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家小院》教学设计

《农家小院》教学设计

《农家小院》教学设计
《农家小院》教学设计

《农家小院》教学设计

金晖小学武俐聪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93--94页《农家小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农家小院”的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能够比较熟练的用乘法口诀计算除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农家小院”情境图的观察、分析,发展学生收集信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在相互交流算法的过程中,分享他人的智慧,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并能熟练的用乘法口诀计算除法。

教学难点

提取信息,提出问题并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孩子们,冬天来了,辛苦了一年的农民伯伯把劳动成果堆放在了自家的小院里。今天淘气和笑笑要去奶奶家帮忙整理,我们也跟着一起去,瞧一瞧奶奶家的农家小院吧!(出示情境图,板书“农家小院”)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自己观察主题图,寻找数学信息。

师:请你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这所农家小院,看看都能找到那些数学信息?

(学生自习观察图,找数学信息)

师:通过刚才这些同学的发言,请你想想,观察信息时要注意什么?

(有序的观察主题图,完整地表述图中的信息)

师:现在就请你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主题图,并完整的表达这些信息。

(学生说数学信息,教师在课件中呈现相应的放大图。)

学生收集到的数学信息有:

(1)有20个南瓜,每筐能装4个。

(2)墙上挂了6串玉米,每串有8个。

(强调,图中不仅有文字信息,还有隐藏的图片信息)

(3)青椒高7厘米,黄瓜高35厘米。

(4)一共有12只兔子,有4个笼子。

(5)摘了54个柿子,每盒装6个。

【设计意图】通过主题图提取数学信息,大部分学生学生提取到的数学信息比较零散,不会注意到这些信息之间的联系。本环节注重引导学生在有序观察的同时还应注意把相关内容的数学信息同时提取,把数学信息完整的表达清楚。

2、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师:刚才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了“今年结了20个南瓜,每筐能装4个”,想一想,根据这组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学生举手提问题,教师在黑板上贴出问题)

3、共同解决问题,回顾算式算理

师:“有20个南瓜,每筐能装4个,能装几筐?”怎么列式呢?

师:为什么用除法计算?(学生汇报时,是可以课件演示帮助理解)

4、动脑思考,提出和解决问题

师:刚才我们从图中还找出了好几组数学信息,老师呢已经帮大家整理在了练习纸上,(学生打开练习纸)现在请你从中任选两组信息,像我们刚才一样在横线上写出问题,再列式解答,可以吗?

先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并全班汇报,展示方法:

(1)墙上挂了6串玉米,每串有8个,一共有多少个玉米?

师:为什么用乘法?

(2)一共摘了54个柿子,每盒装6个,能装几盒?

师:谁来画图圈一圈,解释一下为什么用除法?

(3)有12只兔子,有4个笼子,平均每个笼子住几只兔子?

师:能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画一画吗?

12、4、3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4)青椒高7厘米,黄瓜高35厘米,黄瓜的高度是青椒的几倍?

师:为什么用除法?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重点是对问题的解决过程,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让两人合作议一议、画一画、说一说,体会解决问题的过程。

5、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理清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生共同梳理:我们刚才在解决这些问题是首先先收集信息-----再提出问题-----最后解决问题。下面我们就用这样的数学方法来完成下面的问题,好吗?

三、实践运用,拓展创新

1、解决“练一练”第2题

学生先寻找题中有用的数学信息,再提出问题并列式解答。

2、找找生活中可以用乘法或除法解决的问题,并尝试解答。

【设计意图】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颈线设计练习题,强化训练,及时反馈、订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反思总结,自我建构

师:在今天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五、板书设计

农家小院

有20个南瓜,每筐能装4个,能装几筐?

20÷4=5(筐)

农家小院教案

北师版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农家小院》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一、教学内容: 北师版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农家小院》,教科书93~94页。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农家小院”具体情境,经历寻找信息,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进一步巩固除法的意义。 2、能够运用乘法、除法与倍的知识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1、能够运用乘法、除法与倍的知识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初步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卡片。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创设情境法演示法实践法 五、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出示情景图:秋天到了,农民伯伯又是一个大丰收,同学们在这个小院里,大家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板书课题) 学生思考 2、探索新知 (1)、仔细观察图画,说说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2)、说一说,你能提出哪些可以用乘法或除法解决的问题?并算一

算。(完整读出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再共同解决问题,回顾算式和算理,再两人小组合作,提出和解决问题) ①、墙上挂着多少根玉米? 8×6=48(根) 答:墙上挂着48根玉米。 ②、54个柿子,每盒装六个,需要装几盒? 54÷6=9(盒) 答:每盒装六个需要装9盒。 ③、黄瓜的高度是青椒的几倍…… 35÷7=5 答:黄瓜的高度是青椒的5倍。 ④、平均每个笼子住几只兔子? 12÷4=3(只) ⑤、每框装4个西红柿,需要装几框? 20÷4=5(框) …… (3)、找找生活中可以用乘法或除法解决的问题,并尝试解答。 学生畅所欲言: 平均每个笼子住几只兔子? 3、巩固练习 练一练; (1)、老师发给我们24张彩纸我们小组要平均分,每人几张?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和阅读再提出用乘法或除法解决的问题,再说一说,算一算。 (2)、找出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讨论、合作、交流、订正)(3)、送信。(学生以游戏形式完成) (4)、快餐店

