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业的区位选择教案

工业的区位选择教案

工业的区位选择教案
工业的区位选择教案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

工业的区位选择

陈淑敏

民权县高级中学

《工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探讨工业的区位因素,区位是一个贯穿整个必修2的概念,它将各章节整合起来,在上一章农业的区位选择基础上,继续深化研究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所以,本节课不仅是对前面知识的深化,也是对下一节工业地域形成的铺垫,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实例分析影响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

2、案例探究工业区位因素变化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渗透区域地理研究的基本方法:讨论、案例分析、对比、自主探究等学法指导

2、利用图表,分析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培养学生应用基础知识及读图分析能力

3、了解本地工业发展情况,培养学生的调查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利用实例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可持续发展理念

2、通过了解当地工业发展的优势区位,为家乡的生产建设服务,树立热爱家乡的信念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影响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和工厂合理的布局

教学难点: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对工厂区位选择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案例探究法、多媒体演示法、分组教学法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课时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以精彩的民权工业视频导入并提出问题,从视觉和听觉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新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就“中国制冷产业基地”民权,请同学们谈谈工业的选择包括哪些因素?培养学生探讨问题的能力,引出一般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有哪些?

(一)工业的区位因素

1、(分组讨论)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土地、水源等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运输、工人、政府、原料、动力、科技等

总结出工业布局原则:成本最低,利润最高

提出问题:如果你是企业决策者,为实现成本最低利润最高,讨论这些工厂的位

置选择:

(1)作为决策者,你选择工厂区位的出发点是什么?

(2)选择地点时,你会考虑哪些因素?

(3)理想的工业区位具备哪些特点?

设置问题,从而引出几种主导产业的工业。

2、五种导向性工业(分组讨论、自主探究)

以各种工厂图片的形式,从视觉上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并从身边的案例切入,如永城的神火铝业集团,商丘蓝牌啤酒,美国苹果公司等,激发学生学习和讨论的热情。得出五种不同区位因素导向性工业,分析其特点并举例。最后以表格形式作为本内容的小结,引导学生加深理解。

放映钢铁工业工厂图片,作为问题的承转,引出下一个问题的探究。

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让学生根据课本内容,自主学习本部分内容,适时加以引导。

1.鞍钢宝钢区位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1、铁矿石来自()

鞍钢 2、能源来自()

3、市场()

1、铁矿石来自()

宝钢 2、能源来自()

3、市场()

总结:鞍钢选择接近动力和原料产地,对自然因素依赖大;宝钢接近消费市场,

受交通运输条件影响大。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从课本P60页阅读中,了解钢铁工业选择的三次变化的因

素。

2.大型钢铁企业转向沿海布局,科学技术在其中起了什么作用?

学生由课本自学得出:交通运输技术进步,巨型矿石运输船的出现,使得原料运输费用降低,可以方便地利用国外廉价的原料,使钢铁接近市场布局。

3.工业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提高,对劳动力需求有何影响?

工人数量50万

鞍钢

工人小学文化

工人数量2万

宝钢

工人高学历比例高

由比较学生自主得出: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减弱

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增强

八、课堂小结:(板书)

1、主要区位因素

工业的区位因素

工业的区位选择 2、五种导向性工业

增强的因素

工业区位因素变化

减弱的因素

九、随堂练习

民权县的主导产业是制冷机电,产业集聚度高,产业链条较长,国内外市场广大,发展前途广阔,而且带动了商业、物流、服务等产业的发展。

联系实际分析“民权制冷产业”迅速发展的区位优势。(出示民权地理位置和交通图)

十、课后反思

本节课教学设计,采用了案例探究,小组讨论,展示等策略,旨在让学生知识形成体系,能力得到提高,情感实现升华,最终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课堂气氛比较活跃,教学效果良好,存在不足之处是:在教学环节安排方面,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不够充裕,没能特别好的调动所有同学参与课堂活动,在今后教学中还需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高中地理《农业的区位选择》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2)

农业的区位选择 三维目标: 1.通过活动和案例说明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2.运用“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等基础知识,综合分析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原因和主导因素,树立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基 本观念。 教学重点: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分析和应用 教学难点: 结合事例分析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 教具准备:有关世界地图、自制图表等 教学方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启发式讲述法 教学过程: [读图]读教材第42页图3.1和图3.2,分析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和澳大利亚牧场为什么不同?并思考什么是“区位”。 一、区位的含义 学生讨论: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和澳大利亚牧场两地的农业景观不同,主要是它们所处的位置和自然条件不同所造成的。这也说明两者的区位不同。 国的水稻种植业分布在湄南河平原等地,澳大利亚的牧羊业分布在东南部等地;二是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这些因素就是农业的区位因素(图3.3)。 农业的区位选择,实质就是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那么哪些因素影响着农业的区位选择呢? 二、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指导学生读图]根据教材第42页图3.3,思考以下问题: ①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②除图中列出的各种因素外,影响农民决策的因素还有哪些? 学生讨论回答: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有气候、地形、土壤、市场、交通运输、政策等。除以上因素外,农民的文化素质,农民自身的资金情况,当地的科技情况等等对农民自身决策都是有影响的。 教师评价:对,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就是这六点。 1、气候2、地形3、土壤4、市场5、交通运输6、政策 [教学反馈]根据刚讲的农业区位因素完成第43页“活动题”。 学生讨论回答:略 【合作探究】 下列农业生产的布局和变化主要受哪些区位因素的影响?为什么? 1.结合水稻生长需要的热量和水分条件,分析为什么水稻生产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而不包括地中海气候区?

