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探讨概念设计在高层建筑结构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探讨概念设计在高层建筑结构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探讨概念设计在高层建筑结构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探讨概念设计在高层建筑结构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探讨概念设计在高层建筑结构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为高层建筑建设规模扩大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对其建筑结构的性能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对高层建筑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影响,并将概念设计融入到具体的设计过程中,确保结构优化设计方案制定的合理科学性。同时,运用概念设计方法完成高层建筑结构优化设计工作时,应对其各部分结构进行深入分析,促使概念设计实践应用中能够发挥自身的优势。基于此,本文就概念设计在高层建筑结构优

化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系统阐述。

【关键词】概念设计;高层建筑结构;优化设计;应用;优势

【中图分类号】TU20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544(2017)24-0043-02

概念设计应用于高层建筑结构优化设计中,有利于增强结构优化设计效果,确保具体的优化

设计方案使用中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全面提升高层建筑实践应用中的潜在价值,为我国现代

建筑企业的稳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需要深入理解概念设计内涵,结合高层建筑结

构优化设计的实际要求,将其运用于结构优化设计过程中,促使高层建筑结构长期使用中能

够处于稳定的状态,满足使用者的多样化需求。

1.概念设计的相关内容

所谓的概念设计,是指基于良好设计概念且贯穿于整个设计过程的重要设计方法,实现了设

计人员实践经验与设计理念的高度统一,由设计过程中感性思维上升到理性思维的整个设计

流程,从而使建筑物结构设计更加合理,为后续作业计划实施提供科学指导。概念设计实际

作用发挥中依赖于良好的设计概念,对设计者的设计思维及方式要求高。概念设计中若设计

人员突发灵感时,将会为整个设计方案的完整科学性提供保障,满足不同规模大小建筑工程

结构设计的实际需求。因此,需要注重概念设计在高层建筑结构优化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2.概念设计在高层建筑结构优化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2.1 空间层面上合理布局的应用分析

高层建筑结构优化设计流程复杂,对设计方法、设计理念有着很高的要求,需要在概念设计

的作用下确保其所有结构能够在空间层面上进行合理布局,提升高层建筑整体的结构优化设

计水平。实现这样的发展目标,应做到:(1)了解高层建筑结构体系,通过对结构变形特性、受力状况的深入分析,理解整个结构设计概念,并做出科学的判断,从而对既有的结构

设计方法进行不断优化,最终得到完整的结构优化设计方案;(2)在概念设计方法的支持下,确定高层建筑整体的结构优化设计思路,明确不同结构空间层面上的合理分布,促使结

构优化设计方案更具科学性、经济性;(3)高层建筑结构优化设计中通过对概念设计的灵

活运用,明确各结构之间的力学关系,对它们的空间布局合理性进行科学评估,保持结构体

系实践应用中具有良好的空间形式。

2.2 良好承载力、刚度、延性方面的应用分析

高层建筑结构优化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水平荷载对其结构稳定性所造成的影响,给高层建筑

长期使用中埋下安全隐患。比如,风荷载因素作用下的高层建筑,其最底部结构的倾覆力矩

与高层建筑总体高度平方之间是正比关系;顶部的侧向位移与高层建筑总体高度四次方之间

是正比关系。因此,高层建筑结构优化设计重中充分地考虑高度增加中侧向位移与振动的有

效控制,实现对建筑物长期使用中风荷载及地震作用的有效预防。因此,需要在概念设计的

作用下注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承载力、刚度及延性的科学设计,保持自身良好的结果优化

