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议在现代服务业集聚方面进一步狠下功夫,着力打造上规模上档次的发展平台

建议在现代服务业集聚方面进一步狠下功夫,着力打造上规模上档次的发展平台

建议在现代服务业集聚方面进一步狠下功夫,着力打造上规模上档次的发展平台
建议在现代服务业集聚方面进一步狠下功夫,着力打造上规模上档次的发展平台

市人大常委会称主城区服务业发展面临软肋——

缺乏高度集聚的城市空间

建议在现代服务业集聚方面进一步狠下功夫,着力打造上规模上档次的发展平台

这是益华商圈。我市提出,要站在全市 "一盘棋"高度,统筹谋划主城区商圈布局。

城市首位度,是近年来频频见诸报端的一个时髦字眼。

何为城市首位度?有专家说:城市首位度指的是第一大城市和第二大城市的人口、GDP 的比值,是分析首位城市(中心城区)的相对重要性的指标之一,是衡量城市规模分布状况的一种常用指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城镇体系中的城市发展要素在最大城市(中心城区)的集中程度。

中山主城区(包括石岐区、东区、西区、南区)在近年来发展中,城市首位度逐步提升,但还处在尴尬境地:2010年中山主城区所占全市经济比重仅为16.9%,远低于国际流行的首位城市应占该区域经济总量30%的标准。主城区服务业结构层次较低,服务、集散、创新、外向等功能较为薄弱,总体上首位度较低。

中心城区也即主城区,理所当然应为“首位城市”。从增强城市形象、提升综合竞争力及推进转型升级和城市升级出发,加快提升中山主城区首位度已势在必行。

提升主城区首位度的重要措施提升经济总量,而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主城区的经济水平。昨天,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围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主城区首位度提升”主题,与政府组成人员进行座谈,深刻分析我市主城区存在的问题,共同为提升主城区首位度“支招”。

现状篇》》》

●主城区服务业主导地位已形成

近年来,主城区在“退二进三”发展战略指引下,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大力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整体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2010年,主城区服务业增加值 222.4亿元,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30.7%;现代服务业增加值 125.9亿元,占全市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29.9%。无论在总量规模还是在企业数量上,主城区服务业在全市服务业均占有一定优势。

主城区在政策和市场的双轮驱动下,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呈现聚集发展,少数集聚区加快集聚成效明显。如东区中心商务区三年累计完成投资53亿元,集聚了60多家高端金融机构,2010年实现金融业增加值近19.6亿元,占同期全市金融业增加值的29.9%,成为主城区最有代表性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目前主城区初步形成或正在规划建设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有10多个,涵括商务服务、信息服务、文化创意、休闲旅游、科技研发等几大类型,这些载体为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了良好平台,特别是市和区共建的重点项目如东区中心商务区、西区服务业综合改革试验区、石岐“三旧”改造综合试验区等正在稳步推进,为主城区服务业的提速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

●总量偏小缺少标志性集聚区

人大调研显示,与珠三角周边城市的主城区相比,我市主城区服务业存在总量偏小、全市占比偏低,服务保障能力有限,辐射带动力不强。这突出表现在主城区的生产性服务业的整体水平不高,对我市制造业提供配套和服务保障的能力不强。从生产性服务业的增加值看,2010 年主城区的软件与信息服务、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科技研发、工业设计、商务与租赁等生产性服务业占主城区服务业的比重只有35.5%,占全市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只有27.6%。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情况看,多数业态还处于产业演进的初级阶段,层次不高的问题仍较突出,对市和镇区制造业所能提供的服务尤其是高端服务十分有限。

“至今为止,我市还没有一家证券保荐机构,导致我市目前拟上市公司的股改环节所需的审计报告、验资报告均要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请会计师事务所办理,既影响了公司股改上市的进程,也使大量股改费用流向外地,丰厚利润只能由外地的金融中介机构赚取。”市人大常委、中炬高新技术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叶小舟说。

目前主城区的服务业整体呈现小聚集、大分散、不均衡的发展格局,包括现代服务业在内的聚集区普遍存在规模小、辐射半径小、产业集聚度低、服务产品档次低等问题。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标泉说,与广州、佛山、杭州、苏州、大连等省内外服务业较发达的城市相比,我市主城区不仅在设施规模、质量能级、业态种类、功能集聚度等方面有差距,且缺少像这些城市所拥有的有较强影响力的标志性集聚区和高品质、高品位的服务业态,更缺乏自己的“拳头”品牌和“龙头”企业,“星星多、月亮少”的现象仍较突出。

●贴身服务力推生产性服务业

人大建议篇》》》

生产性服务业是主城区现代服务业的薄弱环节,也是其有待挖掘的潜力所在,关键是发展怎样的生产性服务业。在周边城市不约而同将眼光聚焦生产性服务业的情况下,必须要打造出自己的优势,实现错位发展。

人大常委会建议主城区围绕我市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快捷、便利、优惠的生产性服务业。例如:设立生产资料专业市场,围绕产业办专业市场,办好专业市场促产业,既能降低运输

成本,提高配套生产能力,又能解决居民创业就业问题。加快建设综合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金融服务业、法律服务业、会展服务业、电子商务等,提供产业研发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中小企业创业平台、高新技术服务平台等。

主城区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市区两级政府机构必须增强主动服务贴身服务的意识。建议由市政府牵头联合主城区四区力量,深入企业调研,充分了解需求,为我市制造业度身定造以主城区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研究制定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规划,实现制造业与服务业联动发展、融合发展。在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同时,还应当关注提升生活服务业。

●将主城区作改革的试验区。

目前我市正处于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的关键时期,服务业是我市经济发展的短板(目前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必须加快迎头赶上。作为我市服务业主战场的主城区,其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对全市服务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因此建议将主城区作为我市现代服务业改革的试验区,举全市之力适度倾斜,重点推进,先行先试,为我市发展服务业探索经验。

