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5课 凡卡(教案)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5课 凡卡(教案)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5课 凡卡(教案)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5课 凡卡(教案)人教版

15、《凡卡》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并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立柜”、“生锈”、“摩平”、“皮祆”、“揪着”、“稀粥”、“逮住”、“地址”、“邮筒”、“暖炕”、“圣诞节”。

2.理解课文的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生活遭遇,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3.领悟作者回忆与现实相互对比、相互衬托的表达方法。

4.整体把握主要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体会他极度痛苦的心情。

5.揣摩课文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回忆与现实相互衬托的表达效果,体会课文结尾中“梦”的含义。

教学重点

整体把握主要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体会他极度痛苦的心情。

教学难点

揣摩课文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来写的表达效果,体会课文结尾中“梦”的含义。

教学时间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并解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凡卡”是故事中的人物。本文是以故事中的人物名字来命题的。

2.介绍本文的作者。

契诃夫(1860—1904),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作家。他出身于小商人家庭,1879年进莫斯科大学医学院求学。做过店员也当过医生。他生活在19世纪末期,正是沙皇统治俄国最黑暗的年代。社会动荡不安。他的作品无情地揭露了沙皇统治下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3.介绍《凡卡》的写作背景。

《凡卡》写于1886年,它反映了沙皇尼古拉三世时,无数破产了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契诃夫家的小杂货店里有两个小学徒,就常受他父亲的虐待。因此他自小了解学徒生活,也同情小学徒的不幸命运,所以《凡卡》这篇小说写得真实感人,也使我们从中看到旧俄时代穷苦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

二、出示要求,课内自学

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及主要表达方法。

2.理清思路,找准写信的段落,分清每段信的内容与联想;在找准写信的段落的基础上给课文分段。

3.借助课后思考题,逐段细读,尝试读懂课文。

4.自学生字、新词。

三、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

理解词语:

摩平:用手轻轻地按着并一下一下地移动弄平。

楦头:制鞋制帽时所用的模型,多用木头制成。

保佑:迷信的人称神力的保护和扶助。

慈悲:慈善和怜悯。

打发:派(出去)。

别墅:在市郊或风景区建造的供休养用的园林住宅。

捉弄:对别人开玩笑或使别人为难。

祷告:教徒或迷信的人向天、神求助。

抽噎:抽吸鼻子,低声哭泣的样子。

卢布:俄国货币单位的名称。

醉醺醺:形容喝醉了酒的样子。

四、听教师朗读课文,疏通文章的内容

1.边听边想:课文写了凡卡的什么事?

(课文主要写了凡卡给爷爷写信的事。)

2.理清文章的脉络。

以信为线索,课文讲了哪几部分内容?你能试着给课文分段吗?

3.学生汇报分段情况,教师小结。

全文共21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信前。圣诞节前夜,凡卡趁老板做礼拜的机会,偷偷地准备写信。

第二部分(第3?15自然段):写信中。凡卡写信的内容及联想。

第三部分(第16?21自然段):写信后。凡卡写信封、寄信和寄信后所做的梦。

教师提问:大家能说说分段的依据吗?

(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分段的。)

五、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最令你感动的地方多读几遍。

第二课时

一、探寻写作思路,整体感知

1.回忆:《凡卡》一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课文主要写了凡卡给爷爷写信的事。是按准备写信——写信——写信后的顺序写的。)

2.围绕这件事,你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质疑。

(1)凡卡写信的内容是什么?

(2)凡卡是怎么给爷爷写信的?

(3)凡卡为什么给爷爷写信,希望爷爷带他回村子?

(4)凡卡写的这封信,爷爷能收得到吗?为什么?

3.默读课文,找找哪里是作者的叙述?哪里是凡卡写信的内容?哪里是写凡卡在写信中所想到的?

二、从信中了解凡卡的生活,体会情感

1.默读凡卡写信的内容,想想凡卡在信中写了什么?

提示:可根据“他写道”、“接着写下去”、“他继续写道”、“凡卡接着写道”分层来理解信的内容。

2.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第一层:凡卡思念爷爷;第二层:凡卡在鞋铺受尽折磨;第三层:凡卡受不住了;第四层:凡卡再次哀求爷爷带他回乡下及他对村里人的问候。〕

3.了解凡卡的悲惨生活。

(1)默读“凡卡在鞋铺受尽折磨”一层,你有什么问题?

①凡卡在鞋铺里受到了怎样的折磨?

②凡卡为什么会受到折磨?

(2)自由朗读有关的内容,你对哪个问题感兴趣,就研究哪个问题。边读边做标记。

(3)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作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写了凡卡学徒生活的艰辛:

①挨打:被老板揪着头发,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打;老板娘用鱼嘴戳他的脸,就因为凡卡收拾鱼“从尾巴上弄起”②挨饿:吃的“简直没有”;③挨冻,而且睡不好。

从这些地方可以体会到凡卡学徒生活的艰辛,命运的悲惨,以及当时社会的黑暗。

(4)朗读指导。

一个九岁的孩子担负这么重的劳动,遭受这么多的折磨,怎么忍受得了呢?该怎么朗读呢?

