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螺旋CT在诊断 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影像学特征

螺旋CT在诊断 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影像学特征

螺旋CT在诊断 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影像学特征
螺旋CT在诊断 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影像学特征

螺旋CT在诊断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影像学特征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螺旋CT 动态增强扫描的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2 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 资料。结果22例患者中,均为单发病灶,肝叶萎缩8 例,局部肝包膜回缩4 例,伴肝内胆管扩张10例,肝内胆管结石6例,肝门区、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肿大10 例。增强扫描可见病灶动脉期无强化或轻度强化,静脉期进一步强化,呈轻、中度强化,延迟扫描病灶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由边缘向中心强化,最后病灶强化高于肝实质,病灶内部可呈片状、分隔状或细线状强化。结论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强化具有一定特征性,且大多数呈”慢进慢出”特点,一般能与肝内其他肿瘤相鉴别。

标签:肝内胆管细胞癌;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

肝内胆管细胞癌是指起源于二级胆管在内的末梢侧肝内小胆管的肝内原发性肿瘤。多数为导管状腺癌,少数为乳头状腺癌和黏液腺癌。其发病高峰年龄为60~70 岁。因肝内胆管细胞癌临床症状出现较晚且不具特征性,不易早期发现,临床上预后较差,因此早期正确诊断肝内胆管细胞癌在临床上非常重要。现对22例经手术证实的胆管细胞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22例中,男10例,女12例;年龄35~75岁,平均61岁。主要症状:上腹部不适10 例,伴消瘦8 例。腹部包块 2 例,无明显症状4例。黄疸8例,伴胆石症6例。有胆道手术史4例。化验检查:所有病例经AFP 检查均为阴性,CEA 检查8例阳性,HBsAg 检查6例阳性。

1.2 检查方法本组22 例均做全肝CT 平扫加动态增强扫描。螺旋CT扫描,扫描参数:120 kv,260 mAs,层厚10 mm,层距10 mm。扫描范围从膈顶到右肾下级。增强扫描采用高压注射器,经肘前静脉团注泛影葡胺注射液100 mL,速率为3 mL/s。行CT 动态扫描:动脉期(注射造影剂后25 s开始扫描)、静脉期(注射造影剂后60 s开始扫描)、延迟期(注射造影剂3~10 min后扫描)。检查前均服500ml 水充盈胃肠道。

2结果

22 例病例均为单发病灶,其中18 例病灶位于肝左叶,4例位于肝右叶,肿块长径约2~7.5 cm,平均4.6 cm。CT 平扫病灶呈略低密度,CT 值约20~45 Hu,与周围正常肝组织分界欠清,形态上病灶呈不规则分叶状14例,呈圆形或类圆形8例,6例合并有肝内胆管结石,邻近病灶肝内胆管扩张者10例,8 例病灶所在肝叶呈萎缩状态,4例病灶所在肝叶局部肝包膜凹陷。增强扫描,动脉期无强化8例,轻度环形强化14例,无病灶明显强化。门静脉期轻中度强化20例,明显强化2例。延迟期22例均表现为病灶内部强化逐渐明显,呈不均匀

胆管细胞癌的病理与影像诊断

胆管细胞癌的病理与影像诊断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射科宋彬 最近对胆管细胞癌地新的分类为临床遇到的一些模 糊问题提供了较好的解决办法。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发性肝癌是指原发于肝细胞的恶性肿瘤。 B) 肝癌的死亡率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列第三位。 C) 肝癌的死亡率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列第一位。 D) 肝癌常见于老年患者。 目前胆管细胞癌最常用的分类方式是按照肿瘤发生部位分,那么若周围型胆管细胞癌肿块较大,如何与肝门型胆管细胞癌相鉴别呢?若肝内、外胆管同时受累,那么分为那一类呢? 一、临床概述 胆管细胞癌(cholangiocarcinoma)(是一种起源于胆管上皮的恶性肿瘤,可以累及从肝脏外周毛细胆管到肝外胆总管末端的整个胆管系统,是仅次于原发性肝细胞肝癌而排第二位的肝脏原发性恶性肿瘤)。其病因不明,但发现其常常与华支睾吸虫

感染(clonorchiasis)、慢性胆管炎(chronic cholangitis)及胆管结石症(cholangiolithiasis)、胆总管囊肿(choledochal cyst)、Caroli病及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等合并存在,因此推测可能与胆管系统的慢性炎性、理化刺激有关[1]。在病理上,多为分化型腺癌(adenocarcinoma),胆管细胞癌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梗阻性黄疸,另可有乏力、纳差、腹胀、腹痛、消化不良、发热、消瘦等非特异性症状。查体可见肝大,伴或不伴胆囊肿大(依梗阻部位不同而异);实验室检查提示梗阻性黄疸(obstructive jaundice)。 二、分类法及存在的争议 ① 目前胆管细胞癌最常用的分类方式是按照肿瘤发生部位分为肝外胆管细胞癌(ex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和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其中肝内胆管细胞癌又根据其位置可分为周围型(peripheral type)和肝门型(hilar type)两类。 ② 但这种分类方法尚存在一些问题:若周围型胆管细胞癌肿块较大,有时难于与肝门型胆管细胞癌相鉴别;肝门型胆管细胞癌与起源于靠近肝门的近端胆管的肝外型胆管细胞癌有 时亦无确切分界;对肝内、外胆管同时受累者难以分类;临床上也有初发为周围肿块型肝内胆管癌而复发后又表现为腔内结节