《比一比》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比一比》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比一比》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1、学会12个二类字,读准字音,会组词。重点学习“堆、群、颗”,通过创设语言环境让学生明白它们的意义,并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从而达到积累语言的作用。 2、培养孩子正确使用量词的意识,体会运用语言要准确。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从而实现从具象到抽象的转化。 4、学习写“小、少”,通过比较知道它们的相同和不同处,在培养孩子观察能力的同时进行准确美观的书写。 【课堂实录】 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比一比》这一课,回家预习了吗? 生:预习了。 师:那老师要考一考你预习得怎么样。 师:请大家看大屏幕,这是一座农家小院,漂亮吗? 生:漂亮。 师:请你仔细观察,你都看到了什么? 生:图上有一头黄牛 生:还有一座漂亮的小房子。 师:你真了不起,能用上恰当的量词。请大家一起重复一遍。 生:一只花猫。

生:老师,你错了,书上的花猫是趴着的,可是你画的猫却是立着的。 师:老师把这只猫的姿势变换了一下,这就是创造。 生:一群鸭子,一个桃子,一堆杏子。 生:一只小鸟,一棵苹果树,一棵红枣树。 师:树上结着红红的苹果和红红的枣。 生:还有栅栏。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栅栏把牛、猫和树围了起来。(明白栅栏的作用。)(生边回答,教师边出示词语:黄牛、花猫、鸭子、小鸟、 师:老师要变魔术(去掉图片),只剩下生字词了,谁会读这些词语? 师:(去掉拼音)拼音没了,谁还会读? 师:老师接着变魔术,(去掉熟字)这回谁会读? 师:老师打乱顺序,谁还会读? (有层次认读生字词) 师:(出示动物和水果的图片)请你看图说一说图上都有哪些事物,不过老师有一个要求,你在说的时候要用上合适的.量词。 (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出示相关的数量词组。) 生:这是一头黄牛。 师:(出示一头黄牛)你真了不起,说话真完整,就这样说。 生:这是一只猫。 师:请你再仔细观察,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猫? 生:这是一只花猫。 师:对了,用上花字就更具体了。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农家小院教案

农家小院。(教材第93、94页) 1. 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应用意识。 2. 通过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乘除法的意义,感受数量关系中蕴含的数学规律。 3. 熟练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除法的口算。 重点:进一步体会乘除法的意义,感受数量关系中蕴含的数学规律。 难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课件。 师:同学们,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农家小院里到处都是丰收的景象,你们想去看看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93页情境图。 师:从这幅农家小院的图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可能会说: ·笑笑说今年结了20个南瓜。 ·我知道了每筐能装4个南瓜。 ·我知道了青椒的高度是7厘米,黄瓜的高度是35厘米。 ·我还知道摘了54个柿子,每盒装6个。 ·小院里还有玉米和小兔子。 …… 师:你们了解的信息真不少,都说明了这是一个丰收年!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做好准备。】 1. 提出问题。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可以用乘法或除法解决的问题? 生1:墙上挂着多少根玉米? 生2:54个柿子,每盒装6个,需要装几盒? …… 鼓励学生找对信息提出问题。 2. 解决问题。 (1)师:同学们仔细看看到底墙上挂着多少根玉米呢?谁愿意列式计算呢? 生:墙上的玉米共有6串,每串有8根,求一共有多少根玉米,就是求6个8是多少,用乘法计算,8×6=48(根)。 师:讲解得很清楚,并且告诉我们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师:54个柿子,每盒装6个,需要几个盒子?谁能给大家讲一讲呢? 生:54个柿子,每盒装6个,求需要几个盒子,就是求54里面有几个6,用除法计 算,54÷6=9(个)。 师:你们知道了吗?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 (3)师:同学们再仔细看看,一共有几只兔子,兔子边上有几个笼子?如果这些兔子住在笼 子里,平均每个笼子住几只兔子? 生:小院里有12只兔子,4个笼子,要把这些兔子平均放到笼子里,就是平均分,也用除法计算,12÷4=3(只)。 师:是啊,平均分的时候也用除法计算。 (4)师:如果每筐装4个南瓜,这些南瓜需要装几筐? 生:今年一共结了20个南瓜,每筐装4个,求需要装几筐就是求20里面有几个4,用除法计算,20÷4=5(筐)。 师:又是一道计算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问题,用除法计算。 (5)师:谁能告诉老师黄瓜的高度是青椒的几倍?该怎么计算呢?你是怎么想的? 生:黄瓜高35厘米,青椒高7厘米,求黄瓜的高度是青椒的几倍,用除法计算,即35÷7=5。 3. 小结。 师:同学们,你们发现都有哪些问题可以用除法计算? 生: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平均分的时候用除法计算;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师:什么情况下用乘法计算呢? 生: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也用乘法计算。 【设计意图:在具体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数学模型,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在“农家小院”里,你有哪些收获呢?找一找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有哪些问题可以用除法解决,与同学们交流并一起解决。 农家小院 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也用乘法计算。

