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螺丝加工流程

螺丝加工流程

螺丝加工流程
螺丝加工流程

螺丝加工流程

学院: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班级:电气09—3

姓名:衣显达

学号:0905040324

螺丝生产工艺(一)--退火

一、目的:把线材加热到适当的温度,保持一定时间,再慢慢冷却,以调整结晶组织,降低硬度,改良线材常温加工性。

二、作业流程:

(一)、入料:将需要处理的产品吊放炉内,注意炉盖应盖紧。一般一炉可同时处理7卷(约1.2吨/卷)。

(二)、升温:将炉内温度缓慢(约3-4小时)升至规定温度。

(三)、保温:材质1018、1022线材在680℃-715℃下保持4-6h,材质为10B21,1039,CH38F线材在740℃-760℃下保持5.5-7.5 h。

(四)、降温:将炉内温度缓慢(约3-4小时)降至550℃以下,然后随炉冷却至常温。

三、品质控制:

1、硬度:材质为1018、1022线材退火后硬度为HV120-170,材质为中碳线材退火后硬度为HV120-180。

2、外观:表面不得有氧化膜及脱碳现象。

螺丝生产工艺(二)--酸洗

一、目的:除去线材表面的氧化膜,并且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磷酸盐薄膜,以减少线材抽线以及冷墩或成形等加工过程中,对工模具的擦伤。

二、作业流程:

(一)、酸洗:将整个盘元分别浸入常温、浓度为20-25%的三个盐酸槽数分钟,其目的是除去线材表面的氧化膜。

(二)、清水:清除线材表面的盐酸腐蚀产物。

(三)、草酸:增加金属的活性,以使下一工序生成的皮膜更为致密。(四)、皮膜处理:将盘元浸入磷酸盐,钢铁表面与化成处理液接触,钢铁溶解生成不溶性的化合物(如Zn2Fe(Po4)2·4H2o),附着在钢铁表面形成皮膜。

(五)、清水:清除皮膜表面残余物。

(六)、润滑剂:由于磷酸盐皮膜的摩擦系数并不是很低,不能赋予加工时充分的润滑性,但与金属皂(如钠皂)反应形成坚硬的金属皂层,可以增加其润滑性能。

螺丝生产工艺(三)--抽线

一、目的:将盘元冷拉至所需线径。实用上针对部分产品又可分粗抽(剥壳)和精抽两个阶段。

二、作业流程

盘元经酸洗之后,通过抽线机冷拉至所需线径。适用于大螺丝、螺帽、牙条所用线材。

螺丝生产工艺(四)--成型

一、目的:将线材经冷间锻造(或热间锻造),以达到半成品之形状及长度(或厚度)。

二、作业流程:

1、六角螺栓(四模四冲或三模三冲)

(1)、切断:通过可动的剪刀单向移动,将卡于剪模内的线材切成所需胚料。

(2)、一冲:后冲模顶住胚料冲模挤压胚料,初步成型,之后后冲模将胚

料推出。

(3)、二冲:胚料进入第二打模,二冲模挤压,胚料呈扁圆状,之后后冲模将胚料推出。

(4)、三冲:胚料进入第三打模,通过六角三冲模仁剪切,胚料六角头初步形成,之后,后冲模将胚料推入第三打模,切料自六角头切断,六角头形成。

2、六角螺栓(三模三冲)

3、螺丝(一般头型一模二冲)

(1)、切断:通过可动剪刀单向移动,将卡于剪模内的线材切成所需胚料。

(2)、一冲:打模固定,一冲模将产品头部初步成型,以使下一冲程能完全成型。当产品为一字割沟时,一冲模为内凹、椭圆槽,产品为十字槽时,一冲模为内凹四方槽。

(3)、二冲:一冲之后,冲具整体运行,二冲模移向打模正前方,同时二冲模向前运行,将产品最终成型。之后由后冲棒将胚料推出。

三、热打

1、加热:于加热设备将胚料需成型一端加热至白热状态,依据产品规格设定加热温度和时间。一般3/4以下加热7-10秒,7/8-1"加热15秒左右。

2、成型:将加热后的胚料迅速移至成型机,通过后座,夹模固定,头模冲击胚料,加以成型。可以根据胚料的长度调整后座的距离。

3、束杆:于束杆机上利用挤压将产品缩杆。

热打也称红打。

四、螺帽成型:

(一)、作业流程:

1、切断:由内刀模(410)与剪切刀(301)配合,将线材切成所需胚料。

2、一冲:由前冲模(111)、冲程模(411)、后冲棒(211)配合,将变形不平的切断胚料加以整形,并由后冲棒(211)将胚料推出。

3、二冲:运转夹(611)将胚料从一冲夹至二冲,由前冲模(112)、冲程模(412)、后冲棒(412)配合,更进一步将胚料整形,并加强第一冲的压平与饱角作用,之后由后冲棒(212)将胚料推出。

4、三冲:运转夹(612)将胚料从二冲夹至三冲,由前冲模(113)、冲程模(413)、后冲棒(213)配合,再次挤压胚料,以使下冲能完全成型,之后由后冲棒(213)将胚料推出。

5、四冲:运转夹(613)将胚料从三冲夹至四冲,由前冲模(114)、冲程模(414)、后冲棒(214)配合,将螺帽完全成型,并藉控制铁屑厚度来调整螺帽的厚度,之后由后冲棒(214)将胚料推出。

6、五冲:运转夹(614)将胚料从四冲夹至五冲,由前冲模(119)、脱料盘(507)配合,将成型完全的胚料冲孔,并使冲断的铁屑进入打孔模下仁,而最终完成螺帽的成型。螺帽的头部标记在此过程形成。

螺丝生产工艺(五)--辗牙

一、目的:将已成型的半成品辗制或攻丝以达到所需的螺纹。实用上针对螺栓(螺丝)称为辗牙,牙条称为滚牙,螺帽称为攻牙。

二、辗牙:辗牙即是将一块牙板固定,另一块活动牙板带动产品移动,利用挤压使产品产生塑性变形,形成所需螺纹。

三、攻牙:攻牙即是将已成型之螺帽,利用丝攻攻丝,形成所需螺纹。

四、滚牙:滚牙是以两个相对应的螺丝滚轮,正向转动,利用挤压使产品产生塑

性变形,形成所需螺纹。滚牙通常用于牙条。

螺丝生产工艺(六)-热处理

一、热处理方式:根据对象及目的不同可选用不同热处理方式。

调质钢:淬火后高温回火(500-650℃)

弹簧钢:淬火后中温回火(420-520℃)

渗碳钢:渗碳后淬火再低温回火(150-250℃)

低碳和中碳(合金)钢淬成马氏体后,随回火温度的升高,其一般规律是强度下降,而塑性、韧性上升。但由于低、中碳钢中含碳量不同,回火温度对其影响程度不同。所以为了获得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可分别采取以下途径:

(1)、选取低碳(合金)钢,淬火后进行低温250℃以下回火,以获得低碳马氏体。为了提高这类钢的表面耐磨性,只有提高各面层的含碳量,即进行表面渗碳,一般称为渗碳结构钢。

(2)、采取含碳较高的中碳钢,淬火后进行高温(500-650℃)回火(即所谓调质处理),使其能在高塑性情况下,保持足够的强度,一般称这类钢为调质钢。如果希望获得高强度,而宁肯降低塑性及韧性,对含碳量较低的含金调质可采取低温回火,则得到所谓“超高强度钢”。

(3)、含碳量介于中碳和高碳之间的钢种(如60,70钢)以及一些高碳钢(如80,90钢),如果用于制造弹簧,为了保证高的弹性极限、屈服极限和疲劳极限,则采用淬火后中温回火。

(4)、脱碳:指黑色金属材料(钢)表面碳的损耗。热处理后会有脱碳现象,轻微脱碳是允许的,脱碳层深度影响表面硬度。脱碳层越深,表面硬度值越小。具体检测依据GB3098.1

