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心理学考纲doc11

公共心理学考纲doc11

公共心理学考纲doc11
公共心理学考纲doc11

《公共心理学》考试大纲

课程学时:54 课程类别:公共课

一、考试对象

陇东学院10级全体师范类本科生

二、考试目的

通过考试及时反馈学生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情况;了解教师教学基本成效;为教学评价和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

第一单元中小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心理的实质,了解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了解现代心理学与发展的基本历程,理解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第二单元中小学生的注意、感知和记忆的发展与教育掌握感觉、知觉的基本概念、感知觉的一般规律及基本特点,掌握注意的概念、注意的品质及注意的培养,理解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掌握记忆的概念、记忆过程,理解记忆的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了解中学生的记忆力培养的途径。掌握智力及其培养,了解感知觉的分类,了解感知觉规律在教学与其他实践领域的应用。

第三单元中小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教育

掌握思维与想象、问题解决的基本概念、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了解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了解中学生智力发展的特点。

第四单元中小学生情感的发展与教育

掌握情绪与情感的概念。理解情绪与情感在学习和教学中的应用,了解青少年情绪情感的调节与培养。掌握意志的概念,理解意志过程的障碍与克服方法,了解中学意志品质的特点与培养方法

第五单元中小学生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与教育掌握学生人格的差异与发展,了解人格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掌握能力、气质、性格的基本概念,理解能力、知识、技能之间的关系,能力的个性差异,了解性格的结构与特点,性格与气质的形成与发展特点。

第六单元学习动机

掌握行为的基本原理,了解师生行为以及师生课堂问题行为的控制与矫正。掌握需要、动机、兴趣、信念、自我意识等基本概念,了解需要、动机、兴趣、信念、自我意识的特点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第七单元学习的基本理论

掌握学习的实质与类型,理解中学生的学习策略及其含义、内容与应把握的原则,了解中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迁移的类型

四、考试方式及时间

考试方式: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20分钟

五、考试题型结构

本课程考试命题的主要题型及分配比例为:选择题20%、名词解释15%、填空题10%、简答题25%、论述题30%。

六、课程综合评定办法

课程成绩由二部分构成:平时成绩及期末考试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

七、考试教材

但菲主编.高等院校公共课规划教材: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第一版.

心理学教研室

2011-12-20

01《普通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普通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1061801 适用专业:应用心理学、教育学 学时数:54学时学分数:3 执笔者:编写日期:2004年8月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普通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专业基础理论课。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主要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常识、常理去理解课程内容,切忌空洞的说教和照本宣科。课程讲授的内容以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介绍为主。在培养学生对心理学的学习兴趣的基础上,通过课程的讲授,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初步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了解心理学发展的一般趋势,培养学生以辨证、唯物的观点,科学地描述、解释、预测和调节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 该课程内容多,在教学中应突出重点,不太重要的内容可以让学生自读。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整理思路,要求学生做笔记,以方便课下的学习和复习。

课程考试以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为主。考试题目既要有一定广度和覆盖面,也要有一定的深度。 二、课程教学要求及内容 第一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4学时) (一)教学要求 A、了解:心理学的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以及研究任务和领域。 B、理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的基本发展史。 C、掌握:研究心理学的基本方法,观察法、心理测验法、实验法、个案法等以及心 理学发展的主要流派及观点。 (二)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个体心理 个人所具有的心理现象称个体心理,可以分为以下三方面: 1、认知:这是最基本的心理活动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 语言等。 2、情绪和动机 3、能力和人格 二、个体心理现象与行为 三、个体意识与无意识 四、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 第二节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和领域 一、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科学正确地描述、解释心理现象,对破除迷信,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和人生观具有重要意义。 2、实践意义:运用心理学揭示的规律去预测和控制心理现象的发生和发展,从而 为人类不同领域的实践服务。 二、研究领域 通过介绍心理学的主要分支学科,了解其研究领域。

应用心理学考研大纲分享

2017年347应用心理学考研大纲分享 千呼万唤的2016年347心理学专硕考试大纲在今天终于发布了,勤思老师第一时间为广大考生们详细解读大纲变化,点拨复习要领。 特别说明:应用心理硕士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科目命题指导意见(又称为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2011年大纲发布以来,至今教育部没有发布过新的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所以,考生们在备考的过程中依然以2011年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版本为准。需要特别说明的一点,目前部分院校有自己的考试大纲和参考书,所以,考生们在备考的同时一定要先选择好学校,参考招生专业目录,确定好报考学校是否有自己制定的参考书目。关于报考院校、参考书、报录比等考生疑惑,勤思347应用心理硕士的专业课程老师已经录制的专业的解析课程,欢迎广大考生们免费索取。 Ⅰ、考试性质 《心理学专业综合》是2011年应用心理硕士(MAP)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要力求反映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培养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所必需的心理学技能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以解决都市压力、公共安全、灾害救助、危机防御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Ⅱ、考试要求

