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年级下册科学每个单元知识点整理

三年级下册科学每个单元知识点整理

三年级下册科学每个单元知识点整理
三年级下册科学每个单元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知识点整理

1. 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的新生命,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来繁殖。

2. 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各不相同。

3. 播种凤仙花的方法:

A.选饱满的、没有损伤的种子。——选种

B.种子埋的深度约为1厘米。

C.要浇适量的水。

4. 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较快。

5. 书本第8页,研究根的作用实验中,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是防止水分不会蒸发到空气中去。

试管中水面降低了,说明水分被根吸收了。

6. 根的作用:

A.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

B.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所以把植物从土壤中拔出很难)

7. 凤仙花是双子叶植物,它的种子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胚由胚根、胚芽和子叶组成。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子叶的作用是提供营养,植物的长出的第一对叶子称为子叶(也就是种子里面的子叶),子叶和以后长出的叶子是不一样。

8. 凤仙花的子叶淡绿色,椭圆形,表面光滑、无明显叶脉。

以后长出来的叶子称为真叶,真叶是凤仙花真正的叶子,椭圆行,边缘锯齿状,淡绿色,有明显的叶脉。

9. 植物叶子平展的,而且交叉生长,是为了能利用到更多的阳光。

10. 叶的作用:绿叶和茎中的叶绿体能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氧气。这就是光合作用。也是密封玻璃罩中的小老鼠没有被憋死的原因。

光合作用的水大部分是由根吸收的。二氧化碳是叶吸收的。

11. 茎的作用:

A.支撑植物,包括叶在空中的伸展。

B.运输水分和养料

运输方向: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从上向下,将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12. 茎的高度变化图:画点线图,先找点,再连线。

凤仙花越长越高了。

13. 凤仙花开花的位置在茎上。花大部分为红色,有些淡粉(接近白色)。

14. 凤仙花组成部分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15. 凤仙花的生长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

16. 挑开一朵变干的凤仙花,可以看到果实,凤仙花的果实是纺锤形的。凤仙花的果实成熟后种子会弹出来。

17. 凤仙花开花后植物还会长高一点点,不明显。果实成熟后,植物不会长高了。

18. 凤仙花主要生长过程: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种子

按阶段可以分为: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养生长——开花结果

19. 一般一株凤仙花可以长20个左右的果实,每个果实里可以有17、18个种子,

也就是一粒种子繁殖出了几百粒种子,凤仙花种族就这样延续壮大。

20. 任何植物的茎上都有节,它是茎最本质的特征,看不到节时,可以根据什么地方长叶来确定节的位置,因为叶是长在节上的。

21. 茎的不同形态:

直立茎:凤仙花,竹子,杨树,蚕豆……

缠绕茎:牵牛花……

攀缘茎:葡萄,爬山虎,豌豆……

匍匐茎:南瓜,番薯……

(攀缘茎上最明显的特点是有卷须)

22. 光合作用的方程式:

植物的叶片就是一个绿色加工厂,下图是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

23. 凤仙花的结构包括花瓣,雄蕊,雌蕊和花萼四个组成部分,具备这四种结构的花称为完全花。

24. 凤仙花各部分(特别是根p8、叶p11、茎p13的作用及实验步骤)重点复习,书上有详细说明。【实验设计】

实验一:研究根的作用.

实验材料:一棵带根的植物、试管、水、植物油

实验步骤:

1.将植物的根浸泡在试管里的水中;

2.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防止水蒸发,并在水面处做好记号。

3.观察试管中水量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试管中的水面下降了。

实验结论:根能吸收水分和矿物质。

实验二:研究茎的运输作用

实验材料:一段新鲜的芹菜、烧杯、红色的水

实验步骤:

1.将芹菜的茎浸入烧杯里的红色的水中;

2.观察芹菜的变化;

3.将芹菜的茎横切开,观察它的横切面。

实验现象:芹菜的茎和叶慢慢变红了。横切面上有明显的红点。

实验结论:茎能运输水分和养分。

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知识点整理

1. 蚕的生命是从蚕卵开始的,蚕卵是有生命的。蚕卵是扁圆形的,比芝麻稍微小点。蚕卵的颜色变化:淡黄色—玫瑰红色—紫黑色—白色。快要孵化出蚕宝宝的蚕卵颜色是紫黑色的,孵化后蚕卵的颜色变成白色。

2.蚕卵的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在放蚕卵的盒子上要扎写小孔,因为蚕卵需要呼吸。

3.养蚕小窍门:

①小蚕爱吃桑叶。它一出卵就要及时用毛笔或羽毛轻轻的把它刷到桑叶上。

②桑叶要新鲜并保持干燥,切成碎片或条。

③经常清除蚕的粪便和吃剩的残叶,保持小蚕“房间”的清洁。

④把小蚕放在通风的地方,不要在养蚕的房间里喷洒杀虫剂。

4. 蚕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从蚁蚕到蚕吐丝经过4 次蜕皮。蚕茧里面还有两层皮,所以蚕的一生一共蜕6次皮。

5. 我们可以用(拍照)、(画图)、(写观察日记)、(制作标本)等方式记录蚕的生长变化。

6.刚从蚕卵里孵出来的蚕我们称为是蚁蚕。用肉眼看,蚁蚕的身体颜色是褐色的,极细小,且大阔细毛,样子有点像蚂蚁;用放大镜观察,蚁蚕的脑袋大,身子小,身上有毛。

7. 蚕的一生要经历:蚕卵—蚕—蛹—蚕蛾四个阶段。蚕是蚕的生命周期中的幼虫,蚕蛾是蚕的成虫。所以蚕的一生为:卵—幼虫—蛹—成虫。然后从卵开始又产生一个新的循环。

8. 蚕宝宝的外形特征:形态是圆筒形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小,两侧各分布着6只黑褐色的单眼,下方具咀嚼式口器,下唇中间有1个小孔,为吐丝孔。胸部三对足,能协助口器把持桑叶。腹部五对足,帮助身体运动。后端的背侧有一个突起,称尾角。身体两侧有小黑点是蚕的呼吸器官(气门),蜕皮之前,蚕不吃食物,头胸部昂起,不再运动,好像睡着一样,这样的现象叫做“眠”。

9.影响蚕的生命和变化的因素:食物、温度、湿度、有害气体、疾病、光照等。

10.蚕不吃东西,身体发黄发亮是因为(蚕要吐丝了)。吐丝前,为它搭个(小架子),或用纸做些(小房子),以便它在那里(结茧)。

11. 观察蚕吐丝的情况

12.蚕蛹的体形粗短,身体呈纺锤形,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头部很小,长有黑色的复眼,眼睛下面有一对触角的原始体。胸部长有胸足。腹足、尾足消失。胸部、腹部都有环节。胸部背面有一盾片,从盾片生出两对翅。鼓鼓的腹部长有9个环节,从第2个-7个腹节两侧都有发达的气门。体色呈黄褐色。

比较蚕蛹和蚕的不同点

13.蚕茧:白色、椭圆形、比大拇指粗一些,蚕茧大约重5克,去掉蛹大约重1克。

14.抽丝要把茧放在热水中浸泡一下,养蚕、抽丝织成丝绸是中国的伟大发明之一,远在4000多年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开始养蚕,织布。

15. 蚕蛾全身披着白色鳞毛,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长着眼睛和一对触角,口器退化。胸部长着两对翅和三对足。由于两对翅较小,已失去飞翔能力,腹部已无腹足,末端体节演化为外生殖器。

16. 雌蛾和雄蛾的区别:

雌蛾体大,触角灰色,腹部肥大,翅短小,爬行慢;

雄蛾体小,触角黑色,腹部狭长,翅大,爬行较快,翅振动飞快,腹部后端稍突起,翅稍举起。

17.蚕的一生

18.蚕蛾是昆虫吗?

