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语文每日诵读4——国学经典诵读《老子》《庄子》《周易》《礼记》等

高考语文每日诵读4——国学经典诵读《老子》《庄子》《周易》《礼记》等

高考语文每日诵读4——国学经典诵读《老子》《庄子》《周易》《礼记》等
高考语文每日诵读4——国学经典诵读《老子》《庄子》《周易》《礼记》等

每日诵读4——国学经典诵读《老子》《庄子》《周易》《礼记》等

庄子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然文采更胜老子。代表作《庄子》并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逍遥游》庄子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资料免费

《齐谐(xié)》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tuá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yé)?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yǐ)矣。

且夫(fú)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ào)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è)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tiáo)与学鸠笑之曰:“我决(xuè)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yǐ)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chōnɡ)粮;适千里者,三月

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zhāo)菌不知晦朔,蟪蛄(huìɡū)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高三语文每日诵读3——6汤之问棘也是已(yǐ)。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鷃(yàn)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yuè)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pénɡhāo)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fú)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nénɡ)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yǐ)矣。彼其于世未数(shuò)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fú)列子御风而行,泠(línɡ)然善也,旬有(yòu)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fú)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wū)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名言

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庄子·养生主》(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

是无限的。要想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便会感到很疲倦;既然如此还要不停地去追求知识,便会弄得更加疲困不堪!

2、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3、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

4、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庄子·知北游》

5、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

6、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

7、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山木》

8、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9、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10、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11、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12、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让王》

13、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

14、凫胫虽短,续之则优;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16、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人们都知道有用的用处,但不懂得无用的更大用处。)

17、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泉水干了,好多鱼被困在陆地上,相互用嘴吐气,用吐沫相互沾湿,这就莫如在江湖中生活自由自在,相互忘掉。)

《老子》名言

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4、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5、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6、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7、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8、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9、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出自《老子》的成语

功成身退—无为而治—天长地久—金玉满堂—视而不见—天大地大—以柔制刚—知足常乐—出生入死—敢为天下先—哀兵必胜—以德报怨—小国寡民—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受宠若惊—芸芸众生—无中生有—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出自《庄子》的成语

扶摇直上、鹏程万里—御风而行—越俎代庖—大相径庭、不近人情—形如槁木—朝三暮四—庄周梦蝶—游刃有余—踌躇满志—旁门左

道—盗亦有道—唇亡齿寒—人人得而诛之—独来独往—善始善终—莫逆之交—冥冥之中—勃然作色—虚与委蛇—不徐不疾、得心应手相濡以沫—吐故纳新—见笑大方—井蛙之见—夜以继日—望洋兴叹—何罪之有—君子之交淡若水—亦步亦趋—哀莫大于心死—失之交臂—不知天高地厚—无所不在—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捉襟见肘—分庭抗礼—变化无常—大同小异—叶公好龙—对牛弹琴—能者多劳—螳臂挡车小巫见大巫—支离破碎—每况愈下—沉鱼落雁—白驹过隙

《周易》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3、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5、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礼记》

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2、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3、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5、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6、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7、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8、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9、君子贵人贱己,先人而后己。

10、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11、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孙子兵法》

1、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2、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3、投入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4、静如处女,动如脱兔。

5、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战国策》

1、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2、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3、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4、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5、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6、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楚辞》

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用君之心,行君之意。《楚辞·卜居》

2、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屈原《卜居》)

3、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4、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屈原《渔父》)

5、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宋玉对楚王问》)

《荀子》

1、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2、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3、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4、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5、持之有故,言之有理。

6、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韩非子》

1、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2、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3、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淮南子》

1、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2、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吕氏春秋》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杂家

1、一叶障目,不见泰山。《鹖冠子·天则》

2、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武王伐纣平话》

3、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秦·李斯

4、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齐·杜弼《檄梁文》

出自《史记》的名句

1、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大风

歌》

2、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

3、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

4、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5、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6、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

7、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8、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9、蜚(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10、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

11、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12、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史记·刺客列传》

13、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14、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掖;千人之诺,不如士之谔谔。

15、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16、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史记·张仪列传》

17、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18、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史记·淮阴侯列传》

19、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史记·齐悼惠王世空》

2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1、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22、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2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24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庄子》成语故事名言

《庄子》成语故事名言 《庄子》成语故事 相互影响:来源《庄子大侠》:“春旱,鱼相于地,相互影响,相互影响湿,不如忘记彼此在江湖。”“原意是春天干涸后,两条鱼没有及时离开,最后被困在陆地上的一个小洼地里。两条鱼动弹不得。他们用泡沫互相润湿,忍受彼此的吹拂,忍受转身时擦拭身体的痛苦。这时,两条鱼不禁回忆起它们在河湖中自由快乐的生活。 螳螂充当交通工具:来自庄子,人类的世界:你不知道丈夫螳螂吗?一个人的天赋之美在于他对自己手臂上留下的伤痕感到愤怒。对美丽的人的谨慎、小心和侵犯是很少的。意思:螳螂张开双臂阻止前进的车轮。它并不知道自己无能,但它确实认为这样做是有益的。何彦!你的心是好的,但你的行为就像高估了自己。你必须保持警惕。小心!屠龙技巧:《庄子·列御口》:“朱令学会了如何以支离破碎的方式屠龙,并在一个富裕的女儿家庭度过了三年。他很有技巧,但没有发挥他的聪明才智。”“意思是:很久以前,有一个人想学习一项惊人的技能当他听说分散的利益会杀死龙时,他想,“这是世界上罕见的技能。”所以他去拜师布衣当老师。他学习了整整三年,在学会屠龙技能之前,他扔掉了所有的财产。但是学习技能有什么用呢?世界上没有龙。他的精彩技能将被用在哪里? 生之约终结:来自庄子?偷跖骨:尾巴和女人住在横梁下。那个女人没来,水不能走,她抱着横梁死了。据说:一个叫微生的疯子正在桥下和他心爱的女孩约会,但是他的爱人很久没有来赴约了。不幸的是,

