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对冠心病诊断价值再评价

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对冠心病诊断价值再评价

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对冠心病诊断价值再评价
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对冠心病诊断价值再评价

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对冠心病诊断价值再评价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拟诊冠心病患者心电图、心脏超声心动图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关系及它们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98例可疑冠心病患者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用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测患者的心功能,并与这些患者的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为74.6%(59/79),特异度为52.6%(10/19),心电图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而检出冠心病的阳性率增高。心脏超声心动图诊断冠心病的48.1%(38/79) 特异性为68.4%(13/19)。结论ECG仍是简便和较为敏感的诊断方法,超声心动图诊断冠心病敏感性较低而特异性较高,二者结合有助于提高对冠心病的诊断率,故据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改变对诊断冠心病有一定价值。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lectrocardiogram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to be patient, cardiac echocardiography and coronary ang iog -raphy to change the relationship and in their diagnosis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Methods: 98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patients with normal ECG, cardiac echocardiography with the patient’s cardiac function, and with the results of coronary angiography in these patients were analyzed.Results:The sens- itivity of conventional ECG diagnos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as 74.6% (59/79), specificity was 52.6% (10/19), electrocardiogram with coronary artery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positive rate of detection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crease ed. Echocardio graphic diagnosis of heart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48.1% (38/79) and specificity of 68.4% (13/19). Conclusions: ECG is still simple and more sensitive diagnostic methods, the sensitivity of echocardiographic diagnos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lower high specificity, combination of both contribute to the diagnos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rate, so far as ECG, echocardiography change diagnos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have a certain value.

【Keywords】ECG;Echocardiography;Coronary Angiography;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心电图(ECG)是将测量电极放置在人体表面的一定部位记录出来的心脏电变化曲线。ECG不仅可诊断心肌梗死,还能判断梗死相关动脉,对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有重要指导作用[1]。超声心动图(echocardiography)已广泛用于冠心病的诊断及疗效评估,为临床研究冠心病提供了更直观、更量化的诊断依据。它们都是常用的冠心病无创性辅助检查方法。近年来,心脏病人诊断、治疗的模式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广范开展的冠状动脉造影(CAG)为我们直观地展现冠脉病变的位置和程度,CAG是确诊冠心病的“金标准”,但是有创、价格昂贵。本研究拟将冠脉造影所获得的临床证据与心电图、超生心电图有机结合,以丰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对冠心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2导联心电图诊断室性心动过速

---------------------------------------------------------------最新资料推荐------------------------------------------------------ 12导联心电图诊断室性心动过速 【1 2 导联心电图诊断室性心动过速】这是我阅读的最新的一份讨论 12 导联心电图诊断室性心动过速的文章,文章很好,不仅介绍了诊断标准,更为重要的是介绍了如何应用这些标准。 这是今年重点学习的内容之一,另外提前预告一点,下一个重点学习的基础文章更是精彩,全文接近 2 万字,希望我们制作的内容能得到大家的喜爱,对大家的工作有所帮助。 园子里还有很多战友是基层医院的医生,由于一些条件的限制,他们不可能接触到国际顶级期刊的文章,这种学习还是很有必要的。 研究生毕业时,我曾想三年没有学到什么,但回想起来,这三年时间让我知道了如何去学习,如何去寻找解答。 我相信经过正规研究生训练的战友,在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肯定超过了本科时代,更为重要的是,知道了如何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是很重要的。 下面特意把这篇我 1 月份阅读的文章介绍给大家,也算是一份新年礼物。 【White 先生的悲剧】 64 岁的 White 先生因突发心悸 2 小时送入医院急诊室。 入院时,他有轻度的短促呼吸,但无胸痛。 除高血压外,无其它心血管系统疾病。 1 / 3

体检时发现病人有些焦虑但自感舒适,血压110/70mmHg,心律规整 155 次/分。 除了偶尔颈静脉压增高外无其它心衰体征。 心电图显示其频率 145 次/分规整的节律, QRS 波间期 160ms (见图 1),无患者以往的心电图用于分析。 急诊科的医生对患者当前的心电图诊断产生了分歧,有人认为是室上性心动过速,有人认为是室性心动过速,由于患者血压和精神状态尚好,因此有可能是室上性心动过速。 就在患者准备静脉注射腺苷时,心动过速自动转复为频率为 75 次/分的窦性心律。 经过 1 小时的观察,患者临床状态稳定,护送病人回家并知其诊断为室上性心动过速,并安排患者预约心脏科医生。 两周后,White 先生再发心悸,很快出现短促呼吸并晕倒在地。 White 夫人呼叫 911,当复苏人员到达时,White 先生已经出现了顽固性心室颤动,窦性节律再也未能恢复。 图 1 : 患者在急诊室的心电图因为稳定的血压诊断为室上性心动过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患者出现宽 QRS 波心动过速时,医生作出诊断时经常遇到的些困难。 一个基本的错误认为患者血压正常和精神状态良好,节律应该是室上性心动过速,误诊为相对良性的心动过速,而 White 先生实际是有心脏猝死危险的室性心动过速(其特殊的颈静脉模式是大炮

