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图表题集锦

图表题集锦

图表题集锦
图表题集锦

图表题集锦

第一、审图表(含材料)

审图表时注意审清这样几个方面:1、表头即图表名称。图表名称蕴含着试题的研究方向,往往就是本题所要分析的主要问题。

2、图表内的项目和数据。这是图表题中的主要信息源,通过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分析,全面准确地获取图表信息,辨证的认识图表信息。

3、备注。搞清备注的类型,与相应的图表相结合,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或作出有价值的判断,因为有些时候问题的答案就蕴含在备注之中。

4、文字材料。文字材料与图表具有同等的重要性。通过审题理解图表题中文字材料设置的意图,提取文字材料中的重要信息

5、不同图表材料之间的关系。在搞清不同图表和材料直接反映的分别是什么问题的基础上,依据相关的基本理论把握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6、特殊年份。比如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92年(邓小平南巡)、98年(中国改革开放20年)等等,这些年份有助于对知识的联想和作答。

第二、审设问。试题的设问规定了具体的答题方向和答案要求。审题时要抓住这样三方面:1、知识范围—运用哪一部分的知识作答,是经济生活还是经济生活中某一部分的具体知识,比如“从----角度”、“结和(联系)------”等。

2、角度—围绕问题是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角度分析还是从其中某一个或两个角度分析。

3、时政背景—试题考查的是不是国家正在高度关注的问题,与什么重大时政有关,党和政府在这一方面有什么政策,有些要素是试题直接呈现出来的,有些还需要进行分析、比较和认真思考才能获得。这三个方面弄不清楚,就会答非所问,丢三落四。

当然,审题时,图表与背景材料与设问是不可分割的、要结合设问看背景,结合背景看设问。只有这样,才能准确理解试题要求,全面提高试题信息。

图表题例题

1、材料一:曾经是碳排放量最高的山东省自2008年以来在对外开放引进项目时,一直坚持拒绝引进落后产能与重污染企业,同时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扶持高新产业等举措,取得了十分骄人的经济成绩。

材料二下表为山东D市2008—2010年能耗与排放状况:

2008年与2007年同比2008—2010年累计

单位GDP消耗下降4.59% 下降10.08%

化学需氧量减少4.42% 减少6.61%

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5.95% 减少8.95%

注:该市2008年—2010年GDP同比增长9%—12%

(1)运用《经济生活》,结合材料一说明,山东省政府的做法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哪些要求?(8分)

(2)运用《经济生活》结合材料二,请你对山东D市经济的发展状况作出简要评价。(4分)

参考答案:(1)山东省政府的做法符合以下要求:

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形成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要求。(2分)

②科学发展观关于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促进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转变的要求。(2分)

③政府运用财政、行政等宏观调控手段弥补市场调节的自发性,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保障市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要求。(2分)

④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主要依靠自主创新的要求。(2分)

(2)山东D市GDP增加,而单位GDP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碳排放量等污染能耗降低,说明了该市坚持科

学发展观,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4分)

2、材料一:我国外汇储备增长情况表(单位:亿美元)

材料二:目前,影响我国

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矛

盾,已由过去的外汇短缺转化为贸易顺差过大和外汇储备增长过快。贸易顺差过大,外汇储备增长过快,进而导致国内资金过于充裕,剌激过度投资和价格膨胀,对物价稳定造成潜在压力,使货币政策调控面临难题,长期下去将对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迫切要求我们必须把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

(1)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经济现象。(8分)

参考答案:(1)①材料一反映2005到2010年我国外汇储备不断增加,说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良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4分)②材料二反映我国外汇储备增长过快,对国内经济造成不利影响,需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努力实现国际收支平衡。(4分)

3、 38.(32分)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表1 2006~2009年我国政府财政收入、企业盈余、劳动者报酬占GDP 比重变化情况。

注:美国劳动者报酬占GDP 的比重接近70%,其他国家和地区普遍在54%至65%之间。

表 2 2004~2009年我

国居民人均收入及增长情况

材料二:十七届五中全会于2010年10月15~18日在京召开,会议主要研究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国家发改委表示,“十二五”规划与此前的规划有着本质的区别,过去的规划追求“国强”,“十二五”规划则追求“民富”,“十二五”规划的内容应是让“国强”与“民富”的速度相协调、相一致,在继续做大“蛋糕”的基础上,加快提高居民收入和劳动者报酬水平的步伐;同时,遏制并逐步缩小当前的收入差距。

材料三:效率可以给社会带来更多的财富,从而为促进公平创造条件;公平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从而为提高效率奠定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该大力发展生产力,在不放松效率的前提下,逐步缩小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材料一主要反映了怎样的经济问题?应如何解决这些问题?(12分)

(2)从政治常识角度说明,要想实现“国强民富”你认为党和政府该如何去做。(12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矛盾分析法说明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8分)

参考答案:(1)①表1反映了2006~2009年我国政府财政收入和企业盈余占GDP 比重逐年上升,劳动者报酬占GDP 比重逐年下降;与其他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劳动者报酬所占比重较低,说明我国政府、企业、个年份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外汇储备 8189 10663 15300 19500 23992 28473

人三者的分配关系不合理。(4分)②2004~2009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呈现持续增长趋势;2004~2007年城乡居民收入增加较快,由于受到金融危机影响,2007年以后增长速度有所下降;2004~2007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4分)③在国民收入分配中要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的比重。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努力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4分)

(2)①政府要切实履行经济建设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加强经济调节,调节过高收入,增加低收入者的

收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就业。(3分)②政府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努力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切实了解民情,汇聚民意,提高决策的科学性。(3分)③党要坚持科学执政和民主执政,把握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3分)④党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3分)

(3)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效率与公平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效率与公平是对立的。过分重视一方,另一

方就受到影响。效率与公平又是统一的,二者相互依存,互为前提。我们要全面地看问题,既要重视效率,也要注重公平,做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4分)

②同一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特点,我们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此,我们对效率与公平的问题在

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解决办法。现阶段,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都要注重公平,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4分)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家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情况(单位:%)年份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上半年

财政收入18.5 24.24 31 23.1 11.7 30.8

城镇居民

10.33 12.09 17.24 14.47, 8.83 13.63

可支配收入

材料二:“国富”、“民富”是十二五规划最为引人注目的词。我们如何让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人群,政府首先必须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必须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其次,财政更多地向民生倾斜,增加教育、医疗、社保等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再次,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的提高人民的收入。

材料三:让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人群,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农民工群体的权益。今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首位农民工代表胡小燕经过多种途径,多方走访,向两会提交一个有关欠薪的议案,以及有关农民工培训、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建议。她希望“让农民工群体声音更洪亮”。

(1)请根据材料一,对我国十一五期间经济发展态势作出判断。(4分)

(2)请结合材料二,分析政府上述措施所蕴涵的经济生活道理。(11分)

(3)请结合材料三,简要分析人民与人大代表的关系。(11分)

(1)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家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逐年增长,但国家财政收入增长比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快,表明我国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4分)

(2)①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我们要让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人群,有利于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②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现共同富裕。提高居民的收入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提高居民的收入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④公平是效率的保障。财政更多地向民生倾斜,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

⑤收入是消费的前提是基础,提高居民收入有利于促进消费,推动经济发展。

⑥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财政更多地向民生倾斜,有利于保障人民的生活水平。 ⑦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有利于提高人民的收入。

⑧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有利于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增加劳动者收入,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每点2分,答对6点给11分,观点正确可以)

(3)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就是国家的主人。(3分)(人民是国家权利的所有者)

②人大代表是国家机关的组成人员,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职权,参加国家权利。(3分)(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的行使者)

③人大代表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的监督。胡小燕经过多种途径,多方走访,了解农民工群众的需要(3分)(代表与被代表,监督与被监督)

④人大代表要正确使用自己的权利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胡小燕通过行使提案权反映农民工的利益与呼声。(2分)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消费、投资、出口对中国GDP 的贡献率

注:2008年,发达国家消费对GDP 增长贡献率约为80%,世界平均水平约为60%。

材料二:中央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材料三:某校高三学生在讨论中提出问题:政府为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一方面出台众多鼓励政策,促使人们增加消费,另一方面又提倡“低碳生活”理念,引导人们减少消耗,保护环境。这两者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是存在冲突,无法实现统一吗?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哪些现象和问题?(6分)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评析某校高三学生提出的问题,并例举一个具体实例加以说明。(11分)

(3)结合材料一、二,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中央提出的政策的正确性。(12分)

参考答案:(1)①材料一反映了2003-2007年我国投资、消费、出口对GDP 的贡献率的变化。其中投 资和净出口的贡献率有较大波动,投资贡献率始终占最大比例;(2分)

②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逐年增长,尤其2009年首次超过50%,但与发达国家及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消费的贡献率所占仍比重严重偏低。(2分)

③说明我国投资、消费与出口的结构不协调,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不足。(2分)

(2)①倡导“低碳生活”理念与树立正确消费观是一致的,要求人们适度、理性和绿色消费,控制一定消费量,这与扩大消费需求的政策存在冲突的一面。(4分)

②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提倡“低碳生活”,可以通过引导人们调整消费结构,减少高能耗商品消费,增加低能耗商品消费,这与扩大消费需求政策,同样具有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作用,两

-60-40-200204060801002003年2005年2007年2008年2009年1-6月

消费贡献率%投资贡献率%净出口贡献率%

者具有统一性。(4分)

③如:鼓励人们购买使用电动汽车、节能灯、太阳能电器等产品,鼓励人们旅游观光等,既扩大消费需求,又体现“低碳生活”,既能促进经济发展,又能改善人民生活。(3分)

(3)①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规律办事。根据我国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依然偏低的实际,提出了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通过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3分)

②正确处理了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既立足消费、投资和出口的整体,统筹全局,三者协调拉动,促进经济发展,又特别突出消费需求对经济的推动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3分)

③坚持了系统优化的方法。既着眼于消费、投资和出口的整体性,三者协调拉动经济发展;又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从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拉动转变。(3分)

7、回眸“十一五”,展望“十二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一五”期间我国GDP、财政收入及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情况

注:“十一五”期间,我国GDP、财政收入、城镇居民收入、农村居民收入的年增长率分别为11.2%、21.3%、9.72%、8.86%。

材料二据统计,“十一五”时期,广东共投入改喜民生、基本公共服务领域财政资

金9673亿元,占全省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从40%增至57.2%。城乡居民收入年均保持两位数增长,最低工资水平平均提高73.3%。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3.15:1缩小为3.03:1,有效遏制了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十二五”期间,我省将积极实施富民计划,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推动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长。

材料三我国“十二五”规划的主题是科学发展,主线是转变发展方式。对于广东来说,就是“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在省委十八届八次全会上,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强调:“幸福在老百姓的眼中像花儿一样,党委政府要创造花儿生长的环境和条件,要提供阳光、空气、土壤。”

(1)材料一反映什么经济现象?(6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广东为什么积极实施富民计划?(9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有关政党的知识谈谈各级党委怎样建设“幸福广东”?

