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毛邓三笔记

毛邓三笔记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1、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依始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政党。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经历了一个过程。

3、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论新阶段》的报告中首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

A、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B、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需要。

C、中国正反两方面经验总结。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6、具体地说就是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

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①党的幼年时期:逐步探索。

②毛泽东思想:?中国解放?三大改造(遵义会议)

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理论(改革开放)

④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官方评价“三代”:在党建方面取得重大进步。(稳定)

⑤党的十六大(2002年):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正”

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①指引事业胜利。

②强大精神支柱。

③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作风。

(科学态度:以坚持两发展)

9、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②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③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

④政策和策略理论。

⑤思想政治和文化工作理论。

⑥党的建设理论。

10、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①实事求是②群众路线③独立自主

11、毛泽东思想的意义(地位)

①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②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③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精神财富。

12、如何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

首先,毛泽东思想本身没有任何错误;第二,毛泽东同志功大于过;第三,毛泽东同志所犯的错误恰恰是因为他违背了毛泽东思想。

13、马列毛邓三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的原因

①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唯物论、辩证法)

②理论品质是一致的。(与时俱进、发展着的理论)

③基本原则是一致的。(生产力原则: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④宗旨和立场是一致的。(宗旨: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立场:站在多数人的立场上)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1、思想路线:又称认识路线,指人们的认识所遵循的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

(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坚持什么样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最早使用思想路线这一概念的是毛泽东。

3、在我党历史上最先提出反对教条主义的是毛泽东。

4、实事求是的重新定义是在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提出的。

5、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6、1978年12月邓小平在党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是我们解放思想的一个宣言书。

7、我国某时期思想僵化的原因

①某些人大搞禁区、禁令,制造个人迷信,禁锢人们思想。

②民主集中制受到破坏,党内存在势力过分集中的官僚主义。(官僚主义为中性词,意味按部就班地把事情办好)

③是非功过不清,赏罚不明,干和不干一个样…四平八稳地却成了不倒翁。(干部干部不能倒过来念)

④小生产的习惯势力还在影响着人们。

8、“一个党,一个国家……就是亡党亡国”说明了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9、党的思想路线的发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10、党的思想路线重新确立和发展的意义

①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拨乱反正的进行。

②推动和保证了全面改革的进行。

③解决了关系我党我国前途命运的重大政治课题。(对待毛泽东思想的课题)

④是马克思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

⑤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⑥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11、革命、建设和改革要走自己的路。(但要借鉴他人经验,结合自身的特点和情况,善于学新)

12、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前提)、制度创新(保证)、科技创新(智利基础)和文化创新(精神动力)。

13、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①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和原理。

②不断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要勇于坚持和发展真理,这两条是检验我们是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的试金石。

14、我们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次,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15、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的含义及相互联系

解放思想: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主观偏见和习惯势力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

2、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变化:封建社会——半殖半封。

3、社会性质变化的表现和原因

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是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政府。

②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解构了中国封建经济。

4、中国为什么没有权殖民地(全资本主义)?

5、中国半殖半封的主要矛盾:①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

②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

6、《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7、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概括了六个特点

①帝国主义成为统治中国的决定力量(称为近代中国一切灾难和祸害的总根源)。

②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狼狈为奸。

③自然经济虽被破坏但地主对农民的剥削仍然存在。

④民族资本有所发展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藕断丝连。

⑤中国经济、文化、政治发展极端不平衡。

⑥中国人民贫困和不自由程度世界罕有(少见)。

8、近代中华民族两大历史任务

①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②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9、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发生的原因

①必由之路。

②矛盾激化产物。

③帝国主义和反动派所逼迫。

10、近代中国革命的性质:民族民主革命。

1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近代中国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斗争的深入的必然结果。

12、1939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首次提出新民主主义这一科学概念。

13、1948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完整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总政策: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1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直接目标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

15、马列认为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16、分清敌友是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

17、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最凶残的敌人,封建主义是最反动势力,官僚资本主义也是革命的对象。

18、中国资产阶级分为官僚资本主义(大资本主义)和民族资本主义,小资产阶级不属于资产阶级的范畴。

19、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它是革命动力之一,噢女股民是最可靠的同盟和革命的主力军(两头小中间大)。

20、中国革命实际上是农民革命,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问题实际上是土地问题。

21、“无产阶级是天然的领导者”是错误的。

22、中国革命两步走:第一步,改变中国半殖半封的社会性质,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第二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两个错误观点: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王明的毕其功于一役。

