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学复习题

美学复习题

美学复习题
美学复习题

美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10分)

1、审美现象的构成:审美客体,审美关系,审美主体三个要素组成。

2、艺术品的初步定位:艺术品是感性的,精神性的人工产品。

【人工产品是艺术品的基本定位】

3、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感知、想象、情感、理解

想象包括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

4、集体无意识说的代表人物——荣格

5、中和的最根本,最高层次上的特征,就是天人合一,这是中国审美文化之魂。

6、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

7、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成是在1750年,以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美学》一书的问世为标志。

8、西方美学史经历从“本体论阶段”到“认识论阶段”再到“语言学阶段”的转换。

9、审美现象是由审美客体,审美主体,审美关系三个要素构成。

10、按照日本学者笠原仲的观点,中国人最原始美的观念是指始于味觉的美。

11、中国当代主观论美学以吕荧和高尔泰为代表

12、中国当代主观论美学以蔡仪为代表

13、中国当代主客观统一以朱光潜为代表

14、中国当代实践美学以李泽厚为代表

15、亚里士多德把美的形式归结为“秩序,均称与明确”

16、审美对象自身的客观条件是物象性和意味性的统一、模糊性和明确性的统一

17、社会美包括人体美,人的行为美,人的性格美和社会环境美

18、艺术美的特点典型性,思想性和普通性

19、悲剧类型分为:命运悲剧,性格悲剧,社会悲剧

20、审美发生理论影响较大的观点主要有:游戏说,生物本能说,巫术说,劳动说

21、艺术家纯粹内在机制包括:艺术敏感,艺术想象力,艺术技巧

22、休谟美学思想中的核心

23、艺术创造的过程分为:触发阶段,发展阶段,生产阶段

24、艺术作品的结构是:物质材料层,符号形式层,意象世界层,超验意境层

25、柏拉图认为理念是万物之源,是美的事物的根源

26、古希腊《诗学》亚里士多德

27、原始艺术的主要样式:雕刻,绘画,音乐,舞蹈

28、时间艺术分指:戏剧,文学,音乐

29、蔡元培把美育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30、柏拉图开启了西方美学关于形而上学

31、色彩,形状,声音构成形式美

32、法国启蒙狄德罗

33、曹丕《曲论.论文》文艺创作风格

34、空间艺术主要指建筑,雕塑,绘画

35、旧石器时代,艺术成为普遍活动

36、巫术是审美活动发生的社会中介因素

37、康德提出美是“无目的合目的性”

二、名词解释(共20分 4个/5分)

1、“美学之父”

1750年,鲍姆加登出版了他的《感性学》。“感性学”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美学”。这标志着美学学科的诞生。鲍氏认为:“美学的目的是感性认识本身的完

善,而这完善也就是美。”(鲍氏《美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第18页。)

鲍氏被后人公认为是“美学之父”。

2、审美关系

审美关系是植根于人与世界存在关系的,借助感性形式建构起来的,自由的情感体验关系。审美关系又可分为三个层次:静观关系、对话关系、存在关系。

3、审美需要

审美需要是指人作为一种有生命、有意识的社会存在物所内在具有的渴望在对象化活动中能动地实现自己、肯定自己,并按照他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人生理想去自由而完整地发展自己的独特的精神要求。

4、审美惊异

审美惊异就是人在现实境遇中由于与客体对象的直接契合所产生出来的一种迥异于日常生活经验的特殊心境,是一种鲜活的生命感。

惊异既表现为客体对主体的召唤,也表现为主体对客体的向往,正是在主客体这种刹那间的直接碰撞与神会中激发起主体强烈的审美兴趣。

审美惊异的产生依赖于主体一定的自身条件,也依赖于对象本身一定的客观条件。

5、审美体验

审美体验就是主体在具体审美活动中被具有某种独特性质的客体对象所深深的吸引,情不自禁地对之进行领悟、体味、咀嚼,以至于陶醉其中,心灵受到摇荡和震撼的一种独特的精神状态。

6、澄明之境澄明之境是光明敞亮的境界,是能够达到对世界的清晰把握,达到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统一,实现人与人、人与对象、人与自然之间主动和谐的状态。进入澄明之境,即揭开遮蔽、去除迷误,从而走向光明之域。

7、游戏说游戏说是指人在摆脱了物质欲望的束缚和道德必然性的强制之后所从事的一种真正自由的活动。这种自由活动的显著特征就在于,它只是对事物的纯粹外观所产生的兴趣,也就是只对事物的形象本身无所谓而为的进行观赏和玩味。游戏不仅是审美活动的根本特征,而且是人摆脱动物状态达到人性的一种标志。

8、审美形态(1)性质:审美形态是在审美实践活动中特定的人生样态、自由人生境界的

对象化和审美情趣、审美风格等多种审美因素的感性凝聚、显现

及其逻辑分类。

(2)特点:生成性:一是指历史生成,一是指个人相对性生成。

贯通性:指民族文化,尤其是根植于其文化土壤中的哲学思想对审

美形态的统摄性。

兼容性:指审美形态是由多种审美因素构成的感性凝聚。

二重性:指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9、崇高

崇高是人的本质力量在经过巨大的异己力量的压抑、排斥、震撼之后,最终通过人生实践尤其是审美实践活动而得到全面的高扬和完整的体现。崇高既包含着形式上的粗犷有力,也包含了审美主体的道德完善,同时还隐含着情感浪潮的汹涌澎湃,从而成为人的一种生存和发展的方式和人生的理想境界。

10、优美

优美是理性内容与感性形式、理想与现实、个体与社会、必然与自由、主观的合目的性与客观的合规律性的和谐统一。优美可以唤起人的圆满轻松的审美愉悦,是人的本质力量得到完整实现的状态,或者说是人的本质力量与异己力量在审美活动中所达成的高度吻合一致的状态。优美是理想人生境界与人生实践完满统一的现实呈现和展示。

11、“回忆”说

“回忆”说:柏拉图用“回忆”说描述主体在追求美的理念的过程中,由可感的个体的有形的美逐步上升,最后凝神观照美的理念时的那种体验。“回忆”说认为美感源于纯洁智慧的灵魂使主体隐约回忆起了它在轮回前进入理念世界时的情景。

12、先天共通感

康德认为人的美感既是个别的、感性的,同时又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能够得到人们共同的赞同。这就是康德所说的“先天共通感”。

13、反思判断力

康德将审美判断称为“反思判断力”。“反思判断力”不像理性判断力那样从普遍的概念、规律出发去判断特殊事实,而是从特殊的事物和感受出发去寻找普遍。

14、意向性

现象学是20世纪初由德国思想家胡塞尔创立的一个哲学派别。胡塞尔现象学的基本思想是认为意识活动的本质特点是意向性的。所谓“意向性”是指任何意识行为总是关于某个事物的意识,也就是说意识总是指向某种外在对象的。意向对象不同于实在对象,它是由意识通过意向作用所构成的,因此意识活动就不是一种被动性的接受行为,而是一种积极性的构成活动。

15、符号说

当代美国女哲学家苏珊·朗格认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是一种非逻辑非抽象的符号,具有表现情感的功能;艺术符号所表现的情感不应是个人瞬间的情绪,而应表现一种人类的普遍情感或情感概念,它能展示人的经验的、情感的、内心生活的动态过程,即人的“生命形式”,能表现出人类的情感和“生命形式”的内在本质。

16、艺术技巧指将意象最终固定并使之物态化的能力。它需要艺术家日常习练,并付出艰苦的努力才能获得。而这种获得就是深深地烙刻在艺术家的生命里,直接构成艺术家关于艺术创造的生命结构。

17、超验意境层

是意象世界背后所蕴含着的富有形而上的人生哲理意味,它是艺术作品可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如果说意向世界仍是一种人类经验范围中的东西的话,那么意境则是一种超越人类特定经验领域的形上至境。

18、游移视点

游移视点指读者在脱离了现实世界之后,进入文本世界,在欣赏活动中不断进行自我分离,按照阅读的时间进程进入文本中的各个对象,并以对象的视角去感受作品中的审美情境。

19、净化说

净化说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著名美育理论。他认为悲剧具有净化心灵的情感功能,像宗教一样使人在狂迷之后安静下来,“仿佛受到了治疗和净化”,他认为这种“无害的快感”有益于人的健康和社会的稳定。

20、审美教育

是以艺术和各种美的形态作为具体的媒介手段,通过审美活动展示审美对象丰富的价值意味,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情感世界,从而潜移默化的塑造和优化人的心理结构、铸造完美人性,提升人生境界的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定向教育方式。

三、简答(共30分 5个/6分)

1、人与世界的精神关系

关系主体心理功能客体(世界)属性

←认识知性真

←伦理(实践)意志善

←审美情感美

2、人文科学的特质:

←①研究对象具有不确定性、多义性、开放性。

←②研究过程中需要主体的参与。

←③是在主客体之间对人文意义的诠释、建构,是彼时彼地与此时此地不同

个性的对人文价值的无限求索。

3、美学的学科性质

美学是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人文科学,它把以艺术活动为典范的现实审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是一门以人类生存实践为出发点,通过集中审视社会性的审美关系和历史性的审美活动,对审美主体、审美形态、审美经验、艺术审美及审美教育等进行思考、解释和论述的学科.

