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SA8000看国际劳工标准对我国外贸企业的影响及对策

从SA8000看国际劳工标准对我国外贸企业的影响及对策

从SA8000看国际劳工标准对我国外贸企业的影响及对策
从SA8000看国际劳工标准对我国外贸企业的影响及对策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从SA8000看国际劳工标准对我国外

贸企业的影响及对策

指导教师胡炜职称讲师

学生姓名张丽学号 20071231155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班级一班

院(系)商学院经济与贸易系

完成时间2011年4月20日

从SA8000看国际劳工标准对我国外贸企业的影响及对策

摘要

SA8000是全球首个社会责任认证体系,是继ISO9000、ISO14000之后的又一重要标准。SA8000是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它既是管理理念进步的产物,也是发达国际以“人权”为借口对发展中国家设置的贸易壁垒。SA8000短期内势必增加我国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的运作成本,提高产品价格,使其丧失竞争优势,但长期看,它有利于我国企业竞争优势的转型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是经济神会发展的推动力。

本文介绍了SA8000标准的内容实质及国际认证状况;分析了我国推行SA8000认证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政府和企业的角度,就如何全面推动我国企业实施SA8000标准认证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SA8000标准/国际劳工标准/外贸企业

ANALYSIS AND STRATEGY ON THE INFLUENCES OF SA8000 TO CHINESE EXPORT TRADE

ABSTRACT

SA8000 is the first social accountability system and an important standard after ISO9000 and ISO14000. SA8000 is consistent with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whilst it can be a new trade barrier to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the name of human rights.In the short term, SA8000 will undoubtedly those of raising the operating costs of most of the Chinese exporting enterprises especially the labor intensive ones. But in the long term it can benefit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the upgrade of the structure of industries. So it is also a great impetus to the development of our economy and society. Our government and enterprises should change their hostile attitude to SA8000 which is an unavoidable trend. If we can optimistically consider it as a challenge and an opportunity and make full use of its advantages then SA8000 will truly benefit our country and people.

This paper introducing the basic content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SA8000 standard; Analysing the present condition in our country of the standard of SA8000, and point out the outstanding problem existed in the implement of the SA8000 standard; Combining our country situations, bring up themeasures from the macroscopic and tiny view to resolve the problem.

KEY WORDS SA8000 Standard,International Labor Standards,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目录

摘要 ............................................................................................................................. I ABSTRACT....................................................................................................................... I I 1 SA8000标准简介与发展.. (1)

1.1 国际劳工标准的新发展-SA8000标准 (1)

1.2 SA8000的标准含义及内容 (2)

2 我国劳工标准的现状 (2)

2.1 SA8000在我国的推行情况 (2)

2.2 我国推行SA8000认证中存在的问题 (3)

2.2.1 对SA8000标准的认知度不高 (3)

2.2.2 对SA8000标准的目的不明确 (4)

2.2.3 对SA8000标准的适应性不强 (5)

3 国际劳工标准对我国外贸企业的影响 (6)

3.1 不利影响 (6)

3.1.1形成新的贸易壁垒 (6)

3.1.2减弱企业竞争力 (7)

3.2 有利影响 (7)

3.2.1激发企业潜在竞争力 (7)

3.2.2切实贯彻《劳动法》 (8)

3.2.3促进企业转变经营模式 (8)

4 我国应对国际劳务标准的对策 (8)

4.1 政府对策 (8)

4.1.1 健全完善我国劳动立法 (8)

4.1.2 建立统一规范的产品认证认可体系 (9)

4.1.3 建立SA8000的预警机制 (9)

4.2 企业对策 (9)

4.2.1 企业应主动遵守SA8000认证标准 (9)

4.2.2 积极申请并取得SA8000认证 (10)

4.2.3 积极转变出口产品的结构实现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0)

结论 (11)

致谢 (12)

参考文献 (13)

我国作为一个贸易大国,拥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又以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而随着SA8000社会责任认证正逐渐成为外贸企业出口面临的新门槛,我国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其他国家的指责,甚至被要求接受有关国际劳工标准的审核,国际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已经演变成了一种无法改变的趋势。面对这样一种趋势,我国的对外贸易已经受到了诸多方面的影响,并且这些影响会随着国际劳工标准在我国的推行而逐渐扩大,本文旨在分析近年来国际劳工标准对我国对外贸易造成的影响,分析了国际劳工标准在我国的全面推行会给我国带来长期影响,另外,本文还针对国际劳工标准给我国的对外贸易已经带来和即将带来的影响提出了我国政府和企业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通过对SA8000的认识来分析我国在对外贸易中国家和企业应采取的措施,从而改变对我国不利的局面,同时推行SA8000也有利于我国改善劳工待遇,提高人民生产积极性,增强我国产品的对外竞争力

1 SA8000标准简介与发展

1.1 国际劳工标准的新发展-SA8000标准

SA8000是社会责任国际标准体系(Social Accountability 8000 In2ternational Standard)的英文缩写,是继IS09000、IS014000之后出现的又一个重要的国际性标准。1997年由美国经济优先委员会(现改名为社会责任国际SAI(Social Accountability International))发起制定的,该标准体系的制定根据有国际劳工组织宪章、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世界人权宣言。其目的是为劳动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并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各项基本权益,同时也要求每一家企业和公司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时候应承担起属于自己的社会责任,即经营行为要符合SA8000标准体系的要求。

1998年以来,自欧美到全球,各个国家纷纷开始强制推行SA8000标准认证,许多跨国公司也要求供应商执行这个标准。截止2004年底,全球已有近500家企业获得SA8000认证,也已有近60家企业通过了该标准。

1.2 SA8000的标准含义及内容

SA8000的主要内容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1.关于童工。企业不可雇用童工或支持雇用童工的行为。2.强迫性劳动。企业不能使用或支持使用强迫性劳动,不能要求员工在受雇时交纳“押金”或扣押员工的身份证。3.工作安全和健康。企业应为员工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并采取措施尽最大可能降低工作中的危险隐患,建立系统来侦察、防范或反应那些潜在威胁,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为员工提供最基本的卫生和生活设施。4.结社和谈判的权利。企业应尊重员工自主组建、管理和参加工会以及集体谈判的权利,当这些权利受到法律限制时,应协助员工采用别的方法来达到这种权利。5.禁止各种歧视。企业不能因种族、社会阶层、国籍、宗教信仰、性别、年龄、政治归属、是否为工会会员等因素而对员工在聘用、薪金报酬、升职解雇、退休等方面有歧视行为。6.惩戒措施。企业不能对员工进行各种形式的体罚、精神或肉体胁迫以及语言上的侮辱。7.工作时间。企业应严格遵守法律有关工作时间的规定,每周工作时间不能超过48个小时,每7天至少休息1天,加班必须是自愿的,且应支付额外津贴,每周加班时间不得超过12个小时。8.薪水报酬。企业支付给员工的工资不应低于法律或行业的最低标准,并且能满足员工的基本生活需要,对工资的扣除不应是惩罚性的,不可巧立名目逃避对员工应尽的义务。9.管理体系。SA8000标准作为全球第一个可用于第三方认证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标准,任何企业或组织可以通过客户、消费者和公众展示其良好的社会责任表现和承诺。企业的管理层应根据本标准制定公开透明、各方面都能了解并能实施的符合社会责任与劳工条件的政策规定,并定期进行审核。

2 我国劳工标准的现状

2.1 SA8000在我国的推行情况

在SAI的精心筹划和跨国采购公司的积极推动下,SA8000于2002年进入中国,我国第一家通过SA8000认证的电子厂是美国Altee Lansing Technologies Inc,在广东省东莞市的一家工厂。近SA8000年来在国内媒体的宣传影响下SA8000在国内得到

很快的发展,同时还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跨越式发展势头。截至2005年12月31日,我国共有123家(包括台湾地区4家)企业组织通过了SA8000认证。从通过认证组织的地区分布上看,仍以沿海省份居多,并逐步向内陆省份推进。其中居前三名的分别是:广东为55家,占44.7%;福建为22家,占17.9%;山东8家,占6.5%。(见表1) 表1中国通过SA8000认证企业的地区分布单位(个)

省份(地区)

2002年

8月26日

2004年

3月20日

2005年

9月30日

2005年

12月31日

广东21 31 48 55

福建 1 0 18 22

山东 3 5 9 8

浙江0 0 4 7

江苏0 0 6 7

上海 1 4 7 6

湖北0 1 3 3

河北0 1 2 3

天津0 1 2 1

江西0 0 2 1

香港 3 6 5 5

澳门 3 3 0 0

台湾0 3 5 4

其他 2 1 0 1

在行业分布上,我国获得SA8000认证的123家企业组织主要涉及服装、纺织、玩具和鞋业等17个劳动密集型消费品行业。前三名分别是:服装业29家,占23.6%;玩具业16家,占13.0%;鞋业15家,占12.2%。

2.2 我国推行SA8000认证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SA8000标准在我国沿海省份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认可并引入认证,但从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效果来看还不太理想,还存在一系列问题。