心脏淀粉样变的心脏超声及心电图特点

心脏淀粉样变的心脏超声及心电图特点 发表时间:2016-05-26T13:33:47.307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3月第7期作者:张清 [导读] 河南省新乡市第四人民医院彩超室心脏淀粉样变是因为淀粉样的蛋白质沉积于人体心肌组织内,进而影响心脏功能的疾病。张清 (河南省新乡市第四人民医院彩超室河南新乡 453000) 【摘要】目的:探究心脏淀粉样变的心脏超声和心电图特点。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5到2015年5月收治的心脏淀粉样变患者18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心脏超声和心电图分析。结果:所有18例患者中有10例心电图显示肢体导联低电压,占55.56%;8例患者显示假性梗死Q 波,占44.44%。各有4例患者产生左束支传导完全性阻滞、永久性心房颤动、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各占22.22%。1例患者出现二度二型窦房阻滞,占5.56%。所有患者中出现左心房增大者有17例,占94.44%,出现在心内膜下心肌产生颗粒样反光增强者14例。占77.78%。所有患者均出现舒张功能不全症状。结论:对于发病原因不明确的心力衰竭患者,如果在心脏超声和心电图检查中出现心内膜下心肌出现颗粒样反光增强,肢体导联低电压或假性梗死Q波者,可作为心脏淀粉样变疑似患者,需要进行病理检查。 【关键词】心脏淀粉样变;心脏超声;心电图 【中图分类号】R54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7-0193-02 1.引言 心脏淀粉样变是因为淀粉样的蛋白质沉积于人体心肌组织内,进而影响心脏功能的疾病。此病在临床上的虽然发病率不高,但是病情非常严重,致死率极高[1]。因此需要给予患者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心脏淀粉样变患者主要会表现为心律失常等,通常可采用心脏超声和心电图进行诊断[2]。在本次研究中选择我院收治的心脏淀粉样变患者18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心脏超声和心电图分析。现将结果示下。 2.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5到2015年5月收治的心脏淀粉样变患者18例。其中男10例,女8例;患者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为(59.65±2.65)岁。所有患者在腹部脂肪、直肠粘膜等病理活检后证实为淀粉样物质,而在血液和尿液检查中确诊为原发性心脏淀粉样变。 2.2 方法 对所有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和收集,并且对心脏节律、传导异常、低电压以及假性梗死波形进行心电图分析。并且需要计算出体表12个标准导联电压绝对值。心脏节律传到异常为会出现右、左束支传导阻滞;低电压为会出现全部肢体导联电压绝对值大于等于两个相邻或相关导联可见病理性Q波,而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CT血管重建为正常。所有患者均采用超声仪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数据分析。 3.结果 3.1 心电图检查结果 所有18例患者中有10例心电图显示肢体导联低电压,占55.56%(7例患者出现胸前导联低电压);8例患者显示假性梗死Q波,占44.44%。各有4例患者产生左束支传导完全性阻滞、永久性心房颤动以及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各占22.22%。1例患者出现二度二型窦房阻滞,占5.56%。所有患者的肢体导联电压水平均比较低,平均肢体导联电压为(0.33±0.17)~(0.56±0.45)mV之间;而胸前导联电压幅度较大,平均胸前导联电压值为(0.72±0.54)~(2.01±1.23)mV。 3.2 心脏超声诊断结果 所有患者中出现左心房增大者有17例,占94.44%,出现在心内膜下心肌产生颗粒样反光增强者14例。占77.78%。所有患者均出现舒张功能不全症状。有7例患者出现LVEF值下降小于55%,占38.89%,说明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有10例患者出现中量、大量心包积液,占55.556%。还有4例患者出现腹腔、心腔积液,占22.22%。 4.讨论 淀粉样物质如果在机体心肌组织内发生大量沉积的现象,就很可能会引发左心室肥厚,并且会导致心肌顺应性下降,进而造成舒张期功能障碍,患者随着病情的发展,最终会出现收缩功能障碍。心脏淀粉样变患者通常可以采用心电图和超声诊断[3]。其诊断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①肢导联抵押、假性梗死波形是两种最为常见的心电图特征;②患者的左心室会呈现出向心性肥厚;③左心室腔的空间大小与正常人无显著区别;④左心房通常要扩大很多;⑤心脏出现限制性舒张功能不全,大部分患者还会合并轻度、中度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的症状;⑥在心脏超声中最为常见的为心肌内颗粒样强回声[4]。⑦会出现很多中量或大量心包积液。 对于心脏淀粉样变患者进行超声诊断和心电图分析能够起到提示作用。在本次研究中患者低电压和假性梗死Q波的发生率为55.56%和44.44%。说明肢体导联低电压或假性梗死Q波为心脏淀粉样变患者的常见现象。而心脏超声显示左心室向心性肥厚、心房扩大和舒张功能障碍均为常见现象。 综上所述,对于发病原因不明确的心力衰竭患者,如果在心脏超声和心电图检查中出现心内膜下心肌出现颗粒样反光增强,肢体导联低电压或假性梗死Q波者,可作为心脏淀粉样变疑似患者,需要进行病理检查。 【参考文献】 [1] 沈恺妮,孙维绎,孙健等.利用激光显微切割联合质谱蛋白质组学方法进行系统性淀粉样变性分型[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5,36(02):99-102. [2] 黄雨晴,詹嘉欣,魏学标等.42例心肌淀粉样变性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2014,53(07):546-549. [3] Wael A Aljaroudi , Milind Y Desai , W H Wilson Tang , et al.Role of imaging in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cardiac amyloidosis: state of the art review and focus on emerging nuclear techniques[J].Journal of nuclear cardiology :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uclear Cardiology, 2014,21(2):271-83. [4] 袁晓锋,刘琳琳.心脏淀粉样变的心脏超声与心电图特点的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09(06):34-35.

