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理习题42学时NXD

生理习题42学时NXD

生理习题42学时NXD
生理习题42学时NXD

第一章绪论

【A型题】

1.人体生理学的任务是阐明( )

A.人体物理变化的规律

B.正常人体功能活动的规律

C.人体化学变化的规律

D.人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E.人体细胞的功能

2.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指( )

A.细胞内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B.细胞外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C.细胞内液化学成分相对恒定

D.细胞外液化学成分相对恒定

E.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相对恒定

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

A.反射

B.反应

C.适应

D.正反馈调节

E.负反馈调节

4.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

( )

A.排尿反射

B.排便反射

C.血液凝固

D.减压反射

E.分娩

5.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调节过程是(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自身调节

D.正反馈调节

E.负反馈调节

6.可兴奋细胞兴奋时,共有的特征是产生

( )

A.收缩反应

B.分泌

C.神经冲动

D.反射活动

E.电位

7.对体液调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调节幅度大

B.调节敏感性大

C.作用范围广,而且持久

D.作用范围局限,而且反应较慢

E.反应迅速、准确和短暂

【判断题】

8.体内大多数反馈性调节均为负反馈,它是

机体维持稳态最重要的调节方式。( ) 9.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负反馈调节。

( )

10.自身调节是一种局部调节。( )

11.正反馈调节的生理意义在于维持机体的

稳态。( )

12.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指细胞外液理化性

质保持不变。( )

13.神经调节的特点是作用迅速、准确和短

暂。( )

【填空题】

14.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有______、

______和______。

15.神经调节通过______来完成其调节功能,

并以______为结构基础。反射弧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组成。

16.反射分为______和______。

17.体液调节的方式有______、______、

______和______。

18.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称______,即

______。

19.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有______、______、

______及______。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A型题】

1.细胞膜的脂质双分子层是( )

A.细胞内容物和细胞环境间的屏障

B.细胞接受外界和其他细胞影响的门

C.离子进出细胞的通道

D.受体的主要成分

E.抗原物质

2.人体内O2、CO2和NH3进出细胞膜是通过

( )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入胞作用

E.出胞作用

3.葡萄糖进入红细胞膜是属于( )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入胞作用

E.出胞作用

4.运动神经纤维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属于

( )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入胞作用

E.出胞作用5.在一般生理情况下,每分解一分子ATP,

钠泵运转可使( )

A.2个Na+ 移出膜外

B.2个K+ 移入膜内

C.2个Na+ 移出膜外,同时有2个K+ 移

入膜内

D.3个Na+ 移出膜外,同时有2个K+ 移

入膜内

E.2个Na+ 移出膜外,同时有3个K+ 移

入膜内

6.近代生理学把兴奋性的定义理解为

( )

A.活的组织或细胞对外界刺激发生反

应的能力

B.活的组织或细胞对外界刺激发生反

应的过程

C.细胞在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

D.细胞在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过

E.动作电位即兴奋性

7.判断组织兴奋性高低常用的简便指标是

( )

A.阈电位

B.时值

C.阈强度

D.刺激强度对时间的变化率

E.刺激的频率

8.神经细胞在接受一次阈上刺激后,兴奋性

的周期变化是( )

A.相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超常期

—低常期

B.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低常期

—超常期

C.绝对不应期—低常期—相对不应期

—超常期

D.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

—低常期

E.绝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相

对不应期

9.神经纤维中相邻两个锋电位的时间间隔

至少应大于其( )

A.相对不应期

B.绝对不应期

C.超常期

D.低常期

E.绝对不应期加相对不应期

10.蛙有髓神经纤维动作电位持续时间为

2.0ms ,理论上每秒内所能产生和传导的

动作电位数不可能超过( )

A.100次

B.200次

C.300次

D.400次

E.500次

11.描记神经干单向动作电位时需要用

( )

A.一对电极,均置于正常部位

B.一对电极,均置于损伤部位

C.一个电极,置于损伤部位

D.一个电极,置于正常部位

E.一对电极,分别置于正常与损伤部

12.以下关于细胞的膜电位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膜电位和静息电位是两个不同的概

B.膜电位是细胞静息时存在于细胞膜

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C.一般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

D.这种电位差可用测量电极在细胞表

面测出

E.正常数值的这种电位差,表明细胞

处于去极化状态

13.所谓膜的去极化表现为( )

A.静息电位存在时膜两侧所保持的内

负外正状态

B.静息电位的数值向膜内负值加大的

方向变化

C.静息电位的数值向膜内负值减少的

方向变化

D.经历选项C变化后,再向正常安静

时膜内所处的负值恢复

E.经历选项B变化后,再向正常安静

时膜内所出的负值恢复

14.细胞膜在静息情况下,对下列哪种离子通

透性最大( )

A.K+

B.Na+

C.Cl-

D.Ca2+

E.Mg2+

15.人工地增加离体神经纤维浸浴液中的K+

浓度,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将( )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先增大后减小

E.先减小后增大

16.静息电位的大小接近于( )

A.钠平衡电位

B.钾平衡电位

C.钠平衡电位与钾平衡电位之和

D.钠平衡电位与钾平衡电位之差

E.锋电位与超射之差

17.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度接近于( )

A.钾平衡电位

B.钠平衡电位

C.静息电位绝对数值与钠平衡电位之

D.静息电位绝对数值与钠平衡电位之

E.超射值

18.神经—肌接头处的化学递质是( )

A.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氨基丁酸

D.乙酰胆碱

E.5-羟色胺

19.安静时运动神经末梢的囊泡( )

A.不释放乙酰胆碱

B.有少数囊泡随机释放

C.有少数囊泡依次轮流释放

D.每秒钟约有107个乙酰胆碱分子释

E.每秒钟约有200~300个囊泡释放

20.运动神经兴奋时,何种离子进入轴突末梢

的量与囊泡释放量呈正变关系( )

A.K+

B.Na+

C.Cl-

D.Ca2+

E.Mg2+

21.神经—肌接头传递的阻断剂是( )

A.阿托品

B.胆碱酯酶

C.美洲箭毒

D.六烃季铵

E.四乙基铵

22.骨骼肌收缩和舒张的基本功能单位是

( )

A.肌原纤维

B.肌小节

C.肌纤维

D.粗肌丝

E.细肌丝

23.肌细胞中的三联管结构指的是( )

A.每个横管及其两侧的肌小节

B.每个横管及其两侧的终末池

C.横管、纵管和肌质网

D.每个纵管及其两侧的横管

E.每个纵管及其两侧的肌小节

24.安静时在体骨骼肌肌小节的长度约为

( )

A.1.5~1.6μm

B. 2.0~2.2μm

C. 2.5~3.0μm

D. 3.5~4.0μm

E.以上都不是

25.肌肉收缩时,如后负荷越小,则( )

A.收缩最后达到的张力越大

B.开始出现收缩的时间越迟

C.缩短的速度越小

D.缩短的程度越大

E.完成的机械功越大

26.在强直收缩中,单个肌纤维的动作电位

( )

A.发生叠加或总和

B.不发生叠加或总和

C.幅值变大

D.幅值变小

E.频率变低

27.平滑肌细胞兴奋时,Ca2+来自( )

A.肌钙蛋白

B.钙调素

C.细胞外液

D.肌浆网

E.细胞外液、肌浆网和其他钙库

28.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中,镶嵌蛋白的形式

是( )

A.仅在内表面

B.仅在外表面

C.仅在两层之间

D.仅在外表面与内表面

E.靠近膜的内侧面、外侧面、贯穿整

个脂质双层三中形式均有

29.受体介导式入胞过程不包括( )

A.某种配基为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所

“辨认”形成配基—受体结合物

B.配基—受体结合物向覆衣凹陷集中

C.其他种类的配基—受体结合物相继

在同一覆衣凹陷集中

D.吞食泡的形成

E.吞食泡融入胞内体,实现受体与膜

的再循环

30.单根神经纤维受到刺激而兴奋,当它的兴

奋性处于相对不应期和超常期时,相当于

( )

A.动作电位的阈电位

B.去极相

C.超射时期

D.去极化后电位

E.超极化后电位

31.静息电位的实测值同钾平衡电位的理论

值相比( )

A.前者小

B.两者相等

C.前者约大5%

D.前者约大10%

E.前者约大20%

32.神经纤维每兴奋一次,膜内钠浓度大约增

加( )

A.1/100

B.1/1000

C.1/8000

D.1/10000

E.1/80000

33.人工地增加细胞浸浴液中钠浓度,则单根

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超射值将(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先增大后减小

E.先减小后增大

34.假设,在膜对钠的通透性增加时,通道蛋

白质分子结构内部可出现下列哪项变化

( )

A.低电阻通道

B.缝隙

C.水相孔道

D.脂相孔道

E.钠泵

35.用细胞内电极以阈强度刺激单根神经纤

维使之兴奋,其电流方向应是( )

A.内向

B.外向

C.内、外向电流迅速交变

D.内、外向电流均可

E.内、外向电流相等

36.阈电位是指( )

A.造成膜对钾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

膜电位

B.造成膜对钾通透性突然减小的临界

膜电位

C.超极化到刚能引起动作电位时的膜

电位

D.造成膜对钠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

膜电位

E.造成膜对钠通透性突然减小的临界

膜电位

37.下列有关同一细胞兴奋传导的叙述,哪项

是错误的( )

A.动作电位可沿细胞膜传导到整个细

B.传导方式是通过产生局部电流刺激

未兴奋部位,使之也出现动作电位

C.在有髓纤维上是跳跃式传导

D.有髓纤维传导动作电位的速度比无

髓纤维快

E.动作电位的幅度随传导距离增加而

减小

38.相邻细胞间直接电联系的结构基础是

( )

A.缝隙连接

B.紧密连接

C.突触连接

D.终板连接

E.非突触连接

39.大多数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

原因是( )

A.细胞内高K+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

K+有通透性

B.细胞内高K+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

Na+有通透性

C.细胞内高Na+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

对K+有通透性

D.细胞内高Na+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

对Na+有通透性

E.细胞外高K+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

K+有通透性

40.骨骼肌中的调节蛋白质指的是( )

A.肌凝蛋白

B.原肌凝蛋白

C.肌钙蛋白

D.原肌凝蛋白和肌钙蛋白

E.肌凝蛋白和原肌凝蛋白

41.骨骼肌中的收缩蛋白包括( )

A.肌凝蛋白

B.原肌凝蛋白

C.肌纤蛋白

D.肌钙蛋白和肌纤蛋白

E.肌凝蛋白和肌纤蛋白

42.按照滑行理论,安静时阻碍肌纤蛋白同横

桥结合的物质是( )

A.肌凝蛋白

B.原肌凝蛋白

C.肌钙蛋白I

D.肌钙蛋白T

E.肌纤蛋白

43.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中起关键作用的

离子是( )

A.钠离子

B.氯离子

C.钙离子

D.钾离子

E.镁离子

44.估计横桥每扭动一次,大约可使肌小节缩

短( )

A.1%

B.5%

C.10%

D.15%

E.20%

45.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不包括( )

A.电兴奋通过横管系统传向肌细胞的

深处

B.三联管结构处的信息传递,导致终

末池钙释放

C.肌浆中的钙与肌钙蛋白结合

D.肌浆中的钙浓度迅速降低,导致肌

钙蛋白和它所结合的钙解离

E.当肌浆中的钙与肌钙蛋白结合后,

可触发肌丝滑行

【判断题】

46.判断组织兴奋性高低常用的简便指标是

阈电位。( )

47.安静时运动神经末梢的囊泡有少数囊泡

随机释放。( )

48.氧和二氧化碳的跨膜运动是一种耗能过

程。( )

49.在绝对不应期中,组织的兴奋性为零。

( )

50.膜上面的特殊蛋白质的位置是固定不变

的。( )

