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EXCEL中函数的使用》说课稿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EXCEL中函数的使用》说课稿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EXCEL中函数的使用》说课稿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EXCEL中函数的使用》说课稿

说课稿《EXCEL中函数的使用》

选用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各位专家、评委好!我说课的题目是《EXCEL中函数的使用》,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以及教学程序设计等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1)教材版本

我所使用的是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由周南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该教材针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侧重对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教材内容的组织紧紧围绕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强调实用性和操作性,全书采用任务驱动方式组织内容,将分散的知识进行整合,体系结构严谨。教材将基础知识的学习训练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突出了从问题的实际背景中建立概念,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非常适合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

(2)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

本节课使用的是教材第四章第五节(数据计算)的内容。

EXCEL电子表格在教材中是必修内容,利用公式和函数对表格数据进行计

算是Excel中核心内容之一。一方面,它与EXCEL前面所讲的单元格地址紧密

联系,且是它的延续;另一方面,对于整个EXCEL的数据处理而言,它又是一

个基础。此外,它也是国家计算机一级考试大纲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在实际生

活当中有很多运算都可以通过EXCEL的公式和函数来解决,实用性很强。

(3)教材处理

根据对教材的研究、综合学生实际情况考虑,我对教材中的知识点的讲授顺

序作了适当的调整,我首先介绍了公式的使用,在此基础上引出函数的使用。本

单元教学准备用两课时完成,具体课时安排如下:

公式的使用第1个课时

函数的使用第2个课时

本说课内容为第二课时内容。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教材以及对学生情况的分析,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输入方法并且能够熟练使用函数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举一反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能,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情感目标】

培养并加强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兴趣及主动投入的学习精神,通过对问题的解决,让学生享受成就感,树立自信心。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以上所制定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如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函数的组成及参数定义。

掌握函数的输入方法,运用函数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教学难点】

函数的组成及参数定义。

二.说教法

1.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中直接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达到本节课所制定的教学目标,体现创新教育所提出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在此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提问引导法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会通过提出疑问逐步引导学生,让学生一起参与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来,不断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演示讲解法

为了使学生更快、更容易地学好本节课的内容,我特别设计了几个有针对性的、能够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实例。通过一边讲解教学内容,一边完成相应的课堂实例的操作演示,这样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直观的印象,让学生更快、更容易地掌握新知识。

(3)任务驱动法

信息技术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引导学生完成一系列“任务”来实现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强化“实践出真知”的科学思想,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在完成任务后产生成就感,培养其自信心。

2.教学手段

实际教学中我采用课件演示、投影演示、多媒体电子教室同步演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提高感观效果。

三.说学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传授知识给学生的同时,教给他们好的学习方法,就是让他们学会学习并且能主动学习。

新课程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所以,我在本课的教学中,要求学生按以下两种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1.自主探索法:对于每个操作任务,鼓励学生思考探究,独立尝试操作,自行分析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举一反三,让学生从“学会”转化为“会学”。

2.协作学习:指导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探讨,也可以让自学得好的学生做示范操作,将教师单纯的教变成学生间的学,并形成全体学生相互促进,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

四.说教学程序设计

课前准备:

◇教学条件:含传奇教学软件和office 2002软件的多媒体机房一个、连计算机的大屏幕投影仪一个,多媒体课件一个。

◇利用传奇教学软件将“函数.xls”工作簿分发到每台学生机的桌面上。

(一)复习与引入(约5分钟)

1.复习

让学生打开桌面上的“函数.xls”工作簿,计算“复习”工作表中的“合计”与“季平均销售量”。(目的:回顾一下在Excel中通过编写一些简单的算术公式来进行数据的求和和求平均值计算以及通过拖动的方式复制公式的方法。) 2.引入:

提问:如果在一个加法或是求平均值运算中参与运算的数据个数很多时,如何快速的计算出结果来?(目的:让学生体会到如果参与运算的数据个数很多时,公式会写得很长,输入起来很麻烦,从而使学生对新课内容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给出答案(可以是学生给出,也可以是教师给出),引入新课:《EXCEL中函数的使用》。

(二)新课内容

1.函数的概念(约8分钟)

包括函数的定义、作用以及函数的基本组成。其中重点介绍的是函数的组成。这部分主要采取演示讲授的方法,使学生对函数有个基本的认识。函数参数的定义是这部分的一个难点,我主要通过举例并配合课件的演示让学生对函数有个直观的理解。这部分的讲授为下面讲解“函数的直接输入”打下基础。

2.函数的使用方法(约27分钟)

这里主要介绍直接输入函数和利用“粘贴函数”按钮输入函数两种方法。

(1)在介绍直接输入函数的方法时,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公式的使用并理解了函数的组成及参数的设定方法,因而我主要提示直接输入函数的操作步骤,让学生知道,直接输入函数的方法与输入公式的方法类似。

布置任务一(完成“函数.xls”工作簿中“任务1”工作表中数据的计算)该任务中涉及sum()和average()函数,由于在讲解函数的组成时,学生对这两个函数的功能及参数设定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从而具备独立完成该任务的能力。

本任务的教学重点在于熟练掌握直接输入函数的方法(强调:以“=”开头),并且能熟练运用sum()和average()函数来进行表格计算。

(2)在介绍利用“粘贴函数”按钮输入函数时,我首先提出问题:“Excel 中有那么多数,参数也比较复杂,要掌握起来是需要一定时间的,有没有一个简单的提示来帮助我们使用函数呢?”然后回答:有,可以使用“粘贴函数”的方法。(目的:引发学生思考,并提出本部分的学习任务。)

在学习这部分时,我首先让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并回答下面三个问题:

问题1:如何打开“粘贴函数”对话框?