WHO冠心病诊断标准

冠心病(缺血性心脏病)诊断标准之一: 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业组的报告缺血性心脏病的定义是:由于冠状循环改变引起冠状血流和心脏需求之间不平衡而导致心肌损害。缺血性心脏病包括急性暂时性的和慢性的情况。可由于功能性改变或器质性病变而引起。非冠状动脉性血液动力学改变引起的缺血,如主动脉瓣狭窄则不包括在内。“缺血性心脏病”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同义词。其它名称不主张再沿用。 缺血性心脏病的分类如下: 一、原发性心脏骤停原发性心脏骤停是一突然事件,设想是由于心电不稳定所引起。没有可以作出其它诊断的依据(发生于已证实为心肌梗塞早期的死亡不包括在内,因而认为是由于心肌梗塞所致死)。如果未作复苏或复苏失败,原发性心脏骤停归诸于猝死(本报告特意略去猝死的定义,因为猝死是心脏骤停的结果)。以往缺血性心脏病的证据可有可无,如果发生死亡时无人见到,则诊断是臆测性的。 二、心绞痛 1.劳累性心绞痛:劳累性心绞痛的特征是,由于运动或其它增加心肌需氧量的情况所诱发的短暂胸痛发作。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疼痛常可迅速消失。劳累性心绞痛分为三类:(1)初发劳累性心绞痛:劳累性心绞痛病程在一个月以内。(2)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劳累性心绞痛病程稳定在一个月以上。(3)恶化型劳累性心绞痛:同等程度劳累所诱发的胸痛发作次数、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突然加重。 2.自发性心绞痛:自发性心绞痛的特征是,胸痛发作与心肌需氧量的增加无明显关系。与劳累性心绞痛相比,这种疼痛一般持续时间较长,病情较重,且不易为硝酸甘油缓解。未见酶变化,心电图常出现某些暂时性ST段压低或T波改变。自发性心绞痛可以单独发生或与劳累性心绞痛合并存在。 自发性心绞痛患者的疼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疼痛的程度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有时患者可有持续时间较长的胸痛发作,类似心肌梗塞。但没有心电图及酶的特征性变化。 某些自发性心绞痛患者,在发作时出现暂时性的ST段抬高,常称为变异型心绞痛(这一心电图表现也可称为Prinzmetal心绞痛,但在Prinzmetal报告前已有其他作者报道描述过这一情况,所以应采用“变异型心绞痛”这一名称。)。但在心肌梗塞早期已记录到这一心电图图形时,不能应用这一名称。 初发劳累型心绞痛、恶化型心绞痛及自发性心绞痛常统称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本报告则选用这些各自特异的名称。 三、心肌梗塞 1.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诊断常根据病史、心电图和血清酶的变化而作出。 病史:典型的病史是出现严重而持久的胸痛。有时病史不典型,疼痛可以轻微甚至没有,可以主要为其它症状。心电图:心电图的肯定性改变是出现异常、持久的Q波或QS波以及持续一天以上的演进性损伤电流。当心电图出现这些肯定性变化时,仅凭心电图即可作出诊断。另一些病例,心电图示有不肯定改变,包括:①静止的损伤电流。②T波对称性倒置。 ③单次心电图记录中有一病理性Q波。④传导障碍。 血清酶:①肯定性改变包括血清酶浓度的序列变化,或开始升高和继后降低。这种变化,必须与特定的酶以及症状发作和采取血样的时间间隔相联系。心脏特异性同功酶的升高亦认为是肯定性变化。②不肯定改变开始时浓度升高,但不伴随后的降低,不能取得酶活力的曲线。 (1)肯定的急性心肌梗塞:如果出现肯定性的心电图改变和/或肯定性酶变化,即可诊断为明确的急性心肌梗塞。病史可以典型或不典型(出现肯定的心电图改变时,确诊的梗塞有时可称为穿壁性,如仅有ST-T的演变而不出现Q波或QS波,但有肯定的酶变化,则称

冠心病的检测方法

冠心病的检测方法 1、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和体征。心绞痛是冠心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根据心绞痛发作时的部位、性质、诱因、持续时间、缓解方式等特点和伴随症状及体征便可辨别心绞痛和心肌梗塞,可以说典型的症状和体征对冠心病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诊断至关重要。 2、心电图:心电图是冠心病诊断中最重要、最常用和最基本的诊断方法。与其他诊断方法相比,心电图使用方便、易普及,当患者病情变化时可及时捕捉其变化情况,并能连续动态观察和进行各种负荷试验,以提高诊断敏感性。无论是心绞痛还是心肌梗死,都有典型的心电图变化,特别是对心律失常的诊断更有其临床价值。也存在一定局限性。 3、心电图负荷试验:主要包括运动负荷试验和药物试验。许多冠心病患者尽管冠状动脉扩张的最大储备能力已经下降,通常静息状态下冠状动脉血流量仍可维持正常,无心肌缺血表现,心电图可以正常。为揭示减少或相对固定的血流量,可通过运动或其他方法,给心脏以负荷,诱发心肌缺血进而证实心绞痛的存在。运动试验对于缺血性心律失常及心肌梗死后的新功能评价也是必不可少的。运动平板是简单易行的检查。 4、动态心电图:是一种可以长时间连续记录并编集分析心脏在活动和安静状态下心电图变化的方法,又称Holter检测。可24小时内连续记录多大103次的心电信号,可提高对非持续性异位心律,尤其是对一过性心律失常及短暂的心肌缺血发作的检出率,因此扩大了心电图临床运用的范围。 5、核素心肌显像:根据病史,心电图检查不能排除心绞痛时可做此检查。核素心肌显像可以显示缺血、明确缺血的部位和范围大小。结合运动试验再显像,则可以提高检出率。 6、冠状动脉造影:是目前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可以明确冠状动脉有无狭窄以及狭窄的部位、程度、范围等,并可据此指导进一步治疗所采取的措施。同时进行左心室造影,可以对心功能进行评价。冠状动脉造影的主要指征为:(1)、对内科治疗下,心绞痛仍较重者,明确动脉病变情况以分免介入治疗或旁路移置手术;(2)、胸痛似心绞痛不能确诊者。 7、超声和血管内超声:心脏超声可以对心脏形态、室壁运动以及左心室功能进行检查,是目前最常用的检查手段之一。对室壁瘤、心腔内血栓、心脏破裂、乳头肌功能等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血管内超声可以明确冠状动脉内的管壁形态及狭窄程度,是一项很有发展前景的新技术。。