二、作业流程:

退火(珠光体型钢)

1、预热处理:正火

高温回火(马氏体型钢)

(1)、正火目的是细化晶粒,减少组织中的带状程度,并调整好硬度,便于机械加工,正火后,钢材具有等轴状细晶粒。

2、淬火:将钢体加热到850℃左右进行淬火,淬火介质可根据钢件尺寸大小和该钢的淬透性加以选择,一般可选择水或油甚至空气淬火。处于淬火状态的钢,塑性低,内应力大。

(1)、为使钢材具有高塑性、韧性和适当的强度,钢材在400-500℃左右进行高温回火,对回火脆性敏感性较大的钢,回火后必须迅速冷却,抑制回火脆性的发生。

(2)、若要求零件具有特别高的强度,则在200℃左右回火,得到中碳回火马氏体组织。

(二)、弹簧钢:1、淬火:于830-870℃进行油淬火。

2、回火:于420-520℃左右进行回火,获得回火屈氏体组织。

(三)、渗碳钢:

1、渗碳:化学热处理的一种,指在一定温度下,在含有某种化学元素的活性介质中,向钢件表面渗入C元素。分预热(850℃)渗碳(890℃)扩散(840℃)过程

2、淬火:碳素和低合金渗碳钢,一般采用直接淬火或一次淬火。

3、回火:低温回火以消除内应力,并提高渗碳层的强度及韧性。

螺丝生产工艺(七)-表面处理

一、表面处理种类:

表面处理即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在工件表面形成覆盖层的过程,其目的是赋以制品表面美观、防腐蚀的效果,进行的表面处理方法都归结于以下几种方法:1、电镀:将接受电镀的部件浸于含有被沉积金属化合物的水溶液中,以电流通过镀液,使电镀金属析出并沉积在部件上。一般电镀有镀锌、铜、镍、铬、铜镍合金等,有时把煮黑(发蓝)、磷化等也包括其中。

2、热浸镀锌:通过将碳钢部件浸没温度约为510℃的溶化锌的镀槽内完成。其结果是钢件表面上的铁锌合金渐渐变成产品外表面上的钝化锌。热浸镀铝是一个类似的过程。

3、机械镀:通过镀层金属的微粒来冲击产品表面,并将涂层冷焊到产品的表面上。

二、品质控制:

电镀的质量以其耐腐蚀能力为主要衡量标准,其次是外观。耐腐蚀能力即是模仿产品工作环境,设置为试验条件,对其加以腐蚀试验。电镀产品的质量从以下方面加以控制:

1、外观:

制品表面不允许有局部无镀层、烧焦、粗糙、灰暗、起皮、结皮状况和明显条纹,不允许有针孔麻点、黑色镀渣、钝化膜疏松、龟裂、脱落和严重的钝化痕迹。

2、镀层厚度:紧固件在腐蚀性大气中的作业寿命与它的镀层厚度成正比。一般建议的经济电镀镀层厚度为0.00015in~0.0005 in(4~12um).

热浸镀锌:标准的平均厚度为54 um(称呼径≤3/8为43 um),最小厚度为43 um(称呼径≤3/8为37 um)。

3、镀层分布:采用不同的沉积方法,镀层在紧固件表面上的聚集方式也不同。电镀时镀层金属不是均匀地沉积在外周边缘上,转角处获得较厚镀层。在紧固件的螺纹部分,最厚的镀层位于螺纹牙顶,沿着螺纹侧面渐渐变薄,在牙底处沉积最薄,而热浸镀锌正好相反,较厚的镀层沉积在内转角和螺纹底部,机械镀的镀层金属沉积倾向与热浸镀相同,但是更为光滑而且在整个表面上厚度要均匀得多。

4、氢脆:紧固件在加工和处理过程中,尤其在镀前的酸洗和碱洗以及随后的电镀过程中,表面吸收了氢原子,沉积的金属镀层然后俘获氢。当紧固件拧紧时,氢朝着应力最集中的部分转够,引起压力增高到超过基体金属的强度并产生微小的表面破裂。氢特别活动并很快渗入到新形成的裂隙中去。这种压力-破裂-渗入的循环一直继续到紧固件断裂。通常发生在第一次应力应用后的几个小时之内。为了消除氢脆的威胁,紧固件要在镀后尽可能快地加热烘焙,以使氢从镀层中渗出,烘焙通常在375-4000F(176-190℃)进行3-24小时。由于机械镀锌是非电解质的,这实际上消除了氢脆的威胁。另由于工程标准禁止硬度高于HRC35的紧固件(英制Gr8,公制10.9级以上)热浸镀锌。所以热浸镀的紧固件很少发生氢脆。

5、粘附性:以坚实的刀尖和相当大的压力切下或撬下。如果在刀尖前面,镀层以片状或皮状剥落,以致露出了基体金属,应认为粘附性不够。

螺丝表面缺陷

一、打头容易产生之不良现象及原因分析

1、偏心:二冲安装不良及调机不当。

2、歪头:一冲安装不良及调机不当。

3、头部不圆:一冲模的选择不当或一冲成型不够饱满。

4、打模裂痕:打模破裂或打模R角不当,使打模被二冲撞刮。

5、头部双层:一冲成型不良。

6、毛边:一冲成型不良、主要是冲棒与冲模孔之间间隙过大或冲棒太短引起。

7、裂角:冲针破裂或二冲与打模相不重。

8、头部开裂:材质问题,或一冲模使用错误(如打盘头用六角华司头的一冲模),以及润滑油的原因。

二、辗牙易产生不良现象及原因分析

1、加工裂痕:牙板破旧及调机不当。

2、钝尾:调机不当,牙板太旧。

3、火烧:两牙板间距偏大,或送料时间不对。

4、歪尾:牙板座上之控制螺丝逼得太紧。

5、断尾:牙板磨损及调机不当。

6、牙山不饱:调机不当

7、尾牙未搓至尾尖。

8、歪杆:矫正块未矫好。

9、牙底粗糙:牙距未调好。

普通六角螺母加工工艺流程

普通六角螺母加工工艺 流程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普通六角螺母; 有三种生产工艺,冷镦和热镦,在比较特殊的情况下,也有机加工的,是效率最慢的一种,不得已才会选择。先说冷镦吧,规格通常在M3~M30,先选好线材,经过酸洗冷拔之后,将线材的一头衔接在冷镦机的上料处,根据冷镦机中的模具会打出相应大小的六角毛坯,中间有孔,形式和一般六角螺母一样就是没有攻牙,老式冷镦机不能一次成型,打好六角毛坯,然后还得将其倒入攻牙机上的漏斗中进行攻牙,有要求的话,还得需要进行热处理和表面处理,就是调整螺母的硬度和表面的防锈处理,现在的冷镦机有一次成型的,但原理没什么大区别,就是把攻牙机和冷镦机融合为一体效率更快些,冷镦成型是效率最快的,也是成本最低的生产工艺。一般大一点的规格才会选择热镦,规格一般在M16~M160,甚至更大的,材料一般为圆钢,不用冷拔和酸洗,先下料,在经冲床镦打,毛坯和冷镦的一样,就是表面毛糙,然后再攻牙,有特定要求,可以将螺母的两面进行倒角,在经热处理、表面处理就完工了,机加工就是将棒形材料经锯床截成一节一节的,通过钻眼机钻眼在攻牙就基本完事了,后面的就是包装了。冷镦和热镦大体分为以下步骤: 拉丝-冷镦-(热处理)-攻丝-表面处理;下料-红打-倒角-车孔-(热处理)-攻丝-表面处理或下料-镦球-退火、磷化-成形-冲孔--(热处理)-攻丝-表面处理。 攻丝的加工流程:六角螺母攻丝加工的流程 这个与批量有关: 1、如果是小批量,小于100个,此时的工艺就可以: A 加工螺母毛坯,B 普通钻床上倒角, C 普通攻牙机上面攻牙。 2、中等批量,小于10万个,A 自动车床加工螺母毛坯,B 车床倒角, C 攻牙在钻攻两用机上面完成, D 检验 E 包装 F 入库; 3、大批量,10万以上,常年生产, A 冷镦机成型螺母毛坯,B 在六角螺母专用攻牙机上面攻牙,C 检验, D 包装 E 入库。 加工中心攻丝,但出现崩刃主要是什么原因,45号钢,成量丝攻 1丝锥崩齿:丝锥前角选择过大;2丝锥每齿切削厚度太大;丝锥的淬火硬度过高;3丝锥使用时间过长而磨损严重。4丝锥质量问题

