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国内外绿色储粮技术

浅谈国内外绿色储粮技术

浅谈国内外绿色储粮技术
浅谈国内外绿色储粮技术

浅谈国内外绿色储粮技术

—储粮害虫防治技术研究

张磊 高军胡智佑

(北京通县徐辛庄国家粮食储备库)

摘要虽然近年来人们对绿色储粮意识逐步加强,不断加大对粮食仓储的科技投入,但目前还是主要使用化学药剂来防治虫、霉,以确保粮食的储存安全。但由于长期单一或不当的使用化学药剂,不但在杀虫不彻底时使害虫的抗药性不断增加,而且对粮食、环境造成污染,危害人、畜健康。因此,近年来绿色储粮技术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综述了近20年来国内外关于低温储粮、气调储粮、非化学药剂防虫治虫等先进绿色储粮技术的研究应用。

关键词绿色储粮低温储粮气调储粮非化学防治

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生活资料,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在人民生活和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而由于其在储藏过程中常遭受虫、霉、鼠等有害生物的侵害,造成重量和质量的损失以外,还受熏蒸杀虫剂等化学因素影响,使粮食或多或少带有一定量的药剂残留,造成化学污染。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绿色、无公害、无污染的、营养价值高的粮油食品的需求日趋迫切。因此,实施绿色储粮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粮食储藏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是确保储粮安全、卫生、环保的必然选择。

绿色储粮技术,即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储粮生态学为理论基础,在粮食储藏过程中,尽量少用或不用化学药剂,以调控储粮生态因子为主要手段,从而达到保护环境,避免储粮污染,确保储粮安全,使人们吃到新鲜营养可口无毒的放心粮的技术。绿色储粮技术不是静态的、单一的技术,它是不断研究和实践中得以更新、发展和完善的。近二十年来,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相关科学家们,以少用或尽量不用化学药剂和提高现有药效为前提,在害虫综合治理、探索化学药剂的替代方法和改进其应用技术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不少具有实践意义的成果。为此,对环境无污染、同时也不会产生抗药性的储粮害虫生物防治技术,引起了人们普遍关注。

1 低温储粮技术

温度是影响粮油安全储藏的重要因素。粮堆内的害虫、微生物、粮粒等生物成份在水分和氧气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还必须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

张磊,北京通县徐辛庄国家粮食储备库,助理工程师,害虫防治,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内军庄村,zhanglei198366@https://www.doczj.com/doc/4918068310.html,。

动。如果在不冻坏粮食的情况下,采取不同方式降低储粮温度,就能抑制粮堆内各种生物成份旺盛的生命活动,减少粮食在储藏期间干物质的损耗,最大限度地保持粮食原有品质,延缓储粮陈化速度,是一种最为理想的绿色储粮技术。

低温储粮的历史非常悠久,是目前全世界公认的最为安全、可靠、合理、符合绿色环保要求的储粮技术,其不但可以延缓粮食陈化,具有一定的保鲜作用,而且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病虫害防治方法。研究表明:温度降低10℃,食用粮的生化反应速度就减少一半;粮食保持一定的活力:在t=O~50 ℃范围内,每降低5℃,种子的寿命增加一倍。一般环境温度为8℃~15℃时,是储粮害虫生命活动的最低界限,如果低于此温度,害虫就不能发育和繁殖;如温度低于8℃~一4℃,害虫就处于冷麻痹状态;如果该温度持续的时间很久,害虫就可能致死。如果温度低于一4℃,达到破坏害虫体内的细胞结构时,害虫则致死。

2 气调储藏技术

目前气调储藏技术主要有真空储藏、充 N

2气调储藏、充CO

2

气调储藏等,但只有

CO2气调储藏被广泛推广运用。研究证明:当粮堆中氧气浓度降到2%左右,或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到40%—60%时,能使粮堆中绝大多数储粮害虫死亡,好氧霉菌可受到抑制,粮食自身呼吸强度也会明显降低。气调储粮法在不少国家中采用,近十年来,气调和气控防治储粮害虫已受到极大重视。

早在20世纪80年代,国外就有人报道CO2对储粮害虫具有毒性作用,并且研究发现CO2与O2的混合气体要比纯CO2的防治效果好。此后,大量学者开始了系统的研究,如菲律宾F.Caliboso等报道了CO2:在高压条件下有快速杀虫的效果;新西兰A.Carpenten等也分别报道了CO2对嗜卷书虱、嗜虫书虱和谷象的防治效果等[1]。我国自60年代以来对该项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尤其在害虫防治方面,如邓永学等2002年对高浓度CO2 气调防治谷蠹及杂拟谷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杂拟谷盗卵、幼虫、蛹及成虫对气调环境敏感顺序为:卵> 幼虫> 蛹> 成虫[2];西南农业大学植保系王进军等人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CO2 气调对嗜卷书虱的作用[3]。

CO2气调储粮技术早在澳大利亚得到推广应用(西澳散粮公司的港口库),使用方法是CO2 钢瓶气连续充进气密性很好的密封粮仓,在20℃仓温下充入60%CO2至少10天或35%CO2至少14天,就能杀死所有的害虫。菲律宾通过7年的实践,在高CO2 的密封塑料制品储粮器皿内储藏大米、玉米(约200t ) 和黄豆(约6t ) , 收到很好效果, 不仅有效地控制了害虫, 而且保证了储粮品质[4]。美国近年来主要致力于CO2控制仓储害虫方面的研究,而且将应用研究的范围扩大到防治车站运输过程的储藏物害虫控制方面。我国现已将CO2气调储粮技术推广到上海、南京、九江、六安等地,达到4.3亿斤的总规模。

3 非化学药剂防虫技术的研究运用

非化学药剂防治技术主要包括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习性防治等不使用化学物质

防虫治虫的方法。物理防治就是用物理因素作用于害虫有机体,如红外线杀虫、微波杀虫、放射线杀虫、激光杀虫、高频电热杀虫等电磁杀虫技术,近几年来,利用纯天然硅藻土粉防治储粮害虫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已投入实仓应用,国内也开发有硅藻土产品。生物防治是利用某些生物成份来防治储粮害虫,如利用害虫天敌以虫治虫、利用病原微生物以菌治虫、利用激素诱杀、利用内激素干扰昆虫正常生长、发育和繁殖等。习性防治是根据储粮害虫的某种习性而设置的防治方法,如粮堆压盖防治、粮堆移顶防治、诱集捕杀等。

3.1 物理防治

3.1.1 电、磁、辐射等物理技术及新技术的研究应用

在储粮害虫防治过程中物理辐射是一种比较新的防治技术,可以检测和杀死粮食内部不容易被发现的害虫,还能起到灭菌、消毒、防霉的作用,且不会造成污染,很少对粮食的品质造成危害。微波辐射处理,这种方法短时间内可以杀死害虫,而且对水分含量高的粮食害虫防治是一种更好的选择。利用电磁辐射,小剂量的辐射就可以达到杀虫灭菌消毒的作用,而且对粮食的品质没有任何影响。曾有人采用O.8kGy的λ射线照射储藏的粮食,可杀火对粮食危害最大的4种害虫:赤拟谷盗、米象、小扁甲虫及锯谷盗[5]。光触媒薄膜在紫外光作用下产生具有强氧化分解能力的超级氧化物离子和游离氢氧基,破坏虫类、细菌、霉菌的生存条件,达到杀菌、防虫、除霉、分解异味的功能。熊鹤鸣等2001 年将早籼谷用光触媒袋包装储存和用光触媒薄膜六面密闭麻袋包装储存,两个光触媒试验堆的防虫效果明显,并且具有一定的延缓早籼谷品质陈化作用[6]。

3.1.2 惰性粉防虫技术

近年来利用惰性粉防治储粮害虫在国内外都有很多的研究(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等),利用如沸石粉、磷酸三钙、无定形硅粉、杀虫粉、草木灰、砻糠灰、硅藻土等惰性粉防治害虫达到了很好的效果,目前使用的惰性粉主要是硅藻土。

鉴于其有低毒、无残留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储粮方面,目前已进入商业化如Home Shield、Keepdry等。在应用硅藻土杀虫剂防治储粮害虫的实践中,其效果受硅藻土的来源、粮食种类、害虫类型、粮食含水量、相对湿度、温度和储藏时期等的影响,国内外在这方面开展了广泛的研究。

