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西方想象观念的演变_梁晶

论西方想象观念的演变_梁晶

论西方想象观念的演变_梁晶
论西方想象观念的演变_梁晶

论西方想象观念的演变

梁 晶

摘要:作为西方哲学的重要范畴,想象历经三个阶段的演变:让位于神性理性、屡遭贬损的想象;高扬主体“创造性”的想象;消解对立的“去人化”想象。从对立直至趋向消解,想象也渐被赋予本体论的深层内涵。这同样适用于想象的现实层面。想象的上述演变也见诸于同期的文学想象中。考察想象的哲性、现实性及文学想象,亦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廓清西方思想史以及文学史上的“决定性变更”。

关键词:想象的哲性;想象的现实性;文学想象

中图分类号:B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4)07-0015-05

美国学者施勒兹曾指出:“哲学史上每一次决定性变更,无论是认识论或是其它,总能在想象的话语中觅得。”[1]5作为哲学上的重要范畴,“想象”(phantasia)一词自柏拉图之手被引入希腊语后,转辗至今,尽管词形更趋多变丰饶,“常见的有yetser, phantasia, eikasia, imagination, Einbildungskraft, fantasy, imagination”,[2]4但其内涵不外乎如派尔言及的“想象既有诗意或哲性的一面,又兼被赋予社会与政治的职责。”[3]1不仅如此,想象的哲性与现实性也衍射在同期的文学想象中。本文尝试从想象的哲性、现实性及文学想象三个层面历时审视西方想象观念的流变,以期从另一视角,管窥西方思想史及至文学史上的“决定性变更”。

让位于神性理性、屡遭贬损的想象

与“认识”(Episteme)/“意见”(Doxa)的对立相仿,古希腊人们普遍重理性轻想象。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以“洞穴”为喻,认为受想象驱使的个体处于蒙昧混沌的状态,他们就像被困于“洞穴中的囚徒”一样,看到的只是“虚幻的影子”而非“真实的事物”,其“智力水平低下”。[4]212衍伸至其理想城邦的政治构想中,像荷马这样“善于模仿”和鼓想象之翼的诗人,因其所创作的作品“和我们心灵中的理性部分不相配,故不属于真正的健康的以真理为目的的东西”。[4]233因此,在柏拉图的理想城邦里,诗人以及一切不“出于理性而从事的人”,不仅不能达至“美的理念”[4]217,反会以种种方式被强行驱逐出城邦。可见,在柏拉图这里,想象的最高统宰者实为“理念”(Idea),即一种非实存的虚化的至高概念。

较之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对“想象”并不热衷。在《灵魂论》中,亚氏曾偶有提及“想象”,认为想象是“诸所感而成觉的印象”[5]134,且与感觉一道,同为“灵魂”的类属。并且,亚氏认为,只有当灵魂“受制于理性及其理智部分”时,才是“合乎自然而有益的”;反之,“要是两者平行,或是倒转了相互的关系,就常常是有害

的。”[6]14对亚氏而言,无论是城邦的“中庸”之治,抑或是集体与个体的堪为“最优良”的“有为”生活,无不应恪守并奉行理性至上的准则。与柏拉图的“理念”有别,亚氏的“理性”已由虚幻的高处降至凡间,变身为主体人的至高实在经验。

其实,贬抑想象早在毕达哥拉斯学派和埃里亚学派那里就已初现端倪。譬如巴门尼德就主张只有理性才可认识存在(本质),感觉认识的只是非存在(现象),并说:“只有存在物是存在的……非存在物的存在则不可能。”[7]53而在继之其后的古罗马、中世纪的神学教义直至近代伴随资本主义萌芽与发展的唯理论、经验论,想象的地位始终隶属于“理智”、“知识”、“经验”之下,其所对应与通达的亦不外是“虚假”、“偶然”、“不实”抑或事物的“非内在本质”,并且,想象的结果既是片断的呈现,又是“被动的非综合”。[8]153例如古罗马的奥古斯丁就曾指出,不同于神谕的真理,“想象”是“虚假的”且带有“欺骗性的”,它“常常误导真理的探索者”。[9]62近代唯理论者更自不待言,他们强调,作为“理智性实体”的“我”,在认识“我在”时,更应摒弃想象、与想象绝缘。唯理论的开创者笛卡尔就断然将想象排除在“我的精神本质”之外:“我确切地认识到,凡是我能用想象的办法来理解的东西,都不属于我对我自己的认识”。[10]27故而,“想象的能力,就其有别于领会的能力来说,对我的本性或对我的本质,也就是说,对我的精神的本质,决不是必要的。”[10]77尽管以培根为代表的经验论者宣称要用新的思维方式或“新工具”反思传统,但想象的地位似乎并未得以改善,反而被游离出“感觉”之外。譬如经验主义哲学家洛克,就将想象排斥在“经验”之外,高呼“全部知识起源于经验与知觉”,而非“想象、猜度或信仰”。[11]295斯宾诺莎也主张,与神性的“理智的秩序”相对,“想象”认识事物的方式是“依照自然的共同秩序”,因这种认识方式只“为偶然的机缘所决定”,故,人所认识到的“非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现象学视阈下的威廉斯诗歌美学思想研究”(项目编号:11YJC752011)阶段成果。

为内在本质”,而仅为“混淆的片段的知识”。[12]67无论唯理论还是经验论,想象屡遭贬损的必然结果是,与同期“文艺复兴”运动相呼应,此间想象演绎至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等外在现实层面,在更为关注“万物之灵长”——人及其人性的同时,其核心要旨亦概莫归结为“人人皆能遵循理性的指导而生活”,且,每个人的“自然权利”都不应受到侵犯。[12]185而与同时代这些思想家们的言说交相辉映的,是以莎士比亚为代表的文学才子们在创作中的由衷慨叹:“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13]369正如英国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诗人、文学批评家菲利普?锡德尼在《为诗辩护》中坦言,理想的诗人应是“在渊博见识的控制下进入那神明的思考,思考那可然和当然的事物。”[14]42显然,与柏拉图至高“理念”下的“灵感论”相比,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更为注重理性的省察与“思考”,且理性往往被授以“神明”的“高贵”外衣。

综上,自古希腊至十七世纪,理性被神性化,其地位至高无上,反之,想象则屡遭贬损甚至备受轻慢,要屈尊听命于理性。这里理性神性化有两层含义:一为虚化的至高理性,如柏拉图的“理念”、奥古斯丁与斯宾诺莎等具有宗教意味的“神”;二为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主体人实在能力的最高表达,与理智同义。理性之所以被神性化,与彼时人们对秩序、科学理性的推崇密不可分。譬如古希腊时期,尽管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思想殊异,但二者皆想将众多化归为一,即体现最高秩序的一个概念或实体。十七世纪的想象亦然。只不过,受牛顿等新科学的影响,最高秩序的缔造者俨然转化为主体人,想象服膺的乃人的理智或理性。

高扬主体“创造性”的想象

想象的地位直至十八世纪方得以真正提升。伯梅兄弟曾指出:“在康德这里,想象力丧失了它的地位——而且可以说是一劳永逸地丧失了它的地位,……因为丧失了作为一个知识官能的资格,想象力在美学中得到了越来越高的评价,因为在18世纪的历史进程中,美学将它自己从规律和秩序中解放出来,在天才的祭仪中以高扬创造性作为终结。”[15]428的确,想象在进入十八世纪之后,其地位终获得决定性扭转并“得到了越来越高的评价”。康德于此功不可没。在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中,先验性想象力不仅成为“综合”感性直观与知性概念的介质,而且,在此“纯粹的综合”力量的作用下,想象将杂多推演至“必然的统一”,由是,想象挣脱了之前对“知识”、“经验”的附属,转而“成了一切知识、特别是经验知识的可能性基础”。[16]126而在《判断力批判》中,其创造性的想象力更超越于“概念”、“知识”之上,一方面它“把概念本身以无限制的方式作了感性的[审美的]扩展”,另一方面,它也“使智性理念的能力[即理性]活动起来”。[17]159“智性理念”活动的结果是,创造性想象力在“自由摆脱一切规则的引导”的同时,还要与“知

性”保持“合规律性的自由的协和一致”。[17]163不难看出,这看似相悖(即想象的“自由”与想象的“合规律性”)的表述背后,实隐含着康德对想象的如下预设:即便想象被提升至创造性的无比自由的高度,却依然摆脱不了知性的掌控,亦应合乎于理性及知性。

