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重点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重点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重点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

1、计算行车速度:受公路控制的路段(最小平曲线半径、最大纵坡等),在天气良好、交通密度小的情

况下,一般驾驶员能够保持安全而舒适行驶的最大速度。

2、横向力系数:横向力与车重的比值

3、动力因素:在海平面高程上,满载情况下单位车重具有的有效牵引力

4、缓和曲线:平面线形中,在直线与圆曲线,圆曲线与圆曲线之间设置的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

5、超高:为抵消车辆在曲线路段上行驶时所产生的离心力,在该路段横断面上设置的外侧高于内侧的单

向横坡

6、加宽:汽车在曲线路段上行驶时,靠近曲线内侧后轮行驶的曲线半径最小,靠曲线外侧的前轮行驶的

曲线半径最大。为适应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后轮轨迹偏向曲线内侧的需要,在平曲线内侧相应增加的路面、路基宽度称为曲线加宽(又称弯道加宽)。

7、S形曲线:两个反向圆曲线间用两个反向回旋线连接的组合形式,称为S型曲线

8、复曲线: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半径不同,转向相同的圆曲线径相连接(l F=0)或插入缓和曲线(l F≠0)

的组合曲线,后者又叫卵形曲线。

9、凸形曲线:两同向回旋曲线间不插入圆曲线而径相连接的组合形式称为凸型曲线。

10、平均纵坡:指一定路线长度范围内,路线两端点的高差与路线长度的比值。

11、坡长:指变坡点与变坡点之间的水平长度。

12、合成坡度:道路在平曲线路段,若纵向有纵坡且横向又有超高时,则最大坡度在纵坡和超高横坡

所合成的方向上,这时的最大坡度称为合成坡度。

13、经济运距:按费用经济计算的纵向调运的最大限度距离

14、免费运距:土方作业包括挖、装、运、卸等工序,在某一特定距离内,只按土石方数计价而不另

计算运费,这一特定距离称免费运距。

15、展线:采用延长路线的方法,逐渐升破克服高差。

16、放坡:按照要求的设计纵坡(或平均坡度)在实地找出地面坡度线的工作。

17、初测:是两阶段设计中第一阶段(初步设计阶段)的外业勘测工作。要点有: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

制测量、地形图测绘、路线勘测与调查、其他勘测与调查、初测内业工作。

18、定测:即定线测量,是指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外业勘测和调查工作。要点有:路线勘测、中桩高程

测量、横断面测量、地形测量、定测内业工作。

19、断链:桩号与实际里程不符的情况。(计算、测量错误;局部改线、分段测量等客观原因造成,

K22+110=K21+120.21,长链989.79米)

2、汽车行驶阻力有哪些?

1)滚动阻力:2)坡度阻力3) 空气阻力 4)惯性阻力 3、汽车行驶的必要条件(力学方面)是什么?

牵引平衡: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必须有足够的驱动力来克服各种行驶阻力。当驱动力与各种行驶阻力之代数和相等的时候,称为驱动平衡。 汽车行驶的两个条件

①必要条件(即驱动条件)―――牵引力必须能够克服各项行驶阻力,P P t ∑≥。 ②充分条件(附着条件)――引力必须≤轮胎与路面间的最大摩擦力,?d t G P ≤。 4、汽车由直线驶入圆曲线,转弯时的轨迹方程是什么?为什么缓和曲线才用回旋线?