一方面应加大统筹力度,改革服务业发展的领导机制。主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首先要做到“统”字,通过整合主城区四区资源形成发展的合力。一方面对“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主城区首位度提升”的工作给予特殊的政策措施。同时继续坚持先集聚再扩散的发展道路,实行多形式的招才引智模式,引导制造业企业服务环节分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打造上规模上档次的集聚平台

人大常委会认为,服务业的发展在空间上的要求首先就是高度集聚的城市空间,而这恰恰是主城区的软肋。主城区现有商圈大多是在房地产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普遍规模小,业态单一、竞争力不强;科教设施、金融办公区、行政服务设施等布局较分散;高档写字楼偏少;交通等基础设施配套跟不上现代服务业发展步伐,等等。平台的缺乏,使得部分有意向在主城区投资的现代服务业企业只能犹豫不决或另作选择。

建议在促进主城区现代服务业集聚方面要进一步狠下功夫,着力打造一两个上规模上档次的发展平台,突破一点,带动全局。建议将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集中投入,用地指标向服务业集聚区倾斜使用,适度提高容积率,大力完善交通基础设施配套,特别要重视停车场建设。可整合兴中广场和西区服务业综合改革试验区资源,重新规划包装岐江两岸较为分散的商业设施,以此为基础设立总部经济集聚区,通过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便捷的商务配套、发达的楼宇经济、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高端生产服务业要素高度集聚,将其打造成为岐江河畔的璀璨明珠。

●实施主城区扩容计划

政府回应篇》》》

市委副书记、市长陈茂辉代表市政府提出了回应意见,并对推动主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作出部署。他强调:要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重点,实施服务业优先发展战略,把服务经济打造成为主城区“首位经济”。

他透露,我市正在实施主城区扩容计划。正在编制的《中山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0-2020)》,计划将中心城区范围扩至“六区四镇”,包括东区、石岐区、西区、南区、火炬区、港口、沙溪、南朗、五桂山和大涌,陆域面积760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42%。主城区服务业规划要与总体规划做好对接,既要突显原四区的集聚优势,又要实现十镇区“一盘棋”发展,打破行政区障碍,力推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转变。

同时明确主城区服务业发展思路,加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规划。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和定位主城区重点发展行业,合理布置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重点建设东区中心商务区、西区服务业综合改革试验区、石岐区“三旧”改造试验区,规划建设创意设计产业园、科技园,办好软件园,打造岐江河“一河两岸”休闲商业带。

●主城区规划建设总部经济集聚区

将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与现代产业集群建设相衔接,提升主城区生产服务业对镇域经济的支撑和辐射能力。一是发展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相关联的生产服务业。重点发展金融、物流、服务、科技、商务、创意、会展和总部经济、服务外包等生产服务业,构建高效生产服务体系,支持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建立以资本市场为骨干体系,政府资金、银行资金和社会资金相互配合,能够有力支撑全市发展的金融体系。推进东区中心商务区金融服务业集聚发展试点、火炬开发区“新三板”扩大试点建设,力争2015年全市上市企业达50家。二是推进制造业分离发展服务业。实施制造企业二、三产分离发展意见,以制造业中间环节分离和向两端延伸为突破口,建立高效配套的生产服务体系,形成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联动发展格局。三是发展总部经济。实施鼓励发展总部经济意见,规划建设总部经济集聚区,重点引进跨国公司、中央企业、全国500强企业和大型民营企业在中山设立区域总部,引导本土优秀企业进驻总部经济集聚区。

●完善主城区商圈布局

陈茂辉表示,生活服务业对于集聚城区人气、服务配套镇域、提升城市层次具有重要意义。要大力发展关系民生和城市品位的生活服务业,构建主城区优质生活服务体系。一是完善主城区商圈布局。要站在全市“一盘棋”高度,统筹谋划主城区商圈布局,大手笔规划建设和盘活一批大型城市综合体,改造提升一批专业特色市场,打响主城区商圈品牌。二是大力发展旅游业。积极发展红色游、生态游、休闲游、文化游等特色旅游业,提升酒店餐饮、商业贸易、文化娱乐产业发展。

同时,市政府将加强主城区公共服务建设,发展现代服务业龙头企业,强化保障措施,营造促进服务业发展的优良环境。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谢中凡也提出自己的思考。他表示,当前要强化规划引领,凸显主城区在全市现代服务业中的龙头地位,完善城市功能,搭建发展平台。目前,主城区的硬件设施还不够完善,下阶段要确立助城区交通枢纽地位。依托主城区的边界路网贯通形成“一环”快速路,在外围区域(火炬、港口、东升、沙溪、大涌、五桂山等)的边界考虑建设“二环”快速路,逐步形成主城区“棋盘型”、环线外“放射型”的交通网络。同时要前瞻性布局公共设施,配合主城区“东拓、西联、南整、北进、中优”的空间发展策略,以更前瞻科学的眼光完善教育科技设施、医疗卫生设施、文化体育设施、配电设施、停车场、公交站场等公共设施的布局规划,尽力避免公共设施随投资项目被动布局的局面。

来源:中山日报 2011-07-21 A4 作者:文/本报首席记者赖有生通讯员肖清明图/本报记者黎旭升本

文字数:4432

某省现代服务业监测信息平台建设方案

XXX省现代服务业监测信息平台建设方案 一、建设背景 我区正在工业化中期阶段,面临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战略任务。省党委、省政府审时度势,作出了打好产业转型升级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加快发展服务业,不但能够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和农业提质增效,还能够顺应服务业与制造业、服务业与农业融合发展的大趋势,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整个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因此,急需建设一个现代服务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来为服务企业、服务发展工作提供坚强保障,充分发挥基础性、先导性、服务性作用。 二、平台概述 现代服务业监测信息平台的核心价值是通过采集辖区内服 务业集聚区、重点监测企业基本数据和生产经营数据、高级信息等关键数据,进而反映全区服务业发展动态、政策法规、投资项目、集聚区建设、工作交流、进出口和企业需求等,同时也是集聚区和企业经营的重要参考依据,实现自监与监测。服务业集聚区和企业数据的收集和使用,是平台的核心功能和最大价值,这也是平台和其他普通平台的一个根本区别。 平台的特点是为我区服务业集聚区和企业设计打造,推动我 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企业尽快建立服务业综合信息平台,并与现代服务业监测信息平台对接,实现服务业信息共享和功能互补。

