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科粤版2020-2021年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科粤版2020-2021年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科粤版2020-2021年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科粤版2020-2021年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科粤版2020-2021年上册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

1.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

A MnO2KCl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B CO2CO将混合气体点燃

C Cu C在氧气中灼烧

D FeCl2溶液CuCl2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A.A B.B C.C D.D

2.将过氧化氢溶液平均分成两等份a和b,只向b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另一份微微加热。则放出氧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的图象正确的是()

A.B.

C.D.

3.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下列实验方法设计不合理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

A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

B鉴别空气和氧气将燃着的木炭放入集气瓶中

C鉴别食盐和白糖观察颜色进行区别

D验证浓度对反应的影响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氧气和空气中

A.A B.B C.C D.D

4.依据下图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实验步骤如下:①通入N2一段时间后,点燃酒

精灯,a、b中均无明显现象;②改通O2片刻,加热一段时间后,熄灭酒精灯,a中红磷不

燃烧,b中红磷燃烧。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可以证明氮气不能支持红磷的燃烧

B.实验过程①要先通入N2,是为了排除装置中的空气

C.实验过程②的现象证明可燃物燃烧只需要足够的氧气

D.对比①②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足够的氧气和达到一定的温度

5.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变化关系的是

A向a.b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

量的样品,a中是氯酸钾,b中是

氯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

B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

气的含量(打开止水夹前)

C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

(NO3)2的混和溶液中逐渐

加入足量的锌粒

DCO和过量

容器中完全

A.A B.B C.C D.D

6.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

①燃烧过程中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②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为纯净物,但纯净物不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

③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④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

⑤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A.①②③⑤B.①②⑤C.①③⑤D.①④⑤

7.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表示硫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A.丙是氧化物

B.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 : 1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均不变。

8.化学中常借助曲线图来表示某种变化过程,如有人分别画出了下列的四个曲线图,下列有关曲线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①是红磷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B.图②是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温度的变化

C.图③是用一定量的双氧水制取氧气

D.图④是电解水一段时间

MgCO+2HCl=MgCl+CO+H O。将MgCO3和CaCO3的混合物ag加入足9.已知:3222

量的100.0g稀盐酸中,固体完全溶解。将产生的CO2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充分反应后产生沉淀10.0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成4.4gCO2

B.混合物中含1.2g碳元素

C.混合物的质量范围是8.4

D.反应中消耗稀盐酸中HCl的质量为14.6g

10.我国一些城市使用焦炉煤气作为生活燃料。以下实验流程是对焦炉煤气的成分进行局部探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焦炉煤气可能含有 CO B.X、Y 都是碳酸钙

C.上述流程中可能有化合反应发生D.焦炉煤气中一定含有 CO2和 CH4

11.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及反应过程中的两个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图所示。图中a、b、c、d分别表示相应物质的质量分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可能是催化剂B.丁是反应物

C.甲和乙是反应物D.乙是生成物

12.下列问题的研究中,没有利用

....对比实验思想方法的是()

A.研究空气中氧气含量B.比较金属活动性

C.研究燃烧的条件D.研究二

氧化碳与水反应

13.下列有关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红色火焰,并放热

C.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D.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

14.(2011年浙江宁波,19题、)将一定量的苯(C6H6)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封闭的容器中引燃,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一种未知物X。测得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表中m的值为13.5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物质X能在氧气中燃烧D.物质X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15.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如下反应,反应前后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反应生成的P和Q的质量比为2︰3 C.待测值为16 D.N和P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1 16.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D 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反应物的种类

A.A B.B C.C D.D

17.化学概念间有包含、并列、交叉等不同关系。下列选项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A.A B.B C.C D.D

18.一瓶固体经化验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固体是

A.一种单质B.单质与化合物的混合物

C.一种化合物D.既可能是一种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19.学好化学,就要学会归纳和总结,下列总结有错误的一组是()

A

安全常识

B

生活知识

瓦斯爆炸──天然气引起

煤气中毒──CO引起

硬水──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含量高

蜂窝煤易于燃烧──与空气充分接触C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D

物质分类

H2作高能燃料──可燃性

N2作保护气──化学性质不活泼

空气──混合物

河水──氧化物

A.A B.B C.C D.D

20.下列各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装置一定漏气的是

A.B.

C.D.

