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间有味是清欢

人间有味是清欢

人间有味是清欢
人间有味是清欢

六、人间有味是清欢

一贪欢之文人贪恋围棋

在这一章节我们会谈到“人间有味是清欢”专题。这一专题内会涉及到三个方面:贪欢、清欢和寡欢。

首先我们来探讨一下为什么“人间有味是清欢”?

清欢是相对于贪欢和寡欢而言的,至于清欢的含义我们会在之后的内容中讲到。在这一小节中首先来谈贪欢。

贪欢者,贪恋欢乐也。我们在唐诗或宋词里会读到一些提到贪欢的诗句:

何处贪欢醉不归,羞向鸳衾睡。

——《敦煌曲?喜秋天》选段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五代李煜《浪淘沙》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这里谈到的贪欢,不仅仅是贪恋物质或是物理的生活,若把它范围稍微作一些扩展,就可指痴迷某一种技艺或对一些物品的极度迷恋,这些都可以算在贪欢的范畴。

这一范畴会涉及到较广的对象。就唐宋文人来说,一般都会有所谓的“四好”、“雅人四好” 或“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琴棋书画,本指琴瑟、围棋、书法、绘画色彩四种古代艺术性文物或技艺,在中国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琴棋书画”可以说是一串璀璨的明珠,悦耳明目,修身养性,古之先贤大圣参哲悟理,治理国政,亦从中获取裨益。

作为四种古代的艺术性技艺之一,在这里详细谈一谈“棋”。

棋作为古代文人典雅玄妙的艺术性技艺,深受历代文人推崇。那么文人如果对它极为痴迷会是怎样的状态呢?

讲到棋,在中国古代主要指的是围棋。关于围棋,有一个记载于《述异记》中非常有名的故事:

信安郡石室山,晋时王质伐木,至,见童子数人,棋而歌,质因听之。童子以一物与质,如枣核,质含之,不觉饥。俄顷,童子谓曰:‘何不去?’质起,视斧柯烂尽,既归,无复时人。

——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选段

晋代有一个叫王质的樵夫到信安郡石室山(今浙江衢州烂柯山)去伐木时看到有童子在那里下棋,于是王质就在旁边围观。他驻坐良久却并不觉得,等到他惊觉抬头,才发现旁边的斧头都已经烂了,等下山后发现身边的人早已不是和他同时代的人了。

这个故事本身是涉及遇仙的故事,但从另一个程度来看,围棋的特点也被故事所反映出来了:思考的时间比较长,落子比较慢,因此比较耗时。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计算出棋局的变化总数。在19x19的棋盘上共有3^361种棋局变化,这个数字约为1后面的43个万位。可见围棋棋局棋局变化无穷,也充满了思考。这就符合古代文人对于人生虚幻无穷又希望穷尽的想象,于是文人墨客痴迷于“野狐禅”也就不足为奇了(在禅宗中,流入邪僻、未悟而妄称开悟,禅家一概斥之为“野狐禅”)。

在古代,文人以棋为乐是非常普遍的。例如在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诗歌里对自己的棋艺非常自负,表达了棋艺的高深无敌:

不食胡麻饭,杯中自得仙。隔房招好客,可室致芳筵。

美酝香醪嫩,时新异果鲜。夜深唯畏晓,坐稳不思眠。

棋罢嫌无敌,诗成愧在前。明朝题壁上,谁得众人传。

——唐白居易《宿张云举院》白居易在贬官至江州司马时也曾经找到一位名叫郭炼师的棋友,两个人经常“晚酒一二杯,夜棋三数局”,可见棋在他被贬的生涯中也占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有诗记载:朝暖就南轩,暮寒归后屋。晚酌一两杯,夜棋三四局。

寒灰埋暗火,晓焰凝残烛。不嫌贫冷人,时来同一宿。

除此之外,白居易还写过一首《刘十九同宿》,写得特别有意思:

红旗破贼非吾事,黄纸除书无我名。唯共嵩阳刘处士,围棋赌酒到天明。

由此可以看到,在古代文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围棋的的确确是一项艺术性技艺。

二帝王贪欢的弊端

当我们谈到唐宋文人对棋的喜好之时,更多是要谈到当好棋好到痴迷的程度就会变成贪欢。或许这种贪欢对一个文人或一介平民来说可能影响不会很大,但如果君王为某一件物品或技艺所着迷,从而可能带来的后果将是难以想象的。

唐玄宗喜好羯鼓,曾经作有数十首羯鼓曲,其中有大家耳熟能详的《雨霖铃》。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在南下逃亡的途中迫于当时的形势,不得已在马嵬坡缢死了杨玉环。而后唐玄宗入蜀,经过斜口恰逢霖雨连日,在经过秦岭栈道之时耳闻铃声而勾起了往事,于是创作了《雨霖铃》来悼念杨贵妃,寄托哀思。

唐代的崔道融曾就此写有一首《羯鼓》诗:

华清宫里打撩声,供奉丝簧束手听。寂寞銮舆斜谷里,是谁翻得雨淋铃。

后来《雨霖铃》在宋代成为了一个词牌,其中以柳永的《雨霖铃》最为大家所熟悉: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玄宗皇帝不仅对音乐具有浓厚的兴趣和爱好,还非常的精通音律,著名的中国古代乐曲《霓裳羽衣曲》据说也是唐玄宗所作。有一次唐玄宗登上三乡驿面对女儿山,忽然想去月宫听音乐,并幻觉听见了月宫的美妙之声,回宫之后玄宗想把这美妙的幻音记录下来。乐曲还没完成,正巧西凉节度使杨敬述献给玄宗一首《婆娑曲》,玄宗觉得这首曲子和自己听见的幻音很像,便把这段曲子作为自创曲的后半部并取名叫《霓裳羽衣曲》。

《霓裳羽衣曲》在唐代是一首非常流行的乐曲。白居易对此有诗歌记载:

东楼胜事我偏知,气象多随昏旦移。湖卷衣裳白重叠,山张屏障绿参差。

海仙楼塔晴方出,江女笙箫夜始吹。春雨星攒寻蟹火,秋风霞飐弄涛旗。

宴宜云髻新梳后,曲爱霓裳未拍时。太守三年嘲不尽,郡斋空作百篇诗。

——唐白居易《重题别东楼》音乐能排遣寂寞,陶冶情操,但是过分地享受就会物极必反。唐玄宗热爱音乐,可最后却因为过分沉迷于《霓裳羽衣曲》而成为安史之乱爆发的一个诱因。

除唐玄宗外,对音乐非常精通以致沉湎的君王还有南朝的陈后主陈叔宝。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陈叔宝因沉迷于《玉树后庭花》而导致亡国。

《玉树后庭花》是陈后主所作,诗文如下: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妆艳质本倾城。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

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

陈叔宝跟后宫佳丽们每天吟唱《玉树后庭花》,沉湎于纸醉金迷的生活之中,结果导致了亡国。从此以后《玉树后庭花》便成为了亡国之音的象征。很有意思的是,另一位亡国君主李煜也作过和它有关的词:

玉树后庭前,瑶华妆镜边。去年花不老,今年月又圆,莫教偏。和花和月,天教长少年。

——五代李煜《后庭花破子》如果读到杜牧《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一句,或是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一句,都会清楚地感受大《玉树后庭花》已成为后代文人讥讽亡国之君的重要象征。这些君王因沉迷于女色和音乐而导致了亡国。因而可见一个人如果太痴迷某一件事物,即便这个物品本身可能并无害处,但它带来的结果可能与初衷是相反的。

关于这一点,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可以说有一个很好的评价。《伶官传序》通过五代后唐庄宗李存勖先盛后衰,先成后败的历史史实提出: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宋欧阳修《伶官传序》这些评论非常精辟,也发人深省。后唐庄宗李存勖本是五代的风云人物,称帝之后却沉迷于奢侈享乐的生活,宠信伶人,不问国事。四方的藩镇见伶人被宠爱,纷纷贿以财物,谋取私利,而那些正直的臣僚因为不肯行贿而被伶人谗言所诬陷以致无辜被杀。于是后唐国政日趋衰败,动乱接连而生,李存勖本人最终也死在了他极为宠信的伶人郭从谦的手中。李存勖因为太痴迷自己的喜好宠幸伶人,结果也遭致了亡国。

关于此张岱在《陶庵梦忆》里有一段总结:

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痴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

文人的贪欢,是文人之癖、文人之痴,同时也是文人真情、真人格的体现。在现代社会能有几人可以为了自己的爱好去舍弃现实的功名利禄呢?同时“痴”需要程度的限制吗?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深思。

三寡欢之文人的隐逸情结

有关贪欢,在之前是以唐宋文人的围棋情结作为切入点。随后谈到一个人如果太痴迷于某一件事物或技艺可能招致与初衷相反的结果,尤其对君王来说,过分的痴迷于自己的喜好了会导致亡国的结局。所以通过文人的贪欢,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对一件物品或者对一件技艺的痴迷是需要有一个限度的。

接下来我们来聊一聊文人的寡欢。

什么人会寡欢呢?相比在各位的印象里,那些不食人间烟火的人可能是寡欢的。也许他们自己可能也觉得内心非常地欢愉,但是他们一般不大表现出来。所以谈到寡欢,其实就要涉及到中国文学史上的隐逸现象。

隐逸文化以简单朴素及内心平和为追求目标,不寻求认同为“隐”,自得其乐为“逸”。它是针对世俗文化而言的,而世俗文化以功名利禄和荣华富贵作为追求目标。隐逸文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最直接的表现就是遁迹山林。“隐逸文化”生成于魏晋,它对这一时期乃至以后的适俗文化都有深远影响。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中的漫漫长河里,隐逸之士作为一个相当特殊的群体贯穿始终。我们可以毫不费力地从一些古代文人的作品中体察到其中流露出的归隐情怀,品味出隐逸生活的恬淡清雅,感悟到生命价值的自由脱俗。

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凄凄。

——西汉刘安《楚辞?招隐士》选段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东晋陶渊明《饮酒》选段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唐贾岛《寻隐者不遇》选段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宋苏轼《临江仙》选段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选段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唐王维《竹里馆》在隐逸之风盛行之时,这些迷雾缭绕似的归隐梦,让无数文人为之痴狂,深深地影响到了他们的精神世界。无论是“隐世”还是“入世”,古代文人对隐逸生活大多是推崇且心向往之的,而这份无比强烈的隐逸倾向也让无数文人共同创造了独树一帜的隐逸文化,以至影响了整个中华文明的精神特质。

隐逸是古代文人为了追求自我而选择与社会向隔绝的生活方式,正所谓“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

隐士是指隐居不仕之士。在这里着重强调的是“士”,也就是知识分子,否则就不能够称为“隐士”了。在《南史》中对隐士有一个性质描述:

……须含贞养素,文以艺业。不尔,则与夫樵者在山,何殊异也?

