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案—班级(真题)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案—班级(真题)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案—班级(真题)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案—班级(真题)

模块三班级管理

一、概述

这一模块涉及三方面的内容,包括班级管理的一般知识,小学班级管理的主要内容以及班主任工作。

班级——学生活动管理——班主任

【学习方法】第一,侧重掌握知识之上的实际运用能力;第二,在知识点上,包括了基本知识和实践类知识。因此,这一模块的学习方式,需要注意掌握基本知识,并学会运用知识。【真题题型】

13年上,14年下——材料分析题(20分)

其余为简答题(10分)

单选题出现过一次。

【记住结构】

第十章班级

第一节:班级概述

【知识点1】(主观类题知识)

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有共同的奋斗目标

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坚强的领导核心

有严格的组织纪律和健全的规章制度

有健康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有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良好氛围

如材料分析题:

二年级三班是年级中比较差的一个班级,全班不仅成绩排在年级最后,而且,班级缺乏凝聚力,似乎学生都讨厌自己的班级。一下课就各玩各的,男生好动,女生则喜欢找别的班级的同学玩。班主任是刚送走毕业班的老师,一接上这个班级,就忙开了,又是找同学谈,又是找任课老师聊,甚至还跑去找学生的家长。

问题:

1.如果是你,你如何去建设这个班集体?

2.谈谈成熟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解题思路:

(1)这是一道主观题。没有给出明确的选项。与简答题相比,答题时的自由度更大,需针对一个教育现象进行分析,作出判断,并提出见解。对这类题目的回答,同样需要尽可能运用所学的教育学知识。(2)注意答题者的立场。“如果是你”,或者说“请你帮助他”,你的身份应该是什么?记住,这里你应该以一名教师的身份去答题,像这道题就应该以站在这位班主任的立场去思考问题,学会换位思考,而不是以一名学生或者局外人的眼光去分析问题。

参考答案:

1.首先,应该去了解和研究这个班级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寻找有针对性的建设班集体的方案。其次,建设班集体的方法,既要根据班级的自身条件和特点,还须依据班级建设的目标,朝着一个成熟班集体应该具备的素质方向努力。

2.一个成熟的班集体,一般应具备以下基本特征: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和为实现这一目标而组成的共同活动;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坚强的领导核心;有严格的组织纪律和健全的规章制度;有健康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有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良好氛围。

类似问题:如何将乱班转化为优良的班集体?

【知识点2】(主观类题知识)

班集体的形成:

良好的班集体的形成,会经历一个发展过程,大致分三个阶段:一是初建期的松散群体阶段;二是形成期的合作群体阶段;三是成熟期的集体阶段。

练习:

1.班集体的发展阶段经历了初建期的松散群体阶段和形成期的(A )后进入成熟期的集体阶段。

A.合作群体阶段

B.群体利益阶段

C.合作学习阶段

D.松散合作阶段

第二节班级管理

【知识点3】(主观类题知识)

班级管理的功能:

1.有助于维护和建设有效的班级组织;

2.有助于建立和维护良好的班级秩序;

3.有助于营造和保持健康的班级风气;

4.有助于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简答题:简述班级管理的功能。

1.有助于维护和建设有效的班级组织。有效的班级组织是成熟班集体的基本条件。

2.有助于建立和维护良好的班级秩序。良好的班级秩序有利于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3.有助于营造和保持健康的班级风气。好的班风是班级成员健康成长的土壤。

4.有助于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知识点4】(主观类题知识)

班级管理的主要内容:

1.建设班级组织

2.管理班级日常事务

3.管理班级活动

4.协调各种教育力量

5.建立和维护良好班风

练习:

一个爸爸很关注儿子的学习情况和班级里的学习环境。有一次他问儿子:“你们班上自习课的时候有多少人?”儿子说:“老师在的时候有45人。”于是爸爸又问:“老师不在的时候有多少人?”儿子回答:“一个人也没有。”

问题:(1)评价一个这处班级的学习环境(学风)怎么样?

(2)请你针对上面的情况提出一些对班级老师或学生合理的建议。

答案要点:

(1)从儿子的回答中可以看出,该班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主动性,班级学习风气不浓厚。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势必不能安心学习,从而影响学生知识的获得。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基本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获得,也不利于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形成,不利于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

(2)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应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创设学习情境,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规范班级制度,加强对学生的养成教育,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此外,注重班干部的培养及其模范作用的发挥。

【知识点5】(客观类题知识)

班级管理的模式:

1.常规管理: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

2.平行管理:指班主任以对集体的管理间接影响个人,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影响集体。提出者是马卡连柯。

3.民主管理: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形式。

4.目标管理:指以目标来引导和规范班级,达到管理的目的。

练习:

班主任既通过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属于(B )

A.常规管理模式

B.平行管理模式

C.目标管理模式

D.民主管理模式

【知识点6】(主观类题知识)

班级管理的原则:

1.方向性原则;

2.全面性原则;

3.民主性原则;

4.自主性原则;

5.教育性原则;

6.激励性原则;

7.平行性原则。

简答题:简述班级管理的原则。

【知识点7】(客观类题知识)

班级管理的方法:

1.目标管理法;

2.规范制约法;

3.情境感染法;

4.舆论影响法;

5.心理疏导法;

6.行为训练法。

第十一章:班主任

第一节班主任概述

【知识点1】(主观类题知识)

班主任管理的作用:

1.班主任工作对班级的形成和发展起着主要的作用;

2.班主任工作直接影响学生和班级的思想品德发展;

3.班主任工作对各方教育力量起着协调的作用。

【知识点2】(主观类题知识)

班主任的职责和任务《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

1.全面了解班级内每一个学生,深入分析学生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状况。

2.认真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维护班级良好秩序,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营造民主和谐、团结互助、健康向上的集体氛围。

3.组织、指导开展班会、团队会(日)、文体娱乐、社会实践、春(秋)游等形式多样的班级注意。

4.组织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指导学生认真记载成长经历,实事求是地评定学生操行,向学校提出奖惩建议。

5.经常与任课教师和其他教职员工沟通,主动与学生家长、学生所在社区联系,努力形成教育合力。

【知识点3】(主观类题知识)

