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读《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后学习心得体会

读《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后学习心得体会

读《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后学习心得体会
读《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后学习心得体会

读《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后学习心得体会

娄家店中学毕云东

俗话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作为一名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不只是要有“一桶水”,现代社会知识日新月异,教师应该要有“长流水”,是“活水”。这两年,我每学期都给自己制定读书计划,一直在不断地充实着自己。在这个寒假里,我认真阅读了《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这本书,自己对教师的认识和教学工作的认识又有了进一步的思考。《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一书从教书篇、育人篇、修身篇、管理篇等四大方面的100多种实际情况展开家教漫谈,涵盖了以教书育人为主题的全方位教育、教学、管理的策略和实施方法。整本书,魏书生以大量生动感人的事例,全面阐述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经验,内容丰富具体,富有故事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蕴含深刻的哲理,字里行间耀着智慧的光芒。掩卷沉思,感慨良多,不由写下自己的感想。

一、提高自我,作幸福的教师

我最喜欢魏书生老师的一句话是:“改变自我,天高地阔;埋怨环境,天昏地暗。与其将希望寄托在客观条件的改变上,不如将希望寄托于挖掘自身潜能上。”这是魏书生“修身篇”写的一句话,也是我最欣赏的一句话。魏书生是一位非常善于修心的人,不苛求、不外怨。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他深刻地认识到,用黄金般宝贵的时光,换来一大堆无用的指责埋怨,真是人生最悲哀的事情。埋怨环境不好,

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够豁达;埋怨学生难教育,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少。在这一点上我有很深的体会,刚参加工作那会,总觉得学校的工作好多,好繁锁,特别是作为班主任,我常常要哄那些还不适应小学生活的、爱哭闹的小孩子,或是陪同孩子父母挨家挨户寻找没有时间观念的、贪玩的小孩……班级纪律,要维护;班级卫生,要督促;学生做操,要到场;学生纠纷,要调解;学生成绩下降,又心急如焚……在学校,忙得晕头转向;回到家,家里的电话也是常响个不停,有时候常常是深夜睡着了还被家长电话惊醒。而学校工作又多,经常又要求加班整理档案或忙于其他教学以外的事情。总之,事必躬亲,忙得不可开交。那时的我便心生埋怨,由此工作干起来也感觉很累,弄得心身疲惫。自从多看书、多学习之后,明白了改变自己及修心的益处,我便开始改变自己,做任何事情不再说埋怨、抱怨的话。埋怨不如改变,我给自己加了一个意念:所有存在的都是合理的,莫抱怨。至此以后同样的工作,我干起来再没感觉累过。以前我是身累心也累,现在我却是身累、心不累。改变自我,会让你身心愉悦。认真看了魏老师的书,我更坚定了我的信念,就如魏老师所说:“许多事情是没办法选择的,但你可以选择态度。做厚学导师不能选择学生,什么学生进来,你都得接受,但只要我们尽心尽力,问心无愧,积极面对学生的实际状况,总有一天,学生会提高,会进步的。”“改变了自己,你觉得世界更可爱,水比昨天清,花比昨日艳,天空看起来都比昨日更蓝。”就会营造了一个“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广阔空间。遇到问题时要变换角度思

考问题,选择积极的角色进入生活,不能一味地要求学生来适应老师,作为一名教育者而是要去努力适应自己的学生。只有教师熟悉、适应学生,由此才能去改变学生,使师生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促进师生的共同进步和成长,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幸福的教师。

二、爱的教育是最有效的教育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早就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这几年的教学中也看过许多教育名家名师关于“师爱”的论述。可是,从魏书生老师身上,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了什么叫“师爱”。魏书生对教育的挚爱、对学生的关心却是实实在在的、具体可感的。你想,一个正值青春创业大好年华的人,竟然一再辞掉优越的工作,抛弃仕途的诱惑,一心一意要去当“孩子王”。如果没有对教育、对学生深厚的爱,怎会有这种别人看来似乎是傻帽的举动。魏老师说:“教与学之间的关系,绝不是教师居高临下,我讲你听,我管理你服从的关系,而应该是互助的平等的关系”。我们大多数老师也知道这个道理,可在工作中不知不觉就会摆起“师道尊严”的架子,我想这其中的根本原因或许就在于一个是“育人”,而我们却只是在“教书”吧!正因为魏老师事事从“育人”的角度出发,他才能做到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与魏书生相比,在问题学生面前,我们许多老师较多的是批评,而魏老师较多的是方法!对待学生的错误,魏书生从不体罚。在充满爱的教育中,真正体现出他在学生心目中伟大的地位。学生怎能不受到感染,不受到熏陶呢?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关爱,老师的爱对他们的成长如雨露般的滋润和阳光般的温暖,一句简单的嘘寒问暖,一

声朴实的生日祝福,都会给他们带来心灵的撞击,给他们增添信心和勇气,种种爱的言行都会感化学生的心灵,用真挚的情感温暖学生,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爱。而以情感人,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对学生的理解。诗人泰戈尔说:“爱是理解的别名。”因为只有理解学生,才能有师生情谊,有了感情,才能有沟通思想的办法,有了办法,才能解决问题,才能尽到教书育人的责任。理解学生,需要教师有博大之爱、真挚之情。显而易见,在教书育人的征程中,师爱的真谛是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主动地进行学习。师爱的最高境界就是把自己的心与学生的心融为一体。

三、要教书,更要育人。

魏书生是一位特级教师,担任校长与书记兼任两个班的班主任,承担两个班的语文教学,一年平均外出开会达四个月之久,却从不请人代上一节语文课,他学期之初即进行期末考试,一学期教材他用30多课时就讲完了;他不批作业,不改作文,但他的学生升学成绩却能比重点中学平均高七八分……看到魏老师这么高的教学效果,我非常吃惊。心里更是羡慕魏书生这个语文教师、这个班主任当得真轻松。再看下去,终是明白了,人家教学效果高,那是因为他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上下了一番大工夫。魏老师的做法是,先带领学生共同制定学习计划,让每位学生明确每天、每节课的任务,然后严格落实。起初是每天、每一周、每一个月都采取多种形式检查同学们的学习任务的落实情况。一旦发现不完成者,就让他们及时补上。即使等到每一学期结束时,还要检查一学期的作业保留情况,缺多少,