部编新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教案及教学反思

2.乡下人家 【教学内容】 教科书 P4~6 内容。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生字,正确读写带有生字的词语。 2.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 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 通过品读课文,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教学难点】 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激趣导入 1. 播放乡村风光图,教师旁白简介。 2.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乡下人家》,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 1. 自己把课文读一遍,做到读准确,读通顺。 2. 出示生字词,检查自学情况。 3. 读了课文,你对农村有什么感受?谁能用简单的一句话告诉大家。 三、学习生字

1. 检查读音:出示生字,让小老师带读。 2. 理解词语:出示词语,解释个别词语意思。 3. 指导书写:示范难写生字,学生练习书写。 四、整体感知 1. 抽学生读第一段,其他同学想想:这一段描写了什么风景?(屋檐藤架。) 2. 自由读读剩下的自然段,然后同桌讨论后面的内容给我们描绘了哪些乡村风景?(屋檐藤架、鲜花嫩笋、鸡鸭觅食、院落晚餐、月夜梦乡。) 五、交流拓展 1. 同学们,刚才我们走进“乡下人家”,看到农家瓜果飘香,鲜花盛放,鸡鸭成群,庭院晚餐,这是一幅幅独特迷人的风光。其实,乡下的风景、乡下人家的生活场景还有很多很多,谁把自己知道的和大家分享一下。 2. 学生交流。 3. 乡下风景美,乡下人的生活也充满情趣。我们一起去看看! 4. 引读本文中心句,齐读中心句。 六、随堂练笔 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生活场景,用自己手中的笔,学学作者的表达方式,把它写下来。 第2课时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作者对于乡下人家的感受是:不论什么时

农家小院教学设计

《农家小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P93、P94。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除法的口算。 2.能根据具体情境,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并列式解答。 教学重点:根据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并能正确列式解答。 教学难点:正确列出算式并能说出列式理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冬天来了,辛苦了一年的农民伯伯把劳动成果堆放到自家的小院里。今天,淘气要去他爷爷家帮忙整理,我们也跟着一起去,瞧一瞧他爷爷家的农家小院吧! 板书课题。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收集信息 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看,淘气爷爷的小院里都有些什么?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指名回答,课件出示放大的部分详图。 2.提出问题 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用乘法或除法解决的问题吗? 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3.解决问题 师:你们能根据这些问题,找到相应的信息列式解答吗? 学生在书上P93,独立列式解答。 小组讨论:⑴你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些问题的?为什么用这种方法? ⑵结合情境图,说一说每个算式中的数表示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汇报,并说出算式的意义,教师板书。 三、联系生活,拓展应用。 1.师:刚才,我们一起参观了淘气爷爷家的农家小院,同时我们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了一些数学问题。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可以用乘法或除法解决问题。比如,妈妈买了5千克的苹果,每千克苹果6元钱,妈妈一共花了多少元钱?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师:谁能像老师这样举出用乘法或除法解决的问题?

学生举例,学生解决。 2.课件出示练一练第1题 学生观察后,同桌交流,提出问题。 思考后,独立完成。 四、畅想收获,自我评价。 师: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你觉得今天你表现怎样? 五、独立作业,巩固提高。 独立完成课本P94的第3、4题,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订正。

2017教学设计万能模板(各科均适用)