洪水上涨了。为了遵守诺言,这个疯子坚持不走,最后他淹死在桥柱里。 是一种常见的负重方法:出自《庄子·叙物归》:“郢人的粉笔慢,鼻子像苍蝇的翅膀,这使得工匠们经常负重,听它说话,用粉笔不伤鼻子,郢人站着不失去能力。”宋听了,说:“你替我做。”?工匠说:虽然我已经死了很久了,但我能尝到它的味道。?“意思是:有一个叫瑛的人在粉刷墙壁时,不小心碰到了鼻子上的一个石灰点,薄得像苍蝇的翅膀他知道另一个名叫匠石的人可以发挥斧头的独特技能,所以他“习惯于搬运重物”。也就是说,他像风一样挥舞着斧头,咔嚓一声砍掉了石灰,这样他的鼻子就不会受伤了。他不怕丢脸。后来,听了一个叫宋的人讲的这件非常难得的事。他很无聊,想找点刺激,所以他在鼻子上涂了些酸橙,这也让“工匠们锻炼体重成为惯例”马史回答说:“我以前能做好这项工作,但是现在我不能玩了,因为和我一起工作的那个叫英的人已经去世了。”“ 缺钱:摘自《庄子·让王》:“曾子生来健康,十年不做衣服,是冠缨脱落,缺钱而缺钱,一定会鞋后跟“意思是: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曾参隐居,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他住在卫国,面容憔悴,手脚沾满蚕茧,衣衫褴褛,生活十分艰难。有时他连续三天不生火,十年不做新衣服。他一戴上帽子,帽子上的流苏绳就断了,拉下了他的裙子,露出了他的胳膊肘。 1、王维召见庄子 庄子穷,靠编草鞋,向监工河侯借米可以说,为了解决无米之炊的

老子清静无为的思想

老子清静无为的思想 摘要:老子,姓李名耳,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其著作《道德经》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无为思想是《道德经》中的重要思想,可以说是老子的思想结晶。现在,老子的无为思想仍对当代人的生活起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我们有深入解读这古老而又不朽的思想的必要。 关键词:老子清静无为影响 一、老子的无为思想。 “无为”思想是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的。在《道德经》中,“无”出现的频率比较高。第二章提到:“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又如第三章提到:“不尚贤,使民不爭;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盜;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在第五章又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迭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老子所处的时代天下大乱,诸侯混战,统治者横征暴敛,胡作非为,老百姓在饥饿和死亡的边缘挣扎,民不聊生,困苦不堪。老子看到当时的统治者本是无德无能的,却偏要好大喜功,妄自作为,结果使老百姓疲于奔命,劳民伤财,造成人民的灾难。老子怀着对统治者的憎恨和对人民的同情,针对统治者的“有为”而提出“无为”的主张。所谓“有为”就是指统治者强作妄为,贪求无厌,肆意放纵,违背自然规律、社会规律。老子看到“有为”的祸害已经是非常严重的了,在这种情形下,老子极力呼吁统治者为政要“无为”,实行“无为而治”,不要过多地干涉老百姓。 道家“无为”思想最基本的含义就是“道法自然”。《道德经》第廿五章提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老子的哲学体系中,道被认为是最玄而又无处不再的终极,道是取法自然的,自然才是根本。自然在这里并不是指我们现在说的大自然,老子的自然是万物并行不悖,按照他们原本地专题生存、发展而不为破坏的一种状态,说通俗一点就是自然规律,此是为“自然”。这里的“道”就是自成法则的自然规律。 “无为”从道家的本意和要求来说,绝对不是讲不做事情、没有行动。“无

《老子说庄子说》读后感500字

《老子说庄子说》读后感500字 导读:本文《老子说庄子说》读后感500字,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老子说庄子说》读后感500字寻寻觅觅,我独自一人徘徊在冷冷清清的书店中,尽权利睁大那双疲倦的双眼,在密密麻麻的书海之中,寻觅你的身影。你生活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可以不顾政事,活得如此逍遥的人可能并不多。文化名人更是少之又少。可是在我看来,只能感叹:经典的不仅影响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也充斥了书店中这一小小的柜台。哎!凄凄惨惨戚戚。可好在我仍能在书柜的角落找到了你的身影——《庄子》那一日,阳光明媚,在上海柔媚的流云下,是一丝丝芊绵的野花。几只粉色的蝴蝶,从波光粼粼的湖畔飞来,穿过杨柳撩人的婀娜,掠过蒲公英飞扬的轻盈,在几朵小野花上翩然落下。我捧着《庄子》独坐一旁,不愿惊动她们,一如不愿打扰帘下悠然于梦中的睡美人,把沉睡的美人,定在做蝴蝶梦吧! 蝴蝶穿过我的双眼,流下了美的印记,在我心灵中的画廊翩然飞过。“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也。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在周亦飘然。蝴蝶如仙界闪烁着荧光的精灵,飞过显示与梦想的界限,飞过天上与人间的联结。飞来告戒世人,摆脱欲望,何必被欲望所累直至生不如死。 在书中显示所想,常被你形之于梦。而在你的梦中我所探寻到的,

不仅只有美妙的蝴蝶,更有常人难以想象的骷髅。你不是贪生怕死的人,更不受欲望干扰,死后你愿让蛆虫蚀尽你身躯上残留的最后一点余肉,让野狗啃尽并任意玩弄你最后的骨头,让秃鹫啄食你的双眸。热你始终躺在天地之间无力反抗,却又不愿防抗,我被眼前的一切所动容,我祈求司命之神,恢复你的身躯让你重回人间,还你父母,妻儿,送你回故乡,再做那个逍遥的庄子怎么样你愿意吗 不,千万别这样。你恳求道:我死后在无欲望干扰着我。更不必为其劳形伤体,在这里天地的春秋便是我的春秋,我尽享南面之尊。我亦可用天地做棺椁,用日月做双壁,用星辰做珍珠,用万物做礼物,还有什么葬仅胜于此呢我想这不就是骷髅给我们的忠告吗只有摆脱了欲望,方能无忧无虑,尽享天地赐予的一切快乐,这便是逍遥。随风飘飘,天地住逍遥。 反复品读庄子的文章,除了惊叹于作者文学上的技巧以及哲学逻辑能力巧夺天工之外。我又无数次责备自己的思想造诣的肤浅,无法渗透其逍遥的梦境。同时也惭愧自己笔头上工夫的拙劣,否则倒是可以弥补内涵的不足,如同漂亮衣服之于平庸姿色,多少使文章读起来赏心悦目。大哉,庄子!我只享受了你思想的一盂,但我已想飞,飞出这个充满欲望的社会。我会在空中像你那样独自寻觅心灵之中最美的家园。

