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舒曼阿贝格变奏曲VariationsontheNameAbeggOp1Schumann钢琴谱

舒曼阿贝格变奏曲VariationsontheNameAbeggOp1Schumann钢琴谱

舒曼阿贝格变奏曲VariationsontheNameAbeggOp1Schumann钢琴谱
舒曼阿贝格变奏曲VariationsontheNameAbeggOp1Schumann钢琴谱

舒曼钢琴套曲《童年情景》美学赏析

舒曼钢琴套曲《童年情景》美学赏析电信09电子2班09311219 施璐霞 摘要:《童年情景》是舒曼1838年创作的一组音乐小品,是钢琴艺术史上的一部极为独特和优秀的作品。虽然按内容来说是描写儿童生活的,但这部作品不只是为儿童所写,也是为成人所作,表现成年人对童年时光的美好回忆。文章结合音乐美学分别从作品内容,作品风格,音乐创作的动力和音乐表现性分析四个方面来描述这组优美动听的组曲。 一、前言 作者简介:罗伯特-舒曼一(Robert Schumanu 1810-1856)是德国著名作曲家。钢琴家,评论家,指挥家。舒曼是浪漫主义时期西欧国家的伟大音乐家,他受性格的影响其作品都赋有一种健康的现实主义特征,正如李斯特所说:舒曼不去冒险,探求,不去征服和创造,却极力的想使自己辗转于欢乐和痛苦之间的纯粹,使浪漫主义的感情平静下来。与前一时期的作曲家比较,舒曼大大的丰富和扩展了音乐的形象,表达了更丰富的感情范畴。他钢琴作品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喜用套曲形式而这些套曲大都是有标题的。标题音乐在舒曼的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 《童年情景》是舒曼较多标题性套曲中一首较为著名的一首。被广泛的用在教学与音乐会演奏。《童年情景》是舒曼为克拉拉所写的情诗,他在写这部作品时曾写信给克拉拉说:我像长了翅膀一样,写下了13首可爱的小曲,附上《童年情景》之题,没有别的作品像这些音乐一样,真正从我心底流泻出来。作品手法洗炼,形象刻画生动准确,心理描写逼真到位,欢快动人,但作品也流露出一种因为童年逝去而产生的哀伤的惆怅感。 二、作品内容 (一) 《异国和异国人民》

三段曲式,歌谣体风格,0大调,2/4拍。旋律优美,线条流畅,富有浪漫主义色彩。闭上眼睛仔细聆听,有种很亲切的感觉。A段是由两个并行乐句组成,B段是A段的进一步发展,很短小。仅一个扩展乐句。 (二) 《奇异的故事》 带再现的二段曲式,D大调,为前曲的上属调,A段16小节,两个乐句为8小节重复。好像讲述了一个身在异国他乡的人所碰到或听到的有趣的奇闻轶事的故事。B段为不平衡的对比二句结构(4+8)。全句是流畅的级进进行,好像孩子们在回味着故事的情节。 (三) 《捉迷藏》 单一主题发展的二段曲式,b小调。描写了孩子追逐打闹嬉戏的场面。A段是4+4并列结构B段是8+4结构。 (四) 《孩子的请求》 带再现的方正二段曲式,a+b+c+a的结构。描写了孩子向父母提出请求时的撒娇的表情。 (五) 《无比的幸福》 一段曲式,由三个基本并行的大乐句构成D大调。2/4拍,此曲可与上曲可以说是练成一气的,上一曲是请求,这一曲是结果。得到了想要的答复,脸上洋溢着幸福,欢快的笑容。表现了孩子们天真,快乐的本性。 (六) 《重要事件》 三段曲式,A大调第一段4+4,中段4+4,再现段为完全再现。3/4拍。表现了孩子们极力模仿大人们时的严肃、认真的表情。认真的态度令人发笑,表现了孩子们可爱的本性。 (七) 《梦幻曲》 此段是整个套曲中最出名,最被世人知晓的一首。被改编成小提琴,大提琴,长笛等乐器演奏。乐曲是由单一主题发展而来的三段曲式,各段都为4+4方正乐句,F大调。旋律优美,委婉动听。是一首充满梦幻色彩的无词歌,主题非常简洁,具有动人的抒情风格和芬芳的幻想色彩,旋律线几经跌宕起伏,婉转流连,使人不觉中被引入轻盈飘渺的梦幻世界,描写了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八) 《火炉旁》 带尾声的三段曲式,F大调,2/4拍。A段8小节(4+4),再现段8小节,尾声8小节(4+4)。全曲结构方整,主题柔和。描写了一家人静静的固坐在火炉旁,老人们安详的闭着眼睛烤着温暖的炉火。孩子躺在妈妈的怀中安静的听着妈妈讲着故事,小狗趴在地上摇着尾巴。画面温馨、和睦、安静使人感动。 (九) 《竹马游戏》 三段曲式,C大调,2/4拍。A段8小节(4+4),中段为展开性中段。全曲灵活的刻画出一群毛头小孩儿们无所顾忌的骑着竹马一往直前的样子,曲子听起来有摇摆不定你,重心不平衡的感觉。

