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影视作品分析的写作方法

影视作品分析的写作方法

影视作品分析的写作方法
影视作品分析的写作方法

关于影评

峨眉电影制片厂国家一级编剧钱道远老师

在考试中总体把握,是对考生进行影视评论写作考试的基本目的和要求。

首先要准确定义影片类型,然后才能明确影片内容。影视作品分析的大忌是复述情节,包括讲故事、重复对白,重复、啰嗦地分析影视作品的思想以及脱离作品分析。总体把握影片的艺术、思想价值,首先要真诚地感悟影片,全面、正确、感性地把握,再梳理其思想分量、社会价值、艺术特点等。描述自己感触最深的片段时,选择细节,从小处入手,全面把握思想到形式。最后展开评论。

例如陆川的《可可西里》,是第六代导演的代表作,他们关注的是影视创作的动态。然而电影的主题有很多类型,是事件性的还是世界性的,需要仔细揣摩。该片的主题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斗争中展现人性的善恶与美丑。其艺术风格是纪实主义,运用了纪实美学和纪实艺术。视听方面给我们的印象是震撼、压抑。叙事方式从视点来看,是第三人称与自述相结合的,以记者的口吻描述事情发展;从体裁来看,该片采用了日记体,即第一天,第二天……的时间顺序。

高尔基说,文学作品就是写人,文学就是人学。因此分析人物是对影视作品进行剖析的关键。该片中,主线人物日泰是一个执着、顽强、坚韧的人,有着藏族汉子的血性,同时公民责任感非常强,甘愿牺牲。群像是对一群人的描绘,刘栋就是群像人物中的一个,他的身上体现出人物的复杂性、多变性。但他直面人性的复杂,知法犯法,这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点。

把握了影视作品的基调,我们就可以把写作技巧总体归纳为“四要四不要”“八抓三注意”。

四要:

一、切入点要小。从影视作品的开头结尾、细节片段、台词、对白入手。例如《南京!南京!》中范伟所饰演的唐先生。用七句台词就能深刻剖析这个人物。

“今晚我们住哪件房?”这是影片开头,他对妻子说的。此时的他还完全没有国破家亡的危机感。

“朋友(日语)”。他在住所周围用日语教身边的人说朋友这个单词,他希望用自己的友好感染周围的人,也希望周围的人都没有危险。

“那我太太和孩子怎么办?”拉贝回国后,他似乎有些着急了,开始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

“你们是不讲信用的。”此刻,他已经觉醒,意识到自己受欺骗了。

“我去找小贝。”在形势不容乐观的情况下,他毅然把生死置之度外。

“活着不好吗?”他在寻求灵魂层面的赎罪。

“知道吗?我太太又怀孕了。”在死之前,他感受到了新希望的诞生。

二、要以小见大。从小的地方着手,从大的地方着眼。

三、要抓住1~2个思想、艺术特点来写。

四、要有视听特点和艺术分析。比如张以庆导演的《周舟的世界》就极具前卫艺术性。

四不要:

一、不要复述故事。影视作品分析的重点是议论和评论,如果有必要复述故事,也需要浓缩叙述。

二、不要枯燥地说主题思想。主题思想是怎样表现出来的,由结果去寻找过程。并带着感情色彩去说主题。例如《放牛班的春天》的主题升华到最后就是爱。

三、不要面面俱到。挑选自己最明白的几点来说。

四、不要写成中学生的观后感。带一些视听特点、艺术感觉和艺术气质。

八抓:

一、抓人文精神。这一点比普通主题的境界要高,而且具有普遍性。如爱恨、善恶、对历史文化的传承等。

二、抓人物描写。主角、配角、正面人物、反面人物均可涉及。要注意“人物的复杂性”,不要仅从一个方面分析。例如美国电影《撞车》,人物多节奏快,反映的是群像结构。针对美国少数群体和民族。其中的白人警察就类似《可可西里》中的刘栋,包含了人物的复杂性。

三、抓风格样式来写。风格样式即影视作品的“味道”。例如田壮壮的纪录片,就被称为“文化认识纪录片”。

四、抓视听特点。关注总体造型是纪实、唯美、夸张还是变形。关注音乐构思、音响效果,音乐构思是完整的构思,是导演构思的一部分。关注语言特色,对白、台词等。这一部分可以参考《当代电影》《电影艺术》《电影文学》《当代电视》等相关杂志,多阅读,提升知识储备。

五、抓叙事方法。顺叙,如,《法国中尉的女人》《公民凯恩》《那山那人那狗》。倒叙,如《梅兰芳》《霸王别姬》等。还有平叙、插叙等。这一部分的分析一定要简洁、简约。

六、抓开头结尾。刘勰在《文心雕龙》里面说,一片好文章的标准是“凤头、猪肚、豹尾”。一部好的影视作品亦如此。

七、抓细节描写。细节是一部影视作品的血肉,应重点分析。

八、抓节奏。是急是缓。例如贾樟柯的作品,一般为纪实美学,多用中景和远景表现,所以节奏缓慢。

三注意:

一、以小见大不忘大。一切细节分析都是为主题服务的。

二、要在作品中展现出视听信息和艺术气息,但是不要纠缠蒙太奇,尤其是初学者。

三、可能的时候把自己放进去。

影视作品分析期末复习资料

1、影视作品: 是以动态的画面作为存在和传播的基础,作者是借助画面来表情达意的,一切意义和情感都在“真实”的具有动感的画面之中。所以,影视作品又被称为“形象记号”,它是一种诉诸观众视觉和听觉的形象符号,是观众可以直接感知的实在的物质形态。 电视散文: 是运用电视艺术手段把文学散文视像化的一种方式。它特别重视人物内心情感,作者的艺术激情与丰富想象的表达、自然风物与民族风俗习惯的描写,具体事件过程的主观化叙述,既强调文学品格,又强调声画特征,是传统文学作品与现代声画艺术相结合的影视艺术品种。 时空艺术: 戏剧、电影、电视剧、舞蹈、杂技 正剧: 影视戏剧文学的一种,介于悲剧和喜剧之间,主张那个对现实和历史生活的真实反映,它既表现社会生活中令人轻松鼓舞的一面,又表现生活中否定的、令人悲痛的和深思的一面,能够较为全面地表现社会历史生活。在电视剧中,多表现为革命历史与现实生活题材的作品。 三位一体: 演员一方面运用自身形体、表情、声音作为电视剧的创作材料去创作角色,因而他本人既是创作者,有事创作的工具材料,又是完成了的创作对象。三位一体,构成了表演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创作的基本特征。 电视剧: 是电视文艺的主要品种。它是电视艺术和电视技术相结合,用电视文学创作和电视技术制作问手段,靠电视屏幕播放,以镜头语言为主要表现方法,以演员动作、语言表达来表述一定故事情节的视听艺术作品。