测试考生对于心理学专业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Ⅲ、考试内容 第一章心理学导论 第一节心理学概述 (一)心理学研究对象 (二)心理学主要流派 第二节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实验法 1. 变量与控制 2. 实验的信度和效度 3. 反应时法 4. 心理物理学方法 (二)观察法 (三)个案法 (四)心理测量

1. 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 2. 心理测验的信效度 3. 心理测验的标准化 4. 人格测验 5. 智力测验 6. 常用临床心理测验 7. 心理测验的合理使用策略(五)心理统计 1. 描述统计 2. 推论统计 (六)研究中的道德和伦理问题第三节感觉 (一)感觉的含义 (二)颜色视觉 (三)声音的心理维度

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I.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本课程是教育管理、行政管理专业的选修课。选用张厚粲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心理学》一书。开课目的是为了提高学员的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其在教学工作中应用心理学和研究心理活动的能力。 本课程主要涉及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为后续课程提供基础。本课程主要使学生理解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与理论,系统掌握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了解心理学知识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为考生今后的学习、工作提供有效的知识与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Ⅱ.选修课程要求:无 III.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 心理学原理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在课堂教学和辅导中,辅导教师可结合具体的生活和工作实例进行教学。在讲授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多采用课堂讨论和小组学习的形式。 Ⅳ.课程内容和考核要求 第一章概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理解心理学的概念及学科性质,了解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各学术流派,了解心理学的理论与应用分支,掌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明确学习心理学的意义与作用。 二、本章重点: 1.心理学的概念及性质2.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流派 三、考核要求 (一)心理学的概念识记:心理学的概念领会:心理学的基本性质 (二)心理学的分支领会: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第二章意识与注意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理解意识的概念与不同状态,了解睡眠的阶段与失眠的种类,了解梦的心理学原理与研究,了解催眠的特征与理论。 二、本章重点:1.意识的概念2.意识的不同状态(层次) 三、考核要求 (一)意识的性质识记:意识、无意识 (二)催眠现象领会:催眠的原理,催眠与睡眠的区别 第三章感觉与知觉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要求理解感觉和知觉的基本概念,感觉和知觉的关系。了解视觉系统和听觉系统的基本构造,以及视觉听觉产生的机制。理解社会知觉与一般知觉的异同,了解社会知觉的特殊性和基本规律。 二、本章重点:1.感觉和知觉的概念2.社会认知的基本过程 三、考核要求 (一)感觉概述识记:感觉的基本概念、感觉阈限 (二)视觉系统了解:视觉适应,颜色的特性领会:视觉产生的机制,色觉理论 (三)听觉系统领会:听觉产生的机制,基本的听觉现象 (四)知觉——感觉的整合识记:知觉的概念,知觉的特性领会:知觉的机制 简单应用:感觉的整合——知觉的形成

公共课《心理学》+大纲2020doc

《心理学》教学大纲 1.课程中文名称(英文名称):心理学(Psychology) 2.课程类别: 公共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其他 3.课程性质: 必修课?选修课 4.课程总学时:34总学分:2 5.适用专业:全校师范类专业(不包括教育系) 6.先修课程:无;后续课程:教育学、教育心理学。 一、课程简介 《心理学》是全校师范类专业的教育基础理论课。课程内容以普通心理学为主,简要介绍普通心理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与原理,是高度简化了的普通心理学。通过学习,学生应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心理学的体系框架,形成学科思维,为后续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要正确理解人的心理的实质,树立科学的心理观,初步形成多种视角的心理学观点,并具备一定的综合运用心理学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听课和认真思考,在教师精心的组织下,综合运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理解学科概念和理论知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整体系统学习,牢固树立专业思想,正确认识心理学学科性质;培养学生多元思维和问题意识,形成正确心理观;树立正确世界观,积极主动参与生活与学习。 三、课程学时分配、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 第一章导论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解心理学的对象,了解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和体系、任务和性质,树立科学的心理观。 教学重点:科学心理观;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教学难点:科学心理观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 教学时数:3 教学内容: 第一节心理学概况 一、心理学的对象 二、心理学的任务和性质 三、心理学的体系