参考答案:(26分)

(1)①“十一五”期间我国GDP、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都在快速增长,并且总体变化趋势有一致性。(2分)

②财政收入的增长始终快于GDP、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GDP的增长快于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2分)

③前四年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一直高于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2010年低于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这表明“十

一五”期间我国经济较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统筹城乡发展取得重大进展。(2分)

(2)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广东省只有实施富民计划,增加居民收入,才能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3分)

②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广东省只有实施富民计划,才能有效遏

制了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提高广东省社会总体消费水平。(3分)

③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广东省只有实施富民计划,才能有效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3分)

④公平的收入分配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广东省只有实

施富民计划,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才能激发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实现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设。(3分)

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的。广东省只有实施富民计划,才能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体

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3分)

⑥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要求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广东省只

有实施富民计划,才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3分)

(评分说明:每点3分,回答其中3点即可给满分9分)

(3)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应发挥各级党委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政治领导作用,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带领人民建设“幸福广东”。(4分)

②发挥各级党委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4分)

③各级党委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分)

④各级党委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关注社会民生,

构建和谐社会。(3分)

评分说明:①②点可各给4分,③④点可各给3分,但总分不超过11分。

8、材料一:2009年1 1月—2010年1 1月我国CPI、PPI走势图

注:CPI即消费者物价指数,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PPI即生产者物价指数。

材料二:物价,关乎民生。2011年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积极稳健、审慎灵活”的基本取向,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2010年11月26日,《人民日报》发文强调,国有大中型企业要为稳定物价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自觉维护市场秩序,加强粮食收购资金的监管,做到不抢购、不抬价、不囤积;生产流通企业要严格遵守国家的价格政策和法律法规,不得趁物价上涨之机,投机炒作,哄抬价格,牟取暴利。

(1)根据材料一,对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作出简单判断。(4分)

(2)联系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谈谈你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要为稳定物价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的认识。(12分)

(3)针对物价上涨,有媒体指出“调控物价是政府的天职”。从《政治生活》的角度谈谈你的看法(10分)

(1)材料一反映,2009年11月—2010年11月份我国的物价指数呈上升趋势,特别是2010年9月—11月,物价指数上涨的压力明显增强,通货膨胀压力加大。(4分)

(如能答“材料显示,PPI增幅明显高于CPI增幅,说明推高总体物价水平的主要因素来自生产领域”加2分)

(2)①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国有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其生产经营活动对整个国民经济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小企业应在稳定物价中发挥独特作用。(4 分)

②稳定物价是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物价问题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国有大中小企业要发挥其在重要行业、重要领域中支配地位的优势,增强责任感,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4 分)

③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国有大中小企业作为市场的重要活动主体,要严格遵守国家的价格政策和法律法规,维护市场秩序;要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树立良好的信誉形象,为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作表率。(4分)

(3)①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物价关系广大群众的基本生活,面对过快上涨的物价,政府必须采取措施加以调控。(3分)

②政府具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调控物价是政府应该履行的职能。(4分)

③政府承担重要的职能,并不意味着政府包办一切。政府调控物价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那种认为政府什么都该管,什么都能管的观点也是错误的。(3分)

9、(28分)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描绘了我国未来五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蓝图。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GDP增速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对比

注:2010年全年CPI的涨幅大约为3. 3%

材料二: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努力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今后五年将更致力于全面均衡发展和收入分配改革,保持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控制收入差距扩大,在“十二五”规划中实现从“国富”到“民富”的转变。

材料三:“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这是胡锦涛同志引用过的一句著名古训,意在阐明我们党现在乃至将来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五中全会报告中,民生话题几乎贯穿始终,随处可以找到涉及民生的论述,普通百姓关注的教育、住房、收入分配等问题也是党和国家战略方针关注的焦点,真正体现了“忧民之忧”的要求。材料四:五中全会指出,做好今后五年的工作,有这样几个方面的“不变之变”:科学发展的主题不变,经济发展的方式要转变;经济政策的思路不变,产业发展的体系要拓展;社会建设的重点不变,收入分配的关系要调整;改革开放的国策不变,整体推进的力度要加强

(1)描述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实现从“国富”到“民富”转变的理由。(11分)

(2)结合材料三,从政治生活公民与国家关系的角度,谈谈你对“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的理解。(8分)

(3)试用运动与静止关系的知识分析材料四中的“不变之变”。(9分)

参考答案:(28分)

(1)2006~2010年我国的经济增长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有较快的增长并基本保持一致。但是,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居民实际收入增长幅度低于GDP增幅。(3分)

①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②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③实现民富,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有利于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④实现民富有利于刺激消费,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拉动经济增长。(8分)

(2)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我国公民与国家关系是和谐统一的,人民是国家的主人;②国家通过制定解决民生问题的各项政策和法律,维护公民的合法权利;③公民要提高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的自觉性,自觉履行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8分)

(3)①运动是事物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做好今后五年的工作,经济发展的方式要转变,产业发展的体系要拓展,收入分配的关系要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实现 又好又快的发展。(3分)②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做好今后五年的工作,科学发展的主题不变,经济政策的思路不变,社会建设的重点不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3分)③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两者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既要反对脱离运动讲静止的不变论,也要反对脱离静止讲运动的相对主义。做好今后工作,既要保持基本方向和思路的不变,又要坚持在经济发展方式、收入分配关系等方面的调整和变革,做到“变”与“不变”的有机统一。(3分)

10、“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成为2011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十二五”规划中

的高频词。阅读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什么问题?从《经济生活》角度阐述解决这些问题的现实意义。(10分)

(2)结合材料一、二,说明如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政府的行政水平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10分)

(3)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描绘了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的蓝图。有人认为,“蓝图要变为现实,不在能知,乃在能行”。请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有关知识评析这一观点。(10分)

参考答案:(30分)(1)①材料一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中,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低(或:居民收入增速明显低于国家财政收入增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4分)②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有利于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全面改善人民生活,提高其劳动积极性;也有利于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利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目标。(6分)

(2)中国共产党应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坚持以人为本,图16 “十一五”期间我国财政收入、居民个人收入增长情况 图17 人民网等推出的“您认为影响老百姓幸福感的主要因素”调查结果

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4分)政府应切实履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3分)应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规范自身权力,自觉接受监督,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决策,维护社会公平正义。(3分)

(3)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蓝图要变为现实,必须通过实践。(4分)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活动,总是在认识的指导下进行的。蓝图要变为现实,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4分)题中观点肯定了实践在蓝图变为现实中的作用,但忽视了认识的指导作用。(2分)

11、(26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一五”期间广东GDP、人均GDP、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情况

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

GDP 14.1% 14.5% 10.1% 9.5% 12.2%

人均GDP 12.9% 12.9% 8.7% 8.4% 14.9%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 9.7% 11.5% 12% 10.8%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3% 7.5% 13.8% 10.7% 14.2%

注:广东过去走资源消耗型发展道路,广东把“十二五”期问GDP增长目标确定为年均增长8%的目标,改变过去片面追求GDP增长的做法.

材料二:广东省委、省政府把“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确立为全省“十二五”发展的核心任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广东尤为重要,因为广东作为率先改革开放的地区,第一批引进来的大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处于产业链低端。广东转交经济发展方式,重中之重要抓好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升级。为此,“十二五”期间,广东省财政将每年新增安排20亿元,五年投入100亿元,支持11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材料三: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指出,幸福在老百姓的眼中像花儿一样,党委、政府要创造花儿生长的环境和条件,提供阳光、空气、土壤;同时又指出,建设幸福广东匹夫也有责。

(1)概括材料一所蕴涵的经济信息。(6分)

(2)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谈谈广东如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9分)(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评析“建设幸福广东仅是广东每个人的责任”。(11分)

参考答案:(26分)答案要点:

(1)①“十一五”期间,广东经济保持高速平稳发展的态势,从而带动人均GDP、城乡居民收入增长。(2分)

②“十一五”期间,广东城乡之间的差距正在缩小,人均GDP增幅与GDP增幅差距正在缩小。(2分)

③广东“十二五”期间GDP增速调低,说明广东注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2分)(2)①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2分)

②统筹城乡协调发展。(2分)

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广东。(2分)

④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3分)

⑤深化改革开放,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2分)

注:第(2)小问得分最高不能超过9分。

(3)①在我国,公民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广东每个人既是享受幸福的对象,同时又是创造幸福的主体,都要为建设幸福广东尽自己一份责任。因此,建设幸福广东是广东每个人的责任。(4分)

②建设幸福广东还需要广东各级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和对人民负责,全面履行自己职能,正确运用好人民

赋予的权力,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利益。(3分)

③建设幸福广东还需要各级党委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坚持全心全意服务人民的宗旨,实现最广大人民

的根本利益。(3分)

④该观点只是看到公民的责任,而忽视党委、政府的职责,是片面的。(1分)

注:如果学生昝到“幸福广东是共建共享的过程”可给2分。

12、(32分)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国家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2011 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关于物价,诸多问题值得我们反思。某校高2011 级 2 班的同学开展探究活动,三个小组分别交流了各自对当前物价问题的反思:

