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复习重点大全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复习重点大全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复习重点大全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复习重点大全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社区卫生服务

一、社区(community )的概念

社区是由若干社会群体(家庭、氏族)或社会组织(机关、团体)聚集在某一地域里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

构成社区的五个要素:

1.有聚居的一群人,即有一定生产关系为基础而组织起来的人口集体。

2.有一定的地域,即有人口集体或居民群赖以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有一定地界的地理区域

3.有一定的生活服务设施,以满足居民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4.居民群之间发生种种社会关系,特有的文化背景、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用以维持人际关系的相互协调;

5.为谋求规章制度的具体落实,产生各种社会群体和机构

二、社区卫生服务(community health service)的概念

社区卫生服务是以社区为基础,以社区人群的卫生服务需求为导向,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综合、经济、方便、可及的基本卫生服务

三、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

第一线服务

综合性服务

持续性服务

协调性服务

可及性服务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意义

1.是提供基本卫生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保障

2.是国家卫生服务体系中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方针的主要支点

3.是深化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建立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基础

4.是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迫切要求

5.是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高卫生服务的公平性,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

6.是国际卫生服务的大趋势

7.是实现医学模式转变的最佳途径

四、社区卫生服务内容

“六位一体”

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目录

1、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2、健康教育

3、预防接种

4、传染病防治

5、儿童保健

6、孕产妇保健

7、老年人保健8、慢性病管理(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防治)

9、重性精神疾病管理

基本医疗服务项目

较为公认的基本医疗服务项目

社区门诊治疗和家庭病床。

社区门诊治疗的主要服务内容包括:

居民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

疾病恢复期的治疗;

诊断明确的慢性病的治疗;

紧急救护服务

第二节社区卫生服务管理

一、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的概念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是综合运用管理学理论、方法和技术,对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人、财、物、时间、信息等资源进行科学管理的过程。

其作用在于,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整体功效,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提供良好的卫生服务,有效地保障人群健康

二、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的特点

学科的综合性与交叉性

技术与管理的双重属性

社会学与实践性

三、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的对象与方法

机构管理:包括机构的人、财、物、信息等卫生资源。

健康管理:社区的所有人群的各类健康问题。

第二章社区卫生服务人力资源管理

第一节社区卫生人力资源概述

一、卫生人力资源概念

卫生人力资源是为了提高全体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延长健康寿命为目标的全面国家卫生规划所需要的多种资源中的一种资源。他们是受过不同卫生职业培训,能够根据人民的需求提供卫生服务与贡献自己才能和智慧的人

二、社区卫生人力资源概念

社区卫生人力资源是指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事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卫生人力。社区卫生人力资源包括全科医疗、公共卫生、社区护理专业及其它专业卫生技术人员和社会工作者

卫生人力资源的特点:

1.卫生人力资源培养周期长

2.知识密集型资源

3.培养和管理是个复杂的过程

4.具有能动性

5.具有两重性

6.具有时效性

7.具有再生性

8.有情感有思维的资源

9.具有社会性

10.服务主体是有情感、有思维有主观需求的人群

第二节社区卫生人力资源管理

一、卫生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

卫生人力资源管理是指运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原理和技能,为了满足人民各类卫生服务需求,正确规划卫生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卫生人力资源;做好识别、培育、使用、留住优秀卫生人力的过程

二、卫生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内容

卫生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工作任务分析、人员规划、人员招聘与配置、人员培训与开发,绩效考评与管理、人员报酬与人员保障

三、卫生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

吸引高素质的人才加盟

留住人才

保证适宜的卫生人力

激发职工的积极性

四、卫生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功能

1、获取:卫生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录用

2、整合:使卫生人力之间和睦相处、协调共事、取得群体认同的过程。

3、奖酬:根据卫生人力工作绩效考核结果,公平地向卫生人力提供合理的,与他们各

自的贡献相称的工资、奖励和福利

4、调控:是对卫生人力实施合理、公平的动态管理的过程

5、开发:对组织内卫生人力的能力建设、素质与技能的培养与提高,使他们的潜能得

以充分发挥,最大限度地实现其个人价值。

第三节社区卫生人力资源配置

一、岗位设置的原则

按需设岗、精简高效、结构合理、依法管理

第五节卫生人力考核

一、卫生人力考核的概念

卫生人力考核是指从一定的目的出发,通过一定的方法,科学地收集、整理、评价和决策卫生人力输出信息的过程。

二、卫生人力业务考核的概念

卫生人力业务考核是对卫生人力为完成某一特定专业任务所必需的能力进行测量。

认识能力(知识)

精神运动能力(技能)

情感能力(态度)(前者称为认知领域、后二者称为非认知领域)

三、业务考核的方法

1、认知领域的考核

论述题、填空题、多选题和口试等。目前许多医学考试专家还以多选题为基本模式,设计了一系列编成程序的改进型问题,来考核知识的应用能力。

2、非认知领域的考核

考核非认知领域最直接、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有组织的现场观察。考核者首先要设计一个作为观察和评分标准的考查表或评分量表。

三、卫生人力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职能之一

绩效考核,就是收集、分析、评价和传递有关某一个人在其工作岗位上的工作行为表现和工作结果方面信息的过程。

绩效考核的过程

1、建立共识;

2、成立考核评审委员会;

3、确定考核指标体系;

4、实施考核;

5、公布考核结果;

6、跟踪改进,制定绩效提高的计划与实施,经过一定期限再次进行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主体

1.被评价者的直接上司

2.同级或同事

3.自我考核

4.下级考核上级

5.局外人进行考核

6.服务对象

绩效考核的步骤

1、制定考核标准和评价表

2、确定权重系数

3、对被考核者进行考核

第三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资产管理

第一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物质管理

一、物资的价值分类

(一)固定资产

(二)低值易耗品

(三)药品

(四)材料

二、物资管理的意义

科学的物质管理可帮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降低成本;

科学的物质管理可减少物质的资金占用,加快资金周转速度;

科学的物质管理可帮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物资管理的特点

(一)质量第一

(二)“保险”存储必须建立某些物质(急救药品、材料和器材)的应急储备

(三)种类繁多,科学管理

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物资管理的内容

(一)对固定资产的管理

通常利用固定资产折旧制度。固定资产实行折旧制度是在资产有效使用年限内将其资产购置的成本通过计算折旧的方法分配于收益期。

(二)低值易耗品的管理

要建立健全采购、验收、进出库、保管、领用及定期盘点等管理制度,按月制订采购计划,按月对存货进行盘点,发现盈亏应查明原因分清责任,经有关领导批准后,交财务科进行财务处理,最终做到帐帐相符、帐物相符

(三)医用耗材的采购管理

先试用后采购;以销定购,网上采购;招标采购;采购人员在采购时必须签订合同

第二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房屋管理

一、房屋面积设置标准

2000年卫生部规定:业务用房使用面积不应少于400平方米,布局合理,符合国家卫生学标准并体现无障碍设计要求。

二、房屋的管理原则

业务用房应列入折旧费收回建房成本,一般以平方米为单位,计算房屋的折旧费回收标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房屋一般为固定资产,很多社区卫生服务站为租赁形式,政府给予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与保证。

三、房屋布局的总体要求

1、功能布局合理,清污路线清楚,避免或减少交叉感染

2、布局紧凑、交通便捷、管理方便

3、保证预防保健、功能检查、诊室和健康教育等用房的环境安静。

4、诊疗室等主要医疗用房应获得当地的最佳朝向,而不是办公室。

5、有利于夏季获得良好的自然通风,多风沙地区应有防风害侵袭措施。

6、对废弃物的处理应符合环保法规。

7、出入口一般不少于2处,规模小的可设1处。

8、太平间、焚毁炉应设于隐蔽处,与主建筑有适宜的间隔,并单独设置通向院外的出

9、充分利用地形、防护间隔和其他空间,布置庭院、绿化。

1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站设有坡道、扶手、防滑地面等方便老年人和残疾人的无障碍设施。

第三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设备管理

一、设备管理的概念

围绕设备开展的一系列组织与计划工作的总称,包括规划、计划、论证、选购、建档、安装、调试、验收、使用、维修直至报废的全过程

设备管理的意义:医疗设备是医疗技术建设的重要支持条件

医疗设备是开展医疗技术服务的工具和手段;

医疗设备是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的技术保障

二、设备管理的原则

(一)动态管理原则

是指设备管理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事制宜,不是一成不变的,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多变的,对不同类型、不同性能的设备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

(二)系统管理原则

是指把仪器设备的管理作为中心的系统工程来管理,要树立整体观念,要从整体功能的发挥和整体效益的大小来考核仪器设备管理的成效。

(三)组织管理原则

是指必须按照经济规律办事,按照价值规律办事,做到仪器设备管理全过程的经济核算。

(四)开放协调原则

是指在仪器设备中坚持开放观念,充分提高资源在区域内的利用率(五)设备的计量标准原则

对医疗仪器设备来说,要特别重视计量工作,仪器设备计量不准就会影响正确的诊疗结果,给病人造成精神和躯体上的损害,因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要特别重视计量管理,重视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保证仪器设备符合规定的标准