回旋曲线方程:2

A =rl C =,l 为缓和曲线到任一点弧长,C 为参数。

原因有三:1、我国《标准》推荐的缓和曲线是回旋线。2、曲率按线形函数增大: A 越大,曲率r 越小,回旋线变化慢;A 越小,曲率r 越大,回旋线变化快. 3、满足行驶轨迹三条特征程度高 5、推导横向力系数U 的定义。U 对汽车行驶的稳定性、经济性、舒适性有何影响? 横向力与法向力(取车重)的比值。z F =G Y

Z

F F μ=

,一般取 (1)危及行车安全

汽车在弯道上行驶的基本前提是轮胎不在路面上滑移,要求横向力系数μ低于轮胎与路面之间所能提供的横向摩阻系数f: μ≤f (2)增加驾驶操纵的困难

弯道上行驶的汽车,在横向力作用下,弹性的轮胎会产生横向变形,使轮胎的中间平与轮迹前进方向形成一个横向偏移角,车速较高时,如横向偏移角超过5o 一般驾驶员就不易保持驾驶方向的稳定。 (3)增加燃料消耗和轮胎磨损 ,μ使车辆的燃油消耗和轮胎磨损增加 (4)行旅不舒适 ,μ值的增大,乘车舒适感恶化。μ的舒适界限,由0.11到0.16随行车速度而变化,车速高时取低值,车速低时取高值 6、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的线形特征是什么? 缓和曲线

1) 缓和曲线曲率渐变,设于直线与圆曲线间,其线形符合汽车转弯时的行车轨迹,从而使线形缓和,消除了曲率突变点。

2) 由于曲率渐变,使道路线形顺适美观,有良好的视觉效果和心理作用感。

3) 在直线和圆曲线间加入缓和曲线后,使平面线形更为灵活,线形自由度提高,更能与地形、地物及环境相适应、协调、配合,使平面布线更加灵活、经济、合理。 4) 与圆曲线相比,缓和曲线计算及测设均较复杂。 圆曲线线形特征:

1)曲线上任意一点的曲率半径R=常数,故测设比缓和曲线简便。

2)汽车在圆曲线上的行驶要受到离心力;在平曲线上行驶时要多占路面宽。 3)视距条件差,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4)较大半径的长缓圆曲线具有线形美观、顺适、行车舒适等特点。故常采用。 7、缓和曲线的作用是什么?制定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标准依据是什么?

作用:1)曲率连续变化,视觉效果好。(线形缓和),2)离心加速度逐渐变化,旅客感觉舒适(行车缓和) 3)超高横坡度逐渐变化,行车更加平稳(超高缓和) 依据:1)从控制方向操作的最短时间考虑 3s

2)离心加速度变化率应限制在一定范围内,把离心加速度的变化率控制在(..)/05063

m s 间较适当。

(ls 、Lh 表缓和曲线长度)

8、缓和曲线l s 与l f 的省略条件是什么?

公路 :1)直线与圆曲线间缓和曲线的省略 l s ①R≥R P ②四级公路 2)半径不同的圆曲线间缓和曲线的省略 l F

① R 小≥R P ② R 临

2)大于V≥40km/h 时,R>不设缓和曲线的最小R 时,可省,表3-7。 计算行车速度/(km/h)

80 60 50 40 不设缓和曲线的最小圆曲线半径/m

2000

1000

700

500

9、平面组合线性的类型?平面组合线性如何绘曲率图?

简单形曲线:当一个弯道由直线与圆曲线组合,直圆直。

基本形曲线:按直线-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直线的顺序组合的曲线 凸形曲线:两同向回旋曲线间不插入圆曲线而径相连接的组合形式 S 形曲线:两个反向圆曲线间用两个反向回旋线连接的组合形式 C 形曲线:同向曲线的两回旋线在曲率为零处径相衔接的形式

复合形曲线: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同向回旋曲线,在曲率相等处径相衔接的组合形式

复曲线: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半径不同,转向相同的圆曲线径相连接(l F=0)或插入缓和曲线(l F≠0)的组合曲线,后者又叫卵形曲线

10、对S型、凸型曲线的规定有哪些?构成平面基本型曲线的必要的几何条件?