这同样体现在康德对人的“自由意志”以及“世界公民政治”的言说中。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康德强调人的最高存在即“自由意志”。因为,作为“道德法则的主体”,一方面,“人(以及每一个理性存在者)就是目的本身,亦即他绝不能为任何人(甚至上帝)单单用作手段”,他具有无上的自由和“神圣性”;另一方面,人的“自由意志”也绝非是天马行空的自由,它必须以其“自律为基础”[18]144,也就是说要遵循理性的导引。而在其晚年提出的富含乌托邦色彩的“世界公民政治”中,理性的内涵则进一步被拓展为“一个整体的类”:“在这个拓宽了的思想共同体中,所有人都把自己看作一个世界公民整体中的成员”,并且,“世界公民政治”的前提是要“尊重人权”,唯如此,人类理性才会“得到自由的、充分的发展”,从而实现终极意义上的“一种永久和平”。[19]520由上,在康德这里,想象力一反先前的备受鄙薄之境遇,在高扬主体“自由意志”的同时,还担负联结并调和感性直观与知性概念、自由与自律、无目的与合目的等诸多二律背反的效力。事实上,继康德之后,想象的调和性始终盘踞于德国古典哲学家的思想中,譬如黑格尔对“生产的想象”和“创造性的想象”的区分:“生产的想象”与“直觉、回忆”相关联,而“创造性的想象”则是“一种具体的主观性,在其里面它对于存在和对于普遍性的自我准据都是明确了的。”[20]60类似地,还有席勒的表述:“当一个对象作为由自身规定的而呈现在想象力的面前,那么这个对象就是被自由变现的。”[21]498

想象地位在思想界的高扬与提升,在同期英国浪漫派诗歌创作中激起重重回响。王佐良先生曾言:“如果说有什么东西能使英国几乎所有重要的浪漫主义诗人……都趋于一致的话,这就是他们对于想象力的作用的共同重视。”[22]33而在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当中,与以康德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渊源最深的可能就数华兹华斯、柯勒律治了。

仅以对想象的区划为例。众所周知,华兹华斯的想象力被分解为两大能力,即“赋予、抽出、修改的能力”与“造形和创造的能力”;[23]46柯勒律治亦将“想象分为第一位的和第二位的两种”及“幻想”。并且,在柯勒律治看来,“第一位的想象是一切人类知觉的活力与原动力,是无限的‘我存在’中的永恒的创造活动在有限的心灵中的重演。”而第二位的想象是“第一位想象的回声,它与自觉的意志共存,……它溶化、分解、分散,为了再创造”。[23]61与“幻想”的“固定、有限”以及第一位的想象为“一切人类”普遍拥有相比,第二位的想象或“创造性想象”显然是柯勒律治想象理论的核心所在。

其实,倘追根溯源的话,两位浪漫派诗人对“想象”的区划实为康德“低级的感性想象力”、“先验性想象力”与“创造性想象力”的复现。马克里尔在《康德的想象力与诠释》一书中,曾将康德的想象力理论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前批判时期,想象力被看作是心灵的一种低级的感性能力”;第二阶段是《纯粹理性批判》中的先验想象力,想象力被视为“一种认知能力,其功能是概念的图型化”;第三阶段是《判断力批判》中的审美想象力或创造性的想象力,即“想象力与反思判断联系起来,从目的论的角度来看待想象力”。[24]3不难看出,无论华兹华斯想象的“创造能力”、柯勒律治的“再创造”想象,抑或康德审美反思判断的想象力,主体想象在变身为全知全能的集大成者同时,依旧不免受到理性或“自觉意志”的羁绊。

不仅如此,想象力之于浪漫派诗人的另一突出表征是,其一极是对主体创造力与“自由意志”的极尽张扬,另一极则是隐匿于现象背后的真、善、美等价值判断。譬如华兹华斯曾言:“想象力在最有价值的对象上、在外在的宇宙上、在人的道德和宗教的情感上、在人的先天的情感上、在人的后天的情欲上大大发挥了它的力量。这种力量和人们的作品一样具有使人高尚的倾向,这是值得我们永远记住的。”[25]61雪莱也认为,想象是“指心灵对那些思想起了作用,使它们染上心灵本身的光辉”,[25]67并且,“想象是实现道德上的善的伟大工具”。[25]72还有济慈的“美即是真”:“别的我没有把握,可我深知心灵中真情的神圣性和想象力的真理性——由想象力捕捉到的美的也就是真的”。[23]167即便是柯勒律治的“甘愿暂停不相信”实质上也隐含着对真理的省察。这未免令人联想起康德的那句名言:“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始终新鲜不断增长的敬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距我心中的道德法则。”[18]177而由此两极引发的必然合力是:想象力在主体情感的推助下,一方面,与原初现实渐行渐远,终至绵邈的“理想”情怀;另一方面,透过想象的极致升华,闪现其间的依然是理性居于主导的价值准绳和判断。

由上,尽管十九世纪想象的地位与权重日隆,但不可否认,其力主的“创造性”并未从根本上消弭与理性的对立,加剧的回潮不时涌现,譬如黑格尔的“绝对理性”。其实,对立的不仅是理性/想象,还有想象主体与客观世界。这正应了德里达的论断:“在古典哲学那里,我们涉及的并不是面对面的和平共处,而毋宁说是一种粗暴的等级制。两个术语中,一个统辖着另一个(价值上统辖,逻辑上统辖),一个对另一个占据上风。”[26]41与之相应,在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等诸多“外在”属性层面,自古希腊直至近代,尽管派系更迭、话语替变,想象终未能逃离意志统宰“世界”、世界处于“思想”的言说之下的窠臼。

消解对立的“去人化”想象

这一对立情形直至二十世纪胡塞尔现象学方得以根

本改观。在1927年发表的《现象学》一文中,胡塞尔这样界定现象学研究的任务:“在现象学的系统的、从直观被给予性向抽象高度不断迈进的工作中,古代遗留下来的模糊的哲学立场对立,如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对立,相对主义与绝对主义的对立,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的对立,……这些对立都自身得以消解,同时不需任何论证性的辩论艺术的帮助,不需要任何虚弱的势力和妥协。”[27]104而使“这些对立”得以“消解”、可望达至“隐秘的憧憬”的[28]81,在胡塞尔看来,唯通过“本质直观”[29]67:“只有通过向直观的原本源泉以及在此源泉中汲取的本质洞察的回复,哲学的伟大传统才能根据概念和问题而得到运用,只有通过这一途径,概念才能得到直观的澄清。”[27]6并且,胡塞尔还多次宣称,通达此“本质直观”彼岸的,乃“再现作用,例如想象,……是如此完全地明晰的,以致它可实现完全的本质把握和本质洞见。”[30]172

如果说胡塞尔之前西方哲学史上的直观概为“反思直观”[28]60,即客观物必经由主体经验、意识的反思,方渐至对物的本质认识。那么,与之相对,胡塞尔的“本质直观”则是“面向事物本身”,在“直接的直观”中“物的原初呈现”。[30]48换言之,“在直观中原初地给予我们的东西,只应按如其被给予的那样,而且也只在它在此被给予的限度之内被理解。”[30]84譬如一朵红花,“红”与“花”本身即是“原初给予”,意涉无它。与仅限于“实在物”的“知觉”直观相比,胡塞尔显然更看重想象直观。他曾说:“自由想象获得了优先于知觉的地位,而且甚至在关于知觉本身的现象学中亦如此,……‘虚构’构成了现象学的以及一切其它本质科学的生命成分,虚构是‘永恒真理’认知从中汲取滋养的源泉。”[30]173其实,想象之为胡塞尔推重,无非是它以更为直接且当下的直观方式消解了传统西方哲学的主客对立:“世界”不再为“思想”所统辖,世界在“原初呈现”、“给予”的同时,与主体构成直接同一的“意向关联”。这与道家推崇的“目击道存”、“任物自然”的思想实多近似。同样近似的,还有法国现象学大师巴什拉之于想象的形象表述:“进行想象的意识绝对直接把握它的客体(它想象的某个形象)。……思想的‘可伊托’能闲荡、期待、选择,而梦想的‘可伊托’却立即与其对象,与其形象相结合。从进行想象的主体到被想象的形象之间的行程是所有行程中最短的。”[31]190

“想象直观”不仅活跃于胡塞尔的认识论当中,在其后期的“主体间性”、“日常生活世界”等直面社会的现象学概念中,依然起主导作用。胡塞尔“主体间性”、“日常生活世界”概念的提出,源于他对“欧洲危机根源的深刻洞察”。胡塞尔所处时代,欧洲危机四伏,战争、经济、政治等一系列危机频发,深度困扰着当时的大众尤其是思想界。在胡塞尔看来,所有这些危机的本源乃“欧洲的人性本身的危机”。[32]1简言之,危机源于科学实证主义、心理主义所致的“理性信仰的崩溃”。[32]16正是在科学的“精确”冰冷以及“怀疑论的洪流中”,人性也渐趋封闭、湮没及至“沉