肝门部胆管癌诊断和治疗指南(2013年版)

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胆道外科学组、解放军全军肝胆外科专业委员会 肝门部胆管癌是指累及肝总管、左右肝管及其汇合部的胆管黏膜上皮癌,亦称高位胆管癌、近端胆管癌或Klatskin肿瘤。肝门部胆管癌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尸检资料显示胆管癌的发病率约为0.01%~0.20%,肝门部胆管癌占其中的40%~60%。肝门部胆管癌被认为是肝胆外科领域最具挑战性的难题之一,由于缺乏符合我国国情的临床实践指南,在肝门部胆管癌病情评估、治疗决策、手术方式及非手术治疗等方面普遍存在不规范问题,这一复杂难治疾病的总体治疗效果很不满意。为此,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和解放军全军肝胆外科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基于循证医学的原则,通过深入学术研讨和论证制定了本指南,旨在为我国肝门部胆管癌的规范化治疗提供指导意见。 本指南中,证据的质量等级由高到低分为Ⅰ~Ⅵ级6个层次,诊断和治疗建议的推荐等级也相应分为A、B、C1、C2、D级。 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分型和分期 目前肝门部胆管癌常用的分型和分期系统主要有以下4类:(1)Bismuth-Corlette分型;(2)MSKCC T分期系统;(3)AJCC的TNM分期系统;(4)国际胆管癌协会分期系统。 Bismuth-Corlette分型是经典的临床分型方法。该分型是以肿瘤累及胆管的解剖部位及范围为依据,对于手术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价值,但该分型没有表述对胆管癌切除和预后有影响的血管浸润、淋巴结转移和肝脏萎缩等因素。 MSKCC T分期系统是根据肿瘤累及胆管范围、门静脉侵犯和合并肝叶萎缩3个因素对肝门部胆管癌进行分期。该分期系统在判断可切除性或是预后判断方面均优于Bismuth-Corlette分型,但未体现肝动脉侵犯、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等病理要素。 AJCC的TNM分期是基于病理指标的一种分期系统,有助于对患者预后的判断,但由于术前几乎得不到分期所需的相关资料,因此该分期临床实用价值有限。 国际胆管癌协会分期系统是2011年提出的一种新的肝门部胆管癌分期系统。该分期对胆管癌肿部位和形态,门静脉、肝动脉受累状况,预留肝脏体积、并存肝实质病变,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等病理要素给予了全面评估和表述。借助这一分期系统,可对肝门部胆管癌的可切除性、术式选择及预后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螺旋CT在诊断 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影像学特征

螺旋CT在诊断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影像学特征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螺旋CT 动态增强扫描的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2 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 资料。结果22例患者中,均为单发病灶,肝叶萎缩8 例,局部肝包膜回缩4 例,伴肝内胆管扩张10例,肝内胆管结石6例,肝门区、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肿大10 例。增强扫描可见病灶动脉期无强化或轻度强化,静脉期进一步强化,呈轻、中度强化,延迟扫描病灶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由边缘向中心强化,最后病灶强化高于肝实质,病灶内部可呈片状、分隔状或细线状强化。结论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强化具有一定特征性,且大多数呈”慢进慢出”特点,一般能与肝内其他肿瘤相鉴别。 标签:肝内胆管细胞癌;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 肝内胆管细胞癌是指起源于二级胆管在内的末梢侧肝内小胆管的肝内原发性肿瘤。多数为导管状腺癌,少数为乳头状腺癌和黏液腺癌。其发病高峰年龄为60~70 岁。因肝内胆管细胞癌临床症状出现较晚且不具特征性,不易早期发现,临床上预后较差,因此早期正确诊断肝内胆管细胞癌在临床上非常重要。现对22例经手术证实的胆管细胞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22例中,男10例,女12例;年龄35~75岁,平均61岁。主要症状:上腹部不适10 例,伴消瘦8 例。腹部包块 2 例,无明显症状4例。黄疸8例,伴胆石症6例。有胆道手术史4例。化验检查:所有病例经AFP 检查均为阴性,CEA 检查8例阳性,HBsAg 检查6例阳性。 1.2 检查方法本组22 例均做全肝CT 平扫加动态增强扫描。螺旋CT扫描,扫描参数:120 kv,260 mAs,层厚10 mm,层距10 mm。扫描范围从膈顶到右肾下级。增强扫描采用高压注射器,经肘前静脉团注泛影葡胺注射液100 mL,速率为3 mL/s。行CT 动态扫描:动脉期(注射造影剂后25 s开始扫描)、静脉期(注射造影剂后60 s开始扫描)、延迟期(注射造影剂3~10 min后扫描)。检查前均服500ml 水充盈胃肠道。 2结果 22 例病例均为单发病灶,其中18 例病灶位于肝左叶,4例位于肝右叶,肿块长径约2~7.5 cm,平均4.6 cm。CT 平扫病灶呈略低密度,CT 值约20~45 Hu,与周围正常肝组织分界欠清,形态上病灶呈不规则分叶状14例,呈圆形或类圆形8例,6例合并有肝内胆管结石,邻近病灶肝内胆管扩张者10例,8 例病灶所在肝叶呈萎缩状态,4例病灶所在肝叶局部肝包膜凹陷。增强扫描,动脉期无强化8例,轻度环形强化14例,无病灶明显强化。门静脉期轻中度强化20例,明显强化2例。延迟期22例均表现为病灶内部强化逐渐明显,呈不均匀