问题2:如何在“粘贴函数”对话框中查找我们所需要的函数?

问题3:如何了解一个函数的使用方法?

(教师根据学生对问题的回答给予必要的补充。)

布置任务二(完成“函数.xls”工作簿中“任务2”中相关数据的计算)

该任务中涉及max()、min()、count()、countif()函数的使用,允许学生讨论,适时的给予学生帮助,并请完成任务2的同学为大家讲解其解题思路和过程。)本任务教学重点:在本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协作讨论学习使用“粘贴函数”对话框来输入函数的方法(包括函数的选择、参数的设置等),特别提示学生注重利用“帮助”信息来掌握函数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逐步形成继续学习不断获取新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和使用函数打下基础。

(三)小结(约4分钟)

1.引导学生小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小结本节课的收获。

2.教师总结

(四)作业布置(约1分钟)

完成“函数.xls”工作簿中“作业”工作表中的相关数据的计算。

计算机应用基础说课稿(张旭红)

各位专家好,我是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系的张旭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负责人,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非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如何将工作岗位应用与课程学习有机融合起来,是这门课程一直探索、追寻的。今天,我所要汇报的题目是融工作、学习为一体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设置思路与实施,将从六个方面来阐述:一、课程定位; 二、课程设计;三、实施条件;四、教学效果;五、课程特色;六、建设思路。 一、课程定位 我将从课程地位与课程目标来阐述课程的定位。

(一)、课程地位课程性质 是公共必修课,学时是128学 时,课程对象是非计算机专业的 学生,在一年级的第一学期和第 二学期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 程是我院学生入学后学习的首 门计算机类公共课程,它可以没 有前导课,但是如有中学信息技 术课程的基础,学习效果会更 佳。后续课程是服务于不同专业 学习或应用于不同专业或职业 6 10 的计算机技术应用型课程。如平 面设计、会计应用、机械CAD 制作、课件制作等课程。计算机 应用基础这门课程在高校有着 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目前高校 开设最为普遍、受益面最广的一 门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非计算机 专业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 是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的起 始教育的一门课程,该课程内容 丰富、覆盖面广、适应性强及计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们对课程内容又进行了深化和提炼,这门课程的选择依据是:公司、企业和事业单位对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要求以及计算机处理核心能力。具体表现为三大模块、七个项目、十九个典型工作任务。三大模块是:计算机基础知识、办公自动化软件应用基础、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技术应用。对应的七个项目是:1、计算机基础知识;2、操作系统及应用;3、文字处理与编辑;4、数据处理与分析; 5、演示文稿与展示; 6、计算机网络及应用; 7、多媒体技术及应用。为了体现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设置了十九个典型工作任务。分别是:1、认识计算机;2、购买计算机;3、

计算机文化基础excel上机操作题[1]

Excel 2000操作题 1. 已知下述工作表内容,请在EXCEL中完成下列操作: ① 创建工作表; ② 利用公式计算出“项目”列的增长率,增长率按“(Y-X)/X”计算,并以百分比且小数点后2位数的形式表示(如:2.24%),最后存盘。 家电销售趋势 项目1996 1997 增长率 彩电¥3,130,000.00 ¥3,200,000.00 冰箱¥2,941,000.00 ¥3,562,400.00 洗衣机¥2,754,600.00 ¥3,056,000.00 空调¥2,015,200.00 ¥3,521,200.00 2. 已知下述工作表内容,请在EXCEL中完成下面的操作: ① 创建工作表; ② 根据工作表中数据,计算“姓名”列的“房价款”。房价款按“1450×住房面积×(1-0.009×工龄-0.02×房屋年限)”计算,并以单元格格式中货币类的“¥”货币符号、小数点后2位小数(例:¥44,886.20)表现,最后存盘。 职工购房款计算表 姓名工龄住房面积 (平方米) 房屋年限房价款(元) 张三10 43.6 10 李四22 61 8 王五31 62.6 8 蒋六27 52.2 10 赵七35 45.3 9 袁八30 52.2 10 3. 已知工作表文档内容,请在EXCEL中完成下面的操作: ① 创建工作表; ② 根据工作表中数据,在C4单元格内键入数据“312”,B到E列所有数字都以单元格格式中货币类的“¥”货币符号、小数点后2位小数表现(如:¥1,100.00)。 ③ 将所有数据复制到工作表SHEET2的相应单元格,并以“合计”为关键字,递增排序。最后存盘。 XXX差旅费一览表

中职计算机基础知识整理教学内容

中职计算机基础知识 整理

计算机基础知识 (初稿 2011/10/5) 1、计算机发展简史 第一代(1946-1957年)电子管 第二代(1958-1964年)晶体管 第三代(1964-1970年)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第四代(1971年至今)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2、我国计算机发展 我国电子计算机研究工作起步于1956年 1958年试制成功了第一台电子管数字计算机DSJ-1 3、计算机的特点 (1)运算速度快 (2)精确度高 (3)具有“记忆”功能和逻辑判断功能 (4)具有自动运行能力 4、计算机的性能指标 (1)字长 (2)主频 (3)运行速度 (4)内存储容量 5、计算机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1)科学计算