反思I 根据2011年“两会”民意调查结果,公众对物价上沸,表达出更多关切.就

农民而言,相关商品价格的上涨提 J 巴双刃剑:种粮养猪等带来的收入确实

增加了,但是,部分生产、生活必需品等价格持续上涨,抵消着农目争来的“辛

苦钱”。

反思lI 本轮物价上涨,主要是由农产品价格上涨引起的,农产品价格上涨原因颇

多,这需要我们针对不同的情况,针补性实施相应的举措。

反思111 纵观线国当前的物价,工业品价格相对稳定而农产品价格奴升.因此,目

前要重点摺决稳定农产品价格的工作,要统筹农产品李产、流通各个环节,多

管齐下,维护市场价格悠水平的基本稳定。

材料三:面对食品价格持续上涨,L市市委吸纳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性意见,依据党中央精神拟定了控制食品价格上涨的指导性意见。 2010年12月,L 市人大开通市民热线,听取群众呼声;在充分调研和认真研究基础上,表决通过了 L 市《关于多管齐下控制食品价格持续上涨的若干规定》;下派两个督查组,督查市物价局、市工商局对该规定的执行情况。 2011 年 1 一 2 月,市物价局先后拟定并出台了四项调控食品价格和打击违规经营的政策法规。截至 2011 年 3 月,该市食品价格呈现明显回落。

(l)结合材料一,分析本轮物价上涨引发强烈社会反应的原因。(3 分)运用经济常识,就材料一反映出的问题,从国家和企业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10分)

(2)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结合材料二对同学们的反思加以评析。(9 分)

(3)联系材料三,说明该市市委和国家机关是怎样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的?(10 分)

参考答案:( l )①去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呈总体上升趋势,与老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尤其是粮食、蔬菜、鲜果等生活必需品价格飘升,弓丰发强烈社会反应。( 3 分)②国家应加强宏观调控,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首要任务,平抑城乡食品价格。( 3 分)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保障主要农产品生产和供应。( 3 分)③企业要依法经营,坚持正当竞争,维护良好信誉和形象,提高经营者素质,遵循市场交易原则,担负平抑食品价格的社会责任。( 4 分) ( 2 )①要坚持两点论、两分法,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对相关商品价格上涨要一分为二地全面分析。( 3 分)②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分析食品价格上涨的不同成因及特点,针对性地寻求不同方法予以解决。( 3 分)③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既抓住重点,又统筹兼顾。要抓住农产品价格这个重点,多管齐下,维护价格稳定。( 3 分) ( 3 )①我党制度建设的重点是健全民主集中制,完善党内民主,维护中央权威。该市市委既贯彻党中央精神,又吸纳基层党组织意见。( 3 分)②人代会制坚持民主集中制,重大问题尊重民意、民主决策并完善落实责任制。该市人大通过调研,表决通过并监督执行规定,维护人民利益。( 3 分)③国家机构坚持民主集中制。权力机关对人民负责并在其监督下履职,行政机关对人大负责并在其监督下履职。市人大心系群众利益,政府相关部门在人大监督下自主履职,实现食品价格回落。( 4 分) 39 . ( 20 分)答案要点 ( 5 )①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

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l 分) ② 认识了现象不等于认识了本质,若仅停留于对摩擦或合作表面现象的认识,就不能准确认识中美经贸关系。( 3 分) ③ 认识需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国家利益层面形成的如实反映中美经贸关系的理性认识才更正确、可靠和深刻。( 3 分) ④ 正确的理性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有助于推动中美经贸健康发展。( 3 分) ( 6 ) ① 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美国对华技术壁垒和贸易歧视的事实说明,我国只有在自力更生基础上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才能确保国家经济和政治的独立,实现现代化,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根本利益。( 4 分) ② 坚持平等互利原则。中美作为两个独立的主权国家,经济交流必须平等互利,这有利于双方各自利益的实现,追求共赢。( 4 分) ③ 坚持基本原则,助推我国相关科技领域位居世界前列,自主知识产权战略取得成果,贸易平衡状况日趋合理,国家利益得以维护。( 2 分)

13、材料一: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例与参加全国人大的少数民族代表占代表总数比例的对比 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数比例

8.41%8.01%6.62%

5.77%5.89%0%1%

2%

3%

4%

5%

6%

7%

8%

9%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 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少数民族代表占代表总数的比例14.50%12.20%10.90%14.90%14.30%13.76%0%5%10%15%20%一届三届五届七届九届十一届

材料二:“感动中国”人物——维吾尔族阿妈阿里帕,从1963年收养邻居家的3个孤儿开始,又先后收养了汉、回、维吾尔、哈萨克4个民族的10余个孤儿。不是骨肉,但都是她的孩子,她温暖的关爱没有民族之分,没有偏见之心。如今,逢年过节,不同民族的子女们都会回家团聚,围在老人身边……

(1)从上述材料中,你能感受到我国形成了怎样的民族关系?(2分)

(2)请简述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3分)

(3)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青年学生应该怎么做?(4分)

参考答案(1)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2分)

(2)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3分)

(3)①我们应该十分珍惜、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②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③作为当代青年学生,要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责任付诸行动。④坚持反对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4分) 14、下图是家庭收支的一般模式图。

(1)请指出图表中阴影部分代表什么?(2分) (2)结合图表思考:在安排家庭消费支出时应考虑哪些因素?(6分)

100,000 75,000 50,000 25,000

医疗、教育 住房、交通 食品、服装

25,000 50,000 75,000 100,000 可支配收入(人民币)

家庭收支一般模式 个人

费支

(人民币)

参考答案(1)储蓄(如出现“投资”的答案,给一半分数)(2分)

(2)注意合理消费,在安排家庭消费时要考虑消费需求的“刚性”和“弹性”。首先要保证那些需求具有刚性的,然后再根据支付能力安排那些需求弹性较大的项目,优化消费结构。

要量入为出,根据自己家庭的收入水平进行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要根据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程度来合理安排家庭的消费与储蓄的比例,同时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预期未来收入提高时,在当期增加消费、减少储蓄;预期未来收入将会减少时,则在当期增加储蓄、减少消费。

此外,社会消费风尚、利率和物价水平等许多因素也是家庭在安排消费与支出时应当考虑的因素。(以上四点回答出任何三点即可得6分)

15、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共中央

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中国人民。

(1)请你概括上述两图反映的共同经济信息,并据此从国家财政和收入分配的角度,说明我国目前如何才能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中国人民?(6分)

参考答案:(1)①改革开放以来包括“十一五”时期,随着我国经济总量(GDP)不断增长,国家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也在不断增长。但是,居民收入的增幅尤其是农村居民纯收入的增幅低于GDP和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幅,居民收入增长缓慢。②要发挥国家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作用,加大财政、税收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的调节作用;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或: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特别是要着力提高农民收入),让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6分。①每句1分。②每句2分;若回答以下内容,也可酌情给分,但最高4分: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提高效率促进公平,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控,形成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

16、基于我国“十二五”规划有关对外开放的方针政策,依据下图“十一五”期间我国利用外资的部分情况揭示

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引导外资投向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

②鼓励外资为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做贡献

③引导各类所有制企业有序开展与外资合作

④降低外资在第三产业和东部地区的投资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某国M 行业及该国M 行业中甲企业近两年生产W 商品情况如下表:

年份 劳动生产率 单位时间创造价值总

某国M 行业中各企业

平均

2009年 10件/小时 50元/小时

某国M 行业中甲企业 2009年 20件/小时

100元/小时 2010年 80件/小时 200元/小时 假定该国两年内币值保持稳定,那么,2010年该国M 行业和甲企业生产W 商品的劳动生产率与2009年相比分别提高了

A. 50% 100%

B. 100% 300%

C.100% 100%

D.200% 300% 下表为某投资者2008—2010年资产构成比例变化,你认为带来这些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风险投资 6% 8%

10% 房地产

24% 14% 10% 现金储蓄 14%

17% 21% 国债

21% 27% 30% 股票 30% 33% 25% ①投资理财选择的多元化 ②投资理财应规避风险 ③投资理财的选择与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有关 ④投资理财的选择应考虑资产的流通性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7、(32分)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一五”期间,国家开展了多项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2011年“两会”前夕,半月谈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开展了民生改善建设满意度调查(选“1”为非常不满意,选“5”为非常满意,分数越高,满意度越高)。调查统计结果如下图。

材料二推进民生建设,必须全面深化改革,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顶层设计”概念来自工程学,是一个系统论的方法,要求从全局出发,对工程项目的各个层次、要素进行统筹考虑。将这一概念引入制定国家发展战略层面,意在强调对待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一切问题要探究最根本原因,追根溯源,在最高的层次上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这一理念指导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对2011年各项改革的具体部署中,将收入分配改革放在首位。会议明确提出,要研究制定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努力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以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1)读材料一,从中你能获得哪些经济信息?(3分)

(2)请结合我国社会实际,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人们对“十一五”期间收入分配满意度不高的主要原因,(3分)并谈谈解决这一问题应如何发挥财政税收的作用。(6分)

(3)温家宝总理在谈到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时指出,“如果说把做大社会财富这个‘蛋糕’看作是政府的责任,那么,分好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就是政府的良知”。运用所学政治常识,谈谈为什么说“做大‘蛋糕’是政府的责任,分好‘蛋糕’是政府的良知”。(12分)

(4)请结合材料二,阐释“必须全面深化改革,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的哲学依据。(8分)

参考答案:(32分)

(1)材料一反映了群众对“十一五”期间民生的改善总体上较为满意(1分);但满意度有待进一步提高,(1分)特别是收入分配方面,与其他方面相比,满意度相对较低。(1分)

【说明】“总体上较为满意”可表述为“基本满意”等;“满意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可表述为“民生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等;第3个要点可表述为“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或调整收入分配结构”等。

(2)①人们对收入分配满意度不高的主要原因有:收入增长缓慢,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过低,收入差距持续扩大。(3分)

【说明】3个原因,每个1分。第2个原因若表述为没有实现“两个同步”(一是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二是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同步),也给1分。

②解决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应该发挥国家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以推动经济较快发展,从根本上保障居民收入持续增长。(2分)应该发挥国家财政作为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的作用,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缩小分配差距,促进社会事业发展。(2分)应该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调节个人收入分配,调节财政收入的比重和增速,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2分)

【说明】答案若分别针对第1问中的3个原因进行组织,也同样给分。对于财政的作用,若使用旧教材中的表述,也同样给分。

(3)①政府具有组织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4分)发展经济,不断增加社会财富,是政府职责所在。(2分)②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4分)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分好社会财富这块蛋糕,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是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要求。(2分)

【说明】第2个要点若从政府性质(我国政府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和人民意旨的执行者)角度分析,也可酌情给3-4分,总分不超过12分。