服务业集聚区和企业既是数据提供者,又是平台主体和平台功能权利享有者。服务业集聚区和企业可以通过加入平台,为自身生产经营提供便利。 三、平台的基本组成 现代服务业监测信息平台主要由平台门户网站、三级数据库(集聚区及企业、市级、省级)、平台后台管理系统构成。 平台网站:具备普通门户网站功能,既可以登录输入上报数据,也可以获取各类政策法规等咨询数据,并具有查询统计、检索、申请述求、交流功能等。 平台数据库:构成了平台的核心内容。三级系统以ABC命名,其中A级满足服务业集聚区和企业经营数据上报等需要,B级满足市发改委监测服务需求,C级满足省发改委监测服务需求。

南沙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规划

附件2: 南沙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规划 一、航运服务集聚区 航运服务集聚区主要包括龙穴岛除造船基地以外的所有用地、沙仔岛黄阁大道以北地区、小虎岛南部地区、南沙岛东部地区和位于万顷沙镇的南沙保税港区加工区。该区域将重点依托南沙保税港区,重点发展保税仓储、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展示、临港加工等港口物流业务,吸引航运经纪、航运咨询、航运金融、海事仲裁、公正公估等航运高端要素在南沙集聚发展,加快构建完善的保税物流体系,力争建成华南及泛珠三角地区有影响力的保税物流中心、采购中心、转口贸易中心、商品集散交易中心和航运服务中心。 二、科技创新服务集聚区 科技创新服务集聚区主要包括南沙岛南部东起资讯科技园、西至西部工业区滨海地块,面积约10—12平方公里。该区域将依托广州中科院工业技术研究院、香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教育部现代产业技术研究院等高水平的公共研发机构,开展电子信息、服务外包、生物医药、新能源、精细化工、现代中医药等领域的研发,鼓励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园将先进科技成果在南沙及珠三角地区产业化,积极打造粤港科技联合创新的示范区

和珠三角自主创新的重要区域。 三、滨海文化休闲旅游集聚区 滨海文化休闲旅游集聚区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包括上下横档岛在内的南沙岛东南部滨海地块、黄山鲁和大山乸地块,主要依托邮轮码头、游艇俱乐部、高尔夫球场、天后宫、大角山炮台、滨海公园、滨海泳场和南沙大酒店等旅游设施,发展滨海休闲旅游;二是万顷沙十八涌以南地块,主要依托人工湿地、百万葵园等旅游景点发展滨海生态旅游,力争把南沙打造成为世界邮轮旅游航线的著名节点、粤港澳旅游市场的对接枢纽和珠三角滨海观光旅游的重要中心。 四、珠三角鲜活农产品物流集聚区 珠三角鲜活农产品物流集聚区主要包括珠江街、横沥镇和万顷沙镇的农业生产和配送区域,该区域将以国通供港澳水产基地为龙头,加快南沙现代都市农业产业园、现代滨海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区的建设,高标准打造信息化、规模化、现代化、标准化的农产品物流中心,吸引国内外农产品物流、交易、科技服务、检测服务等企业进入南沙新区发展,探索建立粤港澳“一地两检”的农产品检验检疫制度,构建绿色、环保、安全的农产品供应体系,力争把南沙打造成为珠三角鲜活农产品的重要供应基地和配送中心。 五、服务外包集聚区 服务外包集聚区与科技创新服务集聚区发展用地范围一致,

关于现代服务业发展工作汇报

关于现代服务业发展工作汇报近年来我县围绕“新型工业县、优秀旅游城、生态示范区”发展战略,坚持文旅结合、商旅互动,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努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全县现代服务业发展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2013年,全县,第三产业增加值22。55亿元,增长10。8%,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8。7%;第三产业实现税收亿元,占全县总税收的%;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比重达到%。但是,目前全县现代服务业在发展机制上、在规划引领上、在政策引导上,还需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下一步,我们将着力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突出规划引领、项目支撑,夯实现代服务业发展基础 在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认真抓好现代物流、专业市场、商业网点以及教育、文化、旅游、信息产业等行业专项发展规划的编制。进一步完善优化《县加快服务业发展若干意见》,切实发挥好现代服务业在新形势下对经济的拉动和提升作用,加快完成《“十二五”商贸和物流发展规划》和《县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大力推进《粮药物流园区》、《文化产业园区》、《新城商业综合体》、《和谐国际金融中心》等项目规划的实施。坚持把抓项目、促投资作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以现代商贸集聚区建设规划为抓手,以提升城乡商贸中心设施水平、完善业态布局为重点,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今年,我县引进、实施了“道地中药材全球

交易中心、新城商业综合体、九龙服装城、大南街中心商务区、和谐国际金融中心”等一大批商贸流通重点项目。这一批大型商业项目建成营业后,将为提升城市功能、优化网点布局、方便市民消费、增强商贸流通业持续发展能力发挥重要作用。 二、突出政策配套、人才保障,创优现代服务业发展环境 针对不同领域、不同性质服务业企业,进一步明确各方面优惠政策。加大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资金投入支持力度,建立服务业发展促进基金,进一步推行服务业标准化建设,推动品牌服务战略实施和名牌扩张,引领现代服务业整体发展。实行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土地管理政策,加强和改进土地利用计划调控,适当增加服务业发展用地。 一是对列入国家鼓励类服务业项目在用地指标上给予优先安排。对规划布局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项目和服务业重大项目,优先保障用地指标。四星级以上酒店优先安排用地指标,不实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可按符合规定的最低价起始招拍挂出让土地。 二是在城市新区规划建设中要优先安排足够空间的商业用地。 三是规划建设城市新建居住区,按国家规范标准规划配套便民商业服务设施、停车场和再生资源回收网点。 四是对经县政府批准设立的现代物流集中区开发建设,给