胆管癌分型

胆管癌通常是指源于主要肝管和肝外胆管的癌,大体解剖学的传统分类习惯将肝实质与胆管分开,如肝实质内源于肝内的小胆管癌属于胆管细胞性肝癌,而胆管癌则指源于肝外胆管和肝门部Ⅰ、Ⅱ级分支的主要肝胆管。通俗地说,胆管癌指源于大胆管的胆管细胞癌。临床上将肝内胆管结石癌变、先天性肝内胆管囊肿癌变等未明确列入在内,但胆结石和先天性胆管疾病与胆管癌有着密切的病因学关系,临床上胆管癌常合并有胆结石或胆管扩张症。胆管癌可分为肝门部胆管癌或上段胆管癌、中段胆管癌和下段胆管癌3个类型。其中以肝门部胆管癌最为多见,占同期胆管癌的40%~67%。加之肝门部胆管癌位于肝门部特殊复杂的解剖学位置,长期以来一直是外科治疗中的疑难点,而属于高危性的外科手术范畴,曾一度被视为外科手术的禁区。随着现代影像技术的发展,外科医师能更深入透彻地了解肝门部区域复杂的肝胆管、肝动脉和门静脉三者之间的毗邻关系,而只有外科技术更为成熟的外科医师才能使得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手术能够达到成功,或降低手术并发症。近10多年肝门部胆管癌在外科治疗中备受关注,并在肝门部外科领域中取得明显进步。诚然,胆道肿瘤无论在外科治疗与临床研究等方面与常见的胃肠肿瘤、肝癌等相比,起步要晚得多,其外科治疗的水平与疗效目前仍存有很大差距,但在现代外科综合技术不断发展与成熟的今天,肝门部胆管癌等曾很难以达到根治性

切除的肝门区域的肿瘤,已经显示出外科治疗良好的结果和仍具有发展潜力的未来。 病理病因

胆管癌的病因至今尚不十分清楚,已发现与下列因素有关:

1.胆道慢性炎症、感染因素长期的慢性炎症刺激是胆管癌发生的基础,因为临床上发现与胆管癌有联系的疾病均可导致胆管慢性炎症。胆汁中某些物质(如胆汁酸的代谢产物)长期对胆道黏膜的刺激,导致上皮不典型增生。

肝脏总胆管细胞癌的CT影像学表现

肝脏总胆管细胞癌的CT影像学表现 肝脏总胆管细胞癌是原发性肝癌的一种组织类型,是较为少见的胆管上皮癌,发病不存在性别差异,临床表现为腹部严重不适、间歇性发热、不同程度的黄疸,病情发展不宜被察觉,临床术前确诊率低,因此对肝脏胆总管细胞癌的准确诊断及定位对于患者尽早接受治疗和选择手术方式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CT影像学是最为准确的诊断方式,能提供病变的准确位置。本研究通过对肝脏胆总管细胞癌患者CT影像学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旨在为肝脏总胆管细胞癌的临床准确诊断提供理论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接受CT检查并确诊为肝脏总胆管细胞癌患者46例,其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为61-81岁,平均年龄为69.86岁,患者临床表现为黄疸15例,其中间歇性5例,加重型10例,皮肤不同程度瘙痒患者25例,38例患者均表现出上腹部疼痛、腹胀,6例患者表现间断发热,5例患者手触有包块,4例患者有胆囊切除病史,8例患者有胆道切开取石病史,2例患者肝叶部分切除,3例患者合并胆汁潴留。 1.2 方法 CT扫描方法:禁食4-6 h,检查前患者口服水500-1000 ml。应用GE Lightspeed 16层螺旋CT进行平扫和多期动态扫描,平扫后进行常规肝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扫描,应用100 ml欧乃派克造影剂进行造影,采取肘前静脉团注动态法来注射造影剂,注射的速率保持在2.5m/s,保持10 mm厚的扫面层,10 mm的螺间距,造影过后的20 s开始着手动脉期的扫描,造影后60 s扫描门静脉期,延迟扫面的时间在3-6 min不等,还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靶向薄层的增加扫面,厚度为5 mm,对于疑似肝内肿块患者胆管细胞癌在注射后

