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质监测优化布点方案

水质监测优化布点方案

水质监测优化布点方案
水质监测优化布点方案

水质监测优化布点方案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水质监测优化布点方案

1、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布设原则

(1)有大量废污水排入江、河的主要居民区、工业区的上下游,支流与干流汇合处,入海河流河口及受潮汐影响的河段,湖泊、水库出入口,应设置监测断面。

(2)饮用水水源地和流经主要风景浏览区、自然保护区、与水质有关的地方病病发区、严重水土流失区及地球化学异常区的水域或河段,应设置监测断面。

(3)监测断面位置要避开死水区、回水区、排污口处,尽量选择河床稳定、水流平稳、水面宽阔、无浅滩的顺直河段。

(4)监测断面应尽可能与水文监测断面一致,以便利用其水文资料。

2、河流监测断面的布设

为评价完整江、河水系的水质,需设置背景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削减断面;对于某一河段,只需设置对照、控制和削减(或过境)三种断面。

(1)背景断面:设在基本上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河段,用于评价一个完整水系污染程度。

(2)对照断面:为了解流入监测河段前的水体水质状况而设置。这种断面应设在河流进入城市或工业区以前的地方,避开各种废污水流入处和回流处。一个河段一般只设置一个对照断面。有主要支流时可酌情增加。

(3)控制断面:为评价监测河段两岸污染源对水体水质影响而设置。控制断面的数目应根据城市的工业布局和排污口分布情况而定,设在排污口下游,废污水与江、河水基本混匀处。在流经特殊要求地区(如饮用水源地及其有关的地方病发病区、风景游览区、严重水土流失区及地球化学异常区等)的河段上也应设置控制断面。

(4)削减断面:是指河流受纳污废水后,经稀释扩散和自净作用,使污染物浓度显着降低的断面,通常设在城市或工业区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1500m以外的河段上。

另外,有时为特定的环境管理需要,如定量化考核、监视饮用水源和流域污染源限期达标排放等,还要设置管理断面。

3、湖泊、水库监测垂线(或断面)的布设

湖泊、水库通常只设监测垂线,当水体复杂时,可参照河流的有关规定设置监测断面。

(1)在湖(库)的不同水域,如进水区、出水区、深水区、浅水区、湖心区、岸边区,按照水体类别和功能设置监测垂线。

(2)湖(库)若无明显功能区别,可用网格法均匀设置监测垂线,其垂线数根据湖(库)面积、湖内形成环流的水团数及入湖(库)河流数等因素酌情确定。

(3)受污染物影响较大的重要湖泊、水库,在污染物主要输送路线上设置控制断面。

4、采样点的确定

设置监测断面后,应根据水面的宽度确定断面上的监测垂线,再根据监测垂线处水深确定采样点的数目和位置。

对于江河水系,当水面宽≤50m时,只设一条中泓垂线;水面宽

50~100m时,在近左右岸有明显水流处各设一条垂线;水面宽>100m时,设左中右三条垂线(中泓及近左右岸有明显水流处),如证明断面水质均匀时,可仅设中泓垂线。

在一条垂线上,当水深不足0.5m时,在1/2水深处设采样点;水深0.5~5m时,只在水面下0.5m处设一个采样点;水深>10m时,设三个采样点,即水面下0.5m处、河底以上0.5m处及1/2水深处各设一个采样点。

湖泊、水库监测垂线上采样点的布设与河流相同,但如果存在温度分层现象,应先测定不同水深处的水温、溶解氧等参数,确定分层情况后,再决定监测垂线上采样点的位置和数目,一般除在水面下0.5m处和水底以上0.5m处设采样点外,还要在每个斜温层1/2处设采样点。

5、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的确定

为使采集的水样能够反映水体水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必须合理地安排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力求以最低的采样频率取得最优时间代表性的样品。我国水质监测规范要求如下:

(1)饮用水源地、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交界断面中需要重点控制的监测断面,没有至少采样监测1次,采样时间视具体情况而定。

(2)较大的水系、河流、湖、库的监测断面,每逢单月采样监测一次,每年6次。采样时间为丰水期、枯水期和平水期,每期采样两次。水体污染比较严重时,酌情增加采样监测次数。底质每年在枯水期采样监测一次。

(3)受潮汐影响的监测断面分别在大潮期和小潮期进行采样监测。每次集涨潮、退潮水样分别监测。涨潮水样应在断面处水面涨平时采集,退潮水样应在水面退平时采集。

(4)属于国家监控的断面(或垂线),每月采样监测一次,在每月5-10日进行。

(5)如某必测项目连续三年均未检出,且在断面附近确无新增污染源,而现有污染源排污量未增加,在此情况下,可每年采样监测一次。一旦检出,或断面附近有新增污染源,或现有污染源新增排污量时,即回复正常采样。