沦”。[32]19而从哲学层面上讲,酿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二元论”:“二元论是理性问题的不可理解的原因,是科学的专门化的先决条件,是自然主义心理学的基础。”[32]80由是,胡塞尔主张重建理性、消解主客二元对立:“在认识的理性规定什么是存有者的地方,难道理性和存有者能够分开吗?”[32]15换言之,胡塞尔主张的“理性”有别于西方传统理性,它旨在消弭凌驾于存有者之上的主体意识,强调与存有者之间建立一种当下、同一的意向关联。

这同样体现在他后期的“主体间性”、“日常生活世界”中。只不过,这里的“存有者”一为他人,一为“非人的周围世界”;并且,其涉及的是“人在与人和非人的周围世界的相处中能否自由地自我决定的问题,以及人能否自由地在他的众多的可能性中理性地塑造自己和他的周围世界的问题”。[32]7不难看出,尽管意识指向的“存有者”各异,但两个概念的意向行为与态度实则接近,即都立足现时,对未来的一种前摄愿景和想象直观。以“日常生活世界”为例:“生活世界是原初的自明性的领域。……一切可以想象到的证明都回溯到这些自明性的样式,因为‘事物自身’作为主观的实际上可经验的东西和可证明的东西,就存在于这些直观本身当中,而不是思想的构成物,而另一方面,这种构成物,只要它毕竟要求真理,就只有通过回溯到这种自明性,才能具有真正的直观。”[32]154同样,“主体间性”的构成前提也是每个主体成员“原初的自明”显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每个人将因此看到不同的事物显相”、每个人“知觉、记忆等领域也是不同的”,在承认彼此差异的基础上,主体间进而达成一种“相互理解”的理想状态。[30]93可见,无论“日常生活世界”抑或“主体间性”,其内核都为想象直观:即以一种直接、客观、开放、交往的方式消弭传统主客对立,以达成“物”的本质自明显现。尽管其后这两个概念历经海德格尔的“共在”与“日常状态”、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阿伦特的“理解”与“公共领域”与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等诸多演绎,又先后被置于存在论、生存论与阐释学等多重语境当中,但其固有的理想化原初自明性却始终盘结和贯穿其间。从理性反思到本质直观、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从一元理性居于主导到多元理性交往共存,正如汉森对阿伦特“想象”的精辟评说:“想象成为这个世界中的有生力量,这具有本体论的基础。”[33]290事实上,这同样一语道破自胡塞尔想象现象学始,想象所渐次显现的深层内涵与“有生力量”。

有趣的是,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的一大特征是强调物的客观呈现与“去人化”(dehumanized),[34]28这显然与胡塞尔“原初自明性”的想象直观款曲暗通。以英美诗歌创作为例。自庞德、休姆等人发起“意象派诗歌运动”以降,二十世纪诗歌一反浪漫派的主观情感泛滥,转而为“直接处理‘事物’,无论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35]132还有继之其后艾略特的“非个人的理论”,即“诗人的心灵”为“一条白金丝”,在创作过程中,心灵应始终“保持中

立”;[36]5以及其“客观对应物”:“寻找一系列客体,一个情景,一连串事件,这些会成为那种特定情感的表示式。这样,那些一定会在感觉经验中终止的外部事实一经给出,就会立即引起情感”。[37]127这一特征同样见诸于华莱士?史蒂文斯的诗歌想象:“不只是想象紧附于现实,而且,同样,现实也紧附于想象,并且那相互依赖是本质性的。”[38]298史蒂文斯的一首短诗名为《事物如其所是》,题目本身就很容易让人想到现象学的那句响亮口号——“回到事物本身”。美国诗人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的诗学信条“思在物中”及其后与祖科夫斯基共同发起的“客体主义”诗歌运动,更是将此诗学特质推至高潮,并对战后美国众多诗歌流派产生无以伦比的重大而深刻影响。

由卑至尊,从对立直至趋向消解,想象以其特有的方式言说着西方思想史上“每一次决定性变更”。这些变更同样烙刻在同期西方主流文学创作中。正如海德格尔对“诗与思”的精当阐释:“诗与思,两者相互需要,就其极端情形而言,两者一向以自己的方式处于近邻关系中。至于这种近邻关系在哪个地带中有其领地,这是要由诗与思来规定的。”[39]163作为“诗与思”共有的重要“领地”,想象的作用无疑不容小觑、亟待进一步开启。

参考文献:

[1]Schlutz, Alexander M. Mind’s World: Imagination and

Subjectivity from Descartes to Romanticism. Seattle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2009.

[2]Richard Kearney, Poetics of Imagining: Modern to

Postmodern.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of Press,1998.

[3]Pyle, Forest. The Ideology of Imagination: Subject and Society

in the Discourse of Romanticism,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4]柏拉图.理想国[M].张子菁,译.北京:西苑出版社,2004.

[5]亚里士多德.灵魂论及其他[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

印书馆,1999.

[6]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

馆,1983.

[7]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商务印

书馆,1961.

[8]伊瑟尔在《虚构与想象》一书中,对此有过详述。他以经

验主义哲学家培根、洛克为例,指出“整个17世纪的想象”

实质就是“非综合的”。这与18世纪康德提出的想象力

的综合性、创造性相对。(参见沃尔夫冈?伊瑟尔.虚构与

想象——文学人类学疆界[M].)

[9]奥古斯丁.论自由意志——奥古斯丁对话录二篇[M].成

官泯,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10]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M].庞景仁,译.北京:商务印

书馆,1998.

[11]徐瑞康.欧洲近代经验论和唯理论哲学发展史[M].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12]斯宾诺莎.伦理学[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13]莎士比亚.哈姆雷特[M].朱生豪,译.北京:外文出版

社,1999.

[14]锡德尼.为诗辩护[M].钱学熙,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

社,1983.

[15]哈特穆特?伯梅与格诺特?伯梅.理性与想象力的战斗

[M]//詹姆斯?施密特.启蒙运动与现代性——18世纪与20世纪的对话.徐向东,卢华萍,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6]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7]康德.判断力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18]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韩水法,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19]凯文?保罗?盖曼.启蒙了的世界主义:对康德“崇高”

的政治透视[M]//詹姆斯?施密特.启蒙运动与现代性——18世纪与20世纪的对话.徐向东,卢华萍,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0]黑格尔.精神哲学[M].韦卓民,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出版社,2006.

[21]伍蠡甫,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上)[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22]王佐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

社,1991.

[23]刘若端.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论诗[M].

[24]潘卫红.康德的先验想象力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

学出版社,2007.

[25]伍蠡甫,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中)[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26]张隆溪.道与逻各斯[M].冯川,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

社,2006.

[27]埃德蒙德?胡塞尔.现象学[M]//倪梁康.面对实事本

身——现象学经典文选.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28]洪汉鼎.重新回到现象学的原点——现象学十四讲[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9]倪梁康.胡塞尔选集(上)[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

[30]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M].李幼蒸,译.北京:商务印

书馆,1997.

[31]巴什拉.梦想的诗学[M].刘自强,译.北京:生活?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1996.

[32]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与超验现象学[M].

[33]菲利普?汉森.历史、政治与公民权:阿伦特传[M].刘佳林,

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34]Weatherhead, A. Kingsley, The Edge of the Image: Marianne

Moore, Williams Carlos Williams, and Some Other Poets.

Seattle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67. [35]弗林特.意象主义[M].裘小龙,译//黄晋凯,等.象征主义?

意象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36]王恩衷.艾略特诗学文集[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

司,1989.

[37]艾略特.哈姆雷特[M].孙建庆,译//黄晋凯,等.象征主义?

意象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38]华莱士?史蒂文斯.最高虚构笔记:史蒂文斯诗文集[M].

陈东飚,张枣,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9]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M].孙周兴,译.北京:商

务印书馆,2010.

作者简介:梁晶(1975-),女,中国计量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浙江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美诗歌、西方文论。

(责任编辑:杨立民)

究史[M].王加为,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12]Michèle Barrett. The Politics of Truth: from Marx to

Foucault.Cambridge: Polity Press,1991.

[13](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M].刘北成,等译.三联

书店,1999。

[14](美)詹姆斯?费伦,彼得?J.拉比诺维茨.当代叙事理论

指南[M].申丹,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5](法)米歇尔?福柯.福柯读本[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6](英)托尼?本尼特.文化与社会[M].王杰,等译.广西师

范大学出版社,2007.

[17]Chris Barker, The SAGE Dictionary of Cultural

Studies,London: SAGE Publications,2004.