舒曼的《阿贝格变奏曲》作品分析资料

舒曼的《阿贝格变奏曲》作品分析

舒曼的《阿贝格变奏曲》作品分析 摘要:在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时期,舒曼作为当时杰出的的钢琴作曲家,其作品《阿贝格变奏曲》将文学完美融入音乐之中,使其充满诗意和浪漫色彩。本文对《阿贝格变奏曲》的创作背景和文学特点以及音乐本体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了解其主题变奏结构以及其中的文化气息。 关键词:舒曼;钢琴;变奏曲;浪漫主义 一、《阿贝格变奏曲》的创作背景 在19世纪,欧洲众多国家政治比较动荡,思想文化和艺术文化在此期间兴起和演变,浪漫主义音乐支配和主导着当时大部分作曲家的创作方向。自德国古典主义哲学开始在欧洲流行开始,其强调主观精神的理念对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音乐巨匠贝多芬是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两个时期的嫁接桥梁,然而自贝多芬之后,欧洲音乐的内涵逐渐被改变,庸俗的音乐变得十分普遍,其中钢琴变奏曲也内容低俗,情感空洞,艺术感不足。因此,舒曼为了改变庸俗音乐泛滥的社会现状,以自身的激情开始积极的进行钢琴变奏曲的创作,而《阿贝格变奏曲》便是在此环境下创作出来的。 二、《阿贝格变奏曲》文学特点

《阿贝格变奏曲》规模虽小,但是其文学含量却很丰富,从其标题上可以看出其独特的浪漫性,以美丽的女孩“阿贝格”的名字来进行创作,使得作品单从标题上看就充满了诗意,而内容上更是诗意盎然,体现出一种率性、随意、不拘一格的风格。舒曼将“abegg”(阿贝格原文)几个字母转化为音名从而作为整个作品的主题动机,再进一步的进行变奏,其乐曲的主题动机带有隐喻性的字谜游戏。而且主题的创作极具画面感和情节性,节拍是四分之三拍,律动感特别强,拍点明确,舞蹈性强,旋律优美,充满梦幻感,听众听了之后总想跟着舞蹈旋转。除此之外,这部作品的结构虽然不如古典时期严谨,充满自由感,但也没有完全不同于古典主义时期。 三、《阿贝格变奏曲》音乐本体分析 第一,主题。从主题上来看,《阿贝格变奏曲》的主题是二段体结构,采用四分之三拍的节奏,在F大调上写成,律动感非常强,温暖明亮饱含生机。 A段由a句以及a1句组成,包含16个小节,其中由第1节至第8节构成a句,伴随主题旋律依次往下做了三次模进,以八度音型在高音区奏出的旋律来增强音响效果。a1句是主题的重复部分,只是稍微改动音型,旋律部分从八度变为分解八度,每小节第1拍的单音变为八度,增强低音效果,力度也从mf改为pp,为主题增加了一份梦幻。

