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理学导论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法理学导论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法理学导论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法理学导论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信息来源:法大BBS

付姿祯搜集整理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法理学导论》(课程号301010012)期末考试试题

本期末试卷满分为100分,占课程总成绩的100%

答题要求

①请将所有大难统一写在答题纸上,不按要求答题的,责任考生自负

②答题纸与试卷一同交回,否则酌情扣分。

A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法的指引作用和预测作用

2、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

3、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4、历史解释和目的解释

5、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这表明法律具有哪种属性?

A 国家强制性

B 国家意志性

C 规范性

D 普遍性

2、下列不属于司法的属性是哪一项?

A 中立性

B 裁判性

C 主动性

D 程序性

3、国务院根据自己的职权制定的,是哪种规范性法律文件?

A 行政法

B 行政法规

C 法律

D 行政规章

4、下列关于法理学的表述,错误的是哪项?

A 法理学是理论法学,不是应用法学

B 法理学围绕实践理性展开讨论

C 法理学具有理论意义,不具有应用意义

D 法理学是法学的理论基础

5、《合同法》第175条规定:“当事人约定易货交易,转移标的物所有权的,参照买卖合同的有关规定。”这一规则属于哪种类型?

A 确定性规则

B 准用性规则

C 委任性规则

D 义务性规则

6、对法的词源考察,汉字古体“法”字有诸多意蕴,下列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A 神明裁判

B 公平

C 制裁

D 一般调整先于个别调整

7、大陆法系对法的基本分类是哪一个?

A 实体法和程序法

B 普通法和衡平法

C 公法和私法

D 根本法和普通法

8、关于法律体系,下列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A 法律体系是国内法体系,不是国际法体系

B 法律体系包含国际私法内容

C 法律体系以法律部门为基本单位

D 英美法系没有法律体系

9、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基本法》,下列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A 在全国范围内生效

B 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生效

C 只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生效

D 在香港特别行政区适用

10、关于非正式法源,下列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A 它没有法律效力

B 它没有法律意义

C 它有一定的说服力

D 它会影响司法裁判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有关法的表述,正确的有哪些?

A “恶法亦法”是自然法理论的主张

B 中世纪经院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认为《圣经》是法

C 国法中也包含有习惯法

2、法学方法论所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哪些内容?

A 法条的理论

B 法律的解释

C 法的续造方法

3、法律权利的特点包括以下哪些内容?

A 应然性

B 自主性

C 利益性

4、英国法系与美国法系的主要区别是哪些?

A 是否实行成文宪法

B 法院是否拥有违宪审查的权力

C 是否有联邦法与州法的区别

5、以下哪些是解决同一位阶法律渊源之间冲突的规则?

A 特别法优先适用于普通法

B 后法优先适用于前法

C 实体法优于程序法

6、以下哪些法律属于经济法这个法律部门?

A 《公司法》

B 《土地管理法》

C 《反不正当竞争法》

7、以下有关行为能力与权利能力的表述,错误的是?

A 有行为能力必有权利能力

B 自然人的行为能力与权利能力一定同时终结

C 自然人的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8、司法平等原则的内容包括以下哪些?

A 公民必须平等地遵守我国的法律

B 任何公民的合法权益,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他人不得侵犯

C 任何人在案件审判中,都理应受到平等的、公平的对待

9、类比推理所应当遵循的必要步骤包括哪些?

A 寻找判例

B 寻找案件事实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C 判断相同点于不同点的重要程度

10、以下不属于正式解释是哪些?

A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对《物权法》的解释

B 最高人民法院刑一庭对《刑法》的解释

C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对《合同法》的解释

四、分析题(每题8分,共40分)

1、某国1970年《刑法》规定:“故意杀人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该国2000年1月1日生效的新《刑法》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如果A于1999年12月从事故意杀人的犯罪行为,2000年5月法院开审此案。

问题:请依据“法律溯及力”的四个原则,分别说明法院应当适用哪个法律?

2、所谓法律的认可,实际上就是使得社会现存的习惯具有法律效力。认可有两种类型:明

示认可与默示认可。同时,法律渊源有正式渊源与非正式渊源这两个类别。

问题,请结合法律渊源的类别,分别说明两种认可之后的习惯属于哪种法律渊源?为什么?

3、我国婚姻法第六条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某男年满二十一周岁未满二十二周岁,但提出结婚要求,遭到家长的反对。

问题:你认为家长的反对合法吗?并以此为基础说明该条法律是有关行为能力还是权利能力的规定?为什么?

4、我国现行刑法第三百一十六条规定:“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脱逃的,

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张某实际并未犯罪,但是被视为犯罪嫌疑人而关押,后张某成功脱逃。同一法律第一条规定:“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

制定本法。”

问题:A 结合刑法第一条,你认为张某的行为是否违反第三百一十六条之规定?为什么?

B 结合刑法第一条与第三百一十六条的行动属于哪种解释方法?为什么?

5、20001年蒋某看到某报纸刊登《某银行招录行员启事》,其中第一条规定:“(招录对象)男性身高在168公分、女性身高在155公分以上。”遂以该规定侵犯平等权为由向某法院提起诉讼。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一律平等”。

问题:A 我国有关平等权的规定属于哪种类型的法律规范?并请说明理由。(5分)

B 你认为“身高”能否纳入平等权的保护范围?并结合该规定的规范类型说明理由?

五、论述题(请从以下两题中选择其一作答,如果两题均选,以先作答的评分;10分)

1、请运用法理学相关知识解释以下格言:“法律永远比立法者更聪明”

2、请运用法理学相关知识解释以下格言:“最严厉的法律有时会变成最大的不公平”

08-09法理学导论期末试卷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法的指引作用表现为: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为人们提供某种行为模式,指引人们可

以这样行为,必须这样行为或不得这样行为,从而对行为者本人的行为产生影响。

法律的预测作用表现在:人们根据法律规范的规定可实现估计到当事人双方将如何行为及行为的法律后果。

2、法律事件是具有法律关联性的、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或

消灭的客观事实。

法律行为是以权利主体的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或消灭的法律事实。

3、自治条例是民族自治地方根据自治权制定的综合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单行条例是根据自治权制定的调整某一方面事项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4、历史解释是指通过研究有关立法的历史资料或从新旧法律的对比中了解法律的含义。

目的解释是指从制定某一法律的目的来解释法律。

5、强行性规则是指人们必须按照法律规则规定的内容来行为,不允许人们按照自己的意志

不适用或改变法律规则的内容而行为,即不问人们的意愿如何必须加以适用的法律规则。

任意性法律规则是指允许人们在一定的限度内按照自己的意志来选择是否适用法律规则所规定的内容,或者说允许人们在一定的限度内按照自己的意志来确定为与不为的方式以及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义务的内容,即适用与否由人们按照自己的意志自行确定的规则。

二、单项选择

BCBCB DCBCB

三、多项选择题

1、BC

2、ABC

3、BC

4、ABC

5、AB

6、BC

7、BC

8、AB

9、ABC 10、ABC

四、分析题

1、

(1)依据“从新原则”,适用2000年刑法(1分);

(2)依据从旧原则,适用1970年刑法;(1分)

(3)2000年刑法为新法,与1970年旧的刑法处罚相同,故依据从新兼从轻原则,适用2000年刑法;(3分)

(4)1970年刑法为旧法,2000年刑法为新法,二者处罚相同,所以依据从旧兼从轻原则,适用1970年刑法。(3分)

2、

(1)明示认可,即在规范性文件中明确规定哪些已有的道德或习惯等规范具有法律上的效力,这种认可的规范往往构成规范性文件的内容。(2分)

(2)默示认可,即国家没有明文规定哪些社会规范是法律,而是通过法院在判决中援引的方式承认它们的实际的法律效力。(2分)

(3)明示认可具备法律效力,因此是正式法律渊源(2分);

(4)默示认可不具备法律效力,因此是非正式法律渊源。(2分)

3、

(1)家长的做法合法。(2分)

(2)本条是有关权利能力的规定(2分)(如果答行为能力的给1分,如果答既是权利能力又是行为能力给2分)。

(3)本条规定的是自22周岁起,男性才具有结婚的资格,因此是有关权利能力的规定。

(4分)