(完整版)庄子原文及翻译

(二)适合高年级诵读 第一课《庄周梦蝶》 原文: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qú惊喜的样子)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译文: 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飘飘荡荡,十分轻松惬意。他这时完全忘记了自己是庄周。过一会儿,他醒来了,对自己还是庄周感到十分惊奇疑惑。他认真的想了又想,不知道是庄周做梦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庄周与蝴蝶一定是有分别的。这便称之为物我合一吧。 练习: 复述《庄周梦蝶》 第二课《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原文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háo)梁之上。庄子曰:“鯈(tiáo)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注释: 1.濠梁:濠水的桥上。濠,水名,在现在安徽凤阳。 2.鯈(tiáo)鱼:一种淡水鱼中的银白色小鱼,喜欢在水层下面游动,长约16厘米,又名白鲦。 3. 是:这。 4. 固:固然(固不知子矣);本来(子固非鱼也)。 5. 全:完全,确定是。 6.请循其本:从最初的话题说起。请:请允许我,循:从…说起。其,话题。本:最初。 7.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你说”汝安知鱼乐“等等。汝安知鱼乐:你怎么(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呢。”云者:如此如此。安,怎么。 8.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既:已经,之:它,指“鱼之乐”,下文的同此意。 译文: 庄子和惠子一道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鯈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就是鱼儿的快乐呀。”惠子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说:“你又不是我,怎

儒家道家思想的异同点

儒家道家思想的异同点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儒家在进行礼乐文化的重建过程中,为铸造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习惯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独领风骚两千多年,这不仅在于它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需要,还在于它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质。 老子是我国人民熟知的一位古代伟大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等,比较出名的代表作《论语》等。 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等,比较出名的代表作《道德经》等。 孔老比较:孔子孟子是儒家的宗师和代表,老子庄子是道家的宗师和代表。孔孟作为儒家的圣贤,给后世树立了道德(在伦理意义上)大师的形象,具有完善的道德人格,以救世安民为己任,富于理想,谆谆教人,死而后已。老庄作为道家的至人,给后世树立了智慧大师(老子)和艺术大师(庄子)的形象,具有高度的悟性相思维能力,以宁静淡泊为操守,冷淡世情,向往自得,其于外物,顺乎自然而已。 人性论比较:儒家的人性论看到了人的社会属性,看到了精神文明教育的重要性,道家的人性论看到了人的生理与心理属性,觉察到虚伪而繁烦的宗法伦理对人性的桎梏相对个性的摧残,皆有所得,亦皆有所偏。 人生论比较:儒家的人生观,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内以修身,充实仁德,外以济民,治国平天下,这便是内圣外王之道。其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对社会现实有强烈的关切和历史使命感,以天下为己任,道家的人生观,以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的图绊,获得个人内心平静自在为价值取向,既反对心为形役,透外物面不反,又不关心社会事业的奋斗成功,只要各自顺任自然之性而不相扰,必然自

老子的中庸思想

老子的中庸思想 《老子》第二十九章说: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夫天下神器也,非可为者也。为之者败之,执之者失之.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赢,或培,或坠。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老子这里论述了他的无为思想的具体表现:中庸思想。东周时代的政治形势,如老子所说,有的欲取天下为王。在老子看来,他们不可能成功,天的意志是不能改变的。如果谁想改变,?只能以失败而告终。企图保持权力,结果必定会失掉。?老子用了一些隐喻论述他的观点,他说,天下万物,有的在前面行走,有的在后面跟随,有的送暖气,有的吹冷风,?有的强壮,有的赢弱,有的得胜,有的失败。当时,大小诸侯就是这样,你争我夺,争战不已。老子最后得出结论,?从政者要戒除走极端,戒除奢侈,戒除过分。 这是老子的“中庸”思想,其要旨是不要走极端,不要奢侈,不要过分。?核心是不要走极端(去甚)。有人说,老子的思想意在取消矛盾或消解矛盾,这是不公正的。老子是提出一种解决矛盾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避免矛盾的激化和转化,保持事物的相对稳定。解决矛盾不是只有一种方法,即使矛盾激化,实现矛盾的转化,这要看是什么矛盾。解决“甚,奢,泰”这样的问题,不必等激化了再着手解决,那样就麻烦了。当然去甚,去奢,去泰之后,还是存在矛盾的,虽然老子没有谈及,也是不言而喻的。因此说,他并没有取消矛盾或消解矛盾。 儒家也提倡中庸思想?,两者有许多共同之处,或许儒家的这一思想就来源于老子吧。共同的地方是两者都不希望矛盾的激化和转化。儒家解释说“不偏之谓中,不倚之谓庸”, 还说“过犹不及”, “无过无不及”等等。总之,他们希望通过执其两端?,使矛盾得到和解。然而老子的中庸思想有其合理性,过去批判中庸思想是走了极端。中庸作为文化心理现象已成为我们民族性格的组成部分,作为传统思维方式也一直影响着一代一代的中国人。我们常用“太极端了”,“太奢侈了”,“太过分了”等说法描绘某人的不良行为。?这说明中庸思想是深入人心的。“去甚”是正确的,极端是偏离中道的,不代表事物的主流和发展趋势。事物普遍具有中心和两端三部分,不论从空间角度看,还是从时间角度看,都是这样。(参看庞朴先生的<<一分为三>>)极是中心,也叫中极,两端本来就是端,?前边加个“极”字,可能是说,这个“端”是属于“极”的。总之,偏离中心,离开轨道,?就会走入歧途。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甚”,“奢”,“泰”的现象,去甚去奢去泰是非常必要而又重要的,难道不是这样吗? 老子的知足思想 (韩国)禹柄吉 老子的思想当中“知足”是很高贵的思想。它含有老子的辩证思想和转化思想。首先从老子的辩证思想来看知足的意义,老子说人世间一切概念判断,价值判断等都是相对的,是相比较而产生的,所以人们知足,就会感到灵魂的安宁。他曾经说过,“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这句话就告诫我们:人应该知足,不然就会引起灾祸。比如黄金是人们都想得到的东西,但人们越想得到黄金,他们的心越烦恼,社会越乱,如果人们干脆把黄金看做石头的话,人们不会争,心自然得到安宁,社会自然太平。 再从老子的转化论上看他知足思想的意义,他说“反者道之动”,意思是我们知足就能得到更多的东西。老子说“小则得,多则惑”,就是我们小取反而能多得,相反我们贪多就会迷惑。这就是知足能使万物转化的思想。比如杯子里有满满的东西,我们无法再加上东西。但如果杯子空空的话,我们可以加上很多东