2.2.1 对SA8000标准的认知度不高

SA8000标准在中国还没有达到应有的社会认知程度。由福特基金会资助的“劳

工系列研究项目的一次大规模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企业基本上不了解SA8000社会责任国际标准。这次调查分了几个不同的调查对象群体。对全部生产出口商品的80家工厂200名管理者的调查显示,只有55家工厂的管理者表示已经接受过与劳工权益、安全健康、环境和工作时间有关的外部调查,仅有3家玩具厂通过了SA8000认证。在200名管理者中,有65名受访认为,生产守则对改善工人境遇不会有太大作用。对20家工厂和广州、深圳、东莞等10个城市共500名工人的抽样调查显示,只有6%的工人听说过“公司社会责任”和“跨国公司生产守则”,5%的工人听说过“公司社会责任”,3%的工人听说过“跨国公司生产守则”,没有一个人表示单独听说过“SA8000”调查组以面谈方式调查了广东、湖南、安徽、江苏、上海等省市200名政府官员,其中SA8000认证开展得最好的广东省受调查者为156人,占总受访人数的78%,在200名受访的政府官员中,知道“公司社会责任”、跨国公司“生产守则”或SA8000这些名词含义或其中任何一个名词含义的仅有6人,占总受访人数的3%,其中仅有1名省级劳动行政部门官员详细理解了“生产守则”的内容。

2.2.2 对SA8000标准的目的不明确

大多数企业对实施SA8000标准、开展标准认证活动的重要意义,缺乏认识,对实施标准的目的并不明确。据清华大学课题组的调查显示:(1)政府官员、工厂管理者和工人,对SA8000标准的认识具有明显差距。其中工厂管理者的态度富有特色,尤为重要,他们的态度因销售压力大小、工厂的规模、客户或厂商的国籍不同等,有着明显的差异,表现出思想认识上明显的不一致性。(2)对社会责任的认可度与工厂生产品牌的知名度和驰名品牌在工厂的订单中占的分量有很大的关系。知名度非常高的品牌生产商,如Nike、Adidas2Salomon、Reebok的中国国内供应商均明确肯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改善工人境遇的作用,但一些知名度不高的品牌供应商和一些零售商品的供应商的肯定程度明显偏低,甚至有表示否定的。(3)工厂的规模和客户或厂商的国籍也对受访者的态度产生重要影响。企业规模的大小与企业管理者对SA8000标准的认同态度呈明显的正相关特征。由于多数企业处于动态发展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企业经营规律,当企业处于1000人以下时,经营管理和原始积累都使企业难以改变既往的经营模式,企业管理者难于接受SA8000标准;企业规模在1000~1500名员工时,企业处于资本扩张强冲动期,但扩张的成本首先必须有订单和效益补偿,企业管理者才能够考虑实施SA8000标准;当工厂扩展到1500人以上时,为了获得

稳定的客户信赖,工厂已经有能力按照客户要求承担实施SA8000标准所增加的社会责任成本,所以企业管理者表现出对SA8000标准更积极的肯定态度。这也反映出我国大量的中小企业管理者对SA8000标准缺乏认同感。同时,认为SA8000标准具有很强的积极意义,对标准认证持肯定态度的人,其所在工厂主要是生产欧美品牌的,而持否定态度的人主要是生产亚洲品牌的企业员工,或向这些地区的零售商供货的无品牌厂商。(4)跨国公司在中国推动的生产守则运动正以效益递减的结果影响着中国社会。如果将被调查者的态度划作积极和消极两极,可以看出靠近积极一极的是跨国公司的代表,其次是工厂管理者,而靠近消极一极的是中国地方政府和消费者,工人居中。因此,从保护劳工权益的角度看,生产守则方式的作用在目前是有限的。这一点,一些跨国公司内部业已开始反思,考虑调整原有的方式,比如,生产守则中更强调与东道国劳动法的接轨等。

2.2.3 对SA8000标准的适应性不强

目前我国存在着严重的劳工问题,表现在:非法雇佣童,违法使用未成年工;收取员工押金扣押身份证和限制人身自由,侮辱体罚员工,侵犯员工人身权利;超时加班加点,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不依法支付加班费;社会保险覆盖率太低,没有提供法定的福利待遇;扣押拖欠员工工资,尤其是拖欠民工工资;员工住宿拥挤,宿舍条件太差,工作条件太差,个人防护用品缺乏;没有工会组织或者形同虚设等。据中华全国总工会对广东省的外资企业所作的调查,其统计数字令人担忧:1/4的员工不能按月领取工资,50%的员工被迫每天工作在8小时以上,62%的员工一周工作7天,1/8的人经常受到身体或精神上的骚扰,半数以上的员工的收入低于最低工资标准。而SA8000标准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成本,SA8000标准对成本的影响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为改善工人劳动条件的投入会直接增加产品成本,二是企业获取相关认证的费用也相应增加了企业的管理成本。不少出口企业面对SA8000标准认证压力,无法适应而被迫退出竞争。因为受到了SA8000的影响,没有达到出口国法律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中山市一家500人左右的鞋厂被客户停单两个月。对于这种与订单挂钩的社会责任认证要求,虽然在事实上是一种“低劳动成本”的国际“反倾销”制裁,但国内企业既没有相关法律支持,更没有与之适应的知识和贸易协商机制。所以,多数企业只能任由跨国公司宰割。

3 国际劳工标准对我国外贸企业的影响

起源于欧美的SA8000社会责任标准体系,是一种必然趋势,也是社会进步的一个体现。有些外贸企业达不到跨国公司的标准而被停单,而有些达标的外贸企业获得了更多的订单。总之,SA8000对我国外贸企业出口贸易的影响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3.1 不利影响

3.1.1形成新的贸易壁垒

自从1997年SA8000通过以来,首先是对发达国家的一些企业的对外贸易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诸如财富500强的沃尔玛公司也曾遭到过SA8000的处罚。经过6年多的调整,发达国家的大型企业,尤其是著名的跨国公司基本上已具备了SA8000的要求,现正在纷纷申请认证。在这种情况下,SA8000的不利影响已波及到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以劳动密集行业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去年泰国工业部工业促进处贸易发展办公室主任Vithoon Simachokedi在接受《国家》杂志采访时说:“电子、纺织品、服装、家具等出口产品,尤其是出口美国市场的,过去6个月已经感觉到新标准的影响了。”“对许多公司来说,SA8000可能变成贸易壁垒,削弱竞争力。”

而自从今年以来,这种影响对我国国内的企业也越来越明显,尤其是东南沿海一带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出口订单大幅度减少,欧美许多企业因为我国企业不符合SA8000要求或没有SA8000的资格认证而被迫撤消彼此之间的合作关系,投资有所减少。2002年深圳一家玩具厂使用400名童工被香港一家媒体暴光后,很多美国的零售商取消了订单,后经磋商,美国客户同意派调查组来实地考察,虽无童工,但发现该工厂有严重加班加点、工资很低、又伪造虚假工时工资等现象后,还是取消了订单,最后导致了这家有4个工厂、近8000员工的集团公司破产。

据美国相关商会组织调查,目前,有50%以上的跨国公司和外资企业表示,如果SA8000标准实施,将重新与中国企业签订采购合同。自1997年以来,我国沿海地区至少已有8000多家企业接受过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审核,许多企业因为不合要求且没有改善而被取消了供应商资格。近段时间已有多家香港公司接到美方通知,要求其鞋类产品必须达到SA8000标准。今后还会有更多的国内企业,尤其是出口至欧美国

家的服装、玩具、鞋类、家具、运动器材及日用五金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将要遭遇SA8000标准。

3.1.2减弱企业竞争力

即便是国内企业抓紧申请SA8000认证,也要付出很大成本和时间,最终也将减弱出口竞争力。我国出口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的质优价廉的产品,成本和附加值都相对较低,尤其是人力成本,据调查测算,目前我国劳动力成本是美国的4%,东南亚一些国家(如泰国)的14%,欧洲一些发达国家的四五十分之一;而今中国的经济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许多企业的竞争力也有了进一步加强,但是我国毕竟还处在初级阶段,绝大多数企业也还处于创业时期,实施SA8000标准后,工资要大幅度提高,仅申请费用参照ISO14000的标准也要几十万,还不包括改善相关的软硬件设施所支付的购置费用,这无疑将大大削弱国内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的出口竞争力。进一步拉大与发达国家企业竞争的差异性。

3.2 有利影响

3.2.1激发企业潜在竞争力

从管理学上来看,一个企业的竞争力主要由两部分形成:成本和产品的差异性,成本的高低决定价格竞争的成败;而非价格竞争则要依赖于产品的差异性优势来显现。

目前,我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主要是以成本相对优势见长,而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都不高,产品的差异性优势也不明显。一旦实施SA8000肯定会减少成本优势。因此,必须要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强化企业管理,在产品差异性上下功夫,改变原有的粗放性经营模式,积极配合申请SA8000认证,在产品的性能、品质、种类、品牌、包装、服务、支付条件、广告、营销策略、物流等方面形成自己独特的优势,真正融入国际竞争并在竞争中取胜,这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必然。国际上发展历史超过百年的企业无不立意久远,创意独特。因此,国内企业要抓住机遇,变被动为主动,利用西方推行SA8000的契机,激发内在的竞争力,迅速在风雨中成熟起来。

