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碘131治疗甲状腺癌的规范

碘131治疗甲状腺癌的规范

碘131治疗甲状腺癌的规范
碘131治疗甲状腺癌的规范

碘131治疗甲状腺癌的规范

全网发布:2012-07-27 14:27 发表者:袁媛6685人已访问

放射性碘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规范

甲状腺癌的治疗在国内处于一片混乱状态,虽然国外有一系列相关指南,但国内的医生大多不甚了解,为此,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核医学分会以及外科学分会曾经在大连召开会议,期望对本病的治疗给予规范性指导,但因为三个学会的专家观点不一,意见分歧较大,最终未能如愿。值得庆幸的是,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于2008年制订了一个指导性意见,这对规范我们处理甲状腺癌具有较好的帮助作用。下面将全文发表如下。

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在国际上已有60年的历史,我国开展此项工作亦近50年。目前,国内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均已开展此项治疗工作,成为DTC最主要的方法之一。外科手术切除、131I治疗与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的联合应用是国际上公认治疗DTC的理想方案。

131I治疗包括外科手术后的131I清除DTC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清甲)治疗和复发及转移病灶的治疗。清甲治疗后,当患者血清Tg≤2ng/ml(未服甲状腺激素状态下),即达到治疗目的,开始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并定期随访。在随访中,Tg≥10ng/ml(未服甲状腺激素状态下或服用甲状腺素抑制TSH治疗时Tg>5ng/ml)或发现复发及转移病灶,应进行131I转移病灶的治疗。由于分化型甲状腺癌细胞具有摄碘功能,因此,病灶可以聚集131I,通过β射线的辐射生物效应,发挥治疗作用。临床实践证明,大多数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对131I均敏感,临床疗效肯定。

一、131I清除DTC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清甲)

1.清甲的理由

①131I可摧毁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中难以探测的微小甲状腺癌病灶;

②有利于进行全身131I显像;

③有利于通过测定Tg水平监测甲状腺癌;

④乳头状癌有双侧、微小多灶、局部淋巴结转移的趋势,局部潜伏及发展期长、复发率高;

⑤DTC具有局部浸润特点,复发可能性增大。

目前回顾性研究发现131I清除DTC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可减少肿瘤复发和降低病死率;低危患者中没有发现类似的效果;但尚缺乏前瞻性研究结果。

2.适应证

①Ⅲ和Ⅳ期(TNM分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

岁Ⅱ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45②所有年龄小于

③大多数年龄大于45岁Ⅱ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

④选择性Ⅰ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特别是那些肿瘤病灶多发、出现淋巴结转移、甲状腺外或血管浸润的患者。

⑤激进型病理类型的患者(高细胞、岛细胞或柱细胞类型)。

分化型甲状腺癌的TNM分期

一、参考指标

(1)原发肿瘤(T)

注:所有的分类可以再分为:a.孤立性肿瘤;b.多灶性肿瘤(其中最大者决定分期)。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核医学科陈立波

T0 无原发肿瘤证据

T1 肿瘤局限于甲状腺内且最大径≤2cm

T2 肿瘤局限于甲状腺内且最大径>2cm,但≤4cm

T3 肿瘤局限于甲状腺内且最大径>4cm,或伴有甲状腺外微小突破(肿瘤大小不限)

T4a 肿瘤突破甲状腺包膜侵及皮下软组织、喉、气管、食管或喉返神经(肿瘤大小不限)

T4b 肿瘤侵犯椎前筋膜、包绕颈动脉或纵隔血管

TX 肿瘤大小不详且无腺外侵犯

(2)区域淋巴结(N)

注:区域淋巴结包括颈正中部、颈侧和上纵隔淋巴结

N0 无淋巴结转移

N1a VI区淋巴结转移(气管前、气管旁和喉前/Delphian淋巴结)

N1b 转移至单侧、双侧或对侧颈部或上纵隔淋巴结

NX术中未评估淋巴结

(3)远处转移(M)

M0 无远处转移

有远处转移M1

MX 远处转移未评估

二、分期

(1)<45岁

I期任何T任何N M0

II期任何T任何N M1

(2)≥45岁或45岁以上

I期 T1N0M0

II期 T2N0M0

III期 T3N0M0、T1N1aM0、T2N1aM0、T3N1aM0

IV A期T4aN0M0、T4aN1aM0、T1N1bM0、T2N1bM0、T3N1bM0、T4aN1bM0

IV B期 T4b任何N M0

IV C期任何T任何N M1

注:该表引自美国甲状腺学会(ATA)2006年《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病人的处治指南》

注:该表引自美国甲状腺学会(ATA)2006年《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病人的处治指南》

3.禁忌证

①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

②甲状腺手术后伤口创面未完全愈合者。

③肝肾功能严重损害,WBC<3.0×109/L。

4.患者准备

停服甲状腺片或L-T4 4~6周(目的是使TSH升高到30μIU/mL左右),忌碘2~4周,测定甲状腺激素、TSH、Tg、TgAb、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胸片等。推荐给予低碘饮食(饮食碘< 50μg/d) 1-2周。

专家推荐

①在甲状腺切除后不服用甲状腺激素,术后4~6周直接行131I去除残留甲状腺组织。

②由于半数以上患者手术残留的甲状腺组织或有功能的转移灶产生了足以抑制TSH的甲状腺激素,导致水平。TSH,因此,遇到上述情况在清甲治疗时可以不必考虑30μIU/mL不能达到TSH.

③可以应用重组人促甲状腺激素来升高TSH。

④清甲治疗前131I全身显像必要性不大。临床更常用的方法是,在大剂量131I治疗后5~7天行全身扫描。

5.治疗

常规给予131I 3.7GBq(100mCi),如在清甲治疗前已经发现有功能的转移灶,剂量可增到5.55~7.4GBq(150~200mCi)。清甲治疗后5~7天行全身显像,可明确残留甲状腺组织的多少并可发现转移灶。

如果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超过一叶,吸131I率较高的患者,应争取再次手术,如不能手术则首次清甲的131I剂量可酬减。

清甲治疗后及时给予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一般要求甲功在正常水平而TSH尽量降到0.3~0.5μIu/ml,抑制DTC细胞的转移和生长。

专家推荐

①131I 的治疗方案:多数医生主张75~150mCi的固定剂量,按照这个方案,85%以上的患者一次治疗可以达到完全清除。

②目前并没有发现5.55 GBq (150mCi)的131I治疗后出现白血病或肿瘤发生率升高的证据,所以单次治疗剂量不超过

5.55 GBq( 150mCi)是安全的。

③对于青少年、育龄妇女和肾脏功能不全的患者可酌情减小剂量。

注意事项

①为减轻局部症状可口服强的松,持续1周左右。

②服131I后嘱患者多饮水、多排尿,以减轻腹腔、盆腔的照射。

③服131I后嘱患者含服维生素C或酸性糖果,以促进唾液分泌、减轻涎腺损伤。

④在清甲治疗后女性1年内、男性半年内避孕。

⑤如出现放射性甲状腺炎、涎腺炎、颈前水肿、明显消化道症状或骨髓抑制,应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对症治疗。

⑥大剂量131I治疗对白细胞、血小板可产生一过性影响。多次治疗之后可出现持续性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应给予支持治疗。

⑦少部分接受大剂量131I治疗的妇女可出现一过性闭经或月经周期改变。

6.疗效判断与随访

)清甲成功的判断标准1.

