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主义对当代物欲膨胀和拜金主义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对当代物欲膨胀和拜金主义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对当代物欲膨胀和拜金主义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对当代物欲膨胀和拜金主义的启示

引言

西方马克思主义诞生于20世纪初期,它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在这三个时期里形成了多个流派,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法兰克福学派和生态马克思主义学派。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把马克思的众多著作结合现当代社会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都进行了分析。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消费异化理论

(一)消费异化的提出

马尔库塞是较早提出“消费异化”问题的研究学者,他认为资本主义工业社会是一种“单向度”的社会,这种异化来源于个人与社会的技术。社会中的个人被他的“虚假需求”所支配,而社会逐渐进步的技术却满足了个人的这种需求,其实,这样的个人只是被社会控制了而已。弗伊德主义学派的弗洛姆和存在主义学派的勒斐伏尔,他们对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工业社会的揭发和批判,也是不得不置身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中所提出来的。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莱易斯认为,往往只根据人的消费活动来确定人的幸福,这恰恰是当代异化的特征。所谓“异化消费”,指的是人类用活的商品的办法去补偿其令人厌烦的、非创造性的,而且往往是报酬不足的劳动生活。这种异化消费,是因为高度协调和集中化的生产过程使人感到缺乏的自我表现,于是就陷入商品的消费中去寻找人生的意义,实现其创造性。

(二)当代社会消费与需求的扭曲现象

消费观念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是人们关于市场、货币、消费等经济生活现象的比较系统、稳定的见解和看法,是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组成部分。但是,在当今社会,有些人把满足、快乐同消费等同起来。这种消费并不是基于人的真正的需求,它与人的真正需求是不能等同的,它逐渐演变成一种为了消费而不知怎么的就不得不而且确实消费了的一种病态消费循环中。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为,异化的消费不仅导致了人的生活的结构性错位,而且最严重会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扭曲。更加具有认同的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消费异化自从它诞生的那时起,就得到了众多理论家在现实生活考察中的关注,并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现在的社会发展中,人们对于异化消费越来越敏感,对于这一理论开始变得重视,在日常的现实生活中也迫使人们更多的反思自己的消费行为。

二、当代社会物欲膨胀的演变

(一)物欲膨胀时代的到来

在当今世界,人们一谈到“异化”二字,首先就想到的是资本主义社会才会存在的,很多人误以为“异化消费”只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实际上,异化消费不仅仅是资本主

责任编辑:张倩

童培(1987-),女,陕西西安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思政院2010级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发展研究。

义的独有产物,它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开始存在。塞缪尔?斯迈尔斯说过:“目前社会与其说是在遭受着缺乏钱的痛苦,不如说是在遭受着大肆挥霍浪费钱的痛苦。”不知道从何时开始,人们忙碌的双手不再停下来,人们花大量的时间去工作,工作的时间越来越长,越来越没有规律,生活的节奏也越来越快,一切都变得像是被一个巨大的黑洞吸引了一般。人们的这种对金钱的极度渴望像枷锁一样套牢了人的一生。过度的消费使人们在物质上获得了短暂的满足,这种收获的幸福其实也是一种在金钱的刺激下获得的幸福,对金钱带来的这种幸福使其内心物欲极度膨胀,步入了异化消费的时代。

(二)从物欲膨胀到拜金主义的盛行

从马克思主义的人的本质、人的解放、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来看,现代发达社会中的人一方面获得了物质上的享受,另一方面却在人性上迷失甚至丧失了自我。勒斐伏尔、马尔库塞、弗洛姆等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指出,人们逐渐成为了商品的奴隶,他们被动接受媒体铺天盖地的广告,这些广告制造虚假、强迫性的需求,人们在广告面前表现得无能为力,情趣也在不知不觉中完全被大厂商调度和控制,毫无理性地一味追求高档商品,在虚假的满足之中,人丧失了自己的天性。

经济高速发达的今天,这种极大的物欲膨胀使得拜金主义呈现出扩散之势。西方社会现在已经度过了现代化进程,对于财富的效用以及敏感程度已经递减,西方的很多人奉行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价值观,由于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完善,人们对于财富积累的观念相对比较冷淡。当然,其中也不乏许多富豪阶层,追求财富的不断增长,购置豪宅享受奢华的生活。不过,中国短时间内经济的崛起必然要求经历一个从贫到富的过程,这也意味着人们对财富的追求也会逐渐狂热起来。中国现在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仍然比较低,由于近几年通货膨胀,物价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会重视金钱的力量,更加重视财富的积累。正确物质利益的追求是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是让人们走上共同富裕道路的基础和前提。有些人视金钱为万能,往往意味金钱可以给自己带来许多的幸福感,这使人的价值观发生了严重的扭曲。

三、启示

(一)关于消费与人生价值观的反思

马尔库塞认为,人们每天被商家推出的各种广告刺激了消费欲望,把物质需求作为自己的需求,认同商品的关系完全颠倒了:不是商品为了满足人的需求而生产,而是人为了消费商品而存在,人逐渐成为了商品的奴隶。如今社会上的

童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陕西 西安 710055)

[摘要]马克思理论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中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负面问题。本文以“异化消费”理论为线索,通过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对于解决当代社会消费问题的研究,从而反省我国社会进程中的物欲膨胀和拜金主义问题,对于树立正确的物质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消费异化 物欲膨胀 拜金主义

[中图分类号]B08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0-0111-02

马克思主义对当代物欲膨胀和拜金主义的启示

(转110页)

(二)增强导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全过程管理

我国研究生培养采用导师负责制,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细节决定成败,环节决定质量。导师应加强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全过程指导与管理。首先,做好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工作。好的选题是成功的基础,它直接关系到研究生能否顺利通过答辩、获得学位,而学位论文的选题是高质量完成学位论文中最关键的一环。导师要培养研究生的问题意识,授之以渔,使其学会资料的搜集与整理,为今后的学习研究奠定基础,从而杜绝了因问题意识模糊,资料搜集整理能力欠缺,而不得不采用学术失范行为。其次,做好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工作。在学位论文研究中,研究生可能会因研究方法、观察视角、学科知识的融合等原因产生困惑,这时学科组应组织导师对其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进行指导、检查、管理,跟踪学生学术思想成熟的轨迹,一旦发现学生有学术失范现象和行为可以进行及时扭正和制止,让学生懂得学位的获得是建立在日常理论积累和研究创新之上的。