Mclaughlin提出硅藻土的来源对杀虫效果影响很大,海水来源的硅藻土杀虫剂比淡水来源的杀虫效果差[7]。Fields 等(2000)研究了粮食水分和温度对不同来源硅藻土杀虫剂杀虫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粮食水分和空气湿度对硅藻土的杀虫效果影响较大,粮食水分或空气相对湿度的增加会降低硅藻土杀虫剂的杀虫效果,特别当粮食水分在15 %或相对湿度75 %以上时会明显降低杀虫效果[8]。曹阳等曾进行过在50 %~75 %不同相对湿度下硅藻土对嗜虫书虱致死效果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湿度增加,嗜虫书虱死亡率逐渐降低[9]。

3.2 生物防治

3.2.1 天敌昆虫的应用研究

储粮害虫的天敌主要分为捕食性天敌和寄生性天敌,捕食性天敌包括革翅目、半翅目、脉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双翅目、螨类等,其中应用比较多的是半翅目类和螨类;寄生性天敌主要是膜翅目的昆虫。我国早在1686年前曾利用过天敌防治害虫技术;而国外直到18世纪才逐渐提出害虫生物防治的观点。

在捕食天敌方面,Jay 首次报道了黄色花蝽( Xylocoris flavipes) 对几种储粮甲虫实验种群的抑制效果。发现黄色花蝽可抑制花生仁中赤拟谷盗的种群增长,并减少了花生的被害率;还可抑制玉米中锯谷盗的种群增长[10];我国华中农业大学储藏物害虫研究室曾从美国农业研究中心南太平洋储藏物害虫研究所引进黄色花蝽,繁殖饲养取得成功进行有关生物学及捕食功能研究,并在一些地方(四川、湖南等)进行了推广,收到了较好效果。此外,美国R.H.Markhsn、英国Petergolob、David Ress、德国J.Boye、P.mutlu、M.pschko都分别进行过捕食性昆虫Teretrioso-ma Nigrescens 防治大谷蠹的研究,取得良好效果;姚康、邓望喜教授在福建省采集仓双环猎蝽进行实验,证实仓双环猎蝽对赤拟谷盗、锯谷盗和长角谷盗等害虫的繁殖具有一定的控制能力。

在寄生性天敌方面,主要有麦蛾茧蜂、仓蛾茧蜂、象虫金小蜂、米象金小蜂、雅俑小蜂、扁兰肿腿蜂、短管赤眼蜂等。P.W.Flinn等研究了利用瓦氏肿脚蜂防治锈赤扁谷盗、利用雅俑小蜂防治谷蠹的效果;德国专家在第七届国际储藏物保护工作会议上系统介绍了仓库中寄生性天敌昆虫种类以及在仓虫防治中的应用,评价了广赤眼蜂、麦蛾茧蜂、肿脚蜂对若干储粮害虫种群的抑制作用;我国报道较多的是麦蛾茧(李理等,1988;黄信飞,1996;王向学,1991),其自然寄生率较高,在厦门、温州等地一年可发生10多代,主要寄生于印度螟蛾和粉斑螟蛾,对其生物学及控制效果进行研究。蜚蠊卵寄生蜂有关研究报道也较多,有多种寄生蜂,但主要优势种是蜚蠊卵啮小蜂。

3.2.2 信息素的应用研究

信息素是由生物体分泌到体外能够影响其他生物体的生理和行为反应的微量化学物质。信息素应用于害虫防治中,主要是性信息素和集结信息素。用信息素防治害虫主要方法是:①干扰交配,利用昆虫的性信息素干扰雄虫对雌虫的定向,从而大幅度降低交配率,最终达到防治目的。②诱捕法,利用信息素设置一定数量的诱捕器大量捕捉害虫,降低害虫的虫口密度。③信息素与其他生物制剂,如微生物制剂、不育剂等混合使用,用信息素引诱一部分害虫到含有这些制剂诱捕器内,让这部分害虫沾染制剂后回到种群中,使种群中其他的个体产生流行病或者不育。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相继有南开大学、四川大学、中科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江苏省激素研究所开展了麦蛾、印度螟蛾的信息素的合成研究;吉林粮食高等专科学

校分别在几家面粉厂进行试验,在“高斯”性引诱剂释放点作用30m以内捕捉的害虫,鳞翅目有10种,鞘翅目有10种,在同一环境下的20种仓库昆虫中只对四种有感应,说明此种性引诱剂的选择作用是有界限而又灵敏的[11];1993年报道了合成了锈赤扁谷盗和长角扁谷盗的集合信息素,对绿豆象、玉米象、药材甲的信息素进行了提取、分离和纯化,并进行了生物活性的测定。

意大利专家报导了应用性引诱剂进行综合治理及温度、环境、使用时间、制剂纯度对效果的影响。美国专家还报道了各种粮食粉碎后,按比例配合的诱捕效果。以色列研究者Amon Snani等曾用高剂量性信息素混合物对储粮害虫粉斑螟进行交配干扰进行研究。研究结果:主要组分为(Z,E)-9,12-tetradecadienyl醋酸盐和(Z)-9-tetradecenyl 醋酸盐的性信息素对粉班螟交配都有一定的干扰效果,后代明显减少。

国外专家们还对信息素和病原体一起使用进行了研究,首先把储粮害虫引诱来,使其带病原体,最终达到消灭的目的。目前运用这种方法防治储粮害虫的成功事例有:黑斑皮蠹信息素和皮蠹多房簇虫;储粮蛾类信息素和苏云金芽孢杆菌;烟草甲信息素和蜡状芽孢杆菌。

3.2.3 昆虫生长调节剂的研究应用

昆虫生长调节荆(IGRs)是一类能影响昆虫生长发育的激素类化合物。国内外研究较多的昆虫保幼激素和几丁质合成抑制剂—灭幼脲。

据Daglish1991年报道,甲氧保幼素、灭幼脲和fenoxyearb这三种化合物在许可剂量下对小麦、稻谷和玉米的谷蠹有效;灭幼脲和fenoxyearb防治大米中象虫有效。Rudolf 1991年报道,4~16ppm的fenoxyearb可减少书虱的发生。美国自然资源研究所M.J.Dales等人对4种昆虫生长调节剂(IGR)( 3种几丁质合成抑制剂即氟虫脲、nexaflum- uron、triflumuron,一种昆虫保幼激素即蒙515)对大谷蠹、谷蠹和玉米象的防治效果进行了研究。美国在花生仓库里释放短管赤眼蜂,对抑制干果粉斑螟和印度螟蛾均有较大的作用,其种群各自减少了41.7%和57.4%。

詹继悟等曾用灭幼脲1号5mg/L能完成抑制杂拟谷盗的繁殖,10mg/L能完全抑制玉米象的繁殖,而试验小麦却完好无损。用灭幼脲1号按5、l0、15和30mg/L拌绿豆,5mg/L防护效果可达98.75,10mg/L就能有效地抑制绿豆象的繁殖,30mg/L则可完全抑制后代发生。各处理组的发芽率在80%以上,而对照组仅为33%[12]。姚康(1981)用500mg/L 早熟素与保幼激素738处理谷蠹卵,其虫口减退率分别为100%和85.1%。仓库小型试验表明:ZR515、6515、6520在50mg/L剂量下,对玉米象、赤拟谷盗、书虱效果较好,害虫出现幼虫——蛹、蛹——成虫的中间型畸变现象。沈兆鹏曾用国产灭幼脲进行防治储粮害虫试验,收到较好效果,并得出10mg/L能完全抑制后代发育的结论[13]。

3.2.5 病原微生物和病毒防治储粮害虫的研究方面

目前已发现有数百种细菌与昆虫疾病有关.但是应用于害虫防治的细菌是真菌目

(Eubacteriales)中的肠杆菌科Enterbacterisceac、小球菌科Micrococcaccae和芽袍杆菌科Bacillaceae中的一些种类。假单孢菌目Psaudomonadales中的几个属也较为重要。其中在储藏物害虫防治上应用得比较广泛的是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zinsis (Bt)。目前全世界至少已有20 种Bt 的商品制剂,在仓库中使用的苏云金杆菌制剂都是使蛾类致病的品系。

在苏云金芽孢杆菌研究方面,张宏宇等[14]进行了湖北地区仓库中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其H一血清型以H4和H5为主,分别占36.1%和23.8%,H3、H7、H8分别占9.84%、9.02%、6.56%,还分离到H10、H23、H27。还研究了仓库中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晶体蛋白遗传多样性和对昆虫有毒菌株的RAPDs分析。王亚洲曾用苏云金芽孢杆菌感染印度螟蛾幼虫8h后,多数血细胞出现空泡和变形,在血细胞中未发现Ijt的营养体及芽孢浸染血细胞的现象,造成血细胞病变的主要原因是Bt的晶体毒素和外毒素。