[18]Jacob Tor? ng. New Theories of Discourse,Oxford:Blackwell,1999.

[19]Stuart Hall and Martin Jacques,“Cultural Revolutions”,New

Statement,V ol.12,1997.

[20]Jonathan Rutherford(ed.). Identity: Community, Culture,

Difference, London: Lawren&Wishart,1990.

[21](澳)克利斯?巴克.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M].罗世宏,

等译.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4.

[22]Benedict Anderson, Imaged Communitis, London and New

York: Verso,1991.

[23](英)阿雷恩?鲍尔德温,等.文化研究导论[M].陶东风,

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4]Edward W. Said, Orientalism , London: Penguin,2003.

[25]Homi K. Bhabha, Nation and Narra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6]Judith Butler. Gender Trouble : 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1999.

[27](美)道格拉斯?凯尔纳,(美)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

论:批判性的质疑[M].张志斌,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28]Terry Eagleton ,Ideology: An Introduc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Verso,1991.

[29](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陈清侨,等

译.三联书店,1997.

[30](美)塞缪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文化的重要作用

[M].新华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范永康(1972-),男,安徽芜湖人,曲靖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从事文艺学

研究。

(责任编辑:李直)

(上接第14页)

[第一章第三节详案:-现代西方的领导理论]

第一章第三节详案:现代西方的领导理论 =========================================================== 一、现代西方领导理论研究的基本概况 现代西方领导科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 世纪的资产阶级产业革命时期,迄今为止,有一百余年的历史。 研究人员运用各种科学方法,对领导科学的基本内容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探索和研究,其基本情况如下:1.一个研究的基本宗旨 现代西方领导理论的研究不论有多少流派,有多少观点,经历了多少不同的发展阶段,但不论其理论 的差异有多大,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其研究的基本宗旨就是一个:通过辨识影响领导有效性的各种因素, 寻求提高领导绩效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几乎所有的研究都围绕着这样一个目的而展开,无论是领导的特质 理论、行为理论,还是领导的权变理论、价值理论,都概莫能外。围绕着这样一个核心和宗旨,研究者不 断探索制约领导有效性的各种因素,从领导的素质特征到领导的行为模式,从领导活动与环境的互动到领 导的价值取向等,拓展了领导科学研究的领域和范围,在领导科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 成就,在领导科学研究的方法上也不断创新,使领导科学的研究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热点问题。 2.两大研究领域 西方领导科学的研究从诞生起就主要集中在两大领域:企业领导理论研究领域和政府行政领导理论研 究领域。其中,企业领导理论的研究得到更多的重视,所取得的成果也最为丰富,也最引人注目。如:世 界管理学大师德鲁克的《管理实践》、《有效的管理者》等,K.布兰查德和S.约翰逊的《一分钟经理》、约翰.科特的《总经理》、《领导变革》、《变革的力量》、《现代领导的艺术》等,彼得.圣吉的《第 五项修炼》等。在政府领导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对就少一点,如塔克的《政治领导》,尼克松的《领导者》, 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的《领袖论》等。这种状况与西方社会实际的生活特征是一致的。西方社会企 业高度发达,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影响上、规模上,都占绝对优势,并且,企业的生存竞争非常激烈, 这迫使企业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不断改进管理方式,不断创新领导模式,这推动了企业领导科学的深入发 展。西方一般领导理论主要来源于企业的领导研究成果,然后在此基础上促进政府的领导改革,推动政府 行政领导科学的发展。企业的领导活动与政府的行政领导活动有着许多共通的地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 是如此,如企业要决定未来的发展方向,确定战略发展计划,政府也要为国家确定社会的发展方向,决定 社会的发展战略;企业要为顾客提供优质价廉的产品和服务,政府也要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企业 要关注效率,政府也要注重效率,等等。因此,在西方的政府行政改革中经常借鉴企业领导的一些理论和 方法。如当前西方比较盛行的“政府再造”活动,就是运用企业的领导方法和精神来改造政府,提高政府 的效率,改善政府形象。但是,毕竟两者属于不同的领域,在领导的本质、领导的原则等方面存在着较大 的差异,不能完全等同与互相照搬照抄,只能借鉴和改造。 3.两种研究范式 西方尤其是美国领导理论的研究,主要有两种研究范式:一是从研究领导者(Leader)的角度入手来 研究领导理论(Leadership),二是从领导活动(Lead)的角度来研究领导理论。领导科学创立的初期, 主要是从领导者的视角出发来进行研究,不仅时间长,研究者多,而且成果多,影响大。西方领导理论在 20 世纪80 年代以前基本上都是从领导主体的角度来研究领导素质、领导作用、领导方法的。尽管研究者 也离不开领导活动,但研究的重点在于领导者的能力和素质、领导权力和权威、领导方法和艺术等,这些

东西方自然观比较

1.题目:东西方自然观比较

摘要:自然辨证法中马克思主义自然辨证法,通过对东西方自然观的分析以及东西方自然观形成的基础,最后从本专业方面分析了自然观的应用 关键词:自然观主客二分古代自然观机械 1. 什么是自然观 所谓“自然观”,指人们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或者总的观点,它既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自然观的形成和发展同自然科学的萌芽,产生与发展有密切的联系。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17世纪,18世纪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19世纪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唯物主义自然观发展的三个形态。系统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之一。2. 西方自然观 系统自然观产生的现代自然科学基础。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方世界,由于发生了物理学的革命,自然科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即现代科学自然发展阶段。这场革命起源于19世纪末的经典物理学危机。所谓主客二分学说,是指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人与自然的二分对立的学说,在西方思想界,主客二分学说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在古希腊哲学中,主体与客体、心灵与自然是浑然一体的。笛卡尔开创了“主客二分”式的哲学主导原则,缔造了一个新的完全不同于古希腊的哲学体系。在笛卡尔看来, 有两种实体: 一种是灵魂或

心灵、精神、自我(这些概念在他那里是同义词) , 其本质是能思维而无广延;另一种是物质实体,包括人的躯体,其本质是有广延而不能思维。这两种实体不仅本质不同,而且各具有不同的功能、属性,这样,笛卡尔将主观与客观、精神与物质对立起来,西方哲学的二元论思想从此发端。 当主体与客体、精神与物质被一分为二时,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上,必然产生一个问题, 即主体怎么能够走进客体, 认识客体?精神怎么能够把握或认识那本质上是非精神的自然? 弗兰西斯·培根极力鼓吹发展自然科学。他提出:“人的知识和人的力量合而为一”;“达到人的力量的道路和达到人的知识的道路是紧挨着的, 而且几乎是一样的”,鼓动人们发展科学技术, 提高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 建立人对自然的统治。在康德的哲学中, 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被视为一种立法关系:“人为自然立法”,“自然的最高立法必须存在于我们心中, 即存在于我们的理智中, 我们不必借助经验从自然中去寻找自然的普遍规律, 而是相反, 我们必须根据自然的普遍规律从存在于我们感性和理智中的经验可能条件里去寻找自然”。他认为人对外部自然界的关系是自主的、能动的,尽管唯物主义论者认为意识是无法决定物质的。黑格尔则以无比乐观的笔调写道:“自然对人无论施展和动用怎样的力量——寒冷、凶猛的野兽、火、水,人总会找到对付这些力量的手段,并且是从自然界本身获得这些手段, 利用自然界来对付自然界本身”。费尔巴哈将神学溶化在人学之中,在他看来,人类可以征服一切东西,能够得到人