(2)数据处理 (3)过程控制 (4)计算机辅助系统 (5)人工只能 (6)网络应用 (7)多媒体应用 6、计算机的分类 (1)从计算机规模来分,有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和微型机。 (2)从信息表现形式和被处理的信息来分,有数字计算机(数字量、离散的)、模拟计算机(模拟量、连续的)、数字模拟混合计算机。 (3)按照用途来分,有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 (4)按采用操作系统来分,可分为单用户机系统、多用户机系统、网络系统和实时计算机系统。 (5)从字长来分,有4位、8位、16位、32位、64位计算机。 7、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冯·诺依曼体系模型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 8、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既为冯诺依曼原理,计算机体系设计思想是“程序存储和程序控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计算机硬件设备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件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件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件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件一、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习兴趣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由于学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教师的教学工作需要从教学模式入手,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强调学重于教,目的在于体现教育应满足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之需求,体现顺应市场、服务社会、服务学生的价值取向。因此,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在教学中应起组织、引导、答疑的作用,从知识的传授者、教学的组织领导者转变成为学习过程中的咨询者、指导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生学习的茫然性主要来源于对所学技能在以后工作和生活中重要性认识缺失,所以,我们要把计算机课程与就业紧密的结合起来,将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以就业为导向融为一体,形成根据客观的教学规律和以面向就业为教学指导思想的教学策略体系。 二、精心设计教学,体现学生个性 现代教育要求教师重点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其创新能 力。在《计算机应用基础》中,按教学安排应先学习Windows 操作系统,再学习文字处理软件Word。但通过教学实践发 现,对于没有基础的学生来说,操作系统中的窗口、对话框、文件

和文件夹、文件的复制和移动等概念学生不易理解,而对那些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却学之无味,结果出现了学习效率都很低的情况。为了改善教学效果,我采取了实践理论实践的方法。即先进行Word 的学习(实践),让学生掌握制作简历、报告、电子板报、宣传广告等,对于这些形象直观、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实用性强的. 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高;通过这些实践,他们理解了文件、文件夹、窗口、对话框等概念(理论),而在实践中遇到文档的备份、改名等操作时,自然而然就要求学习文件的复制与移动、删除、重命名、查找等操作了(实践)。在此基础上,再系统学习操作系统的相关知识,学生就会兴致昂然了,教学效果自然事半功倍。为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我们常举行计算机技能竞赛,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三、多种方法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1、运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教学具有较好的直观性和交互性。我们也可以把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把计算机辅助教学引人课堂教学之中,从而可以满足各种形式课堂教学的需要,这样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了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摆脱了课堂内容的抽象与枯燥,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了兴趣,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还应尝试上一些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讲座课、学生作品演示课、任务实现讨论课等等,通

计算机文化基础

一、单项选择题 【1】Excel中用户对数据清单进行排序可以根据 A、一行中的数值 B、一列中的数值 C、一个单元格中的数值 D、不相邻的单元格中的数值 标准答案:B 【2】建立Excel图表时,我们一般 A、首先新建一个图表标签 B、建完图表后,再键入数据 C、在输入数据的同时,建立图表 D、先输入数据,再建立图表 标准答案:D 【3】PowerPoint中,幻灯片要插入声音须在_____________。 A、普通视图进行 B、浏览视图进行 C、大纲视图进行 D、放映视图进行 标准答案:A 【4】在PowerPoint中,新建演示文稿已选定某一设计模板,此时在文稿中增加一张新幻灯片时,新幻灯片的模板将 A、采用默认型设计模板 B、采用已选定设计模板 C、随机选择任意设计模板 D、用户指定另外设计模板 标准答案:B 【5】在Word编辑状态下,对于选定的文字 A、可以移动,不可以复制 B、可以复制,不可以移动 C、可以进行移动,也可以进行复制 D、既不可以移动也不可以复制 标准答案:C 【6】在Word编辑状态下,格式刷可以复制

A、段落的格式和内容 B、段落和文字的格式和内容 C、文字的格式和内容 D、段落和文字的格式 标准答案:D 【7】鼠标在屏幕上产生的标记符号变为一个“沙漏”状,表明________。 A、WINDOWS执行的程序出错,中止其执行 B、WINDOWS正在执行某一处理任务,请用户稍等 C、提示用户注意某个事项,并不影响计算机继续工作 D、等待用户键入Y或N,以便继续工作 标准答案:B 【8】在Windows环境中鼠标主要的三种操作方式是:单击、双击和________。 A、连续交替按下左右键 B、拖放 C、与键盘击键配合使用 D、连击 标准答案:B 【9】在Windows环境中当启动(运行)一个程序时就打开一个该程序自己的窗口,把运行程序的窗口最小化就是_______ A、结束该程序的运行 B、暂时中断该程序的运行但随时可以由用户加以恢复 C、该程序的运行转入后台继续工作 D、中断该程序的运行而且用户不能加以恢复 标准答案:C 【10】关于Windows的文件组织结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个是________。 A、每个子文件夹都有一个“父文件夹” B、每个文件夹都可以包含若干“子文件夹”和文件 C、每个文件夹都有一个名字 D、磁盘上所有文件夹不能重名 标准答案:D 【11】用来表示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英文缩写是________。 A、CAD B、CAM C、CAI D、CAT