(4)①改革是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能够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促进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是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必须全面深化改革。(2分)②坚持联系观点,树立全局观念。深化改革必须运用系统论的方法,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搞好总体规划。(2分)③正确处理主次矛盾的关系,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深化改革必须抓住一切问题中最根本的原因,如将收入分配改革放在2011年各项改革的首位。(2分)④坚持发展的观点。通过深化改革,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2分)

【说明】若从“正确意识(认识)的指导作用”等角度回答,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1-2分,但总分不得超过8分。第3个要点若表述为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也给2分。

18、(30分)材料一、“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情况:图19 2006—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图20 2006—2010年我国财政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图21 2006—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图22 2006—2010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材料二:2010年,我国各地各行业普遍涨价,最低工资标准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受到员工的广泛欢迎,但一些经营者却有这样的担忧:涨薪会加重企业负担,对企业的发展是不利的。

(1)简述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12分)

(2)联系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生产、劳动与经营”的有关知识,针对企业经营者地担忧进行分析。(8分)(3)运用“价值观”的有关知识,正确认识材料二中员工与经营者对涨薪的不同态度。(10分)

参考答案:(1)①”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增长速度虽有波动,但总体上均保持较快增长;(2分)

②经济较快发展是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的基础;(1分)容易失分

③财政收入增幅收入远高于GDP增幅和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幅,农民收入增幅总体上低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城乡收入差距较大,说明我国收入分配不够合理。(3分)

措施:①大力发展生产力。(1分)

②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为实现分配公平提供制度保障。(2分)

③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2分)

④统筹城乡发展,大力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1分)

(2)①此观点是片面的。(1分)②涨薪增加了企业的劳动成本,从短期看,确实有不利的一面;(1分)③涨薪体现了对劳动的尊重,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企业生产的发展。(1分)④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涨薪有利于扩大消费需求看,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1分)⑤涨薪促使企业改进技术,加强管理来消化成本提高的压力,从而转变企业的发展方式,提升竞争力。(2分)⑥涨薪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有利于提升企业信誉和形象。(1分)⑦因此,经营者只看到涨薪不利的一面,没有看到涨薪对企业有利的一面,是片面的。(1分)

(3)①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地位不同,需求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涨薪一方面深受员工的欢迎,但也会引发一些经营者的担忧。(3分)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员工和经营者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对涨薪的价值判断也会不同。(3分)③我们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在经济发展,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员工薪酬。(4分)

19、41.材料一

2005-2010年浙江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实际增长速度

注:我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10年居全国第3位,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858元,比上年实际增长3.1%,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34.3%,比上年上升0.7个百分点。

(1)指出材料一中体现的经济信息。(6分)

材料二:过去这些年,我们在收入分配中,不管是初次分配、再次分配可能都存在问题。初分配中,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持续下降,由九十年代左右的50%多,下降到去年的39%,这在世界上算比较低的。这说明我们在第一次国民收入分配中蛋糕切的不合理。这块蛋糕的60%被国家和企业拿走了,留下了不足40%给老百姓。(2)鉴于收入差距的事实,有人说:“只要政府加大财政在民生方面的支出,就一定能实现民富。”运用财政有关知识指出这一观点的偏颇所在。(14分)

材料三:2010年,我省某镇镇党委在总结去年经验的基础上 ,实施了一系列富民的举措:一、发展建设,规划先行,以社区化发展模式,统筹城乡发展,争取在全县率先完成富民安居工程建设, 二、勤入户知根底,经镇党委研究部署,分镇区和社区两组进行入户摸底,目的是掌握居民现有住房条件,摸清居民住房需求、聆听百姓心声。 三、广宣传贴民心,通过召开会议,入户宣传等方式,大力宣传让民心工程汇聚民心。

(3)结合材料三,运用实践的有关知识,说明该镇党委举措的正确性。(10分)

参考答案:(1)浙江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总量逐年增加,并居全国前列,但实际增长速度波动较大;同时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有所增加,消费水平比上一年有所下降。

(2)①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 的物质保障。财政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所以增加财政在民生方面的支出有利于实现民富。 ②认为只要政府加大财政在民生方面的支出,就一定能实现民富又是不科学的,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 如果国家财政投入民生方面过多,会直接减少财政的经济建设支出,直接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尤其会降低财政对经济发展支持和调控的力度,最终也将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长远上不利于民富的实现。③财政的支出结构调整必须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综合考虑,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经济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3)①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该镇党委在实施富民的举措中做到规划先行,体现了实践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活动,有利于富民目标的实现。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该镇党委勤入户知根底,做到摸清居民住房需求、聆听百姓心声,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③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通过召开会议,入户宣传等方式,大力宣传让民心工程汇聚民心。通过发挥群众在富民实践中的主体作用,有利于推进富民政策的落实。

20、 (34分)材料一: 1978~2010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收入对比

材料二:2010年我国部分地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收入对比(单位:元) 年份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单位:元)

(A ) 农村居民人均收入 (单位:元) (B ) 城乡人均收入比 (A/B )

1978

343.4 133.6 2.57 1995

4283.0 1577.7 2.71 2000

6280.0 2253.4 2.79 2008 15781.0 4761.0 3.31

上海05000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35000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比较

农村居民收入比较

2009 17175.0 5153.0 3.33

2010 19109.0 5919.0 3.23

材料三: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党在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问题上不断探索、深化和完善。十四大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收入分配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十五大和十六大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5分)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如何解决材料一、二中出现的问题?(12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党对效率与公平关系认识的发展过程。(12分)

参考答案:⑴表一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人均收入都有很大的提高,但城乡人均收入差距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2010年城乡收入差距有所缩小。(3分)表二反映了2010年我国城乡居民、不同地区间的居民人均收入都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民族地区居民收入普遍偏低(2分);

⑵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兼顾效率与公平,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3分)②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3分)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实现分配的公平。(3分) ④加强宏观调控,促进区域、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城乡经济发展差距,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3分)

⑶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改革开放以来, 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十四大明确提出“兼顾效率与公平”,形成了党对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初步认识。(4分)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从十四大到十七大,党对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认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而不断完善。(4分)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改革开放以来,党对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认识就是一个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的过程。(4分)

21、(32分)材料一: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0年全国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报告

材料二:2010年4月17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采取十条措施控制房价过快上涨。一、建立考核问责机制。二、实行更严格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三、严格限制的炒房和投机性购房。四、通过税收政策调节住房消费和房地产。五、增加居住用地有效供应。六、调整住房供应结构。

七、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八、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购地和融资的的监管。九、加大交易秩序监管力度。

十、完善房地产市场信息披露制度。

材料三:中国人对“房”总是情有独钟,中国的“农耕文化”和国人的“家国伦理”,造成了中国人心目中的家,不仅是遮风避雨的居住场所,也是最终的情感归宿地。中国人渴望“居者有其屋”,不愿意租房,往往不惜集几代人的力量购房,在助长高房价的同时,个人也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甚至成为“房奴”。

参考答案:(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过快,说明了市场经济的什么道理?(6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说国家是如何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14分)(3)试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评析材料三中“家国伦理”对于中国人住房消费的影响。(12分)

(1)材料一反映了2010年前四个月房价涨幅逐月扩大,4月份以后房价同比增幅逐步回落。这说明了房地产市场投机性需求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房地产市场调控取得了一定的效果。(4分)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过快,说明了房地产市场存在自发性的弊端。(2分)

(2)①供求影响价格。国家一方面增加居住用地有效供应,另一方面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平衡房产供求关系,调控房价。(4分)②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面对飞涨的房价,国家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满足中低收入人民住房需求。(4分)③国家综合运用经济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材料中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通过税收政策调节住房消费和房地产、实行更严格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是国家运用经济手段中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调控房价。建立考核问责机制、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购地和融资的的监管、加大交易秩序监管力度是国家运用行政手段加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6分)

(3)①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且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家国伦理”使中国人把家、房看成最终的情感归宿地,在住房消费上有着强烈的愿望。(4分)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中国人独有的“家国伦理”对家更加看重,更愿意拥有自己的住房,而不愿意租房。(4分)③文化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当代中国人对于“家国伦理”要坚持批判地继承,在住房问题上要做到理性消费,避免成为“房奴”。(4分)

1、(22分)材料一:2010年9~12月中国棉花市场价格变化情况

材料二:2010年以来,由于农民工工资、化肥、成品油等价格的上升,世界主要产棉国受自然灾害的影响使国际市场棉花总量下降,加上美元疲软,货币流动性增加和不法商人的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使棉花价格节节上升。因此,11月8日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紧急下发通知,提出包括加大国家储备棉投放市场额度、加快调运新疆棉花、打击哄抬物价的市场行为等六项措施,以维护当前的棉花市场秩序;同时央行又上调银行存贷款准备金率,使国内棉价出现回落。

(1)从材料一中可以获得哪些经济信息?(4分)结合材料二,运用有关“价格”的知识,分析材料一所显示的经济信息。(8分)

(2)时下,房价、物价上涨过快不仅牵动了老百姓的心,也引起了中央及地方政府的高度关注,纷纷出台了一揽子相应调控措施。宁波市政府于10月、11月分别出台了遏制房价、调控物价的政策措施。于是,有人认为,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宁波市的房价、物价一定能稳定下来。请你选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唯物辩证法)中的一个原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10分)

参考答案(1)①2010年9月至11月中旬,国内棉花价格节节上升,11月中旬以来棉花价格有所回落,(2分)说明了商品价格由市场形成。(2分)

②第一,价值决定价格。工资、化肥等生产成本上升导致了棉价上涨。第二,供求影响价格。棉花产量的下

降和不法分子的囤积居奇导致了棉花供不应求,价格上涨。第三,货币流动性增加,使纸币贬值,引发了棉价上涨。第四,向市场投放储备棉,调运新疆棉花,改善了供求关系,这是棉价下降回落的原因之一。第五,国家加强宏观调控,运用经济手段,提高货币准备金率,运用法律手段打击不法商人哄抬物价,以维护市场秩序,促使棉价回落。(每小点2分,答出任意4点给8分)

(2)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的)。这要求我们承认矛盾,坚持用全面的观点即一分为二看问题。(4分)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宁波市政府若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把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很好地结合起来,则宁波市的房价、物价有可能稳定下来。(3分)如果宁波市政府的宏观调控是违背市场规律的瞎指挥,忽视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则无助于房价、物价的稳定。(3分)