中西方自然观的不同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自然观。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它是世界观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唯物主义者心中他们认为自然界是不随人的意识而改变的独立存在的客观物质世界;在唯心主义者心中他们认为自然界是人的精神或上帝的世界中的产物;在辩证唯物主义者心中他们认为自然界是时时刻刻不停运动、变化、发展中的物质世界;在机械唯物主义者心中他们认为自然界是静止的,是形而上学的。总的来说,人类社会的发展以自然界的发展为基础,正是由于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改造才会引起人类社会的向前发展。 中国人的自然观与西方的自然观是不同的,首先西方的自然观是主客体分明的,西方常把世界万物分为两种:物质和精神。在他们心中自然界中可以被人们认识的被叫做物质的,而那些人类所不能解释的自然之谜被他们戏谑为精神的。在这些原因的指导下,他们懂得利用自然,努力去改造自然,认为自然是为了人类的利益存在而存在的物质。在他们的自然观指导下,他们创造了神话,上帝等等。例如在西方产生了基督教,伊斯兰教等。他们认为人与自然万物虽然是神所造,但是人的地位高于物质,人类研究自然万物为的是寻找失落的神性。在他们的世界当中他们认为神是第一,人是第二。他们极力的推崇神的力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中,他们就是被神学的氛围笼罩着。例如,著名的科学家牛顿在其后半生也是极力的探寻神的存在,再者在神学界极力推崇的地心说的时期当中,他们不相信自然界客观存在的真理,无情的用火烧死了日心说的忠实拥护者布鲁诺。西方一直鼓吹人类至上论和自然科学万能论。认为人类依靠科学和理性, 一定可以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让自然为人们的利益而服务,自然只不过是人类征服和改造的对象。虽然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整个人类的力量却是无限的。人类在对自然的改造过程当中,现在不能克服的困难将来一定能够得到解决。在西方一些早期的哲学家、科学家眼中他们对自然的认识又是什么呢?弗兰西斯·培根极力宣扬自然科学的发展。他提出:“人的知识和人的力量合二为一,通往人的力量的道路和去向人的知识的道路是紧挨着的”,极力怂恿人们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增强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以实现人对自然的完全控制。康德的哲学体系中,他把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看做一种立法关系:“人为自然立法,自然的最高立法必须存在于我们心中,即存在于我们的理智中,我们不必借助经验从自然中去寻找自然的普遍规律,而是相反,我们必须根据自然的普遍规律从存在于我们感性和理智中的经验可能条件里去寻找自然”。他认为人对外部自然界的关系是自主的、能动的。黑格尔则很兴奋的写道:“自然对人无论施展和动用怎样的力量——寒冷、凶猛的野兽、火、水,人总会找到对付这些力量的手段,并且是从自然界本身获得这些手段,利用自然界来对付自然界本身”。费尔巴哈则认为神学是人学的一部分,人类可以战胜一切,能够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任何财富。按照历史的视角,过去所渴望的,现在可以得到;现在不能得到的,将来一定会得到。以上就是西方的自然观。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刀耕火种维持了早期中国人民的繁衍生息。在早期中国一直想要的是风调雨顺那样才能有一个好的收成,即所谓的“靠天吃饭”。土地、农业、自然与民生密切相关,中国文化的精髓——天人合一,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而生了。它视人与自然为和谐统一的整体,人类文化与自然的统一。“天”是指外在于人类的客观世界, 即大自然。“人”则是指人类或人类社会。对天人关系即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中国哲学强调的是天与人统一的一面,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国古代思想家的观念中,自然孕育出万类霜天和万物的灵长——人类,人与世界万物一样是“自然之子”,自然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系统,他们之间存在着和谐共鸣。中国哲学的最高状态就是“天人合一”,是人与自然达到一种物我两相忘的关系。这样的自然观深刻地影响到后世的中国人的心理结构和思维方式。于是山,水,石,树,这些没有生命的东西也被赋予生气,在自然母亲的观念当中,人与物是平等的,正如宋代哲学家张载所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鉴于中西方自然观的不同,由自然观衍生出来的科学技术也是有着明显的不同之处的。从文学方面来说,西方的文学没有中国的那种细腻的情感,例如《希腊神话》、《故事圣经》

现代西方领导理论

第四章 现代西方领导理论 第一节 现代西方领导理论研究的基本概况 现代西方领导科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资产阶级产业革命时期,迄今为止,有一百余年的历史。研究人员运用各种科学方法,对领导科学的基本内容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探索和研究,其基本情况如下: 一、研究的基本宗旨 现代西方领导理论的研究不论有多少流派,有多少观点,经历了多少不同的发展阶段,不论其理论的差异有多大,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其研究的基本宗旨就是一个:通过辨识影响领导有效性的各种因素,寻求提高领导绩效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几乎所有的研究都围绕着这样一个目的而展开,无论是领导的特质理论、行为理论,还是领导的权变理论、价值理论,都概莫能外。围绕着这样一个核心和宗旨,研究者不断探索制约领导有效性的各种因素,从领导的素质特征到领导的行为模式,从领导活动与环境的互动到领导的价值取向等,拓展了领导科学研究的领域和范围,在领导科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在领导科学研究的方法上也不断创新,使领导科学的研究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热点问题。 二、两大研究领域 西方领导科学的研究从诞生起就主要集中在两大领域: 1、企业领导研究领域。企业领导理论的研究得到更多的重视,所取得的成果也最为丰富,也最引人注目。如:世界管理学大师德鲁克的《管理实践》、《有效的管理者》等;科特的《总经理》、《领导变革》、《变革的力量》、《现代领导的艺术》等。 2、政府行政领导研究领域。在政府领导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对就少一点,如塔克的《政治领导》,尼克松的《领导者》,伯恩斯的《领袖论》等。 这种状况与西方社会实际的生活特征是一致的。西方社会企业高

《中西方古代自然观的差异》

《中西方古代自然观的差异》 英语 2012年9月

《中西方古代自然观的差异》 班级:英语 姓名:自古,东西方文明就存在着巨大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发展,这种差异已经深入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从每一个可能的角度影响着世界的文明进程,也使东西方文明拥有各自鲜明的特点,呈现出了巨大的差异。那么,东西方文明背后的自然观都是什么?它们有哪些不同?这些自然观怎样形成的呢? 一、什么是“自然观”? 首先需要搞清楚自然观的定义,自然观就是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它是一种系统的体系,包含了很多人们对于自然界的存在、演化的根本观点,比如,“自然是什么?”“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什么?”“自然可以怎样影响人类?”“人类应该如何面对自然?”等问题。 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不依赖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物质世界。唯心主义认为自然界是精神或上帝的产物。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处在永恒运动、变化、发展中的物质世界;自然界一切现象都是对立统一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自然界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对自然界认识的基础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1 二、东西方自然观都有什么? (一)中国古代的自然观 1、神话和巫术——原始自然观 在原始社会里,人们用幻想的形式,按照自己的心理和愿望,对自然和社会潜在力量所进行的描摹、解释和传述的故事。其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神话的涵盖范围非常广,然而就今天所需要提及的为创世神话。是神话的主体部分。大体上在新石器时代;就社会形态上而言,大约在母系氏族社会中后期。 1)汉文古籍与口头流传的创世神话 如《三五历记》记载的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与《述 异记》中盘古化生万物的故事,还有女娲补天,夸 父追日等故事。 1摘选自百度百科“自然观”词条https://www.doczj.com/doc/4e19011228.html,/view/50583.htm

科技发展与自然观演变的关系

。 论文题目: 科技发展与自然观演变的关系 学院理学院 专业物理

学号 姓名+++ 科技发展与自然观演变的关系 摘要:自然观是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认识的哲学概括,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认识是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自然观的变化不断影响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反过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影响着自然观的形成。本文从中国和西方的自然观、科技发展史出发,比较两者的异同,说明两个文件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揭示自然观和科学技术间的关系,论证人类认识对科学发展的重大意义。在文章最后指明认识到科技发展与自然观演变的辩证关系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字自然观科学技术西方文明东方文明辩证关系 自然观是指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人们对自然界的存在形式、演化方式、运动变化及动力原因的根本看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自然观,不同时期人类的自然观也不同。其中,科技对自然观的演变起着重要的导向功能,随着科技的发展,自然观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共经历了原始的宗教自然观、古代朴素自然观、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自然观、近代的机械自然观、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过程,最终形成科学的自然观。下面通过分析中国和西方的自然观及科技发展史来探讨其辩证关系。 一、中国自然观与科学技术发展史 1、中国古代自然观的形成与发展 蒙昧之初,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思考都是从很直观的自然现象出发,在中国人看来,天地万物是由五行组成的,五行按一定顺序,相生相克。五行学说解

