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控制标准

山东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控制标准

山东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控制标准
山东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控制标准

山东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控制标准

一、城镇和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规划控制指标

人均绿地面积:批绿地与常住人口的比值

道路宽度:指道路红线的宽度。

快速路:若承担有其他城市交通功能时,道路宽度可适当增加。

人口超过200万的城市调整系数不得超过1.5;

人口在200万以内的城市调整系数不得超过1.2。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指公共绿地与常住人口的比值。

3

、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规划控制指标

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新建宅基地面积限额: (一)城市郊区及乡(镇)所在地,每户面积不得超过166m 2;

(二)平原地区的村庄,每户面积不得超过200m 2。村庄建在盐碱地、荒滩地上的,可适当放宽,但最多不得超过266m 2;

(三)山地丘陵区,村址在平原上,每户面积133m 2;在山坡薄地上的,每户面积可适当放宽,但最多不得超过266m 2。人均耕地面积666m 2以下的,每户宅基地面积可

B 指济南、淄博、潍坊、东营、日照、泰安、莱芜、济宁市;

C 指德州、滨州、聊城、菏泽、临沂、枣庄市。

二、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1、工业用地控制指标

1.1指标解释

(1)投资强度:项目用地范围内单位面积固定资产投资额。

计算公式:投资强度=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项目总用地面积

其中: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包括厂房、设备和地价款。

全省城市划分为7个类别。工业项目按照其行业类型和城市类别,不得低于规定的投资强度控制指标。

(2)容积率:项目用地范围内总建筑面积(包括地下建筑面积)与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计算公式: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

其中:当建筑物层高超过8米,在计算容积率时该层建筑面积加倍计算。

采用国土资源部规定的指标。工业项目按照其行业类型不得低于相应的指标值。

(3)建筑系数:项目用地范围内各种建、构筑物和堆场占地面积之和与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计算公式:建筑系数=(建筑物占地面积+构筑物占地面积+堆场用地面积)÷项目总用地面积x100%

工业项目的建筑系数一般不得低于35%。(工业流程或生产安全上有特殊要求的除外)。

(4)厂前区比例:项目用地范围内行政办公、生活服务设施占用土地面积或分摊土地面积与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计算公式:厂前区比例=行政办公、生活服务设施占用土地面积或分摊土地面积÷项目总用地面积x100%

工业项目的厂前区比例不得超过7%。

(5)绿地率:项目用范围内绿化占用土地面积与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计算公式:绿化占地面积÷项目总用地面积x100%

1.2、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投资强度控制指标

1.4全省城市类别划分

一类:济南市市中区济南市历下区济南市槐荫区济南市天桥区青岛市市南区青岛市市北区青岛市四方区青岛市崂山区青岛市李沧区。

二类:济南市历城区淄博市张店区潍坊市潍城区潍坊市奎文区烟台市芝罘区。

三类:青岛市黄岛区青岛市城阳区烟台市莱山区威海市环翠区济宁市市中区济宁市任城区泰安市泰山区泰安市岱岳区。

四类:聊城市东昌府区德州市德城区东营市东营区淄博市淄川区淄博市博山区淄博市临淄区淄博市周村区潍坊市寒亭区潍坊市坊子区烟台市福山区烟台市

牟平区龙口市莱州市荣城市文登市日照市东港区临沂市兰山区临沂市罗庄区临沂市河东区枣庄市市中区莱芜市莱城区滨州市滨城区菏泽市牡丹区胶州市即墨市寿光市招远市。

五类:济南市长清区章丘市平度市胶南市莱西市安丘市昌邑市青州市诸城市莱阳市蓬莱市乳山市枣庄市薛城区滕州市曲阜市兖州市邹城市新泰市肥城市莱芜市钢城区临清市东营市河口区高密市栖霞市海阳市长岛县。

六类:平阴县济阳县商河县阳谷县东阿县高唐县乐陵市禹城市陵县平原县齐河县临邑县恒台县高青县沂源县临朐县昌乐县莒县莒南县平邑县鱼台县金乡县嘉祥县泗水县梁山县宁阳县惠民县博兴县邹平县曹县东明县武城县垦利县利津县广饶县郯城县沂水县蒙阴县费县沂南县枣庄市峄城区枣庄市台儿庄区枣庄市山亭区微山县汶上县定陶县单县郓城县。

七类:莘县茌平县冠县夏津县宁津县庆云县五莲县苍山县临沭县东平县阳信县无棣县沾化县成武县巨野县鄄城县。

2.文教体卫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规模大的图书馆取下限。

(2)展览馆指标中,小型展览馆取下限,大型展览馆取上限。

(3)表中的千人建筑面积指该文化设施的服务人口数。

2.2教育设施用地控制指标

教育设施按照不同的教育阶段可分为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四个阶段。

2.2.1城市幼儿园生均用地面积指标

定,容积率依据《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第三册)中的数据进行测算。每班学生数按26~30人计。

2.2.2小学、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用地控制指标

加。

(2)位于城市中心地区的中小学校用地可适当减少,但生均用地不应低于表中指标的70%,运动场比重可适当降低,取值在35-40%。

(3)农村地区中小学校用地可适当增加,生均用地可按表中指标的1.1-1.4倍执行。

2.2.3普通高等院校建设用地控制指标

中的有关规定:普通高等院校所需用地应包括建设用地、体育设施建设用地和专用绿地三大项。

(2)根据目前高校规模和发展的预测,普通高等院校学生规模可分为小于5000人、5000-10000人、10000-20000人、大于20000人四个规模等级。

(3)上述指标以综合大学为标准,以《普通高等院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中规定

2.3医疗卫生设施用地控制指标

卫生防疫站人员编制:省级150~500人,地市级40~300人,县级20~100人。

2.4体育设施用地控制指标

3.商业金融、旅馆用地控制指标

3.1商业、金融用地控制指标

商业、金融设施类型较多,属于经营性用地,应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提高土地利用率。商业金融用地容积率≥1.2。