设计水平。具体表现在哦:(1)结构优化设计中应考虑概念设计内容,提高高层建筑结构

设计刚度,促使风荷载影响下高层建筑结构具有良好的稳定性;(2)由于地震作用下可能

建筑结构优化设计

建筑结构优化设计 发表时间:2016-03-28T16:11:12.903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23期供稿作者:陈火涛吕金钊罗森陈钰璐陈湧填[导读] 华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广东广州 510642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构造上及概念上的优化措施,将在概念设计,高层剪力墙结构与高层混凝土结构的优化设计中重点论述。 陈火涛吕金钊罗森陈钰璐陈湧填 华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广东广州 510642 摘要:对建筑结构优化设计理论进行了概述,并重点介绍了基于可靠度理论的工程结构优化设计,概念设计在结构优化设计中应用,高层混凝土结构的优化设计以及高层剪力墙结构的优化设计四个方面,为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关键词:结构设计;优化;应用 结构优化设计的任务,就是以数学规划为基础,将力学的概念、理论和近似方法和数学规划方法结合,转化成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选择计算方法,运用计算机在多种可行性设计中,选择出相对而言属于最优的设计方案,达到兼顾经济性,安全性,舒适性的目的。其步骤可分为设计变量,建立目标函数,确定约束条件,经过计算分析得出优化的计算结果。[1]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构造上及概念上的优化措施,将在概念设计,高层剪力墙结构与高层混凝土结构的优化设计中重点论述。 1.基于可靠度理论的结构优化设计 结构的可靠度指结构在设计的基准期内能够承受施工过程中以及正常使用期间的各种外加荷载和变形,有较好的工作性能,耐久性满足正常使用要求,在偶遇灾害如地震,海啸,爆炸等发生时保持必要的整体稳定性。[2] 从工程结构的可靠度理论角度分析,传统的结构优化设计存在以下几点不足:①传统的结构优化并没有完全反映体现结构的可靠性,也没有定量描述可靠度理论,得出的最优结构并不能确保结构具有足够的可靠性。②由于结构构件的尺寸和材料的性能参数具有随机不确定性,而传统结构优化设计并没有考虑这些因素因此并不能反映参数不确定性这一特点。基于以上分析论述,结构的可靠度要求考虑进工程结构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中,文献[3]给出了基于可靠度约束的结构优化算例,在结构可靠度分析基础上进行结构优化设计,实现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 2.概念设计在结构优化设计中应用 概念设计,即在建筑物施工前,设计人员考虑建造地周围的地理环境、文化环境与社会环境等,提出相应的建筑结构设计方案,优化建筑结构设计,以期达到进一步融合周围环境与社会环境的目的。概念设计有效弥补理论性设计与计算性设计的不足,使结构设计方案更科学合理;进行抗震设计时概念设计能在降低地震作用效应的同时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科学合理的概念设计拓展了建筑物的结构设计思路,增强工程质量、安全性及工程造价。[4] 2.1应用概念设计可在多个建筑结构施工方案中择优而用。 概念设计使得建筑结构施工方案具有合理性、实用性和经济性,这要求设计人员在优化建筑结构时,充分考虑建筑物建成后的目的、抵抗外界环境的能力需要、施工条件、施工材料等因素,从而制定并选取科学合理、全面系统的建筑结构施工方案。 2.2概念设计中应用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设计。 概念设计应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如考虑抗震能力设计、防火能力设计、抗击风荷载能力设计等,充分考虑现代建筑结构需要适应的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在建筑结构满足工程施工要求的同时,优化结构,使工程中各个构件环环相扣,增强建筑工程的安全性。 3.高层剪力墙结构的优化设计 剪力墙结构体系由于整体性好,侧向刚度大,抗震性能优越,且由于没有梁柱的外露突出,结构层平整,利于房间布置,因而被广泛应用于高层住宅性建筑中。对该结构体系进行优化需考虑钢筋混泥土用量大造价高,剪力墙中墙肢轴压比偏低的承载力发挥不充分,采用构造配筋的墙体延性低等常见问题,[5]如何对剪力墙结构体系进行优化,使其既发挥其抗侧能力强等优点,又降低工程造价,现就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 3.1强周边,弱中部。剪力墙应尽量布置在结构周边,中部减少剪力墙的布置量,以提高结构的抗扭刚度,控制结构的周期比与位移比。另外,剪力墙宜沿主轴方向或其他方向双向布置,避免单向布置,并宜使两个受力方向的抗侧刚度接近。 3.2多均匀长墙,少短墙。选择对结构承受水平及竖直向荷载有利的隔墙位置布置剪力墙,尽量设置为长墙,以充分发挥剪力墙的作用。在较长的剪力墙宜开设门窗洞口,上下对齐、成列布置,形成明确的墙肢和连梁,将其分成长度较均匀的若干墙段,墙段之间宜采用弱连梁连接。 3.3剪力墙应自下到上连续布置,允许沿高度改变墙厚和混凝土强度等级,或减少部分墙肢,使侧向高度沿高度逐渐减小。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刚度突变,另一方面可以减轻自重,降低工程造价。 3.4尽量采用普通剪力墙和使墙肢长度较长,并且两端与翼墙相连,减少小墙肢和短肢墙的数量。应尽量减小墙肢长度的差异,使各片剪力墙分配的地震作用力均匀。这样发挥了剪力墙的抗侧移刚度,在满足规范层间位移角限值的情况下,减少剪力墙的数量;同时减少了开洞的数量和其两端边缘约束构件的数量从而减小暗柱的构造配筋面积,使得工程造价降低。 4.高层混凝土结构的优化设计 高层建筑的特点是建筑结构需同时承受水平和竖向的荷载作用。混凝土是高层建筑设计中的重要考虑因素。在进行结构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确保结构的强度,刚度和延性均处于合理范围,高层混凝土结构的优化设计具体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4.1合理使用高强砼和高强钢筋 强砼和高强钢筋高优化构件截面尺寸的合理使用,可以减轻地基的承载量和高层建筑自重,从而减小超高层受地震破坏的程度。还减低施工单位的成本,使经效益最大化。 4.2布局优化 高层建筑宜使结构平面形状简单、规则,适合刚度和承载力分布均匀的结构单元。 4.3 抗震结构的优化

对建筑结构优化设计的探讨3100字

对建筑结构优化设计的探讨3100字 摘要:目前,建筑在我们的城市建设当中所占的比例是越来越大,结构设计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优化设计手段进一步加深对结构优化设计中的重要性认识,创造合适的条件,确定合理的目标,采用科学的控制方法,各个方面达到最佳结合,降低工程的总造价。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建筑结构优化设计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毕业/2/view-12107508.htm 关键词:结构设计;优化技术;存在问题 一、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概述 对于现代的建筑来说,任何建筑物的设计都要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给排水设计、暖气通风设计和电气设计等。所有的设计都要遵循以下四步:方案设计―结构设计―构件设计―绘施工图。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即是对建筑物结构的强度、刚度以及稳定性的设计计算和验算,使其满足各自对应的容许条件,从而保证建筑物结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建筑结构设计主要是指建筑基础结构和上部结构。由于建筑工程所涉及到的内容非常丰富,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所包含的内容比较丰富,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内容,第一,基本结构的总体和分部优化;第二,以建筑的基本功能要求和舒适性要求为基础,对建筑结构的造价进行控制,也就是要对造价进行最优化设计。 之所以对建筑结构设计进行优化是因为优化设计能够实现对有限的空间和资源进行充分利用,提高各种设备和材料的使用效率,相关研究统计数据显示,建筑结构的优化设计与传统设计相比能够节省5%~33%的工程造价,因此,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要积极应用建筑结构优化设计技术,以推动建筑工程企业的常远发展,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二、关于优化设计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1、重视结构尺寸,忽略结构整体 设计人员优化建筑方案时,通常根据已给的条件来规划,以符合条件的构件截面要求,而忽略了整体结构的优化性。其实形状的优化设计要比尺寸的优化重要得多,单纯的尺寸优化不能满足优化结构的需求。不少设计人员片面的认为结构方案和布置规划经过计算机软件对上部结构的分析后,一旦构件截面符合计算结构的规定,对于地基部分,特别是软地基部分,上部结构重要性就变低了。所以设计人员一般对上部结构的构件截面没有足够的重视。 2、优化目标不能完全符合工程的需求 在实际优化设计过程中,时常伴随着很多难题,因为工程设计工作中的约束条件较多、建筑功能的限制性较多、变量也多等一系列不确定因素,致使目标函数仅能获取相对的最优解。当今利用计算机软件来优化截面,仅仅几次试验根本无法实现预期效果。因此设计的进度与时机都限制了优化方法的实现。 3、离散变量问题 由于建筑物尺寸、型钢规则型号、钢筋等都是变量,如何获取配筋和截面的最优解?如何同时满足结构正常使用状态和承载力极限状态?如何考虑结构大震、中震、小震计算?传统的梯度算法、对偶算法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的工程设计需要。当前随着问题日益增多,引发了计算量剧增的组合性爆炸难题。 4、建筑结构设计与经济成本之间的关联 层数和建筑本身的成本有着非常紧密的关联,由于层数变多了,为满足抗震设防的要求,

