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波传播 第一章

电波传播 第一章

无线电波传播模型与覆盖预测

无线电波传播模型 与 覆盖预测 河北全通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工程部网络服务组 二0 0二年四月二十日

第一节无线传播理论 1.1 无线传播基本原理 在规划和建设一个移动通信网时,从频段的确定、频率分配、无线电波的覆盖范围、计算通信概率及系统间的电磁干扰,直到最终确定无线设备的参数,都必须依靠对电波传播特性的研究、了解和据此进行的场强预测。它是进行系统工程设计与研究频谱有效利用、电磁兼容性等课题所必须了解和掌握的基本理论。 众所周知,无线电波可通过多种方式从发射天线传播到接收天线:直达波或自由空间波、地波或表面波、对流层反射波、电离层波。如图1-1所示。就电波传播而言,发射机同接收机间最简单的方式是自由空间传播。自由空间指该区域是各向同性(沿各个轴特性一样)且同类(均匀结构)。自由空间波的其他名字有直达波或视距波。如图1-1(a),直达波沿直线传播,所以可用于卫星和外部空间通信。另外,这个定义也可用于陆上视距传播(两个微波塔之间),见图1-1(b)。 第二种方式是地波或表面波。地波传播可看作是三种情况的综合,即直达波、反射波和表面波。表面波沿地球表面传播。从发射天线发出的一些能量直接到达接收机;有些能量经从地球表面反射后到达接收机;有些通过表面波到达接收机。表面波在地表面上传播,由于地面不是理想的,有些能量被地面吸收。当能量进入地面,它建立地面电流。这三种的表面波见图1-1(c)。第三种方式即对流层反射波产生于对流层,对流层是异类介质,由于天气情况而随时间变化。它的反射系数随高度增加而减少。这种缓慢变化的反射系数使电波弯曲。如图1-1(d)所示。对流层方式应用于波长小于10米(即频率大于30MHz)的无线通信中。第四种方式是经电离层反射传播。当电波波长小于1米(频率大于300MHz)时,电离层是反射体。从电离层反射的电波可能有一个或多个跳跃,见图1-1(e)。这种传播用于长距离通信。除了反射,由于折射率的不均匀,电离层可产生电波散射。另外,电离层中的流星也能散射电波。同对流层一样,电离层也具有连续波动的特性,在这种波动上是随机的快速波动。蜂窝系统的无线传播利用了第二种电波传播方式。这一点将在后文中论述。 在设计蜂窝系统时研究传播有两个原因。第一,它对于计算覆盖不同小区的场强提供必要的工具。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覆盖区域从几百米到几十公里,地波传播可以在这种情况下应用。第二,它可计算邻信道和同信道干扰。 预测场强有两种方法。第一种纯理论方法,适用于分离的物体,如山和其他固体物体。但这种预测忽略了地球的不规则性。第二种基于在各种环境的测量,包括不规则地形及人为障碍,尤其是在移动通信中普遍存在的较高的频率和较低的移动天线。第三种方法是结合上述两种方法的改进模型,基于测量和使用折射定律考虑山和其他障碍物的影响。在蜂窝系统中,至少有两种传播模型,第一种是FCC建议的模型。第二种设计模型由Okumura提供,覆盖边

电波传播原理资料

第一章电波传播 无线电通信,是将信息变为电信号,再调制到高频振荡上,由发射天线把已调的高频电流,以电磁波的形式发射出去。电磁波传播到接收地点时,由接收天线将它接收下来,再变成已调的高频电流,通过接收机放大、解调,取出信息,从而达到通信的目的。其工作过程如图1.1所示。 发送端电磁波接收端 一、频率、波长和波速的关系 电磁波的特性可用它的频率、波长和传播速度来表示。一般用符号? 代表频率,常用的单位是赫、千赫和兆赫;用符号λ代表波长,常用单位是米、厘米和毫米;用符号V代表波速,常用单位是公里/秒、米/秒等。 频率、波长和波速,这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可用公式1.1表示。 V=λ×? 1.1 电磁波在空中传播的速度近似于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其值为: V =3×108米/秒 1.2 所以 赫 λ λ 8 10 3? = = v f 1.3 或 米 f f v8 10 3? = = λ 1.4 在短波通信中,频率常用兆赫为单位,1兆赫=106赫,所以波长λ又可以写为:

()米 兆赫f 300=λ 1.5 无线电波频率、波长对照见表1.1 表1.1 频率波长对照表 Mc M 18.7516 19 20 21 22232425262728 29303132333435363737.5 15.5 1514.5 1413.51312.5 1211.5 11 10.5 109.5 98.58 4000 Mc M 9.3759.5 10 1112131415 16 17 1818.753231.5 3029 28 27262524232221 20`918 1716 3500 3000 2500 2000 75 80 90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Kc M 8000 37.5Kc M 7500 7000 6500 6000 5500 5000 4500 4000 37.5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计算公式:频率(KC )= ()M 波长300000 ,波长(M )= ()KC 频率300000 二、无线电波波段的划分 无线电波的频率范围很宽,根据无线电波传播的特点,二、无线电波波段的划分按工作波长的不同,一般划分为极长波、超长波、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和微波等波段,其波长划分范围一般如表1.2所

移动环境下电波传播的几种效应

#1 移动环境下电波传播的几种效应 空间传播路径损耗(Path Loss)(远近效应) 阴影效应:由于地面结构引起的衰落,表现为慢衰落 多径效应:由移动体周围的局部散射体引起的多径传播,表现为快衰落 多普勒效应:由于移动体的移动速的和方向引起多径条件下多普勒频谱扩展 阴影效应:由大型建筑物和其它物体的阻挡,在电波传播的接收区域中产生传播半盲区。它类似于太阳光受阻挡后可产生的阴影,光波的波长较短,因此阴影可见,电磁波波长较长,阴影不可见,但是接收终端(如手机)与专用仪表可以测试出来 远近效应:由于接收用户的随机移动性,移动用户与基站之间的距离也是在随机变化,若各移动用户发射信号功率一样,那么到达基站时信号的强弱将不同,离基站近者信号强,离基站远者信号弱。通信系统中的非线性将进一步加重信号强弱的不平衡性,甚至出现了以强压弱的现象,并使弱者,即离基站较远的用户产生掉话(通信中断)现象,通常称这一现象为远近效应 多径效应:由于接收者所处地理环境的复杂性、使得接收到的信号不仅有直射波的主径信号,还有从不同建筑物反射过来以及绕射过来的多条不同路径信号。而且它们到达时的信号强度,到达时间以及到达时的载波相位都是不一样的。所接收到的信号是上述各路径信号的矢量和,也就是说各径之间可能产生自干扰,称这类自干扰为多径干扰或多径效应。这类多径干扰是非常复杂的,有时根本收不到主径直射波,收到的是一些连续反射波等等 多普勒效应:它是由于接收用户处于高速移动中比如车载通信时传播频率的扩散而引起的,其扩散程度与用户运动速度成正比。这一现象只产生在高速(≥70km/h)车载通信时,而对于通常慢速移动的步行和准静态的室内通信,则不予考

基于提升品牌忠诚度的整合营销传播研究——以中国移动“动感地带”为例

诚信声明 我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本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我承诺,论文中的所有内容均真实、可信。 毕业论文作者签名:签名日期:

基于提升品牌忠诚度的整合营销传播研究 ——以中国移动“动感地带”为例[摘要]在竞争激烈、环境瞬息万变的21世纪市场中,学习运用整合营销传播成功打造品牌、建立品牌忠诚度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首先对品牌忠诚度的形成过程进行探究,结合中国移动“动感地带”的成功案例,分析整合营销传播分别在广告宣传、公关活动、促销活动、终端展示、口碑传播等方面对其品牌忠诚度产生的影响,从而找出整合营销传播与提升品牌忠诚度的有效结合点,同时提出“动感地带”在整合营销传播中所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对其他企业的整合营销传播管理启示。 [关键词]整合营销传播;品牌忠诚度;动感地带