3.2旅馆用地控制指标

4.住宅用地控制指标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住宅按层数划分如下:低层住宅为一层至三层,多层住宅为四层至六层,中高层住宅为七层至九层,高层住宅为十层以上。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城市居住区用地是住宅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和公共绿地等四项用地的总称。其中,住宅用地为住宅建筑基底及其四周合理间距内的用地(含宅间绿地和宅间小路等)的总称。

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是每公顷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面积(万m2/hm);建筑面积毛密度也称容积率,是每公顷住区用地上拥有的各类建筑的建筑面积(万m2/hm2)

或以居住区总建筑面积(万m2)与居住区用地(万m2)的比值表示。

低层联排式住宅区: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0.8

多层住宅区(6层):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1.50

(5层):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1.40

高层住宅区: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2.00

混合型住宅区:按不同类型住宅建筑面积占住宅总建筑面积比例折算。

5.行政办公及写字楼用地控制指标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颁布施行的《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的规定:该建设标准适用于全国县级及以上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机关办公用房(简称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的新建工程。改建、扩建工程参照执行。

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包括:办公室用房、公共服务用房、设备用房和附属用房。具体内容如下:

办公室用房,指一般工作人员办公室和领导人员办公室:

公共服务用房,指会议室、接待室、档案室、文印室、资料室、收发室、计算机房、储藏室、卫生间、公勤人员用房、警卫用房等;

设备用房,指变配电室、水泵房、水箱间、锅炉房、电梯机房、制冷机房、通信机房等;

(1)当办公用房为高层建筑时,人均面积指标可采用使用面积指标控制;

(2)表中人均建筑面积指标未包括独立变配电室、锅炉房、食堂、汽车库、人防设施和警卫用房的面积;

(3)写字楼用地无法按照编制定员实施控制,故仅控制其容积率指标。

6.交通用地控制指标

6.1公路用地

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总体指标:指公路用地范围内的路基、桥涵、隧道、交叉、防护、沿线设施等用地面积,但不包括辅道、支线的用地面积。一般不得超过控制指标的规定。

公路等级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

地形类别分为:平原区、微丘区、山岭重丘区。

服务设施由服务区和停车区组成。服务设施的用地指标,应根据公路沿线城镇布局、道路通行能力等因素综合确定,一般不得超过控制指标的规定。

2

2

6.2铁路用地

按照《新建铁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1996)》的规定,铁路用地指标分为新建铁路工程、单项工程两个层次。每个层次的指标可以单独使用。就具体内容而言,分为新建铁路工程用地指标、区间正线用地指标、车站用地指标三个部分。

(1)新建铁路工程用地指标

新建铁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主要包括路基、桥涵、隧道、中间站、区段站、机务设备、车辆设备、给水排水、通信、信号、电力、电气化、房屋建筑、石渣场及苗圃等用地。一般不得超过控制指标的规定。

2

(2)区间正线用地指标

区间正线用地指标,由路基、护道、养路机械作业平台、排水设备、桥涵、隧道及通风设旄、防护设施、线路所、巡道工休息室、道口及看守房、大桥隧道的守护营房、给水所(含扬水和导水管道)、红外线测轴温设备、电力线路的杆塔、无人增音站、充气站(室)、改移道路、改河改沟、改移供电、通信线路及设施、取土袭、弃土堆等用地组成。

2

(3)车站用地指标

车站用地指标包括中间站、区段站、编组站三个部分。

①中间站用地指标包括车场(含客运设备、生产房屋、道路、给排水、杆塔)、货场、生活区、取弃土等用地。

2

②区段站用地指标包括车场(含客运设备、生产房屋、站修、道路、给排水、杆塔)、货场、机务段、车辆段、客车停留线、工务段、电务段、军供用地、水电段、建筑段、材料厂、供应段、车务段、生活区及电力牵引时的供电段、牵引变电所、接触网工区等电化用地。

2

③编组站用地指标包括车场(含站修、倒装设备、加冰设备、军供站、生产房屋、道路、给排水、杆塔)、机务段、车辆段、工务段、水电段、电务段、建筑段、洗刷所、生活区、进出站线路、电力牵引时还包括供电段、牵引变电所、接触网工区等电化用地。

2

(4)说明:本指标适用于新建1435mm标准轨距国家铁路工程项目。

建设类别:新建单线、双线铁路。

铁路等级:I、II、Ⅲ级国家铁路和I、II、Ⅲ级铁路专用线。

牵引种类包括电力、内燃机车。

车站分布单线站间距离为:平原10km、丘陵9km、山区8km,每4个区间设一个有货场的车站。双线站间距离为:平丘15km、山区20km;平丘每30km、山区每50km,设一个有货场的车站。

轨道类型:国家铁路:I级铁路重型、II级铁路次重型、Ⅲ级铁路轻型;铁路专用线:I、II、Ⅲ级。

地形等级:区间分为I、II、Ⅲ、Ⅳ、V级,车站分为平原(I)、丘陵(Ⅱ、Ⅲ)、山区(Ⅳ、V)三类。中间站按三类地形,区段站按平原、丘陵两类地形,编组站按平

原一类地形。

6.3海港用地

②表中不包括港内铁路调车场的占地面积。

6.3.3海港煤炭、矿石专业化泊位的陆域总占地面积控制指标

值采用插入法计取。

②上述表格中,不包括港内铁路调车场的占地

6.4民用航空运输机场用地

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建设用地主要包括:机场的飞行区,通信导航设施,航站综合区(包括生产辅助设施)、供油工程等的用地。

机场的飞行区用地包括升降带及其附属设旌、滑行道及目视助航灯光工程地段。根据跑道长度(一般为1600~4200米)的不同,一条跑道的升降带及其附属设施的用地控制指标为:71.4~159.8公顷;一条滑行道的用地控制指标为:5.64~40.92公顷。