目前,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招生类别的不断增多,使得部分导师培养研究生的数额也相应加大,导师的精力和时间受到一定的影响,不得不采用“师姐带师妹”“师兄带师弟”的形式,有的甚至是“放任式培养模式”,因此用抄袭和剽窃来蒙混过关就是必然的选择。[6]因此,导师自身道德修养和科研水平决定了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及创新能力。导师应充分认识自身在研究生学术研究中的引领作用, 强化导师在对学生学术失范负责制,加强其自身使命感和责任感。其指导的学生如出现严重的学术失范行为,不但研究生不授予学位,还要取消其导师资格。

(三)加强学术失范行为的外部监督

在治理研究生学术失范上除了要关注研究生本人和导师外,还要加强对学术失范行为的外部监督。加大治理力度,对研究生的学术失范行为坚持“零容忍”,提高研究生学术失范行为处罚成本。在完善学术道德规范制度建设的基础上,切实做到“有规可依,有规必依;执规必严,违规必究”。[7]依据不同的违规行为给予惩罚,如降级、取消学分、撤消学位等,并录入个人终生诚信档案。另外,培养单位可以同步引进“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对学生实施外部干预,在学生完成毕业论文时,进行论文检测。当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吉林大学和吉林农业大学等多家高校已成功引进该系统,对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进行重合率检测,使其在研究生群体行为心理中形成有效的震慑约束力。

【参考文献】

[1]中国研究生历年招生人数一览(1978-2012)_百度文库.2012年01月26日.

[2]魏琴,蒋德璋.近年来我国社会科学学术失范的表现和原因分析[J].甘肃高师学报,2007(1):128-132.

[3]杜瑛,刘念,冯小明.论研究生学术行为的引导与规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8):25-27.

[4]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M].南京: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198.

[5]阎光才.高校学术失范现象的动因与防范机制分析[J].高教教育研究,2009(2):10-16.

[6]黎歌.试论从源头杜绝研究生中的学术不端问题[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8):25-27.

[7]朱彬,刘英辉,刘念.学术不端与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8):28-30.

(上接111页)

一些人把追求外在的物质欲望的满足当做生活的全部内容,这对于年轻人思想上和价值观上的冲击是不可忽视的。我们要警惕物欲膨胀而引发的拜金主义思潮。要培养年轻人正确的金钱观和功利观,学校的思想教育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主要渠道。但是,又要从内在、个人方面自行实践高尚的道德品质,正确处理义与利的关系,自觉地抵制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的侵蚀。西方马克思主义从消费异化论所演出的一些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应该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来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树立正确、科学的消费观。

(二)马克思关于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认为,真正的幸福是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的结合。我们不能说物质条件优越就会一定幸福;物质条件不优越,就一定不幸福。凡是正当、合理的物质需要,都应当得到尊重。正如恩格斯所言:“追求幸福的欲望只有极微小的一部分可以靠观念上的一部分权利来满足,绝大部分却要靠物质的手段来实现。”合理控制欲望的同时有利于幸福的实现。对待“消费异化”的问题从根本上讲是一个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

四、结论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异化消费观发人深省,因此,我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选择健康、理性、绿色的消费模式。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提高广大消费者的节约意识,鼓励消费者进行适度消费。过度、畸形、异化的消费行为,其深层原因在于消费者对自身价值的错误定位,以及对自身需求的误解。面对异化消费的现实,我们不能从根本上制止这种不理性的消费方式,或者抑制奢侈品的生产和消费,但是可以从价值观上引导更多的人,因为经济的发展根本离不开消费和需求。

【参考文献】

[1]周林.新马克思主义克服异化消费理论及其启示[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第6期.

[2]夏永梅.解读中国异化消费现状——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启示[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3,第2期.

[3]徐璐.略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消费异化理论[J].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08年,276,283.

[4]蔡陈聪.西方马克思主义消费异化理论的启示[J].东南大学学报,2009,第6期.

[5]石雪,董娅.西方拜金主义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思考[J].贵州社会科学,2006,第3期.