三、从凡卡的心情中了解凡卡的生活,体会感情

四、感情朗读,深化理解

老师引读,……凡卡向爷爷诉苦,请求爷爷带他回村……请一位同学读,从他的朗读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凡卡孤苦无依,受尽折磨,迫切希望离开这里。)

五、研讨本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1.学生讨论。

2.交流汇报。

(1)两段回忆是本文的插叙。这两段回忆跟凡卡的学徒生活起了对比、反衬作用。

(2)文章细节描写很突。在文中找一找细节描写的句子,读自己的体会。

(凡卡倾诉自己怎样挨打、挨饿、挨冻、怎样受折磨、三顿饭吃什么都一一写到了。在回忆爷爷守夜时,爷爷是什么样的,怎样守夜、两条狗怎样跟着,砍圣诞树的山林、枞树等细节描写,使人读了仿佛看见了当时的情景,给人留下了鲜明的印象,深刻感人。) (3)文章还有哪些特点?找自己喜欢的语句,说说为什么喜欢。

六、从凡卡的联想中了解凡卡的生活,体会情感

1.请学生读凡卡的联想,围绕凡卡的联想,提几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凡卡联想起什么事?为什么会想起这些?

2.自由朗读,在书中寻找答案。

七、升华感悟

同学们,本课的学习结束了,小凡卡的形象却还清晰地浮现在我们眼前,再想一想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我们都深深地为他们的不幸遭遇而感到难过。老师只想对你们说:珍惜现在!珍惜今天!

教学反思

1.交流写作背景为学习本文奠定基础。

《凡卡》一文写于1886年,当时正是沙皇统治最黑暗的时期,作品所写的时代和学生有一定的距离,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开课时通过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关于作者和写作背景的交流,奠定了学习课文的基础,进行交流之后,就拉近了读者与作者、作品之间的距离,降低了学习难度。

2.长文短教,直奔重点。

课文结构复杂,为了实现长文短教,化难为易,教学中采用扣主线、弃枝叶的方法,确定教学的重点。抓住信的内容以及凡卡向爷爷呼救的重点内容,体会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在重点段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自读这部分内容,然后抓住课文的重点语句“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展开教学,引导学生从信中找凡卡生活得连狗都不如的原因,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示相关句子,读中理解,进而体会凡卡的非人生活。教学中我还注意启发学生想象。如:凡卡还受了哪些折磨?另外,凡卡向爷爷呼救的内容,我借助反复的朗读,引导学生进入语言描绘的感情氛围,体验作者的内心世界,达到情感的贯通。

3.不足之处。

课算是上完了,但给我的反思也很大,教研室倡导“半小时课堂”的教学理念,而在我的这堂课中没有体现来,所以高效课堂就谈不上了,回顾自己的整个教学过程,发现这堂课有些教学环节不够精简,如:“读准故事中的外国人名,并了解是什么角色”这个环节,可以把人名一齐示,这样给学生想象的空间更大些,也会节省不少时间;其次,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读准词语),我可能太高估学生预习的成效了,以至于朗读词语时现了几次错误,为正音耽搁了时间,预习的习惯还要进一步加强指导!最后,在重点段教学时,老师唯恐学生理解的不到位,有些地方或许讲的多了,花的时间也多了。

如果这几个环节能精简,那留给学生作业的时间就有了,看来,作为语文老师,还是要像数学老师那样少讲!叶老也曾说:语文课并不是你老师讲的多就是上得好的!”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集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和教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基本结构: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六个专题,依次是:人生感悟,民风民俗,深深的怀念,外国名篇名著,科学精神,难忘小学生活。在六组教材之后,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提供了10首供学生读背的古诗词。在教材的最后,还安排了“综合复习”,为教师准备了9篇复习材料以供期末复习时使用。 本册教材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六组“难忘小学生活”。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本册教材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21篇,其中精读课文10篇,略读课文11篇。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课例包括4--5篇课文。每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安排“资料袋”三次,安排“阅读链接”五次。“口语交际·习作”依然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在有的单元中提供多个角度供教师和学生选择。“回顾·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平台”“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成语故事”“趣味语文”“课外书屋”穿插安排。其中,“趣味语文”“成语故事”各安排了两次,“课外书屋”安排了一次。 本册要求会写80个字。为便于复习检测生字和积累词语,在每组课文之后安排了“词语盘点”栏目。其中,“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是精读课文里的,由会写的字组成,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中的词语,有的是精读课文里的,有的是略读课文里的,只要求识记,不要求书写。 二、新课标的要求: 教学改革中要求重视课堂教学环节,要求教师在备、教、改、导、考、析等教学环节下功夫,加大力度,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和学科竞赛辅导。在教学方法上,对不同课题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分层次,分类别训练,在预习、课堂活动、课后练习、检测中,围绕趣学、乐学、学会、会学创设学生全身心参与。让学生在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发展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奉行“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要得法”的理念。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写简单的记事作文、想象作文、简单的读书笔记、关于自己的事。在阅读中学习一些读写方法: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读课文时能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继续学习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在阅读中能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

