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隐喻研究综述(正文)

隐喻研究综述(正文)

隐喻研究综述(正文)
隐喻研究综述(正文)

隐喻研究综述

Reviews on Metaphor Study

摘要:近年来隐喻研究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本文在参阅文献的基础上,综合考察国内外隐喻研究,对不同时期的隐喻研究进行整理概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隐喻研究的不足,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隐喻研究;发展趋势

Abstract: Recent years, metaphor research is concerned by numerous scholars. On the basis of references, this thesis summarizes metaphor theories among different periods by investigating metaphor theorie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on this basis, it points up the shortages and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metaphor.

Key Words:metaphor research; development tendency

隐喻是一种普遍现象,人们每时每刻都在使用大量的隐喻。英国修辞学家理查兹曾经说过,“我们日常会话中几乎没三句话中就可能出现一个隐喻”。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语言学界对隐喻研究产生浓厚的兴趣,国内语言学家对隐喻也作了系统的评述。对隐喻研究的概述可以有不同的写法。林书武撰写的概述,以是否存在比喻性和非比喻性语言为主线,从隐喻的历史发展、本体与喻体、隐喻的成因及其认知功能全面地描述了国外的隐喻研究的发展。束定芳则对隐喻的本质及语义特征进行了概述。他认为隐喻不仅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其自身也可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隐喻学。为了对隐喻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我们有必要对其历史发展进行系统的梳理。

1.传统隐喻

隐喻研究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年,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然而,历史上首位对隐喻产生兴趣的是亚里士多德。他在其作品中多次提到了隐喻。亚里士多德对隐喻的定义是:隐喻通过把属于别的事物的词给予另一个事物而构成,或从“属”到“种”,或从“种”到“属”,或从“种”到“种”,或通过类比(束定芳2000)。亚里士多德对隐喻的解释就是将隐喻看作了一种修辞手段。他的定义阐明了隐喻非常重要的特点。西方祖多的研究,例如G. Lakoff的研究就是根据“隐喻是借一事物谈另一事物”的观点展开的(林书武1996)。他还指出隐喻是根据类比的原则所作得隐形比较,也就是说隐喻就是一种明喻,他们之间的差别甚少,其不同之处只存在于他们的表达方式的差异。根据以上观点,亚氏对隐喻的理解被成为“对比论”。

公元前1世纪,罗马修辞学家昆提良就隐喻提出了另一个理论,即“替代论”。他认为,隐喻实际上就是育用一个词去替代另一个词的修辞现象(束定芳2000)。如:

(1)He is a pig.

例(1)中,“pig”是用来替代“a lazy man”这一直接说法的。

传统隐喻研究认为隐喻是一种非常规性语言表达,它是一种修辞方式。就亚

里士多德的“对比论”和昆提良的“替代论”而言,他们之间有其相似性。实际上,昆氏的“借一词去替代另一个词”的观点是在亚氏“借一物谈另一物”观点的基础上的发展。然而,我们不难发现,传统隐喻研究的两种观点都集中在研究单个的词的层面上,并未涉及到句子的研究。而且,某种程度上说,将隐喻作为比喻性语言贬低了其价值。

2.近代隐喻

20世纪30年代,理查兹在其《修辞哲学》中首次提到了隐喻互动理论,这一理论后来经布莱克进行发展和完善。他对隐喻的定义依据的就是“相互作用”这一标准:“要判断某词是否用作隐喻可通过他是否提供一个本体和一个喻体并共同作用产生了一种包容性意义。如果我们无法分辨本体和喻体。我们就可以暂时认为该词用的事原义,如果分出至少两种相互作用的意义,那我们就说它是隐喻”(Richards1965:119)。隐喻互动论的主要观点是:隐喻陈述中含有一个主要主词和一个次要主要,次要主词作为一个系统将其“相关隐含”映射到主要主词上,形成新的隐喻意义。

在理查兹和布莱克看来,隐喻意义是在两个主词的相互作用下产生的新的意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隐喻研究在亚里士多德和昆提良研究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理查兹和布莱克的隐喻研究突破了之前的词汇层面,将隐喻作为语义现象放在句子层面进行考察。除此之外他们还将认知这一概念引入到隐喻研究当中。理查兹(1965:36)说:“当人们使用隐喻时,就把表示两个相同事物的思想放在一起,这两个思想活跃地相互作用,其结果就是隐喻的意义。这是最简明扼要的概述。”隐喻活动实际上就是本体与喻体思想间的相互作用。

由于互动理论是多位学者共同研究的,而且它也借鉴了皮亚杰的相互作用的建构论,因而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然而,无论是“对比论”还是能创生新义的“互动论”都以事物之间的相似性为前提,都是将喻体的某些特性传递或通过互动选择赋予本体、施喻者和受喻者在建构和解读隐喻时都以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性为前提,预设了两者之间的相似性,忽略了隐喻建构者和解读者的主体性,因而“对比论”和“互动论”认为隐喻只是一种修辞方式,是用一事物的某些特性来认识具有相似特性的另一事物,只是对隐喻进行描述式的阐释或试图探讨隐喻的产出方式,并未探讨隐喻本身及其本质(郑银芳2009)。

3.现代隐喻

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欧美,尤其是美国学者,对隐喻的研究达到了高潮。在这一阶段成就显著的是莱考夫,他和约翰逊一同撰写了《我们所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莱考夫认为“隐喻无处不在,不仅在我们的语言中,而且在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中,人类借以思考和行动的概念系统从根本上讲是隐喻性的”(Lakoff & Johnson1980)。莱考夫他们的隐喻研究与传统隐喻研究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将隐喻看作是思维活动,而不仅仅是语言现象。

莱考夫和约翰逊认为,我们不必区分比喻性语言和非比喻性语言。隐喻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完全不带隐喻特征的话语极少,也就是说,一个句子它是否是比喻性语言已经没有它看上去那么重要了。他们对隐喻的定义是:隐喻的

实质就是通过另一事物来理解和体验某一类事物(Lakoff & Johnson1980:5)。

根据这一定义,隐喻就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它更重要的是一种认知现象。它是人类将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和理解另一领域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是人类思维的一种方式。(束定芳1998)

在隐喻研究的过程中莱考夫和约翰逊将研究的重心放在概念隐喻的研究上。他们认为概念隐喻可以分为三类,即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本体隐喻。结构隐喻是通过两个构成成分相似但认知域不同的概念中的一个对另一个进行建构。方位隐喻则是指同一概念系统内部。参照上下、内外、前后、深浅、中心-边缘一类的空间方位自相组织起来(曾燕波2003)。人类最初的生存方式是物质性的,因此人们把抽象概念看作具体物质所运用的隐喻就是本体隐喻。概念隐喻可以通过意象-图示进行解读。