23、新旧民主主义的区别:①新的领导阶级②新的时代条件

③新的领导思想④新的革命动力⑤新的革命前途。

24、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内容。

25、1936年至1939年,《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新阶段》、《战争和战略问题》、《〈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

命和中国共产党》,标志着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的成熟。

26、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回答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

27、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的必然性和可能性

①必然性

?中国革命的形势:敌强我弱,暂时处于低潮。

?革命动力:革命主力是农民。

?中国的社会性质:我们要走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②可能性

?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国民革命的政治影响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条件之一。

?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又一客观的条件。

?相当力量红军的存在是必要的主观条件。

?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不错误是关键性的主观条件。

?中国是个大国,革命有充分回旋的余地。

28、“工农武装割据”是农村包围城市的必由之路

土地革命市中心内容,武装斗争是主要形式,农村革命根据

地是战略阵地。

29、《〈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是三大法宝。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两个基本武器,党的组织是战士。

30、与资产阶级进行联合时,既联合又斗争。

31、中国社会性质、敌人的强大凶残决定要进行武装斗争。

32、以武装斗争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使中国革命的优点之一。

33、中国军队建设原则

①党指挥枪。

②人民军队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③人民军队的三大任务:?打仗消灭敌人。?打土豪筹款子。?宣传群众,组织群众。

34、人民战争。

35、中国革命的四个特性

①中国是一个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制的大国。

②敌人强大。

③人民军队弱小。

④共产党领导和土地革命。

36、人民战争战略战术

①积极防御。②游击战、运动战为主。③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有生力量。

37、十大军事原则

①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敌,后打集中和强大之敌。

②先取中小城市和农村,后取大城市。

③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攻城略地为主要目标。

④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力求全歼敌人。

⑤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

⑥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的作风。

⑦力求在运动中歼灭敌人。

⑧在攻城问题上,坚决夺取一切敌人守备薄弱的据点城市。

⑨俘获敌人的全部武器和大部人员补充自己。

⑩利用战役间隙,休息和整顿部队。

38、党的建设

①共产党是两个先锋队。

②党的建设思想建设是首位。

③党的组织建设上要坚持民主集中制。

39、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标志着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直接目标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

民主专政的共和国。

3、新民主主义是过渡性的社会形态,它属于社会主义范畴。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实在人民政府管理之下的,用各种形式和国营社会主义经济联系的并受工人监督的资本主义经济,它主要不是为了资本家的利润而存在,而是为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而存在的)

4、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①从步骤来看:新民主主义革民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②从主要矛盾看:解决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必须通过社会主义革命。

③从国际环境看:中国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

5、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①1949年至1952年是中国人民同国民党反动残余、地主阶级与帝国主义的矛盾。

②1952年至1956年是两条道路的矛盾,即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6、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造

“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

实质是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改变所有制。

7、农业合作化原则: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群体性迷糊).

8、我们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9、“四马分肥”是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个别企业公私合营阶段企业利润分配的一种形象说法,企业利润按所得税、工资福利费、公积金、资方股息红利分配,其比例为34.5%:15%:30%:20.5%。

10、社会主义改造出现的问题

①工作过急,急于求成。

②模式单一,方式过粗。

第五章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

1、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正是提出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

2、1856年中共八大。

3、《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我党一部光辉著作。

4、对社会主义认识有曲折的原因和表现

①1957年下半年以后,国际国内出现了一些复杂的情况。

②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不长,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更短,人们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有待于继续探索。

③缺乏充分准备。

④不能正确处理矛盾,不能翻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往往把不是阶级斗争的问题仍看作是阶级斗争。

5、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道路理论的基本理论问题。

6、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的论述

①高度发展为前提。

②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

③划分为两个阶段:由高到低,由按劳分配到按需分配。

④计划生产。

⑤商品货币关系不复存在。

⑥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国家逐步消亡。

⑦人成了社会和自然的主人,实现了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是不存在农民问题的)

7、社会主义原则①发展生产②共同富裕

8、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共同富裕

9、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本质之中

①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的总结。

②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

③是适应当前时代特征的要求

10、实现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

11、既定性、客观性、过程性、渐进性、长期性、艰巨性。

12、社会主义本质的意义

①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②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陶所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3、社会主义的本质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①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

②生产力状况决定社会主义的命运。

③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14、发展生产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①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决定的。

②解决中国的矛盾和问题需要发展。

③时代特征要求。

④“三个代表”的要求。

15、发展才是硬道理

①维护世纪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离不开发展。

②振兴中华民族,是中国岿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需要发展。

③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说服那些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需要发展。