4、人生在世与美学的哲学基础

建立美学的哲学基础,要从人生在世这一存在论维度切入

所谓人生在世,即人在世界中生存;展开说,即人与世界在相互依存融为一体的关系中双向建构、生成发展。

人生在世由三要素构成:世界、人、人与世界的关系。

首先,人生在世揭示出,人不能离开世界而孤立地存在,世界也不能离开人而单独地存在。与人无关的世界是没有意义的,与世界无关的人也不再是人。

其次,人生在世揭示出,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一体圆融、双向建构的生存关系。在这种生存关系中,一方面人自我创造,开启自身的存在意义,使自己不断地向人生成;另一方面,又开启世界的存在意义,使世界不断地生成为属人的世界。这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自然的人化和人的对象化。

最后,人生在世还揭示出,无论是人、世界,还是生存,都处在一种永远的生成状态,一种永远向着可能生存的、未完成的、不定型的状态。

总之,深入到人与世界的关系中,深入到生存实践中,深入到生成境域中反思人类的审美现象,这就是从人生在世展示出来的美学研究的哲学视野。

5、如何理解自由在人生与审美当中的中介作用?自由作为哲学范畴,根本含义是指人通过自己以物质生产为基础、包括审美活动在内的全面的人生实践而获得的超越和解放,即从他者他律的束缚中摆脱出来,以自己为根,自己决定自己,自己选择自己,自己如此地开显自身的存在意义和世界的存在意义。自由是从美学的哲学基础向美学的内在问题过渡的中介概念,也是从人生在世、实践-存在向审美现象、审美活动过渡的中介环节。人在生存实践中,在内不受功利欲望的支使,在外不受他者他律的限制,而全身心沉浸于天地万物一体的关系,自己如此地生成、显现,便是人生在世的自由状态。人生在世一旦达到自由状态,审美情境就会应运而生。

6、审美活动的基本性质。

1、人与世界的本己性精神交流。指审美是一种最符合人性尊严、也最能体现人的本质价值的自由的生命活动。

2、最具个性化的精神活动。它所建构的是一个具有独特生命意味的诗意世界,而这种精神建构又是当下直接生成的,是一次性的不可重复的。

3、有限无功利性与最高功利性的统一。

审美活动不以某一有限目的为目的,相反它必须以摆脱直接功利目的为前提。但这并不意味着审美完全与人类的功利目的绝缘。审美活动指向一种整体的、根本的功利性,这就是它把人向着完整的自由存在状态提升。

7、审美活动的价值内涵。

审美活动是一种价值活动,他所追求的是能启迪人领悟人生真谛、激励人不断去创造自己生活意义的一种独特的精神价值。审美活动所追求的价值,内在地包含着“真”、“善”和“终极关怀”,但它并不中止于事实,不着眼于现实功利,也不否弃现世。审美活动以对主体存在的充分肯定为前提,以对人的价值的高扬为旨趣,它所创造的是一个个性丰满、生命充盈的人的世界。(如何理解审美的超越性。)

8、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观。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诗学》里,对希腊悲剧艺术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总结。

“悲剧是对某种严肃、完美和宏大的行为的模仿,它借助于富有增华功能的各种语言形式,并把这些语言形式分别用于剧中的各个部分,它是以行动而不是以叙述的方式模仿对象,通过引发恐惧和怜悯,以达到让这类情感得以净化的目的。”(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全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1995年版,第649页。)

亚里士多德在对希腊悲剧中的优秀作品进行研究后提出了悲剧的本质:“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描写了比现实中更美好同时又是“与我们相似的”人物,他们因自己的过失或弱点而遭到毁灭,由此“引起怜悯和恐惧” ,从而使人的情感得到净化。

9、黑格尔的悲剧观。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进一步发展了悲剧理论。他把辩证的矛盾冲突学说引进悲剧理论研究,提出悲剧的本质源于理念的分裂,这种分裂会导致理念的内在矛盾冲突,并推动理念的运动和发展,理念冲突的显著表现就是人们的伦理观念和道德理想之间的矛盾冲突,而描写这种冲突正是悲剧艺术的使命。由于冲突的双方都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代表的普遍力量,又都有片面性,于是在冲突中同归于尽,造成悲剧的结局。在这个结局中,双方的片面性得到克服,矛盾得到调和,显示了“永恒正义”的胜利。(黑格尔用来阐述自己悲剧理论的选例是古希腊索福克勒斯的悲剧《安提戈涅》)

10、丑产生的思想动因。如何理解丑产生的思想动因?

19世纪后期兴起的西方现代哲学、美学思潮中,弥漫着一种反理性、反形而上学的倾向。无论是现代人本主义还是科学主义,都动摇着人们的传统观念,使传统意义上的哲学转向现实的人生和个人的生存状态,以求对新时代作出新的解释。肯定人的非理性特征,否定世界的统一性、普遍性和有序性,这实际上是在哲学、美学中抽去了传统所谓美的永恒性的内核,从而拉开了诗意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距离,并使现实世界的狰狞面目在哲学和美学的层面上凸显出来。丑即由此产生。

11、作为审美形态的悲剧与喜剧的内涵。

作为审美形态的悲剧、喜剧与人生实践

悲剧与喜剧作为审美形态,其本质只有从人生实践角度才能获得深刻的说明。作为类存在物,人类个体总是追求通过实践行为使自己的本质力量获得全面完整的实现,达到真、善、美的同一。然而,人的存在的历史性和有限性又决定了个体的实践往往是有限的实践,这样的实践并不能够始终和充分体现人的本质力量,有时反而会以异己的面貌出现,呈现出异化的特征。这种异化又分两个向度:它一方面可能具有超前性,另一方面也可能具有滞后性。在前一种情况下,历史、社会与时代尚不具备使个体所进行的实践得以成功的条件,“美”、“善”与现实之“真”发生了严重冲突并终致失败。这种失败不仅构成了个人的悲剧,从本质上说也是社会悲剧。在后一种情况下,特定的实践在现实中失去了它的存在依据,失去了合理性与严肃性,而实践主体还以严肃执著的姿态去行动,从而使这种实践行为演变成充满荒诞的喜剧。

12、荒诞作为一种审美形态的成因及其美学意义。

如何理解荒诞作为一种审美形态的成因及其美学意义?

①在一般的人生实践层面,荒诞并不能被指称为审美形态,而只能是一种人生的异化形态。只有当荒诞成为被解剖和反思的对象,也就是在荒诞之中包含了新的价值取向时,荒诞才可能从原初的人的异化蜕变为审美形态。

②荒诞之所以成为一种审美形态,是因为再创和重现荒诞作为一种审美活动方式乃是以一种特殊的实践方式在显示其存在的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创造与重现不仅是一种批判的武器,更是一种武器的批判。

③荒诞既然与人通过审美活动来反抗现实社会的荒诞境遇相关,那么,荒诞作为一种审美形态的出现就在一定程度上把审美与人生的距离拉近了。当审美与人生在很大程度上相重叠时,审美的地位就会呈现出取代宗教的趋势。此时,个体通过重现和再创荒诞,以消解世界秩序的方式达到了对自身的个体存在加以确认的目的。既然世界的本质是虚无,个体就必须在正视虚无、承担绝望之中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同时证明勇气、自由、激情的存在。

④荒诞作为一种特殊的审美形态的出现,仍然表征和推动着罗各斯的演化。荒诞艺术在标榜个性、提倡自由、呼吁选择、揭露现实和赞美超越的时候,一方面在彰显、加剧着时代的断裂,另一方面又用自己所创塑的有意味的形式和富个性的形象在填平、弥合着这一断裂。在世界发生断裂的荒诞时代,既然没有可依靠的现实力量使人超越,就必然产生一个悖论:人们不能证明上帝的存在,但仍可期待上帝的存在。因此,荒诞作为人的特殊的审美实践,是在否定中构建其审美价值的,也正是通过否定荒诞才作为特殊的审美形态得以确立。

13、审美经验的人生实践性质。

审美经验最根本的性质是它的实践性。①首先,审美活动,无论是艺术创造还是审美欣赏,在根本上都是人们人生实践的组成部分。②其次,这种实践性导致审美经验具有创造性和生成性。审美经验的生成是主体的精神创造为社会生活所增添的新维度。③最后,审美经验不仅仅是艺术家的人生实践,随着艺术作品为人们接受和欣赏,它必然要和广大接受者的人生事件发生密切联系。

14、审美经验的自由无限性。

①在审美经验中,人的主体能力被全面、充分地调动起来,并处于一种整体和谐共振、自由发挥的境地。②审美经验是一种主客体契合、交融的体验。③审美经验是充分展示主体自身与对象存在的高级体验。

15、审美经验的结构功能。

在功能方面,审美经验有着不同于人类一般经验的特殊性。

概括地说,审美经验是以人的情感为核心的特殊心理过程,没有情感也就没有审美经验。但是,审美经验中,情感又联系着人的理智与意志作用,其中人的理智是情感的理智,人的意志也是情感的意志。因此,由情感统率理智与意志,就是审美经验功能的最主要体现。

16、想象力的先验层面。

想象力除有经验功能外,还有先验功能。按照康德的观点,对事物的直观需要时间和空间两方面的直观能力,这体现了想象力的先验功能。根据杜夫海纳的分析,先验想象力具有开拓和后退两种功能。所谓后退是指主体必须在意识中与对象拉开一定的距离才能对其进行思想。这种后退恰恰也是一种开拓:一方面意识从对象面前后退必然同时形成一个精神上的距离或空间,这个空间就是对象据以成形的空间性本源;另一方面主体在精神上置身于过去,使对象得以在将来显现在意识中,就能让主体摆脱迷失于对象之中的现在,从而能够形成对对象的反思。