班主任的素养要求:

1.作风正派,心理健康,为人师表。

2.热爱学生,善于与学生、学生家长及其他任课教师进行沟通。

3.爱岗敬业,具有较强的教育引导和组织管理能力。

练习:

简述班主任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解题思路:这道题属于主观题,答题时具有自由度。但是,考试不仅要考查考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需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要尽可能在回答中运用所学的教育学知识。参考答案:

班主任的基本素养是指从事班主任工作必要的素养。班主任的基本素养大致归结为几个方面:

第一,责任意识和移情能力。责任意识是指小学班主任能清楚地知识自己所承担的职责,并能自觉、认真地去履行职责。移情能力主要是指班主任能设身处地地站在小学生的角度,理解或欣赏他们的感受。第二,学习意识和探究能力。第三,团队意识与领导能力。

第二节班主任工作

【知识点4】(客观类题知识)

班主任的常规工作:

1.了解学生;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3.建立学生档案

4.组织班会活动

5.协调各种教育影响

6.评定学生操行

7.写工作计划与工作总结

练习:(2013年下半年真题:10分)

22.简述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

(1)了解学生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3)建立学生档案

(4)班会活动

(5)协调各种教育影响

(6)操行评定

(7)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

著名哲学家黑格尔当年从神学院毕业的时候,他的老师给他写过一则评语:黑格尔,健康状态不佳。中等身材,不善辞令,沉默寡言。天赋高,判断力健全,记忆力强。文字通顺,作风正派,有时不太用功,神学有成绩,虽然尝试讲道不无热情,但看来不是一个优秀的传道士。语言知识丰富,哲学上十分努力。

问题:

请谈谈这些评语有什么特点?你认为该怎样给学生写评语。

答案要点:黑格尔老师的评语,以比较艺术的方式,让学生知道其缺点与不足,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进步。评语以平静的语气写给学生看,写出了学生的核心特质。给学生写评语应该以发展的眼光,通过鼓励的方式与学生交流,对学生的发展和所取得的成绩表示认同,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目的和正确认识自我,以更好地把握自己未来的发展。

班主任工作计划一般分为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及( A )计划等形式。

A.具体的活动

B.班级建设

C.班干部培养

D.班队发展

【知识点5】(主观类题知识)

个别教育工作:

先进生的教育工作:

特征:自尊心强,充满自信,有强烈的荣誉感、较强的超群愿望和竞争意识。

教育:

1.要严格要求,防止自满。

2.要不断激励先进生进步。

3.要培养先进生的搞挫折能力。

4.要鼓励公平竞争,克服嫉妒心理。

5.要提倡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练习:下列说法中违背班主任应具备的基本观念的是(D)

A.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

B.学生是班主任的服务对象

C.评价方法多样化,注重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的结合

D.建设班集体只需管好班级中的优等生

【知识点6】(主观类题知识)

后进生的教育工作:

特征:具有不适度的自尊心,既难以接受当众批评,也不愿意接受对弱者的庇护。学习动机不强,意志力薄弱,有的甚至是非观念模糊。

教育:

1.要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

2.要激发和培养学习动机。

3.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进步。

4.要因材施教,挖掘和培养“闪光点”。

【知识点7】(客观类题知识)

处理班级突发事件的基本原则:

处理突发事件,需要教师的教育机智,需要教师的责任心,需要依据教育的规律,措施应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1.教育性原则

2.客观性原则

3.有效性原则

4.可接受原则

5.冷处理原则

【知识点8】(客观类题知识)

处理班级突发事件的基本对策:

1.沉着冷静

2.机智果断

3.公平民主

4.善于总结

练习:

上课前,徐老师刚走到教室门口,冷不防从教室里飞出一个足球,正好从徐老师头上擦过,同学们一下子惊呆了,心想:这下可闯了大祸!可是事情的发展却出乎同学们的意料,徐老师并没有严厉斥责踢球的同学,而是从容地回过身,捡起足球,微笑着走上讲台说:“好厉害的一脚,踢个正着,得分!不过想练好射门功夫,还是到操场上去练吧。如果以后还有人在教室里踢足球,我就会出示红牌,将他罚出教室!”听了徐老师的话,那位踢球的同学羞愧地低下了头,其他同学都会意地笑了。紧张的气氛一下得到了缓和。同学们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开始上课了。

问题:

1.请评析徐老师应对课堂突发事件的策略

2.试说明教师处理课堂中的突发事件应注意哪些方面。

答案要点:

1.该案例中,徐老师在面对突发事件的策略,既体现了科学性,又体现了艺术性。具体而言:(1)沉着冷静。徐老师面对突发事件时,没有立刻对学生进行严厉的批评,而是冷静面对,缓解了学生的紧张情绪。

(2)幽默诙谐。徐老师运用了一种幽默调侃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既显示了教师的宽怀大度,又消除了师生的对立情绪和矛盾,制造了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

(3)欲贬先褒。徐老师在批评时,将表扬放在前面,先是肯定了球技不错,然后又婉转地指出了这种行为的不当之处,既激励了学生,又让其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同时还调动了课堂气氛。

2.沉着冷静,以静制动;正确教育,因势利导;时效统一,及时高效;化弊为利,长善救失;幽默诙谐,化解矛盾;采用暗示,旁敲侧击。

第十二章学生活动管理

第一节班级活动

【知识点1】(客观类题知识)

班级活动的特点:

自愿性;差异性;广泛性;自主性;灵活性。

【知识点2】(主观类题知识)

班级活动的意义:

良好的班级活动,会产生积极的教育作用:

1.班级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2.班级活动有利于拓展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

3.班级活动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

4.班级活动有利于建设和完善良好的班集体

【知识点3】(客观类题知识)

班级活动的类型:

从活动的场所看:教室中进行的班级活动、学校内、学校外

活动的对象看:全体参加的活动、非全班参加的活动

活动的综合性:单一活动、综合性活动

活动的经常性:日常性班级活动和阶段性班级活动。

【知识点4】(主观类题知识)

开展班级活动须遵循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

2.针对性原则

3.多样性原则

4.易操作原则

5.创造性原则

6.整体性原则

【知识点5】(主观类题知识)

开展班级活动的基本步骤:

1.选择活动主题

2.准备班级活动

3.实施班级活动

4.总结班级活动

练习:主题班会的形式有哪些?