肝门部胆管癌

肝门部胆管癌是指原发于胆囊管开口以上肝总管与左右二级肝管起始部之间主要侵犯肝总管肝总管分叉部和左右肝管的胆管癌 发病原因: 有关HCCA的发病原因或危险因素尚不清楚可能与胆道慢性炎症有关如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胆总管囊肿胆管结石胆道良胜肿瘤胆道寄生虫病丙型肝炎胰胆管合流异常先天性胆管囊性扩张症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等均可增加发生胆道癌肿的危险 生理病理: 胆管癌分期 按照国际抗癌协会(UICC)提出TNM分期标准可把胆管癌分为~Ⅳ期:期原位癌无淋巴结或远处转移Ⅰ期肿瘤侵及粘膜或肌层 无淋巴结或远处转移Ⅱ期肿瘤侵及肌层周围结缔组织无淋巴结或远处转移Ⅲ期在上述情况下伴有淋巴结转移Ⅳa期肿瘤侵犯邻近组织如肝胰十二指肠胆囊胃结肠有或无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Ⅳb期无论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有远处转移Bismuth分型: 年法国的Bismuth-Corette对肝门部胆管癌进行的分型现已被广泛使用 Ⅰ型肿瘤位于肝总管未侵犯汇合部Ⅱ型肿瘤侵犯肝总管及左右肝管汇合部Ⅲ型肿瘤侵犯肝总管左右肝管汇合部并已侵犯右肝管(Ⅲa)或左肝管(Ⅲb)Ⅳ型肿瘤侵犯肝总管左右肝管汇合部并同时侵犯左右肝管 病理组织学分型:大体上分为型 ()乳头型:表现为管内多发病灶向表面生长形成大小不等的乳头状结构排列整齐癌细胞间可有正常组织 ()硬化型:质硬的灰白色环状增厚并引起大量纤维组织增生向外周浸润累及肝门血管或方叶 ()结节型:管腔内结节状肿瘤质地韧常位于胆管一侧 ()浸润型:沿胆管壁广泛浸润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管周结缔组织明显炎症反应与硬化性胆管炎不易区别

在组织学上又分为六型: ()乳头状腺癌; ()高分化腺癌; ()低分化腺癌; ()未分化癌; ()印戒细胞癌; ()鳞状细胞癌 传统的临床病理学描述将其定义为: 肝管分叉处体积小高分化生长缓慢的肿瘤但近年来研究的观点认为并非如此低中分化腺癌可占一半左右其原因可能是早期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切除率较低而能行切除者均为分化程度较高的病人因为肿瘤组织分化程度与其周围浸润程度和转移率呈反比因此低分化者由于未能切除而被忽略了 病理生理: 胆管梗阻后由于胆汁及其诸多成分不能流入肠道内(尤其是完全性梗阻者)将导致胆管内压升高肝血流改变以及一系列包括体内生物化学免疫功能肝肾功能及代谢等的变化其特点与程度主要取决于胆管梗阻的部位完全性期限以及是否合并感染 肝细胞凋亡随胆道梗阻时间延长而增加而肝脏损害及肝功能受损亦随梗阻时间延长而加重细胞凋亡与其正相关梗阻性黄疽由胆汁流出受阻引起是肝细胞受损的主要原因最终常导致肝硬化肝功能衰竭和死亡胆汁酸盐在肝内蓄积诱发肝细胞和胆管细胞凋亡过多的细胞凋亡又造成抗凋亡异常从而造成肝纤维化的异常增生这是构成肝损害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随着胆道梗阻时胆道内压力增加出现胆汁逆流使肝血窦压力明显增高并导致门静脉压力的增高和肝动脉阻力的增高使入肝血流量减少致肝细胞相对性缺血缺氧肝脏病理改变加重同时因胆汁酸盐不能经胆道排入肠道不能发挥胆盐对肠道细菌的抑菌作用致肠道内毒素繁殖加速菌群失调Gˉ细菌明显增多内毒素产生增加;此时肠粘膜屏障受损内毒素和细菌经门静脉移位入肝肝内Kupffer细胞功能受损对

胆管细胞癌的病理与影像诊断

胆管细胞癌的病理与影像诊断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射科宋彬 最近对胆管细胞癌地新的分类为临床遇到的一些模糊问题提供了较好的解决办法。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 ????? 目前胆管细胞癌最常用的分类方式是按照肿瘤发生部位分,那么若周围型胆管细胞癌肿块较大,如何与肝门型胆管细胞癌相鉴别呢?若肝内、外胆管同时受累,那么分为那一类呢? 一、临床概述 胆管细胞癌(cholangiocarcinoma)(是一种起源于胆管上皮

的恶性肿瘤,可以累及从肝脏外周毛细胆管到肝外胆总管末端的整个胆管系统,是仅次于原发性肝细胞肝癌而排第二位的肝脏原发性恶性肿瘤)。其病因不明,但发现其常常与华支睾吸虫感染(clonorchiasis)、慢性胆管炎(chronic cholangitis)及胆管结石症(cholangiolithiasis)、胆总管囊肿(choledochal cyst)、Caroli病及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等合并存在,因此推测可能与胆管系统的慢性炎性、理化刺激有关[1]。在病理上,多为分化型腺癌(adenocarcinoma),胆管细胞癌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梗阻性黄疸,另可有乏力、纳差、腹胀、腹痛、消化不良、发热、消瘦等非特异性症状。查体可见肝大,伴或不伴胆囊肿大(依梗阻部位不同而异);实验室检查提示梗阻性黄疸(obstructive jaundice)。 二、分类法及存在的争议 ① 目前胆管细胞癌最常用的分类方式是按照肿瘤发生部位分 为肝外胆管细胞癌(ex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和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其中肝内胆管细胞癌又根据其位置可分为周围型(peripheral type)和肝门型(hilar

肝门部胆管癌的术前胆道引流(一)