17、艺术的存在方式。

①艺术首先存在于艺术品中,存在于艺术品所蕴涵、所启发、所指称的以意象为核心的感性精神世界中。

②艺术现实地存在于人的审美活动中,存在于人的审美经验中。

③艺术整体上存在于艺术创造→艺术品→艺术接受的动态流程中。

18、创造的内涵;

“创造”一词本用于本体论域。文艺复兴时期,随着人们对艺术认识的进展,艺术家的工作也具有了创造的意义,得到了神化。

它与制作的区别:创造以主客合一或促进主客合一为前提;制作则以主客分离或促进这种分离为前提。

24、审美教育的理想功能。

审美理想是一种特殊的理想。因为审美理想本质上是一种追求从一般人生境界向审美境界提升的超越精神,它体现着人对生存意义不断探寻和追问的最高心灵旨趣;而人的这种朝向未来、寻求人生境界的不断超越的超验追求精神,正是审美活动的特殊意义。

19、想象力对世界的创生作用。

海德格尔认为想象力正是人性作为“此在”的基本能力,它是人敞开自己,从而让“存在”涌现于世界的可能性。

萨特认为“虚无”最集中体现为人的想象力。

在存在主义中,虚无有时指没有对象的忧虑的对象(即不涉及任何事物的忧虑所涉及的事物),有时指死亡,有时又指人类本性在通过各种自由选择得到实现以前的不确定性。

20、艺术创造中技与道的关系。

艺术生产的独特性就是技巧的应用要符合特定艺术门类的特殊规律,符合对象质料的特性,从而能够完满地传达出艺术家蕴涵、寄托在艺术意象和主旨之上的当下生命状态。这就要求艺术家完全投入、融合到技巧中去,将技巧发挥到极致,使技巧不再成为技巧,使“有技”臻于“无技”。此时,“技”就表现为“道”,表现为主体的生命状态通达到实体世界无遮无碍的“道”。

21、接受美学理论对研究艺术鉴赏的重要意义。

首先,传统艺术理论把受众的鉴赏看作一种静态、被动的接受行为,认为作品在创作活动结束之际就已全部完成,鉴赏活动只是在被动的感受和欣赏中产生某些审美的愉悦或快感而已。而事实上作品在创作活动结束之际并未完成,因为真正的鉴赏活动还必须调动起受众的全部审美经验和艺术修养,对作品中的各种空白和未定之处加以填补。

其次,受众在鉴赏活动中的创造作用还使他与作者之间不再是一种主体与客体、主动与被动的关系,而成了一种主体间的交流与对话关系,因此作者也必然会在交流中受到受众的影响,部分地改变自己原有的创作主张和审美倾向。

22、亚里士多德的美育观。

亚里士多德肯定艺术对现实的模仿可以达到真实性的高度,甚至认为诗比历史具有更高的价值。他认为,“只有经验的人对于事物只知其然,而艺术家对于事物则知其所以然”;艺术能够通过对现实惟妙惟肖的模仿反映出事物的普遍性,因而既能给人提供正确的认识,又能给人以积极的美感。

与柏拉图不同,亚里士多德并不否定人的情欲,他认为美育的特殊作用就在于能够通过理性对感性加以节制和净化。在《诗学》中,它以悲剧为重点,分析了艺术引起人的怜悯与恐惧之情并使之得到陶冶的作用;在《政治学》中,他认为音乐学习有三种功能:教育、心灵净化和精神享受。

23、审美教育的内涵与目的。

内涵:审美教育是以艺术和各种美的形态作为具体的媒介手段,通过审美活动展示审美对象丰富的价值意味,直接作用于受教者的情感世界,从而潜移默化地塑造和完善人的心灵结构、培筑完美人性、提升人生境界的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定向教育方式。

目的:审美教育是一种特殊的人生境界的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它的特殊目的就是培养作为未来理想社会新基础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

四、分析(共20分 1个/20分)

“囿于粗陋的实际需要的感觉只具有有限的意义。对于一个忍饥挨饿的人说来并不存在人的食物形式,只有作为食物的抽象存在;……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一)审美活动是有限无功利性和最高功利性的统一

审美是一种在自身中排斥直接的功利性,但又在其根底里与整体的生存与发展血脉相通的特殊活动,就是说,它既具有功利性又具有无功利性,既有自律性又有他律性,审美活动的特殊性就恰恰在于它是诸多矛盾因素因素的辩证统一。所谓审美活动无功利,是说审美活动并不以某一有限目的为目的,相反它还必须以摆脱直接功利目的为前提。

当主体囿于直接的功利目的时,它不可能成为审美主体,客体也不会作为审美对象向他呈现。正如马克思所说:“囿于粗陋的实际需要的感觉只具有有限的意义“,”忍饥挨饿的人“不会把食物作为审美对象,在这种情况下他本身也不会成为审美主体。

被某种有限的功利性目的所操纵、所支配的人的存在,是一种与人的真正自由本性相疏离的单向度的片面的存在。审美活动就是对这种存在状态的一种积极扬弃与克服。对于贩卖矿物的商人来说,矿物的商业价值是他的直接功利目的,被有限的功利性目的所操纵的商人是看不到矿物的美和价值的。

(二)审美活动是自律与他律的统一

(1)自律性是指审美活动本身就是一个自身完满的世界,他不是手段而直接就是目的本身。

(2)他律性是说审美活动并不是一个封闭孤立、与世隔绝的世界。

首先,审美活动是从根本上受到物质实践的决定和制约;对于一个忍饥挨饿的人说来,最基本的生存的食物基础都存在担忧的情况下,并不存在人的食物形式,只有作为食物的抽象存在,所以在物质的制约下就不存在审美活动。

其次,物质生产劳动所达到的历史水准以及在生产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特点,还会通过各种社会中介因素最终渗透到审美活动的具体内容中并决定着审美的方向和水平。

最后,各种审美形态实质上不过是人的现实境遇、生存状况以及理想追求在历史中不断发展的一种审美凝聚和反映。正如一个忧心忡忡的穷人在其现实境遇、生存状况的影响下,“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

五、论述(共20分 2个/10分)

1、美是一种人生境界

广义的美首先是审美活动中当下生成的自由人生境界的对象化、感性表现形式和具体存在状态,它不是现成的,而是在审美实践中生成的,表征着不同层次的审美体验,实质上体现不同层次的审美境界。

(一)境界与人生境界

境界首先属于人生,审美境界乃是人生之一种或一个较高的层次。人生境界的意义在于实现人的自我超越和生命的升华,从而提高人的生存质量。

1、现实意义上的境界首先指人生境界,它主要标志着人在生存实践中的

精神修养和思想觉悟程度,是人对宇宙和人生的自觉和对生命意义、

幸福感的感悟水平,这自然也包含人生实践中审美的境界。

2、人生境界的构成

首先,人生境界是人与世界相互依存,双向建构、一体圆融的。境界

不仅在横向上绾结着各种错综复杂因缘关系,而且在纵向上凝聚着现

实、历史和未来的各种因缘关系,人和世界缺一不可。

其次,境界作为人与世界的交融统一是存在论层面上的统一,境界在人与世界的实践关系中生成,境界的本体之根深植于人生实践。

再次,人生境界的特点在于它的个体内在性和生成性。

最后人生境界的生成取决于人对自身生存实践及其意义的觉警。人作为一种特定的生命存在,既有意识又有意志,是一种自由自觉的生命存在。

(二)从人生境界向审美境界、艺术境界的生成

审美境界是一种特殊的人生境界,最高的人生境界往往就是最高的审美境界。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艺术境界只有在实践存在论的的意义上才是相通的。人生境界的多质、多层次性也导致了审美境界的丰富多样和多层次性。

1、审美境界属于比较高层次的人生境界,审美境界不同于、高于一般的人生境

界,它可以说是对人生境界的一种诗意的提升和凝聚,也可以说是一种诗化了

的人生境界。

2、美是伴随人生境界生成的,审美境界的生成离不开人生境界转化和提升。精神

上的修养功夫和内在实践可以使人生境界转换成审美境界。

从一般的人生境界向审美境界首先从人生境界的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提升,其

次是一个意义或价值的生成过程,又是一个意蕴的生成过程,是人的精神世界

的诞生和扩展。。

2、席勒的美育思想。

<1>、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标志着美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人类文化史上出现。书中不仅在西方美学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审美教育的概念”,而且对审美教育的性质、特征和作用做了较系统的论述。

(1)阐述政治自由和审美活动的关系,明确提出政治的变革必须建立在对人性改造的基础上的主张。

(2)论述美和艺术可以把人由于进入感性的或理性的片面状态而失去的人性重新恢复起来。

(3)分析人从纯粹的物质状态过渡到审美游戏的发展过程。

<2>、席勒力求从哲学高度揭示审美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形式的独特目的,并把审美教育的理论奠基于对审美活动性质深刻认识的基础上,这样他就不仅把审美教育与其他教育形式明确区别开来,而且也把审美教育的目的与性质内在的统一了起来。

