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英语泛读课程教学大纲

英语泛读课程教学大纲

《英语泛读》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课程性质:泛读是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一门必修课,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逐步掌握所学的阅读技能,全面提高阅读能力。

主要任务:泛读(阅读理解)有三个相互作用的因素:词汇、语法和意思,成功的阅读理解取决于一个人对语言的实际掌握。一般来说阅读技巧的掌握不仅使阅读更容易,而且还会将阅读理解提高到一定的程度。常用的技巧有1.先泛读,后细读。2.熟悉意群。3.通过上下文猜测词义。4.掌握文章主旨。5.寻找主题句等。对泛读的要求要注意一个“泛”字,防止对语言现象讲的过多过细,以免影响阅读速度。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交流及课堂模拟实践、考试考查等。

1.课堂讲授交流

(1)教学方法

该课程由外教担任任课教师,课堂全部运用英语,采用讨论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采用幻灯和插播教学录象片等手段。并逐渐采用电子教案、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进教学手段。

(3)计算机的应用

主要运用计算机制作课件,丰富课堂活动。

2.教学辅助资料

试题库,教学软件等。

五、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大学英语泛读》教程董亚芬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12月出版。

六:说明

1、本课程的教学须由英语知识扎实的英语老师担任,以保证语言表达及讲解的正确性。

2、本课程所面对的学生必须有一定的英语阅读基础。

3、本课程以课堂阅读交流讨论为主,适当增加一些四级模拟阅读理解题。

4、本教学大纲适用于商务英语专业。

徐仁凤编

陆霞审

《英语报刊阅读》课程教学大纲

《英语报刊阅读》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30614003 学分:2 总学时:36 说明 【课程性质】 英语报刊阅读是全日制英语专业本科高年级阶段的一门专业任意选修课,开设时间为第五学期。 【教学目的】 1. 通过为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英美报刊阅读,使学生了解国际重大时事,获得最新信息,增加国际知识,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 2.通过课堂讲授,使学生了解世界主流英文报刊,了解英文报刊阅读常识,提高对信息分析、判断的能力。 3.通过课堂讲授与课后练习,提高学生阅读报刊文章并进行摘要写作的能力。 【教学任务】 此课程教学旨在使学生大致了解英美等英语国家报刊的基本特点,初步掌握阅读英语报刊的技能,学会运用各种工具书和各方面的知识,了解英语报刊的内容和实质,进而在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提高综合能力和知识水平。 【教学内容】 英语报刊阅读主要包括英语国家报刊简介、英语报刊中的术语、新闻的写作等报刊知识以及报刊文章选读,所选的文章主要来源于国内的21st Century 、China Daily 以及美国《读者文摘》、《今日美国》、《时代周刊》及《新闻周刊》等报刊以及部分互联网文章。选材注重思想性和代表性及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 【教学原则和方法】 教学原则:在《英美报刊阅读》课程当中,强调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我们要有意识地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机地融合在英语专业技能、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课程的教学中。要努力为学生创造发表个人见解的机会,对不同的意见和看法要采取鼓励和宽容的态度。 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辅以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探究式学习。 【先修课程要求】 可以在第一、二、三、四学期开设了基础英语,以及第二,三学期的英语阅读课的基础上开设此课程。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COLLEGE ENGLISH 执笔者:吴勇 审核人:易强 编写日期:2017年10月 二、课程简述 《大学英语》课程是我校非英语专业本科基础阶段的公共基础课,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和素质,安排在第一、二学年的四个学期开设。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大学英语》课程实行分级教学,第一学期修读《大学英语1》,第二学期修读《大学英语2》,第三学期修读《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英语)》,第四学期修读《大学英语(学术英语)》。大学英语课程每学期48学时,3学分,两学期合计96学时,6学分,四学期合计192学时,12学分。本课程根据教育部制订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14)及我校人才培养定位实

