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市流动人口的最新状况与分析_翟振武

北京市流动人口的最新状况与分析_翟振武

北京市流动人口的最新状况与分析_翟振武
北京市流动人口的最新状况与分析_翟振武

第31卷第2期2007年3月人口研究

 Population R esearch V ol131,N o12March200730

北京市流动人口的最新状况与分析3

翟振武 段成荣 毕秋灵

【内容摘要】本文根据2006年“北京市1‰流动人口调查”数据分析了北京市流动人口的结构、分布、经济状况和居住状况等特征。研究发现,北京市流动人口正在发生结构性的变化,其家庭化的趋势明显;北京的经济优势是吸引流动人口来京的最主要原因;流动人口在京滞留时间较长,很多人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北京人”;流动人口的流动渠道和实现就业的渠道具有“非正规”的特性;流动使绝大多数人实现了职业身份的“非农化”,但在进城后流动劳动力继续向上流动的机会减少。另外,本文也探讨了在京流动人口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险、居住条件等方面面临的困境和问题。

关键词:流动人口;家庭化;流动劳动力

【作者简介】翟振武,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段成荣,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毕秋灵,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博士生。北京:100872

1 研究背景

近年来,我国人口流动空前活跃,成为当前一个突出的社会现象。北京市作为首都和快速发展的特大城市,吸引了大量的流动人口,是全国流动人口的三大聚集区之一。最新的北京市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5年底,北京市流动人口总量达到357.3万人,比2000年增加101.2万人,平均每年增加20.2万人,年均增长6.9%(北京市统计局,2006)。如此庞大规模的流动人口给北京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也对城市的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了解和掌握北京市流动人口的现状和特点对于制定城市发展规划和加强城市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于流动人口是一个变化迅速的群体,而现行的流动人口登记和调查系统又难以及时反映流动人口的变动情况,由此导致了社会对于流动人口“底数不清,情况不明”的情况,难以有针对性地开展管理、提供服务。

为了及时了解北京市流动人口的最新特点和发展变动趋势,同时为相关部门制定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政策提供借鉴和参考,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于2006年9~10月组织了“北京市1‰流动人口调查”。

现将本次调查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1)北京市1‰流动人口调查的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的调查对象分为两个部分:流动人口和向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的房东。依据本次调查的定义,流动人口是指在京居住一个月以上、无北京市户籍的人员。向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的房东则是指向前述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的有北京市户籍的人员。在本次调查中,流动人口和向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的房东均以户为单位进行调查。

3 本文研究得到北京市科委软科学研究课题、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研究课题、中国人民大学985工程资助。

 2期翟振武 段成荣 毕秋灵 北京市流动人口的最新状况与分析31

 (2)北京市1‰流动人口调查的抽样设计

本次调查采用多阶段抽样设计。第一阶段,根据北京市政府有关部门提供的北京市流动人口区县分布比例最新资料,将事先计算的样本规模(流动人口4200户和向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的房东800户)分解到各区县。第二阶段,在分解到样本的区县中,调查组织单位派出人员赴公安、统计、计生等政府部门,以及到流动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进行实地调查,收集各区县流动人口聚居乡(镇、街道)的情况。在有关部门提供的90多个聚居乡(镇、街道)的基础上,经过我们的进一步调查、了解,将聚居乡(镇、街道)的数量进一步增加到120个。根据收集到的这120个流动人口聚居乡(镇、街道)的信息,我们根据各区县分担的样本量确立了在各区县抽选聚居乡(镇、街道)的数量和具体名单,原则上,在每个抽中的乡(镇、街道),调查100户流动人口和20户左右向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的房东。第三阶段,在每一个抽中的乡(镇、街道),调查组织单位派出一个摸底调查小组,全面收集该乡(镇、街道)流动人口的来源地构成、职业构成、房屋类型、空间分布等信息,并根据上述信息确定出3个接受调查的具体小区,并根据收集到的该3个小区的各种相关信息,确立每个小区接受调查的流动人口家庭数、入户调查的起点户、房屋类型等。第四阶段,派出调查员队伍赴各调查小区进行实地调查。在这一阶段,调查员按等距抽样方式选取被调查户。间距由前一阶段收集到的小区流动人口总户数和该小区应调查户数确定。在每个调查小区,配备1名调查督导员自始至终进行质量监督,以确保调查严格按事先设定的方案进行。

在这次调查中,除在总体信息收集过程中与各级政府管理部门之间有比较密切的合作外,在实地调查过程中,调查组织单位完全独立地实施了这一调查,调查的独立性很强。

这次调查共收集到流动人口的调查问卷4078份,向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的房东问卷715份。实地调查结束后,我们对调查数据进行了双录双校式录入。经过对调查数据的初步质量评估,除流动人口来源地分布中河南省比例偏高、居住楼房的流动人口比例偏低以外,其他各主要特征指标与相关调查数据比较,均较一致。这次调查的质量是可靠的。

图1 北京市流动人口性别比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1)1994年流动人口性别比来自邹兰春主编.

北京的流动人口.中国人口出版社,1996。

(2)1997年数据来自北京市外来人口普查办公室编.1997

年北京市外来人口普查论文集.北京出版社,2000。

(3)2000年数据来自段成荣等.跨世纪的北京市流动人

口.北京市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课题论文集.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

(4)2006年数据根据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市1‰流动人口调查”资料计算。

(3)北京市1流动人口调查的内容

调查的内容涉及流动人口的流动状况、就业状况、居住状况、收入、劳动合同、社会保险、培训、子女教育、面临的困难及未来安排等。

本文主要利用这次最新的调查数据,分析在京流动人口的结构、分布、经济状况和居住状况等特征,探讨在京流动人口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险、居住条件等方面面临的困境和问题。2 北京市流动人口的基本特征

(1)流动人口性别比不断降低

此次调查得到的北京市流动人口性别比为

123,流动人口中男性多于女性。从时期对比上看,最近10年来,流动人口性别比有明显下降的趋势。1994年,流动人口性别比为173;1997年,流动人口性别比高达195。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时,北京市流动人口性别比降至128。2006年,流动人口性别比进一步下降

到123。北京市流动人口性别结构变动的这一历史过程表明,越来越多的女性已经加入到流动人口队

32

 人口研究31卷伍中来(见图1)。

(2)流动人口仍以青壮年人口为主,但流动儿童比例明显提高

我国流动人口素以青壮年为主,北京市也不例外。本次调查显示,在京流动人口仍以青壮年居多,15~39岁的流动人口占67.1%。其中25~29岁和30~34岁的流动人口最多,分别占全部流动人口的16.8%和16.7%(见图2)。

北京市流动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流动儿童所占的比例明显提高。流动儿童是指流动人口中14岁及以下的儿童。1997年北京市外来人口普查时,流动儿童在全部流动人口中所占比例仅为6.7%。到2000年,流动儿童的比例上升到9.2%,而此次调查所得流动儿童比例则大幅度提高到14.2%(见图3)。与成年流动人口不同,流动儿童在卫生保健和教育等领域有更多的需求。为

此,作为接收城市,北京市很有必要为流动人口的这种结构变动做出相应的应对安排

图2 2006年北京市流动人口年龄金字塔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市1‰流动人口调查”资料计算。如无特别说明,本文以下图表数据来源同此

图3 北京市流动人口中流动儿童所占比例

数据来源:1997年数据根据“1997年北京市外来人口普查”资料计算;2000年数据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计算。

(3)15岁以上流动人口中,有配偶者占3/4;流动人口中未婚人口比例不断降低;夫妻二人同时在京流动者比例很高

本次调查显示,在15岁以上流动人口中,未婚者占22.4%,有配偶者占75.4%,未婚同居、离婚者和丧偶者分别占1.5%,0.3%和0.4%。

过去10多年来,流动人口中未婚者所占比例迅速下降。1994年,北京市流动人口中未婚者所占比例为34.1%;1997年,该比例为42.1%,2006年则大幅度降至22%。

在已婚流动人口中,75.3%的流动人口与配偶同时在京流动。

综合前述可以看出,北京市流动人口的家庭化趋势十分明显。夫妻二人同时在京流动或夫妇携子女在京流动已成为当前北京市流动人口的主要特点。

这次调查还揭示出婚姻关系中的一个新现象,在15岁以上未婚流动人口中,未婚同居者占6125%。如何向这些未婚者提供性和生殖健康服务,已成为一个现实的挑战。

(4)育龄妇女在女性流动人口中的比重超过80%

流动育龄妇女是北京市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的重点对象。1997年北京市外来人口普查时,育龄妇女在流动女性中的比例为85.6%,2000年该比例下降到81.7%。本次调查显示,育龄妇女在女性流动人口中的比例为80.7%。虽然育龄妇女的比例略有下降,但总体水平仍然较高。20~34岁生育旺盛期妇女占流动女性的4917%,因此,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仍须受到充分重视。

(5)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以初中为主,接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者所占比例接近6%;平均受教育

 2期翟振武 段成荣 毕秋灵 北京市流动人口的最新状况与分析33

 年限高于全国人口的平均水平(7.8年)

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以初中为主,占全部流动人口的50.2%。受教育程度为小学者占1819%,未上过学者占4.4%。接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者所占比例接近6%。

