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淀粉废水的组成

淀粉废水的组成

淀粉废水的组成
淀粉废水的组成

淀粉废水的组成

在淀粉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高浓度酸性有机废水,主要是溶解性的淀粉和少量蛋白质,一般没有毒性,但COD很高,通常为1000~30000mg/L,SS为1500mg/L。如将废水直接排放到环境水体中,不仅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也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2.1 玉米淀粉

玉米淀粉生产不受季节影响,可全年生产。但工艺用水量较大,一般为5~13m/吨玉米。玉米淀粉废水的主要成分为淀粉、糖类、蛋白质、纤维素有机物质,COD值为8000~30000mg/L,BOD值为5000~20000mgΠL,SS值为3000~5000mg/L。一般来说,淀粉厂所排放的污水有三个主要来源,一是水洗工艺中排放出来的污水,此污水pH值为6。5~7。0,COD值在6500~10000mg/L左右;二是在淀粉脱水时产生的工艺水,其有机物浓度较低,COD值大约在2000mg/L左右,呈弱酸性;三是在转换生产产品时,生产设备的清洗水,其有机物浓度也较低,COD值为1000~1600mg/L,呈中性。此外,还有车间地面冲洗水。对于中小型淀粉厂,在正常生产情况下,污水的排放量为600~630m/d,主要水质指标:COD值为6000~7000mg。/L,pH值为6~615,SS为1500~2000mg/L。

2.2 薯类淀粉

薯类(主要是马铃薯和地瓜)为原料的淀粉生产,其废水的水质特征为:

(1)输送和洗净废水。通常含有泥土、马铃薯碎皮及由原料溶出的有机物,这种废水悬浮物含量高,但COD和BOD值都不高;

(2)生产废水即分离废水。含有大量的水溶性物质,如糖、蛋白质、树脂等,同时也含有少量的微细纤维和淀粉,COD和BOD值都很高,且水量大。因此,本工段废水是马铃薯原料淀粉厂污染废水的主要来源; (3)生产设备洗刷废水;

(4)淀粉渣贮槽废水。淀粉生产过程中,作为副产品产生大量的渣滓,长期积存在贮槽内,会含有一定量的废水,这种废水虽然不产生怪味,但因发酵其酸度很高,马铃薯淀粉生产废水的水质特征和主要污染因子如表1所示。

由表1清楚地看出,甘薯类淀粉生产废水属高浓度有机废水。因此,对淀粉废水进行处理,使其达到国家所要求的排放标准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环境科学研究课题。根据国家综合污染物排放标准GB8978-1996规定二级排放标准,排放水水质要求如下:COD≤150mg/L,BOD≤30mg/L,SS≤70mg/L,pH=6~9。

3 淀粉废水处理方法综述

国家环保总局在国家环境科技发展“十五”计划纲要指出,继续把淀粉工业的废水污染控制技术作为重要

内容进行研究。针对淀粉工业废水的特点,人们都在力求研究出一种快速、高效、低能耗的淀粉废水处理方法。

国内外目前常用的处理方法总体上可分为生化法和化学絮凝沉淀法,两种处理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各有利弊。

3.1 絮凝沉淀处理

絮凝沉淀法作为一种成本较低的水处理方法应用广泛。其水处理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絮凝剂的性能,所以絮凝剂是絮凝法水处理技术的关键。絮凝剂可分为无机絮凝剂、合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和复合型絮凝剂。追求高效、廉价、环保是絮凝剂研制者们的目标。

岑超平对木薯淀粉黄浆水,先用石灰乳中和,再用进口高分子絮凝剂N2OP、650BC、AN絮凝,有很好的净化效果,COD去除率为60.0%~99.3%,总固形物去除率为45.0%~66.8%。絮凝后可生化处理达标排放,且药剂总耗费小于0.3元/m,这在高浓度有机废水治理工程中是完全可以接受的。絮凝下沉物容易脱水分离,便于回收和综合利用。

邓述波等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得到高效絮凝剂产生菌A29,对其培养液的粘性及其絮凝性进行考察。该菌产生的絮凝剂的粘度高达295mPa/s,且粘性和絮凝率具有正相关性,对淀粉厂的黄浆废水具有良好的絮凝效果。添加絮凝剂明显起到加速沉降,降低出水浊度的作用。废水的SS和COD的去除率分别可达85.5%和68.5%,效果明显优于常用的化学絮凝剂。由于微生物絮凝剂具有无毒、无二次污染的特点,因而处理淀粉厂废水絮凝得到的蛋白物质可以作为动物饲料进行综合利用。

李亚峰等采用聚铁混凝沉淀-活性炭吸附工艺处理淀粉废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处理后各项指标均能达到国家污水排放标准。主要技术参数:聚铁的投加量为150~250mg/L;PAM的投加量为25mg/L;混合搅拌时间为2~3min;搅拌速度为100~120r/min。药剂费为0.31元/m。该方法具有工艺简单、处理效果好、投资小、易于操作等优点,而且处理效果不受气候条件影响,因此特别适用于寒冷地区小流量淀粉废水的处理。

3.2 生物处理

生物处理法是利用微生物新陈代谢功能,使废水中呈溶解和胶体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被降解并转化为无害物质,使废水得以净化的方法,一般可分为好氧生物处理法和厌氧生物处理法两种。该方法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方面,以其处理费用低、处理效率高等优点被广泛采用。

3.2.1 厌氧生物法

厌氧法处理淀粉废水,其最终产物是以甲烷为主的可燃气体,可作为能源回收利用;剩余污泥量少且易于脱水浓缩,可作为肥料使用;处理工艺运转费用低。在当前能源日益紧张的形势下,该方法作为一种低能耗,可回收资源的处理工艺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近年来,厌氧发酵法处理淀粉废水主要有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厌氧流化床(AFB)、厌氧接触法(ACP)、两相厌氧消化法(TPAD)和厌氧滤池(AF)等。

1、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

UASB内的水流方向与产气上升方向相一致,一方面减少了堵塞的机率,另一方面则加强了对污泥床的搅拌混合作用而有利于微生物与进水基质间的混合接触及颗粒污泥的形成。该工艺不仅投资省、运行费用低、操作简便,而且产生可供利用的沼气,处理后的废水达标排放,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张振家等采用UASB反应器处理淀粉废水,具有容积负荷及去除率高等显著优点,在反应器COD容积负荷保持在10kg/(m3·d)以上时,COD去除率可达90%以上,有机氮去除率亦达80%,为后续处理打下良好基础。试验结果表明,微量元素在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过程中具有不可少或缺的作用,因此在厌氧处理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厌氧反应体系对微量元素的需求,保证供给。