从人性的内在结构入手,以人性的完满自足为终极目的来揭示审美教育的价值。席勒一方面充分肯定社会分工对人类能力发展和素质提高的意义和必然性,另一方面又从人类存在的终极价值出发,对社会分工所造成的人性分裂的现状做出尖锐的批评,并深情地呼唤人性的完整。

席勒认为要消除人性的分裂状态,实现人性的完美和谐,既不是用感兴去消灭理性、用理性去吞灭感性,也不是从人以外去寻找某种统一的标准,人性统一的根据就存在与人自身。

<3>、他认为审美活动是自由的,是实现人的自由的唯一途径

<4>、美育可以恢复人的感性与理性的统一,造就完整人生,使人进入自由王国。

3、康德对崇高感的分析

康德真正把崇高作为审美形态来看待,他认为巨大并不等于崇高,崇高属于伟大的东西,崇高在形式上是无限的没有秩序的。

康德认为崇高说到底与人的生命体验相关,崇高与人有不可分离性。真正的崇高不能含在任何感性的形式里,而只涉及理性的观念。

康德认为崇高引起的感动不是游戏,而好像是想象力活动中的严肃。崇高首先是引起人们生命力阻碍的感觉,接着是更强烈的生命力的爆发,从而克服生命力阻碍。

4、审美经验中理解的特征

(一)审美理解具有非概念性的特点。

审美经验中理性活动规律是从特殊的事物和感受出发去寻找普遍,而不是从普遍性的感念、规律出发去寻找判断特殊实事,也即是康德所说的“反思判断力”。

在反思判断中主体没有明确的规律可循,必须直接从特殊的审美对象出发去发现其普遍性,因而主体不需要也不可能把对象分解为抽象的概念,而必须保持其完整的感性形象。

这样在审美创造和审美欣赏中,理解因素必然表现为既超乎感性又始终不脱离感性,而是积淀在感性之中,与想象和情感水乳交融、无法分解。

(二)审美理解具有多义性的特点。

审美理解具有多义性的特点,从而使审美对象的含义显得丰富多彩和不可穷尽。这与审美对象自身的特性和理解活动自身的特点相关。

审美对象中包含的理性因素是以感性形象暗示出来的,所以必须通过渗透着理性因素的直观活动来理解,这种直观活动更加具体,但也更加模糊和含蓄,能把握到的意义也显得不够确定。

审美理解运用的是反思判断力,这就决定了在审美经验中主体自身要更深的参与进来,因此审美主体所获得的是对于对象带有个体色彩的审美体验,理解也就带有多义性的特点。

5、诗意的栖居结合现实探讨你对海德格尔“诗意的栖居”的理解

(1)“艺术是诗意的”

艺术是真理的发生,作品总是言说,而言说就是诗,因此一切艺术作品都是诗,艺术本质上是诗意的。所谓诗意的就是不同凡俗的,富有创造性的。

(2)艺术是一种创造,高于技术,艺术家高于工匠,但对于伟大的艺术和作品,艺术家无足轻重。

人,诗意的栖居。是其美学真正要告诉我们的东西,深刻的。

海德格尔充分肯定了艺术对于人生、历史、社会的价值和意义,现代科

技的发展,主体性原则的膨胀,给人类带来了无穷的灾难,人被技术统治,

成为商品和工具,丧失了完满的人性,尤其是对大自然的掠夺,严重破坏

了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而艺术却能维护人类生存的根基,因为艺术是超

功利的,只昭示存在的真理。艺术把人的世界立于大地之上,只丰富我

们的丰富,而不是世界作为对象加以掠夺。艺术既是人的历史生存的创

造,又是人的历史生存的保存。因此寄希望于用艺术来拯救现代社会,呼唤

着新的时代和诗人。

美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美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艺术接受中,每个接受者所具有的先在的自身素质,被现代接受美学称为( A ) A.期待视界 B.先验图式 C.主体经验 D.先见之明 2.在艺术接受中,意象的重建过程主要在于( D ) A.读 B.悟 C.观 D.品 3.意境和意象的区别在于( C ) A.意境是指审美的广度,意象是指审美的深度 B.意境具有主客一体的特征,意象具有主客对立的特征 C.意境属于形而上的领域,意象属于形而下的领域 D.意境是一个艺术范畴,意象是一个美学范畴

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这段古诗中意象的类型是( B ) A.仿象 B.兴象 C.喻象 D.抽象 5.现实主义艺术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属于(A) A.仿象 B.兴象 C.喻象 D.抽象 6.意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区别不是表现在( D ) A.前者主要是心理学范畴,后者主要是认识论范畴 B.前者一般不使用抽象概念,后者需要运用抽象概念 C.前者的目的在于求美,后者的目的在于求真 D.前者的成果是精神产品,后者的成果不是精神产品 7.从艺术起源的角度界定艺术的学说是( C ) A.符号说 B.表现说 C.游戏说 D.教化说 8.古人云:“粗绢恶扇,败人意兴”。在艺术品的层次结构中,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是(A )

A.物质实在层 B.形式符号层 C.意象世界层 D.意境超验层 9.下列美学家中不主张模仿说的是( D )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贺拉斯 D.席勒 10.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乐”,体现了美育的(B ) A.形象性 B.愉悦性 C.独创性 D.逻辑性 11.叔本华说:“国王和乞丐从窗口看夕阳,两者都可以感觉到美”。这是在强调( B ) A.美有绝对一致的评判标准 B.美的普遍性和超功利性 C.审美是纯粹的知性活动 D.审美与社会地位毫不相干 12.最重要的审美途径是(D ) A.自然 B.社会 C.人生 D.艺术

美学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美学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式宣告成立的时间是( C )。 A 1725年 B 19世纪中叶 C 1750年 D 公元前四世纪 2. 在美与善的关系上,苏格拉底提出了( B )的观点。L A “美与善相对立” B “美与善相统一” C “美与善相违背” D “美与善相同” 3.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这一景色属于( B )。 A 优美 B 崇高美 C 自然美 D 景色美 4. 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的是( D )。 A 鲁迅 B 王国维 C 毛泽东 D 蔡元培 5. 被人们尊称为“美学之父”的是( D )。 A 维柯 B 柏拉图 C 克罗齐 D 鲍姆嘉通 6. 在西方美学史上,最早提出“理念说”的是( B )。 A 亚里士多德 B 柏拉图 C希庇阿斯 D 鲍姆嘉登 7. 悲剧主要的审美特征是( A )。 A 悲剧性 B 悲惨性 C 不幸事件 D 悲惨故事 8. 美育是通过( B )教育人。 A 说教的方式 B 审美的方式 C 道德的方式 D 欣赏的方式 9. 美学是一门( B )。 A 社会学科 B 人文学科 C 艺术学科 D 自然学科 10. 鲍姆嘉通认为,人类的心理活动可以分成( A )。 A 知、情、意三个方面 B 知、情、理三个方面 C 情、意两个方面 D 知、情、行、理四个方面

二、多选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美学研究的对象有( ABCDE )。 A 艺术 B 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 C 审美意识 D 审美范畴 E 美学思想 2. 人的审美能力主要包括( AB )。 A 先天的感官和气质上领悟 B 后天的学习和实践 C 良好的社会环境 D 良好的人际关系 E 良好的家庭教育 3. 康德把崇高分为( AB )。 A 数学的崇高 B 力学的崇高 C 体积大 D 威力大 E 逻辑的崇高 4. 美感能使现代人产生( ABCDEF )。 A 满足感 B 愉快感 C 幸福感 D 和谐感 E 自由感 5. 艺术存在的三个环节是( ABC )。 A 艺术创造 B 艺术品 C 艺术接受 D 艺术生产 E 艺术成果 6. 优美又称( ABDE )。 A 秀美 B 纤丽美 C 纤柔美 D 柔性美 E 典雅美 7. 艺术接受过程可以分为( BDE )。 A 赏 B 观 C 评 D 品 E 悟 8. 丑与恶的关系是( BCD )。 A 丑与恶不可分 B 恶显示为形象才能成为丑 C 丑是恶的表现的一个侧面,主要是指人物形象上的表现 D 长相的丑与恶没有必然联系 E 丑与恶都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不应该否定它 9. 在审美活动中,人的感觉器官作用最大的是( CE )。

《护理美学》试题及答案(本)

《护理美学》2012年秋季期末考试试卷(本科)班级学号姓名分数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护患关系 2、护理美 3、外在美 4、护理教育学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人体的线条是由直线和曲线共同组成,二者之间的关系造就的体形有()、()、()和()。 2、对美的鉴赏能力包括()和()。 3、医疗和护理环境包括()和()。 4、护理职业形象美是()和()的有机结合所呈现出来的美。是护士的内在美与外在美交映生辉的整体美。 5、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包括美()美的欣赏和创造()四个部分。 6、梁启超提倡()教育()教育()教育 三、选择题(共25分) (一)多项选择题 1、构成人体美的三大要素有()。