三、设备配置的原则

(一)级别原则

按照医疗卫生机构的级别不同,配置不同种类的设备,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配置与其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相适应的基本医疗设备,但要强调的是基本设备配置需高品质。

(二)职能原则

按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具有的功能进行配置,机构功能不同,设备也不同。

(三)适宜原则:选择与之技术配套的适宜设备,务求与当地居民的卫生需求及承受能力相适应,防止盲目攀比。

(四)资源共享原则:对大型高档设备如CT、核磁共振仪、伽玛刀等,提倡共享共用,以提高设备的使用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必备置

(五)条件具备原则

在购置设备前,要有完善的配套条件,如掌握设备操作的技术人才,有相应水平的防护人员,有配套的装备条件

第四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药品管理

一、药品的概念、分类和特殊性

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功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如抗生素、生化药、放射性药物、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二、药品的分类

现代药和传统药

新药和仿制药

生物制品和新生物制品

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特殊管理的药品

二、药品管理

效期管理:有效期药品不少于6个月方可入库,个别效期短的药品、急救药品视具体情况而定。药品有效期不少于6个月方可出库,口服制剂少于3个月、针剂少于1个月不能发给患者。

对1个月不流动的药品退回库里,药库对于退回的药品作处理:①退回供货商处;②调往其他站销售;③各站急救备用药品的针剂、片剂、外用药,每周检查一次效期,近期的药品数量少于最小包装量的无法做退货,只能报损

(一)药品管理的目的:保证药品质量,增进药品疗效,保障人体安全,维护人民健康。

(二)药品管理运用的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先进技术手段、宣传舆论手段。

(三)药品管理的特点:具有全面质量管理特点,监督检验与群众参与质量管理相结合的特点

(四)药品管理的主要内容

1.对药品生产(配置)、经营单位资格认证,实行许可证制度和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制度;

2.实行新药审批制度、生产药品审批制度、进口药品注册审批制度;

3.制定和执行药品标准;

4.实行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

5.建立和执行药品不良反应检查报告制度,对药品品种进行调整和淘汰,对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医疗单位和中药材市场的药品进行检查、抽验,及时处理药品质量问题;

6.对药品包装、标签、说明书的管理;

7.调查、取缔假药、劣药,处理不合格药品,执行行政处罚

第四章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管理

第一节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管理概述

一、信息的定义

广义:信息是反映客观事物的现象、特征及其相互联系的一种普遍形式,是语言、文字、符号、声像、图形、消息、情报等的总称。

狭义:指经过加工整理后,对于接收(使用)者具有某种使用价值的数据、消息、情报、资料等的总称。

信息的范围很广,充满社会和宇宙之中,可以说自从有了人类,人际间就有了信息的交流(1)范围广:充满社会和自然界,无所不在,无始无终。

(2)易获取:公开或半公开,获取时无风险。

(3)传递快:现代化的通讯工具、交通工具、印刷技术、网络技术。

(4)共享性:凡是公开信息,每人均有权享受。

(5)有价值的信息就是知识:被激活了的知识就是财富。

二、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的定义和特点

1、定义:社区卫生服务信息是能对社区卫生服务各项具体活动产生影响的数据的集合

从广义上讲,社区卫生服务信息是与社区卫生服务有关的任何形态的信息,它是反映社区卫生服务系统的活动特征及其发展变化情况的各种消息、情报、数据和资料的总称。

2、分类: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内部的管理信息、业务信息、医疗活动记录、医学科技信息、医学图像信息和医学标本信息等

也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外部的医学科技文献信息、卫生政策信息、国情和卫生状况以及通过有组织、有目的调查获取的卫生信息等。

3、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的特点

客观性和主观性整体性与不完全性

普遍性与等级性滞后性与时效性

经济性与共享性可衰减性与扩散性

传递性与可塑性

什么是信息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管理是对社区卫生机构可用的数据、信息和知识资源进行有效开发的过程,这一过程不能通过一个部门孤立的工作来实现。

管理信息?

管理信息是指在整个管理过程中收集、加工和输入、输出与管理相关的各种消息、情报、资料等信息的总称。

三、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管理的意义

1.从学科角度认识信息管理的意义

(1)探索社区卫生服务领域信息的性质、特征及其运动规律;

(2)研究其分类特征及其数值度量方法;

(3)使其在整体功能准则指导下更趋合理运用;

(4)寻求社区卫生服务领域中信息加工、生成智能的机制和途径,使数据信息提高到智能信息的新高度

2.从应用角度认识信息的目的和意义

(1)重要的资源(2)工作的重要内容

(3)获得竞争力的前提条件(4)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系统整体水平的依据

第二节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的分类、收集、处理和利用

一、供方信息的分类和收集

(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信息

1、职能部门信息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办公室信息(2)医务管理部门信息

(3)人事管理部门信息(4)财物与后勤管理部门信息

2、业务部门信息

(1)诊疗信息(2)计划免疫信息

(3)妇幼保健信息(4)传染病管理信息

(5)慢性病管理信息(6)健康档案信息

(二)政府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利用

1、政府信息的内容

2、政府信息资源的特征

3、政府信息的收集

4、政府信息处理与利用

(三)街道办事处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利用

1、街道办事处信息的内容

2、街道办事处信息的收集

二、需方信息的分类和收集

健康档案的建立和管理

1、健康档案的概念:是对居民的健康状况及其发展变化, 以及影响健康的有关因素和享受卫生保健服务过程进行系统化记录的文件.

健康档案的用途:评价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

进行社区诊断

制定社区卫生计划

有目的地提供社区卫生服务

评价社区卫生工作成效

2、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类型与内容

(1)、社区健康档案:是记录一个社区整体居民的健康状况,以及对社区健康起着推动作用或制约作用的环境卫生、社会经济、文化风俗、卫生条件等资料的系统化文件社区健康档案的内容:1.社区一般情况、2.卫生服务状况

3. 居民健康状况

4. 人口学数据

(2)、家庭健康档案:是以家庭为单位,记录家庭规模、家庭结构、家庭功能、家庭的主要问题、家庭经济状况以及家庭每个成员的基本情况等有关家庭卫生方面的数据文件家庭健康档案的内容:1、家庭基本情况;2、家庭环境;3、家庭的结构和关系

4、医疗卫生需求;

5、家庭经济状况;

6、家庭问题目录

(3)、个人健康档案以个人为记录单位,记载个人健康状况、危险因素、疾病问题、有关治疗处理措施和保健效果的文件,是制定个体化健康保健措施的重要依据

健康档案的服务对象:辖区内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以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人群为重点。

居民档案的建立:1、确定建档对象流程

2、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方式

(1)个别建档

(2)每家每户建档

(3)社区卫生诊断资料获取

三、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的利用

无论是获取信息、加工信息,还是存储信息、传递信息,最终目的是为了利用信息。信息来源于实践,经过加工整理后,最终还是要用于指导实践。信息指导实践的过程就是对信息的利用

(一)卫生服务记录信息的利用

1.门诊诊疗信息的利用

2.住院诊疗信息的利用

(二)健康档案信息的利用

1.社区健康档案信息的利用

提供的信息:人口学特征、居民健康水平、社区主要健康问题、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社区卫生资源状况

作用:将上述信息进行动态分析与比较用于确定社区的主要卫生问题和健康问题,找出社区居民的卫生需求,指导社区卫生服务有效开展,确定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制定区域卫生规划

2.家庭健康档案信息的利用

提供的信息:家庭基本资料、家系图、家庭评估资料、家庭主要卫生问题等。

作用:为全科医师实施以家庭为单位的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工作提供重要依据;了解家庭结构、家庭主要健康问题、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作出家庭健康诊断,提出干预措施,提供家庭健康指导服务,促进家庭及其成员的健康。

3.个人健康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

是评价居民个体健康水平的基础;是开展医疗、预防、保健和康复等服务的依据;是双向转诊的必备条件;是分析社区居民健康态势及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本底资料(三)、专题调查信息的利用

通过专题调查可以获得有针对性、有深度的信息。

常见的专题调查有: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或健康问题调查(案例5);社区医疗仪器设备利用调查;医疗质量与医疗收费标准调查;卫生技术人员现状与继续教育途径调查;老年人医疗保健需求调查等。

(四)、健康询问调查收集的信息与利用

①人群发病、患病及疾病对健康危害程度的信息,分析人群疾病发生频率与种类

②居民在各级各类卫生机构利用卫生服务的信息,了解人群利用卫生服务的程度、未利用的比例及其原因,医疗费用。

③可将①、②中的指标与人群的经济状况,文化水平、医疗保障制度以及人口学特征等联系起来

④个体行为、生活方式、职业、生活与工作环境、地理以及卫生设施等有关健康影响因素方面的数据;

⑤了解居民对医疗卫生健康服务的态度,认识以及愿望和要求。

(五)、疾病监测信息的利用

疾病监测是收集人群疾病发生频率及其严重程度信息的重要来源,该信息对于确定疾病防治目标与对策是必不可少的

第三节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的建立与管理

一、基本概念

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是应用电子计算机网络通讯设备,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其所属各部门提供居民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服务信息、管理信息和决策信息,以及这些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提取和数据通讯,并能满足所有授权用户对信息的各种功能需求的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

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二、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的意义和基本内容