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题带答案

2020年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题 姓名:学号:分数: 一、读拼音,结合语境写词语。(9分) 二、填空。(5分) 1.“惯”字的第四笔是;“宵”字的部首是。(2分) 2.“瞅”是表示“看”的字,像这样的字我还能写两个: 、。(1分) 3.“专心致志”的意思是一心一意,集中精神。它的近义词有、等。(2分) 三、选择。(1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元旦.(dàn) 书籍.(jí) 亲吻.(wěn) 含情脉.脉(mò) B.汤匙.(chí) 坚劲.(jìng) 花圃.(pǔ) 锲.而不舍(qì) C.徘徊.(huái) 干脆.(cuì) 酸碱.(xián) 烈火焚.烧(fén) D.聊.天(liáo) 挪.移(ná) 目标.(biāo) 阳光明媚.(mèi)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这些灯笼上的采绘 ..精彩。 ..故事分外 B.我依偎 ..的时光。 ..在妈妈的怀里,心里想着那无可挽回 C.为了防御 ..,鲁滨逊想了很多办法。 ..野兽的侵袭 D.科学家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 ..。 ....的现象中得到灵感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用的一切……好在新年时显出万物复苏 ....的气象。 B.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 ....。 C.母亲买菜回来却又翻箱倒柜 ....忙开了。 D.只要你见微知著 ....,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

4.在下面句子的横线处填上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选择什么样的朋友,你就有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有什么样的前途。,选择朋友一定要慎重,这往往关系一时, 关系一生。 A.但是不但而且 B.可是尽管还是 C.所以虽然可是 D.因此不仅而且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中的“屠苏”指一种酒。 B.“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汉乐府《长歌行》。 C.“锲而不舍”这个成语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D.《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他还写过《百万英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老人与海》等。 四、句子练习。(9分) 1.仿照例句,描绘你最喜欢的一个人的外貌。(3分) 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 2.发挥想象,仿写句子。(2分) 例: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高兴的心情) 校园里空无一人, 。(安静的环境) 3.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4分) 孔子三十多岁左右就从事教育事业,他时常为能培育和培养出优秀弟子而感到安慰。他还常常以谦虚严谨、知难而退的态度鼓励弟子勤奋好学。 五、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9分) 1.我们热爱古诗词,因为它们早已融入我们的生活中。寒食节到来,想到“春城无处不飞花, ”;七夕节让我们感受到“,脉脉不得语”的意境。遇到艰难坎坷,我们想到《竹石》中的“千磨万击还坚劲, ”;遇到老年人哀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们可以借用苏轼的《浣溪沙》中的“谁道人生无再少? ! ”劝慰他。(4分) 2.本学期,我们认识了《北京的春节》的作者;大致了解了丹尼尔·笛福的名著《》;我们从《匆匆》中明白了要,不能虚度此生;从《十六年前的回忆》中认识了革命信仰坚定的;我们从《》中学到了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的写法。(5分) 六、课内阅读我最棒。(12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1.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句中把比作和。(4分)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句子。(4分) “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其中的“赤裸裸来到这世界”指,“赤裸裸地回去”指。 3.文段最后一句话体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3分) 4.写一条表达珍惜时间的格言或警句。(1分) 七、课外阅读我能行。(11分) 天净沙·秋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集完整版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集完整版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集_完整版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和教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基本结构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六个专题依次是人生感悟民风民俗深深的怀念外国名篇名著科学精神难忘小学生活在六组教材之后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提供了10首供学生读背的古诗词在教材的最后还安排了综合复习为教师准备了9篇复习材料以供期末复习时使用本册教材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六组难忘小学生活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本册教材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21篇其中精读课文10篇略读课文11篇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课例包括4--5篇课文每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安排资料袋三次安排阅读链接五次口语交际·习作依然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在有的单元中提供多个角度供教师和学生选择回顾·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平台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成语故事趣味语文课外书屋穿插安排其中趣味语文成语故事各安排了两次课外书屋安排了一次本册要求会写80个字为便于复习检测生字和积累词语在每组课文之后安排了词语盘点栏目其中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是精读课文里的由会写的字组