A、人体的肤色 B、人体的体形 C、人体的空间框架 D、人体的和谐统一 E、人的面容 2、构成体型有三个要素,分别是() A、年龄 B、骨骼架 C、饮食 D、肌肉 E、脂肪 3、护理美的基本特征包括()。 A、形象性 B、感染性 C、主观性 D、社会性 E、功利性 4、护理环境包括的主要内容有()。 A、医院规章制度的介绍与执行 B、合理的物理环境 C、良好的护患关系 D、合理的化学环境 E、防止院内的感染 5、护理审美的目的在于提高人类的()。 A、功能协调 B、生命质量 C、想象力 D、构成意识 E、身心完美 6、护理自然美的创造主要是指()。 A、护理人员心灵美 B、护理人员自身的美化 C、周围环境的美化 D、护患之间的和谐 E、护技之间的和谐 7、护理职业形象美的基本内容十分丰富,归纳起来主要有() A、人体美 B、仪表美 C、心灵美 D、情操美 E、语言美 8、美学研究的现实意义包括() A、时代的需要 B、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需要 C、开展审美教育的需要 D、社会科学研究的需要 E、美学实践的需要 9、中国近代美学思想主要代表人物有()。 A、梁启超 B、王国维 C、朱自清 D、蔡元培 E、瞿秋白 10、社会美的基本内容指()。 A、外在美 B、心灵美 C、环境美 D、艺术美 E、社会产品美 11、护理管理中讲求()。 A、组织结构层次美 B、规章制度程序美 C、工作程序节奏美 D、相互关系协调美 E、护理效果美 12、叶燮美学观点认为美有()。 A、客观性 B、相对性 C、多样性 D、科学性 E、自然性 13、护理美学研究的任务包括()。 A、发掘护理工作中的美学问题 B、为护理审美环境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手段 C、为实施护理审美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D、提高护理人员的鉴赏力和创造力 E、提高护理审美意识 14、护理管理可分为()。 A、护理行政管理 B、护理业务管理 C、护理教育管理 D、护理临床管理 E、学校管理 15、整体护理实施中的审美要求是()。 A、创造一个良好的护理审美环境 B、对病人高度同情 C、给病人以信任和安全感 D、使病人处于最佳心理状态 E、互尊互助、团结协作 16、制定康复护理计划应()。 A、因人而异 B、因病种而异 C、因不同病情阶段而异 D、同一疾病同一计划 E、不同病情阶段可采取同一计划 17、在城市担任主要保健工作的是() A、市医院 B、区医院 C、街道医院 D、部队医院 E、个体医院 18、社区护理的特点有()。 A、综合性护理 B、连续性护理 C、协调性护理 D、可及性服务 E、个性化、人格化护理

美学00037_历年试卷附答案

全国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037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艺术接受中,每个接受者所具有的先在的自身素质,被现代接受美学称为( ) A.期待视界 B.先验图式 C.主体经验 D.先见之明 2.在艺术接受中,意象的重建过程主要在于( ) A.读 B.悟 C.观 D.品 3.意境和意象的区别在于( ) A.意境是指审美的广度,意象是指审美的深度 B.意境具有主客一体的特征,意象具有主客对立的特征 C.意境属于形而上的领域,意象属于形而下的领域 D.意境是一个艺术范畴,意象是一个美学范畴 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这段古诗中意象的类型是( ) A.仿象 B.兴象 C.喻象 D.抽象 5.现实主义艺术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属于( ) A.仿象 B.兴象 C.喻象 D.抽象 6.意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区别不是表现在( ) A.前者主要是心理学范畴,后者主要是认识论范畴 B.前者一般不使用抽象概念,后者需要运用抽象概念 C.前者的目的在于求美,后者的目的在于求真 D.前者的成果是精神产品,后者的成果不是精神产品 7.从艺术起源的角度界定艺术的学说是( ) A.符号说 B.表现说 C.游戏说 D.教化说 8.古人云:“粗绢恶扇,败人意兴”。在艺术品的层次结构中,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是( ) A.物质实在层 B.形式符号层 C.意象世界层 D.意境超验层 9.下列美学家中不主张模仿说的是( )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贺拉斯 D.席勒 10.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乐”,体现了美育的( ) A.形象性 B.愉悦性 C.独创性 D.逻辑性 11.叔本华说:“国王和乞丐从窗口看夕阳,两者都可以感觉到美”。这是在强调( ) A.美有绝对一致的评判标准 B.美的普遍性和超功利性 C.审美是纯粹的知性活动 D.审美与社会地位毫不相干 12.最重要的审美途径是( ) A.自然 B.社会 C.人生 D.艺术 13.美学史上最早提出“美在数的和谐”的美学家是( ) A.毕达哥拉斯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14.在朱光潜的美论中,“物”与“物的形象”的不同主要是( ) A.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观的

美学试题库试题集

美学试题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 1、审美现象包括三个方面分别为、和。14 2、关于美学的研究对象,西方美学史上曾流行过几种看法:第一中看法认为美学是研究 的,以黑格尔为代表;第二种看法认为美学是研究的,如柏拉图的美学;第三种看法认为美学是研究的,如十八世纪英国经验派的美学研究。26 3、根据美学的知识学构成,美学的分支学科主要有、、 等。3 4、根据美学在人类生活各个领域的应用,相应的分支学科有、、 等。4 5、根据瑞士精神病理学家荣格的说法,自然美的原型是。26 6、年,德国的根据他在大学的讲义出版了关于感性学的著 作,他因此被称为“美学之父”。1346 7、人本身所表现出的美主要表现在、两方面。3 8、社会生活中所表现出的美以为前提。45 9、构成形式美的基本要素是、、。2 10、说:“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46 11、英国的画家和美学家在《》一书中说:波状线可以称之为“美的线条”。蛇行线可以称之为“富于吸引力的线条”。256 12、形式美基本要素的组合规律有、、、 、。35 13、节奏可以分为节奏和节奏两个方面。4 14、被称为形式美最高级的组合规律。4 15、多样统一另一说法是。包括两中基本类型:及。 16、古罗马的第一次明确地论崇高和优美。16 17、把崇高分为“数学的崇高”和“力学的崇高”。2 18、声音的功能和功能使它成为形式美的要素。35 19、英国的认为“惊惧是崇高最高度的效果”。46 20、根据康德的说法,与爱欲和女性美有关,与攻击性和男性美有关。 21、优美和崇高可以理解为两种不同的人生境界,一种是各方面的,一种是各方面的。6 22、崇高显得复杂深奥,其中充满了矛盾冲突,甚至包含了因素。 23、崇高给人的感受是一种由逆到顺的复合的感受,是一种由转为愉悦,由转为振奋的感受。2 24、优美和崇高这两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如果从人生实践角度上来说,优美意味着 的和谐统一,崇高意味着对立与冲突。 25、如果从认识论角度来说,优美表现为和谐统一,崇高表现为互不协调。 26、年,罗森克兰兹出版《丑的美学》一书,专门研究丑。35 27、是和崇高一起产生,作为崇高的对立面而存在的。 28、十八世纪英国经验派的认为审美经验来源于人的一种天生的能力。这种能力被称为“”或“在的眼睛”。5

护理美学试题A

《护理美学》试题(A)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2分) 1、护理环境 2、慎独 3、美的内容 4、心灵美 5、社区护理 6、社会角色 二、填空题(每空0.5,共14分) 1、护理职业形象美的形成,主要经历的三个主要时期是()、()和()。 2、护患关系美是指护患双方()、()、()的一种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的联系交往,这种交往能给护患双方一种愉快、欢乐、亲密的情感体验。 3、在基础护理中,对病人进行生活护理尤其重要,通过对病人进行生活护理,达到保持(),(),()的目的,从而()。 4、先秦时期美学思想突出的代表是()()()() 5、鲍姆嘉通在()年,正式出版《审美学》我国译为() 6、()年,南丁格尔在()医院内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规的护士学校 7、形式美的概念及特征包括()()()() 8、科研是对未知领域的()和对现有知识的()。 9、护理程序是一种科学的确认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它为护理人员提供了一个符合逻辑、()的工作程序的框架。 10、在残疾人中,约60%具有()并需要康复医疗的帮助以()。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一)多项选择题 1、合理的营养有助于 A、精神愉快 B、体力恢复 C、疾病康复 D、人体美的保持 E、肥胖 2、临床护理审美的意义有 A、临床护理直接维护形体美 B、临床护理保持机体的功能美 C、临床护理能消除一些情绪反应 D、护理职业形象美对暗示性强的病人才有感染作用 E、临床护理要对病人心理进行修复 3、运用美学原理,为病人创造的护理环境应是 A、整洁 B、美观 C、温暖 D、安静 E、舒适 4、病室内适宜的温度、相对湿度是 A、18~22℃ B、18~20℃ C、22~24℃ D、50%~60% E、60%~70% 5、护理审美的目的在于提高人类的 A、功能协调 B、生命质量 C、想象力 D、构成意识 E、身心完美 6、护理自然美的创造主要是指 A、护理人员心灵美 B、护理人员自身的美化 C、周围环境的美化 D、护患之间的和谐 E、护技之间的和谐 7、护理职业形象美的基本内容十分丰富,归纳起来主要有