航站综合区一般由机坪区和航站区组成。机坪区、航站区和生产及辅助设施区的

关于节约集约用地方法的研究

关于节约集约用地方法的研究 一、我国土地利用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时期,其表现为城市数量的不断增长、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城市人口的持续增长。然而,由于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占用了大量的耕地资源,造成耕地面积的锐减。同时,大多数城市的发展采用的是粗放式的外延扩张模式,盲目地扩大建设用地规模,忽视城市内部土地的集约利用。因此,无论是从保护耕地资源,还是从城市发展和城市土地合理利用的角度来看,城市土地的集约化利用都非常重要。 二、节约集约用地的含义 节约集约用地主要包括了三层含义,一是节约用地,就是各项建设都要尽量节省用地,千方百计地不占或少占耕地;二是集约用地,每宗建设用地必须提高投入产出的强度,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三是通过整合、置换和储备,合理安排土地投放的数量和节奏,改善建设用地结构、布局,挖掘用地潜力,提高土地配置和利用效率。 三、我国研究现状 随着我国相关研究的兴起,学者们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探讨了城土地资源合理配置问题,构建了基于市场机制、政府调控机制和公众参与机制的城市土地资源集化配置模式,指出土地置换是实现土地集约利用的重要手段,并对产业用地置换做了初步研究。同时立足我国城市化迅速发展的实际,探讨了城市化发展与土地集约利用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城市化的不同阶段,土地利用集约化的类型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一般现为从劳动力资本型集约到资本技术型集约,再到结构型集约,最后随着城市土地利用空间形态城乡融合,土地利用表现为更高层次的生态型集约的发展过程。部分学者引入城市可持续发理论,探讨城市士地可持续利用与集约利用关系,研究指出,可持续的土地利用发展观是城市土集约利用的指导思想与依据,城市土地利用既要求节约用地,追求士地产出效益,又要注重土地力的适度和可持续挖掘,应避免矫枉过正造成城市社会环境及生态环境的恶化。 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和客观性原则 指标的选择要以科学理论为依据。各类指标在反映土地可持续利用目标的实现程度上必须具有明确的意义。必须保证数据来源的准确性和处理方法的科学性。数据的取得应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基础,数据测定处理以及权重确定和指标聚合的方法必须标准规范。指标体系要能够全面反映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各个方面,能够充分揭示各类间接、直接不可持续的因素。从而达到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2、全面性和相对独立性原则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评价很难用一两个指标全面地反映出来,因此指标体系必须体现土地资源利用的生态、社会和经济三效益的统一,同时对其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估,从而保证评价的全面性和可信度。另外,指标体系内的各指

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问题及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7314244.html, 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问题及对策 作者:陈军 来源:《房地产导刊》2015年第02期 【摘要】本文以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及内涵为出发点,阐述了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的必要性,以及城市建设用地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以法律法规形式保障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以行政手段形式干预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以技术手段实现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以经济管理措施增强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等四个方面,对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的措施进行了分析探究,以期为提高建设用地的利用率,有效节约土地资源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问题;对策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土地资源相对短缺的问题日益显现,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中以建设用地的集约节约问题最为突出。因此,分析建设用地集约节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合适的应对策略,对于推动建设用地的高效利用,促进我国经济的平稳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及内涵 土地集约利用概念最早由经济学家李嘉图在其地租理论中所提出,是指在一定面积土地上,集中投入较多生产资料和生活劳动,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管理方法,从土地上获取高额产量与收入的一种农业经营方式。 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内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其概念的动态性与相对性。土地利用的水平受到不同地理条件与地域差异的影响,而不同历史阶段、土地利用技术、产业结构形式、人们价值观念和经济发展的水平等都可能对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造成影响。因此,衡量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水平需要以动态发展的观念,不能采用统一的标准,而是需要充分考虑率经济发展、用地功能和地域差异等因素。另一方面是其概念的目标性与特定性。土地集约节约利用需要将保持建设用地布局合理,保证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作为前提,保障人们的生活环境与生活秩序不因为建设用地的开发利用而受到不利影响。 2.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的必要性 2.1 解决经济发展与住房用地的有效途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随之而来的是土地资源需求日益加大,尤其是建设用地的需求更为迫切,以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我国人口数量也在逐年增加,住房所需用地需求明显增加,而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和不可再生的,为了满足经济发展与住房用地需求,只有寻找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的途径。

工业用地的集约利用与对策

工业用地的集约利用与对策 华庆海 (淮安市盱眙县国土资源局,淮安盱眙 211700) 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支撑,也是社会生产活动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我国人多地少,人地矛盾十分突出,“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也就很自然的成为我的基本国策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保护耕地与保障用地的矛盾越来越明显。去年3 月份国土资源部在全国开展了“保经济增长、保耕地红线”的“双保行动”,旨在平衡土地的供需矛盾。 目前,各地都在招商引资,大批工业项目亟待落户,工业用地矛盾凸显,要缓解这一矛盾,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刻领会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的意义,正确理解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的含义,大力探索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的思路和对策。 1 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的意义 人多地少是我的基本国情,实施集约用地是我们的必然选择。目前,经营性用地均采取招拍挂方式供地,土地利用效率和集约化程度相对较高。而工业项目用地由于种种原因,利用方式粗放、利用效率低下,加剧了土地供需矛盾。因此,加强工业项目用地管理,不断提高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程度,对缓解用地矛盾,节约土地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 工业用地集约利用可以进一步缓解用地供需矛盾。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是非农业建设用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工业项目建设用地占非农业建设用地的比例越来越高。因此,加强工业用地集约利用,可以减少用地需求,缓解用地供需矛盾。 1.2 工业用地集约利用可以减少土地闲置。 由于招商引资,各地对工业用地政策很优惠,工业用地价格比较低,导致好多企业多占多用、圈而不用,有些较大工业项目需分期建设,而在用地过程没有统筹规划,将本可分期实施的建设用地,一次性留用企业内部等等现象,造成了部分土地的闲置浪费。加强工业用地集约利用,企业就必须要加大对单位土地面积的投入,增加资金量,促使老企业主动放弃多占、占而不用、圈而未用的土地,新企业严格按照工业用地的相关指标用地,有效的减少土地的闲置。 1.3 工业用地集约利用可以改变落后的用地空间组织形式。 目前大部分工业项目用地基本上以传统独立式院落为主,且用地面积较大,厂房多数为一层(本可以采用多层标准厂房)。标准化厂房等先进的空间组织形式所占比例很低,土地空间未得到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加强工业用地集约利用,可以改变现有用地的空间组织形式,提高工业用地单位土地面积的利用率。 1.4 工业用地集约利用可以优化企业内部的用地结构。 目前好多工业企业内部的用地结构存在不合理现象,有的企业行政办公和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例过大,有些企业违规变相建造成套职工住宅、别墅以及宾馆、娱乐设施,有的企业绿地面积过大等等,极大地浪费有限的土地资源。加强工业用地集约利用,可以合理配置企业内部的土地利用方式,达到优化企业内部的用地结构的目的。 2 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的含义 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最早来自于李嘉图等古典经济学家在地租理论中对农业用地的研究,是指在一定面积土地上,集中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使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以求在较小面积土地上获取高额收入的一种农业经营方式。 工业用地集约利用则包括四个层面的涵义: 一是工业用地产出高效化,即不断增加对工业用地的投入,提高土地利用率及产出率,获得土地产出的最大化。