主题报告会;主题汇报会;主题讨论化;科技小制作成果展评会;主题竞赛和主题晚会等。

【知识点6】(主观类题知识)

班队活动

概念:是指为实现教育目的,在教育者引导下由班级学生参与的在学科教学以外时间组织开展的教育活动。

类型:

1.主题教育活动

2.班队例会

3.少先队活动

4.班队体育活动

5.班队文艺活动

6.班队科技活动

7.班队劳动

8.班队游戏活动

练习:

以下班会主题中不符合小学生主题班会组织要求的是( D )。

A.大家要有好习惯

B.帮帮“懒羊羊”

C.交通安全记心间

D.革命歌曲大家唱

【知识点7】(客观类题知识)

课外活动的内容:

1.科技活动

2.学科活动

3.文体活动

4.主题活动

5.社会活动

【知识点8】(客观类题知识)

课外活动的特点:

1.自愿选择性

2.灵活多样性

3.活动自主性

4.过程实践性

5.评价多元性

练习:

简答题:简述课外活动的特点。

【知识点9】(客观类题知识)

课外活动的形式:

1.群众性活动

2.小组活动

3.个人活动

【知识点10】(主观类题知识)

对课外活动的要求:

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2.活动要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知识点11】(主观类题知识)

对课外活动的管理:

1.制订课外活动的工作计划

2.健全课外活动工作管理系统

3.建立高素质的辅导队伍

4.创设条件、保证课外活动的时间

5.科学评价课外活动

2013上半年真题:

答案要点:

(1)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有以下几个理论可以解释“破窗理论”。

反馈的作用。反馈分为及时反馈和延迟反馈两种,如果错误能得到及时反馈的矫正,那么他再次犯这种错误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有一个洞没有及时修复,就会更更多的洞出现。从众。从众行为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一个人认为有洞了,其他人也会认为这本来就是辆破车,不需要保护。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就是德育方法中的榜样法,德育的观察学习。

(2)启示:

对学生的错误给予及时的反馈,让学生改正,防止扩散;

加强学生德育工作;

给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

建立良好的班级制度,树立良好的班风。

2014年上半年真题:

2014下半年真题

2015年上半年真题: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重点整理

小学教师考试《综合素质》重点整理 《综合素质》;第一章:职业理念;1、教育观;2、学生观;3、教师观;第二章:教育法律法规;1、教育法律法规汇编及解读;2、教师权利和义务;3、学生权利和保护;第三章:教师职业操守;1、教师职业道德;2、教师职业行为;第四章:文化素养;1、历史知识;2、中外科技发展史;3、科学常识;4、文化常识;5、文学常识;6、艺术鉴赏;第五章:教师基本能力;1、信息处理能 《综合素质》 第一章:职业理念 、 1、教育观 2、学生观 3、教师观 第二章:教育法律法规 1、教育法律法规汇编及解读 . 2、教师权利和义务 3、学生权利和保护 第三章:教师职业操守 1、教师职业道德 2、教师职业行为 % 第四章:文化素养 1、历史知识

2、中外科技发展史 3、科学常识 4、文化常识 ¥ 5、文学常识 6、艺术鉴赏 第五章:教师基本能力 1、信息处理能力 2、逻辑思维能力 ( 3、阅读理解能力 4、写作能力 第一章:职业理念 第一节、教育观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 (1)实施素质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 (2)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今国际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 (3)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1)坚持德育为先 (2)坚持能力为重 (3)坚持全面发展(1)素质教育目的融入各教育环节; !

(2)构建对接社会现实的课程体系 (3)启迪学生自主学习 (4)充分发挥教师的正能量 (5)创新素质教育教学模式 第二节、学生观 : 1、我国所倡导的学生观:以人为本和全面发展 人的道德、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1)人的发展与社会生活条件紧密联系 (2)传统分工导致人的片面发展 (3)科技革命为人类准备了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 (4)社会主义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制度条件 . (5)人的全面发展建立在人的劳动活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 (6)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教育与生产相结合 (7)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素质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4、什么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一种肯定人的作用和地位,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的价值取向。 : (1)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前提下满足人的生存需要; (2)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满足人的发展需要; (3)人与人的关系:在维护公平正义的前提下优质优酬、兼顾公平。 (4)人与组织的关系:在自愿与共享的前提下满足个人的发展需要。 6、“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2020年教师资格证【教师资格证】笔试40分教学设计万能模板+案例!

【教师资格证】笔试40分教学设计万能模板+案例! 教师资格笔试备考初期大家都会把握不准教学设计,因为没有写过教案,更没有上课经验。笔试中的教学设计题这40分的确不好拿!因此,今天小编带来万能的教学设计答题模板,赶紧学起来,稳拿40分! 1教学目标 1. 必须具备的四个基本要素: 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老师。 一般可以采取以下的表达:“通过……学习,能说出……”,“通过……学习,能分析归纳……”,而不是“使学生掌握……”“教会学生……”等表述方式。 行为条件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 如“通过收集资料”“通过观看影片……”“通过本课学习” 行为动词必须是具体可测量、可评价的。 如知道、归纳、列举、感受、参加等等,根据课程标准中给出的行为动词进行使用。

表现程度是用以评价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达到的程度。 如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教材第三目(行为条件),能够背写出(行为动词)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表现程度),了解(行为动词)战争的经过和中国人民的反侵略精神(表现程度)。 2. 叙述最好有不同层次 根据《标准》,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差异性,按照教学内容,由低到高,由易到难,设计具有不同要求、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 3. 过程与方法是什么? 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是指具体的内在的学习思维的过程,如搜集资料的过程与方法、探究问题的过程与方法、辨析史料的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是“学会如何收集”“学会如何探究”。 (ps. 大家应该学会基本的思维方法,必考!) 2教学重点难点 1. 何为重点 从学科知识系统而言,重点是指那些与前面知识联系紧密,对后续学习具有重大影响的知识、技能。 从文化教育功能而言,重点是指那些对学生有深远教育意义和功能的内容,主要是指对学生终身受益的学科思想、精神和方法。

