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信息科技合格考知识点

高一信息科技合格考知识点

高一信息科技合格考知识点
高一信息科技合格考知识点

信息科技基础

一、信息与信息技术

㈠、信息的基本知识

1、信息的概念:信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信息是一种资源,可用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各种

形式表达出来

* 信息是必须通过载体来呈现,同一信息可以用不同的载体来传送和存储

* 文字、消息的本身并不是信息,其所蕴含的内容才是信息。科学知识也是信息

* 数据与信息的关系:数据包含的内容是信息,数据是信息的载体

* 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三大资源:信息、物质、能量

:

2、信息的特征:传载性、共享性、可处理性、时效性

* 传载性:信息可以传递,并在传递中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都是信息的载体,用于承载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的物质也是信息的载体

* 共享性:信息的共享不会产生损耗,还可广泛传播,使更多的人共享

* 可处理性:信息可以被加工、传输、存储,特别是经过人的分析、综合和提炼等加工,可以增加它的使用价值

* 时效性:信息只有准确又及时,才具有价值

3、常见的信息技术:感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技术、控制技术

* 信息技术(IT):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实现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显示信息、分配信息等的相关技术。计算机和网络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主体,促进其高

速发展

* 感测技术:获取信息的技术,如指纹识别系统、OCR字符识别软件、电子温度计等

(

* 通信技术:传递信息的技术,如广播技术

* 计算技术:处理信息的技术,包括对信息的编码、运算、判断等

* 控制技术: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和逻辑判断的基础上作出决策并对操作对象实施控制

4、信息的处理过程:信息获取(收集)、信息存储、信息加工、信息表达(发布)

5、信息科技的发展及影响

* 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光学计算机、生物计算机、光传输技术、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3G)

㈡、信息与数字化

1、信息的数字化(信息编码)

{

* 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数进行运算和存储,要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首先要把待处理的信息用二进制数来表示。把各种形式的信息转化为二进制数形式的过程就是信息的数字化,或者称信息的编码。

数字化是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基础

2、数制及数制之间的转换

* 计算机内部处理信息采用二进制,其基本单位字节(B),1B=8bit(二进制位)

* 二进制的特点:物理器件容易实现、运算规则简单、识别可靠性高

* N位二进制数有2n种二进制编码, N位二进制数的最大值:2n-1

① 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乘权求和) 例:2=10

1 * 25 + 0 * 24 + 0 * 23 + 1 * 2

2 + 0 * 21 + 1 * 20 + 1 * 2-1 + 1 * 2-2 =

② 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整数部分:除2取余, 逆序排列) 例:(37)10 —

...... 1 ...... 0 ...... 1 ...... 0 0

(1)

③ 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小数部分:乘2取整, 顺序排列) 例:10=2

*2= 0 *2= 1 *2= 1 ⑶ 二进制数的运算

① 算术运算(+、—、*、/、^、DIV 或\、MOD ) /

运算规则:0+0=0、0+1=1、1+0=1、1+1=10

② 关系运算:True 、False (>、<、=、>=、<=、<>) ③ 逻辑运算:True 、False (NOT 、AND 、OR ) 3、字符的编码

* 英文、数字、符号、汉字、声音、图形等在计算机内按一定编码规则用二进代码表示。 * 数字与英文字母编码普遍采用字符编码是ASCII 码(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用7位二进制数表示一个字符,存储时占用1个字节,最多表示128个字符(ASCII 码比较大小:数字<大写英文字母<小写英文字母) * 由于汉字数量较多,每个汉字至少用两个字节存储

* 计算机中对汉字进行统一编码,我国对汉字编码采用的是汉字国标码 *

* 汉字编码包括输入码、内码与字形码。常见的输入码:区位码、音码、形码、音形码。同一个汉字对应的输入码不唯一,内码是唯一的

* 点阵式字形码的编码过程及占用存储空间的计算

例:用16×16点阵表示一个汉字的字形码,存储时占16*16/8=32字节 4、声音的编码

* 常用的声音编码方式是脉冲编码调制(PCM),它需要经过采样、量化和编码等步骤 * 计算机中,将模拟声音信号转换成二进制编码即数字信号的部件是声卡 * 采样频率越高,量化级数越多,存储声音的数据量也就越大

例:CD 音频格式采用的采样频率为,量化的值用16位二进制数表示,立体声双声道,每秒数据量的计算

公式为:*1000*16*2/8=176400B (

5、图像的编码

* 计算机中图像一般分为两大类:矢量图和位图。矢量图:文件较小,无论放大、缩小或旋转都不会失真,缺点是难以表现色彩层次丰富的逼真图像效果。位图:图像按行列分割成许多的点,称为像素。位图格式一般有BMP 、TIF 、GIF 、JPG 等。GIF :压缩比较高,文件较小,用于网页,可制作动态图像。JPG :压缩比很高,失真不明显,彩色静态图像格式。TIF :非失真的压缩格式,通常用于较专业用途 * 像素的数量就是图像的分辨率,像素越多,图像就越清晰,文件就越大

* 图像的数字化原理:一幅位图图像可以看成是由许多点(像素)组成的,每个像素有一种颜色,每一种

格式每个像素的二进制位数

黑白 1 bit

^

256色8 bit (1B)

16位(增强色)16 bit (2B)

24 位24 bit (3B)

32位(真彩色)32bit (4B)

,

例:一幅分辨率为800×600像素,用24位二进制数表示的彩色图像具有144万个字节(800*600*24/8=1440000B)的数据量

6、数据的压缩

* 数据压缩实质:采用特殊的编码方式来保存数据,去除大量冗余的信息

* 数据压缩作用:使数据占用的存储空间相对减少,且便于网上传输。

* 常见的压缩方法:无损压缩和有损压缩。无损压缩:对压缩后的数据进行还原,还原后的数据与原来的数据完全相同。适用于程序数据和文档文件的压缩。常见的无损压缩软件:WinZip、WinRAR。有

压缩格式(有损压缩)非压缩格式

/

图像JPEG、JPG静态、GIF动态、TIF非失真BMP

音频MP3、WMA、RA、MIDI WAV

视频MPEG、WMV、RM、ASF、MID、VCD、

DVD

AVI

* 计算机系统组成:硬件、软件——缺一不可

㈠、计算机硬件系统

1、冯·诺依曼体系及五大逻辑部件

⑴冯·诺依曼体系:二进制与“存储程序”的思想。计算机采用二进制运算;程序和数据一样存放在存

储器中,由计算机自动控制执行。即计算机硬件不必为某一应用而专门设计,只需

改变软件就可使计算机完成不同应用

* 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美国,名ENIAC

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触摸屏、话筒、数码相机、摄像头、Modem等/

输出设备:打印机、显示器、触摸屏、绘图仪、音箱、Modem等

外存储器(容量大,速度慢):磁盘<软、硬盘>、U盘、光盘、闪存卡、磁带等⑵硬件五大组成存储器

内存储器(容量小,速度快) ROM:只读不写,断电信息不丢失

RAM:可读可写,断电信息丢失(占内存大部分)运算器

核心部件

中央处理器(CPU)

控制器

<

鼠标接口

打印机接口@

网线接口

键盘接口显示器接口USB接

声卡接口* 主机

?

?

?

?

?

?

?

?

内存储器

控制器

运算器

中央处理器

* 运算器:完成数据二进制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 控制器:协调并控制计算机各部件按指令序列执行指定的操作

* 存储器:存放程序和数据

* 输入设备:用于将信息转换成二进制码送入计算机

* 输出设备:用于输出计算机的处理结果转换成各种形式输出

,

* 输入设备输入的信息存储在(内)存储中,输出设备输出的信息取自于(内)存储器,运算器处理的信息来自于(内)存储器,运算器处理的结果存储在(内)存储器,控制器每次分析的指令取自于(内)存储器

* 读盘:从磁盘上取出信息(如从硬盘上把数据传回计算机)

* 写盘:向磁盘存储信息

* 外存储器既可作为输入设备,也可作为输出设备:当写盘时作为输出设备,读盘时作为输入设备。读写盘是以内存为参照对象,数据从内存出来传送到外存是输出或叫写盘,数据从外存传送到内存是输入或叫读盘

* 总线:计算机内部各部件之间信息传输通道,分控制总线(传递控制信号)、数据总线(传递数据信息)与地址总线(传递地址信息)

* 存储器容量单位及换算:字节(B)是最基本单位,一个字节放一个英文或一个数字,二个字节放一

个汉字,也可用KB、MB、GB、TB

TB

GB

MB

KB

B

1024

1024

1024

1024

1024

1024

1024

1024

÷

?