工业区位选择说课稿

《工业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结合实例理解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 2. 联系实际理解工业区位的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 利用表格,分析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培养学生应用基础知识及读图分析能力。 2. 通过鞍钢和宝钢案例对比综合分析评价工业区位的影响因素及变化,加强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由环境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工业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思想。 (二)教材分析 第四章是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的姊妹篇。从人类社会的发展来说,工业是在农业发展基础上出现的产业部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则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本单元探讨了工业生产活动及工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为了使本单元的知识通俗化,教材使用了大量的事例,引用大量地图和资料内容,联系实际,结合不同地域的工业生产活动,以事例分析来引证理论内容,然后再通过理论来指导今后的生产、发展,使理论和实践得到统一。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深厚感情,渗透对国情、国力以及国策的认识,积极参与协调人类与环境的活动。另外一方面,通过对不同地域的工业类型,从珠江三角洲的变化到我国主要工业基地的发展变化乃至世界主要工业基地的工业建设、发展情况,既要看到我国的强盛也要看到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应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第一节结合大量活动设计以及典型案例,介绍了工业的概念及工业选择的主要区位因素,重点在于分析其发展变化对工业生产的影响,进一步分析工业地域的形成,针对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特别关注工业地域的发展。

精修版【人教版】必修2地理:4.1《工业的区位选择》导学案(含答案)

精品地理学习资料【精修版】 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 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已趋于饱和。随着成本的提高、利润空间的下降,大批企业内迁,这预示着中国经济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延伸的开始,中国经济将迎来其发展的第二波高潮。 思考:为什么会有大量企业内迁?率先内迁的企业大多是哪种类型的工业? 答案:点拨:与沿海地区相比,内地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较低的地租、优惠的政策和丰富的资源,尤其是劳动力价格具有较大的优势,故劳动力成本占总成本比重较大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将会率先内迁。 一、工业区位因素 1.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 2.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______、______、原料等。 (2)社会经济因素:______、劳动力、动力、运输、______、科技等。 3.工业选址原则 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生产成本获得________。 我国中西部地区发展乡镇企业,应首先考虑哪种导向型工业? 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工业区位因素及其作用的变化 (1)原因:社会的发展,______需求的变化,__________的不断提高。 (2)表现:原料导向型工业的区位选择,降低了对______、______等区位因素的依赖程度,而对市场、信息等因素的依赖程度增强。 (3)典例 世界: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______区位→______区位→______区位。 中国:鞍钢(靠近__________)→宝钢(靠近______)。 2.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1)环境敏感企业:以________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如高技术产品及食品工业。 (2)污染严重工业的区位选择(如下图)。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教学设计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景观图) 活动:分析亚洲水田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 水稻好暖喜湿,播种期日均温度需要稳定在10-12℃以上,齐穗期的候均温要求高于20-22℃。水稻需水量大,一般要求雨热同期。 (1)据图3.7分析亚洲季风气候区有利于水稻生产的热量和水分条件。 亚洲季风区的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所产稻米占世界稻米总产量的绝大部分,在这里形成了水田农业(图3.8)。 (2)指出亚洲水田农业主要分布的地形区,并简述原因。 (3)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高,种植所投入的劳动量大。说明亚洲

水稻种植与人口分布的关系。 (4)亚洲水田农业的形成还可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思考:为什么千烟洲要采取这样的农业布局模式呢? 小结:因此,农业的区位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不同地区、不同时期,考虑的主导因素往往不同,要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利用土地。 3.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一般情况下,一个地区的自然因素可以看作是相对稳定的,而农业生产的人文因素则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因此,对农业区位的选择,要更多地考虑人文因素的发展变化。 创设情境三: 在洞庭湖平原上种植了多 年水稻的你,发现你的邻居, 在这十几年把耕地改了几次: “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 卉棚”,是哪些因素影响的? 作 物花卉 蔬 菜 稻米甘蔗 市场价 格(元 /kg) 5 3 2 1 生产成 本(元 /kg) 2.5 2 0.8 0.4 运费率 (元 /kg/km ) 0.5 0.3 0.01 0.01 单位面 积产量 20 15 4 10 影响农 业区位选择 的因素不是 一成不变的, 尤其是社会 经济因素。 学生 自由发言, 总结规律: 由社会经 济因素变 化导致的 变迁。 充分 调动学生 的积极性 和获取知 识的主动 性;培养学 生分析图 表,对比归 纳的能力; 理论联系 实际。

