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内政府知识管理研究述评

国内政府知识管理研究述评

国内政府知识管理研究述评
国内政府知识管理研究述评

收稿日期:2011-04-11

修回日期:2011-05-27

基金项目:湖南省研究生创新项目

“行政知识承继与创新研究”(编号:CX2010B241)。作者简介:王敬宇(1981-),男,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政府知识管理、行政哲学与行政文化。

·知识管理·

国内政府知识管理研究述评

*

王敬宇

(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湘潭411105)

知识社会的来临,突显了政府知识管理的重要性。国内政府知识管理研究始于20世纪末。近5年来,它

已成为国内学界关注的热点,

但还未有学者对其作出系统梳理。因此,基于相关文献,对国内政府知识管理研究的主要方面,即政府知识管理的涵义和特征、要素和模型、障碍和策略,作系统综述和简要展望,以利于政府知识管理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拓展。关键词

知识社会

知识管理

知识型政府中图分类号

G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1965(2011)09-0122-05

Government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China :A Literature Review

WANG Jingyu

(Public Management School ,Xiangtan University ,Xiangtan 411105)

Abstract

With the coming of knowledge society ,government knowledge management (GKM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Domestic GKM research started from the end of last century ,and it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heated topics in recent five years.Howev-er ,there is no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ic analysis about associated literature so far.To promo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GKM theory and practice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principal aspects and prospected the developing trend of domestic GKM research around its implica-tion ,characteristics ,key elements ,models ,obstacles and tactics.Key words

knowledge society

knowledge management

learning government

0引言

随着知识社会的来临,政府必须对显隐和流播于政府组织内外的各种知识,

进行必要的和有效的管理,以迅速回应各类主体对于政府的知识诉求。在理论层面,国内政府知识管理研究,始于20世纪末,即1999年汪大海率先将运用于企业管理的知识管理,引进公共管理研究之中。近5年以来,

政府知识管理研究已经成为国内知识管理和公共管理研究的热点之一,但还未有学者对其作全面系统的梳理。因此,有必要对国内政府知识管理研究作一阶段性总结,以利于政府知识管理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拓展。

有鉴于此,本文以“政府知识管理”、“知识型政府

”、“知识管理”+“政府”、“知识管理”+“公共”、“知识管理”+“行政”为篇名,检索了CNKI 期刊和学位论文数据库、维普期刊数据库,得到126篇相关论文。从

检索到的文献来看,国内政府知识管理研究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99-2005年,主要研究了政府知识管理的内涵、外延、特征和意义等内容;第二阶段为2005年至今,

逐步深入地研究了政府知识管理的障碍、路径、要素、模型等方面的内容;其中,研究政府知识管理要素和模型的文献,占检索到的文献总数的比例较低(约为12%)。另外,与企业知识管理、图书馆知识管理研究相比,国内政府知识管理研究在总体上显得相对薄弱,(仅以“企业知识管理”和“图书馆知识管理”为主题,检索CNKI 期刊和学位论文库,即可分别得到2519篇和1149篇文献)。

1政府知识管理的涵义和特征

1.1

政府知识管理是什么?

学界关于“政府知

识管理”还存在“知识型政府”、“知识管理型政府”等称谓,并且对于政府知识管理内涵的理解也不尽相同。

第30卷第9期2011年9月

情报杂志

JOURNAL OF INTELLIGENCE

Vol.30No.9Sep.2011

例如张红霞认为,政府知识管理是指政府运用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对政府行为的全过程进行管理,构造良好的政府文化和组织形式,在电子政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知识网络系统,畅通无阻地进行知识收集、组织、运用,不断地创新知识,并将知识高效地应用于政府各领域的管理实践,最终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工作效率,提高公众对政府的满意度[1]。徐广玉、喻登科认为,知识型政府是为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对政府的知识进行管理,从而带动政府的创新服务,提升执政能力、行政效能和政府竞争力,是一个以知识的吸收、开发、应用、创新、评估、整合为基础,通过对个人知识、政府知识和社会知识的创新与重塑来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国家政权体系中依法享有行政权力的组织体系[2]。

结合其他学者理解,可以从以下角度解析政府知识管理内涵:a.政府知识管理的目标,在于塑造良好的组织形式和行政文化,有效实现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提高政府效能、决策科学性和公众满意度。b.政府知识管理的对象,不仅包括知识活动本身(例如对于知识识别、获取、传播、共享与创新的管理),而且包括对与知识有关的各种有形和无形资源的管理(例如对于政府组织、知识设施、文化氛围、绩效评估的管理)[3]。c.政府知识管理的基础,在于知识经济的发展、信息化网络化的技术平台、电子政府和学习型组织的构建[4]。1.2政府知识管理不是什么?探讨政府知识管理不是什么,目的在于厘清政府知识管理与企业知识管理、知识型政府与传统政府、学习型政府之间的区别。

关于政府知识管理与企业知识管理的区别,有学者指出:a.目的不同:企业知识管理的目的是盈利,政府知识管理的目的是更好地为公民服务,促进社会发展[5];b.管理对象和范围不同:政府知识管理涉及方方面面,如国家政治、企业经济、市民生活、政策法规等,因而政府知识管理比企业知识管理范围更广,内容更复杂;c.安全性和保密性不同:政府知识管理涉及整个社会的安定和秩序,甚至涉及国家安全,因而政府知识管理需要更高的安全性和保密性[6]。

关于知识型政府与传统政府的区别,有学者指出:a.组织结构方面:前者采取柔性建制和扁平化组织;后者采取固定建制和等级制组织。b.组织原则方面:前者主要遵循民主基础上的集中、谁重要听从谁、自主自律和群体协调原则;后者主要遵循首长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层级指挥、专业分工和上级协调原则。c.组织功能方面:前者追求高效和快速应变;后者效率低下、反应迟钝。d.人际关系方面:前一种领导班子敞开心扉、统一认识,雇员间合作信任、相互学习;后一种领导班子貌合神离、沟通不够,雇员间分工明确、岗位竞争[7]。

关于知识型政府和学习型政府的区别,有学者指出:a.语义内涵不同:学习型政府在语义上只包含知识获取之意,知识型政府不仅包括知识获取,还包含知识创造、知识运用之意。b.与知识经济的适应程度不同:学习型政府以学习为核心,知识型政府明确将知识作为组织的核心资源,能够更加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c.可操作性不同:学习型政府缺乏必要的物质性实体作为支撑,更多的表现为一种治理理念,容易被虚化、泛化或被用来做表面文章;知识型政府不仅是一种新的治理理念,更以不可或缺的物质性实体(例如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现代化的知识管理平台和系统化的业务流程等)作为构成要件,因而更加具有可操作性[8]。

1.3政府知识管理的特征关于政府知识管理的特征,国内学者从政府理念、价值取向、管理模式等角度进行了阐述:

首先,在政府理念方面,政府知识管理能够将其他类型的政府理念,诸如民主政府、弹性政府、责任政府、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有限政府、绩效政府等有机结合起来,以推动政府管理的文化创新(服务公众、以人为本)、组织创新(柔性化、扁平化组织)、管理途径创新(实施知识管理)[9]。

其次,在价值取向方面,政府知识管理将知识和人才看作政府的最大资产和推动力,力求建立学习型政府、科学型政府、敏捷型政府,以满足政府工作人员不断学习、政府部门作出科学决策以及迅速回应社会公共问题的需要[10]。

再次,在管理模式方面,政府知识管理倡导新的管理渠道(参与式管理)、新的合作机制(知识共享)、新的分配方式(按知分配)、新的激励机制(分权与责任)[11]。

从上述研究可以得出,国内学界对于政府知识管理的内涵、外延、特征等进行了多维度阐述,有利于人们对政府知识管理形成全方位概要式把握。不足之处在于,部分学者似乎倾向于将政府知识管理描述成一个无所不包、无所不能的政府管理模式,忽略对政府知识管理的局限的研究。

2政府知识管理的要素和模型

2.1政府知识管理的要素政府知识管理的要素是构成政府知识管理的基本单元。研究政府知识管理要素,有利于人们把握政府知识管理的关键环节。目前,国内学界关于政府知识管理要素的研究,主要有如下两种代表性观点:

一是以张洪彬为代表的四要素说。这一观点将政

·

321

·

第9期王敬宇:国内政府知识管理研究述评

府知识管理的价值和要素用公式表示为:V(K-gov-ernment)=K+P+T+C,其中V(K-government)表示政府知识管理价值,K表示政府知识管理对象和内容,P表示政府知识管理过程,T表示政府知识管理技术,C表示政府知识管理的文化因素(例如知识分享、知识激励等)[12]。