从平均受教育年限来看,北京市流动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1年,虽然比200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低1年左右,但高于全国总人口平均水平(7.8年),更大大高于全国农村人口的平均水平(6.8年)(见表1)。

流动人口常常被贴上“低素质”人口的标签。但上述结果提醒我们,一味简单地以“低素质”来概括流动人口是不符合实际的。

表1 北京市6岁及以上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构成和平均受教育年限

%、年

受教育程度北京市流动人口

北京市常住人口(2000)

全国农村人口(2005)

全国总人口

(2005)未上学

4.4 4.913.810.4小学18.917.7

40.7

33.3初中50.235.838.538.3高中和中专20.624.1 6.312.4大专及以上

5.817.50.7 5.5合计100.0100.0100.0100.0平均受教育年限

9.1

10.0

6.8

7.8

(6)流动人口以农业人口为主

从15岁以上流动人口的户口性质来看,流动人口大部分来自农村,农业户口流动人口占全部流动人口的82.9%,非农业户口占17.1%。由于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巨大的收入差距促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来到北京寻找就业机会。

表2 北京市流动人口在京居住时间分布 %

时间所占百分比

不足1年

20.71年

13.82年10.03~5年16.75~9年25.310~14年9.415年以上

4.1合计

100.0平均在京居住时间(年)

4.8

(7)流动人口在京滞留时间较长,很多流动人口已成为事实上的北京人

流动人口平均在京居住时间长达4.8年。尽管流动人口以最近2年来京的居多(占44.5%),但同时也要看到,在京时间超过5年者达到38.8%。在京滞留时间为5~9年的流动人口占25.3%,居住10年以上者占13.5%(见表2)。很多流动人口在北京生活多年,已经成为了事实上的“北京人”。因此,应该考虑这些在京长期居住的流动人口对公共服务的需要,切实把流动人口纳入城市规划体系和城市公共服务体系之中。

表3 北京市流动人口曾流动过的省

(自治区/直辖市)数量构成

%

省(自治区/直辖市)数量

所占百分比

169.6217.13 5.94 2.85个以上

4.6合计

100.0

3 流动人口的流动过程

(1)近70%的在京流动人口对北京“情有独钟”

在北京市流动人口中,30%曾在2个以上的省市流动过。甚至有4.6%的流动人口在5个以上的省市工作学习过,其中最多的在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学习工作过,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流动人口流动性较强的特点(见表3)。

但与此同时,我们又看到,在北京市全部流动人口

34 人口研究31卷

中,近70%的人只流动到过北京,他们没有去其他城市工作过的经历。他们从离开家乡外出流动开始就选择了北京作为他们的目标城市,而且始终把北京作为他们的目标城市,对北京表现出了很高的忠诚。

(2)流动人口从老家流出的原因以经济因素为主;老家的“推力”是他们外出流动的重要原因

表4 北京市流动人口从老家流出的主要原因构成 %

流出原因所占百分比

老家太穷

22.8挣口饭吃9.5挣更多的钱38.8开阔眼界13.9学习技能 4.3为孩子读书 1.5家人出来,就跟着出来了

3.4有事干

2.8其他

3.0合计

100.0

表5 流动人口选择流向北京的主要原因构成 %

来京原因所占百分比

挣钱多

51.8能学技术,长本领

11.0可以开眼界,见世面

12.4北京的亲朋好友多,可以相互照应

7.7孩子可以接受良好的教育 1.5北京人比较善待外地人

0.6家里人来了,就跟着来了 4.2来看看是否有发展

5.9其他 5.0合计

100.0

表6 流动人口来京途径构成%

来京途径所占百分比

没人介绍

37.1用工单位上门招工 1.3当地集体组织来的

0.9近亲介绍26.6远亲介绍 3.0同村老乡介绍17.9其他老乡介绍 1.0朋友介绍9.2同事介绍0.3邻居介绍0.2同学介绍 1.4其他 1.0合计

100.0

流动是一个艰辛的过程,尽管如此,仍然有数以亿计的人源源不断地外出流动。那么,他们离开家乡外出流动的原因是什么呢?本次调查收集了流动人口为什么离开老家外出流动的原因。结果表明,“为了挣更多的钱”是流动人口从老家出来的最主要原因(占38.8%);因为“老家太穷”而外出流动的流动人口比例为2218%;为了“挣口饭吃”的流动人口占9.5%。

这些流动人口从老家出来的原因以经济因素为主。这些人主要是在农村经济收入低下等“推力”因素作用下离开老家的,他们属于典型的“生存型”流动人口。该类型流动人口在北京市全部流动人口中所占比例达70%以上。

为了“开阔眼界”和“学习技能”从老家出来的流动人口分别占13.9%和4.3%。他们更多地属于“发展型”流动人口。他们在全部流动人口中属少数(见表4)。

(3)北京的经济优势是吸引流动人口来京

的最主要“拉力”

离开家乡外出流动,可以有很多地方可去。那么,在京流动人口为什么选择流动到北京呢?调查结果显示,北京作为一个经济发达的特大城市所具有的较多就业机会,较高经济收入水平等经济优势成为吸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来京的最主要“拉力”。“挣钱多”是流动人口选择来北京的最主要原因,占全部流动人口的5118%。此外,分别有11%和12.4%的流动人

口来京的原因是“能学技术,长本领”和“可以开

眼界,见世面”

(见表5)。(4)1/3以上流动人口在流动过程中“无人

介绍”,“有组织”的流动极少

在北京市流动人口中,没人介绍就直接流向北京者达到37.1%。其余流动人口则有人介绍,其中,通过近亲介绍来京的流动人口占2616%,通过同村老乡介绍来京的占17.9%,通

过朋友介绍来京的占9.2%(见表6)。可见,亲友和邻里网络是流动人口来京的主要途径。

 2期翟振武 段成荣 毕秋灵 北京市流动人口的最新状况与分析35

 相反,通过用工单位上门招工和当地集体组织来的流动人口比例很小,分别只占1.3%和019%,“有组织”的流动极少。

近年来,有关部门不断呼吁和提倡“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地转移”。调查结果表明,这种引导还极其微不足道。各级政府如何在人口有序流动中有效地发挥作用,是一个有待探索的重要课题。

4 流动劳动力的就业

(1)北京市流动劳动力的职业构成以商业服务业人员和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为主

流动劳动力的职业构成以地位较低者为主。在全部流动劳动力中,商业服务业人员和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所占比例分别高达55%和31%。地位较高的专业技术人员等所占比例很低(见表7)。

(2)“自力更生”和同乡亲友介绍是流动劳动力实现就业的主要媒介

表7 流动人口在京职业构成 %

职业所占百分比

专业技术人员

3.1办事人员 6.2商业服务业人员55.3农业劳动者

0.2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31.2其他职业

1.4上学

0.3家务 1.2无业

1.0合计

10010

流动人口到北京以后是怎样实现就业的?调查结果显示,近半数人靠“自力更生”,其中21.8%的人自己做买卖,2712%的人自己直接上门找工作。依靠“用工单位招工”和

“职业介绍所”等“正式渠道”和报纸、电视等“现代渠道”实现就业者所占比例均极其有限。与此同时,还有近半数(4418%)的流动劳动力则是通过“别人”介绍而实现就业的

(见图4)。那么,是哪些人在发挥职业介绍的作用呢?在流动人口的工作介绍人中,同村老乡所占的比例最高,占35.7%。其次

为朋友和近亲,分别占26.5%和25.3%。可见,同乡和亲友不仅是流动人口来京的媒介,也是他们实现就业的主要途径

(见表8)。

以上种种,都表明目前流动人口的流动渠道和实现就业的渠道“非正规”特性。如何使其更“正

规”,政府和相关社会组织在其中如何发挥作用,有待探讨

图4 流动劳动力寻找工作的途径构成

表8 流动人口工作介绍人关系构成 % 介绍人与被访者的关系

所占百分比

近亲

25.3远亲 4.4同村老乡35.7其他老乡 2.6朋友26.5同事 1.8邻居0.7同学 2.1其他0.9合计

100.0

(3)流动使绝大多数人实现了职业身份的“非农化”

流动人口在老家的职业构成以务农为主。但外出流动后,其职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来比

36 人口研究31卷

例最高的农业劳动者变成了比例最低的职业,所占比例从原来的50.4%下降到了第一次流动后的014%。一般来说,农业劳动者阶层具有高度稳定性,他们是经济条件最差、社会地位最低的社会阶层,呈现出“只能少量输出而几乎不流入的社会流动模式”

(陆学艺,2004)。向城市流动和接受较高的教育是他们向上流动到其他阶层的主要途径。通过向城市流动,这些农业劳动者的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社会地位最低的阶层流向了地位相对较高的其他阶层。流动人口在流动后彻底实现了职业构成的“非农化”。我们在调查中收集了流动人口从农村进入城市后的第一份职业信息。结果表明,流动劳动力进城后获得的第一份职业以商业服务业人员和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等职业为主,分别占49.3%和36.1%。关键在于,他们中务农者的比例已由50%下降到0.4%(见表9)。应该说,这种向城市流动的过程,是当前我国广大农业劳动者实现职业身份“非农化”的重要途径,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表9 流动人口在老家和第一次流动后的职业构成对比%