浅析庄子说剑

浅析庄子说剑 庄子说, 充分自信是谦卑的前提, 高瞻远瞩是低调做人的前提, 智力优越是忍辱负重的前提, 宽宏视野是随遇而安的前提, 明察秋毫是宜粗不宜细的前提, 而鲲鹏之体之志之力之风度,是成为老黄牛,螺丝钉,小蚂蚁,一棵小草,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的前提。 ==》我们经常轻易就做到了后者,却仅仅只是做到了后者。。。。。。 所以,我们经常迷茫,困惑。 幸福与贫富无关,与内心相连。老子、庄子、孙子都这么认为,他们成功的秘诀就在于:忍辱负重!顺其自然!老庄孙子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说剑 【题解】 《说剑》以义名篇,内容就是写庄子说剑。赵文王喜欢剑,整天与剑士为伍而不料理朝政,庄子前往游说。庄子说剑有三种,即天子之剑,诸侯之剑和庶民之剑,委婉地指出赵文王的所为实际上是庶民之剑,而希望他能成为天子之剑。如果说《让王》、《盗跖》已不类庄子之文,那么《说剑》就更非庄子之文了。篇文中确有“庄子”其名,但《说剑》里的庄子已不是倡导无为无已、逍遥顺应、齐物齐论中的庄子,完全是一个说客,即战国时代的策士形象,而内容也完全离开了《庄子》的主旨。因此,本篇历来认为是一伪作,也不是庄子学派的作品,应该看作是假托庄子之名的策士之文。 【原文】 昔赵文王喜剑(1),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下(2),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3)。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太子悝患之(4),募左右曰(5):“孰能说王之意止剑士者(6),赐之千金。”左右曰:“庄子当能。” 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7)。庄子弗受,与使者俱,往见太子曰:“太子何以教周,赐周千金?”太子曰:“闻夫子

明圣,谨奉千金以币从者(8)。夫子弗受,悝尚何敢言!”庄子曰:“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使臣上说大王而逆王意(9),下不当太子(10),则身刑而死,周尚安所事金乎?使臣上说大王,下当太子,赵国何求而不得也!”太子曰:“然。吾王所见,唯剑士也。”庄子曰:“诺。周善为剑。”太子曰:“然吾王所见剑士,皆蓬头突髻垂冠(11),曼胡之缨(12),短后之衣(13),瞋目而语难(14),王乃说之(15)。今夫子必儒服而见王,事必大逆(16)。”庄子曰:“请治剑服。”治剑服三日,乃见太子。太子乃与见王(17),王脱白刃待之(18)。 【译文】 当年赵文王喜好剑术,击剑的人蜂拥而至门下食客三千余人,在赵文王面前日夜相互比试剑术,死伤的剑客每年都有百余人,而赵文王喜好击剑从来就不曾得到满足。像这样过了三年,国力日益衰退,各国诸侯都在谋算怎样攻打赵国。太子悝十分担忧,征求左右近侍说:“谁能够说服赵王停止比试剑术,赠予他千金。”左右近侍说:“只有庄子能够担当此任。” 太子于是派人携带千金厚礼赠送给庄子。庄子不接受,跟随使者一道,前往会见太子说:“太子有什么见教,赐给我千金的厚礼?”太子说:“听说先生通达贤明,谨此奉上千金用以犒赏从者。先生不愿接受,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庄子

庄子的“道”和老子的“道”含义相同(正确认识老子和庄子的思想汇总

正确认识老子和庄子的思想 四、庄子的“道”和老子的“道”含义相同 庄子完全继承了老子“道”的思想。在对“道”的理解上,庄子并没有要超越或篡改老子的“道”的意思,往往还要借老子之口来谈“道” ,而且也只是借老子之口对“道”的思想加以暗示,或者对一般人对“道”的粗浅、形式化的理解加以否定, 从而说明“道” 的深奥含义, 但都没有一处直接论述究竟什么是“道” 。庄子应该认为, 老子对“道” 的认识已经足够到位, 不需要再作任何增益; 同时, 对“道” 再勉强作出的任何解释, 同老子对“道” 的描述比起来, 都会显得庸俗。所以庄子都是直接使用老子“道”的概念,不作任何改变。在庄子那里, “道” 的含义仍然是老子所描述的“道” ,是站在纵观宇宙循环演化和自然界万物共生的高度认识到的、完全是作为最为理想的存在的根本的自然性、和谐性。应该说, 我对老子的“道”作出自然性、和谐性的解释,同样可能会让人由此产生一些肤浅、庸俗的认识,我们对“道”的认识和称谓,还是应当在无奈地作出浅分细析之后,最终回到老子的原有的立意和称谓上来。不过,庄子的宏绰玄妙、恣肆汪洋的语言描述,又将“道”的思想引向了极度神秘的深渊,促成道教的产生,我想这又不是庄子愿意看到的,因为作为宗教的道教,只是剥取了“道”的思想的华丽外壳而已,其实质是成了迎合世俗神异崇拜心理的一种感召工具。 在《庄子》一书中,庄子没有着意论述老子详谈过得的“无为” 、“不争” 、“柔弱” 、“处后” 、“谦忍”等合于“道”的立身处世方式,也没有重复再谈老子论述过的、这些合于“道”的立身处世方式是一种成功之道。庄子只是终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实践老子指明的这些合于“道” 的立身处世方式, 暗自证明了他对老子思想的认可。庄子取得了世人无法比拟的成功, 使他能够同老子一起站立在从古到今的人类思想认识的巅峰之上。近代以来,除了卡尔 . 马克思能与他们比肩, 难有人能望其项背。然而世人对庄子的误解可能比对老子的误解更为严重, 即认为老子的思想尚有积极成分, 而庄子思想更是消极避世, 自由放任, 所以想 让人们认可庄子,就比让人们认可老子更为困难得多。