成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中的词语有的是精读课文里的有的是略读课文里的只要求识 记不要求书写二新课标的要求教学改革中要求重视课堂教学环节要求教师在备教改导考析等教学环节下功夫加大力度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和学科竞赛辅导在教学方法上对不同课题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分层次分类别训练在预习课堂活动课后练习检测中围绕趣学乐学学会会学创设学生全身心参与让学生在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发展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奉行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要得法的理念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写简单的记事作文想象作文简单的读书笔记关于自己的事在阅读中学习一些读写方法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读课文时能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继续学习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在阅读中能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2难点学习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会读诗歌初步掌握阅读方法了解诗歌的语言特点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通过了解自我阅读报刊书籍及采访等途径小结自己的小学生活和成长足迹能够写简单学会活动总结四需注意的问题1要全面了解学生还可能存在哪些语文学习的问题1语文学习的兴趣开始减弱上语文课课外阅读和进行语文活动的积极性不高2基础知识不够扎实书面语言问题较多3有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欠缺胆小很少当众发言2教师的教学要不断地进行反思与总结学生的上述情况哪些是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姓名:分数: 一、基础知识(33分) (一)、给下面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将错误的划去。(3分) 模(mú mó)糊分(fēn fèn)量应和(héhè)埋没(méi mò)启发(fāfà)喷(pēn pèn)发(二)、看拼音写词语。(8分) yāo xíe miǎo shìyùn c áng wǎn zhuǎn ()()()() jiēzhǒng mó jiān bǎo jīng fēng shuān ()( ) (三)、选择合适的答案。6分 1、下列词组中搭配不当的一组词是() A.沉重的打击沉重的心情沉重的负担 B.沉痛的心情沉痛的教训沉痛的脚步 C.苍茫的夜色苍茫的大地苍茫的天空 2.“答应了别人的事就要守信用”与这句话意思不一样的是() A.答应别人的事能不守信用吗? B.答应别人的事非守信用不可! C.答应别人的事非守信用不可吗? D.答应别人的事不能不守信用。

3、“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要不,我就要死了!这一段话应读出的语气是() A、请求B、强求C、哀求 4、从下列各组句子中选出意思差别最大的一组是() A、我不知道那个人是不是他的哥哥。/ 我怎能知道那个人是不是他的哥哥呢? B、雨来宁可牺牲,也不向敌人屈服。/ 雨来或者牺牲自己,或者向敌人屈服。 C、他的话完全没有错。/ 他的话不可能不对。 5、“却” 应查大写字母(),它的读音是()。“却”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后退;②推辞,拒绝;③去,掉;④表示转折。“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却”应选第()种解释,“好意难却”中的“却”应选第()种解释。 (四)、积累与运用(16分) 1、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每项写出2个来,你一定能行!(6分) 欢()鼓舞喜出()外()直气壮 高()远瞩口若()河千头万() 2、(1)写出自历史或寓言故事的成语:() () (2)写出带有动物名称的成语:()()(3)写出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成语:() () 3、在括号里填上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组成成语。(3分) ()辕()辙前()后() ()征()战()倒()歪 ()因()果头()脚() 4、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3分)

小学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1、要求会写80个字,指导学生注意笔顺,安排好字的各个部件 及间架结构,把字写得端正。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 住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表达效 果。 4、在阅读中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能抓住 关键词句深入理解课文,积极主动积累语言。 5、在习作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 素材,乐于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下来,同时,培养学生的修改习作 的能力。 6、在综合性学习中,把握材料的学习要求,开展好活动,会写临别赔言, 简单的倡议书,建议书和演讲稿,能在教师的帮助下与同学一起组织, 策划联欢活动。 教学重点: 1、加强朗读指导与训练,加快默读速度和边读边思考训练。 2、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自主学习和 探究,培养学生自主读书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交际水平和习作能力,培养学生良好语言习惯和习作的 能力 教学难点: 1、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2、培养学生习作兴趣,乐于习作。 教学时数:103课时 课时安排:1、第一组………………………………………….13课时 2、第二组………………………………………….10课时 3、第三组………………………………………….11课时 4、第四组………………………………………….11课时 5、第五且………………………………………….11课时 6、第六组…………………………………………..7课时 7、总复习………………………………………….40课时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题(完整)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题(完整) (时间:60分钟满分:100) 班级:姓名:分数: 一、看拼音,写词语。 dèng yǎn qià hǎo dàn sh ēng yuán zhù jiē duàn shí yán jūn fáyán jùn 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1.入场券.(juàn quàn)2.追悼.(dào diào)3.菜畦.(píqí) 4.蹿.上来(cuàn cuān)5.劲.挺(jìn jìng)6.闺.女(guīgūn)7.伽.蓝(qiéjiā)8.戛.然而止(jiágá) 三、先比一比,再各组两个词语写下来。 框(_________)峻(_________)蝉(_________)债(_________) 眶(_________)竣(_________)婵(_________)绩(_________) 四、请将下列成语补全。 (____)地制宜前车之(____)(____)类旁通 风(____)雨顺斤斤计(____)情不自(____) 恰如其(____)随声附(____)水(____)船高 妄自(____)薄 五、请你把关联词送到合适的句子中,再任选一组关联词造句 既……又……即使……也…… 因为……所以……所以……是因为……无论……都…… 1.________说你今天留下了遗憾,________你来迟了,没有听到《月光奏鸣曲》的现场演奏。 2.蒙娜丽莎的微笑________让人感觉得到舒畅温柔,________让人感觉得到略含哀伤。 3.________多么远的剧场,________演出到多晚,我________场场必到,直到演出结束。 4.________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普及了电脑,人们________不能丢弃用笔书写。 六、按要求该写句子。 1.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游行队伍走出会场。(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渔夫问安娜:“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汹涌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________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________和________之情。 2.《______》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全诗借助朝露易逝、花草易萎、百川归海等自然现象警示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日暮___________,轻烟____________。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教案 回忆往事