答:蚕蛾的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1对触角,胸部有3对足,所以蚕蛾是昆虫。

19.蚕蛾有一对(羽状)的触角。一只雌蛾大约产400——500粒卵。

20. 蚕一生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一过程称为蚕的生命周期。其中蚁蚕是蚕的生命周期的开始,蚕的生命周期大约56天。

21. 蚕的生命周期图

22.昆虫的特征: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23. 有些动物幼年期和成年期的样子很不相同,从一种形态变成了另外一种形态,这种变化叫做变态。自然界中不少动物的一生要经过变态。

常见的昆虫中,蜜蜂、蚂蚁、苍蝇、蚊子、跳蚤、蝴蝶、蛾子、甲虫、蝗虫、蟋蟀、螳螂、蜻蜓、蝉、蟑螂、蚜虫、虱子等都属于变态的。还有青蛙和蟾蜍也属于变态的。

不变态动物有:鸡、山羊、熊猫、鱼、人等。

24. 自然界中的动物都有生命周期,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不同动物在生长过程中的形态、变化、繁殖方式各不相同,寿命的长短也不相同。

25. 人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人和动物一样也具有生命周期。从出生到现在,我们的身体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今后还将发生变化。人在生命的不同年龄阶段,身体的特点各不相同。

26. 人和动物寿命的长短与生活环境有关。人和动物通过繁殖使其物种不会随着个体的衰老死亡而灭亡,并得以不断延续。

27.在人一生中,有两个时期长得最快:出生前后和青春发育期。

28.脑的生长在(第一个生长发育期)最快。

29.牙齿生长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乳牙阶段、混合牙阶段、恒牙阶段。人有两副牙齿,一副乳牙,一副恒牙。恒牙长出后终生不换。

30.卵生动物有:蝴蝶、蜻蜓、鸡、蟾蜍、青蛙等;

胎生动物有:山羊、熊猫、猪、牛等。

31.青春期是从(童年)到(成年)的过渡阶段。

32.合理的膳食、足够的营养、充足的睡眠、加强体育锻炼是保证我们正常生长的重要条件。

33.比较三代人的身体特点

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知识点整理

1.

①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

②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

③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内的液柱随温度变化而上升和下降来测量温度的。

④不同的温度计适用于不同的测量情况。

2.

①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温度下降,热量减少;物体温度上升,热量增加。

②测量水温的方法:(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2)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3)视线与温度计的液面持平。(4)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3.

①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水开始结冰。从液态变成了固态。

②水在结冰过程中,热量减少。

③水的沸腾温度是100℃

4.

①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的温度升至 0℃时开始融化。

②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不变) ,直至完全融化成水。

③冰在融化过程中,热量增加。

④实验时,在碎冰中加入食盐,是为了制造更低的温度。

5.(看不见的)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看的见的)水。

6.

①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

②加热、风吹等能加快水的蒸发。

③水变成冰的过程叫凝固,需要的条件是受冷(温度低于0℃)

④冰变成水的过程叫融化,需要的条件是受热(温度高于0℃)

7.装着冰块的玻璃杯外币会出现很多小水珠,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了冰冷的玻璃杯而凝结成了小水珠。

8. 空气中充满了水蒸气,由于水蒸气的微粒太小,我们无法看见。

9.

①水在自然界有各种形态——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即水在自然界同时以液态、固态和气态存在。

②水在自然界不断经历着三种状态的循环变化,促进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温度的变化。

10.温度计的读法和写法:

零下6℃可以写成-6℃

-6℃读为零下6摄氏度

25摄氏度可以写成25℃

25℃读为25摄氏度

11.常用的温度计

12.温度计的构造

13.温度计的刻度和正确读法

14.冰与水的维恩图

15.常见的六种水的形态的转化

16.

第四单元《磁铁》知识点整理

1. 磁铁的形状有条形、圆形、环形、马蹄形、槽型等。

2. 磁铁不一定是铁做的。

3. 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4. 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5. 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6. 任何磁铁都有南、北两极,磁铁摔成两段后,每段仍有两个磁极。

7. 一般情况下,一块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固定的。不同磁铁的磁力大小是不同的。

8. 指南针由磁针、方位盘、支架三部分组成。

9. 磁铁能指南北方向。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N”表示。

10. 磁铁的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两个磁极的作用是相互的。

11. 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起,磁力变大;两个磁铁排斥结合在一起,磁力会变小。

12. 指南针是利用磁铁能指南北的性质,制成的指示方向的仪器。指南针上有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

13. 指南针的使用方法见书本P77

14. 钢针用磁铁的磁极沿一个方向摩擦可以变成磁铁。——磁化

15. 生活中用到磁铁的地方:门吸、塑料铅笔盒、喇叭(扬声器)、冰箱密封条、耳机……

16. 中国最早的指南针叫司南,它的勺柄是南极;后来又做成了指南鱼和水浮式指南针

17. 如何判断一块磁铁的南北极?

方法一:用细绳捆在中间悬挂起来,让它自由转动,静止下来,指南的一头就是南极,指北的一头就是北极。

方法二:放到泡沫上,让它在水面上它自由转动,静止下来,指南的一头就是南极,指北的一头就是北极。

方法三:用一块已知南北极的磁铁(或指南针)去试,能被南极吸引的那头是北极,能被北极吸引的那头是南极。

18. 两块外形一样的金属条,一块磁铁,一块是铁,不借助其他物品,你能分辨哪块是磁铁,哪块是铁?