教学设计万能模板(各科均适用) 一、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自主学习____,学生能够____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学习____,学生能够____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究学习____,学生能够____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____学生能够掌握____ 本课的教学难点:通过____发展/提高学生____ 三、教学方法: 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引导启发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渗透自主探究法、小组讨论法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本课主要采用:故事导入/直接导入/游戏导入/情境导入等等 (具体怎么导入,需要简单阐述) 这种方法,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并且引出新课题。 (二)讲授新课 在讲授新课时,为了突出本节课的第一维知识与技能目标,首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对基本的概念和知识初步感知,学习完成后,会对重要生词(语文,其他科目视具体情况而定)进行讲解,具体过程如下: (讲授第一维目标) 通过这种方法,既体现了新课改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这部分讲授完成后,开始讲解本节课的难点,也就是第二维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学生先进行探究学习,能够用自己的话语总结____方法。然后,结合实例,对____方法进行详细讲解,具体过程如下: (讲授第二维目标) 通过这种方法,既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这种方法,也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的情感。(三)巩固练习 根据各科目自行设计 (四)小结 (五)作业布置 布置课后作业,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主要以基础算式为主,选做题会选用一些开放性较高,需要学生进行发散思考的问题,以满足那些学有余力的同学。 五、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清晰展示全文整体结构,突出重点,彰显文章主题。 本文是一篇( )文,采用了( )的修辞手法或( )说明方法,采用( )表现手法,用词\语言( ),通过( )的结构顺序(记叙了\描写了)(某个故事\某地方的优美景色),并从中悟出( )道理\或抒发(表达)了( )情感。 文段中主要使用的修辞手法有以下:比喻、比拟(又名比体,分为拟人、拟物)、夸张、排比、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 1.交流本单元课文中借助事物所抒发的感情或引发的思考。 2.体会本单元课文部分语句在描写事物方法上的相似之处;学习联系语境理解一词多义的方法。 3.正确朗读古诗,并熟读成诵。学习作者借蝉表达自己的志向的写法。 ●重点 体会本单元课文中部分语句在描写事物方法上的相似之处;学习联系语境理解一词多义的方法。 ●难点 朗读并背诵古诗,学习作者借蝉表达自己的志向的写法。 1交流平台。 本单元四篇课文都是描写事物的,或蕴含着作者浓浓的感情,或引发了作者深深的思考。学习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写出自己对这种事物的感情或看法。 2.词句段应用。 (1)学习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将事物的特点凸显得更加明显,使自己的感情抒发得更强烈,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学会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在不同句子中表达的意思。 3.日积月累。 开展多种形式的读,熟读并背诵古诗《蝉》。了解蝉的生活习性和性格特点,学习诗人借蝉表达自己高洁的志向的写作手法。 ●教学准备 1.学生复习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和部分语句;诵读古诗。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交流本单元课文中借助事物所抒发的感情或引发的思考。 2.体会本单元课文部分语句在描写事物方法上的相似之处。 一、交流平台。 1.布置复习,自主回顾。本单元的课文都是描写事物的,或蕴含着作者浓浓的感情,或引发了作者深深的思考。回顾一下,本单元的四篇课文主要描写了什么事物?蕴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引发了作者怎样的思考? 2.小组交流复习效果。 3.全班交流。 (1)《白鹭》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文生动地描写了白鹭颜色的美丽、身段的精巧以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给人以美的享受,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2)《落花生》这篇精读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对花生好处的谈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表达了作者扎扎实实做人的思想感情。 (3)《桂花雨》一文主要回忆了作者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字里行间弥漫着作者浓浓的思乡情怀和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 (4)《珍珠鸟》一文主要写了由于作者对珍珠鸟的悉心照顾和真切关爱,让小鸟由怕人到喜人、近人、亲人的经过。从而谱写了一曲人与自然之间爱的颂歌,并由衷地发出了“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感慨。文章从对“人与鸟”的关系的叙述中,启发学生在“人与动物”和谐共存方面做深入思考。 师小结:我们在描写事物时,要把感情寄托在对事物的爱憎之中,要借事物的形象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这种借助具体事物来抒发感情的写作方法就是借物抒情。运用借物抒情的方法,关键是找准事物的特点与自己的感情引起共鸣的地方,使事物与感情相统一,使感情有所依托。

最新乡下人家优质课教学设计获奖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3.带领学生品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随文章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好。 教学难点: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课前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看,!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什么?(出示乡村风光图片)看这画面,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对,这是乡下。真是太美了!咱们也生活在乡村,你家周围有没有美丽的景色。这节课我们就跟随作者陈醉云一起走进乡村生活,走进这平凡的农家小院,去领略田园生活的美好。(板书课题) 2、①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文中的哪句话写出了作者的感受?谁来读读?(出示句子:“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②理解“独特”“迷人”的含义,进而理解整段话的含义。(“独特”是指“独有的,与众不同的”;“迷人”是说“吸引人”,这句话是说乡下人家,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季节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很吸引人的美。)真是这样吗?同学们,我们赶快来读一读课文,从作者的语言描述中去发现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美吧。

二、讲读 (一)1、那么,作者都写了哪些独特、迷人的乡村风景?谁来说一说2、交流。这么多美丽的场景,咱们尝试着把它们写成一个个小标题吧。出示:屋前瓜藤绕,门前花盛开花,屋后春笋冒,鸡鸭喜觅食,门前吃晚饭,秋夜虫儿唱。让我们一起去细细欣赏这美丽的乡村风景吧!(二)多美的乡村呀!请选中你最喜欢的画面,尽情发挥,呆会把它美美地读给同学们听听。 1、屋前搭瓜架 哪位同学被屋前的瓜架给吸引了?请你读出来给同学们听听。 出示句子:“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生读)(展示相关图片) “别有风趣的装饰”指的是什么呢?(农家屋子前攀着爬上屋檐的绿绿的藤和叶,点缀其中的青的、红的瓜,色彩明丽,纯朴自然,而且瓜棚夏天还可遮凉) 为什么说这些都是“别有风趣的装饰”呢?(它特殊、不同,与城里的房屋门前不同)你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这美景与城市究竟有何不同吗? 当你看到城市里高楼林立和“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会有什么感觉?(威严,冷漠)与城里的威严、冷漠比较,乡下更怎么样啊?对,更显可爱。那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乡下人家的“可爱”吗?老师也想读读,你觉得老师读得如何,那你就像我这样有感情地读好吗?大家再齐读读。从同学们的读中老师感受出了这种可爱。 2、门前种鲜花

《鸟的天堂》逆向教学设计

《鸟的天堂》逆向教学设计

《鸟的天堂》逆向教学设计 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3课《鸟的天堂》第一课时授课班级四年级授课时间40分钟 教材分析《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选作课文时有改动。作者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宽阔清澈的河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构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风景画,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 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是在一个“太阳落下了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的傍晚时分,这一次,他没有看到鸟,只见到高大茂盛、充满生机的大榕树。这部分重点刻画大榕树的美丽:先写远看榕树的情景,再写近看榕树时枝干和绿叶的情态,展示出大榕树的勃勃生机。在饱含情感的描写之后,作者发出由衷的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作者第二次来到“鸟的天堂”,是在阳光照耀下的早晨,他见到了鸟飞鸟鸣的热闹情景。文中写了鸟声、鸟影,让人应接不暇;写了鸟的形态──大、小、花、黑;还写了鸟的各种姿态──叫、飞、扑;最后,又专写了一只画眉鸟,