51.膜蛋白质负责细胞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物

质转运、能量转换和信息交流。( ) 52.与载体相比,通道转运的特异性高。

( )

53.横管系统的作用是释放钙离子,触发肌肉

收缩。( )

54.当肌肉处于最适前负荷或最适初长度时,

细肌丝和粗肌丝重叠的程度最佳,收缩时

产生的张力最大。( )

55.完全强直收缩是由于动作电位的频率太

高,以至发生动作电位融合所致。( ) 56.局部兴奋的大小与刺激的强度有关。

( )

57.阈电位是指刺激时所用的刺激强度的大

小。( )

58.动作电位的幅度与刺激强度的大小和膜

的反应性有关。( )

59.动作电位的峰值接近钠平衡电位水平。

( )

60.骨骼肌的收缩过程需要消耗ATP,而舒张

过程是一种弹性复原,不需消耗ATP。

( )

61.单一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幅度,在一定范

围内随刺激强度的增大而增大。( ) 62.抑制小肠上皮细胞钠泵的活动,对小肠营

养物质的吸收无影响。( )

63.神经纤维兴奋时,细胞膜对钠、钾离子的

通透性同时增大,从而产生动作电位。

( )

64.细胞内外钾离子浓度差越大,静息电位绝

对值越大。( )

65.骨骼肌收缩时,长度可以不缩短,而仅发

生肌张力的变化。( )

66.有髓神经纤维与无髓神经纤维都是通过

局部电流的机制传导动作电位的,因此二

者兴奋的传导速度相同。( ) 67.钠泵的作用是逆电化学梯度将钠离子运

出细胞,并将钾离子运入细胞。( ) 68.可兴奋细胞绝对不应期的长短,决定该细

胞在每秒钟内的最大兴奋频率。( ) 69.平滑肌细胞中不存在肌钙蛋白,但含有钙

调蛋白。( )

70.细胞膜上的载体和离子通道与物质的单

纯跨膜扩散有关。( )

【填空题】

71.细胞膜主要由脂质、蛋白质和糖类等物质

组成,其中以______所占的重量百分比最

高,以______的分子数目最多。

72.细胞膜的结构是以液态______双层分子

为基架,其中镶嵌着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

______。

73.细胞膜转运物质时,根据其是否消耗能量

可分为______和______两大类。

74.根据参与完成易化扩散的蛋白质不同,易

化扩散可分为______易化扩散和______

易化扩散。

75.主动转运的特点是______电—化学梯度

和______能量。

76.细胞在安静时膜内为______,膜外为

______的跨膜电位,称为静息电位。77.引起组织兴奋的刺激条件包括______、

______和______。

78.神经细胞一次兴奋后,其兴奋性历经

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有次序

的变化。其中阈值最高的是______期,阈

值最低的是______期。

79.河豚毒选择性阻断______通道,而四乙基

铵选择性阻断______通道。

80.Na+通道在不同条件下有______、______

和______三种功能状态。

81.神经纤维上任何部位受刺激而发生兴奋

时,其动作电位均可沿纤维作______向传

导,其幅度和速度______。

82.神经—骨骼肌接头处兴奋传递的递质是

______,与终板膜上______相结合,主要

引起______内流和少量______外流,使终

板膜去极化,形成______。

83.______的作用是将细胞兴奋时的电变化

传向细胞内部;______的作用是通过对

Ca2+的贮存、释放和再聚集,触发肌小节

的收缩和舒张;而______则是把肌细胞膜

的电变化和细胞内的收缩的过程衔接起

来的关键部位。

84.肌肉舒张时同样需要利用______作为能

源,这是因为______泵与舒张的产生有

关。

85.肌肉收缩最基本单位是______,它是由一

个位于中间部分的______和两侧各1/2

的______组成。

86.横桥的主要特征有二:一是在一定条件下

可以和细肌丝上的______分子呈可逆性

结合;二是它具有______的作用。87.骨骼肌收缩和舒张过程中,胞浆中Ca2+

浓度升高主要是由于Ca2+从______中释

放;而Ca2+浓度降低,主要是由于肌浆网

膜结构中______活动的结果。

88.骨骼肌在最适初长度时,它的每个肌小节

的长度是______μm,此时,粗、细肌丝处

于______重叠状态。

89.氧和二氧化碳通过红细胞膜的方式是

______;神经末梢释放递质的过程属于

______。

90.骨骼肌肌管系统包括______和______,其

中______具有摄取、贮存、释放钙离子的

作用。

91.当骨骼肌细胞收缩时,暗带长度______,

明带长度______,H带______。

92.细胞膜的钠泵逆______梯度和______梯

度转运钠,而只逆______梯度转运钾。93.完成跨膜信号转运的通道类型有______、

______、______和______。

94.______、______以及______(组织)对刺

激反应表现特别明显,因而被称为可兴奋

细胞(组织)。

95.锋电位之后膜电位还要经历一段小而缓

慢的波动,称为______。

96.神经细胞受刺激使膜去极化达到______

水平时,______通道即大量开放,从而爆

发动作电位。

97.同有髓神经纤维比较,无髓神经纤维传导

速度______,能量消耗______。

98.由神经干记录到的复合动作电位幅度取

决于兴奋的神经纤维______。在一定范围

内,刺激强度越大,其幅度______。99.骨骼肌收缩的外部表现有______和

______的变化。

100.具有类似局部兴奋特性的电变化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名词解释】

101.兴奋性

102.静息电位

103.动作电位

104.阈强度

105.易化扩散

106.主动转运

【问答题】

107.论述细胞静息电位产生的机制。108.论述细胞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

第三章血液

【A型题】

1.低温库存较久的血液,血浆中哪种离子浓

度升高( )

A.Cl―

B.Ca2+

C.K+

D.Na+

E.有机负离子

2.下列那种情况血沉加快( )

A.血沉快的红细胞置于正常血浆

B.红细胞比容大

C.血浆白蛋白增多

D.血浆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增多

E.血液中血红蛋白增多

3.红细胞比容是指红细胞( )

A.与血浆容积之比

B.与血管容积之比

C.与血细胞容积之比

D.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E.在血液中所占的重量百分出

4.有生命危险的急性失血量是指超过总血

量的( )

A.5%

B.10%

C.15%

D.20%

E.30%

5.构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是

( )

A.白蛋白

B.球蛋白

C.珠蛋白

D.血红蛋白

E.纤维蛋白原

6.影响红细胞内外水分正常分布的因素主

要是( )

A.血浆胶体渗透压

B.血浆晶体渗透压

C.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D.组织液静水压

E.毛细血管血压

7.血液中除去血细胞的液体部分是( )

A.体液

B.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

D.血浆

E.血清

8.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将导致( )

A.缺铁性贫血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D.地中海贫血

E.溶血性贫血9.在过敏反应时,其数量明显增加的血细胞

是( )

A.淋巴细胞

B.嗜中性粒细胞

C.嗜酸性粒细胞

D.嗜碱性粒细胞

E.单核细胞

10.白细胞计数通常只反映( )

A.血液中吞噬细胞数

B.单核细胞数

C.各种粒细胞总和数

D.循环粒细胞数

E.边缘粒细胞数

11.下列哪种凝血因子为外源性凝血时需要,

而内源性凝血时不需要( )

A.因子Ⅳ

B.因子Ⅶ

C.因子Ⅱ

D.因子Ⅷ

E.因子Ⅹ

12.血管外破坏红细胞的主要场所是( )

A.肝和脾

B.肝和肾

C.脾和淋巴结

D.肾和骨髓

E.胸腺和骨髓

13.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作用是促进( )

A.铁的吸收

B.蛋白质的吸收

C.维生素B12的吸收

D.骨髓造血和红细胞成熟

E.雄激素的释放

14.内源性凝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因子Ⅻ的激活开始

B.所需时间较外源性凝血短

C.不需要因子Ⅴ参加

D.不需要Ca2+参加

E.不需要因子Ⅷ参加

15.不属于生理性止血过程的是( )

A.血小板粘着于受损血管

B.血小板聚集形成血小板血栓

C.血小板释放5-HT,使小血管收缩

D.参与血液凝固过程

E.使凝血块液化脱落,恢复正常

16.血小板减少可导致皮肤呈现出血性斑点,

称为紫癜,其最主要原因是( )

A.血小板不易聚集成团

B.释放血管活性物质的量不足

C.不能修复和保持血管内皮细胞完

整性

D.血管收缩障碍

E.延缓凝血过程

17.在实验条件下,将正常人红细胞置于

0.4%NaCl溶液中将会出现( )

A.红细胞叠连现象

B.红细胞皱缩

C.红细胞凝集

D.红细胞沉降速度加快

E.溶血现象

18.50Kg体重的正常人的体液量和血液量分

别为( )

A.40.0L和4.0L

B.30.0L和3.5~4.0L

C.20.0L和4.0L

D.30.0L和2.5L

E.20.0L和2.5L

19.血液凝固的主要步骤是( )

A.凝血酶原形成→凝血酶形成→纤

维蛋白形成

B.凝血酶原形成→凝血酶形成→纤

维蛋白原形成

C.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凝血酶形

成→纤维蛋白形成

D.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凝血酶形

成→纤维蛋白原形成

E.凝血酶原形成→纤维蛋白原形成

→纤维蛋白形成

20.抗凝血酶Ⅲ的抗凝血作用主要是( )

A.抑制血小板的粘着和聚集

B.抑制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

C.阻止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

D.使凝血酶失去活性

E.激活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21.肝素的主要作用是( )

A.催化纤维蛋白溶解

B.与凝血酶结合形成复合物,使之失

C.增强抗凝血酶Ⅲ与凝血酶的亲和

D.抑制因子Ⅴ的激活

E.抑制凝血酶原的激活

22.O型血的红细胞膜上含( )

A.A抗原

B.B抗原

C.D抗原

D.A和B抗原

E.H抗原

23.外源性凝血过程一般开始于( )

A.组织细胞释放的因子Ⅲ

B.血小板释放的PF3

C.因子Ⅻ的激活

D.血小板聚集

E.Ca2+的参与

24.已知供血者血型为A型,交叉配血试验中

主侧凝集,次侧不凝集,受血者的血型为

( )

A.A型

B.B型

C.AB型

D.O型

E.以上都不是

25.正常红细胞置于下列哪种浓度NaCl溶液

中,将全部发生破裂溶血( )

A.0.34%~0.32%

B.0.46%~0.42%

C.0.80%~0.60%

D.0.90%~0.85%

E. 1.00%~1.20%

26.对红细胞生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红细胞的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

B.制造血红蛋白的主要原料是叶酸

和维生素B12

C.红细胞生成原料Fe2+被肠上皮细胞

吸收

D.促红细胞生成素主要在肾合成

E.雄激素可使红细胞数量增多

27.对交叉配血试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主侧指供血者红细胞与受血者血

清相混合,次侧指供血者血清与受

血者红细胞相混合

B.对已知的同型血液输血,可不必做

此试验

C.主侧和次侧无凝集反应,可以输血

D.主侧有凝集反应,不论次侧有何结

果,均不能输血

E.主侧无凝集反应,次侧发生凝集,

在严密观察下,可以少量、缓慢输

28.父母一方为A型,另一方为B型,其子女

可能的血型为( )

A.只有AB型

B.只有A型和B型

C.只可能是A型、B型、AB型

D.A型、B型、AB型、O型都有可能

E.只可能是AB型或O型

【判断题】

29.正常成人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5%。

( )

30.血液的比重主要取决于红细胞数量,数量

越多,则比重越大。( )

31.血浆的粘滞性取决于血浆蛋白的含量,血

浆蛋白的含量越高,粘滞性越大。( ) 32.红细胞叠连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红细

