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过秦论优秀教案

过秦论优秀教案

过秦论优秀教案
过秦论优秀教案

过秦论

贾谊

教学目的

1、了解课文涉及的古代思想政治观点:贾谊的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观点,这种观点同西汉初期提倡“与民休息”政策的关系,了解主张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及其历史局限。

2、掌握课文中常用实词、虚词和一些特殊句式的知识。

3、了解贾谊的政治主张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4、教育学生不应只着眼于秦之兴衰,而应学习作者把研究历史与指导现实相结合的可贵精神,从而明白“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意义,达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目的。

教学重点

1.了解秦王朝兴亡过程,分析导致其迅速灭亡的原因。

2.学习课文先叙史实后分析归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线”(时间的纵线)“点”(某一时间段的铺陈拓展)结合的安排结构的方法。

3识辨课文中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

教学难点:以叙史来对比论证。

课时安排:三课时(1、读课文并落实字词;2、指导翻译;3、背诵。)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听说过“弱肉强食”这一成语吧,在自然界这似乎是一条法则,但在人类社会,这条法则常常会被打破。在两千多年前,秦朝国力还是那样的不可一世,一场农民战争就打破了开国者千秋万代的梦想,这一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西汉的政治家、文学家贾谊为我们阐述了他的看法,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过秦论》。“过秦”就是“指出秦的过错”,那秦之过是什么呢?

1.关于作者: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20岁时提出改革制度的主张,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汉文帝的赏识,召为博士,不久提升为太中大夫。后因在政治方面多次提出改革建议,触犯权贵,被谪为长沙王太傅。四年后被召回,为文帝宠子梁怀王太傅。梁王落马而死,贾谊以为是自己失职,哭泣岁余,抑郁而终,年仅33岁。

贾谊在政治上有远见卓识,能洞察隐微,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能抓住当前社会主要问题、预见未来隐患,作出精辟分析,提出有效对策。他的政论散文《过秦论》《陈政事疏》(也称《治安策》)《论积贮疏》等,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改革现实的坚决态度。故刘向把他比为古之伊尹、管仲。在思想上,以儒家思想为主,主张国家应以民为本,施行仁政,重视礼乐,严明等级;同时也杂有法家运用法术势,力主中央集权,削弱诸侯权势和道家的貌似旷达实为消极等思想。这些反映到他的政治主张上是积极进步,富有进取精神的,而在对待个人不幸遭遇方面则表现为悲观失望。他的文章峻拔锋利,针砭时弊,淋漓酣畅,有战国纵横家的风格,他的赋作趋向散文化,所以有“开汉赋之先声者”之称,对后世散文创作很有影响。其文章,辞赋以《吊屈原赋》、《鵩鸟赋》为最,明人辑有《贾长沙集》,另传有政论文集《新书》十卷,散文作品有《过秦论》、《鹏鸟赋》、《吊屈原赋》等。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

2.本文选自《新书》,个别字句从《史记》和萧统《文选》。《过秦论》是贾谊的议论文的代表作。原文共有上、中、下三篇,本文是上篇。“过秦”即“言秦之过”,指出秦亡国的过失。论,一种文体,古文中的所谓“论”,是论断事理,它包括论政,论史等文字。

3.时代背景:

战国时代,随着宗法制度的解体,各国竞相改革。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功效卓著,秦国空前强大起来,于是以秦统一为主线的多年的兼并战争开始了。如齐魏马陵之战、秦赵长平之战等,连年征战给

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最后秦终于兼并了六国。

秦统一天下之后,对百姓横征暴敛,滥施严刑苛法;对异族大肆兴伐。它的暴政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民怨沸腾,终于在秦二世元年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随着人民起义的风起云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也是历时最短(16年)的王朝很快结束了。

西汉初年,经历春秋战国楚汉战争500多年的战争,社会经济遭受了五百年来的特大破坏。农民大量流亡异乡,不得耕作;还有些为生计所迫,卖妻鬻子或自卖为奴。战乱使人口锐减,商业萧条。奸商囤积居奇,物价昂贵,米一石值万钱,马一匹达百金。新建立的西汉政权,府库空虚,财政困难。史载当时:“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人民很需要休养生息。针对这种现实,为巩固西汉政权,贾谊借“过秦”以“规汉”,规劝汉文帝吸取秦王朝不施仁政导致覆亡的教训,防止重蹈覆辙。主张施行仁政,“与民休息”,以求经济大发展,社会的稳定。当然,贾谊所说的“仁政”,完全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的,不可能包括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压迫等内容,这是历史的局限、阶级的局限,我们不能苛求。

二、整体感知:

1、播放课文朗诵带,注意文中一些字的读音。

腴(yú)轸(zhěn)镞(zú)笞(chī)恬(tián)藩(fān)瓮(wèng)牖(yǒu)孝公既没(mò)召滑(shào)俯首系(xì)颈践华为城(huà)劲弩(jìng)不及中人(zhōng)墨翟(dí)蹑足行伍(háng)将数百之众(jiàng)度长絜大(duó)比权量力(liàng)万乘之势(shèng)朝同列(cháo)一夫作难(nàn)

2、读全文后回答,这一篇史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如何理解这句话?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句话是对秦王朝所犯过失的总结,秦王朝“仁义不施”结果导致亡国。

3、从全文看,“攻守之势异也”,“攻”“守”的不同形势在课文中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攻之势”体现在第一段到第三段,崛起——强大——鼎盛。“守之势”体现在第三段、第四段,由统一天下到覆灭。

三、研习新课

一)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朗读指导:放录音或教师范读本段,注意语势,体现秦王朝势力的崛起,突出秦国地利(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人和(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政通(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等的优势。同时让学生体会句中的逻辑停顿,从而明白较长的主语和谓语之间要有停顿,动词和较长的宾语之间要有停顿,较长的附加成分和中心语之间、较长的联合成分之间也要有停顿,这是一般的规律。本段的动词——“据”“拥”“有”之后要有停顿;“内”“外”之后还应有停顿。下面各段的朗读指导仍围绕逻辑停顿进行,教案不再赘述。

2、参看注释,想想“有席卷……之心,……之意”作何翻译,说说你从这句翻译中受到什么启发。

重点讲评文言翻译中一些修辞方式的处理。突出强调两点:其一,同义叠用的“凝缩”原则;其二,夸张修辞格的处理,即意译或添加语词而保留,如“拱手而取……”可译成“毫不费力地夺取了……”或“拱手之间就夺取了……”

3.从注释中我们知道,“席卷”“包举”“囊括”都有“吞并”的意思,“宇内”“四海”“八荒”都有“天下”的意思。那么,我们把课文中“有……之意,……之心”句换成“有吞并天下之心”似乎也通,但作者为什么要舍简就繁呢?

意在突出秦孝公吞并六国、独占天下的勃勃雄心以及秦对诸侯各国虎视耽耽的情态、咄咄逼人的气势。同时也为后文写孝公之后的历代秦君的赫赫功业张本,为后文写秦一统天下之后的顷刻覆亡形成对比并作了铺垫。总之,根据表达的需要,这里的繁笔增加了气势;同义短语的叠用,又使叙述生动形象。

4.文章从秦孝公写起,为什么不从孝公以前的一国君(如秦穆公)写起?从本段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这点?

