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学考研专题考题精编及详解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资本和剩余价值)【圣才出品】

经济学考研专题考题精编及详解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资本和剩余价值)【圣才出品】

经济学考研专题考题精编及详解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资本和剩余价值)【圣才出品】
经济学考研专题考题精编及详解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资本和剩余价值)【圣才出品】

3.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一、概念题

1.资本[武汉科技大学2017研;武汉大学2011研;社科院2010研;四川大学2007研]

答:资本是指不断地在运动中谋求自身增殖的价值。它是价值的一种特殊形式。资本不仅是一种生产要素,而且是市场经济运行的一种基本要素,它的运动对其他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起着重要作用。

资本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点:

①资本的增殖性。不断地和无限地追求自身的价值增殖,是资本区别于一般货币的根本特征。一旦资本停止了增殖,资本也就丧失了它的基本职能。

②资本的运动性。资本的生命在于运动。资本只有在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相统一的运动过程中才可能增殖。资本运动的速度的快慢,同时反映了资本增殖能力的强弱和形成一定时期内资本增殖量的多少。

③资本的返还性。资本的运动和增殖,是以预付一定量的货币资本为起点的。投资者在开始投入资本的时候,就蓄意要回收它(当然包括增殖额)。在做出投资决策的时候,资本所有者往往要把预期的资本增殖率的高低和投资回收期的长短结合起来考虑。

④资本的风险性。资本具有收益和风险并存的特点。一般情况下,收益愈大,风险也可能愈大。

2.相对剩余价值[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9研;中央民族大学2018研;武汉大学2014

研;浙江大学2011、2001研;首都经贸大学2007研;华中科大2006研;人大2003研;中央财大2000研]

答: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以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为条件。

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的方法:由于必要劳动时间是再生产工人劳动力价值所必要的时间,因而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必须降低劳动力价值。假定资本家是根据劳动力的价值支付工人的工资。现在,要使劳动力价值降低,就要降低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而要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就必须提高整个社会生活资料生产部门和与之相关的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只有这些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生活资料价值才会普遍降低,劳动力价值才可能下降,从而必要劳动时间才能够缩短,剩余劳动时间才能够相应延长。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是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而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众多的个别资本家为追逐超额剩余价值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综合反映。

3.超额剩余价值[中央财大2013、2012、2007、2002研;复旦大学2007研;中央民族大学2006研;武汉大学2005研;华南师大2004研;北京理工大学2003研;人大2002研;浙江大学2000、1999研]

答:超额剩余价值是单个企业的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是单个资本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使其生产的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从而比一般资本家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个别资本家保留超额剩余价值的状况是暂时的。因为,其他资本家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也会设法提高劳动生产率,等到生产率普遍提高后,商品社会价值就会降低,商品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差额就会消失。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过程中,与工人生活资料相关的部门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就会降低劳动力价值,整个社会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必要

劳动时间就会缩短,从而相对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实现了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4.相对剩余价值与绝对剩余价值[温州大学2016研;武汉大学2008研;南开大学2006研;财政部财科所2004研;北师大2002研]

答:(1)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延长工作日的方法所生产的剩余价值。

(2)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

①联系:从资本家对雇佣劳动的剥削看,这两种方法是一致的。无论是绝对剩余价值还是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都是靠延长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进行的。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资本主义剥削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必须将工人的劳动时间绝对地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间以上,否则就不可能生产出剩余价值。

②区别:物质技术基础不同,从而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上起着不同的作用。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初期,生产工具没有重大变化,生产力发展比较缓慢,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提高剥削的主要方法。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科学技术在生产中广泛应用,生产力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作用日益突出,就逐渐成为主要的提高剥削的方法。

5.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上海财大2007研]

答:(1)劳动过程:是指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生产出具有使用价值的产品的过程。劳动过程必然与一定社会经济形态相联系。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过程有两个特点:①工人的劳动属于资本家,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②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

(2)价值增殖过程:是指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指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的形成过程。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过程中,价值形成过程同时就是价值增殖过程。比较价值形成与价值增殖过程可以看出,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就是工人补偿自身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在价值增殖过程中,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时间,用于生产自身劳动力价值的时间;另一部分时间是剩余劳动时间,用于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共同构成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

6.可变资本[武汉大学2010研;中南财大2006研;人大2000研]

答: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可变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是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因为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支付的价值被工人用于购买生活资料,在生产过程以外消费掉了。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结果,不仅再生产出劳动力的价值,而且生产出剩余价值。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这部分资本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即发生了价值增殖,所以称为可变资本(v)。

7.劳动力与劳动[华中师大2003研;中南财大2002研]

答:劳动力是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简单地说,劳动力就是劳动者潜在的劳动能力。这从劳动力的特性看,它只能依附于劳动者的人体而存在,并由劳动者个人占有、支配和使用,不可能独立于劳动者的人体而出卖给他人。当劳动者除了人身自由一无所有时,劳动力就被作为商品出卖给资本家。

劳动指劳动者运用劳动工具从事商品生产的过程,是劳动力的一种耗费,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一切劳动,从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作为相同的或

抽象的劳动,它形成商品的价值。一切劳动,从另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作为具体的有用的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即劳动的二重性。

8.相对工资[中南财大2007研]

答:相对工资是指与资本家的剩余价值相比较的工资,又称比较工资。在资本主义发展中,相对工资呈递减趋势。工资和剩余价值是工人创造的新价值的两部分,在新价值已定的条件下,剩余价值部分增加了,工资部分就必然减少。相对工资反映了工人和资本家的利益对立。

9.剩余价值[中国社科院2019、2015研;四川师范大学2017研;广西大学2017研;中央财大2016研]

答:剩余价值是指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或者说,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时间的凝结,是物化的剩余劳动。它体现了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按照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可分为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是指通过延长工作时间从而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压缩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在早期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以获取绝对剩余价值为主。后来变为以获取相对剩余价值为主。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的比率,它反映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