(从“整体和部分”、“系统优化”等角度分析说明宏观调控与稳定房价、物价关系的,则酌情给分)

(阅卷说明:原理2分,方法论2分,肯定角度分析3分,否定角度分析3分)

2、读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2010年中央预算财政支出(单位:亿元)

项目金额预算数为上年执行数的 %

教育2159.90109%

医疗卫生1389.18108.8%

社会保障与就业3582.25108.7%

住房保障支出992.58101.4%

文化、体育与传媒314.4998.1%

地震后恢复重建780.0180.4%

(1)、请揭示图表蕴含的信息,并分析其政治生活依据及经济意义。(16分)

(2)、请结合图表,说明财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是怎样发挥作用的。(10分)

参考答案、(1)①图表表明:2010年我国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与就业、住房保障、文化支体育与传媒、地震后恢复重建的支出与上年相比,有很大提升,说明我国政府更加关注民生。②政治依据:我国政府是为人民

初中化学图表型综合题解法例析

初中化学图表型综合题解法例析 图表型综合题是借助于数学模型,利用图像、图表的方式来呈现化学的有关问题的一类试题。能充分考查学生运用数学工具的能力、综合分析的能力以及运用一些重要的化学概念、规律与原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同时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识图能力,数据读取、处理能力和创新意识。这也体现了化学教学改革的最新理念,是当前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走向之一。 一、解题技巧 图表型试题要求学生树立全面的、联系的、开放的观点,并能从文字、表格、图像中提取解决问题有用的信息。其中直角坐标系题的解题要点在于解题时要求学生首先弄清楚自变量和因变量到底是什么,注意理解起点,终点,转折点的含义。然后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概念、图像、数值三者之间的关系。表格型题的解题要点在于通过审题,获取有用信息,然后对表格中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依据物质的性质,变化规律进行解答。 二、中考考点透视 考点一:金属与酸反应图像题 例1(2010肇庆市)12.相同质量的M、N两种活泼金属,分别与足量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反应(M、N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H 质量和反应时间的 2 关系如右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金属的活泼性N>M B.两个反应生成H 的体积相等 2 C.相对原子质量N>M D.两个反应消耗盐酸的质量一定相等 【解析】观察图像可以看出:M比N产生的氢气质量大,在两金属开始反应后的相同时间里,M产生的氢气质量比N多,表明M产生氢气的速率比N 快,即M与酸反应比N剧烈,说明M比N活泼;依据金属与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推导出:化合价相同的两种金属与相同质量分数的盐酸反应,相对原子质量小的金属产生氢气的质量大,由此可知相对原子质量N>M。正确答案为C 例2(2010江西南昌)15、将等质量的甲、乙两金属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 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关于甲、乙两金属判断合理的是A.铁、镁B.铁、锌C.锌、铁D.锌、镁 【解析】根据图像可以知道:甲金属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的氢气质量比乙大,且乙比甲活泼。符合题意的答案为B 考点二:化学反应趋势图像综合题

图像、图表分析题测试卷

图像、图表分析题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24分) 1.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探究一定量稀硫酸的有关性质,并绘制成如下几种图像,其中不正确的是 ( ) 2.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 ) A.①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B.②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C.③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D.④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3.下图中,四圆甲、乙、丙、丁分别表示一种溶液,两圆的相交部分为两溶液混合后出现的主要实验现象,下表中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 ) 4.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再恢复到原温,下列各 相关的变化图象正确的是 ( )

5.下列图象与对应实验相符合的是 ( ) A.图①表示向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pH=1的盐酸 B.图②表示向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等质量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金属镁和锌 C.图③表示将一定质量的不饱和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至有晶体析出 D.图④表示向氢氧化钠与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6.根据下列几种物质溶解度曲线图,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 A.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采用蒸发结晶进行提纯 B.氢氧化钙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有晶体析出 C.80℃时,氯化钾与硫酸镁的溶解度相等 D.所有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或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76分) 7.(12分)根据以下A、B、C、D四幅元素含量示意图,试推测元素分布领域,将图下字母序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1)分布在人体中的是 _________。 (2)分布在海水中的是 _________。 (3)分布在地壳中的是_________。 (4)分布在丙氨酸(C3H7O2N)中的是_________。 8.(10分)根据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完成下列问题。

图形、图表专题训练

甲 乙 丙 丁 高三生物总复习——图形、图表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部分 1.右图表示植物光合作用曲线, 请指出炎热夏季一天中光合作用 变化的曲线是( ) A .曲线A B .曲线B C .曲线C D .曲线D 2.左下图为某植物根示意图,右下图是左下图中的P 、Q 、R 的放大示意图。回答:哪个细胞表面积最大?哪一个细胞最老?哪一个细胞生长速率最快?哪一对细胞是刚刚由一个细胞分裂而成的?以上依次是( ) A.7;1;7;4和7 B.2或3;1;2或3;5和6 C.7;1;7;2和3 D.1;1;2或3;5和6 3.将人类的红血球置于不同浓度蔗糖液中,浸泡半小时之后的结果如下图。依照血球外形的变化判断蔗糖液的浓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丁 B .丁>甲>乙>丙 C .丙>丁>甲>乙 D .丙>乙>丁>甲 4.下列曲线图分别表示不同的生物学现象,对其描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 ) A.甲图曲线表明随光照强度递增,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减弱 B.乙图B 点时害虫种群抗药性个体所占百分比大于A 点时的比 C.生产上用一定浓度生长素类似物除去单子叶植物中的双子叶杂草,丙图中⑴表示 单子叶植物 D.丁图中动物乙表示恒温动物 A B C D 光合作用效率 日升 日落

5、下图中琼脂块1和2按图中 位置被转移至刚切除尖端的胚芽鞘上,几天后的结果应是( ) 6、下面图示中的箭头表示反应的方向,这其中与光合作用的广反应有关的是 ( ) A 、①③⑤ B 、①④⑥ C 、②④⑥ D 、③⑤⑥ 7.用打孔器取同一萝卜5cm 长的直根条,分成4组,其中3组分别置于20、60、80g /L KNO 3 溶液中,测量结果如下下图。预计在40g /L KNO 3溶液中的测量结果最可能是 ( ) [参考答案:D] 8.下表是细胞生长前(阶段1)和后(阶段2)的一些数据: 组别 长度(um ) 直径 (um ) 壁厚度(um ) 细胞体积 (um ) 液泡体积 (um ) 阶段1 26 24 2 12600 600 阶段2 36 330 2 336000 273000 当细胞从阶段1过度到阶段2发生了什么? A 、只吸收水分 B 、既吸收水分,又合成纤维素 C 、既吸收水分,又合成蛋白质 D 、既吸收水分,又合成纤维素和蛋白质 8. 根冠内含有脱落酸,并且能主动地向根的生长部位(分生区和伸长区)运输,从而抑制该处细胞的分裂和生长。若对玉米根冠作以下四种处理,则向下弯曲生长最大的是( ) 9. 研究表明,植物的向光性与光能量(受光照强度、时间等影响) 有关,其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分析中明显错误的一项是 ( ) A 、植物在光照下不一定向光生长 B 、一定强度的光照会使生长素分解 A B C D (A 、B 的生长部位被插入不透水的云母片,C 、D 的根冠被切去一半)

中考语文“图表题”专项复习知识讲解

中考语文“图表题”专项复习 图表题是语言和图形的综合题,具有简明直观,概括性强,知识覆盖面广,涉及学科多等特点。 浏览近几年来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我们会注意到,图表类材料不时出现在一些地方的中考语文试题中。这类题型的出现无疑使较为单一的文字材料变得活泼而生动。而且图文转换综合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它要求从原始材料中筛选信息,分析、综合信息,并运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观点。近年梧州市中考语文科的命题,对考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考查,赋分达到了6分之多。针对2016年的考纲精神,下面谈谈表格分析题的解题思路。 表格题一般是给出一个(数据+文字的)表格,要求考生根据表格的信息作出相关的答题,主要考察学生认表判断、查找相关信息和语言表述等方面的综合能力。题型一般分有四种:一是直接概括表格的内容;一是说说从表格中得到的启示;另一是与表格相关的开放性题,如写宣传标语、写对联、发评论、提建议等;四是根据表格的内容进行拓展,写应用文。 下面是对不同学段学生体育锻炼的科学性的调查。阅读下表,你得出什么结论? 体育锻炼的科学性 结论: 第一步:仔细审读扣题旨。包括审读表格的标题、内容和题目要求。有些细节(如表注)也要认真审读。 一审标题。标题往往是对整个图表内容的概括,反映了图表的主题。因此标题对我们答题起到了提示、指向作用。抓住了标题,就圈定了答题的范围,把握了答题的主题,明确了解题方向,答题就不会走题。上题中表格的标题为“体育锻炼的科学性”,也就告诉我们表格反映的是不同学段对体育锻炼科学性的认识的深浅,而不仅是不同学段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不同了。

二审表格。表格是得出结论或反映问题的主要依据。在审读表格时,要特别 重视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而这可能正是这个材料的重要之处,这也是得到结论的源头。我们可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在比较中发现变化,发现差距,发现问题,从而得出结论。 上题中,通过横向比较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差距:不同学段的学生认识不到体育锻炼科学性(认为“无所谓”和“不需要”)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要远远高于认识到体育锻炼科学性(“做了”)的比例;通过纵向比较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 出这样一种变化趋势:随着年级的升高 ......,而认为 ..,“做了”的人数比例越来越高 “无所谓”和“不需要”的人数比例越来越低。 三审要求。根据考题要求提供的“信息”,带着“问题”审读表格,使审读表格更具指向性,更准确地把握表格的中心(尤其是在有些表格没有标题,但在题目要求中告诉你这是一张什么表格时)。同时也只有根据要求答题,才能有的放矢,避免答题偏向。 第二步:认真思考找规律。在前面仔细审题的基础上,根据观察所得,结合标题、表格内容和要求,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思维方法进行思 考,分析出表中有关材料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阅读表格首先应读表格名称(题目)、然后读内容、读附注等。不局限于某一点或某一面,不放过表格中的任何一个数据或者说明文字,进行正面和侧面、纵向和横向的多维思维。其次,及时筛选信息,努力寻找信息点,从表格中提取有效信息,找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揭示表格的本质和要旨,然后把数据或图示信息转换成文字,实现质的飞跃。上题中,我们把通过横向纵向比较看出的内容, 进行分析、综合、判断,不难得出初步 ...:“不同学段的学生都不太注意体 ..的结论 育锻炼的科学性,对体育锻炼的科学性认识比较肤浅,但随着年级的升高注意体育锻炼科学性的人数比例在提高,说明对体育锻炼科学性的认识在提高。” 此题要求具体明了,题干的要旨比较容易把握。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用简明的语言概括统计结果”,不仅要把表格的内容叙述清楚,还隐含另一层意思。 第三步:准确归纳善表述。首先要根据要求来答题,问什么答什么,怎样问怎样答;其次,归纳概括是这类题目的共同点,不少题目常有字数限定,所以语言表达一定要简明扼要、有条理。上题的结论就可以概括为“学生普遍对体育锻炼的科学性认识较肤浅,但随着年级的升高对此认识也逐渐提高。”