胞本身的特性,并不决定于血浆。( ) 33.血浆蛋白含量增多,则血沉加快。( )

34.红细胞只运输O2,不运输CO2。( )

35.红细胞也具有酸碱缓冲作用。( )

36.内环境稳态是指细胞外液的理化因素一

成不变。( )

37.血浆蛋白总浓度不变,白蛋白与球蛋白比

值越大,血浆胶体渗透压越低。( ) 38.血清是经抗凝后,无红细胞的液体成分。

( )

39.贫血时血细胞比容升高。( )

40.脱水时血细胞比容升高。( )

41.红细胞悬浮稳定性大小与细胞的物理性

叠连无关。( )

42.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产生主要是机体缺

铁所引起的。( )

43.急性细菌性炎症的病人血中中性粒细胞

数增多。( )

44.血小板释放的5-羟色胺及儿茶酚胺等生

物活性物质,有利于止血。( ) 45.外源性凝血是由因子Ⅲ启动的,这种因子

存在于组织中。( )

46.血液凝固三个阶段都需要Ca2+的参与。

( )

47.红细胞凝集后,经振荡不能使细胞彼此分

开。( )

48.血小板数量减少,则毛细血管脆性增加。

( )

49.某人失血后输入200ml的A型血,没有发

生凝集反应,该人血型一定是A型。

( )

50.Rh阴性的人第二次输Rh阳性人的血时,

不会出现凝集反应。( )

51.血型是指血细胞膜上凝集原类型。( )

52.因子Ⅹ的激活是内源性凝血的开始。

( )

53.只有B型血的血清中含有抗A凝集素。

( )

54.Rh阳性说明红细胞表面含有D抗原。

( )

【填空题】

55.正常成年人的血量占体重的_______。

56.血浆的pH值是_______,其缓冲对物质主

要由________组成。

57.血液的比重主要取决于_______,其次是

________。

58.离心沉淀后的抗凝血液,上层是_______,

下层是_______。

59.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由_______形成;血

浆晶体渗透压主要由_______形成。60.影响毛细血管内、外水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血浆_______渗透压;影响细胞内、外水

平衡的主要因素是血浆_______渗透压。

61.临床上常用的等渗溶液有_______和

_______。

62.红细胞生成的主要原料是_______和

_______。

63.红细胞成熟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和

________。

64.成年人红细胞生成的部位是_______。

65.以罗马数字编号的凝血因子中,存在于血

浆以外的是_______,不是蛋白质成分的

因子是_______。

66.启动内源性凝血的因子是_______;启动

外源性凝血的因子是_______。

67.红细胞上含有A凝集原者的血型可能是

_______或_______血。

68.血清中含有抗A凝集素者的血型可能是

_______或_______血。

第四章血液循环

【A型题】

1.心动周期中,占时间最长的是( )

A.心房收缩期

B.等容收缩期

C.射血期

D.等容舒张期

E.充盈期

2.心动周期中,在心室内压力最高的时期是

( )

A.心房收缩期

B.等容收缩期

C.快速射血期

D.等容舒张期

E.快速充盈期

3.心动周期中,在下列哪个时期左心室容积

最大( )

A.心房收缩期末

B.快速射血期末

C.等容舒张期末

D.快速充盈期末

E.减慢充盈期末

4.房室瓣开放见于( )

A.等容收缩期初

B.等容收缩期末

C.心室射血期

D.等容舒张期初

E.等容舒张期末

5.主动脉瓣关闭见于( )

A.等容收缩初

B.快速射血期初

C.等容舒张期初

D.快速充盈期初

E.减慢充盈期初

6.心动周期中,从动脉瓣关闭到下一次动脉

瓣开放的时间相当于( )

A.等容收缩期

B.心室射血期

C.等容收缩期+心室射血期

D.心室舒张期

E.心室舒张期+等容收缩期

7.当心脏处于全心舒张期时( )

A.心室内压略高于心房内压

B.心室达到最大充盈

C.心室容积不变

D.动脉瓣关闭

E.房室瓣关闭

8.心室血液的充盈主要是在快速充盈期内

完成的,由心房收缩挤入心室的血液量仅

占心室总充盈量的( )

A.1%

B.5%

C.6%

D.20%

E.40%

9.心动周期中,在下列哪个时期主动脉压最

低( )

A.心房收缩期末

B.等容收缩期末

C.等容舒张期末

D.快速充盈期末

E.减慢充盈期末

10.心动周期中,心室血液充盈主要是由于

( )

A.血液依赖地心引力而回流

B.骨骼肌的挤压作用加速静脉回流

C.心房收缩的挤压作用

D.心室舒张的抽吸作用

E.胸内负压促进静脉回流

11.健康成年男性静息状态下,心排出量约为

( )

A.2~3L/min

B.4~6L/min

C.7~8L/min

D.9~10L/min

E.11~12L/min

12.下列哪种可使心排出量增加( )

A.刺激迷走神经传出纤维

B.由平卧转为站立

C.心率加快,超过180次/分

D.心舒张末期容积减少

E.颈动脉窦内压降低

13.左心室的搏功比右心室的大,其主要原因

是( )

A.每搏输出量不同

B.左、右心室血流容积速度不同

C.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血流速度不同

D.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动脉血压不同

E.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血流途径长短不

14.心室肌的前负荷可以用下列哪项来间接

表示( )

A.收缩末期容积或压力

B.等容收缩期容积或压力

C.舒张末期容积或压力

D.等容舒张期容积或压力

E.舒张末期动脉压

15.心室肌的后负荷是指( )

A.心房压力

B.等容收缩期初心室内压

C.快速射血期心室内压

D.减慢射血期心室内压

E.大动脉血压

16.异常自身调节是指心脏的每搏输出量取

决于( )

A.平均动脉压

B.心率贮备

C.心力贮备

D.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E.心室收缩末期容积

17.心肌的等长自身调节,通过改变下列哪个

因素来调节心脏的泵血功能( )

A.心肌初长度

B.肌小节的初长度

C.ATP酶活性与活化的横桥数目

D.大动脉压力

E.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18.正常心室功能曲线不出现降支的原因是

( )

A.心肌的静息张力较小

B.心肌的伸展性较大

C.心肌的伸展性较小

D.心肌的贮备能量较多

E.心肌收缩的潜在能力较大

19.在儿茶酚胺作用下,心功能曲线的升支向

哪个方位移动( )

A.正上方

B.右上方

C.左上方

D.右下方

E.左下方

20.第一心音的产生主要是由于( )

A.半月瓣关闭

B.半月瓣开放

C.房室瓣开放

D.房室瓣关闭

E.心室射血入大动脉,引起动脉管壁

振动

21.第二心音的产生主要是由于( )

A.心室收缩时,血液冲击半月瓣引起

的振动

B.心室舒张时,动脉管壁弹性回缩引

起的振动

C.心室收缩,动脉瓣突然开放时的振

D.心室舒张,半月瓣迅速关闭时的振

E.心室收缩时,血液射入大动脉时冲

击管壁的振动

22.心肌细胞分为快反应细胞和慢反应细胞

的主要依据是( )

A.静息电位及最大复极电位数值

B.动作电位时程长短

C.0期除极化速度

D.动作电位复极化速度

E.4期有无自动除极

23.血液在毛细血管内流动的线速度比在微

动脉内慢,是因为毛细血管的( )

A.口径较小

B.位置在微动脉之后

C.总横截面积大

D.可扩张性较大

E.血压较低

24.心室肌的有效不应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

( )

A.动作电位0期除极的速度

B.阈电位水平的高低

C.动作电位2期的长短

D.动作电位复极末期的长短

E.钠-钾泵功能

25.心肌细胞超常期内兴奋性高于正常,所以

( )

A.兴奋传导速度高于正常

B.动作电位幅度大于正常

C.动作电位0期除极速率快于正常

D.刺激阈值低于正常

E.自动节律性高于正常

26.当血钾逐步升高时,心肌的兴奋性( )

A.逐步升高

B.逐步降低

C.先降低后升高

D.先升高后降低

E.基本不变

27.心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其原因是( )

A.心肌是功能上的合胞体

B.心肌肌浆网不发达,Ca2+贮存少

C.心肌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

D.心肌有自律性,会自动收缩

E.心肌呈“全或无”收缩

28.心肌细胞中,传导速度最慢的是( )

A.心房

B.房室交界

C.左、右束支

D.浦肯野纤维

E.心室

29.房室延搁的生理意义是( )

A.心室肌不会产生完全强直收缩

B.增强心肌收缩力

C.使心室肌有效不应期延长

D.使心房、心室不会同时收缩

E.使心室肌动作电位幅度增加

30.颈动脉窦压力感受性反射( )

A.在血压升高时起作用,平时不起作

B.在血压降低时起作用,平时不起作

C.平时经常起作用

D.在高血压时不起作用

E.在血压波动时起作用,面对稳定性

血压上升不起作用

31.收缩压相当于下列哪个时期的大动脉血

压( )

A.等容收缩期末

B.快速射血期

C.心室收缩期末

D.心房收缩期

E.等容舒张期末

32.患者的动脉血压降低,中心静脉压增高表

示( )

A.左心功能不全

B.全心功能不全

C.轻度静脉回流障碍

D.重度静脉回流障碍

E.有效循环血量减少

33.支配心脏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递

质是( )

A.去甲肾上腺素

B.肾上腺素

C.乙酰胆碱

D.血管升压素

E.血管紧张素Ⅱ

34.容量血管指的是( )

A.大动脉

B.微动脉

C.肺动脉

D.微静脉

E.静脉

35.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使心排出量增加

( )

A.心迷走神经兴奋时

B.动脉血压升高时

C.由直立转变为平卧时

D.颈动脉窦区血压升高时

E.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减小时

【判断题】

36.由于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4期自动除极

速度快,所以它的传导速度最快。( ) 37.当心肌细胞动作电位3期K+外流加快时,

动作电位时程将缩短。( )

38.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4期Ca2+的自复原是

由钠泵提供能量的。( )

39.心肌自侓细胞最大复原极电位负值越大,

则自侓性越高。( )

40.心室肌细胞兴奋时,Ca2+除由终末池释放

至肌浆外,还需来自细胞外液。( ) 41.心肌有效不应期内,无论给予多强的刺激

也不会产生膜的任何程度的除极化。

( )

42.相对不应期内,无论多强的刺激也不会引

起细胞发生兴奋。( )

43.房-室压力梯度是血液由心房流入心室的

动力,它的形成主要来自心房收缩。

( )

44.每分钟由两侧心室共同射出的血量称每

分排出量。( )

45.左心室肌肉肥厚,收缩力强,所以每搏排

出量比右心室多。( )

46.在一定范围内,心室肌收缩前被拉得愈

长,收缩力就愈大。( )

47.心肌收缩力增强,若心舒末期容积不变,

则射血分数不变。( )

48.心输出量等于每搏输出量乘以心率,所以

心率越快,心输出量越大。( ) 49.第一心音标志心室收缩开始,心室收缩力

增强则第一心音加强。( )

50.心电图可反映心脏机械收缩,舒张过程。

( )

51.小动脉和微动脉被称为毛细血管前阻力

血管。( )

52.平均动脉压是收缩压和舒张压之和的平

均值。( )

53.当外周阻力增加时,动脉血压升高,脉压

减小。( )

54.动脉脉搏图的上升支表示心室收缩期,下

降支表示心室舒张期。( )

55.血液流向静脉已无搏动,故无静脉脉搏。

( )

56.心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作用

于心肌细胞膜上的α受体,使心跳加快加

强。( )

57.安静时用相同刺激强度,同时刺激心交感

和心迷走神经时心率不变。( ) 58.支配血管的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

腺素,引起全身小动脉收缩,外周阻力增

加。( )

59.体内多数血管舒张是由于交感神经紧张

性降低所致。( )