【范文】高一地理《工业的区位选择》学案

高一地理《工业的区位选择》学案 一、课标要求 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二、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高中地理必修(2)第四章第一节,主要由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及社会、环境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三部分组成。 区位理念贯穿了高中人文地理有关人类空间活动的章节,从城市、农业、工业、到交通区位,把各章节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成为人文地理部分“活的灵魂”。而工业和农业是国民经济最基础的物质生产部门,工业又因其特点在区位因素及区位选择上比农业更加复杂与灵活,所以,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是对前面知识的深化,也是为后面知识的辅垫,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本节的工业区位理论在本章后面各节的学习中要反复应用,是理解各节内容的基础,所以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也是是本章的核心内容。 【教学目标】 依据本节内容在本册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新课标中的要求,本节课主要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结合实例掌握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2)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使学生学会根据主导区位因素进行工业区位选择,理解主导区位因素变化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工业区位分析注重多要素综合分析和评价,突出对实际问题的区位分析,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案例分析法、对比法、讨论法等,提高学生分析地理图表的能力,培养学生提取并加工有效地理信息的能力,从而加强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用情景案例的创设激发学生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探究的兴趣,在学习中建立科学的发展观、环境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1.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2.运用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对工厂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 难点:判断影响某个工厂区位的主导因素及其合理布局。 三、学生情况分析 工业的区位选择对学生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地理事物。所谓熟悉,是前面学习农业区位因素分析后,有一定的基础,对区位因素有了一定的认识。所谓陌生是学生对工业的区位选择还是一片茫然,没有接触过,因为这些基本上还是一个

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和区位选择导学案(有答案)

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导学案【基础回顾】 一、工业区位因素 1.主要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包括土地、水源、原料(能源矿产资源)、动力。 (2)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政策、交通、劳动力等。 二、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合作探究】 1.普通家具厂和伊春家具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有何不同? 2.①石油开采业属于,而石油加工业属于; ②电子装配工业属于,而电子工业属于; ③普通服装属于,而高级时装属于; ④家具厂属于,但若建在原料丰富的地方则为 3.影响工业区位选择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随堂练习】 表1示意我国沿海某鞋业公司全球化发展的历程。读表1,完成1~3题。 表1 发展阶段时间方式 ①产品“走出去”1991~1997年接收订单,代工生产 ②销售“走出去”1998~2001年在俄罗斯、阿联酋、尼日利亚、美国、巴拿马建 立贸易分公司 ③品牌“走出去”2001~2003年收购意大利某知名鞋业公司 ④资本“走出去”2003年~至今在尼日利亚、意大利建立生产基地,在意大利的 时尚之都米兰设研发中心。 1.该公司①、②阶段的主要发展目标是 A.开拓国际市场B.建立品牌形象 C.吸引国外资金D.降低生产成本 2.该公司在尼日利亚、意大利建生产基地,可以 A.降低劳动成本B.增强集聚效应 C.便于产品销售D.便于原料运输 3.该公司在意大利设立研发中心便于利用当地的 A.市场B.资金C.原料D.技术 下图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据此回答4—6题。 4.按主导因素划分,甲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 A.市场指向型 B.劳动力指向型 C.原料指向型 D.动力指向型 5.乙类工厂运费低的原因最不可能是() A.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 B.产品科技含量高、运量小

工业的区位选择——说课稿

工业的区位选择——说课稿 高一地理备课组杜晗瑜一、说教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区位理念贯穿了高中人文地理有关人类空间活动的章节,从城市、农业、工业、到交通区位,把各章节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成为人文地理部分“活的灵魂”。而工业和农业是国民经济最基础的物质生产部门,工业又因其特点在区位因素及区位选择上比农业更加复杂与灵活,所以,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是对前面知识的深化,也是为后面知识的辅垫,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本节的工业区位理论在本章后面各节的学习中要反复应用,是理解各节内容的基础,所以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也是是本章的核心内容。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结合实例掌握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2. 学会分析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与工业的区位选择 3. 理解主导区位因素变化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工业区位分析注重多要素综合分析和评价,突出对实际问题的区位分析,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案例分析法、对比法、讨论法等,提高学生分析地理图表的能力,培养学生提取并加工有效地理信息的能力。从而加强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用实例激发学生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探究的兴趣,在学习中建立科学的发展观、环境观。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1.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2.工业的区位选择。 难点:工业主导因素的判断 二、说教法 案例教学: 1.创设实例(寿光金玉米搬迁建新厂)情景小组活动探究问题,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 2.鞍钢和宝钢在区位选择上变化案例 让学生学会分析区位因素的变化,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分组教学

【方法归纳】要想使某种工业合理布局,就得正确判断某种工业的主导的区位因素,而正确判断某种工业的主导的区位因素的前提就是了解这种工业类型的特点。 思路:工业类型的特点主导的区位因素工业合理布局 (分析)(识别)(遵循) 巩固提升 【学法指导】“正确判断某一类型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关键是能结合实际分析具体问题。 2003年2月首钢集团宣布在大规模压缩减少北京厂区钢产量的同时,将在河北迁安投资建设一座产量200万吨的炼钢厂,据此回答1—2题。