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点整理

马克思主义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产生背景: 1,自然科学: 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达尔文进化论 2,阶级基础: 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3,社会科学: 英国古典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德意志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组成部分 1.唯物论 物质: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时绝对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是相对 ! 的(稳定性、有条件性); 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和顺序性; 空间是运动的物质的广延性和方位性; 物质的运动具有一定的客观规律。 意识:意识的起源是自然界长期发展和社会劳动; 意识起源的基本环节有三个:第一,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级生物的刺激 感应性;第二,由刺激感应的反映形式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第三,由一般动物的 # 感觉和心理到人的意识的产生; 意识的本质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意识具有能动性,主要表现在意识反映世界是自觉的有目的反映,意识不仅仅反映事 物的现象,而且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意识可以通过思维操作实现对客观事物的、 超前的观念的改造,指导并通过实践把理想变成现实;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主体拥有意识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必须拥有人脑,而是必须参与到人类社会实践# 中去。 规律:事物的联系和运动构成规律,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向。 客观规律是事物内部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固有的联系。 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不能被改变、创造、消除的。人只能认识规律、尊 重规律、利用规律。 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一,朴素唯物主义;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辩证法 ! 两个特征: 联系观:联系是指一切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即系统观) 发展观: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事物发展的总方向、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 三个基本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 矛盾的对立性与统一性,或称斗争性与同一性(矛盾的基本属性); 矛盾的对立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统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个方面含义: 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前提,共处在一个统一体中,而 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 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事物的外部矛盾;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两点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重点论”)。 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主要矛盾反映了复杂事物中诸多矛盾的不平衡性,矛盾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如对您有帮助,请购买打赏,谢谢您! (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其之所以能够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阶级根源、自然科学条件和理论基础,也与马克思和恩格斯个人品质分不开的。 1.历史背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欧洲的一些主要国家已占统治地位。首先由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使生产力迅速地发展起来,另一方面也使资本主义社会性的制度固有矛盾明朗化,尖锐化。资本主义所因有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矛盾开始激化,这一矛盾的加剧必然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固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它永远不能根治这种致命的绝症。这一事实不仅暴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而且进一步表明,私有制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已经到了极端。资本主义国内市场和海外贸易的发展,更加开阔了人们的眼界,这样,社会发展的唯物辩证性质就比以前更加明显地揭示出来了。这一切都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社会条件。 2.阶级基础。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也在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从19世纪30年代起,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1831-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的武装起义,1836年英国的宪章运动,1844年的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起义,提出了反对私有制社会的战斗口号,提出建立人民宪章的主张。这些斗争震撼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标志着无产阶级已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无产阶级为实现摧毁旧世界、创立新社会、变奴隶为主人的历史使命,迫切需要一个能够正确反映社会发展规律和无产阶级利益的科学理论来指导。同时,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的丰富经验,为这个科学理论的产生提供了现实的经验,马克思主义及其科学的产生标志着无产阶级从自在阶级发展为自为阶级。 3.自然科学前提。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有着深厚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前提。从十九世纪开始,自然科学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进入了整理材料、寻找内部联系和跨门类研究的阶段,形而上学的自然观逐渐被打开了一个又一个的缺口。特别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这三大发现,揭示了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以及各种物质形态之间联系和发展的辩证性质,为哲学总结自然现象以及认识它们的一般规律提供了可靠的知识基础。细胞学说表明,所有动植物的生命现象,都是细胞按照一定规律分裂和增殖的结果,从而揭示了整个生物界的有机联系;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表明,自然界各种形式的能量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种形态转化为另一种形态,从而揭示了整个自然界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物质统一性;达尔文的进化论表明,自然界中品种繁多的生物种类,都是由少数简单生物经过长期的变化发展而成的。人类也是由一种古猿进化而来的,生物界是一个有规律的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 4.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先进思想成果的结晶,它批判地继承了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优良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则是德国的古典哲学。德国古典哲学是近代哲学发展的最高形式,在黑格尔的体系中达到了顶峰。黑格尔是辩证法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最大功绩就是恢复了辩证法这一最高的思维形式,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描写为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转变和发展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但是,他的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却隐藏在神秘的唯心主义体系之中,他的辩证法是革命的,万能的体系却是却窒息了辩证法。费尔巴哈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个代表。他的伟大功绩是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坚持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哲学观点。但他在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时,却把黑格尔的辩证法也抛弃了。他看到了人的自然存在,但他所说的人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他不懂人的本质是实践的。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哲学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抛弃了它的唯心主义;批判地吸收了费尔巴哈哲学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抛弃了它的形而上学,并根据新的实践经验和科学材料,对它们进行革命的改造和发展,从而把辩证法和唯物论有机地结合起来,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Chinese Marxism and Contemporary 编号:D002 开课单位:社科部 开课时间:第一学期总学时数:36 学分:2 主讲教师:熊絮茸 【教学目的】 培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分析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能力。注重政治性和学术性、思想性和知识性的有机统一,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开启历史和现实、中国和世界的比较视野,努力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和战略思维能力。注重创新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主要内容及要求】 导论 导论分析了20 世纪人类社会的成就和问题、进入21 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指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理论内涵以及如何运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来分析中国和世界,并系统阐述了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本讲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当代人类社会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2)总体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和主要观点。(3)学习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观察和分析问题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第一讲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格局 第一讲分析了当代世界经济政治的主要变化,为认识当代人类面临的问题,明确中国的定位提供了基本背景。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经济全球化作为当今世界发展的客观趋势和基本特征,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面对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世界上各种文明、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应彼此尊重,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中国如何更好地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应对其带来的挑战,形势严峻。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一. 对中国现代历史意义的解释价值: 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缘于救亡图强且向西方学习的需要。 向西方学习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弊端性深刻的反思。 向西方学习是向欧洲学习:一个是英美道路模式和文化模式学习(经验实用主义);一个是向德俄法即大陆道路和文化模式学习(浪漫理想主义)。前者是国民党人试图走的路向,后者是共产党人坚持走的路向。历史最后证明,英美模式在中国很难走得通,国民党政权被共产党人的革命所推翻和取代。(中国为什么最终没能走向资本主义,黄仁宇先生的《资本主义与二^一世纪》一书有过文化社会学的深刻阐述:资本主义 是一种经济的组织与制度,中物品之生产与分配,以私人资本出面主持。大凡一个国家采取这种制度以扩充国民资本为当前主要任务之一,所以私人资本也在其政治生活中占有特殊的比重。” 但在中国,这种情况一直都没有真正实 现过,最多只是赢得一个“资本主义萌芽”的名目,黄仁宇认为,为什么中国不能产生 资本主义?因为她志不在此。她不仅不能产生,而且一向无意于产生。”

2.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中国革命以及革命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现在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中 国革命和建设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历史已经证明,马克思主义指导的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以及在不同时期凝结成的不同形态的中国马克思主义都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放弃马克思主义,中国现代历史的意义就不能获得合理的解释。 二. 对当代大学人生健康成长发展价值: 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的国家意识形态,是具有强制性的政治思想理论,是当代中国人生活、工作、学习和成长的既有的政治环境,每个人的生活成长都离不开特定的政治环境,只有顺应环境,适应环境,人生成长和发展才能相对顺利。在一个和平稳定的发展时代,凡是背离给定的政治环境的人,无论其是多么地聪明睿智,最终都将被埋没,除非离开这个环境,但又必须适应新的环境。 三. 对人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论价值: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论是唯物辩证法,即既用唯物的视角又用辩证的视角来分析看待各种事物和各种问题。“物”不仅是指看得见具体的东西,它更广泛的意义是指事物产生的各种制约因素,如环境、情势、知