水系背景断面每年采样监测一次,在污染可能较重的季节进行。

水质监测解决方案的制定.doc

第三节水质监测方案的制定 一、地面水质监测方案的制订 (一)基础资料的收集 在制订监测方案之前,应尽可能完备地收集欲监测水体及所在区域的有关资料,主要有: (1)水体的水文、气候、地质和地貌资料。如水位、水量、流速及流向的变化;降雨量、蒸发量及历史上的水情;河流的宽度、深度、河床结构及地质状况;湖泊沉积物的特性、间温层分布、等深、线等。 (2)水体沿岸城市分布、工业布局、污染源及其排污情况、城市给排水情况等。 (3)水体沿岸的资源现状和水资源的用途;饮用水源分布和重点水源保护区;水体流域土地功能及近期使用计划等。 (4)历年的水质资料等。 (二)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设置 在对调查研究结果和有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监测目的和监测项目,并考虑人力、物力等因素确定监测断面和采样点。 1、监测断面的设置原则 在水域的下列位置应设置监测断面: (1)有大量废水排入河流的主要居民区、工业区的上游和下游。 (2)湖泊、水库、河口的主要入口和出口。 (3)饮用水源区、水资源集中的水域、主要风景游览区、水上娱乐区及重大水力设施所在地等功能区。 (4)较大支流汇合口上游和汇合后与干流充分混合处;入海河流的河口处;受潮汐影响的河段和严重水土流失区。 (5)国际河流出入国境线的出入口处。 (6)应尽可能与水文测量断面重合,并要求交通方便,有明显岸边标志. 2、河流 (1)监测断面的设置原则: ①在确定的调查范围的两端应布设断面, ②调查范围内重点保护水域重点保护对象附近水域应设断面, ③水文特征突然变化处(支流汇入处)水质急剧变化处(污水排入处)重点水工构建物(取水口桥梁涵洞)水文站附近应设断面. 对于江、河水系或某一河段,要求设置三种断面,即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削减断面。 ①对照断面: 为了解流入监测河段前的水体水质状况而设置。这种断面应设在河流进入城市或工业区以前的地方,避开各种废水、污水流入或回流处。一个河段一般只设一个对照断面。有主要支流时可酌情增加。 ②控制断面: 为评价、监测河段两岸污染源对水体水质影响而设置。控制断 面的数目应根据城市的工业布局和排污口分布情况而定。断面的位置与废水排放口的距离应根据主要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河水流量和河道水力学特征确定.一般设在排污口下游500-1000m处.

(技术规范标准)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

公路建设项目 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 (初稿)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2003年05月1 总则 1.1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统一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原则、方法、内容和要求,制定本标准。 条文说明: 1.1本标准编制采用的主在技术依据有 《防洪标池》(GB50201-1994)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l90-1996)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Q7)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95)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7)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021-89) 《公路环境保护设汁规范》(JTJ/T 006-1998) 1.2本标准适用于需编制报告书的新建或改扩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二级公路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其他等级公路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可参照执行。 条文说明: 1.2根据水利部、交通部联合发文《关于印发《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规定》的通知》(水保[2002]12号),对于路线处于山区、丘陵区、风沙区(简称“三区”)二级以上的公路建设项目,应编制独立成册的《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在“三区”外的二级以上公路建设项目只需在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列水土保持专章专节进行评述。 1.3一般规定 1.3.1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深度应符合公路项目可行性研究深度的要求,并做为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组成部分。 条文说明: 1.3.1根据《水土保持法》第十几条规定,“在山区、丘陵区、风沙区修建铁路、公路、水工程、开办矿山企业、电力企业和其他大中型工业企业,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有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的水上保持方案”及《水上保持法实施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其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水土保持方案,必须先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 1.3.2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应贯彻以下原则: 1结合工程特点和环境特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 2点线结合,以沿河、山区、丘陵区、风沙区路段为重点地段,以高填深挖路基、长大

地表水环境监测方案

地表水水质监测方案 ——广州大学内水质监测一、监测目的 (1)对校园教学区,主要是实验楼区域的校园景观的用水及水样进行监测,了解学校实验楼区域的水质现状。 (2)学习水质监测的步骤,进一步将课堂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学会制定水质监测方案并按步实施。 (3)进一步熟练常用的水质监测中的实验操作技术,掌握地表各种指标与污染物的测定方法。 (4)熟悉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的各项标准,并学会运用其来评价水质,提出改善校园水质的意见和建议。 二、基础资料的收集 本次监测选取了校园网主场至生化实验楼区域水域进行监测。根据相关的文档和网上搜寻的资料可知,该河段属于珠江水系广州段,水域的有关资料如下: 1.地形地貌 广州大学城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紧靠珠江两岸地,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是三角洲平原与低山丘陵区的过渡地带。小岛总体地形是东北高、西南低。东北部是由花岗岩与变质岩组成的低山丘陵区,地形高差250m左右,坡度15°~35°。广州大学位于岛的西部,坐落于河流堆积组成的冲积平原,地势平缓,其中分布零星的残丘和苔地,