释了宇宙的结构,但是没有解释宇宙的起源。阴阳学说解释了宇宙起源,阴阳学家认为是阴阳的相互作用,产生了世间万物。这种观点带有浓郁的思辨性质,讨论的是世界的本源和对运动规律的思辨解说,对事物的认识是从整体角度出发,注重的是辨证统一。正是由于这种思维方式的引导,由起初的认为天定胜人,对自然界的恐惧和绝对服从,到后来尊崇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理念。产生的儒家、道家等学派,与其说是结果还不如说是原因。然而这种思维也潜移默化中限定了中国人的思维,中国人长于整体性思维、重直觉和顿悟, 在直观的基础上进行联想、类比, 然后用朴素的唯物论、辩证法进行归纳、总结, 说理往往带有玄虚、混沌色彩, 缺少严密推理的逻辑过程, 有时甚至带有几分神秘色彩, 对事物发展的深层原因追究甚少。因此,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占主导地位的是天人一体、万物有情的自然观, 不但化解了人与自然的争斗, 也阻碍了传统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使我国延续了数千年之久的科学技术一直没有形成严密的、理论化、系统化科学。 2、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发展整体上有三个阶段:初期为春秋战国到南北朝;全盛时期从隋唐到两宋;到元明清时开始衰落。其中,天文学从商代就开始有记载,数学中计算工具的发明,医学体现在大量的医药著作,四大发明,水利水系,都代表了各个时期中国科学技术的辉煌成就。正如李约瑟所言: 在公元3 世纪和13 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 在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两个高峰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春秋战国时期,大约是公元前700 年到公元前200 年前后的五个世纪。周王朝的衰落,导致了大一统的专制制度的崩溃。各诸侯国为富国强兵、争霸天下。纷纷改革内政,有力地推动了科学与文明的发展。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军事家、纵横家纷纷登上历史舞台。思想界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状态。春秋时期的各大学术流派大都拒绝拜倒在宗教迷信的鬼神之下,因此这段时间的中国始终是政教分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享有思想和职业上的自由与平等对待。随着魏晋时期进一步的思想解放, 中国的科学与文明却很快进入了第二个高峰期。时间进入大约13世纪时,中国出现了一股对近代中国社会形态影响最为严重的哲学思潮——程朱理学。程朱理学的禁欲主义不仅抛弃了古典哲学中对自然界和理想社会的追求,而且阉割了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的古代思想家的人文精神。从此中国社会进入一种思想禁锢保守、等级制度森严的专制社会。在社会上也形成“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观念,从事自然科学和技艺的人成了只是会一点“雕虫小技”的小人。天文学、数学和医学家们在社会地位、生活待遇上和“科举出身、八股取仕”的进士们根本不能相提并论。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古代

现代西方的领导理论

第一章第三节详案:现代西方的领导理论 一、现代西方领导理论研究的基本概况 现代西方领导科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 世纪的资产阶级产业革命时期,迄今为止,有一百余年的历史。研究人员运用各种科学方法,对领导科学的基本内容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探索和研究,其基本情况如下:1.一个研究的基本宗旨现代西方领导理论的研究不论有多少流派,有多少观点,经历了多少不同的发展阶段,但不论其理论的差异有多大,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其研究的基本宗旨就是一个:通过辨识影响领导有效性的各种因素,寻求提高领导绩效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几乎所有的研究都围绕着这样一个目的而展开,无论是领导的特质理论、行为理论,还是领导的权变理论、价值理论,都概莫能外。围绕着这样一个核心和宗旨,研究者不断探索制约领导有效性的各种因素,从领导的素质特征到领导的行为模式,从领导活动与环境的互动到领导的价值取向等,拓展了领导科学研究的领域和范围,在领导科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在领导科学研究的方法上也不断创新,使领导科学的研究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热点问题。 2.两大研究领域西方领导科学的研究从诞生起就主要集中在两大领域:企业领导理论研究领域和政府行政领导理论研究领域。其中,企业领导理论的研究得到更多的重视,所取得的成果也最为丰富,也最引人注目。如:世界管理学大师德鲁克的《管理实践》、《有效的管理者》等,K.布兰查德和S.约翰逊的《一分钟经理》 约翰.科特的《总经理》、《领导变革》、《变革的力量》、《现代领导的艺术》等,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等。在政府领导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对就少一点,如塔克的《政治领导》,尼克松的《领导者》,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的《领袖论》等。这种状况与西方社会实际的生活特征是一致的。西方社会企业高度发达,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影响上、规模上,都占绝对优势,并且,企业的生存竞争非常激烈,这迫使企业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不断改进管理方式,不断创新领导模式,这推动了企业领导科学的深入发展。西方一般领导理论主要来源于企业的领导研究成果,然后在此基础上促进政府的领导改革,推动政府行政领导科学的发展。企业的领导活动与政府的行政领导活动有着许多共通的地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是如此,如企业要决定未来的发展方向,确定战略发展计划,政府也要为国家确定社会的发展方向,决定社会的发展战略;企业要为顾客提供优质价廉的产品和服务,政府也要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企业要关注效率,政府也要注重效率,等等。因此,在西方的政府行政改革中经常借鉴企业领导的一些理论和方法。如当前西方比较盛行的“政府再造”活动,就是运用企业的领导方法和精神来改造政府,提高政府的效率,改善政府形象。但是,毕竟两者属于不同的领域,在领导的本质、领导的原则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不能完全等同与互相照搬照抄,只能借鉴和改造。 3.两种研究范式 西方尤其是美国领导理论的研究,主要有两种研究范式:一是从研究领导者(Leader)的角度入手来 研究领导理论(Leadership),二是从领导活动(Lead )的角度来研究领导理论。领导科学创立的初期,主要是从领导者的视角出发来进行研究,不仅时间长,研究者多,而且成果多,影响大。西方领导理论在20 世纪80年代以前基本上都是从领导主体的角度来研究领导素质、领导作用、领导方法的。尽管研究者也离不开领导活动,但研究的重点在于领导者的能力和素质、领导权力和权威、领导方法和艺术等,这些内容不仅构成了领导理论的传统内容,而且成为领导理论不断创新的生长点。近20 多年来,这种情况有所改变,不少学者从领导活动的角度来研究领导理论。尤

刍议中西古代自然观的异同

刍议中西古代自然观的异同 于景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海淀 100191) 摘要:自然观是对自然界的总的认识,是人们对整个世界认识的基础,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中西方古代朴素的自然观总体上都认为自然界是有规律的,统一的,强调事物的普遍联系。二者具有一定的共性,但二者在哲学、自然科学观、逻辑等方面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概要介绍中国古代自然观和西方古代自然观,从多方面阐述中国古代自然观和西方古代自然观的异同。 关键词:西方古代自然观;中国古代自然观;天人合一 中图分类号:N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629(2012)S0-0083-03 收稿日期:2012-05-16作者简介:于景阳,女,河北承德市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2011级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龙岩学院学报JOURNAL OF LONGYAN UNIVERSITY 2012年7月 第30卷增刊 July 2012 Vol.30supp.一、导论 在自然与人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人类更多的是积极地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而不是一味的消极地去适应自然。自然观既不同于唯心主义所议,也非人的思维的自由创造,更不是如机械唯物主义所阐述的,只是思维对于自然界的消极反应,而是依托自然界自身所形成的总的看法。 自然观大体指的就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根本的看法,它包括人们关于自然界的本原、结构、演化规律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的根本看法。自然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认识的基础,任何一种系统的哲学必然包含与之相适应的系统的自然观。总体而言,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们往往用天人合一来概括中国文化中人与自然互为依存的关系,而西方文化由于主客二分,各走一端,形成了人类中心主义这种观点,相对来说更强调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由此可见,中西方的古代自然观存在一定的异同点。 二、中国古代自然观(一)中国古代自然观 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更是丰富多彩的。中国古代对于自然的研究也不例外,其留下了许多对后世人们的认知产生深远影响的观点。如“天人合一”思想,即人与自然的合一性、内在性的统一;“气-原论”自然观,即认为气是宇宙的本源。然而,不同学派的观点是不同的。 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无”、“有”是老子关于万物生化的概念。老子描述的宇宙万物生成模式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这个生成链条中最早的存在,自然也就是万物最初的源头了。万物由道辗转而生,所以应该合道,才能顺利成长和生存。因道生一,所以道便是“太一”。其著作包含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不止如此,还有“阴阳五行学说”。以阴阳两种相对之气为天地万物之源,以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作为构成宇宙万物及各种自 文化·艺术 83