河南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历年真题

河南省2012年教师资格教育理论考试试卷(A)使用范围:高等学校教师资格)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得1分,选错多选或不选得0分。 1.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取决于一定社会的 A.政治 B.经济 C.文化D,科技 2.大学培养人才的职能始于 A.18世纪前 B.19世纪初 C.19世纪末D,20世纪初 3.学位制的确立最早是在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法国 4.以行政权力为主的高等学校管理模式是 A.美国模式 B.英国模式 C.亚洲模式 D.欧洲大陆模式 5.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特色之一是 A.教学内容研究 B.教学方法研究 C.教育实践研 D.教育科学研究 6.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提问的方式搜集资料,间接了解被试的心理和行为的研究方法称为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个案法 7.在学习过程中,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的关系是 A,线性关系B.正弦曲线关系C.型曲线关系D.倒“U型曲线关系 8.问题解决的关键步骤是 A.发现问题 B.明确问题 C.提出假设 D.检验假设 9.发散思维的基本特性是 A.广阔性、深刻性和逻辑性B,敏捷性、批判性和广阔性C.流畅性、灵活性和广阔性 D.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 10.态度与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依次经历的三个阶段是 A.认同、遵从和内化 B.遵从、认同和内化 C.遵从、内化和认同 D.内化、遵从和认同 11,高校教师的基本道德要求是 A.爱国守法 B.敬业爱生 C.服务社会 D.为人师表 12.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由于目标或理想的实现而得到精神上愉快和满足的道德情感是 A.荣誉感B,自豪感C.正义感D.幸福慼 13,与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和制度联系最密切的教育政策是【】 A.教育经费政策 B.教育体制政策 C.教育人事政策 D.教育质量政策 14.教育行政赔偿的主体是 A.公务人员 B.学校 C.国家 D.教师 15,尝试教学法的核心是 A,激发学生的情感B.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C.发展学生的智力D.形成学生的技能技巧 16.课堂教学的灵魂是 A.教学目标 B.教学内容 C.教学方法 D.教学形式 17.通过合理地控制一定的条件,人为地改变研究对象,从而骏证假设,探讨 教学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 B.调查法 C.行动研究法 D.实验法 18.受训者通过模拟备课以提高其教学技能水平的方法是 A,模拟教学法B.介入教学法C.书面作业法D.微格教学法 19教师运用一些醒目的文字、符号、色彩对比等对学生行为进行的强化是 A.语言强化 B.标志强化 C.动作强化 D.活动强化

2019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整理背诵版(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2019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整理背诵版 (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第一章教育基础 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内涵 “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概念:广义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主要指学校教育。 构成要素:①教育者:承担教的责任,施加教育影响的人,在教育活动中发挥着主导者的作用。 学校教师是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 ②受教育者:承担学习的责任,接受教育影响的人,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体地位。 ③教育影响:连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纽带,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④三者关系:教育者是教育影响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纽带;受教育者是教育者选择和施加教 育影响的对象;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作用的桥梁,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相作用 的中介。 二、教育的属性 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 育的质的规定性。PS:“人只有通过适当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夸美纽斯。 社会属性:①永恒性:人类特有的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 ②历史性: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具有 自己的特点。 ③相对独立性:教育具有质的规定性;教育具有继承性;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 衡(教育落后或超前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 三、教育的起源学说 生物起源说:生存本能,利托尔诺、沛西能,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教育起源学说。 心理起源说:无意识模仿,孟禄。 劳动起源说: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米丁斯基、凯洛夫。 四、教育的发展 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①无阶级性、公平性(教育机会均等)。 ②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 ③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中国古代社会:①奴隶社会:夏有学校,周教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政教合一、学在官府;春秋 私学兴起,孔孟百家争鸣。 ②封建社会:宋朝程朱理学兴起,主教四书五经;科举制兴起于隋唐,废除于清末, 清末学堂出现。 西方古代社会:①奴隶社会:古埃及,文士学校,以僧为师、以吏为师;古希腊,斯巴达重军事、 产勇士,雅典重文学、产女神。 ②中世纪:教会学校传七艺;骑士学校教七技。 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①古代产生了学校,教育成为社会专门职能。 ②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 ③适应古代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具有阶级性、等级性。 ④适应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1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数学教案

课题:认识小数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88-89页例1、处理“做一做”及练习二十一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2.会认、读、写小数。 3.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4.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类推能力。教学重点:小数的读法及表示长度的小数的实际意义。 教学难点:表示长度的小数的实际意义教学。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收集信息,引入小数。 1.整理展示学生课前收集的信息。谈话:课前老师让同学们逛超市或采用别的方法收集一些物品的价格,下面请同学们汇报收集到的商品的价格。(学生口述,教师板书。)一块橡皮0.2元一本笔记本3元一袋三全汤圆7.60元一个书包45元一管佳洁土牙膏10.55元一卷彩笛卷6元 2.对比整数和小数的特点。 教师提醒学生仔细观察,并组织学生把这些商品的价格进行分类。(学生汇报分类情况)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像3、45、6这样的数都是以前学过的整数。同时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找出另一类数的特点。 3.揭示课题。教师告诉学生:像0.2、7.60、10.55这样的数叫做小数,其中的小圆点叫做“小数点”。(擦掉整数价格)同时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板书课题:小数的初步认识) 二、引导探究,认识小数。 1.读、写小数。 (1)学生尝试读小数。教师出示一组小数让学生试读。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结:读小数的时候,小数点前面的数按照以前学过的整数的读法读,小数点后面的数要一位一位的读,每一位上的数字是几就读几。(尤其注意小数部分的读法,不要受整数部分读法的影响。) (2)教学写小数。学生练习写小数。(老师口述小数,学生写在练习本上。教师巡视指导。) 2.学习以“元”为单位的小数表示的实际含义。 谈话:这几种商品的价格都是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知道它具体表示多少钱吗?同桌互相说一说。(同桌交流后,学生口述,教师板书,直接板书在整理的小数后面。)0.2元2角7.60元7元6角10.55元10元5角5分提问: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小数点左边的整数部分表示什么?小数点右边第一位表示什么?小数点右边第二位表示什么?练习:完成课本第88页表格中的填空。 3.教学例1。 (1)谈话引出生活中的小数。 谈话:刚才我们认识了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也用到了小数?(学生畅所欲言,之后课件出示教材第91页第2题)谈话:看来,小数不仅可以