——《南史?招隐》选段所谓隐士身份不能只是普通的“士”,而必须是有名之士(即贤者),因此隐士的真正定义是有才能、有学问、能够做官而不去做官也不作此努力的人。由此看来,隐士既是出自文人,又是文人之中的优异拔尖者,也难怪文人们会对隐逸生活都有所向往。

自古以来文人一直是被人所敬仰的一类群体人,于是才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说法,特别在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诞生,成为文人(特别是大多数平民)能够摆脱贫贱,得到富贵的“敲门砖”。文人通过科举当上朝廷的官员确确实实是最稳当的成功之路,然而文人除了出仕之路以外,似乎别无他路。那满腹经纶、一身才学除了替君王治理天下事之外,似乎只能在营造自己心中的理想世界之时才能发挥作用了。辅佐君王治理天下事即是儒家提倡的“兼济天下”,而营造自己心中的理想世界则是儒家所要求的“独善其身”,这也是当文人不能做到或勉强做到“兼济天下”之时,“独善其身”之感便会不自觉产生的根本原因。当然真正只剩“独善其身”的文人也就成了隐士,而一般的文人介乎两者之间,他们的思想中自然就具有了隐逸的倾向:现实社会中的种种不如意,让不少自命清高的文人痛苦万分,他们的灵魂因渴望自由、完美而心生归隐之情。不难看出,古代文人实现自我价值的两条路即位出仕之路和归隐之路。许多古代的文人始终在“出仕”与“归隐”两条路的路口处徘徊。而当他们的隐逸思想占据主动时,便俨然成了隐士。

“隐士”一词最早在中国出现于战国时期:

固执所谓隐士者,非伏其身而弗见也,非闭其言而不出也,非藏其知而不发也,时命大谬也。

——《庄子?卷十六?缮性》选段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隐士留下了许多别称,例如:高士、处士、逸士、高人、逸民、征士、征君等。这些雅号各有春秋。例如关于“高士”,战国时期的鲁仲连被称为齐国之高士。西晋的皇甫谧还著有《高士传》三卷,收录了西晋以前96位各朝代的隐士。

除了以上这些称呼,还有一些折射着隐士身影的词语也可以列入范畴,例如:羁人、狂士、酒徒等等。

四隐逸的类型

在之前的内容里我们从文人的隐逸情结谈到了古代之隐士,那么在这一小节中将为隐士区分一些类型。

范晔在《后汉书?逸民列传》里面曾经把隐士分为六类:隐居以求其志;曲避以全其道;静己以镇其躁;去危以图其安;垢俗以动其概;疵物以激其清。在此将这些隐士类型展开介绍下。

隐居以求其志

“隐居求志”的隐逸思想严格上并不是真正想过隐逸生活,所谓“隐居以求其志”不过是文人以隐居为手段而求达行其志于天下的目的罢了。他们会在文章中表达归隐的愿望,但其内心的独白却是希望能够得到当政者的启用。比如“酒隐安陆,蹉跎十年”的李白曾经给当时以识拔后进而闻名的韩朝宗写过一封请求引荐的信,这就是有名的《与韩荆州书》。为了能得到韩朝宗的引荐,孤傲的李白甚至不惜吹捧,使用诸如“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之类迎合肉麻的措辞。可是一旦壮志未酬,李白却又不免故作清高地大喊: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是并非真的不想“事权贵”,而是他不能“行其志”,因而以“归隐”来求其志,可以说这是以退为进的一种办法。

曲避以全其道

所谓“曲避以全其道”,可以理解成为了保全所信仰的道义而躲避与自己不可调和的社会。这种消极避世的思想,在讲究中庸之道的古代文人之中大行其道,其核心是老庄思想中的“无为”之道,这种思想在朝代顶替之际表现得特别明显。

孔尚任的《桃花扇》展现了故国覆灭后文人归隐思想的形成过程,在《余韵》中苏昆生、柳敬亭和老赞礼都坚持民族气节,隐于山林之间。

静己以镇其躁

这类归隐思想是对心境的要求,是文人们闲情逸志的体现,是最不具功利和外部因素干扰的隐逸倾向。唐代王维的一首诗作便是这类隐逸心境的代表作: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唐王维《山居秋暝》诗的中间两联同是写景而各有侧重,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同时二者又互为补充:泉水、青松、翠竹、青莲。这些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也是诗人理想境

界的环境烘托。对于自然的爱好和长期山林生活的经历使他对自然美具有敏锐独特而细致入微的感受,因而他笔下的山水景物特别富有神韵,往往是略事渲染,便表现出深长悠远的意境,耐人玩味。

刘禹锡曾写过一篇短文《陋室铭》,与王维的诗作有异曲同工之妙: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的《陋室铭》通过对居室交往人物生活情趣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整篇《陋室铭》总共只有八十一个字,字字写“陋”却又字字透着不陋。陋室主人身居陋室,而精神思想却那般富有充实。“鸿儒”、“金经”、“素琴”,这些物象不单从交往、学习、愉悦几方面描写出陋室之主追求之不陋,就是“鸿、金、素”三字内涵之丰富也是与陋无缘的。正如刘禹锡自己所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用芬芳四溢的香气形容其高尚的思想品德,这就突出了陋室之主追求的不是功名利禄(无案牍之劳形),也不是荣华富贵(无丝竹之乱耳),而是心之洁、趣之雅、德之馨。作者把陋室比作“诸葛庐”、“子云亭”,表达了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去危以图其安

这类隐逸是为了远离危机,图得平安。它是经历了世间磨难之人对安宁生活的向往之情,其中又以苏轼晚年的作品为代表: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宋苏轼《临江仙》这一感慨正是历尽几番贬谪之后对政治彻底失望的表态,死亡的考验使他体会到外间世界和生存环境的严酷,导致他对个体内在生命价值的重视和珍惜,促成了其人生思想的成熟和创作态度的转变。

垢俗以动其概与疵物以激其清

这两类归隐心境都是文人清高的一种体现,也最具理想主义。这样的归隐思想是文人不同流合污,高举“举世皆醉我独醒”的道义旗帜,与黑暗的现实做彻底地切割。周敦颐的《爱莲说》便是这类隐逸倾向的代表作: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其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一句,隐喻了作者本身具有如莲般的高尚品格。实际上他所表达的含义是作者要在黑暗的官场上保持自己高洁的品格,就如同莲花“出淤泥而不染”那么难,这也就是他为官的经验总结。因为他不想同流合污,在文章的最后他说:“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此平淡之句接上节“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作者借花喻人,将陶渊明的避世和世人皆追求荣华富贵的心态描写的淋漓尽致,但并无一言直接指责。

从这篇文章就可以看出周敦颐是高傲的,他那不从众只求纯净的心态在碌碌尘世中是难能可贵的。他感叹是因为世风日下,大多数人皆被世事玷染也。因而《爱莲说》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鄙弃,也表达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周敦颐在《爱莲说》内提到了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是“千古隐逸诗人”陶渊明的传世名篇,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曾对这篇作品评价甚高:

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

——元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卷五引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里开篇就写道: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选段这是诗人经过深思熟虑后喊出来的肺腑之言,喊出了他对于出仕的悔恨,一个“胡”字更是掷地有声,饱含强烈的谴责和质问直逼自己的灵魂,理智地认识到“今是而昨非”。他为自己“实迷途其未远”的现实而庆幸,更为有“知来者之可追”的未来理想而欣喜。皈依自然是他天性的膨胀,故而回家心情急切而舒畅,和着“舟摇摇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的节拍。这就是诗人安身立命的人生之所——与黑暗现实浑浊官场格格不入的田园。

诗里面提到的孤松、秋菊、白云、归鸟,无不带有某种象征意义,很显然陶渊明是借这些物象修身养性以澄清性情抒发高洁雅致而独傲江湖的情志。

五不同社会阅历下的隐士分类

范晔对隐士的分类大体上是比较合理清晰的,但是最后两类(“垢俗以动其概”与“疵物以激其清”)却很难区分。其实对隐士的分类还可以有其他的标准,比如根据社会阅历的不同,隐士大致可以做如下的分类。

终身不仕

这类隐士有上古时期的许由、巢父、东汉时期的严光、东晋时期的戴逵、北宋时期的林逋等。

林逋性情“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宋史·隐逸传》选段),40岁以后隐居于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并以湖山为伴。相传20余年足不及城市,以布衣终身。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宋真宗闻其名,赐粟帛,并诏告府县存恤之,结果林逋虽对此感激,但不以此骄人。人们都劝他出仕,出去做官,都被他婉言谢绝。他自己说:然吾志之所适,非室家也,非功名富贵也,只觉青山绿水与我情相宜。

林逋终生不仕不娶,也无子嗣,只喜欢种梅养鹤,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因而人们称他“梅妻鹤子”。

先隐后仕

这一类型的隐士占的比例较大,比如姜子牙、诸葛亮等人,他们都是先隐居后出仕做官的。唐朝的李泌则是这一类人物在唐代的典型代表,他历仕唐朝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身为四朝元老,到唐德宗时期官至宰相,封为邺县侯,因而后人称他为“李邺侯”。他是南岳第钦赐的隐士,唐肃宗为他在南岳衡山烟霞峰下兜率寺侧建房,名之为“端居室”,后人称此地为“邺侯书院”,这也是中国书院史上最古老的一所书院。

李泌在“端局室”过了12年修身养性、纵情山水、博览群书的生活,而他的端居室也是中国最早的私人藏书馆。李泌自己曾经写诗写到他自己的心身:

天覆吾,地载吾,天地生吾有意无。

不然绝粒升天衢,不然鸣珂游帝都。

焉能不贵复不去,空作昂藏一丈夫。

一丈夫兮一丈夫,千生气志是良图。

请君看取百年事,业就扁舟泛五湖。

——唐李泌《长歌行》《资治通鉴》曾有记载,李泌早亦与肃宗有约,“俟平京师,则去还山。”收复京师之后,李泌就不顾肃宗的真诚挽留坚决的到南岳当道士去了。

先仕后隐

这类隐士有隋朝末年的“文中子”王通,他是“初唐四杰”王勃的爷爷。他于隋文帝仁寿三年(603年)时西游长安面见天子,并奏《太平十二策》,但是并没有得到隋文帝

的重用,后来王通在同乡薛道衡的推荐下担任了官职。可王通本来想施展一番抱负,却抑郁不得志,因此不久就“弃官归,以著书讲学为业”。

其实像王通这一类型的古代隐士非常的多:春秋时期越国大夫范蠡、西晋的张翰、东晋陶渊明、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等等都属于这种类型。

忽隐忽仕

这一类型的隐士一会儿做官,又一会儿隐居,行踪不定。宋初的种放就是一个典型。

种放本无心仕途而意在归隐山林。他的父亲曾让他考取进士,种放以“业未成”而推辞,并且“每往来嵩、华间,慨然有山林意”。种放喜欢喝酒,因而得到了“云溪醉侯”的外号,过着一种“引壶觞以自娱,期隐身于一醉”的生活,并且以“退士”自称。种放往华山访陈抟,两人间有句对话:

(陈抟)熟视曰:?君他日甚显,官至丞郎。?

种曰:?我之来也,求道义之益,而乃言及爵禄,非我意也。?

——宋魏泰《东轩笔录》卷二选段综观《宋史》里有关种放的记载,可以发现他每逢君王下诏,种放多是“辞不至”。由此不难发现,早期的种放主要意在“学古嗜退,本求山水之乐”。种放曾经对自己的好朋友陈尧叟说:

自被聘召及迁谏署,无所补报,其幸已甚。今主上圣明,朝无阙政,若更处之显位,则重增其过矣。

种放不仅多次对皇帝的下诏表示推辞,而且对君王的如此器重深表自愧。可是对种放这种“忽隐忽仕”行为,许多人流露出了不满,对他批判最尖锐的人是明末思想家王夫之。王夫之在《宋论》中明确的表示真正的隐士应当“以隐始,以隐终”,而王夫之对种放的行为深加鄙夷:

夫志以隐立,行以隐成,以隐而见知,因隐而受爵;则其仕也,以隐而仕,是其隐也,以仕而隐;隐且为梯荣致显之捷径,士苟有志,孰能不耻哉?

