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轿车前轮主动转向系统机械结构设计-任务书

轿车前轮主动转向系统机械结构设计-任务书

轿车前轮主动转向系统机械结构设计-任务书
轿车前轮主动转向系统机械结构设计-任务书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宝马主动转向系统结构与维修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 汽车维修技师鉴定 专业技术论文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键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作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稿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宝马主动转向系统的结构与维修 姓名:姚树成 (浙江吉利技师学院10秋汽机4年2班浙江台州XXXXXX) 【摘要】本论文讲述的是主动转向系的故障给发动机带来的故障以及宝马5系列车型的故障以及排除。 【关键词】主动转向系故障诊断仪故障诊断故障排除 前言 新款宝马5系车型配备了一种先进的电控转向系统(SFA,Active Front Steering)。该系统不仅能够在转向时为驾驶员提供助力,而且能够以主动方式在转向系统中累加一个附加转向角,从而优先转向性能。 装备了AFS系统的车辆,停车时只需要略微转动方向盘,即可获得较大的车轮转向角。当车辆高速行驶时,实际的转向助力需求变小,主动转向系统能够增大转向转动比,甚至超过常规转向系统的水平,这样就可以提高车辆的转向稳定性,并使驾驶员获得良好的手感。在提高转向力矩的同时,主动转向系统能够消除转向漂移现象,是车辆沿着预定的轨迹行驶,驾驶员不必频繁地修正方向。 一、主动转向的任务 (1)用伺服助力转向辅助转向力

(2)通过伺服单元实现盛加转向 (3)通过主动转向控制系统对驾驶进行动态干预 二、主动转向的优点 由驾驶员规定的转向角被主动转向控制的伺服单元益加此时车轮转向的调节力是由助力转向系统产生的,由伺服转向助力系统《阴动产生助力转向使转向力与驾驶状态有最佳匹配。优点是可以在车辆转向时为驾驶员提供助力,并根据行驶动力学参数主动在转向系统中累加一个附加转向角驻车时只摇要较小的转向盘旋转角度就可以使车轮有较大的转向角度转向盘从一侧极限位置到另一侧极限位,只需要转动两圈,传统的要三圈左右。速度较高时,转向传动比会越来越大直至达到常规转向系统的水平,甚至比其传动比更大,同时提高的转向力矩可防止出现不希望的转向移动《比如侧风、超车等情况,驾驶员感觉车辆比较稳定,当出现转向过度俗称甩尾的时候,为了让车辆沿着所濡要的轨迹行驶驾驶员不必修正转向主动转向系统即可对不希望的车辆移动进行补偿。 三、元件 机械机构组件如图1所示。 散热器装在水箱上,转向机和执行单元在维修过程中只能整体更换,液压泵上的ECU电控节流阀在完全通电时适用于转向、停车或调头状态,断电时适用于高速或低速且无转向器要状态和停车且无转向需求状态,优点是低油耗和低二氧化碳排放。

轿车前轮主动转向系统机械结构设计

第1章绪论 主动转向系统保留了传统转向系统中的机械构件,包括转向盘、转向柱、齿轮齿条转向机以及转向横拉杆等。其最大特点就是在转向盘和齿轮齿条转向机之间的转向柱上集成了一套双行星齿轮机构,用于向转向轮提供叠加转向角。主动转向系统通过一组双行星齿轮机构实现了独立于驾驶员的转向叠加功能,完美地解决了低速时转向灵活轻便与高速时保持方向稳定性的矛盾,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转向干预来防止极限工况下车辆转向过多的趋势,进一步提高了车辆的稳定性。同时,该系统能方便地与其他动力学控制系统进行集成控制,为今后汽车底盘一体化控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与常规转向系统的显著差别在于,主动转向系统不仅能够对转向力矩进行调节,而且还可以对转向角度进行调整,使其与当前的车速达到完美匹配。其中的总转角等于驾驶员转向盘转角和伺服电机转角之和。低速时,伺服电机驱动的行星架转动方向与转向盘转动相同,叠加后增加了实际的转向角度,可以减少转向力的需求。高速时,伺服电机驱动的行星架转动方向与转向盘转动相反,叠加后减少了实际的转向角度,转向过程会变得更为间接,提高了汽车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1转向系统综述 1、蜗杆曲柄销式转向器 它是以蜗杆为主动件,曲柄销为从动件的转向器。蜗杆具有梯形螺纹,手指状的锥形指销用轴承支承在曲柄上,曲柄与转向摇臂轴制成一体。转向时,通过转向盘转动蜗杆、嵌于蜗杆螺旋槽中的锥形指销一边自转,一边绕转向摇臂轴做圆弧运动,从而带动曲柄和转向垂臂摆动,再通过转向传动机构使转向轮偏转。这种转向器通常用于转向力较大的载货汽车上。 2、循环球式转向器 循环球式:这种转向装置是由齿轮机构将来自转向盘的旋转力进行减速,使转向盘的旋转运动变为涡轮蜗杆的旋转运动,滚珠螺杆和螺母夹着钢球啮合,因而滚珠螺杆的旋转运动变为直线运动,螺母再与扇形齿轮啮合,直线运动再次变为旋转运动,使连杆臂摇动,连杆臂再使连动拉杆和横拉杆做直线运动,改变车轮的方向。这是一种古典的机构,现代轿车已大多不再使用,但又被最新方式的助力转向装置所应用。它的原理相当于利用了螺母与螺栓在旋转过程中产生的相对移动,而在螺纹与螺纹之间夹入了钢球以减小阻力,所有钢球在一个首尾相连的封闭的螺旋曲线