21.一瓶无色透明的液体,经过分析只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那么这瓶液体()

A.一定是化合物B.一定是混合物C.可能是化合物D.可能是单质22.小安整理出了空气成分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其中错误的是()

A.氧气支持燃烧,常作宇宙航行中的重要燃料

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C.二氧化碳可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灯泡的填充气体

23.有CO,CO2和N2的混合气体120g,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使该混合气体与足量的灼热氧化铁完全反应,再将气体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为( )

A.50g B.100g C.150g D.200g

24.已知化学反应:氯酸钾氯化钾+氧气,其中氯酸钾和氯化钾均为固体,则下列图中能表示固体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A.B.

C.D.

25.对于化学反应a+b→c+d,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c、d为盐和水,则反应可能属于中和反应

B.若c、d为单质和化合物,则反应一定为置换反应

C.若a、c均为金属,则b和d可能为可溶性盐溶液

D.若a、b为金属和盐酸,则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加

二、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题

26.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可以采用下图甲乙两种装置。乙装置可视为甲的改进装置,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中留有25mL空气,给装有细铜丝的玻璃管加热,同

时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至玻璃管内的铜丝在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加热,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观察密闭系统内空气体积变化。

(1)在甲装置实验过程中,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当温度降到室温,打开止水夹,会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写出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____。

(2)在乙装置实验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_____。

(3)写出乙装置实验中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

(4)乙装置实验中测得实验结果如下:

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

25mL22mL

由此数据可以推算出测定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_____2l%(填“>”、“=”或“<”),造成该实验出现误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填序号)

①没有交替缓缓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②读数时没有冷却至室温;

③加入铜丝量太多;④加入铜丝量太少

(5)乙装置与甲装置相比较,优点在于_____(任答一点)。

27.在用白磷(白磷与红磷组成相同,着火点为40℃)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晓涵同学将橡皮塞上的细玻璃管下端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引燃白磷,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此实验能否不用气球,改为直接用橡皮塞使锥形瓶密封?且说明理由____________(2)实验中观察到气球先变大后变小,用理化知识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3)该同学联想到以前测定氧气体积分数时也用到红磷,且当时红磷必须过量,请解释原因。________。经过分析该同学认为上述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红磷也应过量,你认为她的观点正确吗?并加以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后,该同学为了验证锥形瓶内是否还有氧气剩余,用如

下方法:打开瓶塞,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锥形瓶,发现木条继续燃烧,说明瓶内还有少量氧气剩余。请你评价其实验方法正确与否,并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九年级化学上册推断题

28.现有以下几种物质,其中A是淡黄色固体粉末,它可以在D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B 是黑色物质且在D中燃烧只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Y;C是一种金属,也可在D中燃烧,且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Z。请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

(1)A物质名称是_______。

(2)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D__________,Z__________,

(3)B在D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

29.如图中 A-G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常温下,A、D、G 为液态物质,A 是一种氧化物,其两种元素质量比为 1:8,B、E 为气态单质,C、F、H 为固态物质,F 物质在氧气剧烈燃烧,火星四射,H 为红色粉末。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着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写出化学式 A_______,H________。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30.小南发现家里有一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液体(消毒水),为了探究它是何种物质,做了如下实验:(友情提醒:下面出现的字母是物质的代号,不是元素符号)

①该无色液体编号为A,加热A 液体,发现有气体B 产生。

②在A 中加入黑色粉末 C,常温下就能迅速产生气体 B,而C 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

③把气体B 收集起来,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B 的集气瓶中,木条剧烈燃烧。

④淡黄色粉末D 点燃后放入盛 B 的集气瓶中,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E。(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C_____;E_____。

(2)写出②、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

1.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MnO2溶于水, KCl易溶于水,MnO2中混有少量KCl,因为需要得到的是MnO2,可以通过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得到纯净的MnO2,选项A不正确;

B、CO2中混有少量CO如果采用将混合气体点燃的方法,容易带进其他气体,且燃烧后生成的气体不容易收集,选项B不正确;

C、Cu中混有少量C,在氧气中灼烧,C变成二氧化碳,但Cu也变成氧化铜,铜也没有了,选项C不正确;

D、FeCl2溶液中混有少量CuCl2,加入过量的铁粉,铁与CuCl2反应生成FeCl2,过量的铁粉经过过滤除去,从而得到纯净的FeCl2溶液,选项D正确。故选D。

【点睛】

除杂一定要:一不带进新的杂质,二不能将需要提纯保留的物质反应掉,三方法要简单易行。

2.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过氧化氢要加热到一定温度才能放出氧气,不是从一开始加热就产生氧气,错误;

B、质量相等的两份过氧化氢溶液完全反应后收集到的氧气的量应该是相等的,与催化剂没有关系,错误;

