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角形(345)导学案

三角形(345)导学案

【学习课题】: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一)

【学习目标】:

1. 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全等“边边边”的条件;

2. 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

3. 使学生经历画图、观察、比较、交流等过程,从而获得正确的学习方式和良好的情感体验。

4.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发展有条理地表达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学习重点】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全等“边边边”的条件;

【学习难点】探索三角形全等“边边边”的条件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动手制作(前一个双休日布置。课堂上要用到的三角形、四边形等模型,在课堂上现场制作有一定的困难,且时间也较长,所以要求学生提前准备。学生可以个人,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准备。)

二、合作探究

1、回顾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及其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定义: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2、(屏幕显示)小明画了一个三角形,怎样才能画一个三角形与他的三角形全等?

3、按照三角形“边、角”元素进行分类,师生共同归纳得出:

1. 一个条件:一角;一边

2. 两个条件:两角;两边;一角一边

3. 三个条件:三角;三边;两角一边;两边一角

想一想:对只给一个条件画三角形,画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吗?

画一画:按照下面给出的两个条件做出三角形:

(1)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是:30°,50°

(2)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4cm,6cm

(3)三角形的一个角为 30°,一条边为3cm

剪一剪:把所画的三角形分别剪下来。

比一比:同一条件下作出的三角形与其他同学作的比一比,是否全等。

结论:

下面将研究三个条件下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1)已知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为40°、60°、80°,画出这个三角形,并与同伴比较是否全等。学生得出结论后,再举例体会一下。

(2)已知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4cm ,5cm ,7cm,画出这个三角形,并与同伴比较是否全等。 由上面的结论可知:只要三角形三边的长度确定了,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就确定了。 三、 运用拓展

1.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练习题(P161问题解决1)及补充习题。

2.(实物演示)由三根木条钉成的一个三角形框架,它的大小和形状是固定不变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举例说明该性质在生活中的应用。) 3.练习:P161 知识技能2 四、明理内化:

1、(边边边公理)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作业:熟记边边边公理,预习其它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灵活应用边边边公理解决实际问题。 四、当堂检测:

1. 两个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吗?为什么?

2. 已知:如图AB=CD,AD=BC ,E ,F 是BD 上两点,且AE=CF, DE=BF, 那么图中共有几对全等的三角形?说明理由.

3. 已知:如图AB=CD,AD=BC.则∠A 与∠C 相等吗?为什么?

A

B

C

D

E

F

A

D

【学习课题】: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二)

【学习目标】:

1.借助具体情境和图案,经历观察,发现和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2.掌握三角形全等的“ASA”和“AAS”条件。

3.学生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由此带动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

【学习重点】过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反思过程进一步探索三角形全等的其他条件

【学习难点】在实际问题当中发展学生严谨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教科书通过以问题的形式,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动手操作和反思的情境,进一步发展学生

的探索、交流能力,以及动手、动脑、手脑和谐一致的习惯,达到进一步探索三角形全等

条件的目的,能够运用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解决简单的问题,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

力和初步的逻辑推理意识,由此体验数学概念由具体现象抽象出来的过程,体验数学术语

表达的精练、简洁。

二、合作探究

1.小明不慎将一块三角形模具打碎为两块,他要到商店去配一块与原来一样的三角形模具,该怎么办?带哪块去呢?

2.观察问题,引导学生认真思考所提出的问题,并能够找到这样的图形,能够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用作图的方法解决问题。完成课本“做一做”。

三、运用拓展

如图,O是AB的中点,A= ∠B,△AOC与△BOD全等吗?为什么?

四、明理内化

1.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已经学了哪些? 2.通过今天的活动你有何收获呢?

【当堂检测】

如图所示,AB=AC, ∠CDA=∠BEA,你能说出CD 与BE 相等的理由吗?

A

O

C

D A

C

B

E

B

D

D

C

B

A

F

D

E

40°

C

B

A

40°

【学习课题】: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三) 【学习目标】:

1.通过分组画图比较,得出SAS 的结论,培养学生思维的全面性。 2.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发展合作交流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能够利用全等条件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并会用数学语言说明理由。 4.在解决问题中发现问题,通过虚心交流解决问题,互相启发,互相受益。 【学习重点】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全等“边边边”的条件; 【学习难点】能够利用全等条件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并会用数学语言说明理由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分别找出各题中的全等三角形,说明理由。

二、合作探究

复习提问。判断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几种,分别用语言加以描述。

通过小组讨论,明确两边及一角的情况,就此三个条件找出分为两类,并对每类的情况进行解释说明。

1.按要求画图:已知两边分别为2.5厘米、3.5厘米,它们的夹角为40°。分小组画图。 2.按要求作图:以2.5厘米,3.5厘米为边,以2.5厘米的边所对的角为40°。

⑴学生根据各小组所画的图形,剪下后对比分析,看图形是否完全重合。 ⑵通过对比、交流,最终对研究的问题作出决策。 ⑶总结结论,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

2.小组内合作探究,剪下所画图形后对比分析图形是否全等,并互相补充产生这

种情况的原因。

三、运用拓展

1、在△ABC 中,AB=AC ,AD 是∠BAC 的角平分线。那么BD 与CD 相等吗?为什么?

2、小明做了一个如图所示的风筝,其中∠EDH =∠FDH ,DE=FD 。将上述条件标注在图中,小明不用测量就能知道EH=FH 吗?与同伴交流。

四、明理内化

通过今天的活动你有何收获呢? 【当堂检测】

1、如图,∠B =∠E ,AB =EF ,BD =EC ,那么△ABC 与 △FED 全等吗?为什么?