÷

?

÷

?

÷

?

===

===

===

===

一级进制1024,二级进制10242,三级进制10243,小单位

÷

?

===大单位

* 多媒体技术:计算机将文字、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多种数据融为一体

2、计算机硬件的基本配置

* 常用的计算机硬件:CPU、内存、键盘、鼠标、主板、显卡、硬盘、U盘等

* CPU的主要性能指标:主频(单位通常是Ghz或Mhz)、字长、高速缓存

* 存储器主要性能指标:存储容量<软盘、光盘(CD:700MB;DVD:)、硬盘(40-320GB)、优盘(32MB

—16GB)、内存(256MB、512MB、1GB、2GB)>

* 显示器的基本性能指标:屏幕尺寸、分辨率

㈡、计算机软件系统

1、软件的分类

系统软件:WINDOWS XP、DOS、UNIX、FOXPRO、高级语言等

,

* 软件分类及关系支持

应用软件:WORD、WPS2000、EXCEL、IE、AUTOCAD、杀毒软件等

* 指令:计算机执行一步运算或判断的命令

* 程序:针对某一实际需要而编写指令序列

* 软件:程序连同有关文档资料

* 系统软件:是计算机设计者或生产商提供的使用和管理计算机的软件

* 操作系统:是控制与管理软、硬件资源、为其他软件提供支持。常见的操作系统:Windows(窗口图形界面OS)、DOS、Unix、Linux、Mac OS

* 应用软件:为完成某种应用或解决某类问题而编制的专用程序。常见的应用软件:办公软件(WPS、Office);多媒体制作和播放应用软件(图像处理Photoshop、视频编辑Premiere、动画制作

Flash、多媒体创作Authorware、Director等、视频播放Real Player、Mediaplayer等);网络

应用软件(电子邮件客户端Outlook Express、Foxmail);网页制作FrontPage、Dreamweaver);

管理信息系统(MIS);实时控制系统

* 常用软件:下载工具:NetAnts(网络蚂蚁)、迅雷、Flashget(网际快车)、看图软件:Acdsee、截图软件:SnagIt、光盘刻录软件:Nero-Burning Rom、Easy CD

* 最简单的全屏截屏:

* 计算机语言分类:机器语言(通用性差,计算机能直接识别)、汇编语言(通用性差,计算机不能直接识别)、高级语言(通用性好,计算机不能直接识别)如Visual Basic、Pascal、C、C++、Delphi、

JAVA等

2、常用软件的安装:硬盘分区和格式化、操作系统、驱动程序、应用软件(有选择安装应用软件,先安装

杀毒软件、压缩软件、办公软件、其它应用软件)

* 设备驱动程序的功能:让硬件设备能正常工作的程序。通常硬件设备只有在驱动程序安装后才能使用,

但有些硬件设备插上就能正常工作,不是这些设备不用驱动程序而是这些设备

的驱动程序已经包含在操作系统中,操作系统会自动安装

* 软件安装程序通常名为:或

* 常用安装类型: 典型安装、完全安装、最小安装、自定义安装

* 软件卸载:使用软件自带的卸载功能(Uninstall)、使用控制面板—>添加或删除程序

#

三、网络基础

㈠、网络基础知识

* 计算机网络: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分散、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互联起来,遵循某种约定进行通信,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发

展结合的产物

1、网络的组成要素:计算机设备、通信线路及连接设备、网络协议

* 计算机设备处理信息,通信线路及连接设备传输信息、网络协议提供对信息准确传输的规范和保障

2、网络的功能: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共享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分布式处理

3、网络的分类

⑴按规模、覆盖范围和通信距离分: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

<

* 广域网常常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因特网是目前最大的广域网。局域网一般局限在房间、大楼或园区内,特点:距离短、延迟小、数据速率高、传输可靠。校园网属于局域网

⑵按拓扑结构分:星型(常用)、环型、总线型、网状型、树型

⑶按传输介质分:有线、无线

4、网络的硬件

⑴网络设备及作用

* 常见的网络设备:网卡(接入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必须安装网卡)、调制解调器(Modem电话线连接上网)、集线器(Hub接收数据只有一台计算机,传输效率与安全性低,逐渐淘汰)、交换机(Switch独享带宽,速率提高)、路由器(Router可连接多个网络)是网络中负责数据中转、信号放大以及网络互联的设备

:

⑵网络传输介质

* 通信线路(传输介质)是网络中传输信息的通道,分为有线的和无线的。有线:双绞线(最常见,传输距离有限)、同轴电缆(传输数字和模拟信号,长距离,比双绞线传输速率更高)和光缆(传输速率更高,抗星型?

环型

总线型

干扰性更强,更适合远距离传输);无线:电磁波,主要有无线电波、微波和红外线等 5、网络协议

⑴ 网络协议: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的规则,提供对信息准确传输的规范和保障 ⑵ 常用的网络协议

① TCP(传输控制协议):为应用程序提供可靠的通信连接,使一台计算机发出的字节流无差错地发往网络

上的其他计算机

② IP(网际协议):提供网间连接的完善功能,规定了数据传输时的基本规则 ③ HTTP :超文本传输协议 |

④ FTP(文件传输协议):用于上传或下载文件 ⑤ TELNET :远程登录协议

⑥ 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邮件发送协议 ⑦ POP3(电子邮局协议):邮件接受协议 ⑧ IPX/SPX 、NETBEUI :局域网常用协议 ㈡、因特网基础知识

* 因特网(Internet),又称国际互连网,是一个全球性的计算机信息通信网络,是连接全世界成千上万台计算机的网络集合,是当今最大的国际性计算机互联网络。因特网不受任何国家的管理与控制,是独立、自治的,是最大的广域网 1、因特网协议 `

* TCP/IP 协议:访问因特网必须安装使用TCP/IP 协议,TCP/IP 是一组网络协议,是因特网核心协议。作用:规范网络上的所有通信设备,尤其是一个主机与另一个主机之间的数据往来格式及传送方式

2、IP 地址和域名 ⑴ Internet 地址??

????最高层域名

机构名网络名:计算机名文字格式域名一标识:因特网上计算机的唯

数字格式地址)()(IP

⑵ IP 地址的表示:采用IPV4协议,是一个32位二进制数,分成4组,每组8位,书写用十进制数值0-255

之间,中间用小数点分隔

* IPV6:128位二进制数,新一代IP 地址协议,解决IP 地址数量不够用问题 ⑶ IP 地址包括: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同一物理网络上所有主机用同一个网络地址,主机地址不同(1-254

之间)

⑷ 常用的三类IP 地址:A 类地址:第1字节是网络地址,后3字节是主机地址;用于规模大的网络

(10.0.0.0-)

B 类地址:前2字节是网络地址,后2字节是主机地址;用于中等规模的网络

(-)

?

C 类地址:前3字节是网络地址,最后1字节是主机地址;用于规模小的网络

(-)

⑸ 域名:每个域名由若干个子域组成,子域和子域之间用小数点隔开

* 每一个域名对应一个IP 地址,但并不是每个IP 地址都有一个域名与之相对应

* 常见域名后缀的含义:com 商业机构、edu 教育机构、gov 政府机构、net 网络组织或机构、org 非赢

利组织机构、cn 中国、sh 上海

* DNS (域名服务器):实现域名和IP 地址的转换

⑹ 网络故障检测常用命令:ipconfig :显示本机的IP 地址

ping :获取网络中任何主机的IP 地址

ping 某IP 地址或域名:检测网络连通情况(网络通Replay from …/ 网

络不通Request timed out)

)

tracert :检测路由情况

3、因特网的接入方式

⑴ 拨号上网:要有电话线、Modem ;特点:数据传输速率较低、接入稳定性较差 * 拨号上网是直接拨号到因特网服务提供商(ISP),由其负责这个拨号请求 ⑵ ADSL(非对称数字用户线):上行、下行传输速率不同,带宽独享

⑶ 有线通接入(Cable-Modem):利用有线电视网络,无需拨号,开机即在线,带宽共享

⑷ 光纤接入(FTTB+LAN):上网的速率可达10~100Mbps ,带宽利用率高,共享式带宽,网速较快 ⑸ 无线接入:不受地域约束、环境变化、通信不便利等条件的限制 {

* 传输速率:传输数据的速率以每秒钟所传的二进制位数来表示,简写bps

1Kbps=1024bps 1Mbps=1024Kbps 1Gbps=1024Mbps 1Tbps=1024Gbps

例:下载500MB 的文件,下载速度256Kbps ,下载需要多少小时(500*1024*8/256/60/60) ㈢、因特网应用

1、万维网(WWW ,简写Web):许多信息资源相互链接成的一个世界范围的信息网,其信息资源以网页

的形式供用户访问,采用超文本传输协议。即由因特网上网页所组成的网络

* Internet 提供服务?????