工业的区位选择教案设计

《工业的区位选择》教案 教学容选择:新课标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第四章第一节 一、课标分析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对本部分容的要“分析工业区位要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本条标准同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要求基本相同。对于工业问题的学习,主要集中在区位问题上,通过工业区位学会用正确的地理思想思考工业问题。标准要求学生能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并能举例子分析。相较于农业部分容的而言,只不过工业生产不论从部门来说,还是从布局来说,都更复杂些,因此,分析工业区位要素可以通过案例的方式学习。工业区位和农业区位的标准主要从地理环境对工业生产影响的角度学习人与环境的关系,两者在帮助学生认识区位因素方面有共同之处,因此,教师可统筹考虑这两容的学习方式。二、教材分析 工业的区位选择,位于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四章第一节,主要探讨工业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区位是一个贯穿整个地理必修二的概念,它将各章节整合起来,研究人口、城市、交通、环境等因子都隐含着对劳动力、市场、交通、环境等区位因子的研究。工业的区位选择是第三章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的姐妹篇。而工业的特点使得它在区位的选择上比农业更加复杂与灵活,所以,它不仅是对农业区位选择的沿袭,更是对前面知识的深化,也是为后面知识的辅垫,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本节的工业区位理论在本章后面各节的学习中要反复应用,是理解各节容的基础,所以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也是是本章的核心容。 本节教材分为工业的区位因素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两个部分。在第一部分中,介绍了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和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然后教材以举例的形式介绍了五种常见的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在现实中,影响某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可能是一个或者少数几个,那么这类工业的区位选择以其主导因素为导向。因此,教学中不能将此容绝对化,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第二部分中,教材用正文与案例、阅读相结合的形式说明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是不断变化的,其中科学技术是决定因素。然后教材从环境、政策、企业决策者的理念和心理因素几个方面进一步说明了区位选择变化的原因。 三、学情分析 通过第三章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的学习,学生对区位的概念和农业的区位因素有了一定的认识,这些可以为本节的学习做好铺垫;另外,学生对身边的工业有一定的认识,这对理解本节容有一定的帮助。高中的学生对于事物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上升到了理性认识的高度,所以可以给出实例让学生自己思考总结,获得新知,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上来。 四、设计思路 本节要求学生结合实例理解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了解工业发展与区位的关系。教学中注重让学生进行思考、分析,师生共同探讨问题,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技能。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在教学过程中,除了结合教材中的案例外,还应举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的思考分析,得出有用的信息,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突出地理学科密切联系实际的优势,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五、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结合实例掌握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2. 学会分析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与工业的区位选择; 3. 理解主导区位因素变化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一轮复习《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新洲二中高红梅 【教学目标分析】: 一、课标要求: 1、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2、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 (2)了解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及变化;掌握分析农业区位选择的思路与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观察景观图认识区域农业生产活动的差异,理解农业区位的影响因素; (2)对图3、3的阅读与讨论了解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并认识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 (3)通过“活动”与“案例”分析探究,熟悉并掌握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方法与农业地域形成的分析思路与方法。 (4)通过体验高考题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与动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帮助学生树立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思想。 (3)培养学生科学的地理思维与探究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分析与应用,明确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农业的区位选择产生影响 (2)、学会运用所学的原理方法分析具体的案例 2、教学难点: 正确应用农业区位理论结合事例分析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以教材为平台,以新理念为指导,依照新课标,活用教材,利用乡土资源,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主导,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工具,运用情境教学法、比较法、启发式讲授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法探究与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重视学生学法的指导,以探究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与正确的价值观为目的,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图版地理必修《工业区位》word教案

第三章、第二节、工业区位 第一课时教案 孙月飞 一)课标要求与课标解读 1)课标要求: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2)课标解读:联系本地实际,讨论某一工业企业的布局特点,以及该工业企业的原料供应和市场联系。 二)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结合实际,理解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了解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及其发展变化。 2、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判别某地区采用何种工业布局最为合理和哪种产业分布在何地是合理的 3、读图分析能力培养:运用有关图表,分析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4、比较分析:对不同的工业区进行比较分析并给以评价。 2)过程与方法: 结合图片和材料分析讨论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得出各种指向性工业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工业区位因素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 2、通过工业与环境的学习,培养环境保护意识。 3、领会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的意义 三)教学重点 影响工业的各个区位因素,尤其是类似工业区位的比较。 四)教学难点 影响工业的各个区位因素,尤其是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 五)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案例探究等 六)教具准备 多媒体、学案 七)教学过程

进行探究: 1、20世纪70年代香港从事那个行业的人口比较多? 2、通过所给材料分析,你觉得此类行业属于什么指向型的工业? 3、东莞号称世界工厂,其中虎门的电缆加工业、虎门的富彩集团彩色印刷业、厚街的旅 游鞋加工业、厚街的家俱制造业、清溪的收音机组装工业、塘厦的鼠标生产工厂、桥头的珠江啤酒厂、长安的嘉洲盐焗鸡加工厂是不是都属于这种指向型的工业? [讲解]这类工业企业需要的劳动力素质不要求高,但要有很大数量,尽量减少成本,我们称之为廉价劳动力指向型。 [板书]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 [承转]劳动力可以分两类,一类是我们刚才所讲的廉价劳动力,还有一类劳动力的素质较高,而劳动力素质的高低,正是科学技术的基础。我们来看,这是一张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分布,你发现这些高科技企业的分布有什么特点。(和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紧密相联) 这类以技术为主导因素的工业叫做技术指向型工业。 [板书] 技术指向型工业 现代工业,越来越重视科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得人才者得天下。我们有必要努力学习,成为适应时代的高科技人才。 [教师小结]