材料是为中心服务的。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思考和练习”一已读到),而秦的攻夺天下正是从秦孝公开始的。关于这点,本段课文已经明白论述。首句“君臣固守而窥周室”告诉我们,孝公在摄政之初仍是“固守”秦地,对“周室”亦只是暗中“窥伺”。后来由于“商君佐之”,才开始有了“席卷天下”的行动,虽然在此之前,他已有了“地利”和“人和”(“君臣固守”)的条件。

5.秦孝公在“攻”天下时,是否施行了“仁义”?

贾谊所谓“仁义”,仍然是孔孟所说的“先王之道”,而不是法家的“内立法度”及纵横家们的“斗诸侯”。对后者,贾谊在《过秦论》(中)中称为“酷刑法”“高诈力”,可见在贾谊看来,这并不是“仁义”。贾谊认为“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之术也。”这也告诉我们,孝公的“攻”,不是建立在贾谊的“仁义”的基础上。

6、集体朗读第一段。

四、布置作业:

1.完成“思考和练习”三、四两题。

2.熟读课文。

3.书面翻译第1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研习课文第2、3自然段。

第二段:写秦惠文王、武王、昭襄王的功业。

第一层:写三带秦君的功业。

第二层:写列国合力对付秦国。运用对比,反衬秦国的强大。

第三层:九国兵败,臣服于秦。

第四层:一笔带过孝文王和庄襄王,过度到下文。

第三段:写秦始皇的功业,即统一天下的势如破竹和巩固天下的各种措施。

第一层:写秦始皇的“攻势”。详细铺叙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至高无上的皇权,并正面铺叙中现出暴政的“魔影”,为下文的“仁义不施”埋下伏笔。

第二层:写秦始皇的“守势”。实行愚民政策,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运用排比和夸张手法,展秦盛极一时的气势,以反寸下段秦的迅速灭亡。

3.继续重点讲授文言文翻译方面的知识。

3.从分析段内层次入手,学习运用材料为中心服务的技巧。

一、研习新课

一)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

1.下面是第2自然段第一句的译文,其中有些地方译得不正确,请指出来,并说说理由。

译文:秦孝公死后,他的儿子惠文王,孙子秦武王和昭襄王承接了已有的基业,沿袭前代的政策,在南边夺取了汉中,在西边攻取了巴、蜀,在东边割占了肥沃的土地,在北边收复了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非常重要的城邑。

好的译文标准是“信”“达”“雅”,即准确、通畅、优美生动。上面译文在这三方面都有欠缺。其一,个别语词不准确:“蒙故业”的“故”,泽为“原有(的)”为好;“因遗策”的“策”,指的是策略;“南”“西”“东”“北”译成“在南边”之类不能准确表现秦的扩张行径,译成“向南”“向西”等为好;“收”不是“收复”,和“取”同义。其二,不“达”、不“雅”:对于专名,直接“搬”过即可,不必把注释当译文抄在译文中。译文对“惠文、武、昭襄”及“要害之郡”的处理就有这方面的不足,

结果使句子疙疙瘩瘩,甚至造成歧义。

2.指名让学生口译第2段,其他学生(或教师)订正。

3.第2自然段的层次划分有下面几种意见,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1)分4层:“孝公既没……要害之郡”是第1层,“诸侯恐惧……已困矣”是第2层,“于是从散……弱国入朝”是第3层,其余是第4层。

(2)分2层:“孝公既没……弱国入朝”是第1层,其余是第2层。

(3)“弱国入朝”前是一段,可分三层,分法如第一种意见前3层的划分;“延及……国家无事”应单列一段。

把孝公之后五位国君放在同一段中是有道理的,这只要联系上下文就可明白:第1自然段写秦孝公,这是秦攻夺天下的开端。第2自然段中的五位国君有共同的特点——“蒙故业,因遗策”,继续执行孝公攻夺天下的既定国策,虽然孝文、庄襄因“享国之日浅”,无所建树,但不等于放弃攻天下的“遗策”。总的说来,五位国君是在发展吞并天下的业绩。第3自然段写秦始皇,是秦攻夺天下雄心的实现,即标志“攻”的阶段的结束,下面转入“守”天下的阶段。所以第三种意见似不可取。第二种意见基本合理。作者按时间先后和建树状况把五位国君分为两类来写:前者评写,后者略写,但不管评略,二者的关系是并列的。为了学习方便,我们可以对第一层再分3个小层(分法如第一种意见前3层的划分)。第一种分法实际上是把第一层的3个小层与第二大层并列,这在逻辑上是有毛病的。说明:若有学生问,作者为什么把前三位国君合写而不—一独段分写?亦可参看上面分析,从中找出答案。)

4.在第2自然段第1大层中,3个小层是否都是写秦的?有人说,第1小层写秦攻各国,第2小层写各国攻秦,第3小层写双方战争结果。这种说法对不对?结合课文加以说明。

还可以有一种理解,3个小层都是写秦的。第1小层,写秦对诸侯各个击破的“攻”。“南取”“西举”“东割”“北收”,既说明了这点,又说明这种进“攻”所向披靡,任何一个诸侯都难于单独与之抗衡,从而也说明了诸侯之所以“会盟而谋弱秦”的原因。第2小层,还是写秦攻诸侯,“攻”取合起来的九国诸侯。九国之师的“叩关攻秦”不过是以攻为守,其实质还是守。面对九国联军的“攻”,秦不再是孝公时的“君臣固守”,而是“开关延敌”,以“攻”对“攻”。第3小层写秦击溃九国之师后的影响,说明其席卷天下之势已完全形成。若非孝文、庄襄“享国之日浅”,那么一统天下的宏图就可能在始皇之前得以实现。

二)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第3自然段讲了秦始皇“攻”天下的业绩和“守”天下的措施。试指出文中哪些文字是写其“攻”的,哪些是写其“守”的。

“士不敢弯弓以报怨”句之后为“守”,“报怨”句和其前为“攻”。“南取百越”北“却匈奴”仍属其“井吞八荒”之举。

3.第3自然段在写秦由“攻”转为“守”时从哪些方面写了其“守”的措施,为什么要写这些?