有着树枝状般的水系。 2.气象 广州大学城地处南亚热带,属海洋性季风气候,有着温暖多雨、光热充足、雨量充沛的特点。其年平均气温约为21.8℃,一年中7月、8月的温度最高,1月最低,绝对最高气温约38.7℃。平均年降雨量为1699.8毫米,集中在梅雨季、台风季两个季节,占全年的82.1%,在七、八、九月份常遭受六级以上的大风袭击或影响,台风最大风力在9级以上,并带来暴雨,破坏力极大,年评卷蒸发量160315,mm。 3.水文 广州大学城位于珠江、冻僵溪流的交汇区上,该区域河段属于不规则半日潮。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平原,地势低平,地表水体类别有:库唐、涌溪、干流河道,全区水域面积16011k㎡,占广州市区面积的10.8%。据黄埔潮汐站资料,珠江平均高潮水位为0.72m,平均低潮水位为-0.88m,涨潮最大潮差2.56m,落潮最大潮差3.00m。潮汐周期为半个月,即15天。每年的1~3月份平均潮位较低,6~9月份较高。各月均值之间差值一般只有0.2米左右,变化较小。 4.监测河段概况 经实地考察,此河段是珠江至校园图书馆中心湖之间的河段,全长约400m,平均宽约4.5m,平均水深1.5m,流经生化实验楼和工程实验楼,水质主要受到这两处污染源的影响。此河段是人工河段,包括河流的河床、两岸的植被、河流的流水量以及河流的污染等,都是有人

铁路防风固沙施工技术方案

中铁二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拉林铁路第二项目部防风固沙施工方案 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 拉林铁路工程指挥部第二项目经理部 防 风 固 沙 施 工 方 案 中铁二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2019年 10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适用范围 (1) 三、工程概况 (1) 1、地层岩性 (1) 2、水文地质特征 (2) 3、地震参数 (2) 4、不良地质 (3) 5、主要工程数量 (3) 6、主要人员和机械配置 (3) 四、施工方案 (4) 1、风沙平面防护设计原则 (4) 2、工程措施 (4) 3、高压滴灌技术 (4) 4、施工方法 (5) 5、养护管理措施 (6) 五、工期计划 (7) 六、施工顺序 (7) 七、施工技术要求 (7) 1、HDPE高立式阻沙栅栏技术要求 (7) 2、PE防风固沙网技术要求 (8) 3、扦插柳条固沙技术要求 (8) 4、其余技术要求 (9) 八、施工注意事项 (9) 九、质量验收标准 (10) 十、质量、安全、文明及环保施工保证措施 (10) 1、质量保证措施 (10) 2、安全保证措施 (12)

3、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4) 4、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15)

防风固沙施工技术方案 一、编制依据 1、《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TB10005-2010) 2、《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 3、《铁路特殊路基设计规范》(TB10035-2006) 4、《铁路工程设计防火规范》(TB10063-2007)(2012年版) 5、《铁路绿色通道建设指南》(铁总建设[ 2013]94号) 6、《铁路特殊路基设计规范》(TB10035-2006、J158-2006) 7、新建拉林铁路《风沙路基防护设计图》及工点图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建铁路川藏线拉萨至林芝段 DK249+000~DK249+949.6段两侧风沙 路基处理 ,长 949.6m 。 三、工程概况 该段路基属于念青唐古拉山与喜马拉雅山之间 的藏南谷地高山宽谷区, 谷深,气候极端恶劣。地势总体较平坦,地表多为荒地,局部植被覆盖。附近有 省道 306相通,交通较为便利。 山高 1、地层岩性 eol a1+p1 4 段内地表覆盖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风积层 (Q )细砂、冲洪积层 (Q )。 4 地层岩性分述如下 : eol 4 <2-1>粉砂(Q ) 灰白色,松散,稍湿,质较纯,干强度低,博层状分布于地表,厚 0~2m 。 <4-3-1>粉土(Q 4 a1+p1) 黄褐色、灰黄色,其中 <4-3-1-2>为稍密,潮湿~饱和。主要以粉、细粒为 主,颗粒较为均匀。 <4-4>细砂(Q a1+p1) 4 黄褐色、灰黄色,其中 <4-4-2>为稍密, <4-4-3>为中密, <4-4-4>为密实,

水质监测方案

水质监测方案 ——嘉陵江凤县段 一.监测目的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准确,及时,全面的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和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和环境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具体归纳为: 1.对污染物作时间和空间上的追踪,掌握污染物得来源,扩散转移,反应,转化,了解污染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程度,并在此基础上,对环境污染物作出预测,预报和预防。 2.了解和评价环境质量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掌握其变化规律。 3.收集环境背景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制定和修订各类环境标准,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提供依据。 4.实施准确可靠的污染源的污染监测,为执法部门提供执法依据。 5.在深入广泛开展环境监测的同时,结合环境状况的改变和监测技术的发展,不断改革和更新监测方法和手段,为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2).目标与要求 此次是针对嘉陵江凤县段的地标径流状况进行监测,从而了解嘉陵江源头水体状况,观察分析嘉陵江有害物质的分布,对水体质量进行评述并提出一定对策与建议来保护嘉陵江的水体环境,利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实际的问题。巩固和加深我们对水体监测的基本理论,同时加强布点,采样,分析,测定等步骤与方法,为毕业后尽快适应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基础资料的收集 本次监测选取了宝鸡市凤县段嘉陵江进行检测。根据相关的文档和网上搜寻的资料可知,嘉陵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条支流,发源于秦岭北麓的宝鸡市凤县。水域的有关资料如下: 1. 地形地貌 凤县位于陕西省西南部,东经106°24′54″——107°7′30″,北纬33°34′57″——34°18′21″。因地连陕甘,又处入川孔道,北依秦岭主脊,南接紫柏山,古栈道贯通全境,故有“秦蜀咽喉,汉北锁钥”之称。县境海拔在915—2739米之间,县城所在地双石铺镇海拔960米,西北隅与甘肃省两当县交界处透马驹峰海拔2739米,为境内最高点。紫柏山、代王山等海拔在2500米以上。最低海拔915米,位于温江寺乡西部河谷。嘉陵江为境内最大河流,发源于境内代王山南侧,自东北向西南斜贯,在境内长76公里,在县境西南部形成凤州——双石铺宽谷构造盆地,小峪河、安河等为其主要支流,呈枝状分布。东部中曲河为褒河支流西河上源,南流出境,属汉江水系。 2.气象

