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省临沭县青云镇中心中学2021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山东省临沭县青云镇中心中学2021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山东省临沭县青云镇中心中学2021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山东省临沭县青云镇中心中学2021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山东省临沭县青云镇中心中学【最新】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

月考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天然气燃烧B.汽油挥发C.瓷碗破碎D.雪糕熔化

2.下列仪器中,可以加热但不能直接加热的是()

A.量筒B.试管C.烧杯D.蒸发皿

3.托盘天平调零后,在右盘衬纸上放置氧化铜粉末,左盘衬纸上放置1个10 g砝码,游码标尺示数如下,此时天平平衡。则被称量的氧化铜质量为

A.12.7g B.10.0g C.7.3 g D.7.7 g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5.要将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的O2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的是

A.木炭B.硫磺C.红磷D.铁丝

6.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有如下步骤: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从水槽中取出导管;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装置。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⑤⑦③②①④⑥B.①⑦③②⑤④⑥C.⑦②③①④⑤⑥

D.⑦③①②④⑥⑤

7.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是

A.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B.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氮气

C.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氢气D.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水蒸气

8.小明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含二氧化碳,

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猜想或假设B.提出问题C.设计实验D.结论

9.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B.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C.一切原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D.原子核内质子数必等于核外电子数

10.甲、乙、丙三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氧气、空气、氮气中的一种,用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瓶中,依次观察到火焰熄灭、继续燃烧、火更旺的是()

A.氮气、空气、氧气

B.空气、氮气、氧气

C.氮气、氧气、空气

D.氧气、氮气、空气

11.一氧化氮是汽车尾气中的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

略小,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

........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在实验室中,收集一氧化氮时可选用的收集方法是()

A.排水法

B.向上排空气法

C.向下排空气法

D.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二、填空题

12.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①一滴水大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__________②墙内开花墙外香______________ ③注射器内的气体很容易被压缩__________________④食物腐烂_________________ 三、推断题

13.小红对暗紫色粉末A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①、②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化学符号(化学式)表示③、④反应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黑色粉末C在②和③反应中的作用都是___________作用.

四、科学探究题

14.学习了MnO2对过氧化氢分解有催化作用的知识后,某同学想:CuO能否起到类似MnO2的催化剂作用呢?于是进行了以下探究

(1)(猜想)Ⅰ、CuO不是催化剂、也不参与反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Ⅱ、CuO参与反应产生O2,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Ⅲ、CuO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用天平称量0.2g CuO,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填写下表:

(3)步骤④⑤⑥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⑦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实验题

15.现有以下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⑤的名称是_________;取用粉末状固体必须用到的仪器是_____(填序号)。

(2)如果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仪器___________(填序号);

收集氧气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用过氧化氢溶液分解来制取氧气,发生装置最好选用仪器____________(填序号)。

(4)比较(2)和(3)两种制取氧气的方法,最好选用方法(3)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室里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时,待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应待_______________时,再收集。实验结束时应先把导管_________,后熄灭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解析】A.天然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B.汽油挥发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C.瓷碗破碎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D.雪糕熔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 错误;故答案为A。

2.C

【解析】A.量筒用于度量液体的体积,不能加热,故A错误;B.试管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故B错误;C.烧杯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加热时应放在石棉网上,使受热均匀,故C正确;D.蒸发皿用于溶液蒸发或浓缩,能直接加热,故D错误;故答案为C。

3.C

【解析】试题分析:托盘天平使用原则为“左物右码”物质的质量等于砝码+游码的质量,题中物质和砝码放置颠倒,故被称量的氧化铜的质量为10g-2.7g=7.3g故答案选择C

考点:托盘天平的使用

4.D

【解析】A.加热试管内液体时,试管内的液体不可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并且与桌面成45°角,手不能按在试管夹的短柄上,故A错误;B.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故B错误;C.给液体加热时,应用试管夹夹住试管,不能用手直接拿,故C错误;D.用胶头滴管取用少量液体药品时,滴管要悬空垂直滴加,滴管不可伸入试管内部或接触试管壁,故D正确;答案为D。

5.C

【解析】

A、木炭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B、硫磺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硫气体.

C、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且生成物是固体.

D、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故选C.