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了鸟的可爱和它们在“天堂”里生活的情景。从作者的描写中,我们不仅知道了这里的鸟儿数量众多、种类繁多,而且分明感受到了它们生活的自由和快乐。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和谐美好;二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作者细腻、生动的描写方法。 本文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想象“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体会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的不同感受,教学难点是体会描写大榕树特点的语句。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尝试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认识“浆、耀”等14个生字,会写“隙、暇”等8个字,能正确读写“应接不暇、不可计数”等12个词语; 3、领悟作者抓景物特点进行联想的表达方法,体会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4、体会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由衷赞美,感受人与自然、动物的和谐之美。 重点1、学习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逆向教学设计(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逆向思维训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逆向思维,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技能 【教学重点】 1.学会逆向思维方法 2.掌握逆向思维技巧 【教学方法】发现法、讨论法、竞赛法、训练法 【教学过程】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索,树立新思想,创立新形象。当大家都朝着一个固定的思维方向思考问题时,而你却独自朝相反的方向思索,这样的思维方式就叫逆向思维。人们习惯于沿着事物发展的正方向去思考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其实,对于某些问题,尤其是一些特殊问题,从结论往回推,倒过来思考,从求解回到已知条件,反过去想或许会使问题简单化。 案例一:司马光砸缸 有人落水,常规的思维模式是"救人离水",而司马光面对紧急险情,运用了逆向思维,果断地用石头把缸砸破,"让水离人",救了小伙伴性命。案例二: 有一道趣味题是这样的:有四个相同的瓶子,怎样摆放才能使其中任意两个瓶口的距离都相等呢?可能我们琢磨了很久还找不到答案。那么,办法是什么呢?原来,把三个瓶子放在正三角形的顶点,将第四个瓶子倒过来放在三角形的中心位置,答案就出来了。把第四个瓶子"倒过来",多么形象的逆向思维啊! 案例三: 日本是一个经济强国,却又是一个资源贫乏国,因此他们十分崇尚节俭。当复印机大量吞噬纸张的时候,他们一张白纸正反两面都利用起来,一张顶两张,节约了一半。日本理光公司的科学家不以此为满足,他们通过逆向思维,发明了一种"反复印机",已经复印过的纸张通过它以后,上 面的图文消失了。重新还原成一张白纸。这样一来,一张白纸可以重复使用许多次,不仅创造了财富,节约了资源,而且使人们树立起新的价值观:节俭固然重要,创新更为可贵。智力思维训练题: abcde所代表的省份 对地理非常感兴趣的几个同学聚在一起研究地图。其中的一个同学在地图上标上了标号a、b、c、d、e,让其他的同学说出他所标的地方都是哪些城市。 甲说:b是陕西。e是甘肃;乙说:b是湖北,d是山东;丙说:a 是山东,e是吉林; 丁说:c是湖北,d是吉林;戊说:b是甘肃,c是陕西。这五个人每人只答对了一个省,并且每个编号只有一个人答对。你知道abcde分别是哪几个省吗? 答案:假设甲说的第一句话正确,那么b是陕西,戊的第一句话就是错误的,戊的第二句话就是正确的;c是陕西就不符合条件。甲说的第二句话正确。那么e就是甘肃。戊的第二句话就是正确的,c是陕西。同理可推出a是山东,b是湖北,c是陕西,d是吉林,e是甘肃。篇二:逆向思维训练教学设计 附: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逆向思维,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技能 教学重点:1.学会逆向思维方法 2.掌握逆向思维技巧 教学设想:分五步:第一步明理示向,第二步示例明样,第三步现演树样,第四步示范促壮, 教学过程: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农家小院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农家小院 设计理念:立夏,烧野米饭是平湖的一个古老习俗。过去孩子烧野米饭时,所用的米都是向多户人家去讨来的,所用的豆啊、菜啊,都是从农民田地里去偷摘来的,据说这样的饭烧出来孩子们吃了以后,能祛除百病,整个夏天都不会头晕。为了让孩子们了解这一旧的习俗,我设计了此次活动,组织了孩子们进行烧野米饭活动,期待那时香味飘香,个个乐翻天,,人人吃得肚皮滚圆,喜笑颜开。 活动目标: 1、走进自然,拥抱春天,让孩子们热爱自然,体验野炊活动的快乐。 2、丰富孩子们的生活体验,锻炼孩子的合作交往和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1、大米、春笋、蚕豆、豌豆、莴苣、腊肉、香肠。 2、油盐酱醋、各类刀具、菜篮、木材稻草等。 活动重(难)点:孩子乐意动手与同伴参与此次活动,体验劳动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教师谈话,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师:你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在这个季节里我们都会去做些什么呢? 小结:天晴的时候我们去春游放风筝,去公园踏青,感受大自然,刚才还有小朋友说到要烧野米饭,那你们知道为什么要烧野米饭吗? 二、说说野米饭的来历。