影视戏剧文学的一种,渊源于古希腊艺术,描写英雄人物与命运、神力的斗争。在悲剧中,主人公为自己的命运、理想、事业不屑抗争,但仍然遭受来自敌对势力或者不幸命运的打击,最终抗争失败,形成了悲惨的结局。鲁迅对之概括为: 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 影视戏剧文学的一种。喜剧的本质在于其可笑性,内容多为以幽默、诙谐、讽刺的艺术手法,肯定、发扬生活中美好、进步的东西,但更侧重于讥讽嘲笑落后与丑恶的事物与现象。鲁迅对之概括为: 喜剧是“把人生无价值的东西展示给人看”。 情景喜剧: 指的是每一两集用单线索讲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的轻喜剧,它的主要特点是,剧情比较简单,场景不多,人物关系不复杂,故事多发生在居民住宅或者办公室里,同时,在配音中还加上“观众”的掌声和笑声。 题材: 一种是指电视剧本的作者从所接触的大量生活与社会素材中提炼出来的并在作品中具体所描写的事件与生活现象;另一种是指电视剧表现的生活所属的范围或者性质。 主题: 就是电视剧作者通过剧中的艺术形象所表达出来的中心思想,是剧作家或者编导经过对题材的发掘,提炼而得出的思想性;也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美学观的集中体现。 情节: 指人物的行动和人物所处的环境的变化过程,是人物性格和命运发展的历史,也是一系列事件展开、发展、结束的历史。

影视作品欣赏选修课设计

《影视作品欣赏》选修课设计 本课程主要介绍电影的发展史,电影的流派,影视创作基础知识,摄影创作基础知识等;并通过对在世界上享有较高声誉及具有较高艺术水平的几部影片的赏析,使学生对影视这门艺术知识有初步的了解,进一步的提高对影视的欣赏能力。 本课的教学安排是这样的: 第一讲《影视作品欣赏》选修课起始课。主要介绍 1、内容概要,包括常见的影视表达形式;影视赏析的基本方法;影视观赏; 2、备选电影:默片:《摩登时代》、《城市之光》;黑白片:《罗马假日》、《魂断蓝桥》、《英雄》《辛德勒名单》、《风声》、《卧虎藏龙》、《无间道》;音乐片:《音乐之声》、《黑暗中的舞者》;动画片《飞屋环游记》、《海底总动员》 3、作业: 结业作业成绩占40% 影视脚本的写作; DV短片的拍摄尝试; 影视评论的写作尝试; 4、然后提出对学生的考勤和纪律的要求及推荐了我校图书馆可以推荐的书目。 第二讲情节与主题 第一课时 1、情节与主题(概念) 2、欣赏《罗马假日》 3、布置作业 1)带着思考题欣赏电影:冲突和主题是什么? 2)以小组为单位,选出精彩的对白并做成视频截图 第二课时 4、继续欣赏《罗马假日》 5、分析讨论该片的情节、主题 第三讲蒙太奇 第一课时:介绍蒙太奇的概念,并通过看一个短片《阿虎》加深认识。 第二三课时赏析:《无间道》中的蒙太奇。 第四讲色彩 第一课时 1、引入色彩元素,介绍概念 2、欣赏《英雄》 3、收“对白”的作业 4、作业:分析《英雄》中的色彩 第二课时 1、继续看《英雄》 2、讨论色彩作业并可以拓展:加入自己喜爱的电影中的色彩,选出好作业,形成截图,制成课件。 第五讲:电影中的声音,赏析《红高粱》等 第六讲用事实说话 介绍新闻纪录片 第七讲镜头前的艺术

电影作品的四大鉴赏方法

电影作品的四大鉴赏方法 领略内在的主旨 我们曾经说过,欣赏电影首先要入情入境,全身心地投入作品中,与剧中人物同悲欢,引起情感的共鸣。但是仅仅如此是远远不够的。古人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果拘泥在作品中而不能自拔,也就难以识得作品的真面目。因而我们应该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通观全局,理解作品主旨。这在电影艺术欣赏中是至关重要的。 主旨是一切作品的最高指挥,是其灵魂所在。电影的人物、情节、细节、对话、表演、结构乃至各种表现手段都统帅于其麾下,形成一个完整、和谐、统一的艺术整体。没有对主旨的深入理解就无法体味出作品的言外之意、韵外之致。失去了对主旨的依附,我们对于其他元素的理解也必然失于空泛、流于肤浅,甚至曲解原意。以影片《人生》、《廊桥遗梦》为例,它们都描写了爱情,却都不仅仅为爱情而写爱情,都在以爱情为依托,表现更深远的思想。 把握整体构架 不同的结构往往体现着艺术家独特的艺术构思。结构的优劣对于影片的成败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爱森斯坦曾说过:“如果一部影片中充满了良好的建筑材料,但却没有组成一个建筑艺术的整体,没有得到技术上的合理安排,那就不必指望有什么不可抗拒的感染力”。影片正是通过结构把人物情节加以合理安排,主次分明、和谐匀称地构成完整统一的艺术整体。因而了解了作品的结构,我们也就能大致把握其整体的框架,进而从细处开掘,领会导演的艺术构思,理解影片的主题。 探求连接意趣 不停运动着的画面构成了电影,也造就了电影艺术得天独厚的魅力。这些画面如同散乱的珠子,需要一条隐含的“红线”将它们穿接起来形成一串精美绝伦的项链,其艺术价值才能得以实现。因此,在欣赏过程中就要求观众能够连点成线,在变幻不定的画面中,细心寻找出贯穿前后的内在线索,对那些形式上散落的却又一脉相承,丝丝联系的情节点,加以整体把握,才能体会出导演独特的艺术匠心。 于细微之处见功夫 前面我们提到过影片的欣赏不是一个消极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要入情入境达到“情动于中,默会于心。”这就要求欣赏者在掌握基本的电影常识的基础上,发幽探微,深入细致地感受构成电影作品的种种因素与细节,从细微之处体味出作品的内在主题,探求其对总体风格的影响与作用,从而构成对影片的整体印象。对作品细处的把握是进行欣赏的前提与基础。任何忽视细节与局部的欣赏都是不完善的,同时也难求深刻,往往只是浮光掠影,浅尝辄止。因此,我们必须先从细处着手,把握影片的内在神韵。 第一,画面