60.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反射是加压反射。

( )

61.刺激迷走神经或按压颈动脉窦区可导致

心率减慢或心脏停搏。( )

62.安静状态下,心肺感受器即不断发出传入

冲动,对心血管中枢产生紧张抑制作用。

( )

63.减压反射是维持动脉血压相对恒定调节

机制中的最重要反射。( )

64.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及血管紧张素都

具有很强收缩血管的作用。( ) 65.冠脉虽受交感神经支配,但交感神经兴奋

时对冠脉的收缩作用不明显。( ) 66.微动脉的舒缩活动主要受交感缩血管神

经活动的影响;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的舒缩

活动主要受局部代谢产物的影响。( ) 67.中心静脉压升高的原因有二:一是回心血

量增多;二是心肌收缩力减弱,使心输出

量减少。( )

68.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感受的

血压范围是8~24kPa(60~180mmHg),尤

对搏动性血压变化敏感。( )

69.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的感受装置对牵张、

压力等刺激敏感。( )

70.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引起

血管和心脏活动的变化是相同的。( ) 【填空题】

71.对在体心脏而言,心室肌收缩的前负荷是

指_______,后负荷是指_______。72.第一心音标志心室_______开始,第二心

音标志心室_______开始。

73.心肌细胞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_______,

另一类为_______。

74.心脏的工作细胞具有兴奋性、_______性

和_______性。

75.心肌细胞的钠通道有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三种状态,它们都是_______

和_______依赖性的。

76.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复极1期又称

_______,复极3期又称_______。77.与浦肯野细胞比较,窦房结细胞0期除极

速度_______,幅度_______,而4期自动

除极速度_______。

78.心肌的自动节律性,以_______细胞自律

性最高,而_______自律性最低。

79.窦房结对潜在起搏点的控制是通过

_______和_______实现的。

80.最大复极电位与阈电位之间的差距增大,

自律性将_______;4期自动除极速度增

快,自律性将_______。

81.阈电位水平下移,与_______之间的距离

减小,兴奋性将_______。

82.心室肌的_______期特别长,一直延续到

机械反应的_______期的早期。

83.心动周期中,心室内压力变化幅度

_______,而主动脉压力变化幅度

_______。

84.小动脉和微动脉的管径小,对血流的

_______大,称为_______血管。

85.真毛细血管交替开放主要受_______影

响。

86.组织液中的蛋白质由_______带回至血液

中,使组织液中的蛋白质保持较低水平。

87.静脉回流受阻时,组织液生成增加而致水

肿,主要原因是毛细血管血压_______。

88.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大,_______进入组

织液,使组织液生成增加。

89.副交感舒血管节后纤维释放的神经递质

为_______,后者与血管平滑肌的_______

受体结合,引起血管舒张。

90.在动脉血压的长期调节中起主要作用的

是_______,它是通过对体内_______的调

节而对动脉血压起调节作用的。

91.心迷走神经节后神经元为_______能神经

元,其末梢释放的递质是_______,其作

用可被_______受体拮抗剂所阻断。92.心交感神经节后神经元为_______能神经

元,其末梢释放_______,其心脏作用可

被_______受体拮抗剂所阻断。

93.给动物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引起血压

_______,因反射性作用,心率则_______。

94.给动物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引起骨骼肌血

管_______,心率_______。

95.当交感缩血管紧张_______时,血管平滑

肌进一步收缩;当交感缩血管紧张

_______时,血管平滑肌收缩程度减弱,

血管即舒张。

96.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可刺激_______感

受器,使视上核-室旁核神经元释放

_______。

97.运动时,心率加快和心肌收缩力量增强的

机制,主要是由于心交感中枢_______和

心迷走中枢_______。

98.去甲肾上腺素与α受体结合,导致血管平

滑肌_______;与β受体结合,引起血管

平滑肌_______。

99.血管平滑肌的肾上腺素能受体有_______

受体和_______受体两类。

100.动脉压力感受器的适宜刺激不是动脉_______本身,而是对动脉管壁的

_______。

【名词解释】

101.心率

102.心动周期

103.每搏输出量

104.血压

【问答题】

105.心肌在一次兴奋过程中,其兴奋性发生了什么变化,其特点如何?

106.试述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有哪些?107.何谓减压反射?其反射弧是什么?有何生理意义?

108.心肌细胞有哪些生理特性?

第五章呼吸

【A型题】

1.下列有关呼吸和呼吸过程的描述,错误的

是( )

A.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

程,称为呼吸。

B.肺与外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称为

肺通气。

C.外呼吸是指肺通气与肺换气的过

程。

D.气体进出肺的过程叫呼吸。

E.内呼吸是指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

气体交换过程。

2.肺通气的直接动力来自( )

A.呼吸肌的舒缩

B.肺舒缩运动

C.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差

D.胸廓的舒缩

E.肺内压和胸内压之差

3.关于呼吸运动的描述,下列哪项错误

( )

A.平静呼吸时,呼气运动是由吸气肌

舒张引起的

B.用力呼吸时,吸气和呼气都主动

C.用力呼吸时,胸锁乳突肌和斜角肌

参与呼气运动

D.一般情况下,呈混合式呼吸

E.平静呼吸中,膈肌所起的作用比肋

间外肌大

4.胸膜腔负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肺的回缩力

B.肺弹性阻力

C.大气压力

D.胸膜腔密闭性

E.胸廓的扩张5.维持胸膜腔负压的必要条件是( )

A.呼吸运动

B.胸膜腔的密闭性

C.胸膜腔中浆液分子的内聚力

D.肺的自然容积小于胸廓的自然容积

E.胸廓扩张

6.胸壁穿刺伤使胸膜壁层与大气相通,将造

成该侧( )

A.胸膜腔压力高于大气压

B.胸膜腔压力等于大气压

C.胸膜腔压力低于大气压

D.肺脏明显扩张

E.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增多

7.跨肺压是指( )

A.肺内压与胸膜腔内压之差

B.胸膜腔内压与大气压之差

C.肺泡之间压力之差

D.左右两侧肺内压之差

E.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差

8.胸廓弹性阻力影响吸气和呼气,主要取决

于( )

A.呼吸肌舒缩程度

B.胸内压大小

C.肺弹性阻力大小

D.胸廓所处位置

E.肺内压大小

9.对肺弹性阻力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肺弹性阻力包括肺泡表面张力所产

生的回缩力

B.肺组织本身的弹性阻力主要来自弹

性纤维和胶原纤维

C.肺组织本身的弹性阻力约占肺总弹

性阻力的2/3

D.肺弹性阻力大小一般用肺顺应性来

度量

E.肺弹性阻力与肺顺应性成反变关

系。

10.关于离体肺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扩张充气肺比扩张充生理盐水肺容

B.与充气肺比较,扩张生理盐水所需

的跨肺压较小

C.与充生理盐水肺比较,扩张充气肺

所需的跨肺压较小

D.充生理盐水肺的弹性阻力将增大

E.充生理盐水肺的顺应性将变小

11.关于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由肺泡Ⅱ型细胞分泌

B.主要成分是二棕榈酰卵磷脂

C.具有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的作用

D.能增加肺的回缩力

E.防止液体渗入肺泡

12.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将导致( )

A.吸气阻力增大

B.肺弹性阻力减小

C.肺顺应性增大

D.肺泡表面张力降低

E.肺容易扩张

13.胸廓向内回位的弹性阻力表现在( )

A.深吸气时

B.深呼气时

C.平静吸气时

D.平静呼气时

E.平静吸气末

14.胸廓的自然位置是在( )

A.肺容量大于肺总量的67%时

B.肺容量小于肺总量的67%时

C.平静吸气末

D.平静呼气末

E.深吸气时

15.下列因素中,影响气道阻力最重要的因素

是( )

A.呼吸道长度

B.呼吸道口径

C.气流形式

D.气流速度

E.呼吸时相

16.下列哪项能使呼吸道口径增大( )

A.跨壁压减小

B.副交感神经兴奋

C.呼气时

D.交感神经兴奋

E.吸入气中CO2含量增加

17.最大呼气末存留于肺中的气体量是

( )

A.残气量

B.功能残气量

C.补呼气量

D.肺活量与深吸气量之差

E.肺总量与深吸气量之差

18.评价肺通气功能,用下列哪个指标较好

( )

A.潮气量

B.补吸气量

C.肺活量

D.时间肺活量

E.功能残气量

19.反映单位时间内充分发挥全部通气能力

所能达到的通气量为( )

A.用力肺活量

B.最大通气量

C.通气储量百分比

D.深吸气量

E.肺泡通气量

20.某人潮气量为500ml,呼吸频率为14次/

分,其肺泡通气量约为( )

A.3L

B.4L

C.5L

D.6L

E.7L

21.气体扩散速率与( )

A.分压差成反变

B.温度成反变

C.扩散面积成反变

D.扩散距离成正变

E.扩散系数成正变

22.体内PCO2,最高的部位是( )

A.静脉血液

B.组织液

C.细胞内液

D.动脉血液

E.毛细血管血液

23.体内PO2最高的部位( )

A.肺泡气

B.动脉血

C.细胞内液

D.组织液

E.静脉血

24.肺换气中,造成临床上缺O2比CO2潴留更

为常见的主要原因是( )

A.O2的分压差比CO2大

B.CO2的溶解度比O2大

C.CO2分子量比O2大

D.CO2通过呼吸膜的距离比O2小

E.CO2的扩散速率比O2大

25.下列关于通气/血流比值的叙述,哪项错

误( )

A.是指每分肺泡通气量和每分肺血流

量之间的比值

B.正常成年人安静时约为0.84

C.可作为衡量肺换气功能的指标

D.该比值减少,意味着肺泡无效腔增

E.人体直立位时,肺尖部增大,肺底

部减小

26.肺通气/血流比值增大,意味着( )

A.肺泡无效腔增大

B.解剖无效腔增大

C.出现解剖动-静脉短路

D.肺气体交换障碍

E.出现功能性动-静脉短路

27.决定肺内气体交换方向的主要因素是

( )

A.气体分压差

B.气体溶解度

C.气体分子量

D.呼吸膜通透性

E.气体与血红蛋白质亲和力

28.关于肺牵张反射的叙述,下列哪项错误

( )

A.肺扩张反射是抑制吸气的反射

B.肺缩小反射是兴奋吸气的反射

C.该反射的感受器主要分布于气管到

细支气管的平滑肌中

D.平静呼吸时,肺扩张反射参与人的

呼吸调节

E.肺扩张反射有种属差异,兔的最强,

人的最弱

29.切断兔颈部的双侧迷走神经后,呼吸将

( )

A.变深变快

B.变浅变快

C.变浅变慢

D.变深变慢

E.吸气时相缩短

30.生理情况下,血液中调节呼吸的最主要因

素是( )

A.OH-

B.H+

C.O2

D.CO2

E.NaHCO3

31.中枢化学感受器最敏感的刺激物是

( )

A.血液中的CO2

B.血液中的H+

C.脑脊液中的H+

D.脑脊液中的CO2

E.脑脊液中PO2降低

32.动脉血PCO2升高对呼吸的兴奋作用主要

是通过下列哪条途径实现的( )