高层建筑结构概念设计

文章编号:1009-6825(2013)02-0048-02 高层建筑结构概念设计初探 收稿日期:2012-10-08作者简介:孙建文(1972-),男,工程师 孙建文 (晋城市晋方圆建筑检测有限公司,山西晋城048000) 摘 要:从设计的不同阶段如何对高层建筑结构概念设计的把握方面进行了论述,初步认识了高层建筑结构的概念设计,达到了 推广学习、进一步掌握高层建筑结构概念设计的效果。关键词:概念设计,规范,一体化计算机结构设计程序中图分类号:TU971 文献标识码:A 习惯的传统设计往往给结构工程师造成一种错觉:认为结构 设计就是 “规范+计算”,或是“规范+一体化计算机结构设计程序”。其导致的结果必然是:1)依赖和盲从于规范,认为规范就是 结构设计的全部法律依据,殊不知规范只是建筑物和构筑物所需要的最低标准要求,而且是滞后的。2)盲目依赖和依靠一体化计算机结构设计程序,而对结构设计程序的基本理论假定、应用范围、限制条件等缺乏了解,对计算结果不能进行正确的判断、取舍。 如何走出传统设计的误区。作为一名结构工程师,在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中,应本着积极、主动的态度,自觉地完成高层建筑结构的概念设计,这是我们走出传统设计误区的关键。 那么,什么是高层建筑结构的概念设计。 高层建筑结构的概念设计就是在特定的空间形式、功能和地理环境的条件下,以结构工程师自身确定的理想承载力、刚度和延性为主导目标,用整体构思来设计各部分有机相连的结构总体 系, 并能有意识地利用和发挥结构总体系和主要分体系,以及分体系与构件之间的最佳受力特征与协调关系。 高层建筑结构的概念设计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即建筑方案设计阶段。结构工程师以自身拥有的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功能及其受力、变形特征的整体设计概念与判断力去帮助建筑师开拓和实现业主梦寐以求的,或已初步构思的空间形式及其使用、构造与形象功能。并以此为统一目标,与建筑师一起构思总结构体系,并能明确结构总体系和主要分体系之间的最佳受力特征要求。第二阶段,即初步设计阶段。结构工程师通过概念性近似计算能迅速、有效地对结构体系进行构思、比较与选择,这种近似的 计算方法概念清楚, 定性准确,手算简单快捷,能较快地对结构体系进行探索、优化,乃至最后确定分体系及其构件的基本尺寸,并 确认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第三阶段,即施工图设计阶段。由初步设计阶段可以得到结构体系的计算模型和所需输入的原始数据,在施工图设计阶段,结构工程师结合自身拥有的结构概念、经验和判断力,对计算机内力分析输出数据的可靠性与否进行判断。 作为一名结构工程师,如何去把握,或者说有意识地去进行高层建筑结构的概念设计。一句话,对应于高层建筑结构概念设计的三个阶段,分别进行概念设计。首先,在建筑方案设计阶段,要正确把握高层建筑结构的概念设计,必须坚持结构设计没有惟一解的设计理念,充分发挥结构工程师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协助建筑师以达到令业主满意的建筑。例如,美国芝加哥第一国家银行大楼建设之初,银行业主追求和向往能在他们银行大楼的整个底部有一个4层 5层楼高的无柱大空间,以充分满足他们银行业务在使用功能和形象功能上的需要。在芝加哥第一国家银行大楼方案设计中,结构工程师和建筑师合作开拓了一种新的结构形式,即将电梯井筒与设备井筒分别设置在建筑物的纵向两侧,作为巨型柱,并将第一道设备层设置在第6层,往上每隔18层再各自设置一道,作为承载力和刚度很大的巨型水平构件,并与周边的巨型柱有机地刚性连接在一起,从而构成了一种巨型框架体系的结构功能与受力特征,不但 能有效地抵抗重力荷载和水平荷载,还在整个大楼底部5110m 2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 的 1)在翼缘板上,对着纵长焊缝,由弯曲中心向两头作线状加热,即可矫正弯曲变形。如果效果不理想,可用辅助加载的方法。2)翼缘板上作线状加热,在腹板上作三角形加热。用这种办法矫正柱、梁的弯曲变形效果显著,横向线状加热宽度普通取20mm 90mm ,板厚小时,加热宽度要窄一些,加热过程应由宽度中心向两头扩大。加热三角形从顶部开始,从中心向两边扩大,一层层加热直到三角形的底为止。 6.2.3柱、梁腹板的波浪变形 矫正波浪变形是在波峰处用圆点加热法配合手锤矫正。加热圆点的直径一般为100mm 200mm 。烤嘴从波峰起作圆形挪动, 选用中温矫正。当温度到达600? 700?时,在波峰为止加垫板后再用大锤击打垫板,使加热区金属受压,冷却后变平。矫正时完成一个点后再进行加热矫正第二个波峰点。参考文献: [1]GB 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 ].[2]GB 50018-2002,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 S ].Welding stress and deformation control of steel structure industrial plant LI Jian-bin (Hebei Yongcheng Project Management Limited Company ,Baoding 071000,China )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welding stress and deformation control problems of steel structure industrial plant members ,discussed from materials quality ,processing technology ,welding sequence ,welding processing and other links ,and put forward the eliminating method of welding stress and control measures and correction method of welding deformation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of structural members.Key words :industrial plant ,steel member ,welding stress ,deformation control · 84·第39卷第2期2013年1月 山西 建筑 SHANXI ARCHITECTURE Vol.39No.2Jan.2013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常见问题探讨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常见问题探讨 摘要:近年来,建筑高度的不断增加, 风格的变化多样,给高层结构设计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本文就结构设计中特别要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层建筑; 结构设计;常见问题 一、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特点 1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特点 1.1 水平荷载成为决定因素。一方面,因为楼房自重和楼面使用荷载在竖向构件中所引起的轴力和弯矩的数值,仅与楼房高度的一次方成正比;而水平荷载对结构产生的倾覆力矩,以及由此在竖向构件中引起的轴力,是与楼房高度的两次方成正比;另一方面,对某一定高度楼房来说,竖向荷载大体上是定值,而作为水平荷载的风荷载和地震作用,其数值是随结构动力特性的不同而有较大幅度的变化。 1.2 轴向变形不容忽视。高层建筑中,竖向荷载数值很大,能够在柱中引起较大的轴向变形,从而会对连续梁弯矩产生影响造成连续梁中问支座处的负弯矩值减小,跨中正弯矩和端支座负弯矩值增大;还会对预制构件的下料长度产生影响,要求根据轴向变形计算值对下料长度进行调整;另外对构件剪力和侧移产生影响,与考虑构件竖向变形比较,会得出偏于不安全的结果。 1.3 侧移成为控制指标。与较低楼房不同,结构侧移已成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关键因素。随着楼房高度的增加,水平荷载下