国外学者在这方面也有很多研究,格鲁吉亚两位专家考察了苏云金芽孢杆菌5种制剂对地中海螟和印度谷螟的防治效果;肯尼亚几位专家调查了本国玉米仓中害虫病原真菌的种类、组成以及对害虫的防治作用;德国几位专家考察了病原菌在实验室条件下,对印度谷螟、地中海螟的防治作用。

3.2.6 植物源杀虫剂

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国在对6000多种植物次生代谢物进行防治害虫的生物活性筛选中,已发现有2000多种化合物具有杀虫活性。应用于储粮害虫防治上的植物及其产品主要有:苦皮藤、天名精、山苍子、黄杜鹃花、瑞香狼毒、苦楝籽、大蒜、鱼藤、薄荷、菖蒲、肉桂、黑胡椒、齿叶黄皮、猪毛蒿、高良姜、山奈、艾蒿、烟草、除虫菊、花椒、花生油、菜籽油、米糠油等。

华南农业大学赵善欢、徐汉虹等自1980年以来,在主要研究楝科植物的基础上,先后对分属于30个科的100多种植物,以多种储粮害虫为试虫进行忌避、拒食、内吸、触杀及抑制昆虫生长发育等一系列试验,开发出多种以杀虫植物为主要成分的植物性杀虫剂品种。华中农业大学姚康、邓望喜、杨长举等对多种植物性杀虫物质对储粮害虫的防治效果进行了筛选,获得植物性防护剂产品安粮仙。李前泰等2001年以黄樟油、肉桂油、八角油对试虫(玉米象、谷蠹和赤拟谷盗) 作用方式的测定发现,这些植物挥发油具有强烈的熏杀和触杀作用,而且具有用量低,致死作用迅速等特点[15]。鲁玉杰等2003 年提取大蒜、芦荟、花椒、苦楝皮的挥发油,用于对谷蠹、赤拟谷盗和书虱的杀虫效果研究,结果发现:无论对哪一种昆虫的种群,大蒜挥发油抑制或触杀作用均最好,芦荟提取物仅对谷蠹的种群抑制效果较好[15]。

新加坡研究人员Z. L. Liu 等1999年报道,他们对提取自吴茱萸的香精油防治玉米象成虫和赤拟谷盗幼虫和成虫的毒性、防护效力和害虫拒食特性进行了研究[16]。试验发现,玉米象成虫对香精油的敏感性明显比赤拟谷盗成虫和幼虫强。德国研究人

员B.M.Berger等(2000)从茴香、枝萏、桉树、牛至、迷迭香中提取的5种植物精油对杂拟谷盗和地中海粉斑螟卵的熏蒸死亡率达到77%~100%[17]。加纳研究Ebenizer O Owusu (2001)研究筛选出加纳植物Ocimum viride的己烷和异丙酮混合剂的提取物对防治赤拟谷盗和米象最有效。加拿大研究者Sekou 等人2001 年报道,四纹豆象成虫暴露于从几内亚的甜罗勒和非洲罗勒中提取的精油12 小时后死亡率

为80 %。从西非植物万寿菊、山香、樟脑罗勒、罗勒和胡椒中提取出香精油和胡椒油, 可在24 小时使害虫成虫死亡率分别达99 %和100 %[18]。

3.2.7 遗传防治的应用研究

运用遗传学原理进行害虫防治,是现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技术。这种方法早在本世纪40年代就由苏联学者Serebrovsky(1940)提出。通过遗传操作而获得某些防治害虫的手段,大致有两方面内容:(1)遗传不育性;(2)有害基因的利用。有关储藏物害虫遗传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通过性隔离两个月的米象和玉米象的个体施行混种交配杂交,发现异交现象普遍,有少数亲体产生后代。杨长举(1993,1995)用1、3、5、7和10Krad辐射4~5日龄的印度螟蛾雄蛹,1、3和5Krad辐照处理的,用F1代孵化率分别比对照降低56.6%、80.8%和74.0%,用3~3.5Krad辐照老龄幼虫,F1代不育率为20.7%~82.3%,用3.5~4Kyad辐照1~2日龄蛹,F 代不育率为35.9%~48%。对各虫态生活能力及成虫交配能力影响较小。1、5和7Krad辐照,诱导出了成虫翅的透明型及红眼型等15个突变品系。

3.3 习性防治

3.3.1 粮面压盖法

粮面压盖法是根据蛾类害虫从粮粒内羽化出来后,成虫聚集到粮面产卵的习性所采取的防治措施。在每年的2~3 月份(第一代蛾类成虫羽化出来) 之前,选用干燥、清洁的压盖物料,采用包压或散压的方法,对粮面压盖密闭。此举不仅阻止了羽化出来的成虫飞出粮堆,而且能有效地阻止外来害虫侵入粮堆,同时还有一定的隔热保冷及降低粮堆内氧气浓度的作用[20] 。

3.3.2 六寸移顶法

六寸移顶法是根据麦蛾90%以上的卵产在粮面以下6~20cm 处的习性所采取的防治措施。在麦蛾越冬和终止羽化之前(粮温在18℃以下) ,及时将粮面下20 cm 深的粮层移出处理,此法防治效果在95%以上[20]。

3.3.3 诱集捕杀法

诱集捕杀法是利用害虫的上爬性、群集性和趋光性来诱集害虫并进行捕杀。如经常采取堆尖诱集捕杀的办法,可以有效地降低粮堆中玉米象等具有上爬习性害虫的密度;将破旧麻袋铺在墙角或墙基处,可有效诱集具有群集习性的赤拟谷盗等害虫;利用仓虫夜间活动时所表现出的正趋光性,可使用紫外灯诱集捕杀蛾类或某些甲虫。

4 结束语

以上叙述了近20年来国内外主要绿色储粮技术的研究进展,可以看出绿色储粮技术的发展主要是针对防治害虫而进行的。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以早已开始进行,除低温储藏技术外,其他在实仓进行应用的却很少,尤其是我国。为此,通过本文的综述,希望同行们可以借鉴这些先进的储粮技术,因地制宜的推广低温杀虫、惰性粉治虫及诱捕器捕虫等物理防治技术,进一步展开各种先进生物防虫治虫技术的研究,并使其能早日在实仓中应用,逐步实现绿色、无公害储粮,向社会提供无污染、无化学药剂的优质粮食。

参考文献

[1] 唐为民,刘玉玲.国外储粮害虫防治研究进展.粮油食品科技,2004,12(6):24~26

[2] 邓永学,赵志模,李隆术等.高浓度CO2 气调防止谷蠹及杂拟谷盗的研究.粮食储

藏,2002(1):3~6

[3] 刘作伟,郭道林,严晓平等. CO2 气调储藏防止储粮害虫的研究.粮食储藏,

2004,32(2):10~14

[4] 王军.实施绿色储粮工程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吉林粮食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20(4):10~14

[5] 任珂,屠康,葛宏.非化学处理对储粮病虫害的控制进展.粮食储藏,2004,32(5):8~11

[6] 熊鹤鸣,张忠柏,田智军.光触媒薄膜储量应用技术初步试验.粮食储藏,2001(4):21~24

[7] 刘小青,曹阳,李燕羽.硅藻土杀虫剂的研究和进展.粮食仓储科技通讯,2006(1):32~35

[8] Korunic Zlatko,Paul Faields.The effect of grain moisture content and temperature on the dfficacy of six diatomaceous earhtsagainst three stored product beetles .Proceedings of the 7th International Working Conference on Stored Product Prtection,1999,1:790~795

[9] 曹阳,李桂杰,杨峰灏等.不同湿度硅藻土对嗜虫书虱成虫的致死效果.粮食储藏,2001,30(1):9~12

[10] Jay E, Davis R, BrownS. Studies on the predacious habits of Xylocoris flavipes (Reuter)

( Hemiptera :Anthocoridae) .J Ga EntomolSoc,1968,3:126~1305

[11] 赵致武,朱梅梦.“高斯”性引诱剂应用研究综述.吉林粮食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3,18(2)

[12] 朱梅梦,高山.储粮害虫生物防治应用研究进展.吉林粮食高等专科学校学

报,2004.19(1):7~11

[13] 沈兆鹏.储粮害虫防治新方法—生物防治法.粮食储藏,1995,24(3)

[14] 邓望喜,张宏宇,华红霞.中国储藏物害虫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粮食储藏,2001,30(2)