际情况确定其教学内容和制订其教学大纲。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我校非英语专业的本科生,入学时他们应已掌握基本的英语语音、词汇及语法知识,书面和口语表达具备一定的语篇组织及跨文化交际能力,接近或达到《高中英语课程标准》8级水平,少数学生超过8级以上水平。 三、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大学英语》课程是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所谓工具性,就是要在高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通用英语技能(听、说、读、写、译)及专门用途英语能力(学习学术英语或职业英语,获得在学术或职业领域进行交流的相关能力)。就人文性而言,就是进行跨文化教育,了解国外的社会与文化,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意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 《大学英语》课程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课程体系。本课程教学旨在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强调教学过程必须满足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个性化。为此,在分级教学、分类指导的教学原则指导下,通过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多媒体网络和外语自主学习相结合,使学生根据自己英语水平、语言能力和个人发展需要,利用多媒体网络课件和参加自己感兴趣的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等来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在广泛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同时,注意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

《全科医学概论》教学大纲

《全科医学概论》本科课程质量标准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全科医学概论 英文名称: Introduction to General Practice 总学时:36学时(理论课:36学时;实习课:0学时) 学分:2.0学分 自主学习:8学时 适用对象:临床医学、临床医学(法语)、临床医学(全科医学方向)、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预防医学等专业 课程考核:终结性考核,占总成绩70%;形成性考核,占总成绩30%,其中包括学习态度和平时表现(10%),实习作业(20%) 全科医学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在一些发达国家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医学理念与医疗服务模式。它是整合了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相关人文社会科学于一体的新型医学专科。它强调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整体健康的维护与促进为方向的长期负责式照顾,并将医疗、预防、康复和健康促进有机结合,将个体保健与群体保健融为一体。全科医学是临床二级学科。 《全科医学概论》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本课程系统阐述全科医学的产生背景、发展趋势和独特的价值观和方法论;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围、以问题为导向、以预防为先导的健康照;健康档案的建立与管理;全科医学中的医患关系与人际沟通,全科医疗质量与全科医疗资源管理;以及常见健康问题的全科医学处理等。通过教学与学习,为医学生毕业后接受全科医生规化培养、将来成为全科医生奠定理论基础。按照教学计划,《全科医学概论》总学时为36学时,其中,理论课30学时,实习课6学时。 概述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全科医学的定义及全科医学的基本原则。 2.全科医疗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 3.全科医生的定义及其性质。 二、熟悉 1. 全科医学的目的、研究对象、产生的基础。 2. 全科医学和有关领域学科的关系。 3. 全科医疗专科的服务对象。 4. 全科医疗和专科医疗的区别和联系。 5. 全科医生的素质、角色和任务。 6. 全科医生与通科医生及其它专科医生的区别。 7. 世界全科医学发展现状。 8. 全科医学的人文精神。 三、了解 全科医学的发展史;全科医生的知识结构;全科医生的教育和培训;全科医学的使命;全科医学在我国的发展情况;医学模式的转化;医学的目标。

英语泛读4大纲

《英语泛读4》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简介:《英语泛读》课程是全日制英语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也是使学生大量接触英语读物和培养阅读能力的一门基础课。本课程阅读材料题材广泛,涉及英语国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本课着重强调培养学生三方面的能力:即阅读能力、语言能力和文化能力。 推荐教材:《英语泛读教程》(第三版),主编:刘乃银,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英语泛读教程教师用书》(第三版),主编:刘乃银,高等教育出版社 《英语泛读教程》,主编:李正栓,北京大学出版社 二、课程总目标: 本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通过广泛大量阅读使学生有效扩大词汇量,了解不同语体风格;通过对大量不同题材读物的阅读,使学生了解社会生活各方面的信息和常识,扩大知识面;培养学生阅读过程中的假设判断、分析归纳、推理检验等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包括略读、寻读、评读的能力;并通过阅读训练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增强语感,不断积累各种语言知识,加深文化沉淀。 三、理论教学内容与目标(含学时分配) 具体的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如下:

(一) 30 (学时)