北京市教师资格考试教材

北京市教师资格考试教材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社会对教师的需求越来越大,教师职业如今越来越收到大家的注目,开始逐步变成最新最热的又一大走俏职业。最近教师资格考试报名工作已经全面开始了,广大考生开始抓紧时间报名,同时开始寻找更加适合自己的教师资格证的培训班。培训班的火热,备考资料种类的繁多使如何选择一款合适的教材也成为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 为了帮助众多考生获得高分顺利通过笔试考试,我为大家汇总了一套北京地区和全国统考地区最适合的考试用书。 一、北京市教师资格证考试用书: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用书 ①教育学 作者:肖北方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书籍介绍: 北京市教师资格证书2014年使用教材版本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认定培训教材(第3版) ②教育心理学 作者:卢强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书籍介绍: 北京市教师资格证书2014年使用教材版本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认定培训教材(第3版)

书籍简介:主要是研究学前儿童教育的现象,提示学前教育的规律,以增强学员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职业素质,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一门学科。旨在帮助学员了解幼儿教育的基本知识和主要理论,掌握幼儿教育的实践技能和重要能力。 ④儿童发展概论 作者:秦金亮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书籍简介: 涉及儿童发展基础、感知觉注意发展、记忆发展、想象思维发展、言语发展、情绪发展等内容,力图以生理、认知、社会、文化四个维度来构建儿童发展的学科知识体系,并在体系的统整性、教材的弹塑性、知识的创生性、文字的可读性、内容的可理解性、课程资源的立体性等方面有所突破。 全国统考地区教师资格证考试专用教材: 初中教师资格证考试用书 ①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作者:王荣生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书籍介绍: 对语文教学设计进行了详细介绍,为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更有利于教师课上的讲解,达到课堂知识与课本理论的融汇贯通,为教师讲解课堂知识、课时安排提供了参考。 ②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2016下半年河南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综合素质》(最新)

一、单选题 1.某校的校训是“卓越立于全面,广博产生精专”这体现的教育理念是( )。A.开拓创新 B.全面发展 C,自主发展 D.因材施教 2.图1中某些学校的做法( )。 A.抑制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B.阻碍了学生的应试能力 C.提高了学生的竞争能力 D.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3.初一学生小武想做一名科学家,班主任说:“你现在学数学那么吃力.以后学物理、化学肯定也学不好,一定不能把当科学家作为人生目标”。班主任的说法( )。 A.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B.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性 C.忽视了学生创造性 D.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 4.邱老师在工作日志中写道:“在今天的校研会上,我说做教研跟写论文的方法是一样的,居然没有得到认可。是我错了?还是大家不理解我?我得把这个问题搞清楚。”这表明邱老师( )。 A.善于自我反思 B.缺乏探索精神 C.缺乏问题意识 D.辫于自我暗示

5.中学生王某上课玩手机,被班主任李某当场没收。王某课后向李某承认错误并要求归还其手机,被李某以王某违反校规为由拒绝。李某的做法( )。 A,正确,学校规章应该人人遵守 B.正确,教师有惩成学生的权利 C.不正确,侵犯了学生的财产权 D. 不正确,应上交学校销毁 6、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下列情形中,学校不能给予教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的是( ) A.故意旷课,损害教学的 B.体罚学生,屡犯不改的 C.穿戴不整,影响仪表的 D.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7、某中学上课时,高年级学生李某到教室外喊赵某,说有事让其出去一趟,班主任张某默许了。赵某走出教室后被李某殴打,导致右眼失明。对赵某所受伤害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主体是( ) A.李某 B.张某 C.学校 D.李某和学校 8、下列关于教师与学生之间法律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 B.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C.保护与被保护的关系 D.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9、初中生钱某屡次在学校偷盗其他同学的财务。学校对钱某的正确处理方法是( ) A.学校提出申请,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 B.扭送公安机关,依规开除钱某的学籍 C.劝说钱某退学 D.责令钱某转学

河南省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精选)

河南省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 (使用范围:初级中学教师资格)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得1分。选错、多选或不选得0分。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教育现象的是()。 A.妈妈教孩子洗衣服 B.初生婴儿吸奶 C.成人学开车 D.木匠教徒弟手艺 2.“建国军民,教学为先”“华民成俗,其必由学”揭示了()。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3.下列能体现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是()。 A.时教必有正业 B.君子之教.喻也 C.藏息相辅 D.不凌节而施 4.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提出者是()。 A.桑代克 B.维果斯基 C.布鲁纳 D.皮亚杰 5.我国的教育心理学最初是从西方引进的,1924年,编写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是()。 A.廖世承 B.陶行知 C.蔡元培 D.潘菽 6.先前所学的信息对后面所学信息的干扰称为()。 A.前摄促进 B.倒摄促进 C.前摄抑制 D.倒摄抑制