深圳高新区作为全国首家通过SA8000标准的物业管理企业,在申请认证过程中熟悉国际惯例的运做,现在已具备了同世界上一流物业竞争的条件,联想电脑本想搬出高新区,但看到该区物业管理公司成为国际名牌公司以后,不但没走,反而增加了

投资。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任何规定都有两面性,关键看企业如何应对,如何看待,SA8000既是一个贸易壁垒,也是一个催生剂,它会帮助那些勇于直面者催生出新的现代企业。

3.2.2切实贯彻《劳动法》

多年来,虽然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市场经济也有了快速发展,但是,也确实出现了许多企业,他们只重经济效益,对国家颁布的《劳动法》置若罔闻,不顾职工工作环境,甚至生命安全的情况,以至于事故时有发生。据中华全国总工会对广东省的外资企业进行的调查显示:有25%以上的员工不能按时领取工资,近50%的人被迫每天工作8小时以上,约62%的人每周没有休息日,20%的人受到精神和肉体上的骚扰,半数以上工人的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国际贸易专家登肯?格林在调查中国服装行业后说:“中国有很好的《劳动法》,但是并未得以实施。很多工人不清楚自己有休假的权利、加班要有限制,甚至连劳动合同都一无所知。在很多工厂,工时被无限制地延长;工作环境危机四伏:有毒化学品、火灾隐患、工伤事故处处都有。”由此可见,认真贯彻《劳动法》、加强管理已迫在眉睫。

因此,我国应抓住SA8000出台的契机,改善职工工作环境,减少事故发生,引进文明办企业,体现“民本主义”精神,向实现“小康”社会、提高企业和社会的道德风尚迈出坚实的一步。

3.2.3促进企业转变经营模式

SA8000的出台在近期内会增加企业的成本,减少利润,这是不争的事实,因此,企业要正视这个现实。怨天尤人是无济于事的,只能主动走整改、调整、创新之路,尤其要加快技术改造,改变经营管理的模式,变粗放为集约,力争降低成本,冲抵损失,渡过难关,走向国际。这也是一个现代企业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不可逾越。

4 我国应对国际劳务标准的对策

4.1政府对策

4.1.1健全完善我国劳动立法

我国包括劳动法在内的国内立法都要与国际相关法规协调,在原则上与国际劳工标准接轨,完善我国劳动立法。细化劳工标准,比如最低工资标准、收入分配政策、

工作时间问题。在劳动执法和司法判决上,还应加强对劳工权利的保护。例如,修改《工会法》,应明确规定工会代表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并且劳动者可以在自愿的基础上组建和参加各类工会组织,取消组织工会的最低人数限制;应扩大《劳动法》的适用范围,将广大农民工、进城务工者、家庭保姆纳入到劳动法德保护范围。4.1.2建立统一规范的产品认证认可体系

认证是证明企业所生产的终端产品及生产管理体系符合某种法规和标准的合格评定程序。虽然大多数认证是自愿性的,但是它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政府应建立统一规范的产品认证认可体系,确保认证机构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坚决取缔不严肃的认证机构,鼓励国内认证机构发展壮大并积极与国外知名认证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建立与国际和国外权威机构认证的相互认可机制。相互承认彼此的认证是消除贸易认证带来的技术壁垒的通行作法。同时着手社会责任标准认证机构的建设,注意重视认证机构作为独立第三方认证主体的服务功能,扩大认证范围,打造认证工作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权威性,实现国际互认,社会、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SA8000的相关服务。

4.1.3 建立SA8000的预警机制

建立新贸易壁垒的预警机制对于我国对外贸易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因为国际标准化机构和各国政府及其标准化机构经常对其技术法规和标准进行修订,如果企业信息不畅不能按照已经变化了的法规和标准要求生产产品,在出口时就会遭遇壁垒。因此建议有关政府部门尽快建立SA8000的预警机制,以负责收集、跟踪国外的SA8000的相关措施、建立SA8000信息中心和数据库。同时认真研究SA8000对我国主要出口产品的影响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创造良好的出口环境。在获取国外SA8000信息方面我们应充分利用驻外商务参赞处等机构,及时收集SA8000信息。应建立相关的面向全社会公开的信息数据库和网站方便企业查询为企业提供相关咨询服务。

4.2企业对策

4.2.1 企业应主动遵守SA8000认证标准

企业应主动遵守SA8000认证标准。企业责任就是企业在赚取利润的同时,也要对员工负责、对消费者负责、对社会资源和环境负责。而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有特殊

性,计划经济下形成的企业是与社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们的企业更应该结合我国国情,在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的情况下,承担起社会责任。

4.2.2 积极申请并取得SA8000认证

尤其那些时机成熟、条件具备的外贸企业,则可以尽快申请并获得SA8000的认证,以赢得进入国际市场的主动权。但有两点尚需注意:一是国内目前尚无专门的SA8000认证机构,向国外的专门认证机构申请认证,因而企业对认证手续烦琐、费用昂贵等问题应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和周全安排;二是在推行认证的过程中,还应对自身在商业经营、产品技术等方面的核心机密信息做好有效保护,以维护企业、行业和国家的利益。

4.2.3 积极转变出口产品的结构实现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外贸企业应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出口商品结构向深加工制成品转变,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和改善劳工标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提高企业竞争力,从而根本上突破SA8000贸易壁垒。

结论

综上所述,SA8000标准犹如一把“双刃剑”,深深地刺向企业要害。如果企业接受SA8000标准认证,意味着企业成本增加(如认证成本、多头约束成本、劳工条件改善成本),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被削弱;但如果不接受或未能通过SA8000标准认证,企业产品出口势必会受到限制,企业也因此而丧失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甚至会因企业形象受损而一败涂地。面对如此尴尬的两难境地,笔者认为,政府和企业应正确认识,积极应对,而不能消极抵抗。

对政府来说,首先应尽快建立SA8000的预警机制,制定可持续发展的出口贸易战略,及时调整和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其次要加强宣传普及工作,鼓励企业积极接受SA8000标准认证。第三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建立规范的产品认证体系,并加强SA8000认证机构的建设。最后,要为企业实施SA8000标准创造条件,如弥补法律缺失、完善户籍管理和人口流动制度,并在政策上具体化,切实改善国内劳工条件。

对企业来说,首先要正确认识、积极应对挑战。其次要对照标准,开展自查自纠。第三要接受认证,实现与国际接轨。最后是转变出口战略,促进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致谢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也要告别这多姿多彩的大学生活了,此刻的我心情无法平静,从选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诸多的老师、同学和朋友给了我无数的帮助,之前我曾几次提起笔来想写信致谢那些给过我帮助的人,但又生怕自己愚钝的笔尖无法表达出这份沉甸甸的感激之情而亵渎了这份关爱。回想起这篇论文的写作过程,进而联想到四年的大学时光,想到在我成长的道路上关爱过我的人,感激之情再次在我心中荡漾开来。

首先我要感谢本论文的指导老师胡炜老师,在您的悉心指导下我不仅学到了SA8000对我国外贸企业的影响及对策的精髓,更重要的是我掌握了研究课题的思维方式。在您的点拨之下,我常常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在此,我向胡老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其次,本论文得以顺利完成,还要感谢所有经贸系的老师,正是由于你们严谨的治学态度,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我才学到了国际经济与贸易的精华。还有我的同学们以及各文献作者,在此一并感谢。

最后,祝福所有在我成长的道路上给过我帮助的人,祝你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参考文献

[1] 李征.SA8000_外贸出口企业无法回避职责[M].企业家天地·理论前沿,2006:35-36.

[2] 应崎.SA8000标准的中性透析及我国的对策[M].河南社会科学第13卷第6期,2005:132

-133.

[3] 张德新.SA8000标准对我国企业的冲击与应对思路[M].市场论坛,2007:54-55.

[4] 王飞鹏.SA8000标准在我国的推行现状与促进措施[M].山东工商学院报,2007:47-50.

[5] 朴伟华.社会责任8000_SA8000_标准简介[M].认证与标准,2005:60-62.

[6] 张洪慧,刘丽.SA8000与建立蓝色贸易制度[J].现代企业教育,2004,04.

[7] 姜启军,贺卫.SA8000认证与中国企业发展[J].中国工业经济,2004(10):44-45.

[8] 李银.SA8000,新的贸易壁垒?[M].南方都市报,2003.

[9] 王飞鹏,曹秀华.谈企业社会责任运动[J].山东工商学院报.2004.(6):76-79.

[10]原国锋.SA8000认证:要求企业讲道德[N].人民日报.2004(3).

