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高考语文(人教版通用)大一轮复习 教材文言文 必修3 Word版含答案

2014高考语文(人教版通用)大一轮复习 教材文言文 必修3 Word版含答案

2014高考语文(人教版通用)大一轮复习 教材文言文 必修3 Word版含答案
2014高考语文(人教版通用)大一轮复习 教材文言文 必修3 Word版含答案

必修3

——《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秦论》、《师说》

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1.写出下列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其义

《寡人之于国也》

(1)直.不百步耳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涂.有饿莩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劝学》

(5)以为轮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君子生.非异也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秦论》

(9)合从.缔交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而倔.起阡陌之中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赢粮而景.从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说》

(12)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或师焉,或不.焉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只”只是、不过(2)“毋”不要(3)“斑”头发花(4)“途”道路(5)“煣”使弯曲(6)“又”再

“曝”晒(7)“智”智慧(8)“性”资质、禀赋(9)“纵”战国时期六国联

合起来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称为“合纵”(10)“崛”兴起(11)“影”影子

(12)“授”传授,教授(13)“否”不,没有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寡人之于国也》

(1)河内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违.农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数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入洿池

(4)涂有饿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非我也,岁.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谨庠序

..之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申之以孝悌

..之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劝学》

(8)君子博学而日参省

..乎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金就砺.则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故不积跬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秦论》

(11)于是秦人拱手

..而取西河之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氓隶.之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然秦以区区

..之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说》

(14)句读

..之不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君子不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荒年,谷物收成不好(2)耽误(3)细密的网;池塘(4)饿死的人(5)年成

(6)学校(7)尊敬父母,敬爱兄长(8)验、检查;省察(9)磨刀石(10)古代半步。跨

出一脚为“跬”,跨两脚为“步”(11)两手合抱,形容毫不费力(12)下层人民(13)狭小(14)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即断句(15)不屑与之同列,羞与为伍,意思是看不起

3.解释下列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寡人之于国也》

(1)寡人

..之于国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形影孤单之人。

(2)河.内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泛指河流。

(3)弃甲曳兵而走.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一般行走。

(4)是使民养生

..丧死无憾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保养身体。

《劝学》

(5)君子博学

..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知识、学识渊博。

(6)蚓无爪牙

..之利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

(7)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

..者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托付;把感情、理想、希望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8)蟹六跪.而二螯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双膝弯曲,使一个或两个膝盖着地。

《过秦论》

(9)以致

..天下之士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连词,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10)山东

..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山东省。

(11)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泛指河流。

(12)国家

..无事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一个国家的整个区域。

《师说》

(13)古之学者

..必有师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14)小学

..而大遗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给儿童、少年以全面的基础教育。

(15)吾从而

..师之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表目的和结果的连词。

答案(1)古代君主的自称。(2)黄河。(3)逃跑。(4)供养活着的人。(5)广泛地学习。(6)爪子和牙齿。比喻得力的助手。(7)寄身、托身、容身。(8)文中指蟹腿。(9)用来招纳。

(10)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11)黄河。(12)诸侯封地和大夫封地。(13)泛指求学的人,

读书人。(14)小的方面学习。(15)动词“从”和连词“而”,“从”译为“跟从”。4.解释下列多义词

《寡人之于国也》

(1)发???????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发.

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 野芳发.

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顷之,未发.

,太子迟之 舜发.于畎亩之中 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征于色,发

于声,而后喻 士皆瞋目,发.

尽上指冠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2)加???????

邻国之民不加.少 牺牲玉帛,弗敢加.

也,必以信 樊哙覆其盾于地,加.

彘肩上 大王加.

惠,以大易小,甚善 登高而招,臂非加.

长也,而见者远 万钟于我何加.焉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

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 在也 秦王竟酒,终不能加.

胜于赵

《劝学》

(3)绝???????

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

江河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 与之绝.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佛印绝.

类弥勒

(4)假???????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乃悟前狼假.

寐,盖以诱敌 以是人多以书假.

愿大王少假.借之 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

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 余人俱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假.

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

《过秦论》

(5)道?????

有碑仆道. 从郦山下,道.

芷阳间行 王行,度道.

里会遇之礼毕 闻道.

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不足为外人道.

《师说》

(6)传????

?

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师者,所以传.

道受业解惑也 师道之不传.

也久矣 舍相如广成传.舍 六艺经传.

皆通习之

答案 (1)打开、开启/征发、征调/开放/出发/兴起、崛起/发作、抒发/表现、显露/头发/启发 (2)更、更加/夸大、超过/加上,把一物放在另一物上/施予、给予/增加/益处、好处/施用、施加/胜过 (3)挣断、断绝/横渡/隔绝/绝交/停止、中断/奇异、独特/极、非常 (4)借助/假装/借给/宽容/临时的、代理的/假期/假如 (5)道路/取道/行程/道理/方法、策略/法令、制度/说、谈论 (6)传递、传送/传授、教授/流传/驿站、客舍/古代解释经书的文字

5.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释义

《寡人之于国也》

(1)养生.丧死无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五亩之宅,树.之以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五十者可以衣.帛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谨.庠序之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填然鼓.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劝学》

(8)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不如登高.之博见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秦论》

(13)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南.取汉中,西.举巴、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天下云.集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履.至尊而制六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序.八州而朝.同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外连衡而斗.诸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吞二周而亡.诸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却.匈奴七百余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且夫天下非小弱

..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会盟而谋弱.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金城千里,子孙帝王

..万世之业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以愚.黔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赢粮而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说》

(27)而耻.学于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小.学而大.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孔子师.郯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动词作名词,活着的人。(2)名词作动词,种植。(3)读“wànɡ”,名词作动词,称王,统一天下。(4)名词作动词,穿。(5)形容词作动词,谨慎地办好。(6)名词作动词,

归罪,归咎。(7)名词作动词,击鼓。(8)形容词作动词,变直。(9)名词作状语,每天。(10)形容词作名词,高处。(11)名词作动词,游水。(12)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数词作动词,专一。(13)名词作状语,像席子一样,像包袱一样,像口袋一样。(14)名词作状语,向南,向西。(15)名词作状语,像云一样,像响声一样。(16)名词作动词,登上。(17)名词的使动用法,使……依次序排列,使……朝拜。(18)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相斗。(19)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

(20)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21)形容词作动词,变小,变弱。(22)削弱,使……变弱。(23)名词作状语,向北。(24)名词作动词,做帝王。(25)使动,使……愚昧。(26)名词作状语,像影子那样。(27)意动用法,以……为耻。(28)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29)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6.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之?????