影视作品赏析

《霸王别姬》赏析 上电影赏析课以前也看过《霸王别姬》,但那总是断断续续的看没有完整的看过一次,甚至重来没看到过结局。就算看也是囫囵吞枣,没有以一种赏析的眼光去欣赏这部电影。通过影视作品赏析这门课程,我终于一览这部电影全局,并开始以赏析的方式观看这部电影。 ——题记《霸王别姬》改编自香港作家李碧华的同名小说,由陈凯歌执导,张国荣、巩俐、张丰毅领衔主演。影片围绕两个京剧艺人半个世纪的悲欢离合,展现了对传统文化、人的生存状态及人性的思考与领悟。 影片《霸王别姬》打从清末民初的北洋时代,一路演到文革以后。片头关师父形容京剧风行的盛况说:"是人的就得听戏,不听戏的就不是人,"乍听下似乎夸张,然而直到片末,此话的真实性都没有被质疑过。日本的入侵,没有丝毫减低京剧的地位,反而经由描写日本军官青木对它的崇仰而更显出它的价值。国民政府军的压迫,文化大革命的改革、贬抑、摧残,都没有改变这项艺术的形式与内涵。在片子开头的倒叙中,当程蝶衣与段小楼在文革十多年后,再度在一体育馆内粉墨登场走位,立即被管理员戏迷指认出来,暗示京剧艺术并未遭文革消灭。诚如一个影评人说的,"《霸王别姬》是艺术的优越胜过政治的破坏与历史的险阻,一个极其有力的象征"。——政权朝移夕转,可是艺术不变。

如果说从清末到民国,从民国到抗战,那时期虽然是乱世,但是当时的社会对艺术人生的诉求是不变的。不管当时的这会是什么样的人掌握了权利,但是当权者对艺术是尊重的。因为意识形态病没有变化,管理社会的主体主要还是依靠精英阶层。但是到了解放之后的时代,就是对艺术人生的摧残和亵渎的时了… 毕竟,农民是没有艺术可言的,更不用说文革的影响。因此,这个影片主要讲的也有文革对中国传统道德的破坏。我们可以发现,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一系列的政治运动,不要说对艺术扶植了,连那种让其保持原生态,自生自灭的气量都没有了。而那个曾经听话的好孩子“小四”,也因为受到政治运动的利诱,终于变成了一个狂热的革命份子,完全背弃了当初跪在逝去的师傅的灵堂前那种对艺术的完美追求的本质。这个时候的小四已经是早饭派的头头,打着新文化运动的幌子做着那些破坏艺术的事情。因此,影片最后程蝶衣的“死”,突显了艺术大师辉煌执着的一生,而影片最后,早已经不再提及那个背叛者“小四”,他早已经被人所遗忘……他是死是活,都已经无关紧要了。 艺术是超越政治的。艺术通过程蝶衣,艺术达到了永恒,而小四呢?只能是政治的牺牲品、革命的牺牲品。艺术是不妥协的。不管是民国还是日本人,对艺术是珍视的。对艺人是尊重的。在艺术面前,没有政治之分,只有更高的追求。而影片中民国时期的国民党士兵集体殴打戏子的一幕,虽然说明了国民党士兵对艺术理解能力的低弱,但是起码还能说明那时候人性偏好的本

如何分析文章的写作思路及构思技巧

如何分析文章的写作思路及构思技巧 1、从分析文章的段落层次入手,看作者是按照怎样的写顺序构思全文的。 2、从文章的写作目的、中心主旨入手,看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选择材料,运用哪些技巧来突出中心或吸引读者。 3、从表现文章主旨的效果入手分析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文章的结构、为什么要运用这些构思技巧。 4、用准确规范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各层意思、写作思路、构思技巧及效果。 什么是叙述:叙述即记叙和述说。它是一种记人叙事并陈述其来龙去脉的表述方法,它一般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六要素。 二.叙述的方法 (一)顺叙:就是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进行叙述的方法。 (二)倒叙:就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面来写,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的方法。(三)插叙:就是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根据表达的需要,暂时中断主线而插入的另一些与中心事件有关的内容的叙述。 (四)平叙:就是平行叙述,即叙述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所发生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通常是先叙一件,再叙一件,常称为“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因此又叫做分叙。 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即: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也含表达手法(技巧)),常见的有:夸张,对比,比喻,拟人,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面侧面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即: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也含表达手法(技巧)),常见的有:夸张,对比,比喻,拟人,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前后照应、托物言志,借景抒情,铺垫悬念,正面侧面,比喻象征,借古讽今,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等.... 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等。表达方式就是常见的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其实也属于艺术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就是常见的比喻、对比、比拟、对偶、借代、夸张、互文、双关、反问、设问、反复、反语、引用等。 表现手法: 烘托(衬托)、对比、对照、借景(物)抒情、托物言志、欲扬先抑。(联想、想象)寓情于景、融情入景、讽刺、象征、联想、想象、以小见大、类比 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例如蜡烛,光明磊落,焚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具体形象,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因此蜡烛是舍己为人的象征。 什么是象征手法它和比喻手法有什么区别? 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的艺术手法。只用于表示有关人类品质或人类组织的性质,一般适用于抒情作品。 比喻可以用于表示任何事物的性质,一般的比喻,其喻体分散在全篇文章中 什么是以小见大的方法? 就是采用小的事情来表现大的主题的写作方法,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比方说,要你写一个以生命为话题

影视作品赏析

本学科概况 学时数: 要课程内容:对影视作品赏析进行了详细的概述,包括电影的发展史,电影的基础知识、作用、影响等。 课程目标:让学生对影视的赏析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第一章世界电影发展史 一、【电影的孕育和发明时期】 (1832--1895) 早在19世纪初,人们就开始了对电影发明的探索与研究,直到卢米埃尔兄弟在1895年正是将拍摄的胶片公开放映,电影才算是正是诞生。 19世纪初,随着摄影技术、缩短曝光、胶片、连续摄影等一系列技术的发明,电影就越来越来接近诞生。许多人开始进行电影放映的试验,有英国人、俄国人、美国人,有的在实验室,有的未作公开放映。但都不能和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发明“活动电影机”的成就所比拟。所以,目前国际电影界根据法国路易·卢米埃尔兄弟在1895年12月28日这天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印度沙龙”内用“活动电影机”将自己拍摄的胶片(《工厂的大门》、《火车进站》、《水浇园丁》、《墙》等几部短片)放映至银幕上这一史实,一致公认将1895年12月28日作为世界电影的发明日。也就是说:活动影像的摄取和放映在技术上最终成为可能。电影算是正式诞生了。

二、[电影艺术发展的初期阶段] (一)、卢米埃尔兄弟和梅里爱都是世界电影的先驱和开拓者。但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影片以真实纪录生活为主,人们称为纪录性现实主义的创始人,而梅里爱则是运用了电影技术,把电影作为艺术品,从而创造了真正的戏剧电影。 (二)、百代时期 当英国的影片生产还处于手工阶段时,法国的查尔·百代已把影片生产纳入工业化的轨道。出身平平的查尔·百代在万森建起了电影企业。在1903—1909年期间,在世界电影史上创作了一个“百代时期”。领导百代公司影片制作和生产的是齐卡,他在模仿和继承梅里爱的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的技巧和艺术。他第一部成功的影片是《一个犯罪的故事》(1901年)。随着“镍币影院”的颇大赢利,美国电影已逐渐显示出压倒性优势。鲍特从1896年起当摄影师,开始并不出名。由于《火车大劫案》使他闻名于世,并成为美国早期电影的杰出代表。(三)、好莱坞初具规模 好莱坞本是洛杉矶郊外的一个荒凉的小村庄,但风景优美,阳光充足,气候宜人,是拍摄电影的最理想的地方。1908年初导演鲍格斯为拍摄影片《基督山伯爵》,在那建立了一个小小的摄影棚,并被起名为“HOLLYWOOD”意即“长青的橡树林”。随即,便有许多独立制片商纷纷在此搭棚建厂,到1913年前后,一座新的电影城便初具规模了。此后逐渐成为美国的“一座巨大的金库”。 三、【无声电影走向成熟时期】(1913-1926)