屈原与庄子的浪漫主义异同

正文: 浪漫主义的源泉是上古神话,神话以它奇妙的幻想启发着后代作家的艺术想象力.并以它许多精彩动人的故事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得题材,先秦时代,受神话影响最深,走上浪漫主义道路的于散文方面是庄子,于诗歌方面是屈原.他们同为浪漫主义文学,基本上处于相同的时代(屈原约前340——前278,庄子约前369——前286)。同样接受过中原文化的影响,所以二人身上具有很多的相同点,但同样对当时的政治现实很不满,同样崇尚人格美。但最多的还是不同点。 一相同之处 1、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庄子说:“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朐箧〉〉)“圣人不知,大盗不止。”“绝圣弃之,大盗乃止。”“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以论议〉”对于现实社会他既如此憎恶,在其心目中自有一个理想社会存在。〈〈至乐〉〉篇的寓言:庄子到楚国去,在路上见到一个髑髅。庄子想让髑髅复活,髑髅却托梦给庄子说:“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利,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可见他所向往的,先是一种没有君臣之别,不受束缚的生活。《养生主》:“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神虽王,不善也。”也就意味着泽雉宁可自由自在地过艰苦的生活,却不愿在樊笼中养尊处优。这种向往跟他的崇尚自然的观念是分不开的。并且他视相位如腐鼠,视忠君为可笑,决不应千金之聘,决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为着他心中的理想,他还要达到“吾丧我”的境界,并在《人世间》里提出了“心斋”的论点。 屈原更是理想主义者,他对当时战乱分裂的社会很不满,他心中也有一个理想的社会。就是楚国要富强壮大,要重新恢复统一,并出现唐虞三代那样的盛世。从〈〈惜往日〉〉可看出他的法治主张:实行法治和举贤授能,统一全国的理想。〈〈离骚〉〉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只要是我衷心喜爱的事啊,纵然为它死上多次也不后悔半点,可见他的理想与愿望和为了理想而献身的精神,及对腐朽势力的贪婪、嫉妒、荏弱的揭露和批判并发出了“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叹。〈〈离骚〉〉及〈〈九章〉〉就是他追求理想、反抗邪恶的战斗历程的形象反映。 2、崇尚人格美的倾向 崇尚人格美是屈原和庄子的浪漫主义创作所力倾的,他们都不与“小人”同流合污,保持性行高洁的人格。 庄子在精神生活上,追求自由而高昂的境界,鄙视凡俗。《庄子》的第一篇《逍遥游》中,他一就描绘了大鹏鸟的伟大而高傲的形象。鹏鸟硕大无比,在其鼓翼起飞时海水激荡,狂飙起涌,及其展翅天际,由下方的一切在其眼中都不过是春日泽中游气和尘埃一样的渺小,整个下界只是模模糊糊的一片,这就是庄子所追求的精神境界的形象写照:广大、高远、自由,无可束缚也无可企及。并且庄子认为天下沉浊,社会太黑暗,所以不为金钱所惑,不为高官显位而动心,不愿与统治者合作,在《庄子》一书中有记及楚王用重礼聘请他为相,被他所拒绝的事,此外,庄子最藐视那些溜须拍马、厚颜无耻、不择手段、逢迎主子、骗取高官厚禄的小人。如《列御寇》篇中他与宋人曹商,针锋相对,以牙还牙,庄子道直秆宁肯穷困终生,也不与小人混迹。 屈原同样具有这种高尚的人格,他不愿与旧贵族同流合污,为使楚国富强状大,最终达到统一全国的目的进行不懈努力,他所强烈坚持的两项主要原则:实行法治和举贤授能大大触犯旧贵族集团的利益。所以“制宾夺稿”实际上并非屈原与上官居大夫个人之间的斗争,而是楚国新旧两派政治势力进行搏斗的表现。正因为这样屈原才遭到整个旧贵族势力的排挤与打击,虽进行了坚韧顽强的斗争,但遭受的却是越来越严重的迫害,被谪居汉北,被放江南,流放到湘西地区的深山穷谷,为了不当俘虏,又再下沅江,穿过洞庭湖而至湘水流域,最后