①填然鼓之. ②王道之.始也 ③五亩之.

宅 ④申之.

以孝悌之义

(2)而?????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君子博学而.

日参省乎己 ③吾尝终日而

思矣 ④锲而.

舍之,朽木不折 ⑤积善成德,而.

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⑥蟹六跪而.

二螯

(3)其?????

①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②其.皆出于此乎 ③吾未见其.

明也 ④其.

可怪也欤

(4)则????

?

①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②位卑则.

足羞,官盛则近谀 ③于其身也,则.

耻师焉

(5)以???????

①请以.战喻 ②斧斤以.

时入山林 ③以.五十步笑百步

④申之以.孝悌之义 ⑤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

贻之 ⑥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⑦以.为轮,其曲中规 ⑧焚百家之言,以.

愚黔首

答案 (1)①衬字,无实在意义 ②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③助词,的 ④代词,百姓 (2)①却,表转折关系

②而且,表递进关系 ③地,表修饰关系 ④如果,表假设关系 ⑤就,表承接关系 ⑥不译,表并列关系 (3)①那些,指示代词 ②大概,表推测的语气副词 ③他们的,人称代词 ④多么,真是,表感叹的语气副词 (4)①表承接关系,就,连词 ②表承接关系,就,连词 ③表转折关系,却,连词

(5)①介词,用 ②按时 ③凭借 ④把,用 ⑤来 ⑥因为 ⑦把 ⑧表目的,来 7.重点虚词系列练

指出下列句中“于”字的意义和用法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于.其身也,则耻师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寡人之于.国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则移其民于.河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燕王欲结于.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业精于.勤,荒于.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归璧于.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从;比,均为介词 (2)对,对于,介词 (3)对于,介词 (4)到,介词 (5)被;向,均为介词 (6)同、和,介词 (7)由于,均为介词 (8)到,介词 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8.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给予归类

①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②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③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④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⑤不拘于时,学于余

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⑦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⑧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⑨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⑩以为轮

?委命下吏

?耻学于师

(1)判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状语后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定语后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宾语前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被动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省略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④(2)②⑦?(3)③(4)⑥⑨(5)⑤⑧(6)⑩?

四、重要语句翻译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寡人之于国也》

9.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呢?

解析“何异于”的译法,译为“跟(与)……有什么不同呢?”

10.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

解析关键词“谨”“庠序”“申”“孝悌”要译出。

《劝学》

1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靛青,是从蓼蓝中取得的,但比蓼蓝的颜色更深。

解析关键词“于”,第一个“于蓝”表示“取”的处所,第二个“于蓝”表示比较,“于”相当于“比”。

1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所以木材经墨线比量过就变直了,刀剑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不会有过失了。

解析关键词“金”“就”“博学”“知”要译出,“日”活用为状语也要译出。《过秦论》

13.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有席卷天下,征服九州,横扫四海的意图,并吞八方荒远之地的雄心。

解析“席卷”“包举”“囊括”都有“并吞”的意思;“宇内”“四海”“八荒”都是“天下”的意思。

14.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胡人(再也)不敢到南边来放牧,勇士不敢拉弓射箭来报仇。

解析“怨”是“仇恨”。两个分句对称翻译即可。

15.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好的将领手执强弩守卫着要害之地,可靠的官员、精锐的士兵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着过往行人。

解析“陈”译为“执着、拿着”。“兵”译为“兵器”。“谁何”译为“盘问行人”。《师说》

16.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那些童子的老师,教给他书,(帮助他)学习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人。

解析“非……者”,否定判断句。

17.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君子)的见识竟然赶不上这些人,这真是令人奇怪啊!

解析“不齿”指不屑与之同列,羞与为伍,意思是看不起。第一个“其”指“君子”;

第二个“其”代词,“这”,指“智乃反不能及”。“乃”译为“竟然、反而”。五、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8.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________,________。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________,________;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________,_______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

答案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19.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答案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20.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______________,吞二周而亡诸侯,________________,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然秦以区区之地,________,__________,百有余年矣。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秦论》)

答案振长策而御宇内履至尊而制六合天下云集响应

赢粮而景从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1.是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师之所存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师说》)

答案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必修一 教材文言文

必修一 课文篇目:《》 《》 《》 1、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________________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________________ 3.秦伯说,与郑人盟________________ 4.失其所与,不知________________ 5.今日往而不反者________________ 6.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________________ 7.卒起不意________________ 8.距关,毋内诸侯________________ 9.张良出,要项伯________________ 10.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___________ 11.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____________ 12.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___________ 2、重点实词 1、辞 ①辞.曰:“臣之壮也……”______ __ ②何辞.为___________________ 2、敢 ①敢.以烦执事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人不敢.与忤视____________________ 3、封 ①既东封.郑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又欲肆其西封.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 ①唯君图.之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穷而匕首见________________ 5、说 ①秦伯说.,与郑人盟__________ ②范增说.项羽曰______________ 6、兵 ①秦兵.旦暮渡易水_______________ ②不得持尺兵.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不及召下兵.____________________ 7、诚 ①诚.能得樊将军首______________ ②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____________ 8、顾 ①顾.计不知所出耳_______________ ②荆轲顾.笑武阳_______________ ③大行不顾.细谨_________________ 9、发 ①顷之未发.,太子迟之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发.尽上指冠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轲既取图奉之,发.图____________________ 10、就 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轲自知事不就.______________ 11、使 ①使使 ..以闻大王_______________ ②使.毕使.于前____________________ 12、度 ①卒起不意,尽失其度.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度.我至军中,公乃入____________________ 13、故 ①故.遣将守关者________________