二是以周贺来为代表的七要素说。这一观点将政府知识管理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用公式表示为K(E,S,R,I)=f(D,M,O,P,H,L,T),其中K(E,S,R,I)表示衡量政府知识管理综合水平的4个指标:工作效率E;公众满意度S;决策正确性R;政府创新能力I。f(D,M,O,P,H,L,T)表示影响政府知识管理水平的7个要素:建设知识型政府的实际需求D;与知识型政府相配套的政府管理模式M;柔性化的政府组织结构O;与知识型政府相适应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流程P;高素质的公务员人才队伍H;保障知识型政府发展的科学有效的法规制度L;构建知识型政府所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T[13]。

比较上述两种代表性观点,其共同点在于,二者均将政府知识管理的过程和技术视为政府知识管理要素;不同点在于,四要素说明确了政府知识管理对象和管理文化的重要性,七要素说突出了政府知识管理的动力、主体以及组织结构、组织制度的意义。因此,综合上述两种观点,可以基于以下4个维度把握政府知识管理要素:政府知识管理的主客观动力,它意味着在政府部门展开知识管理,需要具备一定的对于政府知识管理的社会需求(例如知识经济、知识社会、知识政治的发展)和合理的主观认识(例如对于政府知识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认识);政府知识管理的多元主体,它意味着在当前的治理时代,政府知识管理主体可以包括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以及积极主动的经济、社会组织或个体;政府知识管理的对象,它要求政府知识管理必须正确全面地辨识散播于政府组织内外的知识类别和特性;政府知识管理的机制,它包括有利于政府知识管理的组织结构、组织流程、组织制度、信息技术和组织文化。

2.2政府知识管理的模型政府知识管理模型是对政府知识管理过程的简化描述,它可为建构政府知识管理系统提供直观指导。目前国内学界主要提出了下列4种政府知识管理模型。

第一,基于知识链的政府知识管理模型。这一模型基于政府组织的内外部环境,按照一定的知识表示方法,建立政府知识库和知识网络[14],然后按照一定的知识目标(例如提高决策科学性),构建包括知识鉴别、知识获取、知识开发、知识共享∕传输、知识利用、知识保存等诸环节在内的政府知识共享平台,并对其中的各种知识绩效进行评估、反馈和改进,在此基础上建立知识地图,进行知识整合,最终在具体的政府管理活动中,实现特定的政府管理目标[15]。

第二,基于政府角色的知识管理模型。这一模型依据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在知识管理活动中可能扮演的不同角色,建立相应的政府知识管理模式(包括推介模式、中介模式和桥接模式)。当政府作为知识转移主体、企业只是作为接受主体时,即为政府知识管理的推介模式;当企业作为知识转移主体、政府在知识转移过程中处于信息的对接中心,即为政府知识管理的中介模式;当政府在知识转移过程中与企业及社会公众处于互动状态,即为政府知识管理的桥接模式。政府知识管理的此三种模式,可以在具体情境中实现动态整合[2]。

第三,基于Kiki的政府知识管理模型。Kiki是一种基于互动开放网络的社会性写作工具,它由多人维护,所有用户都可以按照主题对网站内容进行扩展、探讨和编辑,网站可以保留历史版本,从而通过自组织的协同写作方式,达到知识交流和共享目的。在此模型中,维基用户首先将自己积累的知识或经验借助维基平台编撰出来,然后经过不同用户的讨论、修改和再修改,借助维基的自组织功能形成知识库,在此基础上,不同用户对知识库的特定知识进行学习,以指导各自的业务活动并形成新的知识,如此循环往复以实现政府知识管理[16]。

第四,基于本体的政府知识管理模型。信息科学或智能科学谈论“本体”,一方面试图穿过语言的外壳、面向事情本身,提高信息理解和搜索的准确率,另一方面试图通过更为一般和更为标准的元语言,提高信息的查全率。在基于本体的政府知识管理模型中,本体论借助各种本体工具,例如领域本体、领域规则、规则推理,通过查询引擎、索引库、知识库,将搜索结果推送给知识用户[17],从而有效参与知识处理的各环节。同时,在此模型中,本体论的构建也依赖知识库的支持、元数据的不断生成和运用[18]。

基于以上研究可见,国内学者分别基于政府知识管理的对象(知识链)、主体(政府角色)、工具(Kiki和本体),建构出相应的政府知识管理模型。比较而言,前三种政府知识管理模型相对成熟,而基于本体的政府知识管理模型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于本体工具及其哲学预设还缺乏深刻认识。总体来看,国内学者研究政府知识管理模型的视角还需要进一步拓展,不仅需要建构更为多样的政府知识管理模型(例如建构政府组织的内部知识和外部知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相互转化模型),而且需要在此基础上建构更为综合的政府知识管理模型,以提高政府知识管理模型

·

421

·情报杂志第30卷

对于政府知识管理实践的普适性。

3政府知识管理的障碍与策略

3.1政府知识管理的障碍纵观国内关于政府知识管理障碍的研究,学者们主要指出了政府知识管理所遇到的组织文化、组织体制、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障碍。

首先,在组织文化方面,政府知识管理的障碍表现为:a.根本目的不明:对政府知识管理期望过高、未明确定义知识管理的实质利益、利用知识管理进行炒作、无法识别从事知识管理所需的知识和智慧[19];b.文化环境的制约:政府工作人员学习能力欠缺(表现为形式主义、忙于琐事、无暇学习)、抵制变革、担心组织不承认自己的知识贡献以及知识共享削弱自身优势;c.思想观念滞后:对个人工作方式情有独钟、缺乏自愿合作精神、存在过度竞争意识、期待共享但不愿付出[20]。

其次,在组织体制方面,政府知识管理的障碍表现为:a.官僚制的局限:组织结构僵硬、规模膨胀、信息流动不畅、管理者乐于控制、避免员工挑战其思想和权威、抑制人们的个性和创造力;b.管理方式的局限:政府缺乏对于知识管理的发展规划、缺乏开发利用信息的灵活机制、忽视隐性知识共享、信息管理和公开水平低、缺乏知识共享和创新的激励[21]。

再次,在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方面,政府知识管理的障碍表现为:a.实施知识管理的基础设施薄弱:政府组织的内部网络、外部网络、软件系统和知识库建设的质量较差[19];b.政府人才开发落后:人才选拔不公正、人才使用难尽其才、人才激励手段乏力。

由上述研究可见,国内学界对于政府知识管理障碍的多维度研究,有利于人们全面的有针对性的克服政府知识管理障碍。不足之处在于,部分学者对于政府知识管理障碍的认识,具有扩大化倾向,即似乎一切政府管理缺陷均构成政府知识管理的障碍,容易造成人们难以把握政府知识管理障碍的主要矛盾。

3.2政府知识管理的策略与上述政府知识管理障碍研究的视角基本一致,目前国内学者主要提出了如下政府知识管理策略:

第一,塑造与政府知识管理相适应的行政文化:a.在政府管理理念方面,需要树立服务型政府、学习型政府的管理理念。具体而言,需以开放、服务的理念代替“官本位”思想、以效能理念取代形式主义、以合作共享理念代替封闭排他思想、以创新变革理念取代共性和一成不变[22]。b.在政府文化氛围方面,需要确立知识管理的战略目标,加强对于知识管理重要性的宣传,使政府人员确立终身学习观念[23]。总而言之,政府知识管理需要塑造以人为本的组织文化、知识共享的组织文化、信任与合作的组织文化以及创新的组织文化[24]。

第二,构建与政府知识管理相协调的组织和制度体系:a.在政府组织结构方面,建立扁平化、网络化组织。即顺应信息技术和知识管理的要求,再造组织流程,压缩组织层级、下放决策权力,使知识和信息在上下级和同级部门之间顺畅流播,以有效减少决策、行动的失误和时延[25]。b.在政府组织制度方面,建立知识管理所要求的民主制度和激励制度,实现权力来源和权力运作的知识化。通俗的讲,就是“谁正确听谁的”、“谁贡献知识就会得到收益”。c.在政府管理机制方面,设立专门的知识管理机构和主管,在政府组织内外筹办知识交流会、创新讨论会等活动,注重管理政府组织内外的显性和隐性知识[26],同时建立顺畅的反馈机制、保密机制[27],以及合理的政府知识管理评估机制[28],从而全方位改进政府知识管理的组织、制度和运作机制。

第三,保障政府知识管理运行所需的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和物质资源:a.政府需要加强知识型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实现由经验行政向知识行政的转变[29]。b.②需要加强知识库和网络系统建设,建设信息化和电子化政府。例如,将政府网络和其他网络相连结,使整个社会分享彼此信息;建立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和数据库体系;发展公用电子资料库等[30]。c.需要加大政府知识管理的经费投入,不断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更新政府内外的知识网络、注重对公务员进行继续教育和培训[31]。