图表题的解题技巧

图表题的解题技巧 发表时间:2013-12-23T16:00:43.187Z 来源:《素质教育》2013年9月总第132期供稿作者:肖巍 [导读] 特定年份的意义及其对准确把握图表中心观点的启示:图表式材料中有的年份有特殊意义,须准确理解。 肖巍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长山中学256206 先来看2013年山东高考题第30题第一问: 30.(22分)科技创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驱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表3为2008-2012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与经济发展情况。 表3 注: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是目前国际通用的衡量科技活动规模、科技投入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该指标平均水平为3%。 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6分) 30.【答案】(1)2008-2012年我国R&D经费支出不断增加,GDP持续增长,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表明我国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但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这类题型几乎每年高考都有涉及。例如2006年高考试题:全国卷I第38题8分,全国卷III第39题20分,江苏卷第35题9分,天津卷第40题12分,四川卷第39题20分,广东卷第39题17分,上海卷第37题20分;2005年高考试题:全国卷I第38题(32分),全国卷III第39题第7小题(8分),北京卷(文综)第38题(31分),上海卷第33题(15分),广东卷第34题(10分),江苏卷第39题(18分)等;2004年高考试题:全国卷II第38题(32分),北京卷(文综)第41题第3小题(4分),江苏卷第39题(18分);2009年山东卷28题第一小题(4分)、第三小题(3分)等。在备考环节中,这种题型应该是比较重要的一种类型。那么这种类型题我们应该如何把握呢?下面我从试题特点、解题思路、例题解析、常备知识等方面给同学们提供一些指导和建议。 这种类型题就是我们常说的图表题。图表题是指用图(柱状图、坐标图、曲线图、饼状图、扇形图等)和数据表格作为试题命题材料的一种试题,其中以主观性试题为主,主要有表表结合式、图表结合式、文表结合式等形式。图表题是经济学表达信息的主要形式之一,较多的是考查经济常识。它要求考生从所提供的数据、变量、比例等信息中去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性质、状态、原因和趋势,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这种题型因其容量大、概括性强、富有条理,近几年来一直是高考的热门命题方向。 一、设问特点 设问体现了对问题考查的层次性和整体性,一般围绕以下三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常见的设问形式有: 1.图表(或表一、表二分别或共同)反映(或显示)了什么经济现象(经济信息)? 2.表一、表二有何内在联系? 3.请你谈谈对图表反映的问题如何认识、如何解决、有何启示等。 一般来说就这三种形式,不过有时候求新求变可能会有一些改变,但基本设问方向不会有太大变动。 二、解题思路 第一步,审题。 认真审题,弄清题意和设问要求是正确解答的前提和关键。 1.审图表间的内在联系:根据设问,通过对各图表式材料的分析综合、归纳比较,找出其间的内在联系。 2.审读图表内容:通过对图表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析综合,把握其内在联系,归纳出图表的中心观点或结论。 3.读标题:一定要明确各图表的标题,因为标题往往就是该图表式材料的中心意思,对理解图表式材料的中心观点有重要的提示作用。 4.审设问和审读材料相结合:根据设问所提供的信息,带着问题审读图表式材料,使审读材料更具有指向性,更准确地把握图表式材料的中心观点。 5.读附注或注释:附注或注释是图表式材料的有机组成部分,忽略之,则不能把握图表的中心观点或不能揭示图表间的内在联系。 6.特定年份的意义及其对准确把握图表中心观点的启示:图表式材料中有的年份有特殊意义,须准确理解。 第二步,联系教材。 审题主要是明确材料的中心观点,根据这个中心观点,回忆教材及时政材料中与此中心观点相联系的理论知识,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进行分析筛选,即确定论据,这就是选材。同时,这一思维过程也反过来有助于准确审读图表式材料。 第三步,组织答案。 1.组织答案时必须做到两个统一: 第一,现象和本质的统一。由图表式材料概括归纳出其反映的经济现象,用理论知识对这些经济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揭示其所体现的本质。 第二,观点和材料的统一。运用理论知识,紧扣材料,分层论述,用观点统率材料,用材料论证观点。要避免观点材料相脱节的两种

图表题专项训练

专项训练二信息转换题 生物信息转换题之一——结构图分析 1.下图表示人体内某些生命活动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假如①为淀粉,则所形成的②由肠腔进入A中的方式是__________。经过A的运输,②可到达身体各组织细胞,在组织细胞内,它最主要的作用是为该组织细胞的_________,参与该作用的细胞结构有_________。如果人一次摄入的②太多,则细胞会分泌较多的进行调节。 (2)假如图示中的组织细胞为下丘脑细胞,若A中的渗透压升高,那么该细胞会分泌较多的__________,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水。 (3)假如①为虾蟹,有的人就会出现皮肤红肿,这是典型的。它使已产生免疫的机体,使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另有一人,一只眼球受伤导致晶状体破裂,若不立即摘除,则另一只健康眼睛也将失明,主要原因是流出的晶状体蛋白进入血液后成为,B淋巴细胞受到刺激后增殖分化和。产生的抗体将攻击另一只眼球组织,由此引起的眼疾在免疫学上称为病。 生物信息转换题之二——表格题分析 2.植物叶面积指数与细胞呼吸、总光合作用量、干物质积累量有密切关系(如下表数据所示)。所谓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地表面积上植物叶片的面积数量。请分析回答:叶面积指数(cm2/cm2) 1 2 3 4 5 6 7 8 总光合作用量(%)12 35 58 76 85 92 93 93 呼吸量(%)8 25 30 45 50 68 93 97 (1)试说明叶面积指数与干物质积累量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当叶面积指数大于6时,总光合作用量几乎不再增加,限制其增加的主要是___________等基本资源。草原植被干物质积累量几乎与________呈正相关。从能量流动的角度看,___________将会使植被干物质现存量小于干物质积累量。 (3)若上表为森林生态系统的相应关系,则保持叶面积指数为_________时,进行合理开采利用是最为合算的。 (4)研究发现大气中CO2浓度夏季下降,冬季上升。从碳循环的角度看,引起这种季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图表题解题方法

高中政治图表分析说明题的解题技巧 一、分析说明题的特点 1、要求考生分析出整个材料的中心思想。 2、分析能力,作为一种考试目标,可以被分成要素分析、关系分析和组织原理分析等三种类型或三级水平。(注:第一级水平,要求学生把材料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鉴别交流内容的各个要求,或对它们进行分类。第二级水平,要求学生弄清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确定它们的相互联结和相互作用;第三级水平,则要求学生识别把交流内容组合成一个整体的那些组织原理、排列和结构。如,根据作品所展示的内容,排论作者的意图、观点或思想感情特性的能力等。)今年分析说明题偏重于考查第二、三组,因为要素分析是关系分析、组织原理分析的基础,如果考生不能清楚地分析出材料中各个要素的话,就无法正确描述要素之间的关系,或者推出材料的中心思想。 3、在试题设问方面,考生必须在读懂材料(图表和文字)的基础上分析回答。 二、高考的分析说明题事实上大体分为两种题型,一种是图表数据式材料分析题,一种是材料说明题(包括引文式,例如来自党和政府的文件,还有叙述材料论述题)分析题。 三、图表数据式材料分析题的解题思路 (一)“看”。看设问,浏览资料 1、首先主要看设问。审设问,不同设问决定了不同的答题方向。学生在答题时一定把问题看三篇,把问题当作一道作文题来审,把握

是从哪个方向来答题 2、其次浏览资料。 (1)审标题(表格名称)标题是图表的“眼睛”,它会告诉你图表反映的问题是什么。 (2)审图表(表格内的项目和数据)关键是找到数据变化的规律。 (3)审附注(解释性的和补充性的)这是考生最容易忽视的。它往往提醒图表内容的关键。 (4)注意特定年份的意义(如78年(改革开放)、97年(香港回归)、05年(免除农业税) (二)“比”。比数据,找结论。 1、纵向比较,前后数据之间比较 2、横向比较,左右数据的比较 3、同类比较,即同类数据之间比较,可把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看成一类公有制经济,把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其他经济看成另一类即非公有制经济。 4、整体比,即表与表之间的比较。 第二步比数据,学生一定要运语言来概括数据,不能用数据说明题目,也就是把数字用文字表达出来,别外除了描述数据的变化规律之后,一定要得出结论。 (三)“析”。分析原因,找措施。 数据呈现的是现象,或反映出来的问题,到了第二、三问一般都