?

?

???

???????????????-网络会议服务电子公告牌系统等即时通信服务信息浏览:万维网

扩充服务远程登录文件传输基本服务BBS :MSN、QQ WWW et Te FTP mail E ln *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用于WWW 服务器传送超文本到地浏览器的传送协议

* HTML :超文本标记语言

* 常用浏览器:IE 、Netscape Navigator 、Mozilla 、Firefox 2、统一资源定位器

* 网址——统一资源定位器URL ?

??域名/路径/文件名书写:协议:径、文件名组成:协议、域名、路

//(除协议、域名外其它可省)

3、搜索引擎

* 利用搜索网站:谷歌google 、百度baidu 、雅虎yahoo ( 可进行不知具体网址信息查阅,搜索时可采

用关键字搜索(又称全文搜索)与目录搜索两种方式,列出相匹配网页清单,多个关键字之间必须加空格或连接符号

* 多关键字搜索中,使用逻辑连接符号:and 、+:同时包含两个关键词的信息

or 、|:包含两个关键词中任意一个或全部的相关信息 -、not :不包含连接在后面的关键词的信息 双引号:精确查找

4、电子邮件:用户名@域名

* 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功能是把电子邮件先送至发送人的电子邮件服务器中,然后该服务器再将

邮件发送至接收人的电子邮件服务器中

* POP3(电子邮局协议):功能是帮助接收人将邮件从他的电子邮件服务器接收到自己的计算机中 * 电子邮件的发送、接收及邮箱的申请必须在连通因特网的前提下才能进行 {

5、文件传输(FTP)

⑴ 文件传输的基本思想:客户机利用类似于远程登录的方法登录到FTP 服务器,然后利用该机文件系统

的命令进行操作

⑵ 常用的专用FTP 软件:CuteFtp 、LeafFTP 、WS_FTP 等

⑶ 从FTP 服务器上传下载文件的方法:FTP ://文件服务器的IP 地址或域名 四、信息安全与道德规范 ㈠、信息安全

1、信息安全意识的建立

⑴ 信息安全:主要是确保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可用性和可控性。 :

⑵ 影响信息安全的主要因素: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对信息安全危害最大的是计算机病毒和黑客

⑶ 维护信息安全的措施:安装防病毒软件和防火墙、定期升级,及时更新、定期备份重要数据、掌握一

定的防病毒和黑客的技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如设置密码、不泄露个人信息、不运行来历不明的程序或使用盗版软件、不打开来历不明的邮件等)

2、计算机病毒及特征:以危害系统为目的的特殊的计算机程序。具有寄生性、隐蔽性、潜伏性、传染性、

破坏性

3、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⑴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①存储设备,如软盘、移动硬盘和光盘等②计算机网络传播③点对点通信系

统(如QQ、MSN)和无线通信传播

⑵感染计算机病毒的主要表现:计算机运行速度明显减慢,出现无意义的画面、无端死机或反复重启、

系统内存或硬盘容量大幅减少、磁盘扇区无端增多等等

⑶防治计算机病毒的主要策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思想

⑷防治计算机病毒的主要措施:手工检测、自动检测

)

①不运行来历不明的程序或使用盗版软件

②对外来的存储介质(软、硬盘、优盘等)或软件要进行病毒检测,确认无毒后才可使用

③对重要的系统盘、数据盘以及磁盘上的重要信息要经常备份

④网络计算机用户要遵守使用规定,不要轻易下载和使用网上的软件,也不要打开来历不明的电子邮件,

特别是邮件中的附件

⑤对操作系统要经常检查系统漏洞,打好补丁并进行相应的安全设置

⑥安装并启动防病毒卡或防病毒软件,时刻监视系统的各种异常并及时报警,以防病毒的侵入

⑦在网络环境下,应安装防火墙

㈡、知识产权

1、软件版权的保护:提高知识产权意识,尊重软件著作权,杜绝使用盗版软件

*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规定:开发的软件不论是否发表,不论在何地发表,均享有著作权

* 引用他人著作应注明出处

2、各类侵权行为的辨别和抵制

㈢、网络道德

* 因特网最大的特点:开放性和自主性

1、虚假信息和不良信息的识别

2、良好的网络道德的养成

.

*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算法与程序设计

一、算法基础

㈠、算法的概念和特点

1、算法的概念:为解决某一问题而设计的确定的有限的步骤

2、算法的主要特征:有穷性、确切性、可行性、有0个或多个输入、有一个或多个输出

* 有穷性:一个算法必须保证执行有限步骤之后结束

* 确切性:算法的每一步骤必须有确切的含义,不能含糊的、模棱两可

:

* 可行性:算法的每一步骤都能有效地执行,并得到确定的结果(无二义性)

* 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需求分析(做什么)、设计算法(怎样做)、编写程序、上机调试与维护㈡、算法的描述方法

1、算法的描述方法:自然语言、流程图、程序、伪代码

2

㈢、算法描述中的语句构成

1、常量、变量和数组

⑴ 常量:指在程序执行过程中事先设置、其值不发生改变的量,即一个具体的数值

⑵ 变量:指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取值可以改变的量,一般用字母表示,由变量名、变量值与存储单元三

部分组成。在计算机内部一个变量对应了一个相应的存储单元。常用类型:数值型(整型、实型等)、字符型、布尔型(T 、F )

* 变量命名规则:只能由字母、数字和下划线三类字符组成,但第一个字符必须是字母,字母大小写都

可以

* 变量赋值的格式:变量←常量或变量←变量,变量=常量或变量=变量

* 变量赋值的功能:将赋值号右边常量的值或变量的值存放在左边变量名对应的存储单元中,成为左边

变量的值

a

变量名:存储单元的标记 * 变量的作用:①读取:先通过变量名找到相应的存储单元,再从存储单元中读取数据,读取操作完成

后,变量的值不发生改变

②赋值:把一个具体的值存放到指定的存储单元中

例:c=c+1首先从变量c 中取出数据,加1,将结果送回到变量c 中

* 变量的特点:①先赋值,后使用②可以反复使用——取之不尽③可以重新赋值,赋值即覆盖

* 赋值语句:变量=<表达式>或变量←<表达式>或变量:=<表达式>,先运算,后赋值(右边赋值左边,变量

必须先赋初值才可用)

⑶ 数组:一种特殊的变量,它在内存中位置是连续的,每一个存储单元对应一个数组元素,用来存储一

批类型、作用相同的数据

* 组成数组的各个变量称为数组的元素,一个数组变量中的各个元素拥有一个共同的数组变量名,通过下标(一个从1开始的整数值)指出数组变量中的各个元素,也指出了该元素在数组变量中的位置。下标可以是常量、变量、表达式,两端用方括号括起来。数组元素可以赋值,也可参与运算。利用数组中各个元素下标连续性特点,采用循环结构对各个元素进行赋值或运算

* 区分数组变量、数组变量名、数组元素、数组元素名、数组元素下标、数组元素值等概念。 2、 运算符、函数和表达式 *

TRUE FALSE FALSE TRUE

TRUE

FALSE TRUE:

FALSE

TRUE TRUE TRUE TRUE

FALSE FALSE`

FALSE

FALSE

A not A

TRUE FALSE

FALSE@

TRUE

INT(X)向下舍入取整、SQR(X)算术平方根

例:ABS(-16)=16、INT=4、INT=-5、SQR(16)=4

⑶表达式:指用运算符将常量、变量连接起来有意义的式子

* 表达式的类型:算术表达式(值是一个具体的数值)、字符表达式、关系表达式(值为TRUE或FALSE)、逻辑表达式(值为TRUE或FALSE)

㈣、算法的结构:顺序、分支、循环三种结构,理论已证明任何算法都可以用这三种结构及其嵌套来表示。三种结构都只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