第六单元 1.了解活动主题,制订和交流活动计划。 2.用多种形式表达对老师、同学和母校的依依不舍之情,并立下美好的志向。 3.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及处理信息的能力。 -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教师:六年间,我们聆听着老师的教诲,与同学一起学习、劳动、游戏,共同度过了快乐的小学生活。今天就让我们的思绪尽情驰骋,从记忆中搜寻最让你感动的情景,重拾当初的感觉。这次的综合性学习,就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难忘的小学生活。 2.播放歌曲《友谊地久天长》,引导学生回忆六年来在校园与老师和同学相处的点点滴滴。听完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 3.导读:六年的时光,最大的变化就是你们成长了,一路走来,我们留下了许多足迹,如何把这些足迹记录下来呢?让我们读读课本给我们的活动建议吧。 二、了解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 1.畅谈自己的成长故事。 2.写写难忘的人和事。 3.阅读材料里的文章。 4.制作班级纪念册。 三、合作讨论,制订活动计划。 1.教师引语:在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之前,要做好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制订活动计划。在制订计划时有哪些要求? 2.学生汇报制订活动计划的要求。教师强调: (1)自由组成小组。 (2)讨论活动内容。 (3)制订活动计划。 (4)活动计划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 (5)活动成果展示。 3.指名反馈。 (1)说一说自己的成长故事。 (2)写一写自己难忘的人和事。 4.小结:母校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我们在这里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小学时光匆匆而过, 在即将毕业之际,同学们一定想把美好的小学生活留在记忆里,那就让我们设计一本成长纪念册吧!

四、明确方向。 1.成长的故事可以是哪些事呢? 2.教师小结:只要是发生在你们成长阶段的事情都可以,例如: 第一次…… 学会了…… 高兴的或难过的事…… 五、群策群力。 组织学生认真阅读本次实践活动的提示语,共同讨论策划: 1.纪念册的内容可以有哪些?在纸上写出你想好的内容。(主要包括“成长的足迹”) 2.张贴学生写好的内容,集体分类整理。 3.不同的内容应该收集哪些材料?发挥每一个同学的聪明才智,确定栏目。 “成长的足迹”包括以下栏目: (1)我们的骄傲:获奖证书、成绩单、来自学校和老师的肯定及表扬信等。 (2)精彩的瞬间:学校生活的照片、师生或同学之间的合影等。 (3)我们的佳作:优秀习作、书法作品、美术作品等。 4.制作成长纪念册:关键在于计划要周密,分工要明确。谁负责封面设计,谁负责哪个主题,都要事先确定。教师要即时关注情况,督促、指导学生完成。班级纪念册完成后要展示,有条件的可以打印,发给同学和家长,也可以送给曾经任教的老师。 六、学习借鉴。 1.欣赏各种形式的作品,启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2.布置作业,提示学生注意制作成长纪念册时版面的形式美。 3.鼓励学生大胆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七、课堂小结。 童年是一首美好的诗,童年是一幅美丽的画,希望我们大家珍惜彼此的友情,牢记老师的谆谆教诲,好好学习,快乐成长! - 第二课时- 一、谈话揭题。 1.引语:你还记得曾经教过你的老师吗?你最尊敬的老师是谁?为什么? 常言道“师恩难忘”,今天我们要读的一篇文章是著名作家刘绍棠写的一篇回忆自己启蒙老师的文章。(读课题《老师领进门》)你觉得课题的重点词应是哪个词? 2.这么赫赫有名的作家却一直念念不忘自己的启蒙老师——田老师。大家想象一下那该是一位怎样的老师?他又把作者领进了什么样的大门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 二、学习《老师领进门》。 1.首先让我们认识一下田老师,看看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可以直接用课文中的词语,也可以自己概括。 (小结:口才好,文笔好;桃李满门;善讲故事;谦虚;很有教学方法。) 2.田老师把“我”领进了什么门? (启发引导:文中的“我”是一位作家,可见田老师把“我”领进的是文学创作之门。) 3.你对文末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这句话怎样理解? (作者用格言式的语句,说明了教育对人的巨大影响,感谢老师对自己的启蒙教育。) 4.能说说你的启蒙老师吗? 三、学习《作文上的红双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 出国留学网为各位六年级语文老师搜集整理的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欢迎阅读与借鉴。 学海无涯苦作舟,这是我们读书的诀窍,而老师对我们教育上的陪伴,则像是咖啡的伴侣。在毕业之际,应该好好谢谢我们的老师。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谢师宴请柬范本2020”,仅 2020-07-20 在朋友圈发早安语,愿大家都是有新的一天,新的开始,新的幸福等待着你。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朋友圈早安短语”,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朋友圈早安短语(一)1.凡尘俗世, 2020-07-18 早安的问候送给客户,愿客户新的一天有新的开始,新的气象。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给客户微信早安短语”,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给客户微信早安短语(一)1.愿我的祝福,如 2020-07-18 问候一声早安,希望美好的一天属于每一个人。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早安短语”,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早安短语(一)1.睁开迷人的双眼,看白云片片;舒展美丽的笑脸,听流 2020-07-18 考上大学啦?恭喜啊!多年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欢喜一下,向更美好的明天迈进吧!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恭喜别人考上大学祝福句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恭喜别人考上 2020-07-18 转眼,六年期上学期期末考试已落下帷幕。朋友,以下是由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2019-01-19 充实而又忙碌的六年级上学期就这样结束了。朋友,以下是由小编为大家精心带来的“六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卷含答案(人教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六年级上学期