图表题解题方法

怎样解、读高考图表题(一) 答题规范要求: 1.分点分段,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注意头尾对齐; 3.字迹工整、大小均匀; 4. 处理好写错的内容。 最终的效果:清晰、美观、训练有素。 一.从设问角度来看,高考图表题的问题有何特点,各问题之间有何内在逻辑性? 1.从形式上来看,图+表+文字材料;一题多问。 2.从内容上来看: 第一问主要考查图表反映了什么,属提出问题; 第二问主要考查各图表之间的关系,属分析问题。 第三问主要考查怎样认识或解决上述问题,属解决问题。 二.怎样解答第(1)问?(方法和技巧) 组织答案主要遵循下面的顺序进行: 在什么范围内(可以是年份、国别等),比较对象发生了哪些变化,这说明了什么本质。 具体答题模式(以范围是年份的为例): 答:表X反映了:从---年到---年,比较对象发生了什么变化(用概括性的语言将横比和纵对的结果写出来),这说明了什么本质(取得的成绩加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存在的问题)。 解答第一问需要注意的: 1.注意时间、范围的的界定; 2.变化+本质。 3.把数字信息转化为文字信息,禁止照抄表格数据。 4.特定年份的特殊意义,须准确理解。如1949、1978、1992等。 (这个是我们准确把握图表中心观点的重要启示) 5.答题简明扼要,避免啰嗦; 用语准确专业; 认真比较分析,不要漏信息点(尤其注释) 三.怎样解答第(2)问?(方法和技巧) 第(2)问的要求回答表格、图表之间有什么经济联系。 一般多为因果联系,即哪些具体的原因导致了什么样的具体结果。 具体的答案模式如下: 答:具体的“原因”是导致(负面的原因时用)或促进(正负的原因时用)具体的“结果”的重要原因。 (具体的“原因”或“结果”就是第1问中的“本质”。有时还要说明这种联系的本质.) 解答第二问需要注意的: 1. 因果关系准确,防止倒置; 2.严禁写“材料一是材料二的原因(结果)”,一定要写清楚具体的原因(结果); 3.答案要简明扼要、准确到位、不要漏点。

excel数据图表练习题

数据图表、数据筛选、分类汇总 1、以下关于图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图表可单独打印 B 、内嵌图表不能单独打印,只能和工作表一起打印 C 、通常独立图表中的图像大小不是实际大小 D 、双击图表可以激活该图表 2、Excel 2003下的购图书记表中,要选择所有价格在25至40元之间(含边界),出版社为文艺出版社或教育出版社,且页数大于500页的记录,若使用高级筛选,其条件区域的写法应为( ) (2010年高考) A B . C.

D. 3、( )Excel 2000中,当图表关联的数据发生变化时,对根据先 前数据已生成的图表没有影响。(2010年高考) 4、EXCEL2000中,使用“高级筛选”功能实现“教师情况一览表”中记录的选择,若要筛选出所有“职称”为“副教授”,并且“年龄”大于等于40岁的教师的记录,其条件区域的写法应( ) (2008年高考) A 、 B 、 C D 5、Excel2000中,在进行( )操作前面需要对工作表排序(2007年高考) A 分类汇总 B 自动筛选

C 高级筛选 D 自动求和 6、在Excel2000中,下面关于分类汇总的叙述错误的是()(2006年高考) A 分类汇总前必须按关键字段排序数据库 B 汇总方式只能是求和 C 分类汇总的字段只能是一个字段 D 分类汇总可以被删除,但删除汇总后排序操作不能撤销 7、在工作表中创建图表时,若选定的区域有文字,则文字一般作为()。 A、图表中图的数据 B、图表中行或列的坐标 C、说明图表中数据的含义 D、图表的标题 8、在Excel 2003中,假定存在着一个职工简表,要对职工工资按职称属性进行分类汇总,则在分类汇总前必须进行数据排序,所选择的关键字为______。 A、性别 B、职工号 C、职称 D、工资 9、在Excel 2003中,数据源发生变化时,相应的图表______。 A、手动跟随变化 B、自动跟随变化 C、不跟随变化

图表doc-利用函数坐标图,解答生物练习题

巧用图表解答试题 盛文龙(余姚中学315400) 图表具有直观,形象等特点,在生物学习中,用好图表可以更好地记忆、理解知识点,抓住知识要素,突破难点。挖掘图表中隐含的信息,有利于提高阅读、理解、表达和迁移等能力。运好坐标图,能促进能力的培养,提高学习效率。有些试题可能本身并没有图表,但若用其他方式去解释在理解上比较难,而用图表就可以把它形象直观的呈现出来。 例1、隐性基因(a)可表现为人的一种疾病,基因型为aa的儿童10岁前全部死亡,基因型Aa和AA的个体都表现为健康,在一个隔离的群体的一代(I)中该等位基因(a)在成人中的频率为0.0100。如果没有新的突变发生,在下一代(II)的成人中等位基因(a)频率,以及在下一代(II)的新生儿中杂合子(Aa)的频率变化趋势是() A.下降、上升B.上升、下降C.下降、下降D.上升、上升 解析:此题干中已知aa个体10岁前死亡,无法将a基因传递下去,所以在整个群体中,被选择淘汰的是a基因,a基因频率一定下降,A基因频率则一定上升,直接这样去分析的话,很难一下就确定Aa杂合子的频率是上升还是下降。如 果A基因频率为p,a基因频率为q,则p+q=1,根据哈迪 -温博格定律,Aa的基因频率为2pq,即2(1-q)×q。而y =2(1-x)x可以用坐标图表示(右图)。 由此坐标图可以看出,当x≤0.5时,越接近0,y值越 小,即当a基因频率小于0.5时,a越小时,Aa基因频率越 小。题干中已知I代中a频率为0.0100,由于aa个体10岁前全部死亡,下一代(II)中a频率下降,由图可知,Aa频率也为下降。所以答案为C。 例2、关于寒冷时体温稳定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寒冷时,酶活性自然增强,因而代谢加快 B.寒冷时经过皮肤所散的热量少于高温环境 C.经皮肤所散的热都是对生命活动没有意义的热 D.寒冷时,代谢增强与多种激素有关

中考数学图表信息题专题训练

第6课时图表信息题 图表信息题是中考常见的一种题型,它是通过图象、图形及表格等形式给出信息的一种新题型,在解决图表信息题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1、细读图表:(1)注重整体阅读。先对材料或图表资料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大体方向。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2)重视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而这可能正是这个材料的重要之处;(3)注意图表细节。图表中一些细节不能忽视,他往往起提示作用。如图表下的“注”“数字单位”等。 2、审清要求:图表题往往对答题有一定的要求,根据考题要求进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题目要求包往往括字数句数限制、比较对象、变化情况等。 3、准确表达解答图表题需要用简明的语言进行概括。解答前,要正确分析图表中所列内容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再归纳概括为一个结论。在表述时要有具体的数据比较、分析,要客观地反映图表包含的信息,特别要注意题目中的特殊限制。 类型之一图形信息题 找规律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找规律既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又需要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在解决图形问题的时候应从图形的个数、形状以及图形的简单性质入手。 1.(·沈阳市)观察下列图形的构成规律, 根据此规律,第8个图形中有个圆. 2.(·聊城市)如下左图是某广场用地板铺设的部分图案,中央是一块 正六边形的地板砖,周围是正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地板砖.从里向外的第 1层包括6个正方形和6个正三角形,第2层包括6个正方形和18个正 三角形,依此递推,第8层中含有正三角形个数是() A.54个B.90个C.102个D.114个 3.(·桂林市)如上右图,矩形A1B1C1D1的面积为4,顺次连结 各边中点得到四边形A2B2C2D2,再顺次连结四边形A2B2C2D2四边 中点得到四边形A3B3C3D3,依此类推,求四边形A n B n C n D n,的面 积是。 内部,画1条射线,可得 4(·襄樊市)如图,在锐角AOB 3个锐角;画2条不同射线,可得6个锐角;画3条不同射线, 可得10个锐角;……照此规律,画10条不同 射线,可得锐角个. 类型之二图象信息题 此类题目以图象的形式出现,有时用函数图象 的形式出现,有时以统计图的形式出现,需要要把所给的图象 信息进行分类、提取加工,再合成. 5.(?莆田市)如图表示一艘轮船和一艘快艇沿相同路线从甲 港出发到乙港行驶过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下列结论 错误的是() A.轮船的速度为20千米/小时 C.轮船比快艇先出发2小时 B.快艇的速度为40千米/小时 D.快艇不能赶上轮船 6.(?滨州市)如图,在矩形ABCD中,动点P从点B出发,沿 BC、CD、DA运动至点A停止,设点P运动的路程为x,△ABP的面积为y,如果y关于x的

图表题的类型和解题方法

图表题的类型和解题方法 一、图表题的类型 生物图示也是一种语言,它是用特殊的符号、色彩和图形来反映生命现象的发生、发展以及生物的结构、生理和相互联系,它浓缩了大量的生物知识信息,是生物知识的重要表达方式。 1.文对图的转换 图表具有系统化、直观化、形象化的特点。比如,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的DNA分子数、染色体个数呈现规律性变化,这些变化请在坐标曲线图表示: 2.图对文的转换 识图、析图、用图是生物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掌握图示中的符号、自变量的特定含义,快捷准确地识别图、理解图和应用图。如下图所示,用2mol/升的乙二醇和2mol/升的蔗糖液分别浸泡某植物细胞,根据题设条件和图示结果可联想到几个知识点:

3.图对图的转换 教学中常有些生物图示只从某个方面反映生命活动的特征,为了全面系统化地理解生物知识,可进行图对图的转换,以突出对象的本质特征,帮助记图、识图,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这节内容中,介绍了碳的循环图,那么将这个图简化提炼处理,就可转化成物质循环的示意图。请将下图补充完整。 二、图表题的解题方法 1.抓好基础,培养识图能力 注重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这是解图表题的基础和关键。课本中的插图十分重要,它不但是编者对教学重点的另一种表达方式,也是对教材中文字难于表述内容的高度概括,是富有生命力的直观教学手段,因此,要认真阅读,弄清插图的内涵和外延,在此基础上再造想象,培养创造性思维。 2.找出隐含条件,培养逆推能力 图形题中的已知条件一般包含在文字叙述、图例、图像的变化或比例中。一些比较有技巧的题都巧妙地将信息隐藏在图像中而不会太明显,这就要求我们能利用逆推法:即要解决问题必须已知哪些条件,再从图形中透过现象看本质,从中找出所需的已知条件。例如,将某种绿色植物的叶片,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在10℃、20℃的温度下,分别置于5000勒克斯、20000勒克斯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结果如图所示。①该叶片的呼吸速率在20℃下是10℃的倍。②该叶片在10℃、5000勒克斯的光照下,每小时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量是 mg。③该叶在20℃、20000勒克斯的光照下,如果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都是葡萄糖,每小时产生的葡萄糖为 mg。