隐喻不仅体现在我们日常的语言表达当中,同时也是我们形成概念、进行推理的基础。

4.我国隐喻研究的现状

实际上,亚里士多德至今2000多年来,隐喻一直是国外学术界各研究领域的常青树。而因为文化差异等方面的原因,我国学界对隐喻进行关注并逐步展开研究的起步较晚。与国外近年来的“隐喻热”相比,国内隐喻研究则显得十分单薄。在汉语语言学界,国内语言学家很大程度上仍简单地将隐喻看作是一种修辞手段。束定芳(2002)认为,近年来隐喻研究的主题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理论探讨、空间隐喻研究、对具体语言问题的研究、涉及其他修辞格的研究、结合脑科学进行研究、隐喻跟文化模型的关系研究以及隐喻研究与语言教学。兰倩和李炳辉(2008)说,国内科学隐喻研究主要有这些内容:1.引进、借鉴、发展各种隐喻理论;2.隐喻与科学语言、科学而理论的关系以及科学隐喻的科学发展史上的具体剖析;3.科学隐喻的相关概念界定及其各种特征、属性的揭示;4.科学隐喻的合理性、合法性基础探究;5.科学隐喻的功能分析。通过他们的整理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国内对隐喻产生的原因、理解机制和认知功能探究的力度亟待加强。

1980年,George Lakoff & Mark Johnson发表了Metaphors We Live By 一书,标志着认知观的隐喻研究全面开始。当然,Lakoff等人的研究是吸收了前人成果,但其成果更系统、更全面。从那时以来,认知观的隐喻研究发展更快,日益深入。

5.隐喻研究的不足以及未来隐喻研究趋势

从亚里士多德到莱考夫,隐喻研究从词汇层面到意义层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隐喻研究并不会就此止步,我们将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不断突破。莱考夫将他的书名命名为《我们所赖以生存的隐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隐喻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隐喻,离开了隐喻我们便无法解释现实生活中的很多语言现象,也无法清晰地表达抽象概念与情感。莱考夫将隐喻放到认知语言学中进行细致研究,将研究的焦点隐喻与思想的关系。笔者认为现代隐喻研究,尤其是国内隐喻研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首先,隐喻理论发展不够完善,中国学者对于理论的研究不够重视。其次,隐喻的发展并未很好的与科技发展想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实际上也体现了人类运用隐喻的手段的发展。最

后,虽然隐喻研究已经进入到了跨学科的阶段,但是隐喻与神经学和人类学的结合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化。

通过以上分析整理出来现代国内隐喻研究的不足,我们可以从不足对隐喻进行深入研究。综观隐喻发展的历史,几乎所有核心的隐喻理论都处置西方学者,而国内学者在隐喻理论方面的研究是少之又少。对于隐喻意义的成因和生成机制历史上有过种种解释,但都没有达成一致。隐喻研究要发展,最主要的就是要奠定好理论基础。自古对隐喻的定义就存在分歧,因此隐喻的本质也就同样没有得到清晰地界定。隐喻义是怎样产生的?历史上有过种种解释。将来还会有新的探索。束定芳提到的“隐喻产生”,“隐喻的工作机制”,“隐喻的理解”,等等,还是将来要探索的问题,不过侧重点放在认知科学的角度上。认知是不同于感觉的范畴,认知包括高层次的心理活动,如推理、选择、判断、想象,知识和创造性思维。另一方面,认知心理学研究如何加工信息,研究认知的结构与表征,而隐喻研究,是研究认知结构的一个途径。它所获得的成果,有助于说明认知结构,二者之间有密切联系。例如:映射这一概念,最初来自认知心理学;英语map 一词,基本义是地图,画地图。笔者认为从浅层次看来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诗人、作家通过隐喻手段达到其某种特殊的语言效果,但是,从深层次的角度而言,隐喻作为认知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也是探究认知结构的一个途径。它所获得的成果,有助于说明认知结构。就现阶段的隐喻研究而言,隐喻学对于隐喻过程中的细小概念的定义也需要我们不断地深化。

结合语言的神经理论进行研究。大脑的某些疾病、脑损伤,会导致各种各样的言语缺陷。这些问题部分已经得到研究,并取得了成果。预测这种研究将继续进行。

科技的革新使得新媒体的运用越来越广泛。经过近30年的研究,虽然隐喻的思维性和概念性本质已经得到了语言学界的普遍认同,也通过了大量语言事实的验证,但是,既然“隐喻是一种思维和行动方式,语言只是概念隐喻的外在表现形式”,那么只以语言符号为依据所得出的概念隐喻势必是不全面的,或仍有待于进一步证实,因为语言只是人类众多交际符号中的一种其他交际媒体或手段如声音、色彩、线条、空间布局等也可以用来构建和表达概念(赵秀凤,2011)。现在的电视媒体多将语言表达与图像、视频结合起来。如,中央电视台的公益广告“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通过镜头和音乐讲述了一个热爱舞蹈的乡村姑娘从乡间地头舞向国际大舞台的旅途,把概念隐喻“人生是旅程”和“人生是舞台”挖掘到极致,映射“心怀梦想的中国发展为世界强国的征途”。通过这个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隐喻研究现在已经可以突破语言层面向更多的方向发展。同时,我们也关注到随着时代的进步,隐喻的运用方式也在发展。因此,对多媒体隐喻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隐喻研究与人类学的相互促进发展并不是刚刚兴起,但是在这个领域内隐喻还没有将其功能完全发挥。隐喻在人类学的不断探索,能够给人类带来更大的福利,推动社会的进步。文化人类学从选取预料的角度来说,就是要从各种土著语言、原始语言取语料。因为这些语言素来是人们不熟悉的;比喻方式、比喻表达式当然跟我们不同,就是概念隐喻也很怪异,但基本的概念隐喻,以体验论为基础的概念隐喻,应该是相同的;如若不同,则应该做出解释。

6.结束语

纵观语言学的发展,我们将语言学分为三个阶段,即传统隐喻、近代隐喻和现代隐喻。学者们对隐喻的研究从将其视为修辞手段到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隐喻的地位得到了明显的提升。然而,即使隐喻研究的历史悠久,我们在隐喻研究的道路上还有一段漫长的路程。

参考文献:

[1] Lakoff. G &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 Richards.I.A. 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5.

[3] 兰倩&李炳荣,近年来我国科学隐喻研究综述,科教文汇,2008(5):174.

[4] 林书武,国外隐喻研究综述,1996:11-19.

[5] 林书武,隐喻研究的基本现状、焦点及趋势,外国语,2002(1):38-45.

[6] 束定芳,《隐喻学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7] 束定芳,汤本庆. 隐喻研究中若干问题和研究课题[J]. 外语研究,2002(2):1-6.

[8] 束定芳,论隐喻的本质及语义特征,外国语,1998(118):10-19.

[9] 曾燕波,概念隐喻研究综述,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3(4):118-121.

[10] 赵秀凤,概念隐喻研究的新发展——多模态隐喻研究,外语研究, 2011(2):2-10.

[11] 郑银芳,隐喻理论及其发展,外国语文,2009(6):33-37.