——明王夫之《宋论》选段在王夫之看来,种放这类企图通过归隐来博取功名的行为是不可取的,甚至是可耻的。但是综观种放的一生,事实并非如此。种放曾经写过一首诗表明心迹:我本厌虚名,致身天子庭。不终高尚事,有愧少微星。

北阙空追悔,西山羡独醒。秋风旧期约,何日去冥冥。

——宋种放《寄二华隐者》可见种放对其所做的有违本意之事是感到非常愧疚的。因此王夫之的这种评价对种放来说或许有失偏颇。

仕而趋隐

这类隐士虽在朝廷做官,但却过着恬淡的隐士生活,比如西汉的辞赋大家东方朔。东方朔在汉武帝时期担任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职,他在《据地歌》中留下这样的名言,注定了他的城市隐士身份:

陆沉于俗,避世金马门。

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庐之下!

——西汉东方朔《据地歌》对此诗人李白对他是啧啧称羡,东方朔也因“大隐”而流芳千古:

烈士击玉壶,壮心惜暮年。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

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揄扬九重万乘主,谑浪赤墀青琐贤。

朝天数换飞龙马,敕赐珊瑚白玉鞭。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

西施宜笑复宜颦,丑女效之徒累身。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

——唐李白《玉壶吟》隐而趋仕

这类隐士虽然隐居但却追逐名利,与达官贵人都有交往,说白了这种类型的隐士是“假隐士”。这类人物的典型代表有南北朝时期的周颙、唐代因“终南捷径”而闻名的卢藏用以及明代的陈继儒。由于这些人故作清高,摆着一副超尘脱俗的模样,实际上却摆脱不了尘世间的各种诱惑,因此经常被后人所诟病。

南朝的文学家孔稚圭的名作《北山移文》,就是一篇揭露周颙趋炎附势的檄文。其中更是以“焚芰制而裂荷衣,抗尘容而走俗状。风云凄其带愤,石泉咽而下怆,望林峦而有失,顾草木而如丧”表现出周颙遇到征召的丑陋形态。

按照《大唐新语》的记载,卢藏用考中进士之后并没有马上做官,于是先去长安南边的终南山隐居等待朝廷征召,后来果然以高士被聘授官左拾遗。后来另外一个隐士司马承祯也被征召,但是司马承祯坚持不出仕,欲归山林。卢藏用送他并指着终南山说:“此中大有嘉处”。这就是“终南捷径”的典故,从地理上看终南山离长安很近,一有征召就对京城的信息非常的了解,万一需要就马上可以赴京了。

至于明代的陈继儒,因为奔走于名公大臣颇受时人非议。山阴名士张岱就嘲笑他:眉公跨鹿,钱塘县里打秋风。

——明张岱《自为墓志铭》选段清代的诗人蒋士铨有这么一首诗,很多人认为这首诗就是来讽刺陈继儒的人品:

妆点山林大架子,附庸风雅小名家。终南捷径无心走,处士虚声尽力夸。

獭祭诗书充著作,蝇营钟鼎润烟霞。翩然一只云间鹤,飞去飞来宰相衙。

——清蒋士铨《临川梦?隐奸》选段

六隐逸的原因

隐士们多数有孤高特立、独来独往、不食人间烟火的性格,不过他们并不寂寞,因为隐士往往不是单一出现的,在他们的周围也有着志同道合者围绕相随。比如有诸葛亮就会有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黄承彦等人的陪伴;有陶渊明就会有周续之、刘程之的相随;有王维就会有裴迪的相知。这些隐士也有自己的同党,因而他们也不会感到寂寞。

历史上甚至还有特殊的“隐士时代”。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士大夫阶层为了躲避官场的繁杂和险恶,采取退隐山林的形式,崇尚清谈、追逐玄虚盛行一时,因而有“六朝隐士之多,为历代之冠”的说法。而加入隐士阶层的人员也是形形色色,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无不有之,共同打造出独特的五千年隐士文化。

我们应该坦诚地承认,也只有在中国漫长的农耕文化和儒家思想为主导地位的社会环境里,才能创造就出这样特殊的产物,因此我们就得谈一谈隐士出现的原因。

蒋星煜先生在他的《中国隐士与中国文化》一书中写道:

其实隐士之所以形成,从主观方面来说,完全是由于个人主义或失败注意这两个因素的作祟。凡是隐士,不是个人主义者,便是失败主义者。

关于个人主义者,比如那位去河边洗耳朵的许由,他完全就以自我为主的角度来看待如何生活,夸张至极地表现出自己的想法。而逍遥的庄子崇尚自然,提倡“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他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逍遥自得,是绝对的精神自由而不是物质享受与虚伪的名誉。“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更是十分追求个人的自由:景元二年,同为竹林七贤的山涛从事中郎迁任吏部侍郎,举荐嵇康代替自己的位置,嵇康却因此写下了著名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以明自己的心志。

从许由到庄子,再到嵇康,以这三个人的事迹,我们不难看出文人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是产生隐逸倾向的重要因素。在强调社会性远远强于个体性的古代社会,人们大都身系于封建礼教的三纲五常。而文人作为掌握文化、具有独立思考力的个体,无论他是离经叛道还是循规蹈矩,都会与社会产生多多少少的冲突。冲突到不可调和地步的文人,或正面反抗整个社会而最终粉身碎骨,或远离社会而成为隐士,更多的是冲突在可调和范围内的文人。他们既然存身在这个社会,就不会去激烈反抗到粉身碎骨,但是他们又始终不满这个社会的某个方面,由此可见文人的隐逸倾向是个人主义与社会冲突的产物。他们不能完全靠个人意志做出行动又无法脱身于社会,只能向往个人至上的隐逸生活了。

因此范晔在《后汉书.逸民列传》所分析的六种隐逸类型无一不是从自身出发,进而认识整个世界,产生自我的人生价值观。他们或求己志,或避己祸,或静己心,或图己安,或动己慨,或激己情,在这时文人的个人主义才得到了充分地发挥。

至于失败主义,文人之所以想归隐山林,实在是因为在“入世”的时候遇到了种种不如意的事情。文人大多自视甚高,而现实的落差让他们倍感挫败。既然没能实现自己的远

大抱负,不如离开,这就像有小女子回娘家的心理。比如不食周栗的伯夷、叔齐一直被认为是大隐者,在《论语》中就有对二人的描述:

伯夷叔齐何人也?古之贤人也。

——《论语?述而》选段司马迁在《史记》里更是将《伯夷列传》放在众列传之首。《史记》尽管重史,但事实上也包含着作者司马迁个人的感情色彩,将伯夷叔齐的传记放至众列传之首可见司马迁对这二人的隐士身份心向往之。可是在蒋星煜先生的《中国隐士与中国文化》一书中我们却看到了关于此的不同看法:

……他们是失败主义隐士的典型,他们认为天下是殷的,如今给姓姬的抢去了。按理说他们应该起来反抗才是,但是哪里有这股勇气呢?于是两位贤昆仲只好隐在首阳山下采薇而歌了。

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也只是说说而已。

唐朝末年的罗隐也是一个典型。罗隐起初名叫罗横,从小便在乡里以才学出名,诗和文章都很出众,为时人所推崇。但是罗横虽然名声很大,却始终没考中进士,于是自己负气地改名叫罗隐。

文人常常因过于理想而自负,因过于自负而每每失败。失败主义的文人为了抚平心中的伤痛,自然选择离开伤心之地,而身不由己的文人也会“心不在焉,神与物游”,从而产生隐逸思想。

七文人隐逸倾向的三个支持条件

个人主义也好,失败主义也罢,这些都属于主观的因素,但是中国隐逸文化的产生还有客观因素。从客观因素来说,文人的隐逸倾向有三个支持条件。

古代中国是发达的农业社会

正是这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让隐逸生活有了可能。如果在现代社会里,人与社会的关系十分紧密,人们很难做到“隐逸”二字。外国没有“隐士”一类的群体。

隐士现象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现象,正是古代中国的独特经济结构,让隐逸文化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之中有了生长的土壤。

传统的逃避哲学思想深入文人阶层

三教(儒、释、道)的哲学思想中都提到了让人归隐的概念。三家的主要理论虽然并不都是主张隐逸的,但其中有一些思想还是涉及到了归隐思想并且对后世文人的隐逸观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就儒家而言,孔子有积极入世的主张,但他也认为:

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

——《论语?微子篇》选段这对后世文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接济天下”的处世之道是具有重大的影响的。同样《易经》上也有“不事君侯,高尚其事”的话。

道家是从维护个人利益的角度出发,在经济理论、社会实践方面创立了“人本”的思想观点,主张通过维护每个人的个人利益来达到社会的和谐繁荣,道家尖锐批判了“以天下为根本”的政治观点,认为这是“悉天下奉一身”的罪恶表现。在当时也只有隐逸之路才是符合道家的处世态度。

而佛教的避世思想则更是不必说了,“不为今生而修世”的避世思想本来就让人离开丑陋的浊世,而隐逸是主要的选择。

如此一来可以发现,支撑整个华夏文明的三种重要思想(儒、道、佛)都包含了不少的隐逸思想。尽管三者的底色并不相同:儒家之隐逸基于正义原则;道家之隐逸基于自由原则;佛家之隐逸基于宗教原则。而文人大都自视甚高,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也会让他们愤然离去,逃避的哲学思想也正是引发他们归隐之心的根源所在。

历代主流舆论对文人归隐的推崇

也许是因为归隐之人都是贤德之士,所以历代的主流舆论对隐逸都持肯定的态度,这也使得文人们认为隐逸是一件十分光荣的事情,从而巩固了文人的隐逸倾向。

《正史?隐逸传》对隐逸文化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总结,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独具特色的隐逸文化,并且稳定了史学乃至整个中华文化中重视隐逸文化的传统。21种有专门隐士传的正史里面,在其隐士传里都有篇幅不等的序文,大部分还有后记或者传赞:莫不激贪厉俗,秉自异之姿,犹负揭日月,鸣建鼓而超也。

——《宋书?隐士传》序文选段

《旧唐书》隐士传的序文写道:

前代贲丘园,招隐逸,所以重贞退之节,息贪竞之风。

——《旧唐书?隐士传》序文选段这些序文对隐逸文化的集中论述代表了古代史学家,也就是统治阶级对隐士以及隐逸文化的积极态度。也正是如此,文人们才会看重这种相当受追捧的隐逸之路。

八隐逸文化的影响

隐逸文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呢?