A.直接刺激呼吸中枢

地质学基础试题和答案

《地质学基础》作业题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30个) 1、地质学: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自然科学。当前,地质学主要是研究固体地球的表层——岩石圈,研究其物质组成,形成,分布及演化规律;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地表形态及其发展演化的规律性。 2、将今论古:通过各种地质事件遗留下来的地质现象与结果,利用现今地质作用的规律,反推古代地质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及其特点。 3、岩石圈:软流圈其上的由固体岩石组成的上地幔的一部分和地壳合称为岩石圈。它是地球的一个刚性外壳,“浮”在具塑性状态的软流圈之上。 4、矿物:矿物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 5、地质作用:引起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表面形态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各种自然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6、双变质带:大洋板块沿贝尼奥夫带在岛弧与大陆边缘下插引起的成双变质带,一个是分布于靠大洋一侧的高压低温变质带,另一个是与之平行的高温低压变质带。 7、风化壳:指残积物和经生物风化作用形成的土壤层等在陆地上形成的不连续薄壳(层)。 8、岩石孔隙度:指岩石内孔隙总体积与岩石体积之比。 9、地下水:是指埋藏于地下地的水,即地表以下的松散堆积物和岩石空隙中的水。 10、冰川:大陆上缓慢流动的巨大冰体。 11、晶体: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呈规则排列的固体称为晶体。 12、克拉克值:国际上把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百分比称为克拉克值。 13、类质同象:指在矿物晶体结构中,由性质相似的其它离子或原子占据了原来离子或原子的位置,而不引起化学键性和晶体结构类型发生质变的现象。但可引起化学成分及其它有关性质的改变。 14、沉积岩:又称为“水成岩”,它是在地表或近地表条件下,由早先形成的岩石(母岩)经风化、剥蚀等一系列外力地质作用形成的风化产物,再经搬运、沉积和固结而形成的一类岩石。 15、岩浆岩的产状:指岩浆岩体在空间上的形态、规模,与围岩的关系以及形成时所处的深度及地质构造环境等。 16、变质作用:由内力地质作用致使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发生变化的作用称变质作用。 17、机械沉积分异作用:在沉积的过程中,使原来粗、细、轻、重混杂在一起的物质,按一定顺序依次沉积下来,这种作用称机械沉积分异作用。 18、波痕:波痕是在流水(或风)作用下,砂质沉积物移动时所形成的沙纹或沙波。 19、火山碎屑岩:指火山作用形成的各种碎屑物质堆积而成的岩石。 20、沉积相:指沉积环境及在该环境中形成的沉积物(岩)特征的总和(包括岩石的、生物的、地化的特征)。 21、三角洲:带有泥砂的河流进入蓄水盆地,因流速减小,沉积物在河口地区大量堆积,并导致岸线向盆地方向不规则进积而进行的沉积体。 22、浊流:指沉积物颗粒靠涡流(湍流)支撑,呈悬浮状态在流体中搬运的重力流。 23、碳酸盐岩的清水沉积作用:就是指在没有或很少有陆源物质流入的陆表海环境中的碳酸盐沉积作用。 24、地层层序律:对于层状岩层而言,老地层先形成、在下面,新地层依次层层叠覆,越往上,地层越新。 25、标准化石:在一个地层单位中,选择少数特有的生物化石,具有生存时间短、地理分布

华南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期末考试

华南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期末考试 一、名词解释(10×2分=20分) 1、光饱和点 2、植物激素 3、衰老 4、乙烯的“三重反应” 5、种子休眠 6、光周期现象 7、春化作用 8、植物细胞全能性 9、光周期现象 10、冻害 二、填空题(60×0.5分=30分) 1、蒸腾作用常用的指标有、、。 2、完整的C3碳循环可分为、、个阶段。 3、植物呼吸过程中的氧化酶,除细胞色素氧化酶外,还有、、和()等酶。 4、细胞内需能反应越强,ATP/ADP比率越,愈有利于呼吸速率和、ATP的合成。 5、目前,大家公认的植物激素有五大类、、、、。 6、植物体内IAA的合成,可由经氧化脱氨,生成,或经脱羧生成,然后再经脱羧或氧化脱氨过程,形成,后者经作用,最终生成IAA。 7、培养基中,IAA/CTK的比例,决定愈伤组织的分化方向,比例高,形成,低则分化出。 8、1926年,日本科学家黑泽在研究时发现了。 9、起下列生理作用的植物激素为: a、促进抽苔开花; b、促进气孔关闭;

c、解除顶端优势; d、促进插条生根; 10、感受光周期刺激的器官是,感受春化刺激的器官是。 11、11、植物光周期现象与其地理起源有密切关系,植物多起源于高纬度地区;在中纬度地区植物多在春季开花,而多在秋季开花的是植物。 12、12、光敏素包括和两个组成部,有和两种类型。 13、13、引起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有、、、。 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主要有、、、。 14、14、组织培养的理论依据是,一般培养基成分包括五大类物质,即、、、和。 15、15、生长抑制剂主要作用于,生长延缓剂主要作用于,其中的作用可通过外施GA而恢复。 16、16、种子萌发过程中酶的来源有二:其一是通过,其二是通过。 三、选择题(10×1分=10分) 四、1、从分子结构看,细胞分裂素都是。 A、腺嘌呤的衍生物 B、四吡咯环衍生物 C、萜类物质 D、吲哚类化合物 2、C4途径CO2受体的是。 A、草酰乙酸 B、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C、磷酸甘油酸 D、核酮糖二磷酸 3、短日植物往北移时,开花期将。 A、提前 B、推迟 C、不开花 D、不变 4、干旱条件下,植物体内的含量显著增加。 A、天冬酰胺 B、谷氨酰胺 C、脯氨酸 D、丙氨酸 5、能提高植物抗性的激素是。 A、IAA B、GA C、ABA D、CTK 6、下列生理过程,无光敏素参与的是。 A、需光种子的萌发 B植物的光合作用 C、植物秋天落叶 D长日植物开花 7、大多数肉质果实的生长曲线呈。

生理学习题及答案(完整版)

细胞 一、名词解释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全身性体液调节局部性体液调节) 自身调节正反馈负反馈单纯扩散 易化扩散主动转运阈强度阈电位静息电位 动作电位局部兴奋极化去极化超极化 复极化兴奋-收缩耦联(不)完全强直收缩 二、问答题 1、试述细胞膜转运物质的主要形式。 2、试述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的概念及其产生的机制。 3、试述骨骼肌肌丝滑行的基本过程。 4、试述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的过程。 答案 一、名词解释 神经调节:是指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实现对机体各部的功能调节 体液调节:是指体内的一些细胞产生并分泌的化学物质(激素、生物活性物质、代谢产物)通过体液对机体功能的调节 通常将激素通过血液循环到全身各处发挥作用称为全身性体液调节;而组织、细胞产生的乳酸、组织胺等化学物质及代谢产物经过局部体液扩散所发挥的作用,称为局部体液调节 自身调节:是指某些组织、细胞自身也能对周围环境变化发生适应性的反应,这种反应并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因素的作用,而是组织、细

胞本身的生理特性 正反馈:是指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通过反馈联系到达控制部分后,促进或上调了控制部分的活动 负反馈:是指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通过反馈联系到达控制部分后,使控制部分的活动向其原活动相反的方向变化 单纯扩散:细胞内外液中的脂溶性的溶质分子,不耗能、顺浓度差直接跨膜转运,如:氧气、二氧化碳等脂溶性物质 易化扩散:体内有些物质虽不溶于脂质或在脂质中的溶解度很小,不能直接跨膜转运,但它们在胞膜结构中特殊蛋白质的协助下,也能从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扩散,这种转运形式称为易化扩散主动转运:细胞膜通过本身的某种耗能过程将某些小分子物质或离子逆浓度差或电位差进行的转运过程 阀强度:也称阀值,即在刺激作用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固定不变的条件下,能引起组织细胞兴奋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 阀电位:当膜电位去极化到某一临界值,膜上的钠通道突然大量开放,钠离子大量内流而产生动作电位,膜电位的这个临界值称为阀电位 静息电位:是指细胞在未受刺激时(静息状态下)存在于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动作电位:在原有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如果胞膜受到一个适当的刺激,其膜电位会发生一次迅速的、短暂的、可扩布性的电位波动,这种膜电位的波动称为动作电位 局部兴奋:当胞膜受到较弱刺激时,受刺激局部胞膜的少量钠离子通

地质学基础复习题

绪论一填空题 1 圈。 2 内部圈层。 3 4 5、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的速度发生急剧变化的面称为不连续面或界面或间断面 古登堡面、把地球的内部圈层分为地壳、地幔、内核和外核。 698.74%,称为造岩元素。 7 8、地球内部的密度、压力、温度随深度的增大而增高,但不均匀。 9 10、地球的年龄约为46 地质年代来表示地质事件的具体时间。 11 12、 先后关系。 13 14、地质学的研究方法,有野外观察、室内实验和综合分析等。 二、名词解释: 1、地质学 2、地壳 3、岩石圈 4、软流层 5、地质作用 6地质年代 7克拉克值 三、单选题

1、地质学研究的对象是 ( b) a、地壳b、岩石圈c、地幔d、地核 2、主要由8种元素组成,具有硅铝层和硅镁层双层结构的是 ( a) a、地壳b、岩石圈c、地幔 d、地核 3、地球最外部的圈层是 ( c) a、地壳b、岩石圈c、大气圈d、地球表层 4、直接构成地壳的主要成分是? a、元素b、矿物c、岩石d、矿石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b) a、硅b、氧c、铝d、铁 6、属于内力地质作用的是 (a) a、地震b、高山削平c、海底上升d、油田形成 四、双项选择 1把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的是 a、康拉德面 b、莫霍面 c、古登堡面 d、莱曼面 e、地表面 2、主要由8种元素组成,具有硅铝层和硅镁层双层结构的是 a、硅铝层 b、洋壳 c、陆壳 d、硅镁层 e、铁镁层 3、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a、构造作用 b、岩浆作用 c、风化作用 d、搬运作用 e、沉积作用 4、地球内部各个圈层之间的相互联系是 a、物质交流 b、内力作用 c、外力作用 d、能量传输 五、判断题 1、地球最外部的圈层是地壳(F) 2、矿物是尊称地壳的最基本单位(T) 3、地球是若干个相对状态而成分不同的物质是同心圈层所组成(F) 4、地表形态地貌始终处于不断的剧烈的运动变化中(F) 5、地球内部的密度、压力和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均匀的增加(F) 6、地质作用既有建设性又具有破坏性(T) 7、野外观察是直接观察自然界的地质现象(T) 8、绝对地质年代又称同位素地质年龄(T)

《植物学与植物生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植物学与植物生理学复习题 (课程代码 392379)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2小题) 1、组织 参考答案:是由来源相同,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相同或相似的细胞组成的细胞群。 2、同功器官 参考答案:器官外形相似、功能相同,但个体发育来源不同者,称为同功器官。 3、G蛋白 参考答案:G蛋白全称为GTP结合调节蛋白。此类蛋白由于其生理活性有赖于三磷酸鸟苷(GTP)的结合以及具有GTP水解酶的活性而得名。在受体接受胞间信号分子到产生胞内信号分子之间往往要进行信号转换,通常认为是通过G蛋白偶联起来,故G蛋白又被称为偶联蛋白或信号转换蛋白。 4、完全叶 参考答案:具有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的叶,叫完全叶。如棉花、桃、豌豆等植物的叶。 5、复叶 参考答案:每一叶柄上有两个以上的叶片叫做复叶。复叶的叶柄称为叶轴或总叶柄,叶轴上的叶称为小叶,小叶的叶柄称为小叶柄。由于叶片排列方式不同,复叶可分为羽状复叶、掌状复叶和单身复叶等类型。 6、变态 参考答案: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有些植物的器官在功能和形态结构方面发生了种种变化,并能遗传给后代,这种变异称为变态。 7、同源器官 参考答案:器官外形与功能都有差别,而个体发育来源相同者,称为同源器官。如茎刺和茎卷须,支持根和贮藏根。 8、同功器官 参考答案:凡外形相似、功能相同、但来源不同的变态器官,称为同功器官,如茎刺、茎卷须和叶卷须等。 9、苞叶和总苞 参考答案:生在花下面的变态叶,称为苞叶。苞片数多而聚生在花序外围的,称为