肝门部胆管癌的术前胆道引流(一) 肝门部胆管癌是指位于肝总管和左右肝管的胆管上皮癌,又称Klatskin瘤。手术切除是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惟一方法。许多患者确诊时存在明显的梗阻性黄疸(以下简称梗黄),对机体产生的损害包括:(1)胆汁不能正常进入肠道所致营养不良和内毒素血症;(2)胆汁淤积所致高胆红素血症和胆道感染。这些变化引起机体一系列病理生理学改变,导致肝肾功能损害、凝血机能障碍、胃黏膜损伤、免疫功能低下等全身损害。手术后易发生出血、肝肾功能衰竭、腹腔感染、胆漏等并发症,病死率高〔1〕。术前胆道引流(preoperativebiliarydrainage,PBD)可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和全身状况,提高对手术的耐受。 Nokayama等〔2〕在1978年报道了术前经皮经肝胆道引流(pecutaneoustranshepaticbiliarydrainage,PTBD)可使梗黄患者手术死亡率从28%降至8%,掀起了一股术前应用胆道引流的热潮。此后的一些前瞻性研究却未能体现PBD的优势〔3〕,PBD能有效降低胆道高压所引起的并发症,但其自身却可导致出血、胆道感染、胆漏等并发症。目前,较多文献报道低位胆道梗阻行PBD并不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Sewnath等〔4〕分析了23项临床研究后发现PBD组的病死率与无PBD组相同,但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后者(57.3%vs41.9%),他们认为只有当PBD相关并发症下降27%时,PBD才有益处。因此,术前检查已明确可切除的低位胆道梗阻无需常规胆道引流〔5〕。肝门部胆管癌手术时合并肝叶切除能明显提高手术根治率和生存率,但术后肝功能衰竭发生率增加。PBD可减少肝叶切除所致的肝功能衰竭,故有较多学者认为肝门部胆管癌需较大肝叶切除时术前应行胆道引流〔6-7〕。 1肝门部胆管癌术前胆道引流的适应证 因病变部位的关系,肝门部胆管癌PBD与其他引起梗黄的疾病有所不同,存在以下特点:(1)复杂的肝门梗阻如BismuthⅢa和Ⅳ型不易获得满意的胆道引流效果;(2)技术上困难,为达充分引流,需多支肝管引流;(3)引流的肝叶有可能是切除的肝叶;(4)可诱发肝脏引流叶段及非引流叶段的感染〔8〕。 目前部分学者〔9-10〕主张肝门部胆管癌术前常规行胆道引流,常规引流不仅缓解黄疸,还可评估肿瘤对胆管的浸润情况,以及明确胆汁内的细菌以指导抗生素的使用。但多数学者认为血总胆红素(TB)无明显升高时对机体的影响较小,因此不需常规术前引流,是否引流主要考虑黄疸程度和梗阻时间。北京协和医院将TB>256μmol/L、梗阻时间>4周、血清白蛋白35g/L、凝血酶原活动度60%,尤其是可能行大范围肝切除术的患者作为PBD的适应证〔8〕。张静霞等〔11〕提出符合以下标准中2项以上者应行PBD:(1)TB>170μmol/L;(2)梗黄时间>2周;(3)年龄>65岁;(4)胆道梗阻合并胆道感染或并发急性重症胆管炎;(5)肝肾功能指标>正常值2倍以上者。国外多数学者〔4〕认为TB>150μmol/L或胆管炎患者需行PBD。以上均为恶性梗黄时的术前引流适应证,包括低位胆管癌和胰头癌所致者,对于肝门部胆管癌的适应证报道较少。孙占棋〔12〕认为TB在342~513μmol/L之间不需PBD,只有TB>513μmol/L、有胆管炎存在或要保留的肝容量较小时才需引流。Hemming等〔13〕将TB>85.5μmol/L视为肝门部胆管癌PBD的指征。Seyama等〔6〕则对TB>51.3μmol/L或保留肝(futureremnantliver,FRL)存在胆管扩张的患者进行引流。肝门部胆管癌行根治手术时因常合并行广泛的肝切除术(如左肝叶、右肝叶、右肝三段切除和尾状叶切除),故其术前减黄的作用较壶腹周围癌更有意义。我院2000-2005年收治肝门部胆管癌44例,17例行手术切除。其中肝叶切除患者4例,术后发生肝功能衰竭1例,非肝叶切除患者无一例发生肝功能衰竭。该例肝功能衰竭患者为62岁男性,因黄疸1月诊断本病,术前存在高胆红素血症(TB高达471.80μmol/L),行右半肝+尾状叶切除、肝十二指肠淋巴结清扫、左肝管空肠吻合术。但该患者术后麻醉复苏缓慢,术后17h才拔除气管插管,1周内黄疸无明显减轻,11d时TB升至682μmol/L,出现胆酶分离,1个月死于肝功能衰竭。因此,笔者所在医院的经验是轻度