1、意义:实现对居民健康档案的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减轻社区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

保证卫生机关及时得到社区最新的数据信息;

实现社区居民对自己的健康档案的知情权,获得必需的健康教育

2、内容: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应包括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六位一体的服务管理信息系统

可概括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社区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评价和决策支持四大信息系统

适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医院及有关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管理

(二)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

1、按性质划分

(1)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模块(2)社区卫生服务模块

(3)社区卫生服务评价(4)社区卫生服务决策支持

2、按服务内容方式划分

(1)社区居民疾病预防信息模块;(2)常见病与多发病诊治信息模块;

(3)医疗与伤残康复信息模块;(4)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信息模块;

(5)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信息模块;(6)重点人群保健服务信息模块等

3、按服务对象、范围划分

(1)以人为中心的个人健康档案信息模块;

(2)以家庭为单位的居民家庭健康档案信息模块;

(3)以社区为基础的社区卫生服务信息模块等

(三)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的管理

1.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的组织管理

2.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的技术管理

3.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的人才管理

4.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的设备管理

5.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

(四)、基本作用

机构内部业务信息化:办公自动化、六位一体业务、药品、财务

社区卫生纵向业务管理:业务监管、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

横向数据互联:医疗保险、社区服务、公安、民政…

建立社区卫生数据仓库:实现居民健康互动

第四节社区卫生诊断

一、概述

1、概念:社区卫生诊断是运用社会学、人类学和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对一定时期内,社区的主要健康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社区卫生服务的供给与利用以及社区综合资源环境进行客观、科学的确定和评价;发现和分析问题,提出优先干预项目,并针对性地制定社区健康促进计划;从而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动员社区参与,实施社区干预,逐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

2、目的:发现并确定社区主要健康问题及其危险因素

总结并评价社区卫生资源特别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供给与利用效率

了解并分析社区环境及其相关资源现状

调查并分析居民需求与利用、满意度及其卫生知识水平

分析并提出本社区优先解决的健康问题

制定本社区健康促进计划,并为社区卫生服务的综合效果评估提供基线数据

3、意义:有利于政府及有关社会部门编制社区卫生规划、计划以及合理配置卫生资源与科学决策(政府部门)

有利于针对性地解决本社区主要健康问题(群众居民)

有利于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供给与利用效率(卫生机构)

有利于发挥社区各类相关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社区建设)

有利于评价社区卫生工作成效,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健康、可持续发展(发展评价)

4、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原则纳入公共卫生计划,保证政府投入与组织协调

2.科学完整原则设计科学规范,资料完整准确、结果客观可靠

3.适宜可行原则流程与方法适宜可行,最低成本发挥最大效益

4.求实特异原则实事求是,有特异性,突出本社区特点

5.周期渐进原则时段性、持续性和周期性,3~5年周而复始

二、诊断流程

第一步:设计准备

第二步:资料收集

第三步:资料统计

第四步:分析报告

第五章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管理

一、社区卫生服务质量概述

(一)基本概念

1.质量: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的质量定义(1994)

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包括明示的、通常是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要求或期望)

-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的质量定义(2000)2.社区卫生服务质量

满足全社区居民明确的卫生需要和隐含的及潜在的卫生需要,向他们提供最佳可能的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服务,使全体社区居民满意。

(二)、内涵:

①有效的预防和控制了传染疾病和非传染性慢性病;

②有效预防和控制了早死及其主要危险因素;

③提供了合格又舒适的医疗保健服务;

④明显缓解服务对象的病症、不适和焦虑;

⑤采用适宜技术有效控制了疾病防治成本;

⑥服务对象在家庭、工作场所及社会功能的改善和维持方面,均达到期望的状态;

⑦改善了服务对象的人际关系;

⑧服务对象的个人隐私得到了保护。

质量特性:

- 功能性- 经济性

- 安全性- 时效性

- 舒适性- 文明性

二、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管理

(一)概念

1、含义: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管理是指按照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的结构或形成规律,对所有影响服务质量的因素和环节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保证和提高服务质量的活动过程。它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指挥和控制活动。

2、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管理的目标

(1)获得更高更好的社区卫生质量;

(2)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让居民更加满意;

(3)合理配置社区卫生资源,充分发挥各种资源的效用,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4)提高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科技水平;

(5)培养全科医生,提高其素质和技能。

3、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管理的特点

(1)质量载体的特殊性(2)质量问题的敏感性

(3)质量形成规律的特殊性(4)质量控制的个体化特点

(二)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管理的原则

1、组织管理规范化

2、运作实践特色化

3、资料管理科学化

4、科学研究系统化

(三)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管理内容

1、制定质量方针—组织的宗旨和方向

2、质量策划—质量目标,运行过程及相关资源

3、确定基本的质量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

4、明确质量管理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

5、管理质量资源

6、社区卫生服务的卫生技术质量管理

(7)社区卫生服务的资料信息质量管理

(8)社区卫生服务医务人员的质量管理—行医资格的准入要求

(9)评价、监控服务质量

(10)适宜的质量成本

(11)开展质量管理工作的教育培训

(12)努力消除临床诊疗服务差异,避免过度的服务利用

(四)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管理体系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了实现自身既定的服务安全和质量目标,在组织、物质上和物质技术条件上对其组织机构、工作程序、服务流程、安全重点和管理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以保障所提供的卫生服务安全和质量达到预期要求的系统。

- 组织体系

- 质量管理标准体系

(五)质量管理的模式

- 消费者满意模式

- 产品(服务)生产模式

- 三级医疗质量管理模式

- 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模式

- 临床路径质量管理模式

- 零缺陷管理模式

- 六西格玛质量管理模式

- JCI医院评审标准模式

第二节全面质量管理

一、概念及特点

(一)含义: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定义

社区卫生服务全面质量管理:是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顾客(病人及社区居民)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医疗卫生服务市场调查、服务项目设计、服务项目提供,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各部门的基础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为一体一种有效的质量活动体系、制度、手段和方法的总称。

(二)目标

设计符合居民健康需要的卫生服务,切实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技术质量、不断改进医疗卫生服务的功能性质量和病人满意度,确保社区卫生服务整体质量的提高,建设服务功能健全,人员素质较高,运行机制科学,监督管理规范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

(三)特点

1、全员的质量管理

2、全方位的质量管理

3、全过程:管理的范围从市场调查开始,一直到服务发生以后的全过程。

4、全方法:排列图(主次分析图)因果图(特性要素图)

直方图管理图相关图分层法统计图解

(四)原则

总原则:根据顾客的需要,以最经济的办法研制和提供顾客满意的产品或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功能与定位)

具体原则:要真正树立“一切为顾客服务,对顾客负全责”的质量管理思想;

做到“防检结合,以防为主”;

树立“下一工序是用户”的思想;

尽量以数据进行质量管理;

始终按PDCA管理循环进行。

(五)社区卫生服务全面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

明确社区卫生服务质量方针

明确质量管理者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

制定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并组织实施

对社区卫生服务资源进行管理

进行社区卫生服务过程分析监控服务过程

持续改进质量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文件

加强质量管理成本控制

二、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程序

PDCA,即计划(Plan)、执行或实施(Do)、检查(Check)和总结(Action)四个环节:1.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质量问题

2.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各种原因或影响因素

3.从各种原因和影响因素中,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

4.针对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制订质量改进的计划

5.执行计划,按预定计划和措分头贯彻执行- 执行阶段

6.检查效果,把实际工作结果和预期目标对比,检查计划执行情况- 检查阶段

7.巩固措施,把执行的效果进行标准化,制订制度条例,以便巩固- 总结阶段

8.把遗留问题转入下一个管理循环

PDCA循环的主要特点是:管理循环是综合性的循环,四个阶段紧密衔接,连成一体;大环套小环,小环保大环,推动大循环;不断循环上升,每循环一周上一个新台阶

三、社区卫生服务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

(一)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1、ISO确定的质量管理体系模式ISO于2000年发布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在这一标准中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即质量管理体系用于证实组织具有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目的在于增强顾客满意。同时,标准还提出了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模式

质量管理体系模式中相关要素的主要内容.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组织建立、实施、保持并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规定了质量手册、程序、记录等文件的内容和控制要求。

管理职责——从管理承诺、以顾客为关注焦点、质量方针、策划、职责权限与沟通、管理评审等六个方面,规定了最高管理者的职责。

资源管理——从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工作环境等方面,要求组织确定资源需求并提供相应资源,以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保持与改进。

产品实现——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核心。从策划、确定产品要求与评审要求、与顾客沟通、设计开发、采购、生产和服务提供、监视与测量装置的控制等方面,对组织的产品或服务实现过程提出了质量管理要求。

测量、分析和改进——要求组织对顾客满意、产品特性、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等进行监视和测量(包括内部审核活动),对不合格品进行控制,采取纠正措施消除不合格的原因,采取预防措施消除潜在不合格的原因,并对监视和测量结果及其他来源的数据进行分析,寻找改进方向,持续改进以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2、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步骤

(1)确定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2)建立组织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3)确定实现质量目标必需的过程和职责