上述政府知识管理策略研究,从行政文化、组织和制度体系、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等层面,为政府知识管理实践提供了参考路径。但是,目前国内政府知识管理策略研究,大多是依据政府知识管理障碍的应然的、宏观的推导,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所提出的策略的可操作性,例如有学者提出,政府知识管理应做到“谁正确听谁的”、“谁贡献知识就会得到收益”,就不免显得过于理想。此外,对于政府知识管理实践中的知识共享、知识创新、知识激励等难题,政府知识管理策略研究也未提出有力的解决之道。由此可见,政府知识管理策略研究还需要在其切实性和可操作性方面有所改进。

另外需要提及的是,政府知识管理研究除了上述方面的内容,还存在关于政府知识管理的具体应用层面的研究。例如,颜佳华、盛明科探讨了基于知识管理的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平台和实施策略[32];刘娅探讨了面向政府决策咨询机构的知识管理系统框架,并提出具体建议[33]。杨勇、王衍等基于本体建构了面向政府采购的知识管理模型[34]。这些政府知识管理应用研

·

521

·

第9期王敬宇:国内政府知识管理研究述评

究,就其解决的核心问题、建构的模型以及提出的策略等,均于上文有所涉及,此处囿于篇幅不再详述。

4结语

4.1对国内政府知识管理研究的简要评析基于上述研究可得,目前国内政府知识管理研究已形成一个初步的研究框架,从而为进一步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总体来看,现有研究主要表现出如下特征:第一,在研究主题方面,主要集中于政府知识管理的涵义、特征、要素、模型、障碍和策略等6个方面,其中政府知识管理的模型和策略构成了当前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第二,在研究方法方面,主要采取描述性、定性、规范性和宏观性研究,较少对于政府知识管理的深度描述以及定量、实证和微观研究,更缺乏对于政府知识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反思性或哲学式探讨。第三,在研究手段方面,主要是对企业知识管理研究的借鉴与对政府管理理论的演绎,从而就其研究性质而言,主要是一种书斋式的理论想象,对于知识增长的实质性贡献较少。由此可见,无论从研究的范围和深度来看,还是就研究的方法和手段而言,均可以说目前国内政府知识研究还处于相当粗浅的初级阶段。

4.2对国内政府知识管理研究的简要展望结合上文所述,目前国内政府知识管理研究至少还需要在如下方面作出改进:一是在研究对象方面,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知识的概念、属性,以及知识的生成、发展、传播与创新等的动力与机制,使得政府知识管理研究向纵深方向挺进。例如,可基于哲学史的发展脉络,把握知识研究视角的变迁,以及由此引发的人们对于知识涵义、结构和功能的认识变化,从而拓展(政府)知识管理学的理论视野和研究框架,同时深刻揭示当前政府知识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局限。二是在研究方法方面,需要提倡更为多样严谨的政府知识管理研究方法,例如可以展开对于政府知识管理的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现象学等研究,注重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直向思维和反思思维有机结合起来,以有效提高政府知识管理研究的质量。三是在研究手段方面,需要深入借鉴企业知识管理、图书馆知识管理等领域的技术手段,并注重对所借鉴的技术手段的集成创新和哲学反思(例如反思基于本体的政府知识管理的可能与限度),同时力避纯粹书斋式的研究倾向,将研究的理论前见、实践经验、价值追求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政府知识管理研究的理论继承性、创新性和实用性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张红霞.政府知识管理研究[D].阜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6:21[2]徐广玉,喻登科.知识型政府的组织模式及构建策略研究[J].情报杂志,2009(8):139

[3]杨淑琼,沈治宏.政府知识管理探微[J].现代情报,2006(7):44

[4]王家斌,伶玲.论知识管理型政府的内涵、特征和功能[J].社会主义研究,2007(1):116

[5]张洪彬.政府知识管理与企业知识管理比较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11):163

[6]彭凤.政府知识管理与企业知识管理之比较研究[J].情报科技开发与经济,2007(1):208

[7]文庭孝,刘晓英.知识型政府评价体系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06(7):27

[8]苗振国,孙萍.从学习型政府走向知识型政府[J].科技管理研究,2008(8):17-18

[9]郗永勤,张其春.知识型政府:一种新型的政府治理模式的构建[J].中国行政管理,2006(10):75-78

[10]黄璜.论政府知识管理及其目标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2010(10):63

[11]汪大海.政府知识管理的基本特征[J].管理现代化,1999(4):28-29

[12]张洪彬.知识型政府的认识和思考[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7(6):23

[13]周贺来.知识型政府的运行机制[J].情报杂志,1997(2):93-94

[14]胡树林,蒋萍等.基于知识链的政府知识管理实施途径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0(11):61-64

[15]何树果,张昕光等.一种基于知识管理的政府知识构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37-38

[16]王学东,潘小毅,孙晶.基于维基的政府知识管理应用[J].情报科学,2008(6):87

[17]陈如萌.基于本体的新型政务知识管理系统框架[J].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6(4):7

[18]夏立新,徐晨琛等.基于本体的电子政务知识管理研究[J].情报科学,2009(11):1610

[19]吴丹,易辉.政府知识管理实施障碍分析[J].管理科学文摘,2006(1):15-16

[20]徐汝华.政府知识共享机制的建构[D].苏州:苏州大学,2004:37-39

[21]马金平.论我国政府实施知识管理的问题与对策[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4:18-26

[22]赛明明.适应政府知识管理的行政文化重塑及途径[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7(1):37-38

[23]解冰.基于知识管理的行政组织创新[J].现代情报,2009(4):28-29

[24]张刚.构建政府知识管理下的组织文化路径分析[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10):32

[25]余敏江,孔祥利.知识型政府的建设要件分析[J].图书情报知识,2006(7):19

[26]杨柏冬.创建知识管理型政府的实施策略[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262

[27]白清礼.政府知识管理实现策略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6(4):29-30

(下转第131页)

·

621

·情报杂志第30卷

要进行高度的智力创造,属于难度较高的任务,此时管理者必须想方设法推动研发人员进行实际操作,例如参与管理实践,或者进行实际调研,只有这样才能获取宝贵的知识。

5展望

企业管理的实践向我们提出了如何获取及开发隐性知识的课题,而认知心理学则为我们提供了进行深入研究的方法———复杂系统控制实验法。在企业管理的现实中,还有一系列问题尚待解决:企业决策过程中如何有效促使隐性知识转化,怎样的激励机制可以促进研发人员隐性知识的获得与转化,企业文化特征如何影响隐性知识的外显化?……相信随着知识管理与认知心理学的紧密结合,这一系列现实问题都将找到答案。

参考文献

[1]Michael Polanyi.Personal Knowledge[M].London:Routledge,1958:91-92

[2]苏新宁.组织的知识管理[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3]芮明杰,陈晓静.隐性知识创新与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关系的实证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18(6):15-22

[4]陈晓静,芮明杰.隐性知识创新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7(21):85-89

[5]林筠,杨雪,李随成.隐性知识交流和转移与企业技术创新关系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08,29(5):16-23

[6]Raimonda Alonderien,Asta Pundzien,Kstutis Kri inas.Tacit Knowledge Aquisition and Transfer in the Process of Informal

Learning[J].Problems and Perspectives in Management,2006,4

(3):134-145

[7]Yi Ming Tseng.International Strategies and Knowledge Transfer Experiences of MNCs'Taiwanese Subsidiaries[J].The Journal

of American Academy of Business,2006,18(2):120-125

[8]唐跃武,范体军.组织内员工隐性知识显性化激励模型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9):241-243

[9]郭秀艳.内隐学习研究方法综述[J].心理科学,2004,27(2):434-437

[10]Dienes,Zoltan,Perner,Josef.A Theory of Implicit and Explicit Knowledge[J].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1999,22(5):105

-106

[11]杜建政,李明.CLARION模型:内隐与外显技能学习的整合[J].心理科学进展,2006,14(6):844-850[12]高章存,汤书昆.基于认知心理学的企业知识创造机理探析———兼对野中郁次郎SECI模型的一个拓展[J].情报杂志,2008(8):87-91

[13]李祚,张开荆.隐性知识的认知结构[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4):38-41

[14]何明芮,李永建.基于分布式认知对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研究[J].情报杂志,2010,29(8):49-54

[15]聂晶.复杂系统控制内隐学习范式的特点研究[J].心理科学,2007,30(3):647-649

[16]Broadbent D E,Aston B.Human Control of a Simulated Econom-ic System[J].Ergonomics,1978(21):1035-1043

[17]Berry D C,Broadbent D E.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ask Performance and Associated Verbalizable Knowledge[J].Quar-

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1984(36):209-231[18]聂晶,周楚.内隐与外显学习的交互关系———来自复杂系统控制的实验证据[J].心理科学,2009,32(4):792-795[19]Berry D C,Dienes Z.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mplicit Memory and Implicit Learning[J].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1991,82:359-373

[20]Stanley W B,Mathews RC,Buss R R,et al.Insight without Awareness:On the Interaction of Verbalization,Instruction and