如图,用乙的一头去吸甲的中间,如果能吸住,那么乙是磁铁,甲是铁;如果吸不住,那么甲是磁铁,乙是铁。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知识要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知识要点第1课各种各样的岩石 1.岩石是各种各样的,在颜色、花纹、软硬、轻重、颗粒大小、手感、形状等方面有各自的特点。 2.岩石可以按照上述不同的特点为标准分成不同的类别,不同的分类标准其分类的结果也可能不同。大小最好不要作为岩石分类的标准,而形状可以作为分类标准。 3.以岩石的形成原因为标准,可以把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第2课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1.我们可以用感官和借助工具来观察岩石。 2.我们可以从岩石的结构、构造等方面来认识岩石。结构主要指组成岩石的矿物颗粒的颜色、形状、大小,以及相互关系等。构造主要指各组成岩石的矿物的排列方式和充填方式所赋予岩石的外貌特征,比如层理构造、流纹构造、气孔构造等。 3.不同种类的岩石在结构和构造上有不同的特征,岩石的特征和它的成因有关。认识页岩、砂岩、花岗岩、石灰岩、大理岩等几种常见岩石的显著特征(详见课文P68、69)。 4.大理岩和石灰岩滴上稀盐酸后会冒气泡,石灰岩冒气泡的情况比大理岩猛烈。 第3课岩石的组成 1.岩石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有规律组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地球上已知的矿物有近4 000种,常见的有五六十种。 2.花岗岩主要由石英、长石和云母三种矿物组成。石英晶体是一端有尖角的柱状或长柱状,颜色常因混人不同的杂质而具有多种色彩;长石晶体常呈柱状或

板状、细粒状,颜色肉红、浅黄色、白或灰白;云母呈片状或鳞片状,颜色呈黑、棕红、白、浅灰等。花岗岩也是多种多样的。 第4课观察、描述矿物(一) 1.颜色、条痕、软硬是矿物的重要特性。 2.颜色是最容易观察到的矿物的特征,也是辨认矿物的重要根据之一。有些矿物以颜色命名,有些矿物具有多种色彩(如石英),颜色不同是因为所含杂质不同;有些不同的矿物却具有相同的色彩(金矿、黄铁矿、黄铜矿都具有美丽的金色)。 3.矿物的条痕比矿物的外表颜色更可靠。条痕指的是矿物粉末的颜色,将矿物放在白色的无釉瓷板上擦划,瓷板上留下的粉末痕迹就是矿物的条痕。矿物条痕的颜色可以和矿物的颜色一致,比如金,其颜色和条痕都是金黄色。石墨的颜色和条痕都是黑色。矿物条痕的颜色也可以和矿物的颜色不一致,比如黄铁矿的颜色是浅铜黄色,但条痕是绿黑色。 4.几种矿物的条痕: 自然xx——黄色 xx、黄铜矿——绿黑色 方铅矿——黑色 石墨——黑色 xx——白色或近于白色 赤铁矿——xx红色 5.矿物抵抗刻画和磨擦的能力称为硬度。通常人们确定矿物硬度的方法是用两种矿物相互刻画,即用已知硬度的矿物来确定未知矿物的硬度。我们还可以先比较指甲、铜钥匙(回形针)、小钢刀哪个最软,哪个较软,哪个较硬。然后用它们作为判断软硬的标准,分别去刻划矿物,从而知道矿物的硬度。从软到硬的顺序排序,云母<长石<石英。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全册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知识点整理 1、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就是从种子开始它们的新生命,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 叶来繁殖。 2、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各不相同。 3、播种凤仙花的方法: A、选饱满的、没有损伤的种子。——选种B、种子埋的深度约为1厘米。C、要浇适量的水。 4、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与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较快。 5、书本第8页,研究根的作用实验中,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就是防止水分不会蒸发到空气中去。试管中水面降低了,说明水分被根吸收了。 6、根的作用:A、吸收土壤中的水分与矿物质。 B、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所以把植物从土壤中拔出很难) 7、凤仙花就是双子叶植物,它的种子由种皮与胚两部分组成。胚由胚根、胚芽与子叶组成。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子叶的作用就是提供营养,植物的长出的第一对叶子称为子叶(也就就是种子里面的子叶),子叶与以后长出的叶子就是不一样。 8、凤仙花的子叶淡绿色,椭圆形,表面光滑、无明显叶脉。以后长出来的叶子称为真叶, 真叶就是凤仙花真正的叶子,椭圆行,边缘锯齿状,淡绿色,有明显的叶脉。 9、植物叶子平展的,而且交叉生长,就是为了能利用到更多的阳光。 10、叶的作用:绿叶与茎中的叶绿体能利用光把二氧化碳与水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氧气。这就就是光合作用。也就是密封玻璃罩中的小老鼠没有被憋死的原因。光合作用的水大部分就是由根吸收的。二氧化碳就是叶吸收的。 11、茎的作用:A、支撑植物,包括叶在空中的伸展。B、运输水分与养料运输

方向: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与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向下,将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12、茎的高度变化图:画点线图,先找点,再连线。凤仙花越长越高了。 13、凤仙花开花的位置在茎上。花大部分为红色,有些淡粉(接近白色)。 14、凤仙花组成部分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15、凤仙花的生长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与温度。 16、挑开一朵变干的凤仙花,可以瞧到果实,凤仙花的果实就是纺锤形的。凤仙花的果实成熟后种子会弹出来。 17、凤仙花开花后植物还会长高一点点,不明显。果实成熟后,植物不会长高了。 18、凤仙花主要生长过程: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种子 19、一般一株凤仙花可以长20个左右的果实,每个果实里可以有17、18个种子,也就就是一粒种子繁殖出了几百粒种子,凤仙花种族就这样延续壮大。20、任何植物的茎上都有节,它就是茎最本质的特征,瞧不到节时,可以根据什么地方长叶来确定节的位置,因为叶就是长在节上的。 21、茎的不同形态: 直立茎:凤仙花,竹子,杨树,蚕豆……缠绕茎:牵牛花…… 攀缘茎:葡萄,爬山虎,豌豆……匍匐茎:南瓜,番薯…… (攀缘茎上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有卷须) 22、光合作用的方程式: 植物的叶片就就是一个绿色加工厂,下图就是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 23、凤仙花的结构包括花瓣,雄蕊,雌蕊与花萼四个组成部分,具备这四种结构的花称为完全花。 24、凤仙花各部分(特别就是根p8、叶p11、茎p13的作用及实验步骤)重点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知识点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重点 1.一物体相对另一物体的位置随时间改变而改变,则此物体相对另一物体发生了运动,此物体处于相对运动的状态。如果相互之间的位置并不随时间而改变,则此物体即在相对静止状态之中。 2.静止与运动两者都是相对的概念,与选定的参照物有关。一栋楼房或一棵树对地球来说,它们是静止的;但对太阳来说,它们却都在运动着。当一列火车经过车站时,我们就说这列火车相对车站而运动。但是对在火车上的旅客,可以认为车站是在以与火车运行相反的方向相对火车而运动。 3.在描述物体是否运动时,观察者必须选择一个参照物,然后根据所选定的参照物来确定物 体是否运动。 4.宇宙中没有不动的物体,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5.物体的运动方式按照运动的轨迹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按照运动的类型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往复运动、旋转运动、摆动。 6.运动物体通过的路径叫作物体的运动轨迹。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的运动,叫作直线运动。 7.物体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称为“曲线运动”。当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方向和它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就会做曲线运动 8.典型的曲线运动有平抛运动、斜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等三种。 9.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相同时间内比较运动的距离,运动的距离越长,说明运动的速度越快;相同距离下,运动的距离越短,说明运动的速度越快。 10.车轮的运动是转动,敲鼓时鼓面的运动是振动,推动椅子的运动是平动。 11.向冰面上扔出一粒石子,石子的运动类型是平动,纸风车的运动类型是转动,在地面上拍 着的皮球的运动类型是振动,荡着的秋千的运动类型是摆动。 12.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两种方式。如汽车在行驶时,轮子在路面上的运动方式称为滚动,而当汽车紧急刹车时,轮子在路面上的最主要运动方式为滑动。 13.水轮的运动属于旋转运动,也属于曲线运动。 14.运动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15.运用测量的方法能准确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16.以斜面装置拉动滑车至高处的施力,比直接吊起滑车至高处的施力要小,也就是说,斜面 可以用较小的力将物体抬至高处。斜面愈长或斜面高愈低即斜角愈小,则愈省力。 17.斜面的应用:(1)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物应用斜面的原理,如楼梯、蜿蜒而上的山路等,可以让人们省力。(2)若将两个斜面结合在一起,则形成一种称为楔(或称为劈)的简易工具。楔在切割或分裂东西时非常有用。