教学要点:加强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技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做好课堂教学环节及做好阅读评估几个方面来讨论如何上好英语泛读课,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内容:通过课堂讲解,学生应巩固前面所学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理解力,增加阅读兴趣、培养语感。 四、实践教学内容与目标(含学时分配) (一)阅读评估( 4 学时) 教学要点:学生通过阅后评估了解自己的阅读速度和理解率,进行自我调节,加速阅读节奏,活跃思维,增强紧迫感. 教学内容:教师为每个学生建立一张阅读卡,在卡上明确标明每篇阅读文章的阅读速度、理解率、阅读效率和成绩等。在评估时教师可采用美国Edward Fry 博士最早提出的阅读效率法,即:阅读速度×理解率 = 阅读效率。阅读效率指读者在单位时间内通过阅读所获得的信息量,即每分钟所读的有效字数,用ew/m作计量单位。如,某生每分钟读100个词,理解率为70%,那么他的阅读效率便是70ew/m,即: 每分钟能有效地读懂70个词所含的信息量。根据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对阅读的要求,“阅读速度应达到每分钟100词”和国际上对速度公认的理解率标准70%左右,可以计算出下列评分标准: 及格: 100 wm × 70% = 70ew/m 良好: 120 wm × 70% = 84 ew/m 优秀: 140 wm × 70% = 98 ew/m 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阅读速度和理解率的实际情况确定适当的评分标准。 五、教学指南: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正确理解语篇的能力,巩固学生的语音、词汇、句法等基本语言能力。课前要求学生本节课所选用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教师在面授课上再对该方法进行重点讲解和介绍,将的相关知识渗透到课堂中,并围绕要点进行提问,指导学生讨论、概述要点大意。提倡师生互动的课堂局面,逐步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教学难点:提倡师生互动的课堂局面,逐步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通过课堂讲解,学生掌握多种阅读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力,增加阅读兴趣、培养语感。 教学方法:课堂教学采用讲授—问答—讨论—表达的方式,辅以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探究式学习;强调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要努力为学生创造发表个人见解的机会,对不同的意见和看法要采取鼓励和宽容的态度。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诸如:启发式、讨论式、发现式、研究式等,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获取知识、掌握学习方法。 六、作业: 每单元第四部分Home reading 七、考核方式: 本课程的考核采取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查的有机结合。 八、成绩评定: 平时考核包括课堂表现和出勤,占总考核成绩的30%。期末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占总考核成绩的70%。执笔人:lisa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大学英语 College English 课程类型:公共基础 课程学时: 开设学期:第一至第四学期 适用对象:非英语专业大专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属于公共必修课,是高校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大学英语教学以语言应用技能为先,融语言知识、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一体,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合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完整的教学体系。大学英语教学应从实际出发,立足于“国际化、大众化、人本化”,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特别是国际交流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大学英语的课程性质:大学英语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必修基础课程。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教学模式为以计算机、网络、教学软件、课堂综合应用为主的个性化和主动式的教学模式;逐步将原来的以评价语法、阅读为主转变为以听懂为主、以实用为主。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使教学对象达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英语水平要求,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具有较高的听、说、写、译能力和较强的阅读能力。通过学习,使英语成为学生交流专业信息、发挥专业特长的有力工具,使学生在毕业时能够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用英语作为工具直接开展工作。大学英语教学应着力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好的语言功底和较强的跨文化意识,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 大学英语的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大学英语教学的基本原则: 1. 大学英语课程要适应社会和学生的各种层次的要求。因此,课程必须多样化,要尽量多地向学生提供除大学英语基础课程外的各种应用性课程和文化交际性课程,为学生创造和提供更多的自我发展的机会。 2.大学英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为培养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要采用课堂教学和自主学习