2、厌氧流化床(AFB)

该反应器内填充着粒径小、比表面积大的载体,厌氧微生物组成的生物膜在载体表面生长,载体处于流化状态,具有良好的传质条件,微生物易与废水充分接触,细菌具有很高的活性,设备处理效率高。

栾金义等将生物流化床与接触氧化法相结合的复合生物流化床方法,使淀粉废水先经过流化的生物载体后再经填料层,处理北京某淀粉厂的废水,COD去除率达90%左右,废水可达标排放。该方法可使生物流化床技术与接触氧化法的优缺点相互补充,大大提高了处理效率。

3、垂直折流厌氧污泥床(VBASB)

VBASB是一种复合型厌氧反应器,它是以UASB反应器为主体,综合了ACP、UASB和AF三种工艺的特点,可视为在UASB反应器内加四道垂直挡板,使反应器的水流上下垂直折流,处理过的废水再经三相分离器流出反应器,使反应器内的水流呈推流的特点,对高悬浮物高浓度有机废水比AF和UASB有更好的适应性。

贺晓红等介绍了在常温条件下,采用VBASB反应器处理淀粉废水的经济有效的方法。当HRT=12h时,反应器的平均进水COD为4511.8mg/L,平均COD容积负荷为903kg/(m3·d),出水COD平均为778.1mg/L,平均处理效率达81.47%,1gCOD的沼气平均产率为0.30L,同时,在反应器内部形成了大量活性良好的颗粒污泥。在处理过程中,主要控制因素为VFA、碱度和pH。保持反应器中VFA在500mg/L以下,碱度在1000mg/L左右,pH 在6.3~7.6是适宜的。处理后的出水进一步经过好氧生物处理,即可达标排放。

4、厌氧接触消化法

厌氧接触消化法属第二代厌氧消化技术,由于采用将消化污泥回流至消化器的措施,可保持消化设施内较高浓度的生物量,从而提高了消化器的容积负荷。与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厌氧滤床相比,厌氧接触消化法虽然负荷较低,但运行可靠,起动时间较短,但目前国内在淀粉废水处理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并不多见。

佘宗莲等采用厌氧接触消化技术,分别在中温32℃和自然温度条件下处理淀粉厂的高浓度废水。结果表明,采用中温厌氧消化可取得较好的处理效果,原水不调pH4.0~4.9直接进反应器,COD容积负荷最高达

5.06kg/(m3·d),进水COD平均为11.604×10mg/L,出水COD平均为1778mg/L,COD去除率达85.8%,出水pH 提高到

6.4~

7.0。采用自然温度消化,当气温大于24℃时,可取得较好的处理效果。

5、厌氧折流板ABR反应器

ABR反应器作为一种理想的多段分相、混合流态处理工艺,具有比其他厌氧工艺更为优越的特性。

沈耀良等对ABR反应器处理高浓度淀粉加工废水的效果及污泥特性进行了研究,在中温35士0.5℃、进水COD负荷为12~18kg/(m3·d)、HRT=12~24h时,COD的去除率可达72%~96%。研究表明,不同条件下反应器不同隔室中的VFA及pH的变化呈现出显著的相分离及移动的特征,反应器中形成SVI为18~25mL/g、平均粒径为2~3mm大者可达4~5mm、性能良好的颗粒污泥,且其特性随不同隔室而呈现出相应的变化规律。该方法对高浓度淀粉加工废水具有稳定高效的处理效果。

6、厌氧滤池(AF)

装置中填满了如沙砾、塑料、泡沫等填料,使厌氧微生物附着在上面生长,可维持较高的生物量和较长的SRT。但由于该装置易发生堵塞,所以主要用于处理含悬浮物较少的中、低浓度废水,近些年使用该方法处理淀粉废水方面的报道不多。

Ahn等采用两种不同的方式,对厌氧滤池处理马铃薯淀粉废水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尽管两种模式下反应器均运行正常,但是对出水COD的预测受进水水质的影响严重。

3.2.2 好氧生物法

与厌氧法相比,好氧生物法在处理淀粉加工废水方面有许多不足之处,例如需要充氧、动力消耗大、无能量回收、微生物所需营养多和污泥量大等适合处理低浓度的有机废水。而淀粉废水的COD一般较大,所以在淀粉废水的处理中单独应用的较少,主要是接触氧化法、生物氧化塘法和SBR法。在淀粉加工废水的处理中,好氧生物处理一般用作后续处理。

苏宏等用加压SBR法处理淀粉废水,进水COD为3500~4000mg/L,停留时间8~12h,COD去除率为94%~96.7%,出水COD小于150mg/L,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该方法具有处理工艺简单、实用、效果好。与普通SBR

法相比,加压SBR法具有生化反应速度快、有机物去除率高且耐负荷冲击能力更强。

杨启峰等根据北方气候特点和马铃薯淀粉生产特点及淀粉废水性质,采用沉淀分离-单纯曝气组合工艺处理北方城市的马铃薯淀粉厂的淀粉废水,该工艺流程简单、容易操作、基建费和运行费低,便于管理,此工艺适合我国国情。

Jin等在实验室中采用一组有效体积为45L的曝气反应器,其最小工作体积为3.5L。用10%的DAR2710真菌接种,在35℃,起始pH为4.0的条件下反应14h,可转化95%以上的淀粉物质,COD去除率为95%,并且每升废

水可回收蛋白质2.07~2.39g。产生的真菌蛋白质没有毒性,可用作动物饲料,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3厌氧与好氧或絮凝沉淀与生物处理法相结合

3.3 其他方法

由于淀粉废水的有机浓度很高,所以在处理中很少使用单一处理方法,一般是将多种处理方法结合使用,使各种方法的优缺点相互补充,以提高效率。

戴建强等在中温35±1℃条件下,采用UASB和混合活性污泥串联的方法来处理玉米淀粉生产废水,当COD在7000~8000mg/L,HRT为18h时,废水经两步处理后,COD的去除率在97%以上。经二级生化处理的出水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该方法UASB反应器内的厌氧活性污泥直接引自废水处理系统,可有效缩短启动周期,节约资金。对高浓度有机废水的COD去除率高,运行稳定可靠。