总苞。苞片和总苞有保护花芽或果实的作用。 10、定芽 参考答案:生在枝顶或叶腋内的芽。 11、心皮 参考答案:心皮是构成雌蕊的单位,是具生殖作用的变态叶。 12、完全花和不完全花 参考答案:由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雄蕊群和雌蕊群等五个部分组成的花称为完全花。如桃。缺少其1至3部分的花称为不完全花。 13、心皮 参考答案:心皮是构成雌蕊的单位,是具生殖作用的变态叶。 14、雄性不育 参考答案:植物由于内在生理、遗传的原因,在正常自然条件下,也会产生花药或花粉不能正常地发育、成为畸形或完全退化的情况,这一现象称为雄性不育。雄性不育科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花药退化,二是花药内无花粉,三是花粉败育。 15、花粉败育 参考答案:由于种种内在和外界因素的影响,有的植物散出的花粉没有经过正常的发育,起不到生殖的作用,这一现象称为花粉败育。 16、无融合生殖 参考答案:在正常情况下,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是经过卵细胞和精子的融合,以后发育成胚。但在有些植物,不经过精卵融合,直接发育成胚,这类现象称为无融合生殖。无融合生殖包括孤雌生殖、无配子生殖和无孢子生殖三种类型。 17、孤雌生殖 参考答案:胚囊中的卵细胞未经受精直接发育成胚的生殖现象。单倍体胚囊中的卵细胞,经孤雌生殖形成单倍体胚,但后代不育;二倍体胚囊中的卵细胞,经孤雌生殖形成二倍体胚,但后代可育。 18、单性结实 参考答案:不经过受精作用,子房就发育成果实,这种现象称单性结实。单性结实过程中,子房不经过传粉或其他任何刺激,便可形成无子果实,称为营养单性结实,如香蕉。若子房必须通过诱导作用才能形成无子果实,则称为诱导单性结实(或刺激单性结实),如以马铃薯的花粉刺激番茄的柱头可得到无籽果。 19、真果

生理学习题册及答案

绪论 一、A型选择题 1、人体生理学的任务是阐明() A.正常人体内物理变化的规律 B. 正常人体内化学变化的规律 C.正常人体内功能活动的规律 D.病理情况下人体内功能活动的规律 E.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2、内环境是指() A. 体液 B. 细胞外液 C.细胞内液 D.胃肠腔液 E.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3、人体功能调节中最重要的是() A. 全身体液调节 B. 局部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神经调节 E. 组织细胞的自身调节 4、机体内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 反射 B. 反应 C. 反馈 D. 适应 E. 前馈 5、在机体功能调节中,体液调节的特点是() A. 作用出现快 B. 作用部位准确 C.作用的持续时间长 D. 调节的敏感性高 E.调节幅度小 6、对机体功能活动和内环境稳态起重要调节作用的是() A. 神经调节 B. 负反馈调节 C. 正反馈调节 D. 组织细胞的自身调节 E. 体液调节 7、下列生理功能中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 A. 血液凝固 B. 排尿反射 C. 排便反射 D.减压反射 E. 分娩活动 8、迷走神经传出纤维的冲动可看作是() A. 反馈信息 B. 控制信息 C. 控制系统 D. 受控系统 E. 前馈信息 9、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从受控系统达到控制系统的信息称为() A. 控制系统 B. 反馈信息 C. 干扰信息 D. 参考信息 E. 偏差信息 10、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是() A. 神经调节 B. 体液调节 C. 自身调节 D. 反馈调节 E.神经-体液调节 二、B型选择题 A. 作用迅速、准确时间短 B. 作用缓慢、广泛、时间长 C. 作用效果不明显 D. 调节的范围较小 E. 无反馈作用 1、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2、体液调节的特点是() A. 细胞外液 B. 细胞内液 C. 组织液 D. 血浆 E. 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 3、体液是指() 4、内环境是指() A. 不断加强直至最大 B. 逐渐减弱直至最小 C. 向相反效应转化 D. 保持在恒定水平 E. 控制部分 5、负反馈是指反馈信息使控制系统的作用() 6、正反馈是指反馈信息使控制系统的作用() 7、前馈是指干扰信号通过体内感受器直接作用于()

地质学基础复习题

《地质学基础》思考与习题集 绪论 重要术语 地质学、地质作用、内力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 复习思考题: 1.地质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重点何在? 2.地质学研究的内容有哪些主要方面? 3.试述地质学研究的意义? 4.你怎样理解地质学的特色? 5.地质学研究的方法怎样? 第一章:地球的一般特征 重要术语 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大地热流、常温流、地热增温流、放射性热、增温率、增温级、地温梯度、地磁要素、纵波、横波、地壳、地幔、地核、软流圈、岩石圈、大洋地壳、大陆地壳、活动大陆边缘、稳定大陆边缘、科里奥利力、莫霍面、古登堡面复习思考题 1.外力作用的三大因素是什么?如何理解其作用和意义。 2.纵波、横波、表面波的特点怎样? 3.地球内部有哪几个主要层圈?其物质状态怎样? 4.洋壳与陆壳的差别何在? 5.解释:康拉德面、莫霍面、古登堡面。 6.海底地貌分为哪些单元?各单元的特征怎样?

7.大陆地形有哪些主要单元? 8.主动性大陆边缘和被动性大陆边缘有何不同? 9.由赤道至两极地磁三要素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10.说明地温梯度、地温级、地温率的区别? 11.地表最高点、最低点如何? 第二章:矿物 重要术语 放射性同位素、克拉克值、矿物、晶体、非晶体、晶面、同质多像、类质同像、矿物集合体、透明度、光泽、颜色、条痕、硬度、摩氏硬度计、解理、断口、硅氧四面体、硅酸盐矿物 复习思考题 1.组成地壳的主要元素有哪些? 2.解释:晶质矿物、非晶质矿物 3.解释:稳定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举例。 4.解释:类质同像、同质异像、举例。 5.解释:显晶质、隐晶质。 6.解释:解理与断口。 7.什么叫矿物晶体及集合体?有哪些常见的矿物集合体? 8.矿物的主要物理性质有哪些? 9.最重要的造岩矿物有哪几种?其化学成分的特点怎样? 10.掌握实验中学过的常见矿物的鉴定特征。

参考答案(植物生理学期末试卷-2011)

2010~2011学年度第2 学期 《植物生理学》参考答案 注意事项:1. 考生务必将自己姓名、学号、专业名称写在指定位置; 2. 密封线和装订线内不准答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二、填空题(10个空格,每空1分,共10分) (1)叶片(2)蔗糖(3)土壤干旱 (4)色氨酸(5)贝壳杉烯(或甲瓦龙酸) (6)甲硫氨酸(或蛋氨酸)(7)NADPH (8)极性运输(9)气孔蒸腾(10)角质蒸腾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四、名词解释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细胞全能性:是指每个生活的细胞中都包含有产生一个完整机体的全套基因(1分),在适宜的条件下,细胞具有形成一个新的个体的潜在能力(1分)。 2.花熟状态:是指植物营养生长到一定阶段时(1分),达到能够感受适宜的外界条件刺激而诱导成花的生理状态(1分)。 3.衰老:是指在正常的环境条件下,生物机体代谢活动减弱,生理机能衰退的过程(2分)。 4.乙烯的“三重反应”:乙烯具有的抑制茎的伸长生长(1分)、促进茎与根的增粗和使茎横向生长的三方面效应(1分)。 5.代谢源:指能够制造或输出同化物(1分)的组织、器官或部位(1分)。6.渗透调节:水分胁迫时,植物体内积累各种有机物质或无机物质,提高细胞液浓度,降低其渗透势(1分),以保持体内水分,适应多种逆境胁迫环境的现象(1分)。

7.生理酸性盐:植物对某一种盐的阳离子吸收大于对其阴离子的吸收,造成介质的pH下降,该种盐被称为生理酸性盐。(2分) 8.温周期现象:昼夜温度周期性变化对植物生长有利的现象(2分)。 9.末端氧化酶:指处于呼吸链一系列氧化还原反应最末端(1分)、能活化分子态氧的酶,如细胞色素氧化酶(1分)。 10.水分临界期:通常是指植物在生命周期中,对水分缺乏最敏感(1分)、最容易受害的时期(1分)。 五、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植物在不同区域间调种引种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以利于成功? 答:调种引种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①被引种植物品种的生理、收获器官的类型等特性(3分); ②原产地和引种地之间的条件差异(如纬度、光周期等)2分); 2.简述植物体内同化物分配的一般规律。 答:①按“源-库”单位进行分配(1分); ②优先分配生长中心(2分); ③就近供应(1分); ④同侧运输(1分)。 3.影响植物根系吸水的土壤条件有哪些?基本的表现形式怎样? 答:①土壤的水分状况。土壤水分不足时,根系吸水减少,植物容易出现萎蔫;而雨水过多时,土壤通气不良,根系生长缓慢(1分)。 ②土壤温度: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根系吸水。低温使溶液和原生质粘性增加,流动性减弱,根系吸水能力下降;高温加速根系衰老,酶蛋白变性失活(2分)。 ③土壤通气状况:通气良好,CO2不易积累,有利于根系生长,促进吸水(1分)。 ④土壤溶液浓度:土壤溶液浓度决定土壤水势,若溶液浓度过高,土壤水势下降,容易导致根系吸水减弱,甚至反渗失水(1分)。 4.为什么C4植物的光呼吸速率普遍低于C3植物? 答:①C4植物比C3植物对CO2的亲和性高(1分); ②C4植物的CO2补偿点低于C3植物,可以利用低浓度CO2,而C3植物则不能(2分); ④C4植物与光呼吸相关的酶集中在维管束鞘细胞中,叶肉细胞中则具备对CO2高亲和性的PEP羧化酶,因存在“花环式”结构,可以结合维管束鞘细胞在光呼吸中渗漏出来的CO2,叶肉细胞起到“CO2泵”的作用(2分)。