* 算法解决问题的环节:①分析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数据(条件)——输入

②确定要计算机解决什么问题,即“做什么”——处理(计算)

|

③明确最后得到的结果——输出

1、顺序结构的描述和运用

* 顺序结构:最简单的一种结构,严格按先后顺序执行各个步骤,不可随意颠倒

(

2、分支结构的描述和运用

* 分支(条件)结构:根据对某个条件的判断结果选择不同的支路执行,在两个支路中必须且只能选择一条执行。分支结构分为单分支和双分支两种

* 分支结构流程图特点:必须有判断框和汇聚点,判断框是选择的开始,汇聚点是选择的结束。判断框

有一个入口和两个出口,而分支结构只有一个入口,即判断框的入口,一个出

口,即汇聚点的出口

<

:

* 分支的嵌套

3、循环结构的描述和运用

* 循环(重复)结构:对某些操作进行重复执行的结构,有当循环和直到循环两种。当循环结构的特点:当条件成立时,重复执行循环体;当条件不成立时,不执行循环体并立即退出循环。

直到循环的特点是:重复执行循环体;直到条件成立时退出循环。当循环:先判断

循环条件再执行循环体,当循环条件不成立,循环体可能一次也不执行;而直到循

环:先执行循环体再判断循环条件,循环体至少被执行一次。

* 循环结构流程图特点:有判断框,判断框内为循环条件;有返回判断框或循环体的流程线;循环结构

只有一个入口,一个出口

\

* 循环次数:INT((终值-初值) /步长)+1

* 循环结构三要素:循环初始状态、循环体(重复执行的步骤)和循环条件(判断是否执行循环体的条件),这三个方面互相联系,改变其中一个,将可能引起其他方面的改变

* 循环问题,分析时要注意:

1、确定循环体,即哪些事情要重复执行

2、确定循环变量,用循环变量来控制循环开始与结束

3、循环三要素:

①在循环结构前,循环变量设置初值;

②条件的表示,在条件表达式(关系表达式或逻辑表达式)中

要包含循环变量与循环变量的终值

③循环体中包含改变循环变量值的语句(否可能造成死循环)

* 分析循环结构算法的运行结果:列表法、功能分析法

* 控制循环的方法:计数法、标志法

* 循环结构易出现问题:死循环、随意改变循环体中各操作的执行次序

4、计数器、累加器、累乘器

⑴计数器:初值一般赋值为0,c=0:c=c+1

⑵累加器:初值一般赋值为0,s=0:s=s+i

⑶累乘器:初值一般赋值为1,s=1:s=s*i

5、三种结构的混合使用

⑴分支结构的嵌套

⑵循环结构中嵌套分支结构

⑶循环结构的嵌套

* 二重循环:外循环运行一次,内循环执行整个循环。外层循环变量i的变化频率低于内层的循环变量j,且外层进入下一次循环时,内层循环变量j的值恢复到初始状态1。因此在设计算法时,

要避免把内层循环变量初值的设定放在外层循环之前

* 最值问题(在若干数据中寻找最大值或最小值):两数比较法、三数比较法(采用分支结构的嵌套)、擂台

法(采用循环结构嵌套分支)

* 在N个数中寻找最值,只要比较N-1次即可

二、算法实例

* 常用算法:枚举算法、解析算法、递推算法(如数列问题)、排序、查找

* 数列问题:弄清项、项数、前n项的和;找项与项数的函数关系(如x=3*i-2)、找后项与前项的关系(如x=x+3)

㈠、解析法

1、解析法的特点

2、解析法的运用

㈡、枚举法

1、枚举法的特点

/

2、枚举法的运用

例“水仙花数”的算法:

1、将100变量X;

2、分离出X的百位A,十位B,个位C;

3、A*100+B*10+C=A*A*A+B*B*B+C*C*C吗

如果成立,则输出结果;

4、变量X+1X,并返回到2,直至X>999为止

㈢、排序:将若干个无序的数据按照降序或升序的次序排列

1、冒泡排序的原理

㈣、查找

1、顺序查找的原理

2、顺序查找的算法

3、对分查找的原理

三、程序设计

㈠、程序的语句:使用QB语言

1、变量(包括数组)定义

⑴变量定义:DIM 变量名AS 类型

例:DIM a,b AS Integer

⑵数组说明语句:DIM 数组名(最大下标值)

例:a数组的第5个元素中放一个值为8的数即a(5)=8

a是数组名;a(5)表示a数组的第5个数组元素,a(5) 是数组元素名;圆括号内的5是该数组元素下标;8是放在该元素中的值,即是a数组第5个元素的数组元素值

2、运算符、表达式

3、输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注释语句

⑴输入语句:INPUT <“提示字符串”>,变量名

INPUT 数组元素名

例:INPUT a

INPUT a,b

INPUT a(i)

INPUT a(5)

INPUT “A=”,a

⑵输出语句:PRINT <“提示字符串”> 输出表达式1,;输出表达式2,;……

* 注意:

,表示横向输出,并有一定的分隔空间

;表示横向输出,没有一定的分隔空间即紧挨输出

没有分隔符,即输出后就换行

只有PRINT;无输出表达式,表示空一行

例:PRINT a

PRINT a,b

PRINT a(i)

PRINT a(5)

PRINT “A=”,a

⑶赋值语句:变量名=表达式

数组元素名=表达式

例:a(5)=8

i=i+1

a=5

c=a+b

⑷注释语句:REM注释内容或’注释内容

* 一行中写多条语句用:隔开,如i=i+1:s=s+i

4、分支语句、循环语句

⑴分支语句:I F语句

①单分支:IF 条件THEN

条件成立执行的语句块

END IF

②双分支:IF 条件THEN

条件成立执行的语句块

EISE

条件不成立执行的语句块

END IF

* 注意:I F与END IF的配套使用,有几个I F就有几个END IF

⑵循环语句

①FOR—NEXT语句的一般格式:FOR 循环变量=初值T0 终值

循环体

NEXT 循环变量

* 步长为1可省略

②Do—Loop语句的一般格式(当循环):DO WHILE 条件

循环体

LOOP

③Loop Until语句的一般格式(直到循环):DO

循环体

LOOP UNTIL 条件

* 注意:当循环和直到循环的循环体中必须包含能使条件发生翻转的命令,否则会导致死循环当循环的条件真,就循环;条件假,就退出循环;

直到循环的条件假,就循环;条件真,就退出循环;

㈡、用程序实现算法

1、解析算法的实现

2、枚举算法的实现

小学信息技术第01册教案

第一课信息与信息技术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更充分地了解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观看“神奇的信息世界”光碟 教学准备:1、调试每台计算机 2、打开计算机并由教师机控制 教学过程: 一、新授 师:这节课,大家来学习了计算机在生活中的应用。你注意到了吗我们生活在一个神奇的信息世界中。现在让我们一起进入神奇的世界,好吗 生:好! 师:启动“神奇的信息世界”。 (让学生来观看,老师边解说) 师:观看影片后,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吗 (让学生来讲一讲自己的想法。) 二、这里有一些例子都说明计算机在当今社会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请大家填一填:下列图中计算机在做什么 三、想一想 1、你在什么地方见过计算机 2、你认为计算机还能做些什么事 第二课初识好朋友---计算机教学目的:认识计算机各个部件,理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概念。 教学内容:学习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计算机在生活中的应用。

哪位同学能来谈一谈具体应用方面。 师:好,你来。 生:(略) 师:好,你也来谈谈。 生:(略) 师:同学们都谈得不错,接下来,我们来共同认识一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好吗 生:好。 二、新授 师:现在,让世纪博士给我们讲讲计算机的家史吧。 (老师启动光碟,让学生观看) 师:通过观看影片,同学们学习了什么呢对计算机了解了多少呢 生:我知道了。 师:那你来说说。 生:一台计算机(电脑)是由硬件与软件组成的。 师:哪硬件是什么呢 生:老师,我来说。 师:好,你来说。 生:硬件主要由主机、键盘、鼠标、显示器等组成。 师:哪软件又是什么呢 生:老师,我来说。 师:好,你来说。 生:软件是人编写的程序,专为完成某一项任务而设计,是智慧的结晶,用不同软件可以让计算机完成不同的任务。 师:同学们,今天学了可真不少。接下来我们来做一做下面的题目。 三、做一做。 通过世纪博士的讲解,我们认识了计算机的硬件,知