(4)确定和提供实现质量目标必需的资源

(5)规定测量每个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的方法

(6)应用这些测量方法确定每个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

(7)确定防止不合格并消除产生原因的措施

(8)建立和应用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

(二)、社区卫生服务质量过程控制

1、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环

质量环: 按照服务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的过程,把这些服务活动用图形表示,称为质量环。

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环:主要是由医疗卫生服务市场调查、医疗卫生服务设计和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三个工作过程构成的,而连接这三个过程的是医疗卫生服务质量评价,它是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改进活动的前提和依据。

2、过程质量控制

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质量管理质量控制链

(工作流程)

质量特性与质量标准要求质量控制点

过程质量控制的内容

以病人的就医流程进行过程管理;

以每一项具体操作的步骤进行过程管理;

以各部门、专业分工的内容进行过程管理;

将以上三个过程和其它相关工作结合的“接口”进行过程管理

最终实现对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过程控制的实施要点:1、识别过程2、强调主要过程,简化一般过程

3、按优先次序排列过程

4、制定并执行过程的程序

5、严格职责

6、关注接口

7、进行控制8、改进过程

过程质量控制的关键:

一是确定各项工作的技术流程或服务流程,明确管理环节

二是建立“关键控制点”,找出工作流程中影响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的关键点和薄弱点,进行重点质量控制

三是对质量缺陷的控制,区分警戒性质量缺陷和条件性质量缺陷,分别采取对策

四是在质量管理中,通过QC小组实行自我检控、逐级检控和协同检控,其中以自我检控为主

“真实瞬间”——工作流程中的各个“真实瞬间”即是质量控制点,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与病人(或居民)接触的各个环节,包括与医务人员的接触点和与物体的接触点。

“真实瞬间”会影响来访者或病人的感觉,只有保证每一个“真实瞬间”都让来访者或病人有较好的感觉,才能保证他们有较高的满意度。

找出“真实瞬间”(实施要点1~3)将“真实瞬间”连接成一个连续的流程图

四、社区卫生服务质量评估

(一)质量评估框架及内容

是终末质量管理的主要任务,也是质量持续改进的主要依据。美国学者Avedis Donabedian于1968年首次提出

卫生服务系统的基本框架是:

结构(structure)

过程(process)

结果(outcome)

(二)社区卫生服务质量评价标准

是保证实现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目标的措施,也是考核评价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工作人员质量的尺度。它可以直接控制或反馈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质量

应包括:社区医疗质量标准和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质量标准;还应包括质量检查控制制度和差错事故处理条例或办法等

(三)质量评价的方法

1、质量评价信息来源

- 家庭调查- 常规报告

- 临床记录- 直接观察

- 病人随访- 实验室检查

2、评价方法

- 定性评价方法

- 定量评价方法

社区卫生服务绩效管理

一、绩效管理的概念与功能

(一)绩效的概念

绩效:一个机构及其成员的行为、活动、程序与行动所产生的结果,而且机构与成员期望这个结果是以最小的资源来达成。

社区卫生服务绩效:以落实公共卫生服务职能为导向,以有效保障群众享有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社区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为中心,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有效改善居民健康的程度。

(二)绩效管理的定义与目的

绩效管理:在特定的组织环境中,与特定的组织战略、组织目标相联系的,对组织内各部门、员工的绩效进行管理,以期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绩效管理:通过机构战略分析,建立机构发展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并将目标逐级分解、不断沟通和达成共识,对部门和员工绩效进行定期评价,激励各部门和员工绩效的持续改进并最终实现机构发展目标的管理过程

社区卫生服务绩效管理的目的:

战略目的:达到社区卫生服务目标

管理目的:提高机构的管理效能

开发目的:着眼于人力资源开发

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效益。

(三)绩效管理的功能

1、评价功能—最基本功能

2、激励功能—核心功能

- 薪酬激励

- 机会激励

- 责任激励

3、沟通功能—纽带和桥梁

- 横向沟通

- 纵向沟通

- 内外沟通

二、绩效管理的基本流程

(一)制定绩效计划

1、确定组织机构发展的战略目标,确定关键要素指标

机构发展战略目标来源: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要求、社会卫生诊断、机构自身情况

2、分析关键流程,逐级分级关键绩效指标

工作流程工作流程

机构层面关部门关键员工关键

键绩效指标绩效指标绩效指标

因果关系岗位职责

3、调整组织结构设计,制定行动计划

组织结构设计、资源配置、计划活动安排

(二)绩效计划的实施与管理

管理内容重点:质量控制和风险防范

社区卫生服务风险:在社区卫生服务活动中客观存在的,可能会导致健康损失、经济损失等一切不良后果的不确定性或事件。

常见的社区卫生服务风险因素:

技术因素:包括误诊误治和治疗、护理过程中质量问题;也包括预防接种、医疗康复和保健等服务中的技术问题

服务因素:主要表现在医务人员服务过程中,态度生硬冷漠、告知不详、沟通不良,造成服务对象不满意,导致纠纷事件

管理因素:主要表现管理不完善涉及管理制度和操作程序规程不落实,再如服务收费问题、工作效率偏低、排队等候问题

设施设备因素:主要表现血压计、心电图、检验等设备维修检查、机构环境包括无障

碍设施不到位、候诊椅数量少、路滑、厕所不清洁、噪声大等

风险管理程序:风险识别——分析评价——控制处理——绩效评估反馈

社区卫生服务风险管理策略与实施:

构建坚实的风险防范基础平台

提高社区卫生服务队伍的综合素质

风险管理与质量管理同步实施

建立并完善投诉管理系统,及时妥善处理各类纠纷

制定风险防范与处理预案,确保服务安全

管理基础手段:

持续的绩效辅导和沟通

细致的绩效信息记录与收集

(三)绩效考核和评价

目的:实现组织战略目标和对管理过程的有效控制。

1、考核主体

- 内部考核评价人员

- 外部考核评价人员- 3600绩效考核评价

2、考核层次

- 区域考核- 机构考核

- 部门考核- 个人考核

3、考核内容

- 服务质量- 工作效率

- 经营状况- 服务对象满意度

4、考核方法

(1)定性考核评价方法

专题讨论,开放式问卷,专题研讨会等

(2)定量考核

统计学方法,社会学方法

(3)资料收集来源

日常信息报表,卫生服务记录,抽样随访调查,现场考核观察,满意度调查

5、评价考核结果

(1)排序法

(2)两两比较法

(3)等级排序法

(4)强制分布法

(5)关键事件法

6、绩效反馈与回报

三、绩效管理中的责任与要求

中心领导层- 制定发展目标、任务,营造运营环境,推动绩效管理正常开展

职能科室- 设计绩效管理流程和行动计划,组织绩效管理实施

业务科室- 执行绩效管理方案

员工- 创造绩效

第六章社区卫生服务相关政策

第一节我国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主要政策措施

一、政策的基本理论

政策是国家机关、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或服务于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为或规定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方法、条例的总称

公共政策:是以政府为主的公共机构为了协调人们的行为,实现公众的利益,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运用一定的资源对社会公私行为所做的强制性的规范与引导。

公共政策的特征:政治性、目标性、价值选择性、强制性、普遍性、相对稳定性

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导向功能、控制功能、协调功能、分配功能卫生政策:是政府或权威机构以公众健康为根本利益依据,制定并实施的关于卫生事业发展的战略与策略、目标与指标、对策与措施的总称

二、国家主要社区卫生服务政策

1、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2、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原则

- 坚持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注重卫生服务的公平、效率和可及性;

- 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参与,多渠道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 坚持实行区域卫生规划,立足于调整现有卫生资源、辅以改扩建和新建,健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

- 坚持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并重,中西医并重,治疗结合;

- 坚持以地方为主,因地制宜,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

3、发展目标

到2010年,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和有条件的县级市要建立比较完善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4、社区卫生服务的功能定位

性质:强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具有公益性质,不以营利为目的

特点:综合服务、连续服务、就近方便、费用低廉、医患关系和谐

功能定位:服务对象:社区、家庭和居民

重点对象:要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等。

方式:主动、跟踪、连续全程服务为主

服务内容: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一般常见

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

5、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为主体,以诊所、医务所(室)、护理院等其他基层医疗机构为补充。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标准:在大中型城市,按照3-10万居民或按照街道办事处

范围规划设置1所。

规划原则:盘活存量,适当增量。

注意要点:打破医疗机构隶属关系,实施区域卫生规划;

20秋学期《卫生事业管理学》在线平时作业1

20秋学期《卫生事业管理学》在线平时作业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从广义上来讲,计划包括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和()三个阶段。 A.权衡计划 B.评估计划 C.完善计划 D.检查监督评价计划 答案:D 2.WHO于1981年提出,衡量各国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目标最低限度标准可分为12项,其中至少有()的国民生产总值用于卫生事业。 A.3% B.4% C.5% D.6% 答案:C 3.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全球性评价指标之一是:成年男女的受教育比例是() A.50% B.60% C.70% D.以上都不是 答案:C 4.印度尼西亚采用的是()医疗保险模式。 A.储蓄 B.国家 C.商业 D.社会 答案:A 5.就计划的分类来看,具有较强的约束力,既规定了目标,也规定了实现目标的具体做法的是()。 A.程序计划 B.指令性计划 C.功能性计划 D.指导性计划 答案:B 6.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政策依据是() A.《医院分级管理标准》 B.《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C.《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