2010年北京市高考数学试卷(文科)答案与解析

2010年北京市高考数学试卷(文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40分) 1.(5分)(2010?北京)(北京卷理1)集合P={x∈Z|0≤x<3},M={x∈Z|x2<9},则P∩M=() A.{1,2} B.{0,1,2} C.{x|0≤x<3} D.{x|0≤x≤3} 【考点】交集及其运算. 【专题】集合. 【分析】由题意集合P={x∈Z|0≤x<3},M={x∈Z|x2<9},分别解出集合P,M,从而求出P∩M.【解答】解:∵集合P={x∈Z|0≤x<3}, ∴P={0,1,2}, ∵M={x∈Z|x2<9}, ∴M={﹣2,﹣1,0,1,2}, ∴P∩M={0,1,2},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简单的集合的运算,集合在高考的考查是以基础题为主,题目比较容易,复习中我们应从基础出发. 2.(5分)(2010?北京)在复平面内,复数6+5i,﹣2+3i对应的点分别为A,B.若C为线段AB的中点,则点C对应的复数是() A.4+8i B.8+2i C.2+4i D.4+i 【考点】向量的线性运算性质及几何意义. 【专题】平面向量及应用. 【分析】根据两个复数对应的点的坐标分别为A(6,5),B(﹣2,3),确定中点坐标为C (2,4)得到答案. 【解答】解:两个复数对应的点的坐标分别为A(6,5),B(﹣2,3),则其中点的坐标为C(2,4), 故其对应的复数为2+4i.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复平面的基本知识及中点坐标公式.求解此类问题要能够灵活准确的对复平面内的点的坐标与复数进行相互转化. 3.(5分)(2010?北京)从{1,2,3,4,5}中随机选取一个数为a,从{1,2,3}中随机选取一个数为b,则b>a的概率是() A.B.C.D. 【考点】等可能事件的概率. 【专题】概率与统计. 【分析】由题意知本题是一个古典概型,试验包含的所有事件根据分步计数原理知共有5×3种结果,而满足条件的事件是a=1,b=2;a=1,b=3;a=2,b=3共有3种结果. 【解答】解:由题意知本题是一个古典概型, ∵试验包含的所有事件根据分步计数原理知共有5×3种结果,

2015年高考语文全国课标一卷文言文详细注释

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士第,为礼部员外郎。时蔡條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敗。條不能用。迁至中书舍人。 孙傅字伯野,海州人。考中进士,又考取词学兼茂科,任秘书省正字、校书郎、监察御史、礼部员外郎。当时蔡袺任尚书,孙傅向他陈述天下政事,劝他早点做些更改,否则一定失败。蔡袺不听。升任秘书少监,又升至中书舍人。 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以为傅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他,以职论事而责之过矣,翰亦罢去。 宣和末期,高丽入贡,使者所过之处,调发民夫修船,引起骚动,用度又颇多。孙傅说:“滥用民力妨碍农事,而对于中国没有丝毫好处。”宰相认为他的言论与苏轼相同,上奏降贬他在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认为孙傅议论虽然偶然与苏轼相同,但没有他意,以职论事而受到指责实在过分了,许翰也被罢贬。 靖康元年,召为给事中,进兵部尚书。上章乞复祖宗法度,钦宗问之,傅曰:“祖宗法惠民,熙、丰法惠国,崇、观法惠奸。”时谓名言。十一月,拜尚书右丞,俄改同知枢密院。

靖康元年(1126),受召入京任给事中,升任兵部尚书。上章请求恢复祖宗法度,钦宗问他,孙傅说:“祖宗法度有利于百姓,熙宁元丰法度有利于国家,崇宁、大观间法度有利于奸臣。”当时认为是名言。十一月,授任尚书右丞,不久改任同知枢密院。 金人困都城,傅日夜亲当矢石,金兵分四翼噪而前,兵敗退,坠于护龙河,填尸皆满,城门急闭。是日,金人遂登城。 金人围攻都城,孙傅日夜亲自督战。金兵分从四面鼓噪而攻,郭京军败退,掉进护龙河,护龙河被尸体填满,城门急忙关闭了。郭京急忙跟张叔夜说“:必须亲自下去作法。”于是下城,带领残兵向南方逃走。当天,金兵攻进城里。 二年正月,钦宗诣金帅营,以傅辅太子留守,仍兼少傅。帝兼旬不返,傅属贻书请之。及废立檄至,傅大恸曰:“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 靖康二年(1127)正月,钦宗到金兵元帅营中,任命孙傅辅助太子留守京城,仍然兼任少傅。钦宗十多天还不回来,孙傅多次寄信给金营乞请放回钦宗。废立皇帝的檄书传来,孙傅大哭道:“我只知道我们君主可以统治中国,如果立异姓为帝,我就死去。” 金人来索太上,帝后、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密谋匿之民间,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并斩十数死囚,持首送之,紿金人

必修一文言文基础知识整理

古代诗文教材梳理 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 基础梳理 一、通假字(找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解释) 1.夫晋,何厌之有____通____,____ 2.失其所与,不知____通____,____ 3.日以尽矣____通____,____ 4.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____通____,____ 5.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____通____,____ 6.荆轲奉樊於期头函____通____,____ 7.卒起不意____通____,____ 8.秦王还柱而走____通____,____ 9.要项伯____通____,____ 10.不敢倍德____通____,____ 11.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____通____,____ 12.令将军与臣有郤____通____,____ 二、文言实词 1.写出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敢以烦执事 .. 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掌管某项事情(工作)的人,可作动词或名词 (2)若舍郑以为 ...② ..①东道主 ①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认为 ②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请客的主人 (3)行李 ..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4)樊将军以穷困 ..来归丹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物质上不富有 (5)可以 ..解燕国之患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可能,能够 (6)樊於期偏袒 ..扼腕而进曰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袒护 (7)终已不顾 ..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不考虑,不照顾 (8)诸郎中 ..执兵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中医医生 (9)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副词,很 (10)将军战河北 ..② ..①,臣战河南 ①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河北省 ②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河南省 (11)所以 ..遣将守关者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2014年北京市高考数学试卷(理科)