职业类别老家职业构成

第一次流动后的职业构成

专业技术人员

1.2

2.8办事人员 1.4 6.1商业服务业人员8.749.3农业劳动者50.40.4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

7.836.1其他职业0.8 2.0上学26.9 1.6家务

0.2 1.0退休0.10.0无业 2.60.7合计

100.0

100.0

表10 有过两次及以上流动经历的流动劳动力的职业构成(%)比较

职业类别第一次流动后的职业构成

目前职业构成

专业技术人员

2.0 2.6办事人员 6.1 6.0商业服务业人员

33.450.1务农

0.50.0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

51.237.8其他职业

2.8 1.4上学

3.20.1家务0.20.7无业0.5 1.2合计

100.0

100.0

(4)进城以后,流动劳动力职业身份继续“向上”流动的机会减少

北京市流动人口中35.4%的人有过两次以上的流动经历。通过比较这部分流动人口进城后的第一份职业与目前职业构成的变化,我们发现,流动人口在进城后职业地位趋于稳定,进一步向上流动的机会明显减少。第一次流动后的职业构成与当前职业构成相比,除商业服务业人员与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这两大类之间的比例构成有所变化以外,其余类别的职业构成比例基本没有变化,尤其是职业地位较高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办事人员两类的比例基本没有变化(见表10)。

(5)原来在老家“上学”者是

北京市流动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京流动人口中,原在老家上学者占26.9%(见表9)。尤其

是在15~19岁年轻流动劳动力中,老家职业为“上学”者所占份额高达72.5%。这表明大多数年轻人在离开学校后没有从事过农业生产,而是立即投入到流动人口队伍中。

对于这些一离开校门就外出务工的流动人口来说,他们不具备从事农业生产的基本技能,已失去了回农村的基础,因此他们最终只能在城市扎根。当我们在考虑流动人口的未来变动趋势时,必须对这种特征加以充分的考虑。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每年都会有数百万人离开学校。这些人中的相当大部分会立即投入到流动人口的行列中来,这也注定了全国流动人口会继续保持增加的势头。

 2期翟振武 段成荣 毕秋灵 北京市流动人口的最新状况与分析37

 (6)流动劳动力的就业身份以雇员和自营劳动者为主

调查显示,流动劳动力的就业身份以雇员为主,占全部流动劳动力的57.6%。其次是自营劳动者,占35.2%。雇主和家庭帮工所占比例很小,分别只占6.4%和0.9%。

(7)多数流动劳动力未与雇主签订劳动合同

我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必须签订劳动合同。只有签订劳动合同才能明确双方的劳动权利义务关系,才能更好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北京市受雇于人的流动劳动力中与雇主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仅占32.8%,有67.2%的流动劳动力未与雇主签订劳动合同。一旦发生劳务纠纷,这些流动劳动力的权益难以得到保护。

不同职业之间的流动劳动力签订劳动合同的差异较大。专业技术人员和办事人员与雇主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相对较高,分别有48.4%的专业技术人员和40.7%的办事人员与雇主签订了劳动合同。职业为商业服务业人员的流动劳动力与雇主签订劳动合同的仅占26.6%,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与雇主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为28.0%(见表11)。因此,落实从事低端职业的流动劳动力的劳动合同签订工作,是今后工作关注的重点。

表11 各种职业流动劳动力签订工作合同构成

%

职业类别已签订有固定期限合同

已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

未签订劳动合同

合计

专业技术人员48.4 3.248.4100.0办事人员

40.7 2.756.6100.0商业服务业人员26.6 2.471.0100.0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

28.0 2.769.2100.0其他

31.8 6.861.4100.0合计

29.8

3.0

67.2

100.0

(8)大多数流动劳动力没有接受过任何培训

由于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较低,他们大多只能从事技能要求不高的、体力劳动为主的工作。然而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企业对于熟练工人的需求越来越多,一些企业找不到熟练工人和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在城市找不到工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加强对流动人口的培训,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至关重要。《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各地要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需要,大力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和引导性培训,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和外出适应能力。不管是输入地还是输出地,都应将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纳入当地的培训计划。

从北京市流动人口接受培训的情况来看,70.1%的流动劳动力没有接受过任何培训。只有30%的劳动力接受过某种形式的培训。其中,在北京接受培训的占全部流动劳动力的18.4%,在原籍受训的占9.2%。可以看出,无论是流入地还是来源地对于流动劳动力进行培训的比例都较低,尤其是在原籍受训过的人数更少。

5 流动劳动力的收入和社会保险参与情况

表12 不同就业身份流动人口的月收入 元

就业身份平均月收入

中位月收入

雇主

19901500自营劳动者

15751000雇员13261000家庭帮工

817600合计

1452

1000

(1)流动劳动力的平均月收入达到1452元,但不同就

业身份流动劳动力之间的收入差异较大

北京市流动劳动力的平均月收入达到1452元,中位月收入1000元。但不同就业身份流动人口之间的收入差异较大。其中就业身份为雇主者的平均月收入最高,为1990元;其次是自营劳动者,月收入为1575元;雇员的月

收入为1326元;家庭帮工的收入水平最低,月收入为817

 人口研究31卷

38

元(见表12)。

为了保证被雇佣者的合法权益,2006年北京市规定了全市最低工资标准为每月不低于640元。根据我们的调查,在京流动劳动力中尚有14.9%的雇员月收入低于这一标准。

(2)九成左右在京流动劳动力能够按时领取工资

从流动劳动力工资的支付情况来看,90%左右的流动劳动力能够按时领取工资。这表明,北京市在解决流动劳动力的工资拖欠问题方面是很有成效的。但也存在着少数被拖欠工资的情况。偶尔被拖欠工资的流动劳动力占6.3%,经常被拖欠和一直被拖欠的的比例分别占2.2%和1.3%。被拖欠工资的流动劳动力职业以工人为主,其中建筑工人、装修工人被拖欠工资的比例相对较高,分别有810%和9.7%的建筑工人和装修工人的工资被经常拖欠甚至被一直拖欠。因此,确保流动劳动力的工资能够得到正常支付,尤其是那些从事建筑业的流动劳动力的工资支付,是保障流动劳动力劳动权益的一项重要内容。

(3)一半左右的流动劳动力去年给家里寄过钱

尽管流动人口在京务工的收入与北京市居民相比较低,但这仍高于他们在老家务农的收入,这也是吸引大量流动人口选择外出流动的重要原因。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流动人口的家庭责任感很强, 43.3%的流动劳动力在调查前一年给家里寄过钱。在寄钱回家的流动人口中,平均每人给家里寄钱4565元。

收入高低直接决定了流动劳动力向家里寄钱的数量。从不同就业身份流动劳动力寄钱回家的数目来看,就业身份为雇主者寄钱回家的数目最多,超过5000元;其次是自营劳动者和雇员,寄钱回家的数量为4500元左右;家庭帮工的收入水平在各种就业身份人群中是最低的,因此他们寄钱回家的数目也很少,仅为1500元左右(见表13)。

表13 不同就业身份流动劳动力去年寄钱回家的情况元就业身份雇主自营劳动者雇员家庭帮工合计

寄钱数目53974478456014824565

(4)84.5%的流动劳动力没有参加过任何形式的社会保险,大部分流动劳动力仍然被排斥在“社会保障”安全网之外

虽然绝大多数流动劳动力来到北京后流到了社会地位更高的阶层,但是他们仍然被排斥在“社会保障”安全网之外。调查显示,84.5%的流动劳动力没有参加过任何形式的社会保险。参加失业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的流动劳动力分别只占2.2%,5.7%和8.5%。

在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文件中强调,要“高度重视农民工社会保障工作”,“优先解决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障问题,逐步解决养老保障问题”,“使农民工在流动就业中的社会保障权益不受损害”。2004年,北京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出台《北京市外地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暂行办法》和《北京市外地农民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对农民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做出了具体规定。但从调查结果来看,参保的流动人口比例非常低。这些流动人口一旦发生工伤事故,不仅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和经济赔偿,更有可能因此陷入贫困。因此,如何进一步将流动人口纳入社会保障制度的范围,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应该受到有关部门更多的关注。

6 流动人口的生活状况

(1)流动人口的工作地与居住地分布高度一致;流动人口不是造成公共交通拥挤的主要原因

绝大部分流动人口租房居住。在选择租房时,3/4的流动人口将房租、交通和是否有就业经营场所作为租房的主要考虑因素。因此,在可以接受的房租范围内,流动人口会尽可能将住所选择在离工作地点最近的地方。调查结果表明,74.9%的流动人口工作地和居住地在同一乡(镇、街道),86.7%

 2期翟振武 段成荣 毕秋灵 北京市流动人口的最新状况与分析39

 图5 流动人口的工作地与居住地一致性状况

在同一区(县),仅有11.8%的流动人口工作地和居住地是跨区县的(见图5)。流动人口的工作地与居住地分布高度一致。

从流动人口上班的主要方式来看,1/5的流动人口工作地和居住地在同一地点。近6成的流动人口步行或骑自行车上班。其中,步行上班的流动人口占34.8%,骑自行车上班的流动人口占2212%。由于70%以上的流动人口的工作地和居