[15] 李前泰,宋永成.几种植物挥发油杀虫效果的试验研究.粮食储藏,2001(1):19~21

[16] 鲁玉杰,刘凤杰.大蒜和芦荟提取物防治几种储粮害虫效果的研究.粮食储藏,2003(3):14~17

[17] Z.L.Liu,S.H.Ho.1999 Bioactivity of the essential oil extracted from Evodia rutaecarpa Hook f.et Thomas againstthe grain storage insects,Sitophilus zeamais Motsch.and Tribolium castaneum (Herbst),Journal of Stored Products Research,35(4):317~328

[18] B. M.Berger ; I. Tunc ; F. Erler Ovicdal activity of essential oils from five plants against two stored – product insects.Journal of stored. Prouducts Research. 2000 ,36 (2):161~168

[19]Sekou Moussa Keta,2001 Efficacy of essential oil of Ocimum basilicum L.and O.gratissimum

L.applied as aninsecticidal fumigant and powder to control Callosobruchusmaculatus (Fab). [Coleoptera :Bruchidae] ,Journal of Stored Prouducts Research ,37(4):339~349

[20]集体编写.储粮害虫防治.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6

[21]白旭光等集体编写.储藏物害虫与防治.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粮食局打造绿色储粮工程调研报告

粮食局打造绿色储粮工程调研报告 浅谈倾力打造绿色储粮工程 xx省xx粮食储备直属库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粮食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市场对粮食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粮食在储存流通环节保持其品质新鲜,控制和减缓粮食品质劣变,不用或少用化学熏蒸药剂,为消费者提供品质新鲜、无公害、安全可靠的绿色放心粮食,是粮食仓储企业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为此,xx粮食人要在继续发扬“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优良传统的同时,更要加快科学保粮、绿色储粮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优化设计,提升绿色储粮功能,推进粮库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用现代物质条件改造粮食行业,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粮食企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粮食服务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粮食流通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粮食种植业,通过培养新型粮食人发展粮食事业,加快传统粮食产业向现代粮食产业转变,推进现代粮食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文章从倾力打造绿色储粮工程的形势、技术、职责、责任、要求和标准方面,浅谈了打造绿色储粮工程势在必行;从气候影响、设施不足、费用困难、保管队伍不稳定等几方

面,浅谈了当前打造绿色储粮工程所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作者通过调研分析,提出了从领导抓起,抓队伍、把好粮质关、新技术推广应用、增加资金投入等方面的合理化建议和对策。结论是:打造绿色储粮工程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利用人类食物资源,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提高和优化人类生存质量,是科学发展观落实到粮食流通领域中的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本世纪初,党中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又提出了建设能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目前,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利用人类食物资源,最大限度地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最大限度地提高和优化人类生存质量,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和加快推行清洁生产,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如此形势之下,倾力打造绿色储粮工程具有深远的意义。 1.打造绿色储粮工程势在必行 所谓绿色储粮工程,即使用绿色储藏装备、技术、方法,储藏绿色原料或产品,达到绿色储藏的效果,这是发展粮食为原料生产绿色食品的重要环节。 1.1 绿色储粮工程的形势 粮食政策性保护对于国有仓储购销企业来说,已经不再是贾宝玉脖子上的石头,成为维系企业生命的命根。市场经济的浩瀚大海,早已向国有仓储企业发出了击水的邀请,国

浅谈暖通设计中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

浅谈暖通设计中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 摘要:在可利用能源日益紧张,能源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矛盾日益突出的 背景下,如何践行节能减排目标已成为各个行业领域人员高度关注的课题之一。 本文笔者根据工作实践经验对暖通设计中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暖通设计,绿色建筑技术,应用 1绿色建筑技术在暖通设计中的应用 1.1建筑材料优化 绿色建筑技术是指在建筑建造中使用无公害、具有环保功能的材料,在保证室内基本布 局合理的情况下充分利用节能技术、使用天然材料,减少使用环保材料。暖通系统设计中重 点需要对建筑结构进行优化。传统设计中,要满足人们的空调供暖供暖或其他用电需求,需 要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或设备来完成设计改造。这种类型的暖通设计耗费成本较大,且耗电 量大,不符合设计环保与经济要求。同时,一些暖通设备在安装使用中还可能会带来噪声污染、环境污染和空气污染等问题,不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而相对的采用结构设计改进的方 法改善室内居住环境,一方面保证人们基本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降低造价成本,经济效益 与环境效益明显。例如在建筑结构方面,可以设计透光面积较大的落地玻璃窗,一方面改善 室内光线,同时促进太阳能的吸收,降低室内照明、取暖设备使用率,节约电能。在材料方面,则可以在冬季选择向特殊材质的玻璃内填充惰性气体,改变光源通过率,提高室内温度,满足取暖、保暖要求。 1.2蓄冷处理 绿色建筑技术中的蓄冷处理属于暖通设计中常用的一种建筑改进技术。一般生活生产用 电分用电高峰期和用电低峰期,用电高峰期供电压力大,设备用电过程中,用电量不变,但 设备做功效率明显减低,暖通设备取暖、通风或制冷效果不佳,满足不了人们的使用需求, 但同样产生使用费用。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选择在用电低峰期进行能源制冷和储备,使冷量 在需要时再进行释放。这种蓄冷技术不仅避免用电高峰期带来的用电不便问题,同时减少能 源的消耗量,实现暖通设计节能环保的目标。使用蓄冷技术是在夜晚用电低峰期进行冷量蓄 积处理,冷量释放是在白天用电高峰期,这种类型的供冷处理减少实际电量的使用,同时节 约电力资源和电费。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正常条件下,普通温度的水的蓄冷量要低于冰的 蓄冷量,要进一步节约能源,可以缩小设计蓄冷池的容积,热容量不变,冰的冷量释放优于水,具有更好的制冷效果。空调暖通设计要降低风量和风机动力,可以进行低温送风,提高 技能效率。夜晚不仅是用电低峰期,同时也是制冷剂负荷状态最佳时间,暖通设备的工作有 效率和利用率较高,可明显提升冰蓄冷效果,实现系统结构优化。 1.3太阳能通风管理 暖通设计中的通风设计也可以利用绿色建筑技术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从能源使用角度 来说,太阳能是取材方便且使用简单的能源类型之一,太阳能利用技术是人类社会重要的发 明之一。作为可再生清洁能源,太阳能绿色环保、再生性强,有效缓解地球能源危机。太阳 能的使用范围广、利用率高,且受外部环境影响小,在暖通系统的通风处理中应用安全且可靠。太阳能光热技术和太阳能光电技术可以在暖通设计中实现热能转换和热传递效用。热水 箱和其他加热设备组合形成集热器,从而构成控制循环系统;利用温度控制器能完成地板采 暖和供暖控制,同时根据不同季节、天气气温变化情况也可以随时调节室内室温。这种系统 设计通过太阳能利用和控制实现室内暖气供应与调节,是良好的通风处理工艺。暖通系统设 计内容包含供暖、采暖、制冷和通风等设计内容,均属于室内气流气温调节控制的一种手段。设备改进设计后使用,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电力资源供应有限,且使用成本较高,而替代使 用太阳能,环保节能效用显著,且使用成本低,对暖通设计中的通风处理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和经济性。 2暖通设计应用绿色建筑技术要点 2.1建筑布局安排 将绿色建筑理念与技术应用到暖通系统设计中,需要注意系统整体结构布局安排的合理

10 绿色开采的现状及重要性

附录A 绿色开采的现状及重要性 摘要:分析了研究煤炭资源绿色开采的必要性和意义,对煤炭资源绿色开采的内涵作了 进一步的阐述,介绍了绿色开采技术体系框架及其研究进展,从煤炭经济与管理角度, 分析了实现绿色开采存在的困难,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煤炭资源;绿色开采;循环经济;关键层 引言 在我国一次能源结构中,煤炭将长期是我国的主要能源,煤炭工业能否健康发展是事关我国能源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目前,尽管我国的煤炭产量和消费已 占世界的1/3,但整个煤炭行业距离经济有竞争力、充分考虑安全与环境保护的健康发展还有很多问题没有根本解决。资源与环境协调开采是解决煤炭开采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 关于资源与环境的几点认识:①环境是一种资源,自然环境是亿万年来自然力作用的结果。 有些稀缺公共资源,破坏后很长时间得不到恢复,具有不可逆性。②环境通过各种各样过程转化 为人类生产和消费产生废弃物的能力称为环境的自净能力,也称为环境容量。③矿产资源与土地、水、植被等环境要素紧密相关,大规模地开采将直接构成对环境的威胁和破坏。④过去由于环境 资源没有进入经济系统的分析过程,导致环境不断恶化,环境资源稀缺程度不断提高,由此,生 产与环境协调的技术创新就成为社会的,甚至市场的必然需求。 1.煤炭与主体能源