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价值及实现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马克思主义指导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进行,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的提出具有理论和时代背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具备当代性,主要因为它的三个特性:时代性与历史性的辩证统一;实践性创造了新的思维方式;科学性凸显出当代价值。由此可知,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过时,仍然具有当代价值。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问题的提出背景 苏东剧变之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共产主义实践和运动遭遇前所未有的挫折。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一些原有的社会主义国家转向市场经济,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社会的阶层划分、人们的价值观念都发生了极大地改变,各种思潮纷纷涌现出来,马克思主义面临着一场挑战。马克思主义具不具有当代性,在当今社会还有没有价值成为人们所关心的问题。尤其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然而,西方国家一些人,在东欧剧变之后,当信奉马克思主义的人纷纷远离马克思主义之后,反而去重读马克思,为马克思主义作辩护,进而论证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性。存在主义学者萨特认为马克思的哲学依然是我们时代的哲学,“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远不是已经枯竭了,它还年轻,甚至还在童年,似乎刚刚开始发展,所以它仍然是我们时代的哲学,它是不可超越的,因为产生它的那些历史条件还没有被超越。” 时代的变化和人类实践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当代性问题提出的深刻社会历史根源。有学者指出,“自马克思哲学创立一个多世纪以来,人类的生存状态、生存方式和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在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文化多样化,科学技术特别是高科技的飞速发展,后工业文明和后现代思潮的冲击,使马克思哲学面临着一个新的历史境域。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哲学当代性问题的提出,不仅仅是理论本身的诉求,而且更是时代本身的迫切需求,即要求我们从时代本质的高度去探讨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问题。” 著名学者杨耕在《重读马克思》中说,20 世纪的历史运动以及当代哲学的发展困境,使马克思哲学中的一些重要观点、理论的内在价值凸显出来,如世界历史理论、东方社会理论等等,同时又使马克思哲学的本真精神和当代意义透显出来了。“为了理解和把握现实,必须突破原有的理论模式;而为了突破原有的理论模式,又必须接触并深入现实。同时,在联系现实的过程中,哲学不应失去自己的独立性、反思性和批判性,不能把自己降低为现实的附庸或仅仅成为现实的解释者。”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的体现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的产物,却又超越了产生它的时代局限,它之所以具有当代价值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在于它的实践性、批判性、开放性,具有强大的理论活力。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契合了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需求,具有强大的实践功效。马克思主义的精粹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普遍规律,构成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规律。尤其是关于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华工《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期末考试题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期末考试题 (答卷需抄题,请在姓名后面加上个人编号) 1、请根据本门课程的授课内容,结合国内外的发展形势,分析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 义。结合自身的专业领域,谈谈如何推动中国的创新型国家建设。(25 分) 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义:①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生 活的重大举措。为实现新阶段的发展目标,不能再继续依靠牺牲资源、环境、劳动这三个要素,因为它违背科学发展观,是经济起飞初始阶段和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粗放的增长方式,依靠这种增长方式难以保持国民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②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解决我国当前 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目前我国科技发展总体水平,同世界上的创新型国 家相比差距较大。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弱,关键技术自主研发比例和自给率低。③明确提出建设创新国家的任务,既反映了党对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的 准确把握,也反映了对我国基本国情和战略需求的科学分析,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我们提 出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是要让国内生产总值翻几番的需要,从根本上来讲是我们这个国家 民族生存、发展、统一的需要。 作为一名车辆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推动创新型国建建设的途径有:第一,国家和企业 应制定汽车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的规划,如发动机技术,节能减排技术等;第二,制定和 ______ 完善促进自主创新的产业政策,如国家给予汽车企业自主创新的优惠激励政策,提高研发人员的自主创新意识;第三,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尤其是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投入,女口新能源汽车等;第四,推进国际合作。自主创新是开放式的创新,因此,要充分利用全球资源,积极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2、在你的专业领域,科研工作者应该具备怎样的社会责任感?为什么?(25 分) 答:科研工作者应该具备的社会责任感有: ①践行科研诚信,净化科研氛围 诚实向来是一种美德,它更是科技工作者探索、治学的态度,是一个国家社会的保障。科技工作者要在自己的研究过程中,遵守最基本的行业规范,从客观事实出发,严谨、真实的记录、发表自己的研究过程,不弄虚作假。尊重他人的劳动果实,不剽窃他人的劳动成果。如果科技工作者做不到这些,不仅会影响科技的进步,也会影响社会公众对科技事业的信任度。 ②开展科学探索,创新研究成果

如何看待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

如何看待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 所谓拜金主义,就是盲目崇拜金钱、把金钱价值看作最高价值、一切价值都要服从于金钱价值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拜金主义是一种金钱至上的思想道德观念,认为金钱不仅万能,而且是衡量一切行为的标准。持拜金主义观念的人认为:“在社会上,无钱万万不能”与“金钱至上”等,这种价值观被认为起源于资本主义鼓励人类追求自我利益的思想主张。拜金主义经常引起许多批评,尤其经常被许多保守派的人士给抨击成造成现代社会物欲横流、道德沦丧的象征之一。批评者认为,拜金主义者太过强调金钱的重要性,以致于拜金主义者变得唯利是图、对许多事物经常只看得到表面,看不到其内涵、精神层面也极为空虚;然而也有人认为,追求更好、更富裕的生活是所有人类的本性,而拜金主义不过是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风气下,人类此种本性的一种反映而已。 在人类历史上,有了金钱就有了对金钱的崇拜,拜金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是伴随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形成的。反映的是狭隘的阶级利益,是没落阶级的人生观,没有把握个人与社会的正确关系,忽视了社会性是人存在的本质属性,对人的本质的理解是片面的,夸大了人生的某方面的需要,无视人的全面性。 享乐主义人生观是一种把享乐作为人生目的的人生观,主张人生的唯一目的和全部内容就在于满足感官的需求与快乐。享乐主义使人们尽情地追求物质上的享受和肉体上的快乐,容易使人们陷入意志消沉、缺乏进取精神的状态之中。所以,爱因斯坦说:“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做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