西方行政组织理论演变史

西方行政组织理论的演变 一、西方早期行政组织思想 1、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行政组织思想 柏拉图:行政组织思想主要体现在《理想国》《政治家》。主要的观点有: (1)分工原则。社会分工是国家存在的基础,国家是由不同职业的人员所构成。主要包括三个等级:统治者,武士和工匠,分别从事管理、打仗和生产的工作。 (2)学者治国。柏拉图认为,治理国家需要很高的政治智慧,只有具备丰富知识的人才能担当此任,最高的统治者就是有大智慧的“哲学王”。 (3)重视教育。因为从政者需要具备很高的智慧,因此国家的统治者当以教育为首要任务,培养后备人才。 (4)依法行政。这是柏拉图晚年的结论,他认为,在现实中,紧紧依靠“哲人治国”是很困难的,应该通过制定完备的法律来治理国家。 亚里士多德:行政组织思想主要体现在《政治学》中。 (1)区分了议事权力、司法权力、行政权力;指出任何政体的国家都应该有相对应的三种机构,即议事机构、行政机构、审判机构。可以说是西方三权分立制的雏形。 (2)指出了行政机构设置的重要性,认为行政机构应该按照城邦事务管理的实际需要而设置,管理的对象应当是公众事务,不同的政体应当设立不同的行政机构。 (3)崇尚法治,主张要依靠法律治理国家。 (4)对于从事管理的人员要建立专门的机构进行监督。 (5)担任国家官员的人员应当具备很高的素质,既具有专业知识,也应当品德高尚。 2、16-18世纪时期的行政组织思想 马基雅维利: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行政组织思想主要表现在《君主论》和《讲话集》里。主要论述了国家行政组织管理的四项原则:群众支持、组织凝聚、超人领导、生存。 官房学派:是指16-18世纪德、奥国家的财政、行政改革家和学者,因为观点彼此接近而形成的特殊集团。主张建立统一的国家和实行有效的行政和财政制度。主要观点是:(1)建立统一有效的行政组织制度; (2)选用优秀的人才治理国家; (3)将行政组织机构进行适当的部门划分; (4)强化国家和政府的权力。 3、资本主义时期的行政组织思想 汉密尔顿:主要观点体现在《联邦党人文集》中: (1)扩大行政部门的权力。洛克、孟德斯鸠等人重视立法而忽视行政,但汉密尔顿则提出应该提高和加强行政机关的权力。 (2)建立强有力的行政组织。体现为统一(统一的行政组织)、稳定(稳定的成员和政策)、充分的法律支持(可靠的法律保障)和足够的权力(政府首脑有权否定议会制定的法律)。 密尔:主要作品是《代议制政府》。主要观点是: (1)衡量组织工作好坏的标准是能否促进社会利益的增长; (2)行政组织的分工要合理; (3)政府的职能不当妨害公民的自由;

西方古代自然观和中国古代自然观的异同

西方古代自然观和中国古代自然观的异同 1 中西自然观历史渊源的差异 1.1东方的“天人合一”和西方的主客二分学说 毫无疑问,东西方的自然观无疑是奠基在以上的两个观点。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即所谓“靠天吃饭”。农业、土地与民生息息相关,所以就形成了“天人合一”这一中国文化的精髓。即把人与自然视为和谐统一的整体,人类文化与天命自然统一。“天”是指外在于人类的客观世界, 即大自然界。“人”则是指人类或人类社会。所谓“天人之际”则以此为本意。对天人关系即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 中西方有不同的取向。如果说, 西方强调对立的一面, 强调人对自然的改造和征服, 那么, 中国哲学则强调天与人统一的一面, 强调人对自然的崇尚和协调。这里具有典型意义的是道家和儒家的思想。 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主旨是崇尚自然,反对对自然的干预,追求对自然本性的顺从。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认为人、地、天都统一于“道”,而“道”又是自然的, 人应当顺应自然, 不可有意作为。老子反对人为, 所以菲薄智识技巧。老子自然观的中心是“抱朴”, 返朴归真是他的理想境界。庄子则将天人对举, 并赞叹自然之伟大, 悲悯人类之渺小。《庄子·外篇》云:“有天道, 有人道。无为而尊者, 天道也; 有为而累者, 人道也。”天道为尊, 人道有累, 庄子主张“不以心捐道, 不以人助天”, 即不以人力改变自然, 这与欧洲近代自然观是迥然而异的。庄子认为,真正有修养的圣人是不参与大自然的造化过程的, 而是安然地随顺自然, 任变而终, 这就是人与天为一, 如果硬要有所作为, 终究会有不良的结果。道家的天人合一学说是消极无为的, 在天人关系上, 只见于天而无见于人, 尊天抑人是显而易见的,但是, 庄子明确提出天与人应统一起来,主张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一致, 这表明其消极无为的思想又不乏合理的因素。 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比道家积极得多。道家的天人合一说完全取消了人的能动性, 顺自然无所为。儒家的天人合一说虽然也以天为本, 却不否定人的独立存在, 而是主张积极有为,“天行健, 君子自强不息”, 以积极的入世态度来追索天与人的相通之处, 以求天人之间的协调、和谐与一致。孟子提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知其性则知天矣。”认为人与天相通, 人的善性是天赋的, 认识了自己的善性便能认识天, 人与天地万物本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他要求通过主体内心和本性的探索, 达到“上下与天地同流”的天人合一境界。北宋张载提出气一元论的主张,宋程明道认为人与世界本是一体,“天人本无二, 不必言合”,宋明理学中理学一派的代表朱熹说:“理也者, 形而上之道也, 生物之本也”,宋明理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王阳明认为:“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 其发窍之最精处, 是人心一点灵明。”都是从人伦道德意义上阐发天人合一思想, 把它作为一种人生哲学, 追求一种道德的内在超越, 实现天道、天理与人性的和谐统一。但是, 从这种人伦道德意义的天人学说中, 我们仍可以窥见其倡导人与自然相待相成、统一和谐的合理观点。当然, 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 尚不是凭借科学知识去认识自然而达致的。 总体来说,中国古代思想家对自然始终抱有一种神秘感, 很少提认识自然、改造自然, 而大多是建立在对人的自我内心主体的探索上。通过弘扬主体内心的一种至刚至上的阳刚之气,

浅谈自然观形成与发展

浅谈自然观的形成与发展 信息工程学院 160304270213 归振翔

浅谈自然观形成与发展 自然观是人对自然认知的总和,也就是人们对自然界的看法,对人和自然关系的看法。人们在想自然是什么?人们常常是从经验科学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多从物理生物化学的层面来解释自然。人类在不同文明阶段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最终都可以追溯到对“自然是什么”问题的解决。然而自然观的认识大体包括人们关于自然界的本源、演化规律、结构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的根本看法。自然观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不依赖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物质世界。唯心主义认为自然界是精神或上帝的产物。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处在永恒运动、变化、发展中的物质世界;自然界一切现象都是对立统一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自然界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我国现行的哲学和哲学史出版物,把自然观简单的划分为“朴素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唯心主义的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1] 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科技水平非常有限,人们的智力水平也不是很高,所以人们的认识能力也比较低。因此,人们对自然界的一些变化既不理解,又无能为力。这不能不引起人们思想上的种种迷茫,往往用虚幻的想象去填补当时经验和知识所无法回答的空白,就出现了许多神话传说。因此,在那个时代,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人类所持的自然观都寓于神话或原始宗教之中。神话是远古人类对世界的起源、自然现象以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初步理解,它以故事和传说的方式世代相传。在西方有《神普》和《荷马史诗》等,在中国则有《山海经》和《淮南子》等。神话或原始宗教的自然观,主张存在着超凡世界,即现实的自然界与超自然的世界的划分。任何神话和原始宗教都主张,既存在着一个包括人和社会的现实的客观自然界,又存在一个各种神和鬼魂居住的超自然世界。相信自然界存在着秩序,而且这种秩序是超自然“实体”干预的结果。在神话和原始宗教那里,自然界不是处于变幻莫测的混沌状态,而是被划分为一些明确的区域,划分为一些行动的范围。其中,每一区域和范围都由一个专门的神来统辖,从而显得井然有序,主张人能够凭借精神力量去调节和控制自然力。这是神话和原始宗教自然观的核心观念,认为人类可以通过祈祷、赞颂、占卜、祭祀、图腾崇拜等复杂的仪式活动,来达到人与神灵的沟通,并借助神力来实现自己的目的。人的力量就在于人与超自然神力恰当联系和合作,人类通过服从自然力的方式达到控制和调节自然的目的。 生活中就处处存在着自然观。在我国苏轼作为宋代多能多产、才华横溢的作家,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天才。他的自然观思想可以看作是对老庄思想的一种传承与

西方领导理论概述

西方领导理论概述 概述 一个特点 两个方向 三个领域 四种主要理论 特点 特点:通过实证研究和逻辑推理,得出普遍性的结论 基本线索:由价值中立理论向非价值中立理论发展。 价值中立原则:只要掌握一定权力,占据一定地位,能有效指挥下属实现组织目标,就是领导者。无论这人对历史与社会的作用是进步与非进步。 非价值中立原则:领导不仅应注重权力的拥有与组织目标的达成,更应该注重对社会的进步意义以及公民在道德上的提高与升华。强调领导者与权力的滥用者、暴君是不相容的。 方向 两个方向:1、研究领导者(leader)2、领导活动(lead) 两者的关系:相互融合、不断渗透。研究领导者必须研究其活动,同时,领导者的素质、方法、艺术等,不仅仅是研究领导者的核心内容,也是研究领导活动的重要依托。 领域 政治与行政领导领域 企业领导领域:兰斯登《有效的经理》、彼得·德鲁克《有效的管理》、西蒙《管理决策科学》军事领导领域:蒙哥马利《领导艺术之路》