Practice in a Simulated Process Control Task[J].Quarterly Jour-

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1989,41A:553-578

[21]Mc George P,Burton A M.The Effects of Concurrent Verbaliza-tion on Performance in a Dynamic Systems Task[J].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1989,80:455-465

[22]Berry D C,Broadbent D E.Interactive Tasks and the Implicit-ex-plicit Distinction[J].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1988,79:

251-272

[23]Broadbent D E,FitzGerald P,Broadbent M H P.Implicit and Ex-plicit Knowledge in the Control of Complex Systems[J].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1986,77:33-50

[24]Reber A S.Implicit Learning and Tacit Knowledge[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General,1989,118:219-235[25]Ericsson K A,Simon H A.Verbal Reports as Data[J].Psycho-logical Review,1980,87:215-251

[26]Gagne R M.Smith,E C.A Study of the Dffects of Vervalization on Problem Solving[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1962,63:12-18

[27]张长河,曹琦琳.固化专家经验,传承专业“家谱”[J].价值工程,2008,27(4):140-143

[28]马捷.运用“出声思考法”获取企业专家决策过程中的隐性知识[J].情报科学,2007,25(6):944-948

(责编:刘武英

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

(上接第126页)

[28]程惠霞.政府部门导入知识管理的绩效评估研究[J].兰州学刊,2009(2):187

[29]程刚.关于构建现代知识型政府的思考[J].理论界,2005(9):13

[30]马文静.政府实施知识管理的关键要素及其实现途径[J].改革与战略,2010(3):35

[31]周璇.中国政府知识管理模式的发展策略研究[J].图书馆

学研究,2008(7):95-96

[32]颜佳华,盛明科.基于知识管理的政府信息资源开发研究[J].档案学通讯,2005(1):28-30

[33]刘娅.面向政府决策的咨询机构知识管理系统构建[J].情报杂志,2007(7):83-87

[34]杨勇,王衍等.基于本体面向政府采购的知识管理研究[J].计算机时代,2009(8):1-3

(责编:刘武英)

·

131

·

第9期聂晶:管理决策中隐性知识生成与转化的影响因素

知识管理案例分析文档

知识管理案例分析 盛大网络知识管理 专业信息管理信息系统 帅威 学号 100497119 指导老师郭亚军 2011-6-02

1.案例 1.1盛大网络公司简介 盛大(NASDAQ: SNDA)是中国领先的互动娱乐传媒公司,致力于通过互联网为用户提供多元化的娱乐服务。上海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11月,公司秉承运营网络娱乐媒体的雄厚实力,通过专业化的团队及先进网络技术,最大限度为用户挖掘网络娱乐产业的乐趣。盛大的服务、技术及管理团队每时每刻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保障用户的娱乐需要。 1.2盛大遇到的问题 盛大CEO天桥最近为一个事情而头痛,史玉柱旗下的征途网络2005 年发布的同名网游《征途》与天桥此前发布的《英雄年代》极为相似,无论史如何辩解,事实就是这《征途》的研发队伍几乎全部来自盛大,而网游界后辈征途现在已成为盛大有力的竞争对手。这件事留给天桥心中多大的痛,这些员工的跳槽,带走了大量的盛大公司资料,以至于盛大处于被动的处境。这究竟是为什么?该怎么解决?怎么去防止一个员工的离开,整个计划就瘫痪的情况? 1.3盛大的解决办法 对于盛大而言,除了企业的惨痛教训之外,还有其更深远的想法。在人们的印象中,互联网企业更多的是抓住产业的发展,寻找一些机会和点子,而在管理方面难以和传统企业相比,盛大也未能免俗。2005年盛大转型做的盒子娱乐计

划市场反应不理想,同时盛大主营的网络游戏的收入持续下滑。2006年第一季度的财报显示,盛大净营收3.414亿元,同比下滑31.3%;净利润1180万元,同比下滑95%。与此同时,网易凭借网络游戏《梦幻西游》的成功,逐渐超越了盛大。天桥当时经受了来自华尔街和舆论界的多方质疑。 2006年,当媒体蜂拥报道盛大进行战略调整,天桥在盛大部狠抓管理和控制,寻求一套机制以实现“没有天桥,盛大也能运转”时,少有人注意到,信息化已纳入天桥的视野。实际上,在制造业等传统行业,ERP等信息化系统早就是企业的重要战略支撑,但是在互联网这个新兴行业,没人关心“向管理要效率”。显然,当天桥不管有多忙,每周五必到IT部门的例会上报到时,信息化已开始成为盛大的一项重要的企业策略。米丹宁告诉记者,“盛大开始把知识管理当做企业的一个战略来进行。” 而盛大在2007年脱胎换骨般的表现似乎在印证着天桥的正确。 1.31天桥的项目 盛大是在2006年5月启动知识管理项目的,当时盛大的情况并不乐观。实际上,短短几年来,盛大从最初的几个人发展到几千余人,在急剧转型扩背后,各种管理问题纷至沓来。员工频繁流动是其中的问题之一,往往一名员工走后,随身带走U盘或移动硬盘,就带走了盛大的很多资料。 不会有人比天桥更能感受到这种痛了。在2006年年初IT部门的一次例会上,天桥了解到目前在实施的工作流系统具备的一部分文档管理功能后,他觉得远远不够。后来在听了米丹宁介绍的知识管理后,天桥当即决定上知识管理项目。实际上,这个信息化项目竟然与盛大的其他业务项目一起,名列盛大 2007年的十大项目。当天桥开始寻求信息化的支持时,他再一次体现了其做事的超前性和前瞻性。也许是天桥太超前了,米丹宁与其产生了一点分歧,他认为当时并不是上这个项目最合适的时间。“这个项目真的能做起来吗?”当时来自盛大其他高层的质疑声也不断,原来盛大2004年上马的ERP系统并不成功,至今只用到财务等少数模块,盛大上下由此对信息化项目不“感冒”。当时的工作流系统还没开始运行,效果好坏有待考察,紧接着就上知识管理,看上去怎么都有些冒险。 但在盛大这样一个企业中,天桥的想法是别人很难撼动的,这一次依然如此。但天桥却无法左右知识管理界。当米丹宁带着他的团队考察了包括IBM、微软等国外七八家企业的产品后,心里凉了半截。原来,知识管理系统供应商本来就没有几家,而且提供的产品并不成熟,各家产品多数倾向于某一方面而非一个全面的平台,有的公司冠名的知识管理系统实际上只是在OA软件上加了一些功能。 而对互联网行业信息化水平的调查同样不容乐观。按常理,互联网企业的员工本身就在IT圈里,企业的信息化基础应该不差。但互联网企业没有像传统企业那样,把信息化单独提出来做,更多的是在做业务系统时顺带做的,而知识管理系统更是鲜有企业在做。最终,盛大选择了微软的平台,出动了部最优秀的员工和微软部分资深的技术员一起,一共耗费100多人/月合作开发了盛大的知识管理系统。对于自己开发这一事实,米丹宁有几分无奈:“这条路是很艰难的一条路,其实是没有办法才选择自己开发。” 实际上,一切似乎有些机缘巧合。10年前的方正基本上是一年员工数量翻一番,半年业务模式可能发生变化,信息化建设追不上企业发展的脚步,市场上“没有几个像样的系统”。而在10年后,盛大面临了同样的问题,米丹宁的选择