13新闻标题的特色

13新闻标题的特色 内容提要 随着传媒业的高度发达,现代人远离了封闭而单一的信息环境,汹涌的信息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生活与精神空间,新闻进入“厚报时代”的同时也以为着“读题时代”的到来,新闻标题具有强烈的现代意识是“读题时代”新闻标题的明显特征。另一方面,报纸争取受众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始于标题的竞争。这引起了一些媒体与新闻人对新闻标题特色的研究与创作的思考。研究新闻标题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新闻标题是新闻的概括和总结,标题的作用正随着读题时代的到来而日益突现。一个好的新闻标题常常为一则报道增色添蕴,使读者眼前为之豁然一亮,陡增阅读兴趣,因而有"题好一半文"的说法.它又像是新闻的眼睛,是新闻主题最简洁、最灵动、最具诱惑力的体现,是最先吸引读者并引导阅读的媒介。标题具有提炼新闻要素,凸现新闻价值,接近新闻事实的作用,标题制作的风格好坏、成功与否,甚至直接关系着一个媒体的兴衰。本文将从消息标题和评论标题两大部分入手,从标题的语言、结构、版面位置等方面,结合年代演变来阐述新闻标题的特色以及标题在新闻中的地位。 关键词: 第一章消息标题的特色 新闻标题尤其是消息标题,是新闻内容的概括和总结。报纸新闻标题作为一个有着相对稳定形式与内涵的概念,却曾经历了较长的孕育发展过程,从唐代无标题时代,到清代《京报》出现类题,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历史。然而,从类题过度到一文一题,再到成熟的新闻标题,却在一二是年间演变完成。即在“五四”时期,具有现代特色的新闻标题已普遍存在。今天多样化标题的出现是改革开放后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报业改革、竞争与发展的结果,这结果带来了报业的春天,带来了“厚报时代”,在工作繁忙、生活节奏加快的情况下,许多人都是忙里偷闲读报,通过随意性翻阅来了解周围环境、获取信息。读者阅报的随意性和无目的性,则使报纸一更加生活化的面孔去面对读者,表现在新闻标题中就是尽量使标题通俗化、大众化,并且满足读者快速浏览新闻内容的需求。所以,在“厚报时代”、“读题时代”的大背景下,新闻标题在制作方面,逐渐有了新的特色。 1、标题是新闻内容的精练 标题做为新闻发生作用的起点,是新闻信息为读者所接受的必经途径。它是连接新闻本身和读者的桥梁。消息需要以最快捷的速度,最明确的方式把新闻事实呈现出来,所以要求它的标题言消息中所言之事,明消息中所明之理,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则重要的要素齐全的短新闻。因而在内容、时态乃至语法结构上都有较严格的要求。 从内容上看,消息标题多是概事表意,具体实在的实题和虚实结合的标题,必须反映出必要的新闻要素,没有实体部分就构不成消息标题。通常我们所说的“5W”,即:why,where,what,when,who,这些要素都是要在消息标题中体现的,如果消息标题中没有实体,

国外研究综述

在国外的经济史上,学者们从很早以前就开始将效率和公平作为经济发展最重要的两个目标。但效率和公平似乎一直都很难保持同步,提高效率的政策同时也会降低公平,这样的效率和公平的失衡在所得税中尤其突出(Mirrlees 1971; Ramsey 1927)。人们普遍认为实现效率的最好方法是进行一次性征税(lump sum taxes),这样不会扭曲人们的选择,但要实现纵向公平则要求实行累进税。结果,有效率的税收就会降低公平,反之亦然。 国外的学者对个人所得税促进公平的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Wagstaff收集了OECD中12个国家的20世纪80年代晚期至20世纪90年代初的家庭调查数据,采用AJL的分解法,利用实证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对个人所得税的再分配效应进行了研究,从而得出结论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主要依靠税收抵免和大量使用非标准扣除的个人所得税体系的国家,更容易在实际和潜在的再分配效应中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但作者并未对税率结构和税基扩大的改革哪个的影响是占主导作用给出结论;同时,作者只是将注意力集中在个人所得税上,排除了其他一切税种的影响,包括社会保险,这使得其研究不是很全面。 。Wagstaff收集了这十二个国家, 然后利用(AJL是指J. Richard Aronson, Paul Johnson and Peter J. Lambert于1994年提出的一种方法,利用税前和税后基尼系数的不同来测量税种对收入分配的影响),(empirical analysis)(regression analysis),得出结论:结果还表明在20实际80年代末期和20世纪90年代初期,那些进行税率结构和税基扩大的改革在收入再分配上更容易产生相反的作用。税率结构的改革能够减少税率等级,降低平均税率,结构会导致纵向分配的下降。税基扩大改革,能缩短实际和潜在再分配效应的差距。作者在文中收集了大量的关于数据,从横向不公平和再排序方面对个人所得税的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出了很多实证分析的结果。这对后来对个人所得税公平方面的研究将会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Richard和Eric(2005)研究了发展中国家的个人所得税的再分配作用,二人通过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对比研究,认为发展中国家不应该依靠个人所得税来实现再分配的功能,因为发展中国家的个人所得税现在不够完善,累进税的实施也是需要成本的,而且存在着机会成本。二者认为在发展中国家,为了有效维护公平,在个人所得税税制完善方面可以从三方面入手:一实施综合所得税,二实施推定征税法,三实行二元所得税。 最后作者还提出在发展中国家里普遍存在这市场失灵的特征,所以最好的政策是引入税基广泛的增值税来提供政府的支出。Richard和Eric的这篇文章对长期以来个人所得税调节贫富差距的作用提出了新的见解,给依赖个人所得税调节贫富差距的发展中国家一个警醒,不能完全只依靠个人所得税来调节贫富差距,这对以后的个人所得税的研究很大程度上给了一定的借鉴,但文中的实证分析较少,问题可能反映的不全面,理论结果也存在不全面问题。 Denvil Duncan.和Klara Sabiranova Peter(2008)则探究了国家个人所得税体系是否会影响收入的不公平。二人利用多国详细的个人所得税信息,建立1981年至2005年全面随时间变化的国家所得税体系的结构性累进税体系,并采用理

新闻标题语言运用研究

新闻标题语言运用研究 对新闻标题语言进行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一方面可以从理论的高度对新闻标题语言进行系统的阐述和总结,并概括出新闻标题语言运用方面的一些特点和规律;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广大读者加深对这类词语的认识和了解,进而在较高的层次和认识水平上正确理解和看待各种新闻标题,同时也为新闻工作者提供一些理论支持,使其更好的发挥舆论导向作用。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梳理了新闻标题语言的研究现状,概括介绍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简要介绍本文研究的主要语料来源、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等。 第二章探讨新闻标题的词语运用情况。(一)新闻标题中的新词语,从其来源说,可以分为这样五类:新造词语、旧词新用、外来词、方言词、新产生的缩略词。 (二)流行语汇是一种语言时尚,本文主要介绍社会生活类和文化娱乐类两种流行语汇。(三)经常使用数字的新闻标题主要包括这样三种情况:第一,用以反映客观事物的变化状态;第二,数字成为新闻价值的主要体现者;第三,数字是用以说明最主要的新闻事实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闻标题中使用数字常常采用对比式、答告式、凸显式等三种形式。第三章分析新闻标题语言的修辞特色。 恰当选用辞格,可以使标题的语言形式变得新颖突出,引人注意。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几种常用的修辞方式:比喻式新闻标题、比拟式新闻标题、对偶式新闻标题、双关式新闻标题和引用式新闻标题等。 探讨了这几种辞格的分类及在新闻标题中的使用情况。第四章分析新闻标题