二、辨析题

1.技术先进的产品之所以能赚取更多的利润,是因为先进技术能创造更多价值。[中央

财大2008研]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1)技术本身是不能创造价值的,先进技术也不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商品的新价值只能由活劳动所创造,而物化劳动形式的科技本身不创造新价值。科学技术在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时,分别作用于生产力中的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物的因素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人的因素包括工人、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一方面,科学技术在生产上的应用使劳动对象的范围更广,性能更好;另一方面,科学技术能够培养出素质更高的工人、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高素质的人的因素和高效能的物的因素的结合,形成新的生产力,从而使得社会平均劳动的性质出现了新的变化,最终体现在商品的价值创造上。不过,在商品生产中,物化形式的科学技术进入劳动过程,但不进入价值增殖过程。可见,不是科学技术本身创造价值,而是掌握和运用科学技术的劳动者的活劳动创造价值。

(2)技术先进的产品之所以能赚取更多的利润,是因为先进技术可以给资本家带来超额剩余价值。商品价值决定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不是决定于个别劳动时间。单个企业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它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因而就会产生出超额剩余价值。

2.在资本主义社会,追求超额剩余价值是各个资本主义企业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力的直接动机和结果。[中央财大2008研]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追求超额剩余价值是各单个资本主义企业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动机,而各个资本主义企业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却是相对剩余价值的形成。

(1)追求超额剩余价值是各单个资本主义企业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

微观经济学试题库(含答案)

一、单选题(70题) 1. 下列哪一种资源是最不具有稀缺性的() A.医生;B.苹果;C.铁矿石;D.空气; 2. 下列中的哪一个问题是最有可能被微观经济学家所研究的() A. 一般物价的膨胀; B. 整个经济中的失业; C. 总产出的增长率; D. 汽车行业中的劳动就业; 3. 下列中的哪一个属于规范经济问题() A. 通货膨胀和失业是由什么引起的 B. 政府应该雇用所有失业的工人吗 C. 消费者如何对较低的价格做出反应 D. 收入与储蓄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4. 经济学有时被称作社会科学的皇后,这是因为:() A.它强调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B.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必须学习经济学; C. 它的边际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其他学科; D. 规范经济学和实证经济学的区别。 5. 经济学家的理性行为假定:() A.仅仅在其提供有效预测的限度内才是有用的。 B.导致错误的理论,因为人们并非总是理性的。 C.只有当所有人都是理性的,才是有用的。 D.不管人们是否为理性的,都是有效的。 6. 微观经济学研究(),宏观经济学研究()。 A.现实的经济问题,抽象的经济理论;B.个量经济,总量经济 C.理性行为,非理性行为;D.企业行为,政府行为 7.经济学可定义为()。 A.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 B.企业赚取利润的活动 C.研究稀缺资源如何有效配置的问题 D.个人的生财之道 8.“资源是稀缺的”是指() A.资源是不可再生的 B.资源必须留给下一代 C.资源终将被耗费殆尽 D.相对于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9.失业问题如果反映在生产可能性曲线图上,可记为() A.生产可能性曲线内的一点 B.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一点

微观经济学各校考研试题及复习资料整理第五章

1.已知某企业的短期总成本函数是STC (Q )=0.04Q 3-0.8Q 2+10Q+5,计算该企业最小的平均可变成本值。(中南财大2001试) 解:由STC (Q )=TVC (Q )+TFC 得TVC (Q )=STC (Q )-TFC =0.04Q 3-0.8Q 2+10Q 所以AVC (Q )=0.04Q 2-0.8Q+10 令AVC (Q )=y 则由 08.008.0=-=Q dQ dy ,得Q =10 又 21010 2 0.080.80Q Q d y Q dQ ====> 可知,当Q =10时,AVC 取得最小值为6。 2.某企业的总成本函数是TC=70Q -3Q 2+0.05Q 3 (1)确定平均成本函数和平均成本最低时的产量。 (2)确定边际成本函数和边际成本最低时的产量。(南京大学2005试) 解:(1)由企业的总成本函数:3205.0370Q Q Q TC +-= 可求得平均成本函数: 205.0370Q Q Q TC AC +-== 对产量一阶求导,得: Q dQ dAC 1.03+-= 又 22 0.10d AC dQ => 所以,当,01.03=+-Q 即30=Q 时,平均成本最低。 (2)由企业的总成本函数:3205.0370Q Q Q TC +-= 可求得边际成本函数:215.0670Q Q MC +-= 对产量一阶求导,得: Q dQ dMC 3.06+-= 又 22 0.30d MC dQ => 所以,当03.06=+-Q ,即20=Q 时,边际成本最低。 3.假定某厂商需求如下:P Q 505000-=。其中,Q 为产量,P 为价格。厂商的平均成本函数为:

2018考研宏观经济学基础知识:内在稳定器

2018考研宏观经济学基础知识:内在稳 定器 感谢凯程考研李老师对本文做出的重要贡献 不知不觉,又一年的考研向我们徐徐走来。中国当前的大学生就业结构,“万众创业”、进民企、考公务员、靠研究生各占相当比例。对不少大学生而言,与其说考研是追随兴趣增长学识,毋宁说是一种“特殊的就业手段”。特别是有些人,试图在所从事的领域建功立业,那么报考研究生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内在稳定器(automatic stabilizers)是指财政政策本身具有的一种自动调节经济、减少经济波动的机制,它能够在经济繁荣时自动抑制通货膨胀,在经济萧条时自动减轻其程度,而不需要政府专门制定政策以调节经济。财政政策中的内在稳定器机制是调节经济波动的第一道防线,对于轻微的经济波动是有一定效果的,但对于较大的经济波动则效果不大。 内在稳定器的功能主要通过三个方面来体现:首先,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经济衰退时,国民产出水平下降,个人收入下降,在税率不变时,政府税收会自动减少,留给人们可支配收入会自动少减少一些,从而使得消费和需求也自动少下降。累进所得税下,经济衰退使得纳税人的收入自动进入较低纳税档次,政府税收下降的幅度会超过收入下降的幅度,可以起到抑制衰退的作用。反之,经济繁荣时,税收随着个人收入增加而增加;累进税率使得政府税收幅度超过收入增长幅度。其次,政府转移支付的自动变化,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政府转移支付,主要包括政府失业救济和其他社会福利方面的支出。经济衰退时,失业增加,符合救济条件的人数增加,社会转移支付增加,可以抑制可支配收入的下降,进而抑制消费需求的下降。经济繁荣时,失业人数减少,失业救济等福利支出自然减少,从而抑制可支配收入和消费的增长。最后,农产品价格保护支出的自动变化,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经济萧条时,国民收入下降,农产品价格下降,政府按照支持价格收购农产品,可使农民的收入和消费维持在一定水平。经济繁荣时,国民收入上升,农产品价格上升,政府减少对农产品的支持,并抛售农产品,限制农产品价格的上升,抑制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减少了总需求。 举例来说,若边际消费倾向为0.75,这使自发消费增加1美元时消费需求一上来就会增加0.75美元,通过乘数作用,收入最终可增加4美元(因为乘数K1=KG=1/(1-0.75)=4),而有了税率为0.2的比例所得税,则自发支出(比方说投资或政府支出)增加1美联社元时,消费需求一上来只增加0.6美元[0.75×(1美元-02美元)],通过乘数作用,收入最终可增加2.5美元{因为乘数K1=KG=1/[1-0.75×(1-0.2)]=2.5}。可见,增加1美元自发支出时,有了比例所得税,总需求增加幅度变小了,从4美元变为2.5美元。 因此,尽管某些财政政策具有自动稳定器的作用,但要消除经济波动,仅靠自动稳定器不够,仍需要政府有意识地运用积极的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密切注视经济的变动趋势,审时度势,主动采取变革收入或支出的财政政策。当认为总需求水平过低,即经济出现衰退时,政府应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即通过削减税收,增加支出或双管齐下来刺激经济;反之,当认为总需求水平过高,,即出现严重通货膨胀时,政府应采取紧缩性的财政

微观经济学试题库(含答案)

第一章引论 一、单选题(70题) 1、下列哪一种资源就是最不具有稀缺性的?( ) A.医生; B.苹果; C.铁矿石; D.空气; 2、下列中的哪一个问题就是最有可能被微观经济学家所研究的?( ) A、一般物价的膨胀; B、整个经济中的失业; C、总产出的增长率; D、汽车行业中的劳动就业; 3、下列中的哪一个属于规范经济问题? ( ) A、通货膨胀与失业就是由什么引起的? B、政府应该雇用所有失业的工人不? C、消费者如何对较低的价格做出反应? D、收入与储蓄之间的关系就是什么? 4、经济学有时被称作社会科学的皇后,这就是因为:( ) A、它强调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B、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必须学习经济学; C、它的边际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其她学科; D、规范经济学与实证经济学的区别。 5、经济学家的理性行为假定:( ) A、仅仅在其提供有效预测的限度内才就是有用的。 B、导致错误的理论,因为人们并非总就是理性的。 C、只有当所有人都就是理性的,才就是有用的。 D、不管人们就是否为理性的,都就是有效的。 6、微观经济学研究( ) ,宏观经济学研究( )。

A.现实的经济问题,抽象的经济理论; B.个量经济,总量经济 C.理性行为,非理性行为; D.企业行为,政府行为 7.经济学可定义为( )。 A.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B、企业赚取利润的活动 C、研究稀缺资源如何有效配置的问题 D、个人的生财之道 8.“资源就是稀缺的”就是指( ) A.资源就是不可再生的B、资源必须留给下一代 C、资源终将被耗费殆尽 D、相对于需求而言,资源总就是不足的、 9.失业问题如果反映在生产可能性曲线图上,可记为( ) A.生产可能性曲线内的一点B、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一点 C、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外的一点 D、不在该平面直角坐标系上、 10.下列哪一项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外移?( ) A.股市持续走强B、通货膨胀 C、有用资源被发掘或技术进步 D、消费品生产增加,资本品生产下降、 11.一个经济体系必须作出的基本选择就是( )。 A.生产什么,生产多少B、如何生产C、为谁生产D、以上都包括 12.计划经济体制解决资源配置问题的方式有( )。 A.分散决策B、竞争生产C、纵向传递信息D、要素市场定价 13.在市场经济体制中,价格不发挥哪个功能( )? A.激励功能B、集中资源办大事C、收入再分配功能D、信息传递功能 14、下列哪个陈述不属于实证主义陈述( )? A、1990年的海湾危机引起石油价格上升,并导致了汽油消费的下降。

计量经济学名词解释

1、计量经济学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从数量上研究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 2、数据质量 数据满足明确或隐含需求程度的指标 3、相关分析 主要研究变量之间的相互关联程度,用相关系数表示。包括简单相关和多重相关(复相关)。 4、回归分析(Regression Analysis) 研究一个变量(因变量)对于一个或多个其他变量(解释变量)的数量依存关系。其目的在于根据已知的解释变量的数值来估计或预测因变量的总体平均值。 5.内生变量 指由模型系统内决定的变量,取值在系统内决定 6、面板数据 时间序列数据和截面数据的混合 7.异方差: 总体回归函数中的随机误差项满足同方差性,即它们都有相同的方差。如果这一假定不满足,则称线性回归模型存在异方差性。 8.自相关 自相关是在时间序列资料中按时间顺序排列的观测值之间的相关或在横截面资料中按空间顺序排列的观测值之间的相关 9.多重共线性