从积极的角度说,至少有两条:

丰富了审美文化的内涵

从隐逸文化发展的客观现实出发,可以把隐逸分为“隐”和“逸”两种境界。“隐”是初级境界,“逸”是高级境界;“隐”是技术操作境界,或者称为“术”的境界,“逸”是艺术审美境界,或者可以称为“道”的境界。“逸”通俗地说即指指一种超凡脱俗、不拘常规、不限法度、自然自在的审美形态,它就成为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比如逸趣、逸品、逸格、逸气等等。

我们可以从“逸”这个字的构成来分析。一个“兔”字外加了一个“走”字,其含义也可以理解为兔子善跑。从兔子善跑而引申到人之善逃,最终被抽象概括成反映人格精神的超凡脱俗,实现了一种质的飞跃。

为艺术样式的丰富和发展补充了养分

中国山水画的出现与兴盛、园林营造的艺术化及意境化以及山水田园诗的缘起和勃兴都跟隐逸文化密不可分。就隐逸与文学来说,因为隐逸而产生了游仙诗、山水诗、田园诗。对唐代而言,山水田园诗的兴盛跟这种隐逸文化是大有关联。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他们的诗作就能典型的感受到隐逸文化的影响。

其实不仅是唐宋时期,也不仅仅只有王维、孟浩然,这一对中国诗歌的影响在各朝各代都能看到。比如说宋代方岳的《梦寻梅》:

野径深藏隐者家,岸沙分路带溪斜。马蹄残雪六七里,山嘴有梅三四花。

黄叶拥篱埋药草,青灯煨芋话桑麻。一生烟雨蓬茅底,不梦金貂侍玉华。

“烟雨蓬茅”就是隐者生活的象征,“金貂”、“玉华”分别是汉代的官饰和唐代的宫殿名,象征功名富贵。诗人甘愿“一生烟雨蓬茅底”,却“不梦金貂侍玉华”,表现了他宁愿终生隐居乡间与梅花为伴,不愿意追求功名利禄、荣华富贵的志趣。虽然这只是作者的一个梦,但梦给他指引了人生的方向。宁愿终身隐居乡间与梅花为伴,也不愿追求功名利禄、荣华富贵。

关于隐士,古人有所谓的大隐、中隐、小隐的说法。东晋的王康琚对此作出了划分:小隐隐陵薮, 大隐隐朝市。

——东晋王康琚《反招隐诗》选段在这其中继续划分,则是“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何谓“大隐”?西汉的东方朔又给出了一个说法:

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庐之下?

——西汉东方朔《据地歌》选段在朝廷中,即便是做官,但是也依然有隐士之心。陶渊明有诗道: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东晋陶渊明《饮酒》归隐贵在心迹,不在行径。

唐代的白居易是中隐的积极倡导者。他在《中隐》诗篇中写道:

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

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

不劳心与力,又免饥与寒。

——唐白居易《中隐》选段可是要做到大隐或者中隐,都需要有官在身,一般的人只能是做做小隐:隐在丘樊,隐在山林。但不管是那一种隐,其实重要的是在心态而不在形迹。在曾经唐朝人非常看重的终南山里,现如今还有很多的所谓的隐士。

美国作家比尔?波特经过大量田野考察研究写了一本书《空谷幽兰》,讲述了诸多中国当代“隐士”的故事。在这本书里面他描写到: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仍然有很多人不为所动,自觉远离这个充满各种诱惑的花花世界,感受清贫、潜心自修,去追求自己理想中?纯粹的生活?,或者如他们所说的去寻找一种合乎正道的生活。……这些现实生活中的隐士远没有他想象中的那般浪漫,他们的处所并不是?在云中,在松下,在尘世外?,他们的当然更不是靠着?月光、芋头和大麻生活?,相反,他们过着最为原始的日子,忍受着常人所难以忍受的孤独和贫寒。

在这个时代,这些“隐士”安贫乐道、潜心修养,忍受着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痛苦,确实难能可贵令人感动!但是要知道,隐士不仅要懂得“隐”,而且要具备“士”的条件,这些人除了不参加任何社会活动,还必须要有深厚的国学功底。在这个科技繁荣的时代,传统文化已趋于衰弱,这些所谓的“隐士”多数只能算作“修行者”,还是够不上“隐士”的称号。

九衣锦还乡的情怀

贪欢可能带来祸患,而像隐士那样郁郁寡欢的生活也不是我们常人所追求的,我们还是希望过清欢的生活。

苏轼在《浣溪沙》中写道: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宋苏轼《浣溪沙?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书游南山》怎样的生活属于清欢的生活?清欢是怎样的境界呢?我们先从一个故事开始讲起。

当年项羽率军攻占咸阳时火烧秦宫,劫掠了财宝就赶往老家彭城。于是有人就劝他:“关中这块地方土地肥沃,又有山河为屏障,是建都成就霸业的好地方,你为何把它拉倒彭城去呢?”项羽于是说道:

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谁知之者!

——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选段从此这段对话为后人就留下了一个成语——“衣锦还乡”,但凡常人都有“衣锦还乡”的想法,得势后一定要在家乡父老面前炫耀一番,否则总觉得有点遗憾。

常人为什么会有这种强烈的“衣锦还乡”情结呢?原因大概有两个:首先,家乡人了解自己的底细。发迹前后的巨大反差更容易在父老乡亲面前得到羡慕;第二,世上总有一些势利的人。一个人在困厄之际难免会遭受轻视,于是某些人发迹之后“衣锦还乡”的做法带有一些“心理报复”的意味,这些人一般都会有这样的想法:你们当年轻视我的时候,没想到我会有今天吧?

西汉的“朱买臣休妻”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朱买臣没有发迹前家境贫困并靠砍柴为生,但他非常喜欢读书,有时他担柴时也边走边吟唱。他的妻子觉得自己丈夫作为砍柴人十分没面子,屡次阻止他在担柴的时候吟唱诗书,可是朱买臣依然故我,妻子觉得朱买臣不靠谱便离婚。朱买臣没法挽留,只好任凭她离去。后来朱买臣得到了汉武帝的赏识并官拜会稽太守。赴任之际,会稽的官员将欢迎仪式举办得很隆重,而在欢迎的人群中就有朱买臣的前妻。看到朱买臣风光无比,他的前妻请求与朱买臣复婚。朱买臣叫人拿一盆水泼在地上对前妻说:“你如果能把倒在地上的水收起来我就跟你复婚。”但是覆水难收,他的前妻很羞愧,最后自缢身亡。这个故事既是劝人不要太势利,以免像朱买臣之妻那样后悔莫及,同时也从侧面表明,衣锦还乡往往意味着能够享受莫大的荣耀和心理满足。

而宋代的韩琦却有一种超越衣锦还乡的高尚情怀。欧阳修写的《相州昼锦堂记》文章,其主旨对象就是颂扬韩琦:

盖不以昔人所夸者为荣,而以为戒。

——宋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选段韩琦是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他和范仲淹、欧阳修是同一个时代的人物。史书记载韩琦“相三朝,立二帝”、“为人正直,为官清廉,有贤相之名”。韩琦在弱冠之年

就考中进士,在担任谏官之时就以敢于直言进谏而著称。后来他跟范仲淹一起经略西北,史称“韩、范”。在二人管理西北时,边塞上传诵着这样的歌谣:

军中有一韩,西夏闻之心骨寒;军中有一范,西夏闻之惊破胆。

北宋跟西夏议和以后,韩琦入朝为执政大臣,跟范仲淹、富弼等人一起成为主持“庆历新政”的重要改革派人物。北宋至和年间,韩琦“归判”相州。按照唐宋两朝的官制,以高官兼较低职位的官称为“判”,“归判”即被“判”到自己的家乡为官。这被视为是一种特殊的荣耀,因为它可以很好地满足一般人所谓“衣锦还乡”的心理。可是就在此时韩琦建了昼锦堂,提醒自己不要堕入普通人“衣锦还乡”的庸俗思想之中,而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以服务苍生和社稷为己任。至和之后韩琦又得到了两次“归判”的殊遇,这在常人看来简直是莫大的荣耀了。然而韩琦“不以昔人所夸者为荣,而以为戒”(宋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选段)。

三次“归判”,这样的荣耀在他看来不过是“浮云”而已。韩琦可谓深得“人间有味是清欢”的精髓。宠辱不惊,即便得到了很高的荣耀了并不以此来炫耀,超脱了一般人衣锦还乡的境界。

十既可爱又可敬的苏轼(上)

人间有味是清欢

人间有味是清欢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高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浣溪沙》我们总在变:从“琴棋书画诗酒花”到“柴米油盐酱醋茶”;从自由自在洒脱逍遥到平凡庸俗无可奈何;从乾坤朗朗情趣盎然到麻木僵化名利实务。我们的心灵随着冷漠的环境变迁而沉滞了。我们是什么时候失去清欢的呢?我们怎么能失去清欢呢!那些年的晨风吹面闲来折柳叶的情趣,明烛灯火夜船行乐宴,试至映日可窥光于天,沉厚清净避居远,深山海湄又去哪了,去哪了呢? 小雨淅沥,若说是无感,那必是假的。自认为雨多情也无情,它将一切都洗刷干净,一切过往,一切希望,一切痛苦,一切纠葛,唯留清欢。清欢是一种心态,不同于“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欢喜;不同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潇洒;不同于“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放逐;不同于“一切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的悲怆;不同于“独自凄凉还自遣,自制离愁”的无奈;不同于“欲随轻风挹君袂,满野春雨生茫茫”的迷惘。 清欢,莫言辞。远离喧嚣,远离浮华,走累了,看淡了。曾读过林清玄的散文,在《家家都有明月清风》中提到了“奉茶”。在山路上免费给游人提供茶,一冷一热,一茶一水,从容,有痛。在《温一壶月光下酒》中写道“忍把浮名,换作浅斟低唱,即使天女来散花也不能著身,荣辱偕忘,前尘往事化作一缕轻烟,尽成因果。”这也是一

种清欢。正如苏轼在《浣溪沙》中写道的平平淡淡的生活,不骄不躁的心灵,乐在其中,也正是——人间有味是清欢。 清欢是一种情趣,一种格调,一种雅致,一种性灵,愿人们都能不困于俗世,不乱于心,只道人间有味是清欢。

《人间有味是清欢》读后感

读于丹《人间有味是清欢》有感于丹在《人间有味是清欢》一书中认为,旅行和经历很重要,这是达到健康、平和心境的必要条件,这点我非常赞同,但是并非所有人都有于丹老师那样的条件,可以周游列国,感悟人生。所以,我认为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尤其是年轻人,更重要的是自己的经历,要多去接触社会,多在生活的磨刀石上磨砺,有条件的话多出去走走看看,体验下异域的风土人情,而不是受了点挫折,就躲在屋子里发发微博,来句“岁月静好”,就可以在自己受伤的心灵上来一剂麻药,做参透人生状。 苏轼的这句“人间有味是清欢”之所以为后人久久流传,原因在于它是一种豁达、健康的生活态度,是一种淡泊名利、追求精神满足的体会,是一种阅尽人世沧桑、洞悉世态人情后品味出的人间真正韵味。人们在初入社会之时本无争名夺利、勾心斗角之心,理想中职场的人们应该是诚实守信、相敬如宾,一派祥和之气,但当幼稚的“理想”被老辣的“现实”击打得体无完肤之后,大家都学乖了,开始被“染缸”浸透,开始浮躁不安,偶尔的欢愉也是“大欢”、”狂欢”,这与“清欢”完全不同,它不持久,没有“味”。 但是,苏轼却是另外一种人,他在经历宦海沉浮、世间炎凉以后,还能在从容处理世故的同时,坚守本色,体验到内心深处的真正欢愉,不能不说这与他的人生经历和痛过反思是密不可分的。所以,要享受长久的“清欢”,起码得经历“立志、实践、反思”这样几道关卡,才能获得这人间真正的韵味。