《影视鉴赏》

校级选修课《影视鉴赏》学习要点 主讲教师: 孙景曾 1、课程性质 《影视鉴赏》是盐城工学院艺术审美类校级选修课之一。1998年秋学期首开该课程,是教育部推荐的高校公共艺术主干课程。也是我校选修课特色课程。 24学时,八讲。 2、教学目的 该课采取理论修养与鉴赏能力双重并进、相辅相成的教学方法和教学体系。 通过教学,指导学生学习影视艺术的基本知识,掌握影视艺术的流派、语言、类型、结构、导演、表演、文化等内涵,并把握方面的或综合的鉴赏评价作品。使学生树立科学的审美观念,进而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和文化艺术修养。 3.教学特点 解析式――流派、类型、语言、结构、导演、表演、文化等方面鉴赏 练习式――讲理论、看作品、作练习 以下列32个学习要点解答★ 第一讲影视鉴赏绪论(3课时)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教学,认识影视艺术的特质、影视艺术鉴赏的意义、影视艺术鉴赏的层次和途径,把握影视艺术鉴赏的方法,了解课程学习的要求,从而有效进入课程的学习。 ★影视艺术的特质是什么? 影视是人类知道其创造日期的新艺术门类,被称为"第七艺术"和"第八艺术".影视艺术是我们形象地有效地深刻地反映我们所感知和表现的主客观世界的手段载体和窗口. ★影视艺术四大特质是什么? 运动性镜头的运动、画面的连贯、时空的真实再现 造型性人与物动态形象可视,是影视叙事的最重要手段 假定性一旦假如,必有果然;同时艺术逼真来自舞美化妆表演及制作的特殊创造逼真性镜头前、画面上比真实还要真实 ★影视艺术鉴赏的意义是什么? 1.生活娱乐意义 2.文化认知意义 3.艺术审美意义 4.文艺评论意义 5.思想教育意义 ★影视艺术鉴赏的层次和途径有哪些? 层次1.艺术技巧层次 2.艺术思想层次 3.文化内涵层次

(影视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影视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与任课教师差不多信息 课程名称:影视鉴赏课程类别:必修课□选修课■ 总学时/周学时/学分:28/2/1.5 其中实验〔实训、讨论等〕学时:0 授课时间:2018-2018学年第二学期授课地点:艺术楼A301 所属院〔系〕:师范学院 任课〔/助课〕教师姓名:诸小妮职称:讲师 答疑时间、地点与方式:课余时间、艺术楼A202、面谈 【二】课程简介 影视鉴赏课是从文学、社会学、美学角度动身研究影视艺术,为学生提供现实生活的侧面,展现一个或真实或虚假的客观世界,从而使学生了解影视表现是怎么样一门艺术。这门课程既表达了电影、电视美学的独特艺术,又表达了电影与文学、社会、历史相互之间的联系。 【三】课程目标 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提出本课程要达到的目标。这些目标包括: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们了解或掌握影视艺术的差 不多知识、影视艺术的历史进展及其审美鉴赏方法等,丰富学生们的审美知识,提高学生对影视作品的审美感受力及鉴赏能力,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了解影视进展的历史,结合美学理论知识, 用艺术的眼光鉴赏电影,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展目标: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们 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大学生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利用现代教学设备,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影视鉴赏课程能够运用美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去观赏影视艺术,用审美的眼光去发明美的生活。 【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作为美育课,本课程与《艺术观赏》课程是点与面的关系。《艺术观赏》为本课程提供了艺术特征、鉴赏方法等,加深同学们对本课程的理解;《美学原理》为分析影视艺术现象及作品等提供观点与方法上的参考,是本课程更加 具有科学性和理论性。 【五】教材选用与参考书 1、选用教材:《影视鉴赏》,李中会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出版 2、推举参考书:《影视艺术鉴赏》,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六、课程进度表 表1理论教学进程表 周 次 教学主题要点与重点要求学时 第一周次影视艺术概说 中国电影的产生与进 展、世界电影的历史进 展 要点:影视艺术的概念、中国 与世界电影的历史 重点:影视艺术鉴赏的方法及 能力培养、中国与世界电影历 了解:影视艺术的含义与 过程、港澳台及国外电影 进展状况 掌握:影视艺术鉴赏方 2

影视作品的鉴赏方法

影视作品鉴赏需要掌握影视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对作品进行全方位的透视。影视作品解读可以分为文本内解读和文本外解读,文本内的解读是画格、镜头和段落的分析,而文本外的解读则是多角度、多视域的社会、文化、时代、审美、政治等方面的分析。影视作品是视听艺术,基本的结构单位是镜头,这就需要准确掌握影视作品的镜头与镜头的结构方式:镜头语言、蒙太奇、长镜头、场面调度。对影视作品的结构的掌握同时也是对其意义的解读。影视作品的结构按照层级可以划分为画格、镜头、段落。画格是影视作品最小的单位,就是一格画面的图像。我们在观看影视作品时,画面静止的内容就是一格画面,也是一格胶片的内容。对画格可以进行构图分析,对拍摄对象、位置关系、光线、色彩、前景、后景和背景等进行仔细的分析。镜头的内容其实就是画格的集合,镜头会因此产生人物的运动,从而进行叙事,镜头分析是影视作品的基本分析单元。对镜头的构图、色彩、光线、场面调度和镜头中人物的身体、表情、动作等等方面的分析是影视作品意义解读的基本组成部分。镜头之间的组合形成段落,段落可以交代场景,也可以进行叙事,形成一个小情节。 镜头之间也可以产生修辞效果,形成抒情性段落和表情段落。在镜头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段落分析,最后形成影视作品的分析。对一名选修影视艺术鉴赏课程或影视艺术初学者来说,最基本的要求是能够从视听语言出发,理解作品的美学、社会和文化含义,对作品的主题、叙事、人物等方面进行准确的分析。 一、影视作品鉴赏能力的培养 影视作品是现代传媒时代的艺术,这种光影构筑的世界具有独特的魅力,分析影视作品的情感、美感和艺术内涵非常重要,因为只有理解了这些方面才能感受到影视艺术的独特感染力。 1.重视影视知识的积累 专门的影视分析与一般的观众观看电影电视是不一样的。观众看电影或电视作品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而专门的电影或电视作品分析则不大一样,首先是需要一定的影视知识的积累。作为一般的选修者或爱好者,