解释变量之间存在完全的线性关系或近似的线性关系。解释变量存在完全的线性关系叫完全多重共线;解释变量之间存在近似的线性关系叫不完全多重共线。 10.虚拟变量 虚拟变量:在建立模型时,有一些影响经济变量的因素无法定量描述 构造只取“0”或“1”的人工变量,通常称为虚拟变量,记为D 11.平稳序列 是指时间序列的统计规律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12.伪回归 所谓“伪回归”,是指变量间本来不存在相依关系,但回归结果却得出存在相依关系的错误结论。 13.协整 所谓协整,是指多个非平稳变量的某种线性组合是平稳的 14.前定变量 所有的外生变量和滞后的内生变量。前定变量=外生变量+滞后内生变量+滞后外生变量 15.恰好识别 恰好识别:能够唯一地估计出结构参数值。 16.结构式模型 体现经济理论中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构的联立方程模型,称为结构式模型17.过度识别 过度识别:结构参数的估计值具有多个确定值 18.自回归模型

《微观经济学》考研2021年考研真题合集

《微观经济学》考研2021年考研真题合集 一供求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1~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经济学家看来,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有人类行为都可以用理性决策的方式来分析 B.经济学不谈道德 C.教育也应该用经济学来分析 D.对于社会来说,最优的结果就是犯罪率为零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A项,经济学并不否认有一部分人类行为是无法用理性假设来分析的。B项,经济学对于行为人的假设本身就包括了人类行为的道德维度。但是,经济学通常不假设人类达到了这样的道德水平,以至于每个人都自动地采取了有利于社会的行为。D项,如果防止犯罪的成本不是零,那么,当犯罪率下降到一定程度时,治理犯罪越来越难(边际成本越来越高),将社会资源用于减少犯罪就可能不如将其用于其他方面更能改善社会的福利。 2某商品市场供给曲线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其供给的价格弹性()。A.随价格而变 B.恒为1 C.为其斜率值 D.不可确定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一般地,当供给曲线的延长线过坐标原点的左边时(负半轴),供给价格弹性大于1;当供给曲线刚好过原点时,供给价格弹性等于1;当供给曲线穿过坐标原点的右边时(正半轴),供给价格弹性小于1。 3某商品价格从10元下降到9元,需求量从70增至75,该商品需求()。A.缺乏弹性 B.富有弹性 C.单位弹性 D.弹性不确定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弹性公式 可见该商品是缺乏弹性的。 4下列选项中,使商品X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的是()。 A.商品X的价格下降 B.购买者(消费者)的收入减少 C.商品X的替代品价格下降 D.消费者预期该商品会涨价

2018考研宏观经济学基础知识:四大目标关系

2018考研宏观经济学基础知识:四大目 标关系 1.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之间的矛盾 根据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要实现充分就业,必须运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而这些政策会增加财政赤字和货币供给量,从而引起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反之,要实现物价稳定,就必须运用紧缩性经济政策,但这些政策会减少货币供给量和总需求,从而导致较高的失业率。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曾经说过:“在价格和工资由自由市场决定的经济社会中,减少通货膨胀的政策必然要在高失业和大的GNP缺口方面付出沉重的代价。” 2.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 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具有一致性的一面。这是因为,充分就业有利于经济资源的充分利用,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反过来又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有利于实现充分就业。但是,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也存在矛盾的一面。要提高潜在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需要向知识和资本投资,以提高生产技术水平。这会导致资本特别是机器对劳动的替代,从而相对减少对劳动的需求,使部分工人,尤其是技术水平低的工人失业。 3.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充分就业的实现会引起国民收入的增加。在边际进口倾向既定的条件下,国民收入增加会引起进口增加,从而导致国际收支状况恶化。此外,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往往需要扩大出口、限制进口,这也会妨碍国际收支平衡和对国外质优价廉商品的进口,降低本国居民的效用水平。为了享受国外的低价商品和维持国际收支平衡,需要增加进口,往往引起相关行业的工人失业。 4.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 根据宏观经济理论,一个国家要抑制通货膨胀、维护物价稳定,需要实行紧缩性经济政策,必要时,还要实行工资和价格管制。这势必会恶化投资环境,造成价格扭曲,滞缓经济增长,降低经济效率。反之,为了促进经济增长,需要实行扩张性经济政策,这样,出现通货膨胀也就在所难免。 以上四大目标的关系如表16.1所示。 表4-1 各目标之间的关系 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稳定物价0 - * + 充分就业- 0 + - 经济增长* + 0 - 国际收支平衡+ - - 0 注:表中“+”表示目标关系一致;“-”表示目标

微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20 分) 1.“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_______问题。 2.需求曲线向左移动是需求_________,向右移动是需求____________。 3.边际效用是指某种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_____________。 4.生产要素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源,这些资源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土地和企业家才能。 5.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平均收益__________边际收益;而在其他市场上,一般是平均收益________边际收益。 6.分配理论是__________理论在分配问题上的应用。 7.公共物品是由集体消费的物品,它的特征是消费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 8.国内生产净值-间接税=_____________。 9.M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消费函数图中的45°线表示在这条线上任何一点都是____________。 11.货币供给是指_______________。 12.周期性失业又称为___________的失业,是由于_________而引起的短期失业。13.在开放经济中,出口的增加会使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________,贸易收支状况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正确的,将其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 2 分,共20 分) 1.一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如果其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则会引起:() A。均衡数量增加,均衡价格上升B。均衡数量增加,均衡价格下降 C。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价格上升D。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价格下降 2.已知X商品的价格为5元,Y商品的价格为2元。如果消费者从这两种商品的消费中得到最大效用时,商品Y的边际效用为30,那么,此时X商品的边际效用为:() A。60 B。45 C。150 D。75 3.内在经济是指:() A。一个企业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产量增加 B。一个企业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产量或收益减少 C。一个行业的扩大对其中每个企业带来的产量或收益的增加 D。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给一个企业所带来的产量或收益的增加 4.垄断竞争市场上长期均衡的条件是:() A。MR=MC B。MR=MC,AR=AC C。AR=AC D。MR=AC 5.当劳伦斯曲线和绝对平均线所夹面积为零时,基尼系数:() A。等于零B。等于一C。等于无穷大D。无法确定 6.最全面反映经济中物价水平变动的物价指数:() A。消费物价指数B。生产物价指数 C。GDP平减指数D。遗憾指数 7.假如要使经济增长率从5%提高到8%,在储蓄率为20%的条件下,根据哈罗德模型,资本—产量比率应该是:() A。4 B。2。5 C。6 D。5 8.在总需求的构成中,哪一项与物价水平无关:() A。消费需求B。投资需求C。政府需求D。国外的需求 9.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量增加会引起:() A。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利率下降B。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利率上升