《心理咨询与治疗服务》课程教学大纲.doc

《心理咨询与治疗服务》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三年制专科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要求 心理咨魂与治疗服务课程是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本课程共24学时。考查课。1.5学分。 木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木大纲所规定的全部教学内容的学习,掌握有关心理康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现代心理服务的主要内容和方法。使学生对心理咨询和治疗服务的理论、内容、基木方法、常见问题有一个基本认识, 为学生在相关领域的发展作出一定的引导。学习木课程后,应达到下列基木要求: 1.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基础理论 (1)掌握心理健康的概念、心理健康的标准,理解心理健康的研究方法及其生涯性和心理健康科学的发展,掌握不适应问题的表现和症状;了解精神障碍与疾患,理解社会不适应的病理行为,了解儿童身心发展障碍。 (2)掌握人格理解的基木原则,掌握人格诊断的基木理论,理解临床面接中的人格理解方法的基木运用。 2.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具体理论和技术 (1)掌握心理援助、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概念和原理,掌握心理援助中人际关系建立的意义和基木方法;理解临床面接技术的要点。 (2)掌握来谈者中心疗法和行为疗法的原理和要点,理解精神分析疗法的要点和案例, 理解现代心理咨询与辅导技术的形式。 (3)掌握游戏疗法、箱庭疗法、感觉统合疗法的心理学基础和主要技术,理解音乐疗法的主要技术,了解各种疗法的案例。 3.社会层面的心理健康 (1)掌握家庭生活心理咨询和社区心理服务的基木内容和方法,理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学校心理咨询、职业心理咨询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主要参考教材 先修课程: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教材名称:《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钱铭怡,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一版)。 参考资料:《临床心理学》,徐光兴,上海教育出版社(第一版)。 三、课程内容

公共《心理学》复习提纲及复习重点

第一章导论第1、2节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1.认知活动:是人从环境中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活动,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心理现象。 2.个性:是指一个人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反映了一个人的独特的心理面貌。 3.无条件反射:是动物在种族发展过程中形成并通过遗传而获得的,不需要任何学习和训练就可以实现的反射。 4.条件反射:是动物个体为适应环境变化,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学习和训练建立起来的反射。 二、判断题(错的打“×”,对的打“√”;每小题1分,共15分,并将答案填在下列表格中。) 1.人的行为也是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Y 2.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和自身的态度体验。Y 3.意志是人的意识的能动方面,也是人的主体性的心理表现。Y 4.人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始于思维。N 5.人的心理活动都是在个人自我觉察的情况下进行的。N 6.个性心理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Y 7.个性倾向性是个体对客观现实的态度、趋向和动力系统。Y 8.人的言语活动是人的一种重要而特有的行为反应形式。Y 9.人内在生理性的反应不属于人的行为。N 10.人的心理、意识是不依赖于物质而独立存在的。N 11.心理是脑的机能,只要有人脑就有人的心理。N 12.最简单的心理现象发生于单细胞动物。N 13.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干、间脑、小脑、大脑组成。N 14.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Y 15.心理活动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它的表现形式却是主观的。Y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并将答案填在下列表格中。) 1、(A)年,德国学者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A、1879 B、1789 C、1689 D、1979 2、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D) A、人的心理现象 B、人的行为 C、人的心理活动 D、人的心理和行为以及它们的活动规律 3、人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始于(B) A、注意 B、感知 C、思维 D、想象 4、不属于个性倾向性的是(C)

咨询心理学教学大纲(0530) _43406

湖南中医药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咨询心理学》 供4年制应用心理学本科专业使用 执笔人:谢静涛 审定人: 学院负责人: 湖南中医药大学教务处 二○一四年三月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 咨询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这门课程主要介绍各流派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方面的理论观点、心理障碍产生的病理观以及治疗观。使学生初步掌握常用的心理咨询和治疗的理论和主要治疗方法,熟悉心理治疗的分类、基本程序、适应症和技术等,为未来的心理治疗实践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 咨询心理学的先修课程为西方心理学史、心理咨询基本技能训练、人格心理学。后续课程为心理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广泛地了解和掌握不同心理学理论对心理健康、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及治疗方法的理解运用,在咨询实践中能灵活运用,消除或缓解求助者的心理障碍,消除心身症状,缓解和解决心理问题。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 了解各种疗法产生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条件。 2 理解和掌握各种疗法的理论观点及其治疗特点。 3 熟悉各疗法的适用范围。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人本主义疗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人本疗法的来源及发展历程 马斯洛简介 罗杰斯简介 罗洛·梅简介 第二节人本疗法的基本观点 人性观 存在观

自我实现理论 第三节来访者中心疗法 人本治疗的病理观 人本治疗的治疗观 第四节案例分析 【目的要求】 了解人本疗法产生的社会背景、历史背景。熟悉人本疗法的病理观和治疗观。 【教学方法】 多媒体系统教学。课堂讲授为主。 【参考学时】 4学时 第二章行为疗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行为疗法的基本理论 行为疗法的概述 行为治疗的理论假设 行为治疗的过程 第二节放松疗法 音乐放松 意念放松 呼吸放松 肌肉放松 第三节系统脱敏 等级量表的建立 脱敏的实施 系统脱敏疗法的注意事项