D.《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答案:C 7.下列不属于妇幼卫生信息的来源的是() A.常规性业务登记 B.监测系统报告 C.病历系统记录 D.专门调查 答案:C 8.信息系统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要素是() A.人员 B.相应的法规制度 C.组织机构 D.数据 答案:A 9.实施()是为社区居民提供初级卫生保健服务的最佳途径。 A.全科医生制度 B.全科医疗 C.政府领导 D.社区参与 答案:B 10.全员参与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识别领导要求 B.批评工作中的错误 C.以不断学习为目标 D.只做正确的事 答案:D 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1.卫生资产管理的主要内容有()。 A.维护所有者权益 B.产权界定 C.提高卫生质量 D.产权登记 E.资本金预算 F.资产处置 答案:B 12.社会卫生筹资是指政府预算外社会各界对卫生事业的资金投入,包括()、公共卫生机构预算外资金收入等。 A.预算内基本经济建设经费

卫生事业管理重点

第一章绪论 一、卫生事业的概念、特点和性质 1. 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2. 怎样认识我国卫生事业是公益性事业? 在1997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这句话概括了我国卫生事业的根本性质。明确了卫生事业具有公益性,政府要实行一定的福利政策,卫生事业不能一营利为目的。因为健康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防病治病、保障健康是卫生活动的基本容,是满足社会基本需求、要人人参与、公众受益的基本特征,公益性可以兼容局部福利性、经济性,所以它是基本属性。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要求国家、单位、个人及全社会共同参与卫生事业的发展。 二、卫生事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 卫生事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如何? (1)卫生事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1)是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2)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3)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4)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的重要容。 (2)经济和社会发展(社会进步)对卫生事业影响:1) 经济发展为卫生事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有利的发展条件,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可以增加卫生投入;科教兴国战略促进医学科学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2)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卫生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一,疾病构成的变化,医学模式的转变,防病治病的任务更加繁重;第二,人口结构趋向老龄化,要求卫生服务的容、方式、体系作出新的调整;第三,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大量流动人口的出现提出了新的卫生要求;第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卫生事业有更高的发展。 三、卫生事业管理及卫生事业管理学 1.卫生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是指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有关行政部门根据卫生事业的规律和特点,将卫生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及合理地提供给全体人民,并对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进行管理。 2. 我国卫生事业管理的目的:最大限度地保持和促进人民的健康 3. 卫生事业管理学:简称卫生管理学,是研究卫生事业发展规律的学科,它的任务是研究卫生事业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与国情相适应的卫生政策;研究与正确的政策相适应的组织管理和工作方法,研究我国及世界各国卫生事业管理的经验。卫生事业管理学是保证和推 动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学科。 四、卫生工作方针:1. 1950年8月: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 2. 1952年12月: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 3. 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五、衡量一个国家人民健康水平主要有三大指标:人均期望寿命,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

社区管理和服务重点

考试题型:名词解释,填空,选择,简答,分析。 社区管理与服务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社区概述 一社区的含义 (一)社区的由来 中国社——地方基层行政单位 区—行政单位,数量,居处 古代无“社区”同时出现 外国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1887年 美国学者查斯,罗密斯的英译本的书名为 Commumnity and Society 社区和社会 费孝通社区(1993)《二十年来之中国社区研究》 地方社会——社区 《社区与社会》 (二)社区的含义 1 学者:所谓社区,就是区域性的社会,换言之,就是人们凭感官能感觉到的具体化的社会。 2 文件: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3 社区的含义:社区实质上就是一个区域性社会,是一定地域范围内人们社会生活的共同体。 社区包括以下四层基本涵义 (1)社区都有一个相对稳定,相对独立的地理空间。 (2)社区都有以特定社会关系为纽带形成的一定数量的人口。 (3)生活于该地域的人们具有一种地缘上的归属感和心理文化上的认同感。 (4)社区的核心内容是社区中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及其互动关系。 (三)社区及社会,行政区 1 社区与社会 (1)联系 第一从范围上看,社区是社会的组成部分。 第二从内容上看,社区是社会的缩影。 (2)区别 第一,社区强调共同性,而社会并不强调这一点。 第二,社区强调地域观念,社会不注重地域观念。 第三,社区中人们的各种关系比社会更紧密。 第四,社区的功能与社会相比有更专门化的特征。 2 社区与行政区 (1)联系 有重合的部分 (2)区别 第一,行政区是认为划定,社区是自然形成。 第二,行政区为多形态,社区为单一形态。 二社区的特征 (一)社区是社会的缩影

卫生事业管理知识点归纳

卫生事业:是指为增进人民健康所采取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的总和,这些组织和活动以追求社会效益为目的,由政府领导并提供必要的经费补助。 卫生事业的性质: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的具有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卫生事业管理:指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有关行政部门根据卫生事业的规律和特点,将卫生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及时合理地提供给全体人民,并对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进行管理。 卫生事业管理的主体------政府、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政府其他相关部门 卫生事业管理的方式-------计划、法律、经济、行政、项目 卫生事业管理的对象-------各种卫生机构及相关机构、卫生服务的提供者及相关人员 卫生事业管理的内容-------优化卫生政策、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科学的编制和实施为生计划、提升卫生系统功能 卫生事业管理的目的-------最大限度的发挥卫生资源的作用,建立和保持整个卫生系统的高质量和高效率,保持社会各阶层在卫生筹资和健康状况上的公平性。 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并用,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我国卫生事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1.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2.基本建立起遍及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 3.初步建立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 4.重大传染病防治取得了明显进步

5.妇女儿童卫生保健水平进一步提高 卫生事业面临的严峻挑战: 1.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 2.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机制不健全 3.医疗服务体系不适应群众的健康需求,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突出 4.医疗卫生管理体制与人民健康需求不适应 管理:指在特定环境下,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控制、激励和领导等活动,协调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等资源,以期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卫生行政组织:指那些对卫生事务实施管理的政府组织,通过制定和执行卫生政策、法规等来引导和调控卫生事业的发展。 卫生服务组织:指以保障居民健康为目标,直接或间接向居民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卫生服务的组织,包括各类公共卫生服务机构、营利性和非赢利性医疗机构等。 中国卫生服务体系按照城乡划分 我国卫生行政组织体系:卫生部→省、直辖市、自治区卫生厅(局)→地区、省辖市、自治州、盟卫生局→县、县级市、区、旗卫生局 卫生服务组织体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健康教育机构、卫生信息机构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是运用医学理论、技术进行卫生防疫工作监测、科研、培训相结合的专业机构、是当地卫生疾病预防控制业务技术的指导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能: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疫情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实验室监测分析与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

《卫生事业管理学》知识点

《卫生事业管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1、卫生系统得概念; 卫生系统就是所有以促进、恢复与维护健康为目得得,致力于开展卫生活动得组织、机构与资源。 2、文化环境对卫生事业影响得体现在哪三个方面? 社会整体价值观、医务人员得行医理念、人群得健康期望。 3、卫生系统得功能有哪些? ①提供卫生服务; ②提供医疗保障,具体包括筹资,建立资金池,分配资金以购买服务; ③资源筹措,具体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与财力资源; ④管理,即卫生系统作为管家,管理资金、分配权力,并且对人群赋予她们得期望作出应答。 4、卫生系统得得三大目标就是什么? 1、改善健康 2、提高卫生系统反应性 3、分担疾病经济风险确保筹资公平性 5、卫生事业得概念; 指国家与社会为防治疾病,维护与促进人群健康有条理、有规模得从事所有社会服务得总与6、卫生事业管理得概念;P10 就是以防治疾病,维护与促进人群健康为目得,国家与社会采取得所有管理事务 7、卫生事业管理得手段有哪些?P13 ①法律手段 ②行政手段 ③经济手段 ④项目管理手段 8、卫生事业管理学研究得内容与方法有哪些?P16内容: 1、卫生事业管理得理论 2、卫生事业得管理体制 3、卫生事业得运行机制

4、卫生事业管理得方法。 方法:定性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访谈法,专题小组讨论,选题小组讨论,文献分析法德尔菲法,专题小组讨论法,swot分析法,利益相关者分析,政策研究情景分析,循证政策分析。 定量研究方数据收集过程中常用:定量研究方法,主要有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与分层抽样;数据分析过程中常用得定量研究方法主要有统计学得分析方法(卡方检验,方差分析,路径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相关与回归分析)、投入——产出分析预测法、关键路径法。 9、卫生事业管理得主体与客体;P12 主体:包括政府、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政府其她相关部门(如发展改革部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监督部门);社会其她管理者,如行业协会、学会等社会团体等。 客体:包括卫生组织及其构成要素与职能活动两类。 10、卫生系统得特殊性有哪些?P5 a)卫生系统所提供得产品与服务具有专业性; b)大多有公共产品与准公共产品得性质,具有显著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c)健康水平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状况 第二章卫生工作方针与卫生发展战略 1、卫生工作方针得概念;P19 就是国家指导卫生事业发展得重要指导原则与基本思想,使卫生基本政策得总概括,就是指导国家各项卫生工作与制定各项具体卫生政策得依据。 2、新时期工作方针得基本内容;P23 1.以农村为重点 2.预防为主 3.中西医并 4.依靠科技与教育 5.动员全社会参与 6.为人民健康服务。 3、确定工作方针得原则;P24 1、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得卫生事业 2、突出卫生事业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得地位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实习总结范文