生理学试题及答案大全

生理学(本科) 试 题 ( 专业(类) 日 午考)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X20) 1、 从物质转运的角度看腺细胞分泌酶的方式是属于( ) A 、通道转运 B 、载体转运 C 、出胞作用 D 、入胞作用 2、维持机体内环境的最重要的调节是( ) A 、神经调节 B 、体液调节 C 、负反馈 D 、正反馈 3、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是由于缺乏( ) A 、蛋白质 B 、铁 C 、 维生素B12 和叶酸 D 、促红细胞生成素 4、下列细胞中吞噬能力最强的是( ) A 、单核巨噬细胞 B 、中性粒细胞 C 、淋巴细胞 D 、噬酸性粒细胞 5、第一心音的强弱主要反映( ) A 、心缩力和房室瓣的功能 B 、主动脉血压 C 、肺动脉血压 D 、心室内压 6、产生呼吸节律的基本中枢位于( ) A 、脊髓 B 、延髓 C 、脑桥 D 、人脑皮层 7、决定气体交换方向的主要因素是( ) A 、气体分压差 B 、气体分子量 C 、气体溶解度 D 、呼吸膜的厚度 8、影响气道阻力的因素主要是( ) A 、气道长度 B 、气道口径 C 、气体流量 D 、气体密度 9、糖尿病人多尿的原因是( ) A 、饮水多产生水利尿 B 、肾小管溶质浓度增加产生渗透性利尿 C 、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D 、肾小球血浆流量增加 10、能够使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通透性增加的激素是( ) A 、肾上腺素 B 、去甲肾上腺 C 、抗利尿激素 D 、血管紧张表 11、引起蛋白尿的原因是( ) A 、滤过面积增大 B 、滤过膜的通透性增大 C 、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 D 、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 12、催产素的主要作用是( ) A 、促进催乳素的分泌 B 、促进哺乳期乳腺分泌大量乳汁 C 、促进非孕子宫收缩 D 、促进妊娠子宫剧烈收缩,有利于分娩 13、锥体系的主要功能是( ) A 、维持身体平衡 B 、调节肌紧张 C 、协调随意运动 D 、发出随意运动 14、排卵发生的时间是( ) A 、月经周末 B 、分泌末期 C 、增殖期末 D 、月经期前 15、参与应激反应的系统是( ) A 、特异性投射系统 B 、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C 、交感——肾上腺质系统 D 、迷走——胰岛素系统 16、肾血流量能自身调节的血压范围是( ) A 、50~100MG B 、50~150MG C 、80~180MG D 、100~180MG 17、牵涉痛的临床意义是( ) A 、判断病因 B 、判断预后 C 、了解内脏痛的性质 D 、协助内脏疾病早期诊断 18、氧离曲线右移的原因( ) A 、体温下降 B 、血液中氢离子浓度下降 C 、血液中的CO2分压下降 D 、血浆的PH 值下降 19、特异性投射系统的特点是( ) A 、弥散的投射到大脑皮层广泛区域 B 、点对点的投射到大脑皮层特定区域 C 、其主要功能是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 D 、对催眠麻醉药敏感 20、排卵发生的时间是( ) A 、月经期末 B 、分泌末期 C 、增殖期末 D 、月经期前 二、填空题(每空1分X30) 1、人体的呼吸过程由( ),( )和( )三个 环节组成。 2、M 受体的阻断剂是( ),N 受体的阻断剂是( ), A 受体的阻断剂是( )。 3、启动内源性凝血的因子是( ),启动外源性凝血的因子是( ) 4、心电图的P 波反映( )的去极化过程,QRS 波反映( ) 的去极化过程; 5、在极化状态时,细胞膜内带( )电荷,膜外带( )电荷 6、神经调节的方式是( ),其完整的结构基础是( ) 7、降压反射属于( )反馈调节,其生理意义是( ) 8、大动脉壁弹性降低时,血压的变化是收缩压( ),舒张压( ) 9、按激素的化学结构差异,可将其分为( )和( )两类; 10、心力衰竭时,毛细血管血压( ),组织液生成量( ); 11、交感神经兴奋时,心室射血量( ),外周阻力( ); 12、细胞受到( )刺激后,必须首先去极化达到( )水平,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装订线外不要写姓名、学号、工作单位,违者试卷作0分处理

地质学基础(高起专) 地质大学期末开卷考试题库及答案

地质学基础(高起专) 单选题 1. 幔核界面-古登堡面位于地下约_____深度。(6分) (A) 670km处(B) 1000km处(C) 2900km处(D) 5157km处参考答案:C 2. 下列不属于地球的外部圈层的是_____。(6分) (A) 大气圈(B) 水圈(C) 岩石圈(D) 生物圈参考答案:C 3. 矿物的_____是矿物表面对可见光的反射能力。(6分) (A) 颜色(B) 条痕(C) 透明度(D) 光泽参考答案:D 4. 下列岩石中,属于沉积岩的是_____。(6分) (A) 花岗岩(B) 安山岩(C) 石灰岩(D) 大理岩参考答案:C 5. 在大陆表层由风化残积物组成的一个不连续的薄壳,称为_____。(6分) (A) 残积物(B) 坡积物(C) 土壤(D) 风化壳参考答案:D 6. 下列风化作用类型中,属于物理风化作用的是_____。(6分) (A) 溶解作用(B) 氧化作用(C) 冰劈作用(D) 水解作用参考答案:C 多选题 7. 下列属于内力地质作用的是_____。(6分) (A) 岩浆作用(B) 构造运动(C) 风化作用(D) 变质作用参考答案:A,B,D 8. 下列属于矿物的光学性质的是_____。(6分) (A) 颜色(B) 条痕(C) 透明度(D) 解理参考答案:A,B,C 9. 下列选项中,属于化学风化作用的是_____。(6分) (A) 溶解作用(B) 盐类的结晶与潮解(C) 碳酸化作用(D) 氧化作用参考答案:A,C,D 10. 按照形成岩石的地质成因,可将岩石分为三大类,分别是_____。(6分) (A) 岩浆岩(B) 沉积岩(C) 侵入岩(D) 变质岩参考答案:A,B,D 11. 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有_____。(5分) (A) 构造运动(B) 地形(C) 岩石特征(D) 气候条件参考答案:B,C,D 判断题 12. 在莫霍面与古登堡面之间地球内部圈层是否属于岩石圈部分?(5分)参考答案:错误 13. 地质作用的能量来源于地球以外的外能和地球内部的内能。其中,内能是否包括重力能、热能、太阳辐射能、结晶与化学能等?(5分)参考答案:错误 14. 解理是否指矿物受力后沿着一定方向裂开的能力?(5分)参考答案:正确 15. 由于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的共同作用,使岩石与外界接触的棱角部分逐步风化直至消失,最后变成球形或椭球形,这种现象是否称为差异风化?(5分)参考答案:错误 填空题16. 地球的内部圈层从地表向下,分为地壳、地幔、地 核,其分界面分别称为莫霍面和古登堡面。(5分) 17. 矿物的透明度是指矿物允许可见光透过的程度,按照透明程度由高到低可分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5分) 18. 风化壳具有垂直分带性,自上到下大致可分为四层,分别为土壤层、残积层、半风化岩石及基岩。(5分) 单选题 1. 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不断地对谷底和谷坡进行冲蚀破坏,这个过程称为_____。(5分) (A) 剥蚀作用(B) 下蚀作用(C) 侧蚀作用(D) 侵蚀作用参考答案:D 2. 由于河流的下蚀作用,河谷、瀑布具有向上游迁移并逐渐消失的规律,这一现象称为_____。(5分) (A) 向源侵蚀(B) 袭夺现象(C) 截弯曲直现象(D) 牛轭湖参考答案:A 3. 冰川对地面的破坏作用称为_____。(5分) (A) 侵蚀作用(B) 刨蚀作用(C) 溶蚀作用(D) 潜蚀作用参考答案:B 4. 下列不属于冰蚀地貌的是_____。(5分) (A) 冰斗(B) 冰蚀谷(C) 冲沟(D) 羊背石参考答案:C 5. 根据海水运动产生原因及特点,海水运动形式分为若干基本类型,下列不属于海水运动形式的是_____。(5分) (A) 波浪(B) 潮汐(C) 洋流(D) 环流参考答案:D 6. 在海进沉积序列中,在纵向剖面上表现为_____。(5分) (A) 沉积物粒度下粗上细(B) 沉积物粒度较粗(C) 沉积物粒度下细上粗(D) 沉积物粒度较细参考答案:A 多选题 7. 根据流水在地面流动的特点,将地面流水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分别是_____。(5分) (A) 波流(B) 浊流(C) 洪流(D) 河流参考答案:A,C,D 8. 河流的冲积物的主要特征包括_____。(5分) (A) 良好的分选性(B) 较高的磨圆度(C) 清晰地层理(D) 较差的磨圆度参考答案:A,B,C 9. 地下水的沉积作用包括_____。(5分) (A) 机械沉积作用(B) 化学沉积作用(C) 生物沉积作用(D) 石化作用参考答案:A,B,D 10. 按照冰川的形态特征、规模和所处地形的条件,可将其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分别是_____。(5分) (A) 大陆冰川(B) 山谷冰川(C) 山麓冰川(D) 山岳冰川参考答案:A,D 11. 根据海水运动和滨海区的地势特点,将滨海区分为三个带,分别为_____。(5分) (A) 外滨带(B) 前滨带(C) 中滨带(D) 后滨带参考答案:A,B,D 判断题 12. 河流在从高处向低处流动的过程中,不断地对谷底和谷坡进行磨蚀破坏,这个过程是否称为河流的冲蚀作用?(5分)参考答案:错误

生理学设计性实验

不同pH值对牛蛙离体心脏收缩活动的影响 2008231144 赖泽红生科一班 摘要:本实验主要是采用斯氏蛙心插管法,在保持灌流液高度恒定的情况下,分别以不同pH值的溶液对牛蛙离体心脏进行灌流,经张力换能器、RM6240D型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与处理系统记录心肌的活动过程,探讨不同pH对离体心脏活动的影响,以揭示酸碱度与心脏收缩活动的关系。 关键词:pH值;离体心脏;收缩活动 生理状态下,血液pH值保持在7.35—7.45,这是保证细胞惊醒正常代谢和机能活动的基本条件。在生命活动的过程中,体内不断生成酸性或碱性产物,机体通过多方面的调解活动,使血液pH值保持在正常范围内。然而,一旦机体酸碱调节失衡,会导致体内酸中毒或碱中毒,对机体造成影响。心脏直接与血液接触,心肌细胞的收缩活动容易受血液pH值的影响。本实验通过用不同PH值的灌流液灌流牛蛙离体心脏,观察其对心脏某些功能的影响,以揭示酸碱度与心脏收缩活动的关系,用离体牛蛙心脏,排除了在体时的神经体液干扰,故实验结果更为可靠。 一、实验材料: 1、实验仪器:RM6240D型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张力换能器、pH酸度计。 2、常用器械:蛙板或蜡盘,蛙心夹、蛙心套管,滴管,培养皿或小烧杯,玻璃板、容量瓶,移液管、量筒、污物缸,纱布,棉线,

常用手术器械。 3、药品:任氏液, HCL溶液,NaOH溶液。 4、实验动物:牛蛙2-4只(雌雄不限)。 二、实验步骤与方法 1、药品配制 (1)任氏液配制 母液及容量成分 NaCl、 KCl 、CaCl2 、NaH2PO4 、NaHCO3 、葡萄糖、蒸馏水,注: 表内各成分除葡萄糖以 g 为单位外,均以 ml 为单位. 任氏液的配制方法:一般先将各成分分别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母液,而后按所要的容量混合。需要注意的是:CaCl2 应在其他母液混合并加入蒸馏水后,再边搅拌边加入,以防钙盐生成。另外,葡萄糖应在用前临时加入,否则不宜久置。两栖类的为PH6.5-7.0 (2)不同PH浓度的任氏液配制。 不同PH值灌流液的配制。首先,校整酸度计。先将酸度计“PH-mv”开关拨到位置。打开电源开关,指示灯亮,预热30分钟。取下放蒸馏水的小烧杯,并用滤纸轻轻地吸去玻璃电极上多余水珠,在小烧杯内放入选择好的已知的PH值准确的缓冲溶液。将电极浸入。根据标准缓冲液的PH,将量程开关拧到 0~7 或 7~14 处。调节控温钮指示的温度与室温相同,调节零点,使指针在PH为7.0处。轻轻按下或稍许转动读数开关使开关卡住。调节定位旋钮,使指针恰好指在标准缓冲溶液的PH值处。放开读数开关,重复操作,直到数