补多少,绝不姑息迁就。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严格的要求,学生的自觉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也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当“习惯成自然”的时候,也就到了轻轻松松教书的时候。因为学生无需老师去布置任务、区督促学习、去检查作业,这样当老师能不轻松嘛。当了八年的老师,我也知道习惯的重要性,也曾经不止一次地去尝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结果却总不能令人满意。《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一书给了我很多的启示。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从魏老师的身上我可以借鉴两点:其一,师生共同制定学习计划,让学生知道干什么。二是制定了计划就要严格落实。我要学习魏老师以学生为根本,以育人为宗旨的教育思想,在教育教学中突出一个“育人”和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从时间上,突出“事事有时做,时时有事做”,从空间上,突出“班级的事,事事有人干;班级的人,人人有事干”。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读《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我学到了很多东西。魏书生的人格魅力和对教育事业伟大的热爱,以及他身上的那种大无畏的奉献精神,照亮了我未来的教育教学的道路。然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的学习魏书生老师的经验,多读书,多学习,力争作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诵读经典心得体会范文5篇

诵读经典心得体会范文5篇 诵读经典心得体会范文5篇汇总篇一 我们学校自从开展了读好书诵经典,营造书香校园以来,对经典浸润、文化育人的校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 每个星期一的早晨,在升国旗的仪式上,领读的孩子站在国旗下,带领国旗下的孩子领诵《道德经》第一章《开宗明义章》,感到了国家对经典文化的重视,他们在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每个星期二的晨诵时间,看着孩子们整齐地捧着论语书,听着朗朗的读书声,领读的孩子站在讲台上,带领大家齐声诵读,我就品到了古香。 每天,我们老师读经打卡,把自己所读的经典录音,传道微信群里,共同分享,领导统计检查,公布。自己把论语的一个章节,读上两个多月,几百遍的功夫,熟读成诵,但是还是不能完全理解,感到李白的一句话“只要功夫到,铁杵磨成针。”是真理。 经典诗文,如同民族服装,绚丽灿烂,是一朵开在无限斑斓世界的一朵花神,迷人,令人神往! 诵读经典心得体会范文5篇汇总篇二 古诗文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资源宝库。它千百年来,万口传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我们民族约定俗成的教科书。对孩子人格的养成和情操的陶冶,对民族精神的养育,都有其他任何手段所无法代替的作用。 正如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所说的:在心灵纯净的童年时期记诵下来的东西,如同每天的饮食,会变成营养成为生命的一部分,长大之后学习、工作、待人接物中自然运用出来。至于成年后再来读这些书,因为有了先入为主的观念,犹如脾胃不健康的人,即便面对串盛的美食,也难以吸收其营养了。 我们的经典琳琅满目,经典诗文的诵读,这项活动的开展,孩子们受益匪浅。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斜将杜老先生那种高-瞻远瞩和俯视一切的雄心彰显出来,那种豪迈的气概又影响了多少后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

《致教师》读书心得

乐于做教师·幸福做教师 ——《致教师》读书心得 陈冬玲谈到教师,人们经常会说教师这个工作好,轻松、待遇也高;朋友们说,教师是个光辉的职业,你可别误人子弟;家人们说做老师脾气要好,你这脾气要改改了;俗话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很多时候,大家对我们职业的评价都是多余神圣化。这些大帽子扣在自己的头上,瞬间让自己觉得亚历山大。 读了朱永新先生的《致教师》后,前言就颠覆了以前对教师的形象比喻,更具人性。在他眼里,教师不是春蚕,不是蜡烛;不是一个隐喻与一个标本,更不是灵魂工程师,教师就是教师,每天都在平凡与神圣中穿行,他生命的价值在于“以现在求证未来,让生命幸福完整”。“幸福”在哪里呢?朱先生说,它在创造中,在服务中,在研究中,在分享中。因为创造、服务、研究与分享的教育“幸福”,每一个普通的时刻,都会焕发不一样的光彩,每一个平凡的日子,我们都能与幸福相伴。他这样说“职业”:教师是一个能够把人的创造力、想象力等全部能量与智慧发挥到极限的、永远没有止境的职业。教师面对的是最深的世界——人的心灵。他们存在着无限的可能性。他这样说“信仰”:信仰造就的乐观,是生命中的太阳,任何境况下的人生都会因

此温暖明亮,并指引着生命中的明亮那方。他这样说“理想”:当理想遭遇现实,总会有碰撞,总会有较量,否则,理想如何能够称之为理想?教育与理想是一对孪生兄弟。教育,是必要的乌托邦。他说“教师的专业成长”,将以阅读为基础的“专业引领模式”,以写作为基础的“研究反思模式”与“以同伴互动为基础的教育生态模式”喻之为教师成长之“吉祥三宝”。他说,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个生命的叙事,在时光中创造那个更好的自己。时间抓起来是黄金,抓不起就是流水。 回到教育的主人公——孩子身上,教师每天面对的不一样的学生,或外貌美丽、或乖巧听话、或聪明能干、或长相普通、或沉默寡言,其实这些词汇都是我们给孩子们贴的标签。对于受教育者来说,人人平等,人人重要。新教育实验的一个重要理论就是:每个孩子都是上天派来的使者。朱老师告诉我们“作为教师,一定要相信每一个生命都有着与生俱来的力量,知识有待于教育来发掘和唤醒。”“只要老师不放弃,孩子才不会自弃。协助无力的孩子挖掘潜力,协助迷失的孩子发现自我,正是教育的价值,也是教师的意义。” “给我一个做教师的理由?”朱老师通过《致教师》告诉我们:相信自己,自己的胸怀、眼界、努力、思考、学习决定未来,说大一点就是决定未来的教育,决定未来的孩子。他真诚地期望,教师学会关注窗外的世界,关注教科书以外

《请给我结果》第一章读后感

《请给我结果》第一章读后感 再一次读《请给我结果》这本书,比第一次感触更深,使自己感悟很多。作为一名普通员工,未读时觉得这仅是一个过场、一种形式。然而读完这本书发现,不仅仅是一些企业弊病,对于个人也是一剂良药,让我受益良多。 对于企业而言,做大做强只是一个结果,而这个结果只能从员工获得。企业需要员工提供的结果生存,所以如果你要造就一个强大的公司,那么请你先打造强大的员工。没有强大的职业化员工,就没有强大的企业。对于个人而言,有多大的学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给你的客户、你的同事、甚至你自己一个明确的结果。否则,无论你有多大本事,都不能实际的创造出价值。结果,即人生价值,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我很欣赏一句话:什么是国际化?少一点狭隘的民族自尊心,就叫国际化;什么叫职业化?少一点狭隘的主人翁意识,多一点雇佣感,就是职业化!这是我们上班族需要清醒认识到的。为什么有职业化精神的员工,即使没有人管他,他也会认真负责的工作?因为他会自觉的用公司提供的报酬,来衡量自己的付出,如果付出的不够,没有创造相应的价值,他就会觉得自己“对不起公司”! 完成任务≠结果 如果我们要任务,那么我们多半得到的是借口,因为完