《浙江大学优秀实习总结汇编》 社区管理与服务岗位工作实习期总结 转眼之间,两个月的实习期即将结束,回顾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感触很深,收获颇丰。这两个月,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我自身的不懈努力,我学到了人生难得的工作经验和社会见识。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社区管理与服务岗位工作实习这段时间自己体会和心得: 一、努力学习,理论结合实践,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在社区管理与服务岗位工作的实习过程中,我始终把学习作为获得新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解决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和方法,切实做到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思想上积极进取,积极的把自己现有的知识用于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也才能检验知识的有用性。在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中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我们在学校学到了很多的理论知识,但很少用于社会实践中,这样理论和实践就大大的脱节了,以至于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找不到方向,无法学以致用。同时,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也是弥补自己的不足的有效方式。信息时代,瞬息万变,社会在变化,人也在变化,所以你一天不学习,你就会落伍。通过这两个月的实习,并结合社区管理与服务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认真学习的社区管理与服务岗位工作各项政策制度、管理制度和工作条例,使工作中的困难有了最有力地解决武器。通过这些工作条例的学习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各项工作的理解,可以求真务实的开展各项工作。 二、围绕工作,突出重点,尽心尽力履行职责。 在社区管理与服务岗位工作中我都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对待每项工作。虽然开始由于经验不足和认识不够,觉得在社区管理与服务岗位工作中找不到事情做,不能得到锻炼的目的,但我迅速从自身出发寻找原因,和同事交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至于迅速的转变自己的角色和工作定位。为使自己尽快熟悉工作,进入角色,我一方面抓紧时间查看相关资料,熟悉自己的工作职责,另一方面我虚心向领导、同事请教使自己对社区管理与服务岗位工作的情况有了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认知和了解。根据社区管理与服务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

如何进一步加强社区管理服务体系.

如何进一步加强社区管理服务体系及相应工作机制的建设,促进社区管理服务有序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一个具有多重功能的地域性社会生活的共同体,是城市管理的基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日益成为城市管理的重心、人民群众生活的家园、各类经济和社会组织活动的舞台,在城市改革、发展、稳定中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社区居委会是基层自治组织,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础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最接近民众、覆盖全社会范围的机构。由于社区居委会具有这一特点,以及各级政府对社区工作的重视,社区居委会名为群众自治机构,实际上成了社会各项工作的兜底机构,各级部门、各有关单位自然而然地把关系社会民生的各项工作延伸到社区,“XX工作进社区”也成了有关部门、单位工作抓落实、出成效的目标。于是,社区工作也变得包罗万象,名目繁多。而社区如何承担这些名目繁多的工作,为居民提供优质的服务,是当前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 加强社区管理服务体系,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以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为核心,加强和改进社区党组织建设。社区党组织是党在城市工作的基础,是建设和谐社区的领导核心。要根据社区党员的分布情况,及时调整党 组织的设置,使党组织建到“楼门院”、建到“两新”组织(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要结合当前形势变化,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党组织在业主委员会中发挥作用的有效形式,理顺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与业主委员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实现党组织在社区的百分之百覆盖,真正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坚强的战斗力。配齐配强党组织负责人,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加强居民党员、流动党员、在职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发挥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社区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保证社区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以居民自治为方向,推进社区民主自治,保障基层政治权利。理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领导层”、以社区成员代表大会为组织形式的“决策层”、以社区居委会为

卫生事业管理学考试重点

,. ; .. 六.卫生事业管理的方式 1.计划方式2.法律方式3.经济方式 4.行政方式5.项目方式 七.我国卫生事业取得的成就和挑战 成就:1.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2.重大传染病防治取得明显进展 3.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4.基本医疗保险体系不断健全 5.妇女儿童卫生保健水平不断提高 6.卫生法制化建设升入推进 7.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正式启动挑战:1.健康需求发生变化 2.医疗卫生体系制度安排 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 看病难、看病贵 医疗卫生保障体系 药品供应体系问题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问题 第三章卫生事业管理研究方法 科学研究的步骤 第一步 课题来源: 实际工作 日常生活 文献资料 (1)重要性(2)科学性(3)可行性(4)创新性 选择课题 陈述假设 第二步 研究目的:(1)探索(2)描述(3)解释 制定研究方案 第三步 收集资料 第四步 整理和分析资料 第五步 解释结果 研究方案的制定与完善 (1)研究目的意义 (2)确定研究内容(或理论假设) (3)确定研究对象和分析单位 (4)确定研究方法和抽样方案 (5)说明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方式,问卷调查/访谈 (6) 说明调查人员的组成、管理与培训安排 (7) 说明调查场所、时间进度和经费使用计划 卫生管理常用定性研究方法: 4.1.德尔菲法 5.含义:是一种以反馈性、匿名性、预测结果的统计特性为特征的预测方法.通过多轮匿名专家信函调查得到. 三、卫生管理常用定量研究方法抽样调查 四、特点:数据化 精确化 标准化 系统化 操作化 五、1.投入-产出分析预测法 六、2.关键路径/临床路径 七、第四章 卫生规划 3.卫生事业管理的督导与评估 卫生规划的步骤: 卫生服务需要 卫生服务需求 卫生服务供给 卫生服务利用 五、区域卫生规划工作的基本步骤卫生规划评价 1.形势分析和战略定位 2.建立目标及指标体系 3.目标差距分析 4.确定发展战略重点 5.针对战略重点的政策策略研究 卫生规划评价 1.适合程度评价2.足够程度评价 3.进度评价4.效率评价5.效果评价 6.效益评价7.影响评价 第五章 中国卫生事业概述 卫生组织 1. (一)取得的巨大成就 1.人民健康水平逐步提高 2.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3.基层卫生服务系统逐渐发展 4.建立了新形势下的医疗保健制度 5.重大传染病防治取得了明显进展 6.妇幼卫生保健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7.医学教育全面发展,卫生法制化建设深入推进 8.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正式启动 (二)卫生工作面临的挑战 1.公共卫生系统存在薄弱环节,重大疾病的预防控制,任务艰巨,缺乏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 2.医疗服务体系不适应群众的健康需求,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仍然突出, 3.卫生资源总体不足,卫生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卫生资源配置失衡,卫生服务的公平性有待提高 4.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弱势人群无有效保障 5.药品和医用器材生产流通秩序混 乱,价格过高,公立医疗机构出现 了市场化倾向,公益性质淡化 卫生组织包括: 1.卫生行政组织 2.卫生服务组织与卫生相关的第三方组织国际卫生组织 3.卫生行政组织的基本职能 4.规划 准入 监管 5.卫生经济调控 发布医疗卫生有关信息 促进公平竞争 卫生服务组织的特征? ①卫生服务的性质复杂,变异性大 ; ②很多工作救急性强,不能延误; ③高度专业化,需要不同专业群体的密切协作; ④在服务过程中,不允许出现任何模糊或错误; ⑤服务产出的界定和衡量比较困难; ⑥组织成员重视职业的忠诚,而不是对组织的遵从; ⑦对医的诱导需求与费用倾向缺少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手段 卫生服务组织的变革的动因? ①承担两次卫生革命的双重任务,防治任务严峻 ②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 ③人们要求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卫生服务 ④卫生机构功能重复、机构重叠、效率下降、患者不满意 ⑤环境的变化,新项目、新技术开发 ※卫生行政组织改革的动因? 1..机构重叠,职能交叉 2.机构膨胀,人员结构不合理,协调困难,效率不高 3.宏观管理功能薄弱,微观干预过多 法制不健全,监督不力 4.权力过于集中,不宜发挥地方积极性 ※卫生组织变革的原则? 明确政府职能,落实政府责任 2.建设四项基本卫生制度,增加卫生

卫生事业管理重点(附参考答案)

卫生事业管理重点(附参考答案)

第一章绪论 卫生事业:是指为增进人民健康所采取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的总和,这些组织和活动以追求社会效益为目的,由政府领导并提供必要的经费补助。 卫生事业的性质: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卫生事业的特点:1、卫生事业是增进居民健康、防治疾病、提高民族质量的服务性行业。2、卫生事业服务对象是整个人群。3、卫生事业政策体现了社会和政府的责任,政府发挥主导作用。4、卫生服务的垄断性。 卫生事业管理:是指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有关行政部门根据卫生事业的规律和特点,将卫生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及时合理的提供给全体人民,并对维护和增进人们健康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进行管理。 我国的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1、以农村为重点2、预防为主3、中西医并重4、依靠科技与教育5、动员全社会参与6、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第四章卫生组织 卫生组织体系构成:1.卫生行政组织;2.卫生服务组织;3.第三方组织。卫生服务组织包括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健康教育机构、卫生信息机构等。第三方组织包括学会(中华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协会(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医师协会) 第五章医疗保险制度 医疗保险制度的分类:(一)基本医疗保险(二)补充医疗保险制度(三)商业性医疗保险(四)医疗救助(五)农村医疗保障 健康保障制度的基本模式: 新型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以“基本水平、广泛覆盖、双方负担、统帐结合”为基本原则,建立新的筹资机制;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负担,建立统筹基金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合理确定基本医疗保险统筹范围,加强基金管理和监督机制,强化医疗服务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设置“社区交通管理”课程的必要性