4、

(1)不违反,(1分)因为该法的目的在于打击犯罪,而张某并未犯罪。(3分)(或违反,因为自行脱逃国家的管束同样是犯罪行为,属于刑法打击的范围)

(2)目的解释,(2分)因为第一条是有关立法目的的规定。(2分)(如回答体系解释,则以2分为起评点)

5、

(1)法律原则。(1分)法律原则是最佳化(概括性的)的命令,(1分)法律原则的适用范围更为宽广,(1分)法律原则具有更弱的初始性特征(更容易被推翻),(1

分)法律原则具有份量的属性。(1分)

(2)能(1分)原则内容的模糊性(不确定性)(2分)

五、

本题为开放性题型,不给出具体评分要点,对判题者的评分要求为:

1、主要内容的针对性与理由的充足性,7分。

2、论述过程的清晰性,3分。

(如果考生两题均选,以先作答的评分)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法理学导论》(301010012)期末考试试题(A卷)

考试对象:法学专业2009级

本期末试卷满分为100分,占课程总成绩的100%。

答题要求:

1.请将所有答案统一写在答题纸上,不按要求答题的,责任考生自负。

2.答题纸与试卷一同交回,否则酌情扣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法系与法律体系

2.成文法与不成文法

3.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4.执法与司法

5.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10分)

1.关于法学,下列哪项表述是不正确的?

A法学研究的是法律现象B法学研究的是价值性事实

C法学具有务实性D法学是价值无涉的

2.关于法学思维的性质,下列哪项表述是不正确的?

A实践思维B以实在法为起点的思维

C坚持理由优于结论D坚持实体优于程序

3.关于法的可诉性,下列哪项表述是不正确的?

A可争讼性B可裁判性

C可诉性是法的生命力的体现D我国的法律都具有可诉性

4.下列哪项不是法的形式?

A.制定法B习惯法

C自然法D判例法

5.关于从旧兼从轻原则,下列哪项表述是不正确的?

A原则上案件按旧法处理B原则上案件按新法处理

C从旧的精神在于维护法的安定性D从新的精神在于保护公民的利益

6.国务院根据自己的法定职权制定的,是哪种类型的规范性文件?

A.法律B行政法

C行政法规D行政规章

7.无过错责任的作用主要是哪一个?

A惩罚B教育

C预防D救济权利

8.关于法律体系,下列哪项表述是不正确的?

A法律体系是国内法体系B法律体系是部门法体系

C法律体系是静态体系D法律体系是规范体系

9大陆法系对法的基本分类是

A公法和私法B普通法和衡平法

C一般法和特别法D实体法和程序法

10.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是为了生活需要而购买商品和服务的人”,针对王海知假、买假、打假的行为,法院认为王海是“消费者”,这一解释是属于?

A字面解释B限制解释

C扩大解释D体系解释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20分)

1.对法的汉语词源考察,表明下列哪些内容?

A法来源于神明裁判

B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哲理意义上,法与道、理通用

C在典章制度意义上,法与刑、律通用

2.下列哪些属于法的内容的范畴?

A法律规范

B法律条文

C法律体系

3.权利的结构包括哪些内容?

A.自由权

B请求权

C诉权

4.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国家制定的是成文法

B国家认可的是习惯法

C默示认可是由国家立法机关进行的

5.法的作用可以分为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在结构上,它们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B在动态过程上,它们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

C法实现不了规范作用,但仍然可以实现社会作用

6关于法律漏洞,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法律漏洞是法律局限性的表现

B立法理性的有限性导致法律漏洞

C加强立法理性会消除法律漏洞

7.关于法律效力的属地主义原则,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本国法对处于本国领域内的本国人有效

B本国法对处于外国领域外的本国人有效

C本国法对处于本国领域内的外国人有效

8.关于法律的效力位阶,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上位法高于下位法

B下位法和上位法相冲突,则无效

C法律位阶的适用顺序是,上位法优先适用于下位法

9关于法律关系,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的实现状态

B法律关系是社会关系的特殊形式

C没有法律关系就没有社会关系

10.司法的属性有哪些?

A裁判性

B中立性

C主动性

四、分析题(每题8分,共40分)

1.某民法典第一条规定:“民事活动,法律有规定的,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依照习惯;没有习惯的,依照法理。”

问题:(1)该条是一个法律规则还是法律原则?理由是什么?

(2)从法律渊源角度来看,该条包括了那些法律渊源?那些属于正式法律渊源,那些属于非正式法律渊源?

(3)从文义解释的角度看,该条中的“法律”应做何种解释?

2.18岁男青年罗某在外地求职时遭遇同性张某“强奸”,当他希望通过法律制裁对方时,却遇

到了意想不到的难题:对于“男男强奸”问题,是否构成犯罪,是否应该受到刑事处罚,法律上竟没有明确规定。而我国刑法第236条关于强奸罪的规定为“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问题:1.如果作为张某的辩护律师,主张无罪辩护,请问你会坚持以那种法律解释目标来进行解释?理由是什么?

2.运用法律规则逻辑结构理论来分析刑法第236条的逻辑结构。

3.标志宪法司法化的“齐玉苓案批复”于2008年底被最高人民法院取消效力,这与部分宪法学者支持宪法不具备可诉性的主张一致。

问题:(1)什么事可诉性?

(2)如果宪法不具备可诉性的话,那么可诉性是否还能成为法律的基本性质?

4.在上题中的支持宪法不可诉的学者们所持的主要理由是:宪法当中规定的各种具体权利都已经被其他的法律给予了更加具体化的规定,因此无需直接求助宪法诉讼。

问题:(1)何种法律渊源效力的理论能够支持上述学者的主张?

(2)你认为这些学者的看法成立吗?为什么?

5.小学生李明8岁一天偷拿了父母2000元钱,到一珠宝店购买白金项链一条,送给了同班同学王芳,后李明父母知道了所有事情,委托律师找到珠宝店和王芳的家长,要求要回项链,要求珠宝店退款,收回项链。

问题:(1)请指出本案例中存在的平权法律关系?(至少三个)

(2)从法律行为分类的角度,李明购买金项链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至少三种)

(3)李明家长及代理人能要回钱款吗?为什么?

五、论述题(10分)

卢梭说:“我说的对象永远是普遍的,我的意思是指法律只考虑臣民的共同体以及抽象行为,而绝不考虑个别的人以及个别的行为。”

请从卢梭的这句话论述法的规范性。

09—10法理学导论A卷参考答案

.

一、名词解释

1.法系--是指具有某种共性或历史传统的法律的总称.凡属具有某种共性与传统的法律就构成一个法系.

法律体系--是指由根据一定的标准或原则将一国制定和认可的现行全部法律规范划分成若干个法律部门所形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 .

2.成文法--又称制定法,是指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以国家的名义以法定程序创制的,并以规范化的条文形式出现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称.

不成文法--是指国家有权机关认可的,不具有文字形式或虽有文字形式但不具有规范化条文形式的法的总称.

3.权利能力--又称权义能力,是指能够参与的法律关系,依法享有一定权力和承担一定义务的资格.

行为能力--是指法律关系主体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实际取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能力.

4.执法--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法行使管理职权,履行职责,实施法律的活动

司法--指国家司法机关依据法定职权和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5.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因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或法律规定而应承担的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

法律制裁--是特定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对违法者依其法律责任而实施的强制性惩罚措施

二、单项选择题:

1D 2D 3D 4C 5B 6C 7D 8C 9A 10C

三、多项选择题:1ABC 2AC 3ABC 4AB 5AB 6AB 7AC 8AB 9AB 10AB

四、分析题:

(一)

1、属于法律原则

2、法律、习惯和法理;法律属于正式法律渊源,而习惯和法律属于非正式法律渊源

3、扩充解释

(二)

1. 主观目标说。因为从文本角度来说,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男男强奸罪名,立法者最初在定义强奸罪的时候仅仅考虑的是对妇女的保护。

2.假定条件:如果运用了暴力、胁迫或其他手段的;行为模式:勿为——不得强奸妇女;法律后果: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

1.可诉性:可争讼性与可裁判性

2.能,原因在于法律所具有的属性并不必然体现在每一个具体的法律当中

(四)

1.位阶理论:下位法如果与上位法不矛盾,那么应当使用下位法,而非使用上位法

2.不成立,因为法律漏洞的存在或者并非所有的权利都在法律当中得到明确的规定

(五)

1.李明和父母;李明和同学;李明和商店;李明父母和律师

2.个人行为、双方行为(契约行为)、自主行为、私法行为

3.能要回钱,因为李明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行为不发生法律结果

五、论述题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无标准答案。

给分标准:1.回答应当围绕着法律的规范性展开

2.论述清楚,表达流畅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法理学导论》(301010012)期末考试试题(B卷)

考试对象:法学专业2009级

本期末试卷满分为100分,占课程总成绩的100%。

答题要求:

1.请将所有答案统一写在答题纸上,不按要求答题的,责任考生自负。

2.答题纸与试卷一同交回,否则酌情扣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法的渊源与法的形式

2.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

3.实体法与程序法

4.法律事实与事实构成

5.立法与守法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10分)

1关于法的特征,下列哪项表述是正确的?