S型要求:①S形相邻两个回旋线参数A1与A2宜相等。②(A1/A2)应<2,有条件(A1/A2)宜<1.5,当A2 ≤200时,A1与A2之比应小于1.5。③(R1/R2 )≤2为宜

凸形曲线:①必须满足的几何条件:2β0=α②凸形的回旋线的参数及其连接点的曲率半径,应分别符合容许最小回旋线参数和圆曲线最小半径的规定。③连接点附近最小0.3V的长度范围内,应保持以连接点的曲率半径确定的横坡度。

基本型:①满足几何条件②lS

左右③A的取值符合有关要求(R/3)≤A≤R

11、设计时,如何采用三种视距标准?为什么?

1) 高、一级公路应采用停车视距。因有中间分隔带,无对向车,故不存在会车问题。且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车道数均在4个车道以上,快慢车用划线分隔行驶,各行其道,也不存在超车问题。

2) 二、三、四级公路,满足会车视距。在工程特别困难或受其它限制地段,可采用停车视距,但必须采取分道行驶的措施。

3) 对向行驶的双车道公路,应根据需要并结合地形在适当的距离内设置具有超车视距的路段。

12、设置超高作用是什么?

为抵消车辆在曲线路段上行驶时所产生的离心力。当汽车行驶在设有超高的弯道上时,汽车自重分立将抵消一部分离心力,从而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13、加宽过度的方式有哪些?设计中如何确定加宽缓和段长度?

加宽过度方式

1)直线比例法:处理简单粗造,不圆滑美观,适用于一般二、三、四级公路。

2)切线法:适用于四级公路人工构造物路段。为消除加宽缓和段内侧边线与圆曲线起、终点的明显折点,采用路面加宽边缘线与圆曲线上路面加宽后边缘线圆弧相切的方法。

3)插入高次抛物线的方法:路面边缘线圆滑、顺适,适用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以及对路容有较高要求的二级公路。

加宽缓和段的长度LJ

①加宽所需的最小长度。在不设缓和曲线或超高缓和段时,应按渐变率1:15且≮10m的要求设置;

②设置超高缓和段l C时,l J = l C;③设置缓和曲线l S时,l J= l S。

14、无中间带的公路,超高过度的方式有哪些?有中间带的公路,超高过度的方式有哪些?

1)公路

①无中间带的公路a.绕内边缘旋转,简称边轴旋转b.绕中线旋转,简称中轴旋转。c.绕外边缘旋转。

②有中间带的公路a.绕中间带的中心线旋转。b.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c.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

③分离式公路超高过渡方式可视为两条无中间带的公路分别予以处理。

2)城市道路

单幅路路面宽度及三幅路机动车道路面宽度宜绕中线旋转;

双幅路路面宽度及四幅路机动车道路面宽度宜绕中间分隔带边缘旋转,使两侧车行道各自成为独立的超高横断面。

15、简述纵断面设计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如何选择竖曲线半径?

(1)准备工作

绘出①地面线②平面直线、平曲线示意图

写出①桩号②地面标高③沿线土壤地质

熟悉和掌握全线有关勘测设计资料

领会设计意图和要求。

(2)标注控制点

1)控制性的“控制点” 控制路线必须通过它或限制从其上、下方通过。

2)参考性的“控制点” 叫经济点。考虑各横断面上横向填挖基本平衡的经济点。

(3)试坡试坡应以“控制点”为依据,照顾多数“经济点”。要点为:“前后照顾,以点定线,反复比较,以线交点”。

(4)调坡

1)结合选线意图

2)对照技术标准或规范整方法:有抬高、降低、延长、缩短纵坡线和加大、减小纵坡度等。

(5)核对有控制意义的特殊横断面上进行。如选择高填深挖、挡土墙、重要桥涵及人工构造物以及其它重要控制点的断面等。

(6)定坡就是把坡度值、变坡点位置(桩号)和高程确定下来。i SJD H

坡度值取值到0.1%。变坡点桩号调到整10米桩上。

变坡点的高程是根据路线起点的设计标高由已定的坡度、坡长依次推算而来。

(7)设计竖曲线 根据道路等级和情况,确定竖曲线半径,并计算竖曲线要素。 (8)高程计算 路基施工高度=设计标高—地面标高“+”,填方 “—”,挖方。 半径的选择