全科医学教育管理制度

临床实践培训考核制度 考核内容包括政治思想、职业道德、理论知识、临床技能、医疗文书书写等内容。培训考核分为出科考核和阶段考核。 (一)出科考核:由科室教研组根据大纲要求,对培训学员在轮转期间的工作态度、医德医风、临床能力、专业理论等情况进行考核。培训学员在完成每一轮转科室培训后,由科室和培训基地主任组织带教老师组成考核小组进行考核,考核结果记录在考核登记表中(二)阶段考核:培训学员轮转结束,由培训医院全科医学教学管理办公室组织统一的年度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政治思想、职业道德、理论知识、临床技能等。 教学工作制度 (一)教研室:教研室是教学的基层业务、行政机构,在教学工作中接受医院科教科的指导,实施教学计划,抓好教学工作,完成教学任务。教研室组长由各科室主任或副主任担任。 (二)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教学活动中法定性文件。科教科协同个教研室根据《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大纲》制定培训计划书和进度表。 (三)教学形式:讲课是教学的基本形式和重要环节,教师根据培养目标、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要求,结合各科室及培训学员的实际情况,系统、科学地进行阐述和分析。授课教师应由主治以上的医生担任,讲课每周不少于1次。 (四)教学检查:教学检查是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不可缺少的环节,其目的是检查教学计划的实施情况,交流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及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五)教学考核:教学考核是检查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师应严谨治学,不得向培训学员泄题,培训学员也不能向教师套题。考核分为出科考核和阶段考核,内容包括政治思想、职业道德、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等。 学员培训期间管理制度 (一)全科医学培训学员在培训基地期间,接受医院教学管理办公室及所在科室教研组的领导和管理,应自觉遵守培训基地的规定。 (二)学员在培训期间,应自觉做到不迟到、早退。 (三)学员在培训期间,应提前半小时上班,对主管病人进行巡视并做好查房前的准备工作。上级医生查房时,应报告病人病史、检查结果并提出诊断处理意见。 (四)学员在培训期间应认真完成指导教师指定的工作任务,在工作上直接接受带教教师或科室上级医生的指导。 (五)培训学员在指导老师、上级医生和护士长的指导下,参加临床医疗和门急诊工作。 (六)培训学员患病可凭病情证明书请假,有特殊情况需请假的参照在职职工请假审批。学员请假1天,由带教老师批准;1天以上3天以内,由学员提出书面申请,经教研组组长同意并签字,报医院教学管理办公室;3天以上须经医院教学管理办公室负责人批准。请假期满须及时办理销假手续。 学员管理制度 (一)进点教育制度 1、进点教育是培训学员了解医院环境,促进医德医风教育的必要程序。 2、进点教育由医院教学管理办公室组织实施、具体安排。 3、进点教育内容包括:医德医风教育、三基训练及考核、病历书写及整理等。 4、培训学员进点前必须参加进点教育,并参加考核。考核合格者方可参加培训。 (二)进点登记制度 1、进点登记是全面了解培训学员情况的必要手段。

泛读教学大纲

英语泛读教学大纲 一.教学对象:高校英语专业(四年制)基础阶段(一、二年级)学生 二.教学安排:第二个学期教授《英语泛读教程》(一.二册) 第三个学期教授《英语泛读教程》(三.四册) 三.教学任务和目的: 传授英语语言知识,启发帮助学生理解不同题材的阅读材料,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其语感,提高其阅读理解能力与速读能力,掌握基本阅读技巧,扩大词汇量,丰富文化背景知识。 四. 教学原则: 本门课的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提高学生的业务素质,而且要培养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要注意学生知识结构的合理性。打好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注重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加强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五.教学要求: 1.二级要求: 1 能阅读难度相当于Thirty-Nine Steps(简写本)的浅易材料以及Reader’s Digest,阅读速度为每分钟70-120个词,要求理解中心大意,抓住主要论点或情节,能根据所读材料进行推理和分析,领会作者的真实意图。 2 能在6分钟内速读生词不超过2%的一千词左右的文章,了解中心大意。 2.四级要求: 1 能读懂难度相当于美国Newsweek的国际新闻报道;能读懂难度相当于Sons and Lovers的文学原著。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抓住要点,并能运用正确观点评价思想内容。阅读速度为每分钟120-180个词,理解准确率不低于70%。 2能在5分钟内速读1,000词左右、中等难度的文章,掌握文章的大意。 注: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分为两年,即四个学期,每级为一个学期。 六.教学内容: 《英语泛读教程》(一.二册)(第二个学期) Book I: Unit 1 Text Little House in the Big Woods Reading Skills Previewing (1) Testing Fast Reading Home Reading a Wonderful Present Unit 2 Text Fool’s Paradise Reading Skills Previewing (2) Testing Fast Reading Home Reading Sleeping Ugly Unit 3 Text the Internet Testing Fast Reading