Analysis on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 Based on Brand Loyalty Improved ——Take China Mobile “M-Zone”for Example Abstract:In the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of the market in twenty-first Century, varied from minute to minute, learning to use the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 to build brand successfully and build Brand Loyalt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methods that promote enterprises sustainability. First, this paper probe into the process of Brand Loyalty. Secondly, according with the successful case China Mobile "M-Zone", it makes analysis on the effect of "M-Zone"’s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 in advertising, public relations, sale promotion, terminal, public praise and other aspects on Brand Loyalty, and gets the effective bonding point from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 and Brand Loyalty. At the same time, it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of "M-Zone"’s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 At last,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results, the paper makes some suggestions about the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 based on Brand Loyalty improved to other companies. Keywords: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Brand Loyalty ; M-Zone

中国移动品牌营销策略分析

中国移动品牌营销策略分析 引言 中国移动通信公司于2000年4月20日成立,成立以来,业务和用户取得了长足发展,已经成为中国通信行业最大的运营商,其发展速度和规模令世人瞩目。中国移动通信公司整体实力强大,具有多年来形成的网络援盖广,语音清晰,信号稳定的技术优势,在国内移动通信领域中,一直发挥着主导作用,占据竞争的优势地位。据最新统计,截止2012年3月31日,中国移动用户数达到6.672 亿户,一季度净增用户数1763万户,3G用户数达到5956万户,一季度净增3G 用户835万户。随着3G时代的到来,通信行业竞争日益剧烈,企业间相互制约、此消彼长。行业竞争结构和趋势已经从传统的单一竞争、区域竞争走向了多层次、全领域的竞争,逐渐由以产品和网络服务为导向转化到以市场和品牌服务为导向竞争模式。 目前,在消费者需求逐渐多样化、个性化,通信市场的价格战不断升级,行业利润日趋下降,产品服务同质化严重,以及语音业务需求满足的基础上,数据类业务成为发展的趋势,导致如何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挖掘和扩大消费群体以及消费者忠诚度的培养成为中国移动考虑的要点。 虽然中国移动现有的几大品牌都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从市场营销角度上看,中国移动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通过调整品牌竞争战略,优化品牌结构,开展品牌定位与塑造以及进行品牌忠诚度的建设,从通信产品营销发展历程看,品牌营销是一种必然选择。

一、品牌营销的概念及意义 品牌资产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无形资产,不仅在于品牌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蕴涵的沉淀成本,而且是企业、产品、服务的标识。品牌能够体现企业和产品的核心价值,与竞争对手进行区分,提升市场竞争力,还能反映企业综合实力和经营水平,在商战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企业只有运用品牌,操作品牌,才能赢得市场。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产品的竞争实际已过渡到品牌的竞争。对于营销它们的企业来说,有品牌的产品会为企业带来的超越产品使用价值的附加价值或附加利益。因此,企业的生存之道,要紧紧围绕企业积极开展品牌营销,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品牌营销的概念 品牌营销是指企业通过利用消费者的品牌需求,创造品牌价值,最终形成品牌效益的营销策略和过程。品牌营销从高层次上就是通过市场营销的各种营销策略使目标客户认识了解企业的品牌、产品和服务,在顾客和消费者的心目中形成对企业的产品或者服务品牌形象,打造企业的知名度、美誉度以及消费者的忠诚度。简单来说,品牌营销就是把企业的品牌深刻地映入消费者的心中。 在当今时代,企业要把品牌形象植入到消费者的内心深处,依靠品牌的力量深深吸引住客户。它不仅能够使消费者在选择需要的产品时,主动优先选择这一品牌消费,而且使投资者首先选择你的品牌投资。做品牌营销,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用敏锐的眼光捕捉到品牌的差异性,深刻感染消费者内心,发挥品牌的核心价值。为了能够成功地塑造并顺利地传播品牌形象,让消费者明确清晰地记住并识别这个品牌,最后喜欢甚至爱上这个品牌,最终实现品牌营销目的,就有必要进行科学地策划,有效的开展品牌营销活动。 品牌营销的主要任务是塑造和传播品牌形象。这一过程,其实就是企业以目标市场的需求为中心,努力地去打造和宣传品牌形象,在消费者心中留下烙印的过程。 品牌营销策略包括以下四个:品牌个性(brand personality)、品牌传播(brand communication)、品牌销售(brand sales)、品牌管理(brand management)。 品牌个性:包括品牌命名、包装设计、产品价格、品牌概念、品牌代言人、