关于进一步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的意见(征求意见稿)

关于进一步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的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缓解建设用地供需矛盾,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现就进一步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提出以下意见: 一、强化土地规划管控作用,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一)加强土地总体规划管控。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保全市耕地总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减少。要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做好产业发展、城乡建设、基础设施布局、生态环境建设及人防综合防护体系建设等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逐步探索实行发展、城乡、土地等规划的“三规合一”、“多规融合”,突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性作用和对土地利用的管控作用。 (二)做好土地利用计划调控。进一步完善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实行差别化管理,进一步发挥计划指标的调控作用。按照“从严从紧”和“新增计划保重点、一般项目靠挖潜”的原则,依据各区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建设用地规模、供地率、土地节约集约程度等因素,下达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保障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等用地需求,保障节地型产业、

节地型城镇和节地型企业用地需求。将新增计划安排与闲置土地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挖潜利用相挂钩,实行配比使用,提高全市节约集约用地水平。 (三)严格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改和调整。在确保建设用地规模不突破、耕地和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新增建设用地布局更加合理的前提下,遵循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的原则,从严控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改和调整工作。同一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改,原则上二年一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调整,原则上每年一次。 二、严格建设用地使用标准,优化建设用地格局 (四)严格落实土地供应政策。严格执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限制用地项目目录》,禁止类项目严禁供地,限制类项目严格控制用地规模,鼓励类项目要节约集约用地。按照区域集中、产业聚集、开发集约的原则,引导工业项目在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落地建设;鼓励招商引资新上工业项目集中连片建设、集群发展,发挥土地集聚效应。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立项、规划、供地和施工等环节必须严格执行建设用地控制标准。 (五)严格工业用地使用标准。投资额低于5000万元或用地面积低于15亩的新建工业项目原则上不再单独供地,鼓励和引导企业通过租赁、购买多层标准厂房解决生产经营场所。对原出让或划拨的存量工业用地,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不改变原用途的前提下,经批准在原用地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工业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2019年修正)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 (2014年5月22日国土资源部令第61号公布根据2019年7月16日自然资源部第2次部务会议《自然资源部关于第一批废止和修改的部门规章的决定》修正)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提升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是指通过规模引导、布局优化、标准控制、市场配置、盘活利用等手段,达到节约土地、减量用地、提升用地强度、促进低效废弃地再利用、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各项行为与活动。 第三条土地管理和利用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坚持节约优先的原则,各项建设少占地、不占或者少占耕地,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二)坚持合理使用的原则,严控总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高效率;

(三)坚持市场配置的原则,妥善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四)坚持改革创新的原则,探索土地管理新机制,创新节约集约用地新模式。 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加强与发展改革、财政、环境保护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目标和政策措施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框架、相关规划和考核评价体系。 第五条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建立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开展节约集约用地活动,组织制定节地标准体系和相关标准规范,探索节约集约用地新机制,鼓励采用节约集约用地新技术和新模式,促进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 第六条在节约集约用地方面成效显著的市、县人民政府,由自然资源部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规模引导 第七条国家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建设用地的规模、布局、结构和时序安排,对建设用地实行总量控制。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约束性指标和分区管制规定不得突破。 下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得突破上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约束性指标。

全面实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几点建议

百度文库 全面实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几点建议 一、努力提高全社会对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重要性的认识,形成集约节约用地的良好氛围 深入开展土地基本国情和国策教育,加强土地管理法规和政策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生态环境中重要作用的认识,增强社会公众参与和监督意识,促进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为推行土地集约利用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和良好的舆论氛围。各地应结合实际情况,研究制定有关加强土地管理,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各项措施,在政策和资金上予以鼓励和支持,引导企业提高土地利用水平。推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范围广的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级政府必须负责本地区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工作,要组织专门机构进行指导,建立协调机制,各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明确分工和责任,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真正把节约集约用地落到实处。科学规划是节约集约用地的基本前提,也是发挥土地资源最大效益的有效手段。必须严格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强化土地规划管理、严格土地审批,引导科学合理用地。 二、进一步完善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法规政策,严查各种违法用地抓紧制定促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重点研究促进城镇建设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有关措施,以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办法。加大执法监察力度,对违法国家规定违法乱占滥用土地的违法行为进行严肃查处。积极组织开展清理闲置土地专项行动,加大对闲置、空闲和不按合同约定使用土地行为的处罚力度,针对不同情况采取停止办理用地手续、停止供地、停发土地证、高额罚款、收回土地等措施。对闲置、空闲和低效用地较大的地区,相应调整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扣减农地转用指标,暂缓办理土地审批,避免土地的再次闲置与浪费。 三、抓紧完善和严格执行节约集约用地标准,提高用地准入门槛,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最直接的手段 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改革开放以来的招商引资也一直以工业投资项目为重点,工业化程度提高很快,正在逐步成为“世界工厂”,工业用地在各类新增建设用中所占比例很大,因此工业企业节约集约用地的潜力也非常巨大。近年来国家在工业项目用地的投资强度和建筑用地比例、容积率等方面都制定了严格的标准,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得到明显提高,各地应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目标,详细制定各项建设用地标准,并以此作为建设用地项目审批的依