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教学大纲

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根据《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编写。 学时:第一学期 64 学时,第二学期72学时,每周授课4学时,开设两个学期,共计 136 学时。 适应专业:高职高专各个专业。(商务英语专业除外)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公共必修课。 课程任务:经过两个学期的学习,完成《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一至二册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翻译和阅读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 相关课程:根据各专业自行设计安排,部分专业在修完本课程后开设专业英语。(计算机英语、秘书英语、汽车英语等)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在加强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应该达到以下要求: 1、词汇 认知 2500 个英语单词(包括入学时要求掌握的 1000 个词)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对其中 1500 个左右的单词能正确拼写,能进行英汉互译。 2、语法 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规则,在听、说、读、写、译中能正确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 3、听力 能听懂涉及日常交际的结构简单、发音清楚、语速较慢(每分钟 120 词左右)的英语对话和不太复杂的陈述,理解基本正确。能理解具体信息,理解所听材料的背景,并能推断所听材料的含义。 4、口语 掌握一般的课堂用语,并能模拟或套用常用口头交际句型,就日常生活和有关业务提出问题或做出简单回答,交流有困难时能采取简单的应变措施。 5、阅读 能阅读中等难度的一般题材的简短英文资料,理解正确。在阅读生词不超过总词数 3% 的英文资料时,阅读速度不低于每分钟 50 词。能读懂通用的简短实用文字材料,如信函、产品说明等,理解基本正确。并且掌握以下阅读技巧: 1)理解文章的主旨或要点; 2)理解文章中的具体信息; 3)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意思; 4)根据上下文做出简单的判断和推理; 5)理解文章的写作意图,作者的见解和态度等; 6)就文章内容做出结论; 7)快速查找有关信息。 6、写作 能运用所学词汇和语法写出简单的短文;能用英语填写表格,套写便函、简历等,词句

英语专业各课程教学大纲

英语教学法与测试 课程编码: 209009 课程英文名称: English Teaching Methodology and Evaluation 课程类别:英语专业学科基础选修课开课对象: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 开课学期:第六学期学分:2 总学时:32 教材: 王蔷,2000.《英语教学法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 1. Jeremy Harmer. 1983. 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London: Longman. 2. Tang Lixing. 198 3. TEFL in China: Methods and Teaching.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3. Richards, J. C. & David Nuan. 2000. Second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4. Fang Yi & Rui Yuping. 1998. Way Out. Chongqing: Chongqing Publish House.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英语教学法与测试是英语专业语言学方向课程之一,主要内容为英语教学与测试理论、课堂教学设计的方法、课堂教学技巧等。本课程还介绍与英语教学法与测试相关的假设、热点论题和现有的教学模式。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了解英语教学与测试的主要理论,掌握课堂设计和课堂教学的设计和操作技巧,使学生能够针对特定的学生、根据特定的学生备课和教学。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基本了解英语教学和测试的基本方法,了解有关的重要理论和其主要内容,熟悉一些主要术语;了解英语教学和测试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前沿动态。掌握英语教学的主要方法,应用到将来的教学实践中去。 三、课程基本内容和学时分配 1.The Development, system and present status of English teaching methodology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it and other disciplines (2h); 2.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theories (2h); 3.Contrast analysis and error analysis (2h); 4.Major schools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in the world (2h); 5.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2h); 6.ELT and mental development (2h); 7.English teaching syllabus and textbook in middle schools (2h); 8.Principles of ELT in middle schools (2h); 9.Classroom teaching of English (2h); 10.Teaching of English knowledge (2h); 11.Practice methods of English linguistic competence (2h); 12.Electrical teaching of English (2h); 13.Second classroom activities of English (2h); 14.Artistic teaching of English (2h); 15.English test and evaluation (2h); 16. Research of ELT (2h).

专业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大纲

《专业英语阅读云写作》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性质和目的 专业英语阅读与写作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英语课程,是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英语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基础英语知识的基础上,侧重了专业英语的阅读与翻译技巧的训练。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教材,掌握专业英语翻译技巧和英文写作的基本要求,为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熟悉一般科普类英语的文体,掌握科技英语浏览和阅读的基本技巧; 2.掌握科技词汇的一般构词和使用方法; 3.掌握英文正式书信和其他常用应用文的描述与写作方法; 4.掌握英文中图、表和曲线的描述与写作方法; 5.熟悉专业英语文体、阅读及翻译技巧。 6.熟悉专业英语文献的基本结构,如摘要、引用、时态、参考文献等,借鉴IEEE文献格式,掌握专业英语中写作的一般方法。 四、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1.科技英语阅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科技英语阅读包括三个阅读单元,每个单元由一篇核心阅读内容(CRT)和一篇补充阅读内容(SRT)构成。每个单元附有大量的阅读练习,包括科技词汇、语法、阅读理解和翻译等。每单元4学时。 (1) CRT:Stampede on the Superhighway SRT:The Complete Survival Guide to the Information Superhighway (2) CRT:Traffic Technology Drivers to clear the road SRT:Facto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portation (3) CRT:Once and Future Landfills SRT:Water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