首先说说这个“立志”,其实也就是我们年轻人经常挂在嘴边的“梦想”,因为它是前进的方向、奋斗的动力,你想当悬壶济世的医生?汇通天下的商人?还是纵横捭阖的政客……这些都可以,或者你想当一名称职的厨师、一名站岗的士兵、一名理发师也可以,梦想不分高低,但总得有一个,而且那个梦想只属于你。 其次要去勇敢地“实践”,这一关非常重要,因为梦想的种子只有在实践的土壤中汲取养分才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而且通过实践,你会发现有些梦想是需要修正的,而有的梦想是在实践中才会悄悄出现,命运会在实践的长河中拐那么几道弯、越过几道坎,甚至有时一定要“行到水穷处”,才到适合你“坐看云起时”的地方。 最后要善于“反思”,只顾低头拉车的人,他终究提高不了工作效率,更别提人生方向、人生梦想、人生韵味了,多回头看看来路,想想未来的方向,无需多久,一杯茶、一阵雨的工夫就够了,当你的实践积累得足够多的时候,在某个瞬间,自然就会顿悟,哦,原来“人间有味是清欢”呀!然后会心一笑,走进一湖烟波中,与好友品茶,与好书交谈…… 没有穿越过沙漠的人,不会明白水对于生命的珍贵;没有拼杀于沙场的人,不会明白战旗对于军队的意义;同样,没有经历过人生跋涉的人,体会不到真正的“清欢”,所以,勇敢点吧,年轻的朋友,让我们跋涉过后,再言清欢! 最后我在阅读中随手摘抄下一些有心灵感应的语句于大家分享:

《人生最美是清欢》的读后感6篇

《人生最美是清欢》的读后感6篇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导语:在复杂的世界里,做一个简单的人,以清静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人生最美是清欢》的读后感,希望大家喜欢。《人生最美是清欢》的读后感1 酷暑难耐,家属院内一片寂静,只有远处树上的知了传来几声鸣叫。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书店遇到了林清玄所著的《人生最美是清欢》这本书。它清雅的封页已将我深深迷住,“清欢”二字更是将我牢牢地套住了,我知道这个暑假我将不再孤单。它让疲累的心享受一份安宁、一份恬适,它给予我酷暑中一份透心的清凉。 在复杂的世界里,做一个简单的人,以清净的心看世界,以欢喜的心过生活,不浮不躁,不慌不忙,淡定从容地过好这一生。于旖旎繁华、面目可疑的尘间世俗,诗意的栖居似乎已是奢侈的梦想。林清玄这简短的几行文字,让浮躁的心慢慢地静下来,沉下去。一本书、一则诗文可为现代人抵达超尘脱俗的人生意境提供一种可能的途径。

“清欢”是什么呢?它是来自对平静的、疏淡的、简朴的生活的一种热爱。在如今这个加速前进的时代,大多数人的心都是浮躁和急功近利的,“清欢”之人愈来愈少。看着那些为追名逐利拼命奔波,却错过身边太多美好幸福的人,不免为之叹惋。“清欢”之所以好,是因为它对生活的无求,是它不讲求物质的条件,只讲求心灵的品味。不管何人,不论何地,要保持快乐的心情对待生活,对待工作,这样即使再平淡的生活和工作,它的点点滴滴都会是美好的。 读着读着,我不由得想到了自己,想到了和我一样坚守在农村三尺讲台上的人民教师。作为一名农村教师,唯有“清欢”之心才能更好地工作,才能经得起偏远,耐得住孤寂,守得住快乐。坚守在农村的我们有欢乐,有困苦,有所思,有所想。生活的好与坏并非和富贵有关,而是你用何种心态去体会你所拥有的生活;你快乐与否,在于你是否守得住自己内心的小小天地,能否洗涤心灵,不浮不躁。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疑惑困顿时,遵从内心找到平衡点,这个极为重要。 人生就是一次旅程,不是向外奔走才是旅行,静静地思考也是旅行,旅途中有所得必有所失,唯随愿取舍。

《人间有味是清欢》经典语录

《人间有味是清欢》经典语录 《人间有味是清欢》,作者于丹,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2015年1月第一次印刷,180千字,2015年1月30日购于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书城。阅读中随手摘抄下一些有心灵感应的语句: 1、如果有一天,当你踏遍岁月千山万水,尝遍世情风霜百味,依旧可以回到最初的明朗、清白,则为真正的朴素,真正的清欢。 2、除了书卷,在名山秀水中徜徉也是一种阅读。看山岚流云,赏朝晖夕阳,难道不是一种阅读吗?望春花秋月,观四时流变,难道不是一种阅读吗?其实,万卷书的道理都在行走中,需要用一生的光阴去慢慢懂得。 3、为什么在奔向富裕的康庄大道上,很多人却一天比一天焦虑?因为过多地认同外在的规则,丧失了内在的准则,所以不快乐;因为过于追求物欲,丧失了超乎功利的态度,所以更焦虑。其实,人生就像一个木桶,与其加高物质的长板,不如去补齐精神的短板,因为木桶能装多少水,是由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的。 4、人生的低迷是否终究被穿越,取决于你心中的信念是不是一直都在。年轻时的青涩、荒唐、鲁莽,也许都是你为将来储备的种种财富。不用操之过急,不用妄想超越年龄,强迫自己一定要达到某个目标,不妨就那样年轻着、勇敢着,该来的一切会来,正如该走的一切会走。 5、一辈子会遇上什么事情,我们无法左右,但是修复生命的能力,却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6、幸福本没有绝对的定义,只在于你如何看待。回归简单,热爱生活,选择相信一切美好的东西,像牛羊一样热爱青草,相信阳光一定会普照大地,相信每一个春天都会开花,相信每一个冬天都会下雪,相信每一个孩子都爱妈妈,那么,你就得道了。 7、遗憾的是,今天这个时代,我们越来越相信外在的东西,越来越忽略内在的规律;我们越来越相信事后的补救,越来越忽略事先的保养;我们越来越不遵循四时,不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们因为有了电,所以可以熬夜;因为有冷气和暖风,所以忽略了春夏秋冬的变化;一旦生病,可以吃药,甚至可以开刀……文明,有的时

读《人生最美是清欢》有感5篇最新范文

读《人生最美是清欢》有感5篇最新范文 《人生最美是清欢》是林清玄先生首部人生主题的经典散文集。林清玄先生的文字温暖而有力量,犹如冬日的暖阳;清新而有禅意,犹如盛开的白莲花,总能让人感受到内心的平静与踏实。这本书关于人生种种话题的解读,更是能为日益疲惫的心灵找到一些慰藉。那么人生最美是清欢读后感怎么去写呢,以下是我整理的人生最美是清欢读后感范文5篇,希望可以分享给大家提供参考和借鉴。 读《人生最美是清欢》有感范文一 鸡汤也有腻口和不腻口的,读林清玄大概是属于后者。 他的文字隽永,简单,譬如现下手中的这本《人生最美是清欢》,有一股贴近自然的感觉,稍微带点鸡汤味,但是却清淡,给你讲讲道理,然而却不强人所难。我每日睡前读几篇,心倒是跟随着清净下来。夜深人静最适合读散文,它不像小说一般有跌宕起伏的情节翻搅得你兴奋莫名,读完一篇,够你回味一片刻,自然想着想着就睡着了。第二天再接着读,又有可能品出不一样的况味。 林清玄的这些小文,写生活,写个人境遇,人生经验,写别人的故事,但更多的是在写心境。如何面对这个纷纷扰扰的世界,如何去面对自己的本心,在喧闹的人群中寻得一味“清欢”。 有一股禅意在里面。 同时也有一股诗意。你看很多文章篇名:《温一壶月光下酒》、《岁月的灯火都睡了》、《吾心似秋月》等等莫不是带着缱绻的诗意,意境深远,文字温柔、自然,在读了越来越多的重口味的文字以后,再读这些充满诗意并且清淡的文字的

时候,就像是在喝了一壶烈酒以后偶遇一口甘泉。实为难得。 我们习惯了快节奏的生活,大部分人想来是难得静下心来读一本书品一杯茶了。寻一味“清欢”就更难了。 那么到底什么是清欢? 林清玄解释说是一种“清淡的欢愉”,他不是来自别处,而是来自对平静的、疏淡的、简朴的生活的一种热爱。 大概是我现在的状态。 辞职以后的这半年时间里,把身心都放空,偶尔焦躁不安也很快被安抚下去。花很多的时间与自己对话,在厨房里忙活,做好吃的慰劳自己。有不少朋友替我着急,你怎么还不去工作啊,你这么浪费时间不觉得可耻吗。 都淡然处之。 就像是之前跟闺蜜聊天的时候所说的,这些年一直没有肆意地为自己活过,想要做什么一直瞻前顾后,总算是有一段时间可以想吃就吃想睡就睡想去玩就去玩为什么不好好珍惜呢。 上学的时候因为家庭条件不好学费都是借钱所以一直想着要快点长大替家里减轻负担。毕业以后想着要好好工作为家里还账,账还得差不多了家里的烂木房子早就不能住了又要把一分一分钱打回家里建房子。终于房子建好了,虽然还是负债累累,但是心理上却总算是稍微放松了一点了。呐,再过一两年就要结婚生孩子了,只有这一段时间是任性地给自己放空的时间。 所以用心对待自己,平常那些被你忽视的小细节甚至都能够带给自己感动与欣喜了。 人生其实有太多的身不由己,能够抽离出来一段时间好好地对待自己,也算

《人间有味是清欢》读后感2000字

《人间有味是清欢》读后感2000字 导读:读书笔记《人间有味是清欢》读后感20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人间有味是清欢》读后感2000字: 去年写了《人间有味是清欢》读后感的上篇,跟着大文豪梁实秋品尝了北京美食。2019年开年之际,补上《人间》读后感的下篇,让我们继续跟着梁先生品尝南方美食。 福建省有一道菜叫“西施舌”(沙蛤),文中提到,郁达夫曾在《饮食男女在福州》一文中记录了“西施舌”这道菜:“色白而腴,味脆且鲜,以鸡汤煮得适宜,长圆的蚌肉,实在是色香味形俱佳的神品。”“初到闽省的人,尝到西施舌,莫不惊为美味。”实则,“西施舌”自津沽青岛以至福建,在浅海沙地上都可以捕捉到,是沿海人称之为“沙蛤”的软体贝类,呈厚实的三角扇形,外壳是淡黄褐色的,顶端有点紫,打开外壳,就有一小截白肉吐出来,吐出的白肉象是一条小舌头,故名"西施舌"。梁先生在文中记载,他第一次吃西施舌是在青岛顺兴楼的席上,文中描述“一大碗清汤,浮着一层尖尖的白白的东西,初不知为何物,主人曰乃是西施舌,含在口中有滑嫩柔软的感觉,尝试之下果然名不虚传,但觉未免唐突西施。”读到这里,你可能想沙蛤吃到过呀,哪里有书里说的美味,但是在今天,沙蛤的做法已经大相径庭,不再是高汤氽西施舌,仅取其舌状之水管部分。现在的做法,多是把沙蛤的软肉都做入菜中,不再是只取

其“舌状部位”,实际味道会差别很大,用文豪的话来说就是“精粗之差不可以道里计”。 接下来跟着大文豪继续吃吃逛逛,我们到的下一站是杭州,要介绍给大家的是杭州名菜,西湖醋鱼,先不说味道,书中提到,民国时期要想吃西湖醋鱼,想宴请宾客,也必去楼外楼品尝,“楼在湖边,凭窗可见巨篓系小舟,篓中畜鱼待烹,固不必举网得鱼。普通选用青鱼,即草鱼,鱼长不过尺,重不逾半斤,宰割收拾过后沃以沸汤,熟即起锅,勾芡调汁,浇在鱼上,即可上桌。”西湖醋鱼汁里加醋,但不宜加多,可以加少许酱油,亦不能多加。汁不要多,也不要浓,更不要油,要清清淡淡,微微透明。上面可以略撒姜末,不可加葱丝,更绝对不可加糖。如此方能保持现杀活鱼之原味。我们现在在一般餐厅里吃到的西湖醋鱼与楼外楼西湖醋鱼风味相去甚远,用作者的话说,就是“往往是浓汁满溢,大量加糖,无复清淡之致。”想吃西湖醋鱼,还是要到楼外楼,"西湖醋鱼何处美,独数杭州楼外楼。" 说道鳝鱼,北方人对鳝鱼是没有概念的,大文豪喜欢到处吃美食,所以知道,在北方只有河南的餐馆卖鳝鱼,做法有两种,一是生炒鳝鱼丝:“鳝鱼切丝,一两寸长,猪油旺火爆炒,加进少许芫荽,加盐,不需其他任何配料。这样炒出来的鳝鱼,肉是白的,微有脆意,极可口,不失鳝鱼本味。”另一做法是黄焖鳝鱼段:“切成四方块,加一大把整的蒜瓣进去,加酱油,焖烂,汁要浓。这样做出来的鳝鱼是酥软的,别有风味。”而且文中还比较了淮扬馆子鳝鱼的两种做法,一种叫“炝虎尾”:“把鳝鱼切成四五寸长的宽条,像老虎尾巴一样,