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与心电图表现分析

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与心电图表现分析 发表时间:2017-05-15T13:22:41.210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4月第12期作者:钱春燕 [导读] 在冠心病诊断中,心电图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但诊断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冠心病高危因素、缺血性心电图改变。(江苏省靖江市中医院江苏靖江 214500) 【摘要】目的:分析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与心电图表现。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7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目标,根据不同临床症状将其分为甲组(n=37例,具有典型心绞痛症状)和乙组(n=35,无典型心绞痛症状),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心电图和运动平板试验,评定检查结果。结果:甲组诊断阳性率高于乙组,其诊断阴性率低于乙组,两组之间出现的差异经统计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诊断中,心电图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但诊断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冠心病高危因素、缺血性心电图改变,并需结合患者的具体症状表现,必要时联合运动平板试验,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关键词】冠心病;心电图诊断;心电图表现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2-0061-02 冠心病(CHD)是临床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其是临床内科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对患者身体健康、生活质量威胁非常大。随着近年来社会经济和生活水平的不断发展,冠心病的发病率处于逐年升高态势,其发病具有一定的隐匿性,很多患者会因为病情突然性发作未得到及时救治而危及生命安全。所以,早期诊断和治疗对冠心病患者而言至关重要[1]。以往临床将CAG(冠状动脉造影)作为冠心病的诊断金标准,则CAG是一种有创性检查方法,不仅存在危险性而且费用较高,临床推广受到很大限制[2]。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7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目标,现作以下评析与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7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目标,其中男42例,女30例,患者年龄50~78岁,平均年龄(58.4±5.3)岁。病程1~14年,平均病程(6.5±2.2)年。根据不同临床症状将其分为甲组(n=37例,具有典型心绞痛症状)和乙组(n=35,无典型心绞痛症状)。在一般临床资料统计对比上,两组间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心电图和运动平板试验,具体方法:(1)心电图:应用MAC1200型心电图记录仪对患者静息12导联心电图情况进行检查,若有必要,可增加V7-V9导联。阳性标准:冠心病发作时,以R波为主的导联中会表现出相应的改变,如异常Q波、倒置或S-T 段压低、T波平坦,出现任何一项即可,数分钟后会逐渐恢复至正常。(2)运动平板试验,按照临床常规操作即可。 1.3 统计学处理 选择SPSS 20.0统计学软件统计分析诊断结果,使用百分率(%)描述,行χ2检验,若P<0.05,则代表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诊断结果分析 甲组37例患者中,结果呈现阳性者34例,呈现阴性者3例,阳性率为91.9%,阴性率为8.1%;乙组35例患者中,结果呈现阳性者19例,呈现阴性者16例,阳性率为54.3%,阴性率为45.7%,组间统计比较结果显示,甲组阳性率高于乙组,其阴性率低于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心电图表现分析 冠心病伴随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心电图表现为:T波地平或倒置,ST段下降≥0.05mV,其与R波夹角≥90°,心前区偶然疼痛发作过程中,ST段表现出“弓背样”抬高。冠心病伴随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心电图表现为:(1)缺血型改变呈现出T波倒置;(2)损伤型改变呈现出T段抬高和直立T波单方向曲线;(3)坏死型改变呈现出Q波深度>1/4R,宽度>0.04s。 3.讨论 CHD主要是因为动脉管腔发生狭窄后对正常心肌供血产生影响而导致的,其客观诊断依据为冠状动脉狭窄和心肌缺血。CAG因为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其可将冠状动脉具体病变范围、狭窄程度等充分反映出来,并有利于判断预后,故临床一直以来都将其作为CHD的诊断标准,但因其自身存在一定的缺陷,无法在临床中大力推广普及[3-4]。 心电图不仅具有无创、经济实用等优势,患者也比较容易接受,随着医学诊断技术的不断改革与完善,心电图已经成为临床诊断冠心病的常用方法[5]。通常情况下,当冠状动脉出现供血不足的情况时予以心电图检查,就会发现心电图出现定位的动态ST-T改变现象,ST-T 改变特别是冠T波的变化,可作为冠心病的重要辅助诊断依据,冠心病发病初期,患者暂时未表现出临床症状时,通过心电图发现ST-T改变时,即可尽早诊断是否为冠心病[6-7]。本组试验结果显示,甲组诊断阳性率显著高于乙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这充分证明了心电图在冠心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 综上所述,在冠心病诊断中,心电图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但诊断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冠心病高危因素、缺血性心电图改变,并结合患者的具体症状表现,必要时联合运动平板试验,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参考文献】 [1]林继华,姚静.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9):95-97. [2]王利民,都雯.高频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隐匿型冠心病的结果对比[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2):5042-5043. [3]郑小雍.两种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比较[J].当代医学,2012,18(1):87-88. [4]汤喜红,孙玉敏.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比较[J].中国卫生产业,2012,43(29):106. [5]李博.研究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对比[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8):141-142. [6]曹立强.冠心病采用运动平板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的临床价值解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29(3):445-446. [7]王利群.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对比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35(13):10-12.