语言运用中的一些误区。 有些新闻标题片面追求新奇,结果却弄巧成拙;有些新闻标题大量使用时尚的流行语,追赶时髦,结果使所谓的新颖走向反面:有些新闻标题过多使用方言语词,结果影响了信息传播效果;还有些新闻标题过多使用未经充分约定俗成的新词新语,结果影响了报纸的品位。最后是结语部分,对全文的主要观点和研究结论进行简要的总结和归纳。

隐喻研究综述(正文)

隐喻研究综述 Reviews on Metaphor Study 摘要:近年来隐喻研究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本文在参阅文献的基础上,综合考察国内外隐喻研究,对不同时期的隐喻研究进行整理概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隐喻研究的不足,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隐喻研究;发展趋势 Abstract: Recent years, metaphor research is concerned by numerous scholars. On the basis of references, this thesis summarizes metaphor theories among different periods by investigating metaphor theorie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on this basis, it points up the shortages and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metaphor. Key Words:metaphor research; development tendency 隐喻是一种普遍现象,人们每时每刻都在使用大量的隐喻。英国修辞学家理查兹曾经说过,“我们日常会话中几乎没三句话中就可能出现一个隐喻”。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语言学界对隐喻研究产生浓厚的兴趣,国内语言学家对隐喻也作了系统的评述。对隐喻研究的概述可以有不同的写法。林书武撰写的概述,以是否存在比喻性和非比喻性语言为主线,从隐喻的历史发展、本体与喻体、隐喻的成因及其认知功能全面地描述了国外的隐喻研究的发展。束定芳则对隐喻的本质及语义特征进行了概述。他认为隐喻不仅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其自身也可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隐喻学。为了对隐喻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我们有必要对其历史发展进行系统的梳理。 1.传统隐喻 隐喻研究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年,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然而,历史上首位对隐喻产生兴趣的是亚里士多德。他在其作品中多次提到了隐喻。亚里士多德对隐喻的定义是:隐喻通过把属于别的事物的词给予另一个事物而构成,或从“属”到“种”,或从“种”到“属”,或从“种”到“种”,或通过类比(束定芳2000)。亚里士多德对隐喻的解释就是将隐喻看作了一种修辞手段。他的定义阐明了隐喻非常重要的特点。西方祖多的研究,例如G. Lakoff的研究就是根据“隐喻是借一事物谈另一事物”的观点展开的(林书武1996)。他还指出隐喻是根据类比的原则所作得隐形比较,也就是说隐喻就是一种明喻,他们之间的差别甚少,其不同之处只存在于他们的表达方式的差异。根据以上观点,亚氏对隐喻的理解被成为“对比论”。 公元前1世纪,罗马修辞学家昆提良就隐喻提出了另一个理论,即“替代论”。他认为,隐喻实际上就是育用一个词去替代另一个词的修辞现象(束定芳2000)。如: (1)He is a pig. 例(1)中,“pig”是用来替代“a lazy man”这一直接说法的。 传统隐喻研究认为隐喻是一种非常规性语言表达,它是一种修辞方式。就亚

国内外文化旅游研究综述

国外文化旅游研究综述 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化格局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同,从民族融合、民族文化交流、碰撞与整合的角度出发,将涵盖诸多民族特色的中华民族文化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把握,最终形成了富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中华文化。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大类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格局,文化产业成为地区发展最具潜力的优势产业,也是民族经济继续走向振兴的有力助推器。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一路高歌猛进,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部跨越式发展都在深入推进中,文化建设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但必须正视的是,地方文化资源的丰富性并不意味着其产业化运作的简单易行,文化资源并不等同于文化产业资源。丰富独特的文化资源的开发需要借助于现代商业和市场的深加工。只有经过现代商业和市场的产业转换,文化资源才能转变成为具有普适性的现代文化商品。与我国宏观经济运作状况一样,文化产业在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的起步、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近年来,发达地区在短时期获得了突破性发展,而民族地区除了文化旅游业呈现较高的产业化程度外,影视、出版、会展等新兴文化产业仍显弱小。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传媒业带来的巨大冲击下,夹杂在后工业时代的西方文化产品和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文化产业巨浪中,文化旅游将迎来自己的发展时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不仅会实现从单纯的资源开发型向生态经济型的转变,而且对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概念 (一)旅游与文化 在旅游与文化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了文化旅游和旅游文化两个概念。一般认为,文化旅游是指旅游产品的提供者为旅游产品的消费者提供的以学习、研究考察所游览国(地区)文化的一方面或诸方面为主要目的的旅游产品。如历史文化旅游、文学旅游、民俗文化旅游等。旅游文化则是以一般文化的在价值因素为依据,以旅游诸要素为依托,作用于旅游生活过程中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是人类在旅游过程中(包括旅行、住宿、饮食、游览、娱乐、购物等要素)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旅游文化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和继承性等特点。两者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但又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旅游文化不仅覆盖了旅游业的六要素,而且与旅游的各相关部门、产业有紧密的关联度,其容相当丰富多彩。而文化旅游

英语诗歌语篇的隐喻性研究

英语诗歌语篇的隐喻性研究 诗歌是一种典型的文学形式,它既属于文学,又是一种艺术。古今中外,对于诗歌的研究从未间断,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诗歌的美,同时又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创造出更好的诗歌作品。目前,多数关于诗歌中隐喻的研究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修辞角度,我们开始从更广阔的语言学入手,对隐喻的作用进行全方面的总结和概括。本文中,笔者将从英语诗歌入手,结合语篇隐喻性的相关概念,对英语诗歌语篇的隐喻性进行深入的探究。 标签:英语诗歌;语篇;隐喻;语法隐喻 引言: 我们在研究中国诗歌的过程中,经常提到“隐喻”,作为一种修辞,它被用于各类诗歌中。而事实上,隐喻不仅出现在我国的诗歌中,它也常出现在英语诗歌中,并且对英语诗歌的发展意义重大。可以说,隐喻是诗歌必不可少的表现手法,其原因就在于诗歌本身的独特性。诗歌不同于其他文学体裁,它的篇幅非常简短,语言精练,因此它在表情达意上处于劣势。与此同时,诗歌应具有自身的魅力来吸引读者,所以在语言简洁的同时还要富有深意,语言不可过于直白,因此隐喻是弥补诗歌篇幅不足的重要方式。因此,隐喻在诗歌的表情达意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语篇隐喻性的相关概念 1. 隐喻的概念 隐喻是我们常见的一种修辞方式,简而言之,隐喻就是用一种事物暗指另外一种事物,第一种事物往往是现实中常见的事物,而第二种事物往往是抽象的、不易感知的。隐喻不同于比喻,它在表达上更具美感,也更符合诗歌表达感情的需要。从表面看来,隐喻是一种奇特的语言想象,但在诗歌的创作过程中,隐喻往往是诗人主观意识的体现。大自然中的事物是客观的,诗人将这些事物与自身的情感联系起来,把自己的情感赋予自然界的万物,使客观的事物带有主观的情感。 在使用隐喻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两种事物必须存在某种内在联系,方便读者理解隐喻的内涵,从而产生共鸣。例如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提到“杨柳”、“折柳”,我们大多想到离别,原因在于“柳”和“留”是谐音,诗人用杨柳来表达依依不舍之情。这种现象在英语诗歌中也非常常见,例如雪莱的著名诗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此处冬天和春天被作者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含义,代表着希望和未来。通过隐喻,作者的思想感情得到升华,表现的淋漓尽致,更容易和读者产生情感共鸣。 2.语篇的隐喻性和隐喻的语篇性