政府知识管理内容

1.政府知识管理内容: 管理是新经济增长理论的产物。马费成把知识管理定义为:组织为实现管理目标,对组织内外部知识资源进行发现、挖掘、整理、整合、存储、维护,在最恰当的时候,把最恰当的知识传递给最需要的人,以保持组织的竞争能力、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1]。知识管理的重点在于把信息与人及其活动连接起来,通过信息与知识共享,运用群体智慧进行创新,赢得竞争优势[2]。知识管理的关键性作用在于知识创造和知识利用[3],且应该是一个连续过程,不仅要探索满足现有需求的知识资源,还需开拓满足未来需求的新知识资源[4]。知识管理作为信息管理的延伸与发展,两者既有区别,又紧密联系:信息管理更强调对显性知识的管理,而知识管理则注重对隐性知识的管理;信息管理为知识管理提供了基础与平台,知识管理更关注拓展信息过程对象,优化信息过程目标,保证知识快速传递和保障精、准、全、新[5]。随着信息管理学的研究重点从信息处理走向知识管理和智能管理,信息管理者今后的主要任务是作为智能代理来重建社会、组织和个人的信息结构,从大量数据中挖掘出决策所需要的深层次信息,发现新知识并有效运用[6]。 意义: 构建国家政府知识管理体系,是指国家从整体角度出 发,综合考虑各方面影响因素,总体规划适合我国特色的政府知识管理体系框架,指导各级政府部门的知识管理系统建设、政府部门之间的知识共享和传递、政府与社会之间的知识传播与互动,从而促进政府知识管理工作在宏观、中观、微观等各个层面有序、协调、可持续地开展,提升我国政府管理的水平。 构建国家政府知识管理体系,自顶向下地规范和指导各级政府开展知识管理体系建设,才能有效整合全社会范围的政府知识资源,促进知识资源最优配置,减少跨部门跨层级间知识耗散,增强政策制定的协调性、合理性、一致性。从深层次上看,国家构建政府知识管理体系的意义还在于:政府管理的知识应不仅属于个人或政府组织,更应属于全社会,知识应该贡献、传递和共享;同时,只有从全社会范围对知识资源构成要素进行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才能使各级政府在管理决策过程中,源源不断地注入新思路、新方法,保持政府知识体系的可持续创新,使政府增强适应外部变化的能力,有效实现政务目标。 2.政府知识管理现状问题分析:知识管理作为影响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的一种管理模式,正日益受到行政理论界的关注。然而,知识管理的问题,在政府还没有真正提上议事日程,政府知识管理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诸多方面问题的研究亟待开展。 老一套的管理模式已不适用 传统的组织结构存在多等级、多层次、机构臃肿、横向沟通困难、信息传递失真、缺乏活力、对外界变化反应迟钝等弊端。同时,随着政府职能的扩大化和复杂化,政府角色从被动的社会公共服务提供者向主动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推动者转变,公众和企业对政府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政府组织和业务模式逐渐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对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服务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对于政府来说,如何解决其固有问题,使其能够胜任知识经济时代的这些新要求,就成为现阶段摆在政府组织面前非常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因此,有必要探讨如何将知识管理引入政府,使得政府从过去老一套的管理模式中走出来,找出新的对策,适应新的环境变化,为政府谋求一个健康良性的发展思路

知识管理立项报告(索为)

立项报告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1.企业知识管理现状 1.2.企业面临的知识困境 随着控制技术国内外市场的日渐成熟,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逐年增加。竞争既有来自国际同行的比拼,也有来兄弟单位的抗衡。对企业的技术核心竞力、自主创新能力、知识整合能力以及研制管理能力提出空前挑战。 企业的专业方向涉及飞行器设计、控制与仿真、光电子技术、精密机械、图像处理、爆炸力学、飞行器动力工程、空气动力学、非金属材料等二十余类。以承制国家重点军品型号为主业,同时在其他领域产品研制上大力拓展。企业现已建成“强于制造、精于设计”技术能力的研制体系,但在型号研制和产品研制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技术滞后、创新不足”等现实问题。近年来,型号研制逐渐呈现更新快、难度高的趋势。与企业研制队伍的年轻化、骨干少的现状形成强烈反差。 尽管当前企业面临任务重、时间紧、人才缺、效率低等问题。目前的技术管理模式下,由于型号之间、部门之间、专业之间、人员之间缺乏信息沟通和知识共享,依然存在着重复研制、重复创新的问题,使已经紧缺的资源更加紧张。由于平台林立、互不兼容,依然存在着流程割裂、数据冗杂的问题,使本来顺畅的业务变得繁复。 同时,当前的研制体系更多地依赖于个人的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缺乏人才资源的系统整合能力和知识资源的积累重用能力。造成企业的研制能力过于受“技术专家”的制约,过于受“人才流动”的冲击。

1.3.知识工程项目建设需求 基于前述对企业知识管理和应用困境的分析,企业迫切需要实施研发知识工程项目。系统的范围包括建立企业主要军民品全生命周期内知识的产生、表达、组织、共享、检索、应用、更新等一套完整的流程和体系,以及企业的组织保证管理体系和考核激励制度。对知识工程平台的定位为工作平台和学习交流平台,关键功能需求如下: 1.构建企业研发知识库 具体要求:建设初具规模的、与用户研发流程相关、且具有知识本体关联的研发知识库。 2.工作平台 ◆便捷的知识获取,包括批量导入工具 ◆良好的知识表达方式 ◆知识评审流程 ◆知识存储与组织,包括知识地图和本体关联 ◆知识的有效检索与共享,包括智能检索 ◆知识应用,包括结合先进的创新理论方法,提高个人和企业的创新能力 ◆知识维护,包括知识编辑器、版权管理 3.管理工具 能够提供每条知识、每类知识的概率统计、分析、评价的能力知识库实际利用效率评估,提供知识提供者、相关知识生产部门提供知识数量、质量的分析统计数据,组织架构、知识结构、知识流程、访问权限、及用户界面等进行灵活配置。 4.学习平台 支持从知识库中选取知识,对某一类用户进行培训,个人根据知识库内容自主学习,支持学习成果的考评。

知识管理成熟度模型初探_以西门子公司为例

●祁延莉(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北京100871) 知识管理成熟度模型初探 ———以西门子公司为例 摘 要:知识管理成熟度模型是近年来知识管理研究者和实践者依据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开发的知识管理方法论之一。本文以西门子公司的知识管理实践为重点,介绍知识管理成熟度模型的构成、实施和评估过程,旨在为我国的组织和企业实施知识管理提供一种值得借鉴的方法。 关键词:企业;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成熟度模型 Abstract:K nowledge Management Maturity M odel is one of 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methodologies developed by knowledge management researchers and practitioner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apability Maturity M odel for S oftware in recent years.F ocused on 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practice of S iemens AG,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onstruction,im plemen2 tation and evaluation process of K nowledge Management Maturity M odel in an attem pt to provide a valuable method for orga2 nizations and enterprises in China to im plement knowledge management. K eyw ords:enterprise;knowledge management/K nowledge Management Maturity M odel 在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知识管理已经成为组织和企业广为接受的管理理念。这种理念要求企业把知识视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要求对企业实施管理变革,以知识创新为企业发展的基础和手段,进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然而对于组织或企业而言,如何有效地实施知识管理仍然是一个难题。许多组织或企业在推行知识管理时,最常遇到的问题就是不知道组织内部是否已经做好准备,或者在实施知识管理之后,不知道是否符合知识管理的标准和要求。 为此,一些学者将软件企业的能力成熟度概念引入到知识管理领域,以衡量组织实施知识管理的程度,提出了以改进组织知识管理能力为目标的知识管理成熟度模型(K nowledge Management Maturity M odel,K M M M),并以此作为组织或企业实施知识管理、评估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的指导性框架。本文以西门子公司为例,介绍在该公司应用的知识管理成熟度模型。 1 软件能力成熟度简介 K M M M的提出以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apability Ma2 turity M odel for S oftware,C M M2SW)为基础。C M M2SW是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推出的评估软件能力成熟度的一套模型。该模型基于众多软件专家的实践经验,侧重软件开发过程的管理及能力的提高与评估,是组织进行软件过程改善和软件过程评估的一个有效的指导框架。 C M M2SW分为5个成熟度级别:初始级、可重复级、已定义级、已管理级和优化级。其中除了第一级之外,每个成熟度级别又由一些关键过程域(K ey Process Area)组成,这些关键过程域用来描述欲达到某个成熟度级别需要执行的关键活动和主要工作。 例如在C M M2SW的可重复级包含的关键过程域有:软件配置管理、软件质量保证、软件子合同管理、软件项目跟踪和监督、软件项目策划以及需求管理等[1]。这样,任何软件企业都可以认为是成熟度第一级的组织,处于这一级的组织在软件过程和管理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不断完成每个级别中的关键过程域所规定的步骤和工作,才能获得向更高成熟度级别的提升。 随着成熟度等级的上升,企业的软件开发过程的管理和能力越来越强。可见,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为软件的过程改进提供了一个阶梯式的框架图。它指出一个软件组织在软件开发方面需要做哪些工作、这些工作之间的关系,开展这些工作的先后次序。因此,遵循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软件企业可以通过一步一步地做好工作而逐步走向成熟。 2 知识管理成熟度模型 知识管理成熟度可以看成是组织开发、实施知识管理