④保持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离不开发展。

⑤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族素质离不开发展。

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离不开发展。

⑦坚持“一国两制”、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离不开发展。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国情)。

2、1986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概念形成。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涵义

①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所以要坚持而不能放弃(形式)。

②但是还处于初级阶段,所以要认清而不能超越(不够格)。

③并且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t=S1-S0/v;S1:免于贫穷的困扰,免于恐惧)。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指我国。

5、正确把握国情,必须全面地把社会主义性质同发展程度统一起来。

6、初级阶段于过渡时期的区别为经济基础的不同,初级阶段是公有制占主体,过渡时期则是其他经济形式与公有制争夺主导权的过程。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特征为不发达。

(现代文盲的标准:会不会学习,有没有学习能力)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意义

①理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②实践: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9、两种错误观点(一左一右)

左:怀疑中国现代搞的不是社会主义(忘记“初级阶段”)。

右:中国不应该搞社会主义(忘记“社会主义”)。

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的矛盾。

11、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2、基本纲领

13、“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1、社会主义基本矛盾

①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③解决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

2、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改革的必要性

①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需要。

②人的理性自觉的要求。

③中国社会现实的迫切需要。

④全国人民的强烈期盼。

4、改革是第二次革命

①改革和革命一样都解放生产力。

②就改革的广度和深度而言,不是对细枝末节的修修补补,而是对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③就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而言,改革也是一场革命。

④就改革决定中国命运的意义而言,改革是一场革命。

⑤就改革的影响来讲,改变了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

⑥相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而言,改革是第二次革命。

5、改革的性质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6、“三个有利于”

①内容: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全民生活水平。

②它是判断我们改革和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而不是判断姓资姓社的标准。

7、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农村改革第一步是废除人民公社制度

8、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①三者的定义

?发展是目的,发展是硬道理,解决中国所有问题都要靠自己的发展。

?改革是动力,改革是第二次革民,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稳定是前提,稳定压倒一切,没有稳定什么事情也干不成。

②处理三者关系应注意的问题

?处理三者关系要在动态中协调和促进。

?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有机统一起来(受哪些因素影响?)。

③处理三者关系的意义

?能否正确处理是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关键。

?正确吹三者关系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坚持前进方向,减少失误,少犯错误,少走弯路。

?正确处理三者关系有助于培养人们的辩证头脑,树立全局观念、战略眼光、领导艺术,分析事物,把握规律的能力。

9、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拥有满足其发展的所有资源。

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资本主义开放的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

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

10、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的关系自主最重要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历了一个选择的阶段。

2、计划经济曾对我国经济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

3、计划经济出现的问题根本在于官僚的素质和能力水平。

4、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高度集中(具有非常强的资源动员能力)。

5、“一放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的恶性循环。

6、1981年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1984年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87年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7、计划与市场的手段的优劣点

市场的优势:竞争市场的劣势:市场失灵

计划经济的缺点(优势):快

8、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9、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①经济关系市场化。

②企业行为自主化。

③宏观调控间接化。

④经济管理法制化。

⑤保障制度社会化。

⑥市场发展开放化。

⑦市场竞争公平化。

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①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②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③在宏观调控上,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起基础性资源配制作用。

11、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

1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

①现代企业制度。

②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③国家宏观调控。

④完善的分配制度。

⑤健全的保障制度。

13、国企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14、现代企业制度是国企的改革方向。

15、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16、要素市场包括金融、劳动力、房地产、科技、信息。