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题(完整)

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题(完整) (时间:60分钟满分:100) 班级:姓名:分数: 一、读拼音,写词语。 wèi jùliáo tiān qī c ǎn yàn huìjìmò shūjízhàlán kòng zhìdài kuǎn tiāo ti 二、一锤定音(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画出)。 畏.惧(wéi wèi) 桅.杆(wěi wéi) 停泊.(pōbó) 野蛮.(mán màn) 简陋.(lòu nòu) 寂.寞(shū jì) 三、比一比,再组词。 慎(______)脱(______)而(______)权(______)提(______) 桂(______)孜(______)不(______)徒(______)浇(______) 四、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天(____)海角得(____)扬扬无(____)于事头晕(____)弦 焉知(____)福聚精(____)神乌(____)之众垂头(____)气 1.鲁滨逊喜欢航海和冒险,到过世界上的很多地方,他希望走遍____________。 2.现在我要开始过一种世界上___________的忧郁而寂寞的生活了。五、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 即使……也如果……就 尽管……也不是……而是 1.(_____)一根极细的电线,它(_____)能灵巧地避开。 2.蝙蝠在夜里飞行,靠的(_____)眼睛,(_____)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3. (_____)感到疲劳,它(_____)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 4.(_____)如此,普罗米修斯(_____)不向宙斯屈服。 六、按要求写句子。 1.一群偌大的蝶娥闯进孩子们狭小的房间。 缩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六年的小学时光转眼间飞快地过去。(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3.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不愿意和她亲近呢? 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生命是一朵花,就要绽放出绚丽的色彩。(仿写句子) 假如生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就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根据课文理解填空。 1.《北京的春节》的作者是现代著名作家_____原名________。文章以________为顺序,细致地描写了老北京春节的一系列________,重点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这几天,反映出老北京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愿。 2.《腊八粥》是作家________的作品,写出了一家人__________的亲情,表现出作者对普通百姓生活的_______和对家庭亲情的_______。 3.《迢迢牵牛星》选自___________。此诗借民间传说中______、______(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而不得会面的悲剧,抒发了女子___________之情,写出了人间夫妻不得团聚的______。 4.《十五夜望月》是唐代诗人______的诗作。全诗前两句______,后两句抒发了诗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带答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25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5分) kū ténɡjié rán cán bào róu cuōdàn sheng () () () () () 二、选择题。(单选,请将正确答案对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是哪一项?() A.粗犷.(kuàng) B.惩.罚(chěng) C.埋.怨(mái) D.糊.弄(hù) 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是哪一项?() A.神彩奕奕B.蜂拥而致C.天涯海角D.独出心载3.“髃”的读音可能与下列哪个字相同或相近?() A.髅B.髂C.遇D.髁 4.“殍”的意思最可能与什么有关?() A.饿死B.漂浮C.游荡D.下降 5.下面词语中的“载”与“怨声载道”的“载”意思相近的是() A.载誉而归B.风雪载途C.三年五载D.载歌载舞6.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的语文老师知识渊博,在课堂上经常夸夸其谈 ....。 B.新年到了,超市里的商品鳞次栉比 ....。 C.小明语重心长 ....地对我说:“你怎么迟到啦?” D.放映厅里座无虚席 ....,观众都沉浸在电影精彩的情节当中。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班上,作文和写字算是我的《强项》了。 B.“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人们说。 C.“差生?”王老师摇摇头:“谁说你是差生?” D.秋天的天马山真美啊? 8.下列画横线的词语在句中感情色彩没有变化的一项是() A.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B.“猜猜这是什么?”弟弟眼里闪着狡黠的光芒,可爱极了。 C.我喜欢“海上日出”这一奇观,沦陷在它壮观的美景中。 D.我小时候身体弱,不能跟那帮野蛮的孩子一块玩。 9.根据下列诗句的内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②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1、要求会写80个字,指导学生注意笔顺,安排好字的各个部件 及间架结构,把字写得端正。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 住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表达效 果。 4、在阅读中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能抓住 关键词句深入理解课文,积极主动积累语言。 5、在习作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 素材,乐于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下来,同时,培养学生的修改习作 的能力。 6、在综合性学习中,把握材料的学习要求,开展好活动,会写临别赔言, 简单的倡议书,建议书和演讲稿,能在教师的帮助下与同学一起组织, 策划联欢活动。 教学重点: 1、加强朗读指导与训练,加快默读速度和边读边思考训练。 2、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自主学习和 探究,培养学生自主读书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交际水平和习作能力,培养学生良好语言习惯和习作的 能力 教学难点: 1、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2、培养学生习作兴趣,乐于习作。 教学时数:103课时 课时安排:1、第一组………………………………………….13课时 2、第二组………………………………………….10课时 3、第三组………………………………………….11课时 4、第四组………………………………………….11课时 5、第五且………………………………………….11课时 6、第六组…………………………………………..7课时 7、总复习………………………………………….40课时