1) 应符合标准规定。

2) 在不过分增加土石方工程量的情况下,为使行车舒适,宜采用较大的竖曲线半径。 3) 按外距控制选择半径: 2

E

R =

4) 按切线长度选择半径。ω

T

R 2=

5)选择竖曲线半径不宜过大,否则将使竖曲线过长而不利于施工和排水。 6) 夜间行车交通量较大的路段,选择半径时应适当加大。

16、纵坡与竖曲线设计各项标准规定考虑的因素是什么?应满足的标准有哪些? (1)公路纵坡设计一般要求 1)符合《标准》的有关规定。

2)平原、微丘地形的纵坡应均匀、平缓;丘陵地形的纵坡应避免过分迁就地形而起伏过大;山岭、重丘地形的沿河线,应尽量采用平缓的纵坡,坡度不宜大于6%;越岭线的纵坡应力求均匀,越岭展线不应设置反坡。

3)纵面线形应与地形相适应,设计成视觉连续、平顺而圆滑的线形,并重视平纵面线形的组合。 4)纵坡设计应结合自然条件综合考虑。

5)纵坡设计为保证路基稳定,应尽量减少深路堑和高填方,在设计中争取填挖平衡。

6)纵坡设计应结合道路沿线的实际情况和具体条件进行设计,并适当照顾农业机械、农田水利等方面的要求。

(2)城市道路纵坡设计一般要求

1)纵断面设计应参照城市规划控制标高并适应临街建筑立面布置及沿路范围内地面水的排除。 2)为保证行车安全、舒适,纵坡宜缓顺,起伏不宜频繁。

3)山城道路及新辟道路的纵断面设计应综合考虑土石方平衡、汽车运营经济效益等因素,合理确定路面设计标高。

4)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行驶的车行道,宜按非机动车爬坡能力设计纵坡度。 5)纵断面设计应对沿线地形、地下管线、地质、水文、气候和排水要求综合考虑 。

竖曲线设计的一般要求

1)宜选用较大的竖曲线半径。视觉良好,可参照表4-13。

2)同向竖曲线应避免“断背曲线”。

3)反向曲线间,一般由直坡段连接,也可径相连接。

4)竖曲线设置应满足排水需要。

17、公路与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各有哪些?

路基横断面组成:

(1)一般组成

1)行车道:供各种车辆行驶部分的总称。

2)路肩:位于行车道外缘至路基边缘,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构造物。

3)中间带: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上用于分隔对向车辆的带状构造物。

4)边坡:为保证路基稳定,在路基两侧具有一定坡度的坡面。

5)边沟:为汇集和排除路面、路肩及边坡流水在挖方或低填方路基两侧设置的纵向排水沟。

(2)特殊组成

l)应急停车带:当硬路肩的宽度<2.25米时设置,间距不宜大于500m,宽度3.50m,长度不小于30m。2)爬坡车道(:在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上,当纵坡较大时,设置的供慢速上坡车辆行驶用的车道。其宽度一般为3.5m。

3)变速车道:在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服务区等处设置的,供车辆驶入或驶离高速车流的加速或减速车道。其宽度一般为3.5m。

4)错车道:四级公路,当采用4.5m的单车车道路基时,在适当的可通视的距离内设置的供车辆交错避让用的一段加宽车道。

5)护坡道:当路堤较高时,为保证路基边坡稳定,在取土坑与坡脚之间,沿原地面纵向保留的有一定宽度的平台。

6)碎落台:在路堑边坡坡脚与边沟外侧边缘之间或边坡上,为防止碎落物落入边沟而设置的具有一定宽度的纵向平台。

7)截水沟:在地面线较陡的挖方路段,为拦截山坡上流向路基的水,在路堑坡顶以外设置的水沟。

城市道路横断面一般由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绿带、排水设施及各种管线工程等组成。

18、土石方断面面积计算方法有哪些?土石方调配的要求是什么?