结构的侧移变形迅速增大,因而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侧移应被控制在某一限度之内。 1.4 结构延性是重要设计指标。相对于较低楼房而言,高层建筑结构更柔一些,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更大一些。为了使结构在进入塑性变形阶段后仍具有较强的变形能力,避免倒塌,特别需要在构造上采取恰当的措施,来保证结构具有足够的延性。 二、根据不同类型高层建筑,选择合理的结构体系 2.1结构的规则性问题 新旧规范在这方面的内容出现了较大的变动,新规范在这方面增添了相当多的限制条件,例如:平面规则性信息、嵌固端上下层刚度比信息等,而且,新规范采用强制性条文明确规定“建筑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因此,结构工程师在遵循新规范的这些限制条件上必须严格注意,以避免后期施工图设计阶段工作的被动。 2.2结构的超高问题 在抗震规范与高规中,对结构的总高度都有严格的限制,尤其是新规范中针对以前的超高问题,除了将原来的限制高度设定为a 级高度的建筑外,增加了 b级高度的建筑,因此,必须对结构的该项控制因素严格注意,一旦结构为 b级高度建筑甚或超过了b 级高度,其设计方法和处理措施将有较大的变化。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出现过由于结构类型的变更而忽略该问题,导致施工图审查时未予通过,必须重新进行设计或需要开专家会议进行论证

建筑结构优化设计建议-侯善民

建筑结构优化设计建议 侯善民 201305 2013.05

第一章 第章基础 1、基础类型: ? 天然地基基础 ?复合地基→天然地基+增加体(柔性桩、刚性桩)? 桩基:常规桩基 后处理加强的后注浆钻孔灌注桩 先处理加强的劲性复合予制静压桩

第一章第章基础 ? 天然地基承载力不宜低于预期复合地基承载力的百分之四 十软土地基上采用复合地基要慎重组成复合地基的增采用复合地基应注意: 十,软土地基上采用复合地基要慎重。组成复合地基的增强体桩基,应具备一定刚度,并且不能是端承桩;随着复合地基承载力需求增大增强体桩基的支承刚度与 ? 随着复合地基承载力需求增大,增强体桩基的支承刚度与桩身强度,要求也需相应提高,对于20层~30层的高层建筑不宜采用单纯摩阻桩桩端进入较好的持力层但持筑,不宜采用单纯摩阻桩,桩端进入较好的持力层。但持力层不宜是强风化以上的岩层,桩身强度承载力要满足计算底板与桩基持力层选择需慎重 算,底板与桩基持力层选择需慎重。