A法有国家强制性,其他社会规范不具有强制性 B法和其他社会规范都具有程序性C法和其他社会规范都具有国家意志性 D法和其他社会规范都是行为规范

2.下列哪项属于法的形式范畴?

A法律部门 B法律体系

C法系 D规范性法律文件

3从法律规则的行为模式看,下列哪项规则不属于依照这个标准进行的分类?

A权利性规则 B义务性规则

C委任性规则 D权义复合性规则

4英美法系对法基本分类是哪一个?

A公法和私法 B普通法和衡平法

C根本法和普通法 D一般法和特别法

5关于过错责任的过错,下列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

A过错是应该受到谴责的心理状态 B过错有故意和过失

C每个人都可能有过错 D有过错就有责任

6能够参加法律关系,在其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是?

A权利能力 B行为能力

C权利 D责任能力

7关于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下列哪项说法是不正确的?

A法律规则在逻辑上有三要素 B三要素在逻辑上缺一不可

C三要素在条文上缺一不可 D行为模式是核心部分

8法的渊源是指下列哪一项?

A历史渊源 B理论渊源

C社会渊源 D效力渊源

9按照权利之间的因果关系,可以把权利分为哪个类别?

A基本权利和普通权利 B原有权和救济权

C绝对权和相对权 D法定权利和约定权利

10下列说法,哪项是不正确的?

A法律规则适用于个案一定会产生正义的判决

B法律规则适用于个案也可能产生违反正义的判决

C法官可以用法律原则进行衡量,以达个案正义

D衡量的过程会赋予法官自由裁量权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20分)

1关于法的形式,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制定法是成文法

B判例法是成文法

C历史上,法的形式从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

2.下列哪些选项不属于从旧原则?

A旧的事项适用旧法

B旧的事项适用新法

C旧的事项,如果新法处理比旧法为轻,则适用新法

3关于法律部门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法律部门是构成法律体系的基本单位

B划分法律部门的主要标准是调整对象

C两个不同的法律部门一定不会调整同样的社会关系

4以下哪些是解决同一位阶的法律渊源冲突的规则?

A特别法优于普通法

B后法优于前法

C程序法优于实体法

5关于法律条文和法律规则,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一个条文可以表述一个规则的全部要素

B几个条文可以共同表述一个规则的全部要素

C一个条文可以表述几个规则的不同要素

6关于行政法和行政法规,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行政法规是国务院制定的

B行政法规的内容有行政法

C法律的内容有行政法

7关于非正式法源,下列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

A非正式法源没有约束力

B非正式法源有法律意义

C法官在审理民事、刑事案件时,如果没有正式法源,可以援引非正式法源

8对于普通法,可以从下列哪些维度上进行理解?

A在普通法和衡平法的维度

B在根本法和普通法的维度

C在普通法和特别法的维度

9按照法律解释的尺度标准,下列哪些解释属于这一划分的结果?

A限制解释

B扩大解释

C目的解释

10.按照我国法律解释体制,某省法院在司法审判中对法律的解释,不属于下列哪些解释?A立法解释

B司法解释

C行政解释

四、分析题(每题8分,共40分)

1. 东汉文字学家许慎在其所著《说文解字》释义到:“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

问题:(1)请解释上述释义中的法意?

(2)请解释其中“廌”的法意?

2.标志宪法司法化的“齐玉苓案批复”于2008年底被最高人民法院取消效力,这与部分宪法学者支持宪法不具备可诉性的主张一致。

问题:(1)什么事可诉性?

(2)如果宪法不具备可诉性的话,那么可诉性是否还能成为法律的基本性质?

3.在上题中的支持宪法不可诉的学者们所持的主要理由是:宪法当中规定的各种具体权利都已经被其他的法律给予了更加具体化的规定,因此无需直接求助宪法诉讼。

问题:(1)何种法律渊源效力的理论能够支持上述学者的主张?

(2)你认为这些学者的看法成立吗?为什么?

4. A市出租汽车李某发现路边有一老者昏迷,于是将老者扶到自己车上,逆行向医院驶去。为了尽快到达医院,李某闯了三次红灯。《A市交通道路管理条例》第22条规定:“驾驶机动车时逆行,罚款100元”;第23条规定:“驾驶机动车时闯红灯,罚款200元”。因此执勤交警王某对李某罚款700元。

问题:(1)执勤交警王某运用的是那种形式推理?为什么?

(2)本案能否运用实质推理?为什么?

5.2006年杭州市公安局查获一起组织男性为同性提供性服务的案件,我国刑法第三百五十八条规定:组织他人卖淫或者强迫他人卖淫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问题:卖淫的通常含义是为异性提供性服务并牟利,你认为将材料中的情况归入组织卖淫罪的举动是法律解释还是类比推理?为什么

五、论述题(10分)

请运用法理学的知识分析如下表述:“法律应该是稳定的,但不能停止不前”。

09—10法理学导论B卷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法的渊源--是指被承认具有法的效力,法的权威性或具有法律意义并作为法官审理案件的规范或准则的来源.

法的形式--指法的内容的表现形式,是法的内容要素的外在结构和组织形态.

2.法律权利--是指由国家通过法律加以许可的自由意志支配的行为范围.

法律义务--是指国家通过法律规定对法律主体行为的一种约束手段,是法律规定人们应当作出和不得作出某种行为的界限.

3.实体法--指主要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法律.

程序法--指保证权利义务得以实施的程序和步骤的法律.

4.法律事实--指具有法律关联性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或现象. 事实构成--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律事实构成的相关整体.

5.立法--指有权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活动.

守法--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律规定,正确行使权利,切实履行义务的活动.

二、单项选择题:

1D 2D 3C 4B 5C 6A 7C 8D 9B 10A

三、多选:

1AC ,2BC ,3AB, 4AB, 5ABC, 6ABC, 7AB, 8ABC ,9AB ,10ABC

四、分析题

(一)

1.第一,“法”与“刑”是通用的。第二,法者平之如水,含有“公平”之意,第三,法从廌去,所以触不直者去之,含有“明断曲直”之意。

2.体现了神灵裁判。廌(zhi ),是传说中的一种似“-角之羊”、“-角之牛”或“一角之鹿”的神兽,《神异经》称之为“獬豸”。其“性知有罪……,有罪则触,无罪则不触。”豸成为“治狱”、“罪疑者”、“别曲直”的某种象征,是正直标准(即法)的化身。

(二)

1.可诉性:可争讼性与可裁判性

2.能,原因在于法律所具有的属性并不必然体现在每一个具体的法律当中

(三)

1.位阶理论:下位法如果与上位法不矛盾,那么应当使用下位法,而非使用上位法

2.不成立,因为法律漏洞的存在或者并非所有的权利都在法律当中得到明确的规定

(四)

1.演绎推理,因为这个推理过程满足将法律事实这个小前提与法律规范的大前提结合起来得出判决结果。

2.可以,因为形式推理得出的结果存在实质理由上的缺陷。

(五)

本题无标准答案

(1)回答“法律解释”得分为2-6分;(2)回答“目的解释”或“类比推理”得分为3-8分。(只有提供三项不同理由,且理由有说服力的,才能得到最高分,每少一项扣2分。没有理由只得最低分)