山东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控制标准[1]

山东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控制标准 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印制 二OO五年四月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做好《山东省禁止、限制供地项目目录》 和《山东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控制标准》 实施工作的通知 鲁政办发〔2005〕27号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省国土资源厅会同有关部门拟定的《山东省禁止、限制供地项目目录》和《山东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控制标准》已经省政府同意,请各级、各部门严格执行。为切实做好有关组织实施工作,确保集约用地、节约用地,现通知如下: 一、严格按照国家和我省产业政策供地。新增建设项目用地必须符合国家和我省产业政策,凡《山东省禁止、限制供地项目目录》禁止的项目,各级政府和国土资源部门一律不得受理项目用地申请,不得办理用地审批手续;列入限制范围内的项目,以及允许或鼓励发展的项目,应当按照国家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经投资主管部门审批、核准、备案后方可供地。建设用地安排优先保证国家和省重点项目、产业政策鼓励发展的项目、重大基础设施以及安康工程中低档次住房项目等。通过推进产业结构和用地结构的改善,大力提高我省土地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水平。 二、大力推进全省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提高。建设用地要严格控制增量,积极盘活存量,把节约、合理用地放在首位。国家级开发区土地投资强度一般不得低于240万元/亩。省级开发区土地投资强度,青岛、烟台、威海市辖区,一般不得低于200万元/亩;济南、淄博、潍坊、东营、泰安、莱芜、济宁、日照市辖区,一般不得低于160万元/亩;滨州、德州、聊城、菏泽、枣庄、临沂市辖区,一般不得低于100万元/亩。在各类开发区,固定资产投资小于500万元的项目,原则上不单独供地,可通过建设标准厂房解决经营场所。工业项目建筑容积极率一般不得低于0.6、建筑密度不低于35%、绿地率不高于15%、厂前区用地比例不高于7%。城乡规划和其他建设项目具体用地指标,应严格按《山东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控制标准》执行。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DB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 **** ***** 工程勘察标准地层层序划分方法规范 (征求意见稿) ******日发布 ******日实施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 工程勘察标准地层层序划分方法规范 (征求意见稿)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 主编单位: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 批准部门: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实施日期:******

关于发布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工程勘察标准地层层序划分方法规范》的通知 鲁[ ] 各***单位: 由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主编,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青岛岩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城乡建设勘察院、济南市勘察测绘研究院、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青岛市基础地理信息与遥感中心参编的《工程勘察标准地层层序划分方法规范》编号为****,业经审定通过,批准为山东省工程建设推荐性标准,现予以发布,自**年**月**日起实施。本标准由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负责具体内容的解释工作。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年**月**日

前言 本规范是根据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年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编制计划的要求,由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的。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对工程勘察标准地层层序划分方法的理论、原则和方法等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充分收集了山东省区域地质资料、工程勘察报告和相关研究成果,并认真总结了实践经验,为科学编制规范提供了依据。本规范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讨论、修改和完善,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有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基础资料整理、标准地层层序划分、标准地层层序成果等。 本规范由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建议寄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工程勘察标准地层层序划分方法规范》编委会办公室(地址:青岛市四方区山东路号,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邮箱:),以供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 主编单位: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 参编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青岛岩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省城乡建设勘察院 济南市勘察测绘研究院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青岛市基础地理信息与遥感中心 主要起草人:郑生春梅学彬贾信远王殿斌姜德鸿马连仲 樊祜传吕三和赵民吴邵芳刘玉勇王建华 刘红军王青松闫强刚陆晓燕刘胜梅胡振彪 主要审查人员:*** *** *** *** *** *** *** ***

节约集约用地专题分析讲义

节约和集约用地专题分析 第一部分市级专题研究总体要求和 审查要点 一、总体要求 根据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和推进土地利用方式根本转变的要求,围绕保障社会经济平稳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按照“内涵挖潜与外延扩大相结合、以内涵挖潜为主,合理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原则,研究和解决如何通过土地利用规划引导和控制土地的节约与集约利用,并从规模、结构、时序等方面,研究提出调控各业、各类用地的目标及政策建议。 二、审查要点 (一)分析建设用地基本情况与动态变化 (二)提出建设用地节约集约用地控制标准并在此基础上预测新增建设用地需求量 (三)评价各类存量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潜力,制定潜力释放方案 (四)统筹各业用地需求,研究提出统筹增量和存量用地的方案及各类新增建设占用耕地的控制方案 (五)研究提出促进土地集约和节约利用的可行性建议

第二部分县级专题分析主要内容和要求 专题分析基本思路: 为什么要进行节约集约用地分析?(w h y) 节约集约用地的内涵和基本要求是什么?(w h a t) 如何实现节约集约用地?(h o w) 主要内容和要求: 一、背景与意义(一)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中央和国家政策要求) 节约集约用地是党中央、国务院全面分析了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等基本国情和长远发展目标后做出的重大科学决策。 (二)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是加强土地参与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基本手段(宏观调控需要)中央把“地根”与“银根”一道当成宏观调控的二个重要闸门,要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参与宏观调控32号文要求把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作为土地参与宏观调控的切入点,突破口,要把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作为现阶段土地参与宏观调控的主要决策依据。(三)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是缓解土地供需矛盾、保障新时期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必然选择(现实需要) 近年来呈现为城镇、工矿、基础设施、村镇等各类建设用地全面扩张的态势;发展的成本巨大,社会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压