7.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九种基本智力。智力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间的智力差异。提出这个理论的是()。 A.布鲁纳 B.赞可夫 C.杜威 D.加德纳 8.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为具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严重不良行为的适龄少年设置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是()。 A.专门学校 B.职业学校 C.特殊学校 D.普通学校 9.教师资格考试科目、标准和考试大纲的审定部门是()。 A.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 B.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 C.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 D.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 10.()是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基础,是国家和社会对教师提出的道德要求。 A.关心工作 B.依法执教 C.为人师表 D.自我监督 11.“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子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种观点给当今教育的启示是()。 A.教学相长。相互尊重 B.乐教善教,讲究教法 C.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D.有教无类,教书育人 1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旁人可以插话帮助教师改进教学的教学技能训练方法是()。A.介入教学 B.教育教学实习 C.微格教学 D.模拟教学 13.课堂教学中最简单和最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是()。 A.直接导入 B.复习导入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学设计题的基本类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学设计题的基本类 型教学设计题是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的特色题型。由于考试时间所限,教学设计题一般仅要求设计教案的局部内容或教学活动过程若干环节,一般不要求考生完成完整的课时教学方案设计。考生所应完成的教学设计内容与任务,与试题分数权重相匹配。 从测评角度来看,教学设计题是对教师进行教学方案设计活动过程的模拟与简化,遵循教学设计的一般规律,其基本结构形式是:情境+教学设计要求与任务。情境主要包括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内容及相关要求、学生情况、教学时间、教学资源环境等,其中,教学内容一般选自中小学各科课标教材,适合进行教学设计,与考生报考的任教课程一致。教学设计要求与任务属于试题设问,是考生应按照规定具体完成的内容。这些内容不同于对问答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的回答,均属于教学设计的范畴,是考生进行教学设计所完成的任务。例如,2011年下半年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教学设计题,试题情境是: 材料1:《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关于“电磁感应”的内容标准。 材料2:某高中物理课标教材“电磁感应”一节为“科学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设计了三个实验,探究1、探究2、探究3(具体内容,本文略)。 教学对象:高中二年级学生,学生已经学习了电场、电路和磁场等知识。 教学设计的要求与任务是:说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内容;分析教材中“探究2”在“电磁感应”一节课中的作用;完成“探究3”的教学片断设计,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 2014年下半年高中“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试卷中的教学设计题,试题情境是: 试题给出了《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 教学对象:选修“音乐与舞蹈”模块的学生。

河南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历年真题A卷

单选 1.高等教育目的与高校培养目标的关系是 A.一般与特殊 B.抽象与具体 C.宏观与微观 D.基础与应用 2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结合主要体现为 A.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整合 B.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整合 C.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整合 D.知识与能力的整合 3高校教师职务设置的总体原则是 A.因人设岗 B.因事设岗 C.因学科设岗D,因专业设岗 4教育与政治关系的核心是【】 A.政治教育 B.培养人才 C.完善政体 D.民主问题 5.权力分散型高等教育宏观管理的典型国家是【】 A德国 B.法国 C.美国 D.日本 6.具有不同办学条件、要求和培养目标的各类高校间的比例关系,称为高等教育的 A.水平结构 B.种类结构 C.形式结构 D.能级结构 7.要善于鼓励学生独立完成毕业设计或论文,这体现了高校教师在指导学生进 行毕业设计或论文时的 A.启发性原则 B.教育性原则 C.科学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8,我国最早自编的《教育心理学》于1924年出版,该书的作者是【】 A.旁宗岳 B.廖世承 C.陆志韦 D.潘菽 9.个体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 A.需要 B.思维 C.世界观 D.想像 10.学生把自己学业的成功或失败归因于努力程度,这种归因属于【】 A.内部、稳定和不可控归因

B.内部、不稳定和可控归因 C.内部、稳定和可控归因 D.内部、不稳定和不可控归因 11.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理解性、逻辑性等特点的记忆是 A.形象记忆 B.情景记忆 C.语义记忆 D.情绪记忆 12.研究表明,记忆效果最好的学习熟练程度为 A.50% B.100% C.l50% D.200% 13.教师讲课过程中的间隔和停顿是运用感知的 A.差异律 B.强度律 C.活动律 D.组合律 14.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集体主义 C.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D.忠于职守 15.教师职业的最基本活动是 A.班组管理活动 B.教育教学活动 C.第二课堂活动 D.社会实践活动 16,实现教书育人的基本前提是 A.把握教材 B.把握教学大纲 C.把握学科的特殊性 D.把握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17教师资格丧失的条件之一是 A.被剥夺政治权利 B.受到治安管理处罚 C.受到行政处分 D.体罚学生 18.《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属于 A.教育行政法规 B.教育法律 C.地方性教育法规 D.教育规章 19,属于教育法律关系客体的是 A.教师 B.教室

教师资格证教案经典模版

教案标准格式 一、标题(课时) 二、教学目的 三、教学安排(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 1、旧课复习(时间) 2、新课内容(时间) 3、新课小结(时间) 四、作业 五、教学后记 教案(首页)

附件3:参考教案格式 课程教案 填表说明:1. 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一节或一次课写一份上述格式教案。 2. 课次为授课次序,填1、2、3……等。 3. 授课方式填理论课、实验课、讨论课、习题课等。 4. 方法及手段如: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挂图讲解、 音像讲解等。

教案参考格式 教案是体现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对课堂教学的总体设计和组织安排,是教师实施教学的基础,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 为做好教案编写规范与管理工作,促进教案活动更加规范、有序,提高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一、教案编写的要求 (一)教案封面、扉页上的课程基本信息。 1.教案封面要求:应填写课程名称、课程编码、总学时(周学时)、开课时间、适用年级、专业、使用教材、授课教师等信息。 2.教案扉页要求:应填写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要求、考核方式等信息。 (二)设计编写教案 教案是指正文部分对教学内容做了较为详尽的表达,较为充分的体现了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设计。主要包括:章节、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习旧课、引入新课、提问与练习、小结、布置作业等。 在编写教案时应突出以下要点: 第一,确定教学目的。教学目的要反映学院的办学定位、办学思路、教授知识的深度、广度、教学层次;技能训练、能力培养;思想素质教育。 第二,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及时矫正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 第三,确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紧紧围绕课程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了解并分析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特点。根据课程的重点、难点选定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是辅助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某些课程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应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但多媒体课件不得替代教案,必须按要求编写教案。 第四,撰写教学后记。教学后记是教师对本章节教学效果反映的总结、分析,可以全面审视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肯定教学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水平。