领导特质理论(Trait Theories of Leadership) 一、特质与特质理论 1、特质:狭义的特质指个性特质。“就是一个人给他人的印象”(直观的领导力,如形象、气质、语言风格及基础性、习惯性的心理结构和行为方式。广义的特质包括生理、心理、行为和观念的所有特征。 2、特质理论:是现代西方人格构成的一种主要理论。认为人格由许多特质要素构成,特质是构成人格的最小单位,是激发与指导个体的各种反应的恒常的心理结构。由美国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Gordon W. Allport,1897~1967) 1937年首次提出。 3、人格特质的分类: (1)奥尔波特的二分法 共性特质是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群体所具有的共同特质。如蒙古族的豪放、维吾尔族的活泼等。 个性特质是指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 首要特质是一个人最典型、最具概括性的特质。 中心特质是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特质,在每个人身上大约有5—10个。 次要特质是个体不太重要的特质,往往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表现出来。 (2)卡特尔的分类以及16pf测试 表面特质(surfacetraits)指从外部行为能直接观察到的特质。 根源特质(sourcetraits)是指那些相互联系而以相同原因为基础的行为特质。 体质特质(constitutionaltraits)由先天的生物因素所决定。 环境特质(environmen—tdtraits)则由后天的环境因素所决定。 动力特质(dynamictraits)是指具有动力特征的特质,它使人趋向某一目标,包括生理驱力、

领导本质新变化

讨论题:新时期领导本质的新变化 1、是与传统领导观相比,新时期对领导本质有什么新的认识,新的观点? 2、不是谈个人对领导本质的认识,而是谈学术界对着一问题的认识和观点。目的是引导大家认识领导理论前沿。 《21世纪怎样当领导》 《领导是什么》 “领导就是服务”是邓小平同志的名言。 领导本质的传统理论:权力论权威论 领导本质理论的发展:实践说变革说激励说 领导本质有影响力的界定主要有早期的“权力说”、后来的“影响力说”、以及当今有些学者提出的“实践论”等。早期的“权力说”认为权力是领导的基础,谁拥有了权力谁就是领导者,后来的“影响力说”意识到单纯以权力无法将领导与管理、统治区分开来,所以提出了领导的本质就是影响力这一论说,当今学者提出的“实践论”认为领导是一种人人可以学得会的实践,被领导者通过不断学习,通过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可以成为领导者。进而消除了存在于领导者头上的神秘光环。 变革之父约翰·科特也认为领导的主要职能就是变革,他说:领导产生变革,这是其主要职能。 理查德斯和恩格尔也说过,领导是关于描述愿景、实现价值观以及创造一个能够实现目标的环境 麻省理工学院组织文化与领导力专家埃德加·斯琴定义领导时认为:“领导就是走出自己的文化,启动渐进型变革过程的能力 巴斯等人在交易型领导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变革型领导理论,认为为追随者和组织创造变革平台、引导变革是领导者该做的。 伯恩斯认为,变革型领导任何阶层领导都需要具有持续性的领导模式,通过领导者与追随者的双方互动与变革,最终带来双方需求层次和道德水平的提高。 这些都说明了变革才是领导,变革是领导的独特属性。 变革时代需要领导的变革 管理危机呼唤领导的变革 变革体现在领导过程的各个方面 21 世纪是变革的时代,领导日益发挥了其在承担变革职能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未来的时代变化将越来越快、竞争将越来越激烈、领导环境将越来越复杂,所以领导在当今所凸显出来的这种变革本质必将发挥持续性的重要作用,领导也将因这种作用的发挥而永保青春。 对领导本质的界定是一个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 很多学者将20世纪80年代中期看作是领导理论研究的分水岭: 在此之前的研究被称为“传统领导理论”此后的研究被称为“新领导理论”。两者最主要区别就是变革型领导范式的出现

辩证法自然观的演变及启示

自然观的演变及启示 摘要:自然观是指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人们对自然界的存在形式、演化方式、运动变化及 动力原因的根本看法。 关键字:自然观、演变、启示 1、引言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理论体系,是对以科学技术为中介和手段的人与自然、社会的相互关系的概括和总结。它站在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高度,从整体上研究和考察包括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在内的自然的存在和演化规律,以及人通过科学技术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普遍规律;研究作为中介的科学技术的性质和发展规律,研究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包括马克思主义自然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和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等部分。在以系列讲座形式学习自然辩证法的过程中,自然观的演变及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的起源与产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让我对自然的发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自然观的演变过程 自然观是指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人们对自然界的存在形式、演化方式、运动变化及动力原因的根本看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自然观,不同时期人类的自然观也不同。在自然观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共经历了原始的宗教自然观、古代朴素自然观、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自然观、近代的机械自然观、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过程,最终形成科学的自然观。 一、原始的宗教自然观。它承认自然界的客观存在,认为人要适应它。在此阶段许多自然现象还不能解释,于是产生了万物有灵论和对自然、图腾、灵魂、祖先的崇拜及巫术的发展。 二、古代朴素自然观。其本质是对万物本原研究的探讨。最早对“自然”作哲学思考的是古希腊的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和阿那克西美尼三位哲学家。他们思考的问题是:万物是由什么构成的。他们一致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单一的物质性本原构成,而他们的任务就是去找出这个本原是什么。泰勒斯认为本原是“水”,阿那克西曼德认为是“无定”,阿那克西美尼认为是“气”。米利都学派通过对流行的宗教观念的改造,在事实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高考历史知识点归纳)

高考历史备考笔记 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笔记、提纲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考纲要求】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3、宋明理学 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课程标准】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意义;了解孔子、孟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2、知道汉朝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3、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4、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的 发展。 ◇【知识整合】 一、知识点梳理: 1、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①、各诸侯国政治改革的需要; ②、私学兴起,相对自由的学术风气的影响; ③、封建经济的产生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④、自然科学的发展提升了人们的认识水平。 2、列举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并作扼要评价。 儒家:孔子哲学思想——思想核心是“仁”、“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政治思想——①、主张“为政以德”(含民本思想);②、提出“正名”主张。 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习要实事求是、“学而时习之”、 “学思结合”、“当仁不让于师”。 评价——①、当时未受重视,后经改造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 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②、在世界文化史上有重要影响。被推崇为“圣人” 孟子政治思想——“仁政”(核心)、“民贵君轻”。 哲学思想——“性善说”。 道德思想——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人格精神——要求人们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 人格精神。 评价——①、《孟子》一书被当作经典,后列为“四书”之一。 ②、建立一套系统的政治学说“仁政”,成为儒家学派的重要 奠基人。 ③、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学说,被尊为“亚圣”,对传统文化产 生很大影响。 荀子哲学思想——①“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唯物主义)

西方管理理论复习题参考答案

西方管理理论复习题参 考答案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一、简答题 1.十八、十九世纪,对西方管理理论产生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成果主要有哪些? 答:1.亚当·斯密:劳动分工理论和利己主义的人性观 2.萨伊:第一个明确提出把管理作为生产的第四个独立要素。 3.欧文:对人事管理方面的探索。 2.简述西方管理理论的五个演变方向。 答:1.从总结企业具体经验到阐述一般原理演变; 2.从“经济人”假设到“复杂人”假设的演变; 3.从封闭系统到开放系统的演变; 4.从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演变; 5.从学派分化到相互综合的演变。 3.为什么说行为科学理论的产生是西方管理理论的一次变革? 答:1.对人性的认识有了重大升华; 2.首次提出了管理应该注重对人的研究; 3.缓和了当时的劳资矛盾; 4.行为科学的研究成果对于今天的企业管理,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仍有巨大的现实指 导意义。 4.什么是管理运动? 答:人们对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的过程。 5.简述古典管理理论的基本特征。 答:以“经济人”假设为前提,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中心,主张用严格的规章制度、物质刺激和科学的方法对企业进行管理。

6.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和精髓是什么? 答: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精髓是劳资双方的密切合作。 7.简述法约尔提出的管理职能及其基本含义。 答:五大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基本含义: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8.韦伯的组织理论提出官僚制有哪些特征? 答:1.合理而明确的职位分工; 2.层级节制的权力体系 3.依照规程办事的运作机制 4.形成正规的决策文书 5.组织管理的非人格化 6.适应工作需要的专业培训机制 7.合理合法的认识行政制度 9.简述韦伯组织理论关于组织类型及其权力基础的观点。 答:1.神秘型组织 2.传统型组织 3.合理化合法化组织 理想的组织应以合理合法权力为基础,只有法定权力才能作为行政组织体系的基础,这样才能有效地维系组织的连续和目标的达成。 10.“随大流”行为在管理理论中叫做什么行为?它属于哪一个理论的观点?该观点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