12导联心电图诊断室性心动过速

【12导联心电图诊断室性心动过速】 这是我阅读的最新的一份讨论12导联心电图诊断室性心动过速的文章,文章很好,不仅介绍了诊断标准,更为重要的是介绍了如何应用这些标准。这是今年重点学习的内容之一,另外提前预告一点,下一个重点学习的基础文章更是精彩,全文接近2万字,希望我们制作的内容能得到大家的喜爱,对大家的工作有所帮助。 园子里还有很多战友是基层医院的医生,由于一些条件的限制,他们不可能接触到国际顶级期刊的文章,这种学习还是很有必要的。研究生毕业时,我曾想三年没有学到什么,但回想起来,这三年时间让我知道了如何去学习,如何去寻找解答。我相信经过正规研究生训练的战友,在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肯定超过了本科时代,更为重要的是,知道了如何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是很重要的。 下面特意把这篇我1月份阅读的文章介绍给大家,也算是一份新年礼物。 【White先生的悲剧】 64岁的White先生因“突发心悸2小时”送入医院急诊室。入院时,他有轻度的短促呼吸,但无胸痛。除高血压外,无其它心血管系统疾病。体检时发现病人有些焦虑但自感“舒适”,血压110/70mmHg,心律规整155次/分。除了“偶尔颈静脉压增高”外无其它心衰体征。心电图显示其频率145次/分规整的节律,QRS波间期160ms(见图1),无患者以往的心电图用于分析。急诊科的医生对患者当前的心电图诊断产生了分歧,有人认为是室上性心动过速,有人认为是室性心动过速,由于患者血压和精神状态尚好,因此有可能是室上性心动过速。就在患者准备静脉注射腺苷时,心动过速自动转复为频率为75次/分的窦性心律。经过1小时的观察,患者临床状态稳定,护送病人回家并知其诊断为室上性心动过速,并安排患者预约心脏科医生。两周后,White先生再发心悸,很快出现短促呼吸并晕倒在地。White夫人呼叫911,当复苏人员到达时,White先生已经出现了顽固性心室颤动,窦性节律再也未能恢复。 图1:患者在急诊室的心电图因为稳定的血压诊断为室上性心动过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患者出现宽QRS波心动过速时,医生作出诊断时经常遇到的些困难。一个基本的错误——认为患者血压正常和精神状态良好,节律应该是室上性心动过速,误诊为相对良性的心动过速,而White先生实际是有心脏猝死危险的室性心动过速(其特殊的颈静脉模式是大炮A波),不幸的是,两周后悲剧发生了。实际上,其急诊室的心电图强烈提示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

冠心病诊断中运动平板心电图与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对比

冠心病诊断中运动平板心电图与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对比 发表时间:2014-07-15T15:02:28.18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7期供稿作者:韩自荣 [导读] 冠心病是心血管疾病当中的一种较为常见的病症,临床症状表现不明显。 韩自荣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脏中心功能检查部 750004) 【摘要】目的:研究运动平板心电图( TET )与24小时动态心电图(DCG)应用于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78例冠心病患者,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运动平板心电图组(TET组)与24小时动态心电图组(DCG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对应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对两组患者行心脏冠脉造影检查。结果:78例冠心病患者心脏冠脉造影检查出冠脉狭窄70例,检出率为89.7%。78例冠心病患者心电图确诊73例,其中TET检查出43例,检出率为58.9%。DCG检查出30例,检出率为41.0%。结论:对于冠心病患者,TET与DCG两种检测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均可完成对患者的检测,其敏感性检测与阳性检测效果也比较明显,尤其是TET 方法检测,可在很大程度上检测出患者的病症,两种方法有机结合,可有效完成冠心病的检测,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冠心病临床症状 TET DCG 【中图分类号】R540.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7-0116-02 冠心病是心血管疾病当中的一种较为常见的病症,临床症状表现不明显[1]。在检查的过程中,对冠心病患者的确诊一直以来都是临床上的一个重要问题。临床诊断时多采用心脏冠脉造影检测,但是此种方法虽然准确率高,然而却非常麻烦而且费用昂贵。近几年来采取运动平板心电图与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冠心病,比较检测结果,比较冠脉造影分析结果,也可以检测出患者的病症,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2]-[3]。本组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78例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旨在分析运动平板心电图( TET )与24小时动态心电图(DCG)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研究选择的78例冠心病患者,均为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住院患者。其中女30例,男48例,年龄38--80岁。全部病例均经心肌酶、血脂、肝、肾功能及血糖等常规检查。主要表现症状为心慌、胸闷或心绞痛等。 1.2 方法: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运动平板心电图组(TET组)与24小时动态心电图组(DCG)组,每组3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情症状表现、年龄及性别等一般资料无明显性差异,因而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标准,全部病例的生理及机体特征差异不大。DCG组患者行DCG 检查与心脏冠脉造影检查。TET组患者行TET检查与心脏冠脉造影检查。 1.3 统计学方法统计:全部数据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组间比较应用卡方检验,计数资料百分率表示,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标准。 2 结果 两组患者通过两种不同检查方法检测后,比较心脏冠脉造影检查结果,心脏冠脉造影检查中78例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70例,检出率为89.7%。78例冠心病患者确诊73例,TET检查出43例,检出率为58.9%。DCG检查出30例,检出率为41.0%。两种不同检测方法结果显示,两种方法检测冠心病检出率较为准确,但是TET检测的过程中将部分疑似为冠心病患者检测为冠心病,DCG检测部位患者没有检测确证,因而两组患者检测的敏感性结果有所不同。 3 讨论 DCG与TET是心脏检查较为常见的方法,简单快捷、无创,且费用较低。冠心病临床症状表现与多种病症相似,尤其是对于40岁以上的患者,在检测的过程中准确的确诊极为重要[4]。实际工作中除非经过心脏冠脉造影检查或具有明显症状。但是如果冠心病患者都进行心脏冠脉造影检查,不但检查费用较高,且检测效率也低,为此近几年来临床上出现了DCG与TET方法检查冠心病[5]。本组研究结果,TET 与DCG两种检查方法都可在一定程度上确诊冠心病,前者检查敏感性较高,后者特异性又较大。DCG检查后显示为阳性的患者均为冠心病患者,但却没有完全检查出全部的冠心病患者。 本组研究中24h动态心电图检查检出率为41.0%,漏诊率较高,这可能是由于患者进行DCG时多处于较安静状态。因而,为提高阳性率多建议患者做短时间适量的运动负荷。本组研究结果,TET检查出43例,检出率为58.9%。检出率虽然比DCG高,但假阳性也较高,这可能和以下因素有关:(1)患者植物神经紊乱,知识女性较为多见。(2)高血压引起的心肌肥厚、高血压性心脏病及心肌病。(3)糖尿病诱发的心肌病变及微血管病变。(4)心肌桥。(5)缺乏运动锻炼。(6)运动中换气过度。(7)患有心尖部肥厚性心肌病。(8)肥胖或心电图电极位置安放不当。综上,对于冠心病患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检查方法,诊断冠心病时,TET与DCG两种方法联合检查,可提高临床确诊率,价格也比冠脉造影检查低,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边晓菊.李兴国.费红均.冠状动脉造影、运动平板心电图对比分析及意义[J].中国医药指南,2010,8(33):71-72. [2]张双.张爱珍.苗玉梅,活动平板心电图QRS波振幅间期及其乘积诊断冠心病的价值[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 24(23):283-284. [3]周秋霞.运板平板心电图、24h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中的价值比较[J].当代医学,2012,18(8):154-155. [4]张春生.运动平板心电图与24h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对比[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72-73. [5]熊宁.彭志群.王强,活动平板对冠心病诊断价值的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2):159-161.