中国移动的品牌策略分析

论文选题尚可,标题口语化较严重,并感觉逻辑上有些问题,论文的题目也要进行修改,我建议你要么将整个公司品牌运营模式做一个总结和梳理,要么主要围绕“动感地带”品牌来进行详细分析,从而为其他品牌的创建提供模式参考。 摘要 经过近几年中国电信业连续的分割重组,中国移动已成为移动通信业务收入市场占有率居首位的运营商。随着电信运营商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国移动公司也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为进一步提高竞争能力,减缓收入下降,有效保有用户,中国移动必须详细的分析市场环境,结合自身的有利条件,确定出适合自己的营销策略,以保证未来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通过对于市场竞争中品牌作用的分析,提出对于企业的发展除了要有好的产品,销售渠道等因素品牌策略也是必不可少的。品牌不是只要舍得花大量钱投放广告就能实现的简单过程,而是要对企业品牌有明确合理的定位,对企业长期的营销战略方向、近期的营销目标等内容有清晰详尽的了解后才能形成适合企业自身的品牌战略,然后逐步开展一系列包括媒介投放活动、品牌推广活动等在内的整合品牌营销。各项活动相辅相成,但都是最终紧密围绕着企业的品牌发展战略计划有序开展的。要做一流的企业,实现从优越到卓越,必须要有好的品牌意识和管理。 本文主要以中国移动品牌中“动感地带(m-zone)”为例分析品牌策略及推广对于中国移动发展起到的积极的影响。着重体现品牌策略在市场营销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品牌战略对中国移动品牌营销战略的积极影响 品牌战略对中国移动公司的积极影响 中国移动公司品牌运营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 1、前言 2、中国移动公司品牌运营现状 2.1 。。。。 2.2.。。。。 2.3.。。。。 3、中国移动公司品牌运营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3.2.。。。。 3.3.。。。。 4、中国移动公司品牌提升策略 4.1.。。。。

电磁波的传播

实验二电磁波的传播 实验目的: 1、掌握时变电磁场电磁波的传播特性; 2、熟悉入射波、反射波和合成波在不同时刻的波形特点; 3、理解电磁波的极化概念,熟悉三种极化形式的空间特点。 实验原理: 平面电磁波的极化是指电磁波传播时,空间某点电场强度矢量E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若 E的末端总在一条直线上周期性变化,称为线极化波;若E末端的轨迹是圆(或椭圆),称为圆(或椭圆)极化波。若圆运动轨迹与波的传播方向符合右手(或左手)螺旋规则时,则称为右旋(或左旋)圆极化波。线极化波、圆极化波和椭圆极化波都可由两个同频率的正交线极化波组合而成。 实验步骤: 1、电磁波的传播 (1)建立电磁波传播的数学模型 (2)利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 (3)观察并分析仿真图中电磁波随时间的传播规律 2、入射波、反射波和合成波 (1)建立入射波、反射波和合成波的数学模型 (2)利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 (3)观察并分析仿真图中三种波形在不同时刻的特点和