住地在同一乡(镇、街道),因此坐公交车和坐地铁等使用公共交通方式上班的流动人口比例较低(见表14)。

流动人口不是造成城市公共交通拥挤的主要原因。

表14 流动人口上班的主要方式构成%

上班的主要方式所占比例

工作地与居住地在同一地点

20.7步行

34.8骑自行车22.2骑电动车 1.3坐公交车15.5坐地铁0.2开汽车 2.6打出租车0.3其他 2.3合计

100.0

(2)流动人口的居住质量较差

居住条件是衡量居民居住质量的主要内容。从流动人口所居住房屋的类型看,居住在农民原建房和农民专门搭建的待租房的流动人口占全部流动人口的64.1%。另外,1711%的流动人口居住在地下室、工棚、自建窝棚或工作场所(见表15)。

从流动人口的人均居住面积来看,流动人口住房的居住面积较低,人均居住面积为5.6平方米。按照北京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5年北京市人均住宅使用面积为19.5m 2,这意味着流动人口的居住面积还不到全市人均居住面积的1/3。流动人口居

住条件较差,一方面是由他们较差的经济条件决定的;另一方面,流动人口“往往倾向于做出不同于当

地居民的住房选择,在改进居住条件上投入很少,对居住舒适程度和服务设施要求也比较低”(吴维平、王汉生,2002)。大部分的流动人口仅仅将住所作为来京务工的一个短期栖身之地,因此改善居住环境并不是他们来京的最终目的,这也成为流动人口居住条件较差的重要原因。表15 流动人口居住房屋的类型构成

%

房屋类型所占百分比

楼房

10.8农民原建房

49.6农民专门搭建的待租房14.5居/村委会统一建造的出租房

6.8废旧厂房、市场改造

1.2地下空间 5.6工作场所

2.3工棚

7.1自己搭建的窝棚

2.1合计

100.0

7 主要结论

(1)北京市流动人口正在发生重要的结构性变化,

从以前男劳动力外出“独闯”的形式逐渐演变成现在夫妻二人同时外出务工以及携子女外出流动的形式。流动人口家庭化的趋势明显。因此,城市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要积极适应这种家庭化趋势,要为更多的流动儿童的到来做出必要的准备。

(2)北京的经济优势是吸引流动人口来京的最主要原因。随着北京市经济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势必会吸引更多流动人口到来。如果不发生政策上的变动,未来流动人口将继续增加甚至较大幅度增加。这是北京市制定流动人口管理政策需要考虑的基本前提。

(3)地缘关系和亲友网络仍然是流动人口来京的媒介,也是他们在京实现就业的主要途径。在

 人口研究31卷40

“引导农民合理流动”方面,政府如何发挥作用,值得思考和探讨。

(4)流动劳动力的劳动合同签订率、基本社会保险参与率仍然很低。应落实各种政策措施,加强政府在流动人口在订立劳动合同、参与社会基本保险等方面的管理和监督作用。

(5)流动人口长期滞留北京,很多人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北京人”。要切实把流动人口纳入城市规划体系和城市公共服务体系。

(6)日常生活中,加注在流动人口身上的不少标签如流动人口“素质低下”、流动人口是造成城市交通拥挤的原因等,其实是与实际不完全相符合的。为此,要大力提倡实事求是,加强调查研究,以准确反映社会现实。

参考文献:

1 北京市统计局.2005年北京市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2006-03-17

2 《人口研究》编辑部.新农村建设:“迁出去”和“引回来”.人口研究,2006;3

3 北京市外来人口普查办公室编.1997年北京市外来人口普查论文集.北京出版社,2000

4 张呈琮.人口迁移流动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人口研究,2005;1

5 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6 张枫.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机制研究.人口研究,2006;5

7 段成荣等.跨世纪的北京市流动人口.北京市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课题论文集,2004

8 张红宇.农村劳动力流动和人力资本提升.人口研究,2005;6

9 吴维平,王汉生.寄居大都市:京沪两地流动人口住房现状分析.社会学研究,2002;3

10 邹兰春主编.北京的流动人口.中国人口出版社,1996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in B eijing:An Upd ate

Abstract:Using data f rom the one per thousand floating population survey in Beijing conducted in2006,this paper ex2 amines structure,distribution,economic status and living arrangement of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in Beijing.Structural changes of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are taking place,with increasing familization of migration.Economic advantages are the major pulling factor in Beijing.Duration of stay in Beijing is quite long for most of the migrants,and many are the de facto Beijingnese.Being informal is characteristic of the ways in which the migrants move to and are being employed in Beijing.The vast majority of the migrant workers are engaged in non-agricultural activities;however,their upward mobility in the city is rare.The paper also discusses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 that the migrants face in employment,so2 cial security and living conditions.

K eyw ords:Floating population;Migrant workers;Labour migration

Authors:Zhai Zhenwu is Director and Professor,and Duan Chengrong is Professor,Center for Population and Develop2 ment Studies,People’s University of China;Bi Qiuling is PhD Candidate,Institute of Population Research,People’s U2 niversity of China.

(责任编辑:宋 严 收稿时间:2007-01)

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平台用户手册

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平台用户手册

山西省使用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平台(以下简称流管平台)采用离线方式。流管平台由单机版和网络版组成。乡级使用单机版,县级使用网络版。以下是下载地址、用户名和密码: 单机版: 下载地址:ftp://https://www.doczj.com/doc/4017930306.html,/ (进入:公共目录->流动人口管理->流动人口管理离线软件V1.0.exe) 下载地址用户名:140000 下载地址密码:888888 下载后将文件名修改为:流管软件.EXE 单机版初始用户名:lg 单机版初始密码:lg 网络版: 培训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4017930306.html, 正式地址(正式使用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4017930306.html, 县级及以上人口计生部门用户名设置规则:L+6位行政区划代码(可在离线版软件的?行政区划初始化?菜单中查询本县行政区划代码),初始密码:888888。

流管平台技术支持电话:(010)62152711 流管平台技术支持QQ群:36215037 国家人口计生委流动人口司:(010)62030727,62030732,62030857 联系人:王欢 传真:(010)62128056 电子邮箱:gjldrk@https://www.doczj.com/doc/4017930306.html,

离线软件操作图

一、网络版准备工作 1.1 设置缓存 1)打开IE 浏览器,选择?工具?菜单,选择?Internet 选项?如图1-1所示: 图1-1 2)选择?常规?,选择?设置?(IE7为?浏览历史记录?的?设置?) 如图1-2所示:

图1-2 3)选择?每次访问此页时检查?>点击?确认?。如图1-3 所示:

流动人口管理实施方案管理办法

任综治委[2012]27号 任桥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理顺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体制,及时掌握我镇流动人口的动态,切实保障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树立任桥镇对外的良好形象。根据县综治委工作要求,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经研究制定以下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方案: 一、成立组织 成立任桥镇流动人口管理领导小组,组长由镇长洪新河担任,副组长由党委副书记李景芬担任,派出所、计生办、综治办、共青团、妇联、招商办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任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任桥派出所,派出所所长刘成任办公室主任。 二、工作步骤 (一)广泛动员,做好宣传工作 由镇政府组织工作人员到街道和机关单位各村、组进行走访并发放传单以此来大力的进行宣传,使加强流动人口管

理的重要性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并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使我们的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二)摸清底数,确立清理整治重点 在做好宣传的基础上,深入开展调查摸底,组织力量,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深入到各村、组全面进行清理整治。(1)对不符合安全条件的房屋出租户依法取缔,对住宿登记制度不落实和租住身份不清,来历不明人员的出租户依法处罚,限其整改;(2)对外来人员底数不清,治安秩序混乱的集贸市场、施工工地、文化娱乐服务场所、旅社等场所,要组织力量集中整顿,重点打击欺行霸市、敲诈勒索、垄断市场、称霸一方的外来流氓恶势力;(3)对辖区内的“三无人员”进行清理,打击混迹于其中的流窜违法犯罪分子,维护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4)严密巡逻检查和身份核查工作,对身份不清、情况不明的外来人员,通过上网比对或发函调查。 (三)完善管理措施,建立流动人口档案管理制度 全面掌握我镇流动人口信息,做到“人数清、去向清、收入清、联系方式清”的工作目标,要认真落实方案的各项措施,巩固整治成果,认真落实住宿登记制度,健全居民身份证检查员制度,建立流出人口、暂住人口、“三无人员”的档案管理制度;切实加强对公共场所外来人员登记管理制度,落实用人单位特别是个体私营业主、公共场所主暂住人口管理责任,进一步完善暂住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建立长效管理措施,提高控制打击外来犯罪的能力,维护社会的治安稳定。 三、工作目标

新经济背景下城市流动人口管理

新经济背景下城市流动人口管理 摘要:伴随着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方式升级换代,在生产方式进行改变的同时,为我们城市建设作出重大贡献的城市流动人口在城市的生存状态急需得到关注,以往通过查暂住证和危急式应急管理的方式需要改变,城市管理者需要转变管理理念,贯彻以人为本,通过明确城市流动人口综合管理主体,创新工作方式,从而实现高效、公平正义的流动人口综合管理。 关键词:新经济;流动人口;以人为本;管理 城市流动人口一般泛指农民工,其为我们的城市建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以往的管理模式主要是反应式和防范式的管理,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生产方式也在升级换代,流动人口在城市里的生活也出现了相应的变化,需要我们与时俱进,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及时改变以往的管理模式。 1 城市流动人口的含义及相关特点 我国的人口流动管理的政策应该上溯到上个世纪50年代,1958年开始实施严格的户籍政策其目的就是限制人口流动,但78年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经济发展的加快,城市发展节奏明显快于农村,城市城镇化建设促使建筑业出现大量的劳动力缺口,而农业生产伴随着机械化的推广,农业生产效率日渐提升,农村出现大量的富余生产力,