古今中外,靠贪图享乐、奢侈腐化而成就大业者闻所未闻。相反,历史上因骄而奢、由奢而亡的例子,却数不胜数。那种以为通过助长享乐,就能刺激消费,搞活市场,拉动经济发展的想法是十分荒谬的,其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社会的发展进步是靠艰苦奋斗创造的。享乐主义滋长和蔓延,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带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只能滋生虚假繁荣的毒瘤,助长玩物丧志的风气,最终葬送已有的文明成果。社会进步的历史,决不是“享乐的发展史”。时代在发展,生产力的水平在提高,人民生活日益富裕,但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精神,始终是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动力,是我们党克难履险的法宝。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今后面临的任务更艰巨,问题更复杂,挑战更严峻,我们一点也不能松懈,更不能有丝毫骄傲自满、停止前进、追求享乐的念头。我们现在所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在经济、科技等许多方面我们同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如果贪图享乐,奢靡之风盛行,就会严重危害党和人民的事业。 个人主义人生观是一切从个人出发,把个人的利益放在集体利益之上的人生观,主张个人本身就是目的,具有最高价值,社会和他人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个人主义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产物,是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核心。在资产阶级革命的早期,在争取个人权利和自由、反对封建专制方面,个人主义具有积极意义,但是从19世纪开始,一些敏锐的资产阶级思想家就已经意识到它同时还具有销蚀社会的一面。20世纪以来,西方思想家对个人主义的批判更是不绝于耳。个人主义作为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与社会主义的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是根本对立的。极端个人主义是个人主义人生观的一种表现形式,它突出强调以个人为中心,否认社会和他人的价值,甚至不惜采用损人利己的方式来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

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意义 姓名:曹俊艳 专业:英语1402 学号:201407010201

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一个看似很深奥很难懂的话题,可是却是一个离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那么近那么紧的一个理论。它是理论但绝不仅仅是理论,它的一切都基于现实,它的目的是为了服务现实,它的结果是让人们更好地理解、认识现实世界。看似空洞地它又是那么的务实,在当今社会,不仅仅是在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那对于这样一个理论体系,它存在的现实价值和意义在哪里呢?它为什么这么受到欢迎和追捧呢?讨论一个事物的意义时,首先要知道它是什么。那么,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呢?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和后继者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术思想和科学体系,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的指导思想和科学体系,是关于人生信仰和核心价值的社会思想和科学体系。列宁在深刻分析19世纪末20 世纪初世界历史条件的前提下,创立了帝国主义论。在同第二国际机会主义作斗争的过程中,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和新的理论概括。在总结俄国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提出了一系列基本原则。 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帮助中国的知识分子重新思考中国的命运和前途,并导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并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与时代特征和各国实际相结合,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际及中国哲学的优秀传统相结合,使之具有中国的作风、气派,以中华民族的风格和形式表现出来并获得发展,为中国人民所掌握,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的是艾思奇,他在1938年4月写的《哲学的现状和任务》中明确提出,“现在需要一个哲学研究的中国化、现实化的运动。过去的哲学只是做了一个通俗化的运动, 把高深的哲学用通俗的词句加以解释, 这在打破从来哲学的神秘观点、使哲学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逐步接近, 在使日常生活中的人们也知道注意哲学思想的修养上, 是有极大意义的, 而且这也 就是中国化现实化的基础。然而在事实上, 哲学的通俗化并不等于中国化现实化, 因此它也没有适应这激变的抗战形势的力量, 而另一方面, 因为整个并没有做 到中国化现实化, 所以也不够充分的通俗化。”这表明哲学的中国化和现实化, 既是前一段哲学大众化、通俗化的继续, 也是抗战的需要。此后, 艾思奇还提出了马克思哲学中国化的两个原则:“第一要能控制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 熟悉其表现方式;第二要消化今天的抗战实践的经验与教训。”艾思奇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哲学和中国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基本思路是可取的。 1938 年10 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是这样说的:“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 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对于中国共产党说来, 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环境, 成为伟大的中华民族的一部分, 而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联的共产党员, 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 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 即是说, 按照中国 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在毛泽东看来, 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生根开花, 不仅要把它与中国的实践相结合, 而且需要通过一