【精品】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课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写“醋、饺”等15个字,会写“腊月、展览”等35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教学重难点】 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了解详写、略写的好处。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说说理由。(唤起学生对春节时热闹喜庆气氛的回忆。) 2.板书课题,交流作者信息。 3.导入新课: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儿”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朗读课文,小组内合作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正.(zhēng)月掺和 ..(chān huo) 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醋、宵、戚、骆、驼、浒”,并且在黑板上的方格中示范。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说一说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老北京过春节的情景。) 2.再默读课文,想一想:按照老规矩,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的?自读课文,然后小组讨论,完成下表。

时间风俗习惯腊月初八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腊月初九到腊月二十二孩子:买杂拌儿,买爆竹,买各种玩意儿大人:预备过年的物品 续表 时间风俗习惯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放鞭炮,吃糖 过了二十三大扫除,把吃的预备充足 除夕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灯火通宵,放鞭炮,吃团圆饭,守岁元旦 (旧时指农 历 正月初一) 铺户关门,男人拜年,女人待客,小孩逛庙会 正月初六多数铺户开张,伙计们可以轮流去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 元宵节看花灯,小孩放花炮,吃元宵 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3.学生汇报。 4.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直到正月十九才结束。本文都提到了哪些日子?哪些日子写得详细呢?再讨论一下这样写的好处。 (本文提到的日子有: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元旦<正月初一>、正月初六、元宵节、正月十九等。详细写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元旦<正月初一>、元宵节。这样写的好处:重点突出、详略得当、主次分明,能够使读者对北京人过春节的风俗习惯有更深刻的了解。) 四、交流探讨,感受年味。 1.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北京人过得是这样热闹、开心,文章字里行间都弥漫着浓浓的年味。选择春节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日子,反复读一读,说说能品出年的什么味道,在空白处做批注。 2.小组内交流,说一说自己喜欢的节日活动或印象最深的部分。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题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题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读拼音,写词语。(10分) cǎi hóng mǎ tíshāo wēi yōu jì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èn zhuōxǐ quèxiū sèwán p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比一比,再组词。(10分) 裁(______)蹲(______)惧(______)纳(______) 栽(______)尊(______)沮(______)呐(______) 三、把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15分) 民不(____)(____)生灵(____)(____)(____)(____)遍野(____)(____)失所太平(____)(____)(____)(____)乐业路不(____)(____)夜不(____)(____)(____)(____)多端(___)心(____)血(____)(____)难鸣饮水(____)(____) 四、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10分) 除了……还有……因为……所以…… 不管……还……如果……就…… 1. ()猴子知道水手们拿它取乐,()它就更放肆起来。

2.在这次运动会上,()李华获得了冠军之外,()几名运动员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3.()董存瑞不去炸掉敌人的暗堡,我军()很难解放隆化城。 4.明天)下不下雨,我()是要把书送还给他的。 五、按要求写句子。(15分) (1)孙猴子坐天下—— _____________(补充歇后语) (2)兵马俑栩栩如生,神情各异。它的创造者具有很高的科学精神和艺术技巧。(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马蒂尼里抽噎着对我说:“那条蜥蜴是我放在你抽屉里的。”(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毛岸英同志原籍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人。(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成功喜欢不懈努力、勇往直前的人。(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溪流的两岸满是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20分) 听秦腔 音律是人类最纯洁、最迷人的一种语言。心中隐不去的音律中,有九华山寺院僧尼琅琅梵歌,有苏州园林翠鸟的婉转啁啾,有黄梅戏行云流水般的唱腔,有辉煌大厅里心旌摇动的交响乐曲。但似乎总还有另一种声音粗犷豪迈,盘旋在高天流云之间,它在春天里回荡,在冬雪中徘徊,它在欢乐时嘶吼,在忧伤时泣诉,它就是秦腔。 在城里的公园林下、出租车内,在乡下的田间地垄、牧羊坡上,人们都在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教案