防风固沙施工方案

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 拉林铁路工程指挥部第二项目经理部 防 风 固 沙 施 工 方 案 中铁二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2016年10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适用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地层岩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水文地质特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地震参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不良地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主要工程数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主要人员和机械配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施工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1、风沙平面防护设计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工程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高压滴灌技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施工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养护管理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工期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施工顺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施工技术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1、HDPE高立式阻沙栅栏技术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2、PE防风固沙网技术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扦插柳条固沙技术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其余技术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施工注意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质量验收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质量、安全、文明及环保施工保证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1、质量保证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安全保证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地下水采样布点方法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1 地下水采样点布设原则 a 地下水监测井点采用控制性布点与功能性布点相结合的布设原则。监测井点应主要布设在建设项目场地、周围环境敏感点、地下水污染源、主要现状环境水文地质问题以及对于确定边界条件有控制意义的地点。 b 监测井点的层位应以潜水和可能受建设项目影响的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含水层为主。潜水监测井不得穿透潜水隔水底板,承压水监测井中的目的层与其他含水层之间应止水良好。 c 一般情况下,地下水水位监测点数应大于相应评价级别地下水水质监测点数的2倍以上。 2 地下水水质监测点布设的具体要求 1)一级评价项目目的含水层的水质监测点不应少于7个点/层。评价面积大于100km2时,每增加15km2水质监测点应至少增加1个点/层。 一般要求建设项目场地上游和两侧的地下水水质监测点各不得少于1个点/层,建设项目场地及其下游影响区的地下水水质监测点不得少于3个点/层。 2)二级评价项目目的含水层的水质监测点应不少于5个点/层。评价区面积大于100km2 时,每增加20km2水质监测点应至少增加1个点/层。 一般要求建设项目场地上游和两侧的地下水水质监测点各不得少于1个点/层,建设项目场地及其下游影响区的地下水水质监测点不得少于2个点/层。 3)三级评价项目目的含水层的水质监测点应不少于3个点/层。 一般要求建设项目场地上游和两侧的地下水水质监测点各不得少于1个点/层,建设项目场地及其下游影响区的地下水水质监测点不得少于2个点/层。 3 地下水采样点取样深度确定 a)评价级别为一级的Ⅰ类和Ⅲ类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监测井(孔)点应进行定深水质取样,具体要求: 1)地下水监测井中水深小于20m时,取二个水质样品,取样点深度应分别在井水位以下1.0m之内和井水位以下井水深度约3/4处。 2)地下水监测井中水深大于20m时,取三个水质样品,取样点深度应分别在井水位以下1.0m之内、井水位以下井水深度约1/2处和井水位以下井水深度约3/4处。 b)评价级别为二级、三级的Ⅰ

水质监测方案的制定-2

水质监测方案的制定 The formulation of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programme 摘要:目前我国水资源紧缺,水污染严重,水质监测是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重要基础。水质监测可以帮助解决现存的或潜在的水环境问题,对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最终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的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所以,制定合理的水质监测方案有重要作用。 Abstract:At present our country is short of water resources,and water pollution is serious.The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is the Important basis of the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W ater quality monitoring can help to solve the existing and potential Water environment problems, it plays a vital role to improve the living environment and the ecologic environment,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ctivities.So, it is important to formulate a reasonable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programme. 关键词:水质监测目的,调查研究,测定项目,监测网点,采样时间和频率,采样方法,分析技术,质量保证。 Ke y words: purpose of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investigation, M easuring items, M onitoring network, The sampling time and frequency, Sampling method, Analysis technology, quality assurance 引言:水质监测是监视和测定水体中污染物的种类、各类污染物的浓度及变化趋势,评价水质状况的过程。监测范围十分广泛,包括未被污染和已受污染的天然水(江、河、湖、海和地下水)及各种各样的工业排水等。主要监测项目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反映水质状况的综合指标,如温度、色度、浊度、Ph、电导率、悬浮物、溶解氧、化学需氧量和生物需氧量等;另一类是一些有毒物质,如酚、氰、砷、铅、铬、镉、汞和有机农药等。为客观的评价江河和海洋水质的状况,除上述监测项目外,有时需进行流速和流量的测定。要对上述要素做到完善的测定就需要制定一个合理的监测方案。 监测方案是完成一项监测任务的程序和技术方法的总体设计,制定时须首先明确监测目的,然后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监测项目,布设监测网,合理安排采样频率和采样时间,选定采样方法和分析测定和技术,提出检测报告要求,制定质量控制和保证措施及实施计划等【2】。 内容: 1、水质监测的目的: 地表水及地下水:经常性监测。 生产和生活过程:监视性监测。 事故监测:应急监测。 为环境管理及科学研究提供数据和资料。 2、进行调查研究: 收集预测水体及其周围的有关资料,例如水体的水体的水文资料,附近城市布局,工业布局以及污染源的排污情况,历年该处水质监测资料等。 3、确定测定项目: 测定项目要依据水体被污染的情况,水体功能和废(污)税种所含污染物的量以及经济条件等因素确定。一般地表水监测项目有基本监测项目,集中式