对当代大学生拜金主义价值观的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91149079.html, 对当代大学生拜金主义价值观的思考 作者:张泽雨 来源:《科技视界》2013年第27期 0 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与此同时,西方文化思想也随着改革开放一并进入国内,并对我国的文化观念形成了巨大的冲击,特别是拜金主义这一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到一些大学生发展。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由于对这些文化思想缺乏客观全面的判断,很容易导致他们形成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对金钱痴迷,为金钱不顾一切。事事为了钱,时时刻刻想着怎么不择手段得到尽可能多的钱,认为金钱是万能的,以此衡量一切行为。从而形成一种金钱至上的思想道德观念。这里我们针对当代大学生拜金主义价值观来具体谈谈。 1 当代大学生拜金主义的表现 把金钱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人也成了金钱的奴隶,并且在金钱驱使下行动。不择手段去牟取金钱为牟取金钱。把金钱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尺度。认为准有钱谁就有价值住的钱越多谁的值就越大。金钱确定人的价值。这个人值一万英镑,就是说他拥有这一笔钱。谁有钱,谁就值得尊敬,就属于上等人,就有势力”。这就是拜金主义的体现。 “毕业就嫁人,要嫁就嫁有钱人。”“找工作看…钱途?。”这些流行在校园里的口头禅,是大学生越来越“拜金”的表现。拜金主义是货币拜物教的通俗表述。是一种把金钱作为崇拜对象的观念。它主张一切为了金钱,金钱就是一切,把自己价值的大小归结为拥有金钱的多少。 大学生对金钱的过分看重可能是心理压力过大、急功近利、思想偏激的病灶。不是凭自己的辛勤劳动和合理经营去赚钱,而是在一种对金钱占有欲的驱使下,毫无道德底线,通过一 些非法途径获取较快较易的钱财。 当代大学生拜金主义具体表现在自我认同感比较强烈,喜欢表现出特立独行的样子,喜欢甚至把拜金现象当作是种身份地位的炫耀,也是得到他人肯定的一个理由。对于名牌的盲目追求,穿着名牌,拿着最新手机,出手阔绰,把这样的“潇洒”作为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消费品不断地更新换代是流行的物质基础,大学生作为信息接收的主要群体,具有求新、自我表现和从众的心态,从而使得大学攀比之风越来越盛。确实,社会流行向大学生传递了一种消息,当人们都去追随它时就会形成一种群体压力,这样才使得大学生表现出越来越拜金。 2 拜金主义对当代大学生的危害 经济领域如果任拜金主义泛滥,就会使经济秩序陷入混乱,诚信丧失,就会使诚实劳动得不到回报,使坑蒙拐骗、敲诈勒索者大行其道;政治领域如果盛行拜金主义,执政党和政府就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马克思思想整体结构论略 摘要:本文以“改变世界”统摄马克思的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以“实践思维”作为改变世界的唯一有效思路,从实践思维的必然要求推究出改变世界必做的课题,根据课题相应把马克思全部思想分为人道主义社会学说、唯物主义历史学说、资本主义经济学说、无产阶级革命学说。又从思想表述的角度将马克思著述分为理论主导和实践主导两大系统。文章认为,实践思维不仅是理解马克思,而且也是批判和超越马克思唯一正确的思路。哲学家们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一、笼盖四十年的总纲领 1845年春,马克思写下了文前引录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最后一条,表明了“改变世界”这个支配了他的思想研究工作的总纲领,此时已然确立。三十八年之后,当他的全部工作划上句号时,恩格斯在他的墓前总结道:“以某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制度的事业,参加赖有他才第一次意识到本身地位和要求,意识到本身解放条件的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这实际上就是他毕生的使命”[1]。显然, 这毕生使命的内容,就是马克思早年所定目标即“改变世界”的具体化。 如果只是看到马克思在二十七岁上一语定平生,而忽视他人生抉择的理性思考依据,那就把马克思神化了:他一个主观动念,居然能够发展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事实上,马克思1843年开始“解决使我苦恼的疑问”[2],通过批判黑格尔的国家学说,并运用经济学解剖市民社会,完成了社会结构分析、现存社会价值批判、人生及未来社会价值确定,以及历史转化必然性的初步认定,改变世界的整体思路於1844年已初具轮廓。这就是马克思于1845年做出人生抉择,1846年便投身社会实践运动[3]的理性心理基础。由此看来,“改变世界”这一轮太阳在马克思心中升起,整整照耀了他四十个春秋的人生行程。 一个主题愈是历久不衰地被奉行,其对奉行者的人生覆盖面便愈益宽广。只要略作审顾便不难发现,“改变世界”这一主题不仅统一了马克思的主要理论思考,同时也是统一其理论与实践的灵魂。马克思的理论业绩,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举其大要,谓有两大发现,即“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还发现了……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4]。这两大发现,前者形成历史唯物主义学说,后者构成他的政治经济学。从思想内容看,这两大学说占据了马克思理论的主体部分;从研究时间来看,这两项研究则基本前后相续,纵贯了马克思改变世界四十年工作之始终,其中凝结了他毕生的主要精力,耗费了他四十年中绝大部分光阴。 在马克思的思想中,这两大学说由于具有科学的性质,因而其作用超出了特定目的界限和实践范围,在学术和实践的实用中伸展,马克思也因此得以作为思想家在学术界发挥着世界性和历史性的影响。马克思思想的这种科学普遍性是很容易掩盖其当时的实践目的性的。罗素就在《西方哲学史》中批评说:“把马克思纯粹当一个哲学家来看,它有严重的缺点。他过于尚实际,过分全神贯注在他那个时代的问题上。”[5]这是一位思想史家对马克思的中肯批评,然而却道出了马克思理论的现实性特征。马克思的研究课题不是得自思想史的研究,而是在社会的斗争和思考中孕育出来的。马克思的研究成果,是直接为改变世界的实践主体群服务的。他说《资本论》“能代表的只是这样一个阶级,这个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推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最后消灭阶级。这个阶级就是无产阶级。”[6]所以当“《资本论》在德国工人阶级广大范围内迅速得 到理解”时,他认为这“是对我的劳动的最好的报酬。”[7]他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同样也是贡献给无产阶级和共产主义事业的。这只要回顾 一下该原理的发表过程,就可悟出他的良苦用心。本来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已作了正面、系统、全面的表述,从学术价值上看,是无论如何应设法出版的;但从宣传价值上看,同青年黑格尔派的论争,就不如直接诉诸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者的著作。所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一、对中国现代历史意义的解释价值: 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缘于救亡图强且向西方学习的需要。 向西方学习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弊端性深刻的反思。 向西方学习是向欧洲学习:一个是英美道路模式和文化模式学习(经验实用主义);一个是向德俄法即大陆道路和文化模式学习(浪漫理想主义)。前者是国民党人试图走的路向,后者是共产党人坚持走的路向。历史最后证明,英美模式在中国很难走得通,国民党政权被共产党人的革命所推翻和取代。但无论是共产党人还是国民党人当时寻求救亡图强的理论或道路都必须打着向西方学习的旗号。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是西方人文主义的现代革命理论,中国共产党人最终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以此为根本的指导性思想理论,且获得了彻底的决定性胜利。 2.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中国革命以及革命进行的社会