五、论述题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无标准答案。

给分标准:1.回答应当围绕一个基本问题展开论述

2.论述清楚,表达流畅

法理学期末复习重点同步练习1.doc

11级法理学期末复习重点同步练习 根据法理老师给的重点从《法理学》光盘里挑选出来的习题,希望对 大家期末复习有帮助。--黄志民C1:导论: 一、名词解释: 法理学 二、单项选择题: A)的关系。 1. 法理学与部门法学的关系是( A. 一般与特殊 B. 整体与局部 C. 理论与实际 D.论与史 2. “法理学所关心的不是法律的知识(knowledge),而是法律的思考或者思想(thought)。” C)提出的。这一观点是( A. 罗尔斯 B. 庞德 C. 哈特 D.卢曼 C)在其《中国法理学发达史论》中最早使用了“法理学”一词。 3. 在中国,( A. 康有为 B. 黄宗羲 C. 梁启超 D.杨度 三、多项选择题: AB1.以下哪些是法理学研究的一般性问题()。 A. 法律解释 B. 法的适用 C. 刑事责任 D. 行政处罚ABCD)。 2.美国法学家霍尔认为,法理学包括( A. 法律价值论 B. 法律社会论 C. 法律形式论 D. 法律本体论 C2:法的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 D )是社会调整的主要依据。( A. A.法律B.道德C.伦理D.行为规范 A2.法的起源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私有制的产生 C.社会分工的出现D.氏族公社的瓦解 B )。3.法产生的标志是( A.原始社会的习惯B.习惯法C.成文法D.奴隶制国家

A )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具有剥削阶级类型的法。4.(A.奴隶制法律制度 B.封建制法律制度 1 C.资本主义法律制度D.社会主义法律制度 C )。5.关于资本主义法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 .在封建社会中后期出现的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法律,在本质上已属于真正意义上的 A 资本主义法律了但其法律的产生却呈现出大致相同的特.各国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的建立虽然有 现有后, B 征 C.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资本主义法律始终不变的核心 D.资本主义法与社会主义法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公共意志的体现 C ).最早依法建立维护代议制和民主制的法律是(。6A.奴隶制法律制度 B.封建制法律制度 C.资本主义法律制度D.社会主义法律制度 D )。7.关于资本主义社会两大法系表述正确的是(A.大陆法系是在普通法的基础上 发展起来的 B.英美法律在诉讼程序方面倾向于职权主义 C.西班牙法律属于英美法系 D.两大法系的差别在逐渐缩小,但差别还将长期存在 B)。 .下列哪项不属于大陆法系的渊源(8 A.《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B.《自由大宪章》 C.教会法D.罗马法 A )”传统的法典是(。9.在19 世纪欧洲大陆各国的法典编纂运动中,开创“民商分立.《德国民法典》 B 《普鲁士法典》.二、多项选择题:到(.法典 D D A.《拿破仑法典》 C.《苏俄民法典》 )的过程。习惯法)再到(成文法 C.成文法A.习惯 1.法的起源经历了从 (B.习惯法 习惯) 。)2.原始习惯和法的区别有以下方面(ABCD B.体现本质不同A.产生方式不同 .实施方式不同 D C.适用范围不同 。)3.关于法律起源一般规律的表述,错误的是(ACD .由无强制性规范的调整发展为有强制性规范的调整 A B.由个别调整逐渐发展为规范性调整 C.由原始社会的习惯发展为习惯法再发展为判例法 .由公法为主发展为公法和私法并重 D 。 BCD ) 4.在原始社会中,(.没有为人们共同遵守的社会规范 A B.没有习惯法

法理学导论名词解释整理

名词解释整理 1.法学:所谓法学,就是研究法律现象的知识体系,是以特定的概念、原理来探求法律问题之答案的学问。也可以说,法学是一门实践学问,实践知识,即通过“实践之思”获取的知识。 2.法学思维:是法学者在研究法律现象时所持的思考立场、态度、观点、价值和方法。 3.法学方法:从广义上讲,包括法学建构的方法、法学研究的方法和法律适用的方法。从狭义上讲,主要是指法律适用的方法。(在法律实践中,法律适用总是居于核心的地位。从法律运行的角度看,司法居于中心的环节。) 4.法理学:是一门研究所有法律制度中的一般问题、原理、原则和制度的学问。是对每一法学学科中带有共同性、根本性的问题和原理做横断面的考察。(法理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法和法学的一般原理(哲理)、基本的法律原则、基本概念和制度以及这些法律制度运行的机制。) 5.法学体系,也称为“法学分科的体系”,即由法学各个分支学科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它的中心问题是关于法学内部各分支学科的划分或法学学科的分类。 6.法学理论体系:是建立在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的法律理论观点、思想和学说体系。(一个国家的法学分科体系大致统一,但却可以并存多个不同的法学理论体系。) 7.应然法:就是“应该是怎么样的法”,即根据自身的特性而应达到某种理想或理念状态的法,有时又被称为“理想法”或“理念法”。 8.实然法:就是“实际上是什么样的法”,即在现实中实际存在、实际发生效力、对人们的行为实际产生作用的法,有时也被称为“实际的法”。 9.自然法理论:否认法自身的独立性,认为法必然从属于更为高级的行为标准(现代自然法理论认为主要是指道德),因此违反这个更高标准的法就不再是法。基本主张是“恶法非法”。 10.法律实证主义:认为法是人类社会的产物,是有意识创造出来的行为准则。因此,只有实在法才是严格意义上的法律,是实际存在的、具有实际效力并可以精确分析的法律,也只有实在法才是法理学研究的对象。与其他的行为准则没有必然的关系,即使实在法与上述准则相违背,也不能成为否定实在法之法律性质的理由,人们依然具有服从这种法律的义务。即“恶法亦法”。 11.法的作用:是指法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对人们的行为和社会生活所产生的影响和结果。 12.法的内容:是指法的内在要素,即法律规范及其构成要素。 13.法的形式:法的内容的表现方式,是法的内容要素的外在结构和组织形态。 14.法律权利:由国家通过法律加以许可的自由意志支配的行为范围。(特点:法律性、自主性、利益性、与法律义务的相关性)一个完整的法律权利的结构,实际上是三个权利要素的统一: 1)自由权。权利人可以自主决定作出一定行为的权利,不受他人干涉。(基础) 2)请求权。权利人要求他人作出一定行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的权利。(内容) 3)诉权。权利人在自己的权利受到侵犯时,请求国家机关予以保护的权利。(保障)

法理学复习题- 吉林大学机考题库及答案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法理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从认识论角度,法学可分为( B ) A.国内法学和国际法学 B.理论法学和应用法学 C.法学本科和法学边缘学科 D.立法学和法解释学 2.研究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根本方法是( C )。 A.社会调查方法 B.系统论方法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 D.法律解释方法 3.首先提出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的是( C ) A.柏拉图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孟德斯鸠 4.法典编纂是指( C )。 A.对原有全部规范性文件进行整理 B.在不改变原有规范性文件内容的前提下进行加工 C.对属于某一法律部门的规范性文件进行整理加工,编织成新的系统化的法律文件,是一种立法活动 D.不是一种立法活动 5.法可以划分为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和社会主义法。这种划分方法所依据的是( D )。 A.法的历史渊源 B.法族 C.法系 D.法的历史类型 6.部门法划分的主要标准是(C ) A.法律调整方法 B.法律数量 C.法律调整对象

D.法律原则 7.关于部门规章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B ) A.部门规章的效力等同于行政法规 B.部门规章的效力低于行政法规 C.国务院总理签署公布部门规章 D.部门规章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 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律规则构成要素的是哪一项?( D ) A.假定 B.行为模式 C.法律后果 D.概念 9.下列所述的法律原则不属于公理性原则的是哪一选项?( C ) A.《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的原则 B.《合同法》规定,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 C.《婚姻法》规定,实行计划生育的原则 D.《民法通则》规定,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 10.调整国家与普通个人之间的关系的法律是( C ) A.根本法 B.成文法 C.公法 D.一般法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这些权利属于( B ) A.现实权利 B.一般权利 C.普通权利 D.集体权利 12.下列法律中,哪一个属于我国的行政法法律部门( C ) A.婚姻法 B.合同法 C.律师法 D.劳动法 13.下列法律中,哪一个不属于我国的民商法法律部门( C )