不成的借口有成千上万,欲找借口,何患无辞?如果我们要结果,那么我们多半得到的是方法。使我们痛苦的,必使我们强大!对结果负责,对自我负责,等待你的才会是成功! 人们只愿意帮助自己的奋斗者,鄙视卖弄伤口的乞丐。上帝只帮助那些不愿意放弃自己的人!这就是我们这个社会的帮助逻辑! 做结果,做一个负责任的人 世界上所有优秀的人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对自己负责任。什么样的人,才是“对自己真正的负责任”?一个对自己负责任的人,他的身上一定会有三个重要的特点:信守承诺,结果导向,永不言败。多数时候,我们往往会碰到一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甚至你认为不合理的任务都会降临在你的头上,而公司正等待着结果。这时,你自然的反应可能是反感,排斥,质疑……因为当你被要求完成这项任务,并被要求提供结果时,就意味着你正承担一种责任。所有的人都有一个自然的倾向,就是逃避责任。但所有的人要进步,就必须通过责任的磨练。 为什么我不能从今天开始,不再逃避痛苦?那么当我获得成功的时候,阳光会照亮我的内心,我将不再胆怯,我将充满自信。

国学经典诵读心得体会

国学经典诵读心得体会 以下是关于国学经典诵读心得体会,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国学经典诵读心得体会(一) 谈到国学经典,我心十分澎湃,所谓国学,就是一国之所术也,这也必然与我们的古圣先贤紧密相关。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有许多优秀的思想精华永远值得我们发扬。“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厚德载物”的博大胸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无私奉献精神,“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忧国忧民的情怀等等,这些凝结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 ·

族生存、发展和繁荣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原动力,是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国学经典,只有接续国学薪火,才能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这是一件大好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都要从做人开始。如果没有做人的基础,那就既不会有民族精神,更不会有革命精神。做人从哪里开始?从洒扫庭除,应对进退开始;从国学启蒙的“三百千”开始。这种学习不光是识字和道德思想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文化的传承来对待。 国学圣贤的精神和文化正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把它称之为“国学”。以国学启蒙的范本“三百千弟”为例。《三字经》最重要的特点是条理清楚、文理明畅、概括精辟地传授历史文化知识,伦理道德知识,团结友爱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应当刻苦等等,被誉为“袖里通鉴”。且反复劝勉学童勤学,敦促家长、老师认真对待对子弟、学生的教育。诵《百家姓》使我了解了中华民族姓氏的渊源。《千字文》是世界上流行年代最久远,使用人数最多的儿童国学启蒙读本,在中国教育史、文化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国文化的小百科全书。《弟子规》是关于品德修养、行为规范的国学启蒙读本,将中华文化所倡导的忠、孝、仁、义、礼、智、信等理念用通俗的语言,浅近的历史典故讲述清楚。所以, ·

《致教师》读书心得体会范文(通用6篇)

《致教师》读书心得体会范文(通用6篇)《致教师》读书心得体会范文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时,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那么好的心得体会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致教师》读书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致教师》读书心得体会1 细细品读了朱老师的《致教师》,看着书中的那一个个问题,就仿佛是为我回答的。其中朱老师的一个观点让我尤为感动,那就是:为每个生命颁奖。每个生命都是值得尊重的,值得呵护的。“每个孩子的基础不一样,能力不一样,个性不一样,我们不可能用统一的标准评价所有的学生,也不能够用一张试卷衡量所有的学生。最好的教育,应该让每个人成为他自己,让每个人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让每个生命绽放独特的光芒。 “新教育独特的生命叙事剧令我耳目一新。给孩子们排练适合自己的剧目,感受生命的意义。真诚地为新教育人点赞。朱永新老师说,衡量新教育生命叙事剧是否精彩,不是看学生们的演技是否成熟,布景是否漂亮,而是看学生们有没有真正地演绎出剧中人物的灵魂,把著作的真谛表现出来,每个学生是否真正地投入到剧情之中。人生需要的是“中庸”的智慧,是既有感情,又有思想的“正剧”。新教育

生命叙事剧,就希望运用舞台上的“正剧”引导出人生的“正剧”。每个生命都是这个世界的唯一。关注每个生命,关注每个孩子,为每个生命颁奖,为每个生命喝彩,是教育的使命。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嘲笑中有爱迪生”。教师要充分运用赏识教育和激励教育原则。教师请不要吝啬你的表扬。根据多元智力理论,每个孩子都是有自己的优点的,你要善于去发现,并大力地表扬他们的“闪光点”,所谓的“后进生”并不是他们真的能力很差,而只是他们缺少周围环境的人们给予他们的肯定和表扬。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我们作为教师时刻要记住这一教学原则,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沐浴在你那柔声细语的表扬声中和殷切的期待目光中。 在教学中我都会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尤其是给那些在慢慢进步的后进生们。这些孩子在我的表扬声中,仰起了头,挺起了胸,表现也越来越好。 最后,我想以泰戈尔的一句话用以自勉:“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希望自己能够以这样的态度来为每一个生命颁奖。 《致教师》读书心得体会2 余映潮老师《致语文教师》一书的序言开头是一句希望之语,即“我希望每一位语文教师在生活中、工作中都充满智慧”。 最近的空余时间,都是在读朱永新的《致教师》这本书,书名很吸引人,内容都是围绕一线教师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和成长的关键问

2018年教师继续教育心得体会

2018年教师继续教育心得体会 姓名:XXX 学校:XXX 时间:XXX 第1 页共4 页

2018年教师继续教育心得体会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全体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和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通过不断地学习,使我在理论上对教育、教学有了更深层次的体会。现做一个小结。 一、充分认识了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意义。 加强继续教育学习是教师适应竞争上岗的迫切需要,在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中小学生逐步减少的情况下,中小学教师的需求量也在逐步减少,必然给教师的上岗带来严重的危机。在实行教师聘任制的今天,每个教师都应做好“能者上、庸者下”的思想准备。一个教师要在教师工作岗位上占有一席之地,在竞争上岗中处于优势地位,就必须加强学习,使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学习是教师适应学生思想日趋活跃复杂的客观 要求,为了避免学生误入歧途,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教师必须及时了解各方面的信息(包括错误的),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善于运用先进的德育方法,消除学生受到的不良影响,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二、不断虚心学习、调整、充实、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完善教学能力,明确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技术,更是艺术,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行为,教育行为是在教师自我临近下的一种有选择的技术,是根据在教学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有关教学的经验,知识而形成的一整套操作技巧,我们只有善于设计教学,善于研究教材,选择合理的教法,学法,灵活地运用讲解、提问、练习、复习、谈话,编制试卷等技术,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 第 2 页共 4 页