关系 3、电磁波的极化 (1)建立线极化、圆极化和椭圆极化的数学模型 (2)利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 (3)观察并分析仿真图中三种极化形式的空间特性 实验报告要求: (1)抓仿真程序结果图 (2)理论分析与讨论 1、电磁波的传播 clear all Array w=6*pi*10^9; z=0:0.001:0.12; c=3*10^8; k=w/c; n=5; rand('state',3) for t=0:pi/(w*4):(n*pi/(w*4)) d=t/(pi/(w*4)); x=cos(w*t-k*z); plot(z,x,'color',[rand,rand,rand]) hold on end

移动通信中的电波传播

移动通信中的电波传播 当前陆地移功通信主要使用的频段为VHF和UHF即 150 MHZ450 M12.90OMiz 1800 MHz。 发射机天线发出的无线电波,可依不同的路径到达接收当频率f>30MHz时,典型的传播通路如图3- 1所示。 沿路径(1)从发射天线直接到达接收天线的电波称为直射波, 它是VHF和UHF频段的主要传播方式; 沿路径(2)的电波经过 地面反射到达接收机,称为地面反射波 路径(3)的电波沿地球表面传播,称为地表面波。由于地表面波的损耗随频率升高而急剧增大,传播距离迅速减小,因此在VH和UHF频段地表面波的传播可以忽略不计。 除此之外,在移动信道中,电波遇到各种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绕射和散射现象,它对直射波会引起干涉,即产生多径衰落现象。 移动通信中,移动台是处在运动状态之中的,电波传播的条件随着移动而发生较大的变化,接收信号的场强起伏也很大,可达几十分贝,极易出现严重的衰 落现象。图3示出了一个场强的实测记录。由此可见,接收信号出现严重的衰落现象是移动通信电波传播的个基本特点。 下面先讨论直射波和反射波的传播特性。 1.传播模式的分类 注意到传播模式的性质,它们可分为 (1) 经验模式; (2) 半经验或半确定性模式; (3) 确定性模式。 经验模式是根据大量的测量结果统计分析后导出的公式。用经验模式预测路径损耗的方法很简单: 不需要相关环境的详细信息,但是不能提供非常精确的路径损耗估算值。由于经验模式计算的是闭式形式的公式,所以可以很容易和快速地应用它们。 确定牲模式是对具体的现场环境直接应用电磁理论计算的方法。环境的描述从地形地物数据库中得到.在环境描述中可以找到不同的精度等级。在确定性模式中己使用的几种技术通 通常基于射线跟踪的电磁方法:几何绕射理论(GTD) 、物理光学(PO) 以及不经常用的精确方祛,如积分方程(TE)法或有限差分时域法(FDTD)。在市区、山区和室内环境情况中,确定性的无线传播预测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电磁问题。电磁覆盖的数学复杂度使它不可能预测高度精确的无线传播。无线传播和环境特征(诸如建筑物高度、街道宽度、地面类型等)有关。 半经验或半确定性模式是基于把确定性方法用于一般的市区或室内环境中导出的等式。有时候。为了改善它们和实验结果的一我性,则根据实验结果对等式进行修正,得到的等式是天线周围地区某个规定特性的函数。半经验或半确定性模式的商国目推很容易。速度很快,因为和经验模式一样,结果是从 闭式中得到。