大学公共心理学重点知识总汇

简答论述 一、心理学人性观对当代教育的启示。P41 1、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丰富多彩的。 2、每个人都是自主选择的。 3、每个人都是情感动物。 4、每个人都是又潜能的。 5、每个人都是发展着的。 6、每个人都具有创造性。 二、儿童注意发展的一般趋势。P54 儿童注意发展的一般趋势是:注意的有意性不断增强,注意品质不断发展。 1、有意注意逐渐占主导地位 2、注意品质不断发展 三、儿童观察的发展趋势,感知觉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P59 儿童观察的发展总趋势是: 1.有意性不断增强。 2.精确性不断提高。 3.概括性逐渐增强。 感知规律再教学中的应用 1.根据感知的强度规律,作用于感官的刺激必须达到一定强度,才能引起清晰地 感知觉。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无论是板书、挂图、实物模型的大小,还是教 师讲课声音的高低,都必须适当,以便使全体同学都能看得清,听得明。 2.根据知觉的整体性,时空上接近和相似的刺激易于构成一个整体为人们所感 知。因此,教学内容应分节分段,教师讲课应该有间隔和停顿,教师板书应注 意空间布局和排列顺序。 3.根据知觉的选择性,对象与背景间的差距越大,越容易被感知。 4.根据直觉的理解性,言语指导在理解知觉对象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使人们 的感知更加迅速、完整和准确。 5.根据感知的协同律,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感知,常常是通过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 实现的。 6.根据感知的活动律,活动的对象较之静止的对象更容易被感知。 四、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P66 1.善于识记,增进记忆。 (1)直观形象法 (2)分类记忆法 (3)谐音记忆法 (4)歌诀记忆法 (5)联想记忆法 2、科学复习,克服遗忘。 (1)及时复习。 (2)分散复习 (3)复习多样化 (4)适当过度复习 五、皮亚杰的思维发展阶段。P71

咨询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咨询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咨询心理学》课程说明 (一)课程代码:03231008 (二)课程英文名称:Counseling Psychology (三)开课对象:心理咨询专业学生 (四)课程性质: 本课程为心理学学科体系的应用性分支学科,即有较强的理论性,又有较强的操作性。本课程属专业教育课。课程开设的目的在于培养专业学生的心理咨询技能,形成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基本能力。本课程必须以心理学的专业基础课程如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作为基础,同时与变态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课程有着交叉联系。 (五)教学目的: 了解心理咨询员的基本职责,养成心理咨询员的职业素养,学会心理咨询的基本技能。 (六)教学内容: 本课程主要包括心理咨询的一般概述、心理咨询的历史简介、心理咨询员的职业素养、心理咨询的过程、心理咨询关系的建立、心理诊断技能、心理咨询技能等章节。通过教学和课堂互动训练,使学生掌握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和基本技能。 (七)学时数、学分数及学时数具体分配 学时数: 54学时 分数: 3 学分 学时数具体分配:

(八)教学方式 主要的教学方式是讲解与讨论相结合,谈话与练习相结合。 (九)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 考试类型:开卷或闭卷考试。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配合老师完成课堂互动练习,课堂口头练习成绩与书面作业成绩一起记入平时成绩。总评成绩:平时作业成绩(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 二、讲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 第一章咨询心理学绪论 教学要点:了解心理咨询的含义与性质,认识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区别与联系,认识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关联,了解心理咨询的基本内容及类型,掌握心理咨询的一般原则。 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心理咨询的含义与性质 一、心理咨询的含义 二、心理咨询的性质与作用 三、心理咨询与心理与心理治疗的联系与区别 四、心理咨询与思想教育工作的联系与区别 第二节:心理咨询的内容与类型 一、心理咨询的内容 二、心理咨询的类型 第三节:心理咨询的原则 考核要求: 1.1心理咨询的综合定义(识记) 1.2心理咨询的性质(领会) 1.3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联系区别(识记) 1.4心理咨询与思想教育工作的联系与区别(领会) 2.1心理咨询的内容(识记) 2.2心理咨询的类型(识记) 3.心理咨询的原则(领会) 第二章:心理咨询的过程和作用机制

心理学复习提纲(第三章-认知过程)

心理学复习提纲(第三章-认知过程)

《心理学》公共课复习提纲 第二章认知过程 关键术语 认知:人脑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和联系,并揭露事物对于人的意义与作用的心理活动。现代心理学中的认知主要是指高级的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言语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受性:是指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感觉阈限:是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 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人对这种最小刺激量的感觉能力叫绝对感受性。 差别感觉阈限:那种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异量称为差别感觉阈限。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差别感受性。 韦伯定律:19世纪德国生理学家韦伯发现,在一个刺激能量上发现一个最小可觉察的感觉差异所需要的刺激变化量与原有刺激能量的大小有固定的比例关系。这个固定比例对不同感觉是不同的,用K表示,通常称为韦伯常数或韦伯比率。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 注意:是心理活动(意识)对一定对象的选择和集中。具有两种基本特征:选择性和集中性。 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随意注意(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注意的广度:也称注意的范围,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清楚地观察到对象的数量。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久暂特性。 注意的起伏:注意短时间内周期性地不随意跳跃现象称为注意的起伏。 注意分散:是指注意不自觉地离开当前应当完成的活动而被无关刺激所吸引。 注意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 注意的转移:是指人有意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或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上。 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保存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心理学教学大纲