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地理等方面写其以暴政来作为“守”的措施。写这些是为突出中心论点眼务的。

二、布置作业:

1.背诵第3自然段。

第三教时

教学要点

1.研习第4、5自然段,了解作者对秦亡原因的见解,评说其进步性及局限性。

第四段:写陈胜起义的情况和秦的结果。极力详述陈涉出身低微,起义仓促,士卒弱小,兵器劣钝--平凡之极。“然”字一转,突出了“小”但不可忽视,正因为人们恨秦,故仁义不施而使整个天下都是秦的敌人,终使秦王朝的守势狼狈不堪,为主题的昭彰作了铺垫。

第五段:分析秦灭亡的原因,得出结论。

第一层:指出秦的天下并没有缩小(呼应开头)。

第二层:将陈涉的实力和九国对比,呼应3、4段,设问导出结论,这正表明了作者的政治主张,即:提倡仁政,反对暴政。

第三层:将陈涉与秦国实力对比,得出结论“仁义之不施……”。

二、研习新课:

一)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

1.第4自然段导读:如课本“预习提示”所言,“写陈涉起义,天下响应,迅速灭秦”。这和“过秦”有什么关系?作者为什么要评写陈涉出身之低下、起义的仓淬、士卒的弱少、兵器的钝劣以及“天下云集响应”的形势?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在阅读时必须联系上下文,通过比较来探求,而不要孤立地就本段苦思冥想。为了帮助同学们学会这种比较,我们先来做如下练习:

(2)我们之所以将陈涉与始皇作比较,是因为陈涉起义时虽然“始皇既没”,但“余威震于殊俗”,说明秦当时国势未衰。从比较中可以看到,秦灭亡的原因不是因为陈涉力量强大,也不是因为秦国的力量不强大和地理条件发生了变化。

(3)从本段的“非有仲尼、墨翟之贤”可以看出陈涉起义的原因,不是上段中的秦“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从本段对陈涉的地位、出身等叙述看,陈涉反秦的原因也不是上段所说的因为秦“振长策而御宇内”和“隳名城,杀豪杰”,而是因为秦“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4)从第2自然段中,知山东诸侯“会盟而谋弱秦”时,招致人才的办法是“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土”;从本段“天下云集响应,赢穆而景从”来看,“山东豪俊并起而亡秦族”的原因,并非是陈涉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其原因是三段中的“振长策而御宇内”“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隳名城、杀豪杰”等,总之一句话,如下段所说的,是因为秦“仁义不施”。

2.小结:第四段写了强秦的灭亡。“陈涉起义,天下响应”从出身地位、个人素质、起义军成分武器、起义的影响、起义结果这五方面的铺叙为第五段内容作了铺垫。

二)学习课文第5自然段:

1、第5自然段导读:第五段转入议论,分析秦灭亡的原因,得出结论。作者是如何议论的?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的议论用了对比手法,作者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用来对比的材料分别见于上文哪一段?作者的结论是什么?我们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该如何评价这一结论?这些都是我们阅读时要加以注意的。下面我们仍通过练习来解决这些问题。

(1)“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函之固,自若也。”这是作者进行比较的前提,也是排除秦亡是由于国家变小变弱的原因。这句话是对前文叙述事实的高度概括和所作的判断。这些事实通过文中这些语句可看出来:第1段的“据?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及“拱手而取西河之外”;第2段的:“南取……要害之郡”、“争割地而路秦”及“宰割天下,分裂……入朝”;第3段的:“吞二周……而报怨”及“践华为城……谁何”;第4段的“余威震于殊俗”。

(2)陈涉与“九国”的比较,实质上仍是以秦之今与秦之昔的比较。从第2段中我们知道,昔日作

为一国诸侯的秦,与拥有“十倍之地,百万之师”的九国较量的结果是胜而不是败;而今与陈涉这位不能与九国“同年而语”的甿隶之人较量,竟然失败!这就告诉人们:一个国家疆域广大,实力雄厚,未必就是战胜对手的永远的和最起作用的因素。什么是决定的因素呢?读者在对比之后,不能不深思而发出“何也”的问话。

4、既为史论,那么“论”自然体现在末段,作者的思路如何?

先对比论述九国之师何陈涉之众的力量,重点是“成败异变、功业相反”八字。然后归纳中心论点,“然秦以区区之地”以下四句照应第一二段;“以六合为家”二句照应第三段;“一夫作难”三句照应第四段,水到渠成点出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5、集体诵读第五段。

朗读指导:“且夫”推进一层领起议论的语气。以下连用六个“也”表示及其肯定的意思。四个排比句的重音是:“尊”“銛”“抗”“及”。特别应重读“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试使”换假设语气,读出惋惜之意。“然秦”以下句子语势由弱到强,逼出“何也”,结句显志,须用深责的语气读出,“仁义不施”是重点,宜一字一顿。

小结: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古为今用。对于这个道理,古人很早就懂得。贾谊就说过:“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他的史论《过秦论》通过总结秦不施仁义二世而亡的教训,来讽谏汉朝统治者。他这样做,是希望汉文帝以秦朝为借鉴,施行仁义,以免蹈秦朝的复辙。这是贾谊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为他们谋画“长治久安”之道,事实上只能是一种幻想。

虽然由于历史局限,作者不可能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和找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但这篇文章表现出贾谊对农民起义的力量和意义有所认识,写出了他反对统治者施暴政于人民。尤其他针对当时现实而论史的精神今天仍值得我们学习。

三、总结:

《过秦论》是史论,文章总论了秦的兴起,灭亡及其原因,鲜明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其目的是提供给汉文帝作为改革政治的借鉴。文章气势磅礴,笔力雄浑。大量运用对比、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秦兴秦亡波澜起伏,那力透纸背的说理,那援引史实的分析,那酣畅淋漓的铺张渲染,使文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过秦论优秀教案

过秦论 贾谊 教学目的 1、了解课文涉及的古代思想政治观点:贾谊的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观点,这种观点同西汉初期提倡“与民休息”政策的关系,了解主张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及其历史局限。 2、掌握课文中常用实词、虚词和一些特殊句式的知识。 3、了解贾谊的政治主张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4、教育学生不应只着眼于秦之兴衰,而应学习作者把研究历史与指导现实相结合的可贵精神,从而明白“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意义,达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目的。 教学重点 1.了解秦王朝兴亡过程,分析导致其迅速灭亡的原因。 2.学习课文先叙史实后分析归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线”(时间的纵线)“点”(某一时间段的铺陈拓展)结合的安排结构的方法。 3识辨课文中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 教学难点:以叙史来对比论证。 课时安排:三课时(1、读课文并落实字词;2、指导翻译;3、背诵。)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听说过“弱肉强食”这一成语吧,在自然界这似乎是一条法则,但在人类社会,这条法则常常会被打破。在两千多年前,秦朝国力还是那样的不可一世,一场农民战争就打破了开国者千秋万代的梦想,这一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西汉的政治家、文学家贾谊为我们阐述了他的看法,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过秦论》。“过秦”就是“指出秦的过错”,那秦之过是什么呢? 1.关于作者: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20岁时提出改革制度的主张,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汉文帝的赏识,召为博士,不久提升为太中大夫。后因在政治方面多次提出改革建议,触犯权贵,被谪为长沙王太傅。四年后被召回,为文帝宠子梁怀王太傅。梁王落马而死,贾谊以为是自

最全古代文学常识汇编25720说课讲解

最全古代文学常识汇 编25720

最全古代文学常识汇编 一、散文 (一)历史散文 (1)《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前后记叙了春秋时期250 多年的史事。 (2)《国语》:我国第一部的国别体史书,共21 卷。传为左丘明所著。全书按不同国家记载了从周穆王到周贞定王前后500 余年的史事,从春秋末年到战国初期。《国语》和《左传》区别是《国语》写不同国家,以记言见胜;《左传》按年代编写,长于记事。 (3)《战国策》:即《国策》,《国语》后又一部国别体史书,西汉末年刘向所编订,共33 编。记事上起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下迄秦二世元年(前209),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该书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常用寓言阐述道理,著名的寓言有“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 “南辕北辙”等。 (二)诸子百家散文 (1)道家 老子,又称老聃、李耳,道家学派创始人,生活于春秋时期。主张“无为”,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代表朴素辩证