2016届江苏省南通高三“三模”优秀作文:人间有味是清欢

论文题目: 阅读以下资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简单的事情往往容易忽视,但简单但包含生活的态度,生活哲学... ... 请求:选择一个好的角度,来确定概念,一个清晰的风格,自从标题;不要从材料的内容和组成的意义上脱离,不要设置,不要剽窃。 [优秀的构成]人类的味道清晰的环 煮粥! 哭泣,普通的蓝色和白色的碗蒸的粥,然后由一双手从遥远的农业文明蔓延到现在。 粥,简单,常常被忘记在每一个普通的早晨或每个冷的夜晚 粥很简单,一壶,一把柄勺子,一碗米饭,一碗水,一颗心。 粥是非常特别的水量,由生活决定。 与祖国的祖母生活在一起,早期,独特的米和木柴裂纹响起了村庄。卷曲烟雾,如碗热空气,分散早上是凉爽和凉爽。 粥有不同的状态。 祖母的粥,厚又粘。一根稻草焚烧一根干桑berry,火辗,粥ridge led,逐渐扑灭火,热和煨煨,粥会变厚。 奶奶笑着用粥进入蓝色和白色的碗,沉重,像奶奶的沉重。天黎明,远,狗打呵欠,来了清晨低吠。农民需要这碗厚粥,承受早晨的困难。 母亲的粥大多是瘦的。小碗,总是在半夜在桌上,只是恰当的温度,等待她丈夫丈夫,或深夜和疲惫的孩子。 在那些寒冷的夜晚,一点稀薄的粥喝,作为母亲的微妙的温暖。 粥与地铁。 炎热的夏天,冰箱里总有一碗好冰粥,点缀着青豆,单看到凉爽的凉爽。 拉巴的季节,八种原材料坐在锅里,果肉,那种诱人的甜香,从锅里,从母勺搅动手指打断,散落在整个房子里。 在检查附近,粥总是比核桃更多,它是颜色糟糕,粥总是比一个红色的日期... ... 无论是厚薄,厚厚的光,好粥都需要煮沸。试过了智能电饭煲自动粥,前夕一米,一碗水,第二天就是一碗米饭蘸成米糊。我不能品尝生活的味道。 粥,试着被忽视,因为千年的传播,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标志。它是继承于代代相传,历史将如此活泼,一个接一个,不一样的女人,微笑满意,在锅一边的小搅拌。 这是他们的生活,所以无味的白粥变甜了。 如果你问他们,你从千年学到了什么? 他们会出来一碗热气粥粥,只有粥。笑着说。 我喝了碗粥,好像东坡拿着茶碗叹了口气: 人的味道很清楚。 评论:文章选择有一个非常好的现实生活基础,奶奶的粥,母亲的粥,夏天粥,拉巴粥,

《人间有味是清欢》读后感

读于丹《人间有味是清欢》有感 苏州市第四中学校王华 人生即使再忙碌,也要给生命留出一些闲适的时光,寻几许人间的清欢。这是著名学者、作家于丹在作品《人间有味是清欢》(长江文艺出版社,2015年1月出版)里,向我们讲述的道理。她让我们明白,人的一生充满着种种的不确定,只有给生命留闲,才能在寻常岁月中享受到漫天幸福。 《人间有味是清欢》是于丹时隔3年对人生、文化、社会、生活的再度思考,也是她50年来首度自剖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的一部哲理散文集。相较于以往作品多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对生命的意义,在《人间有味是清欢》中,于丹紧密联系个人成长经历,从生命、成长、幸福、闲情、行走、流年六个部分与读者分享自己的人生。一本书、一碗牛肉面、一座城、一个节日……在她的笔下都被赋予了生命,故事鲜活温馨又富有哲理,让人在浮躁的社会中独享一份宁静,获得内心的充实与幸福,体会逝水流光中的那些生命瞬间。 人生在世,难得“清欢”。不要说官场上的迎来送往、生意场上的接洽交易,就连普通老百姓的婚嫁喜庆、亲友聚会,都让人心累。针对人们面临的心灵困惑和人生困境,于丹在该书里,用哲理性的故事,诗一样的语言,聊人生、解疑惑、谈幸福,讲传统文化,品古典之美,告诉我们:当我们沿着梦想的道路一路前行时,也别忘了停下来看一看四时风雨,用心去听,用心去感,也许会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境无好坏,唯心所造。给生命留闲,便品到了生活中的清欢。在《寻常岁月,漫成节日》中,大学毕业刚工作的男孩子在为职位最低、没有钱买房子、没有钱回请朋友困惑时,却感受不到自己拥有一份不错的工作、同甘共苦的女朋友、共患难的大帮朋友的幸福。其实,生活中人人都有一些被别人羡慕的幸福,“想明白这一点,也许你的日子也正在被别人暗暗羡慕着。”《寻味:舌尖上的天地缘》里,星云大师用大把时光烹制出食材本身香气的菌汤,让“我”顿悟到,“吃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与天地结缘。”“人的五脏六腑,都有其运行规律。不少人吃成了大胖子,就是因为没有遵循天地之道、四时规律,没有顺应自然。”“拒绝喧嚣,复归宁静;拒绝奢华,返璞归真。”这不仅是商家和食客需要参悟的,更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做的功课。《清明:血脉里的眷恋》中,直到姥姥和父亲离去之后,我才知道人生中总有一些遗憾,就是他们健在的时候,我对他们的爱还不能深深地懂得。我才明白,父母亲人之爱有时候是要隐忍着多少委屈!清明的忧和愁,不是闲愁,它是实实在在、有来由的忧伤,因为这个日子里也有着深深的眷恋……整部书中,满是对时光的参悟、人生的解读。 书名“人间有味是清欢”,取自大文豪苏轼的《浣溪沙》,是苏东坡经历人生几度起伏之后的体悟,也是于丹五十载人生体味到的生命真意。不同的是,于丹所体味的“清欢”是一份人生的沉淀、生命的自省,是一种遵循本心、回归清朗的人生态度。 人间有味是清欢,正是因为有了那份闲适与趣味才成就了清欢。让我们每一个人都细细品味这人间的“清欢”。

最新人间有味是清欢读后感

人间有味是清欢读后感 人间有味是清欢读后感 人生,更多的是需要珍惜 阳春三月,漫天纷飞的柳絮,像蒲公英一样传递着生命的美景,宛如一位婀娜多姿的美妙少女轻盈缓缓地显露,丰富迷人的情感,莺歌燕舞的色彩,带给人们不尽的遐思与感动。让生命更从容,心灵更轻盈。因为读书活动,让我有幸在这个浮躁的年代静下心来细细品味于丹新作《人间有味是清欢》,让疲累的身心得到一份安宁,享受一份恬适,为自己奢侈的放任一点时间,给自己一个舒心的微笑。 本书用朴实的语言,真诚的态度,以她自身的经历,为我们解读如何面对人生,如何化解困惑,如何面对文化,如何面对生活。 人生百味,其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只有亲自经历品尝,才能懂得什么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生活,才能真正理解人生的真谛,才能懂得什么是我们所要的真正的幸福。人生中有许许多多的风风雨雨、沟沟坎坎,我们的内心时常被狂风暴雨所侵袭,被无常的困惑和遗憾所困扰,这时候我们就需要一种力量,一种来自内心的温暖,如何驱散阴霾,如何融化寒冬,如何化解忧愁和悲伤,如何治愈心灵的伤口,如何净化我们的心灵,洗涤我们的灵魂,拂去尘世的凡尘,让我们的心温暖、宁静、快乐、幸福。正如于丹在书中所说,很多人说这个时代太浮躁,其实,身处浩渺的大千世界中,每个人只是其中一员,我们能做的是静下心来真诚地面对生活。可以将自己置身于行走、绘画、音乐、读书的世界中,或者去养花、养鱼、听戏、喝茶,我觉得都可以。只要让自己倾情投入,从中获得宁静从容,你就一定能找到生活的平衡点。为什么很多人生活富裕了,却失去了欢乐,反而回忆起那些没钱的日子,原因就是在没钱的时候,生活得很朴实,感受的是真心;因为是真心,活得更踏实。 生活的每一天都值得我们去珍惜,我们无需羡慕灯红酒绿的醉生梦死,我们也无需依附那些狂嚣一时的达官贵人、爆发土豪,我们只需寻求自己内心的宁静。只要你有一双发现美丽的眼睛,生活处处都有美丽的风景;只要你有一颗热情善良的赤心,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有精彩的故事和深刻的感情。豪华总不长久,得意也只是一时,持久的、持之以恒的,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的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平平淡淡的生活。只有我们细细地用心品味,才会发觉生活的点点滴滴,都是那么美好,即使是凡人小事,哪怕是花花草草,或者是一本书,一杯茶,我们都能从中品味出清新的芳香。正因为我们用心思索,我们真心追求,我们懂得珍惜,哪怕没有钱,我们一样有精致的人生,哪怕不富贵,我们一样过着优雅的生活。优雅的生活,不是来自于金钱,也不一定就是豪华排场,而是有丰富的内涵和涵养,而是有一颗丰富的善良之心,而是懂得互相珍惜,而是有滋有味的百味人生。 懂得珍惜,理解生活,不是没有困惑,不是一帆风顺,仍然需要追求,仍然需要付出,在人生路上依然会有意想不到的风风雨雨,但因为心里种植着百花的种子,我们的周围迟早会散发着百花的清香;心里有一个能够盛得下潮起潮落的大海,我们的生活自然不会畏惧各种狂风暴雨惊涛巨浪;心里装得下日月星辰,我们的心灵自然会有一个浩瀚无垠的天空。 哪怕是一朵花,也有一朵花的精彩;哪怕是一顿饭,也有一顿饭的清香;即使是一个温暖的瞬间,也值得令人回味;纵然是一段普通的感情,里面也包含着无数的喜怒哀乐。当我们一步步地走过,当我们一次次地跨越,当我们转过身回忆,当我们细细品味,我们会发现,一路走来,原来我们走过的那条小路上开满了精彩纷呈的美丽小花,即使是我们曾经流过的痛苦泪滴,也化作了晶莹剔透的一粒粒珍珠。

人间有味是清欢

人生有味是清欢 之不同社会阅历下的隐士类型范晔对于隐士的分类 大体上还是不错的 但是正如我刚才讲到的 它后面的两类其实很难区分 当然对隐士的分类还可以有其他的标准 我想根据社会阅历的不同 隐士大致可以做如下的分类 比如说如上古时期的许由、巢父 东汉的严光 东晋的戴逵 北宋的林逋 林逋性情孤高自好 喜恬淡勿趋荣利 40岁以后就隐居杭州西湖 结庐孤山以湖山为伴 相传20余年足不及城市 以布衣终身