(完整word版)计量经济学思考题答案解析

计量经济学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1.1怎样理解产生于西方国家的计量经济学能够在中国的经济理论研究和现代 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答:计量经济学的产生源于对经济问题的定量研究,这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需要。计量经济学的发展是与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结合在一起的,它反映了社会化大生产对各种经济因素和经济活动进行数量分析的客观要求。经济学从定性研究向定量分析的发展,是经济学逐步向更加精密、更加科学发展的表现。我们只要坚持以科学的经济理论为指导,紧密结合中国经济的实际,就能够使计量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在中国的经济理论研究和现代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1.2理论计量经济学和应用计量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答:计量经济学不仅要寻求经济计量分析的方法,而且要对实际经济问题加以研究,分为理论计量经济学和应用计量经济学两个方面。 理论计量经济学是以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技术为研究内容,目的在于为应用计量经济学提供方法论。所谓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技术的研究,实质上是指研究如何运用、改造和发展数理统计方法,使之成为适合测定随机经济关系的特殊方法。 应用计量经济学是在一定的经济理论的指导下,以反映经济事实的统计数据为依据,用计量经济方法技术研究计量经济模型的实用化或探索实证经济规律、分析经济现象和预测经济行为以及对经济政策作定量评价。 1.3怎样理解计量经济学与理论经济学、经济统计学的关系? 答:1、计量经济学与经济学的关系。联系:计量经济学研究的主体—经济现象和经济关系的数量规律;计量经济学必须以经济学提供的理论原则和经济运行规律为依据;经济计量分析的结果:对经济理论确定的原则加以验证、充实、完善。区别:经济理论重在定性分析,并不对经济关系提供数量上的具体度量;计量经济学对经济关系要作出定量的估计,对经济理论提出经验的内容。 2、计量经济学与经济统计学的关系。联系:经济统计侧重于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描述性计量;经济统计提供的数据是计量经济学据以估计参数、验证经济理论的基本依据;经济现象不能作实验,只能被动地观测客观经济现象变动的既成事实,只能依赖于经济统计数据。区别:经济统计学主要用统计指标和统计分析方法对经济现象进行描述和计量;计量经济学主要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对经济变量间的关系进行计量。 1.4在计量经济模型中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的作用有什么不同? 答:在计量经济模型中,解释变量是变动的原因,被解释变量是变动的结果。被解释变量是模型要分析研究的对象。解释变量是说明被解释变量变动主要原因的变量。 1.5一个完整的计量经济模型应包括哪些基本要素?你能举一个例子吗? 答:一个完整的计量经济模型应包括三个基本要素:经济变量、参数和随机误差项。例如研究消费函数的计量经济模型:Y=α+βX+u 其中,Y为居民消费支出,X为居民家庭收入,二者是经济变量;α和β为参数;u是随机误差项。

暨南大学微观经济学考研试题

微观经济学 CHAP1 概论 一,微观经济学的框架 微观经济学说的是关于资源配置的问题。主要是说资源配置的两个方面:1资源配置的方式(市场还是计划),微观经济学的观点是价格方式,既市场配置资源;2资源配置的效率,这就包括如何使得市场配置有效率的原则,以及原则不可控制之后的:市场失灵。 这样一来,整个微观经济学为看成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2到9章,说的是价格如果配置资源,这包括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第二部分,则是后面的3章。 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均衡:一般的计算题都是利用均衡条件写出方程式,求的所要求的值。 2,边际分析法:边际利益=边际代价 概论的内容考试一般不会涉及,但是作为在整体上把握微观经济学还是值得大家注意的。这对以后理解各个章节之间的联系是有帮助的 CHAP2 均衡价格理论(D,S,P之间定性,定量的关系) 一均衡价格的决定 1,注意需求与需求量,供给和供给量的区别(线动还是点动) 2,均衡条件:Qs=Qd (注意图解) 二.弹性理论 1理解弹性的定义,不用死记 XX XX 弹性:前面的是因变量,后面的是自变量。 2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注意联系实际) 3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入的关系 例如:谷贱伤农,薄利多销 4供给价格弹性的影响因素(同样要联系实际)

5收入弹性 由于恩格尔定律,可以得出农业的发展趋势是向下的 三均衡价格理论的应用 支持价格与限制价格(自己看书理解吧,由于没办法画图,实在不知道怎么描述) 无论是支持价格还是限制价格,都是不改变需求和供给水平,只改变需求量和供求量,即线不动点动。 CHAP3效用论——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原则 一,消费者均衡条件 1,代数分析——基数论——边际效用分析 MU递减规律 均衡条件:两个等式,一个是收入限制,一个是性价比 2.几何分析——序数论——无差异曲线 消费者偏好:完备性,传递性,单调性。前两个特性体现了消费者是理性的 理解无差异曲线的位置高低所代表的含义。 均衡条件:边际替代率=价格比 注意:1边际替代率的含义,是谁替代谁。2理解预算线的移动(平移,斜率) 二,需求曲线的形成(不太容易出题目) 对着课本看懂推导过程 三,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价格变化后的结果)

宏观经济学考研专题考题精编及详解 (经济周期)【圣才出品】

专题七 经济周期 一、单项选择题(1~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假设经济行为人面临跨期约束,其效用函数为: ()11121212211,ln ln 11L L U L L C C W ηηβηη--??--=-+- ?--? ? 其中C 1,C 2分别为第一期和第二期的消费,L 1,L 2分别为第一期和第二期的劳动投入,行为人第一期的单位工资为W 1,第二期的单位工资为W 2,第一期储蓄S ,利率为r ,β为第二期效用贴现值,η<0。现在假设行为人没有初始财富,所有消费均来自劳动所得,并且两期内消费完所有收入。试问行为人最大化其效用的两期劳动投入比L 2/L 1为多少?( ) A .()1 1211W r W ηηβ-??+?? ????? B .()11121W r W ηηβ-??+?? ????? C .()1121W r W ηβ-??+?? ????? D .()1 121W r W ηβ??+?? ?????