最新 以新闻标题为例探究中英新闻语言特色的异同-精品

以新闻标题为例探究中英新闻语言特色 的异同 比较新闻学是20世纪初产生于西方的一门新兴学科,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中英新闻语言特色的,供大家阅读参考。 1.引言 新闻作为一种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文体,有其别具一格的语言——新闻语言。中英文新闻语言由于差异、语言表达习惯等原因存在大量的不同。在中国,阅读英文新闻逐渐成为新的学习渠道,因新闻语言生动活泼、富有现代感,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写作水平及了解外国本土文化都有着积极作用。现今许多教学创新模式都在强调英文新闻阅读之于学生的重要性。 本文旨在对中英新闻进行比较研究,从新闻的灵魂——标题入手,窥探中英新闻语言特色的异同,并向中文新闻语言使用者和阅读者提供有效的参考指引。 2.新闻语言与对比研究现有成果 2.1新闻语言的定义 蓝鸿文(1989)在其著作《新闻语言分析》中指出,新闻语言是语言这个大家族中的一个分支,是一种表述新闻事实的手段,传播新闻信息的载体。段业辉(1999)在《新闻语言学》中对新闻语言的定义做了补充,指出新闻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语言包括消息语言、通讯语言和评论语言,狭义的新闻语言则仅指消息语言。 新闻语言的重要性正如《星期日泰晤士报》(TheSundayTimes)前总编埃文斯(Evans)所说,任何一位语言大师对语言的影响,都不可能像新闻记者的语言影响那样广泛,那样巨大,那样深远(吴建清,2005)。 2.2比较新闻学与中英新闻语言对比 比较新闻学是20世纪初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植根于西方。20世纪80年代首次以“比较新闻学”为题的是澳大利亚迪肯大学的埃文森教授与戈尔顿教授合撰了《比较新闻学》,该书将世界报业一分为三:西方世界、第三世界、共产主义国家,并收录了大量实例。在中国,1994年由陶涵主编的《比较新闻学》对西方新闻理论和马克思新闻理论进行系统的介绍,就媒介所有权、管理、世界新闻史、新闻法、新闻自由等问题进行横向对比;而1994年樊凡主编的《中西新闻比较论》则从多学科、多侧面进行研究;1997年刘夏塘主编的《比较新闻学》将中外新闻理论、文化、业务三方面加以对照;1999年童兵主

国内外隐喻研究简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4818552791.html, 国内外隐喻研究简述 作者:陈婷婷 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6年第11期 内容摘要:隐喻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研究的重要课题,学者们不仅从隐喻理论本身出发,更有结合其他领域如外语教学、语料库等进行研究。本文简述了国内外隐喻研究的发展历史及主要观点。 关键词:隐喻认知 隐喻研究在国内外都有悠久的历史,尤其近几十年来,随着认知隐喻理论的发展,隐喻更成为当前学者的重要研究课题,并逐步涉及到很多相关领域的研究探讨。 一.国外隐喻研究 在现代西方隐喻研究著作中,metaphor(隐喻)可以指语言中的隐喻性文字表述,或者指制约语言隐喻性表述的思维机制,甚至指概念化过程本身。国外的隐喻研究主要有以下四种理论。 1.替代论 最早的隐喻者亚里士多德认为隐喻是一个词直接代替另一个词来表达同一意义的语言手段,两词之间属于一种对比关系。这种替代论把其看作是加工语言的手段,而没有把隐喻和人类的语言交际结合起来,缺陷在于难以确定准确的替代方式,仅仅分析了可以互为取代的可能性。 2.比较论 亚里士多德由替代论发展形成比较论——隐喻是两个事物相似性的比较,或者说是明喻的缩略,这种理论符合人们的直觉。与替代论相比,比较论将隐喻研究置于更大的拓展空间;但仍局限于语言本身,并没有涉及到人的思维和符号的使用问题,这明显区别于我们现在对隐喻概念的理解。 3.互动论 1936年,Richards在《修辞哲学》中提出了隐喻互动理论。他认为:1)语言实质上是隐喻的;2)隐喻存在两个方面:主体和喻源。由于主体和喻源这两个成分的概念中存在着共同点,因而主体和喻源之间可以产生互动。(胡壮麟,2004)

国内外三语习得研究综述与分析

国内外三语习得研究综述与分析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一、研究背景 长期以来,语言学界将多语研究的重点聚焦于双语研究。然而,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交流需求增强,这种交流可能是跨区域、跨语言、跨文化的。在此背景下,多语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日益凸显。三语习得研究作为近年来国际和国内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有关三语习得的文献进行梳理,剖析了国内外三语习得研究现状及其特点,并通过对比国内外研究成果,对三语习得后续研究的发展做出展望。 二、国外三语习得研究综述 国外的三语习得研究肇始于Hoffman和Thomas 的研究。Hoffman 的著作Language Acquisitionin Two Trilingual Children 是三语习得研究的典型作品。Hoffman 在此研究中主要从语言学、社会学和心理学这三方面跟踪调查两个从小同时学习德语和西班牙语的小孩的语言发展与习得。在此期间,Cenoz,Gorter,Kemp &Jorda 等学者对三语习得研究的发展做出了

巨大贡献。Cenoz & Gorter探究了在巴斯克语、英语和西班牙语三语环境下写作技能的培养,并用不同方法来探究这三种语言之间的联系与交互。语言学家Kemp给多语现象下了定义,他所提及的影响元语言意识的变化因素为三语习得研究带来了新的视野,包括语言习得者同时掌握的两门语言,学习者的读写能力、成熟度、学校教育等因素。Jorda基于言语行为和语用能力的分析,阐述了三语语用意识的产生以及影响。语言学家De Angelis探究了习得的语言之间的距离、近因的使用、语言习得的顺序、文本的形式和对目标语与源语言的熟练程度。 三、国内三语习得研究综述 与国外的三语习得研究相比,国内的三语习得研究直到20 世纪90 年代中后期才开始,起步较晚。从已有的三语教育研究成果可知,国内三语研究对象主要针对少数民族,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从研究理论来看,大多数研究者将少数民族学生的三语习得与汉族学生的二语习得进行对比研究,将语言迁移理论、认知优势理论、语言损耗理论、文化濡化、涵化理论、元语言意识理论运用到我国少数民族三语教育研究中。关于研究领域,学者们从应用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认知神经学、教育学等方面展开了