17、宏观调控必要性

①时代发展的要求。

②弥补市场缺陷。

③政府重要职能。

18、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

①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②增加就业。

③稳定物价。

④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19、宏观调控手段计划经济法律行政

毛邓三参考答案

一、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指必须努力发展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1、发展水平:主要指生产力的发展程度,用经济指标来衡量; 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指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条件,其中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条件,而在这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关系必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由此可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提出的要求。 2、我国的经济制度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所以必然要求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生产关系与 其相适应。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最先进的生产关系,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当代社会生产力深化发展的一种趋势,即社会化大生产,符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生产社会化程度越高,越要求生产资料高度集中(前提是生产力高度发达)。 二、在中国民族民主革命中,无产阶级是革命的"天然领导者" 答: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层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1)事实证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2)无产阶级的自身特点和优点: 一是它诞生之日起,就身受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的三重压迫,而这些压迫的严重性和残酷性,是世界各民族少见的,这就形成了中国无产阶级坚强的斗争性和彻底的革命性。 二是它分布集中,有利于无产阶级队伍的组织和团结,有利于革命思想的传播和形成强大的革命力量。三是它大部分出身于破产的农民,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使无产阶级便于和农民结成亲密的联盟,共同团结战斗。 (3)无产阶级不是天然领导者,而是在与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斗争中实现的,同时又具备以上的特点和优点,而且在本阶级的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成为中国社会最有觉悟的阶级,从而使它能够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封建式的田园牧歌、近代欧洲的空想社会主义 答: 1、一般讲,和谐社会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就是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 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上述六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补充:这六个方面既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这六个方面,内容十分丰富,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总体特征,也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3、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必须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要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以其他社会形态标榜的社会协调与和谐,而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和谐社会。) (2)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3)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自考毛邓三重点简答题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联系中国的具体实践,创造性地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升华为理论,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理论成果。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的土壤之中,和中华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表现出来。 2、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么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这个理论体系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成果。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3、毛泽东思想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毛泽东思想作为一种科学的指导思想,是由一系列基本理论和活的灵魂构成的科学体系。它的主要贡献:创造性回答了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建立了新中国,创造性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改造,怎样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问题,在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积极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探索,取得了宝贵的经验与教训,为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奠定了基础。4、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是什么? 第一,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个理论成果,它所确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奋斗方向、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指导着不断地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推向前进。 第二,它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不仅开辟了有中国特点的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改造道路,而且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永远是中国前进的旗帜。 第三,它的科学体系和活的灵魂,倡导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三大优良作风,艰苦奋斗的精神等等,依然是中国人民不断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将长期激励和指引着中华民族不断前进。 5、邓小平理论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它贯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主题,第一次比较系统的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问题,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 6、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是什么?

2019年自学考试《毛邓三》练习题及答案(1)

2019年自学考试《毛邓三》练习题及答案(1) 1.党执政后始终面临和不断探索的一个重大课题是【 C】 A.先进性建设 B.思想建设 C.执政能力建设 D.组织建设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78 2.中国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由【B】决定的。 A.新的国际形势 B.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在国际上的地位 C.我国周边环境 D.国际社会中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54 3.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是【A】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B.五项原则 C.反对霸权主义 D.“另起炉灶”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51 4.《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被审议通过是在【C】 A.七届人大二次会议 B.七届人大一次会议 C.八届人大一次会议 D.八届人大二次会议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37 5.首次以“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统一大业”来替代“解放台湾”的是【D】 A.《告台湾同胞书》 B.《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C.“汪辜会谈纪要”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32 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于【 A】

A.党的领导 B.以人为本 C.改革开放 D.民主法治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25 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是【 B】 A.社会团体 B.中国共产党 C.民主党派 D.人民群众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24 8.改革开放以来新出现的社会阶层是【B】 A.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C.新的中产阶级 D.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

【答案解析】:第十四章,概念题。AD是工人阶级。C中产阶级这个词中国不使用,至于现在中间收入层,新兴社会阶层也不仅仅限于此。 9.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是【 C】 A.一极化 B.两极争霸 C.多极化 D.三足鼎立 【答案解析】:第十三章,概念题。A的提法不存在,是美国一国一个超级大国和多种力量并存。B是过去的格局。D是个干扰项。 10.首先提出建设持久和平和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是【 D】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257

毛邓三课后习题1-4套选择题及答案

毛邓三课后习题1-4套选择题及答案. 理论体系概论课后习题1-4套选择题及答案 第一套 一、单项选择题( 1 - 15 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求是 A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B .把马克思主义同外国经验相结合 C .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D .坚持调查研究和走群众路线 2 、区别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