美学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1年7月自学考试美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真正将崇高作为一个审美范畴进行研究的美学家是( D ) A.劳鲍特里 B.布瓦洛 C.爱迪生 D.博克 2.从联想的类型来看,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属于(B) A.相似联想 B.对比联想 C.接近联想 D.类比联想 3.艺术品的直接性物质存在是( A ) A.形式符号层 B.意境超验层 C.物质实在层 D.意象世界层 4.在各种艺术意象中,以“天然”和“隐蔽”为主要特点的是( C ) A.抽象 B.喻象 C.兴象 D.仿象 5.艺术的首要功能是( C ) A.认识 B.感化 C.审美 D.启蒙 6.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是( A ) A.哲学方法 B.心理学方法 C.艺术学方法 D.人类学方法 7.黑格尔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是( C ) A.先验主体论 B.理念论 C.绝对精神论 D.现象学的基本本体论 8.贯穿美学始终的理论基石是( D ) A.审美对象 B.审美形态 C.审美经验 D.审美活动 9.曾将艺术形象称之为“幻象”的美学家是( A ) A.苏珊·朗格 B.英伽登 C.杜夫海纳 D.阿恩海姆 10.我国的史前绘画最早见于( C ) A.旧石器时代晚期 B.旧石器时代中期 C.新石器时代 D.旧石器时代早期 11.西方早期的审美形态的实质是( B ) A.诗性与雕塑性的 B.戏剧性与雕塑性的 C.诗性与音乐性的 D.音乐性与戏剧性的 12.体现了西方人在丑面前的无奈的审美形态是( C ) A.悲剧 B.喜剧 C.荒诞 D.崇高 13.认为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的美学家是( B ) A.柏拉图 B.朗吉弩斯 C.康德 D.博克 14.西方美学史上真正奠定了悲剧理论基础的美学家是( D ) A.马克思 B.席勒 C.康德 D.亚里士多德 15.自然主义美学的代表人物是( B ) A.哈奇生 B.乔治·桑塔亚那 C.夏夫玆博里 D.狄尔泰 16.在审美经验中起着主导作用的五官感觉是( D ) A.味觉和嗅觉 B.听觉和触觉 C.视觉和味觉 D.视觉和听觉 17.在审美经验的呈现阶段起着关键作用的是( A ) A.审美知觉 B.审美想象 C.审美情感 D.审美理解 18.模仿说的最高发展阶段是( B ) A.现代主义文艺 B.现实主义文艺 C.浪漫主义文艺 D.后现代主义文艺 19.“载道说”的完善者是( A ) A.孔子 B.孟子 C.韩愈 D.朱熹 20.在意象生成过程中起着巨大作用的是( D ) A.意象和知觉 B.理智和情感 C.体验和感受 D.意向和想象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审美形态的特征是(ABCD ) A.生成性 B.贯通性 C.兼容性 D.二重性 E.差异性

护理美学试题

一、选择题 1. 关于美的起源,以下叙述错误的是答案:C A. 在人类社会出现以前,自然界的事物不具有任何美学意义 B. 大自然与人类发生审美关系是在实用与认识的过程中产生的 C. 自然界某种事物的美学意义一经获得即永恒不变 D. 美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 以下哪项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对美的本质的观点答案:A A. 理式论 B. 形式论 C. 快感论 D. 抽象论 3. 李泽厚认为,美的本质是答案:C A. 美是主观的 B. 美是客观的 C. 美是主、客观的统一 D. 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4. 下列哪项不属于美学的特征答案:D A. 形象性 B. 感染性 C. 社会功利性 D. 主体性 5. 西方美学史上第一次区分出美的事物和美的本身的是答案:B A. 毕达哥拉斯 B. 苏格拉底 C. 柏拉图 D. 亚里士多德 6. 下列哪部著作是西方美学的法典答案:B A. 《大希庇阿斯篇》 B. 《诗学》 C. 《诗艺》 D. 《论美》 7. 以下关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美学代表的说法错误的是答案:C A. 奥古斯丁的美学思想在宗教理论的范围中形成,其中心是绝对美、绝对善、绝对真的三位一体,即上帝 B. 托马斯·阿奎那提出“美的三要素”说 C. 阿尔伯蒂在美学史上第一次把绝对美同基督教的上帝完全融合在一起 D. 达·芬奇的美学思想的核心内容是艺术模仿自然和艺术创造美的结合 8. 下列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观点的是答案:A A. 美是理性和感性的统一,普遍和特殊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B. 把美的本质问题与人的本质紧密结合在一起 C. 唯物辩证地看待审美中的主体和客体关系 D. 美的规律符合于社会发展规律,审美创造应符合美的规律 9. 中国美学思想体系的正式建立期是答案:B A. 先秦时期 B. 魏晋南北朝 C. 唐代 D. 清代 10. 被称为“中国美育之父”的是答案:B A. 孔子 B. 蔡元培 C. 王国维 D. 李泽厚 11. 以下关于美的起源的叙述,正确的是答案:C

美学自考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美感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C) A.培养审美能力 B.提高艺术鉴赏水平 C.成就身心健康的完美人生 D.规范社会文化 2.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所表现的意象的主要特点是(D) A.虚拟性 B.敏感性 C.想象性 D.情感性 3.“天才”主要表现在具有与众不同或高于常人的能力来创造(B) A.审美快感 B.意象 C.形式 D.物象 4.下面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B ) A.意象的完成,一定要其得到物化或物态化 B.意象完成后再物态化或物化 C.意象的完成与艺术品的传媒质料有关 D.意象的现实化与接受过程有关 5.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统治地位。”这可以说明美育是(A.) A.感性的 B.愉快的 C.不可抗拒的 D.自然而然的 6.不属于艺术存在动态流程中必然环节的是(A) A.艺术批评 B.艺术接受 C.艺术品 D.艺术创造 7.下列学说中,中西美学家的观点有共通之处的是(C) A.游戏说 B.模仿说 C.表现说 D.娱乐说 8.西方第一部关于美育的专著是(C) A.《论美书简》 B.《判断力批判》 C.《审美教育书简》 D.《美学》 9.人类审美意识赖以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 A.人类的生产劳动 B.人类自觉的精神活动 C.人类社会的分工 D.人类独具的运用语言的能力 10.实验美学的代表人物是(B) A.立普斯 B.费希纳 C.布洛 D.丹纳 11.在朱光潜的美论中,“物”与“物的形象”的不同主要是(A) A.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客观的统一 B.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观的 C.前者是实在的,后者是虚幻的 D.前者属于内容范畴,后者属于形式范畴

自考美学试题及答案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36、37小题每题3分,38、39小题每题4分,共14分) 36.(1)古罗马贺拉斯提出。 (2)把美育看成娱乐与道德教育的统一。 (3)要求文艺具有魅力,通过感动给人以教益。 37.美学研究的对象: (1)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 (2)通过艺术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 (3)研究各种审美对象、美感经验、审美意识、审美范畴和美学思想。 38.(1)法国学者柏格森提出。 (2)他认为生命的本质在于不断创造,而生命的反面,则是僵硬、呆滞、机械化。 (3)喜剧性产生的原因,正在于动作、姿态、形体的机械化。 (4)这种说法不能囊括所有喜剧产生的原因。 39.(1)集体无意识说是由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 (2)他认为“集体无意识”是由遗传保存下来的一种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潜藏于意识深层的朦胧精神; (3)艺术家正是在“集体无意识”的驱动下进行创作的,艺术起源于集体无意识。 (4)这是一种从起源的角度界定艺术的学说。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40、41小题每题7分,42小题6分,共20分) 40.(1)生活中有美也有丑,有悲也有喜,不能简单地把一切生活都看作是美的,更不能把美定义为生活。 (2)车尔尼雪夫斯基一方面说凡是能够显示现实生活的都是美的,另一方面说只有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才是美的,这样,同一个命题就出现了矛盾。 (3)主观上的喜欢与生理上的满足是“美是生活”在理论上的两根支柱,前一方面容易滑向主观唯心主义,后一方面则容易走向庸俗的生理学观点。 41.(1)喜剧性的笑是人类才有的心理现象。 (2)笑的感情必须与是非判断无关,与强烈的憎恶之情不相容。 (3)笑要有共鸣,是在一定的社会圈子里产生的。 42.(1)区别: ①方式不同,体育以锻炼身体为主,美育以情感教育为主。 ②目的不同,体育的目的在于增强健康体质,美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审美能力。 (2)联系: ①现代健康的特征是身心协调,体育不仅有生理学特征,而且有心理学特征。身体的运动促进着心理的发展和提高。 ②美育中的情感活动促进着身心的全面发展。 ③体育本身也是美育的一种途径,使运动者和观赏者产生强烈的审美体验。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43小题12分,44小题14分,共26分) 43.(1)联想使得美感比一般动物的快感更加丰富多彩。 (2)联想使得既有对象变成含蕴丰富、生生不已的审美意象。 (3)联想使得美感在时间和空间两个领域得到拓展。 (4)分析出“瞿塘贾”与“弄潮儿”的对比联想。 44.(1)艺术创造的核心是意象的生成,郑板桥的话即描述了这一过程。 (2)艺术意象的生成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意象的孕育与意象的生产。 (3)意象的孕育起源于主体与客体的感性相遇。客观事物在这种相遇中从美的角度展示自己,主体则激发起创作的冲动。