影视作品鉴赏

《影视作品鉴赏》B卷试卷第 1 页共 1 页上海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试卷课程名称:影视作品鉴赏适用专业: 全校选修 2015年—2016年学年度第春季学期任课教师:洪代星姓名:____宋磊____学号: 134A2461 成绩: 1、请从影片的镜头、剪辑、故事的某一方面就影片《可可西里》写一篇鉴赏文章。 要求:字数不少于1200字。 题目自拟。 杜绝抄袭。 《可可西里》的传奇 《可可西里》是一部非常感人的影片,记录片风格的流行可能还有更深入的精神原因。在这个信息决定生存机会的时代,对信息的需求发展成为人们一种强迫症,成为一种无论何时何地的盲目渴望,人们渴望知道更多"真实的'事情。很不幸,绝大多数的信息都是谎言,因为绝大多数的信息在本质上都是宣传和广告。由于人们所"听"到的主要是些明显的谎言,于是不信任听觉,转而相信视觉,人们想"看"不想"听"。 《可可西里》是个社会学式和人类学式的故事片,属于"看"的欲望。它是个关于可可西里民间自发的巡山队和偷猎者的真实故事,命运把他们双方卷入到环环相扣的暴力、血腥、博弈之中,但是没有女主角——看来陆川不需要这个作料。一个难得一见的充满男子汉情怀的影片,刚毅,果断,义无反顾。尽管命运不可抗拒,但没有一个情节是可以预料的,这一点在我看来非常重要,它是一个作品对观众智力水平的尊重。最后一枪没有铺垫,一打就死,没有废话。《可可西里》基本上都以这种干脆利索的时间节奏在叙事,以至于这个影片需要再看一遍。 如果是说这个影片的镜头、动作、音乐和色彩等等很美,这样有目共睹的东西并不需要这样愚蠢地指出来。而且,按照习惯,"美"这个词汇通常用来谈论那些多少有些浮华的景象,比如优美、柔美、秀美之类。这不适合陆川的电影,尤其不适合《可可西里》,当然,也许我们可以说它是"壮美"的,但这样一些美学词汇未免不合时宜,尽管说得没错。法国人类学家进一步说,他说的当然不是有目共睹的视觉美,而是形而上学意义上的那种在"残酷真实"背后的美。他补充说,因为这种无形的美,这是他十年来看到的最好的片子。 《可可西里》是个很好的美学个案,它表达了一种值得分析的美学观点。我感兴趣的是,《可可西里》是如何超过当代作品的文化陷阱的。 通过影片我们看到一群悲壮的英雄和他们荒谬的生活现状;我们看到一群理想主义者的弱小和悲哀,我们欲哭无泪!一群连几百元工资都不能按拿到的英雄在为了保护藏羚羊而奔波卖命,可他们自身却没有得到政府应有的保护和支持;他们或饿死,或被盗猎者打死,或被流沙淹没,他们并不如一只藏羚羊活的轻松,可是他们却背负者崇高的理想沉重的责任艰难的生活!后来他们幸存下来的竟然有8人被政府起诉,判刑,理由是他们私自卖了从盗猎者手中缴获的藏羚羊皮。 通常,一个作品总有其"自己的"美学观点。这个说法有些古怪,需要解释,显然,即使最没有个性的作品也总有一点点自己的"书写痕迹"——也许德里达会看重这种由任意性所形成的所谓"个性"。不过,我们通常却不会在"书写痕迹"的意义上谈论到个性,因为它终究并不代表什么意义,即使从对意义的解构的角度去说,没有力量的"书写痕迹"其实也解构不了什么。我疑心后现代主义过分夸大了"另类"和"个性"的价值。意义总是公共性的,或者说,如果一种意义不具有公共性,就没有力量,因为没有公共意义就不能构成社会事实,因此就没有力量,没有力量也就没什么意义。,这就是为什么许多"自己的"记录片缺乏力量和魅力的一

电影作品分析的写作范本

电影作品分析的写作范本(简略本)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欧洲的电影业走向了衰落。与此同时,一个影坛的巨影正从美洲大陆银幕之后冉冉升起,这就是著名的美国导演——格里菲斯。他在长期默默积累中已经进行过一些有效的艺术实验。(《穷巷剑客》1912年,《大屠杀》1912年) 1915年,他(格里菲斯)的《一个国家的诞生》问世,揭示了电影从一种杂耍向艺术的成功的飞跃。 (《一个国家的诞生》)这是南北战争的前夕,北方的斯特曼先生的两个儿子到南方的好友卡梅隆家做客。小卡梅隆·本杰明见到斯特曼的女儿赫尔西的照片,暗中爱上了她。南北战争爆发,已成为南军上校的本杰明在战斗中负了伤,被好友斯特曼俘去。战斗结束后,黑人在南方建立政权,已经获释的肯杰明组织起三K党,决心想黑人反扑。 格里菲斯最重要的贡献,是打破了梅里爱以来的以戏剧中的场景作为基本单位的叙事方法,而开始以独立的镜头作为电影的叙事单元。他把这些不同景别和长度的镜头,按照剧情的内在逻辑的需要组接在一起,使电影建立了一种独特而有效的叙事模式。 尤其是,他经常运用平行蒙太奇的剪辑手法,使紧密相连的动作得到交替的表现,从而形成动人心魄的叙事效果。 (这是本杰明的妹妹弗洛拉被坏蛋汴斯追赶跳崖身亡的一段,短促的交替镜头视情节格外扣人心弦。在影片后部,老卡梅隆一家躲进郊外的小屋被黑人团团围住,费西去向黑人领袖林锡求情,却送入虎口。本杰明闻讯,集合起三K党紧急驰援。) 在这里,格里菲斯使用了一连串更大的的空间范围的动作交替穿插,构成平行蒙太奇剪辑,创造了自电影有史以来最激动人心的高潮段落。后来,人们就将这种平行救援的剪辑方法,称为格里菲斯的最后一分钟的援救。 格里菲斯在这部影片中把个人命运、家庭生活和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反思结合起来,使电影获得了史诗般的规模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它不但注意情节的组织,也十分注重人物的刻画和对环境气氛的描写。 (本杰明获释归来,他的妹妹注意到哥哥身上破旧的军装,本杰明则发现妹妹衣服上的貂皮领子是棉花装成的。) 在表现战争的场面中,格里菲斯从不同的机位来拍摄同一场景,获得了近似后来的移动摄影所能创造的场面效果。同时,在这些气势如虹的大场景中,他也并未忽视对个体的表现,通过突出人物的造型,给影片带来一种悲壮的色彩。 《一个国家的诞生》中,强烈的种族偏见引来了普遍的抗议之声;然而,他的出色的艺术成就,却征服了各个阶层的观众,影片上映长达15年之久,观众达一亿人次。它的成功标志着电影终于获得一种普遍公认的艺术。 继这部影片之后,格里菲斯又推出了一部更为雄心勃勃的巨作《党同伐异》。这部影片表现的是古往今来排斥异己与仁爱之间的斗争的主题。为此,他把四个在时间上相差几万年,空间上横跨几大洲的故事放在一起,通过蒙太奇剪辑,使他们互相穿插、交替出现,中间,则以一个母亲摇动摇篮的镜头作为过渡。在这里,他的蒙太奇剪辑,实际上已从上一部影片中连接分散的动作和镜头,扩展到连接整个内容,从叙事的方法发展为表现思想的工具。 这部此宏大复杂的影片,即使是对艺术来说,也显得过于激进,它大大超出了观众的承受能力和电影的发展水平,终于导致了商业上的惨败。这使格里菲斯在以后的一生中,都在为制作的这部影片所欠下的债务而四处奔波。 从1895年,电影在法国诞生,到美国的一代电影大师格里菲斯的两部剧巨作的问世,电影,终于跨入了艺术殿堂的门槛。