A .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 B .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 C .革命的前途不同 D .革命的对象不同 3 、中国在对资产阶级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在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 A .统筹兼顾 B .劳资两利 C .公私兼顾 D .四马分肥 4 、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政策中不包括的是 A .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B .有理、有利、有节 C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5 、中国共产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在于 A .有无群众观点 B .有无自我批评精神 C .有无坚强的组织 D .有无优良的作风 6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坚持 A .党的先进性 B .党的领导 C .执政兴国 D .执政为民 7 、邓小平理论中,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要搞清楚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是 A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 .是姓“资”还是姓“社”的判断标准 D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8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制定路线、方针的基本原则,现阶段中国最大的实际是 A .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落后 B .人口数量多,增长快,素质不高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 D .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9 、邓小平历来十分重视农业问题。他强调指出:“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农业搞不好,工业就没有希望,吃、穿、用的问题也解决不了。”他告诫我们:“ 90 年代经济如果出问题,很可能出在农业上;如果农业出了问题,多少年缓不过来,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都要受到严重影响”。这些话的意思是,农业 A .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第一产业 B .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 C .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D .是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10 、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 A .速度、比例和效益的统一 B .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C .形成一、二、三产业的合理结构 D .科技、教育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11 、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 A .四个现代化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 .小康社会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2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既可以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又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处—理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效率和公平等关系方面,能够比西方国家做得更好和更有成效。这是因为 A .我国既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又允许和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 .我国既坚持按劳分配约主体地位,又允许和鼓励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 .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D .我国的改革开放是同四项基本原则结合在一起的 13 、在下列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性质的收入是 A .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所得 B .外资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 C .股份制企业职工按股分红收入 14 、“民主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是一个东西。民主就是承认少数的国家。”这句话理解为 A .民主是指一种国家制度 B .民主是手段不是目的 C .国家的实质是少数服从多数 D .民主是固体不是政体 2 理论体系概论课后习题1-4套选择题及答案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 A .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B .发展教育和科学 C .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D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二、多项选择题( 16 - 30 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毛邓三重点内容美化正式打印版

毛邓三重点内容-.-美化正式打印版

————————————————————————————————作者:————————————————————————————————日期:

1. 中共七大所讲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指谁的思想? P2 毛泽东 2. 毛泽东所讲的将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是指什么? 毛泽东把“努力找出在中国这块大地上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作为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毛泽东进一步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社会主义改造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方略。 3.谁的思想反应了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邓小平理论 4.在哪本著作中第一次对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解释? 1941年5月毛泽东第一次对实事求是作出科学解释的著作就是《改造我们的学习》 5.近代中国革命的性质是什么? 近代中国革命性质是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 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它的集中表述是:无产阶级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革命的主体是无产阶级,客体是人民大众,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 7.中国共产党认为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一向认为,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又是土地问题。无产阶级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 8.新民主主义社会在本质上是怎样的社会形态?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它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形式。是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社会经济形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 9.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什么?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便作了明确的概括并多次强调说:“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基本特征是什么? P138 生产力水平低 11.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什么? 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12.社会主义改革的本质是什么? P166

毛邓三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是 A.新民主主义 B.社会主义 C.共产主义 D.资本主义 2.我国从新民主主义进入社会主义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C.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 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3.1953年到1959年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A.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残余的矛盾 B.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4.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5.1953年9月,毛泽东在对民主党派和工商界部分代表讲话时指出: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和逐步完成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经之路是 A.剥夺资本家的财产 B.排挤私营工商业 C.国家资本主义 D.保护民族工商业 6.全国土地改革以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 A.归农民所有 B.归乡镇所有 C.归集体所有 D.归国家所有 7.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过渡时期”是指 A. 从建国到三大运动胜利 B. 从建国到国民经济恢复 C. 从建国到三大改造完成 D. 从大陆统一到三大改造完成 8.1953 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其中“一化”是指

A.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社会主义现代化 C.农业合作化 D.科学技术现代化 9.建国以后,人民政府没收官僚资本,这一措施 A.兼有旧民主主义和新民主主义性质 B.属于新民主主义性质 C.兼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D.属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10.1956 年底,三大改造的实现标志着 A.过渡时期总任务提前完成 B.已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C.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国内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11.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于 1949 年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标志着 A.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B. 美国遏制中国政策的失败 C.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D.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开始 12. 20 世纪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其中第二次是指 A. 辛亥革命的胜利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B.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建立 C.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 13.中国在对资产阶级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在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 A.统筹兼顾 B.劳资两利 C.公私兼顾D.四马分肥 14 .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政策中不包括的是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24

毛邓三概论自学考试必备知识点24 (在习题中积累知识点) 1、简述新时期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性质、特点和基本任务。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性质、特点和基本任务是: (1)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政治联盟。 (2)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基础上的,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统一战线。 (3)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特点是:具有空前的广泛性,是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4)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任务是: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为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服务,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服务,为促进“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服务。 2、为什么说加强党的领导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根本保证? 加强党的领导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根本保证。 (1)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2)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够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保证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胜利。 (3)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创造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社会环境。 (4)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协调各种利益关系,有效地组织和领导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5)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完成组国统一大业,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3、简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答:“三个代表”的内涵: (1)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2)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3)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4)“三个代表”三者之间的关系: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

2011年4月自考真题及答案毛邓三(网友版)