水质监测方案

汾河太原段水质现状监测 小组成员:黎明龙坤王耀本高玉才王曜薛宇宏 一.监测目的 1.对汾河太原段河水中污染物质进行监测,已掌握汾河水质现状及其变化趋势。 2.了解汾河太原段两岸污染物排放量及其污染物浓度,评价是否符合排放标准,为污染 源管理提供依据。 3.为政府部门制定水环境保护标准、法规和规划提供有关数据和资料。 4.对汾河水环境纠纷进行仲裁监测,为判断纠纷原因提供科学依据。 二.现状调查 汾河是山西最大的河流,全长710公里,也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汾者,大也,汾河因此而得名。汾河在太原境内纵贯北南,全长一百公里,占到整个汾河的七分之一。 发源于宁武县东寨镇管涔山脉楼山下的水母洞,周围的龙眼泉、支锅奇石支流,流经东寨、三马营、宫家庄、二马营、头马营、化北屯、山寨、北屯、蒯通关、宁化、坝门口、南屯、子房庙、川湖屯等村庄出宁武后,流经六个地市,34个县市、在河津市汇入黄河,全长716公里。流域面积39741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养育了全省41%的人民。1961年以来,汾河河道变为间断河流。除上游的汾河水库放水和降雨外,汾河太原段经常处于断流状态。目前太原市污水排放量达7.0×104m3/d,经过一级处理或二级处理的污水不足3.0×104m3/d,其余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汾河[1]。进入70年代,汾河成为纳污河道,经常黑水横流。从1998年以来,汾河太原城区段局部治理美化工程逐步得以实施。经过固化河道、减小糙率、整修堤防、提高过流能力、束河腾滩、建闸坝蓄水、使清、洪水分流,现状汾河太原城区局部段已成为集防洪排污、园林绿化、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生态治理河段。 汾河太原城区治理段从胜利桥至南内环桥全长约6km,由于闸坝蓄水使市区常年拥有2.26×106m3的蓄水量和南北长4.7km、宽160m,共计7.56×105m2的水域。现状河道断面由西向东岸分成正常泄洪河道、正常蓄水河道和腾滩三部分[2]。日常污水从设在两岸的暗渠下泄,同时接纳两岸进入的支流来水。 汾河太原城区段虽然常年多数时间流量较小,但对半干旱地区的太原市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直接关系着经济发展和生活用水安全,由于丰水期短,环境容量有限,汾河未治理的河道污染相当严重,长期以来却缺少较深入水质分析。为了准确了解汾河太原城区段的水质现状,笔者对汾河太原城区段进行了系统调查,并对主要断面水质进行了长期监测与分析,这对河道污染控制与整治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意义。 三.监测项目 对汾河太原段水质评价以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为评价准则和太原市政府相关文件并结合汾河太原段九个监测断面的主要污染物确定水质监测项目为:石油类、溶解氧、挥发酚、高锰酸盐指数、氨氮、pH、五日生化需氧量、汞、铅等9项。 四.汾河太原段监测方案制订 1.监测断面设置 汾河太原段设置的9个监测断面分别为:汾河二库、上兰、胜利桥、玉门河入汾河口、迎泽桥、长风桥、小店桥、清徐二坝、温南社。其中汾河二库出是背景断面,上兰是对照断面,胜利桥、玉门河入汾河口、迎泽桥、长风桥、小店桥都是控制断面,、清徐二坝、温南社是削减断面。

2016年上半年北京咨询工程师《方法与实务》试题

2016年上半年北京咨询工程师《方法与实务》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对进口保证金的规定也是中央银行常常采用的控制工具。 A:再贴现 B:间接信用 C:存款准备金 D:直接信用 E:新就业单位没有实行企业年金制度 2、规划主要的评估方法不包括。 A:综合评估法 B:德尔菲法 C:模糊综合评估法 D:主成分分析法 E:新就业单位没有实行企业年金制度 3、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是。 A: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B:综合交通网发展规划 C: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D:可再生能源发展 E:新就业单位没有实行企业年金制度 4、下列关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货币经纪公司仅限于向境内外金融机构提供经纪服务,不得从事任何金融产品的自营业务 B:财务公司经批准可以发行财务公司债券,办理实业投资、贸易等非金融业务C:金融租赁公司是指经银监会批准,以经营融资租赁业务为主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D:小额贷款公司是不吸收公众存款,经营小额贷款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E:新就业单位没有实行企业年金制度 5、“十二五”时期,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坚持的方针。 A:广覆盖、保基本 B: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 C: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 D: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 E:新就业单位没有实行企业年金制度 6、“十二五”时期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提高到件。 A:3%,2 B:3.3%,2.2 C:2%,3