基于PLC的自动送料小车控制设计

. 1 城市职业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论文题目:基于PLC的自动送料小车控制设计所属系部: 指导老师:职称: 学生:学号: 专业: 城市职业学院制

. 1 摘要 可编程序控制器(Programmable controller)简称PLC,由于PLC 的可靠性高、环境适应性强、灵活通用、使用方便、维护简单,所以PLC的应用领域在迅速扩大。近几年来,PLC的成本下降,功能又不段增强,所以,目前PLC在国外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本设计是实现手动进给和自动转换车,改变过去简单手动进给车,减少人工,提高生产效率,实现自动化生产! 关键词:PLC;送料小车;控制;程序设计

. 1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控制系统介绍和控制过程要求 (1) 1.1 控制系统在送料小车中的作用与地位 (1) 1.2 控制系统介绍 (1) 第二章送料小车系统方案的选择 (3) 2.1 可编程控制器PLC的优点 (3) 2.2 小车送料系统方案的选择 (4) 第三章STEP7-Micro/WIN32编程软件介绍及功能 (6) 3.1 STEP7-Micro/WIN32编程软件介绍 (6) 3.2、基本功能 (6) 3.3、其他功能 (7) 第四章基于PLC的送料小车接线图及梯形图 (8) 4.2 PLC端子接线图 (10) 4.3 梯形图分段设计 (11) 4.4 程序运行原理说明调试与完善 (17) 4.5 系统总梯形图设计 (17) 4.6 小车程序设计 (22) 结论 (27)

. 1 辞 (29) 参考文献 (30)

. 1 前言 控制系统的发展已经很成熟,应用围涉及各个领域,例如:机械、汽车制造等。PLC以其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编程简单、使用方便、控制程序可变、体积小、质量轻、功能强和价格低廉等特点,在机械制造、冶金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送料小车控制系统采用了PLC控制。从送料小车的工艺流程来看,其控制系统属于自动控制与手动控制相结合的系统,因此,此送料小车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具有手动和自动两种工作方式。我在程序设计上采用了模块化的设计方法,这样就省去了工作方式程序之间复杂的联锁关系,从而在设计和修改任何一种工作方式的程序时,不会对其它工作方式的程序造成影响,使得程序的设计、修改和故障查找工作大为简化。

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本书为任驱动的项目式教材,内容包括认识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知识、曲柄连杆机构的 构造与维修、配气机构的构造与维修、冷却系的构造与维修、润滑系的构造与维修、汽油 机燃料供给系统构造与维修、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构造与维修、发动机拆装与调试等九个 项目。 本书既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运用技术、汽车运用工程等相关专 业使用,也可供本科及相关专业师生作为教辅教材,还可供汽车维修、汽车运输等工程技 术人员自学和作为参考用书。 前言 据了解,“十二五”规划将指出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2015年,中国将促进汽车产业与关联产业、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从汽车制造大国转向 汽车强国。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对汽车专业技能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大。2010年 我国汽车保有量达到8000万辆,快速增长的汽车保有量为汽车行业人才输送提供了良好的 就业平台,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前景被称为美好的“朝阳行业”。 为适应目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形势,中南大学出版社召集了全国20多所院校的骨干 教师于2010年10月在中南大学组织召开“高职高专汽车类“十二五”规划/精品课程教材”研讨会,确定了本套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和编写计划,并于2011年1月在湖南长沙召开本 套教材的主编会,讨论并通过了本套教材的编写大纲。 本套教材紧紧围绕职业工作需求,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训练为中心,以培养高技能 应用型人才为目的。在编写过程中注重知识的前沿性和实用性,旨在探索“教、学、做” 一体化教学模式。 本套教材的特点: 1.教材是目前较先进的任务驱动项目式,适用于高职、技工、成人大专、本科汽车类 学生学习;以项目为引领,任务驱动为载体,按学习目标、案例引入、项目描述、项目内容、项目实施、项目考核、项目小结、复习思考题等要求进行编写。 2.教材突出实用性、新颖性,操作性,注重“项目内容”、“项目实施”、“项目考核”等内容编写,旨在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内容安排采用案例引入的方式,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也兼顾技能抽考和技术等级考核。 3.教材编排力求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简明实用,由浅入深,深浅适度,便于读者学 习把握。 本书参加编写工作人员有:衡阳技师学院邹龙军、刘敏、邓交岳;湖南科技经贸职院彭 文武;湖北省创业技工学校李禧旺;长沙大学扬兴发;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马云贵、黄鹏;……………,全书由衡阳技师学院邹龙军担任主编。 限于编者的水平和经验有限,本套教材难免存在着错误和不足,敬请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编者 2011年3月18日