主义建设和现在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中国革命和建设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历史已经证明,马克思主义指导的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以及在不同时期凝结成的不同形态的中国马克思主义都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放弃马克思主义,中国现代历史的意义就不能获得合理的解释。因为尽管马克思主义经历着不断中国化的过程,并产生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形态,但总的来说,它们之间具有发展的逻辑联系。因此,都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的范畴。所以,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这面大旗,中国现代历史就没有一个统一的理论话语基础。 二.对当代大学人生健康成长发展价值: 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的国家意识形态,是具有强制性的政治思想理论,是当代中国人生活、工作、学习和成长的既有的政治环境,每个人的生活成长都离不开特定的政治环境,只有顺应环境,适应环境,人生成长和发展才能相对顺利。在一个和平稳定

马克思主义当代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批判的、革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在当代仍是需要的。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在理论领域仍是需要的。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对资本主义社会仍是需要的。再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也是需要的。又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对全球性问题的解决也是不可缺少的。但是,在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的时候,必须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概括地讲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是一种辩证的否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包括革命和保守两个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精神;辩证否定;当代;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批判的、革命的。马克思曾就此指出:“新思潮的优点就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什么也阻碍不了我们把我们的批判和政治的批判结合起来,和这些人的明确的政治立场结合起来,因而也就是把我们的批判和实际斗争结合起来,并把批判和实际斗争看做同一件事情”。“辩证法却引起了资产阶级和他们的夸夸其谈的代言人的烦恼和恐怖,因为它在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有它的否定的理解,它的必然灭亡的理解;它对每一个已经生成的形态,都是在运动的流中,从它的暂时经过的方面去理解;它不会屈服在任何事物面

前,就它的本质说,它就是批判的、革命的”。列宁也指出:“马克思认为他的理论的全部价值在于这个理论‘在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后一品质真正是马克思主义完全地和无条件地所固有的,因为这个理论公开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揭露现代社会的一切对抗和剥 削形式,考察它们的演变,证明它们的暂时性和转变为另一种形式的必然性,因而也就帮助无产阶级尽可能迅速地、尽可能容易 地消灭任何剥削”。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在当代还需要吗?或者对当代还起作 用吗?回答是肯定的。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在理论领域仍是需要的。这是因为,马克思等在当年批判的错误理论、思潮、倾向仍然存在,有时还呈有上升、泛滥的趋势。例如,唯心主义、特别是历史唯心主义,仍在理论领域流行、在很多国家还占居主导地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仍不时地出现,并影响着、甚至左右着人们的头脑。各种迷信,包括旧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对资本主义社会仍是需要的。我们知道,马克思生活在19世纪,在那个时候,资本主义社会已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但它的迷信和新的迷信,不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弊端也充分暴露出来,马克思对这些弊端进行了严厉的批判。他指出:“资本来到世间,就是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读书报告

读《共产党宣言》及感想 姓名:王磊学号:2016310492 组别:第3组组长名字:段小宇 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对于当代世界的发展、当代无产阶级运动具有重要意义与巨大推动作用。《共产党宣言》作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它指出了为共产党的目标而奋斗与争取实现共产主义终极目标之间的联系。自从1848年2月发表以来的160多年里,它指引着一代又一代的无产阶级革命者为了广大无产阶级的命运而抗争,为了人民的命运而奋斗。 1.《共产党宣言》的思维框架 在《共产党宣言》的正文框架上,引言部分主要讲的《宣言》的发表背景与目的;正文第一章“资产者与无产者”讲的是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两大阶级的互相矛盾、互相斗争,以及资产阶级的产生发展、历史作用与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和无产阶级的产生、发展与历史使命;第二章“无产者和共产党人”主要论述了无产阶级的政党——共产党的性质、特点、目的与理论原理;第三章“社会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文献”阐述共产党的主义和指导思想,批判错误思潮;第四章“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讲无产阶级革命者在现实中的斗争策略 《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它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使得社会主义从空想走向了科学,它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可以说,《共产党宣言》是我们共产党整个理论的源头。自从发表以来,它就成为了世界无产阶级的锐利思想武器,拉开了世界无产阶级运动的帷幕,象征着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史诗的开始,指出党在阶级斗争中要将坚定的原则性和适度的灵活性相结合,要建立广泛的无产阶级统一战线,同时指出所有制问题是革命运动的基本问题以及暴力革命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主要包括三大组成部分,一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辩证法,即马克思主义哲学;二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三是科学社会主义。而《共产党宣言》就是主要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 《共产党宣言》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通过论证,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而无产阶级作为社会的最底层,受到剥削、压迫最为残酷,具有彻底的革命性,同时与小农、小手工业相比,它与坚定的社会大生产相联系,代表了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具有先进性,同时它能够组织起来,也具有组织性,同时人数众多、力量强大,具有广泛性。因此无产阶级肩负着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的世界历史使命。 恩格斯曾强调过《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历史才能得到说明。”这说的实际就是社会基本矛盾的问题。从原始社会解体以来,人类社会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上被剥削阶级与剥削阶级之间、被统治阶级与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意义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意义 学院:刑事侦查学院 专业:刑事科学技术年级:2011级 姓名:方宁馨学号:2011052202

摘要: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下,尤其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如潮水般涌人的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使一些大学生的理想变得模糊。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由一系列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理论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只有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才能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价值,当代大学生,现实意义 毛主席曾经说过:“认真看书学习,弄通马克思主义。” 目前,在一些大学生中存在着轻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有些同学认为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根本没有必要,以后也用不上,只要考试能过就行了。特别是在一些理工科院校中,同学们甚至认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马克思主义哲学没有用处。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很多大学生都不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这在当前的高校教育中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 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恩格斯适应时代和实践的要求,在批判和改造以往哲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而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的大厦的根基,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入学习,我们不仅掌握了基本的哲学知识,同时,也为构造自己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找到了正确的方向,让我们开始运用哲学的两面性的观点去分析生活中的问题和解决问题,找出共性和个性,处理好共性和个性,从而让自己的目光是全面的。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价值 (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正如列宁所指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工人阶级。”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之所以成为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因为它是完备深刻而无片面性的学所。 第二,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彻底而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史历史唯物主义的建立,为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提供了根本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证实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此基础上,马克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心得体会