《关于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指导意见》

《关于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指导意见》全文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解放军土地管理局,中国地质调查局及部其他直属单位,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部机关各司局: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之策,是新型城镇化的战略选择。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针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处于经济增长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阶段特征,对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提出了新要求。近年来,各地采取措施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土地粗放利用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建设用地低效闲置现象仍较普遍。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切实解决土地粗放利用和浪费问题,以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战略部署,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遵循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高效率的总要求,全面做好定标准、建制度、重服务、强监管工作,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促进土地利用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保障。 (二)主要目标。 ——建设用地总量得到严格控制。实施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和减量化战略,城乡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之内,努力实现全国新增建设用地规模逐步减少,到2020年,单位建设用地二、三产业增加值比2010年翻一番,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建设用地面积下降80%,城市新区平均容积率比现城区提高30%以上。 ——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不断优化。实施土地空间引导和布局优化战略,完成全国城市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引导城市建设向组团式、串联式、卫星城式发展,工业用地逐步减少,生活和基础设施用地逐步增加,中西部地区建设用地占全国建设用地的比例有所提高。 ——土地存量挖潜和综合整治取得明显进展。实施土地内涵挖潜和整治再开发战略,“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累计完成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750万亩、农村建设用地整治900万亩、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300万亩,土地批后供应率、实际利用率明显提高。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制度更加完善,机制更加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国土资源管理新格局基本形成,节约集约用地

国土资源部关于发布实施《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307号,2007年1月1日起实

国土资源部 关于发布实施《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的通知 国土资发〔2006〕307号 (2007年1月1日起实施)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计划单列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号)精神,加强对工业用地的调控和管理,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根据土地等级、区域土地利用政策等,部统一制订了《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详见附件1),现予以发布。 一、本《标准》是市、县人民政府出让工业用地,确定土地使用权出让价格时必须执行的最低控制标准。 二、工业用地必须采用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其出让底价和成交价格均不得低于所在地土地等别(详见附件2)相对应的最低价标准。各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办理土地出让手续时必须严格执行本《标准》,不得以土地取得来源不同、土地开发程度不同等各种理由对规定的最低价标准进行减价修正。 三、工业项目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国有建设用地。对少数地区确需使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外的土地,且土地前期开发由土地使用者自行完成的工业项目用地,在确定土地出让价格时可按不低于所在地土地等别相对应最低价标准的60%执行。其中,对使用未列入耕地后备资源且尚未确定土地使用权人(或承包经营权人)的国有沙地、裸土地、裸岩石砾地的工业项目用地,在确定土地出让价格时可按不低于所在地土地等别相对应最低价标准的30%执行。对实行这类地价政策的工业项目用地,由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报部备案。 四、对低于法定最高出让年期(50年)出让工业用地,或采取租赁方式供应工业用地的,所确定的出让价格和年租金按照一定的还原利率修正到法定最高出让年期的价格,均不得低于本《标准》。年期修正必须符合《城镇土地估价规程》(GB/T18508-2001)的规定,还原利率不得低于同期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人民币五年期存款利率。 五、为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的长远生计,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可根据本地征地补偿费用提高的实际,进一步提高本地的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亦可根据本地产业发展政策,在不低于本《标准》的前提下,制订并公布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的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及时报部备案。 六、本《标准》发布实施后,各省(区、市)要依据本《标准》,开展基准地价更新工作,及时调整工业用地基准地价。 七、各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工业用地出让的监督管理。低于最低价标准出让工业用地,或以各种形式给予补贴或返还的,属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行为,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八、本《标准》自2007年1月1日起实施。部将根据各地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宏观调