杨心宇《法理学导论》复习笔记(法的本质)【圣才出品】

杨心宇《法理学导论》复习笔记 第一章法的本质 一、法的概念 1.法概念思想流 (1)古希腊的法概念 在古希腊时代,对于法是什么的争论,是围绕着法与正义的关系而展开的。 ①柏拉图的观点 柏拉图主张“人治”,强调法的工具价值,认为法是达致“善”的国家的手段,而且是“人治”之下的辅助手段。 ②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亚里士多德主张“法治”是建立“善”的国家的直接途径。他所认为的法治指:“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得良好的法律。” ③诡辩学者的观点 诡辩论者认为正义只不过是强者的利益而非美德,法则是强者利益的载体。 ④斯多葛学派的观点 其基本观点是:人的理性来源于自然,而自然法是理性的律令,因而法即自然理性,现实的法律乃是自然法在俗世的再现。 (2)中世纪的法概念 阿奎那构建了一个在神的最高支配下、人的理性参与下的法体系: ①永恒法—由神的理性支配的法律; ②自然法—理性动物对永恒法的参与;

③人法—由自然法出发,靠推理的力量得出的特殊安排; ④神法—对于人的推理和判断进行修正的永恒法于世俗社会的体现。 (3)近现代的法概念 ①理性主义的法概念 a.古典自然法学派 古典自然法学派对法的理解由神的理性回归到人的理性,遵循“自然状态的假设——人类理性力量——缔结社会契约——文明社会制度建设”的丝路,在法的本体论方面强调人的理性能力,人们可以通过契约建立社会共同体。 b.康德的法观念 康德认为法是一种权利。他的法观念核心是自由,渗透着市民社会的自由主义。 c.黑格尔的法概念 黑格尔认为“任何定在,只要是自由意志的定在,就叫做法。所以一般说来,法就是作为理念的自由”。黑格尔同样主张法的本质是自由。 ②历史法学派的法概念 历史法学派主张法的产生和发展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认为法的本质在于民族精神。 ③功利主义的法概念 功利主义认为立法的根本目的是追求最大范围的幸福,强调法律是主权者的命令。该学派代表人物边沁一方面依照功利观念约束立法,另一方面同时强调法的形式上的实定性。 ④实证主义的法概念 实证主义排除法学对道德的考察,认为法学所关注的是实定法内部的概念和结构。 ⑤社会学法学的法概念 社会学法学则是力图分析在实在法发生、发展的社会环境中对法具有决定作用和重大影

《法理学》期末复习试题与参考答案解析

《法理学》期末复习题与参考答案解析 1、下列关于法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法可以管制人的思想; B、合同具有法律效力,故合同是法; C、所有国家机关的内部规章制度都是法; D、法的根本属性是其阶级性。 2、“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这一法律规范中,()是该规范的假定部分。 A、“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B、“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 C、“有配偶而重婚的”; D、“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3、结婚登记会引起()。 A、法律关系的发生; B、法律关系的变更; C、法律关系客体的变更; D、法律关系的消灭。 4、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关系发展的要求; B、阶级矛盾不可调和; C、社会革命力量的推动; D、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 5、违法行为最基本、最本质的特征是()。 A、主观存在过错; B、应受法律制裁性; C、违法性; D、社会危害性。 6、法律所保护而为违法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是()。 A、违法行为的客观方面; B、违法行为的主观方面; C、违法行为的客体; D、违法行为的主体。 7、一国或一地区现行法律规范按不同的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是()。 A、法系; B、立法体系; C、法学体系; D、法律体系。 8、法律调整是一种( )。 A、个别性调整; B、规范性调整; C、习惯性调整; D、具体性调整。 9、法律调整的对象是划分部门法的( )。 A、唯一标准; B、次要原则; C、主要标准; D、主观标准。 10、大陆法系是以( )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各国法律的总称。 A、法国民法典; B、德国民法典; C、罗马法; D、美国法。 11、下列对法的认识,正确的是()。 A、法可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 B、好的法律文件必然会导致公正的法律后果; C、法是唯一的统治工具; D、法与现实生活总有一定程度的不适应。 12、在司法实践中,当行为发生在新法事实之前,而新法与旧法规定不同时,

法理学导论复习整理

法理学导论重点复习 一、法律的基本特征及其本质 基本特征:1.国家创制性 2.特殊规性 3.普遍适用性 4.国家强制性 本质:初级本质:法有国家意志性,即法是国家意志的表现。 二级本质:法有阶级性,即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终极本质:法有物质制约性,即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容是由该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 二、法律消极作用产生的根源 一是立法者和执法者的偏私性,二是立法者和执法者认识能力上的局限性,三是法律自身所固有的缺陷(如滞后性)。 三、法律与道德的异同 相同点:1.法律和道德都是建立在相同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现象,其总体精神和主要的容大致相同; 2.二者都是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不同点:1.产生的社会条件不同。法律的产生晚于道德。法律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随着原始氏族制度的解体和私有制与阶级的出现而产生的,道德则是人类早期文明的表现,它的产生是与人类社会的形成同步的。在原始氏族公社时期,道德是最主要的社会控制手段。 2.形成的方式不同。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道德则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自发”地形成的。 3.表现形式不同。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具有明确的容,通常表现为规性法律文件。道德没有特定的表现形式,一般存在于人们的社会意识之中,并通过人们的言论和行为表现出来。 4.调整的围不同。道德的调整围要比法律广泛得多。法律只调整那些对建立正常社会秩序具有比较重要意义的社会关系,而道德几乎涉及社会关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 5.作用的侧重点不同。法律主要作用于人的外部行为。道德则主要作用于人的心世界。 6.实施的方式不同。法律在实施上具有国家强制性,它以国家强制力作为实施的后盾。道德在实施上也有一定的强制性,但没有国家强制性,它主要依靠社会舆论和心信念等力量来获得实施。 四、法的产生规律和发展规律 法的形成的原因: 1.社会分工和私有制出现是法律形成的经济根源; 2.阶级出现和阶级斗争是法律形成的政治根源; 3.文明的进步是法律形成的社会根源。 法的形成的标志: 1.国家的产生;

法理学复习重点-考试前复习资料(免费)(可编辑修改word版)

《法理学》200510 考试考前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考核方式介绍 (1) 第二部分复习指导 (1) ?单项选择题复习指导 (1) ?多项选择题复习指导 (8) ?名词解释复习指导 (10) ?简答题复习指导 (12) ?论述题复习指导 (14) 第一部分考核方式介绍 一、考核形式: 闭卷考试,其中客观题(选择题)采用机读卡答题,主观题答在答题纸上。 二、考试时间:2 小时。 三、试卷结构: 考试采用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各种题型的题量及所占分数的分配为:单项选择题为30 小题,每小题1 分,共30 分;多项选择题为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10 分;名词解释题为5 小题,每小题4 分,共20 分;简答题为2 小题,每小题10 分,共20 分;论述题为1 小题,每题20 分,满分100 分。 第二部分复习指导 ?单项选择题复习指导 一、答题技巧

单项选择题题干常以陈述句或问句提出解题依据、目标、要求和方法等。要求考生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的或者最为合适的选项。其难点在于几个备选答案多是相似的,极易混淆。此类题的目的是测试考生分辨正确和错误的能力,检查考生对课程基本内容,特别是基本概念掌握的程度和准确性。解答单项选择题的关键在于对课程内容和基本概念的熟悉和掌握程度,但同时也要注意看清楚题目和选项,一定要看明白问的是什么问题再做回答,以免无谓的丢分。 二、复习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绪论 法学的职能是什么;西方主要法学流派的主要观点。 第二章法的概念 法的外部特征有哪些;法的本质的不同说法;法的一般分类的标准。 第三章法的产生和历史发展 什么是社会调整;法的产生的标志;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原因;法律制度的继承与移植;两大法系的区别。 第四章法的作用和价值 法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包括哪些;法的价值的理解。 第五章法治与法制现代化 法治的核心是什么;什么是法制现代化 第六章法的创制 我国的立法体制,主要掌握不同主体的立法权限;我国的立法程序。 第七章法的渊源 我国的法律渊源有哪些;法典编撰与法规清理的异同点。 第八章法律规范 法律规范的结构;法律规范的不同分类标准。 第九章法律体系 划分法律部门的标准;我国的法律体系。 第十章法的实施 法的实施与实现的关系;法的适用主体包括哪些。 第十一章法律关系 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什么;什么是法律事实。