最新-舒曼钢琴作品特征综述 精品

舒曼钢琴作品特征综述 罗伯特?亚历山大?舒曼,1810~1856是德国作曲家、钢琴家、音乐评论家。 生于德国萨克逊洲茨维考小镇的一个殷实的书商家庭,并且在贝多芬和舒柏特的音乐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综合这两个优势其创作思想和实践始终强调音乐情感表现的目的和意义,并且舒曼对读书写诗有莫大的兴趣,并显示出诗人般抒情与幻想的气质。 舒曼的创作具有19世纪30~50年代典型的浪漫主义精神,他的创作和评论活动,对德国以至欧洲浪漫主义及民族乐派的音乐家有着深远的影响。 接下来主要浅析一下舒曼的钢琴作品的特点。 舒曼是一个双重性格的人,他的双重性格是理解钢琴作品的重要线索,他的双重性格几乎贯穿了所有的钢琴作品。 舒曼曾自称自己为耽于幻想的音乐家,认为音乐即心灵的表现,感情的流露。 舒曼要用音乐写出自己对世间一切事物的体验。 他具有浪漫情怀钢琴作品体现于30~40年代,如《阿贝格主题变奏曲》9,1834~1835,包含一组小品的《蝴蝶》2,1829~1831,两组《帕格尼尼随想主题音乐会练习曲》3,1832、10,1833,《大卫同盟曲集》6,1837,《狂欢节》9,1834~1835,《童年情景》15,1838,《克莱斯勒偶记》16,1838,《大调幻想曲》17,1836等。 舒曼的创作涉及交响曲、协奏曲、室内乐,但占舒曼作品很大比例的、有短小乐曲连成的钢琴套曲以及歌曲则集中体现了舒曼的独创性风格。 《蝴蝶》、《大卫同盟曲集》、《狂欢节》、《克莱斯勒偶记》等作品,都是将各首形象各异、情绪迅速变换的独立小曲编织在一起,成为舒柏特声乐套曲式的钢琴套曲。 下面就综合以上来进一步的浅析一下舒曼的钢琴作品的创作特点。 1旋律上。 舒曼钢琴作品的主要特色,仍在于其深度的个性化的诗意表现,而旋律是呈显其特色的主要媒介。 旋律的特点大致有如下几个①以相同的旋律语法,使用在不同的作品中,而成为特有的笔调。 ②偏爱以上拍开始的旋律。

钢琴艺术史

1.克利斯托弗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架钢琴; 2.管风琴是键盘乐器中最古老的一种,两千多年历史; 3.古钢琴有两种①楔缒键琴(Clavichord),羽管键琴 (Harpsichord); 4.钢琴原名“pianoforte”; 5.巴洛克即“畸形的珍珠“; 6.约克巴赫是世界上第一个用钢琴开音乐会的人; 7.海顿生于1732年,奥地利作曲家,早期奏鸣曲最初被他自己称 为《帕蒂塔》或者《嬉游曲》主要受格奥尔格·克里斯托弗·瓦根塞尔和卡·菲·埃·巴赫的影响;早期的第二段奏鸣曲在风格上臂第一阶段明显成熟,可以从第二十九首降E大调 (Hob.XV1/45)和第三十首D大调(Hob.XV1/19)中看出; 8.穆·克莱门第:意大利钢琴作曲家、演奏家兼教育家,“近代钢 琴演奏之父“;1817年《艺术津梁》又译《名手之道》。 9.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中,伴奏的地位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钢琴 部分超越了伴奏的功能,与人声及诗歌三者融为不可分割的整体;①早期钢琴奏鸣曲创作于1815—1818年,共7首;②中期钢琴奏鸣曲创作于1823—1826年,共5首;③晚期创作于1828年,3首。 10.1822年大型钢琴曲《流浪者幻想曲》(D.769 op.15)’ 11.舒伯特钢琴小品包括舞曲、即兴曲、瞬间音乐等 12.舒曼的主要钢琴作品:《阿贝格变奏曲》作品1号,1831年; 《蝴蝶》作品2号,1830/31;《狂欢节》作品9号,1834/35;《升f小调钢琴奏鸣曲》作品11号,1835年;《交响练习曲》作品13好,1834年;《童年情景》作品15号,1838年;《a小调钢琴协奏曲》作品54号,1841—1845,这是舒曼婚后写的意义最重大的钢琴作品,也是唯一的一部钢琴协奏曲 13.肖邦的音乐节奏鲜明有力,但又及其灵活,“自由速度“作 品:《圆舞曲》、《玛祖卡舞曲》、《前奏曲》、《升f小调波罗乃兹》;①夜曲是肖邦创作体裁中最为内向的一种,②叙事曲