C、加入催化剂反应速度要快,但生成的氧气的量相等,过氧化氢要加热到一定温度才能放出氧气,本试题考察的是反应时间,故应从最开始就有氧气生成,正确;

D、加入催化剂反应速度要快,但生成的氧气的量相等,过氧化氢要加热到一定温度才能放出氧气,本试题考察的是反应时间,故应从最开始就有氧气生成,错误。故选C。3.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气体是氧气,反之则不是氧气,该选项设计合理;

B、将燃着的木炭放入集气瓶中时,能使燃烧更剧烈的是氧气,无明显变化的是空气,该选项设计合理;

C、食盐和白糖都是白色固体,通过观察颜色不能区分食盐和白糖,该选项设计不合理;

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氧气和空气中,伸入氧气中的木条燃烧更剧烈,说明氧气浓度越大,可燃物燃烧越剧烈,该选项设计合理。

故选C

4.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①通入N2一段时间后,点燃酒精灯,a、b中均无明显现象,该实验可以证明氮气不能支持红磷的燃烧;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实验过程①要先通入N2,是为了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干扰实验;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②改通O2片刻,加热一段时间后,熄灭酒精灯,a中红磷不燃烧,b中红磷燃烧,实验过程②的现象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足够的氧气,同时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

D、对比①②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足够的氧气和达到一定的温度;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向a.b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样品,a中是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大,b中是氯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二氧化锰不能产生氧气,但是有催化作用,则b中产生的氧气少,但产生的氧气快;故选项正确;

B、利用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热,装置内温度升高,压强先变大,随着反应的结束,氧气被消耗,热量散失,压强变小;故选项错误;

C、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和溶液中逐渐加入足量的锌粒,锌粒先与硝酸银发生置换反应,溶液中的硝酸铜的质量不减少,与硝酸铜开始反应时,质量减少;故选项错误;

D、CO和过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2CO+O2点燃

2CO2,反应物由

3个分子变为2个分子,容器内的分子总数减少;故选项错误;

故选:A。

6.C

解析:C

【解析】

【详解】

①燃烧伴有发光、放热现象,但有发光、放热现象不一定是燃烧,如灯泡发光、放热,故错误。

②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所以纯净物不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可能

由原子或离子构成,故正确。

③单质只含一种元素,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属于混合物,故错误。

④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正确。 ⑤氧化物必须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是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由两种元素组成,所以不一定是氧化物,故错误。 故选:C 。

7.C

解析:C 【解析】 【详解】

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232SO +O 2SO 一定条件

A 、丙图中有2种分子,是混合物,故选项A 不正确;

B 、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得,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 1,故选项B 不正确;

C 、该反应是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二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C 正确;

D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故选项D 不正确; 故选:C 。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微观粒子的反应示意图,首先根据微观示意图写出化学方程式,再依据化学方程式逐项进行解答。

8.A

解析:A 【解析】 【详解】

A 、图①是红磷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红磷消耗了氧气,但密闭容器中的氮气质量不变,故选项A 正确;

B 、图②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随时间的增加而降低,故选项B 不正确;

C 、图③用一定量的双氧水制取氧气,有催化剂的反应完需要的时间短,无催化剂的反应完需要的时间长,生成气体的质量相等,故选项C 不正确;

D 、图④电解水一段时间后,生成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是2:1,而不是质量比,故选项D 不正确; 故选:A 。

9.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产生碳酸钙10.0g,设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计算过

程如下:

2232 Ca(OH)+CO=CaCO+H O

44100

x10.0g

44100

=

x10.0g

,解得x=4.4g,故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正确;

B、碳元素全部转化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则碳元素的质量为

12

4.4g=1.2g

44

?,正确;

C、假如加入的固体只有MgCO3,产生了4.4g二氧化碳,故消耗的碳酸镁的质量为8.4g;假如加入的固体只有CaCO3,产生了4.4g二氧化碳,故消耗的碳酸钙的质量为10.0g,而实际加入的固体是碳酸镁和碳酸钙的混合物,则混合物的质量范围是8.4

D、根据质量守恒,盐酸中的氢元素全部转化为水中的氢元素,设产生的水的质量为y,消

耗盐酸中HCl的质量为z,关系式为

22

H O CO2HCl

184473

y 4.4g z

184473

==

y 4.4g z

,解得

y=1.8g,z=7.3g,故消耗盐酸中HCl的质量为7.3g,错误。

故选D。

10.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焦炉煤气点燃后产生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可能含有 CO;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焦炉煤直接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白色沉淀X是碳酸钙,焦炉煤气点燃后产生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白色沉淀Y 是碳酸钙;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上述流程中干燥后的气体点燃,产生水雾,可能是混合物气体中,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该反应符合“多变一”,可能有化合反应发生;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焦炉煤气中一定含有 CO2、可能有甲烷、氢气、一氧化碳等气体;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