螺丝生产工艺流程

公司概况 此次去参加实习的单位是上海京扬紧固件有限公司,这个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专业生产、销售京扬系列压铆紧固件、非标件及部分标准件的大型企业。 工厂位于上海,成立于2004年,如今已发展成为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拥有五百多名员工(包括48名质检员和16名管理者)的企业,其中应用技术工程师20余名,制造技术工程师40余名。 公司至今已发展成为拥有各种进口全自动数控设备百余台,各种辅助设备130余台,月生产量达20000万至32000万件的大型制造商。2005年这个公司通过了ISO9001、ISO14001等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确保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紧固件。 公司主要产品有:压铆螺母、压铆螺柱、压铆螺栓、面板紧固件,塑料镶嵌件、焊接螺母、点焊螺钉、手紧螺钉、皇冠装饰钉、自攻螺钉、涨铆面板紧固件、轨道镶嵌件、抽芯铆钉,以及各种非标准件。产品广泛运用在电子通讯、钣金、模具、机械器材和仪器、航天等领域。

- 可编辑

螺丝生产工艺(一)--退火 一、目的:把线材加热到适当的温度,保持一定时间,再慢慢冷却,以调整结晶组织,降低硬度,改良线材常温加工性。 二、作业流程: (一)、入料:将需要处理的产品吊放炉内,注意炉盖应盖紧。一般一炉可同时处理7卷(约1.2吨/卷)。 (二)、升温:将炉内温度缓慢(约3-4小时)升至规定温度。 (三)、保温:材质1018、1022线材在680℃-715℃下保持4-6h,材质为10B21,1039,CH38F线材在740℃-760℃下保持5.5-7.5 h。 (四)、降温:将炉内温度缓慢(约3-4小时)降至550℃以下,然后随炉冷却至常温。 三、品质控制: 1、硬度:材质为1018、1022线材退火后硬度为HV120-170,材质为中碳线材退火后硬度为HV120-180。 2、外观:表面不得有氧化膜及脱碳现象。 螺丝生产工艺(二)--酸洗 一、目的:除去线材表面的氧化膜,并且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磷酸盐薄膜,以减少线材抽线以及冷墩或成形等加工过程中,对工模具的擦伤。 二、作业流程: (一)、酸洗:将整个盘元分别浸入常温、浓度为20-25%的三个盐酸槽数分钟,其目的是除去线材表面的氧化膜。 (二)、清水:清除线材表面的盐酸腐蚀产物。

高强度紧固件生产工艺流程

高强度紧固件生产工艺流程 创固螺丝 高强度紧固件行业是一个竞争力比较大的行业,想要对于高强度紧固件行业技术和市场有一个透彻,客观分析,我们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国内高强度紧固件行业企业竞争格局; 2.高强度紧固件行业产业政策; 3.高强度紧固件产品技术标准与规格; 4.我国高强度紧固件产品技术竞争格局; 5.中国高强度紧固件市场盈利水平; 6.高强度紧固件产品核心技术研发动态。 据调查访问的13家国内汽车紧固件公司,被调查公司均已经通过TS16949体系认证。平均1辆轿车的紧固件约1500个,每辆车螺栓装配的总时间约2.5~3.2h。可见紧固件的品种和质量对主机水平及整车质量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从高强度螺纹紧固件生产的工艺过程人手,对高强度螺纹紧固件的国产化和供货质量的管理工作进行分析。 1.高强度螺纹紧固件产品流程 高强度螺纹紧固件生产的工艺过程为原材料改制→冷镦成形→螺纹加工(滚丝或者搓丝)→热处理→表面处理→分选包装,10.9级以上一般采用热处理后滚丝工艺。 2.汽车紧固件材料

高强度螺栓常用的钢材牌号为:“8.8级”螺栓用35钢、45钢、ML35钢 “10.9级”螺栓用35CrMo;40Cr “12.9级”螺栓用35CrMo,42CrMo、SCM435 汽车标准件用国内材料主要以宝钢公司生产的材料为主,其在国内轿车轮胎、商用车发动机等特种高强度紧固件的用钢市场占有率较高。目前,宝钢公司已成为一汽、东风、上汽等公司特殊标准件用钢的指定厂家。10.9级和12.9级发动机用紧固件进口材料主要来自日本神户、日本新日铁、韩国浦项等公司。进口材料淬透性好、纯净度高,装配稳定。成本约高于国内材料的15%-20%。 目前,国内高强度螺栓生产质量最好的上海特强公司从原材料(进口)、冷镦工艺、热处理、表面处理全部按照日本合资方的流程生产,其质量稳定,但成本较高。国内规模最大的汽车标准件公司?东风汽标对乘用车用紧固件的材料选用也是以进口材料为主,商用车选用宝钢公司材料。国内紧固件用原材料基本是热轧状态,而像日本等国生产的紧固件用钢基本上是可直接冷镦状态,用户无需预处理,可从环节上降低成本。紧固件失效的常见失效形式有装配拉长、疲劳断裂和延迟断裂。 3.冷镦成形和螺纹加工(滚丝或搓丝、攻牙) 螺纹紧固件的质量除材料外,成形设备和螺纹加工设备及模具(生产工艺及其装备)是保证其质量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大批量多品种供货状态下,对加工精度要求高的汽车紧固件,如何保证产品的一致性及缺陷的预防是紧固件生产面临的问题之一。被调查公司的冷镦设备和螺纹加工设备,其国产设备约占40%,台湾设备占50%,进口(欧美、日本)设备约占10%;常见缺陷有尺寸和形位公差超差、头部折迭、螺纹流线镦断、齿部皱纹和裂纹等。对于高效、高精度专用机床的引进,国内企业也在调研、探索之中,如上海宜众公司2004年花费1400万元引进一台瑞士

普通六角螺母加工工艺流程

普通六角螺母; 有三种生产工艺,冷镦和热镦,在比较特殊的情况下,也有机加工的,是效率最慢的一种,不得已才会选择。先说冷镦吧,规格通常在M3~M30,先选好线材,经过酸洗冷拔之后,将线材的一头衔接在冷镦机的上料处,根据冷镦机中的模具会打出相应大小的六角毛坯,中间有孔,形式和一般六角螺母一样就是没有攻牙,老式冷镦机不能一次成型,打好六角毛坯,然后还得将其倒入攻牙机上的漏斗中进行攻牙,有要求的话,还得需要进行热处理和表面处理,就是调整螺母的硬度和表面的防锈处理,现在的冷镦机有一次成型的,但原理没什么大区别,就是把攻牙机和冷镦机融合为一体效率更快些,冷镦成型是效率最快的,也是成本最低的生产工艺。一般大一点的规格才会选择热镦,规格一般在M16~M160,甚至更大的,材料一般为圆钢,不用冷拔和酸洗,先下料,在经冲床镦打,毛坯和冷镦的一样,就是表面毛糙,然后再攻牙,有特定要求,可以将螺母的两面进行倒角,在经热处理、表面处理就完工了,机加工就是将棒形材料经锯床截成一节一节的,通过钻眼机钻眼在攻牙就基本完事了,后面的就是包装了。冷镦和热镦大体分为以下步骤: 拉丝-冷镦-(热处理)-攻丝-表面处理;下料-红打-倒角-车孔-(热处理)-攻丝-表面处理或下料-镦球-退火、磷化-成形-冲孔--(热处理)-攻丝-表面处理。 攻丝的加工流程:六角螺母攻丝加工的流程 这个与批量有关: 1、如果是小批量,小于100个,此时的工艺就可以:A 加工螺母毛坯,B 普通钻床上倒角,C 普通攻牙机上面攻牙。 2、中等批量,小于10万个,A 自动车床加工螺母毛坯,B 车床倒角,C 攻牙在钻攻两用机上面完成, D 检验 E 包装 F 入库; 3、大批量,10万以上,常年生产,A 冷镦机成型螺母毛坯,B 在六角螺母专用攻牙机上面攻牙,C 检验, D 包装 E 入库。 加工中心攻丝,但出现崩刃主要是什么原因,45号钢,成量丝攻 1丝锥崩齿:丝锥前角选择过大;2丝锥每齿切削厚度太大;丝锥的淬火硬度过高;3丝锥使用时间过长而磨损严重。4丝锥质量问题