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及其变化一轮复习导学案

工业区位分析 1.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及其变化 2.工业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 ①原材料运量大(如甜菜或甘蔗制糖厂)或不能长途长时间运输(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葡萄酒厂),则布局于原料地,主导因素为原料。 ②产品运输要求高(如成品油)或产品不便于运输(如啤酒厂、家具厂、印刷厂)或产品需快速上市(如食品厂、面包厂、面粉厂),则布局于消费地,主导因素为市场。 ③技术要求高的工业(如集成电路、飞机制造、精密仪器等),应布局在接近高等教育或科技发达地区,主导因素为技术。 ④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业(如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等),应布局在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主导因素为劳动力。 ⑤高耗能企业(如炼铝厂,重化工厂等),应布局在火电厂或水电站等能源供应基地,主导因素为动力。 ⑥工业布局转移中优越性增强的环节为主导因素,如首钢搬迁至河北曹妃甸后,海洋运输的优势增强,主导因素则是交通。 3.工业主导区位因素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高级时装属技术指向型 4.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自然因素 土地:是否平坦、广阔、适于建筑 水源:是否丰富、近便 原料、燃料:丰富的程度 市场:前景是否广阔 劳力:数量多少(是否丰富)、素质高低、是否廉价 科技:科技水平是否发达 交通:是否方便、快捷 信息:信息、网络通达性强弱 经济因素 政策:是否优费、资金扶持 环境:是否洁净、优美 历史:是否悠久 农业基础:好坏 社会因素

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6.工业的区位选择

A.柱状图 结合A图判读下列甲、乙、丙、 丁企业属于哪种导向型工业 甲 乙 丙 丁 B.糖葫芦型图 结合B图判读下列①.②.③.④企业 属于哪种导向型工业 ①. ②. ③. ④ C.直角坐标图 结合C图判读下列②.③.④企业属于 哪种导向型工业 ②. ③. ④ D.表格 表1 结合表1通过计算,从降低成运输本的角度看,该企业区位应该选在成本最低的地。 结合表二判读:甲、乙导向工业类型

农业的区位选择(教案)

:3.1农业的区位选择(教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系统地分析了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从而使学生了解农业区位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土地。本节第一次接触到区位的概念,理解区位的概念,是学习“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基础,将有利于高中人文地理部分工业区位等内容的学习。教材无论是阐述基本原理,还是分析具体案例,都是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 (二)学情分析:具有一定的人文地理知识和人文素养。生活在小城镇以及乡村,对农业生产不仅限于耳闻目睹,而且有一定知识储备。 (三)教学思路设计 一、设计指导思想。 区位理论是高中地理教材的核心理论之一。农业区位选择是区位理论的开篇。通过对区位理论的探究,借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逐步形成客观的地理思维。 二、教学思路。 为了顺利完成本节教学,需要从以下环节做起: 1、组织学生进行课外调查,了解家乡农业生产情况的第一手资料。首先使学生对农业区位有前期的感性认识,为其后的理论分析作出铺垫。 2、运用学生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加以推理,将感性的现象转化为理论,同时结合本地区案例探讨农业区位因素的可变化性,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层层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 3、将分析所得的理论转换反馈于实际案例中,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

高,区位理论思想得到升华。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和区位选择的影响,对不同的农业部门进行区位选择。识记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2、能力目标:结合本地区案例探讨农业区位因素,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见闻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层层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树立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人地协调发展观念,培养理智客观的地理思维。通过对家乡农业区位的分析,增强爱家乡的情感和热爱科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区位因素—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五、教学难点: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六、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 七、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八、课时:1课时(40分钟) 九、教学程序。 导入新课:(时间分配:3分钟。其中歌曲2分钟) 播放MTV,阳春组歌之甜甜的马水桔(部分)。 【教师】歌曲赞美了我们家乡的哪种特色水果? 【学生】马水桔。 【教师】我们家乡阳春在2003年被中国经济林协会评为“中国马水桔之乡”。请大家回忆初