现代服务业的真正定义

现代服务业的真正定义 现代服务业往往被划分为生产性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公共性服务业和基础性服务业4大类。其中,与国家经济增长密切相关的就是生产性服务业,包括金融、物流、电子商务、电信服务等。与人们生活以及和谐社会相关的,就是消费性和生活性服务业,如餐饮、旅游等。公共服务业则包括电子政务、医疗、教育等。 现代化的服务业跟现代化的传统服务业比较有什么不一样?现代化的传统服务业提供了一个服务的流程,现代化的服务业是流程当中的某一个环节变成一个行业,原来是一个研发环节现在可以成为一个专业的研发公司。 现代服务业不同于传统服务业,人才的水平都是高知识或者高专业化的,当我们进入到现代服务业的时候,它的一个特点在某一个专门技术服务领域的细节化程度和深化程度达到空前的水平。以前单单那个领域当中再把它能够细分成若干个岗位,在每个细节还有专门的专业职位、专门的工程师在那儿研发、组织管理,在那儿进行执行,从而使得在现代服务业当中服务的细节化和专业化的概念跟传统服务业相比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最重要的不一样,以前对传统服务业来说只是一个环节,在现代服务业当中是一个流程。物理学当中看微观世界当中的例子一样,过去我们看到一个分子觉得够大了,如果在一个中子的世界当中分子本身是外面最大的,里面可以更细化。我们讨论细节化服务的时候,作为整个产业换代的时候,到了那种产业形态里面它的细节化程度就会更深。 现代服务业的基本模式,专业化程度最高,市场化的程度低于一般传统服务业,高于现代化传统服务业,因为在现代服务业当中虽然它没有基于特权形成垄断的模式,但是通常在市场上面会形成少数相对集中的领导者,它的垄断化程度也是处在中等的,是由市场形成的相对优势地位,从而客观上形成市场上集中的能力,与此同时它的资源规模也是较大的。 如果在社区里面或者在社会当中一般传统服务业的分布模式很零散的样子,到了现代化的传统服务业规模、整合程度提升了,如果到了现代服务业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是以有机整合的方式,通常形成一定的整合形态,能够把各种各样的社会资源整合到它的服务链条里面。 在现代服务当中有两个关键概念,一个叫做成熟的专业细分,第二个叫做专业共享能力。银行之间互相竞争,但是可以外包给同一个公司,结算中心用的是同一个这个没有问题,具有高度的整合能力,全面的专业外包。我们现在大量的现代化传统服务业当中企业做得很大,但是老觉得自己的服务附加值很大,老想自己做,这个不是现代服务业的理念,而是传统理念。 还有一个概念就是第四方,比第三方更为发展的第四方。第三方有实体,第四方的平台当中更多发挥整合协调的作用。我们刚才说的CALL CENTER的形态,可以提供很多的服务,但是还是基于使用大量的劳务,有形的成本还是比较高,这个我们看作是现代服务业当中的低端,这个低端我们中国都不太发达,我们还是自己拥有CALL CENTER,研发外包是终端服务,高端的全球结算中心和专业化的软件外包公司实际上我们调查的软件外包公司发展在全世界有一百多个,都不在中国,印度已经有八个。 服务行业里面会发展出来第四方的公司,如果在现代化的服务业当中,服务业很大程度上还是服务于商品或者服务于有形的,到了第四方物流的时候有一个很明显的形态,就是以服务业的形态把原来服务业当中的流程更加细分化,这是我们说的比较理想的现代服务业的形态。对比一下印度和中国的服务业分布,现代服务业在中国是非常危险的,大部分处在萌芽状态。 如果纯粹来看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最大的区别有两个方面,深度专业化、整合性,以深度专业化为核心所进行的整合。 现代服务业管理模式中间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具有新的创业者和新的投资者,能够建设

服务业集聚区建立情况汇报

姓名:XXX 部门: XX部YOUR LOGO Your company name 2 0 X X 服务业集聚区建立情况汇报

服务业集聚区建立情况汇报 “十一五”期间,特别是年以来,围绕推进服务业产业转型升级,我市把大力提高服务业集约、集聚发展摆上重要战略位置,科学抉择,提升资源要素和集聚水平,放大服务业集聚发展特色,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实践证明,在资源能源日益紧张、用地约束不断加大的条件下,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既有利于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企业转型,也有利于优化城市布局、提升城市功能,还有利于推动产业集聚、提高集约发展水平,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做法 我市的基本做法有四个方面。一是优化空间布局。把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重点空间放在主功能区。在主功能区共有花木大世界、钢材市场、天平市场、科技创业园、苏浙大市场、汽车城、科技园、港物流园等近10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取得了集约发展的效果。二是突出产业特色。充分利用各镇区区域资源优势,使集聚区建设凸显产业特色。在全国最大的民营造船企业熔盛重工集团的港区建立起全国唯一的船舶配件市场、现代物流集聚区。在如城依托花木产业的优势建立了花木交易集聚区。三是提升发展层次。在发展传统产业特色的同时,大胆创新,建立新兴高端产业集聚区、科技城(软件园)信息产业集聚区,入驻企业达到106家。同时与世界500强企业百胜集团及国内知名企业东轮集团、浙大网新、神州数码等30多个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四是强化 第 2 页共 6 页

服务配套。各重点服务业集聚区都有专门管理服务机构,建立了公共信息平台。港物流集聚区加大招商力度,吸引第三方、第四方货代物流企业入驻。初步建立起功能完备的网络支撑和快速的信息通道。 二、初步成效 我市服务业集聚区建设虽然时间不长,但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具体体现在如下五个方面。 一是规模效应。“十一五”期间我市120个各类市场建设质态不断提升,呈现出露天交易向室内经营转变、临时摊位向固定网点转变、混合经营向专业特色转变、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转变的良好格局。全市市场成交额每年以25%的速度不断攀升。 二是集聚效应。我市列入市级的4个服务业集聚区不断发展,不断壮大。一季度四个集聚区新增入园企业133个,投入7.89亿元,完成税收3461万元。一季度花木交易集聚区成交额12.4亿元,预计花木交易集聚区年营业额突破50亿元,嘉信钢材市场超过50亿元。全市亿元以上市场由XX年的5个上升到25个。 三是扩张效应。圣名国际广场、船舶配件交易市场的建设投运成为港区新的商业中心。文峰大世界的落成为主城区商贸集聚区增添了新的亮点。苏浙商贸城、亿丰国际商城入驻企业不断增加,服务领域不断扩大。兴隆装饰城成为最大的装饰用品集散地,为提升城乡居民生活环境和质量提供服务。驰名省内外的天平小商品市场,有如“小义乌”吸引着苏中、苏北客户前来经营。 第 3 页共 6 页