[11]Elizabeth https://www.doczj.com/doc/4c18106656.html,rson and bonnie Cox.Social Accountability 8000.New york:NY 10003:2003.

[12]Oliver Sheldon.Philosophy of Management.London:Isaac pitman Sons,1923.

国际贸易中的劳工标准问题之争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发展,国家间的贸易关系已从“物”的层次扩及到“人”的范畴,国际竞争的焦点也从经济领域转向社会领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条款问题逐渐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领域争执的焦点之一,其核心是是否应将国际贸易与劳工权利等社会问题挂钩,这势必将会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关键词] 劳工标准国际贸易社会条款 近年来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一直要求将“劳工标准”作为新一轮WTO谈判的议题,发展中国家对此一直持反对意见。尽管南北国家对待劳工标准的态度有很大不同,但就目前形势来看,将国际劳工标准纳入多边贸易体系已成必然趋势。 一、西方发达国家要求将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的原因和实质 随着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市场出口能力的增强,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增强,发展中国家出口品对发达国家市场及其传统出口市场造成冲击,同时,发展中国家相对丰富的劳动力还吸引着发达国家技术与资金的流入,这被一些发达国家看成是其国内失业加重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这种背景下,南北劳工标准矛盾更加突出。发达国家认为发展中国家低劳工标准下生产的产品对其构成了“社会倾销”,因此要求将国际贸易与劳工标准挂钩,亦即制定统一的劳工标准,将其纳入多边贸易协定,通过国际贸易的互动关系,由贸易制裁、报复等手段达到促使未能遵守劳工标准的国家改善的目的,从而制止这种“不公平的贸易行为”。同时他们认为“核心劳工标准”是人权的一部分,各国不论经济发展水平如何都应遵守。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将贸易与劳工标准挂钩的行为,其实质是利用发展中国家较低的劳工标准,以贸易制裁为手段,抑制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东南亚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转嫁发达国家广泛存在的社会危机,以保持其社会的稳定和满足某些集团的利益。社会条款的出台其实是改头换面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是西方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树立的新的所谓“蓝色贸易壁垒”。 二、我国应采取的立场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政府一贯主张并维护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对劳工权利的保护,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也是国家、社会和企业不容忽视的历史责任。国际劳工标准的执行将会极大地促进社会稳定,虽然短期内会对我国对外贸易产生一定消极影响,但是对劳工标准问题的强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趋势,是具有进步性的。而且,劳工标准问题长期处于世贸组织规则体系之外,反而会导致发达国家采取更多的单边劳工壁垒措施,实则对具有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发展中国家不利。但是,由于各国生产力水平和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目前制定一个统一的、国际认可的劳工标准,在理论和实践中都行不通。劳工标准全球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求同存异的过程。中国应在平等和广泛的基础上,坚决抑制和反对在未形成任何原则的情况下把劳工标准问题塞进世贸组织多边贸易体制的做法,更不允许在发达国家操纵的情况下形成所谓的“国际劳工标准”。我们应当客观地看待劳工标准问题,既要争取国际话语权,又要适时适度提高劳工标准,这样才能减少贸易摩擦,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三、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1.增强与发展中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团结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劳工标准问题上加强对话,达成共识。同时,与发达国家进行沟通协调,在逐步提高劳工标准问题上达成谅解,制定综合性方案和阶段性对策,允许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采取阶段性的逐步标准化安排,缓解矛盾,增进交往,促进我国劳工标准的逐步提高。

国际劳工标准

国际劳工标准:形式与内容 国际劳工标准,又称国际劳动立法,一般是指由国际劳工大会通过的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以及其它达成国际协议的、具有完备系统的关于处理劳动关系和与之相关的一些关系的原则、规则。 一、国际劳工标准的主要形式 国际劳工标准的主要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国际劳工公约,另一种是建议书。 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虽然都属于国际劳动立法文件,但其法律效力是不同的。国际劳工公约经国际劳工大会通过后,提交成员国批准;公约一经批准,成员国必须遵守和执行。而建议书则是提供成员国制定法律和采取其它措施时的参考,不需要成员国批准,因而没有必须遵守和执行的义务。 从1919年第1届到2004年第92届国际劳工大会,国际劳工组织共制定了185项国际劳工公约和195项建议书。这些公约和建议书都是采取单行法的形式,每一个公约或建议书只包括某一项劳动问题或问题的某一方面的规定。国际上有人把这些公约和建议书的汇编总称为《国际劳工法典》。截至2005年2月16日,现有国际劳工公约185项中,共得到177个成员国的7259次批准。 二、国际劳工标准的核心和宗旨 国际劳工标准的核心和宗旨是确立和保障世界范围内的工人权

利。工人权利又称劳工权益,是指法律所规定的处于现代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在履行劳动义务的同时所享有的与劳动有关的社会权益。工人权利是一个历史和发展的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背景条件下,工人权利的内涵有所不同。 国际劳工立法的目标,在《国际劳工组织章程》中,确定为“只有以社会正义为基础,才能建立世界持久和平”。在《费城宣言》中进一步确立为“全人类不分种族、信仰和性别都有权在自由和尊严、经济保障和机会均等的条件下谋求物质福利和精神发展。”因此,国际劳工组织需要通过制定和实施国际劳工标准的方式,来确立和保障世界范围内的工人权利,改善各国工人的劳动条件,以达到维护社会正义和世界和平的目标。 三、国际劳工标准的内容和分类 国际劳工标准的内容涉及劳动和社会保障领域方方面面的问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国际劳工标准首先关注的是有关改善劳动条件、保护工人健康,如限制工作时间、禁止妇女和未成年人做夜工、规定最低受雇年龄、规定星期日休息,设立工厂监察制度、防止工业灾害、禁止使用有毒原料等事项;其次是关于实行社会保险、赔偿工人损失,如规定工伤和职业病赔偿、疾病保险、失业保险以及工人赔偿的最低标准和争议处理等事项;再次是关于失业和工资方面的,如设立职业介绍所、规定最低工资等事项。

我国批准的国际劳工公约

我国已批准的国际劳工公约 1、1920年第7号海上最低年龄公约 (1936年12月1日批准) 2、1921年第11号农业结社权利公约 (1934年4月27日批准) 3、1921年第14号工业每周休息公约 (1934年5月17日批准) 4、1921年第15号扒炭工和司炉工最低年龄 公约 (1936年12月2日批准) 5、1921年第16号海上未成年人体检公约 (1936午12月2日批准) 6、1925年第19号事故赔偿同等待遇公约 (1934年4月27日批准) 7、1926年第22号海员协议条款公约

(1936年12月2日批准) 8、1926年第23号海员遣返公约 (1936年12月2日) 9、1928年第26号最低工资确定办法公约 (1930年5月5日批准) 10、1929年第27号船运货物标明重量公约 (1931年6月24日批准) 11、1932年第32号码头工人事故防护公约 (修订本) (1935年11月30日批准) 12、1935年第45号妇女地下工作公约 (1936年12月2日批准) 13、1937年工业最低年龄公约(修订本) (1940年1月21日批准) 14、1946年第80号最后条款修正公约

(1947年8月4日批准 15、1951年第100号同酬公约 (1990年11月2日批准) 16、1964年第122号就业政策公约 (1997年11月17日批准) 17、1976年第144号三方协商促进贯彻国际 劳工标准公约 (1990年11月1日批准) 18、1983年第159号残疾人职业康复和就业 公约 (1988年2月2日批准) 19、1990年第170号化学品公约 (1995年1月11日批准) 20、1973年第138号最低就业年龄公约 (1999年4月28日批准)