最新《综合英语1》 教学大纲资料

《综合英语》1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1.课程代码:1510112 2.课程中文名称:现代大学英语精读1 3.总学时数:64 4.学分:3 5.适用专业:英语本科专业一年级学生 7.先修课程:无 6.本课程的性质、地位、作用及要达到的培养目标: 本课程是英语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通过对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而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语法及写作等多个方面的能力。 该课程的教学要在一个学期内完成。课程的特点是以课本为基础,进行全面拓展,并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主要目的,使学生通过课文及相关的课外知识的学习,或课文中语法的应用,或文中的独特语言结构的研究,或文章的翻译技巧的归纳总结,获得可以进行相关英语读物的独立阅读能力。并能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和锻炼,对英文的整体鉴赏能力和把握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二、教学基本要求 1.本课程的目的、任务 综合英语课是整个专业课中的重中之重,贯穿着整个英语教学。教材内容及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其他课程的顺利进行,本课程以培养英语专业的学生英语阅读综合能力为宗旨,是英语专业低年级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程,也是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一门必修课程,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本课程主要通过语言基础训练与篇章讲解分析,使学生逐步提高语篇阅读理解能力,了解英语各种文体的表达方式和特点,扩大词汇量和熟悉英语常用句型,从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语言基本技能训练,具备基本的口头与笔头表达能力,为学生以后的独立学习和进一步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2.本课程的教学要求 (1)形成牢固的知识基础,奠定正确的阅读技法、基础知识、语法、句法和

全科医学概论

全科医学概论教学大纲 Introduction to General Practice (供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专业使用) 前言 全科医学是临床二级学科,是面向社区和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相关人文社会科学于一体的新型医学专科。全科医学概论(Introduction to General Practice)主要介绍全科医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强调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整体健康的维护与促进为方向的长期负责式照顾,并将医疗、预防、康复和健康促进有机结合,将个体保健与群体保健融为一体。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全科医学的思想、观念、原则以及核心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对全科医学的兴趣,真正理解以人为中心以及防治结合的医疗照顾新观念;懂得全科医疗服务在国家卫生服务体系中的重要功能、地位,全科医生是高素质的基层医生,是国家最急需的人才,医学生应初步认识到自己为满足国家和人民健康的需要负有相应的职责;希望他们将来能认同全科医生的工作,与全科医生密切合作;更希望他们毕业后能选择全科医疗服务、全科医学研究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 本次使用的教材是祝墡珠主编的第四版《全科医学概论》,全书共有18章,总学时为36学时,理论学时。本课程为校考课,学生理论课考核采用笔答考试方式为主,其成绩占总成绩的50%。平时成绩占50%,以阶段理论测试为主。课堂出勤占5%,阶段理论测试占45%。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理论学时数实验学时数第一章全科医学的历史与基本概念 2 第二章全科医学的基本原则与特点 2 第三章全科医学的人文精神 2 第四章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 2 第五章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照顾 2 第六章以社区为范围的健康照顾 2 第七章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照顾 2 第八章以预防为先导的健康照顾 2 第九章全科医学中的医患关系与沟通 2 第十章健康评价与健康管理 2 第十一章全科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 2 第十二章心、脑血管疾病的全科医学处理 2 第十三章恶性肿瘤的全科医学处理 2 第十四章呼吸系统疾病的全科医学处理 2 第十五章糖尿病的全科医学处理 2 第十六章社区急症的全科医学处理 2 第十七章精神卫生问题的全科医学处理 2 第十八章重点人群的全科医疗服务 2 合计36 0 总计36

大学英语泛读(1)教学大纲

大学英语泛读(1)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教学目的 通过泛读课的教学,使学生大量阅读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日常生活等领域的文章材料,巩固所学过的单词、短语、句式、句法等内容,促进精读、听说等科目的教学。增强对英语语言的感觉,体验英语语言的表达习惯,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推断能力,加深对语言的整体认识。