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方案(最新)

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方案 为推动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与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进程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体系,结合我区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x理论、“x”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商贸活区”发展战略,以规划为先导,以项目建设为切入点,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为着力点,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实施资源整合、要素重组、规模集聚和产业升级,推进现代服务业快速、高效、优质发展,使现代服务业成为我区经济新的增长极。 (二)发展目标。 到“x”末,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比重由x年的26%增加到28%;生产性服务业、新型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80%以上;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以上;建成50万平方米的保障性安居房和120万平方米的商品房;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60%以上。 二、总体思路 (三)根据我区总体规划及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抓住国家对大别山片区扶贫开发的政策机遇,统筹规划工业与服务业、城市发展与配套服务业,合理规划区域布局和功能布局,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服务

业四大区域板块,即以传统专业市场、饮食、大型超市为主的老城商业板块;以金融服务、交通服务、房地产开发、宾馆会所为主的北部新城板块;以现代家具展示、商务服务、旅游休闲为主的园区与城区结合部新型功能板块;以火车站为中心的仓储物流板块。 三、主要任务 (四)积极发展商贸服务与现代物流业。整合现有零散的物流企业和个体运输户,培育商贸龙头企业,壮大物流企业实力和规模,建成区域性的物流中心。 (五)稳步发展房地产产业。重点发展普通商品住宅,建设一批房地产开发重点项目、精品项目,提高我区房地产业水平。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力度,逐步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改善城乡居民的居住条件。 (六)加快金融和保险服务业发展步伐。重点引进金融业法人机构,支持金融机构拓展服务内容,积极发展农村金融业,大力发展商业保险业,不断提高金融业服务水平。 (七)加快发展商务服务业。积极引进会计、法律、咨询、评估等中介服务机构,建立健全商务服务体系,搭建中介机构信用信息库及相应的网络平台,提升我区商务服务行业整体水平。 (八)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加快基础网络设施建设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大力发展以互联网、移动通讯网、数字有线电视网、无线宽带网络为载体的新型服务业。广泛开发和利用信用信息资源,建立较为完善的信息资源体系,推进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发展。

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91831

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 总体发展规划 2010.10 前言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充分利用毗邻香港的区位优势,勇当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在我国体制创新和制造业引进开放中发挥了历史性的先导作用。当前是我国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

发展方式的重要时期,推进现代服务业的开放与合作,是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战略选择,也是深圳经济特区在新时期的新使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和《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要求深圳先行先试,以前海为载体,推进粤港澳现代服务业紧密合作。 为此,特制定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 前海位于深圳西部、珠江口东岸,毗邻港澳,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规划期至2020年。本规划是指导前海深港合作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行动纲领和编制相关专项规划的依据。 一、总体思路 充分发挥经济特区先行先试作用,利用粤港两地比较优势,进一步深化粤港紧密合作,在前海合作发展现代服务业,以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我国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建立更加开放经济体系作出有益的探索,为全国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一)重要意义。 ——有利于实现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的新要求,培育参 与全球竞争新优势。合作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我国提高开放 型经济水平的内在要求。利用香港服务业发达的优势,着力加强与港澳合作,在前海高起点高水平发展现代服务业,在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有利于提高服务业国际化水平、增强国际竞争优势和国际资源配置能力,为我国制造业参与国际竞争提供更好的服务支撑。 ——有利于以现代服务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探索加 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新模式。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途经。前海以现代服务业的跨越式发展,重点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区域服务能 力的生产性服务企业,打造功能突出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地, 不仅有利于促进珠三角世界级制造业基地转型升级,形成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同时有利于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探索新模式。 ——有利于提升区域合作水平,打造粤港澳合作新载体。粤港澳地区是我国的重要国际门户,推进粤港澳紧密合作是提升我国区域合作水平的重要内容。前海位于粤港澳地区的核心节点,通过合作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区域性现代

未来5年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前景预测分析

未来5年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前景预测分析 2019-2023年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驱动因素分析 一、有利因素 (一)国家扶持现代服务业 2018年12月,国家科技部发布《“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2019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征求意见稿)》。本重点专项总体目标是:针对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模式创新不足、科技创新支撑不足、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薄弱等突出问题,以新一代信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以“创新、开放、分享、协同、融合”为发展理念,以提升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支撑能力与水平为主题,以推进互联网与服务业、现代服务业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为主线,创新现代服务科学,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促进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融合,打造现代服务支撑平台,推进“产学研用”结合的跨学科、综合交叉科研团队和联盟建设,重塑现代服务业技术体系、产业形态和价值链,提高科技在现代服务业增加值中的贡献度,创新发展跨界融合的现代服务新生态,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本重点专项按照现代服务科学理论、服务关键核心技术、新兴服务业支撑平台研发与示范、科技服务业支撑平台研发与示范、文化科技服务支撑平台研发与示范等5个方向,共部署35项任务。专项实施周期为5年(2017-2021年)。2019年,在上述5个方向,按共性关键技术类、应用示范类,拟设置研究方向20个,安排不少于20个项目。 (二)现代服务业将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以信息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将极大地带动这一产业发展。主要表现为:首先,现代服务业将直接服务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专业化、高效率的服务给予支撑,现代服务业是高新技术产业获得快速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其次,现代服务业将成为高新技术产业最重要的应用领域。服务业的发展离不开先进技术的应用,服务业的现代化就是服务业信息化的过程。因此,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壮大将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最后,现代服务业将成为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的主要动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使其对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这将促使高新技术产业不断进行创新和实现突破。 (三)以培育新兴服务业为产业取向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动力从原来主要依靠工业转向工业和服务业并重,现代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和新动力。服务创新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新兴服务业发展是服务创新的表现形式和具体内容。新兴服务业具有高知识密集、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带动能力的特征,对经济增长具有前瞻性与引领性作用,是服务业发展乃至经济发展的战略制高点,成为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各地引领产业迈向中高端,是助力经济中高速增长的重要抓手。多个地方纷纷出台了加快发展各类新兴服务业的实施意见。 (四)大力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随着服务业的发展及其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提升,服务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之间、服务业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关系正在经历深刻的调整与重组,产业融合发展态势日益明显。推进我国产业融合发展,必须把握产业融合发展的规律和趋势。要在新一轮产业转移中做好承接,实现东中西部地区渐次轮动发展。重点推动传统产业与战略新兴产业、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硬件生产与软件开发融合发展。政府应当进一步优化产业融合的政策环境,夯实产业融合的要素支撑,完善产业融合的企业主体机制,提升产业融合的技术创新能力,培育产业融合的高端人才,鼓励“互联网+”“物流+”“休闲+”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推动现代农业、制造