6.C

根据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操作步骤:连→查→装→定→点→收→移→熄,可知操作顺序正确的是⑦②③①④⑤⑥。

故选C。

7.A

【详解】

A、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化石燃料大量使用,工厂排放的废气、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大量有害气体,其中主要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对空气造成了污染,选项A 正确;

B、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氮气中,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不是污染物,选项B不正确;

C、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氢气中氢气不是污染物,选项C不正确;

D、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水蒸气中水蒸气不是污染物,选项D不正确。故选A。

8.C

【解析】

“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气体”这是在设计用澄清的石灰水来验

证是否是二氧化碳,因此不属于做出假设、做出结论、提出问题的环节,而属于设计实验,故答案为C。

9.D

【解析】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但在其他变化(核反应)中可以再分,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所以A不对。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氧气、氨气、二氧化碳等,有的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如铜、铝、汞等,所以B不对。绝大多数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但是氢原子的原子核内没有中子,所以C不对。原子呈电中性决定了质子数必须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D对。

10.A

【详解】

氧气能支持燃烧,氮气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甲、乙、丙三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氧气、空气、氮气中的一种,用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瓶中,依次观察到火焰熄灭、继续燃烧、火更旺,则甲、乙、丙三个集气瓶中的气体分别是氮气、空气、氧气。故选A。

【详解】

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气体,一氧化碳密度比空气略小,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不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所以收集一氧化氮时只能选用排水法收集;故选:A。

12.分子很小分子不断运动分子间有间隔分子种类发生变化

【解析】

①一滴水里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体积、质量很小;

②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③注射器内的气体很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④食物腐烂,发生的是化学变化,说明分子种类发生变化。

13.

催化

【解析】

无色气体D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且暗紫色A能够分解产生三种物质,其中的黑色粉末C能够和白色固体F、无色液体G制成无色气体D,高锰酸钾分解产生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产生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产生氧气,因此A是高锰酸钾,B是锰酸钾,C是二氧化锰,D是氧气,F是氯酸钾,G是过氧化氢;D能够和铁反应产生黑色固体E,因此E是四氧化三铁,因此:

(1)反应①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反应②的文字表达式为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2)反应③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产生水和氧气,用化学式表示反应③的表达式为H2O2H2O+O2,反应④为铁在氧化中燃烧,其反应的表达式为Fe+O2Fe3O4;(3)黑色粉末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及氯酸钾的分解过程中都是催化剂,起到催化作用。14.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CuO质量仍为0.2g 有气泡放出,带火星木条复燃证明氧化铜质量不变证明氧化铜的化学性质不变

【解析】

Ⅲ.催化剂的特点是“一变,两不变”,即反应速率变,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1)催化剂的特点是“一变,两不变”,反应前后其质量不变,所以步骤⑥结果氧化铜的质量仍为0.2g;催化剂的特点是“一变,两不变”,其中反应速率改变,这里是加快,所以步骤⑦现象是溶液中有气泡放出,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利用步骤④⑤⑥达到证明氧化铜质量不变的目的;

(4)步骤⑦的目的是证明氧化铜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

15.试管①⑦向上排空气法排水法④⑤⑥安全、节能、环保,简便刚开始排出的是空气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拿出水槽酒精灯防止水槽

中的水倒流进试管使试管破裂

【解析】

(1)根据常识可知仪器⑤的名称是试管;取用粉末状固体必须用到的仪器是药匙①;

(2)如果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其反应物的状态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所以

应该选择“固固加热型”,所以反应装置应选仪器⑦;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所以收集氧气的方法有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

(3)如果用过氧化氢溶液分解来制取氧气,其反应物的状态是液体,同时需要加入催化剂二

氧化锰固体,反应不需要加热,所以应选择“固液不加热型”,故反应装置最好选用仪器④⑤⑥;其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水+氧气;

(4)比较(2)和(3)两种制取氧气的方法,最好选用方法(3)的原因是不需要加热,比较节能,另外也相对安全、环保;

(5)实验室里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时,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其原因是反应装置中的空气没排净,造成收集的氧气不纯.要等气泡连续且均匀的放出时再开始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应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如果顺序颠倒会使水倒流入热试管炸裂试管。

点睛: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及其依据,还有氧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有时还需弄清图示信息等等;然后,结合实验、问题情景信息,细致地分析题意和实验图等,并根据气体的制取原理来组装、选配、判断或者选择气体的发生装置;再根据气体的溶解性、密度及其是否与水或者空气发生反应等来判断、选用收集装置;或者评价、改良某一装置等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给出的装置来推断气体的制取原理、气体的性质、仪器的名称、其中的错误以及实验注意事项等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