机械类汽车转向系统外文文献及翻译

1 Introduction The key task for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and its suppliers in future lies in speedily developing and implementing ecologically sound and economically justifiable mobility systems. Light metals such as aluminum and magnesium along with glass and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materials, ceramics and composites have opened up the potential for considerable weight reduction and for "green" vehicle concepts which can be realized economically. Aluminum in particular can provide the impetus for new designs for the next millennium. Decades ago, the use of aluminum in auto construction was seen as an "experiment"; Today it is a vital factor in reducing weight and thus lowering fuel consumption. The average passenger car today contains 60 to 70 kg of aluminum, and current developments point to a doubling of this amount in the next few years. Motor vehicles both now and in future must meet requirements for: greater performance, greater safety, comfort, low pollution. Lightweight construction is not just about reducing weight; it is a question of -striking the right balance between reduced weight and structural efficiency. In vehicle construction this normally means making the best use of the generally very tight space available for individual components so as to allow weight to be minimized while still meeting all stiffness, strength, natural frequency or acoustical requirements. To achieve this, stresses must be distributed throughout the structure as evenly as possible. Modern numerical analysis methods such as FEA allow a very detailed analysis of system behavior, provide cost-efficient support for the complex process of optimization and thus make a huge contribution to advances in lightweight construction. Packaging, safety considerations, reproducibility and price place restrictions on the degree of weight reduction achievable. The broad range of expertise available to Krupp Presta AG allows the company to analyze customer specifications for steering systems and provide appropriate solutions. 2 Requirements to be met by steering systems The steer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feel of a car. The steering system should make driving an enjoyable experience with no unpleasant vibration from the road surface while guaranteeing the required hand- sing. It is also important that high safety requirements be met, both under normal conditions and in crash situations. The key criteria for the steering system are thus as follows:rolling friction, torsional stiffness /strength, Damping, temperature, corrosion, durability / fatigue, weight. Crash kinematics and energy absorption steering column requirements:natural frequency / stiffness, mass, damping, space, strength (crash, misuse), ergonomics, handling, acoustics, crash kinematics and energy absorption. Other basic conditions:interfaces with adjacent components, installation, joining techniques, price. 3 Materials material light weighting can be achieved by using either stronger or lighter material. When stiffness or natural frequency are Important sizing criteria, low density materials with a high modulus of elasticity by quired. Non-exotic materials must be selected which are readily recyclable, low in price and display good durability.Further requirements are set by the manufacturing and joining processes. Steel, aluminum, magnesium and a variety of plastics are the materials of choice for steering systems.

送料小车PLC控制

目录 1设计任务与要求 (1) 1.1课程设计任务 (1) 1.2课程设计要求 (1) 2 设计方案 (3) 2.1运料小车的运动分析 (3) 2.2设备控制要求 (4) 2.3整体方案论证 (4) 2.4系统资源分配 (5) 2.4.1 I\ O地址分配 (5) 2.4.2 数字量输入部分 (5) 2.4.3 数字量输出部分 (6) 3硬件电路设计 (7) 4软件设计 (9) 4.1.1 梯形图 (9) 4.1.2 指令表 (12) 5 调试过程 (14) 5.1呼叫按钮 (14) 5.2行程开关 (14) 5.3比较 (15) 5.4向左运动 (15) 5.5向右运动 (15) 5.6调试操作 (15) 6 结论 (17) 参考文献 (18)

1设计任务与要求 1.1课程设计任务 任务描述 某自动生产线上运料小车的运动如图所示,运料小车由一台三相异步电动机拖动电动机正转,小车右行,电机反转,小车左行。在生产线上有5个编码为1~5的站点供小车停靠,在每一个停靠站安装一个行程开关以监测小车是否到达该站点。对小车的控制除了启动按钮和停止按钮之外,还设有5个呼叫开关(SB1~SB5)分别与5个停靠点相对应。 1.2课程设计要求 (1)按下启动按钮,系统开始工作,按下停止按钮,系统停止工作; (2)当小车当前所处停靠站的编码小于呼叫按钮SB的编码时,小车向右运行,运行到呼叫按钮SB所对应的停靠站时停止; (3)当小车当前所处停靠站的编码大于呼叫按钮SB的编码时,小车向左行,运行到呼叫按钮SB所对应的停靠站时停止; (4)当小车当前所处停靠站的编码等于呼叫按钮SB的编码时,小