工业的区位选择导学案

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第1课时) 1.知道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包括经济、社会、环境因素)。 2.掌握不同导向型工业的特点。 3.初步学会分析某一地区发展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找出其中的主导性区位因素。 一、工业区位因素 1.工业生产过程 投入:①、劳动力、资金、能源、水源、②、零部件。? 产出:③、废气、④、废渣。? 2.从经济效益看工业区位选择原则 工厂应当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 3.不同工业主导区位因素不同 (1)原料导向型工业→接近⑤。? (2)市场导向型工业→接近⑥。? (3)动力导向型工业→接近火电站或水电站。 (4)劳动力导向型工业→接近具有大量廉价⑦的地区。? (5)技术导向型工业→接近⑧和⑨发达的地区。? 探究一工业区位因素 [互动探究]阅读材料,结合教材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山东菏泽地处鲁苏豫皖四省交界之地,曾是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2010年末全市常住人口828.78万人。随着自然和社会环境变迁,菏泽逐渐成为欠发达地区。“无农不稳”“无工不强”,菏泽的希望就在于“推动工业化,集中力量搞工业化”。 材料二菏泽市交通十分便利,京九铁路与新兖石铁路在这里十字交会;日(日照)东(菏泽东明)高速、济(济南)菏(菏泽)高速、日(日照)南(南阳)高速在这里交会。境内煤炭储量281亿吨,正在开发建设的巨野煤田是华东地区目前最大、最好的一块煤田;石油、天然气探明储量分别为5625万吨、273亿立方米,已成为中原油田重要的生产基地。 (1)适逢2011年菏泽国际牡丹花会开幕之际,众多客商云集菏泽。假如你是菏泽市招商局局长,在经贸洽谈会上,你应该从哪些方面向前来洽谈工业项目的客商介绍菏泽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呢 (2)菏泽市在“十二五”期间将全力打造新兴战略产业、煤电化工、石油化工、农副产品加工、商贸物流五大基地,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这“五大基地一大产业”的新思路,让菏泽蓄势待发。菏泽大力发展煤电化工和石油化工的最大优势是什么 (3)结合教材,从经济效益分析下列工厂分别属于哪一类导向型工业,并完成下表。 甘蔗制糖厂、炼铜厂、苹果罐头厂、普通服装厂、雪糕厂、水产品加工厂、印刷厂、玩具厂、电解铝厂、纳米新材料厂、飞机制造厂、电脑组装厂、家具厂、啤酒厂、计算机芯片厂。 工业导向类型区位布局原则工业生产特点工业部门举例原料导向型工业 市场导向型工业 动力导向型工业 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技术导向型工业 探究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农业区位的含义。(2)理解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农业地域的形成。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培养学生分析案例及读图能力,理解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并学会运用这一理论知识合理进行农业选择。(2)根据本地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学习,增强爱家乡的情感和热爱科学的兴趣。(2)通过对乡土地理与抽象理论的结合,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二、教材分析 《农业的区位选择》是人教版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中的第一节,是农业生产知识的开始,对培养和提高学生区位分析的意识和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农业区位分析综合性强,依托于丰富的地理背景知识,涉及多学科内容,是人文地理学学科发展中最有生命力的部分,运用区位分析理论能解决现实生活中很多的实际问题,应用价值很高。同时区位分析问题的命题素材非常丰富,往容易出能有效考查出学生识记性知识的掌握情况,稍复杂一点能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信息,描述与阐述问题等多种能力,难一些则能考查出学生综合运用所掌握地理知识,并在分析的基础上将知识进行迁移,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地理素养,容易达到一定的信度和较高的区分度,同时又符合“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地理新课改理念。 三、学情分析 新授课阶段,学生对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等识记性知识关注较多,缺乏从整体上对某一地区农业区位进行综合分析的意识与习惯,应用区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本校学生大多住在城郊结合地带,对农业生产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四、教学重点、难点 影响农业选择的区位因素以及农业区位因素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运用所学原理合理地进行农业区位选择。 五、教学方法与教具 读图法、问题探究法与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等

工业的区位选择 - 教案

《工业的区位选择》教案 教学内容选择:新课标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第四章第一节 一、课标分析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对本部分内容的要求是“分析工业区位要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本条标准同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要求基本相同。对于工业问题的学习,主要集中在区位问题上,通过工业区位学会用正确的地理思想思考工业问题。标准要求学生能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并能举例子分析。相较于农业部分内容的而言,只不过工业生产不论从部门来说,还是从布局来说,都更复杂些,因此,分析工业区位要素可以通过案例的方式学习。工业区位和农业区位的标准主要从地理环境对工业生产影响的角度学习人与环境的关系,两者在帮助学生认识区位因素方面有共同之处,因此,教师可统筹考虑这两内容的学习方式。 二、教材分析 工业的区位选择,位于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四章第一节,主要探讨工业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区位是一个贯穿整个地理必修二的概念,它将各章节整合起来,研究人口、城市、交通、环境等因子都隐含着对劳动力、市场、交通、环境等区位因子的研究。工业的区位选择是第三章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的姐妹篇。而工业的特点使得它在区位的选择上比农业更加复杂与灵活,所以,它不仅是对农业区位选择的沿袭,更是对前面知识的深化,也是为后面知识的辅垫,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本节的工业区位理论在本章后面各节的学习中要反复应用,是理解各节内容的基础,所以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也是是本章的核心内容。 本节教材分为工业的区位因素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两个部分。在第一部分中,介绍了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和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然后教材以举例的形式介绍了五种常见的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在现实中,影响某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可能是一个或者少数几个,那么这类工业的区位选择以其主导因素为导向。因此,教学中不能将此内容绝对化,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第二部分中,教材用正文与案例、阅读相结合的形式说明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是不断变化的,其中科学技术是决定因素。然后教材从环境、政策、企业决策者的理念和心理因素几个方面进一步说明了区位选择变化的原因。