2014年北京市高考数学试卷(理科)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5分)(2014?北京)已知集合A={x|x2﹣2x=0},B={0,1,2},则A∩B=()A.{0}B.{0,1}C.{0,2}D.{0,1,2} 2.(5分)(2014?北京)下列函数中,在区间(0,+∞)上为增函数的是() A.y=B.y=(x﹣1)2 C.y=2﹣x D.y=log0.5(x+1) 3.(5分)(2014?北京)曲线(θ为参数)的对称中心() A.在直线y=2x上B.在直线y=﹣2x上 C.在直线y=x﹣1上D.在直线y=x+1上 4.(5分)(2014?北京)当m=7,n=3时,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S的值为() A.7B.42C.210D.840 5.(5分)(2014?北京)设{a n}是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则“q>1”是“{a n}为递增数列” 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6.(5分)(2014?北京)若x,y满足,且z=y﹣x的最小值为﹣4,则k的值为() A.2B.﹣2C.D.﹣ 7.(5分)(2014?北京)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中,已知A(2,0,0),B(2,2,0),C (0,2,0),D(1,1,),若S1,S2,S3分别表示三棱锥D﹣ABC在xOy,yOz,zOx 坐标平面上的正投影图形的面积,则() A.S1=S2=S3B.S2=S1且S2≠S3 C.S3=S1且S3≠S2D.S3=S2且S3≠S1 8.(5分)(2014?北京)学生的语文、数学成绩均被评定为三个等级,依次为“优秀”“合格”“不合格”.若学生甲的语文、数学成绩都不低于学生乙,且其中至少有一门成绩高于乙,则称“学生甲比学生乙成绩好”.如果一组学生中没有哪位学生比另一位学生成绩好,并且不存在语文成绩相同、数学成绩也相同的两位学生,则这一组学生最多有()A.2人B.3人C.4人D.5人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9.(5分)(2014?北京)复数()2=. 10.(5分)(2014?北京)已知向量,满足||=1,=(2,1),且+=(λ∈R),则|λ|=. 11.(5分)(2014?北京)设双曲线C经过点(2,2),且与﹣x2=1具有相同渐近线,则 C的方程为;渐近线方程为. 12.(5分)(2014?北京)若等差数列{a n}满足a7+a8+a9>0,a7+a10<0,则当n=时,{a n}的前n项和最大. 13.(5分)(2014?北京)把5件不同产品摆成一排,若产品A与产品B相邻,且产品A与产品C不相邻,则不同的摆法有种. 14.(5分)(2014?北京)设函数f(x)=A sin(ωx+φ)(A,ω,φ是常数,A>0,ω>0) 若f(x)在区间[,]上具有单调性,且f()=f()=﹣f(),则f(x)的最小正周期为.

2015北京高中会考语文文言文练习

2015·北京会考 (一)、阅读《烛之武退秦师》,完成1---5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军函陵军: B.又欲肆其西封封: C.唯君图之图: D.秦伯说,和郑人盟说: 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 A.以其无理于晋以: B.若不秦,将焉取之焉: C.然郑亡,子亦又不利焉然: D.吾其还也其: 3、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义,理解正确的一项目是() 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B.焉用亡郑以陪邻—— C.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D.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4、根据文义,为下列句子补出省略的内容 (1)“。。。。。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5、用原文句子,将下面一段分析文字补充完整 烛之武在和秦伯的谈话中,首先以“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说明即使消灭郑国,秦国也无法超越别国统治郑国,又以“”说明晋国的扩张意味着秦国势力的消弱;继而又分析了存郑对秦有益无害,接着以“”的事实说明晋国毫无诚信,利用两国矛盾来离间双方;最后得出亡郑是“的结论,最终打动了秦伯。 (二)、阅读《劝学》(节选),完成1---4题 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 B.而闻者彰彰: C.而绝江河绝: D.君子生非异也生: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1)青,取之于蓝(2)而寒于水 B.(1)輮使之然也(2)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C.(1)故木受绳则直(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D.(1)登高而招(2)君子博学而参省乎己 3、翻译 (1)学不可以己 (2)金就砺则利 4、苟子认为人生下来就是恶的,但“性恶“有时可以改变的。在《劝学》中他运用一系列类比,论 事物的原状外物的作用产生的结果 (1)(7)(11) (2)(8)(12) (3)(9)轮(曲) (4)受绳(13)

2014高考文言翻译

直译为主意译辅,信达为要雅不俗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包括断句)考点一:理解并翻译文言语句 【考点解读】 从近几年来看,凡自主命题的省份几乎都以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语句来考查考生的翻译能力,预测2014年的题型及其分值变化不大。各个省份文言翻译的评分标准虽然不尽相同,但基本原则却是一致的:即句子大意+重点字词句,其中侧重考查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这些既是采分的重点,也是翻译的难点。有些省份还专门用断句的题型来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这也是不容忽视的。 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是翻译文言文语句的第一步,理解文言语句必须遵循古文的一般规律并把握其特殊性。对句意的理解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在全文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全文或文段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2.要注意对省略句、倒装句、词类活用、通假字、互文见义和偏义复词的理解,对这些现象的理解把握,往往是翻译文言语句的关键。 3.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通过前后推导,或选项推敲分析等方法,进行准确理解。 4.利用文言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结构,把握句意。也就是说,在理解文言句子时,要充分利用对应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去把握文句意思。 5.对复杂的不好理解的句子,最好做成分分析,先抓主干,再看枝叶;或抓住关键词语,分析句间关系。 6.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去把握文言词语在句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技法指津】解答翻译的技巧方法 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是传统的考查方法之一,它把语言表达形式的考查与文意内容的考查两个方面紧密地结合起来,因而是高考文言文阅读中综合考查的有效手段。 1.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三条标准 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通常讲究信、达、雅。所谓信,指的是忠实于原文。原文讲的是什么意思,译成现代汉语后应能如实传达原文的意思,不能随意增减文意,更不能曲解。所谓达,指的是译成的话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要文通字顺,不能虽然忠实原文,却译得句子拗口,令人难读或难懂。至于雅,则是比较高的要求,指的是译成的现代汉语具有较高的表达水平,不但能忠实于原文,还能把原文的意蕴较好地传达出来,文笔流畅优美。 2.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五字要决 文言文翻译要能做到信、达、雅,应该掌握五字决:留、删、增、调、变。①留,即保留古今相同的词和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朝代名、国名、官职、年号、某些典章制度名称及物品名称等,这些不必翻译。②删,删去一些只起语法作用,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无法对应地用现代汉语进行翻译,删后又不影响句子的准确通顺的,亦可删去。③增,把文言文的单音词译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词,文言文中省略的成分,在翻译时也应增补出来。④删,将古今汉语不同的语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调整。⑤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