甲状腺床吸131I率<1%;

131I显像甲状腺床无放射性浓聚。

2)随访

一般在治疗后3-6月进行。如发现仍有残灶或有转移灶则重复应用131I治疗,如清甲完全未发现转移则1年后随访,若为阴性则2年后随访,若还为阴性则随访间隔可延长到每5年重复一次,至终身。若已发现转移,应尽早随访并及时安排治疗。

DTC治愈的标准:甲状腺手术后行放射性碘清除残余甲状腺组织的患者满足如下标准,被认为肿瘤治愈。

①没有肿瘤存在的临床证据。

②没有肿瘤存在的影像学证据。

③清甲治疗后131I全身显像没有发现甲状腺床和床外组织摄取131I。

④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情况下和TSH刺激情况下,在无TgAb干扰时,测不到血清Tg。

随访前应停用T4 4周(甲状腺片或T3 2周)。随访时应测定Tg、甲状腺激素水平、抗体水平、三大常规、肝肾功能, 131I 全身扫描,胸片等。 131I清除治疗后口服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

专家推荐:

①DTC患者经手术治疗和131I完全去除甲状腺后,在接受甲状腺激素治疗情况下,血清Tg浓度低于2ng/ml可排除疾病。

②清甲治疗后,随访中Tg≥10ng/ml(未服甲状腺激素状态下)或服用甲状腺素抑制TSH治疗时Tg>5ng/ml,应行131I 全身显像以寻找可能存在的复发或转移灶。

二、131I治疗DTC转移灶

1.患者准备

与131I清除DTC术后残灶基本一致。停服甲状腺片或L- T44~6周(若时间未达标准,但TSH升高到30μIU/ml也可进行131I治疗),忌碘2~4周,测定甲状腺激素水平、Tg、TgAb、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胸片等。

2.131I治疗

可以根据病灶转移部位确定131I剂量,甲状腺床复发或颈部转移可给予3.7~5.55GBq(100~150mCi),肺转移5.55~7.4GBq (150~200mCi),骨转移7.4~9.25GBq(200~250mCi)。如发生弥漫性肺转移,为防止发生放射性肺炎或肺纤维化,要求给药48小时后体内滞留131I小于2.96GBq(80mCi)。对于微小肺转移病灶,只要病灶对131I有反应,就可以每6-12个月重复治疗,可得到最高的缓解率。中枢神经治疗。131I能力,可以使用131I 系统转移病灶,如有摄.

131I治疗后5~7天行全身显像,可明确转移灶数目、位置、大小和摄131I情况。 131I治疗后及时给予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一般要求TSH尽量降低而甲功可在正常水平高限,抑制DTC细胞的转移和生长。

完全缓解,低危病人TSH 控制在0.3-2 μIu/ml;完全缓解,中危病人TSH控制在 0.1-0.5 μIu/ml ;没有完全缓解,高危病人者TSH<0.1μIu/ml。

低危病人:在行早期手术和残余组织清除术后没有局部或远处转移灶,所有的肉眼可见肿瘤被清除,局部组织结构没有肿瘤浸润,肿瘤组织类型为非侵袭型(如,高柱状细胞,岛状,复层细胞)或没有血管浸润,以及,治疗后行第一次131I 全身显像时无甲状腺外组织摄取。

中危病人:早期手术后有微小肿瘤侵及甲状腺周围软组织,肿瘤组织类型为侵袭型或血管浸润。

高危病人:有肉眼可见的肿瘤浸润,未完全切除肿瘤组织,有远处转移灶,甲状腺残余组织清除术后行131I全身显像时有甲状腺外组织摄取。

注意事项

①为减轻局部症状可口服强的松,持续1周左右;

②服131I后嘱患者多饮水、多排尿,以减轻腹腔、盆腔的照射;

③服131I后嘱患者含服维生素C或酸性糖果,以促进唾液分泌、减轻涎腺损伤;

④在131I治疗后女性1年内、男性半年内避孕。

⑤如出现放射性甲状腺炎、涎腺炎、颈前水肿、明显消化道症状或骨髓抑制,应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对症治疗。

⑥大剂量131I治疗对白细胞、血小板可产生一过性影响。多次治疗之后可出现持续性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应给予支持治疗。

⑦少部分接受大剂量131I治疗的妇女可出现一过性闭经或月经周期改变。

专家推荐

①为避免骨髓抑制等严重并发症,同时使转移灶受到最大的辐射。单次治疗使用 131I的剂量一般不超过300mCi。

②根据不同转移部位而决定的固定剂量法或100mCi的固定剂量法,经循证医学的资料证明安全、有效。

③.为使患者血清TSH水平升高,可避免因停用甲状腺激素而使患者出现的甲减症状,可以使用重组人促甲状腺激素(rhTSH),但目前缺乏循证医学证据。

④针对DTC在多次治疗后发生失分化,可以使用维甲酸辅助治疗,但目前缺乏循证医学证据。维甲酸在部分患者出现较严重的粘膜皮肤刺激现象,应引起注意,其副作用还有血脂升高,可对症处理。.

⑤131I治疗中使用锂剂抑制碘从甲状腺释放但不影响碘摄取,从而增加131I在正常甲状腺组织和肿瘤组织中的滞留。因为至今没有充分的临床资料证明在131I治疗时加用锂剂可以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故不推荐也不反对使用锂剂。3.随访

131I治疗DTC转移灶后的随访: 131I治疗后3~6个月进行复查,停服L- T44~6周或停L- T4改服T3或甲状腺片3周、再停T3或甲状腺片2周,进行131I全身显像。 131I显像发现转移灶摄取131I降低或消失、病灶缩小或数目减少,为治疗有效;Tg和TgAb的水平降低或消失,为治疗有效。

如131I显像发现转移灶摄取131I异常浓聚或Tg≥10ng/ml(未服甲状腺激素状态下)或服用甲状腺素抑制TSH治疗时Tg>5ng/ml,则提示有活动性DTC病灶,是再次131I治疗的指征。重复治疗131I剂量的确定与首次治疗相同;重复治疗的次数和累积131I总量没有严格界限,主要根据病情需要和患者身体情况而定,重复治疗间隔为3-6个月。随访时还应测定血常规、肝肾功能、胸片等检查。

专家推荐

①131I全身显像被用于DTC患者治疗后的随访,对选择治疗方案及确定治疗剂量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如病灶有明显的131I摄取,是进行大剂量131I治疗的指征;相反,如病灶摄131I功能较差,则预示131I治疗效果差;如未见病灶浓聚131I ,则不适宜治疗,应考虑选择其它治疗方案。

②定期随访中服用甲状腺素抑制TSH治疗时Tg>5ng/ml,或停用甲状腺激素,TSH升高后刺激的Tg>10ng/ml,均高度提示DTC复发或体内存在转移灶。应行131I全身显像以寻找可能存在的复发或转移灶

③当Tg升高,而131I全身显像阴性,可给予131I 3.7-7.4GBq( 100-200mCi),若131I治疗后显像仍不能发现病灶,应行18FDG-PET显像。如PET显像仍阴性,密切随访Tg和PET。如PET阳性,可手术、外放疗、化疗、射频消融等治疗。