患者男性,47岁。因误服大量巴比妥类药物入院。住院期间,患者呼吸呈周期性变化:呼吸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转为浅慢,经过一段时间呼吸暂停,又重复上述变化,其形态如潮水起伏。 1.该呼吸节律中呼吸变为深快的主要机制是【B】 A.呼吸中枢兴奋性增强 B.高度缺氧刺激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 C.高度缺氧刺激呼吸中枢,使其兴奋性增强 D.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刺激主动脉弓的化学感受器 E.二氧化碳浓度增高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弓的化学感受器 患者男性,58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疼痛20小时伴发热、恶心、呕吐,以“急性阑尾炎”收住院。入院时患者呈急性面容,扶入病房,查体:体温38.9℃,右下腹压痛、反跳痛。 2.对于该患者,陈述正确的护理问题是【E】 A.急性阑尾炎 B.疼痛炎症引起 C.恶心、呕吐疼痛导致 D.组织灌注量不足因为呕吐 E.体温过高:体温38.9℃与炎症有关 患者男性,47岁。因误服大量巴比妥类药物入院。住院期间,患者呼吸呈周期性变化:呼吸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转为浅慢,经过一段时间呼吸暂停,又重复上述变化,其形态如潮水起伏。 3.一段时间后,患者表现为呼吸和呼吸暂停现象交替出现,在有规律的呼吸几次后,突然停止呼吸,间隔一段时间后,又开始呼吸,如此反复交替出现。此呼吸称为【B】 A.鼾声呼吸 B.毕奥呼吸 C.陈 施呼吸WWw.Kao8.CC/hushi/ D.浮浅性呼吸 E.库斯莫呼吸 患者女性,45岁。3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左侧乳房有一小指头大小的无痛性肿块,近1个月来肿块逐渐增大,故来院就诊。体检:左侧乳房可扪及一3cm×2cm大小的肿块,边界不清,表面不甚光滑,活动度尚可;患侧乳头内陷(为近期出现);同侧腋窝可扪及2个散在、可推动的淋巴结。初步怀疑为乳癌。 4.病人近期内出现乳头内陷是由于【E】

2012自学考试政治《毛邓三》知识点习题汇总

十不闲,2翻太平年,6发照花台(唱了4个),最后是云苏调,又叫锯大缸 一轮明月照西厢,二八佳人莺莺红娘,三请张生来赴宴,四顾无人跳西墙,五鼓夫人知道了信,六花棒拷打莺莺审问我小红娘,七情问出不彩之事,八月十五莺莺降香。久有恩爱实难舍吧您那~。十里亭哭坏了莺莺就谭坏了小红娘啊~。(豆豆起豆起豆强) 姐儿在房中绣香袋,绣出了西厢各色人儿来,这边羞得本是崔小姐啊,那边绣的本是张秀才。(豆豆起豆起豆呛) 张氏秀才太痴呆,为何不跳这粉皮墙儿来。墙又高来楼又大啊,姐儿把那大门儿大敞开唉。(豆豆起豆起豆呛) 你是谁家的俏郎才,标布(当时的洋白布)的袜子蝴蝶儿蒙的鞋. 前门不见姐儿打水,后门不见姐儿抱柴(豆豆起豆起豆呛) 讨问夫人老诰命,叫我赶考够奔东京,倘若东京不得中啊,想要成亲是万不能哪!(豆豆起豆起豆呛) (暂缺拷红文本) 哎小琴童哎不消停,(呛) 手打灯笼走进房中,(呛) 尊声相公安心睡吧您哪,(哎大伙儿嚷:“怎么样哪?” ) 明日清晨早登程哪。(豆豆起豆起豆呛) (以下三段为侯宝林刘宝瑞开场小戏版) 早儿登程,早儿登程, 琴那童儿说·话儿,欠点儿哎聪明, 这功名好比那个浮萍水,(太平年) 美貌地那个娇妻那个火化冰呀。(年太平) 借住哎就在普救寺里住, 而不该在花园那你我那个两相逢, 这也是前世前因安排定呀,(太平年) 说话哇之时,谯楼起了更呀。(年太平) 一呀么更儿里,月了影儿东边升 张君瑞在房中顿足又捶胸啊 细思量恼恨那老诰命啊 改变了前言,叫我们兄妹称啊 二呀么更儿里,月了影儿放光明