浅析舒曼的钢琴作品的特点

浅析舒曼的钢琴作品的特点 【摘要】舒曼的主要钢琴作品多完成于一八三九年之前,也就是热情洋溢的青年时期。这个时期的舒曼习惯于在钢琴上倾诉自己的情感。一篇篇的钢琴作品,其实就是他一篇篇的生活日记。作品中所涌现的旋律,也大都是可歌性的语法。而在诗学的影响下,其作品的旋律,也往往离不开方正的二小节、四小节、八小节的乐句组成。这使得他的旋律显示出极为热情内敛而不虚华外烁的线条。它在钢琴的中间音域以平和的音程进行,所表达的无限性内涵,必须像“朗诵诗”一般地反复寻味,才能得到深切的同情共感。 【关键词】舒曼;钢琴作品 罗伯特·亚历山大·舒曼(Robert Alexander Schumann,1810~1856)是德国作曲家、钢琴家、音乐评论家。生于德国萨克逊洲茨维考小镇的一个殷实的书商家庭,并且在贝多芬和舒柏特的音乐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综合这两个优势其创作思想和实践始终强调音乐情感表现的目的和意义,并且舒曼对读书写诗有莫大的兴趣,并显示出诗人般抒情与幻想的气质。舒曼的创作具有19世纪30~50年代典型的浪漫主义精神,他的创作和评论活动,对德国以至欧洲浪漫主义及民族乐派的音乐家有着深远的影响。 接下来主要浅析一下舒曼的钢琴作品的特点。 舒曼是一个双重性格的人,他的双重性格是理解钢琴作品的重要线索,他的双重性格几乎贯穿了所有的钢琴作品。舒曼曾自称自己为“耽于幻想的音乐家”,认为音乐即心灵的表现,感情的流露。舒曼要用音乐写出自己对世间一切事物的体验。他具有浪漫情怀钢琴作品体现于30~40年代,如《阿贝格主题变奏曲》(Op.9,1834~1835),包含一组小品的《蝴蝶》(Op.2,1829~1831),两组《帕格尼尼随想主题音乐会练习曲》(Op.3,1832、Op.10,1833),《大卫同盟曲集》(Op.6,1837),《狂欢节》(Op.9,1834~1835),《童年情景》(Op.15,1838),《克莱斯勒偶记》(Op.16,1838),《C大调幻想曲》(Op.17,1836)等。 舒曼的创作涉及交响曲、协奏曲、室内乐,但占舒曼作品很大比例的、有短小乐曲连成的钢琴套曲以及歌曲则集中体现了舒曼的独创性风格。《蝴蝶》、《大卫同盟曲集》、《狂欢节》、《克莱斯勒偶记》等作品,都是将各首形象各异、情绪迅速变换的独立小曲编织在一起,成为舒柏特声乐套曲式的钢琴套曲。 下面就综合以上来进一步的浅析一下舒曼的钢琴作品的创作特点。 1.旋律上。舒曼钢琴作品的主要特色,仍在于其深度的个性化的诗意表现,而旋律是呈显其特色的主要媒介。旋律的特点大致有如下几个:①以相同的旋律语法,使用在不同的作品中,而成为特有的笔调。②偏爱以上拍开始的旋律。③绝少使用附加的装饰音。④常以对位手法卡农或赋格处理旋律。这是舒曼孜孜钻研巴哈作品所获得的理念。⑤常以模进手法处理旋律。进而达到转调、简化或扩

舒曼的《阿贝格变奏曲》作品分析

舒曼的《阿贝格变奏曲》作品分析 摘要:在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时期,舒曼作为当时杰出的的钢琴作曲家,其作品《阿贝格变奏曲》将文学完美融入音乐之中,使其充满诗意和浪漫色彩。本文对《阿贝格变奏曲》的创作背景和文学特点以及音乐本体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了解其主题变奏结构以及其中的文化气息。 关键词:舒曼;钢琴;变奏曲;浪漫主义 一、《阿贝格变奏曲》的创作背景 在19世纪,欧洲众多国家政治比较动荡,思想文化和艺术文化在此期间兴起和演变,浪漫主义音乐支配和主导着当时大部分作曲家的创作方向。自德国古典主义哲学开始在欧洲流行开始,其强调主观精神的理念对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音乐巨匠贝多芬是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两个时期的嫁接桥梁,然而自贝多芬之后,欧洲音乐的内涵逐渐被改变,庸俗的音乐变得十分普遍,其中钢琴变奏曲也内容低俗,情感空洞,艺术感不足。因此,舒曼为了改变庸俗音乐泛滥的社会现状,以自身的激情开始积极的进行钢琴变奏曲的创作,而《阿贝格变奏曲》便是在此环境下创作出来的。 二、《阿贝格变奏曲》文学特点