三年级下册科学每个单元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知识点整理 1. 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的新生命,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来繁殖。 2. 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各不相同。 3. 播种凤仙花的方法: A.选饱满的、没有损伤的种子。——选种 B.种子埋的深度约为1厘米。 C.要浇适量的水。 4. 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较快。 5. 书本第8页,研究根的作用实验中,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是防止水分不会蒸发到空气中去。 试管中水面降低了,说明水分被根吸收了。 6. 根的作用: A.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 B.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所以把植物从土壤中拔出很难) 7. 凤仙花是双子叶植物,它的种子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胚由胚根、胚芽和子叶组成。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子叶的作用是提供营养,植物的长出的第一对叶子称为子叶(也就是种子里面的子叶),子叶和以后长出的叶子是不一样。 8. 凤仙花的子叶淡绿色,椭圆形,表面光滑、无明显叶脉。 以后长出来的叶子称为真叶,真叶是凤仙花真正的叶子,椭圆行,边缘锯齿状,淡绿色,有明显的叶脉。 9. 植物叶子平展的,而且交叉生长,是为了能利用到更多的阳光。 10. 叶的作用:绿叶和茎中的叶绿体能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氧气。这就是光合作用。也是密封玻璃罩中的小老鼠没有被憋死的原因。 光合作用的水大部分是由根吸收的。二氧化碳是叶吸收的。 11. 茎的作用: A.支撑植物,包括叶在空中的伸展。 B.运输水分和养料 运输方向: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从上向下,将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12. 茎的高度变化图:画点线图,先找点,再连线。 凤仙花越长越高了。 13. 凤仙花开花的位置在茎上。花大部分为红色,有些淡粉(接近白色)。 14. 凤仙花组成部分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15. 凤仙花的生长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

四年级下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

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的基础知识汇总 班级姓名学号 复习提示:1、熟读,领会。 2、括号中的黑体字能对答如流。 3、括号中的字会写。 1、我们观察岩石的方法有(看、摸、闻、掂、刻、轻轻敲打听声音) 等。 2、岩石是各种各样的,在(颜色、花纹、颗粒大小、手感、光泽、 软硬、条痕、气味)等方面有各自的特点。岩石可以按(不同的特点)分成不同的类别,如:根据颜色、形状、透明度等标准分类,不同的分类标准其分类结果(也可能不同), 3、岩石按形成的原因,分为:(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 4、(沉积岩)是地球表面物质经水流等作用下(沉积胶结)形成的, 如(砂岩、页岩、砾岩、石灰岩)等,在沉积岩中往往会保留有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迹,这就叫(化石)。 5、地球内部有炽热的(岩浆),火山喷发时,岩浆会从火山口流出 来,冷却后就形成(岩浆岩),如(浮石、玄武岩、流纹岩、花岗岩)等。 6、岩石受到一定的压力和高温而发生(变化),矿物会重新排列, 性质也会(发生变化),这样形成的岩石就是(变质岩),如(石灰岩变质成大理岩,页岩变质成板岩)等。 7、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石英、云母、长石、 金刚石、方解石、石墨、石膏、盐)等都是自然界的矿物,已发现的矿物近(4000)种。它们各有用途,石英用于制造(钟表和计算机);石墨制造(铅笔芯);铁矿石(炼铁);金刚石(划玻璃);金银(做首饰);石膏(点豆腐)等。 8、有些矿物形成时有着一定的(几何形状),如食盐的颗粒都是(立 方体)的。 9、我们可以用(指甲、铜钥匙、小钢刀)等工具粗略的来检验矿物 的软硬。可把矿物分成几个等级:软-----(能用指甲刻划出痕迹)。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复习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复习 姓名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 1、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2、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长成一棵植物。 3、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的新生命的。 4、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 5、凤仙花的种子是球形的,呈褐色。 6、播种方法:1.选种。要挑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2.准备好花盆和土,把一块小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然后放入适量的土。3.用手指在土中按2~3个小坑,深度约1厘米,每个小坑里放1粒凤仙花的种子,再用土盖上。4.往花盆中浇适量的水,使土壤湿润,将它放在温暖的地方。 7、把种子放入透明玻璃杯并紧贴杯壁,是为了观察种子的发芽、长根情况。 8、不同方向放置凤仙花种子,萌发时根的生长方向相同。 9、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的活动,需要经常观察和记录。 10、凤仙花是草本植物,播种时间最适宜为每年的4月,花期3个多月,每颗果实数量一般20粒左右。 11、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是水分、温度和空气。 12、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 13、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的,生长速度较快。 14、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15、做“研究根的作用”实验时,在试管水面上滴些植物油可以防止水的蒸发。 16、凤仙花的叶缘有小锯齿,叶柄肉质多汁。 17、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 18、植物叶在茎上的分布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 19、植物的生长发育不仅需要水,还需要阳光、空气、土壤和适宜的温度。 20、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依靠阳光提供能量。 21、光合作用可表示为:二氧化碳+水??→?阳光 氧气+养料。 22、凤仙花长出的第一对“叶子”和以后长出的叶子是不同的。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一单元测试题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一单元测试题 一、我会填空: 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直至()的过程。 2、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等各不相同。 3、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和()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4、多数植物能自己制造“食物”——(),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5、植物的养料是由绿色的()依靠()提供的能量,利用()和()制成的。 6、植物的茎具有()及()的作用。 7、凤仙花的身体有()、()、()、()、()、()六个部分。 8、凤仙花的生长发育需要()、()、适宜的()和

()等。 9、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10、种子萌发先长()、再长()、();植物的根总是向()生长的,根的生长速度()。 二、我会选择: 1、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A.根 B.茎 C.叶 D.种子 2、我们种下的种子最先长出来的是()。 A.根 B.茎 C.叶 3、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的是植物的()。 A.根 B.茎 C.叶 4、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的是植物的()。 A.根 B.茎 C.叶 三、我会判断: 1、绿色植物中的叶绿体能够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氧气来。 () 2、植物都是用根来繁殖后代

的。() 3、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颜色各不相同。() 4、种子萌发时最先长出茎。() 5、植物的茎能从上向下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 6、植物的茎能从上向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 四、能力题: 1、小朋友们,你们在种植凤仙花时,一定都做好了播种前的准备工作吧,请简要写下来。 2、在种植凤仙花的中。你学到了哪些播种方法呢?