2018年电大《劳动法学》期末考试复习试题及答案

2018年电大劳动法学期末 考试复习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19世纪初期颁布的劳动法规是以(C)的形式出现的。C.工厂立法2.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劳动法规是1802年(A)议会颁布的《学徒健康与道德法》。A.英国 3.国际劳动立法思想开始于(C)。C.19世纪上半叶 4.国际劳动组织成立于(C)。C.1919年 5.国际上通常将国际劳工组织通过的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合称为(B)。B.《国际劳工标准》6.中国是国际劳工组织创始国之一,其参与的时间是(D)。D.1919年巴黎和会7.下列关于劳动法上劳动和劳动关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D)。D.承揽关系属于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应受到劳动法的调整8.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一般开始于(B)。B.15周岁9.根据法律规定,不可以招收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的单位是(B)。B.边远地区企业 10.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原因是()。A.劳动法律事实11.下列主体中,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适用范围的是()。B.我国公民在境外设立的独资企业二、多项选择题 1.狭义上的国际劳动立法,主要指()。A.国际劳工组织章程C.国际劳工公约D.国际劳工建议书 2.国际劳工组织的机构主要是()。B.国际劳工大会C.理事会D.国际劳工局 3.国际劳工组织的特点是三方性原则,因此参加国际劳工大会的代表有()。 A.政府B.财团C.雇主D.劳工4.公约和建议书的主要区别是()。A.公约被会员国批准后即需负履行义务C.建议书不需批准,只作为制定法律的参考D.建议书需批准,并作为制定法律的参考 5.劳动法的调整对象一般包括()。C.劳动关系D.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6.劳动关系从职业分类角度进行分 类,可以分为()。A.企业的劳动关 系B.国家机关的劳动关系C.事业 单位的劳动关系 7.劳动关系从集体谈判制度角度进 行分类,可以分为()。A.个别劳动 关系C.集体劳动关系 8.下列哪些社会关系是与劳动关系 有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ABCD)。 9.劳动法律关系的要素包括()。A.劳 动法律关系主体B.劳动法律关系客 体D.劳动法律关系内容 10.引起劳动法律关系消灭的合法行 为有(ABCD)。 11.下列哪些用人单位可以招用未满 16周岁的未成年人,但必须依照国 家有关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并保障 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A.文艺 B.体育D.特种工艺 第二章劳动法的地位、体系和基本原 则 一、单项选择题 1.一般认为,劳动法成为独立法律 部门的时间(C)。C.19世纪初 2.劳动法成为独立法律部门的根源 在于()。B.国家对雇用关系的干预 3.劳动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是自19世纪初大工业生产后,由于 国家对雇佣关系的干预而从传统() 中独立出来的。A.民法 4.劳动合同法属于下列哪项劳动法 律制度()。D.劳动关系协调法 5.工资法属于下列哪项劳动法律制 度()。B.劳动标准法 6.我国(包括香港、澳门等地区) 劳动法渊源表现形式有()。D.既有 成文法的形式又有判例法形式 7.在劳动法的渊源中,具有最高的 法律效力的是()。B.宪法 8.劳动法基本原则的法律渊源是()。 A.宪法 9.下列对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各种理 解中,正确的是()。A.劳动法基本 原则的法律渊源是宪法 二、多项选择题 1.劳动法成为独立的法律部门,其 原因在于()。A.劳动法有特定的调 整对象B.劳动法有特定的主体C.劳 动法有独立的内容体系 2.劳动法与民法的区别在()。A.调 整对象不同B.主体不同C.调整的 原则不完全相同3.下列关于劳动法 与民法的区别中,正确的是()。B.劳 动法律关系与民法的主体不相同 D.劳动法与民法的调整的原则不完 全相同 4.根据法律性质,劳动法体系可以 分为()。A.劳动实体法B.劳动程 序法 5.劳动法体系中的劳动关系协调法 包括()。C.劳动合同法D.集体合 同法 6.下列表现形式中,属于劳动法的 渊源的有(ABCD)。 7.下列关于我国劳动法渊源的说法 中,正确的是()。A.《中华人民共 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属于行政法规级 别的渊源D.《反对一切形式歧视妇 女公约》是我国劳动法的渊源 8.下列各项中属于确立劳动法基本 原则的标准的是()。A.劳动法基本 原则应该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概括 性B.劳动法基本原则必须具有全面 的覆盖性和高度的权威性C.劳动法 基本原则必须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9.下列劳动法基本原则的作用表述 中,正确的有()。A.劳动法基本原 则指导着各项劳动法律法规的立、 改、废,有助于劳动法制的统一、协 调和稳定B.劳动法基本原则可以弥 补劳动立法具体规定的不足,用于解 决某些实际问题D.劳动法基本原则 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劳动法,解决各具 体劳动法律制度之间的矛盾 第三章劳动就业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就业促进法》规定的就业 方针是()。D.劳动者自主择业、市 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的 方针 2.下列各项中关于政府投资开发的 公益性岗位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C.政府投资开发公益性岗位兼具营 利性与公益性的特征 3.下列各选项中正确的是()。A.政 府投资开发的公益性岗位应当优先 安排符合岗位要求的就业困难人员 4.我国法律明确禁止的健康歧视, 除了残疾歧视,还包括()。B.传染 病病原携带歧视

6供应商选择原则

供应商选择基本原则 一:系统全面性原则:全面系统评价体系的建立和使用。 二:简明科学性原则:供应商评价和选择步骤、选择过程透明化、制度化和科学化。 三:稳定可比性原则:评估体系应该稳定运做,标准统一,减少主观因素。 四:灵活可操作性原则:不同行业、企业、产品需求、不同环境下的供应商评价应是不一样的,保持一定的灵活操作性。 五:门当户对原则:供应商的规模和层次和采购商相当。 六:半数比例原则:购买数量不超过供应商产能的50%,反对全额供货的供应商。七:供应源数量控制原则:同类物料的供应商数量约2~3家,主次供应商之分。八:供应链战略原则:与重要供应商发展供应链战略合作关系。 九:学习更新原则:评估的指标、标杆对比的对象以及评估的工具与技术都需要不断的更新。 十:全面了解原则:供应商的生产状况,商业信誉,交货能力你了解的有多深,直接决定与供应商共作的深度与广度。 供应商选择评估标准 1.供方提供的有效证明及相关手续 如:单位资质证明、产品合格证、产品说明书、相关检验报告、质保单等。 2.产品质量 质量是采购考核评价供应商的最重要因素。供应商在供应产品的过程中,采购人员、仓库管理员、生产使用部门以及相关技术人员应积极配合对供应商所供应的产品进行质量监督和检验。采购人员侧重于产品的质量、市场价格、供应商的货款积压能力以及财务情况;质检部门负责原材料质量验收,主要检验供应商的产品加工精度、产品质量、检验报告;生产部门则跟踪原材料便用情况,如果使用部门反应产品使用单耗高、使用周期短、故障率高,就应找出原因,属于产品质量问题供应商应直接退货或降低相应价格,若原材料的质量问题属于使用部门的责任,则应加强使用管理和操作管理等。 3.交货期限及交货数量 交货期限及交货数量是考核评价供应商的重要指标,考察交货期主要是考察供应商的年交货及时率。得分=30分*年交货及时率年交货及时率=当年交货及时率的平均值交货及时率=(逾期批数/应交货批数)*100% 逾期1天,加扣1分;逾期停工待料1次扣2分 4.产品价格 产品价格是考核评价供应商的后果要指标参数之一。根据市场最高价、最低价、平价、自行估价制定统一标准价格。标准价格对应分数为10分,每高于标准价格1%,标准分扣2分;每低于标准价格1%,标准分基础上加2分,如高于其他

国际劳工标准

国际劳工标准 第一章绪论名词解释 【国际劳工标准】国际劳工组织是联合国系统中唯一具有三方性机制的国际组织,三方代表(即政 府、工会及雇主组织)享有平等的地位。国际劳工组织是一个国家间的组织。国际劳工标准是由国际劳工组织所制定的。国际劳工标准,从其性质上看,应当是国际法的一个组成部分。 【特点】(一)、国际劳工标准的制定体现了“三方性。所谓“三方”就是指政府、雇主和工人。也就是说,负责制定国际劳工标准的国际劳工大会是由各成员国派出政府、雇主和工人三方性代表团参加的;在公约和建议书草案的讨论和通过时,每个国家的三方代表独立地发表意见和投票。(二)、国际劳工标准的适用范围表现出“国内性”。绝大多数公约和建议书都是以调整成员国国内劳动关系为目标的,如限制工作时间、改善劳动条件、确定最低工资、建立社会保险、调整劳动关系、保障工会权利等,只有极少数公约和建议书涉及到国与国之间的关系问题,如对外籍工人给予平等待遇等等。 (三)国际劳工标准条文的规定具有“灵活性”。国际劳工标准虽然普遍适用于所有成员国,但在草拟条文时,则规定一些必要的变通办法,以适应各类国家的具体情况。 (四)、国际劳工标准制定后的批准具有“自愿性”。国际劳工标准在制定以后,各国在批准方面享有“自主原则”。国际劳动公约和建议书,虽然是由全体成员国参加的国际劳工大会上以三分之二的多数票通过的,但通过以后并不直接发生效力,必须经过成员国政府批准才能对批准国产生约束力。对一个公约批准与否,完全由成员国自主决定。 (五)国际劳工标准的实施具有严格的监督程序。监督分为一般监督和特殊监督两种办法。一般监督是以成员国按照劳工组织章程的规定提交实施公约状况的报告为基础。特殊监督包括申诉、控诉和特别控诉三种程序。 【国际劳工标准的实施】是指由国际劳工大会通过的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得到成员国的批准、采纳并切实地付诸执行。 【中国对国际劳工标准的基本立场和态度】中国在批准公约方面应有自己的原则:首先,应积极借鉴国际劳工公约。其次,应批判式地吸收。再次,应实事求是,逐步接轨。 【主权国家】指拥有独立主权的国家。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的最基本成员(国际社会的成员主要包括两大【国际组织】是指三个或三个以上国家为实现共同的政治经济目的,依据其缔结的条约或其他正式法律文件建立的常设性机构。国际组织一般指政府间国际组织,是国际法主体之一.而广义上说,国际组织还包括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类型:第一类是主权国家;第二类是国际组织。) 【跨国公司】多国公司(Multi-national Enterprise)、国际公司(International Firm)、超国家公司(Supernational Enterprise)和宇宙公司(Cosmo-corporation)等。70年代初,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组成了由知名人士参加的小组,较为全面地考察了跨国公司的各种准则和定义后,于1974年作出决议,决定联合国统一采用“跨国公司”这一名称。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经济实体所组成,并从事生产、销售和其他经营活动的国际性大型企业。又称国际公司或多国公司。 【特征】1、一般都有一个国家实力雄厚的大型公司为主体,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或收购当地企业的方式,在许多国家建立有子公司或分公司;2、一般都有一个完整的决策体系和最高的决策中心,各子公司或分公司虽各自都有自己的决策机构,都可以根据自己经营的领域和不同特点进行决策活动,但其决策必须服从于最高决策中心;3、一般都从全球战略出发安排自己的经营活动,在世界范围内寻求市场和合理的生产布局,定点专业生产,定点销售产品,以牟取最大的利润;4、一般都因有强大的经济和技术实力,有快速的信息传递,以及资金快速跨国转移等方面的优势,所以在国际上都有较强的竞争力;5、许多大的跨国公司,由于经济、技术实力或在某些产品生产上的优势,或对某些产品、或在某些地区,都带有不同程度的垄断性。 【企业的社会责任】过去通常是指:(1)以合理的价格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2)谋取利润并分