毛海亮等采用UASB-SBR工艺处理淀粉废水。充分利用UASB高效高负荷的处理优势,使废水得到有效治理。试验结果表明,废水经颗粒化UASB稳定处理后,出水COD可降到500mg/L以下,然后再经SBR处理后,出水COD可降到100mg/L以下,出水清澈。该处理系统具有耐冲击负荷、处理效果稳定、运行管理简单、运行费用低等特点。该系统处理每立方米淀粉废水,可节约用电7~8kW·h。

柴社立等采用多阶段水解-好氧串联工艺处理高浓度玉米淀粉废水。试验结果表明,水解段具有提高废水可生化性的功能。在总HRT为60+h、进水pH为5.90~6.08,进水COD、BOD5、NH4+平均分别为8205、7395、160.0mg/L的条件下,COD Cr、BOD5和NH4+去除率分别达97.7%、5499.1%和88.1%,出水水质达到或接近国家污水排放二级标准。该方法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较低,操作上较为简单,具有一定的抗负荷冲击能力。

除以上介绍的各种常规的淀粉废水处理方法外,李素玉等还介绍了多种微生物净化玉米淀粉废水的协同作用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可使废水COD去除率达90%以上,净化后的废水COD在300mg/L以下,pH在7左右,每立方米废水还可生产出适于用作饲料添加剂的SCP1.646kg,可将玉米淀粉废水变成生产蛋白质的资源。

3 结语

国内目前对于淀粉加工废水治理方面的研究比较重视,在这方面不断取得新的进步。虽然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但处理方法和工艺已相当成熟,基本适应我国淀粉加工业的发展需要。由于淀粉废水的高有机浓度和无毒等特点,目前应用最多的是生化法和絮凝沉淀法,对这两种方法的应用研究也是最多的,但

是近些年随着一些新的废水处理工艺的出现和发展,这些工艺也必将会被不断应用于淀粉废水的处理。另外,将各种方法结合起来,可以使它们的优缺点相互补充,达到较高的处理效果。

参考文献:

1、岑超平木薯淀粉废水的絮凝法处理. 上海环境科学,2001,20(1):31~32

2、邓述波、胡筏、敏罗苗微生物絮凝剂处理淀粉废水的研究工业水处理,1999,19(5):8~11

3、李亚峰、马强、曹丽丹等混凝-吸附法处理淀粉废水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9,15(1) :40~43

4、张振家、王太平、张虹等UASB反应器处理淀粉废水试验研究工业水处理,2002,22(1):28~30

5、栾金义、彭成中复合生物流化床处理淀粉废水石油化工,1990,19(8):560~563

6、贺晓红、祝万鹏、杨志华常温纵向折流套筒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处理淀粉废水研究给水排水,1998,24(3):35~39

7、佘宗莲、田由芸厌氧接触消化技术处理高浓度淀粉废水研究青岛海洋大学学报,1997,27(3):352~358

8、沈耀良、王惠民、赵丹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处理淀粉废水及污泥特性上海环境科学,2002,21(3):139~142

9、 AhnJ H ,Forster C F. Kinetic analysesof the operation of mesophilic and thermophilic anaerobic filters treating a simulated starch wastewater. Process Biochemistry ,2000 ,35:19~23

10、苏宏、闰广平、薛秀萍等加压SBR法处理淀粉废水的研究吉林化工学院学

报,2000,17(1):33~35

11、杨启峰、张萍、赵永志淀粉废水的处理技术黑龙江环境通报,2000,24(2):55~56

12、 Jin B ,Van L HJ ,Patel B ,et al. Production of fungal protein andglucoamylase by Rhizopus oligosporus from starchprocessingwastewater. Process Biochemistry,1999,34:59~65

13、戴建强、郑敏厌氧-好氧生物法处理玉米淀粉生产废水中国资源综合利

用,2004,2:6~7

14、毛海亮、邱贤锋、朱鸣跃 UASB-SBR工艺处理淀粉废水的试验研究交通部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学报,2002,25(2):104~108

15、柴社立、宋若海、李清泉等多阶段水解-好氧工艺处理淀粉废水的研究长春科技大学学报,2000,30(3):266~270

16、李素玉、李玉、任娟等多种微生物净化玉米淀粉工业废水的协同效应研究环境保护,2003,1:22~23

定义、符号、缩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水的组成说课稿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南雄市新城王锦辉中学李荣琼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a、使学生了解水的物理性质。 b、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分析推导出水的组成,了解水的化学式。 c、了解氢气的性质。 d、初步建立物质分类的模型。 2、过程与方法目标: a、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b、培养学生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分析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a、揭示水的组成有利于学生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 b、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电解水的实验和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确定组成水的元素及区分单质和化合物。 2、难点: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确定水的组成。 三、教具准备 直流电源、水电解器、电解用水、火柴,木条,酒精灯,小试管、投影仪。 四、课型:新知识课 五、课时: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从总体上看,本节课基本上达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预期目标。本节课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既能提高教学密度、实验的可见度,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课堂活而有序、活而有效,教师起着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等作用。 此外,老师要时刻关注并追随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活动,及时有目的地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和讨论,巧妙诱导。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评价能力,达到师生互动、主动建构的目的。 (附)板书设计: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课题1 水的组成 一、电解水实验 现象:①两极都产生无色气体。 ②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结论:1.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2.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一种新的气体是氢气。 3.水(H2O) ? ?→ ?通电 氢气(H2)+氧气(O2) 二、水的组成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两种元素组成的,水的化学符号(H2O) 。 三、物质的分类: 单质 纯净物 物质化合物(氧化物) 混合物

水的组成说课稿

水的组成》说课稿 中学 《水的组成》第一课时 说课稿 扶余市第二中学 程晓光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水的组成》第一课时,下面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 学反思几个方面谈谈自已对这节课的设计。 -、教材分析 1、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四单元课题三《水的组成》第一课时的内容。水 , 是课程标 准一级主题“身边的化学物质”部分的内容。第四单元以“水”为载体,从自然界到实验 室、从社会到学科、从宏观到微观逐步深入,将学科知识与社会现实问题融为一体。帮助 学生在物质的认识上由宏观转向微观,从组成转向结构;出现了一些化学式,为课题四化 学式的学习略作铺垫,同时也分散了难点。总之,教材在编排上注重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2、教学目标 (1)认识水的组成; (2)通过氢气在空气里燃烧及电解水实验的视频,学习运用观察、比较等方法获取信 息,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程晓光 市