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3章 产业区位选择 第2节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学案 湘教版必修第二册

第二节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 学习目标:1.掌握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及其发展变化。(重点)2.学会分析区域工业的区位因素及区位选择。(重难点)3.理解工业区兴衰的原因及影响。(难点) 一、工业区位因素 1.工业区位:指工业企业的经济地理位置,以及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与相关事物的联系。 2.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 (1)自然条件:是指工业布局区域的地质、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的基本状况。 (2)自然资源:资源型工业直接受制于当地的自然资源状况。土地供给状况和地价对于占地较多的工业企业显得尤为重要。 (3)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当地总体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交通运输、劳动力供给、投资环境、政策、市场等。运输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厂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工业企业靠近消费地,有利于把握市场动态,了解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4)科学技术因素:包括生产设备与工艺、从业人员素质、科技研发能力、信息化水平等。高科技产业应布局在大城市附近或科技水平较高的地区。在现代工业发展的过程中,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3.工业区位选择的新因素 (1)环境质量:是投资环境和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状况对厂址选择和企业经营具有重要影响。各个地区和城市都提出了更高的环境保护要求,对污染企业进行更为严格的限制。 (2)信息化水平:信息技术的推广使用,导致传统区位因素(原材料、土地、劳动力等)的作用逐渐减弱,新的区位因素(科技、知识、创新等)的作用得以凸显。信息化水平高的地方,引导企业布局和集聚。现代信息技术引发企业经营模式的变革。 (3)集聚因素:集聚有利于企业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降低生产成本,节省运输费用,减少交易开支,加强技术协作和信息交流,促进集成创新,进而增强企业和行业竞争力。 二、工业布局 1.含义:是指工业生产的空间分布和地域组合,分为宏观与微观两大层面。 2.意义:合理的工业布局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增长,促进地区产业均衡发展,有利于城乡统筹。 3.工业区 (1)分类:传统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或专业性工业区与综合性工业区。

《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及反思

《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区位的含义和农业地域的概念。 2.通过活动和案例说明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二)过程和方法 1.培养学生运用示意图、地理图片、生活实例分析归纳结论的技能。 2.运用所学原理,综合分析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原因,合理评价农业区位选择。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树立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基本观念。 【重点】 影响农业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难点】 运用所学原理,合理评价选择农业区位。 【教学方法】 导学法、讨论法。 【教具】 自制PowerPoin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问题导入:什么是农业?你知道南京街上卖的甘蔗来自哪儿?南京为什么不种甘蔗?(学生讨论回答。) 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这就是农业。由于生物及自然环境的关系密切,因而农业是受自然环境影响最大的产业。农业又是发展历史悠久的产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社会环境对农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农业地域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究竟自然环境

和社会环境因素如何影响农业区位和农业地域的形成,本节我们共同探讨。 (二)教授新课 1.提问:观察、对比图3.1和图3.2,思考两地农业生产活动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提示:从两地地理位置、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差异思考。) 学生观察、讨论,教师点拨。 2.再观察我国“三江平原的种植业”和“青藏高原的畜牧业”两幅图,请说明农业区位的含义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区位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指绝对区位(即不同农业生产有特定的地理位置);另一方面指相对区位(即农业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 3.提问: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农业的区位选择其实质是什么?学生思考回答,教师通过课件动画展示。 4.教师提供“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各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相关图片、资料等,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并帮助学生归纳总结。 (1)农业区位受气候因素的影响。 你知道为什么《晏子使楚》中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吗?(气候)学生回答后,教师追问:气候是影响农业生产最重要的自然因素之一,大米一直以来都是我们这儿居民的主食,你知道水稻喜欢什么样的气候吗?(引导学生读下列气候类型的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训练气温和降水统计图的读图分析能力。) 学生回答:水稻是好暖喜湿的短日照作物,它生长在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区。教师提醒学生从地图上查找有关的地名,平时注意多积累,建立地理空间概念。 拓展思考:从水稻的生长习性看,我国南方和北方相比哪里更合适种植水稻,为什么? 主要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温度 农作物的需水量 (2)地形、土壤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读图3.7,让学生分析我国江西省泰和县千烟洲的丘陵地区为什么采取“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鱼果粮”的立体农业布局模式? 我国杭州的“明前龙井茶”世界驰名,日本茶道研究者曾经把茶种带到日本栽培,但效果始终不好,请问其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得出结论:土壤是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的土壤类型适宜生

地理人教版高一必修二学案:第4章_第1节_工业的区位选择_word版有答案

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 学习目标:1.了解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2.掌握工业区位选择的方法。(难点) 3.运用材料,分析判断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的影响。(重难点) [自主预习·探新知] 一、工业区位因素 1.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 2.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土地、水源、原料等。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动力、运输、政策、科技等。 3.工业选址原则: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 4.区位选择分类 1.工业区位因素及其作用的变化 (1)原因:社会的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化,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2)表现:原料导向型工业的区位选择,降低了对原料、动力等区位因素的依赖程度,而对市场、信息等因素的依赖程度增强。 (3)典例: ①世界: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煤炭区位→铁矿区位→港口区位。 ②中国:鞍钢(靠近煤、铁产地)→宝钢(靠近市场)。 2.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1)环境敏感企业:以优质环境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如高技术产品及食品工业。