甲状腺癌术后口服碘131治疗的临床护理效果研究

甲状腺癌术后口服碘131治疗的临床护理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甲状腺癌术后口服碘131治疗的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65例甲状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行甲状腺切除术,且在术后进行口服碘131治疗,对所有患者实施治疗前后的相关心理护理、放射防护、隔离护理等,观察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所有术后口服碘131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实施护理后,病灶完全消失的患者有34例,占52.3%,其余的31例患者中,病灶均较治疗前得到明显缩小,占47.7%,针对出现癌组织转移的患者,经积极治疗及护理后,取得显著的控制效果;所有患者中,针对本次护理表示满意的总例数为63例,护理总满意度为96.9%。结论针对甲状腺癌术后口服碘131治疗的患者实施护理措施,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能够明显减小病灶的面积,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 标签:甲状腺癌;碘131治疗;临床护理;效果研究 甲状腺癌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是恶性肿瘤之一[1]。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放射性物质得到广泛应用,导致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出现明显上升趋势,是近年来所有恶性肿瘤中增长率最快的疾病,尤其以女性患者多见[2-3]。临床治疗中,主要的治疗方法为外科手术切除,但是,针对某些患者而言,手术切除无法将甲状腺癌组织完全切除[4]。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65例甲状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行甲状腺切除术,且在术后进行口服碘131治疗。其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所占例数分别为20例和45例;年龄为27~65岁,病程3~10个月;分化型与未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所占例数分别为38例和27例,出现肿瘤细胞转移的例数为13例。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进行甲状腺癌切除术,术后给予口服碘131治疗。口服碘131治疗法为一次口服法,在空腹情况下服用,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剂量,出现癌组织转移者于无癌细胞转移者的剂量分别为150~250mic和50~100mic。所有患者口服碘131后,观察患者有无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通常患者口服碘131 2h后可进食,并进行为期7d的隔离。 1.2.2治疗前护理治疗前,所有患者停用甲状腺素片3~4w,T3片剂停药2w,停药期间进食含碘食物(海带、紫菜、深海鱼、碘盐等)。常规进行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等各项检查,并对所有患者进行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球蛋白等含量以及甲状腺吸碘率测定。除此之外,应重视患者治疗前的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告知患者碘131治疗的原理及目的,并详细解释碘131治疗后的辐射防护相关知识,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

甲状腺癌碘131治疗的认识误区

甲状腺癌碘131治疗的认识误区 黄东航教授(福建省立医院基本外科,福州)碘131治疗是甲状腺癌术后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我们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总结出甲状腺癌患者在对碘131治疗的认识上存在以下五个误区。福建省立医院基本外科黄东航 误区一、手术已经切除干净,不再需要碘131治疗碘131治疗包括“清甲”(清除甲状腺组织)和“治疗”。“清甲”是指用碘131摧毁术后残留的正常甲状腺组织。其理论基础是:与其他癌症不同,甲状腺癌多数是多个中心发生的,即使通过CT、B超、手术等探测到甲状腺内只有1 个癌结节,但是在甲状腺其他部位也可能有癌细胞,只是因为癌细胞较少而未形成明显的癌结节。有人认为好的外科专家会将甲状腺全部切除干净,不会残留有正常甲状腺组织或癌组织。这是误解,再高明的外科专家,只能做到肉眼切除甲状腺或癌组织,而不能做到显微镜下的完全切除,即术后仍有少量的甲状腺细胞或癌细胞残留,这些残留的甲状腺细胞或癌细胞必须由服碘131来消灭。利用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型癌细胞具有高度摄取和浓聚碘的能力,让患者口服碘131,碘131进入体内会被甲状腺癌细胞特异性地吸收,碘131释放的β射线会将隐藏于体内任何部位的甲状腺癌细胞消灭,因此碘131治疗甲状腺癌是真正意义上的靶向治疗,

也使甲状腺癌成为第一个能被人类彻底治愈的恶性肿瘤,很多经过碘131治疗后的甲状腺癌患者预期寿命会像正常人一样。因此甲状腺癌患者手术后行碘131治疗会为患者带来极大的益处,会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减少癌症的复发。 当然,并非所有甲状腺癌病人用131碘治疗均有获益。一般而言,放射性碘治疗对乳头状癌及滤泡型癌较有效,可当作手术后及并发软组织转移的辅助疗法。但它对骨骼转移或肺部大结节性转移的治疗效果较差。治疗前要了解其是否能浓聚碘131。如果不能浓聚碘131的癌组织,不论属于哪种病理类型,均不适合于碘131治疗。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开始时不能浓聚碘131,但经过各种预治疗后,病灶能浓聚碘131,仍可用碘131来治疗。至于未分化癌、髓样癌,则一般对放射性碘治疗无反应。早期的低危分化型甲状腺癌碘131治疗手术治疗加甲状腺素抑制治疗效果很好,再行碘131治疗并无获益。目前对那些并有远处转移但临床上并无症状的患者,是否应重复给予放射性碘治疗,也尚无一致的结论。特别是考虑到在每次给予放射性碘治疗前都必须先将患者 调整处于血中高TSH浓度的环境下,是否反而会将加速癌细胞的生长,也是临床医师必须加以考虑的问题。目前主张分化型甲状腺癌癌灶直径在2厘米以下,且无淋巴结及远处转移者不需行碘131治疗。对癌灶直径大于2厘米,或癌灶有显微镜下甲状腺外浸润,或有淋巴结转移者,可推荐做碘131