学习科学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有人曾说“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在人们享受科学成果的同时也要承担科学发展带来的弊端。”这样的说法我并不否认,科学发展是人类进步、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凡事都有两面性这是自古以来的道理,所以人类要进步、人类文明要发展,就必然要承担进步与 发展带来的结果。 学习《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这门课程后,对科学的继承与发展我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与理解。一方面,科学的图景常常都是集猜想、反驳、经验、验证四位一体的“杂合体”,就像是Windows的ta的补丁们,不断纠错交结在一起;另一方面科学又像是一个“问题小孩”,其继承与发展都存在很多问题,好的坏的、简单的困难的、清撤的含混的、肯定的纠结的?? 我们在继承科学前辈们留下的技术与经验时,会对其提出质疑和进行反复验证,直至其理论与实践都是客观存在贴合实际的。这就是科学的继承,是反复验证而不是盲目接受。同样的,科学的发展也是在科学继承的基础上进行的,科学发展也需要反复提出质疑、进行验证、投入实践。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中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与世界观都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跟当代始终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不谋而合。 就如《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中关于当代科学技术部分内容,马克思恩格斯对于科学和技术的讨论在当代得到了有用印证,科学观念的转变与更新引发了技术革命,带动了产业革命,促使整个世- 1 - 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代,综合国力的竞争越发激动,而且科学技术在其中占据着十分严重的地位,这就迫使我们必须要不断强化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创建一个具备创新性与科学性的国家。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各行各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价值目标以及社会评价越来越受重视与关注,但在继承与发展科学技术的同时要注意区别于科学主义,在这里我们就要尤为重视马克思的“异化”思想。 在当代,科学是文化的集中体现,求真的同时不能忽略科学“为善”的价值,在继承与发展科学技术时必须要有道德与责任的担当。同时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节约型社会建设等理念的提出在科学层面上也都获得了必要性论

浅谈拜金主义影响下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浅谈拜金主义影响下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发表时间:2009-05-19T14:51:20.670Z 来源:《中华现代教育》总第36期供稿作者:高德英[导读] 本文分析了当前教师职业道德的现状,进一步阐述了当前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并就如何抵制拜金主义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拜金主义日益盛行,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也深受拜金主义的影响,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当前教师职业道德的现状,进一步阐述了当前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并就如何抵制拜金主义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教师职业道德;拜金主义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与此同时,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西方一些消极腐朽的思想也随之而来,正逐渐影响着国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师职业道德状况,关系到我国教育质量和广大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关系到教育兴国的千秋大业,关系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成败。然而,受西方拜金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当前我国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一、当前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现状作为“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的教师,数十年如一日,殚精竭虑,鞠躬尽瘁,为我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培养出了数以万计的人才,同时也为维护和发扬高尚的师德传统做出了不懈努力。总体上看来,当前我国教师的整体素质还是很好的:他们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能为人师表,恪尽职守,尽职尽责,表现出了优秀的综合素质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好评。然而,在市场经济得到充分发展的同时,尤其是在当前拜金主义盛行的社会背景下,教师队伍中也出现一些教师胸无大志,唯利是图,道德败坏,物欲至上,道德水准严重下降,难以为人师表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部分教师人生观、价值观出现异化。在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的影响下,有些教师把物资、金钱看成是实现人生价值根本保证,忘记了党和国家赋予的神圣使命,辜负了人民的重托。 2.部分教师职业意识淡薄。教师职业意识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师的身份,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对自己言行举止在学生中产生的影响和认识。有些教师不把自己当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而是作为进行等价交换的商人。学生支付了多少学费就会得到相等价值的知识。这种现象在时下流行的各种辅导班表现得最为明显,在他们那里,知识往往被明码标价,完全忘记了自己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3.部分教师工作责任心不强。部分教师仅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看作是一种职业和谋生的手段。由此,有的教师为了追求物质利益,对教学敷衍塞责,放松本职工作,热中社会兼职,出现随意调课、停课、请人代课等现象,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有的教师对科研急功近利,学术浮躁,科研论文到处摘抄。 4.部分教师难以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而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这是对教师的基本道德要求。学生的良好行为和优秀品质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要靠教师的高尚品行来熏陶。目前,部分教师忽视了自我良好形象的塑造,不能很好地在学生中起到表率作用。有的教师纪律松懈,随意迟到、早退甚至旷课。 5.部分老师对学生漠不关心。热爱学生是教师所特有的一种宝贵的职业情感,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坚实基础。目前仍存在着部分教师对各方面表现比较落后的学生采取讽刺、挖苦等。 二、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根本保证。“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的道德示范力量是不容忽视的。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对于一个正处在生长和发育阶段的学生来讲,在他的道德信念形成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必要的鉴别能力,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往往受外界因素影响很大,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是他们模仿的对象。所以,教师的道德水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道德水平。为了保证未来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以身作则,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2.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教师既是人才的培养者,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示范者,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施者,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人们的行为、心理和思维方式在不同文化和思想的交流中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这些变化一方面为我们吸收西方有益的科学文化成果,更好的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提供了机遇,另一方面也会使腐朽的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长驱直入,弱化国民的国家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造成思想观念的剧烈冲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就能更好地引领社会文化思想潮流,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 三、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途径 1.加强要加强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坚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共产主义信念。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教师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 2.加强教师的师德基本理论学习与开展先进典型教育相结合。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法》、《教师法》、《高等教育法》、《教师伦理学》等法律法规使教师在理论上了解师德的原则、规范和意义,为教师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提供内在动力。先进典型是教育目标体系的生动描述和形象显现。先进典型教育摆脱了理论教育的枯燥,可以使师德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健全监督机制,完善奖惩制度。学校要成立德育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德育建设规划和活动,针对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要通过听课制度,教学评估制度,对教师的教学纪律,教学效果进行检查,严肃教育教学纪律。奖惩制度为教师加强道德修养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种机制的良好运行不断推动师德建设。建立师德工作奖励制度和师德一票否决制。经过考评,对师德优秀者大力表彰和奖励。 4.不断自我激励,变他律为自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