肝门部胆管癌的分型及图示

肝门部胆管癌的Bismuth-Corlette分型及图示 肝门部胆管癌的Bismuth-Corlette分型: I型:累及肝总管。 II型:肝总管及左右肝管汇合部。(累及一级胆管开口) IIIa型:肝总管、左右肝管汇合部、右肝管。(累及一级胆管,右侧二级胆管开口) IIIb:肝总管、左右肝管汇合部、左肝管。(累及一级胆管,左侧二级胆管开口) IV型:肝总管、汇合部和同时累及左右肝管。(累及一级胆管,双侧二级胆管开口) 在此基础上,国内学者又将Ⅳ型增加Ⅳa及Ⅳb型 IVa:IV型基础上累及右前、右后支开口。(累及一级胆管,右侧二级胆管,左侧二级胆管开口) IVb:IV型基础上累及左内、左外支开口。(累及一级胆管,左侧二级胆管,右侧二级胆管开口) 胆管四级分支:一级胆管指左右肝管,二级胆管指肝叶胆管(5叶),三级胆管指肝段胆管(8段),四级胆管指毛细胆管。

胆管癌诊断、治疗、分型 一、定义 胆管癌是指原发于左、右肝管汇合部至胆总管下端的肝外旦管恶性肿瘤,一般系指肝外胆管癌。由于胆总管下端癌或壶复癌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基本上与胰头癌相同,常列为壶腹另围癌。原发性胆管癌较少见,占普通尸检的0 . 01 % - . 46 % ,肿瘤病人尸检的2 % ,胆道手术的0 . 3 %一1 . 8 %。男女匕比约为1 . 5 一3 . 0 : 1 。发病年龄多为50 一 70 岁,但也可见于年轻人。 二、分型 (一)肝外胆管癌解剖学部位 肝外胆管癌的解剖学分型包括左、右肝管癌,肝总管癌,胆囊管癌,肝总管,胆囊管及胆总管汇合处癌,胆总管癌。 (二)大体形态可分为三型 1 .管壁浸润型可见于胆管的任何部位,最为多见。由于受累的管壁增厚,可致管腔变小或狭窄,进而可发生阻塞现象。 2 .结节硬化型较管壁浸润型少见,可见于较晚期的胆管癌,癌结节的直径可达1 . 5 一5 . ocm 。 3 .腔内乳头状型最少见,可见于胆管的任何部位,但汇合部更为少见。此型可将胆管腔完全阻塞。癌组织除主要向管腔内生长外,亦可进一步向管壁内浸润生长。(三)组织学类型肝外胆管癌可分为6 型。①乳头状腺癌:除个别为管壁浸润型外,几乎均为腔内乳头状型。 ②高分化腺癌:在胆管癌中最多,可占2 乃以上,可见于任何部位。癌组织均在管壁内浸润生长,环绕整个管壁。浸润的癌组织呈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的肪体结构,有的可扩大呈囊腔。③低分化腺癌:即分化差的腺癌癌组织部分呈腺体结构,部分为不规则的实性片块,亦在管壁比弥漫浸润生长。④未分化癌:较少见。有的小细胞未分化癌,共胆囊的未分化癌相同,癌细胞在胆管壁内弥漫浸润,间质较少癌组织侵袭较大,常可侵及胆管周围脂肪组织或邻近的器官⑤印戒细胞癌:较少见。它与胆囊或胃肠道的印戒细胞癌一样由分化程度不等的含有戮液的癌细胞构成。癌细胞无一定纪构,弥漫浸润。⑥鳞状细胞癌:罕见。其组织形态与其他器官月见者相同。 三、诊断 (一)临床表现 进行性梗阻性黄疽为胆管癌的主要症状,常伴有皮肤痰痒。约一半病人伴有中上腹胀痛和发热,但程度一般较轻。少数病人可出现胆管炎的表现,约一半病人有食欲减退和体重减轻。担囊肿大与否,随胆管癌的部位而异。肝脏常有肿大,可在肋下或剑突下们及,其质地较坚硬,压痛不明显,后期可出现脾肿大和腹水等门静脉高压表现。 (二)辅助检查 1 .实验室检查主要表现为梗阻性黄疽的肝功能异常,如担红素和碱性磷酸酶的增高等。 2 . B 超可显示扩张的胆管、梗阻的部位,甚至肿瘤。B 超当像可呈肿块型、条索状、突起型及血栓状,肝内胆管癌常呈肿央或条索状,肝门部癌常为条索状,下部胆管癌常为突起型,

肝脏总胆管细胞癌的CT影像学表现Word版

肝脏总胆管细胞癌的CT影像学表现 【摘要】目的:通过总结肝脏总胆管细胞癌CT的影像学表现,旨在为临床准确诊断肝脏总胆管细胞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肝脏胆总管细胞癌患者46例,通过对CT影像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对46例患者进行CT平扫,影像表现为不规则的低密度灶,病灶密度分布零散、不均匀,病灶轮廓模糊、边界不清,其中36例患者病变区表现胆管不同程度扩张,18例患者表现肝包膜回缩,7例患者病灶出现不规则钙化,对患者进行CT增强扫描后35例患者动脉期病灶边缘明显,门静脉期和平衡期病灶不规则强化,延迟期患者表现向心性增强。结论:CT是诊断肝脏总胆管细胞癌的重要方式,其CT影像学表现为不均匀强化病灶内可见胆管扩张。 【关键词】肝脏总胆管细胞癌 CT影像学 【中图分类号】 R4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5-0270-01 肝脏总胆管细胞癌是原发性肝癌的一种组织类型,是较为少见的胆管上皮癌,发病不存在性别差异,