人教版高一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时间和位移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知识点总结 了解打点计时器的构造;会用打点计时器研究物体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通过分析纸带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及其某时刻的速度;学会用图像法、列表法处理实验数据。 一、实验目的 1.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学会用打上的点的纸带研究物体的运动。 3.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二、实验原理 ⑴电磁打点计时器 ①工作电压:4~6V的交流电源 ②打点周期:T=0.02s,f=50赫兹 ⑵电火花计时器 ①工作电压:220V的交流电源 ②打点周期:T=0.02s,f=50赫兹 ③打点原理:它利用火花放电在纸带上打出小孔而显示点迹的计时器,当接通220V的交流电源,按下脉冲输出开关时,计时器发出的脉冲电流经接正极的放电针、墨粉纸盘到接负极的纸盘轴,产生电火花,于是在纸带上就打下一系列的点迹。 ⑵由纸带判断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 0、1、2…为时间间隔相等的各计数点,s1、s2、s3、…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若△s=s2-s1=s3-s2=…=恒量,即若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恒量,则与纸带相连的物体的运动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⑶由纸带求物体运动加速度的方法

三、实验器材 小车,细绳,钩码,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或打点计时器),低压交流电源,导线两根,纸带,米尺。 四、实验步骤 1.把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如图所示。 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滑轮,并在细绳的另一端挂上合适的钩码,试放手后,小车能在长木板上平稳地加速滑行一段距离,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它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 3.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让小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 取下纸带, 换上新纸带, 重复实验三次。 4.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舍掉开头的比较密集的点子, 确定好计数始点0, 标明计数点,正确使用毫米刻度尺测量两点间的距离,用逐差法求出加速度值,最后求其平均值。也可求出各计数点对应的速度, 作v-t图线, 求得直线的斜率即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五、注意事项 1.纸带打完后及时断开电源。 2.小车的加速度应适当大一些,以能在纸带上长约50cm的范围内清楚地取7~8个计数点为宜。 3.应区别计时器打出的轨迹点与人为选取的计数点,通常每隔4个轨迹点选1个计数点,选取的记数点不少于6个。 4.不要分段测量各段位移,可统一量出各计数点到计数起点0之间的距离,读数时应估读到毫米的下一位。 常见考法 纸带处理时高中遇到的第一个实验,非常重要,在平时的练习中、月考、期中、期末考试均会高频率出现,以致在学业水平测试和高考中也做为重点考察内容,是选择、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同学们要引起重视。 误区提醒 要注意的就是会判断纸带的运动形式、会计算某点速度、会计算加速度,在运算的过

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大纲

目录 Ⅰ、考试性质 (1) Ⅱ、考试说明 (1) Ⅲ、测试内容与要求 (5) Ⅳ、模拟试卷与答案 (11) 试卷一(信息技术基础) (11) 试卷二(信息技术基础) (18) 试卷三(多媒体技术应用) (25) 试卷四(多媒体技术应用) (29) 试卷五(网络技术应用) (33) 试卷六(网络技术应用) (37) 参考答案 (41)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在教育部指导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国家考试,是依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行的终结性考试,旨在全面反映高中学生在各学科所达到的学业水平。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进行普通高中课程管理,督促学校认真执行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规范教育教学行为的重要手段。 Ⅱ、考试说明 1.指导思想。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遵循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致力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进一步提升,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要求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要考试内容,适度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反映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和新的科学思想,关注信息技术与社会进步的协调发展,增强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与责任感,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2.命题依据。2012年贵州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学业水平考试,以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信息技术)(实验)》和《贵州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为命题依据。 2.考试范围。依据《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信息技术)(实验)》,我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范围为必修学分规定的学习内容,即必修模块内容和一个选修模块的内容。根据我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现状和实际情况,考生可从“选修2:多媒体技术应用”和“选修3:网络技术应用”中任意选择一个模块进行考试。 3.考试标准。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次考试将学业水平要求定为三级标准,在不同内容上对学生有不同的要求。 A级:对应于了解水平与模仿水平——再认或回忆事实性知识;识别、辨别事实或证据;列举属于某一概念的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在原型示范和他人指导下完成操作。 B级:对应于理解水平与独立操作水平——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独立完成操作;在评价和鉴别基础上的调整与改进;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等。 C级:对应于迁移应用水平与熟练操作水平——归纳、总结规律和原理;将学到的概念、原理与方法应用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建立不同情境之间的合理联系等。根据需要评价、选择并熟练操作技术和工具。 4.考试形式。考试采用局域网环境下的无纸化上机考试,实行闭卷方式。考生使用考试软件、通过上机实际操作进行答卷。考生的试卷由计算机从题库中随机抽取试题智能生成,考生答题的所有过程全部在计算机上进行。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

信息技术基础(必修)复习资料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知识点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信息的概念 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 ☆信息与载体密不可分,没有无载体的信息,没有载体便没有信息,信息必须通过载体才能显示出来。 二、信息的一般特征 1、载体依附性 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且,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信息按载体不同可分为(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视频)。 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使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的特点。 2、价值性 ☆信息是有价值的,人类离不开信息。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信息与物质、能量不同,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它可以满足人们精神领域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GPS:全球定位系统 ☆另外,信息又是可以增值的。 ☆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而有些信息的价值则可能尚未被我们发现。 3、时效性 信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如交通信息,天气预报等。时效性与价值性紧密相连,信息如果没有价值也就无所谓时效了。 4、共享性----信息不同于物质、能量的主要方面 信息共享一般不会造成信息的丢失,也不会改变信息的内容。 1、2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 一、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 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指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 2、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 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可靠的保证; 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出现和普及?,进一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信息技术在不断更新,但一些古老的信息技术仍在使用,不能因为出现了新的信息技术就抛弃以前的信息技术。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人性化)和(大众化),其中人性化是大众化的基础,大众化的最根本原因在于(人性化)。. 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图形用户界面使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的内容在可视性和操控性方面大大改善。 (1)、虚拟现实技术:3D游戏等。 (2)、语音技术:语音识别技术(ASR)和语音合成技术(TTS)。 (3)、智能代理技术: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如Office助手、电子商务(EC)等。 GUI:图形用户界DOS:磁盘操作系统CPU:中央处理器EC:电子商务 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小学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复习题1

小学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复习题1 选择题: 1、关于信息的概念,信息是一种(资源)。 A、物质 B、资源 2、Windows操作系统中快捷键的使用能够节约大量的时间,粘贴命令的快捷键为(Ctrl+V )。 A、Ctrl+C B、Ctrl+V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系统软件的是(Windows )。 A、Windows B、Word 4、Word是一种(文字处理软件)。 A、文字处理软件 B、教育软件 5、输入汉字时如果拼音输错了,按下(BackSpace )键,可以删除错误的拼音字母。 A、BackSpace B、空格 6、一台计算机一般包括四部分(键盘、鼠标、显示器、主机箱)。 A、CPU、显示器、主机箱、键盘 B、键盘、鼠标、显示器、主机箱 7、按快捷键+的功能是(保存文件)。 A、删除文字 B、保存文件 8、计算机的显示器属于(输出设备)。 A、输入设备 B、输出设备 9、CPU是(中央处理器)。 A、内存 B、中央处理器 10、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人为编制的特殊的计算机程序)。 A、特殊的生物病毒 B、人为编制的特殊的计算机程序 11、发现计算机染有病毒后,较为彻底的清除方法是(重新格式化磁盘)。 A、关机 B、重新格式化磁盘 12、根据软件的用途,计算机软件一般可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A、系统软件和非系统软件 B、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13、键盘上的Fl,F2……是(功能键)。 A、功能键 B、数字键 14、全世界最著名的计算机网络是(因特网)。 A、渔网 B、因特网 15、电子邮件的昵称叫(E-mail )。 A、E-mail B、调制解调器 16、关于鼠标的错误概念是(鼠标是用来播放声音的)。 A、鼠标是用来播放声音的 B、鼠标最常用的是左键 17、Enter键叫做(回车键)。 A、退格键 B、回车键 18、左手的中指应放在键盘上的(D )键上。 A、J B、D 19、移动鼠标到窗口某一角,当光标变成45°的双向箭头时,将鼠标向外拖动,窗口将改变(高度和宽度)。 A、位置 B、高度和宽度 20、假设Windows桌面上已经有某应用程序的图标,要运行该程序,可以()。 A、用鼠标左键单击该图标 B、用鼠标左键双击该图标 21、显示器的作用是()。 A、可以打印 B、显示输入信息、计算机工作过程、计算机处理结果 22、画图中()工具栏包括文件操作、粘贴、撤消和恢复等按钮。 A、常用 B、格式