冠心病原理和防治方法

(coronary artery heart disease, CHD)简称冠心病(guān xīn bìng),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脏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和(或)器质性病变,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IHD)。症状表现胸腔中央发生一种压榨性的疼痛,并可迁延至颈、颔、手臂、后背及胃部。发作的其他可能症状有眩晕、气促、出汗、寒颤、恶心及昏厥。严重患者可能会发生心力衰竭。

疾病别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所属部位 胸部 就诊科室 心血管内科 症状体征 多在活动时出现胸痛、胸闷,休息或含化硝酸甘油可缓解,多持续几分钟至十几分钟。 疾病分类 (1)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型(2)心绞痛型(3)心肌梗死型(4)缺血性心肌病型(5)猝死型 身体检查 心电图动态平板实验64排双元CT 冠状动脉造影 疾病用药 辛伐他汀硝酸甘油阿司匹林倍他乐克卡托普利阿托伐他汀钙片薯蓣皂苷片 冠心病分类 世界卫生组织对冠心病分类如下:(1)无症状性心肌缺血(2)心绞痛(3)心肌梗死(4)缺血性心肌病(5)猝死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型:又叫无痛性心肌缺血或隐匿性心肌缺血,指确有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心电活动、左室功能、心肌血流灌注及心肌代谢等异常),但缺乏胸痛或与心肌缺血相关的主观症状。 心绞痛型:是指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症。 心肌梗塞(死)型:是指冠状动脉出现粥样硬化斑块或在此基础上血栓形成,导致冠状动脉的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出现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最终导致心肌的缺血性坏死,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 缺血性心肌病型:是指由于长期心肌缺血导致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纤维化,从而产生心脏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受损,引起心脏扩大或僵硬、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临床综合症。 猝死型:目前认为,该病患者心脏骤停的发生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痉挛或微循环栓塞导致心肌急性缺血,造成局部电生理紊乱,引起暂时的严重心律失常(特别是心室颤动)所致。 病因 供应心脏本身的冠状动脉管壁形成粥样斑块造成血管腔狭窄所致心脏病变。由于冠状动脉狭窄的支数和程度的不同,其临床症状也有不同。

冠心病的心电图诊断

冠心病的心电图诊断 冠心病的诊断标准 (1)有典型的心绞痛症状并排除主动脉瓣病变或 (2)有明确的陈旧性心肌梗死的病史或 (3)有明确的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史或 (4)CAG发现有>=70%的冠脉狭窄 其他辅助检查(如ECG、CT、MRI、SPECT、心脏彩超等)仅有提示作用,不能确诊冠心病 心电图的产生原理 除极时,检测电极面对除极方向时产生向上的波形,背离除极方向时产生向下的波形 复极时,检测电极面对除极方向时产生向下的波形,背离除极方向时产生向上的波形 正常人复极波的方向常与除极波主波方向一致,这是因为正常人心室的除极从心内膜向心外膜,复极则从心外膜向心内膜方向推进,这可能是心外膜下的心肌的温度较心内膜下心肌高,心室收缩时,心外膜承受的压力又比心内膜小,故心外膜处心肌复极过程发生较早 心室除极首先自室间隔开始,从心内膜下心肌向心外膜心肌推进 起始0.01-0.02s QRS向量为室间隔及心内膜下心肌的向量,0.03-0.04s QRS向量代表右室及大部分左室除极产生的向量 体表所采集的心脏电位强度与下列因素有关:心肌细胞数、电极和心肌细胞间的距离、电极方向和心肌除极方向所构成的角度 心肌缺血时膜电位的改变及形成原因 心肌缺血时,由于代谢异常、离子通道功能异常、电解质的变化及内分泌环境紊乱等致使细胞膜电位异常 主要的变化有:静息电位减小、除极异常、动作电位时间缩短或延长 静息电位减小的原因:细胞外K+浓度增加是其主要原因 细胞外K+浓度增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缺血使心肌细胞能量代谢障碍,ATP减少、ADP增加,从而激活ATP敏感性K+通道,使K+向细胞外流出增加 伴随着细胞内阴离子如乳酸根及磷酸根等排出细胞外使K+流出增多 细胞膜Na+-K+泵功能失活使细胞摄取K+减少 心肌缺血使细胞外K+流走困难 细胞膜损伤使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增加 除极异常:主要有除极电压降低和除极速度减慢 主要原因是静息电位减小使Na+通道活性减低,除极时Na+急速流入受到抑制 此外,还与以下因素有关: 在缺血部位增加的儿茶酚胺刺激B受体,使Na+内流受到抑制 静息电位减小和间质儿茶酚胺增加产生Ca+依赖性电位 有毒的中间代谢产物如溶磷脂胆碱增多和ATP减少使Na-K泵功能障碍 细胞内酸中毒,H+浓度增加,激活细胞膜Na/H交换蛋白,使Na流入增加,Na 增加又激活Na/Ca 交换蛋白,使细胞内Ca+增加,,细胞内Ca+增多可使细胞与细胞间脱偶联 动作电位时间缩短的机制: 急性缺血时,细胞内的A TP 减少,ADP增多细胞膜A TP敏感性K+通道活性增加,使K+流出增多,动作电位时间缩短,而细胞外K+增加进一步使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增加,加重K+的外流,使动作电位时间进一步缩短 其他如溶磷脂酶增多使L型Ca+通道失活,Ca+内流减少,也使动作电位时间缩短 在急性心肌缺血时,动作电位时间缩短,Ca +内流减少,心肌收缩功能下降,心肌氧耗减少,这对心肌细胞的保护起很重要的作用 动作电位时间延长的机制:目前还不完全清楚 可能的机制有: 与ATP的一过性增加有关 Ca+在动作电位时间延长中可能起很重要的作用 由轻度除极快速激活的K+通道障碍可能是动作电位时间延长的原因 缺血时增加的溶磷脂胆碱等使K+通透性降低 Na+通道活性降低使Na+内流速度减慢也可使动作电位时间延长 缺血区儿茶酚胺增加使复极早期激活的K+通道受到抑制,造成动作电位时间延长