放射性核素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护理

放射性核素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3-07-18T11:37:00.047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13期供稿作者:周菊[导读] 治疗甲状腺癌时使用131碘剂量大,除了病灶摄碘外,大量131碘从尿液、汗液、唾液中排出。 周菊(湖北省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核医学科 434000)【摘要】对40例接受大剂量131I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病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放射防护及健康宣教措施40例病人均顺利出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分化型甲状腺癌 131I 大剂量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3-0293-02 甲状腺癌原发灶应以手术切除为首选疗法,但对不能或难以手术的淋巴腺、隐匿转移、肺和骨转移灶宜用131I治疗。近几年,我科使用131I治疗术后的甲状腺癌病人40例,治疗后加强放射防护,严密观察副反应和并发症并及时处理后,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04年6月~2011年10月本院分化型甲状腺40例(男19例,女21例);年龄28~65岁,平均年龄48.5岁;甲状腺全切除术18例,手术后有残留甲状腺22例;病理诊断:乳头状腺癌20例,滤泡状腺癌10例,混合性腺癌10例;骨转移8例,肺转移10例,颈转移10例,全身多处转移12例;131碘治疗1次12例、2次20例、3次8例。 1.2 治疗方案对于有残留甲状腺的患者,先行131碘去除残留甲状腺治疗,4月后再行转移灶治疗。131碘口服剂量:去除残留甲状腺治疗为50~100 mCi,颈部转移灶治疗为100~150 mCi,肺转移灶治疗为150~200 mCi,骨转移灶治疗为200~250 mCi[1]。口服131碘后7 d行全身影像检查病灶摄碘程度和转移部位,4月后复查血清甲状腺球蛋白,如大于10Lg/L,根据病情继续行131碘治疗。 2 结果 10例骨转移、10例肺转移、颈转移20例患者经131碘治疗后病灶减小或消失。 3 护理 3.1 治疗前护理 停用甲状腺素片或优甲乐4~6周,停用含碘的药物或食物4~6周;治疗前1周内做B超、心电图、全身骨显像、胸片、甲状腺功能全套、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治疗前2 d起口服强的松10mg、每日3次,连服10 d,以预防和缓解治疗期间的局部水肿[2];治疗当日空腹,如有感冒发热、腹泻、呕吐等暂缓治疗[3];教会患者自测体温、脉搏。 3.2 治疗后护理 治疗甲状腺癌时使用131碘剂量大,除了病灶摄碘外,大量131碘从尿液、汗液、唾液中排出。对这部分患者应让其住院治疗,限制社会交往活动,待其产生的辐射危害降至安全范围后再出院[4]。护理中注意外照射防护和避免131碘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患者住单人房间,谢绝探视,孕妇和儿童不宜与患者接触[5];指导患者正确处理排泄物和污染物,衣裤、被褥作一定的放置衰变处理,且单独清洗;医护人员接触患者时,穿防护服,尤其在服131碘后3 d内,各项治疗护理相对集中,尽量缩短接触放射线的时间;患者体内滞留量<30 mCi可出院。 3.3 并发症护理 急性胃肠反应:由于131I口服后对胃肠道有一定刺激,少数病人在服药后12 h内可出现乏力、食欲不振、腹胀、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此时可指导病人多饮水,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症状重者予药物保护胃黏膜[6]。本组出现恶心12例,呕吐8例,腹泻2例,经对症处理后症状均于3 d内缓解。颈前部肿胀:术后残留甲状腺较多的病人,治疗后容易引起周围组织水肿,出现颈前区肿胀、喉头水肿,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窒息。密切观察病人有无颈前部肿胀、疼痛及咽痛,有无胸闷气促,并备好急救物品。为防止这种情况发生,治疗前后1周服用醋酸泼尼松片,如治疗后反应严重者给予地塞米松静脉输注。交代病人不能用力触压甲状腺,同时治疗前后应予及时心理护理缓解病人紧张情绪。本组病人1例于口服大剂量131I后24 h出现胸闷、气促,立即给予吸氧及半卧位休息,4 h后症状缓解,12 h后症状完全消失。唾液腺功能损害:本组1例病人出现急性放射性涎腺炎、腺体部位出现肿胀、疼痛,嘱病人注意口腔卫生,多饮水,每日至少刷牙2次,每次进食后及时用清水漱口,口含维生素C片,促进唾液分泌,7 d后症状好转。膀胱刺激症状:本组病人5例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嘱其多饮水、多排尿,保持会阴部清洁,并予耐心解释和安慰,3例症状轻者自然缓解,2例症状重者出现血尿,遵医嘱给予抗感染、止血治疗,3 d后1例缓解,1例症状完全消失。骨髓抑制:多为白细胞和血小板一过性降低,治疗后每周化验血常规。本组病人10例出现白细胞减少,立即遵医嘱予升白细胞治疗,交代病人坚持佩戴口罩,每日予米醋熏蒸消毒病房2次,防止病房内细菌繁殖而出现感染,2个月后复查白细胞9例恢复正常,1例继续予升白细胞药物治疗。 3.4 心理护理大多数甲状腺癌患者得知患癌症及131碘治疗的副作用,会产生紧张、焦虑情绪。护理人员要与患者充分沟通,介绍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病理特点、131碘治疗的必要性及相关知识,使患者了解131碘治疗的意义,树立信心;利用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的力量给患者积极支持,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4 讨论 131I 治疗甲状腺癌具有简便安全、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并发症少和费用较低等优点,是目前放射性核素治疗最成熟和应用最广泛的方法。131I治疗甲状腺癌的主要原理是残留的甲状腺组织摄取131I,用131I去除甲状腺癌术后残留的甲状腺组织同时也消除了隐匿在残留甲状腺组织中的微小甲状腺癌病灶,从而降低甲状腺癌的复发率和转移发生的可能性;残留甲状腺组织完全去除后,由于TSH升高可促使甲状腺癌转移病灶摄碘能力增强,有利于用131I显像发现甲状腺癌转移灶和用131I治疗转移灶。对提高甲状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和降低复发率有显著作用。治疗前做好充分准备,使患者自觉接受治疗;治疗后做好用药护理,加强放射防护,严密观察副反应和并发症并及时处理,以提高131碘治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蔚然,高清秀,李妹.131碘治疗分化好的甲状腺癌转移灶的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2,8(10):742-744. [2]饶爱华,叶津,李巧平,等.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口服大剂量131I治疗的护理[J].护理研究,2007,21(2B):440-441. [3]雷芳,杨均.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42例护理[J].广西医学2005,27(5):760-761.

碘131治疗

碘131治疗 看到碘131首先能够想到的是化学里面碘的同位素,碘131就是碘其中一种的同位素。其实碘131和碘是一样的,碘是甲亢患者最为忌讳的,因为碘会让甲亢患者的病情不断的严重。碘131也属于高毒性核素吸入过多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伤害。在中国有很多地区经常都会发现了一些具有放射性的物质。 当政府发现某些地区发现了微量的放射性碘131,该地区的居民就会出现意识的恐慌,其实医生们早就对此作出了声明,人体吸入微量的放射性物质不会影响到人的身体健康。居民不要随意的听从谣传,其实也是大家对碘131治疗的不了解。 1.碘131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后大多数病人无不良反应,少数在一周内有乏力,食欲减退,恶心等轻微反应,一般在数天内即可消失。服碘[131I]后由于射线破坏甲状腺组织,释放出大量甲状腺激素进入血液,服碘[131I]后2周左右可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加剧的现象,个别病人甚至发生甲状腺危象,其原因可能是在电离辐射作用下甲状腺激素大量释放入血液以及精神

刺激,感染等诱发之故。 ⒉碘131治疗甲亢最重要的并发症是永久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治疗后时间越长,发生率越高,国外发病率每年约递增2%-3%,中国约为1.0%左右。 ⒊碘131治疗甲状腺癌转移灶,由于剂量较大可出现下列的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恶心和呕吐),一过性骨髓抑制,放射性唾液腺炎,急性甲状腺危象,治疗后3天左右可以发生颈部疼痛和肿胀,吞咽时疼痛,喉部疼痛及咳嗽,用止痛药后往往不易生效,治疗后2-3个月可发生头发暂时性脱落等。 有些人对于放射性物质,很是惧怕。其实不然,就拿日本核泄漏来说,只有近距离接触的人员才会造成大的感染。当然中国也会受到季风的影响把一些具有放射性的核素带到中国的土地上,进而引起一系列的效应,但是有很多放射性物质的半衰期是很短的,对人体没有太大的影响。

碘131治疗的副作用

碘131治疗的副作用 131碘治疗本症的疗效,多在90%以上。疗效约在服131碘后第3~4周出现,随后症状逐月减轻;甲状腺缩小,体重增加,而于3~4个月绝大多数病人可达正常甲状腺机能水平,少数病人131碘的作用比较缓慢,甚至到治疗6个月症状才有逐渐改善。据统计有2/3病便经一次剂量治愈,约有1/3病例需要第二次治疗,其中又有1/3病例需接受第三次以上疗程,始获痊愈。一般重复疗程至少或仅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则宜观察更长时间再考虑是否重复治疗,此等病例辅以小剂量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往往可收到满意效果,131碘治疗的近期反应一般轻微,甲状腺部位略有胀感。由于放射性甲状腺炎,血循环中释放的甲状腺激素量增加,在治疗后第一周可有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状的轻微加重,故服131碘后第一周应避免扪诊或挤压甲状腺,个别重症病例如治疗前未经抗甲状腺药物准备,较易发生危象,故治后宜严密观察,注意避免精神刺激或感染。 远期并发症有: ⑴甲状腺机能减退:这是131碘治疗后较为突出的并发平,据国外一系列的研究,常量组,即每克甲状腺投131碘3.7mbq(100μci)治疗后第一年甲减发生率约5%~10%,此后每年增加2%~3%至治后10年以上可达30%~70%。近年来国内随访较长期的资料中,甲减的发生率也明显提高,这是因为开展了血清tsh放射免疫测定后,对甲