老子和庄子的比较

老子和庄子的比较张京华(洛阳大学东方文化研究院副教授) 一、直觉认识论 道家与儒家二家在先秦时期即同显于世,汉魏以后又同在"三教"。儒家大师以孔子、孟子并称,道家大师以老子、庄子并称,二者有着一个外表上近乎平行、对称的发展。 道家以老庄并称,有益有害。益处是老子和庄子都是道家大师,有重要著述传世,在学说的许多方面都相一致,因而二人的学说可以互释、互明。害处是,既然认为二人在许多方面都相一致,就可用对老子的研究代替对庄子的研究,用老子的思想代表庄子的思想,因而就出现了单方面的以庄注老,掩盖了老庄的重要差异,忽视了庄子对道家学说的进一步发展。比如,台湾学者龚乐群《老庄异同》认为:"释德清云:'《庄子》一书乃《老子》之注疏。'《笔乘》云:'老之有庄,犹孔之有孟。'可见庄子之学确是出于老子,虽时代稍后,环境略殊,所趣间或有异,然其根本思想固无二致。" 老子哲学与庄子哲学在认识论、古代物理学和形而上学的道论等方面是基本相同的,但是在社会观、政治观和理论体系上又有极大的不同。单纯地以《庄子》为《老子》的注疏,不仅掩盖了庄子,而且实际上也不能正确估价老子在道家传统中的地位。老子与庄子二者既不能互明,就只有各生疑惑了。 儒家认识论主张由己及人,由强调自我意识和主体行为引申出先人后己,注重的是由主体行为带来的社会效果。儒家的归纳、类比、引申的推理方法是一种独断的逻辑判断,确切地说不是一种逻辑上独立的认识论,而是从属和服务于儒家的社会主张的。与儒家完全不同,老子的认识论是他的道论的基础,在他的道家学说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老子的认识过程中,全然没有逻辑推理可循。 老子哲学的认识论是直觉的认识论,是由认识的对象到认识的对象,由认识的主体到认识的主体,是因其最大内涵的概念的全部,而得到其全称概念自身,而不是由此及彼,或由彼及此。 《老子·五十四章》:"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以此。"《老子·四十七章》:"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对道家的这一认识论是明确肯定的。 道家一派是十分注意逻辑推理的,但是老子和庄子在追求绝对概念之中,从逻辑的相对有条件之处最终又否定了逻辑(形式逻辑)。不是以逻辑推理作为道论的认识基础,而是以直觉的认识方法作为道论的认识基础。逻辑在老子中只是作为形而上学道论的一个比较,在庄子中更是用为对儒、墨的舍弃和批判。形式逻辑是老庄学说的一个侧面,所以严格地说,它并不真正是老庄学说的组成部分。

浅析庄子的无为而治论

浅析庄子的无为而治论 摘要:庄子,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老庄”。庄子是主张精神上的逍遥自在的,所以在形体上,他也试图达到一种不需要依赖外力而能成就的一种逍遥自在境界。在他的哲学思想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无为。主张君主要顺物而动,随天而行,无为而治,万物才会升腾。这一种“无为而治”属唯心主义范畴,在庄周所处的那个时代,面对丑恶和污浊的社会现象,愤恨当世,找寻不到摆脱现实的道路,只好凭命由天了。但在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21世纪,一个彰显个性、民主、自由的年代,很明显,“无为而治”已顺应不了时代的发展。但是,“无为而治”这一思想在当今是否就一无是处了呢?笔者尝试着已辩证的角度来浅析庄子的无为而治论。 一、“无为而治”的含义 无为而治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治国理论。最早由春秋末期的老子提出。老子认为,世界的本源是无,只有无才符合道的原则,“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无为而治是道家最基本的政治主张。 无为,即“不为物先,不为物后”,顺乎自然以为治。无为是实现无不为、无不治的前提和条件,“以无事取天下”。《汉书·艺文志》说:道家的无为政治主张是“君人南面之术”,道出了无为政治的基本精神。 二、“无为而治”在古代的发展 无为而治的思想在中国古代有很大的影响。汉初的黄老之学吸取了先秦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适应秦末政治动乱之后,民心思定的形势,强调清静无为,主张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对人民的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采取不干涉主义或少干涉主义,借以安定民心,发展社会生产。黄老之学的无为而治思想在当时起了积极作用。唐代初年和宋代初年的统治者都曾利用无为而治的思想协调处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有所收效。魏晋玄学家则通过宣传无为而治,引导人们消极、遁世、清淡、无所作为,对社会产生了消极影响。 将无为而治这一思想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典型代表是汉朝宰相曹参。汉朝第一宰相萧何死后,推荐曹参代替自己,曹参接任后,凡事毫不变更,一切都遵循萧何在位时所定的成规办事。曹参当了三年的相国死去,百姓歌颂他说,“萧何制法,整齐归一,曹参接替,守而不失,承其清静,百姓安宁。” 三、无为而治在今天的发展 1、无为而治本来是道家的治国策略,所以治国是无为而治的第一应用。为了贯彻无为而治的方针,各级政府官员既要抛弃各种政绩主义和形式主义,也要抛弃“为人民谋幸福“、“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等仁政理念,宽刑简政、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尽量靠万民的自为无为无不为,靠万民的自治无治无不治,自己做好必要的服务工作即可;同时有所为有所不为,充分信任和依靠下属,让下属去完成各项工作,自已主要做好识人用人的工作。[2] 企业管理 2、无为而治用在企业管理上,要求企业管理者从琐事中跳出来,主要抓好企业发展战略和识人用人的工作,至于具体的研发、技术、生产、销售等工作,要充分依靠员工和下属来做。 3、无为而治用在教育领域,要求老师和家长一定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充分信赖孩子的能力和发展潜力(即道家的自化能力),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试、去学习、去探索、去发现,甚至去破坏,哪怕他会失败会犯错误也不要紧,因为他会从这些

老子说水

老子说水 文章作者:山群来源:本站原创 我第一次正式接触老子,是在高中的语文课本上。那时,学一篇《诸子说水》的课文。读到了“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读到了“江海所以能成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那时,感觉老子的智慧就像阳光下的一滴水珠,纯净,朴素,却闪亮着迷人的光芒。 如今,有机会读一读老子的著作,我还是在不经意间留意着老子笔下的水。我发现,水,其实是《道德经》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意象。老子爱用水作比喻,比得自然,比得精妙,比得有老子自己的味道。 在《道德经》八十一章中,出现有关水的比喻的,我找到以下五章: 王本第四章道沖而用之,有弗盈也。渊兮,似万物之宗。锉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也,象帝之先。 王本第八章上善治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静,故无尤。 王本第四十三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致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