计算机网络说课稿

计算机网络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计算机网络》选自《计算机应用基础》,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给学生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特点、发展历史、几种分类方法;简要介绍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此外,还介绍了计算机简单局域网的组建方法。随着计算机网络在生活中的日益普及,本节内容满足了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的了解,并学会如何组建简单的局域网,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好的实用性。 二、学情分析 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虽然对网络知识有很大的好奇心,但也仅仅把它作为上网玩游戏、聊天的工具。随着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对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加深学习,激发了他们对网络的学习兴趣,这也对本节内容的教授起到了很好的兴趣基础。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特点,发展历史,基本分类方法。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拓扑结构。 掌握如何组建简单的计算机局域网 2.能力目标 能够在提供设备、工具的前提下自主建立简单局域网。 3.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的知识、思想、精神的融合; (2)增进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特点,发展历史,基本分类方法。如何组建简单的计算机局域网。 2.难点 如何组建简单的计算机局域网。 3.重点的突破 采用任务驱动法法来突破本节课的重点。但一开始并没有直接把这个重点作为一个任务展示给学生,而是先让学生结合自己对网络的了解来引出重点知识的学习。此知识点以教师讲授,学生交流为主。 4.难点的突破 有了对计算机网络定义,特点,历史,分类的学习,引出如何组建简单局域网,而在此之前还有一个知识需要了解,那就是日常生活中网络的几种拓扑结构,了解此知识后,采用演示法来突破本课的难点。组建工具,设备内容讲完后,教师通过实际演示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水晶头、局域网的组建操作,继而让学生最终突破本课的难点。 五、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本课采用“任务驱动----教师讲授----教师演示---任务完成----效果评价----归纳汇总”的五步教学模式。 六、学法指导 在活动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协作学习等方式掌握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的能力;培养学生大胆尝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七、教学过程

计算机文化基础-excel习题

一、单选题说明:为方便大家复习,答案已全部调整至A选项。 04_1_S01 以下关于Excel 2003工作簿和工作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工作簿中含有的工作表数是固定的,不能改变 B.只有工作簿可以以文件的形式保存在磁盘上 C.工作表只能包含在工作簿中,不能单独以文件形式存在 D.可以同时打开多个工作簿 04_1_S02 Excel 2003中,以下( )操作一定不能够改变当前工作簿中显示的工作表数。 A.从“工具”菜单打开“选项”对话框,在其“常规”选项卡中进行改变 B.插入或删除工作表 C.复制或移动工作表 D.隐藏工作表 在Excel 2003中,执行“文件”菜单中的“关闭”命令,可关闭( )。 A.当前打开的工作簿 B.所有打开的工作簿 C.Excel 2003程序窗口 D.Excel 2003的工作区窗口 04_1_S04 以下( )不是Excel 2003的“编辑栏”的组成。 A.单元格 B.名称框 C.工具按钮 D.编辑区 单元格区域B3:D6共有( )个单元格。 A.12 B.10 C.13 D.14 在Excel 2003中,要在单元格中输入邮政编码“262310”作为字符型数据,正确的输入方式是( )。 A.先输入英文标点字符的单引号“'”,然后再输入262310 B.直接输入262310 C.先输入等号“=”,然后再输入以单引号开头的262310 D.先输入英文标点字符的双引号“" "”,再在其中输入262310 在Excel 2003中,工作表是一个行、列交叉形成的二维表格,最多可以有( )行。 A.65536 B.256 C.32767 D.1024 要关闭Excel 2003中已经打开的工作簿,以下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单击“窗口”菜单的“隐藏” D.单击“文件”菜单的“退出” B.单击“文件”菜单的“关闭” C.单击工作簿窗口的“×”按钮 要在Excel 2003当前打开的工作簿中选定位置上不连续的多个工作表,鼠标单击的同时需要按住键盘的( )键 A.Ctrl B.Alt C.Shift D.Ctrl+Alt 在Excel 2003的单元格A2中有数值型数据10,要在相邻的单元格中利用填充柄填充自动加1的序列,正确的操作是( )。

计算机应用基础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我是XXX学院的任课教师XXX,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数据处理》,它是《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五章《Excel 2003电子表格》中的一节。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几个方面来阐述这堂课,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Excel 2003电子表格中《数据处理》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1、本教材是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其内容难易适中,是高等学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规划教材; 2、Excel 2003是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中的一个重要组件,是一种以“表格”形式管理和分析数据的软件; 3、本节内容主要讲解怎样对数据排序、筛选、合并、分类汇总以及建立数据透视表,这个知识点在现代办公中应用广泛,也是Excel 2003数据应用中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因此,无论是从教材编排来看,还是从实际需要来看,本节的内容都非常重要。 (二)教学对象分析 相当多的大一学生,通过半个学期的计算机学习,已经掌握了windows的基本操作,熟悉了word和Excel 2003的一些基本概念,这给我们逐步深入的学习本节内容打下了一个良好的知识基础。心

理上,学生对上机操作尤其感兴趣。我认为应抓住这些有利因素,以讲解—演示—实践为主线,并配以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身心投入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目标: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让学生明确在电子表格中数据处理的重要性,通过对这一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掌握:(1)数据的排序和筛选。(2)数据合并计算和分类汇总。(3)建立数据透视表。 2、能力目标 通过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能对实际问题进行处理。 3、情感目标 通过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对本课程的热爱,增加学生的团队意识。(四)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针对学生的实际。确定本节的教学重点是数据的排序、筛选和分类汇总,难点是建立数据透视表、理解数据透视表的作用。 二、教法和学法 教法:本节课以“讲解—演示—实践”为主线,通过“讲解—实验—观察—分组讨论—总结归纳—实践”的程序,过渡到知识应用和练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说课稿22

说课稿 组别:计算机 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授班级: 说课教师: 时间:2015年11月10日