《请给我结果》读书笔记与心得体会

《请给我结果》读书笔记与心得体会 书籍介绍: 本书主要讲述了从执行到结果,完成任务≠结果,执行是要做结果,而不是完成任务,行动不一定成功,但是不行动一定不会成功。 读后感: 一:心态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 从前,看到这样一个故事:甲乙两个人同时在沙漠中行走,口干舌燥,这时他们前方出现了半杯水。甲说:“哇塞,竟然还有半杯水,好好啊!”乙说:上帝啊,怎样能够这样,只有半杯水,我肯定死定了。”相信故事的结局大家已经猜到了。没错,正是对待事物不一样的心态造就了甲乙两人不一样的结局,导致了他们截然不一样的人生走向。 二:想法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结果决定人生。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结果来自行动。虽然行动不一定有结果,但不行动一定是没结果。心态创造行动。结果心态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心态。任何一个单位都是靠结果而不是过程生存。没有结果的努力是无用的。 三:没有假如,只有务必。 不管从事什么职业,我们都要给自我灌输一种“务必要”、“必须要实现”的信念,不能给自我留有任何退路。因为你一旦

留了退路,你也就势必会想尽一切办法找借口。 四:速度第一,完美第二。 “一个差的结果比没有结果强”是这本书给我的又一个启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一个上进的人都想在能够的时候把事情做得完美些,再完美些,更完美些,精益求精,但如果一味的追求完美而影响了事情的进程,就得不偿失了。 五:锁定职责,才能锁定结果。 从学习中,我认识到要做一个有结果、有执行力的人,首先要先做一个负责的人,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工作负责。在工作中找准自己的位置,锁定责任,就锁定了结果。 六:没有任何借口。 我想这是任何企业得以生存的根本吧。能够设想,如果一个企业的员工一遇到事情就想方设法找借口,不好意思,我能够十分肯定地说:这个企业经会很快面临着破产。这并非耸人听闻。当你拼尽全力为企业谋求结果的时候,永远不要说可能、大概、也许。读书笔记.一个人,如果你真的爱企业,那么就请你为企 业创造结果;如果你做不到,不好意思,请你离开,我们不会看在你对企业的“爱”上而将你留下来,因为企业只要结果。 七:永不气馁,从失败中获得成功。 世界上没有永远成功,只有永远的失败。当我们期盼成功这个结果的到来前,首先,我们要学会面对失败。我们要我们常说失败乃成功之母,要有成功的结果,我们就要有失败的准备,学

经典诵读心得体会

经典诵读心得体会 经典诵读心得体会一:经典诵读心得体会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经典更是灿若星河,这些优秀的文化经典,凝聚了前贤的大智大慧,睿语哲思,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思想精粹,感染熏陶了一代又一代龙的传人,可以说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利用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让孩子们在读经诵典中养德行,学做人是我们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初衷。活动的实施,如清风涤荡校园,于无形中净化着每一个人的心性。我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研究和实验中,引领学生们走进文化经典的圣殿,汲取精神的营养。半年来,我们欣喜地听着,看着,感受着经典带给孩子们的种种欢娱和教益,并时时为身边的一个个小小镜头感动着,感染着,可以说,是经典诵读让书香满校园,是经典诵读让孩子们从此受益终身。 在学校,如何让学生被经典所吸引,真正做到“乐读”“美读”呢?我们精心设计了许多活泼有趣的活动形式,引领孩子们在玩中、在乐中诵读经典,如安排好诵读的时间,每天利用活动时间,开始是集体读,读的形式很多,有轻读,朗读,领读,引读,接龙读,师生配读,男女生对读,方法灵活多变。实践证明,“多样诵读”可以大大激发诵读兴趣,学生们在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形态美、意态美、节奏美和韵律美,从而亲近并热爱母语,景仰祖国悠久文化,受到情的感染,美的熏陶。后来因为学生记忆的快慢拉开了距离,我们又用奖励的办法,凡是背诵下来一段《弟子规》的内容,我们就奖他一面小红旗,最后看谁的小红旗得到的最多,他就是诵读经典小博士。在这种积极的鼓励之下,学生们的背诵热情一天天增长。在“读经典,学做人”活动蓬勃开展的同时,大家惊喜地看到了孩子们一些崭新的变化——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口中吟诵的这些古老的句子已悄悄地走进了孩子们的生活。有时它在校园,有时它在家庭,有时它在社会生活中。 以前,班级偶尔发生丢东西的现象,可自从学习了《弟子规》,学生明白了“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既为偷。”的道理以后,班上失窃的行为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了,一种互帮互助的班风也悄然形成了,你忘了带笔,我借给你,你忘了带书,咱俩一起看一本。公共场合,你会发现我们的同学也在随时随地实践着经典的教诲——公共汽车上,有同学在给年老的人让座位,因为他知道“长者先,幼者后。”袁尔迪的家长在“家长来信”中写到:“经典诵读活动举办以后,我的孩子确实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每天回家后,随口诵出来的是一些经典格言,有时让我们作父母的都深感启迪,一个具有优秀品质的人,永远都会是社会的财富,家庭的骄傲。”闫鹏的家长在来信中写到:“以前孩子特别好玩,完全是一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状态,现在变化很多,对待长辈表现的非常有礼貌,能够在上学和放学时和家长打招呼,说是“出必告,返必面”;当父母工作一天很累的时候,就会给大人捶背揉肩的,有时还会帮助妈妈洗脚或做饭,懂得孝敬父母了;和邻里的小伙伴也能和睦相处,团结友爱,所有这些都让我们家长看到孩子的健康成长而喜在心里,非常感谢学校和老师为教育孩子而作出的这么多的努力,让学生学