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影响因素

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影响因素 摘要: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是株洲经济发展动力的活力源泉,本文通过对传统思维定势、城镇化水平、信息产业融合、市场开放度及制度交易成本五个方面进行逐一分析来探究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影响因素,从而为相应对策研究的开展提供前提条件。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影响因素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后续动力的主要来源,如何突破原有传统产业的固定思路,顺利转型继而大力发展服务业需要对影响现代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因素进行逐一分析。 1受限传统思维定势 株洲作为新中国成立后首批重点建设的八个工业城市之一,是中国重要老工业基地。伴随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引领,株洲也在日益推进工业转型,从过去依靠传统污染型工业逐步向现代装备制造业过渡,并将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通用航空作为三大主导产业。工业的完美转型固然重要,但服务业的发展也不可小觑。从发达国家的历史进程来看,服务业占比基本都在75%以上,有的甚至高达90%多。但株洲由于受传统工业化思维模式的影响,习惯于依赖自身的工业优势来支撑全市整体经济,导致株洲的经济发展仍存在“偏重工业、轻服务业”的倾向,特别是对培植新兴产业及新生业态重视不够,这直接对现代服务业发展产生制约,致使株洲原本较有优势产业如生物医药没有得到长足发展,从而进一步影响产业集聚及集聚效应的产生。 2城市化发展不均衡 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第三产业占比日益提高,我国经济逐渐由“工业主导型经济”向“服务业主导型经济”过渡。城市作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空间载体,对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诸多国家的成功发展经验表明,不同等级规模城市形成及自身发展过程本身就是服务业集聚的表现,其中,商业中心城市和具有交通区位优势的城市其实就是服务业高度集聚的经济区域。主要是:第一,良好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会带来现代服务业的要素集聚。城市中完善的交通设施以及专业化的市场会带来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汇集,为现

成都市金牛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doc 15页)

成都市金牛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doc 15页)

成都市金牛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 (2007-2011) 填报时间: 2009-04-30 责任单位:金牛区商务局 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多数国家和城市服务业发展的主体,成为经济结构优化提升和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成为现代经济增长中最具创新性和活力的重要部分。为加快我区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作为中心城区的城市功能和作用,依据《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成都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以及《成都市金牛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

规划纲要》,结合全区服务业发展实际,特制定本规划,以指导我区现代服务业的稳健推进。一、发展基础 (一)发展现状 我区服务业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全区经济的重要支柱。2000-2006年服务业平均增速达到14 %以上,2006年服务业增加值达194.04亿元,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62.21%。现代物流、餐饮娱乐、房地产、会展等服务业品牌优势明显,科技服务、专业技术服务、中介咨询等现代服务业新型业态发展迅速。 1、科技服务业优势较为明显 我区具有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的载体优势、市场主体(企业)优势、科技产业优势、科研力量和人才优势。成都金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一期总部基地紧邻成都市高新西区,是成都市高科技产业发展聚集发展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该区域已汇集汇源、金亚等电子信息发展主导企业及康弘、新中汇、和正、大西南等大型现代生物制药企业。通过多年发展,这些企业在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科技创新的广度和深度以及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已经成为我

现代服务业科技行动纲要

现代服务业科技行动纲要 关于印发现代服务业科技工作会议有关会议材料的通知 国科办高字…2006?209号 各有关单位: 现代服务业科技工作会议结束后,我们正式发文进一步征求了各有关部门、地方对《现代服务业科技行动纲要》的意见并做了进一步的修改形成正式稿。现将我部徐冠华部长、马颂德副部长、国信办陈大卫副主任在大会上的讲话稿、大会工作报告和《现代服务业科技行动纲要》印发给你们,供参考。 附件:1. 徐冠华部长在现代服务业科技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2. 马颂德副部长在现代服务业科技大会闭幕式上的讲话 3. 国信办陈大卫副主任在现代服务业科技大会上的致辞 4. 现代服务业科技工作会议工作报告 5. 现代服务业科技行动纲要 科学技术部办公厅 二OO六年十月十九日 现代服务业科技行动纲要 一、背景与意义 现代服务业是在工业化比较发达的阶段产生的、主要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发展起来的、信息和知识相对密集的服务业。二十一世纪以来,现代服务业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主要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呈现出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的迅猛转变。现代服务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GDP)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其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对现代服务业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和先导作用,是“服务型经济”快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未来五年,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正面临重大的战略机遇:

首先,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今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把现代服务业与信息产业并重,设立了信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领域,并把“现代服务业信息支撑技术及大型应用软件”和“数字媒体内容平台”等作为优先主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要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 其次,从全球服务业竞争格局以及我国现有基础看,尽管我国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但从长远战略发展来看我国发展现代服务业仍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一是我国发展现代服务业具有极大的潜力和市场空间。“中国制造”的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举措、巨大的人口资源和由此而形成的庞大的服务市场规模,对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市场驱动力,可以培育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规模经济的龙头企业;二是通过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推动,我国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已有相当规模和水平,互联网用户上亿、固网、广电网与移动用户居世界第一,为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三是现代服务业是技术、资本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可以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将我国在全球最大的人口资源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四是全球现代服务业仍处于发展阶段,相关体系与标准尚未健全;同时,现代服务业服务模式具有鲜明的区域和文化特色,这种态势非常有利于推动以我为主的相关国际标准与体系的建立,提升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五是现代服务业技术体系具有应用性、系统性、集成性的特点,使我国有可能通过面向应用的模式创新带动技术的系统集成创新,实现技术体系整体的跨越式发展。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顺应现代服务业发展潮流,加快现代服务业科技发展,是新时期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建设和谐社会和创新型国家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提出现代服务业科技行动并制定相应的实施纲要,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实现现代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重大举措,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二、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调动各部门各地方的积极性,突破共性技术,整合优势资源,创新服务模式,推进示范应用,加强创新和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科技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支撑与引领作用,加速现代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发展进程。 2、基本原则 共性支撑:整合社会已有服务与技术资源,突破基础性、关键性的共性技术与集成技术,形成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技术与服务标准体系,为服务模式的创新和新业态的形成提供基础支撑环境。 横向协同:利用现代技术和管理手段,在现有行业、区域信息化工作基础上,通过横向协同,强化互连互通和业务联动,有效支撑现代服务业的协调发展。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概念简述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概念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以某一服务产业为主体,相关服务 产业相配套, 产业特色鲜明, 空间相对集中, 具有资源集合、 产业集群、服务集成功能,现代服务业集聚度达到一定水平的区域。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现代服务业中的新型业态,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上海首先提出了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的概念,并对其内涵不断进行充实发展。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作用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具有产业集聚、空间集约、高效连 通的特点,通过合理布局和有效开发,有助于在较短时间内形成服务业发展的新高地,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现代服务业集约化、节约型发展,有利于实现服务组织机构的网络化,促进知识交流与服务创新。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现状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既是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内 在要求,也是提升城市综合功能和竞争力的客观需要。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良好的交通组织、完善的商务环境、标准化的信息交流平台和面向全球市场的服务,都有助于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形成。 雏形初步形成阶段: 20 世纪 80 年代改革开放初期,以外向型经济为特征的 虹桥开发区建设是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源起,逐步形成了环虹桥地区商务集聚区, 1000 多家外商投资企业和近千 家外企办事处入驻,其中咨询、审计、律师、企业策划、广告等行业发展尤其快速,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雏形初步显现。 加速形成发展阶段: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上海服务业加速发展,增加值占 GDP 比重由 1990 年的

31.9 %上升到 2002 年的 51 %; 就业人 数比重也由 1990 年的 29.6 %增加到 2002 年的 48.8 %。其 中,以金融、物流、信息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更是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 服务业集聚发展的趋势也日益明显, 在黄浦、 卢湾、静安、浦东、长宁、徐汇等区域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集聚,涌现出虹桥、陆家嘴、南京西路等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度较高的区域。 稳固发展,功能品质提升阶段: 跨入新世纪以来,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进入了积极规 划、着力品牌建设的发展期。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已经开始规划启动,并加大在规划、功能定位、政策指导等方面的引导扶持力度。通过集聚区建设,吸引集聚优势资源,培育上海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服务业,进而推动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成为上海新世纪的城市名片、产业新高地和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主要发展形态 (一)中央商务区( CBD 或微型 CBD ) :是指以城市经济为 核心,以金融、商贸、商务活动为主体,高级酒店、高级零售和高级公寓相配套,企业总部、地区总部集中,交通通达性良好的城市中心区域。 (二) 创意产业园: 是指以研发设计创意、

提升第四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谋划建设重点要点

第四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规划建设重点 一、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探索 1、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起源和发展 许多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当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在经济总量发展、经济结构变化和人口发展等因素的驱动下,集聚模式会由单一的大型模式,向多极化、分散化发展,在原来的基础上演变扩展成若干个微型,即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为解决中心城区商务功能过度集中的矛盾,以伦敦、纽约、东京为代表的世界级城市,都经历了单个到微型网络初步建立的过程。其中,伦敦的微型由传统的市中心扩展出来,以堪那瑞区为代表沿着泰晤士河呈轴线发展;纽约的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分阶段形成布鲁克林、长岛、法拉盛、哈德逊广场等微型;东京逐步形成了品川、汐留、六本木等30多个微型,很好地适应了现代服务业空间集聚且多极化发展的国际趋势。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在顺应国际大都市发展规律并借鉴其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主要是指:按照现代城市发展理念统一规划设计,依托交通枢纽和信息网络,以商务楼宇为载体,将相关的专业服务配套设施合理有效地集中,形成空间布局合理、功能配套完善、交通组织科学、建筑形态新颖、生态环境协调,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具有较强服务产业集群功能的区域。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具备以下四个特征: ①统一规划,突出城市设计,打造城市名片;新老建筑结合,保护历史风貌; ②功能集聚,依托信息网络,依托交通枢纽;功能配套完善,形成产业高地; ③形态新颖,开发地下空间,建造空中连廊;形成楼宇连通,实现人车分流; ④生态协调,贯彻以人为本,环境优美和谐;注重环保节能,资源集约利用。 2、上海发展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重要意义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上海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和重要举措。2006年全国“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对上海提出“四个率先”的要求,强调率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积极探索发展提升现代服务业的思路,市政府颁布的《上海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纲要》中提出要“着力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上海市人大十二届五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发展现代服务业,要……以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为突破口,不断提高层次、提升能级,着力增强辐射力”。 (1)加快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对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城市经济结构十分重要。上海的承载能力和客观条件都决定,只有走出一条以服务经济为主的经济结构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由于集聚区产业关联度强,有利于整个社会服务网络的形成,具有资源共享、服务共享、规模经济的特点,从而可以为服务经济拓展新的空间,进一步降低交易成本,形成外部经济优势。 (2)加快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抓手。在土地和资源硬约束的条件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环节是节能降耗、环保和节约用地,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就是产业集聚、集约用地、提高效率的典范。同时,现代服务业是知识和人才密集型的产业,集聚区建设也有利于吸引人才、扩大就业。