浅谈语篇隐喻在语篇中的衔接与连贯功能

浅谈语篇隐喻在语篇中的衔接与连贯功能 以往语篇层面的隐喻研究多专注于结合文体特色研究隐喻在不同类型语篇中的作用与功能,抑或专注于概念隐喻与人际隐喻的研究,而忽视语篇隐喻及隐喻的语篇功能本身。现从语篇衔接手段及语篇连贯着手,立足于语义整体,以中国现当代小说经典片段为例,从语篇功能本身出发对语篇隐喻在语篇中的衔接与连贯功能进行研究,试图为语篇层面的隐喻研究提供一个新视角。 标签:语篇隐喻;语篇功能;衔接;连贯;语义 引言 纵观隐喻研究历史,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隐喻仅作为一种修辞手段而被人们关注。直至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一批西方学者逐渐认识到,仅从传统修辞学的角度来研究隐喻是极其狭隘的。随后,Lakoff和Johnson在1980年出版了书籍《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改变了人们对隐喻的看法。他们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开始了对隐喻的研究,研究了隐喻与思维和生活的关系。同时,Lakoff 和Johnson早在1980年便已经探讨了隐喻在语篇中的连贯功能。 国内对隐喻的研究也多专注于词汇和句子层面,最初涉及语篇层面的隐喻研究仅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研究发现近年来语篇层面的隐喻研究:1)依然专注于研究隐喻在不同类型语篇中的作用与功能,如政治、经济、科技、新闻语篇等,多将隐喻的功能与不同语篇的文体特色结合讨论,如隐喻在政治语篇中多起到游说民众、唤起普通民众情感共鸣的作用;2)多将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中的语法隐喻与语篇分析结合讨论,且多讨论语篇中的概念语法隐喻及人际语法隐喻;3)针对概念语法隐喻中名词化隐喻语篇功能的讨论尤其之多,且多单从名词化隐喻语篇衔接功能的角度进行研究。 对于语篇隐喻这一概念,《外语教育》于2001年刊登的“语篇隐喻及其在新闻报道英语中的具体体现”一文中有明确提及。作者认为韩礼德的语法隐喻模式虽“未提到语篇隐喻这一名称”,却“以另一种形式表述出了语篇隐喻的含义”,并提出了自己对语篇隐喻的定义——“语篇隐喻是指从语篇的谋篇和逻辑联系出发,主要借助名词化等语篇衔接手段,使语篇前后,语篇与整个语境相联系,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语义整体的隐喻形式”(汪文娟,2001)。 基于上述定义,与之前众多语篇层面的隐喻研究不同:1)本文将立足于语篇隐喻,进一步从语篇的角度出发来研究隐喻;2)本文认为衔接与连贯是语篇分析中至关重要的两个因素,不可简单地将二者割裂开来,因此将把语篇隐喻在语篇中的衔接与连贯功能结合起来进行研究;3)本文将基于语篇隐喻的语篇功能本身,从语篇分析的衔接手段和语篇连贯着手以中国现当代小说经典片段为例进行分析研究。

新闻标题特点

修辞五彩缤纷 提起修辞,人们一般会认为只在文学作品中运用,其实不然,为了吸引读者,增强新闻标题的美感,可以适当地采用某些修辞手法。需要说明的是,不管采用哪种修辞手法,首先必须准确、规范概括新闻的内容或主旨,在此基础之上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才可以使文章具有吸引力。下面介绍几种新闻标题常用的修辞手法: 比喻。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可以使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复杂的事物简单化。对于新闻标题来讲,其直接作用就是可以让读者很好把握新闻的内容和主旨,激发阅读热情。如《人民日报》(2008-5-8)发表了一篇新闻报道,标题是: 5月7日,7500吨海上全回转自航浮吊在上海建成起吊,创下单吊起重世界之最(引题) “蓝鲸”是怎样炼成的(正题) 标题中将我国自主研发制造的500吨海上全回转自航浮吊,形象地比喻为庞大无比的蓝鲸,既恰到好处,又流露出抑制不住的自豪感,使阅读者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愉悦感。 对偶。新闻标题中所运用的对偶,就是将两组能够概括新闻内容或主旨的两组文字,并列排列起来,这两组文字具有字数相同,意思又相互关联,结构一致,音节协调的特点,阅读起来节奏明快,朗朗上口。其作用是可以给人以美感,激发阅读欲望。如在《人民日报》(2008-5-18)上发表的一篇新闻报道的标题为: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主题) 全国各地积极捐款捐物救助四川灾区(副题) 主标题中运用了一组对偶句,排列整齐,发音协调,前句是起因,后句是结果,很好地表达了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全民一心,抗震救灾的决心。读后给人以振奋的力量。又如,《人民日报》(2008-5-17)报道有关北川被困灾民“亲人生死相依,朋友相互鼓励,路人挽起手臂”的事迹时,用了《不放弃〓不抛弃》这样的标题,其中体现出他们对生的渴望、对亲人的依恋、对朋友的关怀。此题目短短几个字,却可以产生使心灵震颤的力量。需要强调的是,在运用对偶修辞时,第一,选用的句子要与新闻内容具有内在的联系,不可勉强。第二,句子结构要一致或相当,不要生拼硬凑。如果那样的话,反而会弄巧成拙。 拟人。在新闻报道的标题制作中,有时为了增加文字的感染力,往往将写作对象比拟为有生命的人。这样制作的新闻标题,可以使阅读者有切身的体会,引导读者去了解、关心新闻的内容。如在《人民日报》(2010-2-23)上发表的一篇新闻报道的标题是: 60年一遇严重旱情继续(引题)