(3)通过资料“水的组成揭秘”,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方法教育。 以上教学目标的制定基于修订版化学课程标准课时目标的要求:准确、具体、可行,符合全面发展观以及统整观下的化学教学目标的制定。融合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融为一体。 3、重点、难点 重点:电解水实验,水的组成。 难点:通过氢气燃烧实验、电解水实验,分析、确定水的组成。 二、学情分析 小学科学课、初中物理课、本单元课题一、二的学习以及生活经验的积累,学生已经知道水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之一,而且对水的物理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水的组成,学生并不完全了解。学生在第二单元课题2 “氧气”中所学习的氧气检验方法是本课题学习的基础之一。 三、教法、学法 基于以上教材、学情分析,本节课采用:实验、启发式讲解、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的落实:一是设计载体,即通过什么样的载体来落实目标;二是设计路径,即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和方式来落实目标。为此,本节课采用了科学探究、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法。 四、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和课上探究。 课前准备:氢气在空气里燃烧实验、电解水实验视频

九年级化学《2.4水的组成 净化 保护水资源》复习学案 沪教版

第2章我们身边的物质复习 第4课时水的组成净化保护水资源 【学习目标】1.通过电解水实验认识水的组成,了解水的物理性质; 2.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3.知道纯水与矿泉水、硬水与软水等的区别; 4.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理解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了解典型的水污染物的 来源及危害,形成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习惯和意识。 【学习重点】1.通过电解水实验认识水的组成,了解水的物理性质; 2.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学习难点】通过电解水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学习过程】 一、知识回顾 1.水的组成 点解水实验:(1)使用的电源为_______流电源。(2)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氢氧化钠的目的是___________。随着反应的发生硫酸、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将____。 与电源____极相连的产生____气,_____极产生的是_____气,体积比为_________(注意气体的检验方法)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的性质 物理性质:4℃时密度最大为____g/cm3 ,结冰后体积_____ 化学性质:(1)通电分解 (2)与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碱,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酸,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氢气的性质 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____色、____味,____溶,密度最_____。 化学性质:可燃性:______________(注意纯净气体能安静燃烧,不纯时易爆炸) 还原性:__________________(用于冶炼金属) 4.水的净化 (1)自来水的净化:取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来水。 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沉淀时加入明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日常生活中可以用______________代替实验室中的滤纸来过滤,吸附时常用活性炭是利用了它的______性,属于______性质,不仅可以滤去其中的______性杂质,还可以吸附一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性杂质。 (2)硬水、软水 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鉴别硬水软水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 硬水转化成软水的方法:生活中常用_________工业上常用_____________ 5.水的污染及防治 水是人体的六大营养素之一,但人不能长期饮用蒸馏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地球表面的______被水覆盖,淡水只占水总量的______% 水污染的来源主要有_________污染、__________污染、___________污染。 防治水体污染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应说明) 二、思考与交流 活动一、有关水的组成实验设计与分析

初中化学水的组成说课稿

初中化学水的组成说课稿 一、说教材 1. 教材分析 初中化学第三章“水氢”的内容可划分为两部分。部分为水和氢气,第二部分为原子结构知识的扩展。对于部分而言,教材节以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为题,讨论了水与工农业生产等的紧密关系,在学生了解了水污染产生的严重后果和防止水源污染的重要意义之后,就应该对水作进一步认识,但教材只讲了水的物理性质和水的组成,把水的化学性质分散到以后的其他章节中去,而把本节重点放在分析水的组成。教材的编排还注重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本节是在学习了原子、分子、元素、单质、化合物等概念基础上编排的,因此,通过本节的学习,巩固和加深了这些知识。通过实验现象引出的氢气,又为学习氢气的性质作出铺垫。 2. 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 a、使学生了解水的物理性质; b、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使学生认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了解水的化学式; c、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子、原子等概念及相互关系,并可进一步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②能力目标: a、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 b、培养学生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分析探究能力。 ③德育目标: a、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对学生进行物质无限可分性教育,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 b、通过观看有关水资源和水的污染的录像,增强环保意识。 3. 教学重点、难点 ①教学重点:电解水的实验和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确定组成水的成分元素。 ②教学难点: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电解水,即从宏观现象转向微观分析。 二、说教学实施 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直观的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过程如下: 1. 以问题导入新课,简洁明了在讲授新课前,通过计算机展示出两个联系实际的问题,然后进入新课。 2. 归纳出水的物理性质展示一杯水,培养学生从观察中发现问题,学生结合教材探究出水的物理性质。 3. 分析实验现象,探究水的组成,进行微观解释(这

中考化学复习学案:水的组成 净化 保护水资源

中考化学复习学案:水的组成净化保护水资源 课题一轮复习-4水的组成净化保 护水资源 复备人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1.通过电解水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2.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3.知道纯水与矿泉水、硬水与软水等的区别; 4.水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形成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习惯和意识。 教学重点1.通过电解水实验认识水的组成,了解水的物理性质;2.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电解水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教学方法讨论、归纳、比较 教学媒 体 电子白板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 【明确目标】: 一、回顾、预习与交流 1.探究水的组成(电解水的实验) ⑴实验现象:①通电后,两极上都有产生。与电 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小,与电源负极相连的 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大,体积比大约为; ②正极上产生的气体能使 ,负极上 产生的气体点燃能 ,产生火焰。 ⑵实验结论:①水是由组成的; ②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2.含有较多(用离子符号表示)的水叫做硬水。 3.几种水净化方法的比较:(用“能”或“否”填空) 水的净化方法除去不溶性杂 质 除去可溶性杂 质 降低水的硬度 复备栏

静置沉淀否否 过滤 吸附能能(部分) 蒸发 4.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为:天然水加入混凝剂沉降 过滤消毒自来水。 5. 水污染的来源: , , 。 水污染的防治 二、合作、研讨与点拨 活动一、如图所示,图(1)是电解水 的简易装置,图(2)为电解水生成气体体 积与时间关系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甲管生成气体A,则b应接电源极。 (2)气体B用点燃的火柴检验,产生的现象是 ,说明气体具有的性质是。 (3)用什么方法收集氧气?这是根据气体的什么性质? (4) 最终甲、乙排除管内水的体积比为 ,已知在通常情况下,ρ(氢气) =0.0899 g/L;ρ(氧气) =1.4299g/L,试通过计算推导水的化学式,计算过程 活动二.某自 来水厂用源水 处理成自来水 的流程如下:

水的组成说课稿

《水的组成》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我是XXX,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课题1《水的组成》。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水虽然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物质,但是如何从化学的角度认识水,学生还是陌生的。本课题要紧扣教材,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简要史实引入并开展,既符合事物的认识规律,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又有利于缩小学生对于化学的距离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水的组成的认识是从水的电解实验与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分析开始的,在此过程中,直观的体现了认识客观世界的科学过程与方法,这种展现方法能够有效的启发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 本课题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认识水的组成的基础上,结合前一单元所学的氧气的知识,能够区别并归纳出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由对水的分解反应的认识学习,深化学生对化学反应的认识--有新物质的生成,但元素种类不变。为今后学习元素的概念,正确书写化学式打下了基础。 (二)、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水的电解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2)了解氢气的性质。 (3)了解单质与化合物的概念,并学会区分。 2.过程与方法 (1)结合教材,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过程中体会科学的探究和思维方法,认识实验探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2)充分利用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实验现象的能力和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引导学生对电解水的化学实验的观察与分析,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保持对生活的化学现象的好奇心与探究欲,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四)教学难点 对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认识和区分。 (五)教具准备 试管、酒精灯、火柴、小木条、水、电解水装置。二、说学生 九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大脑机能显著发展并趋于成熟,首先他们对化学的兴趣逐步由直觉兴趣、操作兴趣、具有因果关系的兴趣向具有概括性的认知兴趣迁移。其次是知识基础:在生活中学生已经初步的对水的物理性质有所了

水的组成 习题(含答案)

水的组成习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 1. 如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期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A. B. C. D. 2. 下列方法中能够用来区别硬水和软水的是() A. 观察颜色 B. 加入明矾,搅拌 C. 溶解食盐 D. 加肥皂水,搅拌 3. 2015年10月26日下午,阿富汗东北部发生7.8级强烈地震,截至27日10点,地震已造成阿富汗境内至少34人死亡,巴基斯坦境内至少125人死亡,河水、饮用水受到严重污染,小明同学给灾区民众提供了一些饮用水的处理意见,你认为合理的是()A. 用自制净水器过滤后,即可饮用 B. 只要河水清澈透明就可以饮用 C. 饮用水可以加入肥皂水杀菌再饮用 D. 喝水前要加热煮沸进行消毒后再饮用 4. 今年甘肃南部舟曲县突发特大山洪泥石流,为防止疾病传染,需对河水处理后方可饮用,常用的措施有:①加热煮沸②消毒杀菌(用漂白粉)③过滤④自然沉降.较合理的顺序是() A. ③①②④ B. ④①③② C. ④③②① D. ③①④② 5. 净化水的如图所示操作,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A. B. C. D.

6. 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从发展的角度看,你认为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A. 氢气 B. 天然气 C. 石油 D. 煤 7.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 水由氢分子和氧原子组成 C. 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 水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8. 硬水洗衣服既浪费肥皂又洗不干净,生活中要使硬水软化,可采用的方法是() A. 煮沸 B. 搅拌 C. 沉降 D. 过滤 9. 明矾净化水的作用是() A. 使硬水软化 B. 除去水中的异味 C. 除去水中的悬浮物 D. 消毒杀菌和净化水 10.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下列用水方式不应该提倡的是() A. 用漱口杯接水刷牙 B. 不间断地边流水边洗衣 C. 用淘米水、洗菜水浇花、冲厕所 D. 用喷灌、滴灌的方法浇灌农田和园林 11. 自来水厂用活性炭净水,其作用是() A. 将水净化成纯水 B. 去除异味 C. 消毒杀菌 D. 降低水的硬度 12. 水是地球上重要物质,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水分子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 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C. 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 D. 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13. 下列关于电解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常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硫酸溶液 B. 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 C. 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 电解水实验中氢气和氧气质量比为2:1 14. 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A. 洁净的空气 B. 干冰 C. 生理盐水 D. 石灰水 15. 自然界中几乎不存在纯净的水,若要对自然界的水进行净化处理,下列操作中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A. 过滤 B. 蒸馏 C. 静置沉淀 D. 加明矾吸附沉降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16. 硬水中含较多的______ (填离子符号),实验室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______ . 17. 日常生活中,可通过______ 的方法使硬水软化.

化学说课稿《水的组成》

化学说课稿《水的组成》 化学说课稿《水的组成》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化学说课稿《水的组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化学说课稿《水的组成》1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初中化学第三章“水氢”的内容可划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水和氢气,第二部分为原子结构知识的扩展。对于第一部分而言,教材第一节以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为题,讨论了水与工农业生产等的紧密关系,在学生了解了水污染产生的严重后果和防止水源污染的重要意义之后,就应该对水作进一步认识,但教材只讲了水的物理性质和水的组成,把水的化学性质分散到以后的其他章节中去,而把本节重点放在分析水的组成。教材的编排还注重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本节是在学习了原子、分子、元素、单质、化合物等概念基础上编排的,因此,通过本节的学习,巩固和加深了这些知识。通过实验现象引出的氢气,又为学习氢气的性质作出铺垫。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a、使学生了解水的物理性质;b、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使学生认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了解水的化学式;c、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子、原子等概念及相互关系,并可进一步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2)能力目标:a、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b、培养学生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分析探究能力。 (3)德育目标:a、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对学生进行物质无限可分性教育,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b、通过观看有关水资源和水的污染的录像,增强环保意识。 3、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电解水的实验和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确定组成水的成分元素。 (2)教学难点: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电解水,即从宏观现象转向微观分析。二、说教学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直观的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过程如下: 1、以问题导入新课,简洁明了在讲授新课前,通过计算机展示出两个联系实际的问题,然后进

九年级化学《水的组成》说课稿

《水的组成》说课稿 伊宁市第十一中学张新萍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课题3《水的组成》。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设计与学法指导,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以下就从这五个方面逐一说明。 一、教材分析 1、课题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继空气之后,学生学习的日常生活中最为熟悉的物质之一,对于学生能从化学的视角看待物质世界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本节课的学习,也为学生从宏观到微观的跨越奠定基础,单质化合物的学习不仅丰富了物质分类的内容,也是将物质进一步分类的依托。因此,本节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我将教学目标确立为: 知识与技能: (1)简单了解氢气的性质; (2)通过电解水实验探究水的组成; (3)了解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及区别。 过程与方法: (1)结合资料,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思维的方法,认识实验探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2)充分讨论,提高观察、分析、归纳实验现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对学生进行物质可分性教育,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态度。 (2)逐步建立认识人类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增强科学探究的精神; 3、重点和难点 重点:(1)通过电解水实验探究水的组成; (2)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区别。 难点:(1)通过水的电解实验现象确定水的组成; (2)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 二、学情分析 通过小学科学和初中物理课的学习以及生活中经验的积累,学生不仅知道水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物质之一,而且对水的物理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水的组成,学生并不完全了解。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可以了解到水能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组成这两种物质的元素都来源于水,从而得知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学生在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中所学习的氧气的检验方法是本课题的学习基础之一。 三、教法设计与学法指导 运用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实验探究→验证实验→讨论总结→得出