传书递简多亏了小红(娘)啊 细思量小姐她对我的恩情重啊 再三地叮咛,饯行十里亭 三呀么更儿里,月被云彩蒙 张君瑞卧房中昏睡正朦胧 思想起这楼台鸾呀么鸾戏凤啊 好事要多磨,铁马儿响哗楞 四更到四点,月了影儿往西行 惊醒了大相公长叹六七声 细思量刚才我做的南柯梦 要想着重逢万想也不能 五更到五点,月影儿到了宫 架上金鸡哏哏报晓声 细思量一夜无眠, 山林钟鼓一齐鸣。 丑末寅初,到了大天明。 张君瑞披衣唤醒了小琴童, 你把那琴剑书箱安排定, 打点行囊快奔十里亭 (以下班主版) 次日清晨我辞别了老诰命哪,(哎了哎嗨,哎嗨哎嗨哎嗨呀)普救寺僧人前来送行啊,(哎了哎嗨,哎嗨哎嗨哎嗨呀) 扳鞍认蹬我上了白龙马啊,(哎了哎嗨,哎嗨哎嗨哎嗨呀)一行赶考奔东京啊,(哎了哎嗨,哎嗨哎嗨哎嗨呀) 走过三里叫桃花儿店啊,(哎了哎嗨,哎嗨哎嗨哎嗨呀) 越过五里杏花儿坡啊,(哎了哎嗨,哎嗨哎嗨哎嗨呀) 桃花儿店前出了美酒啊,(哎了哎嗨,哎嗨哎嗨哎嗨呀) 杏花儿坡前美姿荣啊,(哎了哎嗨,哎嗨哎嗨哎嗨呀) 酒好人美留不住啊,(哎了哎嗨,哎嗨哎嗨哎嗨呀) 心中牵挂着崔莺莺啊(哎了哎嗨,哎嗨哎嗨哎嗨呀) 离着不远我抬头看哪,(哎了哎嗨,哎嗨哎嗨哎嗨呀) 前边就是十里长亭啊,(哎了哎嗨,哎嗨哎嗨哎嗨呀) 好难唱的这叫西厢记呀,(哎了哎嗨,哎嗨哎嗨哎嗨呀) 愿诸位招财进宝福寿康宁啊。(哎嗨哎嗨哎呀)

毛邓三

毛邓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具体的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优秀文化之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再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者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及其重要性。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首先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们的根本利益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即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五个方面. 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及其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1.邓小平理论回答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的基本问题是”建设怎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的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认识. 3.科学发展观回答的基本问题是”实现怎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首先,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其次,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制定和贯彻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最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4.简述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及其根据.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和总任务,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简称为”一化三改”的基本路线. 我党提出”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依据是:第一,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奠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物质基础;第二,土地改革后的农民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这是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重要依据;第三,我国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已形成了国家资本主义形式,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条件;第四,世界形

毛邓三重要思想概论试题和答案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试题和答案 课程代码:0370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毛泽东提出中国革命要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在( B )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回答的问题是( D ) A.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什么是小康社会、怎样建设小康社会 D.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3.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是( A) A.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 B.我国已经总体上实现小康 C.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 D.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4.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是( C )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5.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B ) A.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半殖民地半资本主义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6.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是( A)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7.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是( D ) A.利用 B.保护 C.限制 D.赎买 8.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B ) A.从特征的层次上认识社会主义 B.从目标的层次上认识社会主义 C.揭示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 D.揭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9.邓小平曾经指出,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 D ) A.工业现代化 B.农业现代化 C.国防现代化 D.科学技术现代化 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A) 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1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体和核心是( A) A.改革开放 B.经济建设 C.四项基本原则 D.自力更生 1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是( B ) A.股份制 B.股份合作制

毛邓三科

挑重点整理的,不必要红字区分了。 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源泉。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它的核心是实事求是。围绕的主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 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精髓)、群众路线(根本路线)、独立自主(基本立足点)邓论 纠正了“左”的错误,分析了原因,肯定了积极成果。 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前夕,邓论的准备和初步提出阶段; 十二大到十三大,是邓论初步形成阶段; 十三大到十四大,邓论进一步发展和丰富阶段; 十五大是邓论正式确立命名阶段,明确提出和使用了邓论,并把邓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 邓论第一次比较系统的回答了中特社会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知道我党制订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邓论包涵的内容:建设中特;什么是社会主义及怎样建设;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含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三个有利于;三步走;四项基本原则;对外开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独立自主;一国两制等。 初级阶段的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特别是发展先进生产力。 三个代表 三个代表:即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坚持与时俱进,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坚持党的先进性是其核心;坚持执政为民是其本质。 科学发展观 中特理论体系,包括邓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着眼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涵盖了自然可续、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设计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