国外隐喻研究综述_林书武

国外隐喻研究综述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林书武 提要:本文以隐喻的归属问题,即是否存在比喻性语言跟非比喻性语言的区别为主线,综合考察了国外隐喻研究。文中着重介绍国外学者对隐喻两项(即两部分结构)的分析,以及对隐喻成因的分析,并叙述隐喻的认知功能,说明Lako ff的隐喻研究及其创新。 关键词:隐喻、认知 对国外隐喻研究进行综述,可以有多种写法。E.Steinhart和 E.F.Kittay撰写的概述,扼要但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隐喻理论、隐喻研究方法、隐喻的解释,但不涉及文学隐喻研究(见Asher主编,1994:v ol.5)。Kirsten Malmkj?r(1991)在为其主编的百科全书撰写“隐喻”一条中,概述了隐喻研究的两种主要方法“建构论”与“非建构论”,又介绍了“比较说”与“取代说”两种理论,以及从语义、语用的角度研究隐喻的概况。Andrew Orto ny (1993)为《隐喻与思维》一书写了一篇“导言”,对该书所收的论文作了概括的介绍,可以看作是对隐喻研究的一种综述,其中提出隐喻研究分为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两大范畴。F.R.Ankersmit et al(1993)在为所编《隐喻与知识》一书撰写的“导言”中,提出关于“认知的真”(cog nitiv e truth)是评价历来各家理论价值的主轴;也就是说,认为隐喻是某一领域中真的始源,真的传送者,还是把隐喻当作一般看待,换言之,是承认有隐喻真还是否认有隐喻真,这是区分各家理论的重要标志。而M.C.Beardsley在为《哲学百科全书》(主编Paul,1967)撰写的“隐喻”一条中,着重介绍了各种各样的隐喻理论,包括“感情论”、“象义论”等等。我国有青年学者束定芳 (1996)对隐喻研究的历史发展、对现代隐喻学的研究目标、方法和任务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 我们在这里提出以隐喻的归属问题,即以隐喻属于形象语言[比喻性语言]还是属于普通语言[非比喻性语言]为主线,对国外隐喻研究进行综述。这个问题很重要,如果把隐喻看作普通语言现象来研究,就是把认知概念引进隐喻研究,这个问题成为认知语言学和当今语言学研究主流派的分水岭。正如Mark Turner(1991)指出的:“有一种研究把语言研究与文学研究分开;它假定意义与句法分离,句法自主自足;假定语言系统与其他认知系统是自立自主的;假定语言意义(语义)和超语言意义(语用意义)分开,字面语言与比喻性语言分开。认知语言学的许多经验研究,结果都摒弃了上述种种看法”。顺便说一下,本综述不包括文学隐喻研究。 1.背景材料 隐喻研究有悠久的历史。亚里士多德说,“隐喻字是把属于别的事物的字,借来作隐喻,或借`属’作`种’,或借`种’作`属’,或借`种’作`种’,或借用类比字”(见《诗学》第二十一章,罗念生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 · 11 ·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7年第1期(总第109期)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知识分享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 状述评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创新之 处;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实施步骤。 (限3000字内) 一、本课题研究现状评述、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1.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中国五千多年悠久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的,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传承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中华儿女,要立足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以德育人的标准,使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站稳脚跟一枝独秀。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遇到无数的困难和挑战,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依然奋力前进,勇往直前。道德教育是传统文化传承主要途径,对学生的身心修养、个人道德素质的提升都有重大意义。 2近些年来有关中华古诗文诵读、背诵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许多中华海外人士也很关心传统文化的发展,甚至在海外的炎黄子孙出于对祖先文化的情感,大力提倡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德,开展诵读活动。在国内,教育部出台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重要性,并且在分学段要求里,强调了各个年段的目标,规定了基本的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古诗的量。这相比以往的教学大纲有了很大提高。同时,也体现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课程改革理念。 3.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让学生从小开始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诸多意义。现在很多学生并不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以及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即便是教师,也有许多人讲不清道不明其中道理。加强对祖国下一代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因此,我们迫切需要让下一代能够继续传承和发扬。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国外的优秀文化和糟粕文化同时进入中国并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强烈的冲击,我们不反对国外先进的文化理念,但应该提防糟粕文化对我们那些尚未形成传统文化理念的下一代的冲击。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在相当部分的人群中已经荡然无存,在当前这种紧迫形势下,我校加强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广泛深入地开展传统教育活动,构建和谐校园,使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和人生价值观念,提升德行修养,塑造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是我们代代相传的核心素养,也是我们民族的价值取向。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教育如何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是教育界乃至社会共同的课题。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创新之处; 1.研究目标 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确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养目标,理清不同学段既相区别又相衔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探讨与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相适应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式和方法。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以课堂为主渠道,议活动为载体,以师生为主体,引导师生共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英语新闻标题的特点1

英语新闻标题的特点1

英语新闻标题的特点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glish News Headlines [Abstract]Today's society can be described as rapid development and changeable. How to record these social and historical change and development of new things , Mass media especially print media with its strongly deadline strict and the pursuit of new things is the best means of communication .The formation of the global village has greatly expanded the coverage of modern English ,English news reports covered all kinds of things ,for example, the solemn representation of speech of the President , the gossip of the leisure residents , the new achievement in all fields , the customs around the world, the fresh burst of interesting events and so on. However , the tiele is the sub-lease of the entire English news ,as well as the window of it ,so the importance of the title is self-eviden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glish News Headlines from four aspects, that are the formal of the English News Headlines ,the character of the words, the grammatical features and the use of rhetorical techniques. Hoping to do some help for each reader. [keywords]English News Headlines , Rhetoric, Language Features, The use of tenses 摘要:当今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可谓日新月异,如何记录下这些社会历史变迁和新鲜事物的发展,大众媒体尤其是报刊媒体因其具有极强的时效性和时新性是当之不愧最好的记录手段。“地球村”的形成也大大拓宽了现代英语的涵盖范畴,英语新闻的报道可谓包罗万象,有总统庄严的任职演讲、民众闲暇的说三道四、各个学科领域的新成就、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突发有趣的新鲜事件等等。而英语新闻标题又是整篇英语新闻报道的契子,也是整篇新闻报道的窗口,在报刊英语新闻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中,笔者从英语新闻标题的书写格式、措词特点、语法运用特点和修辞技巧的运用来详细分析了英语新闻标题的特点。望与读者共勉。

英语新闻标题的特点及翻译策略研究.

综合篇闻标题本身简约明了 , 新词语较多 , 省略较多 , 语法不符合常规 , 这就需要根据整个新闻的内容对标题进行意译 , 使读者快速理解新闻所传达的信息。例如尸、 , ' 叨。 , 意译为《菲尔普斯、张怡宁当选世界最佳男女运动员》。加介刀犷。叼人 , 意译为《今非昔比 , 保守的英国绅 ' 、意译为士大胆流露感情》。们汤《英国惊现“ 摇钱树” 》。这样的翻译看似和标题形式不符 , 但在内容含义上与文章相对应 , 便于读者把握整个新闻的内容。增加注释性词语新闻标题言简意赅 , 句法灵活 , 善用省略 , 汉译时应该把它隐含的意思表达出来。例如。, 、一。译为《谷歌招募全职涂鸦手 , 要幽默并热爱艺术品》 , 增加涂鸦手的性格特征 , 使读者最快了解信息 , 第一时间吸引有意向者。译为《清华保安哥梦想照进现实 , 知识改变命运》 , 根据文章内容 , 把故事的主角补充出来使标题更醒目 , 更吸引读者。 ' 译为在建中国第一高楼“ 上海中心” 突破米大关》, 翻译时译者增加了“ 上海中心” , 交代了地点 , 使读者获知中国第一高楼的地点及其建设情况这些信息。灵活处理修辞的翻译为了增加新闻的关注度 , 新闻标题中采用多种修辞手法 , 如暗喻、双关、典故等 , 使标题在传达信息的同时 , 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因而 , 在翻译其中的修辞