图像图表专题复习题整理

图像图表专题复习题 考点一:金属与酸反应 【例一】相同质量的Al和Mg分别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图中横坐标表示与酸反应的时间,纵坐标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能正确表示两种金属反应情况的是下图中的() A B C D 解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越靠前,反应的速率越快,在坐标中斜线越陡,相同质量的Al和Mg分别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铝生成的氢气比镁多.【例二】如图示出的是将铁、锌、铝、银分别插入足量的CuSO4溶液后,金属溶解的质量与析出金属的质量关系.图中直线a表示() A、锌 B、铁 C、铝 D、银 解析:根据金属与硫酸铜的反应质量关系进行分析,通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 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与图象的对比得出正确答案. 考点二:酸与碱作用 【例三】(2008?济宁)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需要利用中和反应原理来降低某些环境中酸或碱的含量.学校课外活动小组利用5%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加到10mL5% 的稀盐酸中,将测得溶液pH的变化绘制成右图所示曲线.分析曲线得到的以下 说法中,合理的是() A、滴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呈酸性,pH=0 B、滴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溶液显碱性,pH=14 C、滴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至恰好反应,溶液呈中性,pH=7 D、未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显酸性,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溶液显碱性 解析:A、根据图象的起点进行分析,B、根据滴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的图象走向进行分析C、根据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时的图象进行分析,D、根据反应前后的图象进行分析. 【例四】向CuCl2和盐酸的100g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0% 的NaOH溶液,参加反应的NaOH溶液质量和生成沉淀的质量 关系如图,仅考虑沉淀为Cu(OH)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整个反应中,氯离子个数减少 B、P点溶液中的溶质只有一种 C、M点溶液比P点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大 D、沉淀完全时,m1的数值为80

图表作文练习题目

图表作文样题与样文举例 样题一: Directions: For this part, you are allowed 30 minutes to write a composition on the topic How People Spend Their Holidays. You should write at least 120 words, and base your composition on the table and the outline given below: 1、根据上表,简要描述1990年、1995年、2000年某城市人们度假方式的情况及其变化; 2、请说明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 3、得出结论。 How People Spend Their Holidays As is clearly shown in the table that there was a dramatic change in the way people spent their holidays between 1990 and 2000. Especially, in 1990, 63% of people spent their holidays at home, while the figure decreased considerably to 24% in 2000. There are three reasons for this phenomenon. To begin with,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oriented

中考语文图表分析题专项训练1

中考语文图表分析题专项训练 图表题是语言和图形的综合题,具有简明直观,概括性强,知识覆盖面广,涉及学科多等特点。浏览近几年来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我们会注意到,图表类材料不时出现在一些地方的中考语 文试题中,并有方兴未艾的趋向。这类题型的出现无疑使较为单一的文字材料变得活泼而生动。而且图文转换综合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它要求从原始材料中筛选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并运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观点。近年各省市中考语文科的命题,更加突出对考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考查,注重考生创造能力的发挥,试题注意情境的设置,内容更贴近现实生活,体现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工具性特点.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图表分析题型理应得到重视.下面谈谈图表分析题的解题思路。 图表题她一般是给出一幅图表,要求考生能根据图表的信息作出相关的答题,主要考察学生认图判断、查找相关信息和语言表述等方面的综合能力。题型一般分为三种:一是直接概括图表的内容,一是说说从图表中得到的启示,另一是与图表相关的开放性题,如写宣传标语、写对联等。 下面是对不同学段学生体育锻炼的科学性的调查。阅读下表,你得出什么结论? 体育锻炼的科学性 参与运动前的准备活动活动结束做整理 做了无所谓不需要做了无所谓没有小学37。333.6 29.1 30。7 27.342 初中38。1 33.4 28.5 35。2 32。732.1 高中50.324。4 25。3 45.8 15.4 38.8 结论:

第一步:仔细审读扣题旨。包括审读图表的标题、内容和题目要求。有些细节(如表注)也要认真审读。 一审标题。标题往往是对整个图表内容的概括,反映了图表的主题。因此标题对我们答题起到了提示、指向作用.抓住了标题,就圈定了答题的范围,把握了答题的主题,明确了解题方向,答题就不会走题。上题中图表的标题为“体育锻炼的科学性",也就告诉我们表格反映的是不同学段对体育锻炼科学性的认识的深浅,而不仅是不同学段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不同了。 二审图表。图表是得出结论或反映问题的主要依据。在审图表时,要特别重视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而这可能正是这个材料的重要之处,这也是得到结论的源头。我们可对图表中的数据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在比较中发现变化,发现差距,发现问题,从而得出结论。上题中,通过横向比较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差距:不同学段的学生认识不到体育锻炼科学性(认为“无所谓”和“不需要”)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要远远高于认识到体育锻炼科学性(“做了”)的比例;通过纵向比较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这样一种变化趋势:随着年级的升高,“做了”人的数比例越来越高,而认为“无所谓”和“不需要”的人数比例越来越低。 三审要求。根据考题要求提供的“信息”,带着“问题”审读图表,使审读图表更具指向性,更准确地把握图表的中心(尤其是在有些图表没有标题,但在题目要求中告诉你这是一张什么图表时)。同时也只有根据要求答题,才能有的放矢,避免答题偏向. 第二步:认真思考找规律。在前面仔细审题的基础上,根据观察所得,结合标题、图表内容和要求,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思维方法进行思考,分析出表中有关材料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阅读图表首先应读图名、读图例、读内容、读功能、读附注等环节,不局限于某一点或某一面,不放过图表中的任何一个细节,进行正面和侧面、纵向和横向的多维思维。其次,及时筛选信息,努力寻找信息点,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找准

(完整word)初三化学图像图表专题训练

图像图表专题训练 化学图表题在历年各地中考试题中出现机率很高。其特点为利用有限的文字信息,将化学知识以图表的形式呈现出来,较好地考查了同学们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怎样才能解好图像题呢?首先要读懂题目中有限的文字信息,弄清考查的是哪方面的化学知识,对物质的量作了哪些说明,实验进行的程度如何等等;其次要看清横纵坐标轴(也称x 、y 轴)所表示的具体意义;再有就是对整个函数图像进行多角度认真地分析,这是解好图像题的关键环节。 考点一:金属与酸反应 【例一】相同质量的Al 和Mg 分别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图中横坐标表示与酸反应的时间,纵坐标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能正确表示两种金属反应情况的是下图中的 ( ) A B C D 解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越靠前,反应的速率越快,在坐标中斜线越陡,相同质量的Al 和Mg 分别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铝生成的氢气比镁多. 【例二】如图示出的是将铁、锌、铝、银分别插入足量的CuSO 4溶液后,金属溶解的质量与析出金属的质量关系.图中直线a 表示( ) A 、锌 B 、铁 C 、铝 D 、银 解析:根据金属与硫酸铜的反应质量关系进行分析,通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与图象的对比得出正确答案. 【练练】 1、等质量的甲乙两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 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判断中,错误的是( ) A 、金属活动性甲比乙强 B 、若甲是铁,则乙可能是锌;若甲是铝,则乙可能是镁。 C 、若稀硫酸的质量相等,则甲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比乙大 氢气的质量/g 反应时间/s 甲 乙

阅读理解图表题专项讲解

龙文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教师:学生:日期: 年月日星期:时段: 课题阅读B篇专项讲解 教学目标阅读理解图标题专项讲解并练习 重点、难点重点:准确定位,返回原文 考点及考试要求 教学内容 一、上节课知识点的回顾与反思: 二、新授课内容: 一,特点分析 1,应用文文体,以图或表的形式出现 2,文章内容新颖,多见于报刊,杂志 3,多以细节题形式考察,题目难度不大 二,做题步骤(准确定位,返回原文) 1,根据图表中主题句,黑体字,标题粗略段落内容方向 2,利用题干提问的内容,定位对应的段落和句子 3,利用题干中的重要信息词,准确确定相关信息句,判断并确定答案 三,常考题型分析 1, 正误判断题:四个选项都必须回到原文进行判断,做到“无出源,不判断” 2, 价格运算题:运算之前注意文中提及的细节,如:最高价,免费,折扣,团体价 3, 主旨大意题:注意图标的开头,副标题及总起句 The value-packed, all-inclusive sight-seeing package that combines the best of Sydney's harbour, city, bay and beach highlights. A SydneyPass gives you unlimited and flexible travel on the Explorer Buses: the 'red' Sydney Explorer shows you

around our exciting city sights while ③the 'blue' Bondi Explorer visits Sydney Harbour bays and famous beaches. Take to the water on one of three magnificent daily harbour cruises(游船). ①You can also travel free on regular Sydney Buses,Sydney Ferries or CityRail services (limited area), so you can go to every corner of this beautiful city. Imagine browsing at Darling Harbour, ④sampling the famous seafood at Watsons Bay or enjoying the city lights on an evening ferry cruise. The possibilities and plans are endless with a SydneyPass. Wherever you decide to go, remember that bookings are not required on any of our services so tickets are ⑤treated on a first in, first seated basis. SydneyPasses are available for 3, 5 or 7 days for use over a 7 calendar day period. With a 3 or 5 day pass you choose on which days out of the 7 you want to use it. ②All SydneyPasses include a free Airport Express inward trip before starting your 3, 5 or 7 days, and the return trip is valid (育效的) for 2 months from the first day your ticket was used. SydneyPass Fares *A child is defined as anyone from the ages of 4 years to under ~6 years. Children under 4 years travel free. **A family is defined as 2 adults and any number of children from 4 to under 16 years of age from the same family. 1. A SydneyPass doesn’t offer unlimited rides on A. the Explorer Buses B. the harbour cruises C. regular Sydney Buses D. CityRail services 分析:细节题;题目中A SydneyPass doesn’t offer unlimited rides文章中①处意义表达一致。可见答案为D。 2. With a SydneyPass, a traveller can _. A. save fares from and to the airport B. take the Sydney Explorer to beaches C. enjoy the famous seafood for free D. reserve seats easily in a restaurant 分析:细节判断题;由文章②处可判断A项正确,文章③处可判断B项错误,文章④处可判断C项错误,文章⑤处可判断D项错误。 3. If 5-day tickets were to be recommended to a mother who travelled with her colleague and her children, aged 3, 6 and 10, what would the lowest cost be? A. $225. B. $300. C. $360. D. $420. 分析:细节运用题:根据文中表格所示,题中成人2*120=240,收费孩子2*60=120,免费孩子1*0=0,最终为360,所以选C。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