《阿贝格变奏曲》规模虽小,但是其文学含量却很丰富,从其标题上可以看出其独特的浪漫性,以美丽的女孩“阿贝格”的名字来进行创作,使得作品单从标题上看就充满了诗意,而内容上更是诗意盎然,体现出一种率性、随意、不拘一格的风格。舒曼将“abegg”(阿贝格原文)几个字母转化为音名从而作为整个作品的主题动机,再进一步的进行变奏,其乐曲的主题动机带有隐喻性的字谜游戏。而且主题的创作极具画面感和情节性,节拍是四分之三拍,律动感特别强,拍点明确,舞蹈性强,旋律优美,充满梦幻感,听众听了之后总想跟着舞蹈旋转。除此之外,这部作品的结构虽然不如古典时期严谨,充满自由感,但也没有完全不同于古典主义时期。 三、《阿贝格变奏曲》音乐本体分析 第一,主题。从主题上来看,《阿贝格变奏曲》的主题是二段体结构,采用四分之三拍的节奏,在F大调上写成,律动感非常强,温暖明亮饱含生机。 A段由a句以及a1句组成,包含16个小节,其中由第1节至第8节构成a句,伴随主题旋律依次往下做了三次模进,以八度音型在高音区奏出的旋律来增强音响效果。a1句是主题的重复部分,只是稍微改动音型,旋律部分从八度变为分解八度,每小节第1拍的单音变为八度,增强低音效果,力度也从mf改为pp,为主题增加了一份梦幻。