教师资格证考试必考知识点归纳

一.教师职业道德 1、如何理解道德内涵? 1)、由一定社会的关系决定; 2)、以善恶为评价标准; 3)、依靠人们的行为习惯、社会舆论、及内心信念来发挥调节作用;(多选) 4)、调节个人与人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2、在阶级社会中,道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3、道德的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调节功能。 4、职业道德的特征:稳定性、具体性、适用性。 5、教师职业规范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特殊体现。(判断) 6、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一个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先决条件,是教师本人不断进取、赢得成功的力量所在。(判断) 7、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鲜明的继承性(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强烈的责任性,独特的示范性(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身不正,虽令不从),严格的标准性。 8、我国在1997年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明确规范教师应:热爱学生、严谨治学、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和为人师表。 9、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10、朱熹强调要把修身、接物作为教师道德修养的准绳。 11、明代王守仁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要求教师通过教书育人来启发人的良知。 12、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衡量和判断教师行为善恶的最高道德标准。(判断) 13、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是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判断) 14、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作用:指导作用、统帅作用、裁决作用。 15、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四个方面: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一般知识。 16、依法执教是调整教师劳动与法律制度之间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7、依法执教的必要性:是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强化教育社会功能的必然要求;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然要求。 18、教师如何依法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案例分析) 1)教师要认真贯彻执行教育方针,遵守各种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2)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关于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以及法制教育。 3)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保证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4)教师要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19、廉洁是教师立身立教的根本。(判断) 20、廉洁从教的具体表现:安贫乐道,无私奉献;坚持操守,为师清廉。 21、教师的欢乐来自于:创造性的教育活动;师生间美好的情谊;学生长大成才。 22、廉洁从教的道德要求:公正从教,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坚守大义,发扬奉献精神;廉洁自律,自觉抵制各种非正当利益的诱惑。 23、教师礼仪的特点:率先性、示范性、整体性、影响的深远性。 24、在人与人关系层面上,社会公德的内容包括:举止文明、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自尊与尊重他人、诚实守信。

教师资格证考试试讲:教案写作

教师资格证考试试讲:教案写作 (一)形式 教案是教学设计的文字体现,有相对的格式与要求。教案的格式主要包括文字叙述式、表格式两种。 1.文字叙述式 这是一种基本上全部以文字形式呈现出来的教案形式,在日常教学的应用最为广泛。 2.表格式 这是一种经常出现的教案形式,一般有学校发给教师。 (二)主要内容 上课的重要依据,通常包括:班级、学科、课题、上课时间、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课的进程和时间分配等。有的还列有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如电影、投影、录像、录音等)的使用、作业题、板书设计和课后自我反思与评价等项目。由于学科和教材的性质﹑教学目的和课的类型不同,教学设计不必具有固定的形式。 1.基本内容 (1)课题(说明本课名称) (2)教学目标(或称教学要求,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3)课型(说明属新授课,还是复习课) (4)课时(说明属第几课时) (5)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6)教学难点(说明本课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 (7)教具(或称教具准备,说明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 (8)教学过程(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 (9)作业处理(说明如何布置书面或口头作业) (10)板书设计(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2.教学过程的步骤 书写过程中,教学过程是关键,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导入新课 ①设计新颖活泼,精当概括。 ②怎样进行,复习哪些内容? ③提问哪些学生,需用多少时间等。 (2)讲授新课 ①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②怎样提出问题,如何逐步启发、诱导? ③教师该怎么教、学生该怎么学?详细步骤安排,需用时间。 (3)巩固练习 练习设计精巧,有层次、有坡度、有密度。 (4)归纳小结 怎样进行,是教师还是学生归纳? (5)作业安排 ①布置哪些内容?要考虑知识拓展性、能力性。 ②需不需要提示或解释。 (三)主要作用: 1.教学活动的依据 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如果不认真做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必然目标模糊,心中无数,要求不当,随心所欲,而最终无法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2.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材的知识体系、学生学习教材的状况(接受水平、心理特点和思维规律),而且要按照课程标准的精神,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材特点,分析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和深广度,特别是要以整体为背景,分析各部分教材的特点,明确教材的要求,教材的重点难点,分析知识的价值功能,酝酿设计教学过程,确定教学方法。教学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教材的钻研。

考教师资格证需要看哪些书

考教师资格证需要看哪些书为了能够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顺利通过,考生们会选择一些考试用进行备考,有人问考小学教师资格证需要什么书?今天本人不光给大家讲一下考小学教师资格证需要什么书,还要告诉大家初中和幼儿园的考试用书。 一、幼儿园教师教育学:《学前教育概论》,蔡迎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XX年4月第1版。心理学:《学前心理学》,陈帼眉,人民教育出版社,XX年6月第2版。 二、小学教师教育学:《小学教育学》,黄济、劳凯声、檀传宝著,人民教育出版社XX年6月第1版。心理学:《小学生心理学》,李晓东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XX年8月第1版。 三、中学教师教育学:《教育学》(新编本),王道俊、王汉澜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第3版。心理学:《心理学基础》,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合编,教育科学出版社XX年7月第1版。 四、高等学校教师教育学:1.《高等教育学》潘懋元、王伟廉,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9月第1版; 2.《高等教育管理学》,薛天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XX年4月第1版。大纲前10部分内容主要参考潘懋元、王伟廉主编的《高等教育学》,第11、12部分的考试主要参考薛天祥主编的《高

等教育学》。心理学:1.《大学心理学》,赵鸣九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XX年7月第2版; 2.《高等教育心理学》,教育部人事司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9月第2版。 考小学教师资格证需要什么书,大家知道了吧,建议考生们一定要到正规的书店去购买教师资格证的考试用书啊。 教师资格证笔试报考所需材料: (一)社会考生笔试报名需递交的材料 本人的居民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户籍材料原件和复印件。 户籍不在当地,人事档案在当地的考生须补充递交保管考生人事档案的单位证明、工作单位在职证明、企业劳动合同三种材料中的任何一种材料。 (二)全日制普通高校学生笔试报名需递交的材料 当地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三年级以上(含三年级)学生,需递交本人的居民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就读学校出具的证明材料。 户籍在当地,在省外全日制普通高校就读的在校三年级以上(含三年级)学生,须递交本人的居民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户籍材料原件和复印件、考生就读学校出具的证明材料。 (三)考生报名材料原件现场审核后退还给考生,复印件存档备查。