陕西省节约集约用地实施细则

陕西省节约集约用地实施细则(试行) 陕西省国土资源厅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陕西省住房 和城乡建设厅 陕国土资发[2014]56号 2014年11月24日 第一章总则 1.为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实现土地资源永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土地管理法》、国土资源部《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切实加强土地管理全面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意见》,制定本细则。 2.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是指通过规划引导、布局优化、标准控制、市场配置、盘活利用等手段,达到节约土地、减量用地、提升用地强度、促进低效废弃地再利用、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各项行为与活动。 3.按照“节约优先、合理使用、市场配置、改革创新”的基本原则,实行“总量控制、增量优化、存量盘活、质量提高”,严控建设用地总规模,优化建设用地结构布局,促进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利用,提升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和利用水平,以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4.各级政府要着力推动土地立体开发、资源综合利用,统筹协调发展改革、国土、工信、环保、住建(城乡规划)、交通、水利、农业、林业等部门,组织制定节约集约用地的标准体系和相关技术规范,鼓励采用先进的节地技术、推广复合利用、循环利用等节地模式,将节约集约用地理念、目标和政策措施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框架、相关规划和考核评价体系,大力提高土地利用率。 5.本实施细则适用于全省各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及建设用地单位开展土地管理和土地开发利用的所有行为和活动。第二章强化规划引领 6.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刚性约束。按照“省级谋划、市为单元、县(区)实施”的原则,由县(区)政府协调发改、国土、工信、住建(规划)、交通、水利、林业、农业等相关部门要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县域内耕地、建设用地、生态用地和需要治理土地,科学布局、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引导项目建设充分利用存量土地和低丘缓坡等未利用地,促进产业向功能区集中,人口向城镇、新型社区集中,耕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提高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7.发挥城乡建设规划在节约集约用地中的基础性作用。牢固树立节约土地、集约发展意识,将节约集约用地理念贯穿于城乡总体规划、详规编制和单体建筑设计各个环节。统筹兼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pdf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D B DBJ/T 14-082-2012J 11957-2011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Evaluation standard for green building 2012-01-04 发布2012-03-01 实施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Evaluation standard for green building DBJ/T 14-082-2012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11957-2011主编单位: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山东省建筑节能发展促进中心 批准部门: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施行日期:2012 年 3 月 1 日 2012 济南 前言 本标准是为贯彻落实完善山东省绿色建筑标准体系以及启动山东省绿色建筑评价工作的要求,提高山东省绿色建筑建设技术水平,进一步推动山东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工作步伐,由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山东省建筑节能发展促进中心会同有关单位编制而成。 本标准依据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 的主要内容,经广泛调查研究,并结合山东地区的气候特点、地理环境、 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状况,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多次讨论、修改,最后完成山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该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住宅建筑、公共建筑、附录及条文说明。 为进一步完善本标准,请各单位在执行本标准过程中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及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址:济南市天桥区无影山路 29 号,邮政编码:250031),以供修 订时参考。 主编单位: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山东省建筑节能发展 促进中心参编单位:山东华能 保温材料有限公司 山东昌邑市佳源建材有限公司 山东莱钢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新大地工贸有限公司 济南特艺建筑新技术有限公司 山东丞华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1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发布(附规定原文)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发布(附《规定》原文) 日前,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签署国土资源部第61号令,发布《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这是我国首部专门就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进行规范和引导的部门规章,共九章38条,自2014年9月1日起实施。 《规定》针对当前土地管理面临的新形势,充分借鉴和吸收地方成功经验,对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制度进行了归纳和提升。具体内容包括: 一是进一步加强规划引导。《规定》强调国家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建设用地实行总量控制,确定建设用地的规模、布局、结构和时序安排。 二是进一步强调布局优化。《规定》根据实践中探索出的成功经验,提出城乡土地利用应体现布局优化的原则,引导工业向开发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推动农村人口向中心村、中心镇集聚,产业向功能区集中,耕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鼓励线性基础设施并线规划和建设,集约布局、节约用地。禁止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之外设立各类城市新区、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同时,城市建设用地应因地制宜采取组团式、串联式、卫星城式布局,避免占用优质耕地。 三是强化标准控制作用。国家实行建设项目用地标准控制制度,国土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工程建设项目用地指标、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房地产开发用地宗地规模和容积率等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标准。建设项目用地审查、供应和使用,应符合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标准和供地政策。 四是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作用。《规定》提出各类有偿使用的土地供应应充分贯彻市场配置原则,运用土地租金和价格杠杆,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进一步强调除军事、保障性住房和涉及国家安全和公共秩序的特殊用地可以以划拨方式供应外,国家机关办公和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产业)、城市基础设施及各类社会事业用地中的经营性用地,实行有偿使用。针对实践中创造的工业用地新方式,《规定》明确,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可以采取先出租后出让、在法定最高年期内实行缩短出让年期等方式出让土地。禁止以土地换项目、先征后返、补贴、奖励等形式变相减免土地出让价款。 五是突出了存量土地的盘活利用。《规定》总结近年来土地整治领域多项改革经验,从农用地整治和建设用地整治两方面提炼节约集约用地的创新做法。对农用地整治、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和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工矿废弃地整治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与使用效益研究报告

专题三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与使用效益研究 随着杭州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对城市建设用地的需求将大大增加,各类建设用地需求给城市土地供应及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的目标带来很大压力,仅靠新增用地发展城市建设难度很大。因此,改变目前城市土地粗放开发经营管理模式,促进城市由外延扩展与内涵挖潜相结合的方向发展,是解决杭州市当前城市化进程中,对建设用地需求及土地供应不足矛盾的基本途径。开展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与使用效益研究是达到上述目标、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的基础。 3.1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使用效益的内涵界定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基本涵义就是指在土地上增加投入,以获得土地的最高报酬。一般用单位面积土地上的资本和劳动投入量来衡量土地与资本、劳动的结合程度,即土地利用的集约度。由于土地利用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土地利用集约度的提高是有限度的,理论上,当对土地连续投入资本和劳动力达到经济上的报酬递减点,即边际收益等于边际产出时,经营者将不会追加投入,这一临界点就是土地利用的集约边界,达到了集约边界的土地利用称之为理论上的集约利用,其土地的使用效益较高;反之,未达到集约边界的土地利用称之为理论上的粗放利用,其土地的使用效益较低。总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在特定时段中、特定区域内的一个动态的、相对的概念。它是指现期条件下,在满足城市发展适度规模、使城市获得最大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的基础上,以城市合理布局、优化用地结构和可持续发展为前提,通过增加存量土地投入、改善经营管理等途径,来不断提高城市土地的使用效率,并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而土地的使用效益一般指土地使用活动所取得的各种有用成果的总称,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种。并且认为,后两者难以用量化指标表示,对其全面评价目前尚有困难。可以说土地的集约利用和土地的使用效益两者的关系是相互结合,相互包容的,具体关系可见图 1 。

最新 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管治方案-精品

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管治方案 一、强化土地利用规划计划管理 1.强化规划控制作用。工业项目用地选址要符合各区、各镇工业集中区规划和产业集聚规划,与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开发区、高新区落户的项目投资总额不得低于5000万元,其他工业集中区落户的项目投资总额不得低于2000万元,对达不到投资总额要求的项目统一进标准厂房。对无行业特殊要求的新建工业项目用地,不得规划建设单层厂房。各区、各镇人民政府要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基础设施,集中安排行政管理用地,合理布置公益性和服务性设施,提高区域性社会资源的共享程度。 ⒉大力推进标准厂房建设。鼓励各区、各镇人民政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符合规划的区域建设多层标准厂房,落实配套设施,积极开展招商引资,使中小企业落户标准厂房。鼓励企业利用闲置土地建设标准厂房,标准厂房建设原则上不低于三层。凡工业标准厂房,有新企业落户或上新项目的,允许整体或分层转让、出租,允许土地证分割。 ⒊实行项目用地预审机制。前移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关口,工业项目新增建设用地前,由县项目办牵头,会同国土、住建、环保等相关部门联合会审,根据项目投资协议、注册资本、投资强度、产出效益等,科学确定用地规模。在建设项目规划编制、审批及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和前期方案审批阶段,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作为重点审查内容,对不符合用地控制指标要求的建设项目,县发改委不得核准或备案。 ⒋严控建设用地规模。严格执行工业项目产业政策及用地标准。用地单位在规划设计时,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密度等方面必须符合《省建设用地指标(年)》的规定。根据产业门类逐个项目核定相应指标。一般来说,容积率一般不低于1.0,建筑密度一般不低于50%,绿化率一般不高于15%,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比例不得超过7%。 二、严格执行产业供地政策 1.建立项目供地联审制度。工业用地组织挂牌出让前,县国土局根据县项目办核定的面积组织土地报征、挂牌出让。对有税收、投资资金到位期限等相关招商引资特别要求的具体工业项目,所在区、镇提出具体意见报县项目办,土地成交后由县项目办和所在区、镇负责监督实施。分期建设的工业项目,经县发改、国土、规划等部门集体认定并报经县政府批准,可以一次性规划,总量控制,分期出让,根据实际到账注册资金和生产建设进度分期供地,不得先供待用。 2.工业项目不得擅自改变土地用途。工业用地擅自改变为经营性用地进行开发建设的,县政府一律收回土地使用权重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