【答案】A 【解析】将目标函数关于L 1求导,得:-L 1-η-βL 2-η(?L 2/?L 1)=0。由题意可知约束条件为:C 1+S =W 1L 1,C 2=(1+r )S +W 2L 2,整理得:L 2=[C 2-(1+r )(W 1L 1-C 1)]/W 2,将其对L 1求导得:?L 2/?L 1=-(1+r )W 1/W 2,代入-L 1-η-βL 2-η(?L 2/?L 1)=0,得: ()1122111L W r L W ηηβ-??=+?? ????? 2.根据经济统计资料,经济周期性波动最大的一般是( )。 A .日用消费品的生产 B .农产品的生产 C .资本品的生产 D .没有一定的规律 【答案】C 【解析】投资过度理论认为,经济衰退的原因不是投资过少,而是投资过多。投资过多是指生产资本品(和耐用品)部门的发展超过了生产消费品部门的发展。经济扩张时,资本品(和耐用品)增长的速度比消费品快;经济衰退时,资本品(和耐用品)下降的速度也比消费品快。因此,资本品(和耐用品)投资的波动造成了经济的波动。 3.根据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实际总供给曲线具有正的斜率是因为( )。 A .技术的变化

微观经济学试题(含答案)

微观经济学试题 一、选择题 1、一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点表示( D ) A、通货膨胀 B、失业或者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 C、该国可利用的资源减少及技术水平降低 D、社会使用既定的生产资源所能生产商品的最大组合 2、学校里一块新停车场的机会成本就是 ( B ) A、由此引发的所有费用 B、由用于其她用途产生的最大价值决定 C、由用于建造停车场的机器设备的折旧大小决定 D、由在停车场停车所需的费用来决定 3、下列有关无差异曲线的特点说法正确的就是( D ) A、离原点越远,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小 B、同一平面中,两条无差异曲线可能会相交于一点 C、无差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并凸向原点 D、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负值 4、如果商品A与B就是替代的,则A的价格下降将造成 ( D ) A、A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B、A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C、B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D、B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5、两种商品中若其中的一种价格变化时,这两种商品的购买量同时增加或减少,则这两种商品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 A ) A、负 B、正 C、零 D、1 6、市场均衡要求( D ) A、政府平衡供求双方的力量 B、价格与数量相等 C、价格保持不变 D、在某一价格水平上,买者想要购买的数量恰好等于卖者想卖的数量 7、当总效用增加时,边际效用应该( B ) A、为正值,并其值不断增加 B、为正值,并其值不断减少 C、为负值,并其值不断减少 D、以上任何一种情况都有可能 8、当生产函数Q=f(L,K)的APL为递减时,则MPL( D )。 A、递减且为正 B、递减且为负 C、为零 D、上述情况都可能

9、在以下四种情况中,哪一种实现了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 ( C ) A、MPK / PKMPL / PL C、MPK / PK=MPL/ PL D、MPK / PK ≥MPL/ PL 10、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时( B )。 A、平均成本上升 B、平均成本下降 C、成本下降 D、平均可变成本上升 11、长期边际成本曲线呈U型的原因就是( A )。 A、厂商的生产由规模经济向规模不经济变动 B、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C、生产规律 12、当生产要素增加10%时,产量的增加小于10%的情况就是( D )。 A、边际成本递减 B、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C、存在规模收益递增 D、存在规模收益递减 13、一个完全竞争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就是( A )。 A、边际成本等于价格,价格高于最低平均变动成本 B、边际成本等于价格,价格高于最低平均固定成本 C、总收益最大化 D、平均可变成本最小 14、如果价格高于平均可变成本,一个完全竞争厂商的供给曲线就就是( C )。 A、在市场价格时的水平线 B、在零产量时的垂线 C、与边际成本曲线一样 D、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一样 15、在长期中厂商发生的最大经济亏损就是( A ) A、零 B、其总成本 C、其可变成本 D、其平均可变成本 16、垄断者要实现市场分割的条件之一就是( A ) A、各个子市场必须具有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 B、各个子市场必须具有相同的需求价格弹性 C、各个子市场必须具有相同的需求人数 D、各个子市场必须具有相同的市场价格 17、下列对利息率论述正确的就是( C )。 A、利息率仅指银行贷款的利息率 B、利息率即厂商购买一项资本品的价格 C、利息率就是厂商使用资本的价格,即厂商在生产过程中使用资本品所提供“服务”的价格 D、以上说法均不对 18、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出现底效率的资源配置就是因为产品价格( A )边际成本?。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能不等于 19、市场不能向公众提供纯粹的公共物品就是因为( D )。 A、公共物品具有排她性 B、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

宏观经济学(考研真题)