最新植物生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植物生理学 一、名词解释 1、水势:每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差。 2、自由水:距离胶粒较远而可以自由流动的水分。 3、束缚水:靠近胶粒而被胶粒吸附束缚不易自由流动的水分。 4、蒸腾作用:是指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植物体的表面从体内散失到大气的过程。 5、蒸腾速率: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单位叶面积蒸腾的水量。 6、小孔扩散规律:当水分子从大面积上蒸发时,其蒸发速率与蒸发面积成正比。但通过气孔表面扩 散的速率,不与小孔的面积成正比,而与小孔的周长成正比。 7、必需元素: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元素. 8、单盐毒害:任何植物,假若培养在某一单盐溶液中,不久即呈现不正常状态,最后死亡。 9、平衡溶液:植物只有在含有适当比例的多种盐的溶液中才能正常生长发育,这种溶液叫平衡溶 液。 10、生理酸性盐:植物对各种矿质元素的吸收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若供给( NH4 ) 2SO4,植物对其阳离子的吸收大于阴离子,在吸收NH4的同时,根细胞会向外释放氢离子,使PH 下降。 11、生理碱性盐:供给NANO3时,植物吸收,NO3-而环境中会积累,NA+,同时也会积累OH- 或HCO3-,从而使介质PH升高。 12、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吸收太阳光能,同化CO2和H2O,合成有机化合物质,并释放O2的过程。 13、光合磷酸化:叶绿体利用光能将无机磷酸和ADP合成ATP的过程。 14、光补偿点:随着光强的增加光合速率相应提高,当达到某一光强时,叶片的光合速率等 于呼吸速率,即CO2吸收量等于CO2释放量,表现光合速率为0。 15、co2补偿点:随着CO2的浓度增加,当光合作用吸收的CO2与呼吸释放的CO2相等时环境中的CO2浓度。 16、光能利用率: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有机物中所含的能量 ,与这块土地所接受的太阳能的比 17、集流运输速率:是指单位截面积筛分子在单位时间内运输物质的量,常用g/(m2.h)或g/(mm2.s)表示。 18、代谢源与代谢库:是产生和提供同化物的器官或组织;是消耗或积累同化物的器官和组织。 19、呼吸作用:是指一切生活在细胞内的有机物,在一系列酶的参与下,逐步氧化分解为简 单物质,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20:、有氧呼吸:是指生活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把某些有机物质彻底氧化分解,放出二氧化碳并形成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21、呼吸速率:每消耗1G葡萄糖可合成的生物大分子的克数。 22、呼吸商:植物组织在一定时间内,放出CO2的量与吸收O2的量的比率。 23、EMP途径:细胞质基质中的已糖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步骤分解成丙酮酸的过程。 24、抗氰呼吸:在氰化物质存在下,某些植物呼吸不受抑制,所以把这种呼吸称为。 25、氧化磷酸化:在生物氧化中,电子经过线粒体电子传递链传递到氧,伴随ATP合酶催化,使ADP和磷酸合成ATP的过程。 26、呼吸跃变:当果实成熟到一定程度时,呼吸速率首先是降低,然后突然升高,然后又降低的现象。

生理学考试试题库及答案详解

生理学考试试题库及答案详解 一、名词解释 1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它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神经调节通过神经系统完成的调节即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通过神经元的联系对机体各部分的调节 3体液调节通过体液中的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细胞的代谢产物完成的调节包括全身性体液调节和局部性体液调节 4反馈由受控部分将信息传回到控制部分的过程 5负反馈反馈信息使控制系统的作用向相反效应转化 6正反馈反馈信息使控制系统的作用不断加强直到发挥最大效应 二、填空题 1观察马拉松赛跑时心脏活动和呼吸的变化属整体水平研究2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作出有规律的反应称反射3激素或代谢产物对器官功能进行调节这种方式称体液调节 4生理学的动物实验方法可分为急性动物实验和慢性动物实验5生理功能的自动控制方式为反馈它可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6体内在进行功能调节时使控制部分发放信息加强此称正反馈7维持稳态的重要途径是负反馈反馈调节 8体液调节是通过体液中化学物质完成的 三、判断题

1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主要有新陈代谢兴奋性等√ 2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将使反射消失√ 3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都是种族所共有的生来就具备的反射活动√ 4自身调节需要神经中枢参与完成× 5在取消了器官的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后将丧失调节能力×6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将使反应消失× 四、各项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 1 关于反射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D A是机体在神经中枢参与下发生的反应 B可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两种 C机体通过反射对外界环境变化作出适应性反应 D没有大脑就不能发生反射 2 以下哪项不属于反射弧的环节 A A突触 B中枢 C效应器 D外周神经 3 躯体运动神经属于 C A传入神经 B中枢 C传出神经 D效应器 4 关于体液调节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A A体液调节不受神经系统的控制 B通过化学物质来实现

植物生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高起本

《植物生理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 1、植物体内水分通常以和二种状态存在,其中 水比例越高植物抗逆性越强。 2、植物矿质元素中,调节保卫细胞渗透势而调控气孔开启的主要是, 参与IAA生物合成的是,作为质蓝素(PC)组分参与光合电子传递的是。 3、C 4植物的光饱和点比C 3 植物;C 4 植物的CO 2 补偿点一般比C 3 植 物,而其CO 2饱和点比C 3 植物;C 4 植物的表观量子效率 一般比C 3 植物。 4、植物激素中,促进生根的是,促进侧芽分化的是, 被称为“成熟激素”的是。 5、植物抗盐的御盐性机制主要有三种方式,分别是、 和。 6、根系主动吸水的动力是,根系被动吸水的动力 是。植物水分向上长距离运输的途径是区。 7、植物必需元素中,缺乏后首先表现生长点坏死的是,缺乏后影响花粉 发育表现“花而不实”的是,缺乏后影响生长素合成并导致“果树小叶病”的是。 8、植物的光合电子传递进行的场所在膜。光合电子传递的最初电子供 体是, 最终的电子受体是。光合磷酸化的动力是。 9、植物激素中,打破休眠促进萌发的是,促进休眠抑制萌发的 是,具有“三重反应”的是。 10、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有、 和等。 二、选择题 1、植物细胞具有、而动物细胞没有的是()。 A.内质网 B.核糖体 C.大液泡 D.溶

酶体 2、下列几组元素中,缺乏后症状都首先表现在上部嫩叶上的是()。 A. N、P、Mg B. K、Cl、Cu C. Na、Mg、Mo D. Ca、Fe、Mn 3、不同光合电子传递方式中,能生成NADH的是()。 A. 环式 B. 非环式 C. 假环式 D. 都可以生成 4、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植物次生代谢物的是()。 A. 青蒿素 B. 花色素苷 C. 甲硫氨酸 D. 生物碱 5、根系干旱产生的向上运输的促进气孔关闭的化学信号是()。 A. K+ B. IAA C. GA D. ABA 6、有利于维持植物顶端优势的条件是()。 A. 提高CTK B. 提高IAA C. 提高GA D. 提高CTK/IAA 7、对促进需光种子萌发最有效的光是()。 A. 蓝光 B. 红光 C. 远红光 D. 绿光 8、延缓植物衰老的机制不包括()。 A. ROS增加 B. CTK增加 C. SOD活性提高 D. 抑制ET合成 9、植物细胞内具有双层外膜的亚细胞结构是()。 A. 微体 B. 叶绿体 C. 核糖体 D. 溶酶体 10、下列几组元素中,缺乏后症状都首先表现在下部老叶上的是()。 A. Si、K、Zn B. P、Mo、Cu C. Ca、Fe、Mn D. N、K、Mg 11、光合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生成的同化力是()。 A. ADP+NADP+ B. ATP+NADPH C. GTP+NADH D. ATP+NADH 12、下列物质中,属于植物次生代谢物的是()。 A. 紫杉醇 B. 丙酮酸 C. 甲硫氨酸 D.

最新最新生理学习题(带答案)8

一.单项选择题 1.在肾功能中,生理意义最大的是:() A.排泄终产物 B.调节水盐代谢 C.维持酸碱平衡 D.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 2.肾小球滤过率是指:() A.每分钟通过肾小球的血浆流量 B.两肾每分钟生成的原尿量 C.一侧肾每分钟生成的原尿量 D.每分钟通过肾的血浆流量 3.原尿实际上是:() A.不含蛋白质的血浆 B.不含红细胞的血浆 C.血浆 D.不含纤维蛋白原的血浆 4.终尿主要决定于:() A.有效滤过压 B.近端小管与髓袢降支对水的冲吸收 C.远端小管对水的重吸收 D.远端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5.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动力是:() 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B.血浆胶体渗透压和囊内压 C.血浆胶体渗透压 D.有效滤过压 6.重吸收量最大的部位是:() A.近端小管 B.髓袢降支细段 C.远端小管 D.集合管 7.下列情况可出现蛋白尿的是:() A.滤过膜通透性增大 B.滤过膜面积增大 C.大分子蛋白含量增加 D.有效滤过压增大 8.能使尿量增大一倍的情况是:() A.肾小球滤过率增大1% B.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率减少1% C.肾小管分泌量增加50% D.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率减少100%

9.渗透性利尿的原因是:() A.血浆渗透压升高 B.肾小官溶质浓度升高 C.肾小球滤过率增高 D.肾小管晶体渗透压降低 10.大量饮清水后引起尿多的原因是:() A.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 B.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C.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 D.肾小管液晶体渗透压升高 11.能增加抗利尿激素分泌的原因是:() A.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B.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 C.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 D.肾小管液晶体渗透压升高 12.能减少抗利尿激素分泌的原因是:() A.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B.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 C.血浆晶体渗透压下降 D.肾小管液晶体渗透压升高.

地质学基础章节题库

绪论 一填空题 1、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一门自然科学。目前,由于科学技术的限制,地质学主要研究地球的岩石圈。 2、地球是由若干不同状态和成分的物质呈同心圈层所组成的。以地表为界,可以分为外部圈层和内部圈层。 3、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4、我们主要把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的急剧变化作为划分地球的内部圈层的主要依据。 5、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的速度发生急剧变化的面称为不连续面或界面或间断面。其中莫霍面、古登堡面、把地球的内部圈层分为地壳、地幔、内核和外核。 、地壳元素中的氧、硅、铝、钙、钠、钾、镁等八种元素含量最高,占地壳总量的98.74%,称为造岩元素。 、地壳由一个不连续面康拉德面分为硅铝层或花岗岩质层和硅镁层或玄武岩质层上下两层。 8 9、地球内部的三个基本圈层是薄的,铝镁硅酸盐地壳,铁镁硅酸盐地幔和铁镍为主的地核。 10、地球的年龄约为46亿年,地质学上采用相对地质年代来表示地质事件的发生先后顺序,绝对地质年代来表示地质事件的具体时间。 11、根据地之作用的能量来源,地质作用分为内力地质作用(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两大类。 12、相对低质年代是根据地质时期中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和古生物阶段来确定地质事件发生的相对先后关系。 13、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具有时间、地区之间的差异性和多解性等特点。 14、地质学的研究方法,有野外观察、室内实验和综合分析等。 二、名词解释: 1、地质学 2、地壳 3、岩石圈 4、软流层 5、地质作用 6地质年代 7克拉克值 三、单选题 1、地质学研究的对象是 ( b) a、地壳b、岩石圈c、地幔d、地核 2、主要由8种元素组成,具有硅铝层和硅镁层双层结构的是 ( a) a、地壳b、岩石圈c、地幔 d、地核 3、地球最外部的圈层是 ( c) a、地壳b、岩石圈c、大气圈d、地球表层 4、直接构成地壳的主要成分是? a、元素b、矿物c、岩石d、矿石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b) a、硅b、氧c、铝d、铁 6、属于内力地质作用的是 (a) a、地震b、高山削平c、海底上升d、油田形成 四、双项选择 1把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的是 a、康拉德面 b、莫霍面 c、古登堡面 d、莱曼面 e、地表面 2、主要由8种元素组成,具有硅铝层和硅镁层双层结构的是 a、硅铝层 b、洋壳 c、陆壳 d、硅镁层 e、铁镁层 3、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a、构造作用 b、岩浆作用 c、风化作用 d、搬运作用 e、沉积作用 4、地球内部各个圈层之间的相互联系是 a、物质交流 b、内力作用 c、外力作用 d、能量传输 五、判断题 1、地球最外部的圈层是地壳(F) 2、矿物是尊称地壳的最基本单位(T) 3、地球是若干个相对状态而成分不同的物质是同心圈层所组成(F) 4、地表形态地貌始终处于不断的剧烈的运动变化中(F) 5、地球内部的密度、压力和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均匀的增加(F)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