考研美学的历年试题

考研美学的历年试题 名词解释: 1、崇高:是美的一种表现形态。崇高的对象都是以严峻冲突为特征的审美对象,它以现实客体压倒实践主体为其外表特征,而其实质在于受到压抑的时间主体充分激发起人的本质力量,转而征服、掌握客体。崇高不是主客体的和谐统一的静态美,而是双方在对立、冲突之中趋向统一的动态美。 2、优美:是美的一种表现形态,是实践主体与客体的和谐统一所显现出来的美。其最根本的美学特性是和谐,它常常突出地表现为合目的性的理想与合规律性的类的完满性的浑然交融,体现在优美对象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关系之上。 3、悲:亦可称悲剧、悲剧性。其美学特征表现为一种主体与客体的矛盾斗争趋向于统一的过程,即体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实践主体暂时被否定而最终被肯定,代表历史发展方向的实践主体暂时受挫折而终将获得胜利。 4、滑稽:作为美学范畴的滑稽,亦称为喜、喜剧、喜剧性。其本质特征,是侧重于在对丑的直接否定中突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存在。其审美特征,是引发人们在恶的渺小空虚和善的优越比照中,看到自身的胜利和威力,引起一种对于对象轻蔑嘲笑的审美愉悦。 5、审美感受:是艺术创作的基础性环节,是感知、想象、情感、思维几种功能相互交融的复杂的心理过程。一切艺术美的创造都是以艺术家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审美感受为发端,正是在审美感受过程中,才萌发了创作冲动,产生了要把来自现实生活的体验物态化为艺术作品的强烈愿望,从而进入艺术构思和艺术传达阶段。 6、艺术构思:就是形成某种特有的审美意象并转向美的创造的精神活动,是艺术家由感受到思考、由发现到形成整个审美意象体系的酝酿过程;在反复酝酿的基础上,艺术家最后完成关于未来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全面设计。 7、灵感:是艺术思维的一种特殊方式,是创作中的一种顿悟现象。其特点是不期而至的突发性和精神上的高度集中、高度灵敏的亢奋状态。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它既依赖于艺术家平时的丰富生活积累,又依赖于艺术家对他所创造的形象的不倦的追求。 8、艺术传达:是文艺创作活动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就是把艺术家艺术构思的成果通过物态化的形式固定下来,因而是一种把精神活动转化为物态化形式的实践活动,它的任务就是制造出物态化形式的艺术品。

护理美学试题

护理美学试题一、选择题 1.关于美的起源,以下叙述错误的是答案:C A.在人类社会出现以前,自然界的事物不具有任何美学意义 B.大自然与人类发生审美关系是在实用与认识的过程中产生的 C.自然界某种事物的美学意义一经获得即永恒不变 D.美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以下哪项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对美的本质的观点答案:A A.理式论 B.形式论 C.快感论 D. 抽象论

3.李泽厚认为,美的本质是答案:C A.美是主观的 B.美是客观的 C.美是主、客观的统一 D.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4.下列哪项不属于美学的特征答案:D A.形象性 B.感染性 C.社会功利性 D.主体性 5.西方美学史上第一次区分出美的事物和美的本身的是答案:B A.毕达哥拉斯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6.下列哪部著作是西方美学的法典答案:B A.《大希庇阿斯篇》 B.《诗学》 C.《诗 艺》 D.《论美》 7.以下关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美学代表的说法错误的是答案:C A.奥古斯丁的美学思想在宗教理论的范围中形成,其中 心是绝对美、绝对善、绝对真的三位一体,即上帝

B.托马斯阿奎那提出美的三要素”说 C.阿尔伯蒂在美学史上第一次把绝对美同基督教的上帝 完全融合在一起 D.达芬奇的美学思想的核心内容是艺术模仿自然和艺术 创造美的结合 8.下列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观点的是答案:A A.美是理性和感性的统一,普遍和特殊的统一,内容和 形式的统一 B.把美的本质问题与人的本质紧密结合在一起 C.唯物辩证地看待审美中的主体和客体关系 D.美的规律符合于社会发展规律,审美创造应符合美的规 律 9.中国美学思想体系的正式建立期是答案:B A.先秦时期 B.魏晋南北朝 C.唐代 D.清代 10.被称为中国美育之父”的是答案:B A.孔子 B.蔡元培 C.王国维 D.李泽厚 11.以下关于美的起源的叙述,正确的是答案:C

美学考试题目

美学考试题目 美学考试题目 1.尽善尽美【解释】:极其完善,极其美好。指完美到没有一点缺点。 2.美感【解释】:对于美的感受或体会。审美活动中,对于美的主观反映、感受、欣赏和评价。 3.羊大为美【解释】:"美"这个字,后汉的许慎在《说文解字》①中释为"羊大则美"。羊大之所以为"美",则是由于其好吃之故:"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羊确与马、犬、牛不同它主要是供人食用的。《说文解字》对"甘"的解释也是:"甘,美也。从口含一。""好吃"为"美"几乎成为千百 年来相沿袭用的说法,就是在今天的语言中也仍有遗留,吃到美味东西,称赞曰:"美!" 4.游戏说【解释】:游戏说是关于艺术(或者说文明)起源的重要学说之一。代表人物康德、席勒、谷鲁斯。最早从理论上系统阐述游戏说的是德国哲学家 康德,他认为艺术是"自由的游戏",其本质特征就是无目的合目的性或自由的 合目的性。席勒认为,人的艺术活动是一种审美外观为对象的游戏冲动。席勒 在康德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认为"过剩精力"是文艺与游戏产生的共同生理基础。德国学者谷鲁斯认为过剩精力说难以解释人在游戏类型上的选择性和殚思竭虑、废寝忘食的专注,他还认为游戏有隐含的实用目的,艺术活动可以归结为"内模仿"的心理活动,它在本质上与游戏相通。游戏发生说的贡献在于突出了艺术的无功利性,但是把艺术的起源归于游戏又过于简单化。 5."有意味的形式"【解释】:"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是由英国视觉艺术评 论家克莱夫·贝尔提出的。他把艺术品作为审美对象,提出只有具有"有意义的形式"的作品才是真正的艺术品。也只有具有"有意义的形式"的作品才会使人产生审美感情。它为塞尚以来的后期印象派,以及以毕加索为代表的立体主义、 以马帝斯为代表的野兽派等现代派艺术的出现作了极力的辩护。它对现代艺术,甚至当代艺术的理论化,有着极其深厚的影响。因此,被公认为现代艺术理论

00037美学历年试题(精心整理版)

全国201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美学试题课程代码0003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冯友兰认为最高的人生境界是 A.自然境界 B.天地境界 C.功利境界 D.道德境界 2.美学确立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年份是 A.1765年 B.1750年 C.1745年 D.1730年 3.审美情境产生于人生的 A.幸福状态 B.在场状态 C.自由状态 D.癫狂状态 4.清代画论家戴熙指出“古人书画多用熟纸。今人以生纸为能失合古意矣。”这 句话强调了艺术品结构中的 A.形式符号层 B.意境超验层 C.意象世界层 D.物质实在层 5.审美意象最重要的特征是 A.思想性 B.情感性 C.娱乐性 D.想象性 6.最早提出“天才论”的美学家是 A.康德 B.布洛 2 C.席勒 D.荣格 7.五四时期李大钊的新诗鼓励青年改造人生和社会这反映了艺术的 A.思想启迪功能 B.政治宣传功能 C.社会干预功能 D.道德教育功能 8.弗洛伊德认为艺术是 A.精力的宣泄 B.情感的表现 C.生命的绵延 D.性欲的升华 9.中国古典美学中经常谈到的“言有尽而意无穷”指的是审美对象的 A.主观性 B.客观性 C.开放性 D.想象性

10.在决定审美发生的诸多条件中首要的是 A.人的精神活动 B.劳动 C.人的日常生活 D.宗教 11.自然中的优美主要表现为客体对象 A.色彩的艳丽 B.形状的奇特 C.感性形式的和谐 D.感性形式的整齐 12.在现代西方与科学主义美学相对立的是 A.人本主义美学 B.经验主义美学 C.实证主义美学 D.理性主义美学 13.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审美主体的心理世界与外在对象之间具有 A.对立关系 B.一致关系 C.互补关系 D.同构关系 14.艺术接受过程的三阶段是 A.看、想、悦 B.观、品、悟 C.感、悟、思 D.望、受、想 15.音乐是一种 A.空间艺术 B.时间艺术 C.综合艺术 D.时空艺术 16.钟嵘《诗品序》云“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这句话体 现了审美主客体之间的 A.反映关系 B.模仿关系 C.感动关系 D.认识关系 17.审美形态的具体内涵是不断演变的这使其在历史性中又具有了 A.民族性 B.当代性 C.世界性 D.模糊性 18.审美活动发生的标志是 A.美学思想的形成 B.艺术活动的发生 C.审美意识的产生 D.美学学科的确立 19.蔡元培倡导 A.“以美育代宗教” B.“以德育代宗教” C.“以科学代宗教” D.“以艺术代宗教”

护理学基础-第一章-绪论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重点难点重点: 1. 南丁格尔对护理学的伟大贡献; 现代护理学三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 2. 护理学的主要任务、范畴及工作方式。 难点: 1. 现代护理学三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 2. 护理工作方式。二、考点测试 (一)选择题 A1型题 1. 在母系氏族社会中, 妇女照顾家中伤病者,形成主要的照顾方式是 A. “自我保护”式 B. 家庭式 C. 宗教式 D. 社会化服务 E. 护理社团 2. 中世纪护理仅仅限于简单的生活照料, 其原因是 A. 生活经验缺乏 B. 社会重男轻女 C 护士分工不明确D. 护理工作繁重 E. 宗教的束缚和影响科学 3. 护理专业的诞生是在 A.17 世纪中叶 B.18 世纪中叶

