力也不错,为啥别人没怎么复习都通过了,我总差那么几分呢?说到底,就是一句话:不专业——认识不专业、内容不专业、方法不专业。不专业,就会导致我们的复习陷入重重误区——做错误的事情,用错误的方法,有错误的心态,越是努力,越是错误。 今天王老师就带领大家走出误区,正确高效的复习。 1.笔试三大误区: (1)错误心态——及格就好 教师资格考试属于资格类考试,即“及格就好”,这种心态恰恰是失利的根本原因。 首先,这种心态,会导致我们放松对自己复习质量的要求,放弃“不擅长”的知识或能力,对“擅长”部分采取“差不多得了”的心态。自认为凭借自己其它部分的得分,就可以通过考试。真的是这样么?咱们以甲同学为例: 同学甲在听完第一轮课程后,自我感觉如下: 职业理念/职业道德——比较简单,总分44分。选择题难度较低,假设16分全部拿到;材料分析难度较大,做题方法掌握一般,28分勉强得到15分。 法律法规——背起来太麻烦,拿个16分,放弃了,拿个10分就差不多了。 文化素养——都是常识,太多了也没功夫复习,18分,放弃了,拿个10分。 信息处理——操作常识,平时有一定积累就不复习了,4分,拿2分。 逻辑思维——我去,根本想不明白,也懒得想,放弃了,4分,运气好得2分吧。 阅读理解——高考考过,随便看看就行,14分,8分也没问题。 作文——好久没写作文了,估计背背开头结尾,也还应付的过去,50分,得个25分,还行吧。 是不是和你们现在的心态很相似啊。我们来算算甲同学能得多少分。根据他的乐观估计(估计考试的时候还得不了这么多分),最后得分88分。我们知道,教师资格考试总分150分,通过标准分计算折合成120分;也就是说,卷面分必须在95分以上。甲同学放弃了法律法规、文化素养、逻辑思维三个看似分值不高的部分;对于阅读理解、作文没有进一步提升,一定无法通过。 怎么破: 首先,根据知识模块特点,补充短板。法律法规,范围虽大,但考点有限,只要把13部法律法规熟读记牢,没有做不对的题,如果法律法规得分率低,很快可以提升。 其次,根据“边界效应”,基础越差,提升越快。作文部分,就不动笔,文辞枯竭;若能掌握写法,准确破题,稍加训练,至少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篇语义通顺的文章,提升10分很容易。 其三,区分“能力不足”和“记忆不足”。阅读理解,逻辑思维、作文属于能力性考点,需结合实际,反复练习;法律法规、文化素养,属于记忆性考点,需要拓展延伸,反复记忆。 (2)错误方法——题海战术 教师资格考试,知识难度低于教师招聘,但考点灵活,侧重于能力考查。大量做题,可能会出现量大问题。 首先,由于做题量大,很多题目严重超纲。大量作答超纲题目,不但浪费你宝贵的实践经历,更摧残自信,影响心情。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重点整理(完整资料).doc

《综合素质》 第一章:职业理念 1、教育观 2、学生观 3、教师观 第二章:教育法律法规 1、教育法律法规汇编及解读 2、教师权利和义务 3、学生权利和保护 第三章:教师职业操守 1、教师职业道德 2、教师职业行为 第四章:文化素养 1、历史知识 2、中外科技发展史 3、科学常识 4、文化常识 5、文学常识 6、艺术鉴赏 第五章:教师基本能力 1、信息处理能力 2、逻辑思维能力 3、阅读理解能力 4、写作能力

第一章:职业理念 第一节、教育观 1、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2、为什么要实施素质教育? (1)实施素质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 (2)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今国际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 (3)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3、素质教育的要求:(1)坚持德育为先 (2)坚持能力为重 (3)坚持全面发展 4、如何开展素质教育 (1)素质教育目的融入各教育环节; (2)构建对接社会现实的课程体系 (3)启迪学生自主学习 (4)充分发挥教师的正能量 (5)创新素质教育教学模式 第二节、学生观 1、我国所倡导的学生观:以人为本和全面发展 2、什么是“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道德、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3、为什么人要全面发展? (1)人的发展与社会生活条件紧密联系 (2)传统分工导致人的片面发展 (3)科技革命为人类准备了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 (4)社会主义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制度条件 (5)人的全面发展建立在人的劳动活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 (6)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教育与生产相结合 (7)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素质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4、什么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一种肯定人的作用和地位,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的价值取向。 5、“以人为本”的具体含义: (1)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前提下满足人的生存需要; (2)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满足人的发展需要; (3)人与人的关系:在维护公平正义的前提下优质优酬、兼顾公平。 (4)人与组织的关系:在自愿与共享的前提下满足个人的发展需要。 6、“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1)学生是完整的个体 (2)学生是学习的个体 (3)学生需要尊重 (4)学生都有潜能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