法观点。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并能由对立而转化。代表作《老子》,又名《道德经》。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河南)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现存《庄子》一书,33 篇,又名《南华经》。代表作《逍遥游》。 (2)儒家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zōu)邑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仁”。现存《论语》20 篇,是他的弟子记录他与弟子们言行的语录体专集。“论”,读lún ,择也,选择摘录之意。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山东)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其中心思想是“仁义”,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向背。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著有《孟子》一书。 荀子,名况,尊号“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汉时避宣帝刘洵讳,改称“孙卿”,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著有《荀子》。针对孟子“性善论”提出“性恶论”,针对儒家“天命论”提出“天行有常”的朴素唯物论和“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 (3)墨家 墨子,名翟(dí),春秋时代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著有《墨子》一书,今存53 篇。 (4)法家

过秦论试讲教案

《过秦论》 一、导入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一语道出了封建社会的兴衰变革,而打破战国割据状态,首先一统天下的秦国却没能长治久安,到了秦二世就灭亡了。“弱肉强食”自然界这一法则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被打破了。在两千多年前,秦王朝国力还是那样的不可一世,一场农民战争就打破了开国者“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的梦想,这一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孰是孰非,历史上有不少人评论,其中著名的一篇就是西汉文学家贾谊的《过秦论》。 二、知识积累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太傅、贾长沙、贾生,洛阳人。少时即以博学能文闻于郡中。河南郡守吴公爱其才,招置门下,后吴为廷尉,荐之于汉文帝。年二十余,后为博士(学术顾问)。因得文帝赏识,一年之中即迁太中大夫。又建议文帝改革制度法令,文帝欲任之为公卿,因遭大臣谗毁,贬为长沙王太傅,甚为失意,渡湘水时写《吊屈原赋》,以屈原自比。在长沙三年,后召回长安拜为梁王太傅,多次上疏,批评时政。后梁王坠马而死,贾谊哭泣岁余,抑郁而终,时年三十三岁。 贾谊的思想基本上属于儒家思想,他要求统治者施行仁政的主张,在当时还是有进步意义的。他的作品有“赋”七篇(存五篇),《新书》五十八篇,明人辑于《贾长沙集》,《过秦论》是代表作。他的“赋”在形式上趋向散体化,句法整齐;他的政论文言辞激切,观察敏锐,分析透彻。 贾谊《过秦论》写在西汉初年,这个时期,因此前的五百年的战乱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为此,贾谊极力主张,施行“仁政”以安民来巩固汉朝的统治。他多次上疏,评论时政。《过秦论》总结了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指出秦王朝短时间倾覆的根本原因是“仁义不施”而失去民心,借秦之过劝谏汉文帝“安民”并以秦为鉴,实行改革。这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了解这一点对我们理解本文是有重要作用的。 三、信息筛选 1.解题 “过”,名词(过失、过错)作动词(指出…过失、过错);“过秦”,即

过秦论 贾谊

过秦论贾谊 一.通假字 1.外连衡而斗诸侯“衡”通“横”横着 2.孝公既没“没”通“殁”死了 3.合从缔交“从”通“纵”纵横 4.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何”通“呵”呵斥 5.赢粮而景从“景”通“影”像影子一样 6.百有余年矣“有”通“又”又 二.古今异义 例句:古意:今意: 1.不爱珍器重宝吝惜爱意 2.铸以为金人十二金属人金人 3.才能不及中人平常人中间人 4.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起义刁难 三.词性活用 1.秦孝公据肴函之固固:险固的地方形-名 尊贤而重士贤:贤人形-名 2. 名-状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内立法度,外连衡而斗诸侯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天下云集而响应云:像云一样响:响回声一样赢粮而景从景:像影子一样 3.尊贤而重士重:以……为重,看重意动 4. 外连衡而斗诸侯斗:使……斗使动用法 会盟而谋弱秦弱:使……削弱使动用法 伏尸百万伏:使……伏使动用法 流血飘橹飘:使……飘使动用法 吞二周而亡诸侯亡:使……亡使动用法 却匈奴七百余里却:使……退却使动用法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弯:使……弯使动用法 以愚黔首愚:使……愚使动用法 以弱天下之民弱:使……弱使动用法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亡:使……亡使动用法 序八州而朝同列朝:使……朝拜使动用法 序:使……排序使动用法 5.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帝王:成帝王名-动 6.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小弱:变小变弱形-动

四.一词多义 秦孝公据肴函之固的相与为一(成为) 囊括四海之意(的)杜赫之属为之谋(替) 1.之杜赫之属/之伦/之徒(这) 2.为以为桂林(作为) 自以为关中之固(主谓插之)自以为关中之固(认为) 鸡豚狗彘之畜(宾语前置的标志)为天下笑者(被) 于是从散约败(在)外连衡而斗诸侯(来) 3.于非銛于钩戟长铩也(比)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表修饰) 非抗于九国之师也(和)会盟而谋弱秦(表目的)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来) 4.而皆明智而忠信(表并列) 尝以十倍之地(用)而倔起阡陌之中(但是) 5.以以为桂林(把)然而成败异变(却) 自以为关中之固(认为) 然秦以区区之地凭借 因蒙故业,因遗策。 因利乘便 因击沛公于坐 因河为池 因人之力而敝之 以为以为桂林、象郡 以为金人十二 以为固 自以为关中之固 五.特殊句型 1.聚之咸阳(状语后置,也是省略句) 2.余威震于殊俗(状语后置) 3.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

过秦论公开课金奖教案

2018 Microsoft China [过秦论]公开课

过秦论 【教学目的】 1.了解课文涉及的古代思想政治观点:贾谊的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观点,这种观点同西汉初期提倡“与民休息”政策的关系,了解主张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及其历史局限。2.掌握课文中常用实词、虚词和一些特殊句式的知识。 3.诵读全文,把握语气,正确传达课文主旨,与作者情感合拍共振。在诵读的基础上顺畅地背诵最后三段。 5.体会本课叙事时极力铺张渲染,议论时使用对比论证的写作特点 6.重点理解文言文翻译的要领并培养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7.教育学生不应只着眼于秦之兴衰,而应学习作者把研究历史与指导现实相结合的可贵精神,从而明白“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意义,达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目的。 【教学重点】 1.了解秦王朝兴亡过程,分析导致其迅速灭亡的原因。 2.学习课文先叙史实后分析归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线”(时间的纵线)“点”(某一时间段的铺陈拓展)结合的安排结构的方法。 3识辨课文中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 【教学难点】 以叙史来对比论证。 【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贾生李商隐贾谊毛泽东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世无伦, 贾生才调更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 可怜夜半虚前席,梁王堕马寻常事, 不问苍生问鬼神。何需哀伤付一生。 二.作者简介 贾谊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善属文闻名于郡中。年二十提出改革制度的主张,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汉文帝的赏识,但却因此受到守旧派的诋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贬谪后,虽身居闲职,仍心系朝事,后为梁王太傅。正如毛泽东诗中所讲,梁王落马而死,贾谊以为是自己失职,哭泣岁余,抑郁而终,年仅33岁。一颗璀璨夺目的巨星从此长逝历史天空。所著政论文以《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最为有名。 三.内容背景简介 战国时代,随着宗法制度的解体,各国竞相改革。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功效卓著,秦国空前强大起来,于是以秦统一为主线的多年的兼并战争开始了。如齐魏马陵之战、秦赵长平之战等,连年征战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最后秦终于兼并了六国。 秦统一天下之后,对百姓横征暴敛,滥施严刑苛法;对异族大肆兴伐。它的暴政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民怨沸腾,终于在秦二世元年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随着人民起义的风起云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也是历时最短(16年)的王朝很快结束了。 西汉初期,经历了春秋战乱到楚汉战争,社会经济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土地荒芜,人民流亡,人口减少,经济凋敝。贾谊的《过秦论》正是针对这种现实而写。他希望汉统治者能吸取秦灭亡的教训,推行“仁政”以求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即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过秦论》说课稿