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实训(学生)讲解

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实训 2.1 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实训大纲 一、实训目的 1.通过实训,熟悉发动机拆装采用的工具、量具、器具等。 2. 巩固发动机构造基本知识。 3. 掌握发动机机械结构拆装工艺及注意事项。 二、实训任务 通过实习(实训),应达到以下要求: 1. 掌握发动机拆装采用的工具、量具、器具等的使用方法。 2. 掌握曲柄连杆机构拆装工艺。 3. 掌握配气机构拆装工艺。 4. 掌握发动机润滑系、冷却系、燃油系等的拆装工艺。 三、实习项目与时间安排 实习总时间2周,其中1周时间查阅资料、安全教育、关键问题指导、观摩,另1周时间学生实操。实操项目时间安排如下表2-1: 表2-1 实操项目与时间安排 四、实习学分、考核方法与标准 实习学分:2分。

考核方法:对一台发动机进行实际解体后,再重新进行装配、调整。考核标准(如表2-2所示): 表2-2 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实训考核标准

五、安全操作规程 1. 严格遵守实训室的安全规章制度; 2.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设备、工、量具的损坏,防止人身伤害; 3. 拆卸后的零件要摆放整齐,保持场地清洁。 六、实训过程 1、实训准备 1)全套的套筒扳手、扭力扳手1支、开口扳手、梅花扳手、螺钉旋具、钳子、锤子等。 2)发动机总成。 3)发动机拆装工作台,工作台周边应有足够的空间,便于操作。 4)拆装前,复习课本上关于发动机构造方面内容。 2、发动机总成的拆卸 Ⅰ. 汽油机点火系的拆卸 1) 发动机正立摆放在拆卸工作台上,拆卸火花塞与分电器之间的导线以及发电机与分电器之间的导线。 2) 拆下充电发电机。 3) 在分电器壳体与气缸体安装位置划一条线,把分电器壳体与气缸体的相对位置做记号。 4) 用火花塞专用套筒拆卸各缸火花塞。 5) 把分电器从缸体上拆下。 Ⅱ. 燃料供给系的拆卸 (1)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拆卸 1) 发动机正立摆放在拆卸工作台上,拆卸汽油泵与汽油滤清器、滤清器与化油器之间的联接油管及回油管。 2) 拆卸汽油泵。 3) 用滤清器滤芯专用拆卸扳手旋松滤芯。 4) 把汽油滤清器部件从发动机上拆下。 5) 把化油器从发动机进气管上拆下。 (2)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拆卸 1) 发动机正立摆放在拆卸工作台上,拆卸柴油机输油泵与柴油滤清器、滤清器与高压油泵之间的联接油管及回油管。 2) 用滤清器滤芯专用拆卸扳手旋松滤芯。 3) 把柴油滤清器部件从发动机上拆下。 4) 拆卸各缸高压油管及喷油器。

线控主动转向系统(Direct Adaptive Steering)

线控主动转向系统(Direct Adaptive Steering) 出于对运动性能的无限追求,英菲尼迪Q50搭载世界首创的线控主动转向技术,旨在让用户体会到更加淋漓尽致的驾控乐趣。和传统的助力转向相比,该系统的最大特点是就是取消了转向盘和车轮之间的机械连接,车轮转向的速度和角度均由行车电脑根据实际路况和驾驶者的转向力度和速度计算得到。将传统转向系统代之以电信号之后,整个转向系统的反应速度明显提升,此时的英菲尼迪Q50也会表现地更加敏捷而富有活力。同时,因为消除传统系统中使反应速度变慢的机械损耗,英菲尼迪Q50的转向反应更快,并且降低了方向盘的振动。在实现上述功能的同时,线控主动转向系统还带来一定程度的路面反馈,展现了英菲尼迪Q50卓越的运动性能。 这种电控式转向系统的速比几乎可以随意匹配,可以根据车辆的实际行驶工况提供最为合适的转向速比,从而实现了对于车辆的最精准控制,这对于传统机械式转向系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英菲尼迪的工程为英菲尼迪Q50预设了多种不同的转向模式,可以很舒适也可以很运动,涵盖了大多数驾驶者习惯的驾驶风格。如果感觉还不够过瘾,英菲尼迪Q50的线控主动转向技术系统还为驾驶者准备了一个共有9种选择的个人设定模式,您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来获得车辆的驾驶感受。

除此之外,线控主动转向技术由于不采用直接的机械连接,可以帮助阻隔来自路面的复杂反馈传至方向盘,进而减少因路面反馈过于明显造成车辆失控的可能,使全新英菲尼迪Q50得到了最为理想的直线行驶稳定性。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线控主动转向技术的可靠性,英菲尼迪为其准备了三个相互监视的ECU控制单元,当其中一个出现问题的时候,其他两个将快速接替其职能,保持车辆操控安全。而若遇到严重故障,致使电控系统无法正常运转的时候,备用的机械助力转向系统将会被激活,确保做到万无一失。 另外,英菲尼迪Q50为驾驶者提供5种驾驶模式,除了常规应用的运动(Sport)、标准(Standard)、经济(Eco),以及个人(Personal)模式外,还增添了雪地(Snow)模式。这一设计,使英菲尼迪Q50可以适应更为复杂的驾驶环境。