紧固件(螺母螺栓类)技术性能及工艺流程投标参考

3.2、产品技术性能、技术服务、技术标准、质量控制措施3.2.1、企业产品参照标准: GB/T 5780-2000 六角头螺栓C级 GB/T 5781-2000 六角头螺栓全螺纹C级 GB/T 5782-2000 六角头螺栓 GB/T 5783-2000 六角头螺栓全螺纹 GB/T 5784-1986 六角头螺栓细杆B级 GB/T 5785-2000 六角头螺栓细牙 GB/T 5786-2000 六角头螺栓细牙全螺纹 GB/T 16674.1-2004 六角法兰面螺栓小系列 GB/T 16674.1-2004 六角法兰面螺栓小系列细杆 GB/T 5789-1986 六角法兰面螺栓加大系列B级 GB/T 5790-1986 六角法兰面螺栓加大系列细杆B级 GBT 1231-2006 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GB-T_5781-2000_六角头螺栓_全螺纹_C级 GB-T_5783-2000_六角头螺栓_全螺纹-A和B级 GB-T 5780-2000六角头螺栓-C级 GB-T 5782-2000 六角头螺栓 GB T 3098.1-2000 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 GB 16938-2008 紧固件螺栓、螺钉、螺柱和螺母通用技术条件

3.2.2、紧固件产品生产工艺流程 螺丝生产工艺(一) 退火 一、作业流程: 1、入料:将需要处理的产品吊放炉内,注意炉盖应盖紧。一般一炉可同时处理7卷(约1.2吨/卷)。 2、升温:将炉内温度缓慢(约3-4小时)升至规定温度。 3、保温:材质1018、1022线材在680℃-715℃下保持4-6h,材质为10B21,1039,CH38F线材在740℃-760℃下保持5.5-7.5 h。 4、降温:将炉内温度缓慢(约3-4小时)降至550℃以下,然后随炉冷却至常温。 二、品质控制: 1、硬度:材质为1018、1022线材退火后硬度为HV120-170,材质为中碳线材退火后硬度为HV120-180。 2、外观:表面不得有氧化膜及脱碳现象。 螺丝生产工艺(二) 酸洗 一、作业流程: 1、酸洗:将整个盘元分别浸入常温、浓度为20-25%的三个盐酸槽数分钟,其目的是除去线材表面的氧化膜。 2、清水:清除线材表面的盐酸腐蚀产物。 3、草酸:增加金属的活性,以使下一工序生成的皮膜更为致密。 4、皮膜处理:将盘元浸入磷酸盐,钢铁表面与化成处理液接触,钢铁溶解生成不溶性的化合物(如Zn2Fe(Po4)2·4H2o),附着在钢铁表面形成皮膜。 5、清水:清除皮膜表面残余物。 6、润滑剂:由于磷酸盐皮膜的摩擦系数并不是很低,不能赋予加工时充分的润滑性,但与金属皂(如钠皂)反应形成坚硬的金属皂层,可以增加其润滑性能。 螺丝生产工艺(三)

螺丝生产工艺流程

螺丝生产工艺流程

————————————————————————————————作者:————————————————————————————————日期:

公司概况 此次去参加实习的单位是上海京扬紧固件有限公司,这个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专业生产、销售京扬系列压铆紧固件、非标件及部分标准件的大型企业。 工厂位于上海,成立于2004年,如今已发展成为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拥有五百多名员工(包括48名质检员和16名管理者)的企业,其中应用技术工程师20余名,制造技术工程师40余名。 公司至今已发展成为拥有各种进口全自动数控设备百余台,各种辅助设备130余台,月生产量达20000万至32000万件的大型制造商。2005年这个公司通过了ISO9001、ISO14001等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确保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紧固件。 公司主要产品有:压铆螺母、压铆螺柱、压铆螺栓、面板紧固件,塑料镶嵌件、焊接螺母、点焊螺钉、手紧螺钉、皇冠装饰钉、自攻螺钉、涨铆面板紧固件、轨道镶嵌件、抽芯铆钉,以及各种非标准件。产品广泛运用在电子通讯、钣金、模具、机械器材和仪器、航天等领域。

进料 检验 首检 工序 检验 首检 工序 检验 首检 工序 检验 工序 检验 工序 检验 包装 检验 首检 工艺流程图 材料入厂 入线材库 退火 酸洗 抽线 成型 辗牙 切角/切槽 热处理 电镀 挑选 成品检验 包 入成品库 发货 售后服务

螺丝生产工艺(一)--退火 一、目的:把线材加热到适当的温度,保持一定时间,再慢慢冷却,以调整结晶组织,降低硬度,改良线材常温加工性。 二、作业流程: (一)、入料:将需要处理的产品吊放炉内,注意炉盖应盖紧。一般一炉可同时处理7卷(约1.2吨/卷)。 (二)、升温:将炉内温度缓慢(约3-4小时)升至规定温度。 (三)、保温:材质1018、1022线材在680℃-715℃下保持4-6h,材质为10B21,1039,CH38F线材在740℃-760℃下保持5.5-7.5 h。 (四)、降温:将炉内温度缓慢(约3-4小时)降至550℃以下,然后随炉冷却至常温。 三、品质控制: 1、硬度:材质为1018、1022线材退火后硬度为HV120-170,材质为中碳线材退火后硬度为HV120-180。 2、外观:表面不得有氧化膜及脱碳现象。 螺丝生产工艺(二)--酸洗 一、目的:除去线材表面的氧化膜,并且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磷酸盐薄膜,以减少线材抽线以及冷墩或成形等加工过程中,对工模具的擦伤。 二、作业流程: (一)、酸洗:将整个盘元分别浸入常温、浓度为20-25%的三个盐酸槽数分钟,其目的是除去线材表面的氧化膜。 (二)、清水:清除线材表面的盐酸腐蚀产物。 (三)、草酸:增加金属的活性,以使下一工序生成的皮膜更为致密。 (四)、皮膜处理:将盘元浸入磷酸盐,钢铁表面与化成处理液接触,钢铁溶解生成不溶性的化合物(如Zn2Fe(Po4)2·4H2o),附着在钢铁表面形成皮膜。 (五)、清水:清除皮膜表面残余物。 (六)、润滑剂:由于磷酸盐皮膜的摩擦系数并不是很低,不能赋予加工时充分的润滑性,但与金属皂(如钠皂)反应形成坚硬的金属皂层,可以增加其润滑性能。 螺丝生产工艺(三)--抽线 一、目的:将盘元冷拉至所需线径。实用上针对部分产品又可分粗抽(剥壳)和精抽两个阶段。 二、作业流程盘元经酸洗之后,通过抽线机冷拉至所需线径。适用于大螺丝、螺帽、牙条所用线材。 螺丝生产工艺(四)--成型 一、目的:将线材经冷间锻造(或热间锻造),以达到半成品之形状及长度(或厚度)。 二、作业流程: 1、六角螺栓(四模四冲或三模三冲) (1)、切断:通过可动的剪刀单向移动,将卡于剪模内的线材切成所需胚料。(2)、一冲:后冲模顶住胚料冲模挤压胚料,初步成型,之后后冲模将胚料推出。