现代服务业

现代服务业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一、服务服务业现代服务业 1、服务:指满足顾客需要,在于顾客接触中,供方活动和供方内部活动所产生的结果。 特征:无形性不可储存性不可分离性品质差异性(①服务人员的原因②消费者的原因③环境原因)不可感知性 2、服务业是从生产和生活领域独立出来的,以获得经济效益为目的的,提供无形性产品为主的行业。 3、现代服务业是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产生,用现代化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传统服务业,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的服务业。 特征: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素质人才高集群性 主要功能:促进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生活水平 二、管理理论 1、人本管理:基本原理:始终围绕“以人为本”,重视人、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服务于人,满足人的合理要求。内涵:理解人,尊重人,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1)人是管理主体(2)人的全面发展是管理的目的(3)员工参与是有效管理的关键(4)管理是为人服务的 2、现代服务业实施人本化管理的意义 1)有利于确保服务生产的顺利运行 2)有利于增强现代服务业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员工是竞争优势。3)有利于提高现代服务业的服务质量,服务质量是由员工的整体素质决定的。 4)有利于关键时刻留住人才 3、现代服务业人本化管理的方法途径 1)树立人本化管理理念①顾客服务人本化;②员工管理人本化 2)完善人本化管理组织 ①、扩大和强化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能。升到高于其他管理部门的决策部门 ②、在服务企业内部建立学习型组织。为进步而学习,改变员工“只用不养”旧观念 3、实施人本化管理模式 ⑴完善培训制度培训目的明确;课程内容设置科学;培训方法以启发式为主 ⑵优化激励机制控制改为激励方法,全面发挥主观能动性 ⑶加强沟通管理缩短员工与企业的心理距离,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 ⑷培育团队精神强化集体荣辱感和集体意识 4、系统管理: (1)整体性管理原理(①系统管理目标的整体性②形同管理功能的整体性) (2)动态管理原理(①系统管理要素的动态性②系统管理功能的动态性) (3)开放性管理原理(4)环境适应性管理原理(5)综合性管理原理 三、现代服务业战略管理 1、定义:现代服务企业为确定其使命,根据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设定企业的战略目标,为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和实现进行谋划,并依靠现代服务业内部功能将这种谋划和决策付诸实施,以及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控制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 2、意义:(1)有助于实现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2)可以更好地只带现代服务业的日常经营活动(3)有助于将企业的近期目标进行有效的结合(4)有助于增强企业的创新意识。 3、特征:全局性科学性长远性系统性复杂性

临海市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总体思路

前言 服务业指农业、工业和建筑业以外的一切服务性行业,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服务业对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竞争力,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加快发展服务业,发挥社会分工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综合运用各种资源和要素,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和产品,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直接体现,是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到新阶段的现实需要,也是顺应现代产业演进规律的必然要求。鉴此,特编制《临海市服务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我市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是制定服务业各类行业规划、年度计划的重要依据。《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将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地进行调整、补充和完善。 一、服务业发展现状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全球产业结构呈现出“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总趋势,根据世界银行统计数据,2003年全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上升至65%以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有了较快发展,但总体水平仍然偏低,2004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CDP比重为31.8%。我市服务业在近十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逐年上升,1995年至2004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

增长10.5%,高于同期GDP平均增速,三次产业结构由18.68:52.01:29.31演变为10.34:55.71:33.95。从三产和就业比重看,我市服务业总体发展处于全国的中上、浙江的中下、台州的中等水平。从产业结构看,仍处于以交通、商贸等传统流通型服务业为主的初级阶段。 临海市产业结构轨迹图 三次产业占GDP比重表(2004年)

14义乌商贸服务业集聚区发展规划

14义乌商贸服务业集聚区发展规划

义乌商贸服务业集聚区发展规划(摘要) 前言 为充分发挥义乌商贸服务业发展优势,示范引领全省商贸服务业转型升级,打造商贸服务业竞争制高点,根据省委、省政府建设义乌商贸服务业集聚区的战略部署,特编制《义乌商贸服务业集聚区发展规划》。 规划依据:《浙江省产业集聚区发展总体规划》(浙政发〔2010〕45号)、《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的若干意见》(浙委办〔2010〕74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全省产业集聚区规划工作的通知》(浙政办发明电〔2010〕39号)、《浙江省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编制导则》(浙发改地区〔2010〕260号)、《浙江省产业集聚区产业准入指导意见》(浙发改地区〔2010〕1049号)等,并与省、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主体功能区规划、产业带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生态功能区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等相衔接。 规划范围:包括义乌国际商贸城、义乌国内物流中心、义乌中国网商城、义乌综合保税区、义乌工业园区、佛堂产业区等发展空间,其中,重点规划区面积53.2平方公里,“十二五”开发建设区面积21平方公里。

规划期限:为2011年至2020年,以“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为重点。

一、基础条件 (一)发展背景 1、全球最具影响力小商品贸易中心建设扎实推进 义乌是一座以小商品市场闻名于世的国际商贸城市,也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贸易与流通中心。2009年外贸进出口额达到23.5亿美元,经义乌市场直接出口的集装箱箱量达到52万标箱,全年常驻义乌的国外采购经营户达到1万人以上,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2614户。当前,义乌正面临着全球小商品采购需求稳步提升的良好发展机遇。充分利用良好基础,加快建设义乌商贸服务业集聚区,既可为建设全球小商品贸易中心拓展空间,又可为小商品市场链的上下游专业市场优化布局与建设创造条件,为打造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小商品贸易中心奠定坚实基础。 2、国家国际贸易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申报积极推进 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及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国家国际贸易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区”申报工作正积极推进。这将是我省现代服务业发展领域的重大突破,也将是义乌探索转变外贸发展方式路径的难得机遇。建设义乌商贸服务业集聚区,可为开展这一改革试点提供发展平台,从而为义乌推进国际贸易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奠定坚实基础。 3、浙江商贸服务业创新发展实践亟需引领推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