《过秦论》说课稿 一、开场白:各位老师,下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过秦论》。 二、说教材 《过秦论》是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节选自贾谊的《新书》,原著分为上、中、下三篇,这里选的是上篇。作者通过对秦王朝兴起、强盛、衰亡过程的叙述,议论了秦王朝成败的因由。 通过单元提示,我们知道,《史记》和《汉书》等纪传体史书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历史散文取得了空前伟大的成就。要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进一步引导学生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其中《过秦论》是本单元的重点课文,学习时,要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着重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的分析,在朗读和背诵过程中,注意掌握有关的文言文词语和文言句式。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学习的要求是: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三. 解读学生 不少学生还延续初中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只满足于盲目背诵,只顾扫清课本中的文字障碍,无法把课内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学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到考试前只是盲目做题,考试时全凭猜测,越是这样越是缺乏兴趣。针对这一现状,我们着眼于文学与历史相融合,或借文释史,或者借史释文,把语文与历史两科结合起来。本文就是着眼于学生的实际现状,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历史科的角度切人,以语文课本中所涉及的作品为基础,来说说如何帮助学生实现文史互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众所周知,鲁迅先生之所以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来评价司马迁的《史记》,是因为司马迁的《史记》把历史与文学很好地融合了起来,给我们创造了独一无二的边缘艺术境界。我们把司马迁的文章既可以当作历史著作来读,又可以当作文学作品来读。读史,使我们在形象、具体的文学氛围里感受到了历史的苍凉与凄美;读文,又使我们在抽象、概括的历史王国里感受到了文学的严肃与深沉。这种二元化的收获,不正是未来的教育趋势吗?所以,历史教学理应融入文学、哲学、美学等多元因素,使历史成为一个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学科,使学生在文学的形象中认识历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四、教学目标 1、归纳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2、理解文章结构层次,探究文中“叙”与“论”的关系,体会本课叙事时极力铺张渲染,议论时使用对比论证的写作特点,学习事实论证、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 3、析本文的语言特点:多重排比、夸张、对偶、对比、同义叠句的运用,使文章显得气势非凡,而又深刻。 4、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了解借古讽今、实施仁政的意义 (设计依据:高一阶段,学生文言知识体系尚待完善,对古代历史散文接触不多。因此,教学中要进一步增加文言知识积累,并通过朗读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

过秦论教学设计

过秦论教学设计 一、知识与能力教学目标: 1、积累并理解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2、把握文意,理清思路,划分结构。 三、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1、理解作者借论秦之过以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张。 三、教学过程与方法: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 四、教学重点: 1、积累并理解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2、把握文意,理清思路,划分结构。 五、教学难点: 1、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借论秦之过以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张。 六、课时安排:四个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问题导入法)。首先,教师题解:"过秦"即言秦之过,是指责秦的过失的一篇政论文。"过"名词作动词,"指出???过错"、"批评???过错"。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贾宜在什么情况下论秦的过失的呢?秦又有哪些过失呢?贾宜论秦的过失目的是什么呢?"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进入课文学习。 (二)、简介作者(课前布置预习任务,课堂学生讲解,采用先由一名学生讲解,其他学生补充的方式。) 资料准备:

1.贾谊,西汉人,是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十八岁能诵诗书,善作文,在郡中很有名。河南太守吴公爱其才,召置门下。后吴公做廷尉,向汉文帝推荐,贾谊二十多岁时做了博士,不久破格提升为太中大夫,后遭大臣周勃、灌婴等陷害,贬为长沙王太傅。后又做梁王太傅,梁王堕马而死,贾谊自认为是自己失职,最后抑郁而死。贾谊的文章议论风发,挥洒自如,气势磅礴,雄辩有力,感染力极强。政论文以《过秦论》、《论积贮疏》等文?码 ?p> (三)、创作背景与目的(课前布置预习任务,课堂学生讲解,采用先由一名学生讲解,其他学生补充的方式。) 资料准备: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为了帝王享受而横征暴敛;为了修城造宫而滥征民力;为了钳制思想而焚书坑儒;为了防止人民反抗而实行严酷的刑罚,终于导致农民大起义,秦朝迅速灭亡。 汉文帝时期,是封建时代的所谓"盛世",即旧史家称的"文景之治"的前期。但由于经历了春秋战乱到楚汉战争,社会经济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土地荒芜,人民流亡,人口减少,经济凋敝。 贾谊的《过秦论》正是针对这种现实而写。他希望汉统治者能吸取秦灭亡的教训,以求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即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目的是提供给汉文帝作为改革政治的借鉴。《过秦论》有上中下三篇,这里选的是上篇。鲁迅曾称赞本义为"西汉鸿文"。 (四)、文体: "论"即"策论",议论文体。最初是议论时政的一种行为:汉代没有科举制,因此官员的选拔任用多采用举荐制,其中有一个程序便是让被举荐人做策论,内容多数涉及时政观点,以后渐渐成为一种文体,一直延至后代。 (五)、听录音,正音正字,初步感知 1、单音: 腴(yú)轸(zhěn)镞(cù)笞?╟hī)恬(tián)藩(fān)瓮(wang)牖(yǒu) 2、多音字:(判断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 孝公既没(m?)召滑(shào)俯首颈系(xì) 践华为城(huà)劲弩(jìng)中人(zhōng) 墨翟(dí)行伍(háng)

《过秦论》说课稿_1

《过秦论》说课稿 以下是《过秦论》说课稿,这篇说课稿是之前我在教到这篇文言文的时候写的,今天来跟大家一起分享下。 1、知识目标: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及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文帝施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 2.能力目标:学习课文从史实对比中引出结论的写作方法;理解课文中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3、情感目标:了解作者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张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及其历史局限。 本文文质兼美,可读性很强,应加强诵读训练;本文的结构很特别,要注意文章的结构。 [背景知识互动]知识积累 一、写作背景 春秋以来,战乱频仍,加之秦统一后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社会经济遭受了五百年来的特大破坏。农民大量流亡异乡,不得耕作;还有些为生计所迫,卖妻鬻子或自卖为奴。战乱使人口锐减,商业萧条。奸商囤积居奇,物价昂贵,米一石值万钱,马一匹达百金。新建立的西汉政权,府库空虚,财政困难。人民很需要休养生息。针对这种现实,为巩固西汉政权,贾谊借“过秦”以“规汉”,主张施行仁政,“与民休息”。 二、作家作品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