大中祥符五年 宋真宗闻其名赐粟帛 并诏告府县存恤之 结果林逋虽感激但不以此骄人 人们都劝他出仕出去做官 都被他婉言谢绝 他自己说 所以终生不仕不娶 也没儿子 只喜欢植物梅花、养鹤 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 所以人们就称他是“梅妻鹤子” 这是第一类 这一类型的隐士占的比例比较多 比如说姜子牙、诸葛亮 都是先隐居后来出来做官的 唐朝的李泌也是 李泌历仕唐朝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

为四朝元老 到唐德宗时期官至宰相 封为邺县侯 所以后人一般称他叫李邺侯 他是南岳第钦赐的隐士 唐肃宗为他在南岳衡山烟霞峰下兜率寺侧建房 名之为“端居室” 所以后人就称之为“邺侯书院” 这也是中国书院史上最古老的一所书院 李泌在这个地方过了12年修身养性、纵情山水、博览群书的生活而他的端居室也是中国最早的私人藏书馆 李泌自己曾经写诗说 可谓他自己心身的体现 《资治通鉴》有这么一个记载 说李泌早就跟肃宗有约了 “俟平京师,则去还山。” 收复京师之后 李泌就不顾肃宗的真诚挽留 坚决的到南岳当道士去了

首先做官然后再隐居的这种隐士 比如说隋朝末年的“文中子”王通 就是“初唐四杰”王勃的爷爷 他在隋文帝仁寿三年的时候 西游长安面见天子 并奏太平十二策 但是并没有得到隋文帝的重用 后来在同乡薛道衡的推荐下做了官了 王通本来想施展一番抱负的 却抑郁不得志 所以不久就“弃官归,以著书讲学为业” 其实像王通这一类型的古代隐士非常的多春秋时期越国大夫范蠡 西晋的司徒掾张翰 东晋的陶渊明 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等等都属于这种类型一下去做官了一下又隐居了

人间有味是清欢作文800字完美版

人间有味是清欢作文800字 夜晚家乡的星星格外亮,明媚地在天空中忽闪忽闪着,淡淡的一层银光笼罩在这一片净土之下。我怅然地长吁一口气,这一年,终于到了尽头。 放眼望去,整条街道没有一个人,但却出乎意料地不是黑压压一片,带来沉重之感,家家户户屋里亮堂堂地一片,映衬在街上,到处是温暖的浅黄色,有股淡淡的温馨之感,我似乎能感觉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快乐,它们久久地、久久地环绕在天空上方,不曾散去…… “春晚开始了,快过来!”我抬起头,是姐姐在叫我。移步客厅,大家基本都到齐了,七歪八斜地靠在沙发上,舒舒服服地将脚搭着烤火炉。只有外婆在厨房忙活着,说是帮我们烤几个红薯。阿姨给我腾了个位置,示意我坐过去,我嘻嘻一笑,毫不客气地一屁股坐下去,脱下鞋子探进烤火炉里,里面塞了大大小小的十来只脚,我找个空隙安置好两只脚,满脸悠闲地接着看春晚。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外婆送来十几个烤红薯,剥开一个,浓浓的香味弥漫在整个屋子,连空气都变成了甜甜的,吸一口,甜蜜溢满整个鼻腔。轻轻咬一口,软软糯糯的,散发出的热气升腾到空中,似乎使房间都多了几分温暖。阿姨起身去扶外婆道:“妈,您坐着歇歇,忙了一天了都,这些活你孙子孙女都可以干的啊,不要您操劳,”一口红薯卡在了喉咙间,我连连咽口水,这分热度,从嘴里弯弯曲曲地最终到达心中,我知道,这是幸福的感觉。 “祝大家狗年旺旺旺!”春晚的主持人如是说道,两岁弟弟坐在小姑身上,手中捏着红薯,眨巴着一双眼睛,咿咿呀呀地学着:“汪汪汪,汪汪汪,”“狗叫呢你这是?”小姑嗔怪道,弟弟不明所以地咬咬手指:“汪汪!”“多聪明啊你看他,”外婆乐呵呵地笑着,这下,一家人都忍俊不禁了,只有当事人还置身事外,将一根手指伸入红薯中,转两圈,又拿出来,放在嘴里津津有味地含着,小模样煞是可爱,刚停下来的笑声又在房中回荡…… 外婆看着春晚,时不时考考弟弟妹妹们字怎么念;小姑接过弟弟手中的红薯,帮他剥开皮,细细吹冷了放他口边;所有人都放下手机,谈天说地。如果你足够幸运,你会发现某一户楼上,有幸福的粉色泡泡冒出。 0点,窗外鞭炮声响起,噼里啪啦的,在我心间绽放出礼花来,窗外似乎天亮了般,整个世界都是彩色的。我看看外婆,又望望弟弟,再瞅瞅姐姐,和着电视里主持人的声音,脑中略过苏轼那句“蓼茸高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何为清欢?便是那最平淡的欢愉,在这清欢里,是那份独特的年味……

人间有味是清欢

大家好 今天我们要来讲人间有味是清欢 在这个单元里面 我们基本上要讲三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会讲贪欢 然后是寡欢 最后是清欢 人间有味是清欢 我们为什么说人间有味是清欢 清欢是相对于贪欢和寡欢而言的 至于什么是清欢我们之后会继续讲到 现在呢首先来讲贪欢 贪欢者贪恋欢乐也 我们在唐诗或者宋词里面 会读到一些提到贪欢的诗句 但是我们这里讲贪欢 不仅仅是说贪恋物质的或者是物理的这种生活我们可能会把它范围稍微做一些扩展 就是痴迷某一种技艺 对一些物品的极度的迷恋 都在我们认为的贪欢的范畴 但是这个呢也涉及得面会更广 就唐宋文人来说 我们一般讲到文人

会说到有所谓的“四好” “雅人四好” 或者叫“文人四友” 就是琴棋书画 琴棋书画是四种古代的艺术性的技艺 在此我们重点来讲一讲“棋” 棋作为古代文人的一种艺术性技艺 一种典雅玄妙的技艺 文人如果对它极为痴迷 会是一种怎样的状态 讲到棋在中国古代主要指的是围棋 关于围棋呢首先是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故事记载于《述异记》 说在信安郡的石室山 这个地方就相当于今天浙江衢州的烂柯山说晋代的时候有一个叫王质的人 到石室山去伐木 看到有童子在那里下棋 于是王质就在旁边围观 王质在旁边看了很久 但是他自己并不觉得 等到他看到旁边的斧头都已经烂了 回去的时候发现时代早就已经变化了 当然这个故事里面会涉及到一个遇仙的故事但是我说从今天的角度来说呢

围棋的特点也被故事所反映出来了 就是围棋的一个特点 思考的时间比较长 落子比较慢 就是比较耗时 可见棋局变化无穷 也充满了思考 这就符合古代文人对于人生虚幻无穷 又希望穷尽的这么一种想象 于是文人墨客就痴迷于“野狐禅”也就不足为奇了在古代文人以棋为乐是非常普遍的 比如说在唐代 诗人白居易他自己在诗歌里面 对自己的棋艺就非常的自负 说明自己棋艺很高无敌 白居易在贬官到江州做司马的时候 也曾经找到一位棋友叫郭炼师 两个人经常“晚酒一二杯,夜棋三数局” 可见棋在他被贬的生涯中 也占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更重要的是他有一首诗 叫《刘十九同宿》 写得特别有意思 所以说在古代文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人间至味是清欢经典台词大全

人间至味是清欢经典台词大全 能被人家轻易拿走的东西,就从来没有真正属于过你,要么抢回来,要么拿新的。 今天我就告诉你 男人应该是什么样的 不是多有钱 不是带你吃多贵的东西 不是给你摆多大的场面 是有事的时候 能给你平事 人间遇你,方知清欢深意 你说吻我是个错误,那我现在告诉你,我才犯了更大的错误,因为我爱上你了,没有理由,不问对错。 我没时间处理感情,因为我得靠自己活下去,因为这个世界上,我只相信我自己。我是自己的盔甲。 爱情啊,脸红心跳,成就感,累的时候有人疼,病的时候有人陪,二十四孝,随传随到。 有时候,熟人走向陌生,会比陌生人还生。 所有的甜都是得经过苦酸辣之后才能体会出来

跟金钱没关系 明明是心地善良,却伪装成心止如水。 很多架,都是要你自己打回来的。 这并不是贫穷的味道,是苦中作乐的味道,对,我们的食材不够好。我们烹调的火候不够完美。但这不就是生活的真实样子吗?有谁的生活,每天都有完美的食材跟恰到好处的火候呢?如果必须要吃,是要流着眼泪吃,还是要给自己一点希望、鼓励和安慰。 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一定是砖头。 李东野:你说这叫什么事啊,明明是她把我们家害成这样的,现在又成了我们家的恩人了。 安清欢:没有办法这就是命运。 李东野:明白,就是东野我输在了起跑线上。 安清欢:不不不,你搞错了,我们跟他们啊,没有什么输在起跑线上,因为呢,他们生在了终点。 一个人,最好的老师是时间;一个人,最好的课本是世界;一个人,最好的牧师是良心。 我每天起旱贪黑的 累得像条狗似的 在单位憋一肚子气 我多想回到家 在一宽敞的浴缸里

洗个热水澡 但现实是只能用咱家那 四处漏水的淋浴头 冬天也不热的热水澡 还有 您那话怎么说来着 洗冷水澡 有益于身体健康 我特别想给中科院 打个电话问问 这话有科学依据吗 食亦清欢,做人亦清欢,我也是清欢。 可是、但是、对不起是我绝对不需要听到的三个词 适合单身狗的餐厅,我猜啊,菜单上是各种狗粮吧 是啊,是啊,说不定你会是第一个客人呢,我给你打五折啊,五折 应聘相当于是推销 你得敢忽悠 把坏的说成好的 我不是那种见死不救,以强欺弱的女人,但那是我的家,是我们的家。我今天如果要离开,我也要光明正大,用我的方式离开。

林清玄人间有味是清欢读后感

林清玄《人间有味是清欢》读后感 导语:读一篇好的文章,总会令读者有很多的感悟和共鸣。下面是林清玄《人间有味是清欢》读后感,欢迎大家参阅,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林清玄《人间有味是清欢》读后感一清欢,一个淡雅的字眼,它出自苏轼的浣溪沙“细雨斜风作小寒,淡烟疏柳媚清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廖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想必林清玄的《人间有味是清欢》就是从这里有感而发的吧。 林清玄眼中的清欢,是在清静中,享受淡雅的欢愉,是一种悠闲,清静,自由与舒服的生活状态。作者年轻时,喜好到处游玩。或饮一壶茶或爬一次山。但是,现在旧地重游时,却发现,现在的一切都如加快了脚步,再也找不到原来的那种感觉了。现有的是汽车喇叭的”嗡嗡作响”,街上行人匆匆的脚步,就连茶楼,也是烟雾环绕,让人喘不过气。 “清欢”是生命的减法。在我们舍弃了世俗的追逐和欲望的捆绑,回到最单纯的欢喜,是生命里最有滋味的情境。 “清欢”就是丰子恺笔下的“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清欢………代表这是一种高雅的文化。 双休日,与家人去登山,“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这似乎是登山的理想境界,但在山道上,全是熙熙攘攘的游人,远远望去,像一条长龙,期间还不时夹杂着商贩的叫卖声。爬到山顶,却看不到成片的松林,而是满眼的高楼大厦,“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也只能是脑海中的景物了,吹过来的风夹杂着污浊的空气,连“清”都没有更别说“清欢”了。 “清欢”是不受物质的束缚的,没有外在条件的。它是发自内心的情意,只要心中有情,处处都有清欢。 人间处处是清欢,在孤灯下翻着富有墨香的书,或提笔挥毫;或饮一口茶,体会茶香弥漫。 林清玄《人间有味是清欢》读后感二阳春三月,漫天纷飞的柳絮,像蒲公英一样传递着生命的美景,宛如一位婀娜多姿的美妙少女轻盈缓缓地显露,丰富迷人的情感,莺歌燕舞的色彩,带给人们不尽的遐思与感动。让生命更从容,心灵更轻盈。 一个初春的假日,村庄那一片寂静、柔谧,清晰鲜美的空气可人的让我陶醉,仿佛飘向人间天堂,所有困惑和迷茫被诗情画意的景象、清净与快乐淹没。我聆听着微风吹过的细语,嗅花香的浪漫,听枝头小鸟的呢喃,这样诗意般气息又如何不美,又如何不够闲情呢?就是在这份美景中我打开电脑,开始阅读人民网推荐的于丹新作《人生有味是清欢》,让疲累的身心得到一份安宁,享受一份恬适,为自己奢侈的