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瓶颈是能源,由于我国的资源赋存情况,能源资源储量中 煤约占92%,石油占2.9%,天然气占0.2%,水电占4.7%。近期我国煤炭生产与消费 占整体能源的70%,而油气仅占20%。发展可再生能源是能源战略的选择,但太阳能与风能能量密度极低,高度分散,利用成本高。有人认为高度分散的太阳能、风能和生物 质能应服务于农村和小城镇。因此,进入常规还有一个过程,而煤炭在近几十年仍然是 我国的主体能源,我国 2005年生产煤炭21.9亿t,规划 2010 年为25亿t ,2020年为28亿吨。为此,在考虑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同时,应该下大力气解决煤炭开发与利用中出 现的问题。 由于经济高速发展,大量使用煤炭,由此突显对环境的影响,煤炭能否成为主体能 源关键要解决煤炭开发与利用对环境的影响。由于没有一个国家有完整的办法可以惜鉴,因此必须依靠政府和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科技人员和研究机构在科学技术和经济管理 上做出实质的创新性成果,而且要跟上经济发展对煤炭利用的需求,否则环境的承受能 力和温室气体对气候的影响将限制煤炭成力主体能源,也将影响经济的快速发展。 作力以煤炭开采为主的煤炭企业面临的两大任务是:为国家“安全生产煤炭”和形 成“煤炭开发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技术,最终将矿区建成绿色家园。 2 煤炭开采的现实与绿色开采的提出 2.1 资源开采的两种情况 资源开采的两种可能:①人类的索取超过了自然的生产力,生态资本出现赤宇,人类将 自食其果。②在向自然索取的同时,遵循自然规律,时刻不忘回馈自然和养护自然,从 而在人类和自然之间建立起复合的生态平衡机制。经济学家指出:“真正文明”的产出,

粮食储藏常规技术升级战略研究

我国粮食储藏技术战略研究 兰盛斌 丁建武黎万武 (国家粮食储备局成都粮食储藏科学研究所 610031)摘要本文介绍了国际上粮食储藏技术,从绿色储粮、生态储粮技术、人与自然的和谐、市场准入制度和社会化服务的发展趋势分析了我国粮食储藏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了我国粮食储藏技术主要存在过度依赖磷化氢,使储粮害虫对磷化氢、已经产生了比较严重的抗性、粮食储藏过程中水分丢失严重、储粮经济运行模式尚未完全建立、绿色储藏技术并未完全得到市场认可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绿色储粮技术的推广,由于缺乏足够的基础数据支撑,一些储粮技术还有缺陷。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我国未来5~10年粮食储藏技术发展趋势:粮食分类储藏是必然趋势。 关键词粮食储藏发展趋势 1996年11月,第二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通过的《罗马宣言》和《行动计划》,第三次提出了有关“粮食安全”内涵:确保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营养的粮食,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喜好,才实现了粮食安全。从此次“粮食安全”的定义中可以看出,保证粮食安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吃饱,更重要的是要保证粮食的营养和健康,这对粮食储藏技术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1 粮食储藏国际现状与趋势分析 绿色储粮技术越来越得到重视 有机食品(Organic Food)和绿色食品的蓬勃发展,对粮食绿色储藏技术提出了新的需求和挑战。据国际贸易中心(ITC)调查报告,美国、德国、日本和法国等10个发达国家1997年的有机食品销售总额就已经超过了100亿美元,而且,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有机食品正在成为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出口的主要农产品之一,也正在成为发展中国家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 粮食是食品工业的源头,正是由于绿色食品的大力发展,粮食储藏技术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低温储粮已经被广泛采用,仅德国阿克西玛制冷设备公司(原来的苏尔寿爱雪维斯公司),生产的谷物冷却机就有1万多台在世界上60多个国家使用,全世界采用低温储粮的粮食已经超过了1亿吨;气调储粮是另一个被广泛采用的绿色储粮技术,已经在澳大利亚、美国、俄罗斯、中国等国得到有效应用。 在欧洲,对于绿色储粮技术的应用,政府在政策上给予了大力支持。比如,在德国,储粮化学药剂在粮食中的应用有严格的登记制度,而生物防治技术则不需要登记,已经有寄生蜂Trichogramma spp等生物天敌得到了商业应用。 ?兰盛斌,国家粮食储备局成都粮食储藏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四川成都花牌坊街95号,。

绿色开采的概念与技术体系参考文本

绿色开采的概念与技术体 系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绿色开采的概念与技术体系参考文本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绿色开采技术的主要内容包括:保水开采,建筑物下采 煤与离层注浆减沉,条带与充填开采,煤与瓦斯共采,煤 巷支护与部分研石的井下处理,煤炭地下气化等。 另外,岩层控制的关键层理论为绿色开采研究提供了 一个理论平台。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 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 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因此,必须充分考虑我国 资源相对短缺,环境比较脆弱的基本特点,建立起适合我 国国情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近期提出的循环经济是指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

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将经济活动高效有序地组织成一个“资源利用-绿色工业-资源再生”的封闭型物质能量循环的反馈式流程,保持经济生产的低消耗、高质量、低废弃,从而将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减少到最低限度。它不同于传统经济的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而是要达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对矿业来说就是要实现绿色矿业”,其核心内容之一就是要实现绿色开采”。 “绿色开采”的内涵是努力遵循循环经济中绿色工业的原则,形成一种与环境协调一致的,努力去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开采技术。 矿区在开发建设之前与周围环境是协调一致的,开发建设后,人为活动便使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由此形成了矿区独特的生态环境问题,如造成农田及建筑物破坏、村庄迁徙、矸石堆积,河川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供水水源干

浅谈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

浅谈建筑工程中的绿色施工 【摘要】:表述了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的定义以及二者的区别。阐述了传统施工和绿色施工的区别和联系。分析了绿色施工在我国推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给出了如何推进绿色施工的措施。介绍了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绿色建筑绿色施工节能环保节水工程技术的创新应用可持续发展 Abstract:Explai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reen building and green construction and the definition of the two party. Analysis of the green construction encountered in the promotion of our country in the process of difficulties, how to promote green construction measures are given. Application of gree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Keyword:Green building Green construction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ater saving Innovation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造成了大量的自然资源以及环境资源消耗, 其中又以建筑业消耗为首。近年来,以环保绿色为原则,在尽量少耗能的情况下使资源利用达到高效化,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绿色建筑以及绿色施工已经成为了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 1.1 绿色施工: 2005年,原建设部、科技部联合出台了建筑全寿命周期内的《绿色建筑技术导则》,旨在引导、促进和规范绿色建筑的发展。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和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 1.2 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并不是说建筑物是绿色的,它指的是在建筑物的使用周期内,通过各种先进的技术和新材料,使其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资源和环境造成破坏,为人们的生活和健康提供一个良好的、舒适的空间,并与自然环境和谐的共存。 1.3 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二者的区别 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是不同的概念,其中绿色建筑不一定通过绿色施工才能实现,绿色施工后得到的建筑也未必是绿色建筑。绿色建筑强调的是全寿命周期,而绿色施工的着重点在施工阶段。在建筑评定上也是对绿色建筑进行评定,而缺乏对绿色施工的评定。绿色建筑的一个特点就是应该达到绿色施工,而并不只是在规划和设计阶段,因为施工阶段是浪费资源、使用能源、产生建筑垃圾等最多的一个环节,这些浪费和对环境的破坏在后期很难进行弥补,也偏离了最初对绿色建筑的定义;而另一个方面,如果绿色施工后得到的建筑不是绿色建筑,那么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会增加建筑的维护费用,造成能源和资源的浪费。