中国移动品牌的塑造和提升

中国移动品牌的塑造和提升品牌,不只是一个企业或者商品的符号或标志,更是一种价值承诺,在商品越来越同质化的消费时代,它带给人们更多的是选购过程的便利,是消费权益的保证,是生活品质的显示。美国着名广告专家利维·莱特有这样一句名言:未来的营销是品牌的战争——以品牌争长短的竞争,拥有市场比拥有工厂重要得多,而拥有市场的唯一途径是拥有占市场主导地位的品牌。因此,具有好的品牌是企业长久发展的根本。 近年来,我国移动通信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中国联通已经成为中国移动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而固网运营商的小灵通业务也对现有移动业务有一定的替代作用。面对这种形势,如何争取新用户和培育现有用户的忠诚度?价格战也许可以争取到一些新的用户,但不能培育客户的忠诚度,况且对于市场领导者中国移动来说肯定没有好处。因此,中国移动现实地选择了品牌战,通过强势的品牌来培养客户的忠诚度,并获取较高的业务收入和ARPU值。 中国移动现有品牌分析 中国移动的品牌塑造经过了以业务为定位标准到以用户为定位标准的过程。目前,在“中国移动——移动通信专家”这个强大的企业品牌之下,已经塑造了“全球通”、“动感地带”、“神州行”客户品牌和“移动梦网”、“随e行”、“商务干线”等业务品牌,且形成了一个品牌体系。 1.系统化的品牌结构

企业品牌,就是一个企业的名称所形成的形象或标志,是企业的形象品牌;客户品牌,是根据用户的共性,针对具有相似或相同的价值观、生活习惯等特点的用户群体提供产品和服务所形成的品牌,所以它是跨业务的;业务品牌,是针对客户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有些业务品牌是跨用户群的。 根据以上标准,中国移动的品牌结构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从上至下依次是:企业品牌——客户品牌——业务品牌(见图1)。 “中国移动”这个企业品牌处在最顶层,以强有力的企业品牌形象统领下属的客户品牌和业务品牌;位于中心的“全球通”、“动感地带”、“神州行”是中国移动直接面对用户的三大客户品牌,目前已有了很高的知名度,特别是“全球通”、“动感地带”的品牌价值已经显现。同时,中国移动也打造了一些成功的业务品牌来为不同的用户群服务,这些业务有的是针对单一客户的,有的是提供给全体客户的。在语音业务中,中国移动推出了“移动秘书”、“亲情号码”、“神州行12593优惠干线”等品牌服务;而在数据业务中,中国移动推出了WAP、GPRS接入方式,打造了“移动梦网”数据业务主品牌,以及“随e行”、“商务干线”、“数码乐园”等数据业务从属品牌。 2.各具特色的三大客户品牌 从支撑中国移动这个企业品牌的三大客户品牌的细分情况来看,主要是按目标人群、提供业务、资费结构、品牌诉求点、驱动力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具体见表1),再对三大品牌的形成过程和市场定位进行分析。

天线与电波传播_宋铮_习题答案

第一章习题参考答案(仅供参考) 1. 解:电基本振子放置于Z轴上,其空间坐标如右图所示。 ? (1)辐射场的传播方向为径向;电场方向为;磁场方向为;(注:这里表示的是电基本振子的远区辐射场) (2)电基本振子辐射的是线极化波。 (3)过M点的等相位面是一个球面,所以远区辐射场是球面波;又因为 与成正比,则球面波又是非均匀的。 (4)M点的电场与磁场之间有如下关系: (5)从电基本振子的远区辐射场表达式可见: 与电流大小、空间距离及电长度以及子午角有关。 (6)从电基本振子辐射场的表达式可知: 当时,电场有最小值;当时,电场有最大值;磁 场无方向性。(注:也可以用电磁场的方向图来说明。) (7)电基本振子的E面和H面的方向图如下图所示。

5、解:(1)电基本振子的归一化方向函数为: 因为是指主瓣最大值两边两个零辐射方向之间的夹角。由此可知: ? →? 取,则。 因为是指主瓣最大值两边场强等于最大值0.707的两个辐射方向之间的夹角。由此可知: ? →? 取,则。 (2)磁基本振子的E面图为电基本振子的H面图,H面图为电基本振子 的E面图。所以,其和的计算过程于电基本振子的类似,从略。 8、解:本题考察对半功率点波瓣宽度的理解。因为,所以 ;从图上可以看出点是半功率点,其场强大小为: ,其中为的场强。 由于场强与成正比,则的场强是点场强的 ,即。故有。