《人生最美是清欢》读后感5篇

《人生最美是清欢》读后感5篇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对“清欢”这个词毫无概念,直到这句话从书中出现:清欢就是清淡的欢愉。还记得看到这本书封面时,我的疑问:何为清欢?不过,解答在第一章就早早出现,更令我高兴的是,在这本书里的往事十分动人。 最喜欢的一篇是《以夕阳落款》,这篇篇幅不长,但是却让我从心间感到点点波澜,产生共鸣。我每日放学回家,喜欢在铁轨上站一小会儿。把头扭向西边的天空。目光随着红霞望去,看到了似圆盘的夕阳。红彤彤的它渐渐消失,一半在地平线上,一半在地平线下,很是美丽。每日对它的注视,使我对夕阳有了新的见解。 不再是近黄昏的惋惜,而是终见彩的欢愉;不再是极累的疲倦,而是复习的兴奋;不是繁重工作的哀伤,而是简约生活的柔美。书中说:在黄昏的时候,一天的工作结束,心情应该处于一种欢喜与柔美的状态,沉浸于优美的音乐。这恰好与我的全新见解不谋而合。怎能不心起涟漪,有所感触,为之共鸣呢? 还有一篇,也是我极喜欢的《光之四书》,这一篇又被分成了四小篇:光之色,光之香,光之味与光之触。其中,我最喜欢的光之味。

这篇文章介绍的是作者在澎湖访问的时候在渔民的菜中尝出了阳光的味道,有点暖,有嚼劲,是很好吃。而我喜欢的“光之味”是闻到的,在那刚刚晒过的被子中。以前,每到晴天的冬日,妈妈就会拿出家中的被子放到阳光下晒一整天。到了下午放学回家,妈妈总会问我:“有没有闻到阳光的味道。”小时候,不懂阳光味道的可贵,也就把鼻子凑到被子旁边细细地闻一番。也没闻到什么不同的味道,只知道那被子感觉暖暖的。 现在,我长大了,那味道淡忘了。每次看到母亲晒完被子还是会新奇的靠近闻一闻。不知道小时候的味道与现在是否一样,只是感觉那暖暖的味道从未走远。晚上,盖上了那香香且暖暖的被子,就会睡上十分甜美的一觉,那舒服的感觉是永远不会淡忘的。 书中这样说道:使我悲哀,因为盘中的阳光之味在时代的进程中日益清淡起来。没错,随着雾霾天的增多,晴天的日子日渐减少,连晒被子的机会的渐渐变少,那被中的阳光之味又还剩下多少?那被中的阳光在现在如同销声匿迹了一般,偶尔的晴天,我能因此开心一整天,阳光,你去哪儿了?阳光的味道,你随阳光一起离开了吗?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无法体会到:那在全世界寻找一个安静的角落无果后的失望;那时间与空间违背心愿是心中那撕心裂肺的痛;那在最美好的时间周围的一切都完全不尽如人意的伤感。但现在,读了这本书后,我了解了这些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咸,这是时代进程中无法避免的事情。

人间有味是清欢

人间有味是清欢 人生如画亦如梦,每个人对人生的追求抑或不同。有的人追求人生的恬淡,有得人追求人生的成就,有的人则会追求人生的轰烈…… 不尽同的人生注定将给人带去不一样的经历。我选择清淡的人生,那是一种平静中流落着人生真谛的生活。 苏轼有词曰:“细雨春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落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人间有味是清欢”这是一种清淡的人生,一种人生至高的境界。 试想当你站在宁静的湖中央,撑一叶扁舟,立于舟头长吟一曲:“满船承载秋湖色,平铺十里光如媚。密叶细看夕阳景,泛起细浪层层沙。”那是一种多么惬意的生活。让人生犹如那舟下的细水,恬淡安适,在清淡如水的境界中领悟生命的真谛。 缓步踏入竹林馆,悠然独坐幽篁台,抚一曲高山流水,细听那云水禅心,仿若又见那一帘幽梦,于平淡中看尘世间轰轰烈烈,变幻万端,体滚滚红尘潮起潮落,花落花开。举杯邀月,踏雪寻梅,体味人间的清欢诗意,虽柔弱恬淡却见风骨华存。古来万事东流水,世间行乐亦如此。需把握人生的真谛,将如水般的人生过的恬淡而真实。 在如水的江南,有哼不完的摇橹小调,数不清的浣洗秀娟女子,郁郁葱葱的秀木,层层叠叠的矮房窝瓦,绵绵流淌的细涓,这一切的景物就像一幅水墨画,一个悠然自得的梦境。水墨的江南,流水的人家,在如画的江南,淡淡的人生将你的心开出朵朵涟漪,晕散于水样的人生中。 “人间有味是清欢”抓不住明月的影,但求一颗琥珀剔透的心,繁忙的生活中,偷得那半日的空闲,细品一杯淡淡的清茶,哪怕是那半日的闲暇,也将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品人生清欢,看人间风华。绵绵细雨伴着屡屡清风将如画的江南点缀的更加诗意。忙碌中的我们何不暂时放下心中牵绊之事,敞开心胸,回归于自然,回味那清雅而水样的人间清欢。

《人间有味》读后感

《人间有味》读后感 《人间有味》读后感 如果有一天,当你踏遍岁月千山万水,尝遍世情风霜百味,依旧可以回到最初的明朗、清白,则为真正的朴素、真正的清欢。” 初读这本“食谱”,我就被汪老先生笔下的各路美食深深的感染,极强的画面感让我浮想联翩,以至于合上书竟对先前的“粗茶淡饭”开始嫌弃起来。可是这真的仅仅是一本“舌尖上的美食”吗?迟疑后,我再次捧起这本书,原来人间不但有味,还藏有一颗赤子之心。 高邮的咸鸭蛋、小西门马家牛肉馆、故乡的元宵……每每被点到名的特色美食,无不饱含着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一则《论语》一句情,一盏茶香一座城,无论是祖父对口中的“孟子反”还是家乡人的“喝早茶”,读起来都极具生活的香气,仿佛那家小院儿里有着魔力,让人流连忘返,放下书仍让人牵挂,那熟悉的味道,熟悉的身影,熟悉的城市和熟悉的小暖。 走遍万水千山,吃遍大江南北,汪先生把不变的真情留在了齿间,这份对美食的爱也是对生活的真,唯有一个爱生活的人,他的笔下才有那字字珠玑的美好,他的心中自有一种情趣,自有一颗豁达的心,让人每每品读,心中被温暖。 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总之,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

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对食物如此,对文化也应该应该这样。王先生的观点我非常认同,不论是咸菜文化还是宋朝人的吃喝,还有立春的吃萝卜习俗,都将文化和美食紧紧相连,唯有口味宽泛一点,我们才能从不同的食物比较中体会出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性情习俗的不同,地域文化的不同。也就是南北文化无优劣,中西饮食文化也无优劣,其区别只不过是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的生活方式或者饮食方式的不同罢了。 一本《人间有味》让我品到了文字背后的小暖,虽不能让汪先生那般尝遍东南西北,但也让我下决心用阅读充盈自己的味蕾,又是一年读书月,人间有味,香意浓浓,书有百味,其乐融融。“当你因为没有鞋穿而哭泣的时候,想想那些失去双脚的人”。我们都知道在这个宇宙当中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同理,当我们静下心来仔细想想的时候会不会发现,幸运与不幸亦是如此呢?其实人人都有一些被别人羡慕的幸福,但不要虚构着别人的幸福,浪掷了自己手中握住的价值。正如于丹教授所说,如果想明白这一点,也许你的.日子也在被别人暗暗羡慕着。小时候总觉得自己拥有的太少,所以以此抱怨父母、抱怨家庭,而逐渐长大以后才发现,原来一直以来都真的只是自己想要的东西实在太多。 现在我时常觉得自己很幸运,在经历大大小小的坎坷以后,生活

人间有味是清欢(“提升学习力 提高执行力”读书征文)

人间有味是清欢 (“提升学习力提高执行力”读书征文) 何为清欢,在苏轼诗中如是说“细雨斜风作小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这最后两句不由想到《菜根谭》中的一句话“遍阅人情,始识疏狂之足贵;备尝世味,方知淡泊之为真”。清欢是一种心境,一种态度,抑或是阅遍千山万水后的一种回归,是一念清明,处处莲花开的淳喜。 现在的生活中,我们的脚步都很匆匆,奔波于现代文明的样样精致,追逐着幸福生活的种种标志。我们忙着工作、忙着吃饭,即便是旅游也是忙忙碌碌,忽略了那沿途的精彩。回头看看那些忙、那些累,有多少是庸人自扰。工作中只想着名望着利,却忘了体会那工作中知识运用之乐,价值实现之欢,那便失去了工作的意义;吃饭时我们亦是忙着觥筹交错,却忘了体会那菜的真味,也便吃不出稻花香尝不出水中鲜;好吧,我们说我要放松一下,出去散散心,于是乎跟着

人群挤着假期去看名山、观大川,回来之后依旧一个累字,我们只是看了、观了,却未能真正的去体会,随行的只是皮囊而已,心灵却还是囚禁在深处未能自拔。何也?因为心不清、念不净。 一位老僧说过一句话: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虽未能参悟,却心有所触。孩童时期,依持单纯的意志,初夏时节,循着淡淡的幽香,满树的洋槐花,摘下一朵轻轻一抿,清甜入沁,那时对于这个世界的馈赠只要一点点我们的心就饱了,每一餐都吃得香,每一晚都睡得甜,随时随地都笑得出来。而后我们落入红尘的大河,于是在这激荡的大染缸中,目光不再单纯,情感不再清澈,有些人迷迷茫茫成了卡夫卡书中的甲虫,而一些人因一念贪私,为欲字所累,便塞智为昏,染洁为污,终是欲壑难填,坏了一生人品,葬了美好人生。为贪、欲所累者,又有何人从此中得到欢愉。当年岁渐长,遍阅人情,备尝世味后,从漂流的河中醒来,回到直扑、真切、天然的自己,亦明白了人生的真味。“为了抢快乐,搞得不快乐,为什么人总那么傻呢?”这个孩子都懂的简单问题,其实只是我们看不清,心不净,没有了纯粹、朴实的欢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