《科学》下册第四单元

1 一、 我能填空:(每空1分,共18分) 1、我们可以通过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 ____等方法观察岩石,通过学习我认识的岩石有____ ___、__ ____、 、 等。 2、世界上已经发现的矿物近 种,其中矿物中硬度最大的是 ,硬度最小的是 。 3、我国已发现各种矿产 种,这些矿产资源属于 ,任何 和个人不得私自开采。 4、地质学家根据岩石的成因,把岩石分为 、 、 三类。 5、要想知道矿物的硬度,我们可以采用 、 等去刻划矿物,判断其硬度。 二、我能判断:(对的打“√”,错的打“×”,共15分) ( )1、石英具有多种色彩。 ( )2、花岗岩主要由石英、长石、云母三种不同的矿物组成。 ( )3、不同岩石的硬度也不同。 ( )4、不管什么岩石中都含有一种或几种矿物。 ( )5、岩石很坚硬,永远不会改变模样。 ( )6、制造钟表和计算机都要用到花岗岩。 ( )7、各种形状的岩石都会改变模样。 ( )8、赤铁矿具有像玻璃那样的光泽。 ( )9、花岗岩是房屋装修的好材料。 ( )10、要辨别一块岩石是不是花岗岩,只要用手摸一摸就可以了。 ( )11、我们用的铅笔芯是用石墨做的。 ( )12、我国的稀有金属矿探明储量居世界前列。 ( )13、岩石和矿物很多,我们可以随意开采。 ( )14、矿物表面的反光形成了光泽。 ( )15、矿物外表的颜色和和矿物条痕的颜色是一样的。 三、我能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中,共3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岩石和矿物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 、岩石和矿物在人们开采之后就不可能再生了,因此要保护和合理利用 C 、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下也不会发生变化 2、一些岩石上保留有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叫( )。 A 、 化石 B 、青田石 C 、页岩 3、下列矿物中颜色为黑色或红色,硬度相对较硬的是( )。 A 、叶腊石 B 、硫磺 C 、方铅矿 4、用铜钥匙刻划不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划出痕迹,这种矿物的硬度是( )。 A 、较软 B 、较硬 C 、硬 5、经过地球运动,( )是在火山喷发过程中流淌出来的岩浆形成的。 A 、化石 B 、浮石 C 、页岩 6、下面三种矿物,硬度最大的是( )。 A 、 石英 B 、 云母 C 、 长石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学期全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 1-1《运动和位置》 1、和另一物体相比,(位置发生变化),我们说它是(运动)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我们说它是(静止)的。 2、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 1-2《各种各样的运动》 1、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2、不同物体的运动形式,有的是(相同的),有的是(不同的)。 3、同一物体的不同部位的运动形式(不一定相同)。 1-3《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1、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种方式。 2、一个物体不一定保持一种运动路线不变,对于复杂的运动,我们应该采取(分段描述)的方式。 1-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1、物体在斜面上会有(静止、滑动、滚动)三种情况。 2、(物体的形状)、(斜面的高度)、(物体在斜面上的放置方法)会影响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3、物体与斜面接触面(越小),越容易(滚动)。物体在发生滚动时接触面(不断改变)。 1-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 1、运动相同的(距离):用时(短),运动(快) 用时(长),运动(慢) 2、实验做3次的目的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或让实验结果更准确) 1-6《比较相同时间运动的快慢》 1、运动相同的(时间):距离(长),运动(快)。 距离(短),运动(慢)。 2、(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常用单位:米/秒、千米/时 1-7《我们的“过山车”》 1、在设计和制作“过山车”的过程中,我们要做到(先设计后制作),并可在拼搭过程中对设计进行(微调)。 2、在测量我们的制作的“过山车”轨道长度时,我们可以直接用(软尺)来测量,也可以先用(棉线搭配尺子)来测量。 3、在设计和制作“过山车”的时,考虑小球要自行滚动需要设计成有(坡度)。 1-8《测试“过山车”》

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复习

科学(三下)整理复习 第一单元单元物体的运动 1、判断物体运动的方法(运动和静止)。 参照物不同,物体的状态也不相同。 方向和距离来描述位置。 2、运动的形式 曲线运动:运动路线是一条曲线,旋转、圆周运动都属于曲 斜面上的运动两种方式:滑动:接触面为平面的物体。 滚动:接触面为球或近似球面的物体。 运动快慢:坡度高,运动快;坡度低,运动慢。 3、运动的速度 相同距离内,用时最短,速度最快。 相同时间内,距离最长,速度最快。 4、过山车运动 运动速度:有快有慢。 知识点: 1、物体的位置和方向发生了改变,说明物体在运动。物体的位置和方向没有发生改变,说明物体是静止的。

2、物体运动时,它的位置会发生改变。 3、准确描述自己所处的位置时,应该说明方向和距离。 4、常见的运动形式: 平动 转动 振动:直尺一端压在桌面上,然后拨动另一端,上下震动 滚动 摆动 滑动 5、不同的物体可能会有不同的运动形式。同一物体也可能会有多种不同的运动形式。 6、根据物体运动的线路,可以将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7、电梯升降、苹果从树上落下、滴水的运动线路是直线;雨刮器、、汽车转弯老鹰飞翔、抛球、荡秋千、钟摆运动的路线是曲线。 8、过山车、桌球、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的路线是曲线或直线。 9、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分为滑动和滚动。滑动是指一个物

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接触面不变的移动,例如滑冰。滚动是指一个物体(多为球形或圆柱形)在另一个物体上接触面不断地改变,例如车轮在地面的运动。 10、把立方体木块放在较低的斜面的上端,它会静止不动。 把小六棱柱放在较低的斜面的上端,它会向下滚动。 11、增加斜面的坡度,能加快斜面上物体运动的速度。 斜面越高,立方体木块向下滑动的越快。 斜面越高,小球向下滚动的越快。 12、(实验)在同一条轨道上比较不同小球运动的快慢,可以用秒表测量不同小球运动相同距离所花的时间,并记录下来,至少测量三次。 13、在两条一样长的轨道上比较不同小球运动的快慢,需要将两个不同的小球从轨道高的一端同时释放。 14、在同一条轨道上比较不同小球运动的快慢,记录员的分

四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

四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 1、要想知道矿物的硬度,我们可以采用()()等去刻划矿物,判断其硬度。 2、矿物中硬度最大的是(),硬度最小的是()。 3、我国已发现各种矿产()种,这些矿产资源属于(),任何()和个人不得私自开采。 4、地质学家根据岩石的成因,把岩石分为()()()三类。 二、判断 1、石英具有多种色彩。() 2、花岗岩主要由石英、长石、云母三种不同的矿物组成。() 3、不同岩石的硬度也不同。() 4、不管什么岩石中都含有一种或几种矿物。() 5、岩石很坚硬,永远不会改变模样。() 6、制造钟表和计算机都要用到花岗岩。() 7、各种形状的岩石都会改变模样。() 8、赤铁矿具有像玻璃那样的光泽。() 9、花岗岩是房屋装修的好材料。() 10、要辨别一块岩石是不是花岗岩,只要用手摸一摸就可以了。() 11、我们用的铅笔芯是用石墨做的。() 12、我国的稀有金属矿探明储量居世界前列。()