浅谈绿色建筑技术和相关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

浅谈绿色建筑技术和相关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9-07-22T13:52:03.40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作者:李嘹元 [导读] 摘要:本文从实践角度出发,分析了绿色建筑技术与相关材料的运用现状,并提出了应用控制的实践对策,其目的是为相关建设者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广东九洲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廉江 524400 摘要:本文从实践角度出发,分析了绿色建筑技术与相关材料的运用现状,并提出了应用控制的实践对策,其目的是为相关建设者提供一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建筑物的建设人员应不断优化评价体系,来使绿色建筑技术与相关材料更趋效用的作用于实践,以推动行业的快速稳定发展。 关键词:绿色建筑技术;建筑材料;应用 前言 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使建筑物的建设使用实现与生态环境和谐统一目标的关键。然而,实践过程,绿色建筑技术与相关材料所处的市场环境日趋多元,增加了运用效果的控制难度。此外,绿色建筑评估工作的开展不到位,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进程。故,工程建设者应加大绿色建筑技术和相关材料的应用研究力度,以优化绿色建筑行业发展的环境,继而服务于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全面发展进程。 1研究绿色建筑技术和相关材料在建筑中应用的现实意义 建筑行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得实现行业可持续建设目标的绿色建筑发展步伐也不断加快。具体来说,为实现建筑活动与所处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目标,建筑物的建设建造正朝着人文环境、环境保护、能源利用以及舒适度方向进行迈进。然而,与之相对应的绿色建筑技术与绿色建筑材料,因研究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在此方面取得的成果效益相比,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故,相关建设者应从绿色建筑技术与材料在市场环境中的运用现状出发,即在明确问题局限的情况下,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优化。如此,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进程就能以快速状态满足居住用户对建筑物建设使用的安全可靠需求。 2 建筑中绿色建筑技术和相关材料的应用现状 当前阶段,绿色建筑中的建筑能耗是衡量建筑物建设使用效果的重要指标,而建筑能耗的控制效果,则是根据建筑物能量总消耗、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指标以及建筑面积、体积等指标,进行衡量的。对于建筑物能量的总消耗控制目标的达成,绿色建筑人员多采用遮阳技术、温室效应以及预热回收等方法来实现。据权威数据统计,当前绿色建筑的建设使用多为高能耗建筑,其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的 25%,成功在原有建筑物能耗基础上降低了 70~80%。 从问题角度来看,建筑中绿色建筑技术与材料的应用问题主要体现在评估工作开展。即评估指标内容不深入,仅将评估标准作用于绿色建筑节能效果、节能环保、舒适度以及节水率方面,并未将绿色建筑的管理机制充分重视起来。此外,评估工作多集中在工程项目的建设成型后期,并未作用于施工建造阶段。如,相关管理部门制定的规范标准将对公共建筑的评价设置在投入运营一年以后。此评价工作开展背景下,具体的评价措施运用因管理经费与技术准备问题,无法完整的对建筑试点能耗进行计量与评测。这种低执行率的绿色建筑评估标准,将建筑节能效果的评估工作仅停留在具体焊接的定义上,并未对工作的推进进行规范化与系统化的控制。 为此,相关人员应从问题角度出发,以使绿色建筑技术与相关材料的作用效果充分发挥出来,进而促进整个建筑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3 建筑中绿色建筑技术和相关材料的应用控制对策 以某建筑工程项目为例,其建设使用的耐火等级为一级,属二类公共建筑,建成为约 31m 高,8 层的建筑。在运用绿色建筑技术与相关材料时,需结合工程所处的周边建筑物分布与地理气候条件,以使建筑物的能耗达到地区建筑行业节能标准的 60%。 本工程结合所处的环境条件,确定采用了遮阳一体化设计、温湿度独立的控制系统以及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等。在材料方面,工程建设者根据所处的规范标准制度环境,将燃烧等级确定为 A 级。如表 1 所示,为工程绿色建筑材料的热工参数与标准要求。 表 1 绿色建筑材料热工参数与控制标准 表中所示内容,意味着本建筑物选用了性能质量较高的管道材料,能够大幅提升管道的耐久性。高性能质量的灯具选用,将使灯具的控制工作能够以集中状态降低电能消耗量。为避免建筑水管因锈蚀而对水质造成污染,使用了钢塑复合管作为建筑物的室外管网。选用伊通砌块组作为提升建筑物保温隔热效果的建筑材料,与此同时,不仅控制其节能环保效果,还强化其所处结构环境的强度与防火性能[4]。 此外,为解决绿色建筑评估工作开展效果不佳的问题现状,本工程建设人员构建了更为完善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以使体系能够作用于建筑物规划设计、建筑形态、控制过程、绿色建筑技术运用以及周边环境的综合考量。此外,还将绿色建筑评价考察主要对象确定为:环境、规划、健康、设计以及经济影响等。环境的评价工作,因其易受建筑物周边环境、建筑施工使用材料以及人文环境等因素影响,因此,应作为绿色建筑评价工作的开展重点。规划是指,评价建筑物与周边建筑物环境的融合情况,以合理化城市建设的整体环境与交通运输现状。健康评价是指,建筑物建设使用对周边环境生态环境质量带来的影响。绿色建筑的设计评价是指,从综合角度出发来判断建筑设计阶段的设计水平、设计对绿色建筑的理解以及设计采用的而技术与节能环保理念等,是否能够满足绿色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需求。 而经济影响的评价,就是对本绿色建筑确定的经济指标与相关节能管理费用进行分析。因而,具体的评价机制应包含环境标准与评价标准的确定,以实现与建筑物周边环境、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的融合目标。值得注意的是,本绿色建筑工程应结合工程所处的市场环境不断完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不断调整绿色建筑的评估指标,进而使绿色建筑的评估标准能够促进绿色建筑行业的快速稳定发展[5]。

我国煤炭资源绿色开采及其建议

我国煤炭资源绿色开采及其建议 摘要:煤炭是重要的不可再生能源,对经济、社会发展有巨大作用。随着社会 发展,能源需求与日俱增,煤炭资源开采量逐年增加。与此同时,日益严峻的环 境形势给煤炭行业发展带来一系列问题。由于我国长期处于粗放发展模式下,煤 田开采相关技术水平并不高,长期的粗放经营影响依然存在,集约化生产还有很 长的路要走,绿色化开采技术推行还面临许多问题。本文就此研究煤矿开采面临 的问题、煤矿绿色开采技术与发展建议。 关键词:煤炭;绿色开采;技术;建议 1.煤矿开采面临的问题 (1)从采煤对环境的影响考虑,挖空地下部分容易导致地面沉陷、坍塌,破坏水土结构,甚至可能引起沙漠化。开采煤炭要排出废水,会对土地、水体造成 污染。而煤矸石自燃或大量堆积也会影响空气质量与土壤,从而对矿区环境造成 破坏。 (2)煤矿开采事故频发,在媒体发达的今天,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由于开采会影响岩土状态,岩层遭破坏后可能会导致瓦斯气体、地下水体在间隙间逸散、流动,可能会导致瓦斯中毒、井下突水。这些问题不止严重影响作业人员生 命安全,还会造成财产损失。 (3)随着浅层煤炭资源的大量开发,资源总量减少,煤炭开采向更深处、地质条件更复杂地区发展,矿洞承压更大,地质活动对矿洞影响更明显,救援更困难、损失更大,而煤炭至今依然是不可或缺的能量来源,如何平衡社会日益增长 的能源需求与采矿安全、环境保护,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 2.煤矿绿色开采技术 2.1瓦斯和煤共采技术 回顾煤矿企业的历史不难发现,粗放型管理导致的瓦斯爆炸事故给矿工的人 身安全和企业的发展都带来了严重灾难。现如今,随着绿色开采理念地提出,瓦 斯和煤共采技术得到了极大的重视。然而,由于我国煤储层大多数渗透率低于1,气体饱和度小,不利于预先采集。因此,若能最大程度地运用煤矿开采过程中岩 层移动对渗透系数的增加作用,将能大大提高瓦斯抽取效率,实现高产、稳产。 并且能够有效地改善矿井中的空气构成,预防因瓦斯爆炸引起的矿难事故。 2.2采空区填充技术 对煤矿采挖后形成的空洞进行及时、有效地填充能够很大程度上降低形成地 表塌陷的概率。然而由于经济、技术以及材料的制约,只有少数发达地区的煤矿 企业能够做到有计划地、协调性地进行开采和填充作业。同时,基于开采成本因素,这种填充通常表现为对关键部位的条形填充。然而,随着采空区的扩大,这 种加固方法并不安全稳定,应尽可能地因地制宜,如应用采挖中得到的煤矸石进 行直接填充,或者在资金充裕的前提下应用新的填充技术,都可以使采空区的持 久稳定性得到提高,创造环境保护和持续采矿的双赢新局面。 2.3建筑物下采煤与减沉技术 煤矿的分布方向具有不确定性,而且由于我国建筑的密集程度高,因而出现 建筑物下压煤的概率非常之大。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一部分资源也是煤矿绿色开采 技术的一大研究分支。在开采过程中,要按照岩层控制理论的指导,以不破坏关 键层为主要原则,将结构关键层的各种特性参数分析透彻,先行作出可行性的开 采计划。随着计划的推进,对关键层的破断、离层等相关指标要严密监控,以便