高一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题库(含答案)

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题库 一、选择题: 1. 如果你正在研究一个课题,希望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相关的专业资料。你觉得利用下面哪种媒介最合适?(A) A.网络B.报纸C.D.电视 2. 在互联网上BBS是指(C) A.文件传输协议B.聊天室C.电子公告板D.新闻组 3. 下列关于甄别微博信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A.经过认证的名人微博发布的信息是真实的B.经过认证的机构发布的信息是真实的C.微博上信息有真有假,要注意甄别 D.我们可以通过认证的官方微博求证信息的真伪 4. 在日常生活中,不属于信息资源管理的是(C)。 A.每隔一段时间整理更新一次家里的电话号码本 B.整理个人电脑中的资料,将不同类型的资料存放在不同的文件夹中 C.用数码相机拍照片 D.根据自己的喜好,整理浏览器中的收藏夹 5. 数据库管理系统中的查询功能是(B)。 A.可有可无的B.必不可少的C.多余的D.没有意义的 6. 下列(C)是Excel文件的扩展名。 A..doc B..ppt C..xls D..htm 7. 要建立一个“校庆”的主题网站,下面较为合理的网站制作过程是(D)。 ①收集反馈、评价修正②确定主题、设计目标③规划内容结构、收集加工素材④选择适当工具、实际制作 A.③②①④ B.②①④③ C.①③②④ D.②③④① 8. 要建立一个“计算机病毒和防治”的主题网站,下面过程较为合理的顺序是(B)。 ①规划内容结构、收集加工素材②确定主题、设计目标③收集反馈、评价修正④选择适当工具、加工制作 A.③②①④ B.②①④③ C.①③②④ D.②③④① 9. 利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类的某些思维活动,如模式识别、医疗诊断、机器证明等,这些应用属于(C)应用。 A.分布计算B.自动控制C.人工智能D.远程教育 10. 下列关于信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 A.信息在计算机中是以二进制形式存储和处理的 B.信息本身是一些有形物质,如人体、报纸、书等 C.信息必须以某种记录形式表示出来,如语音、文字、符号声音等 D.信息必须寄存在某种传播媒体之中,如纸张、声波等 11. 下列不属于信息技术范畴的是(C)。 A.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B.网络技术、模式识别技术

高一信息科技合格考知识点

信息科技基础 一、信息与信息技术 ㈠、信息的基本知识 1、信息的概念:信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信息是一种资源,可用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各种 形式表达出来 * 信息是必须通过载体来呈现,同一信息可以用不同的载体来传送和存储 * 文字、消息的本身并不是信息,其所蕴含的内容才是信息。科学知识也是信息 * 数据与信息的关系:数据包含的内容是信息,数据是信息的载体 * 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三大资源:信息、物质、能量 2、信息的特征:传载性、共享性、可处理性、时效性 * 传载性:信息可以传递,并在传递中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都是信息的载体,用于承载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的物质也是信息的载体 * 共享性:信息的共享不会产生损耗,还可广泛传播,使更多的人共享 * 可处理性:信息可以被加工、传输、存储,特别是经过人的分析、综合和提炼等加工,可以增加它的使用价值 * 时效性:信息只有准确又及时,才具有价值 3、常见的信息技术:感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技术、控制技术 * 信息技术(IT):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实现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显示信息、分配信息等的相关技术。计算机和网络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主体,促进其高 速发展 * 感测技术:获取信息的技术,如指纹识别系统、OCR字符识别软件、电子温度计等 * 通信技术:传递信息的技术,如广播技术 * 计算技术:处理信息的技术,包括对信息的编码、运算、判断等 * 控制技术: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和逻辑判断的基础上作出决策并对操作对象实施控制 4、信息的处理过程:信息获取(收集)、信息存储、信息加工、信息表达(发布) 5、信息科技的发展及影响 * 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光学计算机、生物计算机、光传输技术、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3G) ㈡、信息与数字化 1、信息的数字化(信息编码) * 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数进行运算和存储,要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首先要把待处理的信息用二进制数来表示。把各种形式的信息转化为二进制数形式的过程就是信息的数字化,或者称信息的编码。 数字化是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基础 2、数制及数制之间的转换 * 计算机内部处理信息采用二进制,其基本单位字节(B),1B=8bit(二进制位) * 二进制的特点:物理器件容易实现、运算规则简单、识别可靠性高 * N位二进制数有2n 种二进制编码, N位二进制数的最大值:2 n -1 ①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乘权求和)

《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复习题库演示教学

所属语言:计算机基础 试卷方案:第一章 一、填空共29题 第1题 在计算机CPU中,使用了一种称为触发器的双稳态电路来存储比特,1个触发器可以存储____个比特。 答案:1 ===或== 一 第2题 计算机指令是一种使用____代码作以及操作对象的位置。 答案:二进制 第3题 在计算机内部,带符号二进制整数是采用____码方法表示的。 答案:补 第4题 PC机上使用的外存储器主要有:硬盘、优盘、移动硬盘和____,它们所存储的信息在断电后不会丢失。 答案:光盘 第5题 二进位数进行逻辑运算110∨101的运算结果是____。 答案:111 第6题 在用原码表示带符号整数"0"时,有"1000...00"与"0000...00"两种表示形式,而在补码表示法中,整数"0"的表示形式有____种。 答案:1 ===或== 一 第7题 在计算机内部,8位带符号二进制整数(补码)可表示的十进制最小值是____。 答案: -128 第8题 在计算机内部,8位带符号二进制整数可表示的十进制最大值是____。 答案:127 第9题 计算机中1个字节为____个二进位。 答案:8 ====或===== 八

第10题 带符号整数使用二进位表示中的____位表示该数的符号,"0"表示正数,"1"表示负数。 答案:最高 ===或=== 第一位 ==或== 首位 ===或== 左边第一位 ==或=== 左起第一位 第11题 二进位数1011与0101进行减法运算后,4位二进位数结果是____。 答案:0110 第12题 与八进制数377等值的二进制数是____。 答案:011111111 =====或==== 11111111 第13题 与十进制数 165 等值的十六进制数是____。 答案:A5 第14题(1.0分)题号:1203 难度:中第1章 与十进制数63等值的八进制数是____。 答案:77 第15题 与十六进制数FF等值的二进制数是____。 答案:11111111 第16题 若A=1100,B=0010,A与B运算的结果是1110,则其运算可以是算术加,也可以是逻辑____。答案:加 第17题 在表示计算机内存储器容量时,1GB等于____MB。 答案:1024 第18题 二进制数10100用十进制数表示为____。 答案:20 第19题 带符号整数最高位使用"0"、"1"表示该数的符号,用"____"表示负数。 答案:1

人教版高一下册物理知识点

人教版高一下册物理知识点 人教版高一下册物理知识点(一) 一、曲线运动 (1)曲线运动的条件: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跟其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曲线运动的特点:在曲线运动中,运动质点在某一点的瞬时速度方向,就是通过这一点的曲线的切线方向。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这是因为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不断变化的。做曲线运动的质点,其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不为零,一定具有加速度。 (3)曲线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方向和速度方向不在一直线上,且一定指向曲线的凹侧。 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深刻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物体的实际运动往往是由几个独立的分运动合成的,由已知的分运动求跟它们等效的合运动叫做运动的合成;由已知的合运动求跟它等效的分运动叫做运动的分解。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基本关系: 1、分运动的独立性; 2、运动的等效性(合运动和分运动是等效替代关系,不能并存); 3、运动的等时性; 4、运动的矢量性(加速度、速度、位移都是矢量,其合成和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互成角度的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的判断 合运动的情况取决于两分运动的速度的合速度与两分运动的加速度的合加