国内外知识管理

国内外知识管理 本文是在狭义的意义上对国内外企业知识管理研究作一综述。全文共分四部分,分别是:知识管理的定义和学派、知识的特性与企业知识管理的目标和内容、企业知识管理的 策略与原则、企业知识管理的方法与技术。 知识管理的定义和学派 由于知识管理是管理领域的新生事物,所以目前还没有一个被大家广泛认可的定义。 因此在这里将笔者收集到的关于知识管理的定义枚举如下: 巴斯Bassi,997认为,知识管理是指为了增强组织的绩效而创造、获取和使用知识 的过程。 奎达斯等P.Quitas,997则把知识管理看作“是一个管理各种知识的连续过程,以满 足现在和将来出现的各种需要,确定和探索现有和获得的知识资产,开发新的机会。” 维格K.Wiig,997认为,知识管理主要涉及四个方面:自上而下地监测、推动与知识 有关的活动;创造和维护知识基础设施;更新组织和转化知识资产;使用知识以提高其价值。 文莉Verna Alle,998对知识管理的定义是“帮助人们对拥有的知识进行反思,帮 助和发展支持人们进行知识交流的技术和企业内部结构,并帮助人们获得知识来源,促进 他们之间进行知识的交流”。 法拉普罗Carl Frappuolo,998说“知识管理就是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 能力”。他还认为知识管理应有外部化、内部化、中介化和认知化四种功能。外部化是指 从外部获取知识并按一定分类进行组织;内部化是指知识的转移,即从外部知识库中筛选、提取人们想得到的与特定用户有关的知识;中介化是指为知识寻找者找到知识的最佳来源; 认知化则是将以上三种功能获得的知识加以应用的过程。 马斯E。Maize,998认为,知识管理是一个系统地发现、选择、组织、过滤和表述信 息的过程,目的是改善雇员对待特定问题的理解。 戴布拉·艾米顿Debra M.A。Amidon,998说:“知识管理无孔不入。无论它以什么 形式定义——比如学习、智力资本、知识资产、智能、诀窍、洞察力或智慧——结论都是 一样的:要么更好地管好它,要么衰亡。” 达文波特教授T.H.Davenport,998指出:“知识管理真正的显著方面分为两个重要 类别:知识的创造和知识的利用。

社会化媒体下的政府知识管理应用探析

社会化媒体下的政府知识管理应用探析 【作者简介】袁莉,女,1976年生,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成都610064;姚乐野,男,1964年生,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成都610064 【内容提要】文章探讨了社会化媒体在政府知识管理中的现状、思路、问题及对策。在分析了社会化媒体对政府知识管理的作用后,结合国内外实践应用,提出了社会化媒体支持下政府在内部和外部实施知识管理的思路和方法,并对其在实施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社会化媒体/政府/知识管理 1 社会化媒体与政府知识管理概述 1.1 政府知识管理的目的和意义 政府知识管理是作为公共服务部门的政府,为适应新的管理和职能变化的需要,在现有电子政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知识网络系统,对知识进行收集、组织、应用和创新,并将其应用于政府管理实践的各个领域。在政府知识管理中,如何利用知识管理进一步深化电子政务应用,依托现代化信息技术将政府部门汇集的大量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提高政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的效率,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提升公众对政府的满意度,是政府知识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 “开放创新”的概念是哈佛大学Henry Chesbrough教授在2003年出版的《开放创新》(Open Innovation:The New Imperative for Creating and Profiting from Technology)一书中首次提出的。这一概念主要用于描述企业在日益开放的环境下,应该由传统封闭式创新向开放式创新发展,应逐渐打破单一的内部创新模式,把从外部获取知识作为创新的重要来源。对于政府知识管理而言,开放创新同企业一样重要,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是知识的变化和更新加快,单一部门和实体很难及时更新和掌握该领域的全部知识;二是开放的环境下,掌握知识的人才流动性和分散性强,创新最需要的人才位于政府之外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三

知识管理概述

幻灯片1 知识管理 K n o w l e d g e M a n a g e m e n t 卫军朝 w e i j c h@g m a i l.c o m 幻灯片2 知识管理推荐阅读书目 ●教材: ●廖开际主编.知识管理原理与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 幻灯片3 知识管理推荐阅读书目 ●英文书目: ●Ikujiro Nonaka, Hirotaka Takeuchi. ●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 How Japanese Companies Create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Davenport, Prusak. ●Working knowledge: how organizations manage what they know. 1998,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Murray Jennex. ●Case studies in knowledge management.2005.,Idea Group Publishing 幻灯片4 其他中文参考书目与译著 ● 1.柯平.知识管理学.科学出版社.2007 ● 2.王德禄.知识管理的IT实现——朴素的知识管理.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 3.夏敬华,金昕.知识管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 4.苏新宁.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 5.林东清等.知识管理理论与实务.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 6.李华伟,董小英,左美云.知识管理理论与实践.北京:华艺出版社,2002 幻灯片5 ●7.邱均平等.知识管理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 ●8.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等.知识管理.杨开峰译.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波 士顿:哈佛商学院出版社,1999 ●9.Karl Eric Sveiby.知识型企业的管理——通过鼓励创造性来增加价值.梁立新译。 北京:海洋出版社,2002

企业知识管理经典案例分析

企业知识管理案例分析 案例1 安达信 安达信(Arthur Anderson, AA) 公司主要从事会计与审计、税务、商务顾问、咨询服务等业务,因为它为客户提供的服务99.5% 基于知识,因此,知识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贯穿于决策和管理过程的始终。公司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将所有信息组合成一个中心知识库。该公司对知识管理的定义是:“ 促进个人和组织学习的过程”。在实施知识管理时,该公司的一些重要理念还包括: ? 知识与学习密切相关; ? 在将知识与管理结合时,遇到的最大问题是知识不容易管理,因为它存储在人们的头脑中; ? 知识管理策略应该与公司的商业策略密切结合。 目标 ? 帮助员工表达他们的思想; ? 帮助知识经理们更好地组织知识; ? 不断充实知识管理系统,使其容更加丰富,鼓励员工使用它; ? 力求使企业的所有知识都变成可以查询和获取的显性知识。 计划的实施 安达信成立了一个专门的知识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具有竞争优势的策略。每一条服务线和每一个产业部门都有责任保证知识的共享。同时,每一条服务线和每个产业部门都配备了一名知识经理,共计60 名,其中一些人全职负责知识管理工作。 ? CIO 与CKO 的职责 前者关注技术,后者的工作集中于知识处理、调查和评估用户对知识产品的使用情况。但无论工作重点如何,两者总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进行合作。在企业部,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能被上载到网上去,需要对它们进行评估,有价值的信息才能上载。 ? 技术平台

安达信的知识管理系统基于普通的软硬件平台(Windows 、Lotus Notes 和PC 机)。所采用的三大技术是:群件技术、Internet/Intranet 、数据库和指示系统(Database & Pointer System)。其中使用最频繁的技术是以下三种: ① Lotus Notes 确保信息能够安全地在全球围传播; ②语音允许人们能够在任何情况下进行交流; ③知识基地提供最佳实践数据库。 实践 安达信的知识管理项目获得了以下成果: ①全球最佳实践项目(GBP ) ②网上安达信 所有员工都是部网的用户,网上提供的信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公告(例如,金融市场产业)、相关资 源(例如,有关会议和有关公司其他投入产出的结果)以及网上对话与讨论。 ③电子知识蓝图 ④ 全球最佳实践基地(Global Best Practice Base ) 汇集了各类项目报告,共 2 万多页(同时有光盘版)。在总部有25 个人监督它的使用情况,并对容进行整理。该项目的定量和定性工具能够帮助人们构建事件的框架,并按优先次序排列。 ⑤ 商务咨询顾问 提供安达信所有的商务咨询方法(被制作成光盘),并提供50?100种工具,咨询人员可以将其作为辅 助工具。 ⑥ 专家向新手传递知识知识管理的难点之一是专家如何将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传递给新手,在安达信,新手通过全球培训数据库获得知识。 经验教训 ? 引入Lotus Notes 时,并没有提供全球最佳实践数据库的能力,但事实证明这个数据库很有用,因此安达信应该与Lotus 协作,提供能满足全球最佳实践需求的产品信息。 ? 应该尽早采用委员会或小组方式推进知识共享的策略,在知识创新、评估以及监督等方面充分发挥知识经理的