苏教版教材文言文复习学案·必修一

学案1 必修一 ——《劝学(节选)》、《师说》、《赤壁赋》、《始得西山宴游记》 [学案目标] 1.把必修一四篇文言文分散的文言基础知识前后勾连,连点成线,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2.重点掌握“可以”、“所以”、“以为”三个词的用法,对文中重点句子能准确翻译。了解一下通假规律。3.背诵《劝学》、《师说》、《赤壁赋》全文。 1. 下面加点字的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 金就.砺则利颓然就.醉 B.????? 逝者如斯.斯.天下之民至焉 C.????? 虽.有槁暴虽.一毫而莫取 D.????? 善假.于物也狐假.虎威 答案 B 解析 B 项这/那么。A 项接近,到。C 项即使。D 项凭借。 2. 下面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东.望武昌顺流而东.也 B.?????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不知日. 之入 C.????? 吾从而师.之孔子师.郯子 D.?????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答案 C 解析 C 项意动用法,以……为师。A 项向东,名词活用作状语/东进,名词活用为动词。B 项每天,名词活用作状语/太阳,名词。D 项均为名词活用为动词,意思不同,低于/攻下。 3. 写出下面各组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

①而????? 登高而.招表顺承,不译,连词侣鱼虾而.友麋鹿表并列,不译,连词扣舷而.歌之表修饰,不译,连词至无所见而. 犹不欲归表转折,却,连词 ②于?????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从;比,介词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对于,介词不拘于.时,学于.余被;向,介词寄蜉蝣于.天地在,介词 4. “而”字作为连词,最难辨别的是承接关系和修饰关系,因为它们连接的均是动词或动 词短语。如何区别呢?首先,从意义上辨析。表承接关系的,前一动词(或动词短语)与后一动词(或动词短语)有先后、相连关系。如“卧而梦”,“梦”是“卧”的结果。而表修饰关系的,前一动词对后一动词起着修饰作用,或说明其方式或描述其情态。如“客喜而笑”,“而”表修饰,“喜”是“笑”的方式或情态。其次,可以用试就词语的办法来辨析。表承接关系的,两个动词(动词短语)间可加“然后”、“就”等词,意思不变;表修饰关系的,两个动词(动词短语)间可加“地”、“着”等词,意思不变。请说出下列句中“而”的用法,并体会一下辨析方法。 ①吾尝跂而.望矣 ②吾从而.师之 ③则群聚而.笑之 ④顺流而.东也 ⑤耳得之而.为声 ⑥到则披草而.坐 ⑦穷山之高而.止 ⑧箕踞而. 遨 答案 承接:②⑤⑥⑦。修饰:①③④⑧。 5. 下面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故木受绳则.直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 犹且从师而问焉.风雨兴焉. C.????? 生乎.吾前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D.????? 假舟楫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答案 D 解析 D 项均为“……的人”。A 项就/却。B 项之/于之。C 项在/词尾,……的样子。 6. 看看下面一组句子,找出它们在句式上的共同特点。 ①何为其然也 ②而今安在哉 ③而又何羡乎 ④何以知之 ⑤大王来何操 ⑥沛公安在 答案 均为宾语前置,条件是疑问代词作宾语。 7. 在横线上填上所缺的字。 ①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②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2019年北京市高考数学试卷(文科)

2013年北京市高考数学试卷(文科)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5分)已知集合A={﹣1,0,1},B={x|﹣1≤x<1},则A∩B=()A.{0}B.{﹣1,0}C.{0,1}D.{﹣1,0,1} 2.(5分)设a,b,c∈R,且a>b,则() A.ac>bc B.C.a2>b2D.a3>b3 3.(5分)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在区间(0,+∞)上单调递减的是()A.B.y=e﹣x C.y=lg|x|D.y=﹣x2+1 4.(5分)在复平面内,复数i(2﹣i)对应的点位于()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5.(5分)在△ABC中,a=3,b=5,sinA=,则sinB=()A.B.C.D.1 6.(5分)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S值为() A.1 B.C.D. 7.(5分)双曲线的离心率大于的充分必要条件是()A.B.m≥1 C.m>1 D.m>2 8.(5分)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P为对角线BD1的三等分点,P 到各顶点的距离的不同取值有()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9.(5分)若抛物线y2=2px的焦点坐标为(1,0),则p=;准线方程为. 10.(5分)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该四棱锥的体积为.11.(5分)若等比数列{a n}满足a2+a4=20,a3+a5=40,则公比q=;前n 项和S n=.

12.(5分)设D为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区域D上的点与点(1,0)之间的距离的最小值为. 13.(5分)函数f(x)=的值域为. 14.(5分)已知点A(1,﹣1),B(3,0),C(2,1).若平面区域D由所有满足(1≤λ≤2,0≤μ≤1)的点P组成,则D的面积为.三、解答题共6小题,共8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15.(13分)已知函数f(x)=(2cos2x﹣1)sin 2x+cos 4x. (1)求f(x)的最小正周期及最大值; (2)若α∈(,π),且f(α)=,求α的值. 16.(13分)如图是某市3月1日至14日的空气质量指数趋势图.空气质量指数小于100表示空气质量优良,空气质量指数大于200表示空气重度污染.某人随机选择3月1日至3月13日中的某一天到达该市,并停留2天. (Ⅰ)求此人到达当日空气质量优良的概率; (Ⅱ)求此人在该市停留期间只有1天空气重度污染的概率; (Ⅲ)由图判断从哪天开始连续三天的空气质量指数方差最大?(结论不要求证明) 17.(13分)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AB∥CD,AB⊥AD,CD=2AB,平面PAD⊥底面ABCD,PA⊥AD.E和F分别是CD和PC的中点,求证: (Ⅰ)PA⊥底面ABCD; (Ⅱ)BE∥平面PAD; (Ⅲ)平面BEF⊥平面PCD. 18.(13分)已知函数f(x)=x2+xsinx+cosx. (Ⅰ)若曲线y=f(x)在点(a,f(a))处与直线y=b相切,求a与b的值;(Ⅱ)若曲线y=f(x)与直线y=b有两个不同交点,求b的取值范围.19.(14分)直线y=kx+m(m≠0)与椭圆相交于A,C两点,O是