计算方法 (1)积距法

∑==+++=+++=n

i i n n h b bh bh bh A A A A 12121 (5-1)

∑hi 是用“卡规”法或用“纸条法”来求积距。纸条法用于求大积距。 (2)坐标法

∑=++-=

n

i i i i i y x y x A 1

11)(2

1

精度较高,方法较繁,适用于计算机。坐标原点随定。 土石方调配的一般要求 1)先横后纵。

2)纵向调运的最远距离一般应小于经济运距。 3)借方、弃土方应与借土还田、整地建田相结合。

4)土石方调运的方向应考虑桥涵位置和路线纵坡对施工运输的影响。

5)不同性质的土石方应分别调配,以做到分层填筑。可以以石代土,但不能以土代石。 6)回头曲线部分应先作上下线调配。

7)土石方工程集中的路段,可单独进行调配。

19、城市道路一二三四板块的特点和适用条件各是什么?城市道路规划技术指标有哪些? 20、沿溪线、越岭线、山脊线的布线要点? 沿溪线布线要点

1)解决好路线与水的关系是沿溪线布局的关键。

2)平面主要是解决择岸、跨河问题,纵面主要是解决线位的高低问题。 越岭线布线要点

克服高差是越岭线的关键。因此,在布线时,应以纵面为主导安排路线,结合平面线形和路基的横向布置进行。

越岭线布线要点:如何处理好垭口选择、过岭标高和展线布局三个问题。 山脊线布线要点 1)控制垭口选择 2)侧坡选择

3)试坡布线 ① 垭口间平均纵坡不超过规定 ② 垭口间有支脉相隔 ③ 垭口间平均纵坡超过规定时 21、越岭线哑口选择考虑的因素是什么?越岭线展线的基本形式及特点各是什么?

因素:① 垭口的高低。② 垭口的位置。 ③ 垭口两侧地形和地质条件。④ 垭口的地质条件。

展线基本形式和特点:

1)自然展线是以适当的坡度,顺着自然地形,绕山咀、侧沟来延展距离,克服高差。当山坡平缓、地质稳定时,路线利用有利地形以小于或等于平均纵坡(5~5.5%)均匀升坡展线至垭口特点是:平面线形较好,里程短,纵坡均匀,但由于路线较早地离开河谷对沿河居民服务性差,路线避让艰巨工程和不良地质的自由度不大。

优点是走向符合路线基本方向,行程与升降统一,路线最短。与回头展线相比,线形简单,技术指标一般也较高,路线不重叠,对行车、施工、养护均有利。

缺点是避让艰巨工程或不良地质的自由度不大,只有调整坡度这一途径。

2)回头展线当控制点间的高差大,靠自然展线无法取得需要的距离以克服高差,或因地形、地质条件限制,不宜采用自然展线时,路线可利用有利地形设置回头曲线进行展线。路线沿溪至岭脚,然后利用平缓山坡用回头曲线展线升坡至垭口。特点是:平曲线半径小,同一坡面上下线重叠,对施工、行车和养护都不利,但能在短距离内克服较大的高差,并且回头曲线布线灵活,利用有利地形避让艰巨工程和地质不良地段比较容易。优点是便于利用有利地形,避让不地形地址和地质和难点工程。缺点是在同一坡面上,上、下线重叠,尤其是靠近回头曲线前后的上、下线相距很近,对于行车、施工、养护均不利。

3)螺旋展线当路线受到限制,需要在某处集中地提高或降低某一高度才能充分利用前后有利地形时,可采用螺旋展线。螺旋展线一般多在山脊利用山包盘旋,以旱桥或隧道跨线;也有的在峡谷内,路线就地迁回,利用建桥跨沟跨线实际就是一种路线转角>360°的回头展线形式。特点是:路线利用有利的山包或山谷,在很短的平面距离内就能克服较大的高差。优点:路线舒顺,比回头曲线有更好的线形,纵坡较小,行车质量较好;缺点:因需修建旱桥或隧道,工程费用较高。螺旋展线可有上线桥跨和下线隧道两种方式。