毛邓三期末试卷五及答案

毛邓三期末试卷五及答案 试卷五(选择题) 来源:社科部作者:匿名发表日期:2007-12-6 21:46:40 阅读次数:300 查看权限:普通文章 一、单项选择题(1-15题,每小题1分,共15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是 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B.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C.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D.保护民族工商业 2、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决议提出,中国共产党是 A.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又是全民族的先锋队 B.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的英勇战士 C.全国范围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D.中国工人阶级利益的代表者 3、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围绕一个基本方针,就是 A.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C.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大国家 4、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A.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进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D.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5、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 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C.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6、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 A.与时俱进B.改革开放 C.执政为民D.四项基本原则 7、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判断 A.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B.概括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 C.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D.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8、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 A.改革B.发展 C.依法治国D.依德治国 9、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2020年力争比2000年 A.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B.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 C.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番一番D.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

毛邓三详细复习

张志部分 第一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同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它的实质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可从以下三方面来理解: 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贯穿于这些基本原理之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同时,要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国情,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并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纪验上升为理论,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第二,立足于中国国情,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并对世情即国际环境和时代特征进行科学分析和判断。第三,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出发点是中国现时的国情,但中国现时的存在不是孤立的现象,而是中国历史发展的结果。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思想文化,要使它能被中国人民广泛接受,并在实践中发挥指导作用,必须寻找到一种为中国人民所能理解和接受的民族形式,使其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因此,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批判性地继承和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继承和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并不是要让它取代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作为封建意识形态的中国传统文化,不可能没有糟粕的一面。因此,必须警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传统文化消极因素的渗入。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提出和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中国共产党自创立以来,探索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可以概括为“三二二三”,即: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探索出两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创立了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三大理论成果。 三个历史时期: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二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提出了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第二次发生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两条中国特色的道路:一条是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另一条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三大理论成果:一是毛泽东思想;二是邓小平理论;三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又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两大战略思想,继续推进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关系 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的联系主要是:两者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它们都立足于中国国情,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它们都坚持了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的差异主要是:第一,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毛泽东思想所处的是战争与革命的时代;邓小平理论所处的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第二,理论的主题不同:毛泽东思想的主题是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如何进行革命的问题;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第三,理论体系的内容不同:毛泽东思想是围绕着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如何进行革命这一主题构建的;邓小平理论是围绕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这一主题构建的。 邓小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 四、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 看一个理论是否有科学的体系,主要的衡量标准有三条:一是看它有没有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作为其哲学基础或有没有贯穿于各个理论观点的基本线索;二是看它有没有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或主题;三是看它有没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符合这三条衡量标准: Ⅰ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都有一条贯穿于各个理论观点的基本线索和哲学思想,即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Ⅱ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都有一个贯穿始终的主题,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Ⅲ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并

毛邓三最全题库及解答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简明概括:就是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是,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2、如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之间的关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之间是一脉相承的关系。即在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基础、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取向、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政治方向、坚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3、对“推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普及,抓好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工作”,你是如何认识和理解的?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新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胜的理论武器。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青年大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这一理论。 4、邓小平强调“先富”的手段和途径是什么? 邓小平强调“先富”的手段和途径是通过勤劳和依法致富,反对各种非法手段和途径谋取暴利。 5、邓小平所强调的这一政策的意义是什么? 邓小平所强调的这一政策的意义:一是从理论上和政策上否定了把平均主义与社会主义混同起来的错误观念和政策;二是强调了富起来的手段是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反对非法手段和途径谋取暴利;三是强调先富带后富,为了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 6、请结合社会主义本质理论,谈谈你对邓小平这一“先富”与“共富”政策的理解。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内容是:解放生产力,分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也正是为了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富裕起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既有客观必然性,也是促进共同富裕目标的有效途径;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承认富裕有先有后,有高有低,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实践证明,先富的示范作用、带动作用和帮助作用已经达到体现和反映。 7、温家宝总理对完成“十一”时期的主要任务,为什么如此强调资源和环境问题? 温家宝总理对完成“十一”时期的主要任务,如此强调资源和环境问题,就在于我国在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上,其发展在资源与环境上存在严重问题;强调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 8、你是如何理解温家宝总理提出的“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温家宝总理提出的“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要求是一致的;前者是后者的要求的具体贯彻,也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具体要求,即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带动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路子的要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不仅是“十一五”期间的要求,而且是整个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要求。 1)新的一年为什么如此强调资源和环境问题? 完成“十一”时期的主要任务,如此强调资源和环境问题,就在于我国在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上,其发展在资源与环境上存在严重问题;强调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