各钢琴家的钢琴作品

1.约·塞·巴赫 一.《十五首二声部创意曲集》和《十五首三声部创意曲集》 二.《英国组曲》三.《帕蒂塔》又名《德国组曲》 四.《平均律钢琴曲集》,被誉为“回去音乐的旧约圣经”,是巴赫古钢琴音种的最高杰作。 五.《d小调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是巴赫同类体裁中最优秀的一首。 六.《意大利协奏曲》,意大利风格的大协奏曲是巴赫最喜欢的体裁之一。 七.《戈尔德堡变奏曲》是巴赫1742年所作的晚年杰作,标志着巴洛克时期变奏曲的顶峰。与贝多芬的《狄亚贝利变奏曲》、勃拉姆斯《亨德尔主题变奏曲与赋格》并称三大变奏曲。 八.《赋格的艺术》是巴赫最后的作品,也是音乐家的“哲学著作”。 2.莫扎特的钢琴作品 一.钢琴奏鸣曲(18首):六首《家乡奏鸣曲》,最辉煌的是《D大调奏鸣曲》;两首《曼海姆奏鸣曲》;五首《巴黎奏鸣曲》:《a小调奏鸣曲》、《C大调奏鸣曲》(第十奏鸣曲)、《A大调奏鸣曲》(土耳其进行曲)、《F大调奏鸣曲》、《降B大调奏鸣曲》;一首《c小调幻想曲—奏鸣曲》;四首《晚期奏鸣曲》:C大调、F大调、B大调和D大调奏鸣曲(技术上最辉煌)。 二.钢琴变奏曲(15首):最早两首变奏曲(G大调、D大调);维也纳时期(G大调);巴黎四首(降E大调、C大调、降E大调、C大调) 三.其他单首钢琴独奏曲:《c小调幻想曲》、《d小调幻想曲》、《D大调回旋曲》、《a小调回旋曲》、《b 小调柔板》 四.钢琴协奏曲(27首):10首家乡协奏曲—《D大调钢琴协奏曲》独立创作的第一部;《降E大调“叶耐梅”协奏曲》早期最优秀;《d小调协奏曲》是迄今最常演奏的莫扎特协奏曲之一。 3.贝多芬的钢琴作品 一.钢琴奏鸣曲(32首):第二时期:《“黎明”奏鸣曲》、《“热情”奏鸣曲》达到了他钢琴创作顶峰。《f小调钢琴奏鸣曲》是他自己认为最好的一首。 二.钢琴变奏曲(37首):《狄亚贝利变奏曲》,三大变奏曲之一。 三.钢琴小品:第三集小品曲,既是贝多芬钢琴创作的尾声,也是他小品乐曲的辉煌顶点。 四.钢琴协奏曲(5首):《C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c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G大调第四钢琴协奏曲》、《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协奏曲中的“皇帝”,“皇帝协奏曲”)。4.舒伯特的钢琴作品—钢琴奏鸣曲(22首,7首不完整) 《流浪者幻想曲》,由四段音乐组成的单乐章奏鸣曲,“歌唱般的声音”是舒伯特对钢琴音乐的理想。他的钢琴小品也正是他为钢琴所写的“歌曲”,8首即兴伴奏和6首瞬间音乐最能代表他这种理想,它们在钢琴音乐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 5.门德尔松的钢琴作品 一.《无词歌》是门德尔松首创的钢琴小品体裁,由歌曲般的旋律及简单的伴奏所组成的曲子,旋律可以在固定音型的伴奏上充分表现,受当时流行的钢琴练习曲影响,带有较多的器乐性特点二.49首《无词歌》,前48首共分八集,每集包含6首 三.《行板与回旋随想曲》1824年门德尔松年仅15岁 四.《庄严变奏曲》是门德尔松针对德国钢琴界肤浅浮华的乐风而写的 6.舒曼的钢琴作品 一.《阿贝格变奏曲》1831年。二.《蝴蝶》1830/1831年套曲 三.《狂欢节》1834/1835年标题性小品套曲的第一部分成功之作,写于他创办《新音乐杂志》的年代。四.《升f小调钢琴奏鸣曲》1835年;g小调作品22号;f小调作品14号。五《幻想曲集》1837年,由八首标题小品组成的套曲,舒曼性格最集中,凝炼的体现。六《交响练习曲》1834年12首练习曲组成的套曲,实为变奏曲,是舒曼最雄伟、气势磅礴的作品之一。七《童年情景》1838年。八《克莱斯勒里安娜》1836年8个分段组成的套曲。九《C大调幻想曲》1836年见总结九大题的内容。十《a小调钢琴协奏曲》

舒曼的阿贝格变奏曲作品分析

舒曼的阿贝格变奏曲作 品分析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舒曼的《阿贝格变奏曲》作品分析 摘要:在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时期,舒曼作为当时杰出的的钢琴作曲家,其作品《阿贝格变奏曲》将文学完美融入音乐之中,使其充满诗意和浪漫色彩。本文对《阿贝格变奏曲》的创作背景和文学特点以及音乐本体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了解其主题变奏结构以及其中的文化气息。 关键词:舒曼;钢琴;变奏曲;浪漫主义 一、《阿贝格变奏曲》的创作背景 在19世纪,欧洲众多国家政治比较动荡,思想文化和艺术文化在此期间兴起和演变,浪漫主义音乐支配和主导着当时大部分作曲家的创作方向。自德国古典主义哲学开始在欧洲流行开始,其强调主观精神的理念对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音乐巨匠贝多芬是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两个时期的嫁接桥梁,然而自贝多芬之后,欧洲音乐的内涵逐渐被改变,庸俗的音乐变得十分普遍,其中钢琴变奏曲也内容低俗,情感空洞,艺术感不足。因此,舒曼为了改变庸俗音乐泛滥的社会现状,以自身的激情开始积极的进行钢琴变奏曲的创作,而《阿贝格变奏曲》便是在此环境下创作出来的。 二、《阿贝格变奏曲》文学特点 《阿贝格变奏曲》规模虽小,但是其文学含量却很丰富,从其标题上可以看出其独特的浪漫性,以美丽的女孩“阿贝格”的名字来进行创作,使得作品单从标题上看就充满了诗意,而内容上更是诗意盎然,体