一边是生产人口的富裕,一边是建设工地对劳动力的急缺,另外地方政府在城市周边和城乡结合部设立劳动力市场使得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在城市相对沉淀下来,成为城乡结合部的常住人口,这部分准常住人口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要求正在和城市居民的要求开始趋于同质化,致使城市人口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 城市流动人口呈现出的相关特点: 就业成分以农民工居多。在城乡差距正在逐渐加大的背景下,目前在城市停留的流动人口多为参加城市建设的农民工居多,农村生产力的提升和农业科技的逐渐普及,贫困地区劳动力富余和致富的愿望等诸多原因。但农民工多没有专业技能,进城之后多从事建筑行业和基本的加工生产劳动,组成了农民工生产大军。 年龄结构以青壮年为主。目前我国流动人口年龄段分布为15-50岁,主要集中在25-40岁之间,年龄比较年轻,主要以青壮年为主成为我国流动人口组成的主要特征,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目前出现了一个新情况就是伴随着长三角和珠三角来料加工业的逐渐西移,第一代打工者逐渐退出,而第二代农民工即第一代打工者的子女开始出现在打工者的舞台之上,这些人的年龄多在15岁-25岁之间,这对于研究我国的社会公平问题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社会生活无保障社会地位低。在目前的体制之下,我国的流动人口由于在城市居无定所导致其社会保障水平比较低,城市人口所享受的养老、工伤、医疗和失业等社会保障,流动人口很难享受到,甚至是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这类基本的生活保障流动人口都由于没有城市

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流动人口管理工作 实施方案

王明口镇流动人口管理工作 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服从服务于我镇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按照“党政统一领导、专门机构统筹协调、职能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协同参与”的思路,探索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体制新机制,推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规范化、人性化、信息化,促进我镇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工作目标 (一)建立健全服务与管理网络,理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作联动关系,建立齐抓共管的长效服务管理机制,实现由部门分头履职向综合服务管理转变。 (二)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要求,探索服务新内容,提升服务质量,实现由管理为主向服务管理并重、加强人文关怀转变。 (三)全面落实管理责任制,整合管理资源,提升管理实效,实现外来人口管理模式由社会化管理为主向专业化为主、社会化为辅转变。 三、组织机构 成立王明口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镇党委书记齐长军担任,副组长由镇党委副书记袁文军担任,成员由各科室、各村组

成。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综治办,办公室主任由田松庆同志兼任。 四、主要任务 (一)积极探索服务管理新体制,不断完善服务管理新网络 1、建立王明口镇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抽调镇综治、计生、劳动、司法等部门成员,组织实施好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工作,为外来人口提供“一站式”服务。 2、各村建立流动人口管理站。 3、建好流管员队伍。改变当前服务管理以兼职人员为主承担的模式,建立“专业化为主,社会化为辅”的管理队伍。(1)专职协管员由派出所负责管理,同时接受计生、劳动、综治、司法等部门的业务指导,主要负责流动人口居住登记、发证、催办、查验和注销等日常工作;出租房屋登记备案工作;计生《婚育证明》的查验催办工作、《劳动合同》的查验催办工作以及16岁以下未成年人的登记工作;对管区内兼职协管员进行业务指导,以及做好检查、督促、考核和发函、回函以及台帐资料整理工作;并发动辖区内群众做好安全防范工作。(2)公开招聘200余人流管员,原则上由政治文化素质高、身体健康、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的本村(社区)人员担任,并报镇流管办审核确定,在专职协管员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工资按登记人数和质量,实行半脱产工作,主要负责流动人口登记、发证、催办、查验和注销等日常工作,并发动群众做好安全防范工作。(3)联络员由所在的各村(社区)大学生志愿者担任,协助提供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的基本情况和变化情况。联络员年终进行评比奖励。 (二)探索拓展服务管理新内容,努力提升服务管理新品质

安徽省全员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信息系统

安徽省全员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信息系统 2009年以来,国家计生委开展“三年三步走”,全国“一盘棋”的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工作,为响应国家号召,安徽省计生委以此为契机,大力推动流动人口信息化,由安徽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与安徽人口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开发完成了《安徽省全员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信息系统》(8004系统),该系统结合了我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需要,实现了全员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信息化。本系统涵盖了流动人口信息登记、信息交流、证件办理、孕环检网上交验、统计分析等功能,并且与国家PADIS流动人口子系统实现了对接,是一套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应用软件系统,整个系统包括省、市、县、乡、村五级用户。

省网络化协作平台 安徽省城市和流动人口网络办公平台为面向省内的省、市、县(市、区)、乡(街道)、社区五级的全省城市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平台,其功能主要包括流动人口信息交流、工作信息交流和咨询、文件资料下载等。 (一)信息交流对象和内容 1、交流对象 主要为省内的流动育龄妇女信息交流和通报。 2、交流内容 (1)流入地向流出地通报流入人员信息,查询婚育节育等信息,核对怀孕和出生对象政策符合情况等,通报怀孕、出生、环孕检、避孕节育措施落实等信息。 (2)流出地接收流出人口信息,调查核实流出人员的相关情况,及时向流入地反馈通报对象的婚育及其它信息;流出地向流入地查询流出人口相关信息。 (二)流入地查询和通报信息 1、流入地要及时掌握流入育龄妇女流入信息,在流入对象到本地居住45日内(指工作日,以下同)向流出地进行流入信息通报,并与流出地核对户籍地、婚育状况等基本信息。 2、流入人口发生结婚、怀孕、出生、节育等信息变动时,流入地应在掌握信息5日内向流出地进行通报。其中对无证怀孕、生育人员应在3日内向流出地通报和核实。

我国城市流动人口管理

从控制到服务:我国城市流动人口管理政策分析与展望 [摘要]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流入城市的农村人口规模渐趋庞大。一方面,流动人口为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另一方面引发各类城市管理问题开始凸显。迄今为止,国内学者对流动人口的 研究主要停留于人口流动的状况、过程、流向及结构特征等的一般理论与方法,对于流动人口现象 背后的政策性因素探讨不多。本文旨在通过回答流动管理政策是什么;这些政策对流动人口产生了 什么影响,有何不足之处;改革建议与如何服务好流动人口等问题,系统地对我国城市流动人口管理进行归纳评析;分析了现行管理政策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及其症结所在;立足城市化,以服务视角提出政策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 城市流动人口城市化管理政策 一、绪论 1.1论文研究背景 1.1.1快速城市化推动人口流动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水平迅速发展,城市化的速度达到同期世界城市的化速度两倍多。[1]2006年末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43.9%,而到2011年,这一比例已经超过50%,[2]标志着我国城市化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城市化的一个必然结果就是人口流动。[3]以我国2011年人口数据估算,城市化每提高1%就要有1314多万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我国流动人口总量已接近2.3亿,占全国人口的17%。[4]目前我国流动人口从农村向城市流动,从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为主要特征。这是由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区域不均衡发展决定的。根据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在全国23000万流动人口中,从城镇流出人口约6210万人,占27%,从乡村流出人口占73%。流入城镇的17112万人,占74.4%,流入乡村的占25.6%。

公安局流动人口信息无线采集系统

公安局流动人口信息无线采集系统 可行性分析书 目录: 一、甘肃省市场现状 二、目前存在问题 三、《片警助手》解决方案 四、《片警助手》功能简介 五、《片警助手》商务模式

一、甘肃省市场现状 1、概述 流动人口信息无线采集系统是基于移动通信网络,面向治安管理领域,重点实现流动人口信息实时采集的解决方案。利用电信定制终端,解决中小旅店、洗浴场所、出租房屋等信息化程度不高,无专业人员操作,无电脑宽带接入场所的流动人口信息登记实时上报、比对报警等问题。 电信定制终端部署在各个流动人口住宿场所(中小旅馆、洗浴场所、出租房屋等),通过无线通讯将数据传输到流动人口信息采集服务器,实现了将中小旅店、洗浴场所、出租房屋等无网络接入住宿场所的流动人员登记信息及时采集到公安机关系统,公安机关对得到的实时信息进行比对,排查出在逃人员,以便及时的布控、抓捕。 2、现有模式概述 现有的流动人员信息登记模式如下: 大型旅馆、酒店等商户自己购买电脑终端录入流动人员住宿登记等信息,通过PSTN或VPDN经过隔离服务器、交换机、网闸等相关安全设备实时传输到公安内网。

外部网络 外部接入区 内部网络 中小旅馆、洗浴场所、出租房屋等流动人口住宿场所,由于自身投入成本、业主信息化水平等原因,不能采用电脑录入采集。目前通过手工登记,每日定时提交给所属派出所警务人员,由警务人员手工录入系统。 基础警信息平台 手工录入电脑 中小旅馆 手工登记每日定时递交 二、目前存在问题 根据中央创建平安城市的要求,入住宾馆或旅社时需进行身份信息登记