读致教师心得体会

读致教师心得体会 今天读了朱永新老师著的《致教师》一书,很有启发。这本书全部都是别人向朱老师 的来信的提问以及朱老师对每一位的提问老师的回答,通过朱老师深入全面地思考,给提 问者,也是给所有走进这本书的读者高屋建领地坦诚解答。没有抽象深奥的名词术语,没 有枯燥乏味的空洞说教论,读这本书就像在听故事,就像在同笔者对面相互聊天谈心,又 总能获得许多思想的哲学的享受,让我又重新对一些概念有了新的认识,在这里我就简单 说一下。 我们之前“差生”之称谓是落后的教育理念的表现,是典型的“应试教育”思想的产物。在这种教育观念支配下,教育者对这类学生的情感是贬斥厌恶的,其评价标准是简单 孤立的“一元论”、“唯分数论”。在这种教育观念支配下,教育者对“差生”的教育和 管理往往采取放弃的态度:课上不提问,课下不关心,甚至连作业批改也睁只眼闭只眼, 不做作业不督促,作业帮得潦草就不分对错地打个大红叉或大笔一挥道“太马虎!”在这 种态度下,“差生”则越来越“差”,厌学弃学情绪随之产生,教师不仅不挽留,甚至有“扫地出门”、甩包袱给社会的念头。在这种观念支配下,大量学生缀学。虽然国家有关 部门采取了一些措施,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学生流失仍然很高,特别是农村学校。如何 解决这一问题也是困绕众多教师的一个大问题,经过自己阅读了《致教师》一书后有了新 的认识。 首先,要在教室里建立起一个孩子们相互之间彼此信任、彼此关爱的温暖场域,不要 一直支劝这个孩子与其他孩子进一步走近,而是让孩子间彼此理解、信任、支持。在这个 时候,甚至要更多去发挥孩子们的力量,让其他孩子懂得这个孩子,从而主动谅解、积极 关爱这个孩子。 其次,作为教师,应该走进孩子的家庭,通过家访了解这个孩子,了解他的母亲和父 亲对他的影响,尽可能地帮助他建立起积极的亲子关系。当老师本身给予孩子特别的时候,孩子也会产生移情,这份来自老师的受,也会在相当程度上弥补孩子对父爱母爱的渴求。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一类孩子的问题,不是一天两形成的,所以,不要期 待一天两天就能改变他们,不要期待一次两次谈话就能让他们蜕变,不要期待一件两件事 就能让他们新生。足够的耐心,加上足够的受,才能让一颗冻僵的心灵逐渐被滋润,逐渐 被温暖。 今天读了朱永新老师著的《致教师》一书,很有启发。这本书全部都是别人向朱老师 的来信的提问以及朱老师对每一位的提问老师的回答,通过朱老师深入全面地思考,给提 问者,也是给所有走进这本书的读者高屋建领地坦诚解答。没有抽象深奥的名词术语,没 有枯燥乏味的空洞说教论,读这本书就像在听故事,就像在同笔者对面相互聊天谈心,又 总能获得许多思想的哲学的享受,让我又重新对一些概念有了新的认识,在这里我就简单 说一下。

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心得体会篇

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心得体会(5篇)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师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教师要做好学生的灵魂工程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当我认真接受了继续教育后,联系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评课”与“议课”的区别:“议课”是围绕观课说收集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发表意见。“议”的过程是展开对话,有“主”“客”之分;“议”是参与者围绕共同的话题平等交流,“议”要超越“谁说了算”的争论,改变教师在评课活动中的“被评”地位和失语状态。“评课”主要将“表现、展示”作为献课取向,执教者重在展示教学长处;“议课”活动以“改进、发展”为主要献课取向,不但不怕出现问题,而且鼓励教师主动暴露问题以获得帮助,求得发展。 二、“评课”不能流于形式:在教学中,各自形式的公开课、观摩课等等,常会以不同的方式和形式出现,随之而来的评课却往往流于形式,有的是在设计好的表格上打个分,有的是表扬为主,做好好先生,还有的是被动发言,敷衍了事,说几句好话,提一点希望,这些现象在我们的教学中可能很多人都碰上。我觉得在教学中,作为我们一线的老师听课评课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实践,为了更好地改进教学,如果都说些没有意义的话,那评课还有什么意义呢?课堂教学终究是一线老师自己的事情,我们需要的是评课者真实的心声,能得到大家的认同,有所理解,同时有所接受,并能在今后的工作中付诸于行动。 三、“议课”非常有意义。“议课”是围绕观课所收集的课堂信息讨论问题、发表意见,“议”的过程是展开对话、促进反思的过程。“议”强调了彼此的平等,都有自我表达的权利和倾听、理解对方的义务。“议课”我觉得更能让老师得到提高,更能有说服力,因为有时评课者并不了解学校的情况、学生的情况以及教学进度等情况,往往对上课者提出的要求过高,这样如果只评不议,也许会让老师觉得委屈,甚至不理解,从而打

请给我结果心得体会

请给我结果心得体会 请给我结果心得体会1 读完姜汝祥先生作的《请给我结果》心中想法很多,这本书改变了我对问题一贯的看法。让我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审视问题的本身以及自我,真是受益非浅。 完成任务≠结果,“做不做,态度问题;做好做坏,能力问题。”这是我们大家在日常工作中去完成任务时的心态。我们认为只要我去做了,我就没有责任了。自己最少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完成任务的本身只是一个过程,而我们要的是结果。我们必须要把完成任务和得到结果区分开来。不能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的想法。要知道上级把任务交给你,他不是要看你如何去做的,他要的只是你完成的结果。如果你得不到结果,你也就没有任何理由和借口为你的无能来辩解。只要结果,不要借口。认准结果,努力前进,就一定能得到它。 心态创造行动,行动创造结果。结果心态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心态。结果心态要我们,不要把眼光停留在结果上,不要把心态局限在单位给你的回报上,这样不能够帮你改变现状。要把眼光放在创造结果上,要把心态放在如何为单位创造更多价值上。有了这种心态命运就从此掌握在自己手中。结果心态不是想要,而是一定要。因为在面对结果时,我们需要一个“一定要实现”的决心。为了结果我们要坚持信念,