宏观经济学(考研真题) 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 一、概念题 1.宏观经济学(杭州大学 ) 2.国内生产总值(GDP)(中国政法大学) 3.名义GDP和实际GDP(武大) 4.潜在的GDP(人大;北师大) 5.国民生产净值 (武大) 6.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与消费物价指数(人行) 二、筒答题 1.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武大) 2.为什么说GDP不是反映一个国家福利水平的理想指标?(北大)3.国民生产总值(GNP)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区别。(东南,北大)4.写出国民收入、国民生产净值、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北大 ) 5.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与个人在股票债券上的投资有何不同?为什么新住宅的增加属于投资而不届于消费?为什么存货投资也要计人GDP之 中?(武大 ) 6.说明在证券市场购买债券和股票不能看作是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活动。(天津财大) 7.为什么从公司债券得到的利息应计人GDP,而人们从政府得到的公债利息不计人GDP?(北方交大) 8.下列各项是否计入GNP(国民生产总值)? (1)转移支付; (2)购买一辆旧车; (3)购买普通股票。(复旦大学1995研) 9."GNP=C+I+G+(X-M)"的内涵。(武大 )

lo.简要评述国民收人核算中的缺陷及纠正。(浙大 ) 11.国民收入核算的两种主要方法。(人行 ) 12.国民收入核算的三种方法。(浙大 ) 三、计算题 1.某地区居民总是把相当于GDP60%的部分存起来,并且不用缴税也不购买外地商品。今年该地区将总值2000万元的汽车销往外省,这对高地区的GDP产生影响,请回答:(武大) (1)该地区的GDP增加了多少? (2)假如该地政府增加同样2000万元购买本地汽车,是否会产生与(1)相同的结果?为什么? (3)假如该地政府将2000万元以补贴的方式发给居民,该地GDP是否会增加?为什么 第二章简单国民收人决定理论 一、概念题 1.均衡产出(武大 ) 2.加速原理(北方交大 ) 3.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武大 ) 4.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中南财大 ) 5.边际消费倾向(武大;中南财大) 6.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武大 ) 7.边际储蓄倾向(上海财大 ) 8.持久收入假说(武大 ) 9.税收乘数(武大 ) 10.投资乘数(首都经贸大学) 1I.平衡预算乘数(华中科大 ) 12.相对收人假说(武大 ) 二、简答题 1.相对收入假说是如何解释"消费函数之谜"的?(北大 ) 2.试述相对收人假说中的"棘轮效应",分析这种效应对消费者的影响。(武大)

微观经济学试题库(带答案)

《微观经济学》习题集 第一章导论 一、判断 1.以萨缪尔森为首的新古典综合派把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二、选择题 3.21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学经历的第二次修改和补充ACD A.出现于1936 年B.涉及垄断问题 C.代表人物是凯恩斯D.为国家干预经济生活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简答题 1.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2.试述西方经济学企图解决的两个问题及两重属性。 第二章需求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一、解释概念 均衡价格需求需求价格弹性比较静态分析需求收入弹性供给 二、判断 1.价格分析是微观经济学分析的核心。∨ 2.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包括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单个市场在内的个体经济单位。∨ 3.若某商品的需求价格弹Ed =0.6,卖者提高价格肯定增加销售收入。∨ 4.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的价格与销售收入呈同方向变动关系。∨ 5.需求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6.当消费者的收入发生变化时,会引起需求曲线的移动。∨ 7.Ed>1的商品,降低价格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 8.若某商品的Ed<1,表明当该商品价格下降20% 时,该商品需求量减少小于20%。×9.卖者提高价格肯定会增加销售收入。× 10.在几何图形上,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供给量组合点沿着同一条既定的供给曲线运动。∨ 11.在几何图形上,需求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需求量组合点沿着同一条既定的需求曲线运动。× 12.当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动时,这两种商品的需求量都同时增加或减少,则这两种商品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正。× 13.某商品的可替代品越多,相近程度越高,则该商品需求弹性往往就越大。∨ 14.商品用途越广,需求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大。∨ 15.任何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都是反方向变化的。× 16.当对农产品的需求缺乏弹性时,粮食丰收,粮价下跌,农民收入反而会减少。∨ 17.如果两种商品具有替代关系,则相应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负。× 三、选择题 1.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前提是C A.完全信息的假设B.完全竞争的假设 C.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D.边际效用递减的假设 2.微观经济学所要论证的根本思想或目的是C A.一般均衡论B.“看不见的手”的原理 C.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可以实现有效率的资源配置

2018年厦门大学806宏、微观经济学考研真题

2018年厦门大学806宏、微观经济学考研真题 《微观经济学》(共80分) 一、名词解释(总分值:16分,每小题分值4分) 1.范围经济; 2.无谓损失; 3.虚荣效应; 4.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 二、简答题(总分值:24分,每小题分值8分) 1.为什么大多数商品的长期供给价格弹性短期?举出反例。 2.边际成本递增能否意味着平均可变成本递增或递减? 3.高峰负荷定价与三级价格歧视的区别。 三、计算题(总分值:20分,每小题分值10分) 1.油价上升的导致的消费水平变化,消费者福利变化。 2.污染企业的产量,确定税率,前后利润变化。 四、论述题(总分值:20分,每小题分值20分) 环保减排对国际商务影响,对就业和产业影响。 《宏观经济学》(共70分) 一、名词解释(总分值:16分,每小题分值4分) 1.菲利普斯曲线; 2.绝对收入假说; 3.单一的货币规则; 4.流动性偏好。 二、简答题(总分值:24分,每小题分值8分) 1.为什么稳定化政策有必要? 2.IS-LM模型失衡调整过程。 3.固定汇率制下,通货膨胀与贸易赤字同时存在时应采取何种政策?

三、计算题(总分值:16分,每小题分值8分) 1.关于菲利普斯曲线计算。 2.关于索洛模型计算。 四、论述题(总分值:14分) 为什么要供给侧改革及其目标,雾霾成因与对策。 初试参考书目 《微观经济学》(美)平狄克.鲁宾费尔德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最新版)(不包含各章带*号小节和书末附录1); 《宏观经济学》(美)曼昆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最新版)。 初试考察范围 微观部分:供给与需求的基本原理;消费者、生产者与竞争性市场;市场结构与竞争策略;要素市场;一般均衡与经济效率;信息、市场失灵与政府政策宏观部分: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变量;长期经济增长理论;短期经济波动理论;总供给总需求模型;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完整版)微观经济学试题与答案