甘肃省中、小旅馆占总旅馆数量的80%,大型旅馆已经安装电脑,但电脑容易中毒,而且成本高,无法直接报警,没有其他收入。 中、小旅馆由于经济原因没有安装电脑管理。采用纸质交替送派出所的方式提交入住人员信息,导致信息的传输率和及时率 很低。 由于上述原因导致公安追捕案犯信息迟缓,并不是实时传递信息。 各方存在的问题 中小旅店待解决的问题 整体投入成本高 必须有电脑和宽带接入 操作需要专业人员 电脑因接入互联网容易中病毒出现故障 公安部门待解决的问题

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王明口镇流动人口管理工作 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服从服务于我镇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按照“党政统一领导、专门机构统筹协调、职能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协同参与”的思路,探索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体制新机制,推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规范化、人性化、信息化,促进我镇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工作目标 (一)建立健全服务与管理网络,理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作联动关系,建立齐抓共管的长效服务管理机制,实现由部门分头履职向综合服务管理转变。 (二)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要求,探索服务新内容,提升服务质量,实现由管理为主向服务管理并重、加强人文关怀转变。 (三)全面落实管理责任制,整合管理资源,提升管理实效,实现外来人口管理模式由社会化管理为主向专业化为主、社会化为辅转变。 三、组织机构 成立王明口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镇党委书记齐长军担任,副组长由镇党委副书记袁文军担任,成员由各科室、各村组成。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综治办,办公室主任由田松庆同志兼任。 四、主要任务

(一)积极探索服务管理新体制,不断完善服务管理新网络 1、建立王明口镇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抽调镇综治、计生、劳动、司法等部门成员,组织实施好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工作,为外来人口提供“一站式”服务。 2、各村建立流动人口管理站。 3、建好流管员队伍。改变目前服务管理以兼职人员为主承担的模式,建立“专业化为主,社会化为辅”的管理队伍。(1)专职协管员由派出所负责管理,同时接受计生、劳动、综治、司法等部门的业务指导,主要负责流动人口居住登记、发证、催办、查验和注销等日常工作;出租房屋登记备案工作;计生《婚育证明》的查验催办工作、《劳动合同》的查验催办工作以及16岁以下未成年人的登记工作;对管区内兼职协管员进行业务指导,以及做好检查、督促、考核和发函、回函以及台帐资料整理工作;并发动辖区内群众做好安全防范工作。(2)公开招聘200余人流管员,原则上由政治文化素质高、身体健康、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的本村(社区)人员担任,并报镇流管办审核确定,在专职协管员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工资按登记人数和质量,实行半脱产工作,主要负责流动人口登记、发证、催办、查验和注销等日常工作,并发动群众做好安全防范工作。(3)联络员由所在的各村(社区)大学生志愿者担任,协助提供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的基本情况和变化情况。联络员年终进行评比奖励。 (二)探索拓展服务管理新内容,努力提升服务管理新品质 1、劳动就业服务。建立劳动力用工信息发布平台,引导流动人口有序流动;每年为流动人口召开2-3次劳动用工就业推荐会,为农民工提

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管理问题研究

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管理问题研究 杜丽红 【摘要】:21世纪将是一个城市化的世纪。根据世界城市化规律,我国正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人口城市化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指出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我国大量的流动人口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经济体制转轨、社会结构转型而产生。由于中国国情的特殊性,流动人口的主体主要是从农村流向城市,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城市流动人口。中国是当今世界上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也是流动人口最多的国家,城市流动人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展开,并将持续增长且维持在较高水平,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不可估量。城市流动人口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对人口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累积所造成的管理上的困难和难点,传统城市流动人口管理无法适应新阶段新形势的需要,而新型的城市流动人口管理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城市流动人口管理需要顺应历史的潮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进行创新研究,消除管理上的制度障碍,实现合理有序管理。做好城市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不仅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对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的研究,无论对实际工作还是对理论研究,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城市流动人口管理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本研究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强服务和管理为基本思路,创新城市流动人口管理模式、管理机制、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以城市流动人口管理问题为重点,服务和管理并重,努力提高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水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文共分7章。研究的基本思路是导论→基础理论→历史回顾→特征和效应分析→亟待解决的问题→对策研究;对策部分包括城市流动人口管理模 式创新、管理机制的创新以及管理制度和管理重点难点问题的研究。第1章,总论。介绍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明确界定核心概念,提纲挚领的介绍了全文的框架结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论文可能的创新和不足。第2章,综述了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研究的相关理论。对流动人口研究的经典理论进行了回顾和总结,从流动人口理论的产生发展到目前新兴的研究理论和方法,包括马克思主义流动人口理论、发展经济学的模型和学说到新劳动力迁移经济学以及新兴的移民网络说、连锁因果说等。第3章,对中外城市流动人口管理进行了回顾和比较研究。首先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城市流动人口管理问题宏观和微观管理政策和措施,对其客观的评判,进行了纵向的比较,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接着,对发达国家城市流动人口管理具有代表性的做法进行分析,总结了当代发达国家在城市流动人口管理方面的共同点,对比我国的现实进行横向的比较分析,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第4章,我国城市流动人口问题管理的现状研究。首先对城市流动人口的整体状况进行了描述,解析了城市流动人口构成状况。在进行归类分析的基础上,从自然结构特征、社会经济特征和空间结构特征三个大的方面对城市流动人口的特征进行了详尽完整的梳理。并对城市流动人口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指出规模庞大的城市流动人口对国家经济发展尤其是 城市经济发展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同时对目前的城市管理体制形成了冲击。在此认识基础上对城市流动人口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深入研究,指出目前我国城市流动人口管理中存在管理理念滞后、管理模式陈旧、管理体制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城市流动人口合法权益未得到完全保护、统一的流动人口管理法律体系尚未形成、全国一体化的流动人口管理网络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并对其原因进行深度剖析。这一切都需要我们进行创新研究,寻求能够统筹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的新型管理方式。第5章,建立我国城市流动人口管理模式并提出优化整合目标。首次对城市流动人口管理模式相对归类,建立了五个城市流动人口管理模式,包括适应型、属地化管理模式;服务型、社区化管理模式;多元型、社会化管理模式;协作型、区域化管理模式等。每一种管理模式都具有自己的特点,每一种模式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可操作性,并且与我国不同区域、不同层面的现实情况相结合。在这一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管理模式的优化整合目标:以信息为导向,以市场运作为取向,以管理与服务并重或“管理即服务”为根本宗旨,以教育为重要环节,以法治化管理为根本手段,以街道社区管理为基础,以自我管理为落脚点。第6章,我国城市流动人口管理机制与创新。指出城市流动人口的传统管理机制已经带来诸多问题,与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要求及管理实践不相适应,需要进行管理机

流动人口管理解决方案介绍

流动人口管理系统方案 2017年7月

目录 一、应用背景 (2) 二、系统概述 (2) 三、系统架构 (3) 四、系统功能介绍 (3) 4.1 人员信息采集 (3) 4.2 房屋信息采集 (4) 4.3 设备监测 (5) 4.4 二维码电子门牌查询功能 (5) 4.5 门禁与视频监控联动功能 (6) 4.6 出入记录掌控 (6) 4.7 数据统计功能 (7) 4.8 房东、租客手机端增值服务 (7) 五、系统应用展望 (8)

一、应用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流动人口涌入城市。他们为城市建设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给城市管理带来难题: 数量多 全国流动人口规模达2.47亿人,相当于每6个人中有1个是流动人口。 底数不清、信息不全 目前全国各地流动人口信息采集,主要依赖民警上门走访,效率低、信息难以实时掌握、数据质量差、管理难、盲区多,超过半数的流动人口未出现在政府的视野中,成为实有人口管理的难点和痛点。 案件多 外来流动人口犯罪在我国大中城市全部犯罪中所占的比例高达80%,流动人口犯罪率高,受害率高,出租房聚集地案件多发,大量案件是盗窃、抢劫案件,这和经济上的贫困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 二、系统概述 流动人口信息服务平台是依托门禁物联网建立一个“实名制”信息采集前端,通过规范信息采集、管理及应用的流程,建立起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大数据平台,解决政府部门流动人口信息采集不及时、不准确、信息不能共享能等难题。 同时,通过信息深度分析与应用,为政府主管部门更好地进行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提供精确有效的数据支持。 管控流程: 将出租房楼道原普通门锁替换为刷卡式智能门锁,用户凭相关证件登记办理门卡,凭卡开门,刷卡必留痕迹。一人一卡,人来领卡,人走销卡,可实时掌握流动人口动态及人员进出视频图像。

近年来城市流动人口管理调研报告正式版

For the things that have been done in a certain period, the general inspection of the system is also a specific general analysis to find out the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近年来城市流动人口管理调研报告正式版

近年来城市流动人口管理调研报告正 式版 下载提示:此报告资料适用于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事情,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同时也是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找出成绩、缺点和不足,并找出可提升点和教训记录成文,为以后遇到同类事项提供借鉴的经验。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同时产业化的地区差异,也促使外来人口的大量流动。至今年6月底,我县已登记的暂住人口就达到4125人。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一方面为当地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给当地的治安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外来人口违法犯罪现象已成为社会关注的治安焦点,流动人口管理工作面临极大挑战。为此,亟需将流动人口管理纳入政府及有