煤矿绿色开采技术的研究与实践_钱鸣高

专论与综述 煤矿绿色开采技术的研究与实践 钱鸣高,许家林,缪协兴 (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徐州221008) [摘 要] 阐述了煤矿绿色开采的提出、概念及绿色开采技术体系。绿色开采技术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保水开采、建筑物下采煤与离层注浆减沉、条 带与充填开采、煤与瓦斯共采、煤巷支护与部分矸石的井下处理、煤炭 地下气化等,介绍了基于岩层控制的关键层理论开展的绿色开采技术 研究与实践成果。 [关键词] 绿色开采;关键层理论;岩层移动 [中图分类号] TD8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083(2004)01-0001-04 1 煤矿绿色开采的提出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因此,必须充分考虑我国资源相对短缺,环境比较脆弱的基本特点,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近期提出的循环经济(recycling economy)是指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1],将经济活动高效有序地组织成一个“资源利用—绿色工业—资源再生”的封闭型物质能量循环的反馈式流程,保持经济生产的低消耗、高质量、低废弃,从而将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破坏减少到最低程度。它不同于传统经济的“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而是达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显然,此处的“绿色工业”是广义的概念,应由各个工业部门去实现。对矿业来说就是要实现“绿色矿业”。“绿色矿业”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要实现“绿色开采”。 “绿色开采”的内涵是努力遵循循环经济中绿色工业的原则,形成一种与环境协调一致的,努力去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开采技术。 矿区在开发建设之前与周围环境是协调一致的,而进行开发建设后,强烈的人为活动便使环境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9674011,50374066);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0225414)发生巨大的变化,由此形成了矿区独特的生态环境问题,如造成农田以及建筑物破坏,村庄迁徙,矸石堆积,使河川径流量减少,以及地下水供水水源干枯,在地面导致的土地沙漠化,由于开采而使矿物内的有害物质流入地下水中等。我国目前的煤矿生产是在以下两种情况下进行的:一是生产成本不完全。如投入不足;技术装备落后;安全设施欠帐;工人工资太低。二是相关费用支付不全。如矿产资源费以及植被恢复,地面塌陷与水损失;污染治理等。提出并形成绿色开采技术是为了正视开采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和破坏,并有清醒的认识与足够的估量,以便提出必要的对策和对政府提出必要的政策建议。 煤炭开采形成的环境问题主要为: (1)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和占用。煤炭开采对土地资源的破坏损害,井下开采以地表塌陷和矸石山压占为主,而露天开采则以直接挖损和外排土场压占为主。 (2)对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煤炭开采过程中,进行的人为疏干排水和采动形成的导水裂隙对煤系含水层的自然疏干,破坏了地下水资源。同时开采还可能污染地下水资源。 (3)对大气环境的污染。主要来自矿井排出的煤层瓦斯抽放和煤矿矸石山的自燃。 以山西省为例,1949~1998年共生产原煤56亿多t,地面塌陷破坏面积达666000多hm2,其中40%是耕地。矸石山占地2000多hm2。至1998年煤炭地下采空面积达1300km2(全省面积的1%)。采煤破坏地下水4.2亿m3/a,地表水迳流

浅议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_0

浅议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绿色建筑工程也越来越引起了全社会的重视。但是目前我国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加强管理,进一步提升水平,才能更好地为全体中国人民服务。基于此,以下对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探讨。 标签: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绿色节能;问题;对策; 1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缺少政策扶持 国家对建筑工程的施工有着明确的标准,对于绿色建筑工程建设也有着明确的标准可以依照,但是在工程建设管理方面却没有统一的制度去管理与奖惩。这也就造成了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在前进道路上动力较为缺失,管理较为松散,也就没有办法提升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专业能力。此外,虽然国家非常重视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与储备,但是对于专业管理人才的培养缺乏足够的重视,这也是绿色建筑工程管理水平无法提升的重要因素。 1.2缺乏绿色建筑的理念认识 在实际的工程建设当中,绿色建筑有认识说和过程说两种观点,但是由于对绿色建筑的理念认识不够全面,一旦出发点不同,就会导致了认识说和过程说两种观点存在很大的分歧,从而使得人们缺乏绿色建筑的正确理念。比如:政府作为为民服务职能部门,希望建筑工程中采用更多的绿色环保理念,提倡为人们提供舒适、安全以及环保的居住环境。而开发商追求的是自身利益最大化,则尽可能的选用价格低,利润大的施工材料。一个以安全环保为主,一个以盈利为目的,出发点不同则会出现一定的分歧。再加之政府并没有切实履行自身的监管职能,又对绿色建筑缺乏专业知识和正确认知,便导致了大部分建设单位对绿色建筑材料没有足够的重视。 1.3规章制度不够清晰明确 基于目前我国社会的实际情况,绿色建筑作为一种理念,出现的时间相对不长,在我国推行的历史也较短,各地进行绿色建筑建设时,一般以国家建筑的一般要求作为基准,另外参考业内标准和施工方具体技术水平出具管理规范,这导致管理缺乏统一、强制指标,难以有效进行。缺少完善和健全的规章制度作为保障,即便是有相关的规章制度但与当前我国绿色建筑发展情况严重不符,部分法律规章甚至根本就没有在意到建筑环保性方面内容。再者就是没有落实到位,没有严格贯彻落实,很多都只是停留在形式层面,继而使得既有的规章制度缺少足够的可行性,与发展实际有所脱离,特别是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即使实践过程中存在着不合理操作行为,也缺乏与之行之有效的惩罚制度,

浅谈绿色建筑特征及技术应用

浅谈绿色建筑特征及技术应用 绿色建筑的观念已经收到各个阶层人员的重视。绿色建筑的本质在于循环利用资源,其直接效果就是节约了资源,有利于资源的自然循环,保护了自然环境和地球环境。本文主要分析绿色建筑特征及技术。 标签绿色建筑;特征;技术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建筑节能和能源利用是绿色建筑最主要的内容之一,其内容包含减少能源消耗、科学高效用能及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等3个层面,其技术则包含被动式和主动式两种[1]。绿色建筑节能的重点可总结为充分的自然通风、充分利用自然采光、智能化遮阳系统、改善隔热保温性能及可再生能源的应用等几点,以下将分析绿色建筑特征及技术。 1 绿色建筑的概念及特征 1.1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的基本体现主要有两点:①提供给使用者有益健康的建筑环境,并提供高质量的生存活动空间;②尽最大限度回归自然,保护环境减少能耗。 1.2绿色建筑的特征 ①绿色化。遵循节约能源资源、无害化、无污染、可循环等原则;②以人为本。节能同时,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舒适性,保证人的健康;③因地制宜。充分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及其地域条件;④整体设计。结合当地的诸多因素综合分析,整体设计。 2 绿色建筑的意义 节约能源和资源,减少CO2污染。建筑本身就是能源消耗大户,同时对环境也有重大影响。据统计,全球有50%的能源用于建筑,同时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50%以上的物质原料也是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尽管诸如道路,桥梁,隧道等不能以绿色建筑去衡量,但是居住区,办公大厦,公寓等对资源的利用时周而复始的。另外,建筑引起的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占据了环境总污染的1/3还多,人类活动产生的垃圾,其中40%为建筑垃圾。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对住宅,道路,地下工程,公共设施的需求越来越高,所耗费的能源也雨来越多,这与日益匾乏的石油资源,煤资源产生了不