勇敢面对,永不放弃。我们一定要见到风雨过后的彩虹。 只有行动才能出结果。“坐而言,不如起而行。”结果来自行动。虽然行动不一定有结果,但不行动一定是没结果的。无论你如何思考, 无论你思考了什么,也不论你思考的水平有多高,都不能通过思考获得结果。结果永远只能从行动中获得,不可能是通过思考获得。执行是最基本、最本质的东西,想要结果,先要行动。坐着不动,永远也赚不到钱。 “态度决定一切”在工作中我们要有一个认认真真的态度,不能因为自己有了点学历、有了点经验,就对一些平常的事不屑一顾了。大有非大事难以显英雄本色的样子。海尔的张瑞敏曾说过“什么是不简单?能够把简单的事干千百遍做对,就是不简单;什么是不容易?大家公认的非常容易的事情认真地做好,就是不容易。”世界上的事情只有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做,才可能换来成功。每一个人其实都想过更好的生活,但却不希望改变自己,然而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一分耕耘就会有一分收获,如果自己希望拥有大成就,必须具备一个像赢家的思考态度或行为规范。知道自己要改善的地方,并且致力去完成它,才是真正有勇气的人,而成功总是属于坚强到底的人。积极的心态,能够激发起我们所有的聪明才智;而消极的心态,就像缠住昆虫的蛛网,束缚

(学习心得体会)经典素读学习心得体会

经典素读学习心得体会 5月10日,我有幸能现场观摩陈老师的课堂并聆听她"经典素读"的讲座,真让我耳目一新,如痴如醉。正如大师于永正老师在《琴之韵》里说的"琴音悠长,其韵无穷。". 一、似开未开最有情 陈老师的课堂是充满温情的。这天刚好是母亲节的第二天,陈老师教了学生一首赞美母爱而自责的诗——《诗经·邶风·凯风》,在陈老师略解下,学生慢慢明白了此诗表达的意思。读的更起劲了。陈老师在孩子的素读过程中,时不时就某一句而引出相关的作品或名句。如此诗中,陈老师就"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引出《国风·周南·桃夭》、《诗经·小雅·蓼莪》;就"有子七人,莫慰母心"引出闻一多的《七子之歌》。她时而含情地吟诵,时而温情地素读。她引出的诗文学生都能背诵出来,她也不会因为教不完教学任务而生生的打断孩子的背诵,她也不会因为个别学生开小差、走神而停下来整顿或者大声制止,她就是不紧不慢地走到孩子的身边用那温暖的手掌抚摸孩子的头。她总是用干脆而其如其分的言语评价孩子的素读与吟诵。在课堂中,她从头到尾都没说过在母亲节这天你要怎么怎么做,要怎么怎么去报答与感恩母亲……而她是让孩子在经典文字的吟哦下去体会,去感悟那份浓浓的母爱之情。这不就是那"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充满温情的好老师的典范么?在课堂内,没有严厉的呵斥,没有大声的责骂,没有没完没了的说教与指责,有的是微笑,是鼓励,是传情达意的肢体动作。孩子们素读的姿势自由的可爱:或站或坐,或敲桌子,或剁脚。孩子身心自由,记忆力就特别的好,一节课背诵了不少的诗文,我都感到惭愧,自叹弗

如。犹如她在《等待的就是你的觉悟》文中写的:"不奢望每一个学生都具有神性,毕竟能生而知之者很罕见。我只希望允许我有足够的耐心,等到每一个接受过心灵洗礼的学生如期顿悟。"这份耐心的等待最有情。 都说课如其人。我想,是的。陈琴老师就是一个温情之人。记得母亲节那天下午,我冒昧地给她发了一条祝福的短信,我没想到她在百忙之中竟然给我回复了信息,她说你的祝福很温暖。我心里也是暖暖的,那份喜悦是不可言说的。这让我想起了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对待青年教师的那份温情。还有那天下课了,有一老师的孩子站讲台边等他妈妈,陈老师她轻轻的走过去摸着小孩的头并俯下身子与小孩亲切地交谈着什么,那小孩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一幕感动了我。一位名师,能俯下身子与一小孩亲切地交流,这是一份温情的幸福。更何况我等平凡的人呢?不更要俯下身子教学么? 二、学学半者趣也 陈老师的课堂是有趣的。趣在素读。一堂课学生素读了如下文章:《丽人行》、《蜀道难》、《哀王孙》、《国风·周南·桃夭》、《诗经·小雅·蓼莪》、《论语》(季氏篇)《老子》(第三十三章)。也许一节课读这么多篇章有些乏味,其实不然。陈老师在引导孩子素读时花样百出,有孩子自由素读,有男女素读,有男女pk素读,有前三排后三排竞赛素读,有挑战性的素读,有循环往返式的素读,有接龙式的素读。更有趣的是,我们听课的教师就是陈老师上课的有力"道具",时不时听课教师与她班的学生竞赛素读,还有"一两拨千斤"式的素读。学生们素读激情高亢,"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而不自知其然也。";老师也兴趣高昂地沉醉其间不知其时也。把素读发挥到极致,即为趣也。趣在吟诵。