六年级阅读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1倾听心灵的声音 2养花 教学要求:1懂得老铁匠要砸掉价值200万元紫砂壶的原因。 2理解宁静的心灵对人的作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养花的乐趣。 4欣赏老舍质朴的文风,感受生活的美好。 教学重点:1懂得老铁匠要砸掉价值200万元紫砂壶的原因。 2理解宁静的心灵对人的作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养花的乐趣。教学难点:1理解宁静的心灵对人的作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养花的乐趣,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二、学习《倾听心灵的声音》 1、阅读故事《倾听心灵的声音》,思考:老铁匠为什么愤然将自家家祖传的价值200万元的紫砂壶砸了? 2、请学生交流汇报。 3、找句子,体会人们知道他有价值连城的茶壶后他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理解“宁静的心灵”对人有什么作用? 指名说,然后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5完成229页实践体验。先独立完成,然后进行汇报。 三、学习《养花》 1默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认真读下列词语,并交流对带点词语的理解。 奇花异.草大雨倾.盆置.之不理三年五载.秉.烛夜游如此循.环 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介绍作者老舍。 5、默读课文,思考“如此循环”是什么意思?把课文中能具体说明“如此循环” 的一个句子画下来。 学生汇报,出示句子,朗读理解“如此循环”。 句子:我工作的时候,总是写一会儿就到院子里去看看,浇浇这棵,搬搬那盆,然后回到屋里再写一会儿,然后再出去。 6、自学:作者从养花中体会到的乐趣有哪些?用课文中的具体事例说一说 汇报时,结合具体的句子来说。 7、朗读全文,体会养花的乐趣。 板书设计:总:因爱花而养花 种易活花 怎样养花 养花分: 付出劳动既须劳动又长见识 共享成果 也有忧愁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备课 一、单元位置及主题分析: 本单元在本册的第一组,专题为“人生感悟”,选编的精读课文《文言文两则》、《匆匆》、《桃花心木》及略读课文《顶碗少年》《手指》这5篇课文。重在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是怎样感悟生活,获得人生启示的。 学习本组课文,要注意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在 把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运用。 二、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读写“挪移、蒸融、优雅、游丝、、幸而、考验、转化、锻炼、语重心长、勃勃生机”等18个词语。读读记记“哲理”、“英俊”等20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品析文中优美的语句,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4.感受课文朴实的语言中所蕴含的复杂的思想感情。 5.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 识。 三、本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课文重点难点 《文言文两 则》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文 章内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 诵课文。 能感悟到文中蕴含的道理。 《匆匆》品析文中优美的语句,感悟作者的 表达方法。 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 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 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桃花心木》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作者的 表达方法。 感悟课文借种树喻育人说 明的深刻道理,能联系生活 实际谈自己的体会。 《顶碗少年》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弄清顶碗 少年是如何面对失败,坚持表演。 领悟作者看表演时受到的 启示 《手指》 理解五个手指有什么特点,感 悟及作者的表达方法。 领悟其中的道理。

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 1.看拼音写词语。 mèi lìbào yuàn nà hǎn pái huái ()()()() yúlè dǐyù liáo liànɡ ()()() 2.比较组词。 扰()拆()彻() 饶()折()切() 3.按课文内容填空。 (1)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________________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 ___________________。” 4.选词填空。 精确精湛虽然……但是因为……所以 (1)世纪宝鼎造型古朴,工艺(),堪称实际杰作。 (2)()詹天佑设计了“人”字形线路,()火车上山容易多了。 5.修改病句。 (1)我们热切地愿望着2008年奥运会地的早日到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只要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就能战胜一切任何困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 (一)读课文片断,回答问题。 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璧交给了蔺相如。蔺 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 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 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秦王怕他真的把璧撞碎了,连忙说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图,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 (1)蔺相如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他的根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秦王怕他真的把璧撞碎了,连忙说一切都好商量”这句话,我们可以了解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段话,你佩服蔺相如吗?请用“____________ ”画出一处你感受最深的句子,谈谈你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读短文,回答问题。 老师的手 感恩节那天,有一位小学一年级的老师让班上同学画出他们感恩的东西。这些小孩多半来自贫苦家庭,所以她料想他们多半会画一桌丰盛的感恩节佳肴(yáo)。但看到道格拉斯的作品时,她惊讶不已,上面画了一只手! 这是谁的手?班上的同学都兴致勃勃地猜测:“这一定是赐给我们食物的上帝的手。”一个小孩说道:“是农夫的,他用这只手喂养了火鸡。”另一个小孩接着说。一阵猜测后,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