师:其实烧野米饭是我们平湖的一个习俗,很早以前我们的爷爷奶奶到了现在这个时候啊都要烧野米饭,野米饭不但吃起来很香还可以祛除百病呢! 1.看录像——野米饭制作过程 师:他们在干什么呀?野米饭是怎么制作出来的?(看录像) 小结:录像里的小朋友们把所有的菜理好、切好,洗干净放在一个大锅里,然后给它调调味,盖上锅就可以烧了,半个小时后,他们的野米饭就可以吃了。 三、幼儿分工,烧野米饭。 1.幼儿清洁双手,教师提醒幼儿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卫生。 2.教师提醒幼儿使用刀具时注意安全。 3.要注意用火安全。 四、品尝野米饭,说说自己的感想。 师:哇!香喷喷的野米饭来啦,孩子们快来尝一尝。 我想采访一下吃完的小朋友,你觉得我们的野米饭味道怎么样呢?

一年级语文:《识字二·比一比》教学反思(参考文本)

小学语文标准教材 一年级语文:《识字二·比一比》教学反思(参考文本) People need to communicate and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and language is the bridge of human communication and the link.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专业教学设计系列下载即可用 --- 一年级语文:《识字二·比一比》教学反 思(参考文本) 《比一比》教学反思 织里实验小学叶建红 《比一比》是一节识字课,识字课的主要教学任务就是落实生字词的教学及巩固,落实"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教学理念.怎样的一节课才算是一堂好课,这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一直迷惑不解的.我希望自己能上好一堂好课,也努力去设计好教案. 兴趣入手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低段的语文教学应体现趣味性,识字课更加枯燥,乏味,所以趣味性是极其重要的.在本课中,我恰当地运用

多媒体课件,将学生带入课文意境之中,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如:课始,我引入:丁丁家的院子里有浓浓的树阴,绿绿的小草,真是 一个美丽的农家小院呀,小院里东西可多了,你看到了什么 (指生说) 随着学生的回答老师出示课件,fiash动画吸引着学生想认读的 愿望. "请拼音朋友帮帮忙,自己试着拼一拼,读一读", 读着这些词语,你发现了什么它们可以分成哪两类 (水果类和 动物类). 是呀!这些词宝宝可调皮了,分别是从水果之家和动物之家跑出 来的,你能把他们领回去吗根据学生回答,点击课件把词语分成两类.根据学生读的情况,相机插入评价语:谢谢你把黄牛送回了家,苹 果真想回它的水果之家呀…… 老师始终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在一个童话般的 情境中,唤起学生主动识字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始终处在"我想读"" 我要读"的状态,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二,抓住难点进行教学

湘教版《农家小院》教学设计

湘教版《农家小院》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其中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表方位的词,感受生活环境的美好。 二、重点难点 1.会写8个生字。 2.了解生字词的意思,初步学会运用。 三、教学准备 1.电脑课件。 2.制作多个漂亮的“智慧星”(智慧星里写上词语、简单的句子),在学习过程中相机对学生予以奖励。 3.生字卡片。 四、教学时间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今天课堂上来了一位小伙伴,它想和你们交朋友呢!瞧,他是谁? (先出现小猴子图片,然后出现小猴子讲话,邀请孩子们出去玩。), 2.你们愿意去吗?闭上眼,让我们出发吧! (播放轻音乐,出

现图画。)快看看,小猴子带我们来到了哪儿? 3.指名读题。 4.教师板书题目。指导读“农”。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划出生字 1.有一首小儿歌介绍了这个农家小院,想不想读一读?那么,读的时候遇到困难怎么办? (学生自由发言,引导学生运用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小朋友的方法真好。快打开书自己读一读吧!读完了对照生字表划记课文中的生字。 3.哪位勇敢的孩子愿意把课文读一读? (指三人分句读,引导学生评价。) (三)认读生字,巩固音、形 小朋友真会学习!听,小猴子在说什么? (先出现猴子讲话,邀请孩子们读生字;然后出现本课所有要认的生字。) 学生自由读生字。 1.你觉得这些生字宝宝当中,哪个最难读、最容易读错?哪位小老师给大家提个醒(指名说)。 (学生发言时教师相机出示该字,指导读。重点引导读准“南”、“上”、“池”的读音。) 2.齐读生字。(出示所有要认的生字,去掉拼音。)问:你还

教学设计万能模板

教学设计万能模板 一、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自主学习____,学生能够____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学习____,学生能够____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究学习____,学生能够____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____学生能够掌握____ 本课的教学难点:通过____发展/提高学生____ 三、教学方法: 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引导启发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渗透自主探究法、小组讨论法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本课主要采用:故事导入/直接导入/游戏导入/情境导入等等 (具体怎么导入,需要简单阐述) 这种方法,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并且引出新课题。 (二)讲授新课 在讲授新课时,为了突出本节课的第一维知识与技能目标,首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对基本的概念和知识初步感知,学习完成后,会对重要生词(语文,其他科目视具体情况而定)进行讲解,具体过程如下: (讲授第一维目标)