一、说教材及课程: 1、教材分析: 《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选用的教材是华东师范大学的《信息技术基础》第十版和中国劳动保障社会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操作员》五级教材,两本书以应用为目的,必须够用为原则,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实用性强。 这门课程是一门公共基础课,作为一门启蒙课程,为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会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2、学时分配: 本课程教学时数为3学时/周。 3、考核方法: 上机考,按照计算机等级考模式出题。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熟悉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2、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其基本操作 3、掌握文字处理操作 4、掌握表格操作 5、掌握演示文稿操作 6、掌握网络基础知识 能力目标: 通过理论知识的讲解分析,使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通过实践部分的训练,使学生学会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实践环节,最终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素质目标: 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勇于探索认识新事物的优良品质,发现问题学会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技能水平。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资源管理器、Word、Excel、PowerPoint、网络的操作

教学难点:文件夹整理中的搜索设置,Word的替换,表格设置,Excel的数据准备,网络部分的页面设置 四、说教学方法和手段 学习者分析:汽车专业一年级中职生;学习缺少主动性,渴望表现自我; 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动手力弱;基础薄弱和理解分析能力较差, 纪律性比较差。 教学策略、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通过分组学习,以自主探究为主体,利用团队的力量来解决困难和问题,培养学生自行探究新知的能力。 演示法:利用极域多媒体电子教室和制作本节课的多媒体课件进行直观的演示教学 任务驱动法:根据教学目标,在练习中以任务为驱动,让学生自主实践。 教学手段: 1、准备好多媒体设备、计算机、投影仪等 2、课前把学生分组,每组由不同层次的学生组成。 3、素材贮备:相关的图片。 五、说教学内容设计 对书本固有的内容的顺序进行了调整,并根据考级要求对内容进行一定的取舍,并添加一些参考书中的知识。 六、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分析: ?组织教学、复习提问 ?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复习课导入 ?教师演示、讲授 ?任务驱动、探究试验 ?归纳总结,巩固知识 七、教学反思

计算机应用基础说课稿

计算机应用基础说课稿 -以Excel管理和分析数据为例一、本课程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理解计算机解决、处理问题的一般方法;了解计算机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的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 能够熟练使用操纵计算机;掌握常用计算机办公自动化软件的使用以及计算机网络环境配置的基本方法。 二、教材分析 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材选用的是董正雄老师编写的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一书,配有应用基础学习指导辅助教材。该教材内容丰富,囊括了Windows XP操作系统、办公自动化、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基础以及数据库基础内容。该教材以及学习指导相互补充,虽然在某些章节的讲解不够细致(如:分节符、图表中的系列、信息编码中字符的显示、数据透视表),但总的来说作为一本计算机的基础教材,还是比较优秀的教材。 针对教材中不够细致的内容,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进行补充。 三、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所学专业知识以及学生未来的工作性质为背景,构建相应的模拟场景,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不同的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是不同的,教师应站在学生的立场,以他们的思考问题的方式为出发点,分析他们思考问题的缺陷,有针对性的引导、指正。 本科、专科学生的理解能力、专心程度、知识细节准确度的把握程度都不相同;不同的专业、层次的学生培养计划,培养目标不同,种种的因素要求我们严格按照培养计划,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因材施教。 对所讲授的专业内容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描述,使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恰当的事件、词语、例子来类比,多进行相似比较,将晦涩难懂的专业知识进行等价转化变为学生“易消化”的知识。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EXCEL中函数的使用》说课稿

说课稿《EXCEL中函数的使用》 选用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各位专家、评委好!我说课的题目是《EXCEL中函数的使用》,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以及教学程序设计等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1)教材版本 我所使用的是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由周南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该教材针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侧重对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教材内容的组织紧紧围绕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强调实用性和操作性,全书采用任务驱动方式组织内容,将分散的知识进行整合,体系结构严谨。教材将基础知识的学习训练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突出了从问题的实际背景中建立概念,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非常适合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 (2)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 本节课使用的是教材第四章第五节(数据计算)的内容。 EXCEL电子表格在教材中是必修内容,利用公式和函数对表格数据进行计 算是Excel中核心内容之一。一方面,它与EXCEL前面所讲的单元格地址紧密 联系,且是它的延续;另一方面,对于整个EXCEL的数据处理而言,它又是一 个基础。此外,它也是国家计算机一级考试大纲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在实际生 活当中有很多运算都可以通过EXCEL的公式和函数来解决,实用性很强。 (3)教材处理 根据对教材的研究、综合学生实际情况考虑,我对教材中的知识点的讲授顺 序作了适当的调整,我首先介绍了公式的使用,在此基础上引出函数的使用。本 单元教学准备用两课时完成,具体课时安排如下: 公式的使用第1个课时

函数的使用第2个课时 本说课内容为第二课时内容。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教材以及对学生情况的分析,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输入方法并且能够熟练使用函数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举一反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能,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情感目标】 培养并加强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兴趣及主动投入的学习精神,通过对问题的解决,让学生享受成就感,树立自信心。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以上所制定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如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函数的组成及参数定义。 掌握函数的输入方法,运用函数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教学难点】 函数的组成及参数定义。 二.说教法 1.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中直接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达到本节课所制定的教学目标,体现创新教育所提出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在此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中职计算机基础知识整理