中国煤炭资源现状

中国煤炭资源现状中国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也是煤炭消费的大国。1996 年中国煤炭探明可采储量居世界第三位,全行业年煤炭开采量达到近10 亿吨。煤炭行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国煤炭状况:在我国的自然资源中,基本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这就决定了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重要地位。与石油和天然气比较而言,我国煤炭的储量相对比较丰富,占世界储量的11.60%。我国煤炭资源总量为 5.6 万亿吨,其中已探明储量为1万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11%。建国以来,煤炭在全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比例长期占70%以上。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05 年,全国一次能源生产量为12.3 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为7.85 亿吨标准煤(折合11 亿吨原煤),仍占63.8%。专家预测,在本世纪前30 年内,煤炭在我国一次性能源构成中仍将占主体地位。我国的煤炭资源分布广泛但不均匀。全国除上海外,其他省(区)、市均有探明储量。从地区分布看,储量主要集中分布在山西、内蒙古、陕西、云南、贵州、河南和安徽,七省储量占全国储量的81.8%,分布呈现“北多南少”“西、多东少”的特点。当前我国煤炭行业产业的低机械化带来的采煤效率低下,煤炭企业占用劳动力过多,煤炭开采安全等突出问题日渐严重;煤炭行业的低进入壁垒以及高退出壁垒使得我国煤炭行业竞争无序,较低的产业集中度也造成了国际竞争力的下降。因此,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我国煤炭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煤炭行业工作的重点。近年来,煤炭行业在国家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支持下,坚持以发展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通过实施关井压产、关闭破产和安全专项整治,使煤炭供需总量基本平衡,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呈现恢复性增长的强劲势头。但是,煤炭行业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里,我主要是从“煤炭产业集中度低”这一方面进行具体的说明。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比,我国煤炭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很低。据了解,目前世界各产煤国煤炭行业集中度均高于中国,美国年产煤10 亿吨左右,前 4 家公司占70%;澳大利亚年产煤近 4 亿吨, 5 位公司占71%;前印度年产煤 4.5 亿吨, 1 家公司占90%。然而,我国高度分散的市场结构加剧了小矿与大矿之间激烈的资源争夺战,为现代化矿井建设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留下了巨大的隐患,进而导致我国煤炭市场的供需失衡,煤炭产业效率极低的规模结构,影响了我国煤炭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严重制约了煤炭产业发展,造成了有限煤炭资源的巨大浪费。(1)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低。炭开采业发达,煤炭加工业滞后;产品初级加工较发达,深加工、精加工较欠缺,产业链条短;产品品种单一,产业发展过于依赖初级产品;煤炭加工转化率低,投入产出率低,产业自我积累能力低下,经济效益不佳。具体表现在:筛选、洗选、炼焦、发电在煤炭加工转化的整体数量中占有绝对比重,而深度加工产品极低。一些科技含量较高的清洁能源产品和技术,如工业型煤,干法洗煤、水煤浆、煤焦油深加工、煤层气开发等基本上还停留在初级阶段。(2).煤炭企业管理水平低,劳动力素质低。几年,在旺盛市场需求刺激下,一些大中型煤矿超能力、超强度生产,采易弃难,造成采掘衔接紧张,资源回收率低,矿井服务年限下降,埋下事故隐患,导致重特大事故频发。煤炭行业从业人员多是富余人员、待业青年、农转非家属,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产业结构调整后,不能尽快适应新的产业在技术方面和管理方面的要求,使经济增长的数量和质量不协调,严重制约了煤炭企业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的步伐。

浅谈国内外绿色储粮技术

浅谈国内外绿色储粮技术 —储粮害虫防治技术研究 张磊( 高军胡智佑 (北京通县徐辛庄国家粮食储备库) 摘要虽然近年来人们对绿色储粮意识逐步加强,不断加大对粮食仓储的科技投入,但目前还是主要使用化学药剂来防治虫、霉,以确保粮食的储存安全。但由于长期单一或不当的使用化学药剂,不但在杀虫不彻底时使害虫的抗药性不断增加,而且对粮食、环境造成污染,危害人、畜健康。因此,近年来绿色储粮技术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综述了近20年来国内外关于低温储粮、气调储粮、非化学药剂防虫治虫等先进绿色储粮技术的研究应用。关键词绿色储粮低温储粮气调储粮非化学防治 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生活资料,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在人民生活和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而由于其在储藏过程中常遭受虫、霉、鼠等有害生物的侵害,造成重量和质量的损失以外,还受熏蒸杀虫剂等化学因素影响,使粮食或多或少带有一定量的药剂残留,造成化学污染。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绿色、无公害、无污染的、营养价值高的粮油食品的需求日趋迫切。因此,实施绿色储粮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粮食储藏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是确保储粮安全、卫生、环保的必然选择。 绿色储粮技术,即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储粮生态学为理论基础,在粮食储藏过程中,尽量少用或不用化学药剂,以调控储粮生态因子为主要手段,从而达到保护环境,避免储粮污染,确保储粮安全,使人们吃到新鲜营养可口无毒的放心粮的技术。绿色储粮技术不是静态的、单一的技术,它是不断研究和实践中得以更新、发展和完善的。近二十年来,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相关科学家们,以少用或尽量不用化学药剂和提高现有药效为前提,在害虫综合治理、探索化学药剂的替代方法和改进其应用技术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不少具有实践意义的成果。为此,对环境无污染、同时也不会产生抗药性的储粮害虫生物防治技术,引起了人们普遍关注。 1 低温储粮技术 温度是影响粮油安全储藏的重要因素。粮堆内的害虫、微生物、粮粒等生物成份在水分和氧气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还必须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如果在不冻坏粮食的情况下,采取不同方式降低储粮温度,就能抑制粮堆内各种生物成份旺盛的生命活动,减少粮食在储藏期间干物质的损耗,最大限度地保持粮食原有品质,延缓储粮陈化速度,是一种最为理想的绿色储粮技术。 低温储粮的历史非常悠久,是目前全世界公认的最为安全、可靠、合理、符合绿色环保要求的储粮技术,其不但可以延缓粮食陈化,具有一定的保鲜作用,而且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病虫害防治方法。研究表明:温度降低10℃,食用粮的生化反应速度就减少一半;粮食保持一定的活力:在t=O~50 ℃范围内,每降低5℃,种子的寿命增加一倍。一般环境温度为8℃~15℃时,是储粮害虫生命活动的最低界限,如果低于此温度,害虫就不能发育和繁殖;如温度低于8℃~一4℃,害虫就处于冷麻痹状态;如果该温度持续的时间很久,害虫就可能致死。如果温度低于一4℃,达到破坏害虫体内的细胞结构时,害虫则致死。 2 气调储藏技术 目前气调储藏技术主要有真空储藏、充N2气调储藏、充CO2气调储藏等,但只有CO2气调储藏被广泛推广运用。研究证明:当粮堆中氧气浓度降到2%左右,或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到40%—60%时,能使粮堆中绝大多数储粮害虫死亡,好氧霉菌可受到抑制,粮食自身呼吸

绿色建筑施工技术的要点分析

绿色建筑施工技术的要点分析 “绿色建筑”诞生于可持续发展理念与环境保护的大背景下,指的是工程建设过程中破坏生态环境平衡,减少环境污染,降低能耗与资源消耗。因此我们说绿色施工的本质就是节约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工程建设过程中依托先进技术与管理方案,减少能源消耗,有效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品质。 1绿色建筑住宅施工技术 绿色建筑施工技术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1)合理选择施工设备与材料,使用节能、环保、低碳及绿色材料;(2)项目工程施工设计时遵循绿色理念。引入先进的技术与管理模式,培养全体从业人员的绿色环保意识,推动绿色施工的实现,提高施工效益;(3)绿色建筑施工过程中最大程度节约资源,监控施工质量,避免出现返工情况,有效控制原材料的消耗;(4)强化绿色建筑住宅施工管理,对施工中产生的废弃物及时清理,有效控制周围环境,避免产生环境污染。所以说,住宅施工中引入绿色建筑施工技术,可以有效改善人们居住环境,达成绿色建筑发展的初衷,实现和谐社会。 2绿色建筑住宅施工案例 某住宅建筑项目由2栋塔楼与2层地下室构成,建筑总面积约为100000㎡,设计高速100m,主要采取剪力墙结构,地下室采用

抗浮设计,外墙采用内包围形式,具体工程建设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严格执行绿色施工技术要求。 2.1环境保护 施工场地入口处设置标识牌,提醒施工人员注意环境保护,施工场地中设置各种显著的环境标识,做好施工场地绿色;合理划分施工场地,将施工区、生活区及办公区区分开来,严格执行绩效考核制度。施工开始后与环卫所合作,分类回收每天施工场地产生的垃圾,及时处理一些不能再次使用的来及,确保整个施工场地并无大量垃圾堆积;施工场地中用到的具有毒性的材料单独保管,安排专人复杂,避免材料泄漏等污染场地;人工挖孔桩时深度≥6m时利用空压机送风,确保井下施工人员具有良好施工环境;现场土方回填、基坑开挖等外漏土方施工过程中,使用安全网覆盖土方,避免出现扬尘污染。 2.2优化使用材料与资源 对于施工材料其技术要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在进行图纸设计时,要提高材料的有效利用率,同时,对材料的耗损率进行控制,尽量低于30%;(2)严格按照施工预算对材料进行购买和存储,确保材料的质量,定期对材料进行整理,做到摆放有序,在运输和搬运途中,尽量避免受到丢失和损坏;(3)住宅结构选择材料时,为确保其施工质量,尽量选择高性能的混凝土和高强度的钢筋、商品砂浆、等,对施工工序进行优化,做到尽然有序;(4)在选择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