连杆加工的工艺流程

连杆加工的工艺流程 连杆加工的工艺流程是:拉大小头两端面——粗磨大小头两端面→拉连杆大小头侧定位面→拉连杆盖两端面及杆两端面倒角→拉小头两斜面→粗拉螺栓座面,拉配对打字面、去重凸台面及盖定位侧面→粗镗杆身下半圆、倒角及小头孔→粗镗杆身上半圆、小头孔及大小头孔倒角→清洗零件→零件探伤、退磁→精铣螺栓座面及R5圆弧→铣断杆、盖→小头孔两斜端面上倒角→精磨连杆杆身两端面→加工螺栓孔→拉杆、盖结合面及倒角→去配对杆盖毛刺→清洗配对杆盖→检测配对杆盖结合面精度→人工装配→扭紧螺栓→打印杆盖配对标记号→粗镗大头孔及两侧倒角→半精镗大头孔及精镗小头衬套底孔→检查大头孔及精镗小头衬套底孔精度→压入小头孔衬套→称重去重→精镗大头孔、小头衬套孔→清洗→最终检查→成品防锈。 连杆的工艺特点 (1)连杆体和盖厚度不一样,改善了加工工艺性。连杆盖厚度为31mm,比连杆杆厚度单边小3.8mm,盖两端面精度产品要求不高,可一次加工而成。 由于加工面小,冷却条件好,使加工振动和磨削烧伤不易产生。 连杆杆和盖装配后不存在端面不一致的问题,故连杆两端面的精磨不需要在装配后进行,可在螺栓孔加工之前。 螺栓孔、轴瓦对端面的位置精度可由加工精度直接保证,而不会受精磨加工精度的影响。 (2)连杆小头两端面由斜面和一段窄平面组成。这种楔形结构的设计可增大其承压面积,以提高活塞的强度和刚性。 在加工方面,与一般连杆相比,增加了斜面加工和小头孔两斜面上倒角工序;用提高零件定位及压头导向精度来避免衬套压偏现象的发生,但却增加了压衬套工序加工的难度。(3)带止口斜结合面。连杆结合面结构种类较多,有平切口和斜切口,还有键槽形、锯齿形和带止口的。该连杆为带止口斜结合面. 精加工基准采用了无间隙定位方法,在产品设计出定位基准面。在连杆杆和总成的加工中,采用杆端面、小头顶面和侧面、大头侧面的加工定位方式;在螺栓孔至止口斜结合面加工工序的连杆盖加工中,采用了以其端面、螺栓两座面、一螺栓座面的侧面的加工定位方法。这种重复定位精度高且稳定可靠的定位、夹紧方法,可使零件变形小,操作方便,能通用于从粗加工到精加工中的各道工序。由于定位基准统一,使各工序中定位点的大小及位置也保持相同。这些都为稳定工艺、保证加工精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十堰二汽东风发动机厂生产实习报告 浏览次数:2692次悬赏分:100|解决时间:2008-9-12 13:18 |提问者:百叶草仙 高分求,这两天要.满意再加100分

螺丝加工流程

螺丝加工流程 学院: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班级:电气09—3 姓名:衣显达 学号:0905040324

螺丝生产工艺(一)--退火 一、目的:把线材加热到适当的温度,保持一定时间,再慢慢冷却,以调整结晶组织,降低硬度,改良线材常温加工性。 二、作业流程: (一)、入料:将需要处理的产品吊放炉内,注意炉盖应盖紧。一般一炉可同时处理7卷(约1.2吨/卷)。 (二)、升温:将炉内温度缓慢(约3-4小时)升至规定温度。 (三)、保温:材质1018、1022线材在680℃-715℃下保持4-6h,材质为10B21,1039,CH38F线材在740℃-760℃下保持5.5-7.5 h。 (四)、降温:将炉内温度缓慢(约3-4小时)降至550℃以下,然后随炉冷却至常温。 三、品质控制: 1、硬度:材质为1018、1022线材退火后硬度为HV120-170,材质为中碳线材退火后硬度为HV120-180。 2、外观:表面不得有氧化膜及脱碳现象。 螺丝生产工艺(二)--酸洗 一、目的:除去线材表面的氧化膜,并且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磷酸盐薄膜,以减少线材抽线以及冷墩或成形等加工过程中,对工模具的擦伤。 二、作业流程: (一)、酸洗:将整个盘元分别浸入常温、浓度为20-25%的三个盐酸槽数分钟,其目的是除去线材表面的氧化膜。 (二)、清水:清除线材表面的盐酸腐蚀产物。 (三)、草酸:增加金属的活性,以使下一工序生成的皮膜更为致密。(四)、皮膜处理:将盘元浸入磷酸盐,钢铁表面与化成处理液接触,钢铁溶解生成不溶性的化合物(如Zn2Fe(Po4)2·4H2o),附着在钢铁表面形成皮膜。 (五)、清水:清除皮膜表面残余物。 (六)、润滑剂:由于磷酸盐皮膜的摩擦系数并不是很低,不能赋予加工时充分的润滑性,但与金属皂(如钠皂)反应形成坚硬的金属皂层,可以增加其润滑性能。 螺丝生产工艺(三)--抽线 一、目的:将盘元冷拉至所需线径。实用上针对部分产品又可分粗抽(剥壳)和精抽两个阶段。 二、作业流程 盘元经酸洗之后,通过抽线机冷拉至所需线径。适用于大螺丝、螺帽、牙条所用线材。 螺丝生产工艺(四)--成型 一、目的:将线材经冷间锻造(或热间锻造),以达到半成品之形状及长度(或厚度)。 二、作业流程: 1、六角螺栓(四模四冲或三模三冲) (1)、切断:通过可动的剪刀单向移动,将卡于剪模内的线材切成所需胚料。 (2)、一冲:后冲模顶住胚料冲模挤压胚料,初步成型,之后后冲模将胚

螺栓球、杆件加工制作工艺流程图

螺栓球加工制作工艺流程图

圆钢坯料 锻前加热坯料 锻后进行预处理 基准面 铣床加工 数控钻床加工 1.毛坯下料 2.锻造成型 3.基准面加工 5.螺孔平面切削 4.基准孔加工 6.螺孔加工 刻画螺孔加工线 优质丝攻加工螺栓孔

②螺栓球加工工艺 a球坯锻造 根据球径大小,选择不同直径的圆钢下料,料块加热,热锻成型,并回火消除内应力。 节点螺栓球选用优质碳素结构钢(GB/T699-99)规定的45号钢。 b螺孔加工 1) 加工基准孔:把球坯夹持在车床卡盘上,按照不同球直径、基准面与球中心线的尺寸关系等要求,在机床导轨上做好基准平面切削标线挡块。然后进行基准平面的车铣加工,再利用机床尾座钻孔、攻丝。基准孔是工件装夹后平面与螺孔一次加工到位。基准螺孔径大部分采用M20。 2) 加工其它螺孔的平面:球坯利用球基准孔,装夹在铣床分度头上,同时万能铣床的铣头按球孔设计的角度,根据分度刻线分别回转到位,先铣削弦杆孔平面,再铣削腹杆孔平面,孔与孔之间的夹角由计算分度头孔板回转圈数与孔齿数来精确分度定位。球坯一次装夹可全部铣加工所有螺孔的平面。分度头最小刻度为2’,因此各螺栓孔平面之间的夹角加工精度也较高。同一轴线上两铣平面平行度≤0.1mm(D≤120)和≤0.15mm(D>120)。 3)对每只球上所有螺孔划线定中心,此过程视作中间检验环节。 4) 螺孔加工:利用铣切的平面与划定的中心来定位,在钻床上钻孔、倒角、攻丝。从而完成球坯上全部螺孔加工。按上述加工工艺可确保螺孔轴线间的夹角偏差不大于±10’,球平面与螺孔轴线垂直度≤0.25r,螺纹精度要求也相应匹配。 5) 对加工好的螺栓球进行螺孔螺纹加工精度与深度;螺孔夹角精度;螺孔内螺纹剪切强度试验等检验与检测。同时按加工图对每只螺栓球做钢印编号标识。 6) 螺栓球坯经过表面抛丸除锈除氧化皮处理后再加工螺纹孔,完成金加工后,表面进行防锈蚀涂装,所用防锈蚀涂装材料、涂装道数、漆膜厚度均按设计指定执行。 7) 漆膜层干固后用塑料塞封闭每个螺孔,封闭前每个螺孔内均加入适量的润滑油脂防螺纹锈蚀,及便于以后安装中螺栓易拧入。 8) 完成全部加工工序,并检验合格的螺栓球,装框入成品库待发运。 C、螺栓球加工质量控制与检验 1) 螺栓球任意螺孔之间的空间夹角角度误差控制在±10′之内(国家行业标准为±30′)。具体措施是:

螺钉加工工艺

螺钉加工工艺 轴类零件加工 材料分析: 材料为45号钢。相对加工性为Kr=1 刀材选用: 初加工:YT5含Co高,抵抗冲击,增加刀具强度,方便初加工去除大的余量。 精加工:YT14含TiC高,耐磨,且能够达到较好的精度。 刀具参数: 初加工:前角15°——18°,Kr=75°λs=0°——— -5°增大刀头强度,提高刀具耐用度。 精加工:前角18°——20°,Kr=90°,λs=0——+5° 保证工件表面质量,可用于车端面,外圆也 可倒角 热处理:调质 组成表面:轴,端面,台阶,螺帽,外圆。 螺帽。 重要表面:M12.台阶直径16 零件构型特点:细长轴,台阶面。后方螺帽。采用一夹一顶,螺

帽用分度头铣。当精加工时,采用3爪卡盘,夹住螺帽部分。 阶段划分:粗——半精——精 拟定工艺加工路线: 下料:棒料 热处理:调质 初加工:1,端夹,车左端面,外圆,台阶面,打中心孔,倒角。 2,掉头端夹,车有端面外圆保证达到外圆直径25.4,半精加工:1,车两台阶面。 2,用分度头铣床铣螺帽。去毛刺。 中检 精加工:1,一夹一顶磨台阶面和外圆。 2,一端装夹,采用3爪卡盘,小端面倒角,车螺纹 终检

零件图

工部内容:设备:1下料:棒料 2粗车:左端面,台阶打中心孔车床 3粗车:掉头装夹,右端面,直径为25.4和16 车床的外圆和倒角 4中检:热处理,调质 5半精车:一夹一顶,直径为25.4和16的外圆车床 6铣削:(分度头)螺帽去毛刺铣床 7磨削:直径为16的外圆,台阶面磨床 8车削:(掉头)一端夹,直径为12的外圆,倒角 (左)去毛刺,车螺纹车床9终检

螺栓的生产工艺

螺栓的生产工艺 螺丝生产工艺(一)--退火 一、目的:把线材加热到适当的温度,保持一定时间,再慢慢冷却,以调整结晶组织,降低硬度,改良线材常温加工性。 二、作业流程: (一)、入料:将需要处理的产品吊放炉内,注意炉盖应盖紧。一般一炉可同时处理7卷(约1.2吨/卷)。 (二)、升温:将炉内温度缓慢(约3-4小时)升至规定温度。 (三)、保温:材质1018、1022线材在680℃-715℃下保持4-6h,材质为10B21,1039,CH38F线材在740℃-760℃下保持5.5-7.5 h。 (四)、降温:将炉内温度缓慢(约3-4小时)降至550℃以下,然后随炉冷却至常温。 三、品质控制: 1、硬度:材质为1018、1022线材退火后硬度为HV120-170,材质为中碳线材退火后硬度为HV120-180。 2、外观:表面不得有氧化膜及脱碳现象。 螺丝生产工艺(二)--酸洗 一、目的:除去线材表面的氧化膜,并且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磷酸盐薄膜,以减少线材抽线以及冷墩或成形等加工过程中,对工模具的擦伤。 二、作业流程: (一)、酸洗:将整个盘元分别浸入常温、浓度为20-25%的三个盐酸槽数分钟,其目的是除去线材表面的氧化膜。 (二)、清水:清除线材表面的盐酸腐蚀产物。 (三)、草酸:增加金属的活性,以使下一工序生成的皮膜更为致密。 (四)、皮膜处理:将盘元浸入磷酸盐,钢铁表面与化成处理液接触,钢铁溶解生成不溶性的化合物(如Zn2Fe(Po4)2·4H2o),附着在钢铁表面形成皮膜。 (五)、清水:清除皮膜表面残余物。 (六)、润滑剂:由于磷酸盐皮膜的摩擦系数并不是很低,不能赋予加工时充分的润滑

高强度螺栓生产加工工艺流程

高强度螺栓生产加工工艺流程 高强度螺栓生产主要分为热轧盘条-(冷拨)-球化(软化)退火-机械除鳞-酸洗-冷拨-冷锻成形-螺纹加工-热处理-检验几步! 一,钢材设计 在紧固件制造中,正确选用紧固件材料是重要一环,因为紧固件的性能和其材料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材料选择不当或不正确,可能造成性能达不到要求,使用寿命缩短,甚至发生意外或加工困难,制造成本高等,因此紧固件材料的选用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冷镦钢是采用冷镦成型工艺生产的互换性较高的紧固件用钢。由于它是常温下利用金属塑性加工成型,每个零件的变形量很大,承受的变形速度也高,因此,对冷镦钢原料的性能要求十分严格。在长期生产实践和用户使用调研的基础上,结合GB/T6478-2001《冷镦和冷挤压用钢技术条件》GB/T699-1999《优质碳素结构钢》及目标JISG3507-1991《冷镦钢用碳素钢盘条》的特点,以8.8级,9.8级螺栓螺钉的材料要求为例,各种化学元素的确定。C含量过高,冷成形性能将降低;太低则无法满足零件机械性能的要求,因此定为0.25%-0.55%。Mn能提高钢的渗透性,但添加过多则会强化基体组织而影响冷成形性能;在零件调质时有促进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倾向,故在国际的基础上适当提高,定为0.45%- 0.80%。Si能强化铁素体,促使冷成形性能降低,材料延伸率下降定为Si小于等于 0.30%。S.P.为杂质元素,它们的存在会沿晶界产生偏析,导致晶界脆化,损害钢材的机械性能,应尽可能降低,定为P小于等于0.030%,S小于等于0.035%。B.含硼量最大值均为0.005%,因为硼元素虽然具有显著提高钢材渗透性等作用,但同时会导致钢材脆性增加。含硼量过高,对螺栓,螺钉和螺柱这类需要良好综合机械性能的工件是十分不利的。 二,球化(软化)退火 沉头螺钉,内六角圆柱头螺栓采用冷镦工艺生产时,钢材的原始组织会直接影响着冷镦加工时的成形能力。冷镦过程中局部区域的塑性变形可达60%-80%,为此要求钢材必须具有良好的塑性。当钢材的化学成分一定时,金相组织就是决定塑性优劣的关键性因素,通常认为粗大片状珠光体不利于冷镦成形,而细小的球状珠光体可显著地提高钢材塑性变形的能力。对高强度紧固件用量较多的中碳钢和中碳合金钢,在冷镦前进行球化(软化)退火,以便获得均匀细致的球化珠光体,以更好地满足实际生产需要。对中碳钢盘条软化退火而言,其加热温度多选择在该钢材临界点上下保温,加热温度一般不能太高,否则会产生三次渗碳体沿晶界析出,造成冷镦开裂,而对于中碳合金钢的盘条采用等温球化退火,在 AC1+(20-30%)加热后,炉冷到略低于Ar1,温度约700摄氏度等温一段时间,然后炉冷至500摄氏度左右出炉空冷。钢材的金相组织由粗变细,由片状变球状,冷镦开裂率将大大减少。35\45\ML35\SWRCH35K 钢软化退火温度一般区域为715-735摄氏度;而SCM435\40Cr\SCR435钢球化退火加热温度一般区域为740-770摄氏度,等温温度680-700摄氏度。