故选:D。

11.C

解析:C

【解析】

【分析】

反应前甲由70%变到了42%,减少了28%,第三个饼状图中b=100%-40%-10%-42%=8%,所

以乙由14%变到了8%,减少了6%,丙由6%变到了40%,增加了34%,丁在反应前和反应过程中都是10%。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在化学反应过程中质量减少,生成物在化学反应过程中质量增加,可以确定的是甲和乙是反应物,丙是生成物,该反应可以写成甲+乙→丙,丁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什么都不是。

【详解】

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乙是反应物不是催化剂,故选项错误;

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丁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什么都不是,故选项错误;

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甲和乙是反应物,故选项正确;

D、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乙是反应物不是生成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2.A

解析:A

【解析】

【详解】

A、研究空气中氧气含量是利用白磷燃烧,消耗空气中氧气,使瓶内气体压强减小,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集气瓶内,所以根本不存在对照实验,符合题意;

B、Zn和Ag分别与CuSO4溶液接触,Zn与CuSO4溶液反应置换出铜,说明了活动性Zn>Cu;Ag与CuSO4溶液不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铜>银;由此可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锌>铜>银;通过对比可知,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不符合题意;

C、过程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水中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参加,通过对比可知,燃烧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不符合题意;

D、实验过程中,左边集气瓶中的干花不变色,右边集气瓶中的湿花变红色,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石蕊变红色,通过对比可知,二氧化碳和水发生了反应,不符合题意。故选A。

13.D

解析:D

【解析】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A错误;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只能烧至红热,放出热量,故B错误;C.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C错误;D.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D正确;故答案为D。

14.C

解析:C

【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苯、氧气质量都减少,为反应物,而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增加为生成物,M苯+M氧气=3.9g+9.6g=13.5g,M二氧化碳+M水="6.6g+2.7g=9.3" g,13.5g >9.3 g,故X反应的质量为m="13.5" g -11.6 g=1.9g,故A、B说法错误;3.9g苯含氢元素质量=3.9g×6/

78="0.3g" ,7.2g水含氢元素的质量为2.7g×2/18=0.3g,二者含氢元素质量相等,说明X不可能含有氢元素,D说法错误;2.7g水含氧元素的质量为2.7g×16/18=2.4g, 6.6g二氧化

碳含氧元素的质量为6.6g×32/44=4.8g,二者之和2.4g+4.8g=7.2g,故X含有氧元素质量为9.6g-7.2g=2.4g,3.9g苯含碳元素3.9g×72/78=3.6g,6.6g二氧化碳含碳元素的质量为

6.6g×12/44=1.8g。则X含碳元素的质量为3.6g-1.8g=1.8g;则X中碳元素与氧元素所含有

原子个数为:=1:1,故X的化学式为CO,CO能在氧气中燃烧,C说法正确。

答案为C。

15.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表中数据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待测数据为:16;该反应的反应物为M,参加反应的质量为24g,生成物为N、P、Q,生成的质量依次为9g、9g、6g;该反应为分解反应,故A不正确;

B、反应生成的P和Q的质量比为9:6=3︰2,故B不正确;

待测,待测值为16g,故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40g+4g+3.6g+4.8g=+13g+12.6g+10.8g

C正确;

D、因为无法确定参加反应的N和P分子个数比,故无法确二者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选项错误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16.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反应物的浓度大小会影响反应的剧烈程度,故A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说明反应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说明反应的剧烈程度与接触面积有关,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17.A

解析:A

【解析】A、化合反应中有的属于氧化反应,有的不属于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中有的属于化合反应,有的不属于化合反应;

B、纯净物和混合物是并列关系;

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并列关系;

D、化合反应属于化学反应。

解:右图所示关系是交叉关系。

A、化合反应中有的属于氧化反应,有的不属于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中有的属于化合反

应,有的不属于化合反应。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属于交叉关系,故正确;

B、纯净物和混合物是并列关系,故错误;

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并列关系,故错误;

D、化合反应属于化学反应,二者是包含关系,故错误。

故选A。

18.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该物质可能是混合物,如:金刚石与石墨的混合物,此选项错误;