微观经济学试题 出题人:郑勇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 A、怎样生产 B、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C、为谁生产 D、以上都是 2、下列各项哪一项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 A、失业 B、有用性资源增加或技术进步 C、通货膨胀 D、经济能力增长惟一决定于劳动力数量 3、保持所有其它因素不变,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导致() A、失业 B、有用性资源增加或技术进步 C、通货膨胀 D、经济能力增长惟一决定于劳动力数量 4、若某行业中许多生产者生产一种标准化产品,我们可以估计到其中任何 一个生产者的需求将是:() A、毫无弹性 B、有单元弹性 C、缺乏弹性 D、富有弹性 5、如果人们收入水平提高,食物在总支出中的比重将() A、大大增加 B、稍有增加 C、下降 D、不变 6、若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的斜率为:-1/2,这意味着消费者有更多x的时, 他更愿意放弃()单位x而获得一单位y。 A、1/2 B、2 C、1 D、1.5 7、恩格尔曲线从()导出 A、价格——消费曲线 B、收入——消费曲线 C、需求曲线 D、无差异曲线 8、使用自有资金也应计算利息收入,这种利息从成本角度看是() A、固定成本 B、隐含成本 C、会计成本 D、生产成本 9、长期成本曲线呈“U”型的原因与()有关 A、规模报酬 B、外部经济与不经济 C、要素的边际生产 D、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所占比重 10、在拐折需求曲线模型中,拐点左右两边的需求弹性是() A、左边大,右边小 B、左边小,右边大 C、左右一样大 D、、以上均不对 二、判断是非题(每题1分,共10分) (注:对的打“√”,错的打“×”) 1、实证经济学回答的问题是:应该是什么() 2、对于一个正常品来说,它的替代品价格上涨时,它的需求曲线回向右上 方移动()

微观经济学各校考研试题及答案

1.试说明生产函数的边际报酬递减与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之间的关系。(华中科技大学2004试) 答:(1)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的把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短期生产的一条基本规律。从理论上讲,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成立的原因在于:对于任何产品的短期生产来说,可变要素投入和固定要素投入之间存在着一个最佳的数量组合比例。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逐渐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量逐步接近最佳的组合比例,相应的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呈现出递增的趋势。一旦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达到最佳的组合比例时,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值。在这一点之后,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继续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越来越偏离最佳的组合比例,相应的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便呈现出递减的趋势了。 (2)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是指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的主要原因在于:任何一种产品的生产技术都要求各要素投入之间有适当的比例,这意味着要素之间的替代是有限的。简单地说,以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投入为例,在劳动投入量很少和资本投入量很多的情况下,减少一些资本

投入量可以很容易的通增加劳动投入量来弥补,以维持原有的产量水平,即劳动对资本的替代是很容易的。但是,在劳动投入增加到相当多的数量和资本投入量减少到相当少的数量的情况下,再用劳动去替代资本就将是很困难的了。 (3)生产函数的边际报酬递减和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的共同原因是两种生产要素之间存在着一个最佳的数量组合比例,且以生产技术不变为假设前提。其区别表现在:边际报酬递减是短期生产函数或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的性质。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表示在技术水平和其他投入不变的条件下,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与其所生产的最大产量的之间的关系。 而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反映了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的性质。长期内,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边际技术替代率表示在保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的投入量可以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11.生产规模扩大导致收益的变动可分为哪些阶段?它说明了什么问题?(浙大1999试) 答:一般来说,企业的规模扩大导致收益的变动可分为三个阶段:规模报酬递增、不变、递减。在企业开始生产的最初阶段,由于最初要素的投入带来了生产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提高,合理的、先进的管理进一步充分发挥了各要素的组合功能,所以最初阶段企业的规模收益呈递增趋势;随着规模的进一步扩大,递增收益的因素吸收完了,生产要素的组合受到了技术的限制,因此规模收益转为常数状态;接下来如果再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所带来的是管理效率的降低,生产效率的下降。从以上分析中不难看出,企业要保持生产的效率,各生产要素的投入的

经济学考研2021年《宏观经济学》考研模拟真题

经济学考研2021年《宏观经济学》考研模拟真题 宏观经济学考研全真模拟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1~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根据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如果一个经济体出现投资不足,则下列哪种情况可能会出现?() A.政府失业救济金增加 B.税收减少 C.出口增加 D.以上都是 2下列最符合持久收入假说的说法是()。 A.人们在收入减少时要维持其生活水平 B.人们有了暂时收入就购买耐用消费品 C.暂时收入用于储蓄而不是消费 D.收入的暂时增加被全部消费掉 3在IS曲线上,储蓄和投资均衡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点有()。

A.一个 B.无数个 C.一个或无数个 D.以上都不正确 4假定经济处于长期均衡,部分投资者持悲观态度使得总需求曲线左移500亿元,政府想增加支出以避免出现衰退,如果挤出效应永远是乘数效应的一半,MPC 等于0.9,政府支出应该增加()。 A.100亿元 B.500亿元 C.900亿元 D.1000亿元 5当一国经济出现过热现象时,货币当局可以采用哪种方法控制货币供给量()。 A.降低贴现率 B.降低准备金率 C.在公开市场上出售债券

D.以上方法都可以 6关于凯恩斯主义与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主张的比较,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方面,凯恩斯主义强调影响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不是利息率而是货币数量,即货币量→物价;与此相反,货币主义强调货币供给量影响利息率,再通过利息率来影响总需求,即货币量→利息率→总需求 B.在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中,中央银行能够使用的政策工具主要是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政策以及法定准备金率政策;货币主义主张以控制货币供给量为中心,力主简单规则的货币政策 C.在政策目标方面,凯恩斯主义主张利用利息率调节消费和投资,进而改变社会总需求;货币主义认为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不是刺激总需求,而应该为经济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 D.在货币政策的具体运用方面,凯恩斯主义主张在萧条时期实行货币扩张政策,而在繁荣时期实行货币紧缩政策;货币主义主张根据经济增长的需要,按一个固定的比例增加货币供给量 7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当人均资本的边际产品等于下列哪一项时,人均消费将达到极大?() A.sy/(n+δ) B.sy-(n+δ) C.s-(n+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