通过这种方法,既体现了新课改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这部分讲授完成后,开始讲解本节课的难点,也就是第二维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学生先进行探究学习,能够用自己的话语总结____方法。然后,结合实例,对____方法进行详细讲解,具体过程如下: (讲授第二维目标) 通过这种方法,既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这种方法,也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的情感。(三)巩固练习 根据各科目自行设计 (四)小结 (五)作业布置 布置课后作业,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主要以基础算式为主,选做题会选用一些开放性较高,需要学生进行发散思考的问题,以满足那些学有余力的同学。 五、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清晰展示全文整体结构,突出重点,彰显文章主题。 本文是一篇( )文,采用了( )的修辞手法或( )说明方法,采用( )表现手法,用词\语言( ),通过( )的结构顺序(记叙了\描写了)(某个故事\某地方的优美景色),并从中悟出( )道理\或抒发(表达)了( )情感。 文段中主要使用的修辞手法有以下:比喻、比拟(又名比体,分为拟人、拟物)、夸张、排比、对偶(又名对仗、排偶)、反复、借代、寄寓(寄托)、互文、设问、引用、呼告、反问、顶真(又名顶针、联珠)。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11九 除法-02农家小院-教案04

农家小院 【教材分析】 本课是北师大2014版二年级上册和第九单元除法在中的内容《农家小院》是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表内乘法口诀求商后的一节综合练习课。教材运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具体情境中的信息和问题.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能有条理收集和整理信息,并分析信息,提出问题,进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本节课要求学生能比较熟练地利用表内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节综合练习课,本班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较强,但情境展示的数学信息量大,学生的年龄小,汉字书写速度较慢,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当信息量大时,学生有条理收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农家小院》导学案 学习目标: 能根据情境图,说出数学信息,提出用乘除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并会解答。 学习重点: 会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学习难点: 根据数学信息提出适当的数学问题。 学习准备:课件、小黑板等 【课前预习】 一、算一算,并说一说对应的口诀 42÷7= 18÷6= 56÷7= 24÷8= 27÷9= 8×3= 35÷5= 16+8= 二、预习情境图,从图中获知什么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课内探究】 一、群学: 1、根据情境图信息提出可以用乘法或除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小组互说) 2、展示:小组汇报数学问题。 二、探讨以下数学问题的解答:(独学——群学——展示) 1、墙上挂着多少根玉米? 2、54个柿子,每盒装六个需要装几盒?……(书93页问题) 探讨过程:(1)独学:独立读题理解后独立完成 (2)群学:完成后小组内交流解答方法,互相纠正错误。 (3)展示:小组代表展示汇报解答方法 三、课堂检测: 小熊开店(检测卷) 独学:图中获得什么数学信息?解决什么问题?怎样解决?独立完成。 群学:小组内交流、互相批改。 【课后延伸】 找找生活中可以用乘法或除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课堂小结】 说一说:这节课我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 姓名:小组评价:) 课前练习: 1、算一算,并说一说对应的口诀。 42÷7= 18÷6= 56÷7= 24÷8=

英语逆向教学设计探索

英语逆向教学设计探索 ——以Module one Unit 2 Travelling Around the World 为例 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姚培骊 摘要逆向设计是一种以学习目标引导的,以学习结果为导向的教学设计。学习目标 不以教材为依据,而以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学习结果表现为对知识进行意义理解,并能有效地将知识和技能迁移于新情境中。 关键词逆向设计学习结果理解 目前通常的教学设计是:依据课程标准或者教材内容确定学习目标,围绕学习内容 设计教学活动,最后检测学习目标是否达成。初看起来这种设计没有问题,但仔细推敲,疑问不少:学习目标达成的预期学习结果( Desired Results)是什么?学生取得预期学习结果的评量证据 (指标)是什么?学习活动是否能帮助学生取得预期的学习结果? 在这些问题的驱使下,我以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泰( Grant Wiggins and Jay McTighe)的《Understanding by Design》—《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年3 月出版中文版) 为学习范本,开始了对重视理解的教学设计的探索。 一、逆向设计 美国教育评量( Assessmen)t 学者威金斯和麦克泰在《Understanding by Design》中强调教学的逆向设计( Backward Design),强调课堂、单元和课程在逻辑上应该从想要达到的学习结果导出,而不是从我们所擅长的教法、教材和活动中导出。〔1〕墨尔本大学教授约翰·哈蒂( John Hatte)在《可见的学习》中也强调:学习起始于“逆向设计”——而不是起始于教科书、备受喜欢的课或久负盛名的活动。学习从教师(最好还有学生)了解期望的结果(对应于学习目的的成功标准)开始,然后逆向运行到学生开始上课的状态。〔2〕这种逆向设计是适合于培养英语核心素养的一种教学设计,它属于成果导向教育( Outcome Based Education,简称OBE)理论指引下的教学设计。成果导向教育自1981年由斯派迪(William G Spady)创设以来,受到国内外教育学界的追捧。OBE理念的基本原理是:所有学习者均成功(Success for All) 〔3〕 英语教学设计如果采用成果导向理论下的逆向设计,就不能像通常那样依据教材内容来确定学习目标,而要依据学科核心素养和英语课程标准来确定学习目标,考虑什么学习结果可以表示达成目标,需要制定学生获得学科核心素养的评量标准,学习过程和教学方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农家小院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农家小院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理念:立夏,烧野米饭是平湖的一个古老习俗。过去孩子烧野米饭时,所用的米都是向多户人家去讨来的,所用的豆啊、菜啊,都是从农民田地里去偷摘来的,据说这样的饭烧出来孩子们吃了以后,能祛除百病,整个夏天都不会头晕。为了让孩子们了解这一旧的习俗,我设计了此次活动,组织了孩子们进行烧野米饭活动,期待那时香味飘香,个个乐翻天,,人人吃得肚皮滚圆,喜笑颜开。 活动目标: 1、走进自然,拥抱春天,让孩子们心爱自然,体验野炊活动的喜悦。 2、丰盛孩子们的生活体验,锻炼孩子的合作交往和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1、大米、春笋、蚕豆、豌豆、莴苣、腊肉、香肠。 2、油盐酱醋、各类刀具、菜篮、木材稻草等。 活动重(难)点:孩子乐意动手与同伴参与此次活动,体验劳动的喜悦。 活动过程: 一、教师谈话,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师:你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在这个季节里我们都会去做些什么呢? 小结:天晴的时候我们去春游放风筝,去公园踏青,感受大自然,刚才还有小朋友说到要烧野米饭,那你们知道为什么要烧野米饭吗?