读致教师心得体会范文【精选】

读致教师谈谈心得体会,作为教师,应该走进孩子的家庭,通过家访了解这个孩子,了解他的母亲和父亲对他的影响,尽可能地帮助他建立起积极的亲子关系,分享。下面是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读致教师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新教育强调"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既是对教育终极意义的思考与追求,也是对当下畸形教育提出疗治的愿望与计划。 他告诉我们,教育既要满足学生最基本的需要。如安全的需要与被爱的需要等,更要促进学生萌发高层次的需要,如爱他人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社会认可的需要等等。新教育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实现人的"全面和谐的成长",能够让每个受教育者获得成功的智力,整合的智慧,高尚的德性,丰富的情感。 在他眼里,教师不是春蚕,不是蜡烛;不是一个隐喻与一个标本,更不是灵魂工程师,教师就是教师,每天都在平凡与神圣中穿行,他生命的价值在于“以现在求证未来,让生命幸福完整”。 “幸福”与“完整”,成为新教育最为饱满的两枚理想种子。因为它们的存在,教师挣脱一切“标签”“脸谱”与“定型”,悄然还原成真实的生命,真实的“人”,以幸福成全生命的“人”。 如何做一个幸福教育的人呢? 1、要对教育生涯充满理想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种动态的追求,反映了人的当下的一种心态。而教师的幸福又是什么?教师的幸福就是:心中有盼头,手中有事做,身边有亲友,家中有积蓄。如果仅仅把教师当做一种职业,那么在当下,它可能未必是一种让人感到轻松愉悦幸福的职业。 如果没有理想,任何一种职业都会是无趣的,更何况是教育。教育不能没有理想,有理想的教育注定精彩纷呈。教师职业毕竟比其他职业有更多憧憬,因为我们的工作对象是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孩子。也许我们的工作不像一些人说得那样有诗意,但是当我们想到,我们的工作会在不久的将来起作用,就能使我们感到美和幸福。看到那些参天大树时,常常想到曾经它们和所有的树都一样,曾经都是株幼苗,在经历了百年、千年后,依然挺立于世,让所有人都能接受它的庇荫,让所有人敬仰它的活力。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同每一位诗人那样,都是因为有梦有理想,有梦有理想的教师才能教育出真正的人。 “当生活没有梦时,生命的意义也就完结了,教育也就没有了意义。”在中国教育的现实中,教师的忙与苦是勿庸置疑。教师的工作涉及教材分析、课堂教学、班级管理等多方面的工作,还有教育活动中的突发事故太多,问题学生层出不穷。 只有当你理解了记忆的方法与过程,才不会为学生背不出科文而生气了,你也就不苦了;当你理解人的能力差异和发展差异,理解了所谓“差生”的形成过程时,就不会为“差生”的存在而生气了,你也就不累了;当你理解了少儿多动症时,就不会把学生的动当作对上课的反抗,也不会简单地对自己教学能力的产生否定,你也就幸福并快乐着。恨铁不成钢,这个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心得体会5篇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心得体会5篇 本文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心得体会5篇,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教师通过继续教育方面的培训学习,能有效地抓好教育教学和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下面给大家分享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心得体会,一起来看看吧! 我参加了县研训中心举行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活动。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积极学习,认真作笔记,学到了许多理论知识,使自己的教学业务和自身素养得到了提升。 一、培训学习使我更新了观念 听了王校长的精彩讲座后,让我拓宽了教学的思路,对语文课程有了一个全新的见解。我深深体会到一位老师不单单是教书,传授知识,还得教育学生怎样做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思路,努力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让教学活动变得有效。 二、学以致用,在实践反思中提高教学水平 在培训中倾听了专家的讲座,迸发出了许多新的火花。我们作为教师在课堂上要更多引导学生参与,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讲授应少而精,多引导学生读,让学生把掌握的知识学熟学透。作为一名一线的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责任感,勇于一边学习一边实践,把所学的所悟的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在自己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认真检验。把教学实践与理论指导结合起来,应用教学实践检验所学的理论的科学性。从而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促进教学活动的成长。 三、教师要乐于合作、善于合作 参加培训后,让我懂得教师的工作需要竞争,更需要合作。竞争促进了教育发展,为教育增添了活力。教师的工作就是奉献,“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让我们用行动去播撒爱。为学生树起前进的风帆,指明前进的方向。教师的精诚合作,塑造了一支积极向上的教师队伍,用丰富的知识,人格的魅力影响教育学生,让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收获不少。这样的培训学习让我们这些农村教师有了

《请给我结果》读后感

《请给我结果》读后感 用了三天时间,读完这本书,《请给我结果》读后感1000字。第一个感觉就是,确实是好书。通俗易懂又深刻。在读的过程中,我发现在生命动力课堂中学到的,在教练口中听到的,很多很多的知识和道理在书中都有写到,在课堂上都有涉及,融会贯通。感觉好象是一种心态,生活的心态,管理的心态,做事业的心态。也可以说这本书是浓缩,浓缩就是精华。值得回味百遍。 思路决定出路,结果改变人生。是的,这句话将的太好了。一只在海里失去方向的船,结果肯定是被暴风雨吞噬,一个没有结果的人生,终将郁郁而终。想想以前的自己和周围的人,遇到一个问题,都是在给自己找借口,找退路,放水,走后门。慢慢的养成了一种习惯。但是问题还是问题,还在那里,心里是舒服了,欺骗自己了。但是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呢?问题还在那里,不解决,它还是个问题,还是没有结果。没有结果,就不用谈进步。自己没进步,进步的是忽悠自己的技术,自己忽悠自己不够,有时候还请别人帮忙忽悠。说来说去,大多数人都活在一个忽悠的世界里。成功的人,是那些对自己负责任的人。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不负责任,那对别人或对问题负责任是天方夜谈。那是大忽悠。使我们痛苦的,必使我们强大。就如生命动力课程,这个过程让我感到不舒服,越来越不舒服有时候甚至想逃跑。这就是

一个成长的过程。当面对并解决这些不舒服后,那感觉就不是舒服了,是爽!一种超脱自我的自信,其实我是能办到的,其实我是有能力的,其实我可以这样活,而不是听天由命。慢慢的,我似乎已经养成一种习惯,一种愿意向任何难度挑战的习惯。喜欢挑战会上瘾的,当你拿到结果属于自己的那份感觉也是会上瘾的。所以会愿意要更多的结果。而不是面对问题时继续忽悠自己或跟自己说我不行,我做不到。自己都跟自己说不行,又有谁会认为你会行呢?所以,“想”是没有结果的,“行动”是通向成果的唯一途径,“投入”,“耐心”,“永不言败”是达到成果最有效的素质。做到这些,离成果就不远了。 这本书中,我最喜欢觉得最实用的是: 执行方针:结果提前,自我退后;锁定目标,专注重复。 执行关键:决心第一,成败第二;速度第一,完美第二,结果第一,理由第二。 我利用业余时间,选学了《请给我结果》这本书。该书主要阐述了关于如何做一个有执行力、有结果的人和领导,它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执行力,把执行力与完成任务完全区分开来,把工作的结果置于一个很高的高度,使我脑中豁然开朗,本来在工作中遇到许多混淆不清的问题,在这本书中找到了答案。整本书把较为枯燥的理论概念与许多国外企业的成功实例相结合,使我影响深刻。

教师经典诵读心得体会

经典诵读心得体会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经典更是灿若星河,这些优秀的文化经典,凝聚了前贤的大智大慧,睿语哲思,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思想精粹,感染熏陶了一代又一代龙的传人,可以说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利用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让孩子们在读经诵典中养德行,学做人是我们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初衷。活动的实施,如清风涤荡校园,于无形中净化着每一个人的心性。我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研究和实验中,引领学生们走进文化经典的圣殿,汲取精神的营养。半年来,我们欣喜地听着,看着,感受着经典带给孩子们的种种欢娱和教益,并时时为身边的一个个小小镜头感动着,感染着,可以说,是经典诵读让书香满校园,是经典诵读让孩子们从此受益终身。 在学校,如何让学生被经典所吸引,真正做到“乐读”“美读”呢?我们精心设计了许多活泼有趣的活动形式,引领孩子们在玩中、在乐中诵读经典,如安排好诵读的时间,每天利用活动时间,开始是集体读,读的形式很多,有轻读,朗读,领读,引读,接龙读,师生配读,男女生对读,方法灵活多变。实践证明,“多样诵读”可以大大激发诵读兴趣,学生们在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形态美、意态美、节奏美和韵律美,从而亲近并热爱母语,景仰祖国悠久文化,受到情的感染,美的熏陶。后来因为学生记忆的快慢拉开了距离,我们又用奖励的办法,凡是背诵下来一段《弟子规》的内容,我们就奖他一面小红旗,最后看谁的小红旗得到的最多,他就是诵读经典小博士。在这种积极的鼓励之下,学生们的背诵热情一天天增长。在“读经典,学做人”活动蓬勃开展的同时,大家惊喜地看到了孩子们一些崭新的变化——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口中吟诵的这些古老的句子