心电图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心电图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析冠心病采取心电图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1月收治的90例冠心病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进行诊断,观察组采用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对临床诊断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诊断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特异度、灵敏度分别为80.00%、62.22%、77.77%、77.77%;观察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特异度、灵敏度分别为88.88%、77.77%、91.11%、84.44%,在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采用心电图诊断具有无创、价格低廉、简单方便等优势,可以及时确诊冠心病疾病。但是为了避免发生漏诊、误诊的情况,应该与其他方法联合进行诊断,从根本上提高临床确诊率。 标签:冠心病;心电图;诊断;临床价值 最近几年,冠心病临床发病率以逐年上升呈现,虽然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该检查方法需要支付较高的检查费用且属于有创性检查方法,患者较难接受[1]。心电图检查主要有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两种类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研究对象的临床数据均来自2013年10月~2015年11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90例,男患者45例,女患者45例,年龄为38~80岁,平均年龄为(5 2.31±7.3)岁;本组研究对象与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冠心病诊断标准互相符合;其中40例并发糖尿病,35例并发高血压,15例并发高血脂症。根据患者检查方法的区别,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研究数据对比无明显差别(P>0.05)。 1.2方法两组患者均在舒适、安静的环境内接受检查,稳定患者的情绪,同时做好相关的检查准备,将检查过程中临床数据的改变详细的记录。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进行诊断,心电图检查期间,如果发生下述任何一种情况,则可判定为阳性的检查结果:①以R波为主的导联T波出现倒置或者低平等情况;②存在两个或者超过两个的ST段水平,或者ST段水平出现下斜压低的情况≥0.05mV;③患者曾经患上心肌梗死疾病,其相关导联存在病理性Q波,与陈旧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互相符合。 观察组通过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查,无中断的对患者24h心电图改变进行观察。检查时需要多体位检查,防止出现体位干扰以及影响检查结果的情况,从根本上提升检查结果的正确性。 1.3临床观察指标主要观察以下几个方面:①对比采用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疾病的符合率。②对比冠心病患者采用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诊断的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特异度、灵敏度等。

心脏超声与心电图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效果对比

心脏超声与心电图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效果对比 目的对心脏超声与心电图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5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用心脏超声与心电图分别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进行诊断,比较心脏超声与心电图的检出率。再选取该时间段进行检查的50例健康的检查者作为对照,成立对照组,由5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病患组成观察组,分别检测其E/A比值、射血分数、左房内径/主动脉根内径、左房内径。结果心脏超声的检查效果比心电图更好,心脏超声的检出率比心电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左房内径/主动脉根内径及左房内径均较观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的E/A比值和射血分数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超声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检出率比心电图具有更好的诊断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标签:心脏超声;心电图;高血压性心脏病 由于病患体循环动脉压力长期处于增高状态或血压处于长期升高状态,增加了病患左心室的负荷,因代偿致使左心室慢慢肥厚扩张的器质性心脏病就是高血压性心脏病[1]。左心室肥厚扩大、左心力衰竭、心脏功能不全是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特征[2]。心电图可以将病患的心脏从兴奋到传播兴奋直至恢复正常的整个过程反应出来。心脏超声可以将病患的心脏大小与室壁厚度反应出来,将临床诊断的准确性提升起来。本次研究针对我院确诊为高血压性心脏病的50例病患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用心脏超声与心电图分别对这50例病患进行检查,分析心脏超声与心电图,对高血压性心脏病临床诊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的5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有33例男性病患,17例女性病患,年龄范围为38~81岁,平均年龄为(55.89±3.21)岁,病程时长1~30年,平均病程为(24.33±2.97)年,有17例合并糖尿病病患,12例合并冠心病病患,18例合并脑血管疾病病患。不典型性心绞痛、不定型心绞痛、典型性心绞痛、定型心绞痛、心律失常是这50例病患的主要临床特征。将患有精神障碍、做过经冠状动脉心脏搭桥手术、有心肌梗死的病患排除。该50例病患均接受此次研究邀请,愿意进行配合。对照组中有26位男性,24位女性,年龄范围为37~79岁,平均年龄为(55.76±3.18)岁。比较两组人员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用心脏超声与心电图分别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进行诊断,对50例病患的心脏超声检查与心电图检查,时隔