时应尽量保持原文的修辞风格。不过 , 因为中英文表达有差异 , 不能保持原文修辞的 , 可运用汉语谚语、成语等来表达 , 尽量把其蕴涵的文化信息展现给读者。例如” 二 , 原文中两个动词侧和 乞译苑新谭第四辑 , 英文意义相反 , 译者在汉译时继续秉承原文平衡结构 , 按照逻辑可将此句翻译为《民调显示剧》。 , 和切 , , 勿 , 该标题为平行结构 , 使美国两党阵营缩水 , 分歧加两个词形成对比 , 吸引读者眼球 , 可将其翻译为《不是“ 野狼” , 是我的哈士奇》 , 这样既保留了原文的结构 , 又可以吸引读者探寻信息根源 , 继续读下去。腼。 , 动翻译为《早起鸟比夜猫子更快乐》 , 原文虽没有修翻译为“ 早起鸟” , 既对应了“ 夜猫子” , 辞 , 但是把又借用了中国人熟知的谚语“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 来比喻起床早的人。原文没有用修辞手法 , 译者试着用中国人熟知的成语、谚语把它翻译出来 , 使读者感到中国文字的美感和力量。结语作为新闻开门点睛之笔的新闻标题 , 浓缩了整个新闻的内容 , 在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有自身的特点。新闻标题对读者理解整个新闻意义起着关键性作用 , 译者在翻译新闻标题时要根据新闻的内容 , 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 , 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文的含义 , 使读者在较快的时间内把握新闻内容 , 获取最新信息。令今考文献〕李海燕 , 刘刚文学增刊 , 〔李艳农业大学学报 , 刘其中社 , 新闻标题英译初析仁〕北京外国语言英语新闻标题的特点与翻译技巧〕武汉华中新闻翻译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出版 综合篇〔马建国社, 英文报刊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许明武公司 , 英语新闻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阳周彬英语新闻标题的特点分析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仁 , 令作者简介段晓波 , 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论与实践。年翻译理论翻译理何大顺 , 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与实践、英语教学。

隐喻研究综述(正文)

隐喻研究综述 Reviews onMetaphor Study 摘要:近年来隐喻研究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本文在参阅文献的基础上,综合考察国内外隐喻研究,对不同时期的隐喻研究进行整理概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隐喻研究的不足,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隐喻研究;发展趋势 Abstract: Recent years, metaphor research is concerned by numerous scholars.On the basis of references, thisthesis summarizes metaphor theories among different periods by investigatingmetaphor theorie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on this basis, it pointsup the shortages anddevelopment tendency of metaphor. Key Words:metaphor research; development tendency 隐喻是一种普遍现象,人们每时每刻都在使用大量的隐喻。英国修辞学家理查兹曾经说过,“我们日常会话中几乎没三句话中就可能出现一个隐喻”。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语言学界对隐喻研究产生浓厚的兴趣,国内语言学家对隐喻也作了系统的评述。对隐喻研究的概述可以有不同的写法。林书武撰写的概述,以是否存在比喻性和非比喻性语言为主线,从隐喻的历史发展、本体与喻体、隐喻的成因及其认知功能全面地描述了国外的隐喻研究的发展。束定芳则对隐喻的本质及语义特征进行了概述。他认为隐喻不仅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其自身也可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隐喻学。为了对隐喻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我们有必要对其历史发展进行系统的梳理。 1.传统隐喻 隐喻研究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年,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然而,历史上首位对隐喻产生兴趣的是亚里士多德。他在其作品中多次提到了隐喻。亚里士多德对隐喻的定义是:隐喻通过把属于别的事物的词给予另一个事物而构成,

国内外文化旅游研究综述

国内外文化旅游研究综述 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化格局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同,从民族融合、民族文化交流、碰撞与整合的角度出发,将涵盖诸多民族特色的中华民族文化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把握,最终形成了富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中华文化。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大类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格局,文化产业成为地区发展最具潜力的优势产业,也是民族经济继续走向振兴的有力助推器。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一路高歌猛进,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部跨越式发展都在深入推进中,文化建设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但必须正视的是,地方文化资源的丰富性并不意味着其产业化运作的简单易行,文化资源并不等同于文化产业资源。丰富独特的文化资源的开发需要借助于现代商业和市场的深加工。只有经过现代商业和市场的产业转换,文化资源才能转变成为具有普适性的现代文化商品。与我国宏观经济运作状况一样,文化产业在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的起步、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近年来,发达地区在短时期内获得了突破性发展,而民族地区除了文化旅游业呈现较高的产业化程度外,影视、出版、会展等新兴文化产业仍显弱小。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传媒业带来的巨大冲击下,夹杂在后工业时代的西方文化产品和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文化产业巨浪中,文化旅游将迎来自己的发展时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不仅会实现从单纯的资源开发型向生态经济型的转变,而且对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概念 (一)旅游与文化 在旅游与文化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了文化旅游和旅游文化两个概念。一般认为,文化旅游是指旅游产品的提供者为旅游产品的消费者提供的以学习、研

究考察所游览国(地区)文化的一方面或诸方面为主要目的的旅游产品。如历史文化旅游、文学旅游、民俗文化旅游等。旅游文化则是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因素为依据,以旅游诸要素为依托,作用于旅游生活过程中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是人类在旅游过程中(包括旅行、住宿、饮食、游览、娱乐、购物等要素)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旅游文化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和继承性等特点。两者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但又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旅游文化不仅覆盖了旅游业的六要素,而且与旅游的各相关部门、产业有紧密的关联度,其内容相当丰富多彩。而文化旅游则是将这些丰富多彩的内容组合成产品推向市场。也就是说,旅游文化内涵开发得越丰富,文化旅游产品项目也将不断推陈出新,更具有特色。文化与旅游互为因果、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共同繁荣。 (二)文化旅游 关于文化旅游,有不同的认识和角度,反映了社会组织的历史变迁和文化的认同,充满了学者的纷争。虽然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文化旅游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但其内涵却是一致的,立足文化资源,满足文化需求。 第一种观点认为:文化旅游是相对于自然观光、度假疗养等而言的一种特殊旅游类型,从时间维度上讲,可分为历史文化旅游和现代文化旅游;从形态表现上看,则涵盖了古迹游览旅游、民俗体验旅游、宗教文化旅游、建筑文化旅游、饮食文化旅游、艺术欣赏旅游、休闲娱乐旅游等。基本上都强调两个方面:①强调资源,认为文化旅游是指以文化旅游资源为支撑,旅游者以获取文化印象、增智为目的的旅游产品。②强调旅游者的旅游体验,认为文化旅游是指旅游者为实现特殊的文化感受,对旅游资源内涵进行深入体验,从而得到全方位的精神和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