供应商的选择标准与方法

供应商的选择标准与方法 供应链上游企业的活动对决定供应链的柔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今的经济环境充满了竞争性和不确定性。客户的需求总在不断变化,企业对市场反应速度的要求越来越快,相应地,制造商的产品生命周期也越来越短。为了满足这种需求的多变性,许多企业采用了敏捷制造、精益生产等创新性战略以实现生产的柔性化。然而单纯依靠制造商的能力来强化供应链的柔性是不够的,供应链上游企业的活动对决定供应链的柔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既然供应商的能力如此重要,那么制造商应该如何进行供应商的选择和管理以提高自身的柔性呢? 与供应商建立联盟 供应商选择战略是制造商采用的、评价和筛选可以满足自身需要的供应商的战略。近年来,国外很多制造企业都制定了供应商选择战略,他们致力于供应群的整合,仅仅与少数有资质的供应商建立联盟关系,并运用供应商的优势和技术来支持自己新产品的开发和推广,从而有效地管理了采购和供应。 供应商选择的重要性源于以下几个原因:首先,准时制生产 的趋势导致制造商选用的供应商数量减少;其次,由于资源稀缺,供需双方需要更好沟通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再次,许 多企业邀其供应商参与到他们早期的产品研发阶段,以使自己能够更好地为客户带来价值。 供应商选择战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集中在 供应商选择标准上,另一方面集中在供应商选择方法上。 对供应商选择研究最早、影响也最大的是Dickson G.W.(1966)。它通过分析170份对美国采购经理协会的采购代 理人和采购经理的调查结果,得到了23项供应商绩效评价标准。Dickson认为,“质量、成本和历史配送水平是供应商选择最重要的3个标准。”自Dickson之后,大量的学者对供应商 的选择准则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Hatherall (1988)对

2019-2020年电大考试劳动法题库题库及答案

形考答案1 一、单项选择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1. 国际上通常将国际劳工组织通过的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合称为()。 A. 《国际劳工宪章》 B. 《国际劳工标准》 C. 《国际劳工条约》 D. 《国际劳工章程》 满分:2 分 2. 我国法律规定,职工代表大会至少()。 A. 每半年召开一次 B. 每半年召开二次 C. 每一年召开一次 D. 经常召开 满分:2 分 3. 下列关于劳动关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劳动法调整的是狭义上的劳动关系 B. 劳动法调整国家进行劳动力管理中的关系 C. 劳动法的调整对象既包括劳动关系,也包括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 D. 承揽关系属于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应受到劳动法的调整 满分:2 分 4. 《集体合同规定》第38条规定:“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期限为(),期满或双方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即行终止。 A. 6个月 B. 1至3年 C. 4年 D. 5年 满分:2 分

5. 我国法律禁止的健康歧视,除了残疾歧视,还包括()。 A. 传染病歧视 B. 传染病病原携带歧视 C. 行为障碍歧视 D. 视听障碍歧视 满分:2 分 6.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A. 1个月 B. 2个月 C. 3个月 D. 6个月 满分:2 分 7. 以下各项中关于工会性质表述不正确的是()。 A. 阶级性 B. 群众性 C. 组织性 D. 自愿性 满分:2 分 8. 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下列各项支出不属于劳动者工资范围的有()。 A. 计时工资 B. 计件工资 C. 加班工资 D. 职工福利费用 满分:2 分 9. 劳动法基本原则的法律渊源是()。 A. 宪法

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

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 社会责任标准“SA8000”,是Social Accountability 8000 International standard 的英文简称,是全球首个道德规范国际标准。其宗旨是确保供应商所供应的产品,皆符合社会责任标准的要求。SA8000标准适用于世界各地,任何行业,不同规模的公司。其依据与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及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一样,皆为一套可被第三方认证机构审核之国际标准。 1要求: 1、童工; 2、强迫性劳工; 3、健康与安全; 4、组织工会的自由与集体谈判的权利; 5、歧视; 6、惩戒性措施; 7、工作时间; 8、工资; 9、管理体系。 2作用: 1、减少国外客户对供应商的第二方审核,节省费用; 2、更大程度第符合当地法规要求; 3、建立国际公信力; 4、使消费者对产品建立正面情感; 5、使合作伙伴对本企业建立长期信心。 3背景: SA8000的产生既有人文社会发展的原因,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界对劳工保护的关注。同时也是国际市场上竞争格局失衡的产物。虽然道德规范和国际贸易分属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但冷战结束后,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起飞导致发达国家在传统产品的国际市场上失去优势,在诸多领域,新兴工业化国家已成为发达国家的竞争对手。为遏制发展中国家提高竞争力的手段和途径,某些发达国家便寻求构筑起种种非关税的贸易壁垒。 在国际商品市场上,廉价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制造国将其大量廉价产品出口到发达国家市场,冲击发达国家国内市场,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美欧等发达国家把劳工标准同其对发展中国家实施的普遍优惠制度挂钩。在政府的首肯和支持下, SA8000有由民间壁垒走向政府壁垒的趋势(黎友焕,2006)。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跟国际社会的分工合作越来越紧密。梁桂全(2004)认为,企业

供应商选择及谈判规范

供应商选择及谈判规范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供应商选择及谈判规范 目的 为明确规定公司的供应商管理程序,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采购部全体员工 职责 建立供应商管理规定,优化供应商结构,维护公司整体利益,提高供应商对门店的支持,提升销售 作业流程 寻找优秀的供应商 4.1.1 供应商的分类 4.1.1.1 按供应商性质分类:制造商、代理商、批发商 4.1.1.2 按区域分类:全国性供应商、区域性供应商、本地供应商 4.1.1.3 按品牌分类:知名品牌供应商、一般品牌供应商、自有品牌供应商 4.1.2 供应商选择策略 4.1.2.1 全国品牌商品争取与制造商、地区总代理直接进货 4.1.2.2 地区商品应与本地制造商直接进货 4.1.2.3 同一品类应有至少两家供应商供货,以获取较为低廉的供货价格 4.1.2.4 不引进只提供一种商品的供应商,除非特别情况并经采购经理批准 4.1.3 供应商应提交的资料 4.1.3.1 盖公章的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并已办理当年年检) 4.1.3.2 盖公章的企业税务登记证复印件(并已办理当年年检) 4.1.3.3 企业法人代码证书 4.1.3.4 商标注册证明 4.1.3.5 代理、经销商的代理、经销许可证(授权书) 4.1.3.6 企业开户行资料 4.1.3.7 盖公章的增值税发票复印件 4.1.3.8 盖公章的商品报价表 4.1.3.9 其它相关资料 4.1.3.10 供应商还应提供:食品生产企业许可证、食品卫生许可证、新产品批准 证书、防疫检测报告、销售地当地卫生防疫检测报告、进口商品卫生许 可证、国家进出口商品检测局的检验通知单(副本)、卫生部进口化妆 品产准销证明和委托书等相关证明资料

农民工现象与劳工标准

农民工现象与劳工标准 农民工现象与劳工标准 有经济学家称,中国当前存在“四农”问题,这里的第“四农”指“农民工”。农民工待遇低、流动性大、没有最低劳动保障,是真正值得关注的一个群体。为了体现对这一群体的关怀,一些地方打算施行农民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规定凡属市行政区域内的城镇用人单位及其招用的农民工,均应当按照城镇劳工标准参加社会基本养老保险, 基本养老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农民工本人共同缴纳。但是,不少城镇工人提出意见,真正缺乏基本劳动保障的是大量已经退休或将要面临退休的老职工,因为他们在最宝贵的劳动时间(年龄)段所创造的劳动价值没有扣除最基本的养老保险储备。相比农民工他们更值得同情,因为农民工毕竟有土地做养老保障。不同的劳动力价值构成这个争论很有经济学价值:农民工是中国特有的经济(劳动)现象。他们因种种原因进城打工,又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在城市扎根,最后的归宿还是农村。他们与城镇劳动者的一个最大不同是,劳动力价值的构成不同,劳工标准的制定当然也不同。因为,在他们的劳动力价值中可以不包括失业和养老保障,因为他们有土地;相反,城镇劳动者除了劳动力以外大都一无所有,一旦劳动力出卖不了就失去依靠,所以,在他们的劳动力价值中必须包括劳动保险和养老保险(还有住房积累等)。显然,若从这方面考虑,硬将农民工与城镇劳动者在劳工标准上拉平对城市劳动者来说可能不公。必须承认,由于失业保险和养老保障的巨大差异,农民工的劳动力价值与城市劳动者的劳动力价值的差