AC ∥FD 吗?为什么?

2.小颖作业本上画的三角形被墨迹污染,她想画出一个与原来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她该怎么办呢?你能帮帮小颖吗?

D A

B

C

H

E

F

D

F

E

D

A

B

C

【学习课题】:用尺规作三角形 【学习目标】:

1.经历尺规作图实践操作过程,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尺规作图的技能,能根据条件作出三角形。

2.能依据规范作图语言,作出相应的图形,在实践操作过程中,逐步规范作图语言。

3.通过与同伴交流作图过程和结果的合理性,体会对问题的说明要有理有据。

【学习重点】在分别给出两角一夹边、两边一夹角和三边的条件下,能够利用尺规作出三

角形,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作图的过程。

【学习难点】能结合三角形全等条件与同伴交流作图过程和结果的合理性。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你能用尺规作一个直角三角形,使其两条直角边分别等于已知线段a ,b 吗?并写出作法。

二、合作探究

1、首先提出“豆豆书上的三角形被墨迹污染了一部分,你能帮他在作业本上画出一个与书上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吗?”的问题,自然地引发学生思考“如何作一个三角形与已有的三角形一样呢?”与此同时引导学生回顾三角形的基本元素,以及学过的基本作图

——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学生思考后独立回答。对于两种基本尺规作图,找两名学生板演示范,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完成后,请学生试着叙述作法,教师规范学生的语言。

2、师生共同探索、研究、交流、经历利用尺规作三角形,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作图的过程。本环节学生要按要求完成三个尺规作三角形的内容:

(1) 已知三角形的两角及其夹边,求作这个三角形;(豆豆所求助的三角形) (2) 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求作这个三角形; (3) 已知三角形的三边,求作这个三角形。

a

b

3、首先,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交流作三角形时作边与角的先后顺序,再作所求的三角形。第一个作图教师给出作法,并演示作图过程,让学生进行模仿操作;第二个作图只给出作法,不演示,让学生根据已知步骤独立作出图形;第三个作图让学生自己探索作法,并独立作出图形。学生在每个作图完成后,进一步思考“还有没有其他的作法?”,思考后进行操作,尝试表述作图过程,并组织全班进行交流。再提出“大家画出的三角形是否全等”的问题供学生讨论。

4、以4人合作小组为单位,根据问题开展活动。

问题(1)你都知道有哪些常用的作图语言可以用于描述作图过程(即作法)? 问题(2)我们是如何分析作图题的?它的步骤是什么?

三. 运用拓展

已知∠α和∠β、线段a ,用尺规作一个三角形,使其一个内角等于∠α,另一个内角等于∠β ,且∠α的对边等于a 。

四、明理内化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当堂检测】

1、已知线段a ,b 和∠α,求作△ABC ,使其有一个内角等于∠α,且∠α的对边等于a ,另有一边等于b 。

同样是已知两边及一角,为什么会出现两个三角形呢?你从中可以感悟到什么?

2、教科书习题5.10知识技能2,3

问题解决1

α

a b

α

β

a

重庆市商务学校初中数学导学案 七年级下册第三章《三角形》

【学习课题】: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

【学习目标】:

⒈ 知识技能:会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

⒉ 教学思考:在利用三角形全等知识测距离的过程中,培养思维的逻辑性和发散性。 ⒊ 解决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够利用三角形全等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利用所探求的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边边边”,“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边”来测距

离。

【学习难点】会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 【学习过程】 一、 自主学习

① 复习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条件

② 在下列各图中,以最快的速度画出一个三角形,使它与△ABC 全等,比比看谁更准确!题如下:

二、合作探究

引入一位经历过战争的老人讲述的一个故事,(图片显示);

你知道聪明的战士用的是什么方法吗?能解释其中的原理吗?

展示各组方案,小组成员代表讲述画法和原理,全班选定最佳方案。 三:运用拓展

B

A

C

B

A

C

A

C

B

在一次战役中,为了炸毁与我军阵

地隔河相望的敌军碉堡,需要测出我军阵地到敌军碉堡的距离。由于没有任何测量工具,我军战士为此绞尽脑汁,这时一位聪明的战士想出了一个办法,为成功炸毁碉堡立了一功。

情景设置

重庆市商务学校初中数学导学案 七年级下册第三章《三角形》

如图要测量河两岸相对的两点A 、B 的距离,先在AB 的垂线BF 上取两点C 、D ,使CD=BC ,再定出BF 的垂线DE ,可以证明△EDC ≌△ABC ,得ED=AB ,因此,测得ED 的长就是AB 的长。判定△EDC ≌△ABC 的理由是( )A 、SSS B 、ASA C 、AAS D 、SAS

B

A ●

●D C

E

F

练习一

四.明理内化

通过今天的活动你有何收获呢?

【当堂检测】

① 要计算一个圆柱形容器的容积,需要测量其内径,由于瓶颈较小,无法直接测量,你能想出一种测量方案吗?

在一座楼相邻两面墙的外部有两点A ,C ,如图所示,请设计方案测量A ,C 两点间的距离。

2.如图所示小明设计了一种测工件内径AB 的卡钳,

问:在卡钳的设计中,AO 、BO 、CO 、DO 应满足下列的哪个条件?(

)A 、AO=CO B 、BO=DO

C 、AC=B

D D 、AO=CO 且BO=DO

O

D

C

B

A

练习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