已悄悄地走进了孩子们的生活。有时它在校园,有时它在家庭,有时它在社会生活中。 以前,班级偶尔发生丢东西的现象,可自从学习了《弟子规》,学生明白了“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既为偷。”的道理以后,班上失窃的行为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了,一种互帮互助的班风也悄然形成了,你忘了带笔,我借给你,你忘了带书,咱俩一起看一本。公共场合,你会发现我们的同学也在随时随地实践着经典的教诲——公共汽车上,有同学在给年老的人让座位,因为他知道“长者先,幼者后。”袁尔迪的家长在“家长来信”中写到:“经典诵读活动举办以后,我的孩子确实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每天回家后,随口诵出来的是一些经典格言,有时让我们作父母的都深感启迪,一个具有优秀品质的人,永远都会是社会的财富,家庭的骄傲。”闫鹏的家长在来信中写到:“以前孩子特别好玩,完全是一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状态,现在变化很多,对待长辈表现的非常有礼貌,能够在上学和放学时和家长打招呼,说是“出必告,返必面”;当父母工作一天很累的时候,就会给大人捶背揉肩的,有时还会帮助妈妈洗脚或做饭,懂得孝敬父母了;和邻里的小伙伴也能和睦相处,团结友爱,所有这些都让我们家长看到孩子的健康成长而喜在心里,非常感谢学校和老师为教育孩子而作出的这么多的努力,让学生学习诵读经典美文,实在是一种极佳的教育方式。“正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那些曾经读过的美好纯洁的句子对学生们来说,真正做到了“进我耳,入我心”,时刻指导着他们的言行与思想,它在微笑地告诉孩子们,怎样才可以成为一个真正高尚的人。 回首和孩子们一同走过的诵读之路,我们感慨;看着学生们在经典中获益,我们欣慰!“读经典,学做人”活动还将继续深入地开展下去,置身于书声琅琅的

读朱永新大师《致教师》有感_心得体会

读朱永新大师《致教师》有感 本文是关于心得体会的读朱永新大师《致教师》有感,感谢您的阅读! 读朱永新大师《致教师》有感 周卫 读朱老师《致教师》一书让我们看到的是一页一页的生命发现——于事实中发现价值,于日常里发现永恒,于现象中发现本质,于局部里看见整体。见真实,见真诚,见理性,见理想;见证深度,也见证温度。我觉得这是一本基于教师"问题之困",更是平等对话的"智者之声". 书中每一个问题像是一个火种,照亮我们这些教师生命里的昏暗与现实。如今互联网信息与现代化科技水日新月异,然而书信却是一种传统而又亲近的交流方式,全书以纸面的书信交流,特别能传递出一份优雅、舒缓而亲密的古典情怀,一种细雨敲窗的温和与浪漫。先生惯有的诗意与理性,亲切与深刻,与"信"的语境契合到一起,构成迷人的质感与温情。 一切为了人的发展也是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重要组成部分,是值得我们教师去研究,去实践的。朱老师新教育的目标追求就是追求理想,超越自我。只有追求理想,超越自我,才能培养积极的认识态度,才能真正地做到让教师,学生和学校一起成长,是时代的召唤我们这些身处一线的老师们都应该有自己的梦,都应该给自己有一种挑战自我的勇气,有一种超越自我的一种精神。 一、新教育思想给我的触动 朱永新老师认为,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发展为起点,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他的新教育思想,引人深思,令人深受启发。 理念教育是一种生活方式,学习不应该只是"为将来的工作与生活作准备",教育本该是生活的基本方式,孩子今天在学校里所接受的教育,在为长远的人生与社会理想服务的同时,本身就应该是幸福的生活。新教育强调"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既是对教育终极意义的思考与追求,也是对当下畸形教育提出疗治的愿望与计划。新教育实验提出"教育幸福",应该是针对现在的一些教育的不良现象和一些"畸形"的教育提出的。 二、感受以幸福成全生命真谛

2016年教师个人继续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2016年教师个人继续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习期间,在与实际相结合不断的实践,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现将一些学习体会做个小结。一、通过对继续教育的学习,我首先是更新了两个重要的观念:其一,对小学教师来说,研究是学习、反思、成长、发展的同义词,与专业人员的研究具有质的区别。它是“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诊断性研究及实践者对自身实践情境和经验所做的多视角、多层次的分析和反省。”其二,。但通过学习,从“过去的我”与“现在的我”的对话交流,是努力摆脱“已成的我”,为不断获得新生的过程。努力研究自己,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自己、发展自己、更新自己。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守护人。他将教师角色定位于学习者、研究者、实践者。教师首先是学习者,不仅要善于向实践学习,向理论学习,而且要向学生学习。教师是研究者,带领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教师是实践者,实践的内涵是“变革”。 二、教育无小事。一个细节可能会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一个教师最可贵的品质在于他能从日复一日的教学生涯中领悟和体会到教育的真谛,开掘出散发着新鲜芳香、体现着高尚情操的教育细节。学生是具有极大可塑性的个体,是具

有自立发展能力充满的生命体。概括地说,“教育的真谛在于启发自觉,在于给心灵以向真、善、美方向发展的引力和空间。 三、就人格而言,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域、任何学段,师生之间都应该是天然平等的。教师和学生不但在人格上、感情上是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识的道路上共同探索前进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 在教育中,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学生,要用自己的言语去打动学生,把自己对人或事的真情实感流露出来,以此使师生间产生心灵的共鸣。学生只有感受到教师的善良和真诚爱心,才乐于听从老师的教诲。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抓住机会,适时地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表现给学生,与学生通过交流达到心与心的沟通。教师的语言要有魅力,要富有人情味、趣味,同时又要富有理性。这样的语言才能让学生愿意接受,达到教育的目的。暖人话语,滋润心田。温暖的的话语,可以使学生深深 感到教师真诚的关爱,从而拉近师生的距离。教师对学生还要有一种充满责任感和理智感的爱,这种爱就是严格要求,严而有度,更要严而有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