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20多岁时汉文帝召为博士,不久提升为太中大夫。后因在政治方面多次提出改革建议,触犯权贵,被谪为长沙王太傅。四年后被召回,为文帝宠子梁怀王太傅。死时仅33岁。他的政论散文《过秦论》《陈政事疏》(也称《治安策》)《论积贮疏》等,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改革现实的坚决态度。解题 《过秦论》分上、中、下三篇。全文详尽地分析了秦国所以能削平六国及其迅速灭亡的原因,目的是给汉文帝进行政治改革时提供借鉴。本文的重点是在于论述秦统一天下之后,导致灭亡的过失,因此篇名《过秦论》。 识记要点 贾谊,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重要著作政论散文《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 [教材优化全析]整合感悟 一、内容详解 结构网络 本文先叙史实后作分析,据此,全文可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至第4段),叙述秦王朝的兴亡过程。全过程从秦孝公即位(前361年)算起至子婴降汉(前207年)止,长达154年,分为四个不同的历史时期。 1.秦王朝势力的崛起(第1段)。这是秦孝公时的事。在战国初期,万乘之国共有七个,秦居其一,实力与其余六国相等,它的进一步强大自孝公开始。文章先叙秦的地理优势和孝公的政治

高中语文优秀说课稿及一般说课步骤

高中语文优秀说课稿及一般说课步骤 教学园地 06-17 1449 《过秦论》说课稿 ----高中语文优秀说课稿 《过秦论》说课稿 一、开场白: 各位老师,下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过秦论》。 二、说教材 《过秦论》是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节选自贾谊的《新书》,原著分为上、中、下三篇,这里选的是上篇。通过对秦王朝兴起、强盛、衰亡过程的叙述,议论了秦王朝成败的因由。通过单元提示,我们知道,《史记》和《汉书》等纪传体史书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历史散文取得了空前伟大的成就。要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进一步引导学生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其中《过秦论》是本单元的重点课文,学习时,要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着重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的分析,在朗读和背诵过程中,注意掌握有关的文言文词语和文言句式。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学习的要求是: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三. 解读学生

不少学生还延续初中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只满足于盲目背诵,只顾扫清课本中的文字障碍,无法把课内学到的知识化为能力,学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到考试前只是盲目做题,考试时全凭猜测,越是这样越是缺乏兴趣。针对这一现状,我们着眼于文学与历史相融合,或借文释史,或者借史释文,把语文与历史两科结合起来。本文就是着眼于学生的实际现状,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历史科的角度切人,以语文课本中所涉及的作品为基础,来说说如何帮助学生实现文史互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众所周知,鲁迅先生之所以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来评价司马迁的《史记》,是因为司马迁的《史记》把历史与文学很好地融合了起来,给我们创造了独一无二的边缘艺术境界。我们把司马迁的文章既可以当作历史著作来读,又可以当作文学作品来读。读史,使我们在形象、具体的文学氛围里感受到了历史的苍凉与凄美;读文,又使我们在抽象、概括的历史王国里感受到了文学的严肃与深沉。这种二元化的收获,不正是未来的教育趋势吗?所以,历史教学理应融入文学、哲学、美学等多元因素,使历史成为一个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学科,使学生在文学的形象中认识历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四、教学目标 1、归纳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2、理解文章结构层次,探究文中“叙”与“论”的关系,体会本课叙事时极力铺张渲染,议论时使用对比论证的写作特点,学习事实论证、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 3、析本文的语言特点:多重排比、夸张、对偶、对比、同义叠句的运用,使文章显得气势非凡,而又深刻。 4、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了解借古讽今、实施仁政的意义 (设计依据:高一阶段,学生文言知识体系尚待完善,对古代历史散文接触不多。因此,教学中要进一步增加文言知识积累,并通过朗读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欣赏古代历史散文的能力,养成思辨的习惯。) 五、重点、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为: 1.识辨课文中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积累文言词句知识。 2、理解文章结构层次及写作意图,赏析本文的语言特点。本课的教学难点为:注意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中心论点的正确理解。(设计依据:从学生文言知识薄弱的现状出发,与高考中文言知识比重比较大相结合,主要为学生阅读其它的文言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能力)

语文积累梳理活动案例14《论语》选读与语言、文化的积累梳理(教学案例)

语文积累梳理活动案例14--《论语》选读与语言、文化的积累梳理(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选择高中语文课中《论语》中的名言警句反复诵读,积累文言词句,讨论有关语段的思想文化内涵,感受孔子的人格魅力和道德修养。 教学方法: 1.诵读。本课主要是引导学生去欣赏儒家经典著作之 一《论语》,而该经典主要是谈学习态度、方法和思想修养的,语言简练,用意深远。教师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理解、领会其内涵,力争当堂熟读成诵。 2.讨论评点。教读时采用评点式,就内容、写法及现 实意义评点。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探究、质疑,调动学习积极性。 请学生结合自己在初中语文课内以及在课外所学到的《论语》语段,向其他同学推荐中自己比较喜欢的一些名句并做简要说明。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论语》具体涉及到哪些方面的内容,体现了孔子什么观点?如何评价孔子的言行和观点? 布置作业: 1、指定《论语》的几个片段,要求认真背诵。 2、根据对孔子的了解,写一篇给孔子的颁奖词。

(晋江养正中学谭小松) 点评 这种课常见到的问题是,教师搬来大量关于孔子和《论语》的资料来贩卖,把工夫花在讨论孔子和《论语》的思想 以及中国古代文化上,忽视了阅读、诵读和语言积累的功夫。 学习新的语段,联系学过的语段,重新“盘点”自己的“语料库”,很有好处。 2.文化常识 语文课程当然不是要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去学习和研究文化,但是要学习好语言和语言的运用,就必须了解甚至熟悉 相关的文化知识。例如,要读懂古诗文,那就需要懂得一些 古代的文化常识,可能会涉及到天文地理、历法乐律、典章 制度、职官沿革、文化典籍、行政区划、教育科举、宫室建筑、节令时辰、礼仪习俗、姓氏称谓、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 的古代文化常识。 语文积累梳理活动案例15--古代文化常识梳理 下面就中学语文课文中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作一些梳理,希望能借此提高同学们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加深对古代社会 生活的了解。 一、天文地理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文明古国,有着发达的古代天文学。 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天覆于地。《敕勒歌》中“天似穹庐,

新人教版必修3高中语文《师说》说课稿(精品教学设计)

