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以心育德 以德养心

以心育德 以德养心

以心育德 以德养心
以心育德 以德养心

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那么,我们应该给少先队员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呢?请看下面一则案例:一个孩子上课迟到了,在班主任兴致勃勃讲课的时候,只听见“咚”的一声,这个孩子踢门而入,他不仅把门踢坏了,还震碎了玻璃。进门以后,他把书包往课桌上一扔,旁边同学桌上的书本、铅笔被碰撒了一地……

有人认为这个孩子的问题属于道德行为问题,因为他犯了好几个错误,如:迟到、没礼貌、违反校规、破坏公物、目无班主任、目无同学……处理的方法首先让他在全班承认自己的错误,以防止其他同学效尤,还要让他明白自己犯了哪些错误,看他对错误的认识态度,并在全班做出检查,请全班同学帮助他。然后还要通知家长,要求家长赔偿损坏的公物。

有人认为这个孩子属于心理健康问题,对于当时任课班主任而言,面对这一突发事件首先想到的不应是孩子对与错,而是这个孩子怎么了?他为什么这么做?处理的方法首先让他讲述自己心情不快的原因,然后共同探讨摆脱困境的方法,最后讨论这个同学今天的方式合不合适,应该用什么方法解决比较合适等等。

对待同一个事件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解决方法,而不同的方法也一定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应该说这两种不同的方法各有利弊,前者重“讲”,重“纪律”,后者重“听”,重“自律”;前者在处理问题时,缺少了一些“情”,而后者则缺少了一些“评价”。

在强调个性发展的今天,重视对个性心理层面上的人格研究,将有助于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将有助于个体道德人格的培养与发展。注重对学生自我实现的关切,帮助学生及时解决这些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排释来自个体内部和外部的心理压力,努力促使他们形成乐观、进取、坚毅的生活态度,进一步体现德育在满足自我精神成长方面需求的能力,能增大德育在学生情感生活中的张力。因此,要想使二者协同发展,达到以心育德,以德养心的理想状态,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目标层次的协同发展

目标具有导向、激励、评价、调节等多重功能。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发展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确立目标层次的协同发展。简单地说,德育的目的是按社会要求,将学生塑造成为一个好的公民,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开发潜能,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https://www.doczj.com/doc/4e620553.html,]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这二者看起来不相融合。但是,人的素质是整体,人的教育也是整体,这应该是二者可以协同发展的内在依据,我们认为,道德教育也好,心理健康教育也罢,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https://www.doczj.com/doc/4e620553.html,]现代社会所要求的健全人格,这应是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发展的目标。

热爱集体是德育的目标之一,一方面我们需要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集体存在的意义与价值,通过行为训练、模拟情境等使学生懂得自己是集体的一员,要很好地建设它,通过一些奖惩等手段促进学生的集体意识,更好的服务于集体;另一方面,还要让学生懂得热爱集体、成为集体的一员是作为社会人的基础,从而激发学生对集体的心理需求,促进学生自我约束、自我调控、自我发展。总之,新时期学生思想道德心理发展特点、规律是我们确立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协同发展的依据,我们应该紧紧围绕培养现代社会所要求的健全人格这一总体目标,确立协同发展的目标体系。

二、功能作用的协同发展

传统的德育只注重满足社会需求,片面强调社会规范的要求,而忽视了受教育者心理需求,结果造成班主任讲的学生不爱听,学生想听的,班主任不讲。在道德的认识活动和行为活动的全部活动中,心理都是起了参与作用的。例如,道德评价,这是道德活动中常见的一种行为活动,其中就有情感、情绪、思维、想象等心理状态和心理过程在起作用,没有这种心理作用,道德评价是无法进行的。同时通过道德的调节,能够帮助人对失衡、障碍和偏差的克服,从而使人的心理得以健康。例如,奢欲,就是“需要”这种心理现象的成分,是需要感

和满足感的失衡。如果通过道德的审省,分析需要和利益之间、索取与贡献之间的矛盾,也许就会调节一下自己的行为动机,使需要建立在社会利益的基础上。于是,奢欲就能得到收敛。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功能作用的协同发展,使德育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也注重满足个人心理需要,形成1+1>2的合力。

三、内容体系的协同发展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应该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关系。如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教育,内容应包括学生对劳动意义的基本认识、对劳动知识的掌握程度(德育内容);对劳动的情感态度、情感倾向,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劳动技能形成状况,劳动方面的行为表现、行为习惯(目标的达成)。在学生劳动素质形成的完整过程中,整个教育内容既包括德育内容,也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二者有机结合,协同发展。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应注意以下几点:

1、内容体系的构建要有效的利用教育资源

在构建内容时,要充分地考虑教育资源的综合利用,而不仅仅为了完成任务而抽象地用一些干巴巴的教条来要求或约束学生。如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https://www.doczj.com/doc/4e620553.html,]文明礼貌,这只是一个抽象的子目标,采取什么样的实践活动或实践形式,在学校中如何做,在家中如何做,在社会上又如何做,让学生陈述看到的、听到的正反事例,讲述自己的内心感受。这样,书本的、视听的、学校、家庭、社会、古今中外等资源围绕一个目标就形成了构建方案,资源得到了很好的利用。

2、内容体系的构建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分层实施

内容的构建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学生身心发展到什么样的程度,能够接受什么样的内容,思维水平发展到什么程度,社会生活经验积累了多少,这些都制约着学生的接受能力,在构建内容体系时必须考虑到

[1][2]下一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