22、城市道路网的结构形式有哪四种类型?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1)方格网式路网

1)适用于地势平坦地区的城市。

2)优点是方格网式路网划分的街坊整齐,有利于建筑布置。这种路网交通分散,灵活性大。

3)缺点是对角线方向的交通不便;如果方格网式路网密度大,则交叉口多;旧城区的方格网式路网由于道路狭窄,功能不分,不能适应现代化城市交通发展的需要。如果方格式路网较均匀,尚可组织单向交通以缓解道路交通紧张的状况。

4)为解决方格网式路网对角线方向的交通不便,可在方格网上增加对角线道路,既形成方格对角线路网系统。

(2)放射环式路网

1)概念--放射环式路网城中心向四周引出若干条放射干道,并加上一个或几个环城干道组成。适用于大城市及特大城市。

2)优点是有利于市中心与各分区、郊区、市区外围相邻各区之间的交通联系。

3)缺点是在市中心区容易造成机动车交通集中,有些地区之间的联系需绕行,交通灵活性不如方格网好。如果在小范围采用放射环式路网。则可能形成许多不规则街坊,不利于建筑布置。

为了分散过于集中的市中心区交通,可布置两个以上的中心,亦可将某些放射干道布置于二环或三环上。

(3)自由式路网

1)概念--自由式路网一般是由于城市地形起伏,道路结合地形选线而形成,部分山区城市采用这种路网。

2)优点是充分结合自然地形,对自然环境和景观的破坏较少,节约道路工程造价。

3)缺点是绕行距离较大,不规则街坊多,建筑用地较分散。

(4)混合式道路网

1)概念--混合式路网是结合城市用地条件,将上述三种结构形式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结构形式,又称综合式路网。

2)特点--该结构是一种扬长避短的较合理的形式,如能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则可以较好地组织城市交通。

23、断链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在测量过程中,因局部改线或事后发现量距计算错误,或在分段测量中由于假定起始里程而造成全线或全段里程不连续,以致影响路线实际长度时,统称为“断链”。断链有“长链”与“短链”之分,当原路线桩号里程长于地面实际里程时叫“短链”,反之叫“长链”。

原因:1计算和丈量发生错误造成的2 局部改线、分段测量等客观原因造成的

1、砌体结构:用砖、石或砌块为块材,用砂浆砌筑的结构为气体结构;砌体结构按采用的块材不同分为:砖砌体、石砌体、砌块砌体三大类;

2、砌体结构的优点:材料来源广泛、易于就地取材;耐火性和耐久性好、使用年限长;砌体尤其是砖砌体的保温、隔热性能好节能效果明显;砌体结构较钢混结构可以节约水泥、钢材、木材、造价低廉、可以连续施工;缺点:自重大、抗拉、抗弯、及抗剪强度低、抗震及抗裂性能差、砌筑工作繁重、黏土砖用量很大、占用农田;

3、砌块与砂浆的作用:砌块构成砌体的主要材料、砂浆是

将砌体中的块体连成一个整体,因抹平块体表面而促使应力的分部较为均匀,同时砂浆填满块体间的缝隙,减少了砌体的透气性,提高了砌体的保温性能与抗冻性能,

4、砂浆的分类及性能指标:按成分可分为无塑性掺料的(纯)水泥砂浆、有塑性掺料(石灰浆或黏土浆)的混合砂浆以及不含水泥的石灰砂浆、黏土砂浆、石膏砂浆等非水泥砂浆;按重力密度可分为:重砂浆和轻砂浆;砂浆的可塑性是砂浆的重要性能指标。