初中化学上册 水的组成与净化(提高) 教学知识讲解

水的组成与净化(提高) 【学习目标】 1.掌握水的电解实验和水的组成;掌握过滤、吸附、蒸馏等净化操作和原理。 2.掌握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和区别;学会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 3.知道硬水与软水的区别,了解硬水的危害及硬水的软化方法;了解防止水污染的方法。 【要点梳理】 要点一、水的电解实验 1.实验装置:(高清课堂《水的组成与净化》一) 2.实验现象:(1)电极上均有气泡产生;(2) a、b两试管中气体体积比约为2:1。 3.气体验证:(1)a中气体点燃火焰呈蓝色(若气体量少,可能有爆鸣声),证明是氢气; (2)b中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4.实验结论: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发生了分解反应,生成了氢气和氧气。 水氢气+氧气 H2O H2 O2 从上面的实验和发生的化学反应可以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要点诠释】 1.电解水时电极上出现的气体可巧记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2.理论上水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但由于氧气比氢气在水中溶解的量多,所以实验中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往往大于2:1。 要点二、氢气 1.物理性质: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小(最轻的气体)。 2.化学性质: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热,生成水。 氢气+氧气水 H2O2 H2O 3.检验氢气的纯度: (1)验纯的原因:如果氢气不纯,当空气里混入氢气的体积达到总体积的4.0%-74.2%时,点燃就会发生爆炸,这个范围叫做氢气的爆炸极限。所以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2)验纯的方法:如图所示,收集一小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使试管口稍向下倾斜,接近酒精灯火焰,再移开拇指点火。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表明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检验。若声音很小或听到轻微的“噗”声,说明氢气已纯净。

水的组成(说课稿)

水的组成 (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是来自策勒县的选手阿尔祖古丽·麦麦提;今天我给大家说课的题目是“水的组成。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教科书9年级化学第四单元课题3“水的组成”的内容;水是课程标准一级主题“身边的化学物质”部分的内容。第四单元以“水”为载体,从自然界到实验室、从社会到学科、从宏观到微观逐步深入,将学科知识与社会现实问题融为一体。帮助学生在物质的认识上由宏观转向微观,从组成转向结构;出现了一些化学式,为课题四化学式的学习略作铺垫,同时也分散了难点。总之,教材在编排上注重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水的组成,了解氢气的基本性质,学会区分单质和化合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使学生了解水的组成。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巩固“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而原子却不能再分”的认识;通过实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活动分析水的组成及氢气的有关性质; 突出重点方法:通过组织学生做实验、观察、分析、归纳及讲述等; 难点:对单质和化合物概念的理解及具体物质的区分 解决难点方法:通过讲述,举例子,做练习的方法 二、学情分析 小学科学课、初中物理课、本单元课题一、二的学习以及生

活经验的积累,学生已经知道水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之一,而且对水的物理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水的组成,学生并不完全了解。学生在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中所学习的氧气检验方法是本课题学习的基础之一。 三、教法、学法 基于以上教材、学情分析,本节课采用:演示实验、启发式讲解、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的落实:一是设计载体,即通过什么样的载体来落实目标;二是设计路径,即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和方式来落实目标。为此,本节课采用了科学探究、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法。 四、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和课上探究。 课前准备:电解水实验、氢气在空气里燃烧实验视频。 课上探究:课上活动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演示)实验探究获取新知---总结收获拓展延伸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提问:我们已经学习了语文、数学、物理、政治、地理等学科,如果你是语文、数学、物理、政治、地理等老师,以水为主题,根据各自学科的特点,可以说些什么呢? 追问:那么化学老师会怎么说呢? 过渡:让我们从科学实验中寻找答案,认识水! (二)、实验探究获取新知 先介绍81页资料“水的组成揭秘”,这样处理不仅可以 很自然地进入演示实验这一环节,还可以使学生在研究态度、研究方法上有所启发。 1、水的组成 电解水实验,这是这节课的重点,但实验室配备的电解器反应速度太慢,而且还由于公开课的原因,在教室里做学生分组实验不太方便的原因,我将分组实验改为演示实验,然后对“电解水实验”采用观看视频的方式进行教学。播放视频前预留问题:实验步骤、现象(两电极现象、一段时间后正负极玻

上海市某名校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03爱护水资源(水的组成、净化、水污染)

上海市某名校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03爱护水资源(水的组成、净 化、水污染) 考点1 爱护水资源 1.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 2.水污染的原因:工业生产中废水、废渣、废气的任意排放;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农业上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 3.防治办法:加强水质监测;工业“三废”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化肥;生活污水要经过集中处理后再排放。 考点2 水的净化 1.常用的净水方法 净化方法原理作用 沉淀静置,使不溶性大颗粒物质沉淀下来,与水分离除去大颗粒不溶性物质 吸附 利用木炭或活性炭的吸附作用除去自然界水中的 一些色素和异味物质 除去色素和异味 过滤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与液体进行分离除去难溶性物质 蒸馏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其分离除去各种杂质(净化程度最高) 2.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取水→反应沉淀池→过滤池→活性炭池→清水池→投药消毒→用户。其中,只有投药消毒为化学变化。 3.过滤与蒸馏 (1)过滤法的操作要点:一贴:滤纸紧贴漏斗边沿(用少量水润湿滤纸);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三靠:待过滤液体的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2)蒸馏法的操作要点:加热时,烧瓶下垫石棉网;冷凝管中冷水流向是下进上出;为防止烧瓶内出现暴沸,要加入少量沸石或碎瓷片。 4.硬水、软水、纯水与自然水 区别鉴别关系 硬水溶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加入肥皂水,观察产生泡沫 的多少。若产生泡沫较 多,则为软水,否则为 软水硬水蒸馏 煮沸? ? ?→ ?/ 软水不含或含较少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考点3 水的组成 实验药品 水、稀硫酸(或稀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接通直流电源后,电极上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与正极相连的试管(或玻璃管) 内的气体和与负极相连的试管(或玻璃管)内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 气体检验 正极产生的气体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发现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 接近火焰时,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说明是氢气 实验结论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气和氢气。反应方程式为2H 2O 通电 2H 2↑+ O 2 ↑ ;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同时验证了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具有可 分性,而原子具有不可分性。 误差分析 在实验操作中两试管汇集的气体体积比往往小于1∶2,这是因为①氧气在水中溶解性 比氢气稍大;②氧气氧化性很强,有时在电极上就与电极发生了氧化反应 注意事项 电解水时通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它们本 身并未参加反应 【归纳总结】电解水实验可以巧记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八个字,谐音为“正养父亲、请儿养姨”。 硬水 纯水 纯净物