第一章南京某小区复合地基事故第章基础 南京某小区复合地基事故: 该小区位于河西,七层砖混住宅,场地内有深厚的淤泥质软土层,增强体刚性桩未穿过软土层,施工也存在质量问题,建造过程中一直到结构封顶,沉降持续发展,最后采用锚杆静桩较好的才控制住降静压桩,压入深层较好的土层,才控制住沉降。最近几年,我们做了一批20层~30层100米以内的高层剪力墙住宅,采用刚性桩复合地基都取得成功。例如:淮安恒大、淮安中南、合肥融侨等都是20万~30万㎡的高层住宅小区,天然地基承载力约在200k 左右采用予应力管桩作为增加体然地基承载力约在200kpa左右,采用予应力管桩作为增加体, 复合地基承载力可达到500Kpa左右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探讨 李波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探讨李波 发表时间:2019-09-02T16:46:32.260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11期作者:李波 [导读] 经济的不断发展,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对建筑工程的需求量也逐年攀升。 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湖北省武汉市 430014 摘要:经济的不断发展,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对建筑工程的需求量也逐年攀升。在房屋建筑结构的设计过程中,科学、合理的优化不仅有助于人们安全使用房屋建筑,而且有助于确保居住者的人身及财产安全。因此,相关人员应加强责任意识,以适应我国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形势,有效改善房屋建筑目前的结构设计现状,提高人们居住环境的质量。本文就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优化展开探讨。 关键词: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优化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当前的居住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则对房屋建筑的需要也越来越广泛,当前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优化技术发展既满足了实用性的需要,也同时满足了人们对建筑的美观要求。因此,这项技术对人们的生活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很有必要对建筑结构设计进行技术优化。 1建筑结构设计优化的重要性 对房屋建筑结构设计进行优化,是当前设计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之一。对于建筑开发来说,在房屋的结构安全和使用性能得到保障的同时,还要不断控制成本带来的经济效益。实际上,这给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结合现代的优化设计理论来完善专业知识,从新型的设计要求出发,控制建筑材料的资源配置,同时还要坚持现代化的建筑结构设计理念,在设计过程中,不断的进行优化调整及取舍,完善科学合理的结构选型,凸显出设计的优势及特色,最终实现房屋建筑需要体现的总体目标。在此阶段,结构优化设计不仅能够保证房屋建筑的设计质量,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就地取材,带来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由于其相应的工作人员缺乏高度的认识,过渡依赖结构设计软件,在结构设计中使用PKPM 或者YJK软件计算完毕后直接查看配筋,并未先考察整体结构质量、周期、振型有效质量系数及基底剪力等是否在合理范围内,发现某些构件出现超筋就盲目的加大结构尺寸,同时由于缺乏足够的概念判断,对于异常地震内力更是从构件详细信息中判断不出来,造成设计困惑。不正确的设计思路导致设计师只关注局部而忽略结构整体性能,出现这类问题设计师往往无法直接快速的解决。一般设计中遇到的构件超筋问题,有可能与构件本身有关,而更大可能则是与结构整体有很大关系,在设计中使用软件计算完毕之后应该按照正确的顺序查看软件计算结果,然后对异常情况有的放矢,而不是盲目的加大结构构件尺寸,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3如何更好实现结构设计方案优化的策略 3.1结合建筑结构的整体性实现优化方案 针对房屋建筑的结构优化方案来说,最为主要的就是结构选型,在优化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控制好经济成本。比如框架剪力墙结构应合理控制剪力墙数量,应根据剪力墙抗侧力需求结合楼(屋)面梁的布置合理确定剪力墙位置,使剪力墙兼具减小楼(屋)面梁结构跨度功能,避免出现大跨度梁。大跨度梁既增加结构材料用量,也因梁挠度较大而使得支承于梁上的填充墙容易出现裂缝。 3.2用概念设计来处理实际的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问题 在每一个建筑结构工程施工中,最不能控制的因素就是许许多多的外在因素。尤其是当地震发生时,这样破坏力如此之大的自然灾害必然会给建筑带来无法预估的破坏性。因此我们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一定要全面分析,充分考虑到建筑下面的地质,使设计人员运用概念设计对建筑进行合理规划,尤其在地震高发地段,要格外注意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在其它危险因素方面,也要采取合理的结构设计,使建筑遭受到的突发性破坏能大大减少,从而减少对人们的生命安全的伤害。 3.3坚持与时俱进,完善建筑节能结构设计优化 为了保障房屋建筑的结构设计,就要坚持以节能为基础,从各个设计环节和建筑结构方案上来完善当前的建筑目标,以建筑结构设计标准来完善结构设计的优化。坚持以节能技术为主,来保证房屋建筑的合理性,同时,还要选择一个良好的通风条件和充分的日照性能,结合外围环境实现建筑的美观性和舒适性。因此,坚持与时俱进,不断的降低和控制损耗,使得在节能的各个方面都取得非常好的效果;针对房屋建筑的节能优势,可以选择一些有利于节能的措施,不断的控制好各个设计环节,从各个设计角度完善建筑结构的经济性和合理性。 4优化设计房屋建筑结构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1注意基础结构设计优化 在桩筏基础设计过程中,应尽量将工程桩放置于剪力墙下,如果受到具体条件限制而只能放置于剪力墙之间时,筏板厚度必然需要加厚,钢筋配置也要适度增大。因此在桩筏基础设计过程中,必须慎重,比选各种桩筏排布方式,以期选出经济合理的结构形式。 4.2细节处理 为了全面提高房屋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在优化房间结构设计工作中,还需要加强其细节处理工作。这就要求其相应的工作人员能够不断积累工作经验,以更加严谨和认真的态度去面对其工作中各个细节,不断克服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避免因工作失误,增加后期工作的难度。如在空调外机安装中,由于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不合理,在空调安装中常常面临高空危险作业的情况。因而在优化房屋建筑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则要求相应的工作人员能够结合具体的施工现场,加强现场勘察,进而保障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有效性[2]。在优化房屋建筑整体结构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首先要改变设计人员的工作观念,使得其相应的工作人员能够大胆尝试,且能够结合具体的施工环境和实际的使用需求进行全面考量,进而减少不合理的费用支出。通过有区分的优化设计,不断提高房屋建筑整体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4.3房屋结构与建筑、设备专业的协调优化 在房屋建筑的优化设计中,我们要率先保证整体的结构和建筑平面的相互融合,从而实现建筑和结构的有效结合。当然,在结构优化的同时,我们也要严格遵循最简洁的建筑原则。目前,好多建筑功能要求房屋底部一层或几层为大空间结构,因此常常需要采用转换结构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资料