(完整版)法理学复习重点-考试前复习资料(免费)

《法理学》200510考试考前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考核方式介绍 0 第二部分复习指导 0 ?单项选择题复习指导 0 ?多项选择题复习指导 (7) ?名词解释复习指导 (10) ?简答题复习指导 (11) ?论述题复习指导 (13) 第一部分考核方式介绍 一、考核形式: 闭卷考试,其中客观题(选择题)采用机读卡答题,主观题答在答题纸上。 二、考试时间:2小时。 三、试卷结构: 考试采用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各种题型的题量及所占分数的分配为:单项选择题为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多项选择题为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名词解释题为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简答题为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论述题为1小题,每题20分,满分100分。 第二部分复习指导 ?单项选择题复习指导 一、答题技巧

单项选择题题干常以陈述句或问句提出解题依据、目标、要求和方法等。要求考生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的或者最为合适的选项。其难点在于几个备选答案多是相似的,极易混淆。此类题的目的是测试考生分辨正确和错误的能力,检查考生对课程基本内容,特别是基本概念掌握的程度和准确性。解答单项选择题的关键在于对课程内容和基本概念的熟悉和掌握程度,但同时也要注意看清楚题目和选项,一定要看明白问的是什么问题再做回答,以免无谓的丢分。 二、复习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绪论 法学的职能是什么;西方主要法学流派的主要观点。 第二章法的概念 法的外部特征有哪些;法的本质的不同说法;法的一般分类的标准。 第三章法的产生和历史发展 什么是社会调整;法的产生的标志;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原因;法律制度的继承与移植;两大法系的区别。 第四章法的作用和价值 法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包括哪些;法的价值的理解。 第五章法治与法制现代化 法治的核心是什么;什么是法制现代化 第六章法的创制 我国的立法体制,主要掌握不同主体的立法权限;我国的立法程序。 第七章法的渊源 我国的法律渊源有哪些;法典编撰与法规清理的异同点。 第八章法律规范 法律规范的结构;法律规范的不同分类标准。 第九章法律体系 划分法律部门的标准;我国的法律体系。 第十章法的实施 法的实施与实现的关系;法的适用主体包括哪些。 第十一章法律关系 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什么;什么是法律事实。

法理学导论总复习(个人版)

引论 (5) 第一节法学 (5) 第二节法学思维与法学方法 (5) 第三节法理学 (6) 第一章法 (6) 第二节法概念的争议 (6) 第三节法的特征 (7) 第四节法的作用 (9) 第二章法的内容与形式 (9) 第二节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9第三节法的成文形式与不成文形式 (11) 第四节法系 (13) 第三章法的渊源与法的分类 (14) 第一节法的渊源的概念 (14) 第二节正式法源 (14) 第三节非正式法源 (16) 第四节法的分类 (16) 第四章法的效力 (18) 第一节法的效力概述 (18) 第二节法的时间效力 (18) 第三节法的空间效力 (20) 第四节法的对人效力 (20) 第五章法律规范(重中之重重,可能有15——20分题) (20) 第一节法律规则 (21) 第二节法律原则 (23) 第六章法律体系 (24) 第一节法律体系与法律部门的概念 (24) 第二节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 (24) 第七章法律行为与法律意识 (25) 第一节法律行为 (25) 第二节法律意识 (25) 第八章法律关系(重点章节) (25) 第一节法律关系的概述 (25) 第二节法律关系主体 (26) 第三节法律关系的内容 (26) 第四节法律关系客体 (27) 第五节法律事实 (27) 第九章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 (27) 第一节法律责任的概念 (27) 第二节法律责任的分类与竞合 (28) 第三节法律责任的归结和免除 (29) 第四节法律制裁 (30) 第十章立法(不在考试范围) (31)

第一节立法与立法体制 (31) 第二节立法程序 (33) 第三节规范性文件的系统化 (33) 第十一章法的实施 (34) 第一节执法 (34) 第二节司法(小重点) (34) 第三节守法 (35) 第四节法律监督 (35) 第十二章法律推理 (38) 第一节法律推理概述 (38) 第二节演绎法律推理 (38) 第三节类比推理 (38) 第十三章法律解释 (39) 第一节法律解释的概述 (39) 第二节法律解释的目标与方法 (39) 第三节当代中国的法律解释体制 (41) 第十四章法的实现与法律秩序 (43) 第一节法的实现 (43) 第三节法律秩序 (43) 目录 引论 第一节法学:概念性质研究对象 第二节法学思维与法学方法:思维方法 第三节法理学:词源体系在法学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学习的意义 第一编法学的基本概念 第一章法 第二节法概念的争议:应然法与实然法自然法与实在法国法及其外延 第三节法的特征:规范性国家意志性国家强制性普遍性程序性可诉性 第四节法的作用:含义规范作用(要求熟练掌握)社会作用局限性 第二章法的内容与形式 第二节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重中之重):概念分类相互关系

《法理学导论》试题

《法理学》综合测评卷A 一、单项选择题 1、法学又称法律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 A.社会现象 B.法律现象 C.自然现象 D.综合现象 2、在我国,国务院有权制定() A.法律 B.部门法规 C.地方性法规 D.行政法规 3、下列法律文件中,属于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是() A.宪法 B.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C.《证券法》 D.法院调解书 4、针对某一类主体、某一类情况而使用一般行为规则进行的重复性的调整是()A.个别性调整 B.规范性调整 C.特殊性调整 D.社会性调整 5、当代我国法学对法律制度进行本质分类的概念是() A.法律体系 B.法律部门 C.法的历史类型 D.法系 6、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条件是() A.生产力发展 B.阶级斗争激化 C.社会革命 D.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 7、按照法的历史传统和法的外部特征对法进行的分类,法学上被称为() A.法学体系 B.法律体系 C.法律制度 D.法系 8、资本主义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A.维护等级特权 B.依法治国原则 C.保留原始习惯痕迹 D.确立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9、有权对法律做出司法解释的是() A.最高人民法院 B.高级人民法院 C.中级人民法院 D.基层人民法院 10、社会主义法产生的前提条件是() A.无产阶级夺取政权 B.阶级斗争激化 C.摧毁旧法体系 D.人民参加立法 11、社会主义法区别于剥削阶级法的最基本特征是() A.科学性和公正性统一 B.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C.强制性和自愿性的统一D.规范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12、社会主义法和社会主义道德区别是() A.反映意志不同 B.思想基础不同 C.目的作用不同 D.制定和实施的方式不同

法理学大一期末考试 (简答,论述 )重点(精品文档)_共5页

一、简答题 1.法有哪些的基本特征 答:法是调节人们行为的规范。(2分) 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2分) 法规定人们的权利、义务、权力。(2分) 法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2分) 3、法的产生有哪些共同规律(理解,易考选择题) 答:1、对人的行为的个别调整逐步发展到规范性调整,即不是对特定的人和事的调整,而是对一般人和事的调整。(2分) 2、由习惯演变为习惯法再发展到成文法。(2分) 3、从法律、道德和宗教三种规范混为一体逐渐转化为各个相互独立的不同社会规范。(2分) 4、当代中国法律适用的原则 答: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1.5分) 2、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1.5分) 3、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1.5分) 4、国家赔偿与司法责任(1.5分) 5、法的规范性作用可分为哪几种作用 答:1、指引作用。又对本人行为的指引,确定的指引和有选择的指引。(2分) 2、评价作用。(1分) 3、教育作用。(1分) 4、预测作用。(1分) 5、强制作用。(1分) 6、如何理解法的作用的局限性(理解,易考选择题) 答:1、法并不是调整社会关系的唯一手段。(1.5分) 2、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1.5分) 3、法律的抽象性、稳定性与现实性的矛盾。(1.5分) 4、法律所要适用的事实无法确定。(1.5分) 7、我国法律在调节各种利益关系矛盾时应遵循哪些准则 答、1、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1.5分) 2、兼顾多数利益与少数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1.5分) 3、效率优先,兼顾公平。(1.5分) 4、善于选择最佳方案。(1.5分) 8、简述法产生的条件和原因(理解即可) 答:1、经济原因:法的产生是由多种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但这些因素又是在阶级因素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条件下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法是商品生产和交换的产物。(2分) 2、阶级原因:是当时阶级划分、阶级斗争的结果,产生了私有制、国家和阶级,作为统治阶级的奴隶主,利用国家和法律来维护自己的统治。(2分)