2019精选教育化学九年级科粤版 42 水的组成说课稿

九年级化学(粤教版)说课稿 第四章生命之源——水 《§4.2 水的组成》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九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水的组成》,下面我从说教材和课标、说学生、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和练习这五个方面谈谈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说课标和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课题以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简要史实引入并展开,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和分析介绍了水的组成,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在认识了水的组成的基础上,又学习了一种新的物质——氢气,并结合前一单元所学氧气的知识,从组成上的区别归纳出单质、化合物的概念。在课题之后还提供了稍详细些的资料——水的组成揭秘,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系统知识。 本节内容是为今后学习元素的概念埋下伏笔,对正确书写化学符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说课标 (课标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是如何要求的,要求到什么程度。有哪些活动与探究建议) 通过对课标和教材的分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页 1 第 ①了解水的物理性质。 ②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了解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它的化学式为HO。2③了解氢气的性质。 ④了解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及区别。 过程与方法 ①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 ②培养学生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分析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对学生进行物质无限可分性教育,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态度。 ②在教学中渗透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 ③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本节课的重难点是: ①教学重点:电解水的实验和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确定组成水的成分元素。 ②教学难点:对单质化合物概念的理解 二、说学生 九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大脑机能显著发展并趋于成熟,他们对化学的兴趣逐步由直觉兴趣、操作兴趣、具有因果关系

九年级化学《水的组成》说课稿

九年级化学《水的组成》说课稿 九年级化学《水的组成》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我是XXX,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课题1《水的组成》。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水虽然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物质,但是如何从化学的角度认识水,学生还是陌生的。本课题要紧扣教材,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简要史实引入并开展,既符合事物的认识规律,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又有利于缩小学生对于化学的距离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水的组成的认识是从水的电解实验与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分析开始的,在此过程中,直观的体现了认识客观世界的科学过程与方法,这种展现方法能够有效的启发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 本课题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认识水的组成的基础上,结合前一单元所学的氧气的知识,能够区别并归纳出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由对水的'分解反应的认识学习,深化学生对化学反应的认识--有新物质的生成,但元素种类不变。为今后学习元素的概念,正确书写化学式打下了基础。 (二)、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水的电解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2)了解氢气的性质。 (3)了解单质与化合物的概念,并学会区分。 2.过程与方法 (1)结合教材,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过程中体会科学的探究和思维方法,认识实验探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2)充分利用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实验现象的能力和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引导学生对电解水的化学实验的观察与分析,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保持对生活的化学现象的好奇心与探究欲,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四)教学难点 对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认识和区分。 (五)教具准备 试管、酒精灯、火柴、小木条、水、电解水装置。 二、说学生 九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大脑机能显著发展并趋于成熟,首先他们对化学的兴趣逐步由直觉兴趣、操作兴趣、具有因果关系的兴趣向具有概括性的认知兴趣迁移。其次是知识基础:在生活中学生已经初步的对水的物理性质有所了

水的净化 习题(含答案)

水的净化习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0分) 1. 下列方法中能够用来区别硬水和软水的是() A. 观察颜色 B. 加入明矾,搅拌 C. 溶解食盐 D. 加肥皂水,搅拌 2. 2015年10月26日下午,阿富汗东北部发生7.8级强烈地震,截至27日10点,地震已造成阿富汗境内至少34人死亡,巴基斯坦境内至少125人死亡,河水、饮用水受到严重污染,小明同学给灾区民众提供了一些饮用水的处理意见,你认为合理的是()A. 用自制净水器过滤后,即可饮用 B. 只要河水清澈透明就可以饮用 C. 饮用水可以加入肥皂水杀菌再饮用 D. 喝水前要加热煮沸进行消毒后再饮用 3. 今年甘肃南部舟曲县突发特大山洪泥石流,为防止疾病传染,需对河水处理后方可饮用,常用的措施有:①加热煮沸②消毒杀菌(用漂白粉)③过滤④自然沉降.较合理的顺序是() A. ③①②④ B. ④①③② C. ④③②① D. ③①④② 4. 净化水的如图所示操作,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A. B. C. D. 5. 硬水洗衣服既浪费肥皂又洗不干净,生活中要使硬水软化,可采用的方法是() A. 煮沸 B. 搅拌 C. 沉降 D. 过滤 6. 明矾净化水的作用是() A. 使硬水软化 B. 除去水中的异味 C. 除去水中的悬浮物 D. 消毒杀菌和净化水

7. 关于过滤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B. 过滤时液面不要低于滤纸边缘 C. 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一边 D. 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8. 自来水厂用活性炭净水,其作用是() A. 将水净化成纯水 B. 去除异味 C. 消毒杀菌 D. 降低水的硬度 9. 小明进行过滤操作,最后得到的滤液仍然浑浊,分析可能原因错误的是() A. 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 B. 实验仪器不干净 C. 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D. 玻璃棒没有轻靠三层滤纸 10. 粗盐提纯实验中,蒸发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A. 加速溶解 B. 加速蒸发 C. 防止局部温度过高使液体飞溅 D. 引流防止飞溅 11. 自然界中几乎不存在纯净的水,若要对自然界的水进行净化处理,下列操作中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A. 过滤 B. 蒸馏 C. 静置沉淀 D. 加明矾吸附沉降 12. 净化水的方法有:①过滤②加絮凝剂沉降③蒸馏④消毒杀菌⑤煮沸.要将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饮用水,应选用的方法和顺序为()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⑤③ C. ②①④⑤ D. ②①⑤④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 13. 指出图中的错误: (1)______ . (2)______ . 14. 硬水中含较多的______ (填离子符号),实验室将硬水软化的方 法是______ . 15. 日常生活中,可通过______ 的方法使硬水软化. 16. 生活中可以用______ 鉴别自来水是不是硬水. 17. 硬水与软水通常用______ 检验,泡沫较多的是______ ,泡沫较少的是______ .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分) 18. 天然水都不是纯净水,通过______ 等方法可以使水不同程度地得到净化. 19. 如图所示为过滤的操作实验,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该操作还缺少一种仪器,其作用是______ . (2)指出图中的一处错误:______ ,这样安装会出现的结果是 ______ , (3)操作中他发现过滤速度太慢,可能的原因有______ . (4)过滤后发现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5)改进实验后,最终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水,他兴奋地宣布:“我 得到了纯 水!”你有无不同的看法?理由______ .若要制得纯水,需要采用的净化方法是______ .