二、说说野米饭的来历。师:其实烧野米饭是我们平湖的一个习俗,很早以前我们的爷爷奶奶到了现在这个时候啊都要烧野米饭,野米饭不但吃起来很香还可以祛除百病呢! 1.看录像——野米饭制作过程 师:他们在干什么呀?野米饭是怎么制作出来的?(看录像)小结:录像里的小朋友们把所有的菜理好、切好,洗明净放在一个大锅里,然后给它调调味,盖上锅就可以烧了,半个小时后,他们的野米饭就可以吃了。 三、幼儿分工,烧野米饭。 1.幼儿纯洁双手,教师提醒幼儿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卫生。 2.教师提醒幼儿使用刀具时注意安全。 3.要注意用火安全。 四、品尝野米饭,说说自己的感想。 师:哇!香喷喷的野米饭来啦,孩子们快来尝一尝。 我想采访一下吃完的小朋友,你觉得我们的野米饭味道怎么样呢?

2.乡下人家教案(2课时含教学反思)

2020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2.乡下人家 教学目标: 1.认识“构、芍”等11个生字,会写“构、饰”等15个字,会写“屋檐、构成”等17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画面,说说课文描写了哪几幅图画。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围绕文中最感兴趣的景致展开交流,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2.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回顾古诗:同学们,乡村生活是美好的,像一幅画卷,一起回忆一下古诗《宿新市徐公店》、《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清平乐·村居》。 2.导入新课:还有一位老人,他离开家乡几十年了,后来终于又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当看到家乡的美丽景色,禁不住写下了这样一篇美文——《乡下人家》,请齐读课题。(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遇到生字要借助拼音读一读。 2.认读生字新词。 3.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构、饰、蹲、率、倘、眠”。 教师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示范指导,学生仿写。(“构”是左右结构,右边是“勾”,不要写成“勺”。“蹲”是左右结构,右边“尊”中的短横一定不能忘记写。)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作者用一句话概括了他眼中的乡下人家,请用横线画出来。(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2.通读课文,作者介绍了哪几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请简单概括一下。(瓜藤攀檐图、鲜花绽放图、雨后春笋图、鸡鸭觅食图、院落晚餐图、秋夜睡梦图。)

《农家小院》示范教学设计【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

《农家小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结合“农家小院”的具体情境,经历寻找信息、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进一步巩固除法的意义。 2. 能够运用乘法、除法和“倍”的知识,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在解决问题并与同伴交流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和较熟练地用乘法口诀计算除法。 教学难点: 提取信息,提出问题并用乘除法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又是一个丰收年,王奶奶家又丰收了,她正带着孩子们在自家的小院里忙碌着,我们一起看,有的在收玉米,有的在摘柿子,还有的小朋友在喂小兔子,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农家小院。 板书:农家小院。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渗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探究新知

师:同学们,请用数学的眼光看看这个农家小院,想想你都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生1:有20个南瓜,每筐能装4个。 生2:墙上挂了6串玉米,每串有8个。 生3:青椒高7厘米,黄瓜高35厘米。 生4:一共有12只兔子,有4个笼子。 生5:摘了54个柿子,每盒装6个。 设计意图:本环节注重引导学生在有序观察的同时,还应该注意提取到相关内容的数学信息,并把数学信息完整的表达清楚,也为提出奠定基础。 师:说一说,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或除法提出的问题? 生1:墙上挂着多少根玉米? 生2:需要几个盒子装柿子? 生3:平均每个兔笼住几只兔子? 生4:需要装几筐南瓜? …… 师:我们来依次解决同学们想出的数学问题。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全班交流答案,学生边说,课件边展示。可以适当提出类似这样的问题:为什么用乘法?为什么用除法?54、6、9分别表示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整理提出的问题,选择适合的方法解决,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