法理学导论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信息来源:法大BBS 付姿祯搜集整理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法理学导论》(课程号301010012)期末考试试题 本期末试卷满分为100分,占课程总成绩的100% 答题要求 ①请将所有大难统一写在答题纸上,不按要求答题的,责任考生自负 ②答题纸与试卷一同交回,否则酌情扣分。 A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法的指引作用和预测作用 2、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 3、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4、历史解释和目的解释 5、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这表明法律具有哪种属性? A 国家强制性 B 国家意志性 C 规范性 D 普遍性 2、下列不属于司法的属性是哪一项? A 中立性 B 裁判性 C 主动性 D 程序性 3、国务院根据自己的职权制定的,是哪种规范性法律文件? A 行政法 B 行政法规 C 法律 D 行政规章 4、下列关于法理学的表述,错误的是哪项? A 法理学是理论法学,不是应用法学 B 法理学围绕实践理性展开讨论 C 法理学具有理论意义,不具有应用意义 D 法理学是法学的理论基础 5、《合同法》第175条规定:“当事人约定易货交易,转移标的物所有权的,参照买卖合同的有关规定。”这一规则属于哪种类型? A 确定性规则 B 准用性规则 C 委任性规则 D 义务性规则 6、对法的词源考察,汉字古体“法”字有诸多意蕴,下列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A 神明裁判 B 公平 C 制裁 D 一般调整先于个别调整 7、大陆法系对法的基本分类是哪一个? A 实体法和程序法 B 普通法和衡平法 C 公法和私法 D 根本法和普通法 8、关于法律体系,下列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完整版)《法理学》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法理学》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1、下列关于法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法可以管制人的思想; B、合同具有法律效力,故合同是法; C、所有国家机关的内部规章制度都是法; D、法的根本属性是其阶级性。 2、“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这一法律规范中,()是该规范的假定部分。 A、“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B、“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 C、“有配偶而重婚的”; D、“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3、结婚登记会引起()。 A、法律关系的发生; B、法律关系的变更; C、法律关系客体的变更; D、法律关系的消灭。 4、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关系发展的要求; B、阶级矛盾不可调和; C、社会革命力量的推动; D、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 5、违法行为最基本、最本质的特征是()。 A、主观存在过错; B、应受法律制裁性; C、违法性; D、社会危害性。 6、法律所保护而为违法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是()。 A、违法行为的客观方面; B、违法行为的主观方面; C、违法行为的客体; D、违法行为的主体。 7、一国或一地区现行法律规范按不同的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是()。 A、法系; B、立法体系; C、法学体系; D、法律体系。 8、法律调整是一种( )。 A、个别性调整; B、规范性调整; C、习惯性调整; D、具体性调整。 9、法律调整的对象是划分部门法的( )。 A、唯一标准; B、次要原则; C、主要标准; D、主观标准。 10、大陆法系是以( )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各国法律的总称。 A、法国民法典; B、德国民法典; C、罗马法; D、美国法。 11、下列对法的认识,正确的是()。 A、法可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 B、好的法律文件必然会导致公正的法律后果; C、法是唯一的统治工具; D、法与现实生活总有一定程度的不适应。 12、在司法实践中,当行为发生在新法事实之前,而新法与旧法规定不同时,应当适用()。 A、旧法优于新法的原则; B、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 C、从新兼从轻原则; D、从旧兼从轻原则。 13、“对居住在本国领域内的一切人,不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或无国籍人,一律适用本国法。”这一表述说明,该法律规定在对人的效力上采用

法理学考试考前复习资料

法理学考试考前复习资料 考核方式介绍 考核形式:闭卷考试,其中客观题(选择题)采用机读卡答题,主观题答在答题纸上。 考试时间:2小时。 试卷结构:考试采用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各种题型的题量及所占分数的分配为:单项选择题为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多项选择题为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名词解释题为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简答题为2小题,每小 题10分,共20分;论述题为1小题,每题20分,满分100分 复习指导 单项选择题复习指导 答题技巧 单项选择题题干常以陈述句或问句提出解题依据、目标、要求和方法 等。要求考生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的或者最为合适的选项。其难点在于几个备选答案多是相似的,极易混淆。此类题的目的是测试考生分辨正确和错误的能力,检查考生对课程基本内容,特别是基本概念掌握的程度和准确性。解答单项选择题的关键在于对课程内容和基本概念的熟悉和掌握程度,但同时也要注意看清楚题目和选项,一定要看明白问的是什么问题再做回答,以免无谓的丢分。 复习重点和难点 绪论 法学的职能是什么;西方主要法学流派的主要观点。 法的概念 法的外部特征有哪些;法的本质的不同说法;法的一般分类的标准。 法的产生和历史发展 什么是社会调整;法的产生的标志;法的历史类型更替 的原因;法律制度的继承与移植;两大法系的区别。 法的作用和价值 法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包括哪些;法的价值的理 解。 法治与法制现代化 法治的核心是什么;什么是法制现代化 法的创制 我国的立法体制,主要掌握不同主体的立法权限;我国的立法程序。 法的渊源 我国的法律渊源有哪些;法典编撰与法规清理的异同点。 法律规范 法律规范的结构;法律规范的不同分类标准。 法律体系 划分法律部门的标准;我国的法律体系。 法的实施 法的实施与实现的关系;法的适用主体包括哪些。

法理学导论08-10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法理学导论》(课程号301010012)期末考试试题 本期末试卷满分为100分,占课程总成绩的100% 答题要求 ①请将所有大难统一写在答题纸上,不按要求答题的,责任考生自负 ②答题纸与试卷一同交回,否则酌情扣分。 A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法的指引作用和预测作用 2、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 3、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4、历史解释和目的解释 5、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这表明法律具有哪种属性? A 国家强制性 B 国家意志性 C 规范性 D 普遍性 2、下列不属于司法的属性是哪一项? A 中立性 B 裁判性 C 主动性 D 程序性 3、国务院根据自己的职权制定的,是哪种规范性法律文件? A 行政法 B 行政法规 C 法律 D 行政规章 4、下列关于法理学的表述,错误的是哪项? A 法理学是理论法学,不是应用法学 B 法理学围绕实践理性展开讨论 C 法理学具有理论意义,不具有应用意义 D 法理学是法学的理论基础 5、《合同法》第175条规定:“当事人约定易货交易,转移标的物所有权的,参照买卖合同的有关规定。”这一规则属于哪种类型? A 确定性规则 B 准用性规则 C 委任性规则 D 义务性规则 6、对法的词源考察,汉字古体“法”字有诸多意蕴,下列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A 神明裁判 B 公平 C 制裁 D 一般调整先于个别调整 7、大陆法系对法的基本分类是哪一个? A 实体法和程序法 B 普通法和衡平法 C 公法和私法 D 根本法和普通法 8、关于法律体系,下列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A 法律体系是国内法体系,不是国际法体系 B 法律体系包含国际私法内容 C 法律体系以法律部门为基本单位

法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法理学 一.法的特征 1 国家创制性从产生方式来看, 法律是由国家创制或认可,一切法律都是以国家名义创制的。 2 特殊规范性从内部结构看, 法律主要是由特殊规范所构成,法律有自己的逻辑结构,法律规范是一种行为规范,通过对人们的行为提出模式化要求,进而实现调整社会关系的目的。 3 普遍适用性从适用范围上,法律是一种普遍性的适用规范。法作为一个整体在本国权 范围内或法所规范的范围内,具有使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一体遵行的法律效力。 4 国家强制性从实施方式来看,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5 法的可诉性法律作为一种规范人们外部行为的规则,可以被任何人(特别是公民和法 人)在法律规定的机构中(特别是法院和仲裁机构中)通过争议解决程序(特别是诉讼程序) 加以运用的可能性。 二.法的规范功能 1 指引功能法所具有的,能够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既定的模式,从而引导人们在法律所 允许的范围内从事社会活动的功用和效能。通过授权性规范,禁止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三种 规范形式形成 2 评价功能法所具有的,能够衡量,评价人们行为的法律意义的功用和效能。评价的客体 是一定行为,标准是合法与不合法,违法与不违法。 3 预测功能根据法对人们某种行为的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及其必然导致的法律后果,人们可 以预先估计到自己行为的结果,从而决定自己行为的取色和方向的一种功用和效能。 4 强制功能法以国家强制力保障自己得以充分实现功用和效能。强制的主体是国家,社会 成员和社会组织,内容在于保障法律权利的充分享有和法律义务的正确履行,目的在于实现 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 5 教育功能法所具有的,通过其规定和实施,影响人们的思想,培养和提高人们的法律意 识,引导人们依法行为的功用和效能。