D:2.2%,3.3 E:新就业单位没有实行企业年金制度 7、根据交易的品种,期货交易的两大类别是。 A:农产品期货和工业品期货 B: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 C:股指期货和商品期货 D:利率期货和股指期货 E:新就业单位没有实行企业年金制度 8、规划编制活动的工作环节不包括。 A:前期工作、立项 B:审批、申报 C:论证、批准 D:公布、评估和修订 E:新就业单位没有实行企业年金制度 9、“十二五”时期,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亿人,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万套。 A:13.9,4500 B:13.9,3600 C:3.57,4500 D:3.57,3600 E:新就业单位没有实行企业年金制度 10、在“十二五”规划的政策导向中,逐步使我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A: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B: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 C:调整优化投资结构 D: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E:新就业单位没有实行企业年金制度 11、用水、用气、用热与工业同价。 A:鼓励类 B:限制类 C:淘汰类 D:允许类 E:新就业单位没有实行企业年金制度 12、“十二五”时期处于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位置,给予特殊政策支持的战略是。 A: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 B: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C: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D: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E:新就业单位没有实行企业年金制度 13、国家级专项规划要突出。 A:权威性、预测性、宏观性 B:指导性、权威性、宏观性

实验题目池塘水质监测布点、采样与样品保存

实验题目:池塘水质监测布点、采样与样品保存 姓名:学号: 班级:组别: 指导教师: 1.实验概述 1.1实验目的及要求 通过观察实验,初步了解湖塘水质监测布点、采样与样品保存的必要性与原理,对湖塘水质监测规范和要求有较直观的认识。同时,认识到要在水质监测领域有创新,必须关注生物工程、化学工程等相关领域的理论和技术发展。 1.2实验原理 1.2.1采样点布设原则: 1)监测垂线的确定 湖泊、水库通常只设监测垂线,当水体复杂时,可参考河流的有关规定设置监测断面。 1、在湖(库)的不同水域,如进水区、深水区、湖心区、岸边区,按照水体类别和功能设置监测垂线。 2、湖(库)若无明显功能区别,可用网格法均匀设置监测垂线,其垂线数根据湖(库)面积、湖内形成环流的水团及入湖(库)河流数等因素酌情确定。 3、受污染物影响大的重要湖、库,在污染物主要输送路线上设置控制断面。 2)采样点的确定 湖泊、水库监测垂线上釆样点的布设与河流相同,但如果存在温度分层现象,则除了在水面下0.5m处和水底以上0.5m处设采样点外,还要在每个斜温层1/2处设采样点。 3)采样点位置标志物 监测垂线(断面)和采样点确定后,其所在位置岸边应有固定的天然标志物;否则应设置人工标志物,或采样时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定位,使每次采集的样品都取自同一位置,保证其化表性和可比性。 1.2.2样品的采集 采集的水样分为瞬时水样、混合水样和综合水样三种类型。 (1)采样前的准备 采样前,要根据监测项目的相知和采样方法要求,选择适宜材质的盛水器和采样器,并清洗,净。此外,准备好交通工具如船只等,确定采样量。 对采样器材质的要求是:化学性能稳定,大小形状适宜,不吸附预测组分,容易清洗并可反复使用。 (2)采样方法和采样器 在湖泊、水库中采样,常乘监测船或采样船、手划船等交通工具到采样点釆

环境监测方案制定

环境监测方案制定

污染源调查: 水污染源 污水排放量汇总 固体废物污染源 (1) 生活垃圾 经调查,拟建项目区周边地区的生活垃圾固体废物主要来自项目规划范围内及周边居民产生的生活垃圾。 (2)固体废弃物:主要是少量农户生活垃圾和少量农作废料,对环境影响不大 空气环境:本项目的南边是东京大道,道路扬尘和汽车尾气是主要大气污染源。但是公路两侧设有50~100米的绿化缓冲带, 使其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 校园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源、数量、燃料种类和污染物名称及排放方式等,为空气环境监测项目的选择提供依据。 表1 校园空气污染源情况调查

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单位:t/a ) 大气污染物烟尘SO2 NO x CO THC 排放量(t/a) 声环境:东京大道及西边金明大道的交通噪声是评价区目前最主要的噪声源,对局部地区有一定的影响。 电磁辐射:规划用地范围内有一架空高压线通过,产生一定的电磁辐射污染。

1、地表水环境现状监测 (1)监测断面布设 根据该项目水体的水文、气候、地质和地貌资料。如水位、水量、流速及流向的变化,河流的宽度、深度以及水体沿岸的资源现状和水资源的用途,饮用水源分布和重点水源保护区等来确定监测断面及数目。 因为水面宽≤50米则设一条(中泓垂线)而且断面上垂线的布设应避开岸边污染带。水深≤5米则设一点(水面下0.5米处) 。 依据该项目的水污染特性,并结合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的分布状况,在评价区内共设置6个监测断面。 (2)监测项目

流量、流速、水温(℃)、pH值、石油类、氨氮、总氮、BOD5、COD Cr、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总磷、粪大肠菌群、铜、铅、锌、六价铬。 (2)采样时间及频率 监测时期为一期(枯水期),连续采样三天. (3)分析方法 采样和监测方法根据《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1-2002)和《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实用分析方法》进行。 (4)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根据检测结果表明六个断面均有部分指标超标,主要超标指标为BOD5、CODcr、TP,另外,北沙河与京包线交界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也出现超标,从超标的水质指标来看,造成东沙河和北沙河水质超标的主要原因应来自生活污染源,应加强沿河的生活污水治理。 2、大气环境质量监测方案 (1)空气环境分析与监测因子的筛选 根据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校园及其周边的大气污染物排放 情况来筛选监测项目;我校无特征污染物排放,结合大气污染源调查结果,可选TSP、PM10、SO2、NO2、CO等作为大气环境监测项目。 (2)采样点的布设