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编码: 二、课程名称:普通心理学 三、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本科音乐教育专业必修课 四、学时与学分: 周学时:2 总学时:24(一学期) 总学分:2 五、开课单位:音乐教育学院 六、内容简介: 普通心理学是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一门教育理论必修课,也是教育学科的理论基础。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初步体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学科意蕴,进而产生学科兴趣并形成对人心理与行为的探索态度。为将来从事教师职业打下好基础。 本课程共分九章,包括: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脑与心理、需要与动机、认知过程、情绪、智力与创造力、人格、个体心理发展、学习心理。 七、教学形式: 本课程以讲授法为主,同时结合演示法、图式法、讨论法、阅读指导法、问题诱导法等方法和手段进行讲解。遵循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原则、创造发展原则等进行教学。 八、课程教材: 《心理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3月九、参考教材: 陈录生等主编《新编心理学》(修订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8月 叶奕乾主编《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年8月 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8月 张春兴著《现代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年5月 十、考查与考试: 每学期末,结合课程教学内容采用闭卷考试。 十一、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和意义 (三)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1、心理学研究的原则 2、心理学研究的方法 (四)心理学的过去和现在 1、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2、心理学研究的现状 第二章脑与心理 (一)神经系统 1、神经元 2、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二)反射和反射弧

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doc

0矗絆範乂孳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综合》科目大纲 (科目代码:347) 学院名称(盖章):心理学院 学院负责人(签字):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2012年8月15日

《心理学专业综合》科目大纲 (科目代码347) —、考试性质 《心理学专业综合》是2012年应用心理硕士(MAP)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FI之一。《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要力求反映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 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培养从事某--特定职业所必需的心理学技能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以解决都市压力、公共安全、灾害救助、危机防御等方而的实际问题。 二、考试要求 测试考生对于心理学专业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三、考试内容 第一章心理学导论 第一节心理学概述 (-)心理学研究对象 (二)心理学主要流派 第二节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 实验法 1.变量与控制 2. 3.实验的信度和效度反应时法 4.心理物理学方法 (二)观察法 (三 ) 个案法 (四) 1.心理测量 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 2. 3.心理测验的信效度心理测验的标准化 4.人格测验

5.智力测验 6.常用临床心理测验 7.心理测验的合理使用策略 (五)心理统计 1.描述统计 2.推论统计 (六)研究屮的道德和伦理问题第三节感觉 (一)感觉的含义 (二)颜色视觉 (三)声音的心理维度 第四节知觉 (-)知觉的含义和特性 (-)知觉组织 1.知觉组织原则 2.形状知觉 3.深度知觉 4.运动知觉 (三)错觉 第五节意识和注意 (一)意识与无意识 1?意识的含义 2.意识的功能 3.睡眠与梦 (二)注意过程 1.注意的含义 2.注意的特征 3.选择性注意

《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I.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本课程是教育管理、行政管理专业的选修课。选用张厚粲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心理学》一书。开课目的是为了提高学员的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其在教学工作中应用心理学和研究心理活动的能力。 本课程主要涉及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为后续课程提供基础。本课程主要使学生理解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与理论,系统掌握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了解心理学知识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为考生今后的学习、工作提供有效的知识与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Ⅱ.选修课程要求:无 III.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 心理学原理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在课堂教学和辅导中,辅导教师可结合具体的生活和工作实例进行教学。在讲授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多采用课堂讨论和小组学习的形式。 Ⅳ.课程内容和考核要求 第一章概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理解心理学的概念及学科性质,了解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各学术流派,了解心理学的理论与应用分支,掌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明确学习心理学的意义与作用。 二、本章重点: 1.心理学的概念及性质 三、考核要求 2.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流派 (一)心理学的概念识记:心理学的概念领会:心理学的基本性质 (二)心理学的分支领会: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第二章意识与注意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理解意识的概念与不同状态,了解睡眠的阶段与失眠的种类,了 解梦的心理学原理与研究,了解催眠的特征与理论。 二、本章重点: 三、考核要求 1.意识的概念2.意识的不同状态(层次) (一)意识的性质 (二)催眠现象 第三章感觉与知觉 识记:意识、无意识 领会:催眠的原理,催眠与睡眠的区别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要求理解感觉和知觉的基本概念,感觉和知觉的关系。了解视觉系统和听觉系统的基本构造,以及视觉听觉产生的机制。理解社会知觉与一般知觉的异同,了解社会知觉的特殊性和基本规律。 二、本章重点: 三、考核要求 1.感觉和知觉的概念2.社会认知的基本过程 (一)感觉概述识记:感觉的基本概念、感觉阈限 (二)视觉系统了解:视觉适应,颜色的特性领会:视觉产生的机制,色觉理论 (三)听觉系统领会:听觉产生的机制,基本的听觉现象 (四)知觉——感觉的整合识记:知觉的概念,知觉的特性领会:知觉的机制