三、理论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泛读教学内容广泛,阅读材料涉及日常生活、人物传记、国外风情、传说、故事以及社会文化、政治、经济、新闻等领域。题材丰富多样,有记叙文、说明文、描述文、议论文和应用文等。 阅读理解能力基本要求:第一阶段的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50词,能基本读懂一般性的英文文章。在快速阅读篇幅较长、难度略低的材料时,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80词。能基本读懂英文报刊,掌握中心意思,理解主要事实和有关细节。能读懂工作、生活中常见的文章材料。 四、课时分配及授课进度 每周授课1课时,每学期授课16学时。 快班:大约每1课时完成1个单元,本学期完成第一册10个单元和第二册前3个单元。 中班:大约每1.5课时完成1个单元,本学期完成第1册共10个单元。 慢班:大约每2课时完成1个单元,本学期完成第1册前8个单元。 五、作业 每周布置和收缴作业,作业内容: 1.预习下一个单元; 2.阅读练习; 3.测试练习; 4.写作练习。 作业成绩占本课程总成绩的15%。全学期有三次未交作业或未达到教师提出的要求(晚交做业一周以上按不交作业论),将取消期末考试资格, 成绩以0分计。 六、考核方式考试 泛读考试不单独出卷,只在综合考卷中占一定比例。 平时有不定期阶段测验,期中、期末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具体考试时间至少提前1周通知学生。考试采用闭卷形式进行。 七、成绩评定 泛读成绩不单独评定,只在综合成绩评定中占一定比例。 课程总成绩依据下列比例评定: 作业占15%;平时和期中考试共占15%;期末考试占70%。其中主观题占30%。

《综合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综合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2004年制订,2004年修订) 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专业技能课 前置课程:无 学分:4学分 课时:64课时(其中实验课8课时) 选定教材:徐小贞总编《希望英语》.-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课程简介:该课程为英语专业技能课程中的综合训练课程,学制为3年。选定《希望英语》为教材。本大纲为《希望英语》book1的教学大纲。根据英语专业教学规律,将3年的教学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基础阶段(一年级和二年级)和高年级阶段(三年级)。基础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传授英语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良好的学风和正确的学习方法,为进入高年级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高年级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继续打好语言基本功,学习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心业知识,进一步扩大知识面,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综合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课程教学目的:使学生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打好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注重各项语言技能的全面发展,突出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语言基本功的训练是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必须贯穿于3年教学的全过程。在注意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全面发展的同时,更应该突出说、写、译能力的培养。 注重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该课程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 加强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该课程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多角度分析问题等多种思维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难题等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语言技能训练和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两者不可偏废。 Teaching Requirement and Teaching Points of Every Unit Unit 1 College Teaching Requirement: Ss develop research skills and strategies/teamwork skills/competence in questioning and a vocabulary list suited to the theme; know some difficult words needed to understand the reading; know the layout of business cards Ss comprehend reading A Ss can use the related vocabulary and sentence patterns to create sentences; can select the key words from a passage on order to get the main idea; can skim a passage to get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 can scan a passage to find supporting details for a point of information; can express ideas in writing; can use the vocabulary in reading A for translation can use simple tenses as presented in Grammar tips;

《卫生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流行病学》课程教案大纲 《流行病学》课程教案大纲 一、课程简介: 《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和健康状态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制订和评价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策略与措施的科学。目前,流行病学已经广泛应用于传染性疾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伤害等各种与健康有关的状态及卫生事件的研究。考虑到世纪对医生的要求,服务的对象不仅是病人,更重要的服务对象是健康人。新世纪医学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将有很大比例走上社区卫生服务的岗位,为了使医学生树立大卫生观念,具有疾病人群背景知识。本教案大纲以国家级规划教材《流行病学》第版为蓝本,主要供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流行病学教案使用。通过教案,逐步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及预防为主的观点,熟悉并了解流行病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思维方法、基本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的能力,以适应世纪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 二、课程重点与难点: 对于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流行病学是一门医学基础课,也是一门应用课程,如何将基本方法和基本原理应用于对人群健康危害较大的传染病、慢性非传染病和伤害防制上,如何分析研究这些疾病的流行规律,如何制定针对这些疾病的有效防治对策,也就是说如何 课程名称 流行病学 课程编号 课程英文名字 课程性质 必修* 总学时学分 / 理论实践 / 周学时数 先修课程 医学统计学等 相关医学课程 开课院系 医学系 适用专业 全科医学专业本科 (五年制) 编写人 游浩 审批人 陈静