环境监测实施方案设计

XX县作为本项目监测点,鉴于本次监测任务顺利进行,特绘制XX 县环境监测总体方案图,如下图1所示: 图1 XX县环境监测总体方案图 1监测内容 XX县地表水水质、县政府所在地空气质量、重点污染源(水、气)、城区及交通干线噪声质量等监测工作。具体内容如下: 1.1地表水水质监测 严格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及《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等相关标准和规范。 监测区域现场勘查及资料收 集 (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 象气候、土壤利用等) 编制监测方案 确定监测项目 及类别 确定确定监测点 布置及采样时间 和方法 电话预约 现场样品采集 检测室样品分析 检测 数据处理及结 果分析上报 出具监测报告 接受委托 后期服务

1.1.1 监测断面 哈尔腾河红崖子断面。 1.1.2 监测指标及方法依据(见表1-1) 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除粪大肠菌群以外的23项指标。具体监测项目见下表: 表1-1 地表水监测因子及检测方法依据 监测指标技术要求方法依据 水温,℃ pH 溶解氧 高锰酸盐指数 化学需氧量(COD) 五日生化需氧量 (BOD) 氨氮(NH3-N) 总磷(以P计) 总氮(湖、库,以N计) 铜 锌 氟化物(以F-计) 硒 砷 汞 镉 铬(六价) 铅

氰化物 挥发酚 石油类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硫化物 此外还可根据XX当地污染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区域污染物监测。 1.1.3 监测网点布置(见表1-2) 表1-2 地表水监测网点布置 组号监测点名称监测点位置设点依据 1.1.4 样品采集方法及设备(见表1-3) 表1-3 样品采集方法及设备 样品名称采样方法采集设备 地表水 1.1.4监测时间及频次(见表1-4) 每季度至少监测1次,全面至少监测4次,且需在各监测月份的上旬(1-10日)完成水质监测的采样及实验室分析。具体监测时段按下表执行(特殊情况除外)

防沙治沙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 第一章施工总体布置 (2) 第二章施工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施工方案 (9) 第四章工期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 (13) 第五章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5) 第六章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20) 第七章确保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的技术组织措施 (24) 第八章降低工程成本提交经济效益的措施 (29) 附录 (30) 第一章施工总体布置 一、编制依据 1.现场踏勘; 2.有关国家现行技术规范、规程; 3.我公司同类工程施工经验; 4.景泰县2013年省级财政专项资金防沙治沙建设项目工程的设计图。 二、编制原则 1.依据设计图、有关施工技术规范和验收规范的原则; 2.在仔细踏勘工地现场,认真研究设计文件和有关规定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标段的特点、场地、交通、水位、料源、民情、水电供应、气候等实际情况,我公司将科学合理地组织施工。 三、工程概况 1.地理位置 景泰县位于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甘、蒙、宁三省(区)交界处,地处东经103○033 ' —' 104○043' ,北纬 36○43' — 37○38' 之间,东临黄河与靖远县、平川区相望,南与白银区、皋兰县及永登县搭界,西与天祝藏族自治县及古浪县毗邻,北与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及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县接壤。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全县平均海拔 1620m 。东西宽约 84km,南北长约 102km ,最高海拔 332lm , 最低海拔1275m ,全县总土地面积 5432km2。 2.建设内容 景泰县 2013 年省级财政专项资金防沙治沙建设项目位于白银市景泰县,本项目建设内容为:封护围栏工程 10000 米;布设草沙障工程 1000 亩;草沙障中灌木造林工程 1000 亩;防风林带营造工程 90 亩;防风林带灌水渠道衬砌工程 6200 米。本项目招标设一个标段,招标内容包括以上建设内容范围内的材料采购,施工及后续两年内的维护、养护等全部内容。实施地点位于白银市景泰县;工程所在地乡村道路畅通,交通便利,各供货厂家均可直达工地。 3.水文气象和工程地质资料 ( l )水文气象条件 景泰县处于腾格里沙漠与黄土高原过渡带,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千旱气候,总的气候特征是气温年度差异大,季节变化显着,降水稀少且分配不均,干燥多风。据景泰站气象观测资料,多年平均气温 82 ℃,极端最高气温 36 . 6 ℃,极端最低气温 -273 ℃,最大冻土深度为 99 mm ,境内多风,主要集中于春季与夏初,最大风速 25 m/s,主要风向为西北风,无霜期 141 天。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年均降水量 184.8 mm,多集中于 7 、 8 、 9 三个月,年均蒸发量 3038mm ,是降水量的 16 倍。光热资源丰富,年日照时约为 2725 小时. ( 2 )工程地质条件 项目区地处黄土高原与沙漠过度地带,西南接黄土高原,东北靠腾格里沙漠,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海拔 1275 一 332lm ,由于祁连山延伸两支山脉插入县境,北支昌林山(海拔 2954m ) ,南支寿鹿山(海拔 332lm )、米家山(海拔 2304m ) ,把全县分为南、中、北三大部分。全县地形地貌大致分为中低山山地,洪积冲积倾斜平原,石质剥蚀丘陵、河谷阶地和风沙地五种类型。 景泰县从黄河沿岸(海拔 1275m )到寿鹿山极峰(海拔 332lm ) ,垂直高差 2046m 。由于地形地貌不同,气候降雨、热量、植被等亦有不同的地域差别。加之,境内区域水文地质影响,综合作用的结果,从高海拔到低海拔依次发育成:亚高山草甸土、山地灰褐土、山地黑钙土、山地栗钙土、灰钙土、灌淤土、潮土、灌漠土、水稻土、盐土和风沙土等 11 个主要土壤类型。