减的诊断灵敏度提高所致。根据我院随访958~1980年间64例,131碘治疗后期甲减发生率2~5年为25%,6~10年为50%,16~20年为83.5%,总的甲减发生率52.08%。 甲减的可能原因有三种推测:一是131碘治疗剂量过大,破坏甲状腺组织过多。第二种推测可能是电离辐射使细胞核受到了损伤,以致不能分裂再生,时间越长,甲状腺功能越减退。第三种认为由于自身免疫反应所致。 ⑵致癌问题:临床应用本疗法约30余年来白血病和甲状腺和甲状腺癌变的发生率与该二种病的自然发生率相比,并不增高。有人分析三种疗法的甲状腺癌发生率131碘治疗组(22714例)为0.1%、外科手术组(11732例)为0.5%、抗甲状腺药物(1238例)为.3%,另有一组报告131碘治疗60 000例中有18例白血病发生,这个数字并不比一般居民白血病的自然发生率高。国内131碘治疗甲亢迄今已约有5万余例,仅有2例白血病报告,其发生率也并不高于一般居民的自然发病率。且此二例均在131碘治疗后1年左右发生,发病时间均较短,是否与131碘治疗直接有关,也尚有疑问,由于年轻患者对民离辐射敏感,有人报告婴儿和儿童时期颈部接受过x线治疗者,甲状腺癌的发生率高,所以为慎重起见,年龄在25岁以下的青少年患者应选择其他治疗方法为宜。 ⑶遗传效应:甲亢病人经131碘治疗后其生育力不受影响,生育的后代先天性畸形、死胎及早产儿的发生率未见增加,不育症的发生率与正常居民无显著差别,国内外的资料表明,许多131碘治疗过的

甲状腺癌放射性碘131治疗指征

zjuxych 铁杆站友 医师认证 普外科 16 积分 1 得票 粉丝 加关注 2013-10-28 22:06 消息引用分享 碘I31内放疗的目前明确的指征是:甲状腺乳头状癌大于4cm,或者局部外侵比较厉害。明确不用做的是微小癌没有淋巴结转移。其余基本是可做没有一定要做。像您这个病人,我认为术后扫描下也是可以的,如果发现异常再行手术。 maojinghai 入门站友 医师认证 乳腺外科 积分 2

得票 14 粉丝 加关注 2013-11-08 20:38 消息引用分享 手术做的比较干净,下旁腺保留较好,做到这很不容易。个人体会:1.下旁腺尽量保留,如清扫彻底,很难保留下旁腺供血,可以做移植。2.术野看结扎线较多,现在用电刀,功率小些,完全不用结扎,我偶尔结扎上血管。3.ⅡⅢⅣ区要不要清扫,有争议,如术前彩超、CT明确侧区无淋巴结转移,可以不清。 jiguang3 铁杆站友 认证专家普外科 11 积分 6 得票 11 粉丝 加关注 2013-11-11 22:20 消息引用分享 相关疾病: 乳头状癌修改 anzhenhjy wrote:

问题非常尖锐,在没有任何辅助手段证实它是甲状旁腺时,仅凭形态有些不能说明问题。可以试用染色剂负显像甲状旁腺,可能有助于旁腺的鉴别。 请问有这样的试剂吗,如果有的话,请把详细的信息告诉我。非常感谢! 之所以问这个问题,是因为8天前我作了一例双侧甲状腺乳头状癌并双侧淋巴结多发 转移的病例。左侧是半年前作的联合颈清,当时因为右侧保留部分腺体,所以左侧的 清扫没有刻意很好的保留甲状旁腺,这次再作右侧的时候,保留甲状旁腺就成了大问题,术中在右侧下旁腺的位置发现一枚直径约0.5cm结节,考虑是旁腺,当时切除1/3送快速病理却报告为类似胸腺结构,于是全部摘除。可是常规病理又报告为甲状旁腺,坑爹啊。我想说的是,如何准确快速辨别甲状旁腺真的是个棘手的问题。投票+收藏+ hjd815 铁杆站友 医师认证 普外科 11 积分 21 得票 23 粉丝 加关注 2013-11-11 23:48 消息引用分享 相关疾病: 乳腺癌甲状腺癌修改 jiguang3 wrote:

碘131治疗甲状腺癌的规范

碘131治疗甲状腺癌的规范 全网发布:2012-07-27 14:27 发表者:袁媛6685人已访问 放射性碘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规范 甲状腺癌的治疗在国内处于一片混乱状态,虽然国外有一系列相关指南,但国内的医生大多不甚了解,为此,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核医学分会以及外科学分会曾经在大连召开会议,期望对本病的治疗给予规范性指导,但因为三个学会的专家观点不一,意见分歧较大,最终未能如愿。值得庆幸的是,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于2008年制订了一个指导性意见,这对规范我们处理甲状腺癌具有较好的帮助作用。下面将全文发表如下。 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在国际上已有60年的历史,我国开展此项工作亦近50年。目前,国内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均已开展此项治疗工作,成为DTC最主要的方法之一。外科手术切除、131I治疗与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的联合应用是国际上公认治疗DTC的理想方案。 131I治疗包括外科手术后的131I清除DTC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清甲)治疗和复发及转移病灶的治疗。清甲治疗后,当患者血清Tg≤2ng/ml(未服甲状腺激素状态下),即达到治疗目的,开始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并定期随访。在随访中,Tg≥10ng/ml(未服甲状腺激素状态下或服用甲状腺素抑制TSH治疗时Tg >5ng/ml)或发现复发及转移病灶,应进行131I转移病灶的治疗。由于分化型甲状腺癌细胞具有摄碘功能,因此,病灶可以聚集131I,通过β射线的辐射生物效应,发挥治疗作用。临床实践证明,大多数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对131I均敏感,临床疗效肯定。 一、131I清除DTC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清甲) 1.清甲的理由 ①131I可摧毁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中难以探测的微小甲状腺癌病灶; ②有利于进行全身131I显像; ③有利于通过测定Tg水平监测甲状腺癌; ④乳头状癌有双侧、微小多灶、局部淋巴结转移的趋势,局部潜伏及发展期长、复发率高; ⑤DTC具有局部浸润特点,复发可能性增大。 目前回顾性研究发现131I清除DTC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可减少肿瘤复发和降低病死率;低危患者中没有发现类似的效果;但尚缺乏前瞻性研究结果。 2.适应证 ①Ⅲ和Ⅳ期(TNM分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 ②所有年龄小于45岁Ⅱ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

碘-131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

北京协和医院核医学科林岩松 碘-131治疗是分化型甲状腺癌治疗的一个重要步骤 为什么分化型甲状腺癌需要碘-131进行“去残”治疗? 颈部神经血管非常丰富,甲状腺组织与神经、血管及甲状旁腺的解剖关系密切,外科手术常常难以完全切除所有的甲状腺组织,残存的甲状腺组织可能存在甲状腺癌复发的隐患;由于甲状腺癌(尤其是乳头状癌)具有多灶生长的趋势,因此在残存的甲状腺组织中可能存在残余的甲状腺癌病灶,碘-131可以找到体内的残存甲状腺组织和残存的甲状腺癌病灶,通过碘-131在衰变过程中释放出β射线摧毁残余的甲状腺组织及可能存在的肿瘤病灶,通过这种“去残”治疗,达到预防和降低局部复发和转移的目的。 为什么碘-131也能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灶? 甲状腺能生产甲状腺激素,而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必备物质之一。碘-131与碘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口服后也能被甲状腺选择性摄取。绝大部分分化型甲状腺癌如甲状腺乳头状癌与滤泡癌也保留了摄碘功能,因此,在正常甲状腺组织被去除之后,这些甲状腺癌细胞就能摄取碘,利用碘-131所发射出的射线,可以有效地消灭局部及远处转移病灶中的肿瘤细胞,达到预防及控制肿瘤进展的目的。 分化型甲状腺癌需要哪些治疗? 大多数分化良好的甲状腺癌的治疗历经“三步曲”:①甲状腺全切术;②碘-131治疗;③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经过碘-131治疗与仅采取手术治疗的病人相比,其复发及转移的几率明显降低。