王本第六十六章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皆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王本第七十八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邦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第四章,以水喻道。把“道”比喻成“涌浪”,意为水面底下强大的向上冲的水流。有道是“不怕浪高,只怕涌大”,涌在水的表面看来并没有什么起伏,但它的实际作用力量却非常强大。这个比喻,不但形象地说明了道力量强大却又不强势,而且体现出道的一种生命力。道是活的,是宇宙本体的一片动力,它是主动地吸引万物来归顺它。而后,又把“道”比作“渊”,万物归顺后在这里,锉去他们的锐角,解开他们的纷争,和合他们的光彩,也共同吸纳他们带来的泥沙。万物在这里聚合,混合,融合。正如沈善增先生提出的,《老子》写给侯王看的政治哲学书,最后,老子号召王侯效法三皇五帝之前的圣王,用道来治国,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 第八章,沈善增先生的理解与现在较为流行的说法有很大歧义,但由于我细读的是《老子走近青年》,所以还是根据沈先生的理解来理解了。第八章,以水喻德。善于治水的人,不仅

论庄子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论庄子——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庄子著作——《庄子说》解读,谈论庄子的人生哲学,庄子用其独特的思维方式,通过深刻的事例和睿智的语言,给我们留下了快乐的人生之道,为人处世之道,生死达观之道。 关键词:庄子人生哲学生死达观 正文:现代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对物质的欲望日益膨胀,永无止境,要追求名车豪宅,要追求感官上的刺激与快乐,要追求名利与金钱。因此,我们的压力越来越大。贷款买房的人变成房奴,贷款买车的人变成车奴,被名利左右的人变得阴险、圆滑。赚钱的欲望充斥着我们的大脑,一心只为获得名利,结果工作不是为了生活,反而生活是为了工作。在有限的生命中,却要追求无尽的财富。这样,我们便失去生活的意义。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无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1】庄子告诫我们:贪大求快做事,皆为性子急躁,这种人最容易竹篮打水一场空。学会用平常心,做平常事,要学会无为。 在《庄子》书中,我们从中可以获得心灵的宁静,感悟人生的快乐,追逐生命的自由。改变一下心态,学会摆脱做人的烦恼。 一、快乐人生之道 1、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2】 所谓逍遥,不是四处乱潇洒,而是让心灵进入到一种自由和快乐的状态中,忘记那些难以忘记的烦恼。只要做到这一点,就会时时刻刻觉得自己是轻松和坦然的。 庄子曰:“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冲上快乐的我们,表面上无忧无虑,事实上,我们一点也不轻松。读中学的时候,我们为成绩和排名忧虑;上大学后,我们为考研和工作交际;以后工作了,我们为同事间的勾心斗角和涨工资而烦恼。我们看上去似乎什么都有,但想一想我们又没有快乐。我们应该学习庄子,放松的、坦然的面对烦恼,重新回到自由快乐的生活中,享受生活,逍遥自在的度过每一天。 2、茫然彷徨乎尘垢之道,逍遥乎无为之业【3】 庄子说:“尘世茫然之无所依,无为便可逍遥。”【4】做自己而不盲从别

老子和庄子政治思想异同

老子和庄子政治思想异同 [论文摘要] 在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史上,道家在先秦各学派中扮演重要角色。道家思想以其对宇宙、社会和人生的独特领悟,在中国传统哲学史上独树一帜,并在传统思想文化的发展形成进程中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老子是先秦道家思想的奠基人,庄子则是老子之后道家思想的又一重要集大成者,两人作为道家这一先秦重要思想派系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思想中必然存在着一脉相承的道家观念的精髓,同时,由于老庄生活年代、人生际遇等等个人生平经历上的种种不同,他们的思想主张必然也存在差异之处。 [关键词] 道家政治思想老子庄子 道家是中国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道家思想的起源很早,传说中,轩辕黄帝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先秦道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正如钱穆先生所言“此两人,可谓是中国道家思想之鼻祖,亦为中国道家思想所宗主。后起道家著述,其思想体系,再不能越出庄老两书之范围,亦不能超过庄老两书之境界。”充分的肯定了老庄在道家思想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一、老子的政治思想概述 (一)小国寡民 老子对他理想中的社会描述道:“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徒。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基于这样的认识,老子否认人类社会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积累起来的一切文明成果。在老子的思想学说中,人类群体生活所必须的伦理道德、礼仪制度都是没有意义的。“小国寡民”是老子经过感悟、体验和总结而升华出的一种具有浓厚道德色彩的乌托邦。 (二)无为而治 在政治方式上,老子的主张是无为而治。在老子看来,无为是最高境界,他说:“为学日益,为益日损。损只又损,以至与无为。无为则无不为。”在老子看来,“道”是人类社会最理想的状态,而无为正是达到道的境界的最直接的途径。无为政治也是最符合道的原则的政治. 由上所述,其“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也是被后世统治者采纳,在汉初达到鼎盛时期,“文景之治”的盛况与其实行的“与民休息,无为而治”是分不开的。而《道德经》和老子道家思想对中国思想的影响和发展作用是巨大的,以至于形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儒道互补。 二、庄子的政治思想概述 庄子在政治思想上,继承并且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在人类生存方式上主张返朴归真,在个性上主张逍遥,本性自足,在存在论上主张万物一体。 (一)逍遥游——政治自由 游世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庄子思想的核心,而《逍遥游》可以说是《庄子》的总论。逍遥者,象征无所拘碍之自得自由的状态。 他认为民靠其常性生活,而不受外表的干涉,就是过上了很自由的生活,也就是逍遥游。他在《马蹄篇》中说:“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一而不党,命曰天放。”“天放”,是自然而放任的意思,亦即是极端自由的意思。他认为人民一切的不幸,是来自政治的干涉。他在谈到政治时,攻击仁义的不足,一方面认为仁义不是人之本性;另一方面,认为就算是最好的干涉也不如不干涉。 游世思想的核心意识是“不认真”或者叫做“放弃认真”。不认真的看待现实社会的一切,以此把个人从社会生活的黑暗压力中解救出来。

五生死观——兼与庄子比较(七)