国外项目知识管理研究进展

收稿日期:2009-03-02 修回日期:2010-01-06 基金项目:西南交通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起步项目“情境敏感的项目知识推荐系统模型研究” (编号:2009Q044)。作者简介:徐 进(1978-),男,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知识管理、项目管理与信息化;朱 菁(1980-),女,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知识管理、财务管理。 国外项目知识管理研究进展 3 Project K now ledge Management :a Literature R evie w 徐 进 朱 菁 (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成都 610031) 摘 要 近年来,项目知识管理成为了项目管理和知识管理研究与应用的一个重点。通过对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的检索、筛选、整理与分类,回顾了国外学者对项目知识管理的讨论,从组织行为和信息化两个视角分别归纳分析了国外学者对项目知识管理的内容特征和不同应用领域的研究现状,并指出对项目知识管理信息化的研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 项目知识 项目管理 知识管理 项目知识管理 中图分类号 F27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1965(2010)04-0106-05 0 引 言 进入21世纪以后,为了适应多变的经营活动环境和客户化的需求,企业/组织的活动很多时候以项目的形式进行 [1] ,许多企业/组织的日常运作基本上是围绕 项目展开的。这样的企业/组织往往被称为基于项目的组织(PBOs ,Project -based Organizations )[2]。很多学者认为,知识学习是帮助项目组织成功的关键资源 [3] ,项目组织需要有效地整合利用分布在各部门和 员工中的知识资源,才能更好地实现项目目标,加强项目知识管理(Project Knowledge Management ),可以有效缩短项目进度、降低项目成本、提高项目质量和客户的满意度[4]。 尽管对知识管理的研究很早就开始兴起,然而将知识管理引入项目管理的研究以及在PBOs 中进行应用是最近几年才真正开始[2],针对PBOs 如何进行知识管理的研究还远远不够,需要更多更深入和不同侧面的研究与应用推广[5]。为此,本文对国外项目知识管理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整理与分析,为相关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1 研究方法 本文对截止到2009年11月底前国外项目知识管理的已发表英文文献进行了检索、采用标题检索方式,即用“Project ”和“Knowledge ”两个词语在文献标题中进 行检索;对英文文献选择了主要的学术期刊数据库进行检索,包括ASP &BSP (EBSCOhost )、ACM 、Pro 2 quest 、IEEE X plore 、SDOS ,并限制为学术期刊文章,排 除了会议论文、学位论文和书评等,检索到308篇文章。由于部分文献所研究的主题并非“项目知识”,如只是以某个特定的项目为背景研究涉及医化、生物的专业知识或知识产权等,因此,通过文献摘要阅读,对初次的检索结果进行了过滤筛选,得到有关的英文文献72篇,时间分布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项目知识管理的研究日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下文从组织行为和信息化两个角度分主题归纳,并选取重点文献进行阐述。文献主题分布如表2所示。 表1 本文筛选的英文文献的时间分布 年份 1988~1990 1991~1995 1996~2000 篇数235年份2001~2005 2006200720082009篇数 25 6 6 15 10 2 从组织行为角度的探讨  2.1 对项目知识管理的框架性研究 21111 对项目知识的定义与分类。对于“项目知 识”这个词汇,现有研究直接对其进行定义的并不多。 Conroy 和Soltan 定义了在项目执行中所需要的三类知 识基础:a.组织知识基础,即项目实施所在企业和环境的特定知识;b.项目管理知识基础,即项目管理理论与应用的知识;c.项目特定的知识基础,即在一个特定项 第29卷 第4期2010年4月 情 报 杂 志JOURNAL OF IN TELL IGENCE Vol.29 No.4Apr. 2010

知识管理在咨询行业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知识管理在现代咨询业中的应用现状分析摘要: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世界经济正在向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社 会转移[1],知识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尤其是在现代咨询业中得到了应用。作者主要探讨知识管理在咨询行业中的应用现状及其在此领域中的优势与局限。 关键词:知识管理现代咨询业知识型社会 20世纪末,美国企业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2],知识量与质的改变与用途的拓展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所在[2],知识正在慢慢成为企业的主要资产,这也就促成了知识管理的兴起。现代咨询业,是一种新型的以智力型服务为主的行业,知识管理是与现代咨询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国外咨询企业对知识管理的应用已经达到成熟阶段,然而国内咨询企业还只处于学习阶段。知识管理为现代咨询企业既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这就要求现代咨询业要利用各种资源来高效的实施知识管理,充分发挥其作用,从而促进现代咨询业的发展。 一、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是一种新兴的管理领域,它强调知识的共享与创新,它的主要目标不断为企业创造效益。 巴斯(Bassi)认为[3],知识管理是指为了增强组织的绩效而创造、获取和应用知识的过程。 弗拉波罗(Frapproo)认为[4],知识管理就是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是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的新途径。他还指出知识管理应有外部化、内部化、中介化和认知化四种功能。 有一个富有深意的有关知识管理的公式:KM=(P+K)S[5]。“P”代表“知识型人才”;“K”代表“知识”;“S”代表“技术”,这充分说明了人、知识与技术对知识管理的重要性。 知识获取来源主要有两类[6],一是显性知识,它主要是在个人以及组织内外的各种资料和文档等;另一类则是隐性知识,它需要知识型人才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将其显性化,进而进一步实现知识共享。 综合各位资深学者的观点,我认为,所谓的知识管理,就是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确定知识能为之创造价值后,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帮助企业员工实现知识共享,并且帮助人们将其吸收后进一步创新,并有效地将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的过程。知识管理主要不是存储知识,而是促进企业将已有的知识进行创新后解决企业运营问题,从而实现新的发展。 二、知识管理与咨询行业 咨询行业,是对第三产业中以咨询服务为特点的各种行业的总称。因其提供的是一种智力型服务,因此也被人们称为“头脑行业”,知识管理是同智力密集型企业紧密相关联的[7]。作为一个智力密集型的服务行业,咨询的现代意义是指来源于个体或组织内外部的专业化技能,它以具有针对性的知识、信息、经验为资源,针对不同的用户需求,提供解决客户问题的方法或建议。从此可以看出,

蓝凌软件:知识管理核心模型-知识之轮

蓝凌软件:知识管理核心模型-知识之轮 蓝凌在长期知识管理研究和实践中,总结出了知识之轮模型。 ?第一个环节是知识沉淀,又称为知识编码,是指提高知识显性化程度,将知识从无序到有序、隐性到显性的过程; ?第二个环节知识共享,是指知识能够为更多组织成员所学习和应用的过程; ?第三个环节是知识学习,指的是组织成员对组织内的隐性和显性知识的吸收和消化过程,它与共享环节一起改善知识在组织内的扩散程度; ?第四个环节知识应用,是指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工作实践从而创造价值的过程; ?最后一个环节是知识创新,是指组织成员获取外部新知识或提升内部知识层次,改善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使该部分知识能在应用中产生直接的价值。 知识管理就是要找到驱动知识之轮的法则,一般而言,企业可以通过技术、管理、文化等三个方面来促进和保障知识之轮的高速运转。 由此可见,知识管理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文化、管理和技术等各个层面,需要根据企业具体环境进行具体分析,并最终制定适合企业特色的个性化方案和推进计划,然后逐步落实。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以始为终,才能确保企业在知识管理的投资能带来管理上的切实改进。知识管理,既不是单纯的管理改进项目,也不是单纯的IT建设项目,其本质上应该实现管理和T相互融合,管理引导IT,IT固化管理,实现管理内容和IT形式的统一。 对于企业而言,知识管理建设是一件需要持之以恒的长期工作;为了保证在一定的时期看到一定的效果,根据知识管理在各个企业实施的规律,一般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1)观念萌芽阶段:这个阶段企业自发的认识到知识管理的价值,为避免比萨斜塔现象需要夯实地基,而知识管理就是一项地基工程。这个阶段一般需要通过培训、研讨等形式宣传知识管理的观念和价值、得到高层的重视和支持、组建负责实施知识管理的专项核心团队等工作; 2)整体规划阶段:这个阶段的挑战是如何整体规划知识管理各项工作,明确发展目标、组织架构、管理机制和系统功能需求。一般需要借助外部咨询公司来帮助企业进行知识管理规划,通过对企业知识管理现状及需求的诊断,规划未来知识管理发展的整体蓝图。 3)知识梳理阶段:这个阶段的挑战是如何在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各部门或专业体系的需求,系统梳理出其知识体系,并明确其知识应用现状,进而设计出相应的知识发展提升方法; 4)建设推广阶段:该阶段的挑战是如何保证在机制的推动下、通过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导向的IT系统的建设,能够最大化地累积和应用知识。这个阶段重心是要使业务流程和知识关联,实现员工知识化地工作,需要从系统推进策略建议、系统推进考核和激励制度设计和应用、系统培训、以及典型知识管理提升方法的实践,实现知识管理系统建设和推广。 5)评估优化阶段:这个阶段的挑战是如何评估知识管理为企业创造的价值并进行优化提升。在分析评估知识管理和信息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对管理和业务的帮助和不足的基础上,需要继续优化知识管理和信息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平台、强化基于业务的知识管理行为,逐步使知识管理融入大家日常的工作行为之中。