现出一种率性、随意、不拘一格的风格。舒曼将“abegg”(阿贝格原文)几个字母转化为音名从而作为整个作品的主题动机,再进一步的进行变奏,其乐曲的主题动机带有隐喻性的字谜游戏。而且主题的创作极具画面感和情节性,节拍是四分之三拍,律动感特别强,拍点明确,舞蹈性强,旋律优美,充满梦幻感,听众听了之后总想跟着舞蹈旋转。除此之外,这部作品的结构虽然不如古典时期严谨,充满自由感,但也没有完全不同于古典主义时期。 三、《阿贝格变奏曲》音乐本体分析 第一,主题。从主题上来看,《阿贝格变奏曲》的主题是二段体结构,采用四分之三拍的节奏,在F大调上写成,律动感非常强,温暖明亮饱含生机。 A段由a句以及a1句组成,包含16个小节,其中由第1节至第8节构成a句,伴随主题旋律依次往下做了三次模进,以八度音型在高音区奏出的旋律来增强音响效果。a1句是主题的重复部分,只是稍微改动音型,旋律部分从八度变为分解八度,每小节第1拍的单音变为八度,增强低音效果,力度也从mf改为pp,为主题增加了一份梦幻。 B段仍然由16小节组成,同样分为b句和b1句,前8节构成b句,后8节则构成b1句,b句开始是“ggeba”,与主题正好相反,并以此旋律在a句中向上做了3次模进,让音乐步入高潮。b1句是b句重复,基本上和A段相同,但是b1句在旋律和织体上有点变化,力度也稍有改变,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钢琴演奏员国家职业标准

国家职业标准 钢 琴 演 奏 员 (试行) 说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为进一步完善国家职业标准体系,为文化艺术类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提供科学、规范的依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委托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外国乐器演奏员(钢琴演奏员)国家职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一、本《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为依据,以客观反映本职业的水平和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为目标,在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社会文化艺术进步和消费观念变化对本职业影响的基础上,对职业活动范围、工作内容、专业能力和知识水平作出了明确规定。 二、本《标准》的制定,遵循了《国家职业标准制定技术规程》的要求,在参照国际惯例的基础上,体现出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特点,同时也使其具有根据社会文化艺术发展水平进行调节的灵活性和实用性,符合培训、鉴定和就业工作的需要。 三、本《标准》依据有关规定将本职业分为五个等级,包括职业概况、基本要求、规定曲目和比重表四个方面的内容。 四、本《标准》是在各有关专家和实际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完成的。参与编写和审定的人员主要有(按姓氏笔画排序):卞萌、石叔诚、刘红研、李民、李宝琼、杨峻、杨鸣、鲍蕙荞。 五、本《标准》业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文化部批准,自2004年7月27日起试行。

钢琴演奏员国家职业标准 1.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 外国乐器演奏员(钢琴演奏员)。 1.2 职业定义 从事钢琴演奏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分五个等级,分别为:五级钢琴演奏员(国家职业资格五级)、四级钢琴演奏员(国家职业资格四级)、三级钢琴演奏员(国家职业资格三级)、二级钢琴演奏员(国家职业资格二级)、一级钢琴演奏员(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 职业环境 室内,常温。 1.5 职业能力特征 手指灵活,动作协调,听觉敏锐,具有较强的音乐表达能力。 1.6 基本文化程度 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历)。 1.7 培训要求 培训期限:全日制艺术院校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 1.8 鉴定要求 1.8.1 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钢琴演奏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 1)五级(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 (1)艺术院校的附中毕业生、艺术专科学校的中专毕业生及具有相关学历证书者。 (2)接受正规专业学习满3年。 (3)参加五级正规培训,达到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4)在本职业工作满2年。 (5)获得文化部门认可的区、县级比赛前十名或取得社会艺术考级七级以上证书。 2)四级(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 (1)取得五级职业资格证书后,在本职业工作满3年。 (2)取得五级职业资格证书后,在本职工作满2年,参加四级正规培训,达到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3)艺术院校专科及以上在校学生或具有相关学历证书者。 (4)在本职业工作满7年。 (5)获得文化部门认可的地、市级比赛前五名。 3)三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四级职业资格证书后,在本职业工作满3年。 (2)取得四级职业资格证书后,在本职业工作满2年,参加三级正规培训,达到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3)艺术院校专科及以上毕业生、文艺院团四级专业演奏员或具有相关资历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