冠心病心电图与冠脉造影结果对比分析

冠心病心电图与冠脉造影结果对比分析 发表时间:2016-11-28T16:46:00.850Z 来源:《医师在线》2016年10月第19期作者:苏向英杨晓妍 [导读] 虽然冠状动脉造影是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但心电图仍然是诊断冠心病最方便、经济、无创的方法。 昆明同仁医院心内科云南昆明 650228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冠心病心电图与冠状造影结果,并探究其一致性。方法:自我院2013年至2016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疑诊冠心病患者中选取96例参与本次探究,给予所有患者冠心病心电图与冠状造影结果,并对比其一致性是否统一。结果: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 79.3%,心电图检查阳性率62.5%,统计学存在意义(P<03.05);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漏诊率(25/76)32.8%,误诊率(9/20)45%,敏感度(51/76)67.1%,特异性(11/20)55%。结论:冠心病心电图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无创性,操作简单、经济实用,在冠心病初步检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为冠状动脉造影提供临床依据。 【关键词】冠心病;心电图;冠脉造影 虽然冠状动脉造影是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但心电图仍然是诊断冠心病最方便、经济、无创的方法,也是诊断冠心病重要的依据之一。本文分析冠心病患者心电图和冠脉造影结果,为临床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至2016年6月收治的疑诊冠心病患者96例,其中男性63人,女性33人,年龄37-78岁,有胸闷、胸痛、心悸等心前期不适,临床高度怀疑冠心病,给予常规心电图及冠脉造影检查;排除房室传导阻滞、心脏瓣膜病、心肌肥厚、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 1.2方法 1.2.1心电图 患者入院后在非同日2次以上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诊断标准参照《临床心电图标准》诊断标准[1]:1.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2.两个或两个以上导联ST下斜型或水平型ST段压低≥0.05mv;3.R波为主导联出现T波低平或倒置;4.既往心肌梗死患者,相应导联出现病理性Q波,符合陈旧性心肌梗死。 1.2.2冠状动脉造影 所有患者在心电图检查2周内行冠脉造影检查,根据美国心脏病协会的冠状动脉血管图像标准评价[2]:冠状动脉狭窄≥50%诊断为阳性,病变范围包括:左前降支、右冠状动脉、左回旋支、左主干;分为单支、双支、三支病变。反之则为阴性,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分析患者心电图及冠脉造影的结果。 1.2.3统计学处理 将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结果进行比较,计算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漏诊率、误诊率、敏感率、和特异度,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冠状动脉造影96人,阳性76人,阳性率79.2%,阴性20人,阴性率20.8%。 2.2心电图检查结果 冠状动脉造影阳性76人中,心电图异常51人,其中单纯ST段下移9人,单纯T波倒置11人,ST段下移加T波倒置的12人,病理性Q波19人。心电图正常的25人。在20人冠状动脉造影阴性患者中,心电图异常9人,其中单纯ST段下移2人,单纯T波倒置5人,ST段下移加T波倒置的2人,静息下心电图正常的11人。 2.3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结果一致性比较 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79.3%,心电图检查阳性率62.5%,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8.169,P<0.01,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漏诊率(25/76)32.8%,误诊率(9/20)45%,敏感度(51/76)67.1%,特异性(11/20)55%。 3.讨论 冠心病主要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冠状动脉狭窄,血流受阻,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心电图是临床上用来检查冠心病最基础的方法,在冠心病主要表现为慢性ST-T改变。目前冠状动脉造影已经成为临床上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由于冠状动脉造影是一种有创的检查,有严格适应症,检查费用较高,部分患者对有创检查心存恐惧,临床上要作为一种常规检查存在一定困难。 随着冠状动脉造影开展,临床上发现部分ST-T改变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说明心电图ST-T改变并非由冠心病心肌缺血所致。本研究结果显示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敏感性为67.8%,特异性为53.3%,漏诊率为31.2%,误诊率为46.6%。由此可见单纯通过心电图的改变诊断冠心病存在较高的漏诊及误诊。心电图ST-T假阳性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3]:妇女更年期综合征、部分药物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甲状腺疾病、过度换气、心肌复极异常、心包疾病、心肌肥厚等。因此对静息心电图ST-T改变疑诊冠心病患者需进一步行动态心电图及冠脉造影检查。 心电图假阴性的原因可能有:1.血管狭窄部位相互对应,产生的缺血性ST-T相量相互抵消[4],其结果显示出正常或大致正常心电图; 2.较重的冠状动脉造影狭窄,尤其是慢性闭塞部位往往形成丰富的侧枝循环,在静息状态下,侧枝循环代偿缺血区供血,心电图表现正常。因此对心电图正常又疑诊冠心病的患者仍需冠状动脉造影。 因心电图的敏感性、简单、经济、实用、无创,在冠心病初步检查中仍具有不可替代作用,为冠状动脉造影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丁婕.冠心病心电图诊断与冠脉造影结果的临床对照分析[J].医学信息,2015(42):352-352. [2] 阮萍,陈志强.心电图与冠脉造影对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结果的比较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5(5):769-772. [3] 陈艺容.冠心病患者冠脉造影结果与心电图缺血性改变的对比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19):13-14. [4] Liang Ming,Han Yaling,Wang Geng等.Clinical feasibility and safety of a novel miniature mobile cardiac catheterization laboratory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J].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14,127(6):1052-105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