(整理)山东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控制标准

山东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控制标准 一、城镇和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规划控制指标 人均绿地面积:批绿地与常住人口的比值 道路宽度:指道路红线的宽度。 快速路:若承担有其他城市交通功能时,道路宽度可适当增加。 人口超过200万的城市调整系数不得超过1.5; 人口在200万以内的城市调整系数不得超过1.2。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指公共绿地与常住人口的比值。 3、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规划控制指标 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新建宅基地面积限额: (一)城市郊区及乡(镇)所在地,每户面积不得超过166m2; (二)平原地区的村庄,每户面积不得超过200m2。村庄建在盐碱地、荒滩地上的,可适当放宽,但最多不得超过266m2; (三)山地丘陵区,村址在平原上,每户面积133m2;在山坡薄地上的,每户面积可适当放宽,但最多不得超过266m2。人均耕地面积666m2以下的,每户宅基地面积可

注:A指青岛、烟台、威海市; B指济南、淄博、潍坊、东营、日照、泰安、莱芜、济宁市; C指德州、滨州、聊城、菏泽、临沂、枣庄市。

二、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1、工业用地控制指标 1.1指标解释 (1)投资强度:项目用地范围内单位面积固定资产投资额。 计算公式:投资强度=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项目总用地面积 其中: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包括厂房、设备和地价款。 全省城市划分为7个类别。工业项目按照其行业类型和城市类别,不得低于规定的投资强度控制指标。 (2)容积率:项目用地范围内总建筑面积(包括地下建筑面积)与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计算公式: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 其中:当建筑物层高超过8米,在计算容积率时该层建筑面积加倍计算。 采用国土资源部规定的指标。工业项目按照其行业类型不得低于相应的指标值。 (3)建筑系数:项目用地范围内各种建、构筑物和堆场占地面积之和与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计算公式:建筑系数=(建筑物占地面积+构筑物占地面积+堆场用地面积)÷项目总用地面积x100% 工业项目的建筑系数一般不得低于35%。(工业流程或生产安全上有特殊要求的除外)。 (4)厂前区比例:项目用地范围内行政办公、生活服务设施占用土地面积或分摊土地面积与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计算公式:厂前区比例=行政办公、生活服务设施占用土地面积或分摊土地面积÷项目总用地面积x100% 工业项目的厂前区比例不得超过7%。 (5)绿地率:项目用范围内绿化占用土地面积与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计算公式:绿化占地面积÷项目总用地面积x100% 工业项目的绿地率一般不就超过15%。

城市边缘区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的现存问题与调控策略

城市边缘区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的现存问题与调控策略 摘要:从分析城市边缘区工业用地利用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着手,阐明了城市边缘区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的内涵,探究了集约利用城市边缘区工业用地的调控策略。科学规划、整合城市边缘区工业用地资源,探索其集约利用的典型模式,建立和完善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以及价格评估体系,加强信息化的动态监测管理,鼓励投资建设主体多元化,提高土地投入产出率,是解决城市边缘区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的现存问题和构建“两型社会”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土地集约利用;城市边缘区;工业用地 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发展到特定阶段所形成的独特地域实体,是位于城乡之间的,城市和乡村的社会、经济、环境等要素激烈转换的地带。在土地利用方面则表现为由城市向乡村过渡、不连续的混合土地利用地带。近年来,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城市边缘区工业用地普遍存在着占用建设用地比例过大、资源被大量浪费等严峻问题。城市边缘区是中国社会经济十分活跃的地带,又是人地关系较严峻、矛盾较尖锐的地区,提高城市边缘区工业用地效率,对正处于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区域迅速提升土地集约利用的整体水平具有极为重大的影响。因此,研究城市边缘区工业用地集约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城市边缘区工业用地利用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国城市边缘区的工业用地多以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等地域综合体的空间表现形式存在。在城市边缘区工业开发建设初期,土地资源、产业政策的优惠与行政作风的高效使之一度成为招商引资的热点,对母城城市基础建设和周边区域经济发展都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据商务部外资司发布的《2010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报告》统计,2010年,在不到全国总面积万分之一的土地上,90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工业增加值、税收收入、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吸收外资、解决就业等经济指标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表1)。改革开放30多年来,集中于城市边缘区的“科技-工业综合体”把土地、劳动力、服务等优势集聚在了一起,在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 然而,城市边缘区工业用地的利用在取得不小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特别是城市边缘区工业用地相对粗放的利用模式以及土地资源的利用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其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障碍。比照中国与国外城市工业用地与城区面积间的比例,不难看出中国存在着城市边缘区土地集约利用整体效率低这一问题,且有着不可忽视的严重性(图1)。 1.1 城市边缘区工业用地盲目外延式扩张,耕地非农化现象严重 当前国内大多数新增加的工业用地都是以城市边缘区新增建设用地为主,旧城改造用地为辅,是一种外延式的扩张。而城市边缘区新增建设用地大多是通过征用村集体农用地的形式,将集体土地流转为国有土地,统归工业园区管委会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