送料小车运行控制系统设计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机电一体化技术》 课程考核要求 说明:本课程考核形式为提交作业,完成后请保存为WORD 2003版本格式的文档,登陆学习平台提交,并检查和确认提交成功(能够下载,并且内容无误即为提交成功)。 一.作业要求 请任选一题,认真、独立完成。 二.作业内容 题目一送料小车运行控制系统设计 1. 设计目的:通过对送料小车运行的控制系统设计,使学生们掌握控制系统硬件设计及软件编程方法,具有灵活运用相关知识的能力; 2. 设计内容及要求:下图为送料小车运行过程图。当小车处于后端,按下起动按钮,小车向前运行,压下前限位开关后,翻斗门打开;7s后小车向后运行,到后端,即压下后限位开关后,打开小车底门,完成一次工作循环。 小车运行过程图 设计要求:能够控制小车的远行,并具有以下几种方式:(1)手动;(2)自动单周期,即小车住复运行一次后停在后端等待下次起动;(3)自动连续,即小车起动后自动往复运行;(4)单步运行,即每步动作都要起动;(5)往复运行2次即小车往复运行2次后,回到后端停下,等待起动。 3. 设计成果: 1)相关硬件电路图 2)相关程序 题目二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

1.设计目的:通过对机械手的控制系统设计,使学生们掌握控制系统硬件设计及软件编程 方法,具有灵活运用相关知识的能力; 2.设计内容及要求: 要求根据机械手工作过程,设计出其控制系统 3. 设计成果: 1)相关硬件电路图 2)相关程序 题目三数控加工中心刀具库的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1.设计目的:通过对数控加工中心刀具库自动控制系统设计,使学生们掌握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及软件编程方法,具有灵活运用相关知识的能力; 2.设计内容及要求:因原有的刀具库控制方式过于陈旧、功能过于单一且智能度不高,刀 盘只能单向转动,效率较低并且指示灯设计不合理,对刀成功后没有正确与否的提示。 针对原有功能的的不足提出自己的改进方法。对位成功的进行指示灯闪烁提示,调取不是当前工位的刀时,系统能根据调取刀号的大小自动选择最佳刀盘转动方向,以提高取刀效率。 改进后的基本特征: 1)当机械手位置 = 程序调取刀号位,换刀成功指示灯闪烁3秒。 2)当机械手位置 > 程序调取刀号位,刀具盘逆转,调刀指示灯亮,到位后, 换刀成功指示灯闪烁3秒。 3)当机械手位置 < 程序调取刀号位,刀具盘顺转, 调刀指示灯亮,到位后,换刀成功指示灯闪烁3秒。 机械手位置与调取刀号位之间的偏差是选择正反转的根据。 3. 设计成果: 1)相关硬件电路图 2)相关程序 题目四C6132普通车床的数控改造设计 1. 设计目的:通过C6132普通车床的数控改造,使学生们掌握普通机床改造的方法,具有灵活运用相关知识的能力; 2. 设计内容及要求:C6132型车床是一种加工效率高,操作性能好,社会拥有量大的普通车床。本设计任务是对C6132普通车床进行数控改造。利用微型计算机对纵、横向进给系统进行开环控制.纵向脉冲当量为0.01mm/脉冲.横向脉冲当量为0.005mm/脉冲,驱动元件采用步进电机,传动系统采用滚珠丝杠副,刀架采用自动转位刀架。 3. 设计成果:

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构造与检修 试题汇总

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构造与检修 一、填空题 1.发动机按照燃料不同分为()和()。 2.发动机按照点燃方式可分为()和()。 3.汽车用发动机工作循环有()个;分别是()。 4.发动机按照有无增压器可分为:()型和()型。 5.上、下止点间的距离称为(),曲轴每转一周,活塞完成()个行程。 6.汽油机的混合气通常是在气缸()形成的,而柴油机的混合气是在气缸()形成的。 7.一个工作循环进气门开启()次,排气门开启()次。 9.一般四冲程汽油发动机由()机构、配气机构、()系统、润滑系统、冷却系统、点火系统、()系统、进排气系统组成。 10.大排量的“V型”发动机通常采用()排气系统。

19.机体组主要由()、()、()、()和油底壳等零件组成。 22.用()检测.气缸盖平面度。 25.在螺栓的螺纹和与垫圈相接触的螺栓头下的部位,涂抹一薄层()。 26.活塞是()的组成部分,用来承受气体压力。 27.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化为()的圆周运动。 29.活塞环按功用可分为()和()。 30.如果活塞环与气缸壁的缝隙过大,将会烧(),从而在活塞顶部形成积碳。 31.()功用是连接活塞与连杆小头,将活塞承受的气体作用力传给连杆。 32.活塞销与活塞销座孔和连杆小头的连接一般有()或()连接两种形式。 35.曲轴的曲拐数取决于气缸的()和()。45.放去机油,观察如有银白色的粉末,说明()。 49.曲轴转速与凸轮轴转速之比为()。。 53.测量气门间隙必须具备的测量工具是()。 55.当凸轮轴上的凸轮基圆部分与挺柱接触时,挺柱不升高,气门处于()状态。 57.当凸轮的()转过挺柱后,便逐渐减小了对挺