将流行病学的理论知识、思维方法、群体预防的观点真正地应用于社会实际是本课程的难点。 三、选用教材及参考书目: . 教材:《流行病学》第版詹思延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 参考书目: ().《预防医学》第四版傅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年 ().《卫生学》第五版仲来福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年 ().《流行病学》第六版李立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年 四、教案内容(含目的与要求): 教学时间分配表 章节内容学时第一章流行病学绪论 第二章疾病的分布 第三章描述性研究 第四章队列研究 第五章病例对照研究 第六章实验流行病学(研习) 第七章筛检 第八章偏倚及其控制 第九章病因与病因推断 第十二章传染病流行病学(研习) 第十三章伤害流行病学(研习) 第十四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 第二十章恶性肿瘤 第二十一章心血管疾病 辅导答疑 总学时讲授学时、研习学时共学时

[建筑]英语阅读教学大纲

《英语阅读》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总学时:120学时 总学分:6学分 开课学期:第1-4学期 适用专业:英语专业 先修课程:无 执笔人:萨娜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英语阅读”是供高等学校英语专业一、二年级使用的基础课程,泛读课的特征体现在“泛”与“读”两个方面,就“泛”而言,泛读课所选的语言材料的内容呈百科知识性,包括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同时语言材料的文体呈多样性,既有文学作品,又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新闻、广告等语言风格不同的各类文章;就“读”而言,泛读课的重要任务是指导学生掌握各种阅读方法,从而提高理解的准确性,加快阅读速度。 “英语泛读”课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培养学生细致观察语言的能力以及假设判断、分析归纳、推理检验等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包括略读、寻读、细读、评读等能力;并通过阅读训练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增强语感,不断积累各种语言知识,加深文化沉淀。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英语阅读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和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速度;也是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细致观察语言的能力以及假设判断、分析归纳、推理检验电脑感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包括细读、略读、查阅等能;并通过阅读训练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吸收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阅读课教学应注重阅读能力与提高阅读速度并重。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英语语感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教学时数分配

四、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 Book 1 Unit 1(2课时) 主要内容: 课文:On being a student 阅读技能:Context clue to word meaning (1) 测试:Fast Reading 课外阅读:Getting the best value for time 基本要求: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学生的定义以及如何成为一名好学生,掌握和运用有关的英语词汇。 重点: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巧。Reading Skills: 做相关练习及快速练习。 Unit 2(2课时) 主要内容: 课文:Making a cultural change 阅读技能:Context clue to word meaning (1) 测试:Fast Reading 课外阅读:Culture shock: a fish out of water 基本要求: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 重点:掌握根据标题和副标题,判断阅读材料的中心思想的技巧。Reading Skills: 做相关练习及快速练习。 Unit 3(2课时) 主要内容: 课文:How do the movies do it? 测试:Fast Reading 课外阅读:The man who made Mickey Mouse 基本要求: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什么是电影特效及其作用,掌握和运用有关的英语词汇。 重点: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巧。Reading Skills: 做相关练习及快速练习。

《综合英语》课程教学大纲(1)

《英语精读》课程教学计划(三年级) 第五册 第一课Salvation 课时:第一周,共4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Text Pre-reading Questions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of the Text Oral Presentations on the Text Detailed Study of the Text 思考题: 1. How was Langston Hughes saved? 第二节Practice Text-related practice Questions and answers Discussions and exercises( vocabulary , translation, word study, etc.) Responses from the students Homework 第二课The Game of the name 课时:第二周,共4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Text Pre-reading Questions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of the Text 2、Oral Presentations on the Text 3、Detailed Study of the Text 思考题: 1. The cultural implications of the Chinese names and English names? 第二节Practice 1.Text-related practice 2.Questions and answers 3.Discussions and Exercises (vocabulary, translation, word study, etc.) 4.Responses from the students 5.Homework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