新闻写作技巧汇总分析

新闻导语写作技巧20法 “立片言以居要”,新闻人历来都重视导语写作。虽说“文无定法”,但新闻导语终究有其一定的结构形式,导语写作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何写好导语? 消息导语的几种写作方法 1、叙述式导语的写作:就是直截了当地用客观事实说 话,通过摘要或概括的方法,简明扼要地反映出新闻中最重 要、最新鲜的事实,给人一个总的印象,以促其阅读全文。 2、描写式导语的写作:记者根据目击的情况,对新闻 中所报道的主要事实,或者事实的某个有意义的侧面,作简 练而有特色的描写,向读者提供一个形象,给人以生动具体 的印象,这就是描写式导语的一般特点。一般用在开头部分,以吸引读者,增强新闻的感染力。 3、议论式导语的写作:往往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通 过极有节制、极有分寸的评论,引出新闻事实。一般分为三 种形式:评论式、引语式、设问句。 具体写作方法: 1.一语破的法 好的新闻导语如何做到“抢耳”、“抢眼”,用最短的文字,一语破的,无疑会起到开门见山、立竿见影的效果。

1945年8月14日,美国杜鲁门总统宣布,日本已无条件投降。美联社在抢发这条爆炸性的新闻时,导语干脆利落:“日本投降了!”这条短而有千钧之力的导语,当时就被新 闻界公认为“最佳导语”。 2.设置悬念法 在新闻导语上设置“悬念”,事情先不直说,吊起读者 的胃口,“逼”得你不得不继续读下去。 1978年6月25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一篇报道,导语是这样写的:“国财贸大会上传说着这样一件事:上海服装 进出口公司床上用品组的职工,‘救活’了两只鸳鸯,挽回 了一大笔外汇。”为什么要“救活”鸳鸯?“救活”了两只什么样的鸳鸯?又怎样挽回了外汇?导语对此一概不说,你想知道就得往下读。 3.欲擒故纵法 先放开一步,再紧紧抓住,这样的导语写来必有“痛 击一拳”之淋漓快感。 1982年10月14日,美联社发了一条讽刺美国经济 的稿件,导语是这样写的:“就是在罗纳德·里根总统对全 国说‘美国正在走向经济复苏’之前几个小时,他的儿子普 雷斯科特·里根却在这里同失业者一道领救济金。”显然, 前后两句自相“矛盾”。但读者是聪明的,知道连总统的儿 子都在领救济金,谁还相信美国的经济开始好转了呢?

影视作品分析的写作方法

关于影评 峨眉电影制片厂国家一级编剧钱道远老师 在考试中总体把握,是对考生进行影视评论写作考试的基本目的和要求。 首先要准确定义影片类型,然后才能明确影片内容。影视作品分析的大忌是复述情节,包括讲故事、重复对白,重复、啰嗦地分析影视作品的思想以及脱离作品分析。总体把握影片的艺术、思想价值,首先要真诚地感悟影片,全面、正确、感性地把握,再梳理其思想分量、社会价值、艺术特点等。描述自己感触最深的片段时,选择细节,从小处入手,全面把握思想到形式。最后展开评论。 例如陆川的《可可西里》,是第六代导演的代表作,他们关注的是影视创作的动态。然而电影的主题有很多类型,是事件性的还是世界性的,需要仔细揣摩。该片的主题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斗争中展现人性的善恶与美丑。其艺术风格是纪实主义,运用了纪实美学和纪实艺术。视听方面给我们的印象是震撼、压抑。叙事方式从视点来看,是第三人称与自述相结合的,以记者的口吻描述事情发展;从体裁来看,该片采用了日记体,即第一天,第二天……的时间顺序。 高尔基说,文学作品就是写人,文学就是人学。因此分析人物是对影视作品进行剖析的关键。该片中,主线人物日泰是一个执着、顽强、坚韧的人,有着藏族汉子的血性,同时公民责任感非常强,甘愿牺牲。群像是对一群人的描绘,刘栋就是群像人物中的一个,他的身上体现出人物的复杂性、多变性。但他直面人性的复杂,知法犯法,这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点。 把握了影视作品的基调,我们就可以把写作技巧总体归纳为“四要四不要”“八抓三注意”。 四要: 一、切入点要小。从影视作品的开头结尾、细节片段、台词、对白入手。例如《南京!南京!》中范伟所饰演的唐先生。用七句台词就能深刻剖析这个人物。 “今晚我们住哪件房?”这是影片开头,他对妻子说的。此时的他还完全没有国破家亡的危机感。 “朋友(日语)”。他在住所周围用日语教身边的人说朋友这个单词,他希望用自己的友好感染周围的人,也希望周围的人都没有危险。 “那我太太和孩子怎么办?”拉贝回国后,他似乎有些着急了,开始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 “你们是不讲信用的。”此刻,他已经觉醒,意识到自己受欺骗了。 “我去找小贝。”在形势不容乐观的情况下,他毅然把生死置之度外。 “活着不好吗?”他在寻求灵魂层面的赎罪。 “知道吗?我太太又怀孕了。”在死之前,他感受到了新希望的诞生。 二、要以小见大。从小的地方着手,从大的地方着眼。 三、要抓住1~2个思想、艺术特点来写。 四、要有视听特点和艺术分析。比如张以庆导演的《周舟的世界》就极具前卫艺术性。 四不要: 一、不要复述故事。影视作品分析的重点是议论和评论,如果有必要复述故事,也需要浓缩叙述。 二、不要枯燥地说主题思想。主题思想是怎样表现出来的,由结果去寻找过程。并带着感情色彩去说主题。例如《放牛班的春天》的主题升华到最后就是爱。 三、不要面面俱到。挑选自己最明白的几点来说。 四、不要写成中学生的观后感。带一些视听特点、艺术感觉和艺术气质。