《师说》 今天我要说的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实验教材必修三的第11课《师说》的教学设计及其分析。我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我的教学设计: 一、说课标、教材和学情 (一)新课程标准关于文言文教学的要求: 1.阅读浅易文言文,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2.学会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 (二)关于课标的解读: 据《课标》要求,文言文教学应该落实以下任务: ①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②筛选并提取文中重要信息;概括中心;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③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三)关于教材: 1新教材编写分析: 新教材在文言文教材的编排上有明显的“两重一轻”倾向。“两重”是指重视诵读,重视积累;“一轻”是指轻篇章的琐屑分析。这一倾向从新教材的练习设计上可明显看出来。我个人认为文言文教学应体现这种倾向,多诵读、多积累,培养语感,避免大量无效的分析。 2《师说》一文的教材地位: 《师说》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这是一篇抨击时弊,宣扬师道的著名论文,是韩愈议论文中的典范作品。文章批评了当时不重视师道的不良风气,以娴熟的艺术技巧,运用正反对比的手法,有力地揭示出士大夫阶层的愚顽与可笑。灵活自然的叙述和议论,将“从师之道”的几个重要原则问题阐述得极为深刻,令人信服。 教材将本文安排在第三单元最后,即安排在《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秦论》之后,并且处理成自读课文。我想,当成自读课文应该基于以下几点原因: 文言字词、句式等知识有了初中和高中必修一、二、三的积累,应该有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此为一;本单元前三篇均为论述性文章,学生对论述文的论证方法、结构方法有了一定的积累,此为二。以上两点,成为自读的前提和基础。 本文安排在单元的第四篇,如何指导学生学好这篇课文,是树立

过秦论优秀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品读语言,欣赏文章铺张扬厉、气势沛然地进行说理的艺术特色 2、过程与方法:从诵读中体会本文词采华丽、千变万化的语言特点,感受政论文磅礴的气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人深邃的思想认识贾谊对秦代暴政的批判——“仁义不施”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了解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文帝施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 教学重点: 分析文章气盛的原因,感受文章的气盛 教学难点: 欣赏文章铺张扬厉、气势沛然地进行说理的艺术特色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疏通了文意,检查一下同学们掌握的情况温顾 二、品读文本 师:过秦论中论是?议论文,可以有叙有议,可以发表观点 过:指责推究……的过失 秦的过失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师:齐读课文1、2段,读的过程中注意感受文章的语言特点 生:有气势或气势酣畅、磅礴 师:很好,换句话说也就是文章气盛请找出你认为气盛的句子来,并思考为什么气盛呢?可从句子在语言表达上的特色和效果来回答 生: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你读一读,读出气势来)(四个动宾短语组成排比句,说明秦孝公有兼并天下的野心,增强气势) 师:文中多处运用了这种手法,请同学们试着找一找 生: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找得很好,你读一读)(用四个动词写出秦国领土扩张,国力日趋强盛的气势) 生: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重士,……之伦制其兵 (有同学说这几句人名太多,读起来很拗口,虽然有铺叙但似乎气势不够酣畅嘛!)(这些人物距离今天时代久远,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但当时他们都是杰出人物,是战国星空中璀璨耀眼的明星,他们的名字在当时都如雷贯耳,铺陈排列在一起显得更有声势,读起来自然很有气势)(这种排比铺陈手法读起来自然很有气势,我们一起读出这几句的气势来) 生: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四个动词渲染秦始皇消灭六国平定天下的气势,这情景和唐朝诗人谁的诗句很接近?李白的《古风》: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你把这几句再读一读,读出这几句的气势来) 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你来读一读)(突出了陈涉之弱,反衬消灭秦国之轻而易举,感觉秦从强大无敌走向崩溃的一泻千里和迅速,显得有气势) 师:秦孝公一统天下时“席卷”、“包举”、“囊括”、“并吞”和秦开疆拓土的“南取”、“西举”、“东割”、“北收”的排比铺陈述让我们感受到秦国国力上升时的气势如虹;“为之谋”、“通其意”、“制其兵”让我们感受到九国运筹帷幄调动兵马时的磅礴气势;四个动词渲染出始皇的凌厉之气;陈涉“非尊于”、“非铦于”、“非抗于”、“非及向时”让我们感觉秦从强大无敌走向崩溃的迅速这些层层铺排的语句节奏与秦勃兴速亡的节奏协调相应,全文句式又长短相间,读来铿锵有致,朗朗上口,富有气势和节奏感

过秦论(1)

过秦论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高中语文:过秦论优秀教案

过秦论 贾谊 教学设想 1.通过预习指导,使学生借助课文的注释、工具书和参考资料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简况及各段大意,疏通文句。 2.讲授课文,指出作者政治主张的历史局限时,不必在什么是秦二世而亡的真正原因上旁征博引,同时对文中涉及的历史人物及史实,也不要过多介绍。可在课外指导学生读点通史或历史故事(如《东周列国志》,虽是小说,但基本事件多见诸其书)。 3.文言文翻译,是本单元主要知识点。在研习新课中要有意识设计必要的讨论题,引导学生用单元知识短文所讲的道理来解决疑难问题,获取新知识。 4.本文逻辑严密,文辞优美,可利用录音等手段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体会文章气势之磅礴,说理之透彻。在熟读基础上背诵课文的后三段。 第一教时 1.教师范读课文,提示学生注意朗读节奏,依据朗读节奏推知意群,进而理解词句意义。2.学生自读课文。逐段让学生提出自己难以理解的词句,教师点拨学生猜度词义,并将重点词语形成板书。 3.学生已能初步理解作品文字意义基础上朗读课文,通过纠正学生朗读节奏的错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作品内容,检查学生对词、句的理解、掌握。 4.指导学生在笔记上总结重点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现象、重点文言句式。 教学要点 1.预习全文,疏通文句,了解大意。 2.学习课文第一段。第一段:写秦孝公统一天下的雄心和基本国策及秦开始强盛。对内:商鞅变法,发展生产,扩充军备。对外:实行“连横”,各个击破。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听说过“弱肉强食”这一成语吧,在自然界这似乎是一条法则,但在人类社会,这条法则常常会被打破。在两千多年前,秦朝国力还是那样的不可一世,一场农民战争就打破了开国者千秋万代的梦想,这一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西汉的政治家、文学家贾谊为我们阐述了他的看法,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过秦论》。“过秦”就是“指出秦的过错”,那秦之过是什么呢? 2.本文选自《新书》,个别字句从《史记》和萧统《文选》。《过秦论》是贾谊的议论文的代表作。原文共有上、中、下三篇,本文是上篇。“过秦”即“言秦之过”,指出秦亡国的过失。论,一种文体,古文中的所谓“论”,是论断事理,它包括论政,论史等文字。 3.时代背景: 2、读全文后回答,这一篇史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如何理解这句话?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句话是对秦王朝所犯过失的总结,秦王朝“仁义不施”结果导致亡国。 3、从全文看,“攻守之势异也”,“攻”“守”的不同形势在课文中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攻之势”体现在第一段到第三段,崛起——强大——鼎盛。“守之势”体现在第三段、第