公共心理学试卷答案

公共心理学试卷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气质:指那些主要是与生俱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也就是那些由遗传和生理 决定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2、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 3、需要: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它是有机体自身和 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以对缺乏的感受体现出来。 4、动机:推动个体从事某种行为的内在原因。具体说,是引起、维持个体活动 并使活动朝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 二、填空 1、在心理学历史上,一般把1879 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的心理实验室视为心理独立的标志,把冯特誉为心理学独立的旗手。 2、达到刚好成诵以后的附加学习,或者达到掌握标准以后的继续学习,叫做过 度学习。 3.世界上最早系统研究遗忘过程的人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他据实验结果绘成的曲线叫遗忘曲线,它表明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 4、个性心理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差异两个结构成分。 5、注意是心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6、从信息加工理论观点看记忆包括对输入信息的编码、贮存和 提取三个基本环节。 7、_定势_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有时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有时会妨碍问题的解决。 8、注意的品质主要注意的稳定性、__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分配、___注意的转移。 9、中枢神经系统包括__脊髓_ 和___脑___两部分。 10、心理现象是脑的功能,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 11、“月儿弯弯照九洲”说明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心理反映具有主观能动性。 12、机能主义主张研究意识,但不把意识看成个别心理元素的集合,而看成川流不息的过程(意识流)。 13、班杜拉将期待分为两种:一种结果期待,另一种是效能期待。 14、达到刚好成诵以后的附加学习,或者达到掌握标准以后的继续学习,叫做过 度学习。 15、注意的品质主要注意的稳定性、__注意的广度_、___注意的分配___、注意的转移。 三、选择题 1.吃了糖以后接着吃橘子会觉得橘子很酸,这是()。 A.感觉对比 B. 感觉适应 C. 感觉后效 D.感觉的相互作用2.为了提高记忆效果,扩大短时记忆容量最重要的方法是()。 A.进行复述 B.加大记忆组块 C.把记忆单元化小 D.避免干扰 3.做文字校对工作的人,有时难以发现句中的个别漏字或别字。这符合知觉的()规律。 A.选择性 B.理解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

《民航服务心理学》教学大纲

《民航服务心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民航服务心理学 课程类别:主干必修 课程归属单位:北京汇智同航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制定时间:2009年9月 一、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民航服务心理学,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和普通心理学及其研究对象,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民航服务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主要研究方法以及心理过程和个性等基本知识,能够学会运用服务心理学的知识与方法分析和研究旅客中的各种心理现象,培养学生的心理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在乘务工作中的能力,同时,为学习民航服务心理学知识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教学要求:通过讲授民航服务心理学,要求学生掌握服务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以及心理过程和个性等基本知识,在讲授服务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主要内容的同时,要求学生进一步掌握相关的实验依据,理解心理实验的具体操作方法和基本实验程序。使学生既具备扎实的心理学理论功底,又具备良好的心理实验能力。 二、本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心理的实质、心理过程、个性、心理活动的神经生理基础、心理现象的研究方法。 教学难点:心理活动的神经生理基础、心理现象的研究方法和认知研究。 三、本课程采取的主要教学方法手段

服务心理学的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在授课过程中讲解民航服务心理学的基本实验,把课堂讲授和心理实验相结合。 四、本课程的教学计划学时 本课程教学计划学时为54学时。 五、教学内容: 第一章民航服务心理学导论 第一节心理学知识简介 第二节服务于民航服务 第三节民航服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民航服务与知觉 第一节只觉得基本原理 第二节影响旅客直觉的因素 第三节民航服务只觉得内容 第四节民航服务直觉的偏差 第三章民航服务与个性 第一节个性概述 第二节气质差异与民航服务 第三节性格差异与民航服务 第四节能力差异与民航服务 第四章民航服务与需求 第一节需要概述 第二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公共心理学试题一