B.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该物质中只有一种元素,不可能是化合物,故不可能是单质与化合物的混合物,此选项错误;

C.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该物质中只有一种元素,不可能是化合物,此选项错误;

D. 该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既可能是一种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此选项正确。

故选D。

19.D

解析:D

【解析】

A、瓦斯爆炸是甲烷引起的,一氧化碳是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种有毒的气体,故A说法正确;

B、硬水中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量高,蜂窝煤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故B说法正确;

C、氢气燃烧的发热量高,能用于高能燃料,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保护气,故C说法正确;

D、空气中含有多种成分,河水中含有多种成分,都属于混合物,故D错误;

故选D.

20.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装置气密性检验有多种方法,原理都是根据装置内外的压强差形成水柱或气泡,据此分析各种检查方法。

【详解】

A、利用注射器可以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将活塞缓慢往里推,管内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不漏气;

B、用弹簧夹夹住右边导管,向长颈漏斗中倒水,液面高度不变,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故不漏气;

C、用弹簧夹夹住右边导管,上下移动,若装置不漏气,两边液面应形成一定的高度差,而图示两端液面相平,说明装置漏气;

D、利用注射器可以检查装置D的气密性,在锥形瓶内装适量的水,使长颈漏斗末端浸没在液面以下,将活塞缓慢往外拉,若观察到长颈漏斗末端有气泡冒出,则装置不漏气;

答案:C。

【点睛】

本题考查装置气密性的检查,虽然实验装置不同,但原理都是依据密闭装置中存在压强差,从而出现不同的现象,判断装置是否漏气,有些装置比较复杂或者学生平时比较少见,造成不会分析而出错。

21.C

解析:C

【解析】

试题分析:纯净物是指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指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只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的物质可能是水或者双氧水,也有可能是水和双氧水的混合物,故此题选C。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组成方面的知识,解答类似题目可以通过举例的方式。22.A

解析:A

【解析】

A.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故A错误;B.氮气化学性质稳定,能作保护气,故B正确;C.二氧化碳能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故C正确;D.稀有气体性质稳定,能作保护气,可用作灯泡的填充气体,故D正确;故答案为A。

23.D

解析:D

【解析】

【详解】

碳元素的质量120克×20%=24克,碳元素完全转化为二氧化碳,所以二氧化碳的质量=24克÷12/44×100%=88克;每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就能得到100份质量的碳酸钙,所以88克二氧化碳就会得到200克质量的碳酸钙。故选D。

24.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反应前的固体是二氧化锰和氯酸钾的混合物,二氧化锰具有一定的质量分数,即起点是在纵轴上的某点;反应中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反应的催化剂,根据催化剂“一变,两不变”的特点,二氧化锰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而氯酸钾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氯酸钾的质量等于氯化钾与氧气的质量总和,即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小,所以二氧

化锰的质量分数随反应的进行不断变大;当氯酸钾完全反应后,固体总质量不再变化,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也不再变化,会形成水平线。

故选A。

25.B

解析:B

【解析】

【详解】

A、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若c、d为盐和水,则反应可能属于中和反应,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若c、d为单质和化合物,则反应不一定为置换反应,如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说法不正确,故符合题意;

C、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若a、c均为金属,则b和d可能为可溶性盐溶液,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D、若a、b为金属和盐酸,由于参加反应的金属的质量大于生成氢气的质量,则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加,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

二、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题

26.水进入集气瓶,并且约占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 P+O2 P2O5 使装置中的氧气完全反应 Cu+O2 CuO <①②④ 结果更准确

【解析】

【详解】

解析:水进入集气瓶,并且约占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P+O2点燃

P2O5使装置中的氧

气完全反应Cu+O2加热 CuO<①②④结果更准确

【解析】

【详解】

(1)磷在氧气中燃烧生在五氧化二磷。反应后容器内的气压降低。当温度降到室温,打开止水夹,会观察到的现象是水进入集气瓶,并且约占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红磷燃烧的

符号表达式为:P+O2点燃

P2O5;

(2)在乙装置实验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使装置中的氧气完全反应;

(3)铜在空气中加热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乙装置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O2加热 CuO;

(4)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为25mL,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为22mL,则氧气的

体积为3mL,则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3mL

100%12%21%

25mL

?≈<。,造成该实验出现

误差的原因可能是:没有交替缓缓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读数时没有冷却至室温;加入铜丝量太少,故选①②④;