名词解释: 高层建筑: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大于28m的建筑物。 2. 房屋高度:自室外地面至房屋主要屋面的高度。 3. 框架结构:由梁和柱为主要构件组成的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结构。 4. 剪力墙结构:由剪力墙组成的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结构。 5. 框架—剪力墙结构:由框架和剪力墙共同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结构。 6. 转换结构构件:完成上部楼层到下部楼层的结构型式转变或上部楼层到下部楼层结构布置改变而设置的结构构件,包括转换梁、转换桁架、转换板等。 7. 结构转换层:不同功能的楼层需要不同的空间划分,因而上下层之间就需要结构形式和结构布置轴线的改变,这就需要在上下层之间设置一种结构楼层,以完成结构布置密集、墙柱较多的上层向结构布置较稀疏、墙术较少的下层转换,这种结构层就称为结构转换层。(或说转换结构构件所在的楼层) 8. 剪重比:楼层地震剪力系数,即某层地震剪力与该层以上各层重力荷载代表值之和的比值。 9. 刚重比:结构的刚度和重力荷载之比。是影响重力 P效应的主要参数。 10. 抗推刚度(D):是使柱子产生单位水平位移所施加的水平力。 11. 结构刚度中心:各抗侧力结构刚度的中心。 12. 主轴:抗侧力结构在平面内为斜向布置时,设层间剪力通过刚度中心作用于某个方向,若结构产生的层间位移与层间剪力作用的方向一致,则这个方向称为主轴方向。 13. 剪切变形:下部层间变形(侧移)大,上部层间变形小,是由梁柱弯曲变形产生的。框架结构的变形特征是呈剪切型的。 14. 剪力滞后:在水平力作用下,框筒结构中除腹板框架抵抗倾复力矩外,翼缘框架主要是通过承受轴力抵抗倾复力矩,同时梁柱都有在翼缘框架平面内的弯矩和剪力。由于翼缘框架中横梁的弯曲和剪切变形,使翼缘框架中各柱轴力向中心逐渐递减,这种现象称为剪力滞后。 15. 延性结构:在中等地震作用下,允许结构某些部位进入屈服状态,形成塑性铰,这时结构进入弹塑性状态。在这个阶段结构刚度降低,地震惯性力不会很大,但结构变形加大,结构是通过塑性变形来耗散地震能量的。具有上述性能的结构,称为延性结构。 16. 弯矩二次分配法:就是将各节点的不平衡弯矩,同时作分配和传递,第一次按梁柱线刚度分配固端弯矩,将分配弯矩传递一次(传递系数C=1/2),再作一次分配即结束。填空:1、我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 规定:把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大于28m的建筑物 称为高层建筑,此处房屋高度是指室外地面到房屋主要屋 面的高度。2.高层建筑设计时应该遵循的原则是安全适用, 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方便施工。 3.复杂高层结构包括带转换层的高层结构,带加强层的高 层结构,错层结构,多塔楼结构。 4.8度、9度抗震烈度 设计时,高层建筑中的大跨和长悬臂结构应考虑竖向地震 作用。 5.高层建筑结构的竖向承重体系有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 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筒体结构体系,板柱 —剪力墙结构体系;水平向承重体系有现浇楼盖体系,叠 合楼盖体系,预制板楼盖体系,组合楼盖体系。 6.高层结构平面布置时,应使其平面的质量中心和刚度中 心尽可能靠近,以减少扭转效应。 7.《高层建筑混凝土结 构技术规程》JGJ3-2002适用于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 度超过28m的非抗震设计和抗震设防烈度为6至9度抗震 设计的高层民用建筑结构。 9 三种常用的钢筋混凝土高层结构体系是指框架结构、剪 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 1.地基是指支承基础的土体,天然地基是指基础直接建造 在未经处理的天然土层上的地基。 2.当埋置深度小于基础底面宽度或小于5m,且可用普通开 挖基坑排水方法建造的基础,一般称为浅基础。 3,为了增强基础的整体性,常在垂直于条形基础的另一个 方向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拉梁,将条形基础联系起来。 4.基础的埋置深度一般不宜小于0.5m,且基础顶面应低于 设计地面100mm以上,以免基础外露。 5.在抗震设防区,除岩石地基外,天然地基上的箱形和筏 形基础,其埋置深度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5;桩箱或 桩筏基础的埋置深度(不计桩长)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 1/18—1/20。 6.当高层建筑与相连的裙房之间设置沉降缝时,高层建筑 的基础埋深应大于裙房基础的埋深至少2m。 7.当高层建筑与相连的裙房之间不设置沉降缝时,宜在裙 房一侧设置后浇带,其位置宜设在距主楼边柱的第二跨内。 8.当高层建筑与相连的裙房之间不设置沉降缝和后浇带 时,应进行地基变形验算。 9.基床系数即地基在任一点发生单位沉降时,在该处单位 面积上所需施加压力值。 10.偏心受压基础的基底压应力应满足maxpaf2.1 、af 和2 min maxppp 的要求,同时还应防止基础转动过 大。 11.在比较均匀的地基上,上部结构刚度较好,荷载分布 较均匀,且条形基础梁的高度不小于1/6柱距时,地基反 力可按直线分布,条形基础梁的内力可按连续梁计算。当 不满足上述要求时,宜按弹性地基梁计算。 12.十字交叉条形基础在设计时,忽略地基梁扭转变形和 相邻节点集中荷载的影响,根据静力平衡条件和变形协调 条件,进行各类节点竖向荷载的分配计算。 13.在高层建筑中利用较深的基础做地下室,可充分利用 地下空间,也有基础补偿概念。如果每㎡基础面积上墙体 长度≮400mm,且墙体水平截面总面积不小于基础面积的 1/10,且基础高度不小于3m,就可形成箱形基础。 1.高层建筑结构主要承受竖向荷载,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等。 2.目前,我国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框架、框架—剪力墙结 构体系单位面积的重量(恒载与活荷载)大约为12~14kN /m2 ;剪力墙、筒体结构体系为14~16kN/m2 。 3.在框架设计中,一般将竖向活荷载按满载考虑,不再一 一考虑活荷载的不利布置。如果活荷载较大,可按满载布 置荷载所得的框架梁跨中弯矩乘以1.1~1.2的系数加以放 大,以考虑活荷载不利分布所产生的影响。 4.抗震设计时高层建筑按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可分为甲类 建筑、乙类建筑、丙类建筑等三类。 5.高层建筑应按不同情况分别采用相应的地震作用计算方 法:①高度不超过40m,以剪切变形为主,刚度与质量沿高 度分布比较均匀的建筑物,可采用底部剪力法;②高度超 过40m的高层建筑物一般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方法;③刚 度与质量分布特别不均匀的建筑物、甲类建筑物等,宜采 用时程分析法进行补充计算。, 6.在计算地震作用时,建筑物重力荷载代表值为永久荷载 和有关可变荷载的组合值之和。 7.在地震区进行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时,要实现延性设计, 这一要求是通过抗震构造措施来实现的;对框架结构而言, 就是要实现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和强锚固。 8.A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平面布置时,平面宜 简单、规则、对称、减少偏心。 9.高层建筑结构通常要考虑承载力、侧移变形、稳定、倾 复等方面的验算 问答: 1.我国对高层建筑结构是如何定义的? 答:我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02)规定: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大 于28m的建筑物称为高层建筑,此处房屋高度是指室 外地面到房屋主要屋面的高度。 2.高层建筑结构有何受力特点? 答:高层建筑受到较大的侧向力(水平风力或水平地 震力),在建筑结构底部竖向力也很大。在高层建筑 中,可以认为柱的轴向力与层数为线性关系,水平力 近似为倒三角形分布,在水平力作用卞,结构底部弯 矩与高度平方成正比,顶点侧移与高度四次方成正 比。上述弯矩和侧移值,往往成为控制因素。另外, 高层建筑各构件受力复杂,对截面承载力和配筋要求 较高。