第16卷 第1期2014年1月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JournalofTianjinVocationalInstitutesNO.1Vol.16Jan.2014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设置 “社区交通管理”课程的必要性 王震刚 (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天津 300382) 摘 要: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社区交通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警力不足的背景下,社区交通安全建设需要具有懂交通管理知识、会交通管理技能的社区管理人才。本文在分析社区交通安全形势的基础上,说明社区管理机构是社区交通安全建设社会化的主力,从而进一步揭示了高职院校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开设“社区交通管理”课程的必要性。 关键词: 社区交通管理;课程设置;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82X(2014)01-0077-04 收稿日期:2013-10-15 作者简介:王震刚(1976-),男,天津人,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警察管理系讲师,主要从事交通管理专业的 教学与研究工作。 自2006年中共中央枟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枠的出台,到2010年“十二五”规划纲要中的强调,再到2011年温家宝总理在枟政府工作报告枠的指出……和谐社会已成为未来中国致力追求的目标所在。由此,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总理念下,构建和谐社区是其重要的切入点[1]。然而,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激增,社区交通安全问题成为影响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障碍。2010年9月7日上午,在江苏省新沂市青年路良辰花苑小区,一男童在玩耍时被一辆宝马X6轿车倒车撞倒在地,车辆左后轮从其上半身碾过[2]。令人惊愕的是,宝马车紧接着又反复三次碾轧男童,导致其惨死。公众在讨论肇事司机主观恶性的同时,也对社区交通安全问题有所关注。当前社区交通安全问题繁多,交管部门由于警力不足等原因,在短时间内又无暇顾及,极大地影响了群众的正常生活秩序。面临复杂形势,作为培养社区管理人才后备军的高职院校,在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开设枟社区交通管理枠课程,打造一支具有社区交通管理知识和技能的社区管理与服务人才队伍成为必然。 一、严峻的社区交通安全形势需要加强社区交通管理 (一)交通事故数量增多显现社区交通安全形势严峻 据公安部统计,2012年上半年我国机动车和驾驶人保持快速增长趋势,截至2012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总保有量达2.33亿辆。其中,汽车1.14亿辆,摩托车1.03亿辆。全国机动车驾驶人达2.47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1.86亿人。在这种形势下,我国近年来重特大交通事故频发,特别是社区中的交通事故有逐渐上升之势。以天津市为例,2011年9月21日傍晚,在天津市塘沽丹江路欧美小镇四期的晴景家园18号楼,随父母自山东德州来津打工并在此租住的3岁女孩,刚刚走出楼门,就被一辆疾驰的面包车猛然撞倒。其后司机不仅没有救护,反而驾车迅速逃逸。女孩父母急忙把她送往塘沽医院,但由于伤势过重死亡[3]。接着同样在天津市,2011年9月25日下午,在西青区东姜井景园里小区又是一名3岁女童因交通 事故死亡[4]。仅相隔几天,同样是在社区中,就发生两起死亡事故。 (二)基础设施差造成社区交通安全形势严峻 目前,我国社区道路及相关设施的建设规划主要由建设部门负责,我国与社区道路及设施建设有关的? 77?

卫生事业管理学重点章节归纳版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卫生事业 第二节:卫生事业管理学 第三节:中国卫生事业取得的成就及面临的挑战 第四节:卫生事业管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第一节:卫生事业 一、名词解释 ●事业:是人们所从事的具有一定的目标、规模和系统的,并且对社会发展产生影响的经常性活动。 ●卫生事业:是为维护人民生命健康权利,保障经济发展,履行其社会事务管理职能,通过政府组织、政府投入及社会筹资等手段,动员各种社会力 量建立起来的包括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供给、基本医疗保险、医疗卫生服务政策等多面容在的一项综合性的社会保障工作。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指的是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个人能够负担得起的,投入低、效果好的医疗卫生服务。 ●人口老龄化: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 二、基本概念 ●卫生事业本质:一项政府职能 基本特征:(由政府投入和社会筹资而形成的)社会福利性 基本要素:包括有效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福利性的卫生经济政策。 三、中国卫生事业的性质和特点 ●性质:政府实行的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特点:①以增进国民健康、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 ②服务对象是整个人群。 ③卫生政策体现社会和政府的责任。 ④医疗卫生服务具有垄断性。 四、影响卫生事业发展的因素 ●社会制度 ●经济基础:①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卫生事业发展的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卫生事业发展的最根本因素】 ②卫生事业的发展能促进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文化背景:①健康教育 ②卫生保健接受性 ③卫生人力资源 ●人口状况【包括人口数量、质量和构成】 ●科技发展水平

●管理水平 五、发展卫生事业的重要意义 卫生事业是造福于人民的事业,直接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全局,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发挥着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作用,发展卫生事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容之一。因此,发展卫生事业具有以下意义: a)卫生工作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提出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 b)卫生事业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c)发展卫生事业是构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容。 d)保证群众健康权益是政府的重要职责。 六、卫生事业发展中政府的主导作用 ●政府主导卫生事业的必要性:卫生事业的福利性和公益性以及卫生事业中的产品的特殊性,决定了政府必须承担卫生事业主要责任。原 因是: ①健康是公民的一项重要人权,保护公民的健康是政府的首要职责。 ②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干预。 ③消除贫困,维护医疗服务的公平性是政府的社会职责。 ●政府的主导作用: ①政府主导的目标 1)保持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供给与需求的基本平衡。 2)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出发,合理安排卫生事业的发展速度,使卫生事业发展要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 3)保持医疗服务价格的基本稳定,尤其是基本卫生服务价格水平的基本稳定,使之与人民群众的经济负担能力相适应,是政府主 导的基本目标之一。 4)通过制定和实施全国性的和区域性的卫生规划,运用规的财政转移支付等宏观调控手段,逐步实现卫生资源在区域之间和城乡 之间的合理配置,促使地域间的基本为沙僧服务利用的均等化。 ②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的手段: 1)经济手段:是指政府通过经济机制对卫生机构的运行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手段。 2)计划手段:计划具有向性、指令性和指导性。 3)法律手段:是指政府通过法律法规来调整各社会主体之间的关系 4)行政手段:主要表现是政策和行政命令 5)项目手段 ③政府主导的实现机制 第二节卫生事业管理学 一、基本概念: ●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 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管理学: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法的科学。 ●卫生事业管理:是指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有关行政部门根据卫生事业的规律和特点,将卫生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及时合理地提供给全 体人民,并对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进行管理。 卫生事业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保持和促进人民的健康,主要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卫生资源的作用,建立和保持整个卫生系统的高质量和高效率,保持社会各阶层在卫生筹资和健康状况上的公平性。 ●卫生事业管理学:是研究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宏观卫生发展规划,寻求最佳卫生服务,科学合理地配置和使用卫生资源,最大限度满足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剖析.doc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剖析 一、学制 采用课时制,修业年限最高为3年,弹性学习年限为3~6年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基层政府,派出机构及物业公司,培养具有与本专业未来工作岗位相适应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具备掌握国家政策,熟悉国家社会保障和社区工作政策法规以及物业管理操作技能,具有较强人际协调能力、一定的英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具备社区管理与社区服务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胜任社区管理、小区物业管理、和商业物业管理,社会调查等岗位工作实际操作的应用型高级技能人才。 三、培养规格 本专业培养人才的主要就业岗位(群)有: 社区管理、物业管理员、商业物业管理员、社区服务管理员、社区文化宣传员 社会调查员等。 培养的人才具有以下素质、技能和知识。 (一)基本素质 1.热爱祖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和人生观,具有尽心尽责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行为规范;具有良好的服务观念,有爱心、同情心和宽广的胸怀。 2.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和宣传、协调、沟通、公关以及一定的心理救助能力。 3.具有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应用写作能力。 4.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5.具有基本的文书处理和档案管理能力。 6.具有运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和管理的能力。 (二)专业技能和知识 1. 社区综合服务管理能力 熟练掌握网点服务,家政服务,保洁服务,医疗服务,特殊群体服务能力,具有制定相应各类服务项目,制定服务标准的能力。掌握党的方针政策宣传普及能力,具有文化娱乐和体育的组织能力。熟练掌握社会最低生活保障的申报及申报材料的归档保管工作能力,具有协调能力、微机操作能力。熟悉国家失业养老保险有关制度及就业政策。与社区居民建立良好人际沟通的能力,以及楼层管理能力。组织和协调能力以及社区行政管理能力,社区环境审美能力。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并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社区考试基础知识及重点精彩试题