2008-2015年北京高考试题文言文部分及答案

2008年试题 二.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延寿字长公,燕人也。霍光擢延寿为谏大夫,徙颍川。颍川多豪强,难治。先是,赵广汉为太守,患其俗多朋党,故构会吏民,令相告讦,颍川由是以为俗,民多怨仇。延寿欲更改之,教之礼让。恐百姓不从,乃历召○1郡中长老为乡里所信向者数十人,设酒具食,亲与相对,接以礼意,问以谣俗、民所疾苦,为陈和睦亲爱销除怨咎之路。长老皆双为便,可施行,因与议定嫁娶丧祭仪品,略依古礼,不得过法,百姓遵用其教。数年,徙为东郡太守,黄霸代延寿居颍川,霸因其迹而大治。 延寿为吏,上礼义,好古教化,所至必聘其贤士,以礼待用,广谋议,纳谏争;修治学官○2,春秋乡射,陈钟鼓管统弦,盛升降揖让,及都试讲开武,设斧铖旌旗,习射御之事。治城郭,收赋租,先明布告其日,以期会为大事,吏民敬畏趋向之。又置正、五长,相率以孝弟,不得舍奸人。闾里仟佰有非常,吏辄闻知,奸人莫敢入界。其始若烦,后皆便安之。接待下吏,恩施甚厚而约誓明。或欺负之者,延寿痛自刻责:“吾岂其负之,何以至此?”吏闻者自伤悔,门下掾自刭,人救不殊○3,因瘖不能言。延寿闻之,对掾史○4涕泣,遣吏医治视,厚复其家。 延寿尝出,临上车,骑吏一人后至,敕功曹议罚白。还至府门,门卒当车,愿有所言。延寿止车问之,卒曰:“今旦明府早驾,久驻未出,骑吏父来至府门,不敢入。骑吏闻之,趋走出谒,适会明府登车。以敬父而见罚,得无亏大化乎?”延寿举手舆中曰:“微子,太守不自知过。归舍,召见门卒。卒本诸生,闻延寿贤,无因自达,故代卒,延寿遂待用之。在东郡三岁,令行禁止,断狱大减,为天下最。(取材于《汉书?韩延寿传》) 注释:○1历召:一一召请。○2学言:学校。○3不殊:没死。○4掾史:下级官吏的通称/、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或欺负之者,延寿痛自刻责欺负:压迫、侮辱 B.略依古礼,不得过法过法:逾越法规 C.霍光擢延寿为谏大夫擢:提拔 D.门卒当车,愿有所言愿:希望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问以谣俗、民所疾苦其后楚日以削,竟为秦所灭 B. 微子,太守不自知过微斯人,吾谁与归 C. 高酒具食,亲与相对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娶 D. 因与议定嫁娶丧祭仪品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颍川由是以为俗,民多怨仇 理解:颍川人从此相互告发成风,百姓间多仇恨 B.闾里仟佰有非常,吏辄闻知 理解:里弄街道出了事,官吏就会接到报告 C.骑吏一人至后,敕功曹议罚白 理解:骑吏不守时,延寿命功曹拟定处罚并且公布 D.以敬父而见罚,得无亏大化乎 理解:因敬爱父亲而受罚,这样该不会吃亏太大了吧 9.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直接反映韩延寿理政特点的一组是 ①延寿欲更改之,教以礼让

文言文高考真题

文言文阅读 ——精做江苏真题,把握复习方向 [考点要求]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理解B级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分析综合C级 (1)辨析文句意义;(2)归纳内容要点。 一、(2014·江苏)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 柳宗元 严生足下:得生书,言为师之说,怪仆所作《师友箴》与《答韦中立书》,欲变仆不为师之志,而屈己为弟子。凡仆所为二文,其卒果不异。仆之所避者名也,所忧者其.实也,实.不可一日忘。仆聊歌以为箴,行且求中以益.己,栗栗不敢暇,又不敢自谓有可师乎人者耳。若乃名者,方为薄世笑骂,仆脆怯,尤不足当也。内不足为,外不足当,众口虽恳恳见迫,其若吾子何?实之要,二文中皆是也,吾子其.详读之,仆见解不出此。 吾子所云仲尼之说,岂易耶?仲尼可学不可为也。学之至,斯则仲尼矣;未至而欲行仲尼之事,若宋襄公好霸而败国,卒中矢而死。仲尼岂易言耶?马融、郑玄者,二子独章句师耳。今世固不少章句师,仆幸非其.人。吾子欲之,其有乐而望吾子者矣。言道、讲古、穷文辞以为师,则固吾属事。仆才能勇敢不如韩退之,故又不为人师。人之所见有同异,吾子无以韩责.我。若曰仆拒千百人,又非也。仆之所拒,拒为师弟子名,而不敢当其 ..礼者也。若言道、讲古、穷文辞,有来问我者,吾岂尝瞋目闭口耶? 吾子文甚畅远,恢恢乎其辟大路将疾驰也。攻.其车,肥其马,长其策,调.其六辔,中道之行大都,舍是又奚师欤?亟谋于知道者而考诸古,师不乏矣。幸.而亟来,终日与吾子言,不敢倦,不敢爱.,不敢肆。苟去其名,全其实,以其余易其不足,亦可交以为师矣。如此,无世俗累而有益乎己,古今未有好道而避是者。宗元白。(选自《柳宗元集》,有删节) 第一时段(8~10分钟):读懂文言 第一步:粗读——感知标题,浏览全文,读读文意概括题。 第二步:细读。 1.圈点勾画:圈点出关键性词句,概括各段内容。 答:答案第一段:针对严生的来信谈自己“二文”的主旨,并借此委婉道出自己不愿成为严生老师的原因——内不足为,外不足当。 第二段:进一步指出拒为严生师的原因,但并不拒绝以“言道、讲古、穷文辞”为师。 第三段:称赞严生为文畅远,向严生指出求师之道,并希望两人“交以为师”。 2.明意辨理:概括出作者的观点。 答案为师之道,不在乎“名”,而在乎“实”;为师之“实”,在于“言道、讲古、穷文辞”,在于“好道”“求道”;在为师之“方”方面,可以“交以为师”。

部编版必修一古诗、古文理解性默写及答案【普通高中高一最新教材】

最新部编版必修一古诗、古文理解性默写及答案古诗词、古文目录: 一、芣苢/《诗经.周南》 二、文氏外孙入村收麦/苏辙 三、短歌行/曹操 四、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五、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六、登高/杜甫 七、琵琶行/白居易 八、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九、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十、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 十一、劝学/荀子 十二、师说/韩愈 十三、赤壁赋/苏轼 十四、登泰山记/姚鼐 古诗词诵读 十五、静女/《诗经·邶风》 十六、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十七、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十八、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 一、芣苢/《诗经.周南》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二、《文氏外孙入村收麦》苏辙理解性默写: 1、交代麦子成熟,外孙来替自己收麦的诗句是: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替老人。 2、写收麦前的天气状况的诗句是: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