速度,两者是否在同一直线上,在同一直线上作直线运动,不在同一直线上将作曲线运动。 ①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仍然是匀速直线运动。 ②一个匀速直线运动和一个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是曲线运动。 ③两个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仍然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④两个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可能是直线运动也可能是曲线运动。当两个分运动的初速度的合速度的方向与这两个分运动的合加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线上时,合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否则是曲线运动。 2、怎样确定合运动和分运动 ①合运动一定是物体的实际运动 ②如果选择运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则参照物的运动和物体相对参照物的运动是分运动,物体相对地面的运动是合运动。 ③进行运动的分解时,在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前提下,类似力的分解,要按照实际效果进行分解。 3、绳端速度的分解 此类有绳索的问题,对速度分解通常有两个原则①按效果正交分解物体运动的实际速度②沿绳方向一个分量,另一个分量垂直于绳。(效果:沿绳方向的收缩速度,垂直于绳方向的转动速度) 4、小船渡河问题 (1)L、Vc一定时,t随sinθ增大而减小;当θ=900时,sinθ=1,所以,当船头与河岸垂直时,渡河时间最短, (2)渡河的最小位移即河的宽度。为了使渡河位移等于L,必须使船的合速度V的方向与河岸垂直。这是船头应指向河的上游,并与河岸成一定的角度θ。根据三角函数关系有:Vccosθ─Vs=0.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2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 1.[单选题1分]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信息的是哪一项。(B ) ?A、十字路口红绿灯发出的信号 ?B、电视机 ?C、电视里报道的新闻 ?D、股票操作软件中的K线表明的情况 2.[单选题1分]2012年4月30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两颗北斗导航卫星并成功组网,传回了大量的数据信息,这是( D)的过程。 ?A、信息存储 ?B、信息加工 ?C、信息处理 ?D、信息采集 3.[单选题1分]浏览网络信息的常用工具是下列选项中的哪一项。( B ) ?A、图形查看程序 ?B、IE浏览器 ?C、Flash播放程序 ?D、记事本 4.[单选题1分]欲将某软件的序列号保存在一个文件中,使用下面(D )软件所产生的文件最小。 ?A、Flash ?B、PowerPoint ?C、PhotoShop ?D、记事本 5.[单选题1分]我要在上海买房子,但现在我却收到一条成都售房的短信,我应以下列选项中的哪一项作为鉴别此信息的重点。(C )

?A、多样性 ?B、时效性 ?C、适用性 ?D、共享性 6.[单选题1分] 在工具栏中按钮“”的功能是下列选项中的哪一项。( B ) ?A、复制 ?B、粘贴 ?C、保存 ?D、建立超级链接 7.[单选题1分]在Word的菜单中,经常有一些命令是暗淡的,这表示( D)。 ?A、应用程序本身有问题 ?B、系统运行出故障 ?C、这些命令在当前状态下有特殊效果 ?D、这些命令在当前状态中暂时不起作用 8.[单选题1分]下列选项中的哪一项可以用来直观表现数据间的相对关系。(B ) ?A、在Word文件中插入表格 ?B、在Excel文件中把表格中的数据转换成图表 ?C、在PowerPoint文件中插入普通表格 ?D、在网页文件中插入表格 9.[单选题1分]在Excel中,下列选项中的哪一项是减少小数位数的按钮。( C ) ?A、 ?B、

高一信息技术会考必背知识点

信息技术会考必背知识点 一、信息与信息技术 1、信息概念的几种说法 (1)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指的是有新内容或新知识的消息 (2)信息是区别于物质和能量的第三类资源 (3)利用文字、符号、声音、图形等形式作为载体,通过各种渠道传播的信号、消息或报道等内容,都可以称之信息。(学会区分信息(内容)和载体(物体)) (4)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 2、信息的传播过程: 信息发出方—用何载体—以何途径—信息接收方—接收效果及作用 (信源)(信息传递)(信宿) 3、信息的载体形式: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符号、视频、动画等 4、信息的基本特征(能够根据实例分析信息的特征) ①依附性:信息必须依附一定的载体表现出来,如:看到蚂蚁搬家可以知道快下雨了 ②价值性:信息能够满足人们某些方面的需要,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③时效性:如: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④共享性:一个信息可以由多人进行分享;如:网络上的信息被人下载和利用 ⑤真伪性:“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诸葛亮“空城计” ⑥可处理性(可增值性):玉不琢,不成器。孟浩然的诗词多为反复修改、推敲而成 ⑦传递性:一传十,十传百。 5、什么是信息技术(英文缩写:IT) 信息技术包括四个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的核心与支柱)、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石)、传感技术。 6、五次信息技术革命先后顺序 ①语言的使用,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信息技术) ②文字的创造,信息的存储和传递首次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 ③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保证 ④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进一步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⑤电子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了数字化的信息时代。 7、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大全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知识点大全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必修一知识点大全 1.参考系 ⑴定义: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⑵对同一运动,取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的结果可能不同。 ⑶运动学中的同一公式中涉及的各物理量应以同一参考系为标准,如果没有特别指明,都是取地面为参考系。 2.质点 ⑴定义:质点是指有质量而不考虑大小和形状的物体。 ⑵质点是物理学中一个理想化模型,能否将物体看作质点,取决于所研究的具体问题,而不是取决于这一物体的大小、形状及质量,只有当所研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很小,可以将其形状和大小忽略时,才能将物体看作质点。 ⑴物体可视为质点的主要三种情形: ①物体只作平动时; ②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尺度时; ③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效果时。 3.时间与时刻 ⑴时刻:指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表示为某一点。

⑵时间:指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为两点间线段的长度。 ⑶时刻与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某一位置相对应,时间与物体运动过程中的位移(或路程)相对应。 4.位移和路程 ⑴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是一个矢量,物体的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其大小就是此线段的长度,方向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⑵路程: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是一个标量。 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5.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 ⑴速度:是表示质点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它等于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⑵平均速度:物体所发生的位移跟发生这一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t v x =,平均速度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相应位移的方向。 ⑶瞬时速度: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其方向就是物体经过某有一位置时的运动方向。 6.加速度 ⑴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的物理量,是一个矢量,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 ⑵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需时间的比值叫加速度,即t v v t v a 0-=??= ⑶对加速度的理解要点:

高中信息技术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信息技术知识点归纳总结 书生工作室 2012年7月12日 主题一信息与信息技术 一、信息及其特征 【知识链接】 1、信息定义: 信息论奠基人香农:信息就是用来消除不确定的东西 控制论奠基人维纳:信息就就是信息,不就是物质,也不就是能量(信息、物质、能量就是当今社会的三大资源) 我国学者钟义信: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就是事物内部结构与外部联系的状态与方式 *信息就是利用各种载体(文字、符号、声音、图形、图像、视频、动画等),通过各种渠道所传播的内容(信号、消息、情报、报道等)。 2、信息特征:普遍性、依附性、共享性、价值性、时效性。 普遍性:只要有物质存在,有事物运动,就会有信息存在。信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 依附性:信息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载体不就是信息,同一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共享性:同一信息同时或异时、同地或异地被多个人所共享。 价值性:信息不能直接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其价值因人而异,同物质与能量的价值有要质的区别。 时效性:客观事物总就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着的,因此反映事物存在方式与运动状态的信息也应随之而变化。【同步练习】 (2008年省考题)1.萧伯纳说:“您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我们就都有了两个思想,甚至更多”。这句话主要体现了信息的(c) A普通性 B依附性 C共享性 D时效性 (2008年省考题)2、关于信息,以下说法中不正确 ...的就是( B) A、信息就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 B、信息对于所有人具有同等价值 C.信息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 D.信息就是区别于物质与能量的第三类资源 (2009年省考题)3.我国古代人利用“燃烧的烽火”传递“入侵的敌情”,这个案例说明信息具有( B) A.普遍性 B依附性 C.共享性 D.客观性 (2010年省考题)4.“家书抵万金”这句话体现了信息的(B) A.普遍性 B.价值性 C.共享性 D.客观性 (2011年省考题)5.下列关于信息的说法,错误 ..的就是(D) A.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B.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C.信息可以被多个信息接受者接受 D.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同一信息具有相同的价值 二、信息技术及其发展 【知识链接】 1、信息技术就是指在信息的获取、整理、加工、存储、传递与利用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与方法。其作用就是代替、扩展与延伸人的信息功能。 2、现代信息技术就是以电子技术,尤其就是微电子技术 .. ....为支柱,以信息 .....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 .....为核心,以通信技术 技术应用 ....为目的的科学技术群。 3、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发生过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第一次:语言的产生(信息在人脑中存储与加工,利用声波进行传递,就是猿到人的标志)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1)