2020教师资格证考试简答题精华整理

2020教师资格证考试简答题精华整理 1.我国小学教育取得的成绩有哪些? (1)小学教育普及率稳步上升;(2)全面推进素质教育;(3)教师队伍建设日趋完善;(4)办学体制走向多元化;(5)课程改革不断深化。 2.简述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1)遗传,遗传是人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不能决定人的发展。(2)环境,环境是使遗传提供的可能性变成现实的条件,但不决定人的发展。(3)教育,教育对人的发展起着主导和促进作用。(4)个体主观能动性,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3.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因此教育要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2)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因此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上应有所不同,不能搞“一刀切”“一锅煮”。(3)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因此要求教育要抓住关键期。(4)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因此教育要长善救失,扬长避短。(5)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因此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4.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基本理念 (1)学生为本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2)师德为先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3)能力为重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小学生,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4)终身学习学习先进小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5.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主要特征表现为:客体永久、延迟模仿、主动反应、问题解决。 (2)前运算阶段(2-7岁)主要特征表现为:出现符号、泛灵论、自我中心、思维不可逆。 (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主要特征表现为:守恒、去中心、思维可逆。 (4)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主要特征表现为:抽象、推理、假设、反思。 6.埃里克森心理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把人的一生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具体的发展任务和存在的心理社会危机,具体如下: (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

中公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整理笔记

中公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整理笔记

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孟子.尽心上》。 2、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广义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狭义教育: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经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她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学校教育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教育机构承担。 3、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教育影响:教育内容、教育措施。 4、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它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5、教育的社会属性:1、永恒性、2、历史性、3、相对独立性:教育具有继承性;教育要受其它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四、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一)1、神话起源说;2、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桑代克、沛西能;3、心里起源说:代表人物孟禄;4、劳动起源说:米丁斯基、凯洛夫。 (二)教育的发展历程 1、原始社会的教育; 2、古代社会的教育; 3、近现代教育 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

研究对象:教育现象(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教育问题(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研究任务:阐明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揭示教育的基本规律,未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者提供理论支撑,为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服务。 2、教育学的发展 萌芽阶段: 《学记》是中国古代、世界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苏格拉底:苏格拉底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这种教学方法又称“产婆术”。1.苏格拉底讽刺;2.定义;3.助产术。 柏拉图: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她的代表作《理想国》中。“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注意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秉承柏拉图的理性说。 昆体良:古代西方最早的教育学理论著作《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论演说家的培养》) 教育学的创立阶段: 1、培根:英国;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了出来。 2、夸美纽斯:“教育学之父”;1632《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泛智教育”;“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3、卢梭:自然教育和儿童本位的教育观 4、康德: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 5、佩斯泰洛奇: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 6、洛克:提出“白板说”。 7、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被誉为“现代教育学之父”。 主要观点:

北京教师资格证考试用书教育学(肖北方)答案

教育学综合 绪论 填空选择 我国并且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学记》) 古罗马昆体良的教育著作是(《论演说家的教育》) 英国教育学家洛克的教育著作是(《教育漫话》) 《普通教育学》的作者是(赫尔巴特) 《民主主义与教育》的作者是(杜威) 提出结构教学理论和发现法的教育家是(布鲁纳) 主张文化陶冶的教育学流派是(文化教育学) 8.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9.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教育学)。 10.独立形态的教育学是以(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为开端的。 11.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教育问题的著作是(《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作者是(克鲁普斯卡娅)。 12.《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作者是(苏霍姆林斯基)。 13.杜威的现代教育论主张以(儿童)为中心,教育方法是(活动教学) 14.班级授课制的提出者是(夸美纽斯) 15.20世纪教育学的主要流派有(实验教育学)(实用教育学)(文化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系统科学的教育学,批判教育学和制度教育学等。 16.阐述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的著作是(《教育过程》) 17.发展性教学理论的提出者是(赞科夫) 简答 1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 答:教育作用:提出“庶、富、教”的观点,认为人口,财富,教育是立国的三个要素。关于教育对象:提出“有教无类”其中“无泪”是相对于贵族而言的,不包括那些生活在底层的劳动人民。 关于教育目的:致力于通过教育培养一批“士”和“君子”以完善人格为教育的首要目的。关于教育内容: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文是文化知识——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行,忠,信是道德行为规范要求,不足之处在于缺少自然科学知识和劳动知识内容。 关于教学原则与方法: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结合,谦虚笃实。 关于道德修养:立志有恒,自省自克,身体力行,改过迁善 教师观:“学而不厌,毁人不倦” 2夸美纽斯的主要教育观点是什么? 关于教育的作用和目的,夸美纽斯认为教育是改造社会建设国家的手段,教育能促进人的发展。提出教育适应自然原则。第一次提出班级授课制。提出统一学制和学年制。为各级学校设置了广泛的学科课程。建立教学原则体系。 3杜威的主要教育观点是什么? 关于教育本质:杜威认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关于教育目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能够不断的生长下去。 论课程与教材:为完成活动课程,提出“做中学”的教育原则 提出教学的五步骤: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给学生提供足以产生问题的资料。学生产生问题和假设、设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亲自动手做、验证假设。

河南省2017年教师资格证《小学生综合素质》真题

河南省2017年教师资格证《小学生综合素 质》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即指() A发展性功能B个体性功能C教育性功能D社会性功能 2.我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 A、孔子 B、荀子 C、孟子 D、老子 3.操行评定是德育方法中()的方式 A陶冶法B榜样法C说服法D品德评价法 4.决定教育的领导权的是()。 A、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文化 D、科学技术 5.主张“有教无类”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韩非子 6.”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的理论依据是()。 A.个体需求具有层次性 B.气质类型具有多样性 C.人类智能具有多元性 D.人类发展具有共同性 7.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 A、家庭教育 B、职业教育 C、学校教育 D、社会教育 8.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叫()A教学内容B教学原则C教学组织形式D教学过程

9.课程论侧重研究()的问题。 A、为谁教 B、怎样教 C、教什么 D、教给谁 10.设计教学由()首创 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杜威D斯宾塞 11.()被称为“现代教育测验之父”。 A.杜威 B.泰勒 C.桑代克 D.赖斯 12.”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这句话体现的原则是()。A.国家性原则 B.公共性原则 C.方向性原则 D.强制性原则 13.在具体的德育实践过程中,德育既具有顺序性,又具有() A 矛盾性B多端性C复杂性D一致性 14.人的身心发展特殊性的表现之一是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顺序性 B、普遍性 C、基础性 D、能动性 15.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义务教育 C、终身教育 D、建立学习型社会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1.综合课程又称为。 2.根据课程的表现形式,可分为和。 3.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论有:,,。 4.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和调节策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