(2)污染严重工业的区位选择(如下图): (1)原因:在优惠政策的影响下,用地、交通、基础设施等区位因素都会发生有利于投资办厂的变化。 (2)表现 ①20世纪80年代前:内地大型工业基地的建设发展。 ②20世纪80年代:沿海地区经济迅猛发展。 ③20世纪末:西部地区发展工业力度加大。 4.企业决策者的理念和心理 (1)原因:乡土情感。 (2)表现:广大台港澳同胞、海外华人华侨纷纷回国、回乡投资建厂。 [自主诊断] 1.判断正误 (1)影响工业生产的区位因素,最主要的是社会经济因素。() (2)我国农村发展的许多乡镇企业,多为市场导向型企业。() (3)水产品加工厂属于市场导向型企业。() (4)随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5)有些家具生产企业选址在林区不合理。() 【提示】(1)√工业生产的区位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其中社会经济因素是最主要的因素。 (2)×农村地域广大,自然资源丰富,发展的乡镇企业多为原料导向型或劳动力导向型

2020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产业区位选择第二节工业区位因素教学案中图版必修第二册

第二节工业区位因素 01、预习准备区 精心准备夯实基础 一、工业及其发展变化 1.工业的概念 对自然资源进行开采、采集和对□ 01原材料或半成品进行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2.工业发展阶段 经历了手工业、机器大工业和□02现代工业几个发展阶段。 1.判断正误。 (1)工业发展经过了手工业、机器大工业和新兴工业三个阶段。(×) (2)影响工业生产的区位因素,最主要的是自然因素。(×)

二、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1.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02市场需求是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原材料和产品到市场(1)工业发展的早期□01原材料和□ 的□03运输费用在产品成本中占有很大比重。 (2)随着工业的发展,劳动力□04素质和□05成本也成为工业布局的区位因素。 (3)认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后,□06环境因素也成为不可忽视的区位因素。 2.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 (3)罐头厂、啤酒厂等食品加工类工厂应布局在市场地。(×) (4)不同时期,影响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是不断变化的。(√) (5)随着城市对环境要求越来越高,所有工厂都应迁出城区。(×) 2.影响啤酒厂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 A.原料 B.技术

C.市场 D.交通运输 答案 C 解析啤酒运输成本较高,布局时应靠近市场。 3.目前,我国部分服装厂由沿海向内地转移,主要目的是( ) A.接近原料产地,降低生产成本 B.接近消费市场,降低交易费用 C.接近廉价劳动力丰富的地方,降低生产成本 D.接近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校,获得技术支持 答案 C 解析服装厂由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向内地经济落后地区转移,主要是为了利用内地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从而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 4.家用电器装配厂进行布局时,应首先考虑的区位因素是什么? 提示廉价劳动力是否充足。 5.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广东、福建等省利于吸引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人华侨投资建厂的条件是什么? 提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广东、福建等省是著名的侨乡,又邻近港澳台,区位条件优越,故有利于吸引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人华侨投资建厂。 02、任务探究区 思维探究实践运用 任务探究工业区位因素 长兴岛位于长江入海口,其南岸的水深12~16米,水情稳定。隶属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的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旧址位于黄浦江畔(图中P处),2008年该企业实现从黄浦江整体搬迁至长兴岛,造船能力超过10万吨级,中船一期、二期造船基地已成为目前世界最大的造船基地。

《工业的区位选择》说课稿

《工业的区位选择》地理说课稿 学校:凉州区职业中专 授课班级:电一(3)班 教者:鲁霞 授课时间:2013.4.12

“工业的区位选择”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第四章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一)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 2. 联系实际理解工业区位的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利用图表和资料,分析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培养学生应用基础知识及读图分析能力。 2.通过鞍钢和宝钢案例的对比,综合分析评价工业区位的影响因素及变化,加强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形成科学的发展观,在进行工业区位选择时要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2.加强对环境的认识,增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环保行动的责任感。同时树立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信念。 (二)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第四章是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的姊妹篇。从人类社会的发展来说,工业是在农业发展基础上出现的产业部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则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本单元探讨了工业生产及工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为了使本单元的知识通俗化,教材使用了大量的事例,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实际,结合不同地域的工业生产活动,以事例分析来引证理论内容,然后再通过理论来指导今后的生产、发展,使理论和实践得到统一。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深厚感情,渗透对国情、国力以及国策的认识,积极参与协调人类与环境的活动。另一方面,通过对不同地域的工业类型分析,了解我国主要工业基地的发展变化乃至世界主要工业基地的建设、发展情况。既要看到我国的强盛,也要看到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结合了大量的资料和典型案例,介绍了工业生产及工业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重点在于分析其发展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它也为进一步分析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