浅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中震设计概念

浅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中震设计概念 发表时间:2016-06-27T14:51:54.553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5期作者:隆凡梅 [导读] 本文主要阐述了中中震设计的原理、设计方法及软件操作,并提出一些个人见解以供参考。 摘要:对于普通建筑物的结构抗震设计,目前我国是以小震为设计基础,中震和大震则是通过地震力的调整系数和各种抗震构造措施来保证的。但是对于较重要的、超高的、超限的建筑物则需要进行中震和大震的抗震计算。本文主要阐述了中中震设计的原理、设计方法及软件操作,并提出一些个人见解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震设计概念;地震影响系数;荷载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2008年版)(下简称《抗规》)中对中震设计仅在总则中提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但没有给出中震设计的设计要求和判断标准。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现行《抗规》存在几个问题: 1规范未对结构存在的薄弱构件进行分析并作出专门的设计规定,仅对框架类剪切型结构适用的薄弱层作了一些规定; 2在中震作用下,规范仅提出“中震可修”的概念设计要求,没有具体的抗震设计方法; 3“中震可修”的技术经济问题:可修的标准决定工程????造价、破坏损失、震后修复费用。 随着时代的进步,现在的建筑物体型复杂,结构新颖,超高超限越来越多,因此要求对结构进行中震的设计也越来越多。 2 中震设计 2.1 为何要进行中震设计呢? 《抗规》条文说明1.0.1条指出,对大多数结构,可只进行第一阶段设计(即小震下的弹性计算),而通过概念设计和抗震构造措施来实现“中震可修和大震不倒”的设计要求,但前提是建筑物的体型常规、合理,经验上一般能满足大中震的抗震要求。反之对于一些体型很不好的甚至超限的建筑物,在大震下的结构反应和小震完全不同,不进行相应的中震和大震计算是没法保证结构安全的。 为达到各阶段抗震要求,须对于上述体型异常、刚度变化大、超高超限等类型建筑物进行中震抗震设计,其余类型建筑物建议可按中震抗震进行验算。 2.2 中震设计的基本概念 抗震设计要达到的目标是在不同频数和强度的地震时,要求建筑物具有不同的抵抗能力。中震设计就是为了使建筑物满足该地区的基本设防烈度,即能够抵抗50年限期内可能遭遇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 中震设计和大震设计都可称为性能设计。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是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一个新的重要发展,它的特点是使抗震设计从宏观性、规范指定的目标向具体量化的多重目标过渡,业主(设计者)可选择所需的性能目标,而不仅仅是按现行规范通过分项系数、内力调整系数、抗震构造措施等粗略、定性的手段来满足中震和大震的设防要求。针对本工程的结构特点,设定本结构的抗震性能目标。对超限结构而言,利用这些指标能更合理地判断整体结构在中震、大震作用下的性能表现,给超限设计提供可靠的判断依据。 2.3 中震设计的分类 中震设计就是结构在地震影响系数按小震的2.875倍(αmax=0.23)取值下进行验算。目前工程界对于结构的中震设计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按照中震弹性设计,第二种是按照中震不屈服设计。 首先明确一点,中震弹性和中震不屈服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两者所采用的设计方法与设防目的均不相同。中震弹性设计,设计中取消《抗规》要求的各项地震组合内力调整系数,保留材料、荷载等分项系数,对应地保留了结构的安全度和可靠度,结构仍属于弹性阶段,属正常设计。中震不屈服设计,设计中除了地震内力不作调整,同时也取消了材料、荷载等分项系数,对应地不考虑结构的安全度和可靠度,结构已经处于弹塑性阶段,属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是一种基于性能的设计方法。由此可见,中震弹性设计接近于平常的小震弹性设计,而中震不屈服设计则与大震设计同属于基于性能的设计。 3 基本方法及应用 根据中震设计的分类,以下分别阐述中震弹性及中震不屈服的具体设计方法,介绍如何在satwe、etabs、midas等软件中实现中震设计。 3.1 中震不屈服设计 3.3.1 不同抗震烈度下的各级屈服控制 若场地安评报告提供实际的地震影响系数,则应取用所提供的多遇地震、设防烈度地震下相应的地震影响系数,屈服判别地震作用1、2 的地震影响系数可相应插值求得。 3.3.2 SAWTE计算:地震信息中抗震等级均为四级;αmax按表3取值;总信息中风荷载不参加计算;勾选地震信息中的按中震(或大震)不屈服做结构设计选项;其它设计参数的定义均同小震设计。 3.3.3 MIDAS/Gen计算:主菜单→设计→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参数→定义抗震等级:四级;主菜单→荷载→反应谱分析数据→反应谱函数:定义中震反应谱,在相应的小震反应谱基础上输入放大系数β即可,β值按表3计算所得;总信息中风荷载不参加计算;主菜单→结果→荷载组合:将各项荷载组合中的地震作用分项系数取为1.0;主菜单→设计→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参数→材料分项系数:将材料分项系数取为1.0;其它同小震。 3.3.4 ETABS计算:选项→首选项→混凝土框架设计→定义抗震设计等级:四级;定义→反应谱函数→Add Chinese 2002 Spectrum→定义中震反应谱,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αmax取值,其余参数按《抗规》;静荷载工况中不定义风荷载作用;定义→荷载组合→各项荷载比例系数均取为荷载分项系数1.0x荷载组合系数φ;定义→材料属性→填写各材料的强度标准值其它同小震。 4 工程算例 4.1 示范算例 4.1.1 基本参数:二十二层框支剪力墙结构,三层楼面转换,无地下室,首、二层4.5米,标准层3.5米,总高79m。结构平面布置如图一所示。结构高宽比3.76,长宽比1.22;抗震参数,7 度,第一组,0.10g;场地II类;风荷载100年一遇为0.9kN/㎡。