<<信息处理与电子计算机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考试要求: 1.初步了解信息与数据,信息处理等概念,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响。 2.知道计算机是信息处理的重要工具,计算机发展简史和计算机的特点,了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主要部件及功能。 硬件: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 软件:系统软件、应用软件 3.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知道计算机只能识别二进制编码。在计算机中所有数据都要采用二进制编码,掌握表示计算机存储器容量的各种单位换算。 4.初步了解计算机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的基本知识。 5.了解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道德和法律问题。 第一章信息处理与计算机 1.信息是指通过物质载体所发生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和信号中所包含的一切可传递和可交换的内 容。 2.数据是指一切可以输入计算机并能够被计算机识别、存储和处理的符号及其组合。它可以是数据、字 符、图形、图像和声音。 3.信息处理主要是包括原始数据的采集、存储、加工、传输和应用。 4.信息处理中,计算机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工具。 5.计算机的基本硬件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 6.计算机的主机包括中央处理器和内存储器。中央处理器(CPU)包括运算器和控制 器。 7.键盘和鼠标是输入设备。显示器和打印机是属于输出设备。 8、计算机软件分为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两类。文字处理软件WPS属于应用软件。Windows软件属系统软件。 10、计算机存储器容量的大小以字节(B)为单位。一个字节可存放一个英文字母。两个字节可存放一个汉字。计算机存储器容量的各种单位换算关系如下: 1KB(千字节) = 1024 (字节)B 1MB(兆字节) =1024 KB 1GB(千兆字节) =1024 MB 32MB =32X1024 KB =32X1024 X 1024 B 1GB = 1024 MB = 1024 X 1024 KB =1024 X 1024 X 1024 B 11、1.44MB 的软盘可存储754974个汉字。(计算过程:1.44 X 1024 X 1024 /2) 12、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一是管理和控制计算机软件与硬件资源,二是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 13、计算机采用二进制数的原因,一是容易表示,二是运算法则简单。 14、计算机内部存储和加工汉字时,使用两个字节的二进制机内码。 15、要计算机处理的事物,最终都必须变成二进制编码,才能被计算机识别。 16、物理上表示一位十进制数字需两种不同的状态。请你举出一个只有两种物理状态的例子:譬如电灯的亮与不亮。 17、制造计算机的主元件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

物理(必修一)——知识考点 考点一: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关系 时间间隔能展示运动的一个过程,时刻只能显示运动的一个瞬间。对一些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表述,能够正确理解。如: 第4s末、4s时、第5s初……均为时刻;4s内、第4s、第2s至第4s内……均为时间间隔。 区别:时刻在时间轴上表示一点,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一段。 考点二:路程与位移的关系 位移表示位置变化,用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 ..。 ..等于路程。一般情况下,路程≥位移的大小

考点五: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由于图象能直观地表示出物理过程和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解题的过程中被广泛应用。在运动学中,经常用到的有x -t 图象和v —t 图象。 1. 理解图象的含义: (1)x -t 图象是描述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v —t 图象是描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 明确图象斜率的含义: (1) x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 (2) v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考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和推理 1. 基本公式: (1) 速度—时间关系式:at v v +=0 (2) 位移—时间关系式:202 1at t v x + = (3) 位移—速度关系式:ax v v 22 02=- 三个公式中的物理量只要知道任意三个,就可求出其余两个。 利用公式解题时注意:x 、v 、a 为矢量及正、负号所代表的是方向的不同。 解题时要有正方向的规定。 2. 常用推论: (1) 平均速度公式:()v v v += 02 1 (2) 一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v v v t += =02 2 1 (3) 一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2 2 202 v v v x += (4) 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 )内位移之差为常数(逐差相等): ()2aT n m x x x n m -=-=? 考点二:对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1. 研究运动图象: (1) 从图象识别物体的运动性质 (2) 能认识图象的截距(即图象与纵轴或横轴的交点坐标)的意义 (3) 能认识图象的斜率(即图象与横轴夹角的正切值)的意义 (4) 能认识图象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的物理意义 (5) 能说明图象上任一点的物理意义

高一信息技术知识点总结(良心出品必属精品)

高一信息技术知识点总结 《高一信息技术知识点总结》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 篇一:高中信息技术必修各章节知识点汇总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知识点、信息及其特征一、信息的概念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 ☆信息与载体密不可分,没有无载体的信息,没有载体便没有信息,信息必须通过载体才能显示出来。 二、信息的一般特征☆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且,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使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信息又是可以增殖的。 ☆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而有些信息的价值则可能尚未被我们发现。 ☆时效性与价值性紧密相连,☆☆信息共享一般不会造成信息的丢失,☆信息共享也不会改变信息的内容。 、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一、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信息技术()是指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 、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意义: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意义: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了更可靠的保证;第页共页载体举例:报纸、课本、光盘等信息举例:报纸上刊登的足球消息播出的新闻等价值性举例:最全面的范文写作网站学习材料、生产技术商业信息、定位系统时效性举例:天气预报、股市信息交通信息共享性举例:网络信息、课本图书等问: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是形容一个人的知识非常多,家中的书多的以至于搬家时要用车来拉,因为当时的书是笨重的竹简。 从而使得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极为不便,从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历程来看,这应该是属于第()次信息技术革命以前的事。 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是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出现和普及,意义:进一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信息技术在不断,但一些古老的信息技术仍在使用,不能因为出现了新的信息技术就抛弃以前的信息技术。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人性化)和(大众化),、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图形用户界面使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的内容在可视性和操控性方面大大改善。 )虚拟现实技术:()语音技术:语音识别技术()语音合成技术())智能代理技术:是人工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测试(1)试卷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测试(4)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4分,共计20小题。) 1.刘振华同学对采用国产芯片的华为手机情有独钟,华为Mate10新增人脸解锁、抬手亮屏等功能,以下是Mate10手机参数截图。根据截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操作系统基于Android 8.0 B.CPU核心数为八核 C.RAM容量是64GB,ROM容量是4GB D.CPU型号为麒麟970 2.计算机感染病毒后容易造成系统崩溃,下列关于计算机病毒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只要不上网就不会感染病毒 B.计算机病毒能自动进行自我复制 C.病毒是由Windows系统自动生成的 D.安装杀毒软件后就可以阻挡所有的计算机病毒了 3.小强要提升电脑的开机速度,下列操作无效的是( ) A.清理系统盘磁盘碎片 B.设置QQ等软件开机不自动启动 C.定期查杀病毒和清理系统垃圾 D.重新开机 4.大志同学家的摄像机标记为32GB的SD卡,理论上可以存储大小约为500MB的视频多少个( ) A.20 B.40 C.65 D.70 5.下列能够保存音频和视频信息的文件是( ) A.电影.txt B.龙.jpg C.动画.swf D.声像.doc 6.据图分析,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可以查看该文件夹的大小 B.不能对该文件夹进行重命名 C.可以把该文件夹压缩到"清明手抄报.rar" D.可以复制该文件夹

7.小明从电脑城买了一部相机,内存卡存储容量为16GB,如果拍摄的每张照片大小约为4MB,内存卡理论上最多可以存放的照片数量大约是( ) A.2000张 B.8000张 C.4000张 D.1000张 8.通过文件属性可了解文件的很多信息。下图是某文件属性窗口中的一部分,从图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以给该文件重命名 B.只能用"记事本"打开该文件 C.只读文件,无法直接修改文件内容 D.文件在磁盘上的占用空间大于文件的大小 9."计算机"窗口包含了用户电脑中的基本硬件资源。根据截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计算机有光盘驱动器 B.该计算机连接了视频设备 C.有四个可见的硬盘分区 D.D盘的可用存储容量最多 10.李小明同学将自己的一些重要信息存储到一个文本文件中,为了防止别人轻易打开该文件,下列做法中无效的是()。 A.修改文件扩展名为.jpg B.将文件属性设置为"只读" C.利用压缩软件加密压缩,并删除源文件 D.将文件属性设置为"隐藏"并设置不显示隐藏文件

人教版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 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见第一册P19〕/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见第一册P24〕。 2)自由落体运动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 1.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 3.有用推论Vt2-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二、质点的运动(2)----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1)平抛运动 1.水平方向速度:Vx=Vo 2.竖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x=Vot 4.竖直方向位移:y=gt2/2 5.运动时间t=(2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 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gβ=Vy/Vx=gt/V0 7.合位移:s=(x2+y2)1/2, 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tgα=y/x=gt/2Vo 8.水平方向加速度:ax=0;竖直方向加速度:ay=g 注: (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 体运动的合成; (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 (3)θ与β的关系为tgβ=2tg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