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清代朝贡体系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清代朝贡体系

目录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 II 目录............................................................ III 绪论.. (1)

第一章清代朝贡体系的建立与瓦解 (8)

第一节清代前期朝贡体系的建立和一般制度性规定 (8)

一、清代前期朝贡体系的建立 (8)

二、朝贡体系的一般制度性规定 (10)

第二节晚清时期朝贡体系的瓦解 (13)

一、晚清朝贡体系下属国的脱离或消失 (13)

二、朝贡制度的瓦解与近代外交制度的建立 (16)

第二章清代朝贡体系下的国家观念、身份和利益分析 (18)

第一节朝贡体系下的国家观念分析 (18)

一、自有观念、共有观念及观念的互动 (18)

二、观念的表达机制、社会化及认同 (20)

第二节朝贡体系下的国家身份和利益分析 (22)

一、朝贡体系下国家的四种身份及形成原因 (23)

二、朝贡体系下国家的两种利益分析 (26)

第三章清代朝贡体系的结构、文化和进程分析 (28)

第一节朝贡体系的结构分析 (28)

一、朝贡体系结构的两个层次和两种作用 (28)

二、朝贡体系的文化结构及物质结构的特点分析 (30)

第二节朝贡体系的文化分析 (31)

一、温特的三种无政府文化 (31)

二、朝贡文化分析 (33)

第二节朝贡体系的进程分析 (35)

一、朝贡体系进程中的关系分析 (35)

III

万方数据

二、朝贡体系进程中的管理分析 (36)

结论 (39)

参考文献 (42)

在学期间发表清单 (47)

后记 (48)

IV

万方数据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建构主义视角下的清代朝贡体系

绪论

在关于前现代东亚地区秩序的研究中,清代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体系是一个颇为耀眼的研究领域。朝贡体系可以追溯到中国的先秦时代,周天子列土封疆,分封诸侯,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各地诸侯要承担定期朝见天子并且贡献

方物、随军出征等义务,对于各诸侯国国内之事,周天子较少干涉。它最初是特指天子与诸侯之间隶属交往的模式,其后被运用到处理中央政权和地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交往层面,再后来被推广到同周边国家之间的关系上,最后又推广到与一切来访的国家,包括同近代西方国家的交往方面①。这种中心与外围的交往模式及互动所构成的体系,即朝贡体系。在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大一统的背景下,几乎一切的中外交往形式,如贸易、官方往来、交通都深深打上了朝贡体系的烙

印。因此,不了解朝贡体系,就无法了解前现代东亚地区秩序的演变。

绪论分为以下四个部分:首先说明研究清代朝贡体系的选题依据并指出研究意义,然后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文献综述,接着指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最后说明本文的创新点及结构安排。

选取清朝作为朝贡体系的典型,是因为清代的朝贡体系既有辉煌和成熟的经历,也有不可避免走向解体的经验教训。它所具备的时代背景也是其他朝代所没

有的,因此具有典型的意义。

笔者在学习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时,发现建构主义理论强调的认同、话语、身份、文化等在朝贡体系中有着很好的契合度,加上我的导师长久从事于朝贡体

系方面的研究,他首先建议并且鼓励我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因此我尝试将朝贡体

系放入建构主义的理论语境中予以解读,用建构主义的一套话语来分析朝贡体系。

在建构主义的理论体系下,我试图回答以下问题:朝贡体系下的国家是怎样

①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3页。

1

万方数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