计算机基础知识 (初稿 2011/10/5) 1、计算机发展简史 第一代(1946-1957年)电子管 第二代(1958-1964年)晶体管 第三代(1964-1970年)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第四代(1971年至今)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2、我国计算机发展 我国电子计算机研究工作起步于1956年 1958年试制成功了第一台电子管数字计算机DSJ-1 3、计算机的特点 (1)运算速度快 (2)精确度高 (3)具有“记忆”功能和逻辑判断功能 (4)具有自动运行能力 4、计算机的性能指标 (1)字长 (2)主频 (3)运行速度 (4)内存储容量 5、计算机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1)科学计算 (2)数据处理 (3)过程控制 (4)计算机辅助系统 (5)人工只能 (6)网络应用 (7)多媒体应用 6、计算机的分类 (1)从计算机规模来分,有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和微型机。 (2)从信息表现形式和被处理的信息来分,有数字计算机(数字量、离散的)、模拟计算机(模拟量、连续的)、数字模拟混合计算机。 (3)按照用途来分,有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 (4)按采用操作系统来分,可分为单用户机系统、多用户机系统、网络系统和实时计算机系统。 (5)从字长来分,有4位、8位、16位、32位、64位计算机。 7、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冯·诺依曼体系模型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 8、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既为冯诺依曼原理,计算机体系设计思想是“程序存储和程序控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计算机硬件设备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2)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表示数据和指令,去年教材) (3)程序存储和程序控制。 9、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是由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计算机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 计算机的硬件由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其中控制器、运算器及寄存器等组成称为中央处理器(CPU)。 计算机的软件系统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OS)、程序设计语言、系统检测诊断程序、编译系统、通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应用软件包括管理软件、办公软件、应用数据库管理软件、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及为用户需求开发设计的软件等。 10、计算机硬件的概念和功能 中央处理器的英文缩写是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是一块体积不大而集成度非常高、功能非常强大的芯片,在微型计算机中也称它为微处理器。它主要由控制器、运算器和寄存器组成。 ①运算器是负责对数据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部件。运算器由算术逻辑运算单元(ALU)、累加器、状态寄存器、通用寄存器组等组成。 运算器的功能是: (1)实现对数据的算术和逻辑运算; (2)暂时存放参与运算的数据和某些中间运算结果; (3)挑选参加运算的数据,选中被执行的运算功能,并把运算结果输到所要求的部件中。 ②控制器是计算机的控制中心,用来实现计算机本身运算过程的自动化,其作用是控制整个计算机的工作。它指挥计算机各部件按照指令功能的要求进行所需要的操作。 ③存储器是计算机用来存放程序和数据的记忆部件,是计算机各种信息存放和交流的中心。它的基本功能是在控制器的控制下按照指定地址存入和取出信息。 ④输入设备是向计算机输入数据和信息的设备,如键盘、鼠标。输出设备的功能是将计算机处理后的信息以能为人或其它设备所接受的形式输出,如显示器和打印机。 11、数制(二进制、十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及相互转换,仅限整数

计算机应用基础说课稿(终审稿)

计算机应用基础说课稿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三章第七节 “处理表格数据”说课稿 一高职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word中处理表格数据》,主要分为四个方面来说课,分别是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 一、说教材 《处理表格数据》是电子工业出版社所出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中WORD章节的一部分内容。本部分内容所依据的课程标准是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表格处理工具进行排序、计算,表达意图。 本节内容较少,在日常的教学中我都是按照半个课时来进行的,今天我按照要求用一个课时的时间来带领学生学习,也围绕一课时进行说课。 通过前一节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表格的编辑和调整,这一节讲述的是对表格中的信息也就是数据进行加工和处理,借助表格,可以对表格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发现和挖掘数据之间的关系,同时它也为以后EXCEL的学习奠定基础。 根据这样的教学实际情况,我确定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 掌握数据的排序方法及数据的计算方法。 能力目标: 能够根据任务需求,使用Word表格功能来加工表格中信息,表达意图,培养学生认识分析事物的能力。 态度情感价值观: 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生活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就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教学重点:数据的排序和计算。

教学难点:数据排序的理解和熟练运用 二、说教法 假设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班的班主任,设置一个期中考试的成绩统计表,让学生通过对此表格的加工处理算出每个学生成绩的总分平均成绩,并且按照总分和平均分排出次序,这其中就包含了数据的计算和排序。这样使得上课的内容与处理表格数据各种操作有机结合,采用任务驱动法,使教学内容合理流动,水到渠成。 三、说学法 表格数据的处理这一部分内容,根据我平时上课的经验,部分学生在初中时已进行过接触了,但是实际操作情况具体如何,还需要通过本堂课来进行实地检验,因此,有必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也可以说是从头学习表格数据处理方法,包括内容为数据的求和计算、排序等。另外在我看来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这节课中主动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和生活的实际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带着任务通过课堂共同探究、分组合作、实际操作等方式,逐步完成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 四、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巧妙导入: 教师在WORD中一给出了一段充满数据的表格,是一份学生的期中考试成绩表,现在假设每一位学生是这个班的班主任,要求计算出表格上每个学生的总成绩和平均成绩,最后现按照总分和平均成绩排好序,我们能做到这一点吗 引出课题:处理表格数据。 2、新课教学 展示情境中中的表格:

2020精选中职计算机说课稿3篇

2020精选中职计算机说课稿3篇 2020精选中职计算机说课稿篇1 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是来自xxx职业中专计算机专业的教师xxx,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获取屏幕图像》。我将分五个阶段完成说课:一、教材分析;二、学情分析;三、说教法;四、学法;五、教学过程分析。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获取屏幕图像》是出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xp+office2003版)课本中第六章第1节。这节课是多媒体素材准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为后面学习处理图像做好铺垫。获取屏幕图像在工作生活中也比较常见,如课件制作、简单图片截取等。 (二)教学目标 我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认知能力注重实践的特点确定以下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snagit软件中截取部分图像、抓取窗口、抓取对象的方法。 2、能使用snagit软件获取屏幕图像。 3、会进行简单的图像编辑。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主动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组协作学习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成就感,为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奠定基础。 2、通过小组协作的形式,渗透团队精神及研究探索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使用snagit截取图像的方法。 2.教学难点:多区域、多窗口截屏操作。 二、学情分析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的共性是对理论知识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比较被动,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但对计算机这门课程还是充满好奇心,由于进校学生来源不同,刚接触应用软件不久,一般还没有真正掌握学习应用软件操作的方法,技能基础和个性差异大。本课设计的任务要顾及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外,更注重实用性,并对学生的技能基础和个体差异进行考虑。 三、说教法 采用了构建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主体式教学模式,首先创设学习请讲,让学生在情境中主动、积极地完成任务。教师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力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创设情景——任务驱动教学法——分层教学——实践操作

计算机应用基础说课稿(张旭红)

计算机应用基础说课稿(张旭红)

各位专家好,我是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系的张旭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负责人,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非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如何将工作岗位应用与课程学习有机融合起来,是这门课程一直探索、追寻的。今天,我所要汇报的题目是融工作、学习为一体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设置思路与实施,将从六个方面来阐述:一、课程定位; 二、课程设计;三、实施条件;四、教学效果;五、课程特色;六、建设思路。 一、课程定位 我将从课程地位与课程目标来阐述课程的定位。 (一)、课程地位课程性质是公共必修课,学时是128学时,课程对象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一年级的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我院学生入学后学习的首门计算机类公共课程,它可以没有前导课,但是如有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学习效果会更佳。后续课程是服务于不同专业学习或应用于不同专业或职业的计算机技术应用型课程。如平面设计、会计应用、机械CAD制作、课件制作等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在高校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目前高校开设最为普遍、受益面最广的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非计算机专业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是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的起始教育的一门课程,该课程内容丰富、覆盖面广、适应性强及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

件、计算机网络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与一体。学生学完此门课程后,基本上可以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对大学毕业生最基本计算机信息技术要求,为了开好这门课程,早在两年前,大多数的主讲教师,到公司、企业顶岗挂职,与行业的专家、企业的代表以及各行各业的用人单位的负责人对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考评评价进行了专门的研讨。在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上尽可能的满足公司、企业及用人单位的需求。在行业专家的指导下,我们对这门课程的知识技能目标、方法能力目标、社会能力目标进行了分析讨论,确定为知识与技能目标包括:1、了解计算机系统软件、硬件、网络及多媒体最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工作原理。 2、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正确使用计算机的基本外部设备。 3、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中常用的工具软件及熟练地进行文件管理。 4、能对文稿进行编辑排版。 5、能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6、能对信息进行多媒体展示。 7、了解信息的表现形式,能利用网络资源获取信息、资料、进行信息检索与传输。 8、能对多媒体素材进行收集、加工、处理。方法能力目标主要包括:1、能借助计算机网络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2、通过对办公软件和网络软件的学习,掌握学习计算机软件的一般方法和思维形式。3、能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沟通交流、合作学习。4、具有通过自学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具有获取计算机知识与技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5、具有积

计算机应用基础(高职高专)说课稿

《计算机应用基础》说课稿 一、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我院各专业学生的一门基础选修课,是一门涉及面广、影响大、知识更新快、实践性强的课程,该课程以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当前社会职业岗位的需求为导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并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和走向工作岗位奠定良好基础。 二、课程任务和目标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 1.以帮助学生提高信息素养为主要目的,以满足不同专业的学生个性发展为基 本理念; 2.以任务的方式让学生从建立模型、寻找方法,直到问题解决的全过程中得到 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本课程的目标是: (一)知识目标: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知识;学习使用Windows XP的基本操作;能使用Word文字处理软件,会创建图文混排的文档;会使用Excel电子表格软件;可以用PowerPoint制作幻灯片;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学会使用浏览器和在网上获取信息的能力。 (二)能力目标: 1.表达能力:熟练使用一种办公软件,将有关内容以文档、电子表格、演示文稿等形式表达出来。 2.交流能力:熟练使用一种邮件系统,借助计算机网络与他人交流;跟进一步,能够利用网络资源和手段与他人交流。 3.信息检索能力:掌握信息检索的基本技术及方法;会使用常见的搜索引擎进行信息的搜索;能够初步掌握常用网上资源访问、检索的方式,并能够对检索到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 4.计算机使用中简单问题的处理能力:在使用计算机过程中,能够熟练地保存与管理文件、安装与卸载软件,能够查杀计算机病毒,能够连接到INTERNET并设置相关属性,掌握一些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例如:压缩软件、查杀病毒软件、系统优化软件、网络工具软件的使用。 (三)情感目标:培养并加强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意识,相互协作解决问题的意识 三、教材分析 我院目前使用的教材是全国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适用于高职高专非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教材,主编:潘瑾。 本教材的特点是: 注重理论与实践并重,教学与自学并用:注重内容的丰富性、新颖性和实用性,结构紧凑、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图文并茂。 四、课程教学 (1)课程内容 本课程主要内容分为六大部分: 基础知识:介绍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及应用、信息表示方法 操作系统:介绍Windows XP基本知识、文件管理、磁盘管理控制面板数字媒体