我科分化型甲状腺癌的131I治疗简要流程 1、下述甲状腺癌病人术后应进行131I治疗:Ⅲ和Ⅳ期(TNM分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所有年龄小于45 岁Ⅱ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大多数年龄大于45岁Ⅱ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选择性Ⅰ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特别是那些肿瘤病灶多发、出现淋巴结转移、甲状腺外或血管浸润的患者;侵袭型病理类型的患者(高细胞、岛细胞或柱细胞类型); 2、术后四周或停用甲状腺激素、低碘饮食四周以上; 3、复查近期(一个月内)甲功生化2+3;甲状腺球蛋白(Tg); 4、复查近期肾功+肝功、血常规; 5、行131I全身显像(该项目需预约,一般于每周二服药;于周三行131I全身显像); 6、核医学治疗医师对病人进行问诊、查体病历书写; 7、剂量制定,全科讨论,上级医生审核。 8、交代治疗的利弊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病人需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8、每周二入西院观察室入院两天,星期四上午开始服用甲状腺激素(如优甲 乐、甲状腺片等); 9、服用治疗剂量131I一周后行131I全身显像。 10、治疗后两个月复查甲功生化2+3+Tg,门诊随诊。 分化型甲状腺癌碘-131治疗相关问答 1.甲状腺癌病人在行碘-131治疗前应做哪些准备? 因含碘食物、甲状腺激素对甲状腺摄取碘-131会有影响,因此一般应在治疗前停用甲状腺激素和含碘食物、药物4周以上。在停药期间病人可继续补充钙剂纠正低钙血症等并经。

《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治管理共识(2019年版)》要点

《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治管理共识(2019 年版)》要点 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同时晚期甲状腺癌的死亡率亦呈增高趋势。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甲状腺滤泡癌(FTC)及嗜酸细胞肿瘤占甲状腺癌的90%以上,因其一定程度上保留了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功能,故被称为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大多数DTC患者经规范化治疗后预后良好,但仍有约 23%的患者发生远处转移。远处转移患者中约1/3在其自然病程或治疗过程中,肿瘤细胞形态和功能发生退行性改变,浓聚碘的能力丧失,最终发展为碘难治性DTC(RAIR-DTC)。RAIR-DTC患者的生存期较摄碘良好的DTC患者显著缩短,平均生存期仅为3~5年,10年生存率约为10%。目前,关于RAIR-DTC的界定、临床评估、多学科综合治疗及随访策略等热点问题仍存在争议,在中国RAIR-DTC靶向药物仍相对匮乏,各种靶向药物在RAIR-DTC的应用指征仍相对受限。 1 碘难治性DTC的界定 RAIR-DTC的界定需结合核医学、影像医学、肿瘤学、内分泌学等多学科进行综合判断。 通常,在无外源性碘负荷干扰的情况下,促甲状腺激素(TSH)刺激状态(>30mIU/L)时,出现下列情形之一即可界定为RAIR-DTC:

①转移灶在清甲成功后的首次131I治疗后全身显像中即表现为不摄碘,致其无法从后续的131I治疗中获益。 ②原本摄碘的功能性转移灶经131I治疗后逐渐丧失摄碘能力。 ③部分转移灶摄碘,而部分转移灶不摄碘,且可被18F-FDG PET/CT、CT或MRI等其他影像学检查手段所显示。 ④摄碘转移灶在经过多次131I治疗后虽然保持摄碘能力但仍在1年内出现病情进展,包括病灶逐渐增长、出现新发病灶、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持续上升等。 【建议1】:RAIR-DTC的界定需考虑核医学、影像学、肿瘤学、内分泌学等多学科的综合判断。 2 碘难治性DTC的判断 患者病史、Tg等血清学变化、131I-全身显像所见的病灶摄碘特征及其变化、影像学进展等是判断RAIR-DTC的重要依据。 此外,DTC患者131I治疗后动态监测Tg的变化,在辅助判断131I治疗效果的同时,对预测 RAIR-DTC的发生也有一定价值。 3 碘难治性DTC的处置及随诊管理 对于判断为RAIR-DTC的患者,尤其病灶不摄碘或虽摄碘但病情仍进展的患者,可考虑终止131I治疗。 【建议2】:对RAIR-DTC患者定期进行综合临床评估,以指导个体化后续处置方案的制定。 3.1 TSH抑制治疗下随诊监测

89锶联合131碘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骨转移的临床研究

89锶联合131碘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骨转移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对甲状腺癌骨转移患者利用89锶和131碘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分化型甲状腺癌骨转移患者120例,并均于2010年5 月~2016年 5月在我院收治治疗,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仅使用131碘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89锶和131碘进行联合治疗,对比治疗 后两组之间的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比较两组之间的产生 不良反应的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分别比较两组之间的生活质量 改善及镇痛的总有效率,观察组均明显比对照组高,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甲状腺癌骨转移患者利用89锶与131碘进行联合治疗,骨疼症状明显缓解,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关键词:甲状腺癌;131碘;89锶;骨转移 未分化型腺癌(约<5%)、非分化型腺癌(髓样癌,约占5%~10%)、分化型腺癌(滤 泡状癌、乳头状癌,约占90%)均属于甲状腺癌[1]。通常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0年生存率 约为80%~95%,预后总体较好;但一旦出现骨转移,患者10年生存率下降到40%;其中转 移最多的部位是肺,占有一半患者,其次是骨转移,约占25%,约15%患者在骨和肺均有转移,最后转移到其他部位的占10%[2]。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伴骨转移的10年生存率大约13%~21%,平均生存时间约为4年[3-4]。利用131碘对手术后进行治疗,是现阶段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关键治疗手段[5]。约有70%的甲状腺癌伴有骨转移的患者存在骨痛的现象,虽然利用131碘治疗能够缓解患者一部分的骨痛,但是骨转移使患者的骨质遭到癌细胞的损害,造成病灶区域血液流通不畅,131碘在病灶区域难以集聚,使得疗效较差。 本研究观察手术后89锶联合131碘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伴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的合理性用药提供参考。89Sr的生化特性和钙的很相近,通过注射进入人体后, 能够迅速跟随血液的流动到骨细胞内,大部分的89Sr都在骨转移的地方进行集聚,约占30%~80%[6]。在骨转移的部位,89Sr集聚浓度能够达到2~25倍,它产生的β射线能够 将附近的癌细胞造成抑制或者杀死,同时能够有效缓解骨转移癌带来的骨痛,避免癌细胞继 续转移[7]。本研究通过对分化型甲状腺癌伴骨转移患者在手术后使用89Sr和131碘的联 合治疗方法,探究该疗法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为患者用药的合理性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分化型甲状腺癌伴骨转移患者120例,并且均于2010年5月至2016年5月 在我院接受治疗。所有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并且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本研究进行。全部患 者都利用X光片、CT、MRI、骨扫描进行骨转移癌诊断证明,利用病理学检查进行原发病灶 证明,患者均存在不伴有或伴有转移部位功能障碍、伴有转移部位骨痛的临床症状。在治疗 前对患者的肝肾功能、血常规进行检查,全部肝肾功能基本正常,血小板≥80×109 L以上,白细胞≥3.5×109 L。 1.2 试剂与方法 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观察组60例,全部患者需禁碘饮食3周和 停止使用左旋甲状腺素钠片将血清促甲状腺激素调节至≥30 IU?m L-1后再进行131碘治疗, 然后对患者进行全身骨扫描、胸片、颈部超声、甲状腺功能等全面检查,对照组只使用131 碘口服液(选用自成都中核高通同位素股份有限公司),每天给药一次。131的碘剂量按照 分化型甲状腺癌和骨转移的部位多少来决定,5.55~7.4 GBq(150~200 mCi)为正常治疗剂量,重复治疗时间为3~6个月后。观察组使用131碘治疗的方式与对照组相同,均利用131 碘口服液,在131碘治疗后的3个月对患者给予89Sr注射液(选用自成都中核高通同位素股份有限公司)注射,每个患者用量为137MBq(每例患者4. 0 mCi),3~6个月后重复治疗 一次。患者经89Sr治疗后,为避免由于钙和89Sr竞争骨的摄取而使89Sr的作用功效受到影响,对患者进行一周的低钙饮食。两组患者均给予嚼口香糖或维生素C的含服治疗,促使其