主动转向系统

2009年8月广汽本田全新奥德赛[综述图片论坛]正式在国内发表,在众多先进的设计中,有一项是同类车型中没有的,就是本田精心研发的VGR可变转向比例系统。这一系统使全新奥德赛(报价参数)具有相当敏捷的操控特性,除了本田汽车以外,其实还有宝马、三菱汽车拥有同类技术,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提供超乎寻常的驾驶乐趣和操控安全性。 广汽本田全新奥德赛配备了VGR可变转向比例系统 早期汽车的转向机构和卡丁车区别并不大,保持正常直行都很困难。为了能使方向盘可以稳定的控制行驶方向,发明了初级的转向机,使转向柱转动角度与转向角度成一定比例。为了适应各种速度下的合理转向角度,大部分转向柱的转动角度在1080-1440圈,也就是转向轮从极左到极右,方向盘需要转动3-4圈。 转向机按结构分为循环球式和齿轮齿条式,前者比较耐用,但转向反应慢、不直接;后者虽然会在使用时间较长后产生一定噪音,但转向反应很快且直接。后来为了减少驾驶者的操作量,又加入了转向助力系统;为了使转向能适应不同车速的要求,又出现了随速助力转向系统。这些先进技术的加入确实大大降低了驾驶者的负担,但对操控性没有本质的提高,这也是一些注重车辆操控性能的汽车厂家研发新型转向系统的主要原因。

最早致力于主动改善转向特性的当属三菱汽车,三菱Lancer Evolution车系早期车型虽然加速性能超强,但恒时四驱系统加上强大的动力,结果就是严重的转向不足。直到1994

年第四代车型的推出,除了使用重新设计的4G6[综述图片论坛]3涡轮增压发动机以外,最重要的革新就是加入了AYC主动偏航控制系统和ACD主动控制差速器。

AYC的主要原理是通过单独改变后轮两侧的驱动力来抵消转向不足,从而使车辆保持正确的过弯路线,即便方向盘转动角度过大,也不会陷入转向不足,大大提高了超高速过弯的安全性。ACD主要是通过实时改变前、中、后差速器的传动比,起到半自主转向的作用,所以即便是量产的Lancer Evolution也可以做出类似于WRC赛车的夸张动态。全新Evolution X更采用Super AYC与主动转向系统、主动刹车系统和ACD系统相互配合,最终组成S-AWC 超级全轮控制系统,使驾驶变得更得心应手。

送料小车控制系统的设计报告

PLC自动控制实验报告课题一:送料小车控制系统的设计 姓名: *** 学号:**** 班级: 10电信**班 河北工专电气自动化系

1. 送料小车系统说明 该车由电动机拖动,电动机正转,车子前进,电动机反转,车子后退。 (1)单周期工作。按动送料按钮,预先装满料的车子便自动前进。到达卸料处SQ2自动停止运行,开始卸料,经过10秒时间后卸完料,送料 车子自动回到装料处SQ1,装满料等待下次送料。 (2)自动循环方式工作。要求送料车在装料处装料后,当按动送料按钮时,送料车开始送料,到达卸料处停10秒进行卸料后,自动返回装料处 装料,预设装料时间是20秒,送料车在20秒后自动回到卸料处卸料, 然后再返回装料,如此反复,自动运行。 (3)小车可以紧急停止,而且可以手动控制送料车的前进和后退。 2. 系统设计I/O地址分配表 I0.0 停止按钮Q0.2 卸料线圈 I0.1 送料按钮Q0.3 装料线圈 I0.2 手动后退 I0.3 手动前进 I0.4 限位开关SQ2 I0.5 限位开关SQ1 Q0.0 电机正转线圈 Q0.1 电机反转线圈 3. 系统设计的语句表 4. 系统设计程序的梯形图(如图) 5.PLC硬件连线图(如图1-1所示:) 6. 顺 序

功能图(如图1-2:) 7.设计思路、方案、器件 程序共可以分成四个状态:1.前进、2.卸料、3.后退、4.装料。前进和卸料之间采用限位开关切换,卸料和后退之间采用定时器切换,后退和装料之间采用限位开关切换,装料和前进之间也采用定时器切换,整个设计中用到的器件是限位开关、PLC、按钮开关、电动机。 8.调试过程和心得 1、下载程序到PLC。 2、将运行模式选择开关拨到RUN位置,或者用鼠标单击工具条的RUN运行按钮,使PLC进入运行方式。 3、按下送料按钮I0.1,观察Q0.0的LED灯是否点亮,如果点亮证明小车正在前进,过段时间后按下限位开关I0.4,Q0.0的LED熄灭且Q0.2的LED灯点亮,证明小车已经停止开始卸料,在此期间I0.4应该按住不放,等10s后Q0.1的LED灯点亮且Q0.2的LED灯熄灭时放开I0.4,这证明小车卸完料开始后退。 4、过段时间按下限位开关I0.5不放,此时Q0.1的LED灯熄灭同时Q0.3的LED 灯点亮,证明小车停止开始装料,等到20s后Q0.0的LED灯点亮同时Q0.3的LED灯熄灭,证明小车装料结束开始前进,如此反复…… 心得:通过这次的实验使我明白了顺序控制指令的使用方法,同时使我掌握了S7-200编程软件的使用方法,以及是向PLC下载程序的流程,使我对PLC这门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送料小车工作系统控制