5、按照砌体的作用、砌筑方法和材料的不同,砌体分为承重砌体与自承重砌体,空心砌体和空斗砌体,砖砌体,砌块砌体及石砌体,无筋砌体和配筋砌体。

6、配筋砌体的概念、分类、优点及用途:就是在用砌块砌筑墙体时在一定部位加放钢筋,以保证墙体等的受力合理性,和墙体的整体性;分类:配筋砖砌体和配筋砌块砌体,其中配筋砖砌体又可分为网状配筋砖砌体、钢筋混凝土面层或钢筋砂浆面层组合砖砌体、砖砌体和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组合墙;配筋砌块砌体又可分为约束配筋砌块砌体和均匀配筋砌块砌体。

7、轴心受压砌体的破坏特征:砌体受压破坏过程分为三个阶段:1.从加载到个别砖出现裂缝,大约在极限荷载的50~70%时,其特点为不加载,裂缝不发展。2.形成贯通的裂缝,大约在极限荷载的80~90%时,特点是不加载裂缝继续发展,最终可能发生破坏。3.破坏,被竖向裂缝分割成的小柱失稳破坏。

8、影响砌体抗压强度的因素:块体与砂浆的强度等级;块体的尺寸与形状;砂浆的流动性、保水性及弹性模量;砌筑质量与灰缝厚度;

9、轴心受拉、弯曲受拉及剪切破坏的砌体构件的破坏形态:受拉两种:(1)砌体在轴心拉力作用下,构件一般沿齿缝截面破坏,此时砌体的抗拉强度主要取决与块体与砂浆直接的粘结强度并与齿缝破坏面水平灰缝的总面积有关;(2)砌体沿块体与竖向灰缝截面破坏,此时主要取决块体的强度等级;受弯三种:(1)沿齿缝破坏取决于砂浆强度;(2)沿水品通缝截面破坏取决于砂浆与块体的粘结强度也与砂浆的强度有关(3)沿块体与竖向通缝破坏取决于块体的强度等级;受剪有三种:(1)剪压破坏(2)剪压破坏(3)斜压破坏。

10、影响砌体抗剪强度的主要因素:块体与砂浆的强度等级,垂直压应力,砌筑质量,试验方法。

17、砌体局部受压破坏形态:⑴因纵向裂缝发展而引起的破坏⑵劈裂破坏⑶与垫板直接接触的砌体局部破坏;砌体局部受压时抗压强度有明显的提高的原因:因为周边砌体的约束作用会使局部受压区域的极限强度提高,在混凝土中也存在类似现象。

18、砌体局部受压时:直接受压的局部范围内的砌体抗压强度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一般认为这是由于存在“套箍强化”和“应力扩散”作用;

20、梁端有效支承长度:梁端下部的纵筋到屋面的距离;计算:a0=10√h/f

21、网状配筋可以阻止砖砌体受压时横向变形和裂缝的发展,从而提高受压承载力,砖砌体的水平灰缝中设置水平钢筋网片可以提高砌体构件的受压承载力

22、配筋砌块砌体:是在砌体中配置一定数量的竖向和水平钢筋,使钢筋和砌块砌体形成整体,共同工作。配筋砌块砌体的强度高、延性好、可用于大开间和高层建筑。

23、混合结构房屋的的结构布置方案:(1)纵墙承重方案(2)横墙承重方案(3)纵横墙承重方案(4)内框架承重方案(5)底部框架结构承重。(

25、地下室墙体计算的特点:a.地下室墙体静力计算一般为刚性方案b.由于墙体较厚,一般可不进行高厚比验算c.地下室墙体计算时,作用于外墙上荷载,除上部墙体传来的荷载、顶板传来的荷载和地下室墙自重以外,还有土侧压力、水压力,有时还有室外地面荷载。

27、静力计算方案种类:刚性方案η<0.3;弹性方案η>0.77;刚弹性方案0.35

28、验算墙、柱高厚比的原因:验算墙体的高厚比是为了防止施工过程和使用阶段中的墙、柱出现过大的挠曲,轴线偏差和丧失稳定;满足高厚比限值的要求是从构造上保证受压构件稳定性的重要措施,也是确保墙、柱应具有足够刚度的前提。