C. 19 世纪中叶 D.20 世纪初期 E.20 世纪中叶 4. 南丁格尔接受短期的护理训练是在 A. 凯塞威尔斯城护士训练班 B. 圣托马斯医院护士训练班 C. 英国伦敦护士训练班 D. 佛罗伦萨护士训练班 E. 战地医院护士训练班 5. 南丁格尔扭转了英国朝野轻视护理工作的观念, 其主要原因是 A. 出身名门与上层社会交往密切 C. 克里米亚战争中卓有成效的工作作 E. 创立了科学的护理制度 6. 国际护士节选定为每年的 A.4 月12 日 B.5 C. 5 月21 日 D.12 E.6 月12 日 7. 国际护士节时间的确定是根据 A. 南丁格尔创办第一所护士学校的日期 B. 南丁格尔诞辰纪念日 C. 南丁格尔接受英国政府奖励的日期 D. 宣布南丁格尔奖章的日期 E. 南丁格尔逝世纪念日B. 南丁格尔具有渊博知识 D. 撰写多篇著作指导护理工 月12 日 月5日

美学概论试题及答案1

美学概论试题样卷(一) 填空题:(本题共10空,每空1分,共10分) 1、被誉为“美学之父”的美学家是____________。 2、__________于1967年发表的《文学史作为文学科学的挑战》被认为是接受美学形成一个独立学派的理论纲领。 3色彩的审美效果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柏拉图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篇名)中提出了“美是难的”千古喟叹。 5、关于美的本质,黑格尔说: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著名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则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 曾经说过“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7、“传神”这一范畴最初是由__________提出来的。 二、 名词解释:(本题共6小题,每题5分,共30分) 1、感知 2、“自然人化” 3、共同美 4、“和谐” 5、审美态度 6、“流溢说” 三、 简答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 1、浅析壮美与崇高的主要区别。 2、视觉和听觉的审美功能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3、什么是审美?审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四、 论述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为什么说人的美是社会美的核心? 2、中国当代美学界对于美的本质问题的探索有哪些主要观点?其优缺点各是什么?你如何理解这一问题? 美学概论试题样卷(一)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鲍姆嘉通 2、尧斯 3、视觉效果、表情效果、象征效果 4、《大希庇阿斯篇》 5、理念的感性显现、美是生活 6、孔子 7、顾恺之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感知 感知包括最简单的感觉和较复杂的知觉。感觉是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而知觉则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多种属性或不同特征的综合反映。 2.自然人化 马克思主义美学认为自然美之所以产生和发展,归根到底是自然人化的产物。自然人化是一个历史过程,经过人类长期的实践,人与自然关系由陌生、外在的关系变成了一种和谐的关系。 3.共同美

护理美学 吉大考试题库答案

护理美学 1:中国传统护理美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分为:1.中医护理美学思想萌芽时期2.中医护理美学思想的初创3.中医护理美学思想发展期5.中医护理美学思想的延续期 2:社会美的特征包括 1.侧重于内容 2.阶级性 3.时代性 3:护理美的基本特征包括:1.形象性 2.感染性 4.社会性 5.客观性 4:护理自然美的创造主要是指2.护理人员自身的美化 3.周围环境的美化 5:伤残者心理压力反应有哪几个阶段:1.震惊阶段 2.否认阶段 4.对抗自立阶段 5.承认和适应阶段 1:护理伦理学研究的内容不包括:1.护理道德的基本理论 2.护理道德的基本规范 3.护理道德的实践 2:运用美学原理,为病人创造的护理环境应是1.整洁 3.温暖 4.安静 5.舒适 3:护理管理学研究的范围不包括1.护理教育 2.护理实践 3.护理科研 4: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大致分为1.先秦两汉 2.魏晋南北朝 3.唐宋元明 4.清朝 5:护理美学研究的对象正确的是:1.护理人体美 2.护理审美教育 3.护理审美意识 4.护理审美实践 1:护理美学研究的实际意义是:1.当代护理学发展的需要 2.实施整体护理的必然要求3.卫生保健事业的需要 3:护理管理审美实施的首要原则错误的是:2.遵循客观规律的原则 3.实事求是的原则4.坚持协调一致的原则 5.理解原则 5:护理职业形象美的基本内容十分丰富,归纳起来主要有2.仪表美 3.心灵美 5.语言美1:在社区护理过程中,影响社区人际吸引的因素有:1.仪表性吸引 2.接近性吸引 3.

奖励性吸引 4.相以性吸引 4:护理美学的学科内容和体系结构包括:1.护理美学基本理论 2.护理审美实践 3.护理审美教育 1:护理管理可分为:1.护理行政管理 2.护理业务管理 3.护理教育管理 4.护理临床管理 3:护理评价系统包括:1.组织管理评价 2.护理程序评价 3.护理效果评价 4.病房管理评价 5:构成形式美的感性因素包括:1.色彩 2.形象 3.声音 1:美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归纳为三种观点1.美的规律的学问 2.艺术哲学 5.美和艺术的科学 2:马克思的美学思想包括1.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历史 2.美召唤人类创造历史、改变命运 4:社会美的特征包括不包括: 1.侧重于内容 2.阶级性 3.时代性 4:病室内适宜的温度、相对湿度是2.18~20℃ 4.50%~60% 4:护理美学研究的任务正确的是:1.发掘护理工作中美学问题 2.为护理审美环境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手段 3.为实施护理审美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4.提高护理人员的鉴赏力和创造力 1:社区护理目标错误的是:1.治疗疾病 3.开展诊疗技术 4.进行预防接种 5.康复训练 2:护理美的基础不包括:4.灵活 5.完善 4:护理美学基本理论包括:1.美学基础知识 2.护理美学定义 3.护理美学对象 4.护理审美规律

美学原理试题

美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艺术接受中,每个接受者所具有的先在的自身素质,被现代接受美学称为( ) A.期待视界 B.先验图式 C.主体经验 D.先见之明 2.在艺术接受中,意象的重建过程主要在于( ) A.读 B.悟 C.观 D.品 3.意境和意象的区别在于( ) A.意境是指审美的广度,意象是指审美的深度

B.意境具有主客一体的特征,意象具有主客对立的特征 C.意境属于形而上的领域,意象属于形而下的领域 D.意境是一个艺术范畴,意象是一个美学范畴 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这段古诗中意象的类型是( ) A.仿象 B.兴象 C.喻象 D.抽象 5.现实主义艺术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属于( ) A.仿象 B.兴象 C.喻象 D.抽象 6.意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区别不是表现在( ) A.前者主要是心理学范畴,后者主要是认识论范畴 B.前者一般不使用抽象概念,后者需要运用抽象概念

C.前者的目的在于求美,后者的目的在于求真 D.前者的成果是精神产品,后者的成果不是精神产品 7.从艺术起源的角度界定艺术的学说是( ) A.符号说 B.表现说 C.游戏说 D.教化说 8.古人云:"粗绢恶扇,败人意兴"。在艺术品的层次结构中,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是( ) A.物质实在层 B.形式符号层 C.意象世界层 D.意境超验层 9.下列美学家中不主张模仿说的是( )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贺拉斯

美学试题及答案2007

美学试题及答案2007-05-07 05:4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 1 分,共30分) 1. D 2.C 3.D 4.B 5.C 6.C 7.B 8.C 9.B 10.D 11.B 12.C 13.B 14.D 15.B 16.C 17.D 18.D 19.D 20.A 21.B 22.D 23.B 24.B 25.C 26.C 27.B 28.C 29.B 30.C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题2分,共10 分) 31.ABCDE 32.ABCE 33.ACD 34.BE 35.ACDE 1. 对游戏说的形成没有做出直接贡献的美学家是() A. 康德 B. 席勤 C. 斯宾塞 D. 黑格尔 2. 艺术家的灵感是一种() A. 非理性的迷狂状态 B. 神秘的天启现象 C. 创造力高度活跃的心理状态 D.纯粹的无意识状态 3.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区别在于() A. 前者具有人为色彩,后者没有人为色彩 B. 前者物与我处于对立状态,后者物与我处于统一状态 C. 前者是中西艺术共有的现象,后者是中国艺术独有的现象 D. 前者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后者则是主体隐藏在意象的背后 4. 在意象的各种类型中,兴象的基本特征是() A. 仿真性 B. 自然性 C. 主观性 D. 抽象性 5. 艺术意象最根本的特点在于() A. 虚拟性 B. 感性 C. 想象性 D. 真实性 6. 艺术的首要功能是() A. 认识功能 B. 道德功能 C. 审美功能 D. 娱乐功能 7. 艺术结构由物质层面向精神层面的过渡依赖于() A. 物质实在层 B. 形式符号层 C.意象世界层 D.意境超验层 8. 艺术品与其他精神产品的根本区别在于() A. 艺术品需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材料 B. 艺术品是一种人工制品 C. 艺术品主要是意象思维的结晶 D. 艺术品在创造上需要一定的技艺 9. 艺术接受的主体性不是表现在() A. 接受者需要重建作品的艺术意象 B. 接受者需要创造新的艺术意象 C. 接受者需要具备一定的“期待视野” D. 接受者需要填补作品结构中的空白 10. 从艺术功能的角度界定艺术的学说是() A. 游戏说 B. 表现说 C. 言志说 D. 娱乐说 11. 由红色而感受到温暖,这种心理现象是() A. 联想 B. 通感 C. 移情 D. 想象 12. “守财奴不能歌唱他丢失的钱财,而少女则可以歌唱她失去的爱情”指明了美感的特点之一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