10、解:已知天线1的,;天线2的, 。 (1)由可得: (2)由可得: (3)由可得: ?? →?? ?? →?? ????→?? 14、解:接收天线的有效接收面积为 将,代入,则可得。 29、解:如图所示,这是一个4元均匀直线阵,,,,d=0.25λ。

电波传输原理

SSB分为上边带(USB)与下边带(LSB),业余电台习惯上在短波业余频率10MHz以下使用LSB,10MHz 以上使用USB。 在中国,最常见的数字通联方式有三种,即RTTY(无线电传)、SSTV(慢扫描电视)和Packet(数据包) 语音通信以单边带(SSB, Single Sided Band)通信为主,与普通收音机上的调幅(AM)或调频(FM)接收方式都不同,因此要选择一部能接收单边带或者等幅电报(CW)的接收机(因CW的解调原理与SSB类似)。 单边带调谐要领调谐就是通常说的选台,在收音机上,只需要调节频率旋钮就能选台,单边带接收机则要复杂一些。为了更好说明问题,我们在图2给出了一个一次变频SSB接收机的简化框图。从天线(ANT)进入的接收信号经过高频放大(RF AMP)后,送到混频器(MIX)与本振(LO)进行混频。混频器把接收频率变换到中频,通过9MHz的中频滤波器(IF FILTER)后,只有9MHz正负1.2kHz的频率才能通过,然后经过中频放大器(IF AMP)放大。差拍混频器(PROD DET,也叫乘积检波器)与差拍振荡器(BFO)合作把单边带信号恢复为音频信号,然后送音频放大器(AF AMP)放大后由扬声器(SPK)输出。这里,改变本振频率可调节接收频率,选择合适的BFO频率可不失真的将USB或LSB信号恢复出来。在本例中,当BFO为8.9985MHz时接收上边带,BFO为 9.0015MHz时接收下边带。在有的接收机上,BFO可在中频中心频率正负2kHz或更大范围进行调节,调错BFO 频率或置错边带都会产生语音失真。习惯上,载频为9MHz以下的单边带通信使用下边带,9MHz以上使用上边带。

第三章电波传播

第三章电波传播 EME通信电波传输往返路径长达80万公里,无线电波需要穿越大气层、电离层、宇宙空间到达月球表面反射后再返回,影响电波传播的主要因素包括路径传输损耗、多普勒频移、法拉第旋转、天空噪声,以及空间位置的变化引起的极化改变等。 图3.1 EME电波传输损耗示意图 3.1 EME路径传输损耗 月面反射通信中的无线电信号需要往返经过地球大气层、月地间的宇宙空间等重要的区域,每个区域均会对信号传播产生影响,主要包括自由空间传输损耗和大气损耗。

图3.2 EME电波传播示意图 3.1.1 自由空间传输损耗 传输损耗中最基本的就是自由空间传输损耗。无线电波在自由空间传输时,发射天线辐射功率大部分能量都向其它方向扩散了,随着距离增加其单位面积中的能量会因为扩散而减少,接收天线接收的信号功率仅仅是其中很小部分。通信距离越远,球面积越大,接收点截获的功率越小,即传输损耗越大。除了距离以外,自由空间传输损耗还和通信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自由空间损耗也越大。随着距离和频率的上升,自由空间传输损耗也上升,到了一定界限后呈缓慢上升趋势。自由空间传输损耗可由下式计算得出: L f=32.44+20?log(d)+20?log?(?)(3.1)式3.1中:?为电磁波的频率,单位为MHz; ????????????d为传播路径的距离,单位为km; EME通信距离高达80万公里,要穿越不同的介质,在大气层以外的传播可近似看成自由空间传播。自由空间传播损耗为EME整个通信链路的主要损耗,所以在前人总结的基础上,采用自由空间损耗公式对该部分进行计算,可以获取自由空间的传播损耗数值。 表3.1 典型频率的EME传输损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