水的组成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章,第二节《水的组成》,本节课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第一个方面) 一、教材分析(它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第四章《生命之源――水》是初中化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单元所学知识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其中“水的组成”就是我们要仔细学习的内容,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是水的物理性质、由电解水探究水的组成,在此之前,我们学习了我们的水资源,为本节课的学习垫定了一定的基础,后面我们还要学习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可见本节课在教材中起着衔接、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2,(第二部分)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课程标准的分析,我制定的三维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要求) 1)掌握水的物理性质。(以及) 2)掌握电解水探究水的组成。 (2)过程与方法(要求) 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以及) 2)通过对书本知识的学习,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 1)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以及)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动手做实验的能力和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3,(第三部分)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具的准备(针对以上的教学目标,我将本节课的重难点制定如下) (1)教学重点:掌握水的组成。 (2)教学难点:掌握电解水探究水的组成。 4,(第四部分)学生情况 九年级学生刚刚接触化学这门功课,学习热情都很高,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简单的化学思维,虽然本节课的内容针对整本教材来说不是最困难的,但是他们对于课程内容整体把握以及对于实验的观察描述,判断总结还存在一定的欠缺,所以本节课的学习,要注重加强学生在这些方面能力的培养。 (第二个的方面) 二、教法分析、学法分析 本节课采用的教法是:情境引入法、实验探究法以及问题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关于学法,学是中心,会学才是目的。所以本节课我制定的学法是,小组合作讨论,提出探究问题,观察实验现象,描述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现象,解释实验现象,指导学生利用生活素材和实验探究的现象及结论,用反复练习的方法来巩固所学知识,并通过学生合作学习,完成实验来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从而达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和运用。 (第三个方面) 三、教学过程(我将它分为六个环节,首先第一个环节) 1,创设情景,引入新知识 课的开始,我将向学生描述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比如:我们所居住的地球,有时候被人们称之为“水球”,大家知道这是因为地球的表面70.8%被水所覆盖。接着提出问题:其实水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大家知道它有什么物理性质?它是怎样组成的?通过该问题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同时也自然的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接着第二个环节)2,实验探究,(讲解新课)探究新知识 化学是离不开实验的,在本节课,我将和学生一起按照书本108页的探究活动来进行实

[全]中考化学第9讲水的组成及净化

中考化学第9讲水的组成及净化 第9讲水的组成及净化 智能概述 电解水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具有可燃性,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具有助燃性,它们分别是氢气与氧气。电解水的实验直接可以得到结论及通过有关数据计算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①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②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③水中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1 该实验同时证明: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问题解决 例1右图是电解水实验的示意图。 (1)由实验现象可以确定A端接蓄电池极; (2)如果A极产生气10 mL,则B极上产生气体的体积为mL,如果该实验中产生氧气32 g,则生成氢气g:

(3)该实验能证明的结论是:在化学反应里: 例2下列各组物质按照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 氮气,氧气,空气B. 石墨,熟石灰,生石灰C. 水银,水,糖水D. 冰,干冰,冰醋酸例3能证明晶莹的矿泉水是混合物的实验是 A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B将矿泉水通直流电 C把矿泉水滴在玻璃片上蒸发D向矿泉水中滴加石蕊试液 例4从理论上看:时 ,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但在实验时同学们发现,反应开始时几分钟内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大于2:1,反应一段时间后气体体积比接近2:1,试分析原因,并简要回答. 例5南水北调工程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总投资约为5000亿元,工期15年.2006年3月2日在郑州召开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水污染防治工作座谈会.(1)为防止南水北调变成污水北调,请你说出两条具体措施.(2)生活污水的再利用,既能减少水污染,又能节约水.若生活污水中含有碎菜叶、鱼鳞片、泥沙等固体杂质,可采用什么方法除去这些杂质?(3)日常生活中,如果要对硬水进行软化,一般可采用什么方法? 刻意练习

水的组成-说课稿

《水的组成》说课稿 蒋 胜 芝 内丘县第二中学《水的组成》第一课时说课稿

内丘县第二中学蒋胜芝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水的组成》第一课时,下面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几个方面谈谈自已对这节课的设计。 -、教材分析 1、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四单元课题三《水的组成》第一课时的内容。水,是课程标准一级主题“身边的化学物质”部分的内容。第四单元以“水”为载体,从自然界到实验室、从社会到学科、从宏观到微观逐步深入,将学科知识与社会现实问题融为一体。帮助学生在物质的认识上由宏观转向微观,从组成转向结构;出现了一些化学式,为课题四化学式的学习略作铺垫,同时也分散了难点。总之,教材在编排上注重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2、教学目标 (1)认识水的组成; (2)通过氢气在空气里燃烧及电解水实验的视频,学习运用观察、比较等方法获取信息,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3)通过资料“水的组成揭秘”,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方法教育。 以上教学目标的制定基于修订版化学课程标准课时目标的要求:准确、具体、可行,符合全面发展观以及统整观下的化学教学目标的制定。融合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融为一体。 3、重点、难点 重点:电解水实验,水的组成。 难点:通过氢气燃烧实验、电解水实验,分析、确定水的组成。 二、学情分析 小学科学课、初中物理课、本单元课题一、二的学习以及生活经验的积累,学生已经知道水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之一,而且对水的物理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水的组成,学生并不完全了解。学生在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中所学习的氧气检验方法是本课题学习的基础之一。 三、教法、学法 基于以上教材、学情分析,本节课采用:实验、启发式讲解、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的落实:一是设计载体,即通过什么样的载体来落实目标;二是设计路径,即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和方式来落实目标。为此,本节课采用了科学探究、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