影视作品鉴赏平时作业

影视作品鉴赏平时作业 单选题 1 . 电影艺术的元素有:, A. 时间、空间 C.色彩、构图、声音 B. 演员、导演、美工、摄影 D. 影像、剪辑、声音 2 .有人称意大利导演安东尼奥尼的影片《红色沙漠》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彩色电影,是因为色彩在这部影片中: A. 起到了构图的作用 C. 起到造型作用 B.起到了戏剧性作用,揭示了主题 D. 起到了结构性作用 3 .《黄土地》中不平衡的构图方式,体现了构图中的:, A. 美学原则 C.整体性原则 B. 变化性原则 D. 主题服务原则 4 .《阿凡达》创造了票房奇迹,这部电影是通过什么的电影技术革命的产物 : , A. 声音技术 C.彩色电影 B. 数字技术 D. 3d技术 5. 1985年12月28日,谁在咖啡厅放映了《火车进站》等,标志的电影的诞生, A.卢米埃尔兄弟 C.梅里 B.爱迪生埃 D.鲍特 6 . 电影艺术区别戏剧艺术最大特征是什么,, A.是否遵从三一律 C. 上镜头性 B. 运动方式的差异 D. 表演的碎片性 7 . 下面那部影片的上映标志的有声电影的诞生. , A. 歌女红牡丹 C.一个国家的诞生 B. 爵士歌王 D. 火车大劫案 8 . 第一部 彩色电影是: , A. 红色娘子军 C.红 B. 红色沙漠 D. 浮华世界 9 .是谁将电影称为“第七艺术" , A. 马克思 C. 卡努社 B.马尔库塞 D. 鲁道夫.阿思海姆 10 . 影视构图最大 特征是:, A. 美学性 C. 动态性 B. 主题服务性 D.变化性

单选题 1 . 在好莱坞的电影语言系统中,全景主要作用是: , A.表现人物与环境的关系 B. 介绍人物 C. 揭示人物内心 D. 介绍环境,形成场景空间 2 . 《杀手里昂》开头段落中的特写镜头的作用是: , A. 传达导演情绪 B.割裂环境,从而转场 C. 制造悬念,制造神秘感 D. 揭示人物内心 3 . 特写镜头在影视作品中一般不具备下列那些功能: , A. 表现被拍摄物质感 B. 表现局部 C. 介绍环境 D.揭示人物内心 4 . 《英雄》中不同段落用了不同的色彩,这一运用形成了: ,

经典电影作品赏析读解教程教学大纲

《经典电影作品赏析读解教程》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程 学分: 2 先修课程:影视作品分析与鉴赏 适用专业:表演戏剧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中的一门专业课程。它涵盖了传播学和广播电视、文管、编导、戏文等专业。本课程主要以电影史为编写纵轴,以类型片与艺术片为编写横轴,纵横交叉,分别从叙事造型、声音画面、时间空间,蒙太奇、长镜头以及符号学等几个角度,分析鉴赏了中外经典电影二十余部,既可使读者在较短时间内对电影艺术本体、电影发展脉络有较清晰的认识,也可迅速掌握电影赏析的方法及要领。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 本课程主要实现两个目标:一是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影视作品的创作技巧,培养学生对影视作品的鉴赏和分析能力,使其具备一定的对影视作品的创造力和表达力;从学科概论的视角,对本课程所涉及领域的内容、方法、成就和发展情况作相应的了解,初步构建专业基础;二是提高学生对经典电影作品的鉴赏力和分析技能,为新世纪的影视创作与批评领域培养专门人才。 三、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 前言 第一章电影是叙事与造型的结合 1.教学基本要求 (1)明确为什么说电影是叙述与造型相结合的艺术; (2)举例说明结构在影视剧中起着什么作用; (3)明确为什么说改编意味着全新的创造。 2.教学内容 (1)电影是用画面讲出来的故事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作品《印第安纳·琼斯与失落的约柜》赏析 (2)人物是影视作品的核心——对影片《生死朗读》中汉娜形象的分析 (3)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戏剧式结构典范作品《魂断蓝桥》赏析 (4)结构是支撑全剧的钢梁——德国电影《罗拉快跑》结构分析 (5)改编是一种全新的创造——美国电影《特洛伊的海伦》赏析 第二章电影是声音与画面的结合 1.教学基本要求 (1)熟悉电影声音包括的三个方面及其关系;

影视作品分析方法

考试内容:这里的影视作品可能是电影或电视剧,也可能是电视散文,还可能是专题片或纪录片,还可能是综艺节目片等等,考生观摩后,当场写出一篇评析性的文章。 考试目的:主要是考察考生对影视作品的感悟能力、鉴赏能力和理论分析能力及文字写作能力。作为一个影视导演,其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对优秀影视作品的感悟、鉴赏和借鉴,因此影视作品的分析是影视导演专业入学考试的首要一环。 应试指导:在这一考试科目中,影视作品的类型可能是故事片也可能是纪录片,还可能是综合艺术片等等。不论所提供的影视作品是哪种类型,分析总要从艺术分析的角度进行而不能是复述性的内容概括或泛泛而谈的观后感。考生要结合影视作品的画面、音响、音乐、解说、主持等各方面的要素,对其主题内容、结构框架、制作造型等方面作出艺术性的分析。不求面面俱到,但求集中深刻,有独特的视角,力求写出自己的独特的感受,表达具有自己个性的构思。 1、评析策略 对一部比较完整的故事片类型的影视作品,常见的具体的评析策略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 (1)评片名 片名,是影视片的具体名称。片名不但是个称谓的符号,还包含着如下涵意: 1)文化含义,片名包含着制作者对观众的诱导和暗示,因为它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自觉不自觉地体现了一定的文化内容。2)统领意义。片名起的新巧,固然有着给观众联想的余地,起到审美作用,但最实际的,还应看片名是否承当了统领、指向影视片本体的职能。换一个角度,就是看片名是否和影视片内容相关或者一致。有的好片名不仅仅切合影视片内容,而且对帮助观众理解影视片的主题也有提示性的作用,则更有评论的必要。 (2)评导演 1)导演构思。为了把剧本转化成影视片,导演要从整体上构想未来影视片的内容与形式的各个方面。这里既有对影视片的基调、样式、风格、人物等方面的确定和追求,又有对各门类艺术家的具体要求。这是导演艺术创造力的体现。 2)导演手段。导演为塑造银幕形象,要在影视片中利用多种具体的表现手段,通过故事和人物感染给观众。导演手段包括:画面的运动和镜头的运动;镜头之间的组接;音乐、语言的运用;场景交换;气氛烘托等。 评论影视手段运用,要亿时亿影视片的具体情况,看其使用的是否合理,是否有创造性。 3)导演风格。优秀导演在优秀影视片中实现了自己的追求,有异于其他导演的追求、创造的特点,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一般地,将特色称为特色,将突出的特色(或转为稳定出现、反复实践的特色)称为风格。 风格,是主要特色的集中表现。评论导演风格不仅是对导演创造力的一种衡量,而且是对评论者鉴赏力的一种衡量。不能把风格的帽子随便乱戴,也不能对明显的风格视而不见。