过秦论测验题

过秦论学案测试题及答案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 A.膏腴(yú)藩篱(fān)崤山(yáo)蒙恬(tián) B.逡巡(qūn)锋镝(dí)蹑足(niè)墨翟(zhái) C.谪戍(zhé)鞭笞(chī)黔首(qián)囊括(nánɡ) D.隳名城(huī)户牖(yǒu)棘矜(jí)赢粮(yín) 答案:C(A项中的“崤”应读xiáo”。B项中的“翟”作姓多数念“zhái”,此处应念“dí”。D项中的“赢”应为yínɡ。) 2.下列句子中书写全对的一句是 A.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候。 B.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C.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 D.蹑足行伍之间,而崛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答案:B(默写中常因同音而写别字,A项中的“候”应为“侯”,C项中“抱”应为“报”,是“报复”之意。D项中的“崛”应为“倔”,是通假字。) 3.对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吝惜。 B.委命下吏命:命令。 C.才能不及中人中人:平常的人。 D.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作难:起事、首倡。 答案:B(“命”意为“生命”,把自己的生命交给秦的下级官吏,而不是命令。) 4.下列哪一项不含通假字 A.蒙故业,因遗策 B.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C.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D.百有余年 答案:A(B项中的“景”通“影”,C项中的“从”通“纵”,D项中的“有”通“又”。) 5.对下列各句划线字用法归类正确的是 ①天下云集响应②外连衡而斗诸侯③却匈奴七百余里④履至尊而制六合⑤且夫天下非小弱也⑥序八州而朝同列⑦囊括四海⑧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A.①②③/④⑧/⑤⑥⑦ B.①⑦/②⑥⑧/③④/⑤ C.①⑦/②③④⑤/⑥⑧ D.①⑦/②③⑥/④⑧/⑤ 答案:D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出兵车万乘;诸侯地方百里,出兵车千乘。 B.后人常用“陶朱”作为富人的代称,陶朱就是范蠡,他帮助越王勾践灭吴。 C.敲扑是古代的刑具,长的叫“敲”,短的叫“扑”。 D.秦时,“山东”指崤山以东,即东方诸侯国。 答案:C (说反了) 7.选出对“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句中划线词的运用解释正确的一种 A.句中加点词的意义都不一样,体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过秦论》说课稿(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过秦论》说课稿(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过秦论》说课稿 二、说教材 《过秦论》是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节选自贾谊的《新书》,原著分为上、 下三篇,这里选的是上篇。作者通过对秦王朝兴起、强盛、衰亡过程的叙述,议论了秦王朝成败的因由。 伟大的成就。要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进一步引导学生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其中《过秦论》是本单元的重点课文,学习时,要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着重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的分析,在朗读和背诵过程中,注意掌握有关的文言文词语和文言句式。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学习的要求是: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三. 解读学生

不少学生还延续初中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只满足于盲目背诵,只顾扫清课本中的文字障碍,无法把课内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学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到考试前只是盲目做题,考试时全凭猜测,越是这样越是缺乏兴趣。针对这一现状,我们着眼于文学与历史相融合,或借文释史,或者借史释文,把语文与历史两科结合起来。本文就是着眼于学生的实际现状,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历史科的角度切人,以语文课本中所涉及的作品为基础,来说说如何帮助学生实现文史互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众所周知,鲁迅先生之所以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来评价司马迁的《史记》,是因为司马迁的《史记》把历史与文学很好地融合了起来,给我们创造了独一无二的边缘艺术境界。我们把司马迁的文章既可以当作历史著作来读,又可以当作文学作品来读。读史,使我们在形象、具体的文学氛围里感受到了历史的苍凉与凄美;读文,又使我们在抽象、概括的历史王国里感受到了文学的严肃与深沉。这种二元化的收获,不正是未来的教育趋势吗?所以,历史教学理应融入文学、哲学、美学等多元因素,使历史成为一个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学科,使学生在文学的形象中认识历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四、教学目标

高中语文《过秦论》说课稿

高中语文《过秦论》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好! 我叫XXX,是成都市XX中学的一名语文老师,我抽到的说课题目是《过秦论》。下面是我的说课内容。 一、说教材 《过秦论》是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节选自贾谊的《新书》,原著分为上、中、下三篇,这里选的是上篇。通过对秦王朝兴起、强盛、衰亡过程的叙述,议论了秦王朝成败的因由。 通过单元提示,我们知道,《史记》和《汉书》等纪传体史书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历史散文取得了空前伟大的成就。要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进一步引导学生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其中《过秦论》是本单元的重点课文,学习时,要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着重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的分析,在朗读和背诵过程中,注意掌握有关的文言文词语和文言句式。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学习的要求是: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思想倾向。 根据课文特点,结合大纲要求,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归纳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2、理解文章结构层次,探究文中“叙”与“论”的关系,体会本课叙事时极力铺张渲染,议论时使用对比论证的写作特点,学习事实论证、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 3、赏析的语言特点:多重排比、夸张、对偶、对比、同义叠句的运用,使文章显得气势非凡,而又深刻。 4、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了解借古讽今、实施仁政的意义。 三、重点、难点 高一阶段,学生文言知识体系尚待完善,对魏晋历史散文接触不多。因此,教学中要进一步增加文言知识积累,并通过朗读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欣赏魏晋历史散文的能力,养成思辨的习惯。据此,本课的教学重点为: 1.识辨课文中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

课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课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既“四说”: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程序。(在“说课”实践中,有人丰富了“四说”的内容,增加了“自我评价”的内容,把“自我评价”独立为一块进行介绍。我认为:在“四说”中,分别说“为什么这样教”其实就是一种“自我评价”的过程。只不过是集中说与分散说的区分而已。) ①.说教材 教材是教学中师生双方互动的基本依据,但不是唯一的依据,能否把握教材和处理教材、适当拓宽教材内容,关系到教学的成败。听说教材,就可以听出说课者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程度。这一部分内容主要阐述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教材的作用和地位、新旧知识的衔接点、生长点。);分析及处理意见或方法(对教材的删、补、增);正确提出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的确定;阐明教学大纲、课程目标对这部分内容有什么要求。尚未使用课程标准教材的教师,可以从教学目标、知识基础目标、基本技能目标、思想品德目标方面阐明,并尽可能向课程标准的要求靠拢,达到老教材新理念的要求。已经使用课程标准的教师,应根据教材灵活性、自主性的特点,说出创造性的见解和处理意见,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科研的目的。课程标准教材的实施,为“说教材”注入了新的活力,增添了新的亮点。 ②.说教法 教师上课要讲究教法,说课时也要说教法。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广大教师以及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充分认识到“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性,因此,在这里应赋“教” 于新的含义——“导”,变说“怎样教”为说“怎样导”。实施课程标准后,要求教师转换角色,基于这一转变,说课者在说教法时,就必须说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组织教学、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参与学生的学习。说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说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在最大程度上体现课改精神——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启发者。 ③说学法 如何教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由其是教学生终生学习的方法,是当前教改的热点问题。上课要重视学法指导,说课时就要说学法指导的方法和步骤。说学法时要说清下面几个问题: 指导学生掌握哪些方法?培养哪些能力?学习方法有:识字方法、认识理解段的方法、阅读的方法、审题的方法、检验的方法、知识迁移的方法、搜集信息和运用处理信息的方法等;学习能力有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处理信息能力、自学能力等。 ④说程序 说程序须说清每个教学环节的安排及其理论依据,体现各自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说程序时可以按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程序的顺序说,也可以在说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