(5)乙装置与甲装置相比较,优点在于:结果更准确,操作更简单。

【点睛】

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方案比较多,方法各异,但其原理是一致的,即利用可燃物在密闭容器内的空气中燃烧,耗尽其中的氧气,使容器内气体的减小或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水或其他液体进入容器内的体积约为氧气的体积,从而得出结论,但实验时,应注意:可燃物必须是过量的;装置的气密性必须好;燃烧完毕,必须要等装置冷却至室温等。

27.不能,如果直接用橡皮塞使锥形瓶密封,白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导致瓶内气压急剧增大,极可能导致瓶塞飞出,从而导致实验失败或发生安全事故。白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导致瓶内气体急剧膨胀,气球变大,完全

解析:不能,如果直接用橡皮塞使锥形瓶密封,白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导致瓶内气压急剧增大,极可能导致瓶塞飞出,从而导致实验失败或发生安全事故。白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导致瓶内气体急剧膨胀,气球变大,完全反应冷却后,瓶内氧气被消耗,导致瓶内气压减小,气球变小。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消耗氧气,过量的红磷能使装置中的氧气完全反应不正确,这是因为即使白磷不足,反应的白磷和氧气的质量和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也是相等的,能够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不正确,这是因为打开瓶塞时,空气进入锥形瓶中,进入的空气能使木条继续燃烧。

【解析】

【分析】

(1)根据白磷燃烧放出热量,气压急剧增大分析解答;

(2)根据瓶内气压的变化分析解答;

(3)根据必须将氧气反应完解答;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相等分析解答;

(4)根据打开瓶塞时,空气进入锥形瓶中分析解答。

【详解】

(1)此实验不能将气球改为橡皮塞;如果直接用橡皮塞使锥形瓶密封,白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导致瓶内气压急剧增大,极可能导致瓶塞飞出,从而导致实验失败或发生安全事故;

(2)气球先变大后变小的原因是:白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导致瓶内气体急剧膨胀,气球变大,完全反应冷却后,瓶内氧气被消耗,导致瓶内气压减小,气球变小;

(3)测定氧气体积分数时红磷必须过量的原因是: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消耗氧气,过量的白磷能使装置中的氧气完全反应;不正确,这是因为即使红磷不足,反应的白磷和氧气的质量和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也是相等的,能够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4)不正确,这是因为打开瓶塞时,空气进入锥形瓶中,进入的空气能使木条继续燃烧。

三、九年级化学上册推断题

28.硫 O 2; Fe 3O 4 碳+氧气二氧化碳

【解析】 【分析】

A 、

B 、

C 在

D 中都能燃烧。A 是淡黄色固体粉末,它可以在D 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故A 是硫,D 是氧气;B 是黑色物质且在D 中燃烧只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Y ,则B 是碳,Y 是二氧化碳;C 是一种金属,也可在D 中燃烧,且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Z ,则C 是铁,Z 是四氧化三铁,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1)A 物质名称是硫;

(2)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D 的化学式为:O 2, Z 的化学式为:Fe 3O 4; (3)B 在D 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碳+氧气二氧化碳。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9.H 2O HgO 2H 2O 2H 2↑+O 2↑ 3Fe+2O 2

Fe 3O 4 分解反应 【解析】 【分析】

A 为液态物质,是一种氧化物,其中两种元素质量比为 1:8,所以A 为水;、D 为液态物质,D 发生反应能够生成水和E ,E 为气态单质,所以D 为过氧化氢,E 为氧气,则

B 为氢气;F 物质在氧气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所以F 为铁;H 为红色粉末,能够反应生成氧气和一种液体,所以H 是氧化汞,G 为汞。 【详解】

(1)由上述分析可知,A 为水,化学式为H 2O ,故填H 2O ;H 是氧化汞,化学式为HgO,故填HgO 。

(2)反应①是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故化学方程式写为:2H 2O

2H 2↑+O 2↑;反应②是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故化学方程式写为:3Fe+2O 2

Fe 3O 4。

(3)反应③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水和氧气,是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物质,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故填分解反应。

30.H 2O 2 MnO 2 SO 2 H 2O 22

MnO ???→H 2O + O 2 S+O 2????

→点燃SO 2 【解析】 【分析】

③ 把气体B 收集起来,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B 的集气瓶中,木条剧烈燃烧,说明B 是氧气;

④ 淡黄色粉末D 点燃后放入盛 B 的集气瓶中,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E ,说明D 是硫,E 是二氧化硫。

② 在A 中加入黑色粉末 C ,常温下就能迅速产生气体 B ,而C 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说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