3、写做饭买酒款待忙碌辛劳的外孙的诗句是: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 4、写自己赋诗赞扬外孙的勤劳能干的诗句是: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 三、《短歌行》曹操理解性默写: 1、《短歌行》中写诗人一边喝酒一边高歌,感叹人生短促,日月如梭的句子是:“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2、《短歌行》中运用比喻的手法感慨人生短暂(感叹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好比晨露转瞬即逝)的诗句是: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3、《短歌行》中写诗人在宴饮欢乐中仍忧思不忘(写诗人在酒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难遣)的诗句是: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4、《短歌行》中运用借代手法写解除忧愁的唯有美酒的诗句是: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5、《短歌行》中运用典故指出作者渴望得到贤才的诗句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6、《短歌行》中诗人因思念贤才而一直低声吟诵到今天的诗句是: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7、曹操在《短歌行》中化用《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诗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这几句点明了“愁”的一个原因,即对人才的渴求。作者所引用的诗经原是写恋人之间的思念,那种悠长,那种亦喜亦忧,可见诗人对人才的一片深情。 8、曹操在《短歌行》中化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诗句,表达了作者欢迎贤才的心情。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作者将奏瑟吹笙,宴请宾客,不甚欣喜(运用典故表明诗人优待贤才的态度)的诗句是:“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9、《短歌行》中运用比兴手法,将贤才喻为明月,恰如其分地表达诗人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的诗句是: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2014年北京市高考数学试卷(理科)答案与解析

2014年北京市高考数学试卷(理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2 y= 3.(5分)(2014?北京)曲线(θ为参数)的对称中心() ( (

4.(5分)(2014?北京)当m=7,n=3时,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S的值为() 1>

6.(5分)(2014?北京)若x,y满足且z=y﹣x的最小值为﹣4,则k的值为 作出可行域如图, (﹣ (﹣ ﹣

7.(5分)(2014?北京)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中,已知A(2,0,0),B(2,2,0),C (0,2,0),D(1,1,),若S1,S2,S3分别表示三棱锥D﹣ABC在xOy,yOz,zOx , = 8.(5分)(2014?北京)学生的语文、数学成绩均被评定为三个等级,依次为“优秀”“合格”“不合格”.若学生甲的语文、数学成绩都不低于学生乙,且其中至少有一门成绩高于乙,则称“学生甲比学生乙成绩好”.如果一组学生中没有哪位学生比另一位学生成绩好,并且不存在语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9.(5分)(2014?北京)复数()2=﹣1. ) 10.(5分)(2014?北京)已知向量,满足||=1,=(2,1),且+=(λ∈R),则|λ|= . =.由于向量,|,且+( = ,满足||=1=+=( 故答案为:

11.(5分)(2014?北京)设双曲线C经过点(2,2),且与﹣x2=1具有相同渐近线,则 C的方程为;渐近线方程为y=±2x. ﹣具有相同渐近线的双曲线方程可设为 , ﹣, 故答案为:, 12.(5分)(2014?北京)若等差数列{a n}满足a7+a8+a9>0,a7+a10<0,则当n=8时,{a n}的前n项和最大. 13.(5分)(2014?北京)把5件不同产品摆成一排,若产品A与产品B相邻,且产品A与产品C不相邻,则不同的摆法有36种.

2015年全国各省高考语文试卷文言文汇总

2015年全国各省高考语文试卷文言文汇总 (2015安徽卷)御史梁皙次先生传 [清]王世槙 先生行梁氏,讳熙,字曰缉,皙次其别号也。先生生世族,幼不喜纨绔之习,读书好古,视声利篾如也。于诗嗜陶渊明,少的句云:“明月生东隅,清辉照北床。”长老诧异。十三岁补诸生第一,尖名籍甚。 三年乡试,又十年成进士。出知先之咸宁,不以一钱自污。视民如子,治行冠三辅。官咸宁半载,入为云南道监察御史。 是时,世祖章皇帝方重言路,台省官皆矫尾厉角,务毛挚搏击有名高。先生独淡泊宁静,下直辄焚香扫地,宴坐终日,如退院僧。暇及与其友汪婉、刘体仁、董文骥、王世禛辈出游半台、草桥诸圣地,或会食浮屠、老子之宫。诸子酒酣耳热,拜难蜂起,各负气不肯相下。先生默坐,或微笑不发一语。偶出一语,则人人自失,觉我言为烦。先生孤耽内典,于三藏十二部之书无不研究,而于《楞严》尤了悟初因证果大皆。每过期居邸,绳床药灶外,惟经纶数卷而已。 先生巡视茶马于秦,不名一钱。或以为言,则笑曰:“吾筹之熟矣。居官而谋利,为子孙计耳。子孙不肖而居厚实,三将至,曰盗贼,曰博徒,曰倡优。吾惧夫三之为子孙忧也,故不敢也。 在京师,日怀归田之思,属长洲文点画《江村读书图》以见志,字辈皆为。去几,谢病归。淄川高侍郎念董诗云:“燕台奚被亲相送,一个嵩丘行脚僧”。盖纪实云。 4.对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晏坐终日晏:平静。B。子孙不肖而居厚实居:积储 C.不接当事当事:权要D。必合古人矩度矩度:气度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目镜次其别号也B。偶出一语,则人人自失 吾其还也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 C.予辈皆为赋诗D。馈问亟至,一无所受 为武置酒设乐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煕年少时本性纯净,才思过人。他出身世家而无富贵习气,把名利看得很轻;读书好古,能诗善文,很早就有诗才和文名。 B.梁煕任职时清正爱民,行事低调。他在任期间能够廉洁自守,视民如子,政绩斐然;因不愿突出自己而没有得到皇帝的赏识。 C. 梁煕恬淡好静,不恋官场。他在朋友聚谈时经常默坐其间,含笑不语,在京做官时总想辞云官职,去享受清静的读书生活。 D.梁煕深研佛典,志愿清雅,对某些佛经要义体悟得特别透彻;酷爱古帖,还对一些书法名作的情况颇为熟悉。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1) 出知西安之咸宁,誓于神,不以一钱自污。 译文: (2)诸子酒酣耳熟,辨难蜂起,各负气不肯相下。 译文: (3)吾惧夫三蠢之为子孙忧也,故不敢也。 译文: 答案4. D 5. C 6. B