艺考编导-影视作品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课题:中外电影发展概述 影视术语:景别的划分与作用 教学目的:了解电影现状与电影专业术语作用 课的类型:职业基础理论模块 教学方法:讲解、讨论、观摩、写作 教具:投影仪、录像机、DVD机 教学重点:再认识景别 难点:了解的景别作用 教学过程: 一、师生见面(自我介绍、点名)(5分钟) 二、介绍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方法。(15分钟) (教材、作业、考试、要求) 三、简介中外电影发展现状与景别的讲解(30分钟) 中外电影发展现状比较均衡,各个国家都把电影当作本国的形象重视起来。在艺术手法与技术设备的运用方面也同样追求高标准,而且几乎没有大小国家之分。以每年各大电影节获奖情况可以看出,小国家同样具有极强的竞争能力与水平。当然美国好莱坞电影从资金、技术手段、导演及人才的储备方面,还是领先与其他国家很多,这主要是历史与财力的原因造成的。相信在未来的十年中,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此种情况会有所改变的。 (一)景别的划分基本标准 常用的“景别”主要有五种: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再细分还有大远景、中近景、大特写等景别。我们了解景别的划分目的是要明白它的作用,如何欣赏、如何有效的运用,以此来实现我们的艺术欣赏与艺术创作。(请看片例) (二)模仿人的感知——再“理解”景别 影视创作其实就是“模仿人的感知”。比如:我们到一个大型的商厦,首先是看它的全貌与周围建筑的关系,然后进到商厦中看到它的一层全貌,再找你要购物的“化妆品”柜台,再找“护肤霜”专柜,再选定“小护士”品牌的护肤霜。请仔细琢磨一下,到商厦的购物的过程就是一个“景别”变化的过程,其实等于“一个镜头序列”。同样是人们观察事物的过程,所以影视创作其实就是“模仿人的感知”。 (下面我再请一位坐在后面的男同学和我做一个“实验”) (三)景别的变化与作用 景别的变化是根据影片的创作需要而决定的。但是现在许多影视界的人员还不大明白“景别”的作用,所以就“瞎用”、“滥用”。通过前面的师生课堂做的“实验”,我们又可发现远景、全景主要可以表现空间关系;近景、特写则可以表现局部和细节,中景则可两者兼顾。我们在影视艺术欣赏与影视艺术创作的时候要记住景别的变化与作用。(让学生了解的景别划分与作用) 四、观摩日本影片《砂器》、《追捕》(100分钟) 五、“随堂”撰写一篇500 —1000字的分析文章 (了解学生赏析影片的程度,以利于因材施教。)(50分钟) 注:三、(一)重点、(二、三)是难点]

影视作品分析范文影视作品分析指导

影视作品分析范文/影视作品分析指导 影视片分析 考试内容:这里的影视作品可能是电影或电视剧,也可能是电视散文,还可能是专题片或纪录片,还可能是综艺节目片等等,考生观摩后,当场写出一篇评析性的文章。 考试目的:主要是考察考生对影视作品的感悟能力、鉴赏能力和理论分析能力及文字写作能力。作为一个影视导演,其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对优秀影视作品的感悟、鉴赏和借鉴,因此影视作品的分析是影视导演专业入学考试的首要一环。 应试指导:在这一考试科目中,影视作品的类型可能是故事片也可能是纪录片,还可能是综合艺术片等等。不论所提供的影视作品是哪种类型,分析总要从艺术分析的角度进行而不能是复述性的内容概括或泛泛而谈的观后感。考生要结合影视作品的画面、音响、音乐、解说、主持等各方面的要素,对其主题内容、结构框架、制作造型等方面作出艺术性的分析。不求面面俱到,但求集中深刻,有独特的视角,力求写出自己的独特的感受,表达具有自己个性的构思。 1、评析策略 对一部比较完整的故事片类型的影视作品,常见的具体的评析策略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 (1)评片名 片名,是影视片的具体名称。片名不但是个称谓的符号,还包含着如下涵意: (1)文化含义,片名包含着制作者对观众的诱导和暗示,因为它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自觉不自觉地体现了一定的文化内容。(2)统领意义。片名起的新巧,固然有着给观众联想的余地,起到审美作用,但最实际的,还应看片名是否承当了统领、指向影视片本体的职能。换一个角度,就是看片名是否和影视片内容相关或者一致。有的好片名不仅仅切合影视片内容,而且对帮助观众理解影视片的主题也有提示性的作用,则更有评论的必要。 (2)评导演 1)导演构思。为了把剧本转化成影视片,导演要从整体上构想未来影视片的内容与形式的各个方面。这里既有对影视片的基调、样式、风格、人物等方面的确定和追求,又有对各门类艺术家的具体要求。这是导演艺术创造力的体现。 2)导演手段。导演为塑造银幕形象,要在影视片中利用多种具体的表现手段,通过故事和人物感染给观众。导演手段包括:画面的运动和镜头的运动;镜头之间的组接;音乐、语言的运用;场景交换;气氛烘托等。 评论影视手段运用,要亿时亿影视片的具体情况,看其使用的是否合理,是否有创造性。 3)导演风格。优秀导演在优秀影视片中实现了自己的追求,有异于其他导演的追求、创造的特点,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一般地,将特色称为特色,将突出的特色(或转为稳定出现、反复实践的特色)称为风格。 风格,是主要特色的集中表现。评论导演风格不仅是对导演创造力的一种衡量,而且是对评论者鉴赏力的一种衡量。不能把风格的帽子随便乱戴,也不能对明显的风格视而不见。 4)导演创造。从影视片来看导演对剧本的转化、实现成为影视片的过程中有哪些创造,可以看出他为社会生活、为影视艺术、为广大观众创造了什么,导演创作体现在影视片在中,因而,对影视片的评论,总相关着影视片的创作领导核心导演。因而,评影视片,就评论了导演,虽然有时不必单独地评论。 (3)评主题 主题是艺术作品所描绘的整个形象体系中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又称主题思想,主题是作品内容核心,是作品的灵魂与统帅,既贯穿全部作品,又在其中起到作用。 主题,从作品中体现出来,又包含着作者对社会生活的认识、评价,渗透着作者的美学理想和社会理想、世界观。 全面评价一部作品,离不开对主题的研究和理解。 在影视作品中,主题孕藏在整个画面、声音所构成的整体银幕荧幕形象中,在作品的内容展现与形式中显露出来。和这点相关,主题还可以在影视片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在主人公的形象上,在主人公的命运中,体现着生活、社会、人生的意义。对主要人物的塑造可以反映出作品的基本思想倾向。主题还可以体现在情节上。情节的发展,即事件的进程、结局,也包括着作者对生活的认识与评价。情节的发展与人物命运、人物塑造密切相关,受着制约,又是主题的体现。 主题既然体现在作品的各个方面,分析主题就不能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