甲状腺癌碘131治疗的适应证

甲状腺癌碘131治疗的适应证 患者咨询:甲状腺癌手术切除后情况基本正常,患者主诉要做放射性碘131治疗吗?如果要做的话,甲状腺癌碘131治疗有没有适应证?有哪些适应证? 专家解答:重庆市新桥医院肿瘤科专家指出,甲状腺癌患者手术切除后如果符合放射性碘131治疗可以先进行放射性治疗,但并不是所有的甲状腺癌患者手术后均适合放射性碘131治疗。 那甲状腺癌放射性碘131治疗的适应证是什么呢? 专家指出,放射性碘131治疗是利用甲状腺高浓度吸收碘131,释放短程射线进行内照射的一种治疗方法,临床上放射性碘131治疗适应证包括: 1、肿瘤突破甲状腺包膜; 2、已有肺、骨等远处转移的患者; 3、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不良病理压型,肿瘤病灶多发,原发肿瘤直径超过4cm,肿瘤虽然没有突破甲状腺包膜且直径>1cm,但有淋巴结转移、血管浸润、非乳头状癌,有辐射暴露史的。 对于以上此类甲状腺癌患者手术后可根据手术切除情况、手术病理分期等确定放射性碘131治疗,控制放射剂量和放射时间,以免因放射性治疗时间过长,对患者身体造成严重的毒副反应,造成免疫力下降。 甲状腺癌手术后联合放射性碘131治疗是为了防止术后癌细胞的复发转移,进一步杀灭癌细胞,但由于长时间的放射性治疗对患者身体可能会造成影响,且有些患者身体素质差不能耐受,可能会造成过度治疗现象,加重患者病情,因此临床建议放射性治疗联合以肿瘤DC-CIK细胞治疗为主导的生物免疫治疗技术联合应用。 肿瘤DC-CIK细胞治疗是通过提高自身免疫细胞活性,调节和增强机体自主抗癌免疫能力,来达到抑制和杀伤体内癌细胞的目的和作用。肿瘤DC-CIK细胞治疗可以启动甲状腺癌患者的免疫耐受基质,提高人体免疫功能,有效清除体内残留癌细胞,预防癌细胞生长繁殖,控制患者病情,最终可实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的目的。

甲状腺癌术后(放射性碘-131治疗)临床路径

甲状腺癌术后临床路径 一、甲状腺癌术后131I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1.第一诊断为甲状腺癌术后(ICD-10:Z51.806+Z85.804) 行放射性碘131I治疗(ICD-9-CM-3:92.28001); 2.术后病理类型为乳头状或滤泡状癌; 3.合并有远处转移(肺、骨或其他器官)的患者; 4.手术中发现有腺体外侵犯的患者; 5.术后病理示淋巴结转移的患者; 6.原发灶局限于腺体内、但直径>1cm的患者。 (二)禁忌症。 1.孕妇、哺乳期妇女; 2.骨髓抑制WBC< 3.0*109/L。 (三)诊断依据。 根据《核医学》(8年制和7年制临床医学专用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甲状腺癌手术史; 2.石蜡病理明确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或滤泡状癌。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Z51.806+Z85.804)甲状腺癌疾病编码,有明确病理细胞学诊断(必须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或滤泡状癌)。

2.符合131I治疗适应症、无治疗禁忌症。 3.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明确诊断及入院常规检查需≤5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 (3)甲状腺功能全套(FT3、FT4、TSH、Tg、TgAb)测定; (4)甲状腺及颈部淋巴结超声; (5)心电图; (6)出院前一天行131I全身扫描以验证疗效。 2.根据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降钙素、甲状旁腺激素、25-羟维生素D; (2)育龄女性需加做β-HCG、泌乳素; (3)初次治疗或有骨转移的患者需行骨扫描; (4)初次治疗或有肺转移的患者需行胸部CT平扫; (5)131I全身扫描若有多发病灶则加做相应部位断层显像; (6)合并其他疾病的相关检查。 (七)131I治疗前准备。 1.评估白细胞水平、肝肾功能等; 2.无治疗禁忌; 3.患者、监护人或被授权人签署相关同意书。

核医学科碘131治疗甲状腺癌操作规范及流程

核医学科碘131治疗甲状腺癌操作规范及流程 一.操作规范 1.核医学科门诊接诊分化型甲状腺癌或分化性甲状腺癌术后患者,首先详细询问病史、临床表现,进行相关体格检查后进行相关辅助检查:甲功(TT3、FT3、T4、FT4、TSH、Tg、TgAb)、颈部超声、肝肾功能等,必要时行颈胸部CT扫描及SPECT颈胸部碘131或Tc99-MIBI扫描。 2.根据患者病史、症状及体征并结合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病情评估,办理门诊或住院手续拟行碘131治疗。 3.碘131治疗前,向患者详细说明治疗过程,并说明治疗的禁忌症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详细宣教碘131治疗后对周围人群的辐射防护。 4.治疗方案制定:由科室副主任医师或以上人员根据患者病情进行治疗方案的制定。 4.治疗前说明该治疗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及副作用之后,取得患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准备治疗。 5.治疗前嘱病人停用甲状腺片、优甲乐、雷替斯等甲状腺制剂、含碘食物药物1-2周,治疗当日空腹。 6.碘131治疗药物剂量:根据患者病史、病情及相关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药物剂量的确定。 7.碘131药物准备:主管医师根据副主任医师确定的治疗方案中的碘131剂量进行药物淋洗及制备。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原则与放射药物使用规范,并做好自身的防护工作(穿戴铅衣、铅帽、铅镜、无菌手套等)。 8. 主管医师负责病人的管理,即接诊—→开具辅助检查申请单—→诊断确认—→病历病程书写—→治疗前谈话—→药物准备—→治疗实施的整个过程,必要时可请相关科室会诊。 9.治疗完毕嘱告知病人治疗后注意事项、颈部及全身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出现不良反应由病房当班医师给予相应对症处理。 10.分化性甲状腺癌碘131治疗患者服用药物后禁止外出,仅允许在病房内部自由活动,服药后观察5-7天,如无明显不良反应则准予出院,出院前一天行SPECT 全身扫描了解全身碘131摄取情况以预评估本次治疗效果,并告知患者出院后注意事项、药物使用及复诊时间和内容。 二.操作流程 门诊接诊—→详询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作出诊断—→办理住院手续—→拟碘131治疗—→治疗前准备—→治疗前谈话—→签署知情同意书—→药物准备—→病人服药—→病情观察—→SPECT全身扫描—→出院—→说明出院后注意事项—→告知出院后复诊时间及内容。