异性是客观存在的,做劳工标准的简单比较是有害的。就像我们不能将欧美国家的劳工标准与中国的劳工标准进行简单比较一样。 由于劳工标准的不同,劳动力价值的构成有很大不同,比如在工业经济时代,就是按能够维持劳动力的简单再生产所必须消耗的劳动价值量去制订劳工标准的。一个劳动者能够持续出卖劳动力的前提之一是能够维持温饱,而社会能够维持劳动力市场的平衡,条件之一是所有劳动者必须在养育后代上进行劳动价值转移,以生产新的劳动力。劳动价值或劳工标准应该满足社会和劳动者的最低需要,以形成社会平均的劳动力价格。劳动力价值内涵的变迁 不能否认,我国长期以来就是按这个标准去制订最低(也是绝大多数)劳动力价格标准的。我们回忆一下,多年以前,当我们领到工资后怎么安排:先买柴米油盐,交上房租水电费,赡养老人,这占收入的绝大部分甚至全部。能够有剩余的很少,能够有储备的更少,所谓节衣缩食,“忍欲储蓄、以备不测”。这个时代的劳动力价值有三个显著特征:一是低廉,二是很少有教育费用的构成,三是劳动力价值的绝大部分必须立即实现价值交换;我们再看今天,当我们看到工资条后,单位已经为我们做了许多扣除,包括失业和养老保险(储备)、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这些不可随意支取的储备账户资金几乎占了工资总额的一半。另外的一半虽然是现金,但也不会像以前那样先买柴米油盐,因为柴米油盐的消耗在大多数劳动者的劳动力价值中只占极小的一部分,即使是劳动力的再生产也不是简单再生产,而是扩大再生产,要培养有文化的劳动者、有创新能力的劳动力。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试题与答案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第02章在线测试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第一个早期“劳工法规”颁布时间为(A)?A、1349年B、1804年C、1839年D、1848年 2、第一个早期“劳工法规”由谁颁布(C)?A、英国伊丽莎白女王B、英国亨利八世C、英皇爱德华三世D、英皇爱德华一世 3、劳动法产生的前提为(D)?A、工人阶级长期斗争的结果B、发展生产力的要求C、维持自由竞争条件的需要D、劳动力与生产资料分属不同主体 4、19世纪末率先实行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为(A)?A、德国B、英国C、法国D、美国 5、第一次提出实行劳动合同制的原苏联劳动立法为(A)?A、1922年苏俄劳动法B、1970年劳动立法纲要C、1971年苏俄劳动法D、1977年苏联宪法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劳动法产生的原因(ABC)?A、工人阶级长期斗争的结果B、发展生产力的要求C、维持自由竞争条件的需要D、劳动力与生产资料分属不同主体 2、自由竞争劳动立法的特点为(ABCD)?A、工厂法的发展B、工会法的演变C、劳动争议法的出现D、社会保险立法的开端 3、垄断阶段劳动立法的特点(ABCD)?A、劳动法以遍及绝大多数国家B、劳动立法体系逐步趋向完善C、主要资本主义劳动立法出现趋向民主和趋向反动两种趋势D、劳动立法发生几次前进和后退的大波动 4、体现原苏联劳动立法的规范行文件为?(ABCD)A、1922年苏俄劳动法B、1970年劳动立法纲要C、1971年苏俄劳动法D、1977年苏联宪法 5、动欧国家劳动立法的特点?(ABD)A、在宪法中对劳动权利作了明确规定B、宣布劳动为公民的光荣义务C、劳动法典不是劳动立法的基本形式D、逐步制定了适合本国国情的劳动法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劳动法以保护劳动者为主旨正确 2、英国《学徒健康与道德法》为劳动法产生的标志正确 3、社会主义国家第一个劳动法令是中国制定的错误 4、美国《塔夫脱——哈特莱法》加大了对工会权利的限制正确 5、资本主义劳动法是以市场经济为依托的劳动法。正确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第03章在线测试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全国劳动大会通过《八小时工作制案》的时间为(C)?A、1918年B、1921年C、1922年D、1926年 2、中央苏区1931年通过了(A)?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B、《陕甘宁边区劳动保护条例(草案)》C、《关于私营企业劳资争议调处程序暂行办法》D、《关于中国工人运动当前任务的决定》 3、我国《工会法》制定于(B)?A、1949年B、1953年C、1958年D、1963年 4、关于澳门劳工立法不正确的选项为(A)?A、澳门劳工立法起步较早B、澳门劳工立法起步较晚C、1984年颁布首部《劳工法》D、1985年颁布《雇佣劳工制度》 5、下列不属于香港的劳工法渊源的为(D)?A、香港立法机构的立法B、国际劳工公约C、习惯法D、内地劳动法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的劳动立法表现在(ABCD)?A、北洋政府的劳动立法B、广州国民党政府的劳动立法C、武汉国民党政府的劳动立法D、南京国民党政府的劳动立法 2、革命根据地的劳动立法表现为(ABCD)?A、土地革命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C、解放战

供应商选择标准

FESCO选择供应商标准如下: 1、供应商企业资质审核 (1)供应商企业资质要求:为10家以上公司规模超过500人公司提供过商品或服务 (2)需要供应商提供以下资料:所有证件均需在有效期内 营业执照复印件:通过最新年检 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税务登记证复印件:国税加地税 开户银行许可证复印件 商标注册证复印件:商标正在申请品牌提供《商标注册申请书》 品牌销售授权证明复印件:注册人与授权人的关系证明 质检报告复印件或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不同品牌不同类目产品均需提供一份2、特殊产品资质审核 (1)《食品卫生许可证》或《食品流通许可证》复印件; (2)《食品生产许可证》复印件; 如系进口食品还须商品出入境检验检疫合格证明、《卫生证书》复印件以及报关单; 如系酒类销售还须提供《酒类零售许可证》或《酒类流通备案登记表》复印件;如系蔬果、生鲜商品还须提供产地证明及卫生检疫合格证明复印件; 如系酒类商品,须提供流通登记备案证明(批发)和酒类随附单,合格的质检报告,对进口酒类商品还要审核其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核发的《进口食品卫生

证书》和《进口食品标签审核证书》。 备注: ●代理商需要提供的授权资质: 需要确保授权链条的完整,即申请成为FESCO供应商的企业拿到的授权能够逐级逆推回品牌商 ●发票: 所有供应商必须给FESCO提供正规发票,发票盖章的公司名称必须与FESCO 合作的公司名称一致; ● FESCO暂不接受未取得国家商标总局颁发的商标注册证或商标受理通知书的境外品牌的供货; ●请务必保证您入驻前后提供相关资质的真实有效性(若您提供的相关资质为第三方提供,如商标注册证、授权书等,请务必先行核实其真实有效性),一旦发现虚假资质,您的公司将被列入非诚信供应商名单,FESCO将不再与您进行合作。

东道国劳工标准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doc

东道国劳工标准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 摘要:本文从理论分析层面考察了东道国劳工标准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结果显示:与传统观点不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更倾向于流入劳工标准较高的国家。 关键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东道国;劳工标准 一、引言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走出去”战略被中央反复强调,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行为日趋活跃。与此同时,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更趋复杂,中国的跨国企业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投资机会。 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虽然融合了政治、体制等因素在内的“非市场动机”,但更多体现的是中国的资本寻求与国外的市场与劳动力融合的过程。因此,在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中,不仅需要将政治、体制等非市场因素考虑在内,也必然将市场潜力、市场规模、盈利前景以及劳工质量等(Hatem,)等纳入决策信息集。劳工标准不可避免地成为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现有研究主要从政治与经济稳定性、市场潜力、市场规模、盈利前景等角度探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虽然部分研究已经关注到劳工标准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但尝试深入分析这种影响的文献却相当匮乏。检验东道国劳工标准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国际直接投资的流动方向与东道国的劳工标准之间到底呈现出何种关系,是投资与劳工标准问题上的焦点之一。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吸引了许多学者的研究兴趣。传统观点认为,较