临床表现为腹部严重不适、间歇性发热、不同程度的黄疸,病情发展不宜被察觉,临床术前确诊率低[1],因此对肝脏胆总管细胞癌的准确诊断及定位对于患者尽早接受治疗和选择手术方式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CT影像学是最为准确的诊断方式,能提供病变的准确位置。本研究通过对肝脏胆总管细胞癌患者CT 影像学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旨在为肝脏总胆管细胞癌的临床准确诊断提供理论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CT检查并确诊为肝脏总胆管细胞癌患者46例,其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为61-81岁,平均年龄为69.86岁,患者临床表现为黄疸15例,其中间歇性5例,加重型10例,皮肤不同程度瘙痒患者25例,38例患者均表现出上腹部疼痛、腹胀,6例患者表现间断发热,5例患者手触有包块,4例患者有胆囊切除病史,8例患者有胆道切开取石病史,2例患者肝叶部分切除,3例患者合并胆汁潴留。 1.2 方法 CT扫描方法:禁食4-6 h,检查前患者口服水500-1000 ml。应用GE Lightspeed 16层螺旋CT进行平扫和多期动态扫描,平扫后进行常规肝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扫描,应用100 ml欧乃派克造影剂进行造影,采取肘前静脉团注动态法来注射造影剂,注射的速率保持在2.5m/s,保持10 mm厚的扫面层,10 mm 的螺间距,造影过后的20 s开始着手动脉期的扫描,造影后60 s扫描门静脉期,延迟扫面的时间在3-6 min 不等,还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靶向薄层的增加扫面,厚度为5 mm,对于疑似肝内肿块患者胆管细胞癌

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

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 作者:解英俊,张学文△,赵吉生,姜涛,季德刚,曹宏,张丹【摘要】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2004年间52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Ⅰ型癌肿切除率最高,Ⅳ型癌肿切除率最低。结果本组52例肝门部胆管癌中,围手术期死亡2例,均死于肝肾功能衰竭,余50例中31例术后获得随访,失访19例,随访率为62%。结论疑似或诊断肝门部胆管癌应早期积极手术探查,争取行根治性切除术;肝门部胆管癌肿瘤切除疗效明显优于其他治疗方式。 【关键词】肝门部胆管癌;治疗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therapeutic methods for hilar bile duct carcinoma.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surgical management was performed on patients with hilar bile duct carcinoma in China-Japan Union Hospital between January 1996 and January 2004 years.Results There were 37 males and 15 females in 52 cases,aged 31 to 71 years(mean 54.8 years).History is between 5 days and 3 years,mean equals 2.5 months.Conclusion The surgical resection surpasses the other therapy in the long-term curative effect.If the tumor could not be resected,select drainage and support treatment should be chosen in order to prolong survival times and improve life quality.Radical resection should be accomplished if it is feasible.

肝门部胆管癌的术前胆道引流

肝门部胆管癌是指位于肝总管和左右肝管的胆管上皮癌,又称klatskin瘤。手术切除是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惟一方法。许多患者确诊时存在明显的梗阻性黄疸(以下简称梗黄),对机体产生的损害包括:(1)胆汁不能正常进入肠道所致营养不良和内毒素血症;(2)胆汁淤积所致高胆红素血症和胆道感染。这些变化引起机体一系列病理生理学改变,导致肝肾功能损害、凝血机能障碍、胃黏膜损伤、免疫功能低下等全身损害。手术后易发生出血、肝肾功能衰竭、腹腔感染、胆漏等并发症,病死率高[1]。术前胆道引流(preoperative biliary drainage,pbd)可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和全身状况,提高对手术的耐受。 1 肝门部胆管癌术前胆道引流的适应证 因病变部位的关系,肝门部胆管癌pbd与其他引起梗黄的疾病有所不同,存在以下特点:(1)复杂的肝门梗阻如bismuthⅲa和ⅳ型不易获得满意的胆道引流效果;(2)技术上困难,为达充分引流,需多支肝管引流;(3)引流的肝叶有可能是切除的肝叶;(4)可诱发肝脏引流叶段及非引流叶段的感染[8]。 目前部分学者[9-10]主张肝门部胆管癌术前常规行胆道引流,常规引流不仅缓解黄疸,还可评估肿瘤对胆管的浸润情况,以及明确胆汁内的细菌以指导抗生素的使用。但多数学者认为血总胆红素(tb)无明显升高时对机体的影响较小,因此不需常规术前引流,是否引流主要考虑黄疸程度和梗阻时间。北京协和医院将tb&256 μmol/l、梗阻时间&4周、血清白蛋白<35 g/l、凝血酶原活动度<60%,尤其是可能行大范围肝切除术的患者作为pbd的适应证[8]。张静霞等[11]提出符合以下标准中2项以上者应行pbd:(1)tb&170 μmol/l; (2)梗黄时间&2周;(3)年龄&65岁;(4)胆道梗阻合并胆道感染或并发急性重症胆管炎;(5)肝肾功能指标&正常值2倍以上者。国外多数学者[4]认为tb&150 μmol/l或胆管炎患者需行pbd。以上均为恶性梗黄时的术前引流适应证,包括低位胆管癌和胰头癌所致者,对于肝门部胆管癌的适应证报道较少。孙占棋[12]认为tb在342~513 μmol/l之间不需pbd,只有tb&513 μmol/l、有胆管炎存在或要保留的肝容量较小时才需引流。hemming等[13]将tb&85.5 μmol/l视为肝门部胆管癌pbd的指征。seyama等[6]则对tb&51.3 μmol/l 或保留肝(future remnant liver,frl)存在胆管扩张的患者进行引流。肝门部胆管癌行根治手术时因常合并行广泛的肝切除术(如左肝叶、右肝叶、右肝三段切除和尾状叶切除),故其术前减黄的作用较壶腹周围癌更有意义。我院2000-2005年收治肝门部胆管癌44例,17例行手术切除。其中肝叶切除患者4例,术后发生肝功能衰竭1例,非肝叶切除患者无一例发生肝功能衰竭。该例肝功能衰竭患者为62岁男性,因黄疸1月诊断本病,术前存在高胆红素血症(tb高达471.80 μmol/l),行右半肝+尾状叶切除、肝十二指肠淋巴结清扫、左肝管 空肠roux en y吻合术。但该患者术后麻醉复苏缓慢,术后17 h才拔除气管插管,1周内黄疸无明显减轻,11 d时tb升至682 μmol/l,出现胆酶分离,1个月死于肝功能衰竭。因此,笔者所在医院的经验是轻度黄疸时无需pbd,但黄疸较深(tb&200 μmol/l)且拟行较大肝叶切除术、存在抗生素难以控制的胆道感染或需改善全身情况而等待手术时需pbd,可解除胆道梗阻,恢复肝功能,减少术后肝功能衰竭的发生。 2 肝门部胆管癌术前胆道引流方法的选择 对于肝门部胆管癌,pbd的方法包括ptbd和内镜逆行胆道引流(endoscopic retrograde biliary drainage,erbd)。但究竟选择何种方法,各家报道不一。 理论上内引流优于外引流,因为:(1)胆汁进入肠道,恢复了正常的肠肝循环,更符合生理状态,可改善肠道吸收功能和患者的营养状态;(2)胆盐及大量的免疫球蛋白(分泌型iga) 随胆汁进入肠道,能够灭活、分解或中和肠道内的内毒素,减轻内毒素血症;(3)减少体液丢失,有利于水电解质平衡及血流动力学的稳定[1]。gouma等[17]动物实验研究证明内引流优于外引流,虽然两者都能使胆总管结扎大鼠的血胆红素降至正常,但前者可明显降低病死率。原因是内引流将胆汁引流至肠道,维持胆汁的肠肝循环,减少内毒素血症。mizuta等