公共心理学试题一 一、名词解释: 1、心理学; 2、注意; 3、感知; 4、记忆; 5、思维; 6、定势; 7、迁移 8、智力;9、创造力;10、情绪(情感);11、情商;12、意志;13、气质;14、性格;15、学习 二、简答题 1、我们应具备怎样的学生观? 2、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3、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各起什么作用? 4、青少年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有何特点? 5、教学应如何促进青少年学生的情商发展? 6、青少年存在哪些意志障碍? 7、教师在课堂中常见的问题行为有哪些? 8、当前青少年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有哪些方面? 三、论述题 1、学习策略的教学应注意哪些方面? 2、如何根据迁移原理来组织教学? 3、如何培养青少年学生良好意志品质? 4、课堂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处置与矫正有哪些方法? 5、如何维护和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 四、案例分析答题思路: ?1、说明该案例符合或违背什么心理学原理。 ?2、简要阐明所符合或违背的心理学原理的主要内容。 ?3、结合材料分析(将案和原理融为一体)。 ?实例分析: 在为高年级教师在上课中,发现班上一中队委员思想开小差,老师为促使他“醒悟”,便要这位同学用“以身作则”这个词语造句,这位同学低头不语,于是,老师带着讥讽的口吻造了一句,“中队干部上课应以身作则,自觉遵守纪律!”谁知,过了片刻,该学生站起来回敬了一句,“老师是光荣的人民教师,教育学生应以身作则,怎么能挖苦学生呢?”话音刚落,全般轰动,气得这位老师脸色发白。请分析,这位老师为什么会碰壁(提示:从心理学的意志、品德、需要谈起)。

一、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10分) 1、需要 2、感觉 3、性格 4、想象 5、技能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 1、心理学是研究及其的科学。 2、反射弧由、传入神经、、传出神经、构成。 3、食物入口会引起唾液是反射;“望梅止渴”是第信号系统。 4、人的视觉中枢在大脑的叶;运动中枢在大脑的叶。 5、按照需要的产生和起源,可以把需要分为需要和需要;劳动属于需要。 6、“我饱了”属于感觉;“我好冷”属于感觉。 7、在100克的重量上增加3克,甲同学能觉察出重量的差异;当增加5克时,乙同学能觉察出重量的差异。这说明甲同学的差别阈限比乙同学的差别阈限,乙同学的差别感受性比甲同学的差别感受性。 8、用刀子刮玻璃的声音会让人产生皮肤寒冷的感觉,这属于;吃糖之后吃桔子有酸的感觉属于感觉的。

《认知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20200523132531)

《认知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Cognitive Psychology》课程编号: 学时数及学分:学时:54。学分:3 教材名称及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认知心理学》,王甦、汪安胜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4月。 本大纲主笔人:林海亮 一、教学目的、要求和任务 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本科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认知心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认知心理学起始于本世纪50年代中期,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Neisser《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认知心理学已成为一个独立的流 派立足于心理学界了。认知心理学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认知心理学是指凡是研 究人的认识过程的,都属于认知心理学,狭义的认知心理学,也就是所谓的信息加工 心理学,它是指用信息加工的观点和术语,通过与计算机相类比,模拟、验证等方法 来研究人的认知过程,认为人的认知过程就是信息的输入、编码,贮存、交换、操作、 检索、提取和使用的过程,并将这一过程归纳为四种系统模式:即感知系统、记忆系 统、控制系统和反应系统。强调人已有的知识和知识结构对他的行为和当前的认知活 动起决定作用。其最重大的成果是在记忆和思维领域的突破性研究。 认知心理学既是一门专业课,也是一门方法论课程。它是在普通心理学的基础上开设的专业性很强的深化课程,主要探讨信息加工的机制和知识的表征方式。这就要求 学生一方面要掌握包括模式识别、选择性注意、记忆、思维和言语等高级心理活动信 息加工过程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也要求学习者通过认知心理学课程中提供的科学 的实验设计,了解并掌握认知心理学科学的研究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特别是要学生掌握信息加工的内部机制和知识的表征方式;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研究范式,学会认知心理学的几种主要的实验设计。 二、大纲的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6课时)