目录 引言 (3) 1 课题说明 (3) 1.1 课题简介 (3) 1.2 课程设计的目的 (3) 2 课题任务分析 (5) 2.1 设备机构组成分析 (5) 2.2 设备工作过程分析 (5) 3 控制方案设计 (7) 3.1 任务分析 (7) 3.2 设计主电路 (7) 3.3 PLC选型设计 (8) 3.4 I/O分配表 (9) 3.5 I/O端子接线图 (12) 4 控制流程分析 (13)

4.1 流程图 (13) 4.2 梯形图 (13) 4.3 指令表 (14) 5结论 (17) 参考文献 (18) 附录 (19)

引言 送料小车工作系统是一种高效率用料配送系统,常用于流水线装配中。送料小车工作系统由装载工件的小车在固定导轨上往复移动,为位于装配线一侧的操作台提供装配工件,小车停靠位置通过需要工件的操作工人呼叫和相应位置行程开关控制。送料小车工作系统的控制要求,是通过满足系统的工作要求形成的,送料小车工作系统的工作要求包含三个方面,工作方式要求,工作过程要求,安全稳定工作要求。送料小车工作系统中小车移动采用电动机驱动,驱动电机为2KW,送料小车工作系统使用按钮信号作为呼叫信号,行程开关控制小车到位停止。

1课题说明 1.1 课题简介 随着自动化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现代化设备和生产方式也在不断地变化,特别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各种电器元件和控制技术的出现,尤其是PLC的出现和使用,使电气传动控制技术出现了巨大变化,PLC也成为控制系统中普遍使用的设备。本设计基于PLC原理使得送料小车实行往复移动。 1.2 课程设计的目的 《机电传动控制》课程设计为该课程的实践环节,在本课程设计的过程中,通过课程设计实践环节巩固和加强《机电传动控制》课程所学习的知识,掌握课程知识实际应用的能力。同时在设计过程中,综合学知识,完成简单完整的控制系统设计,以增强控制系统设计能力:完成PLC控制程序设计,增强编程软件使用的能力:并在联机程序调试过程中,增强实际操作能力。