水质监测运维方案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维护方案 1运行维护总体内容 为保证国家水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网的数据连续准确可靠,运维单位严格按照招标人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控制要求,全面负责水站(站房、采水、所有仪器设备等)的日常运行维护。 (1)运行维护期间运维单位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规定,依照有关规范和技术要求,本着为招标人负责的精神,依照规范,科学管理,使水站的运行结果达到国家及行业颁布的技术标准和招标人要求的考核指标要求;使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发挥其效能和作用。 (2)运行维护及管理期间,站房值守人员的工资及相关费用,以及水站运行产生的水电、通讯、采暖费用、试剂耗材费用、仪器设备维修费、设施设备的年检保养和水站安全保障所发生的费用,均由运维单位负责。如遇水电、通讯条件无法满足运维需要,站房采水等基础设施出现无法解决的重大问题时,运维单位提前和当地监测站协调解决并报告招标人。 (3)运维单位承诺每年适时对水站站房进行一次修缮,并做好避雷系统的年检工作。 (4)运维单位积极参加招标人组织的技术培训以及运维质量的相互监督检查,接受招标人或其委托相关机构的监管和考核。 (5)运行维护期间,如遇招标人为水站更换或新增仪器,运维单位积极配合做好新仪器的安装、调试和运行维护等工作,以及数据无缝对接到招标人指定的管理平台中。 (6)运行维护期间,水站的全部资产(建筑物、设备、软件、配套设施、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和配套监控系统产生的各类数据信息及相关文档资料等)属采购人所有。未经招标人同意,运维单位保证不会以任何方式对各类财产进行出售、抵押或转移 (7)运维单位保证对水站的监测数据做好保密工作,不以任何方式和渠道向外界提供或用于商业用途。 (8)运行维护期间,运维单位会确保水站全部资产的完整、安全并处于良好状态。为每个水站配备值守人员,避免出现因被盗、人为破坏等原因造成的资

森林抚育实施方案

莲花山林场2012年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实施方案 根据《财政部关于拨付2012年森林抚育补贴试点资金的通知》(财农[2012]95号)、《省财政厅、省林业厅关于下达2012年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建设任务计划的通知》(赣财农[2012]134号)精神,2012年我场将实施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建设任务3203亩。为确保试点工作取得成效,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一)自然概况 莲花山林场地处鄱阳县的北部,位于东经117°4′21.45″——116°58′9.73″,北纬29°42′7.17″——29°33′6.12″之间,地势东高西低,平均海拔402米,总面积125平方公里,属黄山余脉,自然条件较好,森林植被较好,是个典型的低山高丘林区。林场现有林地面积16.8万亩,森林覆盖率87.4%,年平均温度16.7°c冬夏温差较大,平均降水量1700毫米,全年日照时数3250小时,无霜期平均为275天,气候具有 自然时间中等,昼夜温差较大,降雨量均恒的特点,适宜森林生长。 (二)社会经济情况 莲花山林场有6个分场,4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7670人,其中城镇人口1210人,农村人口6460人。2011年全场生产总值5459万元,农业总产值710万元,林业总产值280万元,工业总产值4469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00元,林农人均收入2900元。 (三)森林资源状况 林地面积16.8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89.6%,有林地面积16.5万亩,灌木林地面积111亩,竹林面 积3182亩,公益林面积73690亩,国家森林公园面积82635亩:其中林地面积79665亩,森林覆盖率 87.4%。林种有防护林,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风景林,一般用材林,经济林,以防护林为主。 二、开展森林抚育工作的必要性 林场现有中幼林面积160749亩,占林地面积96%,其中幼龄林面积134074亩,中龄林面积26675亩,从起源看,人工中幼林面积33534亩,天然中幼林面积127215亩。长期以来,由于对中幼林抚育等森林经 营工作的开展力度不大,森林生长郁闭度较高,影响林木生长质量,森林火险等级高,严重影响了森林质量和 森林功能的发挥,森林存在病虫害和森林火灾安全隐患。 近些年来,造林的积极性不高,在家劳力少,投入大,导致砍树容易,造林难,林地次生灌木多,加上气候状况的变化,森林在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的过程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立足森林资源现状,加大森林抚育力度,加强森林经营,提高森林综合功能是推动森林的科学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现代林业的重要内容,也 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要求。 三、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严格按照国家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工作要求,立足我场森林资源现状, 以提高森林质量以及增加职工和林农收入为核心,开拓创新、强化管理、严格监督,积极探索建立与现代林业建设相适应的森林经营模式,以卓有成效的工作全面完成试点任务,为建设国家级森林公园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基本原则 1、稳步集中原则。积极稳妥推进抚育试点工作,任务安排要突出重点,相对集中连片,便于抚育设计, 施工和检查验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