关于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探讨

关于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探讨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广泛的出现在城市建设中。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方面出现了新的发展和变化。本文主要阐述了某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及其地基基础设计、结构计算结果分析,最后针对高位转换的加强措施进行分析论述,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措施 1工程概况 该工程总建筑面积65182m2,主塔楼地面以上84米,共25层(1~6层为裙房),其中1~6层为商业用房,层高4.2~5.5米,7层为住宅会所,8至25层为住宅,层高2.9米。塔楼平面为U形。地面以下为两层地下室,底板顶面标高为-8.7米,地下室主要用于设备用房和小汽车库,其中地下二层为平战结合六级人防地下室。 本工程各土层(岩层)从上至下划分为:①人工堆积层:以素填土为主,平均厚度2.57米;②耕土层:主要成份为粘质粘土或粉土平均厚度1.6米;③冲积层:以粉土为主,局部夹有粉砂和中砂,平均厚度1.79米;④残积土:以粉土为主,平均厚度4.34米;⑤全风化岩:岩石已风化成粉土或粉质粘土平均厚度1.4米;⑥强风化岩:岩芯多呈半岩半土状,平均厚度2.67米:⑦中风化岩:以褐红色粉砂岩为主,局部夹微风化岩,层厚1.5~9.4米,平均厚度5.73米;⑧微风化岩:以砾岩为主,部分为粉砂岩,顶部埋深13~23.3米。 本工程基本风压值Wo =0.5KN/m2,按7度近震设防,Ⅱ类场地。 外墙及分户墙为190厚砌块,内隔墙为120厚砌块,砌块容重为13kN/m3。2结构体系及其设计

经综合分析和技术经济比较,本工程主塔楼及裙房均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裙楼竖向结构由电梯井筒、落地剪力墙及框架组成;主塔楼竖向结构由电梯井筒、剪力墙肢、短肢剪力墙组成。根据使用功能需要, 将主塔楼四周框架柱在7层以上转换为短肢剪力墙,第六层设梁式转换层。抗震等级按高层建筑正常提交一级采用:剪力墙取为一级,框架采用一级。 由于转换层高度受限制,为减小转换梁截面尺寸,改善结构的受力性态,经与建筑设计配合,尽量使短肢剪力墙一端支承在框支柱上,使得短肢剪力墙与转换梁协同工作,减小转换梁单独工作时的应力集中。 表1 墙柱截面取值及其变化层次 表2 砼强度等级取值及其变化层次

建筑结构优化设计论文

关于建筑结构优化设计探讨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增长,促进了城市化进程步伐,高层建筑目前在我们的城市建设当中所占的比例是越来越大,而建筑结构设计方面的变化也越来越多,很多新兴的结构设计方案以迅猛的速度呈现在我们的城市建设中。建筑结构优化设计是节约工程造价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时也关系着建筑物的安全性以及投资效益最大化的实现。本文通过对结构方案、结构材料、结构计算以及与其他专业的协调等四个方面,简要对建筑结构优化设计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优化设计建筑结构材料方案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growth of the economy, promote the pace of urbanization, high-rise buildings at present in our city of construction of proportion of is more and more big, but the building structure design changes more and more, many new structure design scheme of the fast speed to present in our city construction. building structure optimization design of project cost is to save one of the important means,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afety of buildings and to maximize the benefit of investment.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structure scheme, construction materials, structural calculation and with other professional coordination and so on four aspects, briefly the structur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