13、岩石和矿物很多,我们可以随意开采。() 14、矿物表面的反光形成了光泽。() 15、矿物外表的颜色和和矿物条痕的颜色是一样的。() 三、选择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岩石和矿物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岩石和矿物在人们开采之后就不可能再生了,因此要保护和合理利用 C、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下也不会发生变化 2、一些岩石上保留有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叫()。 A、化石 B、青田石 C 、页岩 3、下列矿物中颜色为黑色或红色,硬度相对较硬的是()。 A、叶腊石 B、硫磺 C、方铅矿 4、用铜钥匙刻划不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划出痕迹,这种矿物的硬度 是()。 A 、较软B、较硬 C 、硬 5、经过地球运动,()是在火山喷发过程中流淌出来的岩浆形成的。 A 、化石 B 、浮石 C 、页岩 6、下面三种矿物,硬度最大的是( )。 A、石英 B、云母 C 、长石 7、我们在观察岩石时,常用下列方法中的()。 A、用秤称 B、用手摸 C、用尺量

最新冀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汇大全资料

冀三科下知识点 一、身边的材料 1.我们身边的常见物品都是由材料制成的,有的物品由(一种)材料制成,有的物品由(几种)材料制成。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特性)和不同的(用途)。 2. 材料的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结果就不同。材料可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3. 像土、沙子、石头、木头、棉花、蚕丝、亚麻、竹子、煤、石油都是天然材料。 4. 像塑料、尼龙(石油和煤)、玻璃(沙)、陶瓷(黏土)、棉布(棉花)、丝绸(蚕丝)、金属(金属矿石)、合金、人造纤维、石灰、砖瓦、等这种由(天然材料)加工而成的材料叫做人造材料。 5. 人造材料都是以天然材料材料为原料制成的。没有天然材料就没有人造材料。 6.天然纤维材料:棉、麻、丝等。人造纤维材料:尼龙、涤纶、晴纶棉等。 7.我们穿的衣服中,有一部分是由化学纤维制成的,化学纤维是人造材料。 二、塑料 1.废旧塑料制品背弃于自然界中,长期不能腐烂,就形成白色污染。怎样减少白色污染? 1.减少使用塑料袋 2.减少使用一次性饭盒 3.塑料制品回收再利用 4.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 2.塑料的优点:防水轻便又透明,容易加工有弹性。 保温便宜不生锈,色彩鲜艳不导电。 塑料的缺点:易老化,遇热易变形,不易降解,造成白色污染。 3.塑料与棉花相比较,塑料(不具有透水性和透气性)。 4.用塑料代替木头有什么优点?有什么不足? 优点:节约木材,减少森林破坏不足:造成白色污染。 5.你认识哪些新材料?合金、复合玻璃、合成纤维、纳米材料、变色材料等。 6.随着社会的发展,天然材料已远远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因此人们利用一些技术设计制造出许多人造材料,包括一些新材料。 7.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混合而成的人造材料具有良好的性能,如:铝合金,钛合金等应用与日常生活和航天领域。 8. 田间塑料大棚主要是人们利用了塑料的保温性。 9.汽车的轮胎和皮鞋的鞋底都是由橡胶做的,夏天的拖鞋大部分是塑料做的。 10.通常用塑料做电线的外皮,这说明塑料不能导电。 11.光碟和树脂眼镜的镜片是用塑料制成的。 12.最近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晶粒微小,强度却很高的纳米材料。 13.用纳米材料制造的小机器人只有一粒尘埃那么大,可以在人体的血管里游泳,清扫血管,治疗疾病。 14. 塑料可以代替钢铁作建筑材料,但是不能完全代替钢铁。 15. 一米等于10亿纳米。

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新教科版)

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新教科版) 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新教科版)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1、绿色开花植物一般是用(种子)繁殖后代的。 2、播种前,挑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的过程叫选种。 3、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叶),根总是向(下)生长的,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4、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叶依靠太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水和二氧化碳制成的。 6、绿色开花植物如凤仙花的身体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 7、植物的生长过程中需要阳光、温度、土壤和适宜的水分等条。 8、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和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能从下到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从上到下将植物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 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

1、鸡、青蛙、鱼、乌龟等动物都产卵,卵是动物生命的开始。 2、蚕卵的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在放蚕卵的盒子上要扎些小孔,因为蚕卵需要呼吸。 3、蚕宝宝最爱吃的食物是桑叶,蚕能吐丝结茧,蚕宝宝的生长过程中,要经过四次蜕皮,蚕和蝴蝶等昆虫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蚕蛹被茧包裹,茧能起到保护蛹的作用。蚕蛹经过10-1天,会变成蚕蛾,蚕蛾是蚕的成虫,分雌蛾和雄蛾。雌蛾和雄蛾交配后,雌蛾产卵繁殖后代。 4、养蚕、抽取蚕丝,是我国的伟大发明之一。远在4000多年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开始养蚕,利用蚕丝织成华丽的丝绸和各种丝织品,并远销国外。 、蚕的一生是不断生长变化的,要经历蚕卵、蚕、蛹、蚕蛾四个不同形态的变化阶段。 6、蚕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蚕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 7、蚕的一生会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一过程称为蚕的生命周期,一般大约为6天;自然界中的动物都有生命周期,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人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人和动物一样也具有生命周期。 8、影响蚕生命和变化的因素有食物、气温、有害气体、疾病等。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

最新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三年级下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第一课运动和位置 1.小姑娘蹲在石头上喂鱼,观察到运动的物体有:水中游动的鱼,被鱼儿搅动的水。有的物体是静止的,比如旁边的石头。 2.在运动会上,我们看到运动员在向前奔跑,是因为地面是静止 3.在公共汽车站,站台是静止的,公交车是运动的。 4.在大草原上,蒙古包是静止的,牛羊是 运动的。 5.什么是物体的运动?物体运动是指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 物体来说,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就是静止。 6.要想描述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必须先确定一个物体 作为标准,这个被选定的物体叫参照物。参照物不同,判断物 体运动的结果不同。 7.怎样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要想确定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我们必须先选定参照物。 如果这一物体相对于参照物,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这一物体是运动的; 如果这一物体相对于参照物,它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这一物体是静止的。8.地球的运动方式是自转和公转,所以相对于地面处于静止状态的物体,每天都会随着地球的转动而转动,只是我们感觉不到罢了。因此,没有绝对不动或静止的物体。总的说来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 9.在生活中,我们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两个物体之间的位置 10.怎样描述自己所处的位置? (1)首先选择参照物;(2)确定自己与参照物的方向。(3)确定自己与参照物的距离。例:描述方法我的位置:我在学校正门西北方向50米处。(学校是参照物,正门西北是方向,50米是距离) 因此位置描述需要具备:参照物、方向、距离三方面。 第二课各种各样的运动 1.不同的物体运动形式是不同的,而且同一个物体不同部分的运动形式也可能是不同的。 2.不同的物体,可以有相同的运动形式,也可以有不同的运动形式。比如指尖陀螺与溜溜球主要的运动形式是转动,溜溜球可以是转动还可以是滚动;玩具小汽车的主要运动形式是前后平动(注意:没说车轮);直尺上下振动;弹簧摇马则可以上下运动,前后左右摆动。 3.物体的运动形式不同,常见的有:前后、上下、左右运动、摆动、转动等,而且不同的方法可以让物体产生不同的运动形式。 4.物体的运动方式主要有:滑动、转动、滚动、振动和摆动五种,各种运动方式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复杂的运动方式可能包含多种简单的运动方式。物体的运动有多种形式,如:前进、后退、转弯、旋转、滚动、振动、绕圈等。 5.判断题:

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一) 第一单元 第一课《种子发芽了》 1.番茄的种子:水滴型,黄色,表面粗糙; 黄瓜的种子:橄榄型,乳白色,表面平整。 2.番茄喜欢生长在(温暖)且有点(潮湿)的地方,需要充足的(阳光),(60到100)天可以成熟,适合在(春季)栽种,(夏季)和(秋季)也可以种植。种好番茄,需要把它放在温暖的阳光下,保持土壤湿润。 3.栽种记录内容包括(日期),(高度),(形态)的变化。 4.蚕豆种子的特点:类似人脚的扁平状,表面平整,前端有眉状黑色种脐 苹果籽形状:扁水滴型,前端尖细,黑褐色,表面平整。 红松种子特点:一头大一头小,种皮坚硬。 冬瓜种子特点:卵形,白色或淡黄色,扁平。 枣种子特点:两头尖,中间大,黄色,种皮坚硬,凹凸起伏大。 5.种子发芽的条件是:(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6.种好番茄需要做好哪些事? 答:(1)按照正确的方法来播种;(2)按照番茄的习性来照料;(3)把它放在温暖的阳光下,保持土壤湿润。 7.怎样获得更多的种植番茄或黄瓜的知识? 答: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请教有经验的人、自己做实验等方法,获得更多的种植番茄或黄瓜的知识。

第二课《幼苗长大了》 1.植物根的生理作用是:吸收水分及溶解在水中的养料。 2.玉米的支持根数量很多,是从茎基部的几个节上长出并深入土里的,其机械组织发达,不仅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还能起到稳固茎干的支持作用。 3.植物的根通常生长在地下,连接根和叶的部分是植物的茎。茎有输送水分的功能。 4.树干、树枝都是茎。 5.叶主要由(叶片),(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6.植物的根,茎,叶分别负责(吸收)、(输送)、(制造)养料,它们都属于植物的营养器官。 7.如果把幼苗的叶子都摘光,植物还能活成吗? 答:把幼苗的叶子和未脱落的叶子全部去除,幼苗既失去了子叶储存的“营养”供给,又不能利用叶进行光合作用,生产“营养”供自己消耗,因此,结果只能是死亡。 8.研究茎的作用: (1)茎和叶的变化是:茎和叶变红,茎中有被染成红色的小细管,叶脉也被染成红色。 (2)我认为茎有输送水分的作用。 第三课《植物开花了》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一单元测试题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一单元测试题 一、我会填空: 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直至()的过程。 2、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等各不相同。 3、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和()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4、多数植物能自己制造“食物”——(),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5、植物的养料是由绿色的()依靠()提供的能量,利用()和()制成的。 6、植物的茎具有()及()的作用。 7、凤仙花的身体有()、()、()、()、()、()六个部分。 8、凤仙花的生长发育需要()、()、适宜的()和()等。 9、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10、种子萌发先长()、再长()、();植物的根总是向()生长的,根的生长速度()。 二、我会选择: 1、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A.根 B.茎 C.叶 D.种子 2、我们种下的种子最先长出来的是()。 A.根 B.茎 C.叶 3、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的是植物的()。 A.根 B.茎 C.叶 4、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的是植物的()。

A.根 B.茎 C.叶 三、我会判断: 1、绿色植物中的叶绿体能够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氧气来。 () 2、植物都是用根来繁殖后代的。() 3、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颜色各不相同。() 4、种子萌发时最先长出茎。() 5、植物的茎能从上向下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 分。 () 6、植物的茎能从上向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四、能力题: 1、小朋友们,你们在种植凤仙花时,一定都做好了播种前的准备工作吧,请简要写下来。 2、在种植凤仙花的中。你学到了哪些播种方法呢? 3、在做研究的植物根的作用的实验时,你观察到试管中的水量有什么变化吗?说明了什么? 4、用画图和文字将你观察到的凤仙花生长中的一些过程记录下来。 ⑴生长了四周的凤仙花是什么样子的?请将它们的样子画下来。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 1、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一般是从开始它们的新生命的,也有些植物可以用、、繁殖后代。 2、植物的生命过程都要经历、、、直至死亡的过程。 3、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的观察研究活动,需要做好、 和等多项工作。 4、图中的这些蚕豆种子已经开始了;首先长出来的是,然后再长出;图中种子的放置方向都是不同的,长出来的根将会生长。 5、不同植物的种子,在播种前都要进 行,我们要用饱满、没有损伤的种子播种。 6、经科学家研究,发现多数植物能自己制 造。是由植物绿色的,依靠提供的能量,利用和制成的。 7、植物的茎有运输作用,植物自己制造的养料是用茎从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而根有吸收作用,水和矿物质用茎从 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8、学了这一单元后,我知道了绿色开花植物也会象凤仙花那样经历下面的生长过程: 二、判断题: 1、凤仙花种子播下去后,需往土壤中浇水,浇水时一定要使种子浸。 () 2、种子萌发时,最先长出来的是茎。() 3、如图,是为了研究根的作用设计的实验,其中在试管内的水面上滴些植物油是为了试管中的水不会被蒸发到空气中去。() 4、凤仙花的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 5、凤仙花长出的第一对叶子和以后长出的叶子是相同的。()

6、把一段新鲜的芹菜插入盛有红墨水的杯中,过一会儿切断芹菜,发现横切面上有小红点出现。() 7、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是因为绿色植物的叶绿体在制造养料的同时,会释放出氧气。() 8、植物在开花期,植株的高度增加会加快。() 9、观察种子萌发过程,发现根虽不是最先长出来的,但根长出后生长速度很快。 () 10、有些植物的茎有“节”,而多数植物的茎是没有“节”的。() 三、选择题: 1、植物的“身体”中,制造营养的器官是() A 根 B 茎 C 叶 2、凤仙花的叶子是交叉生长的,伸向四面八方,主要是为了() A 植物自身的美观 B 植物身体的平衡 C 最大限度地接受阳光 3、我们在选择种子时,应选择() A 大小相同的种子 B 饱满、没受伤的种子 C 颜色相同的种子 4、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是() A 阳光、土壤和空气 B 温度、空气和肥料 C 水分、温度和空气 5、植物的枝、叶、花等能在空间中伸展,是因为茎有() A 支撑作用 B 固定作用 C 运输作用 四、连线题: 1、植物的茎有多种多样,在我们农村下面这些茎都是常见的,请把它们跟茎的名称连接起来: 葡匐茎攀缘茎直立茎缠绕茎 2、植物的各部分器官都有它们各自的作用,请将下面器官与它们的作用连接起来:

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复习资料 1、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无论朝着哪个方向运动,都会发生偏向,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 2、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24个时区,将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定为0度经线。从0度经线向东180度属东经,向西180度属西经。经线每隔15度为一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就相差1小时。 3、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或逆时针),也就意味着越是东边的时区,就越先迎来黎明。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 4、人们在夜间观星时,发现一个特殊现象:北极星的位置好像始终没有变化,而其他的星星每天都围绕北极星在【顺时针】旋转。 5、北极星的位置并不在头顶正上方,而是在人们视线往上倾斜的北方的天空中。 6、地球是围绕着一个假想的轴在转动,称作地轴。北极星就处在地轴的延长线上。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北极星,这就是北极星不动的秘密。因此,地球仪也就是做成倾斜的样子。从(北极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可推测出(地轴是倾斜的)。 7、、在围绕某一物体(公转)时,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会观察到远近不同的物体存在(视觉位置差异)─这种现象就是(恒星的周年视差),它证明地球确实在围绕太阳(公转)。公转的周期是365天(一年)。 8、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过程中,地球总是倾斜的,而且倾斜的方向、角度不变。

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9、人们在不同夜晚的同一时间观察星座时发现,天空中的星座的位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由东向西移动,比如北斗七星就是如此,这可以说明地球在公转。 10、阳光的直射和斜射造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区气温的不同。 11、在地球的同一地点,不同季节的正午观察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冬季最长,夏季最短,春季和秋季适中。 12、在地球的同一地点,夏至时的太阳高度比冬至时大。 13、北半球夏季时,太阳长挂在北极天空就是不会下落,北极中心的白天甚至长达半年时间;而到了冬季,就几个月见不到太阳,北极点附近有半年的时间都处在黑夜之中。人们把这样的现象叫极昼和极夜。(极昼和极夜现象)与(地球公转)、(自转)和(地轴倾斜)有关。(地轴倾斜角度的大小)可以影响(极昼极夜)发生的地区范围。 14、在北半球对着太阳时,南极附近会出现极夜现象。赤道地区不可能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 15、现在人们已知道,地轴倾斜度大约是23度。 16、毛泽东在他的一首诗中写道:“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17、现在,人们通过太空望远镜、人造卫星等,能直接观察到地球确实在围绕太阳公转。 18、地球是一个自转的球体,不同纬度的地方,自转的线速度快慢不一样,赤道上自转的线速度最大,两极自转的线速度最小,两个极点上线速度为零。 19、(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四季形成的原因是阳光在地球上直射点位置的变化而形成的。阳光的直射和斜射造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区(气温)的不同,北半球夏天时阳光的直射点在(北半球),南半球是斜射的,阳光要弱,所以北半球是夏天南半球是冬天。北半球是冬季时阳光的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阳光是斜射的,阳光要弱,所以南半球是夏天,南北两半球的季节正好相反。 20、地球确实在(自转和公转),证据不仅有来自(人造地球卫星)的观测,还有来自(观察或实验)的多种现象。 21、(恒星周年视差)是历史上证明地球公转的关键性证据。公转过程中,地轴倾斜方向保持不变,因此形成了(四季)和(极昼极夜现象)。极昼极夜现象的解释:在地球的南北两极,半年时间是白天半年时间是晚上,而且南北两极正好相反。主要的原因是地球是倾斜的,太阳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倾斜于太阳的一端在地球自转时一直能被太阳光照亮。 22、傅科利用傅科摆证明了地球在自转。他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面上刻度盘的方向与摆的方 向发生的偏移,由于摆的方向能保持不变,所以只能说明地球在自己转动。傅科摆作为地球自转的证据,已为世界所公认。 23、知道东面的城市算西面的城市的时间,要减去时间差,知道西面的城市算东面城市的时间,要加上时间差。北京处于东八区,纽约处于西五区,相差13个小时,北京是白天时,纽约是黑夜。 24.地球公转的证据是:一、人们在不同夜晚的同一时间观察天空中的星座时发现,天空中星座的位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东向西移动,如北斗七星。二、人们在观察远近不同的星星时产生的视觉上

新版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1、动物、植物和人都是生物,生物能生长、能繁殖,在生长过程中需要水和营养。毛绒玩具和石子都是非生物。非生物不能生长,不能繁殖,也不需要水和营养。非生物有些是人类制造的有些是天然的。 2、机器人并不具备的生命现象,如没有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繁殖等特征、所以不是生物。 3、小草和大树在形态上都有各自的特点,有的大,有的小,但它们都有根、茎、叶、花、种子等器官。 4、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和营养物质。 5、植物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有许多种类的植物属于经济作物,这出经济作物可分为油料作物、药用作勿等,可以食用、药用、观赏,也可用作工业原料等。 6、植物为人类生活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原材,它们制成的产品应用到了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因此我们要更加珍惜植物资源。 7、人类脊柱由33块椎骨组成,脊柱是身体的支柱,位于背部正中,上端接颅骨,下端达尾骨尖。 8、我们把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没有脊柱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 9、:珍稀动物稀少的原因有两点:一是自然环境的变化,例如温度、湿度等变化,植物生长不好致使食物减少,从而使一些动物缺少食物而大量死亡;二是一些不法分子乱捕乱杀,致使它们的数量逐渐减少。 10、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珍稀动物,大力宣传保护珍稀动物的必要性。 11、昆虫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具有3对足,2对翅,1对触角。 12、昆虫的种类很多,有些能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益处,如蜜蜂、蚕、七星瓢虫等;有些会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害处,如青刺蛾、蝗虫、蚊子等。 13、水、空气是植物生长必需的外界条件、仙人掌生活在干早的沙漠,通过减少蒸腾作用,为自身保存水分;莲生活在水里,水里空气比较少,通过加大蒸腾作用,可以从水里吸收更多的空气。 14、仙人掌的叶子变成了刺;茎肉质充当“水库”;根系发达,能多吸水。这些特点有助于仙人掌保持水分维持生存。 莲的叶柄和藕中有很多孔,孔与孔彼此相通形成一个气体通道,即使在缺氧的环境中仍可生存。 15、植物需要生长在一定的环境中,如果我们改变了植物生长的环境,可能会危及植物的生命,因此我们要保护好植物生长的环境。 16、每到天气将要变冷的秋天,燕子总会成群结队地飞往天气温暖的南方;每到天气渐暖的春天,燕子又成群结队地从南方返回北方,这就是迁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