汽车主动转向系统设计及控制特性研究

汽车主动转向系统设计及控制特性研究 发表时间:2020-01-13T16:59:54.04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8期作者:鲍培兴 [导读] 摘要:随着汽车性能的逐渐提升,人们对汽车驾驶过程中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操作灵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汽车研究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汽车的相关性能满足人们对汽车越来越高的要求,而汽车主动转向系统的应用不仅能够保证汽车具备一定的操作灵活性,还能够保证汽车在驾驶的过程中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所以探究汽车主动转向系统的设计流程,如何能够更好的对汽车主动转向系统进行控制,是当前汽车转向系统设计相关负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省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保定 071000 摘要:随着汽车性能的逐渐提升,人们对汽车驾驶过程中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操作灵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汽车研究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汽车的相关性能满足人们对汽车越来越高的要求,而汽车主动转向系统的应用不仅能够保证汽车具备一定的操作灵活性,还能够保证汽车在驾驶的过程中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所以探究汽车主动转向系统的设计流程,如何能够更好的对汽车主动转向系统进行控制,是当前汽车转向系统设计相关负责人员的主要责任和义务。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汽车主动转向系统的相关概念,探究如何进行更好的设计和控制,从而提高人们驾车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汽车;主动;转向系统;设计;控制特性 引言:汽车主动转向系统的设计是基于智能化技术和机械技术应用下发展出来的汽车智能化系统,通过这一系统的设置,可以保证驾车的舒适性,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车辆的整体实用性能。由于传统的转向系统不具备主动性,汽车在速度较低进行转向的过程中,需要驾驶人员转向的幅度相对较大,而在高速进行转向的过程中,由于转向的灵敏度增加,所以导致驾驶员给予很小的转动动作,就可以保证转动的角度相对较大,从而使整个汽车的安全性得不到良好的保障,因此传统的汽车转向系统使汽车的使用性能大大降低,并且也不能够保证驾驶人员和车内其他乘客的安全,所以,在汽车中设置主动转向系统是当前改善汽车性能的重要措施。 一、主动转向系统与传统转向系统相比具备的优点 与传统的转向系统相比,智能主动转向系统具备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1个方面是由于传统的转向系统必须驾驶人员实施一定的操作,但是可能会由于驾驶人员出现疲劳驾驶或者分神的现象,在应该转向时没有进行转向操作,从而引起交通事故以及危害人身安全。而主动转向系统可以根据驾驶的实际情况保证转向系统在应该转向时进行转向操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驾车的安全性。同时两种转向系统在转动角度方面的对比也体现出了主动转向系统的优势,例如在低速行驶的过程中,传统转向系统的转动方向与方向盘的转动方向不一致会增大转动的角度,而主动传动系统中方向盘的转动方向和转动电机的转动方向基本一致,所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转动的角度。在高速行驶时,由于传统转动电机的方向和方向盘的方向一致,所以方向盘转动的幅度较小时,汽车转动的角度也相对较大,因此增加了危险性,而主动转动系统中,转动电机的方向在高速行驶时会和方向盘的转动方向不一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操作人员,转动方向盘的转动角度,因此也间接的提升了汽车的行驶安全性。第2个方面是主动式转向系统和传统的转向系统相比在纠正转动方向时也有一定的优势,例如主动式转向系统,能够保证汽车在直线行驶的过程中可以更加稳定,并且通过计算的方式计算出相应的车速,以及通过车轮上的传感器可以监测到车辆上的转向轮是否具备一定的稳定性,而传统的转向系统必须人为设置相应的传动方向,并且还需要根据行车经验判断车辆的转动角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车辆行驶的安全性。总而言之,主动转向系统与传统转向系统相比,不仅能够保证汽车具备一定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还能够帮助驾驶人员进行危险的判定,从而保证驾驶人员的安全。 二、汽车主动转向系统的设计 要想明确汽车主动转向系统的实际设计方案,必须要了解汽车主动转向系统所包含的结构以及实际的工作原理,当前汽车主动转向系统所包含的关键组成结构有转向盘,转距传感器,转向输入轴以及配备涡轮蜗杆的双行星齿轮系和助转角电机,及转向拉杆等。同时在转向的过程中,为了保证能够实现智能化,还配备了车身动态测试信号,车身中的运动状态不在正常范围以内,将通过测试信号传输到转距传感器和转向盘上。在汽车主动转向系统的设计过程中,除了要明确转向系统中所需要的所有零部件的型号和类型以外,还需要明确这些零部件在主动转向系统中具备的功能,例如转向盘是让驾驶员可以通过转向盘的操作,实现汽车车身的转动以及车轮的转动,而ECU电控单元可以实现汽车车速的收集以及转动角度的收集,然后将这些信号传输给转向控制系统中,从而保证转向盘能够实现自动转动,并且提示驾驶人员进行转动操作。在转动系统中还添加了助转角电机,转角电机的作用是一旦转向传输系统出现问题,助转角电机可以帮助转向盘能够提供更好的转向性能,从而使操作的灵敏度提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驾驶员的安全。在汽车主动转向系统设计的过程中,主要分为两部分,首先是主设计部分,主设计部分包括方向盘操纵的机构,主动转向的电机机构以及双行星齿轮机构和齿条机构减速机机构等,还有一些配合主动转向系统的零部件,例如车速传感器,ECU等。 三、汽车主动转向系统控制特性分析 汽车主动转向系统控制特性分析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汽车主动转向系统的控制性能需要达到什么要求。当前我国汽车主动转向系统应该达到的要求首先是需要在转向时具有可靠的操作性能。例如在汽车进行高速行驶的过程中,如果会出现急转弯现象,需要保证驾驶员在操作转向系统时,能够通过主动转向系统及时的将车辆进行急转弯操作,并且还要保证汽车在直线行驶的过程中,即使遇到了大风等恶劣天气,也可以通过主动转向系统控制车辆的直线行驶。其次是要保证主动转向系统,可以比传统转向系统有更快的反应能力,例如驾驶员在驾驶汽车的过程中,如果前方发生了紧急情况需要进行急转弯操作时,必须要保证主动转向系统能够控制整个汽车进行急转弯操作,并且还要保证其能够快速的操控汽车进行急转弯。然后是要保证主动转向系统中的转向助力系统,可以根据车速的变化及时的进行转变,从而保证主动转向系统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同时转向助力系统是保证能够帮助驾驶人员操控汽车转弯的系统,因此转向助力系统也需要具备一定的灵敏性和轻便性。最重要的是要保证主动转向系统具备良好的稳定性,一旦主动转向系统在控制汽车转弯的过程中不具备稳定性,可能造成汽车事故频发,从而严重的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因此保障主动转向系统可以在提高控制特性的前提下,具备一定的稳定性,是当前主动转向系统发展的主要方向。在控制特性分析时,首先要确保主动转向系统中的电机能够有良好的运行状态,电机是为主动转向系统提供操作和控制的器件,所以,在探究控制特性时,要研究电机是否具备良好的运转性能。当前,在提升电机控制特性时,采用的主要方式是使用PID控制系统,利用这种系统可以提高电机的抗干扰能力和提升相应的反应灵敏度。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汽车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由于现阶段汽车在驾驶的过程中可能会有危险事故的发生,因此不断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