关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战略性基础性工作,在正视流动人口管理存在问题的同时,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流动人口管理新路子。 一、当前流动人口的动态特征 (一)素质低能化。在流动人口中,大部分人来自于生活贫穷、经济欠发达地区。他们自身文化程度较低,法律知识匮乏,缺乏劳动技能,且缺少学习和培训的机会。 (二)心理功利化。流动人口中大部分在本地生活窘迫,对自身处境不满才流入他乡。他们背井离乡的主要目的就是打工挣钱,以此改善自己当前的生活处境。这些人口中不乏为了经济利益而急功近

如何做好流动人口管理

如何做好流动人口管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以来,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城镇流动人口数量急剧增多,管理任务日益繁重,如何强化流动人口的管理,进而提高公安机关在动态环境下对人口的管理能力,是基层公安机关亟待解决的一大课题。为此,在调查的基础上,对此问题进行了认真思考,现就当前如何强化流动人口管理谈几点个人认识:由于经济发展使城市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许多派出所辖区,街道委员会等,常住人口,暂住人口等,成了典型的城乡结合体。作为社区民警,长期走街串户,每天与外来人员接触,多年的社区工作经历,使他们充分感受和认识到了人口管理的重要性,并大胆进一步的全面了解暂住人员户,确保人口无一漏管和失控。严防在人口管理中发现有网上逃犯或不法分子的存在.进一步夯实片区警务工作,有效的实现了辖区和谐稳定。 人口管理是国家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份,是省,市县区及镇和乡村的主要工作。人口管理更是公安派出所工作的重要任务,是派出所工作基础的基础。“人”是社会治安的参与者,是社会治安管理诸要素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人口管理又是治安管理的核心,是加强治安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违法犯罪分子产生于群众,又藏身于群众,必须牢固树立“只有管好人口,才能管好治安”的思想,只要把人控制住,社会治安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人口管理工作中,重点和难点就是流动人口(暂、寄住人口)的管理。作为人口管理主力军的公安基层派出所,我们在积极推进和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进程中,积极探索和逐步取消束缚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二元制结构”,在流动人口和房屋出租户治安管理工作中建立因地制宜、管理严密、服务全面,富有成效的管理体系,把户口政策交给人民群众,实施阳光作业,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让广大人民群众和公安机关一起共同管理好流动人口,共同构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安定环境。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中部城市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人口大流动已成为客观的必然的社会现象。在现有的户籍管理法规和政策条件下,如何加强对流动人口管理,公安派出所应着重从宣传教育、落实责任、严格管理协同配合、灵通信息、热情服务等方面入手,加大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力度。 一,加强对流动人口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宣传教育工作,增强流动人口遵纪守法意识。强化教育管理工作措施提高流动人口法制观念提高城市流动人的思二,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已形成了一定的社会趋势,大量流动人口的纷纷涌入,在为街道发展注入新鲜活力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诸如治安案件增多、计划外生育、非法行医、违章搭建等负面影响,为此,流动人口的教育、管理和服务是新形势下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工作中的一个新课题。按照新形势下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要求,不断加强法制宣传工作力度,规范日常管理工作程序,强化管理工作措施,使流动人口教育管理工作达到一定的社会效果,适应新形势采取新思路,努力开创流动人口工作新局面 城市的发展,外来人员迅速的膨胀,在城市的天空是一个不可勿视的群体,虽然他们在地区的发展中并不居于核心地位,但是,毋庸置疑,抓好流动人口工作对于社区的经济增长、社会稳定有着重要意义。 全国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经验在会议上通过各地的经验表明,切实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有利于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市场繁荣、方便群众,有利于维护社会治安、净化城市治安环境,也有利于依法维护流动人员合法权益。同时也表明,流动人口的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密切协作配合,强化综合管理。建设部门在流动人口管理中也担负着重要责任。几年来,党中央综治委的要求和部署,公安、劳动等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在出租房屋管理、建筑劳务市场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全员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信息系统操作手册

全员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信息系统操作手册与PADIS对接版本 操 作 手 册 系统名称:安徽省全员流淌人口服务治理信息系统 编写日期:2010年7月19日星期一 公司: 安徽省人口和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目录 文档修订记录4 第一章软件介绍4 1.1 概述4 1.2 运行坏境4 第二章功能介绍5 2.1 工作台5 2.1.1 通知公告5 2.1.2 网络化协作平台5 2.1.3 全国育龄妇女查询5 2.1.4 省际待办事宜6 2.1.5 批量接收处理6 2.1.6 全员贴吧7 2.1.7 导出EXCEL等待任务7 2.1.8 导出EXCEL完成任务7 2.2 流入人口治理7 2.2.1 流入个案治理7 2.2.2 流入个案查询11 2.2.3 流入高级查询11 2.2.4 流入子女信息治理11 2.2.5 流入个案全省范畴内查询12 2.3 流出人口治理12 2.3.1 流出个案治理12 2.3.2 流出个案查询15 2.3.3 流出高级查询15 2.3.4 流出子女信息治理16 2.3.5 流出个案全省范畴内查询16

2.4 报表分析 16 2.4.1 报表分析16 2.4.2 国家报表16 2.4.3 育龄妇女报表17 2.5 卡片治理 17 2.5.1 流入WIS编码绑定17 2.5.2 流出WIS编码绑定18 2.5.3 流入人口查重18 2.5.4 流出人口查重18 2.5.5 流入身份证号码逻辑错误18 2.5.6 流出身份证号码逻辑错误19 2.6 退档治理 19 2.6.1 流入退档治理19 2.6.2流出退档治理19 2.7 一方未建卡提示 19 2.7.1 我的发件箱19 2.7.1 我的收件箱19 2.7.1 流入一方未建卡19 2.7.2 流出一方未建卡20 2.8 协查治理 20 2.8.1 省际协查治理20 2.9 网络化协作20 2.9.1 检查单位信息录入21 2.9.2 报告单录入21 2.9.3 报告单爱护22 2.9.4 报告单通报接收22 第三章业务介绍22 3.1 避孕信息 22 3.2 妊娠信息 22

流动人口管理制度

1、流动人口户籍地、现居住地要严格执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法》规定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实行“两地管理的责任”共同管理。 2、流动人口户籍地在成年流动人口外出前开展必要的、有效的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做好《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审核工作,对已外出的应予补办。负责做好与现居住地的联系和信息沟通工作。 3、流动人口现居住地要加强对《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查验工作,负责对流动人口日常管理工作。 4、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行为,由现居住地或户籍地依照《条例》予以处理。

1、常驻户口所在地或社区对流出育龄人口与现居住地或社区对流入育龄人口应当登记建立流出、流入育龄人口管理档案。 2、常驻户口所在地或社区对流出育龄人口进行登记的主要内容应当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流出时间、婚姻状况、育龄妇女计划生育证明核发情况,计划生育合同签订情况和现居住地等。 3、现住地或社区对流入育龄人口登记的主要内容应当包括:姓名、年龄、性别、流入时间、婚姻状况、生育状况、育龄妇女计划生育证明查验情况、避孕节育措施落实情况、计划生育奖罚情况、常驻户口所在地等。 4、常驻户口所在地和现居住或社区应当就流动人口变动情况及时登记。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制度 1、为流动人口登记户卡,建立已婚育龄妇女档案。 2、为流动人口每季度查验一次《流动人口婚育证明》。 3、向育龄流动人口宣传计划生育的有关法律法规。 4、将流动人口本地区经常性管理和服务范围,实行与户籍人口同宣传同服务、同管理。 5、免费为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提供避孕药具、搞好咨询。 6、建立与现居住地的经常性联系协调制度,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的信息沟通和反馈工作。

关于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的调查报告

关于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的调查报告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社会实践考核表实践课题关于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的调查报告 姓名李志刚教育层次专科 学号 10 分校邯郸电大 专业行政管理教学点磁县电大

指导教师日期 -03-12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生社会实践考核表

关于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同时产业化的地区差异,也促使外来人口的大量流动。至今年6月底,我县已登记的暂住人口就达到4125人。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一方面为当地提供了充分的劳动力资源,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给当地的治安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外来人口违法犯罪现象已成为社会关注的治安焦点,流动人口管理工作面临极大挑战。为此,亟需将流动人口管理纳入政府及有关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战略性基础性工作,在正视流动人口管理存在问题的同时,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流动人口管理新路子。 二、调查方法: 调查分析法。我经过对县公安局暂住人口登记记录表,进行分析,最终得出调查结论。