公共心理学考试题库

第一章心理学与教 一.填空题 1.于1860至1879年间,和等人开始采用实验法研究心理 学, 使之逐渐从哲学、生理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2. 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论原则有: _______________ 、分析与综合的原则和_______________ 3. 心理学通常从两个方面去研究人的心理,一是__________________ ,二是 4. ________ 指的是来源于现实并为每个人所意识到的各种映象本身,______________ 指的 是这种映象存在的方式及其组织。 5.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________ ,它由两大部分构成:一是共同的________ ,二是个性差异。 6. 心理学于 ____________ 年由费希纳、______________ 等人开始采用实验法并逐渐从哲 学、生理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迄今不过一百多年的历史。 7. 心理学的基本任务主要有两项,它们分别是 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 二. 名词解释 1. 实验室实验 三. 选择题 1. 在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中,常用一种方法,即在日常的情境中进行心理实验。这种方法是: A观察法B 实验室实验法 C 自然实验法 D 调查法 2. 研究男孩和女孩游戏方式的不同,最好采用的方法是: A实验室实验法 B 测验法 C 自然观察法 D 相关法 3.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于1957做的“意向对保持学习材料的影响”的研究,运用了: A、观察法 B 、实验室实验法C 、调查法D 、自然实验法 4. 通过与被考察事物的直接接触,发现问题或事实材料,然后依据一定的理论对现象实质或问题成因进行研究的方法是: A、心理调查 B 、访谈法 C 、个案法 D 、观察法 5. 按照研究目的控制条件,在日常活动的情境中主动引起被试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 是: A、实验室实验 B 、自然实验C 、教育经验总结法 D 、作品分析法 6. 在研究心理现象时,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来揭示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原则是: A、系统性原则 B 、教育性原则 C 、客观性原则 D 、分析与综合的原则 四. 简答题 1. 简述心理学和教育的关系。 第一章答案: 一'.填空题 1. 费希纳,冯特; 2.客观性原则,教育性原则; 3.心理过程,个性差异; 4.心理内容,心理形式; 5.心理现象,心理过程; 6.1860,冯特; 7.理论任务,应用任务。 二. 名词解释 1. 实验室实验:它是在特设的心理学实验室内借助于专门的仪器设备进行的心理实验。

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1、课程简介 该课程是师范生必修的教师教育类课程中的一门基础理论课,其内容主要介绍心理现象及其活动与发展的规律,教育应关注的心理素质及其培养方法,应用心理学原理改善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法。 2、教学对象 ①全校师范类学生,按教学计划于一年级下学期开设。②非师范类选修该课程的学生,滚动开设。 3、教学目的 该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使师范生认识教育情境中的一般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懂得儿童少年阶段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特点,为他们形成正确的学生观、掌握教育教学规律、解决教育实践问题提供理论指导。具体目标如下: ①识别教育情境中的一般心理现象。 ②理解教育情境中的心理学基本规律。 ③能应用心理学基本知识分析教育情境中的心理现象,理性地评价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水平。 ④能初步综合应用心理学的知识分析教育实践的假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理性地提出改善教育教学行为的合理措施,理性地提出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措施,为创造性地解决教育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4、教学要求 ①坚持学以致用,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的原则。 ②以课堂教学为主,组织与指导好课外实践教学活动。 ③注意教学方法的灵活性与多样性。 ④围绕能力培养和良好教育素养组织教学。 本课程为考试科目。考核以独立思考能力为核心,着重检测学生判断心理问题、分析心理问题、解决心理问题的认知能力。 期末考试形式:闭卷。 统一考试时间(以学校教务处期末考试安排为准),统一命题、随机合成试卷、以流水作业方式统一阅卷。 期末考试题型:名词(5题,15%);心理现象辨别(10题,20%);观点判断与分析(3题,15%);简答(5题,25%);应用(1-2题,10%+15%)。命题内容和程度依据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命题范围不超出使用教材和学期统一要求的教学内容。 本课程学业成绩评价:平时成绩(含考勤、作业、期中考查)占总成绩的25%;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5%。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5、教学的基本内容及学时要求

(公共心理学)复习提纲

心理学复习提纲 一、重要概念: 心理过程心理过程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不同方面及其相互关系的反映过程,它是心理现象的动态形式,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适应:指与刺激与感觉器官的持续作用而是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观察是在事物的自然条件下为一定任务进行的知觉过程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表象是头脑里所保存的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再现出来的形象。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 想象:是在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有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定目的,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无意注意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自然发生的注意。 情感: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的主观体验,是人类所特有的; 心境是一种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它构成了人的心理活动的背景。 个性是指一个人比较稳定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 能力指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并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是指生来具有的典型、稳定的心理特征;它表现为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 性格是指一个人对待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 学习广义学习是学习者凭借经验引起的比较持久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变化的一种活动过程。狭义的学习仅指学生的学习; 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形成的趋于完善化的智力活动方式和躯体化动作方式的复杂系统,或者说是指通过练习而自动化了的动作方式或智力的活动方式。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二、思考题: 1.什么是心理过程?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心理现象包括哪些内容? 心理过程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不同方面及其相互关系的反映过程。它是心理现象的动态形式,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心理现象 心理现象一般可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类。 2.研究心理学对教育工作有何意义? 3.开展心理研究的基本原则、方法是什么? 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调查法、访谈法、经验总结法、问卷法、个案法 4.如何理解“心理既是教育的结果,又是教育的依据”? 5.为什么说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第一,从物种发展史来看,心理是物质发展到高级阶段才产生的,并伴随着人脑的发展而发展。第二,从个体心理发展来看,随着脑的成熟,心理发展也不断成熟。第三,心理学和临床诊断的大量事实说明,脑是心理最重要的器官 6.心理的本质是什么? 它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