一基础知识 1.社区的概念:社区是居住在一定区域内的人们多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群体,从事多种社会活动所构成的社会区域共同体。 2.社区的基本属性:区位的地域性,组织的系统性,管理的自治性,管辖的区域性,参与的全员性,主体的认同性,功能的综合性和机制的协调性,其核心是民主自治。 3.社区的基本类型:单位型社区,小区型社区,板块型社区,功能型社区。 4.构成社区的基本要素:地域,人口,区位,组织机构,生活方式,社会心理要素。 5.城市社区的范围指:目前城市社区的范围,一般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作出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 6.社区设立的依据:坚持以地缘为基础,以适度的管辖人口和半径为条件,以居民认同感,归属感为前提,按照有利于管理,自治,社区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工作效能的原则,科学合理的划分社区。 7.社区的成立,撤销和调整是由:县区(市)人民政府决定。 8.社区名称应根据国家有关地名管理的规定和社区成员的意愿与习惯确定,但一般不得以数字的方式命名。 9.社区建设的基本概念:社区建设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指导下,以提高社区人员的生活质量,综合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目的,推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共同发展社区事业,把社区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生活方便,秩序井然,人际关系和谐,政治民主的区域文明小社会的过程。 10.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基本模式:党委和政府领导,民政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区居委会主办,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形成推进社区建设的整体合力。 11.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以人为本;区域发展;主体参与;资源共享;协调发展;党政推进;民主自治;渐进创新;的八项原则; 12.城市社区建设包括:社区组织建设、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社区卫生建设、社区文化建设,社区治安建设. 13.加强社区建设的意义:加强社区建设,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强化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和推进‘依法治市’战略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小政府,大社会”格局的内在要求。也是党和政府履行为人民服务的实际步骤。 14.政府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规划;指导;扶持的作用。 15.社区单位在社区建设的地位,职责,原则,权利及义务? 答:社区单位是平等参加社区自治活动的主体。应当遵守所在社区的自治章程和各项制度,参加社区各项活动;社区单位应当本着共驻共建,资源共享的原则,支持社区工作,向社会无偿,低偿或有偿提供服务资源。社区单位有权对社区的工作进行监督。 16.今后五年到十年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主要目标:(1)要适应城市现代化的要求,加强社区党的组织和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建设,建立起以地域性为特征,以认同感为纽带的新型社区,构建新的社区组织体系。(2)以拓展社区服务为龙头,不断丰富社区建设的内容,增加服务的发展项目,促进社区服务网络化和产业化,努力提高军民生活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3)加强社区管理,理顺社区关系,完善社区功能,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4)坚持政府指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合理配置社区资源,大力发展社区事业,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素质和文明程度,努力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

卫生事业管理复习重点

第一章:注重时政 第四章 卫生组织体系P68:(狭义)包括直接提供卫生服务的组织,如医疗机构、预防保健组织等;具有直接管理卫生行政组织,以及卫生第三方组织等。 卫生服务组织体系设置P73:目前卫生服务组织主要包括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几类机构。(具体内容看课本) 会判断哪些是其他相关服务组织体系P78:医学教育机构、医学研究机构 第三方组织(NGO):即非政府组织,指一个不属于政府、不由政府部门建立的组织。具有组织性、非政府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和志愿性5个特征。 第五章 健康保障制度的P89:指国家和社会团体对劳动者或公民因疾病或其他自然事件及突发事件造成身体与健康损害时对其提供医疗服务或对其发生的医疗费用损失给予经济补偿而实施的各种制度的总称。 健康保障制度的基本模式P92:国家卫生保健制度模式(英国)、社会医疗保险模式(德国)、商业保险模式(美国)、储蓄医疗保险模式(新加坡) 第六章 关注热点,比如新农合 以下内容供参考: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互助共济制度 “新”特点:政府主导、三方筹资责任明确;保大病为主;全体农民参加、以户为单位;县级统筹;分级分段分项支付 新农合问题:“筹资难”:参保率与高动员成本;报销方式复杂而不透明;受益面小,约4%大病;受益程度低,实际报销比低于30%;政府经费不到位;管理环节复杂 (经费管理:专人?3-4人。专账?,经费使用:财政,缺乏有效监督);服务提供缺乏有效监管 还可参考课本P123 第七章 规划工作P126:为了达到特定目的或目标而建立一整套有效分配资源的综合协调机制的过程。 规划P126:是规划工作的一种实体化产品,是一种规范化或法律化的文件,是达到某个特定目的、目标的蓝图。 卫生服务规划工作P127:是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规划者评价特定地理区域内或特定人群的健康需要,确定如何通过分配现存或预期可控资源,以一种最有效的方式去满足这些健康需要。 区域卫生规划P138:在一个特定的区域范围内,根据其经济发展、人口结构、地理环境、卫生与疾病状况、不同人群需求等多方面因素,来确定区域卫生发展方向、发展模式与发展目标,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合理布局不同层次、不同功能、不同规模卫生机构,使卫生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形成区域卫生的整体发展。

卫生事业管理学考试题

专业资料 《卫生事业管理学》练习题 1.“事先决定做什么,如何做,在哪儿做,什么时候做和由谁做”所体现的是管理的哪个基本职能?() A 计划工作 B 组织工作 C 协调工作 D 控制工作 2.卫生事业费占GDP的百分比是反映()的指标。 A 卫生筹资水平 B 国家对卫生事业投入 C 国家财政投入 D 卫生发展水平 3.整体把握、科学分解、组织综合说明的是管理学的哪个原理?() A 系统原理 B 整分合原理 C 封闭与开放原理 D 弹性原理 4.管理活动中,最重要、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要素是() A 财 B 人 C 时间 D 信息 5.老龄化人口是指() A 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超过总人口的10%。 B 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超过总人口的10% C 7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超过总人口的10% D 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超过总人口的7% 1.A 2.B 3.B 4.B 5.A 1.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不包括哪项() A农村卫生B预防保健C康复服务D发展中医药 2.公共政策的主体不包括以下哪项内容?() A行政决策机关B行政执行机关C公共政策目标群体D大众传媒 精心整理 专业资料 3.公共政策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这是公共政策的() A层次性B阶段性C稳定性D普遍性

4.下列哪项不是公共政策的客体包含的内容() A社会问题B政策的作用对象C行政决策机关D人们之间的利益5.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通常人们将制定政策的政策称为()A元政策B总政策C基本政策D具体政策 6、问题的严重性评价是属于() A适宜度评价B恰当性评价C进度评价D结果评价 7.评价的基本原理是() A确定价值B判断可行性C比较D调查测量 8.对卫生计划目标及其实施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论证性评价是() A适宜度评价B过程评价C恰当性评价D进度评价 9.评价的前提是() A获得信息B确定价值C完善计划D建立指标 10.卫生服务研究主要是探讨(P98-104)三者之间的关系。 A居民卫生服务需要、卫生资源和卫生服务利用B居民卫生服务需要、卫生费用和卫生服务利用C居民卫生服务需求、卫生资源和卫生服务利用D居民卫生服务需求、卫生费用和卫生服务利用 11.以下哪个指标不属于卫生服务需要量指标?() A两周患病率B两周卧床率C慢性病患病率D住院率 12.未住院率的计算公式是() A需住院而未住院患者数/调查人数×100% B需住院而未住院患者数/调查患者人数×100% 精心整理 专业资料 C需住院而未住院患者数/需住院患者数×100% D需住院而未住院患者数/需就诊患者数×100% 13.下面哪句话正确?() A卫生服务利用直接反映卫生系统对人群健康状况的影响 B卫生服务利用间接描述卫生系统为人群提供卫生服务的数量 C卫生服务利用间接反映卫生系统通过卫生服务对居民健康状况的影响 D卫生服务利用直接反映卫生系统通过卫生服务对居民健康状况的影响 14.下列哪项属于间接卫生费用?() A营养费B检查费C药费D材料费 15.卫生服务效率是反映()之间的比值。 A卫生服务需要和卫生服务利用 B卫生服务需求和卫生服务利用 C卫生服务需要和卫生服务资源 D卫生服务利用和卫生服务资源 16.工作任务分析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 A人群特征和卫生服务需求B卫生服务需求和工作描述 C工作描述和任职说明书D人群特征和任职说明书 17.卫生人力业务能力考核中非认知领域考核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

社区管理与服务

推进社区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加强基层政权和群众自治组织建设的一项战略举措。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是城市工作的落脚点,加强城市社区管理是搞好城市管理的坚实基础,是实现城市基层长治久安的重要措施,是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途径。 (一)加强社区管理的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原则。强化社区党团群组织的服务功能,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社会需求,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 (2)共驻共建、资源共享的原则。充分调动社区内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社会中介组织等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实现社区资源的共有共享。 (3)责任统一、管理有序的原则。建设健全社区组织,明确职责和权利,加强管理优化服务,增强社区的凝聚力。 (4)扩大民主、居民自治的原则。在社区内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逐步实现社区居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5)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实际出发,突出特色,从居民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社区建设的发展目标。 (6)以社区党建为龙头,促进社区发展的原则,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创新社区党建工作机制,以党建促进社区全面发展,推动社区“三个文明”建设。 (二)强化社区管理功能 (1)社区管理协调功能 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协调社区各类组织,形成工作合力,积极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反映社情民意,做好社区具体事务等工作。 (2)社会化服务功能 开展面向困难群体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面向全体社区成员的便民利民服务和面向驻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 (3)卫生保健服务功能 积极开展疾病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和常见病、多发病、诊断明确的慢性病的治疗和康复逐步建立完善卫生保健服务网络,促进卫生保健服务向发展小区和家庭延伸。 (4)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功能。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