包装机械生产工艺流程图及说明

钣金件工艺 机加工生产加工工艺 钣金车间工艺要求流程 (1)钣金车间可根据图纸剪板下料,在相应位置冲孔和剪角剪边。以前工序完成后进行折弯加工;第一步必须进行调整尺寸定位,经检查后进行下一步折弯工艺。折弯后经检查合格组焊;组焊要求必须在工装和模型具下进行组焊。根据图纸要求焊接深度和点处焊接。焊点高度不得超过设计要求、焊机工艺要求;2mm以下必须用二氧化碳保护焊和氩弧焊接。不锈钢板必须用氩弧焊。焊接件加工成形后进行校整,经检查符合图纸要求后进行下一步打磨拉丝。打磨必须以量角样

板进行打磨,不得有凸出和凹缺。拉丝面光吉度必须按图纸要求进行。 (2)外协碳钢件表面处理喷漆工艺要求:喷沙或氧化面积不得小于总面积的95%,除去沙和氧化液进行表面防锈喷漆和电镀处理。经底部处理后再进行表漆加工,表漆加工必须三次进行完成。喷塑厚度不得小于0.35mm。钣金件经检验合格后进厂入半成品库待装。 (3)入库件摆放要求:小件要求码齐入架存放。大件必须有间隔层,可根据种类整齐存放。 机加件加工流程: (1)机加工件工艺要求;原材料进厂由质检部进行检验,根据国家有关数据进行检测,进厂材料必须检测厚度、硬度、和其本几何尺寸。 (2)下料;根据图纸几何尺寸加其本加工量下料,不得误差太大。 (3)机床加工;根据零件图纸选择基本定位面进行粗加工、精加工,加工几何尺寸保留磨量。 (4)铣床加工;根据零件图纸选择基本刀具装入刀库,在加工过程中注意更换刀库刀具,工件要保整公差。 (5)钳工;机加件加工完成后根要求进行画线钳工制做,在加工过程中必须用中心尖定位。大孔首先打小孔定位再用加工大孔。螺纹加工要在攻丝机进加工,不得有角度偏差。螺纹孔加工后螺栓要保证旋转顺利。 (6)机加件加工完成后进行外协电镀加工。电镀加工要按照有

连杆加工工艺流程(1)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6105QA发动机连杆加工工艺流程设计 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1分析连杆的结构和技术要求 (1)结构 连杆是较细长的变截面非圆形杆件,其杆身截面从大头到小头逐步变小,以适应在工作中承受的急剧变化的动载荷。 连杆是由连杆大头、杆身和连杆小头三部分组成,连杆大头是分开的,一半与杆身为一体,一半为连杆盖,连杆盖用螺栓和螺母与曲轴主轴颈装配在一起。为了减少磨损和磨损后便于修理,在连杆小头孔中压

人青铜材套,大头孔中装有薄壁金属轴瓦。 为方便加工连杆,可以在连杆的大头侧面或小头侧面设置工艺凸台或工艺侧面。 (2)连杆的主要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项目具体要求或数值满足的主要性能大、小头孔精度尺寸公差IT6级,圆度、柱度0.004~0.006保证与轴瓦的良好配合两孔中心距±0.03~0.05气缸的压缩比两孔轴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在连杆轴线平面内:0.02~0. 04:100在垂直连杆轴线平面内:0.04~0.06:100减少气缸壁和曲轴颈磨损大孔两端对轴线的垂直度0.1:100减少曲轴颈边缘磨损两螺孔子(定位孔)的位置精度在两个垂直方向上的平行度:0.02~0.04/100对结合面的垂直度:0.1~0.3/100保证正常承载和轴颈与轴瓦的良好配合同一组内的重量差±2%保证运转平稳(3)连杆的工艺特点: 1)连杆体和盖厚度不一样,改善了加工工艺性。连杆盖厚度为31mm,比连杆杆厚度单边小3.8mm,盖两端面精度产品要求不高,可一次加工而成。 由于加工面小,冷却条件好,使加工振动和磨削烧伤不易产生。 连杆杆和盖装配后不存在端面不一致的问题,故连杆两端面的精磨不需要在装配后进行,可在螺栓孔加工之前。 螺栓孔、轴瓦对端面的位置精度可由加工精度直接保证,而不会受精磨加工精度的影响 1)连杆小头两端面由斜面和一段窄平面组成。这种楔形结构的设计

各种螺丝生产工艺

螺丝生产工艺(一)--退火 一、目的:把线材加热到适当的温度,保持一定时间,再慢慢冷却,以调整结晶组织,降低硬度,改良线材常温加工性。 二、作业流程: (一)、入料:将需要处理的产品吊放炉内,注意炉盖应盖紧。一般一炉可同时处理7卷(约1.2吨/卷)。 (二)、升温:将炉内温度缓慢(约3-4小时)升至规定温度。 (三)、保温:材质1018、1022线材在680℃-715℃下保持4-6h,材质为10B21,1039,CH38F线材在740℃-760℃下保持5.5-7.5 h。 (四)、降温:将炉内温度缓慢(约3-4小时)降至550℃以下,然后随炉冷却至常温。 三、品质控制: 1、硬度:材质为1018、1022线材退火后硬度为HV120-170,材质为中碳线材退火后硬度为HV120-180。 2、外观:表面不得有氧化膜及脱碳现象。 螺丝生产工艺(二)--酸洗 一、目的:除去线材表面的氧化膜,并且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磷酸盐薄膜,以减少线材抽线以及冷墩或成形等加工过程中,对工模具的擦伤。 二、作业流程: (一)、酸洗:将整个盘元分别浸入常温、浓度为20-25%的三个盐酸槽数分钟,其目的是除去线材表面的氧化膜。 (二)、清水:清除线材表面的盐酸腐蚀产物。 (三)、草酸:增加金属的活性,以使下一工序生成的皮膜更为致密。 (四)、皮膜处理:将盘元浸入磷酸盐,钢铁表面与化成处理液接触,钢铁溶解生成不溶性的化合物(如Zn2Fe(Po4)2?4H2o),附着在钢铁表面形成皮膜。 (五)、清水:清除皮膜表面残余物。 (六)、润滑剂:由于磷酸盐皮膜的摩擦系数并不是很低,不能赋予加工时充分的润滑性,但与金属皂(如钠皂)反应形成坚硬的金属皂层,可以增加其润滑性能。 螺丝生产工艺(三)--抽线 一、目的:将盘元冷拉至所需线径。实用上针对部分产品又可分粗抽(剥壳)和精抽两个阶段。 二、作业流程 盘元经酸洗之后,通过抽线机冷拉至所需线径。适用于大螺丝、螺帽、牙条所用线材。螺丝生产工艺(四)--成型 一、目的:将线材经冷间锻造(或热间锻造),以达到半成品之形状及长度(或厚度)。 二、作业流程: 1、六角螺栓(四模四冲或三模三冲) (1)、切断:通过可动的剪刀单向移动,将卡于剪模内的线材切成所需胚料。 (2)、一冲:后冲模顶住胚料冲模挤压胚料,初步成型,之后后冲模将胚料推出。 (3)、二冲:胚料进入第二打模,二冲模挤压,胚料呈扁圆状,之后后冲模将胚料推出。 (4)、三冲:胚料进入第三打模,通过六角三冲模仁剪切,胚料六角头初步形成,之后,后冲模将胚料推入第三打模,切料自六角头切断,六角头形成。 2、六角螺栓(三模三冲)