肝门部胆管癌诊断治疗指南-2013.08.19-55

肝门部胆管癌诊断治疗指南(2013版)-08-19 肝门部胆管癌(Hilar Cholangiocarcinoma,HC)是指累及肝总管、左右肝管及其汇合部的胆管粘膜上皮癌,亦称高位胆管癌、近端胆管癌或Klatskin肿瘤,HC的发病例称逐渐增高的趋势,尸检资料显示胆管癌的发病率约为0.01%~0.2%,HC占其中的40%~60%(Abdel WM,2007)。HC被认为是肝胆外科领域最具挑战性的难题之一,由于缺乏符合国情的临床实践指南,在HC病情评估、治疗决策、手术方式及非手术治疗等方面普遍存在不规范问题,这一复杂难治疾病的总体治疗效果很不满意(黄志强,2007)。为此,中华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肝脏外科学组和全军肝胆外科专业委员会联合组织了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基于循证医学的原则,通过深入学术研讨和论证制定了本指南,旨在为HC的规范化治疗提供指导意见。 在本指南中,证据的质量等级由高到低分为I 到VI级6个层次,诊断和治疗建议的推荐等级也相应分为A、B、C1、C2和D级等5级(Takada TM , 2008)。 1 HC的临床分型和分期 目前HC常用的分型和分期系统主要有以下四类:①Bismuth-Corlette分型;②MSKCC T分期系统;③AJCC分期系统;④国际胆管癌协会分期系统。 Bismuth-Corlette分型是经典的临床分型方法(Bismuth H , 1992)。该分型是以肿瘤累及胆管的解剖部位及范围为依据,对于手术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价值,但该分型没有表述对胆管癌切除和预后有影响的血管浸润、淋巴结转移和肝脏萎缩等因素。 MSKCC T分期系统(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 T分期系统)是根据肿瘤累及胆管范围、门静脉侵犯和合并肝叶萎缩三个因素将HC进行分期(Jarnagin WR 2001)。该分期系统在判断可切除性或是预后判断方面均优于Bismuth-Corlette分型,但未体现肝动脉侵犯、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等病理要素。 美国抗癌协会AJCC的TNM 分期是基于病理指标的一种分期系统(Nishio H,2005),有助于患者预后的判断,但术前几乎得不到TNM分期所需的相关资料,因而其临床实用价值有限。 国际胆管癌协会(the International Cholangiocarcinoma Group)于2011年提出了一种新的HC分期系统(Deoliveira ML , 2011),对胆管癌肿部位和形态,门静脉、肝动脉受累状况,预留肝脏体积、并存肝实质病变,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等病理要素给予全面评估和表述,借助这一分期系统,可对HC的可切除性、术式选择及患者预后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推荐1:采用Bismuth-Corlette分型可对癌肿累及胆管树的部位、范围及可切除性进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