《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指导EXCEL篇

《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指导EXCEL篇 【实验目的】 1.掌握EXCEL重命名数据表名称的方式。 2.掌握EXCEL输入内容的方式。 3.掌握EXCEL保存数据表的方法。 【实习内容】 1. 通过题目给定要求完成数据表的建立及内容的输入。 2. 将“Sheet1”更名为“第一学期”。 3. 将文件保存在D盘,文件名为“全体学生成绩表”。 【操作步骤】 1. 单击选中单元格A1,输入“学号”。 2. 选中其它单元格,输入表格中其它内容。 3.鼠标指针指向左下角的“Sheet1”,单击右键,选择“重命名”,将“Sheet1”改名为“考试成绩”。 4. 单击菜单栏中【文件】→【保存】,选择保存位置为D盘,并在“文件名”后面的方框中输入“全体学生成绩表”,单击“保存”。 5. 关闭Excel窗口。 实验二公式计算、函数计算及排版 【基本要求】 1.掌握EXCEL的排版方式。 2.掌握公式计算方法的应用。 3.掌握SUM 、AVERAGE 、CONTIF、IF等函数的使用方法。 4. 掌握公式和函数混用的方法 【实习内容】 1. 请按图中要求对数据进行输入和排版。 2. 使用公式法计算英语折合分(英语占60%,听力占40%)所对应表格内容。 3. 使用函数计算最高分,总人数,总分。 4. 使用公式和函数混用计算不及格人数和总评(是否为优秀学生)

【操作步骤】 1. 单击选中单元格A1,输入“2005年度第一学期成绩单”,选中单元格A1~E1,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合并单元格”。 2. 选中其它单元格,输入表格中其它内容。 3.单击选中单元格I3,在编辑栏中输入“=D3*60%+E3*40%”,敲击回车键, 4. 单击选中单元格J3,单击菜单栏中的“插入”选择“函数”,在弹出的插入函数对话框中选择SUM函数,在第一个文本框中输入所有人英语成绩所在的单元格区域“F3:I3”,单击“确定”按钮。 5. 单击选中单元格D13,单击菜单栏中的“插入”选择“函数”,在弹出的插入函数对话框中选择MAX函数,在第一个文本框中输入所有人英语成绩所在的单元格区域“D3:D12”,单击“确定”按钮。 6. 单击选中单元格C14,单击菜单栏中的“插入”选择“函数”,在弹出的插入函数对话框中选择COUNT函数,在第一个文本框中输入所有人英语成绩所在的单元格区域“D3:D12”,单击“确定”按钮。 7. 单击选中单元格D15,,单击菜单栏中的“插入”选择“函数”,在弹出的插入函数对话框中选择COUNTIF函数,在Range中输入所有人总分成绩所在的单元格区域“D3:D12”,在Criteria 中输入条件“<60”,单击“确定”按钮。使用填充柄填充E15~I15的内容。 8. 选中单元格K3, 单击菜单栏中的“插入”选择“函数”,在弹出的插入函数对话框中选择IF 函数, 在Logical_test中输入第一个学生的总分值(用单元格坐标J3表示)应满足条件“J3>=425”,在value_if_true中输入条件成立时的结果“优秀”;在value_if_false中输入一个空格, 单击“确定”按钮。使用填充柄填充K4~K12的内容。 实验三数据管理及页面设置 【实验目的】 ⒈掌握数据列表的排序、筛选。 ⒉掌握数据的分类汇总。 ⒊掌握数据透视表的操作。

计算机应用基础说课稿

计算机应用基础说课稿 《计算机应用基础》说课稿 一、课程地位和作用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经济管理系各专业学生的一门基础必修课~是一门涉及面广、影响大、知识更新快、实践性强的课程~该课程以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当前社会职业岗位的需求为导向~本课程以“立足基础、适当延伸、重在应用、强化能力、服务专业”的思想~采用典型任务驱动的方法~带着任务和问题学知识~练技能~采用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设计~突出技能实训~强调教学做同步进行。具有情景真实性、过程可操作性、结果可检验性的特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并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和走向工作岗位奠定良好基础。 二、教学大纲 1、课程基本情况 , 课程类型: 理论课+实践课 , 课程计划总学时:经济管理系各专业: 80课时理论学时:4 实践学时: 56 实训:20 , 开课学期: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安排在第一学年第一学期进行 , 先修课程:无 , 后续课程:突出不同专业的特色需求。包括网页设计等相关课程 , 课程性质:基础必修课 2、课程目标 , 知识目标: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知识;学习使用windows xp的基本操作;

能使用word文字处理软件,会创建图文混排的文档;会使用excel电子表 格软件;可以用powerpoint制作幻灯片;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学 会使用浏览器和在网上获取信息的能力;学习多媒体的基础知识; , 技能目标: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具有良好的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呈现的能力 , 素质目标: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养成使用信息技术为他们的学习、生活、工作服务的习惯 , 情感目标:培养并加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探索学习的意识 三、教材分析 1、教材: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出版/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山东省高校统编教材由山东体会教育厅组主编的《计算机文化基础》 2、配套习题册:《计算机应用基础上机指导》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由杨邦荣、廖柳青主编 3、参考教材:电子工业出版社黄留锁主编计算机应用基础(XP版) 地质出版社王成虎主编计算机应用基础 4、教材特点: , 时代性:计算机是不断更新的一门学科~本书重点突出~介绍通用的知 识和主流技术。 , 实用性:教材图文并茂~讲解细致~并可参照例子边用边学~注重内容 的使用与更新。 , 实践性:最大限度减少基层岗位不直接应用的理论知识~尽可能增加实 用知识与技能内容。侧重于使学生掌握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基本 技术~适于作为高职高专教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