低的劳工标准往往意味着较低的劳动力使用成本,能够提高投资者的盈利能力并降低获利风险,从而刺激跨国资本进入。从理论上讲,劳工标准之所以会影响到对外直接投资,一方面较高的劳工标准会更加明确地界定东道国的劳动力产权关系,这样会减少直接投资过程中所面临的契约执行成本,降低跨国企业运营风险,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另一方面较高的劳工标准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东道国来说,他们会倾向于不遵守劳动标准并把它作为一种“比较优势”,这样直接降低了劳动力成本,对于在海外寻求廉价劳动力的投资来说是有吸引力的。这些都是以牺牲效率为代价的。必然会损害一国的经济甚至社会稳定性。 Rodrik认为在开放经济之下,高劳工标准会较难维系,劳工标准向下竞争有可能发生。Leahy和Montagna 也认为压低劳工标准(比如限制工会)会吸引跨国资本进入,许多发展中国家出于战略性贸易政策的考虑,会使用低劳动力标准作为政策工具吸引直接投资。Radulescu和Robson运用20世纪70-90年代的面板数据对20个OECD国家的FDI流入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东道国较高的工会密度阻碍了FDI的流入。王晓荣(2006)发现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外商直接投资更倾向于流入劳工标准偏高的国家,该结论无论在全部样本中还是在发展中国家样本中都是成立的。 劳工标准的作用对象是劳动力,它对企业的影响包括以下两点。一方面,劳动力作为企业的一种生产要素,其价格会影响企业的盈利状况进而影响跨国资本的投资回报。但同时劳工标准又不仅仅是体现在工资方面,还包括劳工的权利保护,较高的劳工标准意味着较高的工资水平,这增加了企业的人工成本。另一

国际贸易试题库

《国际贸易》 一、名词解释 1、出口贸易--------又称为输出贸易,指将本国生产或加工的商品(包括劳务和技术)输往国外市场销售。 2、技术贸易--------是指不同国家的企业、经济组织或个人之间,按一定商业条件转让技术使用权的贸易行为。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3 、贸易差额--------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如1年)内,出口额与进出额之间的相差数,即贸易差额=出口额-进口额。有贸易顺差、贸易逆差、和贸易平衡三种差额。贸易差额是衡量一国(地区)对外贸易状况的重要标志之一。 4.对外贸易依存度-------指在一定时期内某国进出口贸易额与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之比。 5.关税---------是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有政府所设置的海关向其进出口商品所征收的一种税。 6、服务贸易 --------是指跨国界进行服务交易的商业活动。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7、对外贸易依存度 ------又称对外贸易系数,指一国(地区)对外贸易额在该国(地区)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的比重。反映一国国民经济对进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 8、进口配额制 -------进口配额制又称进口限额制,是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如一季度、或一年)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的限制。在规定的期限内,配额以内的货物可以进口,超过配额不准进口,或者征收更高的关税或罚款后才能进口。它是多数国家实行进口数量限制的重要手段之一。 9、规模经济 --------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产量的增加,每单位要素投入的产出会增加,产品的平均成本会下降。微观经济学称之为"规模报酬递增",也称为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不完全竞争是同时包含竞争和垄断因素的市场状态。或者说是处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之间的市场状态。 10.绝对利益--------也称绝对优势,是指一个国家生产同一单位的某种商品所使用的资源少于另一个国家同类商品的生产,这个国家在这种产品的生产上就具有绝对优势。

国际劳工组织

国际劳工组织 (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简称ILO)是一个以国际劳工标准处理有关劳工问题的联合国专门机构。1919年,国际劳工组织根据《凡尔赛和约》,作为国际联盟的附属机构成立。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它的训练中心位于意大利都灵,秘书处被称为世界各地的人称为国际劳工局。该组织曾在1969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国际劳工组织目前有185个成员国。主要负责人是国际劳工局长胡安·索马维亚(智利),1998年当选,1999年就任,分别于2003年和2008年获得连任。2012年5月28日国际劳工组织副总干事居伊·莱德接替提前离职的胡安·索马维亚,担任国际劳工组织新一[1] 任总干事。 国际劳工组织的组织机构包括:(1)国际劳工大会:最高权利机构,每年召开一次会议;闭会期间理事会指导该组织工作,国际劳工局是其常设秘书处。主要活动有从事国际劳工立法,制定公约和建议书以及技术援助和技术合作。(2)理事会:国际劳工组织的执行委员会,每三年经大会选举产生,在大会休会期间指导该组织工作,每年3月和11月各召开一次会议。(3)国际劳工局:常设秘书处,设在瑞士日内瓦国际劳工局总部。国际劳工组织是以国家为单位参加的国际组织,但在组织结构上实行独特的“三方性”原则,即参加各种会议和活动的成员国代表团由政府、雇主组织和工人组织的代表组成,三方代表有平等[2] 独立的发言和表决权。 宗旨 该组织宗旨是促进充分就业和提高生活水平;促进劳资双方合作;扩大社会保障措施;保护工人生活与健康”;主张通过劳工立法来改善劳工状况,进而“获得世界持久和平建立社会正义。 1944年第26届国际劳工大会在美国费城通过的《关于国际劳工组织的目标和宗旨的宣言》(《费城宣言》),重申了国际劳工组织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

浅谈中国面临的劳工标准问题(一)

浅谈中国面临的劳工标准问题(一) 摘要]入世后,中国出口企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非关税壁垒和障碍。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劳工问题是无法回避的,它已成为发达国家保护贸易的一种手段,并影响到了我国的出口贸易,降低了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中国应对劳工标准问题积极应对,坚定立场,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关键词]劳工标准贸易壁垒发展中国家 中国于2001年12月15日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成员国的身份给中国带来了贸易上方方面面的变化。WTO各成员国之间关税壁垒的取消给中国带来了新的机遇,但并不意味着中国产品的出口就会畅通无阻,中国还要接受WTO新的考验,国内出口企业还会遇到一些无法预料的非关税壁垒和障碍,如劳工标准与贸易、环境与贸易、竞争政策与贸易等。 中国入世,一个无法回避的贸易问题就是劳工标准问题。对于劳工标准的具体内容,并没有统一的说法。通常认为国际劳工标准是国际劳工大会通过的公约和建议书,以及其他达成国际协议并具有完备系统的关于处理劳动关系和与之相关的一些关系和原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享有集会结社权和集体谈判权,最低工资保障权,不因种族、肤色、性别、宗教信仰、出身等造成剥削、损害就业机会的歧视,不被强迫劳动的权力,童工的最低就业年龄,夜间工作规定,体格检查规定,同工同酬权力,以及工业卫生与安全保障等。 国际上已有200多家跨国公司在国际采购对其供应商提出了劳工标准,包括不使用童工、不强迫劳动、反对性别歧视、限制工作时间、最低工资报酬等多方面条件。2003年,家居巨头瑞典“宜家”进入我国成都,也对其供应商提出了劳工标准问题。美国以中国生产的PVC玩具过程中未采取有效的劳动保障措施为由提出抵制中国玩具。 国际劳工标准并不是一个崭新的限制贸易的手段。早在19世纪初,就有人讨论过劳动标准与国际竞争力的问题,但未成为保护贸易措施。1919年,国际劳工组织(ILO)成立后的初期也关注过劳工标准,但是由于ILO实行自愿遵守的原则,不曾对违反劳工标准的行为进行贸易制裁。但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背景之下,国际劳工标准日益受到重视。劳工标准是否应该与贸易挂钩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争论的一个热点问题。ILO也在一直致力于制定一系列“劳工标准”来规范劳工条件,保护工人的经济和社会权利。 从发生的许多事实中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以廉价的劳动力和较低的产品价格优势,使其出口贸易迅速发展,构成对发达国家市场和就业的冲击。为削弱发展中国家的相对优势,劳工标准已经日渐成为国际贸易中一项比较重要的非关税壁垒。为什么劳工标准会成为众多发达国家保护贸易的重要措施呢?一是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按照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自由贸易不但会使贸易品价格均等,而且也会使两国间的相对要素价格趋于一致。所以,贸易自由化将趋使发达国家的工资标准与发展中国家的一致,从而导致发达国家人民生活水平下降。据此,发达国家认为国内部分工人工资水平的下降是由于发展中国家的低工资、低劳工标准所造成的。为此,发达国家限制了发展中国家不符合劳工标准产品的进口。二是以劳工标准为贸易壁垒有较强的隐蔽性和杀伤力。劳工标准强调保护工人的权利,给贸易壁垒披上了人道主义的外衣。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发展水平上存在着差异,劳工标准上的差异也难以在短时间内消除,一旦劳工标准在多边贸易体制中得到认可,对发达国家来说将是一个强有力的保护工具,而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无异于天灾人祸。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价格低廉、劳工标准低使中国在加入WTO后体现出了全球范围内投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中的比较优势。发达国家及国际组织对劳工标准的积极推动必然会限制、抵消我国的比较优势,提高生产成本和劳动力成本,降低企业竞争力,影响我国引进外资、产品的出口,进而影响就业,损害经济发展。我国的纺织业、服装业、玩具业和鞋业等一系列劳动密集型消费品行业将是其最大的受害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