关于螺丝,送你一份全面知识图谱

关于螺丝,送你一份全面知识图谱 螺丝基础知识 螺丝的有关术语 1.螺丝、螺母、螺帽、螺栓、螺钉、螺柱的区别: 标准说法是没有螺丝和螺帽的。 螺丝是俗称,带有外螺纹的都可称"螺丝"。 螺母外形通常为六角形,内孔为内螺纹,用来与螺栓配合,把紧相关件。 螺帽是俗称,标准应称"螺母"。

螺栓的头部一般为六角形,杆部带有外螺纹。 螺钉较小,头部有平头、十字头等,杆部带有外螺纹。 螺柱实际应叫“双头螺柱”,两头均有外螺纹,中间一般是光杆。螺纹长的一端用来与深孔连接,短的一段与螺母连接。 2.常见的英文表示: Screw / Bolt / Fastener (螺丝/螺钉) (螺栓) (紧固件) 3.螺纹的定义: 螺纹是一种在固体外表面或内表面上,有均匀螺旋线凸起的形状。 螺纹作用 1.紧固和连接作用:适用于现阶段大部分螺丝产品。 2.传动作用(位移作用):如QC检查尺寸用的千分尺。 3.密封作用:如管道的连接密封。 螺纹的发展史

机牙螺纹:装配时先在装配物上钻孔攻牙,所攻内牙与螺丝的外牙规格一致,使用较小力矩装配。 自攻螺纹:装配时先在装配物上钻孔,不需攻内牙,使用较大力矩装配。 自钻螺纹:直接在装配物上使用,螺丝钻孔攻牙一次成型。

螺丝的加工方式 1.车削加工(Turning) 通过去除材料的方法使材料达到预想之形状 优点:加工精度高,无模具限制 不足:生产成本高,加工速度慢 2.锻造加工(Forging) 通过外力挤压材料使之发生变形以达到预想之形状优点:生产速度快,成本低,适合大批量生产

不足:成形受模具限制,复杂产品的模具费用高 3.冷镦:是在金属线材不加热的状态下,使用模具借助外力对其挤压变形的过程,冷镦工艺只是锻造工艺的一种。 螺丝基本构型介绍 要了解螺丝螺栓,先要知道他们的类型、特征及功能: A:驱动系统 B:头部 C:牙型部结合部 D:导入及攻入部

螺丝生产工艺流程

螺丝生产工艺流程 1.“螺丝”生产及控制程序计划 1.1确认规格及客户要求控制程序: 1)由我厂市场部代表与客户沟通及确认螺丝规格及要求。 2)根据客户图纸或样品制定规格确认书,并由客户签署确认。 3)接到客户订单及签定“规格确认书”后,由我厂市场部向生产部发出“订单 需求单”并抄送签署后的“规格确认书”。 4)生产部根据“订单需求单”及“规格确认书”,适当安排一切生产程序,及 发出采购指令和制定“生产工艺卡”。 1.2材料控制程序: 1)经我厂每年评审合格之线材加工厂,作为固定线材供货商。 2)每批入货线材均要求供货商提供材质化验报告证明。 3)每批入货线材均需经我厂IQC根据要求之规格及材质进行验收。 2.冲头、牙板、三角模控制程序: 1)由我厂生产部及QE,根据客户之样品或图纸,确认螺丝之头形、尺寸、牙纹、 三角形状等要求。 2)向我厂固定之台湾螺丝模具制造商发出所确认后之冲头、牙板、三角模的各 种要求规格指令,台湾制造商根据要求制造和提供各种合适之模具。 3)每个工模具均需经我厂物料管理员及IQC验收和标示存放。 3.生产控制程序: 1)由我厂生产部根据所需生产之螺丝的各种要求,制定图纸和列明规格、数量 要求等之工艺卡,经生产部经理审查批准后,向生产车间发出生产指令。2)车间负责人根据“生产工艺卡”来审查所需采用之线材、冲头、牙板、三角 模等准备状况,及安排技术人员生产。

3)打头技术工根据“生产工艺卡”之要求,调机并生产出首件样板。 4)经IPQC检测首件样板,并标示合格后,技术人员才可开始批量生产,并定 时巡查检验。 5)经IPQC检测打头及三角工序之半成品,合格后方可流入搓牙程序。 6)搓牙技术工根据“生产工艺卡”之要求,调机并生产出首件样板。 7)经IPQC检测首件样板,并标示合格后,技术人员才可开始批量生产,并定 时巡查检验。 8)搓完牙之螺丝,需经过机器除油及筛选干净,然后标示装袋。 9)经QA检验合格后,发往热处理厂(电镀厂)。 4.热处理控制程序: 1)采用经过我厂每年评审合格后之固定热处理厂。 2)由我厂外加工科向固定热处理厂发出热处理要求和指令,并沟通和跟进交收 程序。 3)热处理厂根据要求,进行计算机控制式之螺丝热处理。 4)由我厂QA检测热处理之螺丝质量,包括硬度测试及扭力测试;(三角螺丝表 面硬度达HRC>46,心部硬度为HRC>28<38)(#6螺丝扭力达>27.6kgf.cm,#8螺丝扭力达>44.9kgf.cm)。 5)经QA检测合格后,发往指定的电镀厂。 5.电镀控制程序: 1)采用经过我厂每年评审合格之固定电镀厂。 2)由我厂外加工科向固定之电镀厂,发出电镀要求和指令,并沟通和跟进交收 程序。 3)固定之电镀厂进行前处理和根据要求颜色进行电镀。 4)镀锌螺丝电镀后,需马上进行4小时之除氢处理(避免氢脆)。 5)由我厂QA检测电镀后之螺丝质量,包括电镀颜色、尺寸和盐雾测试(盐雾 测试的时间是根据客户要求:如6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等)。 6)检测合格后,交往我厂成品包装房。

螺丝生产工艺流程

螺丝生产工艺流程 第一、退火 一、目的:把线材加热到适当的温度,保持一定时间,再慢慢冷却,以调整结晶组织,降低硬度,改良线材常温加工性。 二、作业流程: (一)、入料:将需要处理的产品吊放炉内,注意炉盖应盖紧。一般一炉可同时处理7卷(约1。2吨/卷)。 (二)、升温:将炉内温度缓慢(约3-4小时)升至规定温度。 (三)、保温:材质1018、1022线材在680℃-715℃下保持4-6h,材质为10B21,1039,CH38F线材在740℃—760℃下保持5。5—7。5 h。 (四)、降温:将炉内温度缓慢(约3—4小时)降至550℃以下,然后随炉冷却至常温. 三、品质控制: 1、硬度:材质为1018、1022线材退火后硬度为HV120—170,材质为中碳线材退火后硬度为HV120—180。 2、外观:表面不得有氧化膜及脱碳现象。 1 / 10

第二、酸洗 一、目的:除去线材表面的氧化膜,并且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磷酸盐薄膜,以减少线材拉丝以及冷墩或成形等加工过程中,对工模具的擦 伤. 二、作业流程: (一)、酸洗:将整个盘元分别浸入常温、浓度为20-25%的三个盐酸槽数分钟,其目的是除去线材表面的氧化膜。 (二)、清水:清除线材表面的盐酸腐蚀产物。 (三)、草酸:增加金属的活性,以使下一工序生成的皮膜更为致密。 (四)、皮膜处理:将盘元浸入磷酸盐,钢铁表面与化成处理液接触,钢铁溶解生成不溶性的化合物(如Zn2Fe(Po4)2·4H2o),附着在 钢铁表面形成皮膜。 (五)、清水:清除皮膜表面残余物。 (六)、润滑剂:由于磷酸盐皮膜的摩擦系数并不是很低,不能赋予加工时充分的润滑性,但与金属皂(如钠皂)反应形成坚硬的金属皂层,可以增加其润滑性能。 2 / 1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