知识管理案例分析

知识管理案例分析 摘要:作为知识经济的核心,知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知识能够创造巨大的企业价值,这是十分简单的道理;可是,如何创造、收集、分享和利用这些知识,并将其转化为实际的价值,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本文主要通过一个项目型公司的案例,介绍建立知识管理体系的策略和主要方法,同时还将介绍一家名列全球十大石油公司的大型国有企业的知识管理计划的部分内容。 一、客户的背景以及面临的挑战 我们的客户是一家以对外工程承包为核心业务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在几十个国家承担过数百个各种不同形式的对外经济援助项目和国内建设项目。公司对外工程承包总额在12亿美元以上。公司总部设在北京,在亚洲、非洲、中东、欧洲、美洲和澳洲等地均设有代表处,承办公司的各类业务。 由于公司从事的大都是国际工程项目,项目的时间跨度一般比较长,有的甚至在10年以上,因此,全生命周期的项目管理对于企业的成功就变得至关重要。为此,在2001年,公司制定了向知识和资本密集型工程项目管理公司迈进的战略远景。 然而,许多因素制约着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公司在非洲承接了一个电站建设项目,项目组成员克服了语言文化法律和技术等方面的重重困难,终于按计划在两年时间内完成了电站建设;可惜的是由于没有将这些重要资料和经验进行及时整理,当公司投标非洲另一个电站的建设项目时,新的项目组差不多是从头开始收集当地的资料,在项目执行的过程中,许多原本已经解决的问题又一次出现,项目组不得不花费宝贵的时间进行重新协调和谈判,对项目成本和进度都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就在于公司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信息和知识共享的环境和机制。由于缺乏规范的和标准化的项目管理流程,每个项目组都是各有一套。公司中的绝大部分知识是以个人知识的形式存在的,包括员工个人头脑中的隐性知识与保存在个人电脑或文件柜里的显形知识。公司领导早就意识到将个人知识转化为组织知识的必要性,然而在推行知识共享体系的过程中,公司面临着许多挑战: ?每个项目组都有各自的经验和诀窍,许多经验都是通过教训才取得的,因此, 如果没有合适的激励措施,就不愿意贡献出来 ?即便愿意同大家分享个人知识,又不知道谁需要以及通过什么有效 的途径来分享,许多知识散落在各处,不了解如何分类,很少进行 整理,难以查找

国内知识管理现状

国内知识管理现状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在其《后资本主义社会》一书中曾阐明知识已是一种生产的要素,而且是全球化经济环境中最重要的关键资源。但是,据一项统计调查显示,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目前仅有20%的企业经验知识被保存和文件化。换句话说,企业组织内外仍有非常多的和企业获利及竞争力有关的知识被隐藏起来而不自知。因此采用知识管理手段把遗失的80%知识充分应用,以提高企业竞争力便是知识经济下的成功关键因素之一。(蓝凌软件总结) 时至今日,国内知识管理在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它不仅成为优化和提升企业管理的新的管理工具,也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新的应用方向。 目前,国内对于知识管理的研究和实践,正呈现出一种务实的现状: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已经不满足于热烈的知识管理概念讨论,而是转向脚踏实地的知识管理实践。这种转变从我们对国内企业知识管理关注和投入的调查中就能看出端倪。 1.1 对知识管理关注和投入明显增加 在“对知识管理关注和投入变化”方面,有53%的被调研者表示“关注和投入”在增加;有25%的被调研者表示“关注和投入没有变化”、有8%的被调研者表示“关注和投入在减少”、有13%的被调研者表示“不清楚”。整体来看,这个变化趋势让我们对知识管理在中国的发展前景感到乐观。 就“对知识管理的关注度”来说,有11%的被调查者表示知识管理“在业务中被自如应用”等,某种程度上已经有效地将知识管理融入到日常业务运作中,如青岛啤酒、天狮集团、宝钢集团等;有24%的被调查者表示知识管理“是热点,得到战略关注”,比如华为公司、摩托罗拉中国技术公司、西门子中国、招商证券等;有32%的被调查者表示知识管理“是热点,但没有处于战略高度”;也有28%的被调查者表示知识管理“没有得到太多关注”;而“从来没有开展知识管理活动”的比例只为5%。

中国知识管理软件现状与趋势

中国知识管理软件现状与趋势 全球品牌网 2006-4-14 曹开彬 各位专家,各位来宾,今天非常高兴能够参加今天的知识管理中国应用的一个峰会,来讲一下计世资讯作为一个IT界的研究机构,我们对知识管理软件市场现状的一些研究的结果。今天我主要会讲四方面的内容,第一、讲一下整个知识管理软件产业的我们自己的一个研究体系。第二、讲一下知识管理软件市场的一个基本现状,还有讲一下知识管理软件应用的一些特点和这个产业的一些基本的竞争格局,最后是讲一下整个计世资讯对于知识管理软件产业未来发展趋势的看法和我们对厂商和用户的几点建议。 对于整个知识管理来讲,我们基本上分为三大部分,因为从现在用户对知识管理来看,我们感觉到它分为了三大部分内容,可以看到我们右手边是内容管理,这是我们目前讲的比较多的,对知识的沉淀或者积累,我们也包括知识的获取,你如何定义企业里头你的知识是什么,你要提取哪些知识,你怎么样去提取。第二、这些知识提取之后,你如何去组织,如何去整个集成,把他作为一个很好的手段管理起来,管理起来之后你如何去发布,如何在正确的时间,通过一个非常正确的渠道传递给响应的正确的人员,这是我们认为整个在内容管理方面很重要的一个部分之一。 第二、在整个用户当中来讲,我们认为用户非常需要的是协同的管理,包括这里头我们写了几点,像团队的沟通,整个团队,你一个团队的协同,还有包括你所有的知识共享,包括你之间的沟通,你人员与人员,企业与企业,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最后是各种消息的组织,比如说现在各种各样的沟通信息,手机上的信息,及时通讯的信息,电子邮件的信息,各种信息你如何去处理。所以在我们整个计世资讯对知识管理软件这样一个大的方面来讲,我们包括三大方面的内容,在协同管理和内容管理之间,我们认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目前通过流程的这种把他们之间串起来,这个越来越多,如何在流程当中沉淀自己的知识,并且把它跟其他部门的人分享出来,这是目前可能企业当中非常需要的一种手段和技术。所以我们在整个研究知识管理软件的时候,是研究这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包括传统的这种办公自动化的内容,第二、包括内容管理以及协同管理。

企业知识管理研究综述

企业知识管理研究 【摘要】本文统计分析了近三十年十年来国内在企业知识管理方面的研究现状,描述了企业知识管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归纳了企业知识管理研究的特点及存在问题,并结合作者目前知识水平,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企业知识管理;知识管理;综述 1 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市场环境充满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单纯的金融资本或自然资本不再是企业的核心资源,知识正成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生存的重要资源。做好企业知识管理,将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本文对近三十年来国内企业知识管理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与分析。 2 文献统计分析 2.1 数量分布2014年11 月20日,利用中国知网“全文期刊数据库”,以“企业知识管理”为检索词,进行篇名路径检索,得到以下统计结果(见表1) 。 表1 企业知识管理论文篇数年度分布 年份数量(篇)比例(%) 2014 175 5.27 2013 212 6.38 2012 189 5.68 2011 259 7.79 2010 252 7.58 2009 309 9.29 2008 280 8.42 2007 256 7.70 2006 263 7.91 2005 223 6.71 2004 208 6.26 2003 216 6.50 2002 141 4.24 2001 145 4.36 2000 102 3.07 1999 59 1.77 1998 16 0.48 1997 3 0.09 1996 1 0.03 1995 1 0.03 1994 2 0.06 1993 0 0.00 1992 1 0.03 1991 0 0.00 1990 2 0.06 1989 0 0.00

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典型例题讲解

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典型例题讲解 1.()就是从事信息分析,运用专门的专业或技术去解决问题、提出想法,以及创造新产品和服务的工作。 2.共享行为的产生与行为的效果取决于多种因素乃至人们的心理活动过程,()可以解决分享行为中的许多心理因素及社会影响。 3.从总体来看,目前的信息管理正处()阶段。 4.知识员工最主要的特点是()。 5.从数量上来讲,是知识员工的主体,从职业发展角度来看,这是知识员工职业发展的起点的知识员工类型是()。 6.人类在经历了原始经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三个阶段后,目前正进入第四个阶段——(),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时代。 1.对信息管理而言, ( )是人类信息活动产生和发展的源动力,信息需求的不断变化和 增长与社会信息稀缺的矛盾是信息管理产生的内在机制,这是信息管理的实质所在。 2.()就是从事信息分析,运用专门的专业或技术去解决问题、提出想法,以及创造新产品和服务的工作。 3.下列不属于信息收集的特点() 4.信息管理的核心技术是() 5.下列不属于信息的空间状态() 6.从网络信息服务的深度来看,网络信息服务可以分 1.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的关系的()观点是指,知识管理在历史上曾被视为信息管理的一个阶段,近年来才从信息管理中孵化出来,成为一个新的管理领域。 2.着名的Delicious就是一项叫做社会化书签的网络服务。截至2008年8月,美味书签已经拥有()万注册用户和160万的URL书签。 3.激励的最终目的是() 4.经济的全球一体化是知识管理出现的() 5.存储介质看,磁介质和光介质出现之后,信息的记录和传播越来越() 6.下列不属于信息的作用的选项() 1.社会的信息化和社会化信息网络的发展从几方面影响着各类用户的信息需求。() 2.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根本就是“()”,根据不同用户的行为、兴趣、爱好和习惯,为用户搜索、组织、选择、推荐更具针对性的信息服务。 3.丰田的案例表明:加入( )的供应商确实能够更快地获取知识和信息,从而促动了生产水平和能力的提高。 4.不属于信息资源管理的形成与发展需具备三个条件() 5.下列不属于文献性的信息是() 6.下列不属于()职业特点划分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