五生死观——兼与庄子比较(七)有以校验,知长生之可得,仙人之无种耳。① 或问日:“古之仙人者,皆由学以得之,将特禀异气耶?”抱朴子答日:“是何言欤?彼莫不负笈随师,积其功勤,蒙霜冒险,栉风沐雨,而躬亲洒扫,契阔劳艺,始见之以信行,终被试以危困,性笃行贞,心无怨贰,乃得升堂以入于室。”②或问曰:“古者岂有无所施行,而偶自长生者乎?”抱朴子答日:“无也。或随名师,积功累勤……皆云黄帝及老子奉事太乙元君以受要诀,况乎不逮彼二君者,安有自得仙度世者乎?未之闻也。”③ 在这里,葛洪明确宣布:仙人无种,神仙都是靠自身努力修炼而成的,要想成仙,就必须跟随“明师”刻苦修炼,就算是黄帝和老子那种“天授自然之体者”④也要经过刻苦的修炼,再加上明师指导,才能位列仙班。葛洪打比喻说:“仙之可学致,如黍稷之可播种得,甚炳然耳。然未有不耕而获嘉禾,未有不勤而获长生度世也。”⑤在《黄白》篇中,他又引仙经说:“金银可自作,自然之性也,长生可学得者也。”⑥成仙之梦并非遥不可及,因仙之可学,只要学之有道,勤于修炼,便可位列仙班,实现长生不老之理想。为什么人就能学到长生不死之术而成仙呢?葛洪说:“夫陶冶造化,莫灵于人。故达其浅者,则能役用万物,得其深者,则能长生久视。……至于彭老犹是人耳,非异类而寿独长者,由于得道,非自 然也。众木不能法松柏,诸虫不能学龟鹤,是以短折耳。人有明哲,能修彭老之道,则可与之同功矣。”Ol人乃万物之灵,人有明哲,故人能学习道术,以达到长生成仙的目的。就算是彭祖、老子,也不是寿命久远的非人类,他们也是由于懂得了道术才长寿,并不是命中注定的。就连老子的老师元君这位“大神仙之人”,“本亦学道服丹之所致也,非自然也”②。在这里,葛洪一再强调的就是:成仙非自然、非命定,人乃万物之灵,有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只要坚信神仙实有,努力修道,再加上明师指点,就一定能长生成仙。

《老子》的十大经典哲理名言

《老子》的十大经典哲理名言 老子(约公元前600 - 公元前500)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一说老子即太史儋,或老莱子。《老子》一书是否为老子所作,历来有争论。《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道家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是与儒家同等重要,只是在政治思想上一为表显一为裹藏之别而已。而道家在理论能力上的深厚度与辩证性,则为中国哲学思想中所有其它传统提

供了创造力的泉源。以下十句话正是《老子》的精髓所在。《老子》的十大精髓哲理 1、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老子曰:大功告成,诸事办妥,老百姓都认为我本来就是这 样自自然然的。也就是说,完成功业的过程没有受他人强制 的感觉,是人们的本性使然。人有趋利避害的本性;有被习 惯左右行为的本性;有依靠共通的文化习俗求生存的本性;有创新,适时改变自己的习惯和习俗以适应外界环境的本性。顺着这些本性去完成功业,人们会觉得原本就如此,很顺当,不会有牵强和被强迫的感觉和不满。完成功业也就自然而然。这也就是人性化管理能够事半功倍的根据。 2、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曰:领导者的行事原则是做而不争夺。正因为不争夺所 以普天之下的人们都无法与之争夺。正如老子所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商场之高手,也为而不争。不争者之所以反而得胜,正是因为他的所作所为 符合人之本性,利人而无害于人,善得人之助,故能不争而胜。 3、知止可以不殆。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老子曰:知道适时终止可以不陷入危险的境地。因为没有达 到满盈的程度,所以能够在事物趋于破旧的时候浴火重生。

对老子的“道”的认识(正确认识老子和庄子的思想二)

正确认识老子和庄子的思想 二、对老子的“道”的认识 谈论对老子的“道”的认识,是一个人人敬畏的话题。我们任何一个人都不敢说自己理解老子的“道”了,也许直到永远,人们都只能模模糊糊地感受到它投射下来的一小部分光影。我们要认识老子的思想,又不能避开对“道”的认识。我们虽然不能妄谈自己已经理解“道”,但我们还是可以从自己特定的角度对它作一点认识,即使理解错了,也会得到谅解的,因为这“道”,的确是对于任何人都难理解的。 我对老子的“道”,已经作了较长时间的思考,逐渐形成了还在不太成熟的认识。我这还在显得粗浅的认识同很多前辈人的认识相比,显得不太协调,但并不说明我不尊重前人的认识,他们都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真理,我们都应该给以尊重。我在此提出我的简单的认识,只是供大家交流、参考。 老子的“道”,该如何来认识?首先,我感到不应把它理解为看得见或看不见的宇宙实体本源以及实体存在,其次,也不应把它理解为某种精神观念或抽象规律。老子的“道”,似乎是指由宇宙自然演化及大自然之中万物共存所表现出的自然性、和谐性。这种被称为“道”的自然性、和谐性,既不是宇宙实体本源及大自然,也不是由它产生出宇宙实体本源和大自然,它是在宇宙循环演化及大自然万物共存中无始无终地不断表现出的自然性、和谐性,给人的感觉,好像一切都是由它产生一样,其实它并没有人格神的含义或其他实体本源的含义。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吾不知其名,强字曰之道,……”对“有物混成”,是说作为自然、和谐特征的“道”,在宇宙所有的物质、能量混为一体还未爆炸开的时候,就在这统一混成物之中形成了。实际上,作为自然、和谐特征的“道”,在上一届宇宙从爆炸产生到收缩为一体的过程中都存在,在无数次宇宙循环演化中都存在(这是我对老子的“循环往复”思想的理解,现在好像还没有得到科学验证)。在这里,不能误以为“道”就是那作为一届宇宙开端(同时是上一届宇宙完结)的物质和能量的统一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