2014高考新课标卷文言文及其答案精细注解

2014高考新课标卷1文言文 《旧唐书于休烈传》精细注解 于休烈,河南人也。休烈至性(天赋的卓绝的品性)贞悫(zhēn què坚贞诚信),机鉴(明察;鉴识)敏悟(聪明)。自幼好学,善属文。举进士,授秘书省正字。转比部(古代官署名。三国魏始设,为尚书的一个办 事机关。后几代因之。隋、唐、宋属刑部。元以后废。其长官,三国魏以下为比部曹,隋初为比部侍郎,后改称比部郎;唐宋为比部郎中及员外郎。其职原掌稽核 簿籍。后变为刑部所属四司之一。)员外郎,郎中。杨国忠辅政,排不附己(归附自己)者,出为中部郡太守。 值禄山构难(gòu nán结成怨仇。引申为发动叛乱),肃宗践祚(即位;登基),休烈迁太常少卿,知礼仪事,兼修国史。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振奋精神,致力于某种事业或工作。)听受(听从接受),尝谓休烈曰:“君 荡覆(动摇颠覆),典章殆尽,无史籍检寻。休烈奏曰:“《国史》、《实录》,圣朝大典,修撰(撰写;编纂)多时,今并无本。伏望(表希望的敬词。多用于下对上。)下御史台推勘(考察;推求)史馆所由,令府县招访。有人别收得《国史》、《实录》,如送官司,重加购赏(悬赏;奖赏)。”前修史官工部侍郎韦述陷贼,入东京,至是以其家藏《国史》一百一十三卷送于官。 休烈寻转工部侍郎、修国史,献《五代帝王论》,帝甚嘉之。宰

殊不介意。 代宗即位,甄别(审核官吏的行状资历而分别去留。)名品(名位品级),宰臣元载称之,乃拜右散骑常侍,依前(照旧;仍旧)兼修国史,累封东海郡公,加金紫光禄大夫。在朝凡三十余年,历掌清要(高显重要的政务),家无儋石(dàn shí儋受一石,故称儋石。用以计量谷物。儋,石罂。一说一石为石,二石为儋,谓一人所担。)之蓄。恭俭(恭谨谦逊)温仁(温厚仁爱), 坟籍(古代典籍),手不释卷,以至于终。大历七年卒,年八十一。 是岁春,休烈妻韦氏卒。上特诏(帝王的特别诏令)赠韦氏国夫人,葬日给卤簿(古代帝王驾出时扈从的仪仗队。)鼓吹(演奏乐曲的乐队。)。及闻休烈卒,追悼(追念死者表示哀悼)久之,褒赠尚书左仆射,赙(拿钱财帮助别人办理丧事)绢百匹、布五十端,遣谒者内常侍吴承倩就私第宣慰(大臣代表皇帝视察某一地区,宣扬政令,安抚百姓。)。儒者(一般读书人)之荣,少有其比。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幼好学,善属文属文:撰写文章。 B.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践祚:帝王即位。 C.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励精:专心致志。 D.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荡覆:动荡倾覆。

2017年北京市高考数学试卷(文科)

2017年北京市高考数学试卷(文科) 一、选择题 1.(5分)(2017?北京)已知全集U=R,集合A={x|x<﹣2或x>2},则?U A=()A.(﹣2,2)B.(﹣∞,﹣2)∪(2,+∞)C.[﹣2,2]D.(﹣∞,﹣2]∪[2,+∞) 2.(5分)(2017?北京)若复数(1﹣i)(a+i)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第二象限,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A.(﹣∞,1)B.(﹣∞,﹣1)C.(1,+∞)D.(﹣1,+∞) 3.(5分)(2017?北京)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S值为() A.2 B.C.D. 4.(5分)(2017?北京)若x,y满足,则x+2y的最大值为()A.1 B.3 C.5 D.9 5.(5分)(2017?北京)已知函数f(x)=3x﹣()x,则f(x)() A.是偶函数,且在R上是增函数B.是奇函数,且在R上是增函数 C.是偶函数,且在R上是减函数D.是奇函数,且在R上是减函数 6.(5分)(2017?北京)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三棱锥的体积为()

A.60 B.30 C.20 D.10 7.(5分)(2017?北京)设,为非零向量,则“存在负数λ,使得=λ”是“? <0”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8.(5分)(2017?北京)根据有关资料,围棋状态空间复杂度的上限M约为3361,而可观测宇宙中普通物质的原子总数N约为1080,则下列各数中与最接近的是() (参考数据:lg3≈0.48) A.1033 B.1053 C.1073 D.1093 二、填空题 9.(5分)(2017?北京)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角α与角β均以Ox为始边,它们的终边关于y轴对称,若sinα=,则sinβ=. 10.(5分)(2017?北京)若双曲线x2﹣=1的离心率为,则实数m=. 11.(5分)(2017?北京)已知x≥0,y≥0,且x+y=1,则x2+y2的取值范围是.12.(5分)(2017?北京)已知点P在圆x2+y2=1上,点A的坐标为(﹣2,0),O为原点,则?的最大值为.

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

2015考点11 文言文阅读 一、(2015·全国卷I)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士第 ....,为礼部员外郎。时蔡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败。不能用。迁至中书舍人。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以为傅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他,以职论事而责 之过矣,翰亦罢去。靖康元年,召为给事中,进兵部 ..尚书。上章乞复祖宗法度,钦.宗.问之,傅曰:“祖宗法惠民,熙、丰法惠国,崇、观法惠奸。”时谓名言。十一月,拜尚书右丞,俄改同知枢密院。金人围都城,傅日夜亲当矢石。金兵分四翼噪而前,兵败退,堕于护龙河,填尸皆满,城门急闭。是日,金人遂登城。二年正月,钦 宗诣金帅营,以傅辅太子 ..留守,仍兼少傅。帝兼旬不返,傅屡贻书请之。及废立檄至,傅大恸曰:“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金人来索太上、帝后、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密谋匿之民间,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并斩十数死囚,持首送之,绐金人曰:“宦者欲窃太子出,都人争斗杀之,误伤太子。因帅兵讨定,斩其为乱者以献。苟不已,则以死继之。”越五日,无肯承其事者,傅曰:“吾为太子傅,当同生死。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遂从太子出。金守门者曰:“所欲得太子,留守何预?”傅曰:“我宋之大臣,且太子傅也,当死从。”是夕,宿门下;明日,金人召之去。明年二月,死于朝廷,绍兴中,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定。 (节选自《宋史·孙傅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