三、调查对象: 我县已登记的暂住人口4125人,其中的50人。 四、调查项目和分析: 一、当前流动人口的动态特征 (一)素质低能化。在流动人口中,大部分人来自于生活贫穷、经济欠发达地区。她们自身文化程度较低,法律知识匮乏,缺乏劳动技能,且缺少学习和培训的机会。 (二)心理功利化。流动人口中大部分在本地生活窘迫,对自身处境不满才流入她乡。她们背井离乡的主要目的就是打工挣钱,以此改进自己当前的生活处境。这些人口中不乏为了经济利益而急功近利,甚至不择手段之人。部分流动人口因对自身处境不满,对社会产生仇视心理,并经过各种形式发泄私愤。还有一部分流动人口受外界刺激和腐朽思想影响,为达到自己物质上满足和精神上刺激滋生犯罪动机,走上犯罪道路。如10月3日,我县发生一起两名湖南籍流动人员为达到侵财目的入室抢劫杀死二人的特大案件。 (三)结构复杂化。流动人口的流动,在很大程度上处于无序状态,来源广泛,流出地多,其来去行踪不易掌握,且成份复杂,良莠不齐。流窜犯罪分子混迹其中,成为一个特殊的危险群体,随时都有重新违法犯罪的可能性。从近几年犯罪方式看,外来流窜犯罪人员相互结成团伙进行作案越来越多,一人被抓,其余便作鸟兽散,给追捕和办案、结案造成很大困难,给社会治安也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性。

如何加强流动人口管理

如何加强流动人口管理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工业化、城乡一体化进程强力推进,流动人口规模迅速扩大。流动人口大量涌入,为建设和发展新城市注入活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带来了治安、就业、计生、教育、环境等一系列的社会管理问题,成为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重点和难点。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管在其中,在实际工作中真正做到“以房管人”、“以业管人”、“以证管人”,而不是只为了采集信息而采集,为录入信息而录入。 一、围绕中心狠抓落实,全面开展三天一小查五天一大查的专项整治行动。(1)分户到责任人,严格执行“谁的包户谁负责”政策,有效地提高包户干部的责任心;(2)将人员分类登记,一般人员、可疑人员、重点人员分类整理成档,可疑人员和重点人员名册交由派出所进行登记;(3)出租房屋承租人必须签订《房屋出租治安责任书》并留下责任人的姓名及联系方式。 二、立足实际抓好源头,不断创新管理服务的模式。目前流动人口不仅人数多、居住杂,且流动性强、管理难。如果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和方法,工作进度和更新进度很难跟上,工作难以全面展开,必须从源头上来找办法、找对策,积极探索流动人口管理的“新模式”。

三、加强长远管理,提高管理队伍的服务水平。1、尽快完善二维码平台系统。流动人口底数不清、情况不明,直接影响到制定流动人口相关政策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搞好登记统计,全面准确掌握信息,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是做好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基础。人口信息只有录入电脑,实现联网共享才能充分发挥作用。2、认真做好人口流出地与流入地的衔接工作。为流动人口提供服务。人口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虽然我们在实践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是我们在基层的服务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还不够规范;我们流动人口管理队伍的素质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扎实做好信息采集常态化管理,严格落实责任,进一步强化“3366”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工作站队伍建设,全面提高综合管理水平,结合辖区的现有信息动用一切社会力量来共同管理,力争使流动人口与出租房屋管理服务工作更上新的台阶。 ******社区居委会 2014年7月25日

公安部流动人口管理规定 (2)

公安部将采取六大措施加强流动人口管理 https://www.doczj.com/doc/4017930306.html, 2007年01月16日11:07 新华网评论0条2007年1月16日,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召开2007年第一次全体会议,总结2006年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审议《2007年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要点》。公安部副部长刘金国就做好流动人口治安管理与服务工作做 了以下发言: 以一亿多农民工为主体的流动人口中的 绝大多数是守法公民,也是我国经济建设中一支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同时,流动人口违法犯罪问题又是影响和左右一些地区社会治安的重要因素。2006年,在全国公安机关抓获的刑事案件作案成员中,来自本县市以外的流动人口占41.2%,与上年基本持平,参与抢劫、抢夺、盗窃、诈骗等侵财犯罪的占47.4%,同比上升1.5%。公安机关将把人口管理特别是流动人口管理置于社会治安工作的重要位置,坚持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方针,以底数清、情况明、管控严、服务好为目标,以提高社会化、法制化、信息化水平为突破口,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机制,大力加强改进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与服务。重点抓好六项工作: 一、认真搞好人口登记。结合社区和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广村(居)委会、用工单位、出租房屋管理站等暂住人口登记模式,方便暂住人口登记,提高登记率。严格旅馆业住宿人员信息的采集和报送。对尚未安装旅馆业信息系统的中小旅馆,采取分点采集、定时报送、集中录入的办法掌握信息;对通宵营业、可供住宿的洗浴场所参照旅馆业进行信息登记和管理。健全信息采集、录入、变更、传输等工作规范,实现实时采集、及时变动。年初,全国公安机关将认真组织开 展对流动人口的集中排查。

流动人口管理解决方案介绍

流动人口管理系统方案

2017年7 月 目录 一、应用背景 (2) 二、系统概述 (2) 三、系统架构 (3) 四、系统功能介绍 (3) 4.1人员信息米集 (3) 4.2房屋信息采集 (4) 4.3设备监测 (5) 4.4二维码电子门牌查询功能 (5) 4.5门禁与视频监控联动功能 (6) 4.6出入记录掌控 (6) 4.7数据统计功能 (7) 4.8房东、租客手机端增值服务 (7) 五、系统应用展望 (8)

一、应用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流动人口涌入城市。他们为城市建设发展做出巨大贡 献的同时,也给城市管理带来难题: 数量多 全国流动人口规模达2.47亿人,相当于每6个人中有1个是流动人口。底数不清、信息不全 目前全国各地流动人口信息采集,主要依赖民警上门走访,效率低、信息难以实时 掌握、数据质量差、管理难、盲区多,超过半数的流动人口未出现在政府的视野中,成为 实有人口管理的难点和痛点。 案件多 外来流动人口犯罪在我国大中城市全部犯罪中所占的比例高达80%流动 人口犯罪率高,受害率高,出租房聚集地案件多发,大量案件是盗窃、抢劫案件,这和经 济上的贫困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 二、系统概述 流动人口信息服务平台是依托门禁物联网建立一个“实名制”信息采集前端,通过 规范信息采集、管理及应用的流程,建立起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大数据平台,解决政府部门 流动人口信息采集不及时、不准确、信息不能共享能等难题。 同时,通过信息深度分析与应用,为政府主管部门更好地进行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 作提供精确有效的数据支持。 管控流程: 1 上 将出租房楼道原普通门锁替换为刷卡式智能门锁,用户凭相关证件登记办理门卡, 凭卡开门,刷卡必留痕迹。一人一卡,人来领卡,人走销卡,可实时

关于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的调查报告

关于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的调查报告 姓名 学号 专业 指导教师 日期

一、调查目的: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同时产业化的地区差异,也促使外来人口的大量流动。从2000年至2014年,太原市流动人口从17.5万增至108万,增幅超过517% 。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一方面为当地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给当地的治安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外来人口违法犯罪现象已成为社会关注的治安焦点,流动人口管理工作面临极大挑战。为此,亟需将流动人口管理纳入政府及有关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战略性基础性工作,在正视流动人口管理存在问题的同时,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流动人口管理新路子。 二、调查方法: 调查分析法。我通过对县公安局暂住人口登记记录表,进行分析,最终得出调查结论。 三、调查对象: 我市已登记的暂住人口,其中的50人。 四、调查项目和分析: 一、当前流动人口的动态特征 (一)素质低能化。在流动人口中,大部分人来自于生活贫穷、经济欠发达地区。他们自身文化程度较低,法律知识匮乏,缺乏劳动技能,且缺少学习和培训的机会。 (二)心理功利化。流动人口中大部分在本地生活窘迫,对自身处境不满才流入他乡。他们背井离乡的主要目的就是打工挣钱,以此改善自己当前的生活处境。这些人口中不乏为了经济利益而急功近利,甚至不择手段之人。

部分流动人口因对自身处境不满,对社会产生仇视心理,并通过各种形式发泄私愤。还有一部分流动人口受外界刺激和腐朽思想影响,为达到自己物质上满足和精神上刺激滋生犯罪动机,走上犯罪道路。如很多地区,发生一流动人员为达到侵财目的入室抢劫等特大案件。 (三)结构复杂化。流动人口的流动,在很大程度上处于无序状态,来源广泛,流出地多,其来去行踪不易掌握,且成份复杂,良莠不齐。流窜犯罪分子混迹其中,成为一个特殊的危险群体,随时都有重新违法犯罪的可能性。从近几年犯罪方式看,外来流窜犯罪人员相互结成团伙进行作案越来越多,一人被抓,其余便作鸟兽散,给追捕和办案、结案造成很大困难,给社会治安也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性。 (四)行为短期化。大部分流动人口所从事的职业均非正式,无正式劳动合同书,雇主或雇用单位辞退他们异常随意,再者流动人口由于从业场所和职业的多变,使他们居无定所,呈流动居住态势。行为短期化极易造成顺手牵羊,打一枪换一炮的犯罪动机。 五、目前流动人口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对流动人口管理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备,尽管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一些地方性法规,但是随着形势的变化,已经不适应当前需要,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明显滞后。由于流动人口的逐年增加和管理工作的滞后,给社会治安稳定带来了诸多不安定因素,危害社会治安的违法犯罪活动也呈上升趋势。据有关数字统计,违法犯罪案件当中,流动人口占50%之多。当前流动人口在管理上还存在以下弊端。 (一)管理体制不畅。流动人口的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社会性工作,但从目前情况看,流动人口管理未真正纳入政府行政行为的管理轨道,有关部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