29、高厚比验算考虑因素:1、砂浆强度等级、2、砌体类型、3、砌体截面刚度、4、构件重要性和房屋使用情况、5、构造柱间距及截面、6、横墙间距、7、支承条件

30、常用砌体过梁的种类:常用的过梁有砖砌过梁和混凝土过梁两类,砖砌过梁按其构造不同又分为砖砌平拱和刚筋砖过梁。

31、过梁上的荷载有:梁板荷载、墙体荷载;

32、圈梁作用①增强房屋的整体性和空间刚度②防止地基不均匀沉降而使墙体开裂③减少振动作用对房屋产生的不利影响④与构造柱配合有助于提高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34、挑梁的破坏形态:倾覆破坏、挑梁下砌体局部受压破坏、挑梁自身破坏;

35、挑梁的计算内容:(1)挑梁的抗倾覆验算、(2)挑梁下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3)挑梁构件本身的承载力计算(悬臂梁)

37、墙体的主要构造措施:

38引起砌体结构墙体开裂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如何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答:引起砌体结构墙体开裂的主要因素有:1)因为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墙体裂缝:措施:1、合理设置沉降缝:体型复杂,高差较大的部位;2、加强基础和上部结构的整体刚度:例如设置圈梁,基础用交叉条形基础;3、结构处理措施:例如减轻墙体自重,提高墙体的抗剪强度等

2)因为温度和收缩变形引起的墙体裂缝:措施:1、按规范规定,设置伸缩缝;2、屋面设保温、隔热层;采用装配式有檩条体系钢筋混凝土屋盖及瓦材屋盖;在钢筋混凝土屋面板与墙体圈梁的接触面设置水平滑动层;3、除门窗过梁外,设钢筋混凝土窗台板,在顶、底层应通长设置;4、按规范要求在墙转角、纵横墙交接处等容易出项裂缝的部位,加强构造措施。5、施工时可设后浇带;加强养护;屋面施工宜避开高温季节。

3为什么砌体的抗压强度远小于单块块体的抗压强度?

答:1)块体在砌体中处于压、弯、剪的复杂受力状态,由于块体表面不平整,加上砂浆铺的厚度不匀,密实性也不均匀,致使单个块体在砌体中不是均匀受压,且还无序地受到弯曲和剪切作用,由于块体的抗弯、抗剪强度远低于抗压强度,因而较早地使单个块体出现裂缝,导致块体的抗压能力不能充分发挥,这是块体抗压强度远低于块体抗压强度的主要原因2)砂浆使得块体在横向受拉,从而降低了块体的抗压强度;3)竖向灰缝中存在应力集中,因为竖向灰缝不可能饱满,使得块体受力不利。

19为什么砂浆强度等级高的砌体抗压强度比砂浆的强度低?而对砂浆强度等级低的砌体,当块体强度高时,抗压强度有比砂浆强度高?

答:砂浆强度等级高,砌体的抗压强度也高,低强度等级的砂浆将使块体横向受拉,反过来,块体就使砂浆在横向受压,使得砂浆处于三向受压状态,所以砌体的抗压强度可能高于砂浆强度;当砂浆强度等级较高时,块体与砂浆间的交互作用减弱,砌体的抗压强度就不再高于砂浆的强度。

19 当梁端支承处局部受压承载力不满足时,可采取哪些措施?

答:当梁端支承处局部受压承载力不满足时,可采取:1.可通过在梁端下设置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刚性垫块,以增加梁对墙体的局部受压面积,同时设置刚性垫块又可以保证梁端支承压力有效传递。

2.梁下设置垫梁(要求垫梁长度大于

3.14h0)

3什么是配筋砌体?配筋砌体有哪几类?

答:在砌体中配置受力钢筋的砌体结构,称为配筋砌体结构;没有配置受力钢筋的砌体结构,称为无筋砌体结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