电大_法理学期末考试多选题参考资料

【以字打头】 1. 以下属于理论法学的学科有( A.法理学B.法哲学C.法社会学D.比较法总论)。 2. 以下关于法与利益的说法正确的有( A. 社会利益的分化导致法的产生B. 统治阶级的共 同利益决定着法的存在和本质C. 法既可以促进也可以阻碍一定利益的形成和发展D. 法可以协调和实现利益)。 3. 以下关于新法与旧法之间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新法肯定旧法B.新法批判旧法C. 新法继承旧法D.新法否定旧法)。 4.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有国家就有法制D.有法制不一定实行法治)。 5. 以下关于法律规范的说法正确的是(A.法律规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B法律规范是法 的基本构成因素C法律规范是一般的行为规范D法律规范是抽象的行为规范) 6.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有国家就有法制D有法制不一定有法治) 7. 以下关于法的阶级统治职能和社会公共职能的说法错误的是(A.社会主义法的一部分法 律执行社会公共职能,而不执行阶级统治职能,如食品卫生法规B 社会主义法中执行 阶级统治职能的那部分法律,如刑法,不执行社会公共职能C.社会主义法中的一部分 法律具有阶级性,执行阶级统治职能;一部分法律具有社会性,执行社会公共职能D.社 会主义法是由执行社会公共职能的法律和执行阶级统治职能的法律构成的一个整体) 8. 以下属于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的是(A.法律B.行政法规C.地方性法规D.民族自治地 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在字打头】 1. 在以下哪种情况下法发挥了法的保护性职能( A.赔偿损失B.罚款C. 追缴税款)。 2. 在局部区域生效的法律是(C.民族自治条例D.地方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3. 在我国,正式的法律解释包括(A. 立法解释B. 司法解释(包括审判解释和检察解释C.行政解释)。 【法字打头】 1. 法的价值具有两方面的特性,分别是( A. 客观性B. 主体性)。 2. 法具有(A.规范性B.阶级意志性C.国家强制性D.物质制约性)等特征。 3. 法律文化是(A. 法的制定B. 法的实施C. 法律教育D. 法学研究)等活动的经验的积累。 4. 法的阶级统治职能和社会公共职能的关系是(A.二者是内在统一的D. 部分法律规范主 要执行社会公共职能)。 5. 法与政治的区别表现在( A.反映的内容不同B.在上层建筑中的地位不同C. 形式不同 D.调控的功能不同)。 6. 法律调整的基本要素是( A. 法律规范B.法律关系C. 实现权利义务的行为D.法的适用)。 7. 法律意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因为( A. 它是社会经济基础的直接反映B.它的对象 是法律现象C.它具有较强的强制性)。 8. 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包括( A.假定B.处理C.制裁)。 9. 法的体系包括(A.法律规范C.法的部门D.法律制度) 10. 法的实现的基本形式有(A.通过具体法律关系的法的实现B.不通过具体法律关系的法 的实现C.法的遵定D.法的适用) 11. 法的适用的主体是(A.国家机关C.国家授权的社会组织) 12. 法律规范的效力包括( B.时间效力C.空间效力D.对人效力) 13. 法学是(A.一门如何组织和运用国家权力和学问B.以法律现实为研究对象C.确认和 保护社会成叫权利义务的学问D.具有阶级性的科学)

(完整word版)西政法理学进阶期末试卷及答案汇总

2006-2007第一学期试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30 分) 1、柏拉图关于法律的主要著作包括() A、《理想国》 B、《政治家》 C、《政治学》 D、《尼各马可伦理学》 2、关于“法律解释”的正确理解是() A、法律解释是成文法出现后的必然现象 B、法律解释必须完全根据法律规范的字面含义进行解释 C、法律解释有完善立法的作用s D、法律解释的效力高于被解释的法律文本 3、法律对利益的调整机制为() A、表达利益要求 B、消灭利益冲突 C、平衡利益冲突 D、重整利益格局 4、有时被人们称为价值法学的是() A、社会法学 B、分析法学 C、自然法学 D、哲理法学 5、以下著名法学家,属于法国的是() A、霍布斯 B、洛克 C、卢梭 D、孟德斯鸠 6、法律与宗教的区别表现为() A、法律的产生远早于宗教 B、法律的基础是人的理性的自觉力量,而宗教则不是 C、法律规则人的外部行为,而宗教规范则相反

D、法律对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明确,而宗教规范则相反 7、法律对社会的影响后果超出了立法者本来的意图,这说明法律具有()功能。 A、显性功能 B、隐性功能 C、正功能 D、非功能 8、“法是由事物的性质产生出来的必然关系”的命题出自() A、马克思 B、霍布斯 C、孟德斯鸠 D、康德 9、对利益作了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式的分类的是() A、德国的赫克 B、法国的爱尔维修 C、英国的边沁 D、美国的庞德 10、关于国家和法的关系,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法治国家和法发生联系,人治国家和法不发生联系 B、法律形式受国家形式的影响 C、国家的性质和特征决定法律的性质和特征 D、国家制度的完善离不开法律的重要作用 11、科学技术对法律系统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战,具体言之,科技对法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科技的发展() A、扩大了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的范围 B、对立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C、对法律实施提供了全新的手段 D、提高了法律实施的效率 12、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社会是法律的产物 B、法律是社会的产物

杨心宇《法理学导论》复习笔记(法与可持续发展)【圣才出品】

杨心宇《法理学导论》复习笔记 第十七章法与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概述 1.人类生存的危机 (1)环境问题凸显 当今人类面临的问题反映为一堆问题或问题的体系,其中环境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是影响发展以至威胁人类生存的主要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人口、资源问题又多综合表现为环境问题。 (2)环境问题的演变 ①从人之初到农业文明后期的几百万年里,人类与环境之间保持着较好的互动关系,环境问题并未成为人类关注的焦点。 ②l8世纪60年代以后的一百多年间,工业革命使得人类从农业经济社会步入工业经济社会。自然科学的发展与技术手段的进步,大大增强了人类开发环境、利用资源的能力。 ③工业化、都市化也带来了人口数量激增、资源过度消耗、环境负载沉重的后果: a.快速增长的世界人口给环境、资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b.捕猎工具的改进使得大量生物物种濒临灭绝; c.化学工业产生的大量有毒、有害、难以分解的化学品,残留在土壤和环境中,严重威胁了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命健康; d.公害事件层出不穷,许多进入生物体内的有害物质将产生潜在的远期危害。 ④在旧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影响下,广大发展中国家成为发达国家转嫁环境污染、倾向环境废物的对象。

(3)全球环境问题 在局部地区环境状况得到改善的同时,全球范围内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也因此愈演愈烈。环境问题从一国内部单一地区向其他地区扩展成为国内环境问题,从国内环境问题向相邻国家扩展成为区域乃至国际环境问题,又从区域或国际问题演变成为全球问题,早已超越边界的局限而成为威胁全人类的危险因素,给人类健康、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2.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萌芽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萌芽,最早可以追溯到成立于1968年的罗马俱乐部;可持续发展运动的先驱,公认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环境保护高潮。 (2)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 可持续发展名词的提出,是在1980年由世界自然保护同盟发起制定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中。 (3)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发展 ①罗马俱乐部指出的人类社会存在“增长的极限”观点和“零增长”理论,为近代以来人类片面的高增长观敲响了警钟,推动了环境保护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②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这是人类第一次聚集在一起讨论地球的环境问题,掀起了全球环境保护运动的第一个高潮。 ③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是人类有关环境与发展问题思考的第二个里程碑。会议确立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社会发展新战略,把可持续发展由理论和概念推向行动。这次大会以一系列公约的形式,把可持续发展问题用国际法规范的手段加以规定,使环境问题与法律紧密联系,从而法律开始更广泛、更敏捷地进入可持续发展领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