甲状腺癌术后口服碘131治疗后的护理

甲状腺癌术后口服碘131 治疗后的护理 1.1病人资料:治疗患者共40人包括男性15 人,女性25 人,年龄为18到70岁不等,平均年龄为26岁,患者均接受 了双侧或单侧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的具体病症为甲状腺滤泡状癌患者15 人,乳头状癌25 人,术后复发的2 人,肺转 移2 人,骨转移1 人。 1.2治疗手段:切除手术结束后一段时间对所有患者进行一次性口服碘的操作。针对患者的不同患病情况,给予不同浓度的碘131 进行恢复治疗如伴有转移灶的患者给予100-150mCi 的碘131 等,最大可能的提高治疗效果。 1.3治疗效果:治疗后通过对所有患者进行调查发现所有患者的病症均得到了改善,在伴有转移灶的患者中有五人转移灶 完全消失,还有三人转移灶明显缩小。2. 治疗后护理 2.1发射法护理:治疗护理甲状腺癌所使用的碘131 具有 很强的放射性,并且使用的量也比较大,将它们从体内如汗 液,尿液等中排出会有一定的发射型,造成一些不可避免的伤害。所以对患者应进行隔离治疗,对患者的某些活动给予一 定的限制,待其体内的碘131 发射性降到安全范围内之后方可解除限制。一般而言,患者在服用碘131 的三天内,辐射计危险系数最大,进行护理治疗时应该格外注意,避免碘131 对外界环境产生重大的不良影响,在这段时间内应该对患者进

行严格的隔离,不让任何人来探望,防止发生危险。同时要正确的处理患者的排泄物和使用物品,将其衣物进行单独的清洗,避免发生辐射问题。治疗六天左右时,如果经检查正常,患者方可出院。 2.2对不良症状的处理: 2.2.1 对一些炎症的处理:患者在大量的服用碘131 进行治疗之后,碘131的放射性会引起一些组织发生炎症反应, 如喉头水肿、甲状腺水肿及甲状腺炎等等,当服用的碘131 数量过大,残留甲状腺组织过多是就会发生此类症状。主要症状特点是患者颈部周围发痒,并出现红肿现象。有压迫感和颈部疼痛等症状出现。这是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让患者充分休息,不要进行任何剧烈活动。同时可患者可复用一些药物来减缓炎症。 2.2.2对唾液腺功能异常的处理:碘131 的发射性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唾液腺,影响其部分功能,这是要加强对患者口腔的护理,可用一些药物或糖来进行处理,促进其分泌功能的完成。 2.2.3对膀胱损害的处理:碘131 的放射性在排泄是也会对膀胱粘膜有伤害,应让患者多摄入水分,促进患者机体的尿液排放,以减轻碘131 的辐射伤害。 2.2.4对肠胃损害的处理:碘131 的放射性会伤害患者的消化道粘膜,这时应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呕吐等不良反应。呕

甲状腺癌术后口服碘131治疗后的护理要素分析

甲状腺癌术后口服碘131治疗后的护理要素分析 发表时间:2016-11-28T14:59:06.183Z 来源:《医师在线》2016年10月第19期作者:张婧 [导读] 全部患者在开始研究前,均停止甲状腺素片的使用,同时禁食含碘食物超1个月。 (铜陵市人民医院甲乳血管外科) 摘要:目的:对甲状腺癌术后口服碘131治疗后的护理要素进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一般资料为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癌术后采取口服碘131进行治疗的患者48例,对全部患者口服碘131进行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血细胞计数。结果:在采取口服碘131进行治疗后,患者的血小板及白细胞处于正常范围,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癌术后采取口服碘131进行治疗,同时结合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对可患者的疾病恢复起到明显促进作用,同时将患者与家属所受的医疗辐射有效减少,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甲状腺癌碘131 护理要素 甲状腺癌是一种内分泌系统常见恶性肿瘤[1]。本次研究就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癌术后采取口服碘131进行治疗的患者48例,对甲状腺癌术后口服碘131治疗后的护理要素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的一般资料为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癌术后采取口服碘131进行治疗的患者48例,其中男性19例,女29例,年龄25~68岁,平均(46.3±6.5)岁,病程2个月~9年,平均(3.6±1.2)年,其中包括38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0例未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经病理学检查对全部患者的甲状腺癌进行证实。 1.2 研究方法 全部患者在开始研究前,均停止甲状腺素片的使用,同时禁食含碘食物超1个月,同时开始采用抗碘131不良反应药物及防辐射药物进行服用;对患者开展血常规检查,同时对其肝肾功能进行检查,对患者血清中的甲状腺激素以及相关发挥促进作用蛋白含量进行测定,同时对患者的甲状腺吸碘率进行测定;为患者进行X线胸片,以及单光子反射型计算机断层进行全身扫描,对患者的病灶大小进行记录。后采用碘131进行口服,如患者不存在癌组织转移,则用量为50~100mci,如患者存在癌组织转移,则用量为150~~250mci,采用一次口服法进行用药。对患者的空腹服用碘131的情况进行记录,同时对患者服药后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等症状进行记录。一般情况下,患者在服用碘131后2h,则可开始进食,在服用碘131后,将患者进行隔离,隔离时间为7d。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行血常规检查。治疗期间,为患者开展有效的综合护理,具体内容为: 治疗前护理主要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及饮食护理。(1)健康教育。大部分甲状腺癌患者错误的认为,只要对肿瘤组织进行了手术切除,甲状腺癌就得到了彻底治愈,不需再进行其他治疗,因此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开展合理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使其懂得采取碘131进行治疗可有效杀灭残留的肿瘤组织及转移组织,达到根治的目的,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积极性。(2)心理护理。甲状腺癌患者由于自身所患疾病为恶性肿瘤,且需使用放射性物质进行治疗,因此普遍会出现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开展心理疏导,疏解患者心中的不良情绪,同时可以成功案例鼓励患者,使其树立疾病治愈信心,使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来迎接治疗。(3)饮食护理。在采取碘131进行治疗前,要禁止患者使用含碘食物,如海带。同时患者的饮食应为高蛋白,高热量,高纤维素食物。 治疗后的护理主要包括放辐射护理,药物护理及一般护理。(1)防辐射护理。护理人员应将服用碘131后需要注意的防辐射知识告知患者及家属。患者在服用碘131后,须进行隔离,隔离时间为7d,隔离期间禁止亲朋好友进行探视,避免对探视人员造成辐射伤害。采用移动铅屏障放置于患者病房外,在隔离期间,应在患者病房内设置专用卫生间,将患者的尿液使用专业设备进行处理,对于患者的被褥及衣物,须经过放置,使放射性物质达安全范围后,再对其进行清洗。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必须使用放辐射服。(2)药物护理。在采用碘131进行口服治疗时,应采取增强机体免疫力的药物进行服用,如维生素C。在采取碘131进行口服前2d,一直到服药后7d,需为患者使用泼尼松10mg,具体用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每天使用3次,从而对服药期间的辐射反应进行预防[2]。(3)一般护理。在服用碘131对甲状腺癌进行治疗期间,需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密切观察,同时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变化的观察,每天对患者的心率,血压以及体温等进行测量,同时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如患者出现用药不良反应,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避免给患者造成伤害。同时在服药前几天,要指导患者多进行休息,避免出现较大的情绪波动。 并发症主要包括颈前部肿胀,急性肠胃反应以及唾液腺功能受损。(1)颈前部肿胀。如患者出现颈前部肿胀,应为患者采取地塞米松进行治疗,用药方式为静脉滴注。(2)急性胃肠反应。在用药期间,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多饮水,从而将刺激物质对胃肠道的刺激减轻,如有需要,可遵医嘱为患者服用刺激胃肠道蠕动的药物[3]。(3)唾液腺功能受损。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加强口腔清洁,同时可通过咀嚼口香糖等物质,来对唾液腺的分泌进行刺激,从而使唾液腺分泌功能增强。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X ±s 来表示计量数据,行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4]。 2 结果 在采取口服碘131进行治疗后,患者的血小板及白细胞处于正常范围,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